0

颐和园的笔记怎么写推荐20篇

北京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风景秀丽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国皇家园林的美。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写颐和园景观的小学四年级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7491

作文

752

《丑小鸭》读书优秀笔记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丑小鸭变成美丽高贵的白天鹅,是她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她艰苦奋斗的回报,是她永不言败的精神,鼓励我们不要被困难与挫折打到,心存信念,成功的彼岸就在你眼前。

如果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虽不像大树那样伟岸挺拔,,却嫩绿可爱,也为世界增添了几分色彩。

如果做不了美丽妖娆的美人蕉,就做永不言败得喇叭花,虽不像美人蕉那样令人羡慕,却也有自己的坚强不屈的意志。为世界增添了许多的信心。

如果做不了举世闻名的艺术家,那就做艺术家的传播者,虽不如艺术家头上的光环耀眼,也为世界更加美好做出了贡献。

别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其实在别人的眼里,你也有你的优点,也不要认为你什么都比别人好,在别人的眼里,你一样有你的不足。不要叹息说自己是丑小鸭,但变不成白天鹅。让我们永不言败的往前走,不轻言放弃,不知难而退。只要我们心中有信念,就一定会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游览颐和园作文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终于看到颐和园了!”四年级就学过这篇课文,可是总没有机会一睹它的庐山真面目,今天,终于可以看到颐和园了。

一进大门我就看见了美丽的昆明湖,刚刚升起的太阳透过岸边大树枝叶的缝隙,把光芒投到湖面上,远处烟波飘渺,一片朦胧;近处微波粼粼,金光灿灿。低下头来,还能看见湖底的水草,不时有几条小鱼在水草间游来游去。

“铜牛!”妹妹突然大喊一声冲了上去,我也不甘示弱跟了上去。这只铜牛身体肥壮,身上写满了文字,牛眼瞪得圆圆的,好像两个大灯泡。这时,大伯也跟了上来,他说:“这只铜牛是用来镇水降魔的,水怪一看见它就不敢出来了。”我看大伯滔滔不绝地讲着,心想:“哇!大伯懂得好多!”再一看,奶奶居然也跟了上来,“奶奶真是不服老哇!”我们把奶奶拉过来拍了一张又一张的照片儿。

“十七孔桥!”妹妹大喊一声。我们一口气跑到桥中间,中间是一个大孔,两边分别排列着八个小孔,果然名副其实。半圆形的桥洞连同映在水中的倒影组成一个个的圆,亮亮的,就像一个个的珍珠穿起来的项链。

我们一边走一边看照片儿,无意中发现脚下那些不起眼的小石子能拼成美丽的图案。“长廊!”妹妹再一次地大叫,我们又来到长廊,“长廊可真长啊!”不但长,而且还画着许许多多的图画。长廊里外都是游人。我们被旅游团簇拥着往前走。

“咦?这些人聚在这里干什么呢?”我很好奇。只听旅游团的导游说:“从这里爬上去就是排云殿,在排云殿上面建有佛香阁……”“哦!这里就是佛香阁!大伯咱们上吧!”我兴奋的说。

可妹妹有些累了,她说“别上去了,上面太陡,奶奶上不去。”我有些不快“敢情你来过好几次,我可是只闻其名却未见其身!”白发苍苍的奶奶似乎看透我的心思“没事,我行。”我感觉奶奶的状态有些强打精神,就向大伯建议“让奶奶看包吧!咱们轻装前进!”大伯接受了我的提议,奶奶同意了,我们欢呼着向“排云殿”攀登。

排云殿好高哇!沿着石阶一级一级终于爬到顶层。四下望去,太美了。我忽然一回头,看见大伯正举着一架望远镜在观看风景。“给我看看”我的一声呼喊引来妹妹,我们争先恐后地向大伯扑过来。

建在排云殿上的佛香阁有三层,可惜只有底层开放,里面供奉着千手千眼佛,香火旺盛。顶层被封了起来,这正是:本想“欲穷千里目”,无缘“更上一层楼”!

妹妹催促地说:“快下去吧,别让奶奶等急了!”我不情愿地走了下去,心里想:你敢情来好几次了,不觉得新鲜,我是头一回。

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佛香阁,走下排云殿,出了颐和园,坐上返回的车。心想:我真想把颐和园转个遍。哼!有机会我还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作文:暑假北京颐和园旅游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我去北京很多次,但都没有去过颐和园,四年级学过“颐和园”这篇课文后,我就想到颐和园里看看,看看里面的文物是否还在,看看被侵犯后的颐和园如今被修复的怎么样了,这个暑假我如愿以偿的来到了颐和园。

颐和园真的就和课文中写的一样,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长廊一眼望不到头,长廊上的每一幅画都不同,走完长廊,来到了万佛山脚下,抬头一看好高啊,顺着台阶我爬上了万佛山,真的好累,站在佛香阁前的前面往下看,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

