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的家乡的名人作文怎么写(经典20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要,得到了社会和人们的普遍关注。你了解家乡的环境吗?这次习作,就请你写写家乡的环境。为此小编为同学们推荐了一些我的家乡的名人作文怎么写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能帮助到您。

浏览

1597

作文

102

家乡的名人作文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养鸡大王”,他曾经是大都市里一个不起眼的保安,但他从小就有着不屈服命运的志气。几年来,他通过自己的双手辛勤地努力,从大都市回到家乡,历经了许多次失败,最后靠养鸡致富,他,就是我的大伯。

大伯的养鸡场离村子不远,进入养鸡场,映入眼帘的是许许多多的小鸡,成千上万的白色小鸡就像给养鸡场的地面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毯子。只见大伯和他的助手一把鸡饲料倒下去,小鸡们都来争抢,好不热闹。

听奶奶说,大伯是一次偶然的发现使他走上养鸡致富的道路的。当时,大伯是一位不起眼的保安,一次他下班后到他的一个朋友家去玩,这位朋友办了几个养鸡场,专门养殖饲料鸡。很快,大伯发现养鸡收入丰厚,因此,就萌生了养鸡的念头。从那时起,大伯一边上班,一边利用空余时间到养鸡场学习养殖技术。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终于把技术学到手。于是大伯就辞去保安工作,拿出多年打工的积蓄,东凑西借,投入5万元,建立了两个养鸡场,可是好景不长,这不,就当大伯第一次养鸡时,全国遭受禽流感,结果把本钱全赔了进去,还欠了一大堆债务。可大伯身上有着不屈服命运的志气,他毫不气馁,他白天在养殖场上忙忙碌碌,晚上又在台灯下读书,还把饲养的鸡全部注射了疫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伯的努力下,他终于成功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

如今,大伯招收了5个返乡农民工专门负责养鸡场的喂料工作,每年都有很多户农民来向他买鸡苗,请教养鸡技术,大伯都毫不犹豫地传授给他们。

这就是我的大伯,一个远近闻名的“养鸡大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名人曹文轩作文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曹文轩,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文轩是我们盐城人。他的父亲是个小学教员,受他父亲的熏陶,他从小就爱上了文学。1974年某天,20岁的曹文轩接到一个电话,是北大法律系的老师王德义打来的。她要他进城来见个面,后来知道那是个面试。由于业余创作,曹文轩在当地颇得名气,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幸运地进了北大。

乡中子弟被北大录取,这在当地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同时也是巨大的荣耀。进入北大,曹文轩刻苦学习,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毕业后留校任教。

曹文轩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苦难。我们这个时代,缺少了苦难教育,家长自己曾经经受的苦难,不愿意让孩子来承担。“但我认为,这种苦难,是不能省略的”。“我的孩子高考的时候,总是叫苦。我说不要叫,你学到晚上11点,我们做家长的还来陪着你。我像你这样大的时候,还在田里割稻子呢,又有谁端着牛奶在一旁候着?”

曹文轩是新时期以来最出色的少年小说作家之一。“无处不在的美”是曹文轩的创作特征,“既优秀,又畅销”是曹文轩的创作成就。他的作品有多部走向世界。包括《草房子》、《青铜葵花》等在内的《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几乎囊括了曹文轩所有经典的作品,为当代儿童文学的巅峰之作,获得了很多国内图书大奖,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他是我们盐城的骄傲。

[家乡名人曹文轩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名人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寿县北门外,有位历史名人,淮南王刘安,名声在整个寿县城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了。

刘安是汉高祖刘帮的孙子,前164年,文帝把淮南国分给刘安兄弟二人,而刘安即淮南王。

他的一生贡献很多,著作《淮南子》。内容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经济学、化学等。他的著作也集中了道家思想。

刘安还好黄白之术,常在八公山上炼丹。因偶成了豆腐,故刘安成了豆腐的创始人。于是同时,寿县也因此得名。

又因仙丹内的谜团无法解开,众人纷纷猜测,有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把刘安描述的更加神秘。更富有传奇色彩。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成语也是从淮南王这个时期淬下来的。

