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ld not connect to memcache and try to use file cache now!
2024新闻的写作基础知识:通讯的写作 - 开学吧

0

写作需要的知识【推荐20篇】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挫折与失败。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些鼓励的阳光,去照亮我们沮丧的心情。接下来是小编带来的成长需要鼓励小学生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浏览

6385

作文

148

2024新闻的写作基础知识:通讯的写作

全文共 3485 字

+ 加入清单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 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通讯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 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 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 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 ,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 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

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 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 、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 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 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 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 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

2、完整性。

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 事,叙述 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 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 ,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3、评论性。

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 以事实说话,除 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 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 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 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讯种类

1、人物通讯

是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报道内容的通讯。 人物通讯并非仅仅 是“名人通讯”,报道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其蕴含的新闻价值,一般来说人物必须具有先进性 或典型性。在取材上可写“全人全貌”,也可截取片断着重写人物的某个侧面或阶段。此两 类一般以人物的“行”为主,而“人物专访”则以写人物的“言”为主。通过记者的专访, 记述人物的谈话,从而揭示其精神世界。

2、事件通讯

是以具典型意义的事件为报道对象的通讯。事件通讯时效 性较强,它围绕中 心事件选材,虽不着力刻划人物,但往往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一群人或一个集体。所以它通过 较为详尽地展示事件的完整过程,挖掘其意义,揭示其本质,进而反映社会风尚,弘扬时代 精神。? 除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外,另有:“工作通讯”,这是介绍某单位先进事迹,传播其典型经 验和做法,以指导一般的通讯;“概貌通讯”,这是记述某地区、部门、行业、工程的新面 貌、新气象的通讯。报刊上常见的“见闻”、“纪行”、“巡礼”、“散记”均属此类。此 外,还有以写一段片断、一个场景、一场冲突为对象的“新闻故事”、“小通讯”之类,它 们以生动、快捷的形式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实为通讯家属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三、通讯写作

1、关于选材与提炼主题

占有材料对通讯写作来说就是通过扎实细致的采访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随后在纷繁的直接 材料中剥离出典型材料、背景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要求真实,而且要有意义,具有典型性、 指导性,同时还要有意味,具有具体、完整、感人的生动性、情节性。在这般基础上根据深 和新的原则提炼主题,通讯才可能呼应社会关注热点,反映时代风尚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 针,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然而通讯写的 是真人真事,其主题必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不能随意“拔高”,更不能虚构夸大,它 永远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关于写人

事因人生,人以事观。人与事虽不可分,但在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中的确有以人为主和以事 为主之别,为叙述方便故而分之。? 写人在文学创作中已积累丰富经验,在“非虚构”的原则下,我们不妨可借用其多种手段, 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与神兼备。即不仅要写出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更要展示其精 神世界;第二,言与行统一。人物语言、行为表达、传递出人物的思想,而不同的语气、句 式、词汇及动作表情、神态等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内心表露形式。写好了人物的言与行,无疑 是写活了人;第三,画龙必须点睛。如果说言行、事例、情节勾勒出人物的整体形象称为“ 龙” ,那么揭示人物行为意义,指出人物个性特点的评点便是“睛”。“画龙”用的是纪实的叙 述、描写,“点睛”则是超脱的议论或抒情。

3、关于叙事

通讯离不开写事,事件通讯更须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待事件 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叙事要注意两点:第一,理清主线、丰满细节。一个新闻事件的发 生、发展过程中,有因有果,有人有事,头绪多而关系复杂,作者须理清主线,按事件原貌 将其完整地、动态地、立体地呈现给读者。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须选择典型的细节。一篇 优秀的事件通讯,必然有几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充分展示主线,使作品丰满而具现场感。第二,时间为经、时间为纬。通讯须有一定的时间要领因为事件、故事总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纺织好时空画面既是一个结构总是也是一个表达方法问题。篇幅不长而情节不太复杂的事件通讯可多运用插叙、补叙、分叙等手段,充分展开矛盾和利用背景材料,使文章有变化起伏。容量大而情节复杂的事件通讯则常常运用时空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空间变换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精心的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报告于世。

显然选材与提炼主题是各类通讯写作中必须面对的,而写人与叙事则因通讯品种不同而有所侧重。但是通讯的写作模式也必然带来约束,因而通讯的散文化写法亦开始为人注目。所谓 的散文化倾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生活面更趋广阔,(二)结构不拘一格,(三)技法更多样 化,(四)报道呈系列化。

思考与练习:

一、阅读下列消息,然后给它拟写引题和正题:

本报讯(记者董洪亮)我国唯一的教育艺术刊物《教育艺术》杂志日前度过了五 周岁生日。冰心老人、贺敬之等知名人士为之题词致贺。

《教育艺术》由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暨中华教育艺术家协会、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教育艺术研 究所共同主办,李燕杰教授担任社长。该刊以“激扬正气,振奋民魂”为办刊宗旨,主要栏 目有“名家谈教育艺术”、“时代精神磁场”、“青春思絮”、“教育艺术一千问”等。《 教育艺术》杂志被海内外读者誉为“青年的良师,家长的益友,干部的参谋,教师的助手” 。

(《中国教育报》1994年11月17日第2版)

二、一件新闻在不同的报纸上刊出时,会因编辑的眼光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标题。请就近日发 生的一件重大新闻,比较、分析各大报纸刊出时的标题有何不同。

三、写一篇新闻,报道学校或班上新近组织的某项活动。时间、地点、事件要交代清楚,还 要注意详略得当,有条有理。? 四、下面这则题为《卫生部写信感谢空军某部官兵》的消息与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是同题材的报道,请仔细比较两文章,谈谈通讯与消息在确立主题、写作方法等方面的异 同。

新华社20日讯卫生部最近写信给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关,表扬和感谢空军某 部 官兵为了抢救平陆县公路工地食物中毒的员工,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空投药品的任务。

信上说,2月3日,山西省平陆县风陵渡公路工地上发生六十多人食物中毒事故,当地县委 来 电话后,经与你们联系,立即得到大力支援,派专机前往空投药品。飞行员们为了抢救工人 阶级兄弟的生命,毫不犹豫地连夜起飞,迅速地执行这一任务。由于药品的及时供应,使全 体中毒员工经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这一英雄行为,充分说明了人民空军战士有高度的为 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共产主义风格。

信上还说,空军战士抢救中毒工人的事迹,大大地鼓舞了病人和平陆县全县人民的革命意志 ,他们纷纷写信感谢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他们的关怀,感谢人民空军的大力支援。中共平陆县 委还将此事件写成材料,向全县人民进行教育,学习人民解放军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高贵 品质。

(原载《人民日报》1960年2月21日)

五、阅读近期报纸,书面推荐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各一件。

六、实地采访,写一篇通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写作基础知识:命题和半命题作文

全文共 1509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写作基础知识:命题和半命题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命题作文概说:

1、命题作文类型:

全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

2、全命题作文特点:

题目写作要求明确完整,利于考生通过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步骤,迅速构思行文。但是,审题要求较高,要求审清题目里隐含的内容。只有审清题意才能根据写作特长或者生活积累,明确文体,确定写作重点。

3、半命题作文特点:

给予学生在选材、立意、构思上更强的自主性,开拓学生视野,减少学生审题失误,易于学生自由发挥。在半命题作文中,提示语是关键,提示语能从选材的内容、范围、角度给予学生于启示。

二、命题作文类型:

(一)全命题作文:

①直接式命题

②含蓄式命题

③设想式命题

④观点型命题

⑤散文型命题

(二)半命题作文结构形式:

①命前半题

②命后半题

③命首尾题

三、命题作文的提示语:

1、设计提示语,创设写作情境(作用)

①多方列举内容,启发学生从多方面选材构思,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

②尽力拓展文题外延。

③提供想象空间。

2、半命题作文设置备选项,拓展写作空间。

四、补题遵循原则:

①补自己最熟悉的。

②补自己最有把握的。

③补自己最记忆犹新的。

④补自己最能写出新意的。

五、命题内容范围:

1、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3、运用联想与想象,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

六、命题作文审题方法:

审题要做到“不漏、不改、不误”,“不漏”指全面审题,不遗漏任何要求;“不改”指准确审题,不随意改变试题要求;“不误”指正确审题,不误解题目要求。

审题具体做法:

①审清作文题目中的限制语。限制内容主要有:时间、地点、对象、内容、数量、性质、程度、范围。

②审清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抓住关键词语,确立文章的写作表意重心,确定写作方向。

③审清提示语提示语对题目或作解释说明,或作补充介绍,或作扩展延伸,具有方向性与暗示性,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打开思路,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

七、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

快速补题技巧补题时,要审清题意:

半命题形式主要有:“半命题+要求”式、“导语+半命题+要求”式。审清导语主要是激发情思,界定选材范围。审清半命题,主要是注意半命题结构形式以及限制语,从而分析重点词语,明确题目限制的写作范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展开写作,切不可文不切题。

①具体事物补题法

②特定情景补题法

③修辞手法补题法

④特殊符号补题法

补题遵循原则:

1、熟悉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平时积累的素材比较多的。

2、贴切性原则:指标题范围尽量缩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宽泛,将大题化小。

3、新颖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角度应当是与众不同的、新鲜的。

4、正确深刻性原则:指题目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八、命题作文的“凤头”:

技巧一: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技巧二: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技巧三:巧用修辞,文采增色

技巧四:巧妙发问,诱人深思

技巧五:首尾呼应,彰显主旨

技巧六:引用经典,形象寓理

九、命题作文的“豹尾”:

技巧一:自然收束法

技巧二:首尾照应法

技巧三:卒章显志法

技巧四:抒发情感法

技巧五:呼唤号召法

技巧六:巧发疑问法

技巧七:景物烘托法

技巧八:耐人寻味法

十、写作误区:

1、不注意审题,盲目乱写。

尤其是针对抽象的作文题或者具有象征意义、比喻意义的作文题的推敲,随兴而写造成偏题、离题。

2、不注重文体各自特点。

3、半命题作文补题随意,导致作文题与作文写作内容产生偏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应用文的表达

全文共 192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应用文的概念, 1979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的解释是: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启事、条据等。定义很简单,但没能概括出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仅仅指出应用文的“简易通俗”,这才只是应用文的一些方面,而不是全部特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的定义,推广开来,应用文的定义应为: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时,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书面交际工具。这个定义规定了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使它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又涵盖了应用文的基本特性。

应用文的起源至迟可以追溯到殷商社会晚期,也就是距今 3000 多年前,可以说我国有初步定型文字的最初年代也就伴随着有了应用文的使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商周时期的钟鼎文,《周易》中的卦、爻辞等,都是应用文的原始形态。所以,如果说,神话是中国文学的“祖先”,那么甲骨文则是应用文的“祖先”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应用文的表达

1. 叙述

叙述,指的是把人物的活动、经历和事件发展变化过程交代出来一种表达方式。在应用文写作中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应用文写作中叙述的人称,有第一人称(“我”、“我们”)和第三人称(“他”、“他们”)。使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系指作者本人,或作者所代表的群体、单位,如书信、请示、报告、总结等文体的写作,多用第一人称。有时,为简要起见,常使用无主句。有的应用文体,如新闻报道、简介、调查报告、会议纪要,为表明作者立场客观、公正,传播的信息真实、可信,常采用第三人称写作。

应用文中的叙述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分叙等。应用文中记叙事件的发展过程,介绍单位的基本情况,一般都是按顺叙,即时间先后为序来叙述。其原因在于,应用文重在实用,不求委婉、曲折,故多采用直接的笔法叙事、说理。倒叙、插叙、分叙等用得较少,只在通讯、消息、调查报告的写作中才用得上。

应用文中的叙述要力求真实、准确,不带主观感情色彩;线索清晰,表述完整;以概述为主,尽可能用概括的语言说出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使读者了解其梗概。

2. 说明

说明,就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事物、事理及人物进行解说的表达方式。目的是使读者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成因、性质、种类、功能,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关系等有一个鲜明的了解和认识。

说明在应用文中使用广泛,如解说词、广告词、说明书、简介等文体,主要是用说明的方法来写的。其他文体如经济文书、科技文书、诉讼文书、行政公文等,也常常借助说明的方法解释事理,剖析事理。

说明的方法多种多样,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定义说明要求“被定义者”和“定义者”外延相等,用语简明准确,具有科学性,不能用否定形式,避免“同义反复”;解释说明要求抓住要领,言简意明;分类说明注意根据写作意图选择恰当的分类角度,再次分类只能依据一个标准,各类的总和要等于被分类的事物;比较说明运用时要求用来作比的事物与被比物要相似,有明确的相比点,尽量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举例说明要求事例典型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举例应扼要,只需概述介绍,不必具体铺叙;引用说明要求引文要有针对性,要贴切,所引资料要认真核实,使之准确可靠;比喻说明应力求准确贴切;数字说明要求数字准确无误,每个数据都要有来源;图表说明要求选择图表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表格的设计要合理,使人一目了然。

3. 议论

议论,即议事论理,是运用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进行逻辑推理阐明观点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主要特点是证明性,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或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或驳斥对方观点的错误。

在应用文写作中,议论经常使用。调查报告、总结、通报等文体,经常在叙述事实、说明情况的基础上,表明对人物、事件、问题的评价。指示、决议、会议纪要等公文,也常用议论来阐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下级机关和群众理解和执行。

应用文写作中的议论,与一般议论文中的议论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议论文中,议论是最主要的表现方法,贯穿全文始终,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齐备。而在应用文写作中,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说明,议论居于从属的地位,一般只是在叙述、说明的基础上进行。另外,应用文的议论,一般也不需要作长篇大论,不需作复杂的多层次的逻辑推理,也不一定具备论点、论据、论证这样一个完整的议论过程,而只是在需要分析论证的地方,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或采取三言两语的方式,点到即止,不作深入论证。