下了万佛山,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很静,湖上游船慢慢的划过,在游船上远远的就看到了十七孔桥,下了游船我来到十七孔桥上,石桥有十七的洞,桥栏杆上的狮子各不相同。

颐和园真的很美,它体现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我下定决心下 一年暑假我还要来北京颐和园游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北京颐和园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五一劳动节我和爸爸、妈妈去了北京姑姑家,姑姑向我们推荐了“颐和园”,说它是全北京最好的皇家园林。我们放下行李就直奔地铁站,我看到地铁站里人特别多,还有很多外国人,可能是因为过节的原因吧。

出了地铁站我们继续走,还没走到颐和园就看到一条“人肉”长龙。颐和园大门口也是人山人海,我转身对妈妈说:“我们走吧?”妈妈说好不容易到了,也不能说走就走吧,那就太可惜了。大太阳下爸爸排了好久的队终于买到了三张全票。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就看到了巍峨的大山、碧玉的湖水,绿油油的树林,看来这里不仅是一个公园,还是一个真正的皇家大公园呀!我们一路往前走,走到了“危险”的苏州街、走到了万寿山脚下,沿路往前走,走到了“危险”的苏州街、走到了万寿山脚下,沿着小路继续向上爬,爬啊爬,爬到了大名鼎鼎的排云殿前,依旧人山人海。排云殿的后面就是佛香阁,气派雄伟,墙上有标识写着单行道,不管去哪里都只能向同一个方向走。

排云殿的正前面就是昆明湖,颐和园三分之二的面积都是昆明湖,昆明湖绿的如玉石一般在太阳下闪着光。昆明湖的中间是十七孔桥,我不信非说只有十个洞,妈妈让我仔细数数看,我数了数真的是十七个桥洞,我走到了十七孔桥上,桥栏杆的柱子上有许多石狮子,有一百多个呢,而且每个小狮子都不一样,真有意思!

同学们,我介绍了这么多,你要是有时间了也去颐和园看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游览颐和园作文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旅游。我们一起去爬长城、游故宫、参观鸟巢和水立方,还去了久负盛名的颐和园。那美丽的颐和园,至今我都让我难以忘怀。

那天,我们去游颐和园的时候,天下着蒙蒙的细雨,让人倍感舒爽。走进大门,首先看见的是几株古树,它们个个腰粗无比,要两个大人才能合抱。古树像一把大伞似的,片片叶子翠流。古树的后面就是那明镜般的昆明湖。湖水清澈透明,远远望去,就像一大块碧绿的翡翠。湖里各式各样的船在随波荡漾,有用脚踩的小船,有疾驰如飞的快艇,还有造型别致的大龙船。船上的乘客们在尽情地玩耍、闲聊、欢笑,个个脸上都荡漾着碧波般纯美的笑容。

我们也急忙坐上了大龙船,来欣赏这迷人的风景。坐在船上,眺望四周,才发现湖的周围,长满了翠绿的柳树。风一吹,又长又细的柳枝就随风轻轻摇摆,就像一个个爱美的女孩在轻轻摆弄着 裙 幅,在轻柔地拨弄着长发,美丽极了。湖的西面是一道长堤,长堤上筑有一道长廊,长廊里有精美的壁画,游人们在长廊里悠闲地走着、聊着、笑着,坐在栏杆上,欣赏这一片美丽的风景。长廊的旁边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形状各异的观景亭,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十分精致。远处,群山起伏,一处处华丽的宫殿,掩映在绿树之间,黄的瓦、白的墙、红的柱、高高翘起的檐角、镶着金边的门窗,是那么壮观。

直到现在,每当我回忆起那次的北京之旅时,我总会回味颐和园那如画的美景,回味那清翠的山、明净的湖、华丽的宫殿、精美的壁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读《灰姑娘》笔记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晚上讲灰姑娘给女儿听,突然想到一些东西,灰姑娘是个平民女孩,继母和两个姐姐总是欺负她,后来在仙女的帮助下,灰姑娘成为王子的新娘。我们总会有这样一个想法: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前几天在杂志上看到一美国女孩对它的评价,真是太给力了。我跟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吧。

一、要做一个守时的人。如果灰姑娘在午夜12点没来得及上南瓜马车,她就依然是那个穿着破旧衣服的样子脏脏的小女孩。

二、继母不是坏人。在我的头脑中一直都认为继母是个既凶狠又恶毒的人。但其实不是。继母只不过是自私而已。她也爱自己的女儿啊,问题在于她只爱女儿不爱别人,所以千方百计阻挠灰姑娘参加舞会。

三、每个人都需要朋友。假如仙女不给灰姑娘漂亮衣服,不把南瓜变成马车;假如狗和老鼠都不愿意当灰姑娘的仆人,灰姑娘就是插上翅膀,也飞不到舞会上,也不会在最后时刻成功地跑回家啊!

