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泉州端午习俗作文热门20篇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下面是相关的范文,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6064

作文

1000

端午粽飘香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初夏时节,街头巷尾开始飘起粽子的香味,我不禁又想起姥姥的粽子。姥姥很善于包粽子,两片苇叶,在她手里转个弯,再一压一折,一个粽子就包好了。豆沙馅、蜜枣馅、香肠馅、鲜肉馅……只要想吃什么口味的,姥姥都能包进粽子里。

姥姥包的粽子又漂亮又严实,下锅再怎么煮,从没漏过一粒米。

每次煮粽子的时候,整个房间都飘着那温暖的、夹着糯米和粽叶清香的味道。我一闻到这个味道,就迫不及待想要掀锅盖了。剥开粽叶,只见糯米已经被粽叶染上了一层黄绿色,晶莹发亮,咬上一口,软糯、清香,那滋味,我现在写着写着,都要流口水了。

我最爱吃蜜枣馅的,姥姥在每一个粽子里都会放两颗很大的蜜枣,只要咬一口,就能吃到馅了。蜜枣吸饱了水,又浸上了糯米和粽叶的香气,不是那么甜,而是变得更香了。我恨不得连粽叶上沾的一粒米都不放过。

不光我爱吃,邻居家的小伙伴也都爱吃姥姥的粽子。所以每次姥姥都坐在那包很久,一次要包上百个,煮好几锅。然后再派家里的每一位成员去送粽子。“小宇家没有老人,家里没人会包,还要买,买的哪里有自己包的好吃!”“楠楠妈妈最爱吃我包的白米粽子,前两天见我还问我要不要包。”“大牛每次从老家回来,都给我们带那么多蔬菜,咱也不能光吃人家的呀!”……几家一分,那么多的粽子就见了底。我不高兴了,“姥姥,就给我们留这么几个呀?”姥姥笑着说:“有姥姥在,还能没有你吃的?先把人家的给了再说。”虽然是这么说,但每次都是送邻居的多,自己留的少。

爸爸和妈妈都是外地人,在南京没有亲戚,但是自从姥姥来了以后,我们在小区里也结识了许多好邻居,遇到了事情,总是互相帮忙,亲如家人。姥姥送去的不仅仅是粽子,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和牵挂。

端午佳节来临,姥姥又从老家来给我们包粽子了,一想到那么多小朋友都能尝到姥姥的手艺,我比自己吃了还开心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的习俗的优美句

全文共 3809 字

+ 加入清单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小编收集了描写端午的习俗优美句子,欢迎阅读。

1、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2、 端午是个美好的节日,在这并不美好的现实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让凡尘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间得到片刻的回归,认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让生命更加真实一些。

3、 端午是传统节日,在莆田就有这么一首不和谐的童谣,五月初一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虽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端午中的美食了。

4、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5、 端午节那天,妈妈都会用根根细绳细致地编成筐,按以往的习俗,编8个层,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个最光滑的。底层放一个,接着是桃子。每种都是3个,用了6层。第2层就是一个步老虎,是看护这些东西的。最后挂在门口,按照长辈说的,纪念屈原。取下来时,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个盒子里,与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团聚。

6、 当我们面对别人的灾难,日渐麻木时;当我们遇到挫折,愤世嫉俗时,不要让敌意遮住了双眼。去相信世界还有爱。也许曾经被伤害,曾经被欺骗,可是为什么要宁可相信让人痛苦的东西,而拒绝去接受美好呢。

7、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强暴。

8、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9、 被忽略的端午,我已过了好几个。竟也习惯了没有彩绳的节日。只是当看到同学手上带着五颜六色的彩绳时,我虽然会不屑一顾,说那是小孩子的东西罢了。但心中,还是会想起奶奶,想起那童年用爱编织的端午的彩绳。

10、 杯酒过汨罗这个耐人寻味的已然离我们远去,可以探寻的足迹唯有盘中微微泛黄的粽叶,婉转西流的汨罗江和江边那一缕亘古不变的。

11、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阿姨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配上绿豆、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阿姨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的时刻的到来……

12、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极其隆重的节日,她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而诞生的。可以说,在人类的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二千多年来,每年都以一个隆重的节日来纪念一个诗人的逝世。

13、 端午节是个非常热闹的节日,家家包粽子、吃粽子,这是端午节必定的习俗,各式各样的粽子都有形状多多,在农村,我们还会包个书包形状的送给弟弟妹妹们挎在腰边带回学校边走边吃。味道多多,有甜的、咸的、香的、辣的,甚至连苦的都有。不过好像因为地方不一样,包出来的粽子各味不相同,每个地方的人基本上只习惯于自家包的,对于其他地方包出来的味道些许人都不太习惯的。比如说我就不习惯,因为馅料不一样,我还是喜欢吃自家包的粽子。