运用议论要注意,一要庄重,对任何事物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以理示人,以理服人。二要明快,要直截了当的阐明观点,不拐弯抹角,不回避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记叙文写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记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来表达一定的中心思想的文章就是记叙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记叙文写作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的记叙文只简单地写一人一事,但更多的记叙文,所写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事情的变化发展比较曲折,时间的迁移和场地的变换也比较频繁,就是比较复杂的记叙文了。

写记叙文,无论是简单的,或是复杂的都要注意下列几点:——记叙文写作指导

第一,交代清楚。

写记叙文必须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使读者对发生的事件有全面而清楚的了解。这就是记叙文的“六要素”。凡是记叙性体裁的文章,如通讯、特写、报告文学、记叙散文,包括小说,都要具备这六要素。

《祝福》这篇小说,其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旧中国年终祝福的时候。地点是鲁镇。故事中涉及的人物,有“我”、“鲁四老爷”、“祥林嫂”等。事情的经过是祥林嫂两次到鲁家佣工,不但受到严重剥削,而且精神上也受到摧残,最后沦为乞丐。故事发生的原因,是祥林嫂寡居之后,被迫到鲁家佣工,故事的结果是当样林嫂被鲁家撵出之后,年终祝福的时候,默默地死去了。由于小说的六要素交代得清清楚楚,所以,读者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会对内容有清楚的理解。从而产生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对旧社会的僧恨。

第二,级索分明。

要把复杂的内容记叙得条理清楚,确定线索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把纷繁的材料贯穿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婚现场会》这篇文章涉及“我”、王拴牛、郑谷雨、武艾英等众多人物,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矛盾冲突尖锐复杂,但是由于作者紧紧抓住了王拴牛要不要彩礼这条线索,因此故事的情节紧凑条理,中心十分突出。一般的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但有的却有几条线索。《药》这篇脍炙人口的小说,就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随着这两条线索的连接、交织、融会,使故事的情节由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众多人物形象逐步地鲜明地出现在读者面前,主题思想也步步深化。

第三,记叙其体。

所谓具体,不是不分巨细、胡子眉毛一把抓,把文章记成“流水账”,而要用事实说话,要善于选择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面貌的典型事例来表达主题。例如《汉堡港的变奏》这篇散文,在刻画吉亚特这个人物时,就用了极为精练的笔墨,勾勒了这个自视是行家,看不起中国人的小工头的。文章写道:“一号工头吉亚特是一个有几十年工龄的行家,两撇小胡子,矮小而精明,极有本事,就是看不起中国人。汉川号的大副根本指挥不动他。”容寥数语,.就把自视为行家、傲视中国人的小胡子写活了。可是,当他不按配载图执行,“卡了壳”之后,那个原来“满不在乎地拍着胸脯”,“翘着小胡子说”,“我有把握”,“我从来没被动过”的吉亚特,这时却狼狈万状,“满头大汗地来找贝汉廷”请教了。事实教育了他,使他转变了,‘小胡子吉亚特摊开双手,耸了耸肩说:‘太奇妙了,这些货简直是按你们船舱的尺码定做的!”这里刻画吉亚特,着里不多,但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不仅绘声绘色地写出这个工头对中国人的看法的转变,也从反面衬托了船长贝汉廷的才干和胆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英语作文写作的需要背诵的部分

全文共 45713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的材料旨在丰富学生在是非问题写作方面的思想和语言,考生在复习时可以先分类阅读这些篇章,然后尝试写相关方面的作文题。

对于素材中用黑体字的部分,特别建议你熟读,背诵,因为它们在语言和观点上都值得吸收。学习语言的人应该明白,表达能力和思想深度都靠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无捷径可走,你必须大段背诵英语文章才能逐渐形成语感和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这一关,没有任何人能代替你过。

因此,建议你下点苦功夫,把背单词的精神拿出来背诵文章。何况,并不是要求你背了之后永远牢记在心:你可以这个星期背,下个星期忘。这没有关系,相信你的大脑具有神奇的能力。背了工具箱里的文章后,你会惊讶的发现:I can think in English now!

1.?????? Proverbs

1. A graduation ceremony is an event where the commencement speaker tells thousands of students dressed in identical caps and gowns that individuality is the key to success.

2. The primary purpose of a liberal education is to make one’s mind a pleasant place in which to spend one’s time.

3. Next in importance to freedom and justice is popular education, without which neither freedom nor justice can be permanently maintained.

4. The classroom--not the trench--is the frontier of freedom now and forevermore.

5. Education’s purpose is to replace an empty mind with an open one.

6. It is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to help us become autonomous, creative, inquiring people who have the will and intelligence to create our own destiny.

7. You see, real ongoing, lifelong education doesn’t answer questions; it provokes them.

8. People will pay more to be entertained than educated.

9.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of education at any level is to develop the personal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his life to himself and to others. This is the basic architecture of a life; the rest is ornamentation and decoration of the structure.

10. The essence of our efforts to see that every child has a chance must be to assure each as equal opportunity, not to become equal, but to become different-to realize whatever unique potential of body, mind, and spirit he or she possesses.

11. A great teacher never strives to explain his vision-he simply invites you to stand beside him and see for yourself.

12. If you can read and don’, you are an illiterate by choice.

2. Damaging Research

A study by National Parent-Teacher Organization revealed that in the average American school, eighteen negatives are identified for every positive that is pointed out. The Wisconsin study revealed that when children enter the first grade, 80 percent of them feel pretty good themselves, but by the time they get to the sixth grade, only 10 percent of them have good self-images.

3. Education and Citizenship

An important aspect of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citizenship. Throughout its history this nation has emphasized public education as a means of transmitting democratic values, creating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and preparing new generations of citizens to function in society. In addition, the schools have been expected to help shape society itself. During the 1950s, for example, efforts to combat racial segregation focused on the schools. Later, when the Soviet Union launched the first orbiting satellite, American schools and colleges came under intense pressure and were offered many incentives to improve their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programs so that the nations would not fall behind the Soviet Union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Education is often viewed as a tool for solving social problems, especially social inequality. The schools, t is thought, can transform young people from vastly different backgrounds into competent, upwardly mobile adults. Yet these goals seem almost impossible to attain. In recent years, in fact, public education has been at the center of numerous controversies arising from the gap between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Part of the problem is that different groups in society have different have different expectations. Some feel that children should be taught basic job-related skills; still others believe education should not only prepare children to compete in society but also help them maintain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and, in the case of Hispanic children, their language). On the other hand, policymakers concerned with education emphasize the need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to improve parents i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Some reformers and critics have called attention to the need to link formal schooling with programs designed to address social problems. Sociologist Charles Moscos, for example, is a leader in the movement to expand programs like the Peace Corps, Vista, and Outward Bound into a system of voluntary national service. National service, as Moscos defines it, would entail “the full-time undertaking of public duties by young people whether as citizen soldiers or civilian servers-who are paid subsistence wages” and serve for at least one year. In return for this period of service, the volunteers would receive assistance in paying for college or other educational expenses.

Advocates of national service and school-to-work programs believe that education does not have to be confined to formal schooling. In devising strategies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young people to serve their society, they emphasize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citizenship experiences gained outside the classroom. At this writing there is little indication that national service will become a new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lthough the concept is steadily gaining support among educators and social critics.

4. The Teacher’s Role

Given the undeniable importance of classroom experience, sociologists have don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research on what goes on in the classroom. Often they start from the premise that, along with the influence of peers, students’ experiences in the classroom are of central importance to their later development. One study examined the impact of a single first-grade teacher on her students’ subsequent adult status. The surprising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It is evident that good teacher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in children’s lives, a fact that gives increased urgency to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school teaching. The reforms carried out by educational leaders like James Comer suggest that when good teaching is combined with high levels of parental involvement the results can be even more dramatic.

Because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is to change the learner in some way,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 Sociologists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is relationship is asymmetrical or unbalanced, with the teacher being in a position of authority and the student having little choice but to passively absorb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teacher. In other words, in conventional classrooms there is little opportunity for the students to become actively involved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n the other hand, students often develop strategies for undercutting the teacher’s authority: mentally withdrawing, interrupting, and the like. Hence, much current research assumes that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fluence each other instead of assuming that the influence is always in a single direction.

5. Education Philosophy

For the past fifty years our schools have operated on the theories of John Dewey (1859-1953), an American educator and writer. Dewey believed hat the school’s job was to enhance the na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growing child, rather than to pour information, for which the child had no context, into him or her. In the Dewey system, the child becomes the active agent in his own education, rather than a passive receptacle for facts.

Consequently, American schools are very enthusiastic about teaching “life skills” –logical thinking, analysis, creative problem--solving. The actual content of the lessons is secondary to the process, which is supposed to train the child to be able to handle whatever life may present, including all the unknowns of the future. Students and teachers both regard pure memorization as an uncreative and somewhat vulgar.

In addition to “life skills”, schools are assigned to solve the ever growing stoke of social problems. Racism, teenage pregnancy, alcoholism, drug use, reckless driving, and are just a few of the modern problems that have appeared on the school curriculum.

This all contributes to a high degree of social awareness in American youngsters.

6. Student Life

To the students, the most notable difference between elementary school and the higher levels is that in junior high they start “changing classes”. This means that rather than spending the day in one classroom, they switch classrooms to meet their different teachers. This gives them three or four minutes between classes in the hallways, where a great deal of the important social action of high school traditionally takes place. Students have lockers in these hallways, around which thy congregate.

Society in general does not take the business of studying very seriously. Schoolchildren have a great deal of free time, which they are encouraged to fill with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sports, clubs, cheerleading, scouts—supposed to inculcate such qualities as leadership, sportsmanship, ability to organize, etc. those who don’t become engaged in such activities or have afterschool jobs have plenty of opportunity to “hang out”, listen to teenager music, and watch television.

Compared to other nations, American students do not have much homework. Studies also show that American parents have lower expectations for their children’s success in school than other nationalities do. (Historically, there has not been much correlation between American school success and success in later life.) “He’s just not a scholar”, the American parents might say, content that their son is on the swim team and doesn’t take drugs. (Some of the young do choose to study hard, for reason of their own, such as determining that the road to riches lies through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hat American schools do effectively teach is the competitive method. In innumerable ways children are pitted against each other—whether in classroom discussion, spelling bees, reading groups, or tests. Every classroom is expected to produce a scattering of A’s and F’s (teachers often grade A=excellent; B=good; C=average; D=poor; and F=failed). A teacher who gives all A’s looks too soft—so students are aware that they are competing for the limited number of top marks.

Foreign students sometimes don’t understand that copying from other people’s papers or from books is considered wrong and taken seriously. Here, it is important to show that you have done your own work and are displaying your own knowledge. I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helping your friends to pass, whom we think do not deserve to pass unless they can provide their own answers. Group effort goes against the competitive grain, and American students do not study together as many Asians do. Many Asians in this country consider their group study habits a large contributor to their school success.

7. Adult Education

After complaining about many aspects of American life, a 40-year-old woman from Hong Kong concluded, “But where else could someone my age go back to school and get a degree in social work? Here you can change your whole life, start a new business, do what you really want to do.”

So at least to this person, school requirements weren’t inhibiting. And to millions of others, adult education is the path to a new career, or if not to a new career, to a new outlook. Schools generally encourage the older person who wants to start anew, and besides regular classes, schedule evening classes in special programs. Today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of retirement age in college that it is no longer remarkable.

8. Moral Relativism in American

Improving American education requires not doing new things but doing (and remembering) some good old things. At the time of our nation’s founding, Thomas Jefferson listed the requirements for a sound education in 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ers for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In this landmark statement on American education, Jefferson wrote of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and writing, and of reading history, and geography. But he also emphasized the need “to instruct the mass of our citizens in these, their rights, interests, and duties, as men and citizens.” Jefferson believed education should aim at the improvement of both one’s “morals” and “faculties”. That has been the dominant view of the aims of American education for over two centuries. But a number of changes, most of them unsound, have diverted schools from these great pursuits. And the story of the loss of the school’s original moral mission explains a great deal.

Starting in the early seventies, “values clarification” programs started turning up in schools all over America. According to this philosophy, the schools were not to take part in their time-honored task of transmitting sound moral values; rather, they were to allow the child to “clarify” his own values (which adults, including parents, had no “rights” to criticize). The “values clarification” movement didn’t clarify values; it clarified wants and desires. This form of moral relativism said, in effect, that no set of values was right or wrong; everybody had an equal right to his own values; and all values were subjective, relative, and personal. This destructive view took hold with a vengeance.

In 1985 The York Times published an article quoting New York area educators, in slavish devotion to this new view, proclaiming, “They deliberately avoid trying to tell students what is ethically right and wrong.” The article told of one counseling session involving fifteen high school juniors and seniors. In the course of that session a student concluded that a fellow student had been foolish to return one thousand dollars she found in a purse at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when the youngsters asked the counselor’s opinion, “He told them he believed the girl had done the right thing, but that, of course, he would not try to force his values on them. ‘If I come from the position of what is wrong,’ he explained, ‘then I’m not their counselor.’”

Once upon a time, a counselor offered counselor, and he knew that an adult does not form character in the young by taking a stance of neutrality toward questions of right and wrong or by merely offering “choices” or “options”.

In response to the belief that adults and educators should teach children sound morals, one can expect from some quarters indignant objections (I’ve heard one version of it expressed countless times over the years): “Who are you to say what’s important?” or “Whose standards and judgments do we use?”