四、要爱自己,给自己机会。继母和姐姐们不爱灰姑娘,但这阻止不了灰姑娘自己爱自己!如果灰姑娘由于继母不愿意让自己参加舞会就放弃机会,她将永远无所获。但是灰姑娘没这么做,因为别人不爱自己,她反而加倍爱自己,因为别人不给自己机会,她反而加倍为自己寻找机会!灰姑娘是最棒的。

五、会有人比格林兄弟更厉害。再优秀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变回原样,为什么灰姑娘的水晶鞋还是亮闪闪?这么经典的故事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哦!所以说,我们要有自信,也许我们中会有人比格林兄弟更厉害呢!

哎,颠覆既有的陈腐认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真希望自己以后在读书、写作或者做事时,也来一个脑筋转转转,思维跳跳跳,那样我们眼中的一切,才会更加接近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笔记和纸的艺术作文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口头传说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2 表演艺术

3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4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阐释:希腊文词根Hermes(赫尔墨斯) 原始要义:还事物之本来面目;还领会之原初状态。象征:核心——意义(传达或引发)文化:象征符号体系表达的传承概念体系纸:不但在世俗生活中被使用,在宗教仪式中式人神沟通的象征符号。挂在神社前的白纸不再普通,因象征神灵而使之有了灵性——物化的象征。祭祀——行为化的象征。对比:

中国传统纸:多用于书法、绘画

日本和纸:宗教、民俗、艺术、建筑、工艺(物质、精神、制度),反映日本文化。

(我认为作者在这儿的说法有所偏颇,可能在现代主要用于书法和绘画,但是在20世纪前恐怕不是如此,中国的传统纸张显然也是用于宗教民俗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比如每逢清明、鬼节便烧纸,做法事的时候会烧那种制作非常华丽精致的纸房子。这种风俗也许在城里不常见,但是显然在农村还是非常普遍的;而且,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还是有花灯、纸扇、风筝、纸伞、剪纸等这些传统工艺品流通的,只是这些似乎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突然就一下子全都消失了,可能现在只存在于相当保守的地区。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不被重视,传统工艺没有好好的继承下来,而日本的传统工艺被好好的保护了、传承了。作者提出这样的说法,至少应该强调一下时间概念。)感想:

1 将来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也应该拿出作者一样的热情和认真态度

2 资料搜集可以从以下几部分着手:图书馆、网络文献、博物馆展览实物、实地调查。(本人后两项有待加强)

3 传统相关课题应重视古代文献。

4 利用各个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所以人类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必须也要学习。

[笔记和纸的艺术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廊桥遗梦》读后笔记_读书笔记作文1500字

全文共 1471 字

+ 加入清单

罗伯特与弗朗西斯卡在一起的日子只有短暂四天,在人生的旅程里,四天急遽得如流星划过夜空,倏忽得似昙花一现,他们谁也不清楚是否有未来,也不想清楚或没时间没安静的心境去清楚甜蜜的相处能持续多久,所以他们才那么不管不顾地抓住分分秒秒疯狂缠绵,任情性的火焰熊熊燃烧一如野火春风!正是这种舍身忘我透心透肺透支、野兽般原始的亢奋才如此骇世惊俗地撼动全世界,让世上情男痴女为之心跳如鹿撞!

如果弗朗西斯卡真的跟罗伯特.金凯出走呢?如果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久些呢?----却未必能继续持久!因为任何感情从陌生、喜悦、新鲜、心跳开始,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要回归到平淡平静,何况他俩还没来得及深入到彼此内心,何况弗朗西斯卡还有家有孩子有千丝万缕的不舍、不忍和牵挂。他们是一见钟情式的突然见面突然心跳突然感悟突然认定,此前并没有经历精神与情感的心灵交流。在这四天里,他们更多的是新鲜带来的绚丽剌激和彼此小心收藏自己弱点包容对方不足的暂时大度,所有这一切,也只是一种表面的短暂平衡,是一切情人们恋爱之初必然经历的情迷意惑阶段,在这个阶段,彼此不会计较对方的缺点,相反,会十分自然地求同存异,小心地收敛自己的脾气和个性任性,小心地面对和“侍侯”着对方,一旦相处时间长了,人性中本来的真实一面就一定会顽固顽强地表现出来。其结果,一定是两种:一种是俩人真的前世有缘,身心完全谐振于或相近于同一频率,他们大多数时间快乐幸福,但弗朗西斯卡心中一定会有一隅藏着那割不舍的情愫于夜深人静时悄然浮上心头,那就是曾经的婚姻,已然渗进她血液的亲情,那份一辈子都剪不断理还乱对孩子的负疚、对过去生活点点滴滴的怀想、梳理和甄别反思,那些夫去了的,又成了她今日的怀念;另一情况则恰恰相反,许多不协调不和谐暴露出来,日常的矛盾和对立此起彼伏防不胜防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至此才发现彼此其实真还不适合对方。