14、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15、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16、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17、 我们这儿瞧不见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遗憾。不过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乐子――举办砸蛋大赛。端午节的蛋不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砸的,或两两相碰比谁的更硬,有或者拿来当子弹,瞄准射击。当砸蛋大赛落下帷幕时,只留下满地疮痍,一股腥臭,确实其乐无穷。

18、 人生就是这样,处同样的位置,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沉默。

19、 如果你真的爱上谁了,就放他走,如果他回来了,他永远是你的;如果没回来,他就从来未属于过你。

20、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21、 若此生,得不到,护不了,吾宁愿此生孤独到老。

22、 若要离去,别给我一个思念的理由,请坚强的离开,让我的记忆里,不再有你;若不再相见,就别给我一个等待的借口,请无情的拒绝,让我无奈的接受。

23、 伤透的心,还能经受多深的痛;那伤了又伤的心,还能得了多久。

24、 时间,带走了你,也带走我的一切。

25、 因为你,我学会了伪装;因为你,我学会了欺骗;因为你,我学会了伤感。

26、 有时候,选择与某人保持距离,不是因为不在乎,而是因为清楚的知道,他不属于你。

27、 有些感情,明明知道不会再继续;有些人,明明知道不值得珍惜;就算嘴里说着无所谓,而面对曾经深爱的人,我也无法做到心如止水。

28、 有些事不管经过多久都不会淡化,虽然总是用冷漠去对待,可是他却是我心中永远痛,一旦稍稍触及便痛不欲生。

29、 有一种失落,不能说,只能靠感受;有一种悲凉,不能说,只能靠敛藏;()有一种喜欢,只能靠欺骗来隐瞒;有一种心痛,叫做爱不能语。

30、 看着那卑微的爱,隔着一道玻璃门,是永远也触碰不了的情。

31、 快乐,不过是给伤口找一个笑着流泪的借口;幸福,只是想让快乐有一个存在下去的理由。

32、 每一段记忆,都有一个密码。只要时间,地点,人物组合正确,无论尘封多久,那人那景都将在遗忘中重新拾起。

33、 纽扣第一颗就扣错了,可你扣到最后一颗才发现。有些事一开始就是错的,可只有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认。

34、 痛过,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哭过,才知道心痛是什么感觉,傻过,才知道适时的坚持与放弃,爱过,才知道自己其实很脆弱。

35、 痛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把模糊的东西,转化为清晰。把迟钝的东西,转化为尖锐。就是通过被伤害,爱的感觉变的清晰而尖锐。存在感总是与痛感联系在一起,而安全又总是紧挨着麻木。

36、夕阳西下,黄昏降临,袅袅炊烟轻柔无骨却万种风情,那是父亲躬耕的犁,那是父亲古铜色脊背上的汗,那是母亲的慈祥,那是我童年的温暖。

37、虽然,端午节那天,我们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样必不可少。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

38、时间飞快,恍惚间已到端午节,记得过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边,割一大捆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说能辟邪,也是风俗。

39、生在那里,长在那里,如今,却是身处他乡,西望销魂。

40、如今,离开故乡,离开奶奶已经四年有余了,四年中的每一个端午,都没有能品尝到奶奶亲手包的粽子。但是每一次一拿起买来的粽子,甚至于一看见粽子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奶奶包粽子是娴熟的动作和粽子那甜润的清香,且挥之不去。

41、如今,故乡的青山依旧,绿水依流,故乡的炊烟已脱去锦织的轻纱,离我愈来愈远,我难以再见徐徐升腾的炊烟。但是,无论走到哪,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袅袅炊烟,让我刻骨铭心,让我永远怀恋。

42、每逢端午节,都会泛起思乡的情怀。也许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更有端午节的气氛。

43、离乡二十多年,每每梦到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时,总能梦到弥漫在房舍上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游走着故乡的红砖、故乡的黛瓦时,总能梦到徐徐盘旋的袅袅炊烟;每每梦中涌动着故乡的小桥、故乡的流水时,总能把记忆定格在几里之外就能看到的百缕炊烟。

44、离家外出打拼很多年了,每到端午节时,浓浓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头。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亲人,又都萦绕在我的眼前。

45、来到大庆,没有一次端午节让我找回从前的影子,因为大庆没有山,更没有蜿蜒的江河。

46、故乡的炊烟象一根丝线,一头系着家乡,一头系在我的心头,它陪伴我度过漫漫岁月,成为我生活中难以忘却的记忆。

47、逢佳节,总觉得缺了些什么,是习俗?还是曾经记忆?现想来,这些都或缺。而更缺的是逝去的亲人,我最亲爱的奶奶。两年多了,仍像梦一般不肯醒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代的端午习俗及变迁

全文共 195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的每一个精彩,都离不开民间的创造,每一个民间的创造,又都是历史的观照。

