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反腐《永远在路上》观后感精选20篇

浏览

5843

作文

105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1386 字

+ 加入清单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昨晚开始在央视播出,在本市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该专题片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入推进正风反腐,一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宣示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毫不动摇转变作风,高举反腐的利剑,扎牢制度的笼子,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极具警示和教育意义。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它关乎人心向背,必须永远在路上。”市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表示,“我们身处监督执纪问责第一线,肩负维护党纪政纪和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使命,要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保持政治定力,努力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市建委组织党员干部收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结合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典型案例为镜、为戒、为鉴、为训,自觉把讲政治、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党员干部纷纷表示,片中披露的腐败案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理想和信念的坚守,时刻都不能放松。

市交通运输委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对党绝对忠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以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为反面教材,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破除慵懒散松的精神状态,作风严谨、态度严肃、工作严格,培养敢担当、敢碰硬、敢负责的干部队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运用正反两方面典型,经常比一比看一看,比出党性原则,比出标准要求,比出是非荣辱,比出公平公正,推动交通运输发展再上新水平。

“反腐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滨海新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前车覆,后车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着当代中国改革如何向纵深推进,必须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继续铁拳反腐,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我们一定要以党员干部自身的高要求不断刷新形象,杜绝精神懈怠、消极腐败,转变思维和观念,大胆先行先试,全力开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局面。

河北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通过专题片曝光的反面典型警示了自己,应时刻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务实、清廉的表率,同时不断增强严守党纪党规和工作纪律的自觉性,切实树立起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积极推动河北区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在街道基层工作的青年干部,我们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生必修课,始终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坚定政治立场,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破纪律、坏规矩。”月牙河街干部、青年党员朱蓉蓉表示。

红桥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在观看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之后,心灵上有了很大触动,人民才是执政的根本,贪污腐败就是得罪了13亿人民,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承诺,因为这是民意所致、民心所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提高对腐败危害的警觉,时刻不放松自己的信念坚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悉心倾听百姓的心声,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反腐倡廉主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部署要求,始终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作为政治任务,全面融入党建工作大局,以两个责任为“牛鼻子”,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以监督检查为“撒手锏”,紧盯节点、严肃执纪;以制度规矩为“边界线”,承诺践诺、强化执行,纠“四风”的发条越拧越紧。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反腐惩贪,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四风”和腐败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进一步巩固。

反腐败不是看人下菜的“势利店”,不是争权夺利的“纸牌屋”,也不是有头无尾的“烂尾楼”。根据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向河南省委反馈的巡视“回头看”情况,我省一些地方、一些部门,还存在党建工作薄弱、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力、党员领导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信仰缺失,党规党纪意识淡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时有发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一旦放松执纪力度、放缓反腐节奏,必然导致消极腐败现象死灰复燃,甚至卷土重来,吞噬我们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我们要不断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要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要严格依纪依法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抓好道德建设,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铲除腐败现象的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央视反腐大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的开播,将成为一面镜子,照给所有的领导干部。不论相似的事情有没有在你身边发生,不论相同的念头有没有在你脑海中一闪而过,这面镜子都值得一照。除此之外,领导干部的亲人多观看此类纪录片也相当有必要,唯有身边人时刻警钟长鸣,才会获取真正的踏实、幸福。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电教片带给我们是心灵上的触动、思想上的教育、行动上的推进,我们应该回过头来认真审视自己、检讨自己、改造自己,以优良的工作作风促进局机关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昨日,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播出,该专题片“主角”正是已落马的多名“大老虎”。在第一集《人心向背》中,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现身说法”。这也是多位落马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在镜头前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

我从中学习到: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这些腐败分之地下场警示我们: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基层党员大型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在大众媒体上展示巨贪们的丑事恶行,这是一种痛,也是一种自信。

是的,你没有看错,从上图你可以看出,这可能是史上最大制作的纪录片,光这个选角阵容上,谁不服?