The correct response, it seems to me, is, is we ready to do away with standards and judgments? Is anyone going to argue seriously that a life of cheating and swindling is as worthy as a life of honest, hard work? Is anyone (with the exception of some literature professors at our elite universities) going to argue seriously the intellectual corollary, that a Marvel comic book is as good as Macbeth? Unless we are willing to embrace some pretty silly position, we’ve got to admit the need for moral and intellectual standards. The problem is that some people tend to regard anyone who would pronounce a definitive judgment as an unsophisticated Philistine or a closed-minded “elitist” trying to impose his view on everybody else.

The truth of the real world is that without standards and judgments, there can be no progress. Unless we are prepared to say irrational things—that nothing can be proven more valuable than anything else or that everything is equally worthless—we must ask the normative question. It may come, as a surprise to those who fell that to be “progressive” is to be value-neutral. But as Matthew Amold said, “the world is forwarded by having its attention fixed on the best things” and if the world can’t decide what the best things are, at least to some degree, then it follows that progress, and character, is in trouble. We shouldn’t be reluctant to declare that some things, some lives, books, ideas, and values are better than others.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schools to teach these better things.

At one time, we weren’t so reluctant to teach them. In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a diverse, widespread group of crusaders began to work for the public support of what was then called the “common school”, the forerunner of the public school. They were to be charged with the mission of school felt that the nation could fulfill its destiny only if every new generation was taught these values together in a common institution.

The leaders of the common school movement were mainly citizens who were prominent in their communities—businessmen, ministers, local civic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These people saw the schools as upholders of standards of individual morality and small incubators of civic and personal virtue; the founders of the public schools had faith that public education could teach good moral and civic character from a common ground of American values.

But in the past quarter century or so, some of the so-called experts became experts of value neutrality, and moral education was increasingly left in their hands. The commonsense view of parents and the publicthat schools should reinforce rather than undermine the values of home, family, and country, was increasingly rejected.

There are those today still that claim we are now too diverse a nation, that we consist of too many competing convictions and interests to instill common values. They are wrong. Of course we are a diverse people. We have always been a diverse people. And as Madison wrote in FederalistNo.10, the competing, balancing interests of a diverse people can help ensure the survival of liberty. But there are values that all American citizens share and that we should want all American students to know and to make their own: honesty, fairness, self-discipline, fidelity to task, friends, and family,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love of country, and belief in the principles of liberty, equality, and the freedom to practice one’s faith. The explicit teaching of these values is the legacy of the common schools, and it is a legacy to which we must return.

9. Schools Should Teach Values

People often said, “Yes, we should teach these values, but how do we teach them?” this question deserves a candid response, one that isn’t given often enough. It is by exposing our children to good character and inviting its imitation that we will transmit to them a moral foundation. This happens when teachers and principals, by their words and actions, embody sound convictions. As Oxford’s Mary Warnock has written, “You cannot teach morality without being committed to morality yourself; and you cannot be committed to morality yourself without holding that some things are right and others wrong.” The theologian Martin Buber wrote that the educator is distinguished from all other influences “by his will to take part in the stamping of character and by his consciousness that he represents in the eyes of the growing person a certain selection of what is, the selection of what is ‘right’, of what should be.” It is in this will, Buber says, in this clear standing for something, that the “vocation as an educator finds its fundamental expression.”

There is no escaping the fact that young people need as example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who know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good and bad, and who themselves exemplify high moral purpose.

As Education Secretary, I visited a class at Waterbury Elementary School in Waterbury, Vermont, and asked the students, “Is this a good school?” They answered, “Yes, this is a good school.” I asked them, “Why?” Among other things, one eight-year-old said, “The principal Mr. Riegel, makes good rules and everybody obeys them.” So I said, “Give me an example.” And another answered, “You can’t climb on the pipes in the bathroom. We don’t climb on the pipes and the principal doesn’t either.”

This example is probably too simple to please a lot of people who want to make the topic of moral education difficult, but there is something profound in the answer of those children, something education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 can’t expect children to take messages about rules or morality seriously unless they see adults taking those rules seriously in their day-to-day affairs. Certain must be said, certain limits lay down, and certain examples set. There is no other way.

We should also do a better job at curriculum selection.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most “values education” exercises and separate courses in “moral reasoning” tend not to affect children’s behavior; if anything, they may leave children morally adrift. Where to turn? I believe our literature and our history are a rich quarry of moral literacy. We should mine that quarry. Children should have at their disposal a stock of examples illustrating what we believe to be right and wrong, good and bad—examples illustrating what are morally right and wrong can indeed be known and that there is a difference.

What kind of stories, historical events, and famous lives am I talking about? If we want our children to know about honesty, we should teach them about Abe Lincoln walking three miles to return six cents and conversely, about Aesop’s shepherd boy who cried wolf if we want them to know about courage, we should teach them about Joan of Arc, Horatius at the bridge, and Harriet Tubman and the Underground Railroad. If we want them to know about persistence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they should know about the voyages of Columbus and the character of Washington during the Civil War. And our youngest should be told about 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 If we want them to know about respect for the law, they should understand why Socrates told Crito: “No, I must submit to the decree of Athens.” If we want our children to respect the rights of others, they should read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the Bill of Rights, the Gettysburg Address, and Martin Luther King, Jr.’ “Letter from Birmingham jail.” From the Bible they should know about Ruth’s loyalty to Naomi, Joseph’s forgiveness of his brothers, Jonathan’s friendship with David, the Good Samaritan’s kindness toward a stranger, and David’s cleverness and courage in facing Goliath.

These are only a few of the hundreds of examples we can call on. And we need not get into issues like nuclear war, abortion, creationism, or euthanasia. This may come as a disappointment to some people, but the fact is that the formation of character in young people is educationally a task different from, and prior 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great, difficult controversies of the day. First things come first. We should teach values the same way we teach other things: one step at a time. We should not use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icult and controversial moral questions as an argument against basic instruction in the subject.

After all, we do not argue against teaching physics because laser physics is difficult, against teaching American history because there are heated disputes about the Founders’ intent. Every field has its complexities and its controversies. And every field has its basics, its fundamentals. So they are too with forming character and achieving moral literacy. As any parent knows, teaching character is a difficult task. But it is a crucial task, because we want our children to be healthy, happy, and successful but decent, strong, and good. None of this happens automatically; there is no genetic transmission of virtue. It takes the conscious, committed efforts of adults. It takes careful attention.

10. College Pressures

Mainly I try to remind that the road ahead is a long one and that it will have more unexpected turns than they think. There will be plenty of time to change jobs, change careers, change whole attitudes and approaches. They don not want to hear such liberating news. They want a map—right now – that they can follow unswervingly to career security, financial security, Social Security and, presumably, a prepaid grave.

What I wish for all students is some release from the clammy grip of the future. I wish them a chance to savor each segment of their education as an experience in itself and not as a grim preparation for the next step. I wish them the right to experiment, to trip and fall, to learn that defeat is as instructive as victory and is not the end of the world.

My wish, of course, is na?ve. One of the national gods venerated in our media—the million-dollar athlete, the wealthy executive—and glorified in our praise of possessions. In the presence of such a potent state religion, the young are growing up old.

I see four kinds of pressure working on college students today: economic pressure, parental pressure, peer pressure, and self-induced pressure. It is easy to look around for villains—to blame the colleges for charging too much money, the professors for assigning too much work, the parents for pushing their children too far, and the students for driving themselves too hard. But there are no villains: only victims.

“In the late 1960s.” one dean told me. “The typical question that I got from students was ‘Why is there so much suffering in the world’ or ‘how I can make a contribution?’ Today it’s ‘Do you think it would look better for getting into law school if I did a double major in history and political science, or just majored in one of them?’” many other deans confirmed this pattern. One said: “They are trying to find an edge—the intangible something that will look better on paper if two students are about equal.”

Note the emphasis on looking better. The transcript has become a sacred document, the passport to security. How one appears on pape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how one appears in person. A is for Admirable and B is for Borderline, even though, in Yale’s official system of grading, A means “excellent” and B means “very good.” Today, looking very good is no longer good enough, especially for students who hope to go on to law school or medical school. They know that entrance into the better schools will be an entrance into the better law firms and better medical practices where they will make a lot of money. They also know that the odds are harsh. Yale Law School, for instance, matriculates 170students from an applicant pool of 3,700; Harvard enrolls 550 from a pool of 7,000.

It’s all very well for those of us who write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for our students to stress the qualities of humanity that will make them good lawyers or doctors. And it’s nice to think that admission officers are ready reading our letters and looking for the extra dimension of commitment or concern. Still, it would be hard for a student not to visualize these officers shuffling so many transcripts studded with As that they regard a B as positively shameful.

The pressure is almost as heavy on students who just want to graduate and get a job. Long gone are the days of the “gentleman’s C.” when students journeyed through college with a certain relaxation, sampling a wide variety of courses-music, art, philosophy, classics, anthropology, poetry, religion—that would send them out as liberally educated men and women. If I were an employer I would rather employ graduates who have this range and curiosity than those who narrowly pursued safe subjects and high grades. I know countless students whose inquiring minds exhilarate me. I like to hear the play of their ideas. I do not know if they are getting As or Cs, and I do not care. I also like them as people. The country needs them, and they will find satisfying jobs. I tell them to relax. They cannot.

Nor can I blame them. They live in a brutal economy. Tuition, room, and board at most private colleges now come to at least $7,000, not counting books and fees. This might seem to suggest that the colleges are getting rich. But they are equally battered by inflation. Tuition covers only 60 percent of what it costs to educate a student, and ordinarily the remainder comes from what college receives in endowments, grants, and gifts. Now, the remainder keeps being swallowed by the cruel costs—higher every year—of just opening the doors. Heating oil is up. Insurance is up. Postage is up. Health-premium costs are up. Everything is up. Deficits are up. We are witnessing in American the creation of a brotherhood of paupers—colleges, parents, and students, joined by the common bond of debt.

Today it is not unusual for a student, even if he works part time at college and full time during the summer, to accrue $5,000 in loans after four years—loans that he must start to repay within one year after graduation. Exhorted at commencement to go forth into the world, he is already behind as he goes forth. How could he not feel under pressure throughout college to prepare for this day of reckoning? I have used “he,” incidentally, only for brevity. Women at Yale are under no less pressure to justify their expensive education to themselves, their parents, and society. In fact, they are probably under more pressure. For although they leave college superbly equipped to bring fresh leadership to traditionally male jobs, society has not yet caught up with this fact.

Along with economic pressure goes parental pressure. Inevitably, the two are deeply intertwined.

I see many students taking pre-medical courses with joyless tenacity. They go off to their labs as if they were going to the dentist. It saddens me because I know tem in other corners of their life as cheerful people.

“Do you want to medical school?” I asked them.

“I guess so,” they say, without conviction, or “Not really.”

“Then why are you going?”

“Well, my parents want me to be a doctor. They are paying all this money and …”

Poor students, poor parents, they are caught in one of the oldest webs of love and duty and guilt. The parents mean will; they are trying to steer their sons and draughts toward a secure future. But the sons and daughter want to major in history or classics or philosophy—subjects with no “practical” value. Where’s the payoff on the humanities? It’s not easy to persuade such loving parents that the humanities do indeed pay off. The intellectual faculties developed by studying subjects like history and classics—an ability to synthesize and relate, to weigh cause and effect, to see events in perspective—are just the faculties that make creative leaders in business or almost any general field. Still, many fathers would rather put their money on courses that point toward specific profession—courses that are pre-law, pre-medical, pre-business, or, as I sometimes heard it put, “pre-rich.”

But the pressure on students is severe. They are truly torn. One part of them feels obliged to fulfill their parents’ expectations; after all, their parents are older and presumably wiser. Another part tells them that the expectations that are right for their parents are not right for them.

I know a student who wants to be an artist. She is very obviously an artist and will be a good one—she has already had several modest local exhibits. Meanwhile she is growing as a well-round person and taking humanistic subjects that will enrich the inner resources out of which her art will grow. But her father is strongly opposed. He thinks that an artist is a “dumb” thing to be. The student vacillates and tries to please everybody. She keeps up with her art somewhat furtively and takes some of the “dumb” courses her father wants her to take—at least they are dumb courses for her. She is a free spirit on a campus of tense students—no small achievement in it—and she deserves to follow her muse.

Peer pressure and self-induced pressure are also intertwined, and they begin almost at the beginning of freshman year.

“I had a freshman student I’ll call Linda,” one dean told me, “who came in and said she was under terrible pressure because her roommate, Barbara, was much brighter and studied all the time. I could not tell her that Barbara had come in two hours earlier to say the same thing about Linda.”

The story is almost funny—except that it is not. It is symptomatic of all the pressure put together. When every student thinks every other student is working harder and doing better, the only solution is to study harder still. I see students going off to the library every night after dinner and coming back when it closes at midnight. I wish they would sometimes forget about their peers and go to a movie. I hear the clacking of typewriters in the hours before dawn. I see the tension in their eyes when exams are approaching and papers are due: “Will I get everything done?”

Probably they won’t. They will get blocked. They will sleep. They will oversleep. They will bug out.

Part of the problem is that they are expected to do. A professor will assign five page papers. Several students will start writing ten page papers to impress him. Then more students will write ten page papers, and a few will raise the ante to fifteen. Pity the poor student who is still just doing the assignment.

“Once you have twenty or thirty percent of the student population deliberately overexerting,” one dean points out, “It’s bad for everybody. When a teacher gets more and more effort from his class, the student who is doing normal work can be perceived as not doing well. The tactic work, psychologically.”

Why cannot the professor just cut back and not accept longer papers? He can, and he probably will. But by then the term will be half over and the damage done. Grade fever is highly contagious and not easily reversed. Besides, the professor’s main concern is with his course. He knows his students only in relation to the course and does not know that they are also overexerting in their other courses. Nor is it really his business. He did not sign up for dealing with the student as a whole person and with all the emotional baggage the student brought along from home. That’s what deans, masters, chaplains, and psychiatrists are for.