所以,所有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在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中结束,要不,就一定在大团圆最完满的高潮中结束。圆满中结束是因为任何事件到了大团圆就有如十五的月儿满了,之后必定走向月缺;亦如人登临到山顶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得下坡!圆满以后的戏并不好写,因为圆满以后的风景并不一定美丽。人在追求圆满时,想的全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想的全是快乐美好的一面,殊不知,圆满的兴奋期过了之后,人与人间的性格差异以及随之而来几乎不可避免的利益纠葛会渐次凸显出来,人一回到油盐柴米的人生常态,哪有锅碗瓢勺不相碰的?日久了,新鲜没了,平静了平淡了,好事可能变坏事圆满随之也会变为不圆满。至于生离死别中结束则是以永远的缺憾永远的无法追回永远的无法圆满永远的叹息回肠荡气,让人刻骨铭心让人忧心如焚让人唏嘘不已让人永远追忆!《廊桥遗梦》就是。

断臂的Venus(维纳斯)历来被世人公认为最完美的艺术品,否则不会把她称作爱神。到今天也几乎是没有受到任何反对批评意见的完美杰作。自Venus被发现以来,不知有多少艺术家试图为Venus圆满她的断臂,却没有一个人获得成功。因为所有的艺术再创造有如狗尾续貂有如画蛇添足,把个美丽的维纳斯弄得不伦不类。唯有断臂才是最美的。永恒的维纳斯是永恒的残缺美!所以在人们想像里,一切未曾圆满的总是最美好的,一切没成功没达到最后目标的才是最让人留恋和向往的!因为它留给人们永远无法完善永远无法圆满的遗憾,但同时也留给了人们大片想像的空间,留给人们许多“空白”。这些空白可以让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思路自己的好恶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期待自己的憧憬自己的梦去续写去想像去梦寐去千姿百态去构筑自己最最理想的美丽王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狼王梦》学习笔记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我原来一直以为狼是一种凶猛而又残忍的动物,可自从读了沈石溪的《狼王梦》这本书之后,让我对狼有了全新的评价。一方面,我很佩服狼的机智和勇敢,如紫岚为了拯救因拒绝饮食而饿得奄奄一息的媚媚,在水塘边捕捉到一只活着的小黄鹿,将小黄鹿带到石洞里放在媚媚面前,因为紫岚相信:一匹有血有肉的狼面对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动物是不会长时间无动于衷的;另一方面,令我吃惊的是,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下求得生存,平时弱肉强食的狼群,一到冬天就群居捕食,变得互相团结,因为在寒冷的冬天动物们都躲起来了,对于狼来说,觅食就变得越来越困难,出于一种生存的压力,散居在草原四周的野狼便会结束独敢勇士的生涯,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形成强大的狼群,这样它们依靠群体智慧和群体力量,才能度过严酷的冬天。

《狼王梦》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匹叫紫岚的母狼一心想让自己的狼儿夺取王位,不顾一切,千方百计,竭尽全力,虽然希望一次次变成失望,孩子一个个死去,但她并没有灰心,至死而不悔。我喜欢紫岚,是因为我被她伟大而强烈的母爱感动;我又不喜欢紫岚,是因为她为了一个当狼王的梦想,把孩子一个个推向了绝路。《狼王梦》中有很多地方写到了深沉的母子之爱,而无间的亲情和温柔,在狼的世界里却表现为无奈的残忍。文中有一段,我现在还记忆犹新:“他把全部的母性的温柔都凝集在舌尖上,来回舔着蓝魂儿潮湿的颈窝,钟情而又慈祥,蓝魂儿被浓烈的母爱陶醉了,狼嘴发出呜呜惬意的叫声;突然间,紫岚(母狼)一口咬断了蓝魂儿的喉管,动作干净利索,迅如闪电快如风,只听得咔哒一声脆响,蓝魂儿的颈窝里迸溅出一汪滚烫的狼血,脑袋便咕咚一声栽倒在地里,气绝身亡了。”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两眼泪水,既可怜小狼蓝魂儿,又为母狼紫岚忍痛割爱感到悲哀。

《狼王梦》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喜欢看《狼王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游颐和园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一日放假期间,我游览了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园林——颐和园

上午,我们一家三口乘车来到了有着美好寓意的颐和园南门——如意门。妈妈买完票后,我们就检票进入颐和园。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许多洁白的汉白玉组成的如彩虹一样又窄又弯的拱形桥。后来我走近一看介绍,原来这座如玉带一样的桥叫做绣漪桥,俗称“罗锅桥”。走过绣漪桥,视野变得开阔起来,这时才发现原来眼前是大名鼎鼎的昆明湖。这里有着长长的堤岸,岸边栽满了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还有一座小岛,那里一片葱绿,还能看见宫殿的一角呢!这座湖是半天然湖,之所以被称为半天然湖,是因为昆明湖又叫西海,是由湖水聚集而成的小型泊,乾隆年间形状被改造。