淮南王的故事令寿县多了一些古老,多了一些历史,多了一些精彩——

在淮南五的启发下,寿县人开始研究出各种口味的豆腐,而寿县也因豆腐之乡美名。

刘安可能不会知道如今的豆腐,原是他手中的“仙丹之次品”。现如今已经闻名于世于全球,成了中国的特色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家乡的名人诸葛亮作文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山东,。那可是一个人才众多的地方,有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其中我最崇拜的就是诸葛亮了。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字孔明,人称卧龙。他住在山东省临沂市,沂南人。诸葛亮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在他出生的第四年爆发了黄巾起义,诸葛亮因此失去父母,跟住叔父一起生活,他看见刘表昏庸无能,不是命世之主,于是隐居山林。因徐遮介绍,刘备三顾茅庐请他,而出山。诸葛亮出山后为蜀国做出很大的贡献。

诸葛亮才智过人,我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见了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周瑜很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于是要他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想以此陷害他。他利用他掌握得天文地理知识推算出十天后会有大雾,于是就向鲁肃借了二十条草船,利用大雾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巧妙地完成了任务。

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还有常人的勇气,你知道空城计的故事吧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

这就是我家乡名人—诸葛亮,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军师,我们为他感到自豪。

[我家乡的名人诸葛亮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名人作文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合肥有许多名人,其中,在书画方面我最敬佩和膜拜的是——应祚智。他的书画还被录为过商标。

应祚智1957年7月3日生于安徽合肥,1963年6岁开始学习书法、临贴。 1965年8岁学习绘画,并向安徽艺术学院教授孔小瑜、杨光素求教,1971年14岁就读于合肥三中,并开始学习篆刻、绘画。1975年18岁创作作品《猫望梅骨图》、《小猫戏蝶图》,作品收入1994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选•应祚智猫图》并于19岁时成为张大千先生的入室弟子、著名诗书画家曹大铁先生的弟子,即大风堂第二代弟子。1978年21岁的他应中科院外事邀请,为前来我国访问的东京大学总长森亘教授治印。同时为东京大学工学部长崛川清司、事务部长栗原文良、总务课长高木金八、柳田博明、相马义和、齐藤忠夫及久米均、铃木良等21位先生治印并受到好评。1985年28岁在合肥首次举办个人书画展,取得巨大成功。被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兴皖俱乐部聘为最年青成员、首席书画家。

应祚智所有画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画的——《百猫图》,那幅画形象逼真,活灵活现,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这幅画也受到艺术大师林散之鉴定:“应祚智近出百猫图示余,惟妙惟肖,精神面貌皆极,其趣为近代所无,可佩也。当由此上进为近代巨匠不屑善。又与乌江杨大发相识,亦善画书画皆精。今来此相会匆匆而别,愿以后常谈谈也。”。全国政协副主席、艺术大师赵朴初先生也专门赋诗:“君师散之翁,象外得其趣。应怜蝶恋花,好遣狸奴去。”

我非常赞同,正如画什么都要深入其神,要掌握要领,要善于观察,这样才行能画的有神态。 跟应祚智画猫要领相同,做任何一件事都一样,不仅要有外形,更要有神态,一句话“钻进去,展开来”这是人生要领。

应祚智画猫,整件事让我受益匪浅,学会了画,更学了做人的道理,“钻进去,展开来。”让我时刻记在心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给家乡名人的一封信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周云龙伯伯

您好!

我是学校科技馆的一名小导游,每当我们为来访的贵宾介绍学校的瑰宝科技馆时,总是抑制不住地自豪和感激,正是有了您的倾情付出,才有了我们如今令人羡慕的有着全市一流设施的瑰宝科技馆。

有人说,您是一个奇迹。是您带着瑰宝集团的全体员工在短短的20多年里让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您是个充满激情的理想家,也是个敢于创新勤勉实干的企业家,您为钢铁企业的梦想而憧憬,为祝塘钢材走向世界而奋进不止。

也有人说,您是真正的祝塘人民的儿子。“作为一个人,不应只为自己活着,应该为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不应只图自己赚钱,应该让更多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您那火热的赤子情怀,充分显示出您“善行天下,爱行天下”的人生态度。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一次又一次地帮助那些素不相识的菁菁学子顺利地完成学业;一次又一次地为村民铺路、接自来水,为村中的老人发放养老金;一次又一次地为希望工程捐款……您总是默默地做着这一切,从不求回报。