端午节历经两千多年,代代相续,何以会这样经久不衰?得归功于民间的推动。

“端午”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可见在当时,早有过端午的习俗,少不了要烧野鸭之类的猎物,还要包粽子来吃。

据徐杰舜主编的《汉族风俗史》,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历代过端午节的风俗习惯虽大同小异,但也在不断演变、不断创新。

魏晋南北朝时,大致有竞渡、吃粽子、辟瘟祛毒、踏百草等活动。竞渡就是划船比赛,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区。江南多水乡泽国,这一天,人们划着一种叫飞凫的轻舟,分水军、水马两种,展开竞赛。当地的官员、百姓聚集水边观看。划船比赛(后来演变成赛龙舟),有一个寓意,伍子胥自刎后,被吴王沉尸江中,后来被百姓奉为神,每年五月五日,百姓划船于江中迎伍君之神。端午竞渡是一项历史非常悠久的传统习俗。吃粽子的习俗,一般都与祭祀怀念屈原相联系。辟瘟祛毒,主要源于民间认为端午是毒日,所以要驱邪避恶。于是后来有挂菖蒲、艾叶,同时延伸出踏百草这样一种既是辟邪又是娱乐的活动

唐代以后,端午一词普遍流行。起初每月的初五都可以称为“端午”,后来逐渐专指五月初五。唐时,端午节又称中天节。唐代沿袭汉魏以来过端午的习俗,不过吃粽子与耍龙舟,已失去往日祭祀迷信的风味,而演变为民间的欢乐活动。如传统习俗称五月为恶月,五日为恶日,有许多禁忌,但唐代不甚讲究,这与唐朝相对开放的社会风气相关。到了端午日,社会上充满着欢乐的气氛。这种转变,唐以后一直成为端午活动的主流。唐太宗还别出心裁,御笔书写“鸾凤蝶龙”扇面赠文武百官,寓意“扇动清风,以增美德”。民间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特别是南方水乡,赛龙舟的规模和场面远超汉魏。

到了宋代,开始固定以五月五日为端午节,也有端五、重五、重午之称。元时也称午节。宋元时,端午节庆活动基本相同,其活动内容与魏晋、唐五代时基本上差不多,但祭祀的对象、活动的规模、项目则更加丰富多彩。

宋代,祭祀的对象有屈原,还有伍子胥、曹娥、张天师等。宋人特别注重祭祀张天师,意思是请张天师辟邪,驱逐病害。我国自古有端午避“五毒”之说,宋代这类活动极盛。南宋时的都城杭州,端午日,家家门上要插菖蒲、艾草,人身上佩戴香袋以辟邪。

宋代端午节也依然以包粽子为主要特色。《西湖老人繁胜录》讲到,京城有将粽子包成楼阁、亭子、车子式样,开铺子卖,来吸引顾客,“多作劝酒,以为巧粽”。这大概是宋代的一大特色了。

另外,当时南方很多地方以赛龙舟为乐事,不管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赛龙舟活动,其规模比之魏晋时更大、更奢华。西湖竞渡自二月八日始,到端午尤盛。可以设想,初夏时的西湖之上,龙舟竞发,人声鼎沸,万人空巷的热闹情景。

元时。在民间于端午前一天,人们用艾叶做虎形,或剪裁为小虎,戴头上或悬门上,用以辟邪。这个与现在江南农村还盛行小孩子穿老虎布衬衫、戴老虎头帽子等一脉相承。可见,这种风俗习惯由来已久。

明清时期,端午节为一年之中三大节之一,风俗习惯与宋代时也差不多,明清时在端午节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端午节辟邪也很重视,农家以风化的石灰,洒于户外之门槛下避蛇。同时悬挂钟馗像于堂中辟邪。此时增加了一些活动,比如端午节送礼、讨账。自五月初一起,各地亲友互相馈赠物品,谓之送节礼。江南地区以幢篮两架,各储两种食物,令男女仆人挑而送之。但收一两种,随即答礼。商家即于此日起收讨平日之赊账。另外,清代前期还流行染指甲之俗,端午日,年轻妇女摘凤仙花捣成汁,涂染指甲,旧俗也以为可辟邪。但我觉得求好看的成分居多。这种爱美之俗,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依然流行,直到指甲油出现之前,它一直是流行着,也不单单只是端午。但起兴还是端午,因为这个时期,凤仙花是最好看的季节。

清末民初,端午习俗因旧制,各类活动长盛不衰。当时比较完整地归纳为吃“五黄”、驱“五毒”。杭州习惯上要吃“五黄”。“杭人谓五月为五黄月。雄黄之外有黄鱼,有黄瓜,有咸鸭蛋中之蛋黄,又用黄豆瓣裹粽子,是曰‘五黄’。”端午节驱“五毒”、辟邪之俗更是花样百出,但万变不离其宗,驱“五毒”最终目的是预防保健。端午节龙舟之戏也一样热闹非凡,尤其是杭州西湖龙舟竞渡加上彩船表演,更是闻名遐迩,划船像盛会,吸引无数人观看。由于看的人太多,清道光时,湖中竞渡,溺毙多人,官府不得不发出禁令,之后不再举行龙舟赛。