中纪委又出来抢头条了。虽然近四年以来我们已经逐渐习惯了这一点,但这一次又有些许不同。

10月17日晚8时,央视综合频道开始播出8集纪录片《永远在路上》。整整两天,中纪委和《永远在路上》已经成了一个被刷屏的火热话题。

这部名为《永远在路上》的党风廉政系列纪录片,是中纪委第二次和央视合作推出纪录片,并在黄金时间一套播出;踩着的时间节点,恰好又是十八届六中召开之前——按照计划,这部纪录片将播至10月24日,而六中全会的档期则是24至27日,主题便是“从严治党”。

这部片子有多猛?这么说吧,第一集《人心向背》,观众基本上就已经可以感受到火力全开的架势;更夸张的是,第一部片子才只是放了个开头而已。诚意,首先体现在“范围”上——以前在一定范围内传阅的高官忏悔书,现在全国人民可以直接在电视镜头上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视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自2013年5月十八届中央首轮巡视启动以来,中央巡视已开展了十轮。通过不断创新形式手段,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的巡视全覆盖,今年还对8个省份进行了“回头看”。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案件中,有超过一半的问题线索来源于巡视。

除了巡视,还有巡察。例如,今年以来,安徽省萧县积极对接巡视工作,推动巡察全覆盖,切实解决问题。据统计,萧县整治活动共发现社会救助、危房改造等问题线索85件,追缴违纪资金471.01万元,纪律处分13人。为破解巡察工作存在的“地头小、人头熟、监督难”问题,天津市南开区与河西区开展异地交叉巡察,南开区全区2个巡察组分别进驻被巡察单位,采取“一托二”的形式,对全区8个单位开展巡察。

2015年3月底,中央纪委新设7家派驻纪检组组长分别赴中办等部门任职。到2016年初,中央纪委派出的47家派驻纪检组已全部到位,实现了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派驻机构全覆盖。

正本就要清源,固根才能守魂。巡视、巡察,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就是要实现党内监督不留死角、没有空白。

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工作、重拳整治“裸官”、集中规范清理退(离)休领导干部在社会团体兼职、严格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专项整治超职数配备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组织战线始终把从严培养选拔、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刷新吏治,努力打造铁一般过硬的干部队伍。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90多年来,正是通过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国共产党才始终成为领航中国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正向勃发,吹响号角。如今,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新征程中,更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久久为功地聚起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能量。“赶考”未有穷期,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反腐警示教育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在落马官员的忏悔中,不少都提及“思想发生了变化”源于“心理不平衡”。看到企业老板住豪宅、开豪车,自己也开始追求物质、贪图享乐。没钱,就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来交易;享乐,就暗示甚至明示有求于自己的人来买单。正如周本顺在专题片中的自陈:“我只看到了里面的五光十色,没有看到里面的刀光剑影。”当初心蒙尘、当面对党旗宣誓时的誓言被搁置、当矢志追求的信念被动摇,不少党员干部迷失在权钱交易的暗流中。

喝酒要喝年份茅台、一顿饭4万元吃得心安理得,为了出国享乐不惜搞出“阴阳单”糊弄……面对《永远在路上》首次公开的落马官员贪腐细节,人们在震惊的同时,也痛心于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对党风政风乃至社会风气的毒害。作风不是小事,它会上下传染、左右影响。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领导干部做的是坏榜样,必然会向其所在的部门和单位传递出消极的信号。而下级的肆无忌惮反过来又增强了领导干部的麻痹和侥幸心理,一方政治风气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不断恶化。

作风决定党和群众的距离。作风优良,离群众的距离就近,作风一旦出问题,就面临着脱离群众的危险。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之以恒抓作风,紧盯节点全年不息,落实落细全程不松,正是为了抓住防治腐败的这个关键切口,纯洁队伍、守护初心。

不忘初心,才能继续前进。对共产党人来说,要永葆奋斗精神和赤子之心,就必须传承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李春城们”的悲剧,希望少一些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四集《利剑出鞘》观后感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同期声】聂春玉(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