To some extent this is nothing new: a certain number of professors have always been self-contained islands of scholarship and shyness, more comfortable with books than with people. But the new pauperism has widened the gap still further, for professors who actually like to spend time with students do not have as much time to spend. They are also overexerting. If they are young, they are busy trying to publish in order not to perish, hanging by their figure nails onto a shrinking profession.

If they are old and tenured, they are buried under the duties of administering departments—as departmental chairmen or members of committees—that have been thinned out by the budgetary axe.

Ultimately it will be the students’ own business to break the circles in which they are trapped. They are too young to be prisoners of their parents’ dreams and their classmates’ fears. They must be jolted into believing into themselves as unique men and women who have the power to shape their own future.

“Violence is being done to the undergraduate experience,” says Carlos Hortas. “College should be open-ended: at the end it should open many, many roads. Instead, students are choosing their goal in advance, and their choices narrow as they go along. It’s almost as if they think that the country has been codified in the type of jobs that exist-that they’ve got to fit into certain slots. Therefore, fit into the best paying slot.”

“They ought to take chances. Not taking chances will lead to life of colorless mediocrity. They’ll be comfortable. But something in the spirit will be missing.”

I have painted too drab a portrait of today’s students, making them seem a solemn lot. That is only half of their story; if they were so dreary I wouldn’t so thoroughly enjoy their company. The other half is that they are easy to like. They are quick to laugh and to offer friendship. They are not introverts. They are usually kind and are more considerate of one another than any student generation I have known.

Nor are they so obsessed with their studies that they avoid sports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On the contrary, they juggle their crowded hours to play on a variety of teams, perform with musical and dramatic groups, and write for campus publications. But this in turn is one more cause of anxiety. There are too many choices. Academically, they have 1,300 courses to select from; outside class they have to decide how much spare time they can spare and how to spend it.

This means that they engage in fewer extracurricular pursuits than their predecessors did. If they want to row on the crew and play in the symphony they will eliminate one; in the ‘60s they would have done both. They also tend to choose activities that are self-limiting. Drama, for instance, is flourishing in all twelve of Yale’s residential colleges, as it never has before. Students hurl themselves into these productions—as actors, directors, carpenters, and technicians—with a dedication to create the best possible play, knowing that the day will come when the run will end and they can get back to their studies.

They also cannot afford to be the willing slave of organizations like the Yale Daily News. Last spring at the one-hundredth anniversary banquet of that paper—who’s past chairmen include such once and future kings as Potter Stewart, Kingman Brewster, and William F. Buckley, Jr.—much was made of the fact that the editorial staff used to be small and totally committed and that “newsies” routinely worked fifty hours a week. In effect they belonged to a club; Newsies is how they defined themselves at Yale. Today’s students will one or two articles a week, when he can, and he defines himself as a student. I’ve never heard the word Newsie except at the banquet.

If I have described the modern undergraduate primarily as a driven creature who is largely ignoring the blithe spirit inside who keeps trying to come out and play, it’s because that’s where the crunch is, not only at Yale but throughout American education. It’s why I think we should all be worried about the values that are nurturing a generation so fearful of risk and so goal-obsessed at such an early age.

I tell students that there is no one “right” way to get ahead—that each of them is a different person, starting from a different point and bound for a different destination. I tell neither them that change is a tonic and that all the slots are not codified nor the frontiers closed. One of my ways of telling them is to invite men and women who have achieved success outside the academic world to come and talk informally with my students during the year. They are heads of companies or ad agencies, editors of magazines, politicians, public officials, television magnates, labor leaders, business executives, Broadway products, artists, writers, economists, photographers, scientists, historians—a mixed bag of achievers.

I asked them to say a few words about how they got started. The students assume that they started in their present profession and knew all along that it was what they wanted to do. Luckily for me, most of them got into their field by a circuitous route, to their surprise, after many detours. The students are startled. They can hardly conceive of a career that was not pre-planned. They can hardly imagine allowing the hand of God or chance to nudge them down some unforeseen trail.

11. To Err Is Wrong

In the summer of 1979, Boston Red Sox first baseman Carl Yastrzemski became the fifteenth player in baseball history to reach the three thousand hit plateaus. This event drew a lot of media attention, and for about a week prior to the attainment of this goal, hundreds of reports covered Yaz’s every more. Finally, one reporter asked, “Hey Yaz, aren’t you afraid all of this attention will go to your head?” Yastrzemski replied, “I look at this way: in my career I’ve been up to bat over ten thousand times. That means I’ve been unsuccessful at the plate over seven thousand times. That fact alone keeps me from getting a swollen head.”?

Most people consider success and failure as opposites, but they are actually both products of the same process. As Yaz suggest, an activity that produces a hit may also produce a miss. It is the same with creative thinking; the same energy that generates good creative ideas also produces errors.

Many people, however, are not comfortable with errors. Our educational system, based on “the right answer” belief, cultivates our thinking in another, more conservative way. From an early age, we are taught that right answers are good and incorrect answers are bad. This value is deeply embedded in the incentive system used in most schools:

Right over 90% of the time = “A”

Right over 80% of the time = “B~”

Right over 70% of the time = “C~” Right over 60% of the time = “D~” Less than 60% correct, you fail.

From this we learn to be right as often as possible and to keep our mistakes to a minimum. We learn, in other words, that “to err is wrong.

Playing It Safe

With this kind of attitude, you aren’t going to be taking too many chances. If you learn that failing even a litter penalizes you (e.g., being wrong only 15% of the time garners you only a “B” performance), you learn not to make mistakes. And more important, you learn not to put yourself to situation where you might fall. This leads to conservative thought pattern designed to avoid the stigma our society puts on “failure”.

I have a friend who recently graduated from college with a Master’s degree in Journalism. For the last six month, she has been trying to find a job, but to no avail. I talked with her about situation, and realized that her problem is that she doesn’t know how to fail. She went through eighteen years of schooling to try any approaches where she might fail. She has been conditioned to believe that failure is bad in and of itself, rather than a potential stepping-stone to new ideas.

Look around. How many middle managers, housewives,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other people do you see who are to try anything new because of this failure? Most of us have learned not to make mistakes in public. As a result, we remove ourselves from many learning experience except for those occurring in the most private of circumstances.

Different Logic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o err is wrong” makes sense. Our survival in the everyday world requires us to perform thousand of small tasks without failure. Think about it: you wouldn’t last very long if you were to step out in front of traffic or stick your hand a pot of boiling water. In addition, engineers whose bridges collapse, stock brokers who lose money for their clients, and copywriters whose ad campaigns decrease sales won’t keep their jobs very long.

Nevertheless, too great an adherence to the belief “to err is wrong” can greatly undermine your attempts to generate new ideas. If you are more concerned with producing right answers than generating original ideas, you’ll probably make uncritical use of the rules, formulae, and procedures used to obtain these right answers. By doing this, you’ll by-pass the germinal phase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and thus spend litter time testing assumptions, challenging the rules, asking what-if questions, or just playing around with the problem. All of these techniques will produce some incorrect answers, but in the germinal phase errors are viewed as a necessary by-product of creative thinking. As Yaz would put it, “if you want the hits, be prepared for the misses.” That’s the way the game of life goes.

Errors as Stepping Stones

Whenever an error pops up, the usual response is “Jeez, another screw up, what went wrong this time?” the creative thinker, on the other hand, will realiz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errors, and perhaps say something like, “Would you look at that! Where can it lead our thinking?” and then he or she will go on to use the error as a stepping stone to a new idea.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whole history of discovery is filed with people who used erroneous assumptions and failed ideas as stepping-stones to new ideas. Columbus thought he was finding a shorter route to India. Johannes Kepler stumbled on to the idea of interplanetary gravity because of assumptions that were right for the wrong reasons. And, Thomas Edison knew 1800 ways not to build a light bulb.

The following story about the automotive genius Charles Kettering exemplifies the spirit of working through erroneous assumptions to good ideas. In 1912, whe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was just beginning to grow, Kettering was interested in improving gasoline engine efficiency. The problem he faced was“knockthe phenomenon in which gasoline takes too long to burn in the cylinder-thereby reducing efficiency.

Kettering began searching for ways to eliminate the “knock.” He thought to him, “How can I get the gasoline to combust in the cylinder at an earlier time?” the key concept here is “early”. Searching for analogous situations, he looked around for models of “things that happen early.” He thought of historical models, physical models, and biological models. Finally, he remembered a particular plant, the trailing arbutus, which “happens early,” i.e., it blooms in the snow (“earlier” than other plants). One of this plant’s chief characteristics is its’ red leaves, which help the plant retain light at certain wavelengths. Kettering figured that it must be the red color, which made the trailing arbutus bloom earlier.

Now came the critical step in Kettering’s chain of thought. He asked himself, “How can I make the gasoline red?” perhaps I’ll put red dye in the gasoline—maybe that’ll make it combust earlier.” He looked around his workshop, and found that he didn’t have any red dye. But he did happen to have some iodine—perhaps that would do. He added the iodine to the gasoline and, lo and behold, the engine didn’t “knock”.

[英语作文写作的需要背诵的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写作基础知识之基本句式

全文共 3115 字

+ 加入清单

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可分为四大类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陈述句: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

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

祈使句: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

感叹句: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

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有两种情况:

1 肯定语气改成反问句如:

天才来自勤奋。改为:难道天才不是来自勤奋吗?

2 否定语气改成反问句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小孩掉进河里,我们能见死不救吗?

注意点: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要把句中表示肯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的词,句末的句号改成问号,并加上“吗”、“呢”等句末的句号要改成问号。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也有两种情况:

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难道”和“不”等词删去,把句末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

练习 :

1、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3、难道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吗?

4、老师对我的教导,难道我会忘记吗?

二、 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互换:

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遵守课堂纪律。”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例: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天下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注意:

练习:

1)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2)学好语文和输血,对青年人的成才才会起促进作用。

3)同学们都觉得书籍是我们的好老师。

4)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会找到春天的。

5)上坡下的每一块地都被大水淹没了。

6)事情的来龙去脉得向你说清楚。

7)这里的情况你是清楚的。

三、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

我们在说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如我、我们等)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与引号前的人称一致起来。二是改变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三是适当调整词语,需要时可作少量的文字改动,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使句子通顺。

例: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它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1)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

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3)小华告诉我:“ 我的《儿童时代》先借给你看。”

4)妈妈对我说:“ 我今晚要加班,不回家吃饭了。”

5)小华对小丽说:“明天我们班要参加区文艺会演,我得早点到校排演。”

四、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如:他碾死了小青虫。可改成

⒈“把”字句:他把小青虫碾死了。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⒉“被”字句:小青虫被他碾死了。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换上“被”就成了被字句。

这两种句子的变换只要调换句中的某些词的位置就行了。

如上面句①中只需把“碾死了”和“小青虫”的位置调换一下,再在他的后面加个“把”字;句②则把“小青虫”与他“他”之间加个“被”字就行了。两个句子互相改换之后,它们原来的意思不能改变。

五、有些陈述句为了突出句中的某一部分,可交换下词语的位置。

如:“我去过北京。”与“北京,我去过。”前者突出“我去过”,后者突出了“北京”。改变说法,做到语言美。

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一位老太太上车,一个小学生连忙让座,应怎么说呢?

应说:“老奶奶,请您坐这儿!”

注意点:如说“喂,老太婆,坐这儿来!”就很没有礼貌。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学会使用“请”“打扰”“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接电话时,要用“您好!请问……”等。

六、特殊句式的变换

1、词语位置的变换:如

常式句:亲人再见了!

变式句:再见了,亲人。把主谓语的位置进行互换

2、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如

(1)、我说:“爸爸,也许它不会死……” (提示语在前)

(2)、“爸爸!”,我说,“也许它不会死……”(提示语在中间)

(3)、“爸爸,也许它不会死……” 我说。 (提示语在句末)七、关联句

句子依据结构分类,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复句是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复句内的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同一个复句里的分句,说是的是有关系的事,它们又是由关联词语连接起来的,因此也称作关联句。常见的关联句有七种类型,每类关联句有它们自己常用的关联词语。

1、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因此 既然……就

2、条件关系:只有……才 只要……就 无论……都 不管……总

3、假设关系:如果……就 要是……就 哪怕……也 即使……也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不光……还 不仅……还

5、并列关系 :既……又 一边……一边 一方面……一方面 一会儿……一会儿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

7 选择关系:是……不是 宁可……也不 不是……就是 与其……不如

运用关联词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关联词语一般都成对出现,只有少数单独使用。(如“可是”、“而”、“因此”等)

关联词语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

关联词语起连接作用,可以把两句话并为一句。

七、因果句式的改写:

因果句式,是按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关系来写的。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先因后果,二是先果后因。因果句式中,原因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但结果只能是一个。改写时,可以用关联词,也可省支其中一个关联词,甚至不用。但原意一定要保持不变。

八、缩句和扩句

缩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句子。把句子中表示修饰或限制的词语去掉,保留原来句子的主干,缩成一个简单完整的句子。缩句不能增加和减少原句基本成分,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缩句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 ”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是成 “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另外要提醒小朋友的是,缩句后,虽然句子十分简短,但它还是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句末必须加上原句上的标点符号。扩句恰好相反,是在句子的主干上增加一些恰当的修饰或限制性的词语,是句子的内容变得丰富、具体和生动。扩句的过程正好与缩句相反,即按一定要求给句子的主干添枝加叶,加上修饰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具体、形象、生动。

在具体扩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所加的修饰词必须与主干搭配得当

2、扩句后句子的成分不变。

3、扩句后不能改变句子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4109 字

+ 加入清单

“博士”寻驴

从前,有一位老先生,号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方圆百十里地享有很高的声望,人称“博士”,他也因此得意洋洋、自视很高。这一天,家人来向他报告:家里一头最精壮的黑驴莫名其妙地丢失了,而眼下正是田里、家里活儿最多、最需要牲口的时候,请老爷赶紧想办法或者找回黑驴、或者重买一头新驴。当时一头正值壮年的驴也还很值几个钱,于是有好事者提醒博士说,还是先写个寻驴启事,也许还能找回来呢!博士连连点头称是。于是磨墨铺纸,提笔运腕,一张寻驴启事一气呵成,墨迹未干就赶紧让家人拿出去,张贴在闹市口了。

可是,转眼几天过去了,一点黑驴的消息也没有,博士决定亲自到街头去看一看、听一听,了解了解关于黑驴的消息。来到闹市口,自己写的启事还在,还真有不少人在围观,博士混入人群,心下得意,想听听大家的说法。只听得有好事者正摇头晃脑地给大家念着:“……,我中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文明教化,……盘古开天……,唐宗……,宋祖……”“什么嘛!什么嘛!”“什么意思!瞎耽误工夫!”围观的人没等好事者念完,就已连连唾弃着地四下散去。原来,“博士”真不愧为博士,一个寻驴启事洋洋洒洒上万字下去,还没提到一个驴字,难怪他等了好几天没有任何消息呢!原来大家还没等他讲到驴就早已不耐烦读下去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应用文呢?