清代端午节各种辟邪物,更是花样增多,不胜枚举。除了前代已有的朱索桃符、艾人、五彩楼之外,还新增了天师符、彩葫芦等,贴于街面店铺、挂于姑娘、小儿头上,不一而足。

纵观汉族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及演变,我们可以看出,自古以来,中国民间百姓敬畏天地、祈求平安、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世代相传的种种习惯成为自然的行为,有些风俗直到今天,依然鲜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情浓粽飘香作文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蒿的习俗,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这天一大早,妈妈就准备好材料准备包粽子,我也参与其中,包粽子的第一步是需要把糯米泡上一夜,将糯米泡软。第二步要把买来的粽叶洗干净,第三步把泡好的糯米放进卷成三角形状的粽叶里,然后在粽子中加上自己喜欢的馅儿,比如枣子、肉、红豆第四步是把粽叶包紧,用绳子将它捆起来,最后将粽子放进锅里煮熟就好了。

粽子终于熟了,刚出锅的粽子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光是闻着就流口水,一口咬下去,甜甜的,糯糯的,特别好吃!

除了包粽子,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那场面热闹非凡,岸上的观众激情满满为选手们加油助威。参赛的选手们全神贯注,等裁判的哨声一响,便用尽全力地向终点冲去。

我想,屈原如果看见如今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景象,一定非常欣慰吧!在此我祝大家端午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春节习俗说明文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 的。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 有“灶王爷”神位。

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 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 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 祈求。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 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 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 ,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 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 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 欢心,降福来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 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 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是人们 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饺子, 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赛龙舟作文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美丽泉州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这里有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碧蓝的大海、和煦的阳光。景点很多,有历史悠久的开元寺、风光旖旎的清源山、黄金海岸、西湖公园等,而我最喜欢的是泉州西湖公园,那儿景色秀丽,就像人间“天堂”。

西湖公园是泉州市区最大的公园,它位于清源山脚下,跨进公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碧波粼粼的湖面,湖面两旁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摇曳着婀娜的身姿,放眼望去,湖水满盈盈的,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碎银闪闪发光,凉爽的风吹过,让人心旷神怡。

每到夜晚,西湖公园更加热闹非凡,广场上人山人海,有的跳广场舞,有的练太极拳,有的放风筝。音乐响起,湖面上的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跳跃,喷泉千姿百态,时而高,时而低,仿佛置身水的世界里。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座拱桥,桥上雕刻着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有的在嬉戏,有的张牙舞爪,惟妙惟肖,可爱极了。

观赏完美丽的西湖公园,我们来到了西街开元寺,开元寺最出名的非东西塔莫属了,两塔相距一两百米,东西两塔各分五层,大理石结构,东塔高四十八米,西塔高四十四米,是全国现存最高石塔。

在西街,不仅能见到古香古色的建筑,而且还能品尝到泉州地道的美食,如西街面线糊,阿佛闰饼皮店等,面线糊店位于钟楼旁,每次到西街,我都吵着去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线糊。

泉州地区的美景数不胜数,是文化底蕴浓厚的城市,是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2014年被评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如果你来泉州,你将留连忘返。

我爱你——泉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的艾草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那里总有一些解不散的情结。而我对于端午只有那留在内心的,挥不散的,艾草的清香。

小时,奶奶总是最疼我的。到了端午,奶奶会带我出去采艾草。那时奶奶还很年轻,脚力也好,我们往往能摘好几把。我总是很兴高采烈的,而奶奶却是一脸的沉凝。她跟我说这是对祖辈的怀恋,更是一种信念,我那时还小,又怎样懂得是什么信念。

去年端午假期,不经意间,我在墙上看到了全家福。一转眼,好多年过去了,恍惚间已经与奶奶近一年没见了。我急忙跟爸爸说,爸爸立刻把我带了回去。那天晚上,奶奶带我出去散步。奶奶已住进了宅院,到了城里。她拉着我的手慢慢走着,猛然间她仿佛刚忆起了什么,在周围探寻着什么,我也陪着她一同找。奶奶一脸焦急之色,仿佛心中丢失了些什么。天色渐暮,奶奶头上已布满密密麻麻的汗珠。终于,在路边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根瘦弱的小草。奶奶紧紧把它贴在胸口上,我疑惑地询问奶奶:“您为什么要找这根小草啊?”奶奶看着那根草,轻轻的呢喃道:“这可不只是一根小草啊,它是艾草,它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先人的怀恋,更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怀恋。”在昏暗的灯关下,我这才第一次彻底的感受到了奶奶的变化。奶奶的眼角,不知何时已被皱纹布满,而脸上,也不复年轻时的光彩。但她眼中,却仍有那一抹无法用时光抹去的坚忍。艾草那淡淡的清香,不知何时,已溢入鼻腔,辣辣的、淡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却能同时出现,这也象征着奶奶这代人,对艰苦又平淡生活的感受吧。此时此境,我仿佛猛然懂得了奶奶口中的信念及企盼,那是渴望家人团圆,幸福安康的意味罢。