过去这些年说实在的,山西确实存在反腐力度不大、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中央抓反腐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尽管把我抓住了,但是我也感觉到就得这么做,不然的话不行。

观后感】针对山西发生的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问题,党中央果断决策,坚决查处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的党员领导干部,并对山西省委班子进行了改组性质的调整。新的山西省委明确提出了“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目标要求,新任省委书记王儒林上任伊始,就把腐败重灾区吕梁作为调研的第一站,深入分析过去出现问题的原因。

【同期声】王儒林(时任山西省委书记)

吕梁出现严重的腐败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一是党不管党,党委没有履行主体责任。第二个原因呢,我觉得就是制度缺失,权力任性。第三个原因就是官德丧失。

【观后感】纵观历史的长河,国家的兴亡、朝代的更迭,无不与“吏治”休戚相关。东汉末期、西晋时期吏治松弛,卖官鬻爵成风,王朝都很快覆亡;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著名的盛世,吏治都十分严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中纪委记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从高层传递的信号,还是长期研究反腐的专家学者口中,行治本之策,构建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才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在姜明安看来,10月20日晚播出的纪录片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是六中全会的点睛之笔,“全面从严治党,绝不仅仅只是反腐败,而是要把纪律挺在前面,靠纪律和规矩管住全党,防患于未然”。

片中引述中纪委书记王岐山2015年9月在福建调研时指出的:监督执纪有4种形态,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在违纪问题的处理中,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少数。

“把纪律挺在前面,这是我们现在工作一个重大的变化。在关注大案、遏制腐败蔓延的同时,也要抓早、抓小,实际上就是防患于未然,不要让我们的党员包括领导干部走到严重违纪这样一个程度。”片中引述中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罗东川所说:“从长远来讲,它的意义比抓贪腐大案意义应该要更大。”

“什么词语能够同时容纳民间的期待和中纪委的工作方向?是制度,从严治党,要固化成制度。”姜明安这么说,他本人曾在两任中央纪委书记征求反腐对策的座谈会上提出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的建议。

谋求治本之策,制度的笼子正越扎越紧。2015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从当前形势任务出发,强调“落实中央巡视工作方针,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同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三部条例被视为加强纪委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制度保障。特别是修订后的巡视条例,使十八大以来有利于巡视“利剑”作用的新做法被制度化。

2016年6月28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问责条例》。7月19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人民日报》发文谈《问责条例》时再次强调:“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

“《问责条例》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由动员阶段进入问责阶段。”姜明安说,他认为,下一步的反腐必须转入制度化反腐轨道,推进制度反腐,关键还在于反腐的法治化和法治化反腐。

竹立家也认为,反腐需要从调查和处理案件转向制度建设:“制度反腐主要解决不易腐、不能腐的问题,治本之策,除了推动党内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更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基层领导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1253 字

+ 加入清单

做合格党员,不是今天明天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可以说,合格,“永远在路上”。

这一点,对比反面典型,感受更直观,更有冲击力。比如,天津市纪委日前通报的两起严重违纪案就很有典型性。一个是市委原委员、津南区委原书记吕福春,一个是市投资促进办公室原正局级巡视员王富强,前者——“39岁成为正局级领导干部,43岁被列为中央候补委员候选人,44岁成为副市长考察对象,工作能力不可谓不强”,后者——“吃过苦、流过汗,曾为天津港保税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天津市招商引资工作作出过贡献”。然而,由于不能坚守合格党员标准,一个“在个人成长进步道路上遇到一点点‘不顺’,便背弃共产党人的信仰,迷信鬼神”,一个觉得“是时候歇歇脚、享享福了”。思想上的迷失必然导致行为上的迷乱,最终这两人都由破纪走向破法,一发不可收拾。

具体入微的通报,清晰地勾勒出了贪腐者如抛物线般滑落的人生轨迹,也警示更多人:做合格党员,不在一时而在全时,不在一阵子而在一辈子。“合格”二字不仅在内容上覆盖了党员的一言一行,在时间上也持续了党员的一生一世,需要一辈子坚守。