关于应用文的概念, 1979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的解释是: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启事、条据等。定义很简单,但没能概括出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仅仅指出应用文的“简易通俗”,这才只是应用文的一些方面,而不是全部特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的定义,推广开来,应用文的定义应为: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时,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书面交际工具。这个定义规定了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使它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又涵盖了应用文的基本特性。

应用文的起源至迟可以追溯到殷商社会晚期,也就是距今 3000 多年前,可以说我国有初步定型文字的最初年代也就伴随着有了应用文的使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商周时期的钟鼎文,《周易》中的卦、爻辞等,都是应用文的原始形态。所以,如果说,神话是中国文学的“祖先”,那么甲骨文则是应用文的“祖先”了。

应用文的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阶层、每个个人。比如,科研单位的人员,需要用学术论文;政府机关指导工作,需要用公文;工商企业经营,需要用合同;打官司,需要用诉状;即使个人今天生病了、不能上课,也需要用到请假条;……。相对于其它文体来说,应用文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许多人可以一辈子不写小说、剧本、诗歌、散文,但他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却免不了要写应用文,小到写张请假条,大到计划、总结、论文等。正如 叶圣陶 先生所说的那样:“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可以这么说,应用文使用的广泛,已经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今天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文是任何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

应用文同别的文体比较,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他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要谋篇布局、用词造句、使用标点符号,讲究条理性、逻辑性,同样使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应用文的主题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既有与一般文体写作的共通之处,更多的是其在写作知识运用上的独特性,只有掌握其独特性,才能正确、规范地写好应用文体。

主题先行性

一、主题的特点 主题单一性

主题显露性

应用文的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其主题是十分明确直接的,主题的确立大多不是写作者有感而发,而是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由此可以说应用文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因此应用文的主题具有以下特点: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从生活中、从已获取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往往反对主题先行。而应用文主题的确立与文学作品主题的确立不同,其主题确立在全文写作之前,所谓“意在笔先”。因为应用文总是先产生了具体问题而后产生写作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结论往往也产生在文章写作之前;同时执笔者的写作行为往往也是被动的,是应解决问题而动笔,写作的过程更是确切地体现主题。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一文就是为答复《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而写的文章,表示同意请示提出的请求事项而作,主题一定是确立在写作之前。

一般说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其复杂性,对主题的理解更呈多元化。然而应用文的主题则必须单一、明确,读者对主题的理解不允许多元,而要求理解上的同一性,这样才利于统一认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关于当代青年消费问题的调查报告》一文就消费观念、消费现状、消费趋势和消费结构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尽管涉及面广,材料较丰富,但文章紧紧围绕“当代青年消费”这一中心,内容集中,一题一议,主题单一、明确。

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求含蓄、曲折,令人回味。而应用文写作就不同,要求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表明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对文章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观点立场,应该怎么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地表达出来。

标题显旨

二、主题的表现方法 开头点旨

结尾点旨

应用文主题的表达要做到明确、显露。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题从文章中显露出来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表现方法:

标题显旨,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如《三季度物价水平再次转降,出口增速趋于稳定》,这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看就大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十分显露。这不失为是一种使主题显现的好方法。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开头或每一段落的开头用简短的语句陈述主题,使主题凸现出来。如《 2001 年经济形势展望》一开头就指出: “展望 2001 年,经济回升的势头还比较微弱,促进经济的持续向好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开宗明义,点明主题。再如《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一文在 “启示: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实施名牌战略” 的小标题下,分三段来阐述这一问题,在每段开头用段首句点明主旨:第一段的段 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味的内在要求。 第二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 第三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三句主题句的提示下,每段的中心就十分明了。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的结尾之处点明文章主题。如李政道的论文《基础、应用科学与生产三者关系》一文就是采用这一方法结尾。文章的结尾指出: “我再重复一下,没有基础学科就没有应用学科,没有应用学科就没有生产学科,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非常清晰地显示了主题。

主题决定材料的选取

三、主题的作用 主题决定文种的选用

主题决定结构的安排

主题决定表达方式的选用

实训:

根据下面材料概括出主题,并用主题句表现出来。

1 .目前,全世界的年教育经费已超过 2000 亿美元,在公共资金的支出中仅次于军事经费,占第二位。世界工业化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约三分之一,其教育经费比发展中国家多十倍以上。中国人口占世界总数超过五分之一,但教育经费仅占约三十分之一。按 1982 年的数字算,人均教育费为 11.2 元人民币,属世界 14 个人均教育经费不足 5 美元的国家之一。

2 .国外有两家鞋厂,各派一位推销员到太平洋某岛国去推销本厂的鞋子。上岛后不久,他们各发回一份电报。一位的电文是:“此岛上的人都不穿鞋,明天我就回去。”另一位的电文是:“太好了!这个岛上的人都没穿上鞋子,我打算长驻此岛。”

第二节 应用文的材料

材料的真实性

一、材料的特点 材料的现实和新颖性

材料的典型性

应用文写作对材料是十分依赖的,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表现主题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材料,或综合或舍取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之中,使主题真实立体地表现出来。应用文材料的使用除了与文学作品有共通之处外,更多地体现自身特点:

应用文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不准改变材料本身性质,必须保持材料的真实性,对材料的时间、地点、数据、事实过程及结果都不能任意改动,否则就会使材料本身的价值发生变异,导致歪曲事实的真相,弄虚作假的后果,失去应用文的主题应有的价值,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于事无补。应用文要求的真实是“绝对的真实”,也就是说所有材料要确凿无误、持之有据。不仅对搜集到的材料要反复核实,在材料的解释上,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应用文写作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作的即时之作,其主要的材料需选取能反映现实的新颖材料。所谓现实是指,围绕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所存在的事实(数据)材料而非通过联想和推论得到的材料。如在《新的消费热点:出门旅游过年》一文中,为了陈述出门旅游过年的现状,就采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材料: “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江苏、广东、云南、海南、北京、福建、广西、四川、黑龙江、湖南、山东、山西等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今年春节期间,这些地区直接由旅行社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次比往年至少有 15 %的增长……以上 13 个省、区、市的旅行社,春节期间共接待旅游者 124 万人次,旅行社营业收入 14 亿元。” 文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新近现实发生的,这是大多数应用文材料的特点。所谓新颖是指,材料本身是新近产生的,如新事实、新政策、新的统计数据、新发现的问题等和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其新意。

所谓典型性是指那些最能支持主题和说明问题的材料。典型材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如题为《“小解放”为何俏销湖北》的市场调查报告中,在说明“优质服务获得良好口碑”这一经验时,采用了这样一则事实材料: “去年 10 月的一天傍晚,河南省郑州市某单位的一辆小解放牌车在去广州途径武汉时,在武汉黄鹤楼处出现问题,求助电话打到了该销售中心,中心经理立即亲自带队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该车是用户对后驱动桥端面螺丝没拧紧而发生齿轮油漏尽,导致差速器锥齿烧损。当维修人员在后半夜将修好的车交给用户时,用户激动地说虽然我们不属于该省管辖,又没带保用手册,并且问题又是因我们使用不当所致,你们还这样及时周到地服务,太让我们感动了!‘小解放走到哪服务到哪,此言不虚,以后再买车,还买‘小解放。” 这一材料就是一则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是典型的材料。 直接获取

获取材料的方法

二、材料的选取 间接获取

围绕主题,挖掘材料的意义

材料的使用 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详略处理

合理安排材料,注重条理

如何获取材料,哪些材料是应用文写作值得关注的?下面我们谈谈这个问题:

在实践之中积累材料。在自身及周围同事的工作实践中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有价值的事件及数据,如在工作中及时对做了什么工作、采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效果、有哪些人参与等信息及时记录收集。

在观察中掌握材料。在观察时要做到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先入为主,同时要全面、系统、动态地进行观察,以获取真实、广泛、完整的材料,并能把观察所得及时整理成文字,给写作提供基础。

在调查中拓展材料。个人的实践和视野总是有限的,观察也不可能做到深入细致,这样就需要走向实际、走向社会,向有关人士了解情况,做一些调查,以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取材料上的补充。经济类的应用文,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需在调查之后,才能动笔。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材料。应用文写作材料常常从有关文件、正式出版物,以及会议资料中获取材料,为写入具体文章之用,因此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来获取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经常采用的方法。

获取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总的来说,获取材料要求以多为好,以全为贵。材料多了,便于比较、鉴别,更有选择的余地;材料全面,观点才能不至于偏颇,因此,动笔之前,应当围绕主题,占有详尽而充实的材料。

其次,强调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要挖掘材料能凸现主题的一面,使其在文章中发挥挖掘主题的作用。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 某日,某国驻广州领事馆的外交官员去珠江三角洲某市参观,市长亲自接待,但讲不好普通话请了一个翻译,本来 10 分钟就可以讲完的话,结果用了 20 分钟。此外交官用标准的普通话问:广东不是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吗么? 这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可展现不同的主题,但意义深浅不一。从较粗浅的角度看,可表现“市长不重视说普通话”的主题;进一步挖掘可表现“我们的官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办公的效率”。这样的材料还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开拓。同学可以动动脑筋来挖掘一下。

使用材料时,要分清主次。对材料的加工整理,无非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加强应用文的表达效果,处理材料的详略要以此为据。突出事件特征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材料可略写;处于主体地位的材料详写,处于从属地位、过渡的材料略写;读者不熟悉的材料详写,熟悉的略写;材料之间角度相异的详写,材料之间相同的略写。

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在安排顺序时要考虑材料的主次、时间的先后、材料间的逻辑顺序、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等因素。

最后,数字材料是应用文写作中十分重要的材料,数字有时比文字材料更具体、准确、更能说明问题。因此,要注意: ⑴ 真实、准确地用好数据材料。 ⑵ 运用统计数据,展开分析论证,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⑶ 适当地使用统计图表。 ⑷ 变抽象的数字为具体,使其形象。如有两篇介绍乐山大佛的文字,其中一篇在介绍时用了这样一些数字: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这些数字看似具体清晰,但比较抽象,大佛的高大这一主题没有凸现出来。另一段文字这样写道: “佛像有三十多层楼高,耳朵有四人高,每只脚背上可以停五辆解放牌汽车,脚大拇指上,可以摆一桌酒席。” 这段文字也用了数字,但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使抽象的数字形象了,大佛的高大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极好地体现了主题。

实训:

概括下列材料的主题。

1 .随着市场的进化,专业化分工的加强,未来 10 年内,以往支撑家电企业的自营渠道因为成本原因将全面撤退,而其他大量零星的代理商将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加盟到大的品牌渠道中,成为品牌渠道的连锁店。

2 .据 1987 年国家审计局的公报, 1985 —— 1986 年仅对 2700 多个县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查出被挪用、占用普教经费,竟高达 5 亿多万,占审计总额的 5 %,成了违纪金额中的主要项目。被占用的钱用来建干部宿舍、招待所、办工楼、买小汽车、经商办厂。一个县教育局竟把 40 万转入银行吃利息,而置全县二万多平方米的学校危房于不顾。

第三节 应用文的结构

固定性

一、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条理性

文种不同结构不同

应用文是经过长期写作实践,逐渐形成较固定的写作结构,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使写作更快速,阅读更便捷,提高办事效率。特别是公文写作,其格式更规范,结构更固定。

应用文写作要求有严密的思路,表现在结构上以求清晰有条理。在写作中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安排好结构。如写事件,就应按“开端——发展——结果”的顺序安排结构;写问题就应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结构。

凡文种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样式,应用文写作结构安排需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如写合同就需要将合同的条款按标的、数量、质量、价款等内容分条列项地写清楚;写通知要按目的依据、事项、执行要求的顺序安排结构。

二、常见的应用文结构模式

(一)单段式

正文内容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少而单一,不便分开,往往采用一段文字来表达。如写在商品外包装上的说明文;公文中的函、批复,也常用一段文字来进行写作。“玉兰油”写在外包装上的说明: “经实验证明能帮助减少细纹。四星期内,肌肤重现青春光泽。请不要涂抹在眼睛及眼睑周围。如不慎入眼,即用清水彻底洗清。如有持续眼睛刺激,请向医生咨询。如有持续皮肤刺激,请停止使用。请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这就是单段式。