祝塘中心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不会忘记,在新校建设过程中,您麾下的瑰宝公司多次向学校捐款累计三十多万元。您在接受学校老师采访时说:“惟有知识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这样的举动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今后将长期坚持,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能读书,享受到教育,将来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是的,您用博爱的胸怀铸就了世间的真情,用奉献的行动回报着社会!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小学生,我想,从您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社会责任感。“身系家乡发展,心向祖国富强”这将是每一个学生应具有的胸怀和素质,也是全社会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相我们,一定会加油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的今天,我坚信,有您这样一位有着宽广胸怀和睿智眼光的企业家的领航,更有瑰宝全体员工的齐心协力,一个不断创新的富有强烈社会责任心的崭新瑰宝必将带给我们绚丽多彩的明天。

此致

敬礼!

一位真心敬佩您的小学生:XXX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名人—梅兰芳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泰州出了不少名人,有林则徐、郑板桥等,这其中当然也少不了唱戏曲出名的梅兰芳

梅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生于北京的一个京剧世家,10岁就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表演了《彩楼配》、《玉堂春》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 第二次来沪时,演出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1918年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被称为梅派大师。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

在京剧艺术家中,出访最多和在国内接待外国艺术家最多的当属梅兰芳,他把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和艺术家谦逊、朴实的优良品质介绍给了各国人民,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梅兰芳先生是中国表演艺术的象征,是我国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泰州人民的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名人作文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歌星、影星、球星等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今天我要说的是我的奶奶。

奶奶六十来岁,个子不算高。脸上布满了皱纹,一笑起来皱纹就更深了。虽然奶奶长得并不出众,可她扎出的扫把却个个漂亮得很。

奶奶每年都要种扫把苗子用来扎扫把,因为每年总是有一些人找奶奶帮他(她)们扎。还有一些人也想学,奶奶就会毫不吝啬地教她,直到把她教会为止。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会问:“你奶奶这手艺是跟谁学的?”其实,奶奶的这个手艺并不是跟谁学的,而是她看别人扎,她自己也很好奇,回家自学的。后来慢慢就学会了。

其实,做扫把也不是很难。先把扫把苗子晒干,种子去掉,再把它的外皮剥掉,用锤子把杆子锤开,然后用绳子把它扎成扫把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一点,一定要扎紧,否则很容易散掉。

有一次,我跟奶奶在聊天。我突发奇想,问:“奶奶,你刚开始学扎扫把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呀?”奶奶说:“有啊。”我说:“那你给我说说吧。”奶奶说:“好。有一天,我正在扎扫把,突然,用东西把杆子梳开的时候,那东西上面有一颗钉子松掉了。我一梳,把手都割破了。”我说:“那你有没有想过不学了?”奶奶说:“这点小困难算什么?我跟本就没有想过。”我说:“哦。”突然之间,我真有些佩服奶奶呢。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名人”——奶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名人王云樵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王云樵建国以来,能有幸与开国总理亲切握手并用乡土语言交谈的人。喝着灌河水长大的,在音乐界被誉为苏北“阿炳”的王云樵就是其中的一个。王云樵全家喜爱器乐,祖父辈、父叔辈乃至同辈,均善于演奏萧、笛、三弦、琵琶、二胡等民族乐器。百里范围,无人不知。

王云樵擅长二胡演奏、琵琶演奏,也热衷于曲目创作。他所创作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当时社会的乐坛所需。如在解放后,他看到新生的灌河春意盎然,在欣喜感叹之余,一气呵成写成了二胡独奏名曲《波摇金影》,此曲被评为全省器乐曲目创作一等奖。王云樵(1906-1998),别号松坡老圃,仁怀县鲁班乡黄佳田人,幼时聪颖好学,鲁班两级小学毕业,留校任教,开地方自学成才之先例。后含冤十五年,平反后,晚年曾参与纂修《仁怀县志》。平生喜好诗古文辞,着有《工余遣兴录》、《白云集》等。王云樵,原籍响水县南河镇新南村,生于1916年10月,1976年在响水县六套中学任教时不幸落水作古,终年60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名人作文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长城脚下,黄河之滨的府谷,自古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我最崇拜的就是有“西部歌王”称号的王向荣。