合格不能满足于及格。“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永远应当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合格,不是“及格”的问题,而是追求高分、高格调的问题。如果仅仅满足于“60分”,那么在实践中就会存在“差不多”“过得去”的思想,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就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何况“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所以说,必须时时以合格标准要求自己,做合格党员而不是及格党员。

合格决不能出格。合格的“格”,本意为“格子”。这个“格子”,就是以纪律为底线,向着高标准挺进。脱离这个“格子”,就是出格行为,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跑冒滴漏、脱轨越界。俗话说,守好小格子,方有大格局。做合格党员,就要一辈子在这个“格子”里前进。如果忘记党员身份,漠视党的纪律,做出出格行为,党纪党规就会找上门来。“脱离框子的玻璃容易碎。”很多党员干部开始合格,后来失格,就是因为思想和行为出了格。

合格要敢于对自己动真格。共产党员没有天生的免疫力,党龄长不等于党性强,职务高不等于党性高。周恩来曾经指出,“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只有眼睛向里、刀口向内,“吾日三省吾身”,及时祛除自己“皮袍下藏着的小”,防止灰尘沾染、雾霾熏染,才能始终保持合格党员的好样子。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就应把合格标准当作天天面对的要求,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努力做到党龄长一岁、党性强一分。

“合格”是个无尽的过程,做合格党员永远在路上。“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一辈子做合格党员,基础是知行合一、坚守底线,关键是长期坚守、追求高标准。党章中规定的党员义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明确的“四讲四有”合格标准,都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务的升迁、权力的增长而变得“模糊不清”,必须坚持到底、践行到底,永不偏移、永不出格,确保始终不脱离“合格”轨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大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强调这个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是非常必要的。基层的党政部门和官员权力太大、过于集中,而他相应的领导责任太小。改变这种权责不对等,就是一方面要减少公共权力,要压缩规范公共权力,另一方面要强化权力对应的这种责任,而且这个领导责任一定要严格追究,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促使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够第一管好自己,第二管好下属。

近年来,在基层腐败问题的查处当中,除了处理当事人、涉案人,已经有一批对自身职责认识不清、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党员领导干部也被问责。

去年12月,安徽省纪委通报了一起案例,追责对象从普通党员干部直到厅级干部,被处理的人员达20人。事件的起因是,一家企业到宿州市埇桥区宋庙小学举行捐资助学活动,给30名贫困学生每人捐助1200元。这本来是好事,但宋庙村村支书和宋庙小学校长却自作主张,决定让受助的贫困生每人拿出200块钱,招待来捐助的企业工作人员吃饭。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没有责任追究就没有责任落实,通过问责来传导压力,让基层党委纪委积极主动地去谋划,去想办法去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易发多发,它们发生在基层,治理也必须要靠基层。中央提出“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落实”,目的就是要压实基层责任,是责任就必须担当,不负责任就要被追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级党委纪委真正贯彻中央部署,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出对策,想办法,实实在在地去整治、去查处基层腐败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一廉政建设面临新形势、新起点、新征程,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反腐倡廉建设,是全面深化财政改革、推进财政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发挥财政源头治本作用、保障我区健康发展、积极打造“国内一流现代化中心区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作为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抓在手上,记在心头,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把廉政建设融入到财政中心工作,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任务亲自督办,认真落实好“一岗双责”制度。

一是认识新常态,积极构建廉洁财政新机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步入新常态后,呈现出“两个责任”从重、作风建设从实、追责问责从严、巡视监督从紧、监督职能从专等一系列新特点,应从思想认识层面予以高度重视,切实做到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

二是适应新常态,严格贯彻作风建设新精神。要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个严禁,深入学习领会九届区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自觉规范言行。

三是把握新常态,主动展现财政干部新面貌。要求财政干部不仅要注重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要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在掌握政策、运用政策的同时,善于思考,探求领会推行该项政策背后更为深远的意义。