时至今日,我奶奶的那番话仍令我记忆犹新,每逢端午,我总会去看望她,为她采一把艾草,那艾草的清香深深埋藏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的故事作文350字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香,粽子甜,里面又有小故事。”粽子有很多人都知道,可你们知道我家乡的粽子吗?我来告诉你们吧!

我家乡的粽子馅是火红火红的,含义是热闹、热心。形状像一个个金字塔,外面是碧绿碧绿的粽叶。最美妙的是,包粽子的线是海蓝色的,超乎想象!

端午吃粽子的风俗原来也是有一个故事的。在战国时期,有一名诗人。他得知国王被骗,连忙到王宫向国王禀报。没想到国王不信,反而把他流放到农田。这名诗人后来一天不如一天,脸上的骨头一根一根露出来了,可是他还是想国王。后来王朝覆灭,国王也死了。于是,这名诗人悲伤不已,投江自杀了,时年六十二岁。那条江叫汨罗江,而那位爱国诗人便是屈原。我们包粽子后,把粽子丢到汨罗江里,是为了不让食肉类动物吃屈原,才丢的。

“粽子香,粽子甜,里面又有小故事。”这首童谣已在我家乡慢慢地传扬。端午节的来历原来是这样的,我更爱端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赛龙舟作文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5月28日,天气有点炎热,却阻挡不住人们对端午节赛龙舟这一传统赛事的热情。

这天上午,我作为龙首小记者的一员,来到了“第五届西安汉城湖龙舟节”的开幕式现场,现场锣鼓喧天,非常热闹。在这里,我看到了来自13个不同的参赛队员们在现场为比赛做着准备,他们中还有来自外国留学生代表队,队员们围成一圈,为自己的团队加油,鼓励,他们的助威方式特别的引人注目。

我龙首小记者随机采访了参赛人员,他们对端午赛龙舟的话题表示出极大的热情。我采访了其中一名中国大哥哥“你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可是很可惜,哥哥回答我没太听清楚,我又问:“你端午节吃粽子吗?”这次大哥哥很大声的回答:“当然吃啊!”就在我准备下一个问题,我们的队伍喊集合,我就对大哥哥:“谢谢,加油加油!”

开幕式上,嘉宾们为每个参赛龙舟进行了“龙头点睛”,寓意吉祥如意,祝愿队员们取得好成绩。在完成了投祭品和祭祀礼后,龙舟赛正式开始了。

13支队伍两两一组,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五百米的比赛,争夺进复赛的权利。比赛开始了!其中西一龙舟队的选手们奋力前进,就要接近终点时,看台上的观众们欢呼声更加激烈。

不仅如此,河面上一直有一艘船,载着表演团队,为在场的观众和比赛对员演唱响亮的歌曲。

这是我第一次做小记者,谢谢龙首文化给我这次展现自我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过年习俗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噼噼叭叭’,阵阵清脆的鞭炮声迎来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

‘砰砰砰’,我敲响大姨家的门。门开,大姨抱着妹妹笑吟吟地迎出来。“大姨,妹妹,新年好!”我一进门就向大姨祝贺新年。大家互相问候着新年,大姨忙着给我们泡茶水,拿出很多好吃的,最令我惊喜的是给我包二百块钱的红包呢!这时,我的伯伯不在家,我便问”大姨,伯伯呢“”唉,他呀,整天就知道忙工作,家里什么都不管。这不,大年初一都到去值班去。“她假装生气地说。可我才不相信她真的生气呢,她脸上还带着微笑呢。

告别大姨和妹妹,我又踏上去老家的火车。我外公外婆还有另外一个大姨家在娄底,要向娄底进发——!坐两个半小时的火车,终于到娄底火车站。我外公家住在火车站旁边,我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公家跑去。一进门,外公就迎进来。”外公,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外公笑得合不拢嘴,连忙给我一个红包,我打开一看,嗨,又有二百元!呵呵,我今年可是收入可观呀!

在外公家吃中饭,我们又来到大姨家,哥哥早就等在楼下,正在放鞭炮呢!看见哥哥是我最开心的事,因为他总是能想出很多好玩的鬼点子。他迫不及待地拉着我一起他家玩起赛车游戏,好刺激啊!