王向荣出生在蒙、晋交界的陕北绥德,后来移居府谷。父母都是著名的二人台、山曲艺人,他从小就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十三岁那年,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他不得不很早就挑起生活的重担。干农活、打小工、挖煤碳、当瓦工、跑口外……用他的话说是:“三百六十行,我做了一半。”正是这艰难的生活,让他的歌声中充满了无尽的沧桑感,而在苍凉中又能给人奋起拼搏的力量。

1978年,他以一曲《五哥放羊》代表府谷县参加榆林地区的文艺调演,一举获得一等奖。1979年,以地方戏《姑嫂挑菜》、二人台《打金钱》参加陕西省文艺汇演,再获两个一等奖。1980年,他和神木一个小伙子进中南海演出,王向荣让邓小平等中央首长观看了自己的才艺。之后,他多次随代表团去法国、英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演出,他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了中国名间音乐。为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年,他出了中国首张完全清唱的民歌专辑《“陕北歌王”——王向荣》,专辑中收录了35首在原生态下录制完成的民歌。

“山丹丹那个开花哟!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们打江山……”粗狂、豪放、嘹亮的歌声又一次在耳畔回荡。他的歌声就像养育他的黄土高原一样朴实厚重。但愿他的歌声传的更远更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名人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豫东商丘,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一万多年前,遂人民就在这里发明了人工取火,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商丘这方厚土,历史文化悠久,历史名人如灿烂的群星,数不胜数。但今天我既不记述遂人火祖的伟大,也不记述王侯将相的功绩,我要记述的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中英杰——花木兰。

花木兰是隋朝人,是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周庄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花木兰为了不让父亲劳累,便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边疆十二年,屡建奇功,无人发现她是女子。班师回朝时,被封为尚书,后来又被唐朝追封为“孝烈将军”并设祠纪念,英明流传。

花木兰的故事是一支英雄的歌,一首壮丽的诗,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每年的四月初八,也就是木兰的生日,很多人都前来祭祀她,人山人海,庙会盛大,可见她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人们赞颂她、敬仰她,她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我们的祖国地域宽广,我们的祖国人才辈出。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们灿若星河,不断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斗转星移,我们的生活还要代代相传,我们的历史还要更加辉煌的书写,厚重而灿烂的文化是我们珍贵的财富,而木兰精神已成为历史文化长河中闪亮的一颗明星,它将永远影响着中国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名人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全国闻名的神医,他就是华佗。

华佗是安徽寿县人,东汉外科医生。是他首创了“麻沸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麻醉技术进行手术的医生,成为我国古代医学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

华佗的父亲在他7岁的时候去世了,哥哥又被抓去充军,音信全无,只有小华佗和母亲相依为命。

后来,母亲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忽冷忽热,全身胀痛,皮肉肿胀。尽管华佗请来很有名气的医生,但也不见成效。母亲病故前对华佗说:“孩子,我希望你早日学成医术,好让百姓少受疾病之苦。”

华佗记住了母亲的话,来到城里要拜父亲的生前好友蔡医生为徒,可蔡医生不想收他为徒,可是一想:他父亲生前是我的好友,若转眼不认人也太不讲情义了。所以,他想考考华佗,如果他是一块做医生的料就收;不行就不收。

蔡医生看见两只羊在斗架,眼都斗红了,却谁也不肯让谁,就说:“华佗,如果你能把这两只羊分开我就收你为徒。”华佗说:“能”。只见他拔来两把鲜草放在羊的旁边,斗架的羊早就饿了,一见鲜草就抢草吃,自然就分开了。蔡医生见华佗如此聪明,便收他为徒了。后来华佗跟随师傅刻苦钻研,注意实践终于成为了被人拥戴的一代名医。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名人――华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写家乡名人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青岛这个丰富多彩的城市诞生了许多名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是运动员,还是作家,每个名人都是家喻户晓。

在我的脑海中,有许多名人都是我的偶像,但我最崇拜的人还是"青岛小伙"张继科。

张继科5岁时就开始打乒乓球,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男单冠军,让大家对这个小伙子刮目相看。岂不知,张继科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他15岁时夺得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但因不遵守纪律而离队,直到2006年才返回国家队训练。回到国家队他不再调皮、不守纪律,而是认真练习。虽然有许多不如意,但是他没有放弃,继续刻苦的训练,被选为国家队重点的培养优秀队员之一。