四是践行新常态,认真落实财政工作新举措。深化厉行节约举措,进一步加强对一般性行政经费的管控,绝不允许乱花一分一厘财政资金;确保“三公经费”支出只减不增,推进专项资金清理规范等工作,切实增强各类主体对财经纪律的敬畏心和遵从度。激活存量资金潜力,防止资金失效,促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中纪委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反腐败不是看人下菜的“势利店”,不是争权夺利的“纸牌屋”,也不是有头无尾的“烂尾楼”。根据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向河南省委反馈的巡视“回头看”情况,我省一些地方、一些部门,还存在党建工作薄弱、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力、党员领导干部日常教育管理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信仰缺失,党规党纪意识淡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四风”问题时有发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一旦放松执纪力度、放缓反腐节奏,必然导致消极腐败现象死灰复燃,甚至卷土重来,吞噬我们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我们要不断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要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要严格依纪依法查处各类腐败案件,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抓好道德建设,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铲除腐败现象的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

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我们要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进展新成效,凝聚起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磅礴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永远在路上》之利剑出鞘观后感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同期声】闫刚平(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区委原书记)

各种因素都有,有自身的问题,也有环境的问题。

【解说】闫刚平说,他自认为想干事能干事,起初不愿意走跑官、买官的路子。然而2002年,吕梁市县长换届公开选拔,闫刚平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但最后却没能当上县长。

【同期声】闫刚平(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区委原书记)

我也没有去活动活动啥的,在10个里面选6个,我后面的选上了,但是我没选上。

【解说】这次的选拔结果,对闫刚平的心态产生了微妙的影响。随后几年里的一些人事变动,让他的想法进一步发生改变。

【同期声】闫刚平(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区委原书记)

我一直是在给别人挪位子,我也感觉到了管用的是潜规则,不在于你工作怎么样。你得要注意做工作的同时,还要不能忘了把上头的关系理顺,要处理好和上面的关系。

【解说】闫刚平所说的管用的“潜规则”、所谓的“处理好和上面的关系”等等,实际上就是“拿钱开路”、“花钱买官”。而一旦接受了潜规则,一切就变得不可收拾。因为要“送钱”就得“找钱”,行贿必然导致索贿、受贿。闫刚平第一次送钱上门是在200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中纪委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希望党中央继续发力,也关注“蝇贪”出镜

网友“采薇”:

建议多拍一些这种片子,既让大家看到了国家反腐的成效,心里有了更多自信;也能对领导干部起到教育警示效果,让他们引以为戒。

网友“nn145”:

希望党中央继续发力,不要停步,让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真正干净起来。

网友“西月月月”:

这两集采访的都是“大老虎”,不知道后面几集有没有蝇贪出镜?基层老百姓,还关注自己身边的腐败能不能得到解决。

网友“冯冯”:

这么好的专题片,应该在更多渠道播放,比如公交车、地铁上,让更多人看到,受到教育。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永远在路上》之利剑出鞘观后感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同期声】吴俊平(山西省吕梁市煤炭工业局原局长)

总的来讲还是一句话,自己把这个线没有划清楚,哪些是正常的礼尚往来,哪些是违规违纪了,一种社会上不正常的现象,多了,就看成是正常了,所以这是犯错误走到这一步最大的根源。

【解说】据调查,这些有买官行为的干部,也都收受了下属和企业的钱财。吕梁的从政环境,就这样进一步恶性循环。而聂春玉自己在卖官的同时,也热衷于向上跑官要官。每次到省会太原,他都忙于吃请送礼,经营关系。

【同期声】聂春玉(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

说实在的,我是有从搞研究到当官的变化。作为主观上也就是思谋着,做了市长思谋着什么时候能做到书记,而且创造什么条件能够做到书记,做了书记思谋着怎么能够回到省里面当个副省级干部,目的就是为了升官。

【解说】当政治生态整体恶化,发生塌方式腐败是必然的结果。回顾整个过程,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责任,主要领导无疑负有更大的责任。