这一天过得真快,转眼就到快天黑的时候。大姨的厨艺在我们家族中可是最好的,晚上肯定要留下来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过年真好,我不禁开始盼望明年的新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之乐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可谓极“乐”。

端午之乐,“乐”在热情奔放的赛龙舟。“咚咚、咚咚咚”,河上,四条颜色各异的龙舟正在飞快地行驶着,在河面划过一条曲折的水痕。河旁,围满了观赛的男女老少,他们的心也被赛情紧紧牵动着,还不时为其呐喊助威:“加油!加油!”此刻,一条火红的龙舟奋起加速,从四船中脱颖而出,遥遥领先驶在最前头。舟上,助威者狠狠地击着鼓面,频频的鼓声响彻云霄;划舟手匀速地划动着船桨,激起朵朵水花,它们的心也如火般“燃烧”着。“乐”赛龙舟,怎不令人激情澎湃?

端午之乐,“乐”在趣味横生的包粽子、吃粽子。每逢端午,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会挂上“肉嘟嘟”的粽子——那时,就是大伙儿晒手艺、晒幸福的日子了。粽馅有各式各样的:放肉的咸粽、放蜜枣的甜粽……最有意思的就属包粽子了!包粽子前,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糯米、水、馅料、粽叶等。首先把浸水的粽叶对折再对折,制成一个立体的三角形;然后将糯米装进粽叶内,再放入自己喜欢的馅料。最后,把装满糯米的粽叶压平整,用细绳扎紧,放入锅内蒸煮一会儿。

半晌,粽熟了。夹出热气腾腾的粽,我深吸一口气:嗯——好香!咬一口咸粽尝尝:哇塞!太美味了!那又软又粘的糯米,香喷喷的肉,完美融合——真是美食CP啊!“乐”吃香粽,怎不让人味蕾绽放。

端午之乐,“乐”在插奇香无比的艾草和菖蒲。文天祥有诗曰: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支艾。人们在端午节,常悬挂艾草于门外,希望驱邪、驱虫、祈求一生平安的美好寄托。“乐”插艾草,怎不令人憧憬美好?

如此趣过端午,怎一个“乐”字了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乡的春节习俗有很多很多,大扫除、购年货、包饺子、拜年……数不胜数。

我和爸爸按照习俗去购年货。大街小巷里,买年货的人人山人海,小摊上、商店里的东西琳琅满目,摆满了彩色的衣服和好吃的食品,还有烟花爆竹,真是让人大饱眼福。我和爸爸又开始疯狂购物,各种各样的东西被我们一扫而光:鞭炮、衣服、食品……整整装了十几个大袋子。

我们家乡最少不了的当然是包饺子喽,除夕之夜,我和爸爸妈妈就准备开始包饺子了,包饺子看起来容易,其实是很需要技巧的,我们三个合理分工,我负责擀面皮,妈妈负责包饺子,爸爸负责下饺子,说干就干。我拿起妈妈切好的小面团,先用力把圆面团压扁,然后这边擀擀,那边擀擀,最后成了四不像。妈妈看了看,就先做起了示范,包饺子应该均匀,让它在案板上转起来,这样擀出来的饺子皮圆圆的,妈妈边说边做。我按照妈妈教我的方法去进行下一个,可我怎么也不能把这个“淘气包”制服,还是擀的乱七八糟。不过经过我九九八十一次的艰苦训练,我终于把这个淘气鬼给彻底制服了。

吃完饺子就要去给长辈们拜年,只要说一些祝福的话就可以拿到压岁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情浓粽飘香作文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四角四钉枪,掉进河中央,河底打翻滚,爬起脱衣裳”一首充满风趣的粽歌谣无不透露着我们瑞安传统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习俗。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的黍米是尖尖的牛角状;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的是椭圆形的筒粽;到了东汉末年,用菰叶包黍米的粽子就变成了新奇的四角形,到了现代,粽子的形状就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了。

每当端午节到来,我就会奇迹般的早起,因为早餐一定是美味可口的枣粽!记得在端午节要来临的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包起粽子,为明天做准备,每当这时,我就会目不转睛的跟着妈妈,看她包粽子。只见妈妈熟练的将粽叶和糯米清洗干净,再晾干粽叶,然后包好粽形放入材料,当然,其中少不了放入一颗大蜜枣!最后放入锅内蒸煮2个小时后,阵阵粽香味便扑鼻而来,剥开那绿色的“外套”,露出那鲜嫩的糯米,香甜的味道,早已让我肚子里的小馋虫直流口水了,二话不说,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一个枣粽狼吞虎咽起来,生怕别人跟我抢一样。

除了吃粽子以外,端午节最热闹的当然还是划龙舟啊!龙舟的鼓声很有节奏,“咚——咚——咚——”的响着,看着那精致的舟上,鼓放在最中间的位置上,两旁的人要听鼓声才动,就算是船舵,也要听鼓声端正方向,怪不得俗语说:鼓是令,梢是命呢!