大约走了30分钟后,我们来到了我国最大的亭类建筑——廓如亭。它的高度是普通亭子的两倍,仔细看上去整个亭子没有用一枚铁钉,所有零件的衔接都是榫卯结构,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精湛的建筑工艺。

接着我们就走到了十七孔桥的桥头,说到十七孔桥就不得不说桥头的那只栩栩如生的大铜牛。这铜牛是古人用来镇压水灾的。

走过十七孔桥就来到了最有文化气息的长廊,古人将一个个故事中的人物生动的刻画在了长廊的每一个横梁上。顺着长廊一直走过去,不知不觉中就来到了佛香阁的下方,顺着台阶一直向上可以来到佛香阁的最高点,从上向下俯瞰我发现昆明湖就像一个大寿桃。

通过这次游览,我见到了比课文中的描写还要美丽和雄伟的颐和园,还增长了许多历史知识,同时也使我领略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五年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来到了闻名中外的颐和园。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历时15年完工,是大清北京著名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66年开始重建,1888年改名颐和园,1895年工程结束,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修建的。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

我们走过宫殿区就看到了昆明湖,湖边就是长廊,这个长廊是吉尼斯世界记录的保持者,是史上最长的景观步道有700多米长,长廊枋梁上有彩画14000多幅,它还分别有四个亭子代表着春、夏、秋、冬。我们还坐船游了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最大的桥洞上刻有一幅对联可惜已经看不清了。

慈禧太后是中国第一个用上电灯的,中国最早的电灯就在颐和园。当时李莲英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就把灯都涂上不同的颜色对慈禧太后说:“我给太后带来了一些宝石,宝石还会亮,并且我让哪个亮哪个就亮”。慈禧太后不相信就来到了颐和园的乐寿堂,李莲英说:“红宝石亮,红宝石亮,红灯亮了,绿宝石亮,绿宝石亮,绿灯也亮了”慈禧不明白,李莲英才道出缘由。古时候没有发电站,为了让颐和园里的电灯亮每天都有十几个人在骑一辆“发电自行车”才能保证颐和园灯火通明。

看完颐和园我不禁赞叹古人的鬼斧神工,更反感慈禧太后的奢华,正是因为这才使得大清朝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读《伊索寓言》笔记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伊索寓言】这本书,作者是古希腊的伊索。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其中有七十三个小故事,我对【寒鸦与鸽子】最感兴趣了。

【寒鸦与鸽子】主要讲了;有一只寒鸦看见鸽子在笼子里不愁吃不愁喝的,很羡慕,于是它就把自己染成白色,和他们混在了一起。有一天,它不小心发出了一声叫喊,这时它暴露了,鸽子们一起把它轰了出来,于是同伴也不认识它了,只能在外面漂泊。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 人们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一些东西,贪得无厌的结果只会是一无所有。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欺骗别人,否则最后大家都会远离自己。

这本书还有很多小故事让我明白了作人的很多道理,这些道理使我一生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作文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坐游船来到颐和园的昆明湖,导游领我们游览了长廊、十七孔桥和排云殿三个景点。

长廊果然很长,是一条五颜六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画着不同的彩画,每一幅彩画都有着神奇的魔力,让我们穿越时空,仿佛回到了古代。

到了十七孔桥,弟弟妹妹先开问了。导游笑着介绍,“十七孔桥是颐和园内最大的石桥。桥由17个孔组成,长150米,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大小小共544个,没有两个狮子是完全一样的。至于为什么要修17个孔,那是因为不管从哪一边数过去最中间的桥洞肯定是第九个,象征着皇家的九五之尊。”“哦,原来是这样啊。”大家恍然大悟:玩赏处处皆学问啊!

在排云殿里,我们左瞧右看,觉得不大不小的排云殿很有气势。“排云殿建在石砌的月台上,殿正中为九龙宝座,是慈禧太后寿辰时受贺之座。东配殿叫芳辉殿,西配殿为紫霄殿。”听导游这么一说,再看看排云殿,好像更气派了。

为了感谢导游阿姨的服务,大伯伯邀请她和我们合影留恋。出了颐和园,我想,今天不仅游览了颐和园,还学到许多知识,真是“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游颐和园年级500字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来到了风光旖旎的颐和园

颐和园的风景十分优美,绕过大殿之后我们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长廊全长七百二十八米,共二百七十三间,有五百四十八根柱子,一直通到了万寿山的石丈亭。长廊的横栏上有各种各样的古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边有许多的花草树木,微风吹来,让我感到神清气爽。

走过长廊便来到了万寿山,站在万寿山下仰望山顶,高高的山顶上有金碧辉煌的佛香阁,金色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被太阳照的闪闪发光,我被这的美丽景象震撼到了。