在这次争夺男单世界冠军的决赛时,王浩和张继科都实力非凡,但王浩先以雄厚的实力战胜张继科赢得了第一局,虽然张继科猛追猛打,但王浩先声夺人赢下了第一局。第二局,两人争夺更激烈,但张继科以小小的失误败给了王浩,真是差之千里,失之毫厘。第三局,张继科不服输,他屏住呼吸,调整心态,连续追分,终于将比分打平。充满信心的张继科士气大振,向王浩乘胜追击,很快便领先王浩,又获胜一局,张继科在最后一局十分果断,飞快发球,让王浩措手不及,失掉了最后机会。经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世界冠军。

张继科这个"青岛小伙"获得的成就与努力分不开,只要每个人努力,我相信一定会获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名人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徐州,这里是华夏九州之一,这里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这里诞生过很多名人。“汉皇千古一英雄,休笑当年马上功。试问后来为帝者,谁人曾出范围中”说的就是徐州最有名的汉高祖刘邦。

刘邦出生在徐州沛丰邑中阳里,年轻时不务正业。然而他却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基业。其原因大概与他的性格有关:一、他是一个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人。其二、他是一个知人善任情商极高的人;其三、他是一个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人。

刘邦以亭长的身份为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骊山,徒役们有很多在半路逃走了。刘邦估计等到了骊山也就会都逃光了,所以走到芒砀山时,就停下来饮酒,趁着夜晚把所有的役徒都放了。刘邦说:“你们都逃命去吧,从此我也要远远地走了!”徒役中有十多个壮士愿意跟随他一块走。刘邦乘着酒意,夜里抄小路通过沼泽地,让一个在前边先走。走在前边的人回来报告说:“前边有条大蛇挡在路上,还是回去罢。”刘邦已醉,说:“大丈夫走路,有什么可怕的!”于是赶到前面,拔剑去斩大蛇。大蛇被斩成两截,道路打开了。展示了他的勇气过人。

刘邦与群臣论所以取天下之道,他说,张良、萧何、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其成功在于“能斗智时决不斗力”,刘邦具有高超的用人、驭人的领导能力。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的皇帝,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所创立的汉朝统一长达400余年,刘邦作为汉唐盛世之一的大汉盛世的肇基者,其伟大历史功绩为后世所称颂与敬仰。

这就是我的家乡名人之一汉高祖刘邦,我以我家乡的名人而自豪,我以我的家乡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写家乡名人的作文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祖祖辈辈涌现出许多的知名人物,像季羡林、孔繁森、张自忠等,都是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大人物。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身边也会“潜伏”着各行各业的名人。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位小身材、大智慧的名人。

说起新概念教育的刘坤校长,恐怕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一米五的身高,干净利落的短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透着智慧的光芒。就是这样一个走在大街上都会成为路人甲的再普通不过的人物,却在做着阳光下最光辉的事——教育。

她是新概念教育的校长,也是新概念教育的老师,但更确切的应该说她是一位教育家。新概念教育创办九年以来,刘校长一直都是秉着用爱浇灌孩子的心灵这一理念,慢慢的把学校从几个孩子扩大到现在的几千个孩子。孩子们喜欢她,家长们信服她不仅是因为她对待教学的认真,更是因为她用爱感化着每一个孩子。每个学期刘校长都会为孩子和家长准备至少一场感恩教育讲座,曾经有次我亲眼见到一位来参加感恩教育讲座的家长激动地握着刘校长的手说:“太感谢你了,你的讲座让我们跟孩子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希望你能举行更多这样的感恩教育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就是这样一位教育家也同样在做着慈善事业。只要看到还没有吃饭就来上课的孩子,她会毫不犹豫的去给孩子们买饭,让他们吃饱了再上课。看到有手头紧的家长,她会笑着说:“没问题,先让孩子在这学着就行。”看到有孩子要离开,她都会痛哭得不能自已。曾经有两个孩子的离开让她久久不能释怀,她曾喃喃自语道:“难道是因为钱吗?我可以不收你们学费的。”就是这样一位被别人看作是“大款”的老师却会经常备课到凌晨,却会拖着带病的身体为学生们讲课。她也会像其他的普通人一样,穿着二三十块钱的衣服去逛菜市场。