(二)两段式

正文内容用两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简单,不需每层内容都分段。这种结构模式,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把结语部分内容和主体内容分开写,单列一个自然段,成为两段式。即行文的缘由和行文事项为一段,希望、要求等结语为一段。

2 .写作目的缘由、行文事项各为一段。

3 .在转发、发布性公文中,将发布或转发的文件名和发文意见列为一段,执行要求另为一段。

4 .在答复性公文中,将表示收到对方文件为一段,而答复事项为另一段。

5 .没有开头、结语部分,将主体内容列为两段。

(三)三段式

这是短篇应用文比较规范的常用模式。正文把写作目的缘由、写作事项、结尾分为三段来写。

(四)多段式

它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总共有四个自然段以上。一般是开头概述基本情况、说明原因、目的、依据,结尾单独成段或省略结尾,主体部分内容分为若干个段,各部分不分条列项。如短文式的说明书、简单的市场预测报告等。内容多、篇幅长的应用文书,一般不宜采用多段式,宜采用将主体内容分成几部分,用小标题或总分条文式。

(五)条款式

用分条列项的形式安排结构。规章制度、计划、合同和职能部门的一些文书,较多使用这种形式。全文从头到尾都用条款组织内容,给人以眉目清楚、排列有序的印象。

(六)表格式

这是应用文不同于其他文体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表格式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 .由职能部门或企事业管理部门或企业如银行、厂矿、公司等单位,事先印制好表格式的规范文本,将有关内容分项列出,各项之后留下空白,让使用或合作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填写。表格文书一般要注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申请专利、商标的文书、合同、税务征管文书、财务会计文书,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2 .作者单位临时制作的表格式文书。根据写作目的,将有关统计数据编制成表格。

三、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写法

(一)标题

应用文写作的标题,要求充分体现主题,有的标题还有规范要求。这与文学作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标题有着明显的不同。应用文的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

1 .公文式标题。这类标题程式性强,表达直接而少变化,主要用于公文。

2 .新闻式标题。新闻式标题通常又称文章式标题,又可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单标题有的直接提出文章主题,如 “小商品也要高质量” 、 “做好纪检信息工作实践与体会” ;有的概述主要内容,如 “积极财政政策仍将持续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 ;有的在标题中提出问题,如 “日本经济何时走出低谷” 。

双标题是有正题和副题的双行标题,其中正题符合单标题的要求,更多地突出文章主题,副题则对正题起补充作用,常常说明应用文的内容范围和文种,如 “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 、 “繁重 · 活跃 · 稳定 · 上升—— 2002 年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

3 .论文式标题。这类标题或表达文章的观点和内容或点明所论述范围。如 “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 、 “双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

(二)开头

应用文写作开头担负着统领全文,揭示主题或全文的作用。开头要求开门见山,直接显露,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 .概述式。这种方式要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围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或背景。如一篇题为《加强民族团结 繁荣民族事业》的总结开头: “山东省青州市是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有回、满、蒙古、朝鲜、土家等 27 个民族, 2 . 6 万余人,占全市人口的 2 .5 %。近年来,青州市积极加强 民族团结,繁荣民族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就是用了这一开头方式。报告、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等文种也常用此开头方式。

2 .说明依据式。开头引用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法律,常以“根据”、“按照”、“遵照”等词语领起下文。如《关于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停息的意见》一文的开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妥善解决粮食财务挂帐问题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各地清理粮食财务挂帐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研究,对粮食财务挂帐实行停息的有关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这种方式常在通知、批复、通告、规章等文种的开头使用。

3 .陈述目的式。开头以简明的语言,直接说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常用介词“为”、“为了”领起下文。如《国务院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办公室的通知》一文开头写道: “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日常经济工作,国务院第 100 次常务会议决定,……”。

4 . 说明原因式。开头常用“由于”、“鉴于”、“因为”等词领起下文,也可以简述发文原因,再引出写作目的。如《广州市建设用地起坟通告》的开头 “因建设的需要,经核准,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征用天河区东圃镇堂下乡(村)土地。为便利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5 .议论式。开头用议论的表达方法,表达作者的看法,提出观点。如《现代化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开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会计工作也不断拓宽,过去那种单一的会计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的专门人才,必须相应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改变原来那种单一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当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所在。”

6 .提问式。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出下文。这种开头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这种开头方式常见于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的写作。如《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的开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制胜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而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笔者一直为这些问题所困惑。” 这篇论文就是采用了提问式开头。

(三)结尾

应用文的结尾讲究言尽意尽,不留“余味”,不添“蛇足,更不能草率。常用的结尾方法有:

1 .强调式。对文中提出的问题作强调说明,以引起重视。

2 .结论式。对文中的主要观点或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或略作重申,以加深印象。

3 .说明式。对与主体内容有关但性质不同的问题或事项作补充交代、说明,以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如公文结尾交待施行日期、执行范围、传达对象、与该文规定不符的原有规定如何处置等;论文结尾处说明尚未解决而应另作讨论的问题。

4 .号召式。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未来。如公文的通报、市场预测、计划等常用这种结尾形式。如《关于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值班人员勇斗歹徒先进事件的通报》一文结尾就是采用这一方法。

5 .建议式。针对设定的施行目标、产生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除了上述几种结尾方式,还有请求式、责令式、表态式等不一一列举,有的则没有结尾,自然收尾。

实训:

指出下列开头所使用的方式。

1 . 20 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计算机市场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启动和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1 年至 1997 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 56.9 %。 1998 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和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增长速度下降。此后,经过调整和转型,我国计算机产业和市场在发展速度、结构升级、市场拓展、出口贸易、企业转制等多方面均出现了飞跃性的进步。

2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与科技、经济的关系如何?不久前,河南教委组织 17 个地区、 34 个县教育部门的同志对 100 多个村进行调查。

3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 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公务员医疗保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四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语言

一、表达方式

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只有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而描写、抒情一般在广告、调查报告、经济新闻等文体中偶尔使用。我们现在只谈叙述、说明、议论这三种方式在应用文体中的使用。

(一)叙述

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是应用文体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有的以叙述事实作立论的依据,如通报、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总结等;有的以叙述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和预测;有的对事实作如实反映和记载,如会议纪要、合同、诉讼公文等。叙述在应用文写作中有如下几个特点:

1 .以记事为主

应用文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与记叙文以写人为主不同,而是多以记事为主,如反映经济活动状况、市场情况、经济信息、介绍典型经验、阐述事情原委、总结工作等,采用叙述来记事。

2 .叙述客观真实

文学作品的叙述可作艺术加工,所述事件不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应用文不同,其所述事实,必须客观真实,不允许对事实夸大或缩小,更不能歪曲事实或主观臆造,否则就会导致决策失误,使经济活动混乱,使企业和消费者蒙受损失。如市场预测所依据的市场事实失真,那么预测结果必定出现很大的偏差,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

3 .以概括叙述为主

文学作品需通过叙述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而应用文写作则是通过叙述为文章得出正确结论作依据。如通报的叙述是为后面阐述事实的性质,达到对这一事件学习,鉴戒或引起注意的目的而服务的。叙述本身不是全文的核心(主题)所在,因而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用简明扼要的概括叙述。

4 .多用顺叙

为使应用文条理清晰,让读者掌握理解所述的客观事实,在文章中常常使用顺叙。在叙述时有的按照时间顺序,有的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有的按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来叙述,这样叙述能使较复杂的事实头绪清晰,一目了然。

5 .语言较平实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平铺直叙,较少使用修饰性词语,笔法较朴实。因为应用文语言是需把握问题实质,直接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而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文笔的曲折,主题的含蓄 , 讲究语言的修饰性、词语的色彩,常用修辞手法,应用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其语言的简洁朴实。

(二)说明

说明这一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中是与叙述相结合的,起到对客观事物真实介绍说明的作用,有很多文种都依赖这一表达方式。如说明书、报告、请示、经济活动分析、合同、自荐书等,都离不开说明。说明在应用文写作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说明客观、科学

通过说明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本质特征,这就要求说明需客观、科学、严肃。

2.多用数字进行说明

说明不但要客观真实,而且要做到准确无误,用数字进行说明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在应用文写作中就少不了数字进行说明,特别是需要反映量的变化时,数字的作用就尤为突出。

3.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在说明方法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是多种方法结合同时使用。如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定义说明和分类说明等说明方法结合运用,这样可以把事物说得更具体、准确。

(三)议论

应用文写作常常用议论的方式进行评论、分析,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阐述主题。其议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数据、重材料

与议论文的议论不同,应用文中议论不是靠言论的雄辩,而是需要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和数据为依据,正可谓“事实胜于雄辩”。应用文反对不切实际的议论。如在一篇《三季度物价水平》的经济活动报告中,对该季度的物价水平转降的情况分析是这样议论的:“ 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0.8 %,涨幅比二季度缩小 0.8 个百分比,其中 9 月份已转为下降,同比下降 0.1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 0.9 %,已连续 4 个月处于下降之中,并且降幅在不断增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标同比下降 1.7 %,降幅比二季度增大 1.4 个百分点。各种物价总水平再次全面转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外生性涨价因素所致,但这也清晰地表明困扰我国经济的紧缩和总需求不足问题并未真正消除,而只是被外生性涨价因素掩盖起来了。一旦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经济就会再次下降。” 这段文字在议论时采用了大量的数据材料,材料充分,议论切合实际,得出的结论有说服力。

2 .常与说明、叙述等方式结合使用

夹叙夹议、说议结合,是应用文中的议论特点。应用文写作往往不单独进行完整的议论,议论依赖于所叙述的事实和说明的现象,是在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如在一篇《靠名牌赢得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文章是这样写的:“ 90 年代初,瑞士、日本各种品牌的钟表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决策层认真研究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决定借鉴国外钟表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少而精的道路,即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取胜,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把人、财、物集中用到刀刃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后来居上。 ”这段文字采用夹叙夹议方法,材料具体,剖析深入,语言生动活泼。

二、 语言运用

应用文的语言与文学创作的语言有较大的差别,其主要特点是:

(一)程式化

程式化的语言是写作实践的产物,是应用写作实践中常用的习惯用语,这种语言已经约定成俗,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共识。学习掌握这种语言的关键是表达要简明合乎规范。程式化的语言根据功用不同,可大致分为下列几方面内容:

举例

称谓语

本人、我、你、贵、该

起始用语

兹因、据核实、关于、鉴于、为了

结尾用语

为荷、为盼

表态用语

照办、可行、同意

谦敬用语

请、承蒙、惠示、惠允

时限用语

当即、立即、从速

期望用语

务希、务请、如蒙、勿误

列举概括用语

各类、多起、数事、上项、如下

特殊含义的用语

签发、核查、归口、取缔、缺口、责成、任命、复议、追加

(二)书面化

应用文的写作性质决定其语言风格表现为简明、规范、严肃,而书面语能较好达到这一语言要求,因而应用文语言大多采用书面语进行书写。如《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中写道: “她一贯是共产党最亲密的战友,是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领袖之一,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前驱,是全体中国少年儿童的慈爱的祖母……。” 中的“同胞”、“战士”、“祖母”等用的都是书面语,改为口语就不合适了。

(三)常用数词

应用文写作常用数字来说明问题,因此经常大量使用数字。在分析问题、说明问题时,运用数字,可以比较明确地表达事物的状态,从而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如一个企业管理是否先进,只有运用同行业国内外的对比数字才能说明。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讲到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时用了三个数字:美国科研队伍有 120 万人;前苏联是 90 万人;我们是 20 多万人。这三个数字勾勒出三个国家科研队伍的基本状况,十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的现状。应用文常用的数字有以下几种:

举例

绝对数和概数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平均数

力争五年内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二点五左右。

百分数

2003 年,我国粮食增长 16 %,棉花增长 66 %,糖料增长 83 %。

对比数

甲比乙多生产了两倍。

(四)运用应用文语言的要求

1 .叙述语言需简洁、概括。

在进行叙述时要用最简短的语言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不应纠缠于耗时费事的具体情节之中。如有一篇表彰通报是这样写的: “ ××× 在科学研究上走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他全心扑在科研上,而忘记了个人的事。有一次孩子病了,他妻子在家里忙着护理,打电话到 ××× 单位叫他赶回家把孩子送医院治疗。 ××× 接了电话答应后,电话筒一放他又埋进了实验。他妻子在家中左等右等等不到他回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往 ××× 单位打电话,这时 ××× 正潜心做实验,电话铃声都没听见了。他妻子又急又气只好打 120 急救中心的电话,才把孩子送往医院治疗。他的小孩高烧退后,还在问他妈妈:‘爸爸又出差了吗?或者还没下班……” 该公文将 ××× 先进事迹作为表彰决定的理由时,不懂得以最简洁的文字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快叙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仍用记叙文慢叙写话的方法表述公文事实,结果摆脱不了耗时费字的情节纠缠,公文内容冗长,不简明扼要,失去了公文的品味,违背了文约事丰的要求。

2 .语言表达要严谨、有分寸。

应用文语言表达是否严谨有分寸,关系到对问题的判断、处理是否合理、准确。如一份处理决定,其中这样写道: “李××在 1998 年 9 月间收受×××工程公司的 50 万元的巨款。案发后李××还和×××工程公司经理及会计订立攻守同盟,妄图掩盖其过错”。 文中“过错”一词有失严谨,表述与事实不符,李××的行为不是过失而是严重犯罪。