【同期声】谢春涛(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

他有权力,他能够发挥普通干部所难以发挥的作用,比如说首先自己行得正,如果有人想给你送钱,你不光坚决不收,甚至还严厉批评这些送钱的人,那一定会产生正面作用,让那些有歪心思的人他打住了,让那些正派的人坚定地正派。

【解说】政治生态如同自然生态,一旦受到严重污染,治理起来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山西落马官员之多、塌方式腐败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但是,想要扭转被污染的生态,就必须敢于直面问题、刮骨疗毒。

【同期声】聂春玉(山西省委原常委、秘书长)

过去这些年说实在的,山西确实存在反腐力度不大、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中央抓反腐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尽管把我抓住了,但是我也感觉到就得这么做,不然的话不行。

【解说】针对山西发生的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问题,党中央果断决策,坚决查处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的党员领导干部,并对山西省委班子进行了改组性质的调整。新的山西省委明确提出了“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目标要求,新任省委书记王儒林上任伊始,就把腐败重灾区吕梁作为调研的第一站,深入分析过去出现问题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当一个地方的主要领导权力观发生了扭曲,把执掌的公权拿来做利益交换,对整个政治生态就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辛鸣(中央党校教授):上级脑子里面已经不去想说哪个干部给我送礼,他在想哪个干部没有给我送礼。在那么样一种不良的政治生态环境下,好跟坏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反倒是其他方面的工作业绩都搁到一边去了,先考虑有没有给我送钱,没有送钱就先搁到一边去,你都进不到被选拔的视野里面来。

政治生态一旦败坏,就会使一些政治上不坚定的干部滑到跑官、买官的邪路上去。闫刚平,吕梁市离石区委原书记,也是这次被调查处理的干部之一。

闫刚平(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区委原书记):各种因素都有,有自身的问题,也有环境的问题。

闫刚平说,他自认为想干事能干事,起初不愿意走跑官、买官的路子。然而2002年,吕梁市县长换届公开选拔,闫刚平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但最后却没能当上县长。0 闫刚平(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区委原书记):我也没有去什么活动活动啥的,在10个里面选6个,我后面的选上了,但是我没选上。

这次的选拔结果,对闫刚平的心态产生了微妙的影响。随后几年里的一些人事变动,让他的想法进一步发生改变。

闫刚平(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区委原书记):我一直是在给别人挪位子,我也感觉到了管用的是潜规则,不在于你工作怎么样。你得要注意做工作的同时,还要不能忘了把上头的关系理顺,要处理好和上面的关系。

闫刚平所说的管用的“潜规则”、所谓的“处理好和上面的关系”等等,实际上就是“拿钱开路”、“花钱买官”。而一旦接受了潜规则,一切就变得不可收拾。因为要“送钱”就得“找钱”,行贿必然导致索贿、受贿。闫刚平第一次送钱上门是在2006年。

闫刚平(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区委原书记):我也请关系好的帮我准备一点,我也去看看领导,逢年过节。

许多被调查处理的吕梁干部都提到了当时的污浊风气和环境,这些人既被它所影响,但同时自己又变成了这种风气和环境的一部分。刘广龙,多次以过年“看望”的名义,送给聂春玉总计上百万元,在聂春玉帮助下,由汾阳市代市长升任中阳县委书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领导干部《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问世,旨在警示教育,提醒为官从政的人要洁身自好,不能滋生贪欲,不要吃不该吃的、拿不该拿的、收不该收的,而不是为段子手提供素材,也不是为坊间添加茶余饭后调侃的佐料,不能把严肃的事娱乐化解读,戏说成另类讽刺和笑话,大伙一笑了之。以这种心态看待专题片,背离了主旨和初衷,削弱专题片的警示作用,甚至可能走不出来。