登上万寿山,站在万寿山上面俯视下面,我看到了昆明湖上开满了荷花,长满了荷叶,美不胜收,如同在仙境一般,人人都是来欣赏着美景的,从我们这儿看去,整个湖面都是绿的,中间点缀着粉色的钻石。

我从万寿山上下来,站在十七孔桥上,望着昆明湖,清澈见底的昆明湖里,形态各异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水面波光粼粼,载着船儿缓缓前行,荡起一圈圈涟漪。两岸风景秀丽,栽种着一排排柳树,柳条温柔的下垂,她们像一个个未出阁的姑娘,温婉似水。满池的荷叶都在轻轻摇动着,仿佛成千上万又大又圆的绿扇子,把带着荷花清香的风都吹上岸来。荷花娇嫩的像小姑娘似的,在碧绿的荷叶衬托下显得格外漂亮鲜艳。

能建造出颐明园这样的建筑,足以说明我国的古人是极有智慧的,地球环境遭到破坏,像颐明园这样的美丽景色将越来越少,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古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北京颐和园日记200字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乘坐826路公交车去了颐和园

颐和园真美呀!清清的湖水,一眼望不到边,湖面上有一大片一大片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细长的芦苇,一阵阵夏风吹来,欢快地摇摆着,像宫女们在跳舞,还有几只鸭子在湖面快活地游来游去,有的游客在悠闲地划船。湖的岸边长满了又高又大的柳树、杨树,弯弯的石拱桥横跨湖面,迂回曲折的长廊,弯弯的石阶小路,古色古香的古建筑、亭子和假山,环绕在山水之间,让人流连忘返。

颐和园可真大,我们走了六个多小时,累地脚痛地实在走不动了也没有游完,只好作罢,打道回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金钱的魔力学习笔记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金钱魔力》,文中店员托德和老板见钱眼开的丑态令我感到厌恶,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这篇文章摘自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一书,极大地讽刺了当时社会那些见钱眼开,爱财如命的家伙。我们不应该像老板和托德那样做,见钱眼开唯利是图,以钱的多少来决定对人的态度。不管对方是穷人还是一个大富翁,都要热情的对待和尊重他们。

文中的托德和老板简直就是金钱的奴隶。其实不要说,现在社会上许多人都被金钱“指示”得团团转。比如说有一种食品不合格,他要先过国家检测总局那一关,就必须拿金子,拿好酒,拿好烟来服侍那位“关键人”,难道有哪一位领导不曾在金钱面前失去了理智呢?

我们有时候因为懒惰,便给那么5角、1块的“小利小惠”,要另一个同学去帮他买,这样报酬我们戏称为“跑腿费”。我们班的同学酷爱玩电脑游戏,有些同学叫另一个同学帮自己升级,然后给他多少多少“QQ币”,这种交换法在他们中间还颇为流行。也许,这就是金钱的奴隶,我们绝对不能做老板和托德。

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人活在世上,如何对待金钱,应该持有怎样的一个金钱观,是每个人都要知道。如果人们都像书中的老板和托德那样,那么世界上所有的人就都享受不到尊严,人生的价值就会完全失去标准,也就是说,有钱有价值,没钱没有价值,这太荒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汤姆索亚历险记摘抄笔记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了一篇小说,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这让我深有感触。

汤姆·索亚是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一天晚上,他亲眼目睹了一场杀人案,凶手却栽赃嫁祸给无辜者。汤姆·索亚和同伴发誓,永远不说出这件事,但经不住良心的谴责,最后还是出庭作证,解救了受害者。汤姆·索亚不甘心过着刻板的生活,既想要去当海盗,于是,与同伴们一起去寻找宝藏,最后,得到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汤姆·索亚只不过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却拥有一股敢闯敢拼的冲劲,这实在让我佩服。同时,他也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他的头脑很不一般,拥有大胆的设想。他也很聪明、很机智、很勇敢。还让我有感触的就是这部小说的作者,我真搞不懂,这些作者们满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能写出这么极具幻想,甚至脱离现实的小说来,这部小说的作者马克·吐温也是我的一个偶像哦!我还阅读过他写的其他小说,比如说《百万英镑》。我想我还得多多阅读其他的书籍,也许会让我又一番不小的收获!