3 .数据语言书写要规范、清晰、准确。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同一篇文章中序数数字的体例要统一,不能体例混杂。如 “农历初一至初 7 放假” 一句,前后数字体例书写不规范,需统一书写。同时分数与小数的体例也必须统一。如 “该县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 95.6 万元,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三 ” 也出现了混写的错误。( 2 )表示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均需使用阿拉伯数字 , 而星期则用汉字。如” 21 世纪 ” 、“ 90 年代 ,“星期五”。( 3 )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表示概数时,应该用汉字书写,数字与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将其隔开。如“ 3 、 4 天 ” 应写成”“三四天”,“七、八种”的“七”和“八”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4 .朴实、简洁。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朴实无华,简洁有力,不像有些文学作品用华丽多彩的语言去描摹事物,呈现事物的形象,而是提倡朴素美,简洁美。如一篇公文是这样写的: “ 2000 年某天深夜,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刹那间,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被一片汪洋吞没。接连几天如注的暴雨,淹没了田野、冲毁了村庄和工厂,交通、电力、通讯一度中断。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段语言就违反了应用文语言的写作要求,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不够朴实、简洁,也有失真实。

实训:

指出下面语段中语言表达的错误。

( 1 ) ××× 收受包工头的贿赂几十万元,造成国家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二千多万元。

( 2 ) ××× 自 1998 年以来用五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十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的奖励。

( 3 )国际化的经济浪潮汹涌澎湃,怀有强国之梦的国家就是以能加入 WTO 为最高梦境的。随着入关的脚步一天天逼迫,我市的乡镇企业局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抓实干,使我市乡镇企业的局面生机盎然,发展蒸蒸日上,千帆竞发,波澜壮阔,入关前的我市乡镇企业的形势十分喜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应用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4297 字

+ 加入清单

应用文的种类 行政公文:如公告、通告、通知、通报 通用类 事务应用文:如计划、总结、会议记录,小编收集了关于应用文的写作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一、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公民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办理公务或个人事务时所使用的、具有某些惯用格式的文章的总称。

二、应用文的种类 行政公文:如公告、通告、通知、通报 通用类 事务应用文:如计划、总结、会议记录

公务文体

法律应用文:如起诉书、自诉状

经济应用文:如经济合同

专用类

礼仪应用文:如欢迎词、欢送词、开幕词、祝词

应用文 涉外应用文:如涉外函电、备忘录

书信类:如证明信、推荐信、感谢信、申请书

私务文体 条据类:如借条、请假条

其 他

新闻文体:如新闻、消息、通讯

其 他:如论文

三、应用文的作用

1、规范和准绳作用

2、宣传和教育作用

3、交流和沟通作用

4、凭证和档案作用

四、应用文的一般特点

1、实用性 2、程式性 3、时效性 4、朴实性

第二节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材料真实典型

二、观点正确鲜明

三、结构严谨

1、 层次清楚、段落分明

2、 过渡自然、前后照应

3、 开头结尾简洁明了

四、语言得体

1、庄重得体 2、通俗易懂 3、准确规范 4、简明扼要

五、格式规范

1、广泛阅读范文

2、大量实践训练

作业:在本单元学习了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后,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有哪些感悟?

第二单 元公文

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等9种公文的概念、特点、作用和使用范围。

2、掌握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等6种常用公文的行

文关系及其具体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3、学会仿照教材中的范文进行写作,做到格式规范。

二、教学重点:公文的格式和写法。

三、教学过程:

第一节 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

从广义上讲,公文是国家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进行公务活动时所使用的体式完整、内容系统的各种书面材料。狭义的公文是指行政公文,主要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二、公文的特点

1、 法定的权威性 2、明确的政策性 3、严格的时效性 4、程式的规范性

三、公文的作用

1、 规范和指导作用

2、 宣传和教育作用

3、 凭证和依据作用

4、 交流和沟通作用

四、公文的种类

(1) 按适用范围划分为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

见、函、会议纪要,共13种。

(2) 按行文方向划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3) 按缓急程度划分为特急、急件两种。

(4) 按保密级别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五、公文的格式

1、眉首部分

眉首部分位于公文首页上部红色反线之上。

(1)公文的份数序号。简称份号,它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办法》规定:绝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份号标注在公文首页左上角第一行,用七位阿拉伯数码顶格标注,不足七位数用“0”补齐,如“0000006”。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简称密级。《办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密级顶格标注在首页右上角的第一行,密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保密一年以上的,注明年数;不足一年的,注明月数。

(3)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均应该标明紧急程度,分特急和急件。紧急程度标注在首页右上角密级之下。

(4)发文机关标识。一般由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件”组成。若是几个机关联合行文,应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5)发文字号。包括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如“中青办发〔2010〕22号”发文机关代字是发文机关名称的缩略语,如“中青办”“是共青团中央办公厅”的缩略语。

(6)签发人。它是代表机关最后核查并批准公文发出的领导人姓名。签发人平列于发文字

号右侧,写“签发人”三个字,加冒号,再写签发人姓名。

2、 主体部分

(1)公文标题。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公文种类三部分。如《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社区共青团工作的意见》。

(2)主送机关。就是主要受理机关,是接受公文并对公文负主办或答复责任的机关。主送机关标注在标题之下,靠左顶格书写。

(3)正文。它是公文的具体内容部分。在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空两格写起。数字、年份不能回行。正文有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地交代发文的依据、起因、目的。常常用“为了”“为使”“根据”“按照”“由于”“鉴于”等词语开头。

主体是公文的最主要的部分。叙事要突出重点,说理要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核心。在结构上多用总分式,分条列项,做到条理清楚。

结尾常使用固定的习惯用语。一般对受文机关提出具体要求和希望。

(4)附件。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下空一行左侧起空两格注“附件:”然后标出附件名称,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如不止一个附件,应用阿拉伯数字排序。

(5)发文机关。也称“落款”。发文机关是公文的法定作者,在正文右下方标注。

(6)印章。

(7)发文日期。

3、版记部分

版记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说明。

第二节 公告、通告

一、公告与通告的概念和特点

(一)公告的概念和特点

1、公告的概念

公告是政府职能部门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2、公告的特点

(1)内容公开性。 (2)形式多样性 (3)行文庄重性

(二)通告的概念和特点

1、通告的概念

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

2、通告的特点

(1) 制约性。对遵守性通告而言,他带有强制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守。

(2) 周知性。通过公告可以提示人们知晓或注意相关事项。

二、公告与通告的主要区别

1、告知范围 2、约束性 3、事项重要程度 4、发文机关级别

三、公告与通告的写作方法

1、标题

公告和通告的标题可分为完全是标题、非完全是标题两种。完全是标题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要素组成的标题。如《国家教委关于维护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的通告》。《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颁布施行的公告》。非完全式标题只有三要素的一个或两个。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关于京通快速路施工期间禁止机动车通行的通告》、《公告》《通告》。

2、正文

公告的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

第一种写法包括:

(1) 发布公告的缘由。它是发布公告的依据,因何事而发,通常用一两句话概况。

(2) 公告的具体事项,写清楚时间、地点、事件、决定等。

(3) 结束语。一般另起一行,写“特此公告”“现予公告”。

第二中写法:只写具体事项。

通告正文的写法。

(1) 发布通告的缘由。

(2) 通告的具体事项,写清楚什么范围内、告知谁、告知何事。

(3) 结束语。通告的结束语根据具体内容而定,一般写执行通告的要求,作为强调;也

可以写明执行的时间、范围和有效期;还可以用“特此通告”“此告”作结束语。

3、 落款。

在正文的右下方写明发文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有的直接加盖公章。联合发文时,将主办单位名称写在最前,其余分行书写。发文日期另起一行,注明年、月、日。

四、公告和通告的写作要求

1、公告的写作要求

(1)行文简要。 (2)用语得体。

2、通告的写作要求。

(1)目的明确。 (2)行文清晰。

第三节 通知

一、通知的概念和作用

通知”,是“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的一种公文文体。

二、通知的特点

1、适用范围广 2、具有知照性 3、具有时效性

三、通知的种类

从性质和内容上划分,通知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发布性通知,指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有关单位在发布(或废止)行政法规和条例、规定、办法、实施细则等规章和其他重要文件时的使用的通知。

(2)转发性通知,转发需要下属单位知晓的上级单位、同级单位或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

(3)指示性通知。用于直接发布行政法规和对下级某项工作的指示、要求。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和决策性。

(4)批示性通知,又称转发性通知。领导机关用批转、转发的方式发布某些法规,要求下级贯彻执行。批转下级机关送来的工作报告、建议、计划等,以及沟通情况,指导工作。

(5)周知性通知。多用于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宣布某些应知事项,不具有强制性。

(6)会议通知。用于对上级或平级。

(7)任免通知。上级机关对任免的人员用通知的形式告知下级机关。

四、通知与通告的区别

1、适用范围不同

通知的适用范围广,通知除公布和传达某些事项外,还有多种用途,如批转通知、转发通知等;通告只用来发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

2、受文对象不同

通知有明确的受文对象,写作中标明主送机关;通告的受文对象不确定、不具体、也不标明主送对象。

六、通知的写作方法和要求

1、通知的格式和写法

通知一般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组成。具体写法如下:

(1)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一种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一种是由文种“通知”作标题。

(2)正文。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主要交代通知缘由、根据;主体说明通知事项;结尾提出执行要求。在写正文之前,要在标题之下、正文之上顶格写出被通知对象的名称,在名称后加冒号,或将名称以“抄送”形式写于最后一页的最下方。

(3)落款。写出发文机关名称和发文时间。如已在标题中写了机关名称和时间,这里可以省略不写。

通知是上级要求下级或个人参加某一会议或者做某件事情时使用的一种文体。通知的内容要写得明白、具体。

a、在第一行正中写“通知”二字,也可视情况写成“关于××的通知”、“紧急通知”等。

b、写被通知单位或个人的名称。

c、写通知内容。如内容较多,可分条开列。

d、结尾可写“特此通知”等字样。

e、最后写上发通知者的名称和发通知的日期。用公文形式发出的通知要加盖公章。

2、通知的写作要求

(1)注意规范使用不同种类的通知。

(2)拟好公文的标题。

(3)通知事项必须清楚明白。

第四节 通报

一、通报的概念和作用

通报时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的下行文。无论是表彰性的、批评性的,还是情况通报,通报所反映的内容都是典型、突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给人们提醒与启迪,能起到楷模或警戒作用。

二、通报的特点

1、典型性 2、真实性 3、向导性

三、通报的种类

1、表彰通报。用于在一定范围内表扬好人好事。

2、批评通报。用于在一定范围内批评错误,纠正不良倾向。

3、情况通报。多用于向有关方面知照应该掌握和了解的信息、动态,以供工作参考。

四、通报和通知的区别

1、行文的作用

通报的作用是教育、启迪、提醒或交流情况,一般没有遵守、执行的要求;通知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四级英语考试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427 字

+ 加入清单

1.用形容词"very","single"等表示强调

eg.You are the very person Im looking for.

你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Red Army fought a battle on this very spot.

红军就在此地打过一仗。

Not a single person has been in the office this afternoon.

今天下午竟然没有一个人来过办公室。

2.用反身代词表示强调

e.g.I myself will see her off at the station.

我将亲自到车站为她送行。

You can do it well yourself.

你自己能做好这件事情。

3.用助词"do/does/did+动词原形"表示强调

e.g.The baby is generally healthy,but every now and then she does catch a cold.

那孩子的健康状况尚好,但就是偶尔患感冒。

Do be quiet.I told you I had a headache.

务必安静,我告诉过你,我头疼。

4.用"...and that","...and those",等结构表示强调

e.g.They fulfilled the task,and that in a few days.

他们在几天内完成的就是那项任务。

I gave her some presents,and those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前天我送给她的就是那些礼物。

5.用双重否定结构表示强调

e.g.There is no reason why this new immigrant should not have the same success.

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新移民应该拥有相同的成功。

A man can never have too many ties.

一个男人有再多的领带也不为过。

I cant thank you too much.

我无论怎样感谢你都不过份。

A mother can never be patient enough with her child.

I am not unfaithful to you.我对你无比忠诚。

6.用短语"in every way","in no way","by all means","by no means","only too","all too","but too","in heaven","in the world","in hell","on earth","under the sun"等表示强调

e.g.His behaviour was in every way perfect.

他的举止确实无可挑剔。

The news was only too true.

这消息确实是事实。

Where in heaven were you then?

当时你到底在哪里?

7.用倒装句表示强调

8.用强调句型表示强调

It is that或 It is who

e.g.It was the headmaster who opened the door for me.

正是校长为我开的门。

It was yesterday that we carried out that experiment.

就是在昨天我们做了那个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影评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852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真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颀赏性。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那么,影评写作基础知识有哪些呢?

影评,是文艺评论的一种,是对各种电影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它主要是对蕴藏在电影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思想意义的揭示、开掘,是对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并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失贩的教训。所以,好的影评,一方面可为电影的友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反馈信息,一方面又能帮助观众正确理解电影,培养和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电影《花季,雨季》时,在一片叫好声中,有同学冷静地认为编导将银幕中的学生形象给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每年的美国奥斯卡电影大奖评选,世界各国的影展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捕捉到世界电影发展的最新信息。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电影最直观可感的,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共产党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电影<红高梁>=。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精选

全文共 14172 字

+ 加入清单

能力目标:

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设计 :

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导入 :

“博士”寻驴

从前,有一位老先生,号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方圆百十里地享有很高的声望,人称“博士”,他也因此得意洋洋、自视很高。这一天,家人来向他报告:家里一头最精壮的黑驴莫名其妙地丢失了,而眼下正是田里、家里活儿最多、最需要牲口的时候,请老爷赶紧想办法或者找回黑驴、或者重买一头新驴。当时一头正值壮年的驴也还很值几个钱,于是有好事者提醒博士说,还是先写个寻驴启事,也许还能找回来呢!博士连连点头称是。于是磨墨铺纸,提笔运腕,一张寻驴启事一气呵成,墨迹未干就赶紧让家人拿出去,张贴在闹市口了。

可是,转眼几天过去了,一点黑驴的消息也没有,博士决定亲自到街头去看一看、听一听,了解了解关于黑驴的消息。来到闹市口,自己写的启事还在,还真有不少人在围观,博士混入人群,心下得意,想听听大家的说法。只听得有好事者正摇头晃脑地给大家念着:“……,我中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文明教化,……盘古开天……,唐宗……,宋祖……”“什么嘛!什么嘛!”“什么意思!瞎耽误工夫!”围观的人没等好事者念完,就已连连唾弃着地四下散去。原来,“博士”真不愧为博士,一个寻驴启事洋洋洒洒上万字下去,还没提到一个驴字,难怪他等了好几天没有任何消息呢!原来大家还没等他讲到驴就早已不耐烦读下去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应用文呢?