事实上,让这些重量级的贪官现身说法,再一次警示党员领导干部抱着侥幸心理搞腐败是没有好下场的,哪怕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一些贪官机关算尽,自以为天衣无缝,实际上漏洞百出,因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来无影去无踪的腐败行为,不论贪官作案的手段有多高明都会留下蛛丝马迹,掩耳盗铃不过是自欺欺人,最终不过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后悔终生。专题片的片名——永远在路上,每一季的名称——“人心向背”“以上率下”“踏石留印”……“标本兼治”都有深刻的含义;以及抓细、抓常、抓长……片中穿插了专家、学者的解说、点评,无不重申了中央反腐败、抓“四风”的决心,这些才是专题《永远在路上》的关键点、看点和亮点。

笔者认为,首先,专题片再次重申了中央反腐败的决心——“捉蝇惩贪”,反对“四风”等永远在路上,不会停歇,不会给等待、徘徊观望者以喘息的机会,不会让那些用老眼光看待问题的人有重返“四风”舞台的机会,不会让各种腐败问题重新反弹,这种时紧时松的监督约束一去不复返了,不要仍然抱着侥幸心理伺机而动,否则,下一个就是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中纪委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观后感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受到了震撼和教育,看到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

网友“王大玲”:

这是一部很有意义的专题纪录片,能真正触动人。这样的东西就要多些,正风气,明纪律,警世人!

网友“河水青青”:

专题片对案例的点评分析,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起到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让广大百姓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反腐“永远在路上”。

网友“冷眼看鸡虫”:

刚看前两集,就感觉其教育意义和警示意义不同凡响,令人震撼。来自中央高层的反腐声音振聋发聩,一个个活生生的腐败分子堕落案例令人警醒。此片足以看出我们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坚强意志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良苦用心。让人民相信我们党“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绝不是空话。永远在路上,让人民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希望。

网友“我是风向标”:

作风建设抓得好,老百姓的感受最直接。专题片中,中国共产党勇于公开“家丑”,表现了一种巨大的自我修正的勇气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提到,山西塌方式腐败问题之所以被揭露和查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央的巡视工作发挥了从严治党的利剑作用。除了山西塌方式腐败,衡阳人大代表贿选案、南充拉票贿选案都是巡视时发现的。被查处的中管干部中,超过一半的问题线索也是由中央巡视组移交的。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从未被派驻纪检组的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和全国政协机关,也被派驻了由中央任命的纪检组组长。

据中纪委网站公布,2013-2016年9月,中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1.8万件,101万人受党纪政纪处分,查处范围覆盖31个省区市,亦包括中央党和国家机关、国企和金融单位。

至今被调查的中管干部共计109人,而从2016年以来发布的中管干部党纪处分通报看,近八成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

打老虎固然有震慑作用,但苍蝇乱飞,其害如虎。早在2013年初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就明确提出,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按照中央部署,快查严处吃拿卡要、雁过拔毛、与民争利等典型问题,下大气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成为十八大以来纪律审查工作的一个重点。2016年初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在部署年度工作任务时,首次将“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单列一项。

纪委的“自己人”在反腐浪潮中也不能幸免。去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曾披露,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处分违纪干部3400多人,中纪委机关查处处置14人。

中纪委副书记吴玉良在今年年初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各级纪委处分违纪违法纪检监察干部2479人。这一数字比2014年增加近1000人。

加强警示教育是惩防腐败的源头性工作,但仅仅依靠教育本身是不够的,还要靠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给心存侥幸的官员当头棒喝。为此,必须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在查处腐败问题上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决不让腐败分子有机可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警示教育片《永远在路上》的观后感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高级领导干部落马,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鲜明态度,体现了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显示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中国的反腐力度,也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

“老虎”、“苍蝇”一起打,是外国媒体报道中国反腐时经常引用的一句话,这句形象的比喻,现在已经在全球有了很高的知晓度。

人心向背是非常重要的,人心如果失去了之后再想来挽回那是很难的,甚至没有机会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得执政地位,肯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这个道理很清楚,但是,不是一次选择一劳永逸了。那么在今天我们更重要的职责是实现中国梦,是让人民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不光经济上越来越富足,我们党和政府的干部要廉洁,我想老百姓也是看重的。抓好我们的党风,才可能预防减少腐败的发生,也才能让老百姓真的相信你是先进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