瑞安在迎接端午节到来时,有个在门前悬挂菖蒲和艾叶的习俗。人们都说:“艾叶和菖蒲二合一,可以辟邪呢,而且菖蒲可以提神,通窍,杀菌;而艾叶则是一种菊科多年生长的草本植物。这两种草药气味芬芳,既可以驱赶毒虫,又能使满屋生香,令人神清气爽,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可不是嘛,姑姑就喜欢在门前挂上菖蒲和艾叶迎接端午节。在端午节那天,只要去姑姑家做客,到门口,总会看见那被姑姑视为“宝贝”的菖蒲和艾叶,刚开始,我还不懂,就会向姑姑问东问西这是干什么用的,不说明白,我就赖在那不走了,可到了现在,我已经见怪不怪了,而且,在姑姑家门前挂的菖蒲和艾叶就像喜鹊报喜一样,我只要一看见它们出现,便可知端午节要来了。

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端午节的习俗可谓是越来越精彩了。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乃是地道的浓厚的故乡情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欢天喜地过端午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真是一个令人心花怒放的日子!

编蛋袋、撞蛋、赛龙舟、包吃粽子,构成了欢乐的端午!

端午那一天,如果有人在编蛋袋,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大家用五颜六色的线编织成蛋袋,挂在脖子上。有时还能挂在家中当装饰品,彩色的蛋袋为家增添了几分色彩。

蛋袋编好了,孩子们会把熟蛋放进蛋袋中,进行妙趣横生的撞蛋,看谁的先碎。我看到邻居家的弟弟和哥哥PK,弟弟用蛋尖尖的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哥哥的蛋撞去,哥哥一挡,弟弟的蛋立刻“粉身碎骨”。弟弟恼羞成怒,又拿出第二个蛋,可哥哥先下手为强,像离弦的箭,撞向弟弟,可听见“吱”的一声,两人的蛋“同归于尽”了。

最有趣的是撞蛋,但最振奋人心的,莫过于赛龙舟了!那天,我站在岸边,看着水手们的精彩表现。五彩缤纷的龙舟在水上飞快地行驶着,像脱缰的野马。十几个人组成一列,总共两列,排在龙舟的两边。当中站着一位擂鼓手,“咚咚”地敲着鼓,震得那山岗也动了。船尾还站着一位撑杆手,显得格外轻松。水手们一边整齐地卖力地划着桨,一边呐喊着鼓舞大家的士气。水面上水花四溅,就像天降甘露一样。

包粽子和吃粽子是我最喜爱的。奶奶早早把我叫起了床,我开始跟奶奶学包粽子了。先把两片棕叶合在一起,然后折叠成一个锐角,往里面放一些浸泡过的糯米,接着折叠出底下其它两个角,填满糯米,往中间放一个蜜枣,再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就像包饺子一样,最后折叠出最上面的角,用细绳五花大绑起来,放进锅中煮上两小时,美味的粽子就出锅了。我解掉绳子,打开粽叶,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我一连吃了三个,真是人间第一美味啊!

啊!端午,真是一个欢天喜地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春节习俗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会吃饺子、放鞭炮、拜年、贴春联

今天,我和姐姐下楼去玩,“哇!家家户户门口都张贴着火红的春联!”我们来到了一家服装店门口,只见两边各贴着一张春联,我情不自禁读起来:“财运享通步步高,生意火红腾腾起。”我刚想称赞这幅对联写得好,姐姐却在旁边笑了起来。我不解,问姐姐:“姐姐,你笑什么啊?”姐姐捂着肚子笑着说:“应该这样读:‘生意火红腾腾起,财运享通步步高。’呵呵。”我很好奇,就问:“为什么?你这样读反了。”姐姐说:“不,对联应该从右往左读,是你读反了。俗话说:‘人朝门立,右手为上,左手为下。’就是说,上联贴在右手边,下联贴在左手边。”我点了点头,看来上初中的姐姐知识就是比我丰富啊。可是,我突然看到这家门上的“福”字贴反了,我怕再给姐姐笑话,就仔细看了看周围的店上的福字,都贴反了,我问姐姐为什么他们都把福字贴反了,姐姐点点头,说:“是因为一个>故事:据说,‘福’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一年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

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福晋听罢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高兴,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人。”