啊!这次还真是让我受益匪浅那!我要多多学习这篇小说里的主人公,不过还是不要当海盗的好。也要多多锻炼我的作文水平,没准还能当个什么作家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格列佛游记的阅读笔记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刚开始读《格列佛游记》,我还以为这是一部类似于《鲁宾逊漂流记》的冒险小说,之后才知道这是一部想象小说,但奇异的想象只是表面,内在则充满了讽刺。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以及慧骃国等地的经历。

小人国里的一切都非常小,他们对于格列佛就像玩具一样。大人国恰好相反,格列佛就好像他们的“宠物”一样为他们表演,逗他们开心,还要提心吊胆,以防被弄死。小人国和大人国不仅大小相反,心胸也不同,小人国连年征战,尔虞我诈;大人国民风淳朴,对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有着很多疑问。第三卷通过介绍再飞岛国等五岛的经历,体现了现代科技有着很大的问题。第四卷更加奇怪,在慧骃国里人兽互相颠倒,没有金钱、军队和警察,马有着高尚的心灵,而野胡则是邪恶的生物。格列佛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他越来越厌恶人类社会的种.种恶行,对人类社会做了无情的鞭鞑。

我最喜欢的是第四卷,他批判了人性深处的丑陋和人类社会的血腥,而在慧骃国里,他们都没有欺骗、杀人放火、抢劫一类的字眼,格列佛光是让他们明白这些词的意思就花了好大功夫。他们的社会充满了友爱、和睦,人人都很善良,厌恶邪恶,这就是人们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吧。

这本书的作者对社会的丑陋做了无情的鞭鞑和讽刺,对人性和社会有着自己的见解,表达了他为世界担忧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游览北京颐和园作文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我去北京很多次,都没有去过颐和园,四年级学过“颐和园”这篇课文后,我就想到颐和园里看看,这个暑假我如愿以偿的来到了颐和园。

颐和园真的就和课文中写的一样,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长廊一眼望不到头,长廊上的每一幅画都不同,走完长廊,来到了万佛山脚下,抬头一看好高啊,顺着台阶我爬上了万佛山,真的好累,站在佛香阁前的前面往下看,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

下了万佛山,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很静,湖上游船慢慢的划过,在游船上远远的就看到了十七孔桥,下了游船我来到十七孔桥上,石桥有十七的洞,桥栏杆上的狮子各不相同。

颐和园真的很美,它体现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安娜·卡列尼娜》学习笔记

全文共 2394 字

+ 加入清单

作品从奥勃朗斯基的出轨写起,和安娜后来的出轨相映衬,意味深长。真正出轨的,只安娜一人,其他人都在常轨(这点得满满说清楚)。

这是一个正常人。有着健旺的生命力从他体内溢出。他出轨,那么普通而正常的事件;作为妻子的陶丽第一次发现,她痛苦仓皇,力求挽回女人的尊严,吵架,也是普通而正常的。挨骂后奥勃朗斯基睡觉,梦中听到歌声而笑了,醒来,想起夫妻矛盾,烦恼几分钟,很快就又忘了。他“对待自己是诚实的。他不能欺骗自己,不能装作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他是“多情的”,他“不能再爱她了”,“这一层他并不后悔。他后悔的是没有把那件事瞒过妻子”。他为这生活处境感到难过,可也没细想。他来办公室,即刻容光焕发,这个英俊男子,这个生命力健旺的人。

正常的人和他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心理。他的关心政治和谈论政治,他的观点和信条,他的善良,他的适应现实的能力,他的安适之感和一些小烦恼,都是正常得毫不出轨——性出轨也是那么正常得在该有的生活的轨道。

以出轨写常轨,这个开头真好。

列文出场。和奥勃朗斯基构成反衬,两种生活与人的形态。

列文的爱情,这样一份纯真,在此刻的生命中分量如此之大,让人感到害羞,感到卑微,感到虚弱的心灵的颤动。这和奥勃朗斯基的已然过去了的爱情也是一种对衬。一切爱情都将过去吗?什么样的心灵能为爱情保鲜?

列文与奥勃朗斯基关于爱情的谈话。

对于奥,这已经过去的爱情,是生活无法卸去的负担,是一个男人的叹息。而对于列文,这正在来临的爱情,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在此刻的生命中分量如此之大,“生死攸关”,纯真得不能有一点亵渎,它让人感到害羞,感到自身的卑微,感到心灵紧张虚弱的颤动。

彼此为各自的爱情体验而争执:在奥勃朗斯基眼里,女人已变成肉身的诱惑,列文怀着纯情之心嘲笑和反驳。他们是不同的,但细节是:列文终于有理解的笑容了,他无法在诚实的内心完全反驳奥。他突然意识到了肉身曾经的罪,“你说的话也许是对的。很可能是对的……可我说不上来,实在说不上来。”(P63)列文说。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和影组成的。”奥勃朗斯基补充。

列文叹气,分神。有些东西,是他不愿意去想的。

好人列文,想到他落魄的哥哥。“他想从此忘记这个不幸的哥哥,但又觉得这样做是卑鄙的。这两种思想在他心里斗争着。”这样的雷霆之声,悄无声息地隐藏着,好像随意一笔。

列文与吉娣在溜冰场见面。开始,吉娣热情欢迎列文,他在她心里是亲切的。然而——

“同您一起溜,我也就更加有信心了。”他说,但立刻因为说了这话而感到害怕,脸都红了。果然,他一说出这句话,她脸上亲切的表情顿时消失,好像太阳躲进乌云里。她变得冷冷的了。人很难自然欢悦地接受一份感情,是因为人有害怕。感情往往是一种归属,它用来给这个,就没有了给那个,是这样的吗?因为不能同样程度地回报那表达者,所以羞愧,害怕,乃至厌恶逃避。人被感情所占有,生命的大海于是成为河流,有了它的规定的轨道。