她是同事眼中无所不能的大姐大,她是家长心中无所不晓的的启明灯,她是孩子们眼中的最和蔼可亲的老师。她就是我家乡的名人——新概念教育的刘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名人作文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名人有很多,但是,令我最最钦佩的还是我们教英语的孟老师。

孟老师是教育局英教办公室的主任,也是我们补课的老师。孟老师说起英语来如关不住的水龙头,似乎怎么也说不完。“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们陆陆续续回到了教室。孟老师来到了教室,先把我们的名字点了,然后进入了美妙的课堂!首先,孟老师先让我们不认识的单词用横线划出来,然后老师一一把不认识的单词用音标写出来让我们拼,“拦路虎”就这样被我们清除掉了。下来,就进入了学课文的阶段了,学完课文,就下课了。第二节课时,我们先把上一会学来的音标复习一遍,在学四个音标。音标学完后就开始对练习册。

这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名人——孟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名人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享誉世界的画家——徐悲鸿。

徐悲鸿于1885年出生于无锡的宜兴县,是地地道道的无锡本土人。他出身贫寒,却没有放弃学习。他在9岁时就已经读完了“四书五经”,跟父亲学习绘画技术。在10岁时,徐悲鸿已经能为父亲在画面次要部分上色了。之后又因为种种原因,而和前妻蒋碧微一起赴法留学,并钻研四方的绘画艺术,将其与国画完美融合。这是徐悲鸿独树一帜的画法。

徐悲鸿不仅绘画技艺高超,而且有着虚怀若谷的品质。有一次,徐悲鸿正在画展上对画评议,了解还需改善的地方。这时,一个衣着朴素的乡下老人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对徐悲鸿说:“先生,你这幅画里的鸭子画错了,你画的是麻鸭,麻鸭的尾巴哪有这样长的呢?”老人说完,还用手指了指那幅画。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徐悲鸿新创作的《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中有麻鸭尾羽卷曲如环。乡人说,雄鸭羽毛鲜丽,尾巴卷曲是有的,但雌麻鸭的尾巴短小,羽毛是麻褐色的,所以画错了。徐悲鸿听后脸上并没有愠色,反而是深深的感激之情。他还向老人承认疏于写生并致谢。

徐悲鸿的爱国情怀也令我感动不已。先不说他生前为中国绘画改革所做的贡献,光是他逝世立的遗嘱就令我大为赞叹。他死后,妻子廖静文女士就按他的愿望,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以及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和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多件全部捐献给国家。这些作品的数量让人惊叹不已,由此也可以看出徐悲鸿生前一定是个热爱收藏的人。而一个收藏家却把毕生所藏都捐给了国家,这份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感染了我。

徐悲鸿是家乡的一颗闪亮的明星,他用自己精湛的绘画技艺和一生爱国谦逊的品质为家乡儿童树立了一个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名人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村有一位“名人”,他就是我们村的“养猪大户”——李大叔。

李大叔养的猪个个肥头大耳,胖墩墩的,足有百十来斤重,活像一个个大肉球。

李大叔养猪十分有经验。每一天一大早,李大叔便起来把猪圈打扫打扫,给猪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干完后,他便为猪做“早餐”了,“早餐”十分丰盛,不仅仅有上好的猪饲料,还有一些青菜萝卜呢!李大叔的猪也很乖,从不挑食,不管给他们什么食物,它们都会全部吃完,从不留下任何剩菜剩饭。每一天中午,李大叔便会请来兽医,为他的猪检查身体,看看有没有病,如果有病,李大叔就让兽医为它们打针,直到好了为止。晚上,李大叔便会搬来一些稻草,为那些猪铺上,让那些猪睡得暖和些。难怪,李大叔家的猪会养得这么好。