事后,倒贴‘福’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且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就会给大家带来好运。”我点了点头,说:“这些故事真有意思,看来今天我>收获的春节习俗方面的知识还真不少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的快乐四年级必备描写日记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始于中国,最初是我国人民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星期天,我们学校提前给我们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上午,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茶叶蛋,整个教室飘满了茶叶蛋的香味。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午睡过后,我们便开始忙碌了。把四张桌子拼接起来,成了一组。在桌子上铺好台布,再拿出托盘﹑剪刀,还有最后一样,就是麦花皮了,因为我们今天要剪麦花。大家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茶叶蛋﹑麦花。先把正方形的麦花皮对折,变成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两边往里剪,摊开,然后抓住中间的小正方形一抖,一只漂亮的麦花就诞生了。王老师的做法更美观,一直斜得剪下去,然后把一条拎起来,摁一下,就变成了一个圈,反复这样的动作,一只麦花就做好了。连我们的英语老师——Miss

Jin,也来助阵。她的麦花好似一朵花,盛开在托盘中。勤劳的同学们帮我们把麦花拿到楼下食堂去炸。我们在等麦花的时候,一直在分享美食,有粽子﹑绿豆糕……。麦花来了,大家你争我抢,麦花又酥又脆,好吃极了。

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00字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早上,听到奶奶嘴里念叨着这首歌儿,让我想起了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插艾枝。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楣中央或随身带着,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更得吃粽子。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里头包的东西而命名。其中,掺红枣儿的最多。掺红枣儿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风俗习惯。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村民百姓划船追赶。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屈原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春节终于来了!街上热闹非凡,每个地方有着各自的特色。你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铁冲过春节的习俗

每到春节的上午,家家户户的人都忙不过来。他们在忙什么呢?当然是在贴春联啦!春联都是红红火火的,都代表着吉祥幸福。门上贴着春联则有春味,无论再美的房子,就在春节不贴春联,那也不显得十分美观。

听!“啪啦啪啦——”这声音十分美妙,它唱出了春节的喜悦与热闹!你再仔细看,只见眼前一片红。就像一群红孩子在活泼乱跳。想必大家都知道它是什么了。

每到春节的中午,家家户户的人都会敬神(一般都是敬死去的亲人)一般敬神都要放置三碗饭和一些菜,然而这些菜不能是被吃过的,要不然是对神的不敬。

每到春节的下午,大家都要到墓碑前扫墓,都是怀着满满的孝心来看望亲人

每当春节的傍晚,家家户户都有除夕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年夜饭开始,这顿饭得慢慢的吃,大家边吃边聊家常话,老人们最遵守这个规矩了,他们一吃就吃到深夜,而我们这些孩子们则耐不了性子,就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爆竹,传来的欢笑声把除夕推到了高潮。

吃年夜饭时,则少不了这两样菜:一样是年糕,它是过年中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它也是我的最爱,因为它很甜。还有一样是鱼,“鱼”和“余”的谐音一样,是象征“吉庆多余,年年有余......”

一时间,铁冲的过节习俗说也说不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那欢迎你来到这里,等你来到这里时,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的传说 这些天,我收集了许多有关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在这些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春节。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对联,穿新衣吃饺子,然后爷爷奶奶还要给我发小红包,我家还会把我写的春联贴在门外。记得有一次过年的时候,爸爸买来了烟花,在我家楼下放了起来。只听“呯呯”几声,一束束烟花飞上天,真美呀!各种烟花在天空中绽放,有的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在空中摇头摆尾,有的像一枚枚子弹直冲天空,还有的像一朵没有开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 春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下面我就给你们说说吧。传说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长着锋利的牙,尖尖的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爬上岸,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兽,把门锁的紧紧,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

这一年的除夕,人们正准备避难。这时,一位仙翁走过来,他告诉村民“年”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准备了红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还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中国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我们要认真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过年习俗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时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日子,也是在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和最热闹的日子。

俗话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虽是在濮阳过年,但是我们很快乐。

“二十三,祭灶官”是因为传说二十三这天是灶王爷上天汇报人间情况的日子,要买来麻糖,麻糖又甜又粘,吃以后能粘住灶王爷的嘴,让灶王爷只说好,不说坏。

“二十四,扫房子”新年快到,房间已经有几个月没有打扫,得快点打扫干净利落才行,快点行动吧。

过二十四,大人们都忙起来,就连我们小孩子也忙起来,大人们在家磨豆腐、割年肉、炖肉肉,贴花花、蒸馒头……我们小孩子就去买鞭炮、放鞭炮。有的时候还帮帮大人在家里装饰房子,把家收拾的漂漂亮亮整整齐齐的。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来,更使人们激动人心,除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热闹闹,充满爱的气息,大人们把早就准备好的的年夜饭端出来,门外的鞭炮声声响震耳欲聋。吃完饭,好看的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这一夜,每家每户的灯都亮着,都还没有睡,钟表一分一秒的走动着,12点,响起一声声的鞭炮声……大年初一,大家早早的就起床,吃完饭,就去串门,“噔噔噔”

家里又来一位客人,一进门,就互相说:“新年好!新年好!”拜完年他们就回家……过这几天,春节也就过完,学生们就应该上学,我们也该忙碌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