列文到吉娣家里,当面向她求婚。

“她眼睛避开他,重重地喘着气。她兴奋极了,心里漾溢着幸福感。她怎么也没想到,他的表白竟会对她产生这么大的作用。但这只是一刹那的事。她想起了伏伦斯基。她抬起她那双诚实明亮的眼睛望着列文,看见他那绝望的神色,慌忙回答:

‘这不可能……请您原谅……’

一分钟以前,她对他是那么亲近,对他的生命是那么重要!可此刻,她对他又是多么隔膜多么疏远啊!

列文哥哥热衷公益。“列文认为哥哥……这种他自己完全缺乏的办公益事业的能力,也许不是什么特长,相反,倒是由于身上缺乏一种什么东西——不是缺乏善良、正直、高尚的愿望和趣味,而是缺乏活力,缺乏所谓良心这种东西,缺乏志向,缺乏那种促使一个人从无数生活道路中选择一条并且为之奋斗的志向。”p327

吉娣崇拜施塔尔夫人。可是,当那么一天,她带父亲去看她,借由父亲的眼睛,毁灭突然变了。

“吉娣没有回答,并非无话可说,而是即使在父亲面前也不愿公开她内心的秘密。不过,说也奇怪,不论她怎样避免受父亲的影响,不让他踏进她心中的圣地,她却觉得她整整一个月来保存在心里的施塔尔夫人的神圣形象,从此消逝了,就像一具由旧衣服装扮成的木头模特儿,一旦剥去衣服,就原形毕露了。施塔尔夫人如今只剩下一个短了一截腿的躯体,因为模样太丑了,就长年躺在那里,可她还要折磨任劳任怨的华仑加,就为了给她盖毯子盖得不合她的意。吉娣不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恢复施塔尔夫人原来在她心中的形象了。”p316

吉娣佩服喜爱华仑——她那么朴素而几乎没有自我形象的关注,那么热心地照料每个病人。吉娣学习她。然后,两个病人因同时喜欢她而发生了争吵,委屈来了——

“是我活该,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装出来的,不是出于本心。别人的事同我有什么相干?到头来弄得我成了争吵的原因,仿佛我做了人家没叫我做的傻事。因此一切都是假的!假的!假的!……”

“可为什么要装假呀?”华仑加低声说。

“哎,多么愚蠢,多么可恶!我完全不需要……一切都是假的!”她说,把伞打开又收拢。

“为了什么目的呢?”

“为了要在别人面前、自己面前、上帝面前显得好一点,为了欺骗大家。不,这样的事今后我再也不干了!宁可当傻瓜,也不说假话,不骗人!”

“到底谁骗人哪?”华仑加用责备口吻说。“您说话仿佛……”p320

人和人如此不同。内心最深刻的需要的不同。人世有不同的道德。

伏伦斯基的功名心。和谢普霍夫斯科的对话。p416

一切都在开始时候就昭示了结果,可是,我们还得看着安娜如何跳进去,送命。构思时,作为道德家的托尔斯泰开始想要谴责,可真正写作时,文学让他选择了作为人去面对和挑战虚无。安娜真正出场,她爱,然后撕裂,毁灭。这里没有其它的价值支托,没有社会赋予的意义,没有理解,没有其它理由,纯粹就是爱情燃烧然后寂灭。其他人都在常态里,也许应该说,那一切都不能构成和虚无的对话,唯有安娜这个生命。——这是小说的命脉,也是在这点上体现了作家的真诚和勇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北京。我迫不及待的要去闻名世界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去看一看。

我们乘车来到了颐和园的北宫门,进入颐和园后,首先来到的是苏州街。它全长三百多米,有六十多间店铺,茶楼、酒店、染坊、钱庄、药铺及小吃店等,一应俱全。真实的再现了中国二百多年前的商业状况。

从苏州街出来,经过智慧海来到佛香阁。佛香阁依山而建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阶梯型建筑。它气势磅礴,站在佛香阁上向下望颐和园的美景尽收眼底。

走下佛香阁经过排云殿就来到了长廊,它全长728米共237间,建筑堪称精美。廊间的每根房梁上都绘有精美的彩画,共有1400多幅,这么多的彩画没有一幅是相同的,不禁让人叹之。

通过长廊来到昆明湖,阵阵清凉迎面扑来。昆明湖的水碧绿清澈,十七孔桥就在湖面上,桥长150米,宽8米,是园中最大的石桥。湖面上几只小船在闲逸地飘荡,仿佛把你带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颐和园的美景举不胜数,真不愧是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