每年年底,李大叔便把所有的大猪卖掉,留下小猪仔,让那些小猪仔长大后再卖。李大叔一年就因养猪就赚了七、八万元钱,没过几年,李大叔便发家致富了。

村里的人看到李大叔养猪能发家致富。便去请教李大叔,李大叔毫不犹豫地对大伙说:“只要对猪有无微不至的关照,那么猪也不会亏待我们的。”大伙听了,都明白了自己养猪不能发家致富的原因:没有给猪好吃的,没有为猪看病……此刻,我们村里的人都改正了养猪的方法,全都发财了,此刻,大家都感谢李大叔的提醒,让我们村的人都发家致富了,过上了小康生活。

我十分敬佩李大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家乡的名人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一位传记文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和书法家——朱东润,是我们泰兴人的骄傲!他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道路。一生中,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刚正不阿,以道德立身,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操,也体现了追求真理、尊重科学的伟大精神。

他从小勤奋好学,天资聪颖,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如饥似渴地认真读书。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他总是孜孜不倦地阅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知识的熏陶下,朱东润爷爷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襟江小学。良好的学习基础,对他日后从教70年,起了重大的作用。朱爷爷一生总结出了两句名言:一是“做人六要”,二是“读书人一生两件大事—做人,做学问。做人始终是第一位的。”朱爷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年轻时就是这样一个不顾一路烽火,远赴大后方,为国家服务,舍生取义,充满着爱国情怀的热血青年。

朱爷爷不仅是一个历经沧桑、热爱国家、热爱党、热爱家乡的伟人,还是一个学贯中西的人。他献身教育事业70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为人师表,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他虽著作等身却从未以名人自居。朱东润爷爷淡泊名利、视金钱如粪土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晚年眷怀故里,捐书献宅,倡办图书馆,泽惠乡梓,将永远记载在泰兴的史册上,记载在每一个爱家乡的泰兴人心中。

做人,应当向优秀的人学习,要做一个爱国爱民、忠于职守、忠于党、忠于国家的人,这也就是我们应当向朱东润爷爷学习的地方。

读懂名人朱爷爷,学习名人朱爷爷,是我们的目标。朱东润爷爷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一笔丰厚的物质财富,更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不会忘记朱东润,所有泰兴人更不会忘记朱东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名人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张謇,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毛主席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对于南通来说,张謇是一段绕不开的历史,是一个忘不了的人物,是他将南通造成‘模范县’、‘中国近代第一城’,是他在世纪初开创了南通长达30年的黄金时代。

1903年4月,张謇创办了通州市范专科学校并亲任校长。此后,一直朝着普及国民教育的目标前进。据统计,他一生在南通教育上的投资为257万两白银,到1924年,在南通地区共创办小学370余所,中等学校6所,高等学校3所,初步形成了以基础教育和农、工、商、科技为中心,包括学前、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在内的较为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

由于张謇在南通的特殊地位,他的名字与南通以紧紧联系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名人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徐州有个着名的华佗庙,提起华佗,大家一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大家知道华佗小时候的故事吗?下面就让我为你细细道来吧。

在华佗很小的时候,三国时代,人民都很贫穷,华佗的父亲教书,母亲养蚕织布卖钱,可在这战争纷发的年代,那还有人读书呢,华佗他们家就更拮据了。可就在这时,华佗的父亲又因肚子剧痛因病去世了。母亲愁着脸问华佗:“儿啊,你父亲死了,我养蚕没有本钱,我们可怎么过啊。”华佗懂事地说:“母亲,我爸爸有个朋友,蔡医生,我可以去他那里干活,为别人看病,还能挣些钱呢。”母亲一听,很是欣喜,给他换好衣服,让他去了。那年,华佗才只有七岁。

华佗到蔡医生那里去打杂活,跟着师傅采药,打扫卫生,样样都很卖力,蔡医生看他刻苦好学,宽厚待人,便让他跟着几位师兄抓药。谁知,几位师兄仗着年龄大,欺负华佗,不让他用星称称药,“不用称怎么称药呢?”华佗焦急地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华佗虽不能用称,但看他牢记着师傅要药方的数量,再用手掂掂师兄抓的药,渐渐地,华佗不用称也能称个八九不离十了,师傅知道了这件事,大为惊叹,认为也只有华佗能接管他的药铺,便专心传教华佗知识,加上华佗的刻苦努力,最终他成为了一名妙手回春的医生。

我爱我的家乡——徐州,但更爱那些为徐州添彩的名人,我们也要向华佗学习,学习他的刻苦努力,就坚持不懈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