关于应用文的概念, 1979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的解释是: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应用的简易通俗文字,包括书信、公文、契约、启事、条据等。定义很简单,但没能概括出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仅仅指出应用文的“简易通俗”,这才只是应用文的一些方面,而不是全部特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对公文的定义,推广开来,应用文的定义应为: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和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时,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书面交际工具。这个定义规定了应用文的本质特征,使它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又涵盖了应用文的基本特性。

应用文的起源至迟可以追溯到殷商社会晚期,也就是距今 3000 多年前,可以说我国有初步定型文字的最初年代也就伴随着有了应用文的使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商周时期的钟鼎文,《周易》中的卦、爻辞等,都是应用文的原始形态。所以,如果说,神话是中国文学的“祖先”,那么甲骨文则是应用文的“祖先”了。

应用文的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阶层、每个个人。比如,科研单位的人员,需要用学术论文;政府机关指导工作,需要用公文;工商企业经营,需要用合同;打官司,需要用诉状;即使个人今天生病了、不能上课,也需要用到请假条;……。相对于其它文体来说,应用文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许多人可以一辈子不写小说、剧本、诗歌、散文,但他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却免不了要写应用文,小到写张请假条,大到计划、总结、论文等。正如 叶圣陶 先生所说的那样:“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可以这么说,应用文使用的广泛,已经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今天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文是任何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具。

应用文同别的文体比较,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他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要谋篇布局、用词造句、使用标点符号,讲究条理性、逻辑性,同样使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要求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应用文的主题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既有与一般文体写作的共通之处,更多的是其在写作知识运用上的独特性,只有掌握其独特性,才能正确、规范地写好应用文体。

主题先行性

一、主题的特点 主题单一性

主题显露性

应用文的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议。其主题是十分明确直接的,主题的确立大多不是写作者有感而发,而是应客观实际的需要,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由此可以说应用文主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因此应用文的主题具有以下特点: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从生活中、从已获取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往往反对主题先行。而应用文主题的确立与文学作品主题的确立不同,其主题确立在全文写作之前,所谓“意在笔先”。因为应用文总是先产生了具体问题而后产生写作的需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结论往往也产生在文章写作之前;同时执笔者的写作行为往往也是被动的,是应解决问题而动笔,写作的过程更是确切地体现主题。如《国务院关于同意黑龙江省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一文就是为答复《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而写的文章,表示同意请示提出的请求事项而作,主题一定是确立在写作之前。

一般说文学作品的主题具有其复杂性,对主题的理解更呈多元化。然而应用文的主题则必须单一、明确,读者对主题的理解不允许多元,而要求理解上的同一性,这样才利于统一认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如:《关于当代青年消费问题的调查报告》一文就消费观念、消费现状、消费趋势和消费结构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尽管涉及面广,材料较丰富,但文章紧紧围绕“当代青年消费”这一中心,内容集中,一题一议,主题单一、明确。

文学作品的主题要求含蓄、曲折,令人回味。而应用文写作就不同,要求直截了当地点明主题,表明态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对文章所涉及的各类问题,必须有明确的观点立场,应该怎么做,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明确地表达出来。

标题显旨

二、主题的表现方法 开头点旨

结尾点旨

应用文主题的表达要做到明确、显露。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题从文章中显露出来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表现方法:

标题显旨,就是在文章的标题中直接点明主题。如《三季度物价水平再次转降,出口增速趋于稳定》,这篇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主题,让人一看就大致明白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十分显露。这不失为是一种使主题显现的好方法。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开头或每一段落的开头用简短的语句陈述主题,使主题凸现出来。如《 2001 年经济形势展望》一开头就指出: “展望 2001 年,经济回升的势头还比较微弱,促进经济的持续向好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开宗明义,点明主题。再如《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一文在 “启示: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实施名牌战略” 的小标题下,分三段来阐述这一问题,在每段开头用段首句点明主旨:第一段的段 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味的内在要求。 第二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 第三段的段首句: 实施名牌战略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手段。 在这三句主题句的提示下,每段的中心就十分明了。

这种方式是在文章的的结尾之处点明文章主题。如李政道的论文《基础、应用科学与生产三者关系》一文就是采用这一方法结尾。文章的结尾指出: “我再重复一下,没有基础学科就没有应用学科,没有应用学科就没有生产学科,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非常清晰地显示了主题。

主题决定材料的选取

三、主题的作用 主题决定文种的选用

主题决定结构的安排

主题决定表达方式的选用

实训:

根据下面材料概括出主题,并用主题句表现出来。

1 .目前,全世界的年教育经费已超过 2000 亿美元,在公共资金的支出中仅次于军事经费,占第二位。世界工业化国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约三分之一,其教育经费比发展中国家多十倍以上。中国人口占世界总数超过五分之一,但教育经费仅占约三十分之一。按 1982 年的数字算,人均教育费为 11.2 元人民币,属世界 14 个人均教育经费不足 5 美元的国家之一。

2 .国外有两家鞋厂,各派一位推销员到太平洋某岛国去推销本厂的鞋子。上岛后不久,他们各发回一份电报。一位的电文是:“此岛上的人都不穿鞋,明天我就回去。”另一位的电文是:“太好了!这个岛上的人都没穿上鞋子,我打算长驻此岛。”

第二节 应用文的材料

材料的真实性

一、材料的特点 材料的现实和新颖性

材料的典型性

应用文写作对材料是十分依赖的,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表现主题我们需要收集一系列材料,或综合或舍取运用到文章的写作之中,使主题真实立体地表现出来。应用文材料的使用除了与文学作品有共通之处外,更多地体现自身特点:

应用文在材料的选用过程中不准改变材料本身性质,必须保持材料的真实性,对材料的时间、地点、数据、事实过程及结果都不能任意改动,否则就会使材料本身的价值发生变异,导致歪曲事实的真相,弄虚作假的后果,失去应用文的主题应有的价值,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于事无补。应用文要求的真实是“绝对的真实”,也就是说所有材料要确凿无误、持之有据。不仅对搜集到的材料要反复核实,在材料的解释上,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

应用文写作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作的即时之作,其主要的材料需选取能反映现实的新颖材料。所谓现实是指,围绕文章要解决的问题所存在的事实(数据)材料而非通过联想和推论得到的材料。如在《新的消费热点:出门旅游过年》一文中,为了陈述出门旅游过年的现状,就采用了大量的事实(数据)材料: “根据国家旅游局对江苏、广东、云南、海南、北京、福建、广西、四川、黑龙江、湖南、山东、山西等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调查,……今年春节期间,这些地区直接由旅行社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次比往年至少有 15 %的增长……以上 13 个省、区、市的旅行社,春节期间共接待旅游者 124 万人次,旅行社营业收入 14 亿元。” 文中采用的材料都是新近现实发生的,这是大多数应用文材料的特点。所谓新颖是指,材料本身是新近产生的,如新事实、新政策、新的统计数据、新发现的问题等和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其新意。

所谓典型性是指那些最能支持主题和说明问题的材料。典型材料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例,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如题为《“小解放”为何俏销湖北》的市场调查报告中,在说明“优质服务获得良好口碑”这一经验时,采用了这样一则事实材料: “去年 10 月的一天傍晚,河南省郑州市某单位的一辆小解放牌车在去广州途径武汉时,在武汉黄鹤楼处出现问题,求助电话打到了该销售中心,中心经理立即亲自带队迅速赶到现场,发现该车是用户对后驱动桥端面螺丝没拧紧而发生齿轮油漏尽,导致差速器锥齿烧损。当维修人员在后半夜将修好的车交给用户时,用户激动地说虽然我们不属于该省管辖,又没带保用手册,并且问题又是因我们使用不当所致,你们还这样及时周到地服务,太让我们感动了!‘小解放走到哪服务到哪,此言不虚,以后再买车,还买‘小解放。” 这一材料就是一则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是典型的材料。 直接获取

获取材料的方法

二、材料的选取 间接获取

围绕主题,挖掘材料的意义

材料的使用 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详略处理

合理安排材料,注重条理

如何获取材料,哪些材料是应用文写作值得关注的?下面我们谈谈这个问题:

在实践之中积累材料。在自身及周围同事的工作实践中做个有心人,时刻关注有价值的事件及数据,如在工作中及时对做了什么工作、采用了什么方法、取得了什么效果、有哪些人参与等信息及时记录收集。

在观察中掌握材料。在观察时要做到实事求是,防止主观武断、先入为主,同时要全面、系统、动态地进行观察,以获取真实、广泛、完整的材料,并能把观察所得及时整理成文字,给写作提供基础。

在调查中拓展材料。个人的实践和视野总是有限的,观察也不可能做到深入细致,这样就需要走向实际、走向社会,向有关人士了解情况,做一些调查,以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取材料上的补充。经济类的应用文,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需在调查之后,才能动笔。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材料。应用文写作材料常常从有关文件、正式出版物,以及会议资料中获取材料,为写入具体文章之用,因此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来获取材料,是应用文写作经常采用的方法。

获取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总的来说,获取材料要求以多为好,以全为贵。材料多了,便于比较、鉴别,更有选择的余地;材料全面,观点才能不至于偏颇,因此,动笔之前,应当围绕主题,占有详尽而充实的材料。

其次,强调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研究,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要挖掘材料能凸现主题的一面,使其在文章中发挥挖掘主题的作用。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 某日,某国驻广州领事馆的外交官员去珠江三角洲某市参观,市长亲自接待,但讲不好普通话请了一个翻译,本来 10 分钟就可以讲完的话,结果用了 20 分钟。此外交官用标准的普通话问:广东不是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吗么? 这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可展现不同的主题,但意义深浅不一。从较粗浅的角度看,可表现“市长不重视说普通话”的主题;进一步挖掘可表现“我们的官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办公的效率”。这样的材料还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开拓。同学可以动动脑筋来挖掘一下。

使用材料时,要分清主次。对材料的加工整理,无非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加强应用文的表达效果,处理材料的详略要以此为据。突出事件特征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材料可略写;处于主体地位的材料详写,处于从属地位、过渡的材料略写;读者不熟悉的材料详写,熟悉的略写;材料之间角度相异的详写,材料之间相同的略写。

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安排材料的先后顺序,在安排顺序时要考虑材料的主次、时间的先后、材料间的逻辑顺序、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过程等因素。

最后,数字材料是应用文写作中十分重要的材料,数字有时比文字材料更具体、准确、更能说明问题。因此,要注意: ⑴ 真实、准确地用好数据材料。 ⑵ 运用统计数据,展开分析论证,更好地为主题服务。 ⑶ 适当地使用统计图表。 ⑷ 变抽象的数字为具体,使其形象。如有两篇介绍乐山大佛的文字,其中一篇在介绍时用了这样一些数字: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这些数字看似具体清晰,但比较抽象,大佛的高大这一主题没有凸现出来。另一段文字这样写道: “佛像有三十多层楼高,耳朵有四人高,每只脚背上可以停五辆解放牌汽车,脚大拇指上,可以摆一桌酒席。” 这段文字也用了数字,但采用文字叙述的方法,使抽象的数字形象了,大佛的高大形象仿佛就在眼前,极好地体现了主题。

实训:

概括下列材料的主题。

1 .随着市场的进化,专业化分工的加强,未来 10 年内,以往支撑家电企业的自营渠道因为成本原因将全面撤退,而其他大量零星的代理商将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加盟到大的品牌渠道中,成为品牌渠道的连锁店。

2 .据 1987 年国家审计局的公报, 1985 —— 1986 年仅对 2700 多个县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查出被挪用、占用普教经费,竟高达 5 亿多万,占审计总额的 5 %,成了违纪金额中的主要项目。被占用的钱用来建干部宿舍、招待所、办工楼、买小汽车、经商办厂。一个县教育局竟把 40 万转入银行吃利息,而置全县二万多平方米的学校危房于不顾。

第三节 应用文的结构

固定性

一、应用文结构的特点 条理性

文种不同结构不同

应用文是经过长期写作实践,逐渐形成较固定的写作结构,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使写作更快速,阅读更便捷,提高办事效率。特别是公文写作,其格式更规范,结构更固定。

应用文写作要求有严密的思路,表现在结构上以求清晰有条理。在写作中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安排好结构。如写事件,就应按“开端——发展——结果”的顺序安排结构;写问题就应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安排结构。

凡文种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样式,应用文写作结构安排需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如写合同就需要将合同的条款按标的、数量、质量、价款等内容分条列项地写清楚;写通知要按目的依据、事项、执行要求的顺序安排结构。

二、常见的应用文结构模式

(一)单段式

正文内容用一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少而单一,不便分开,往往采用一段文字来表达。如写在商品外包装上的说明文;公文中的函、批复,也常用一段文字来进行写作。“玉兰油”写在外包装上的说明: “经实验证明能帮助减少细纹。四星期内,肌肤重现青春光泽。请不要涂抹在眼睛及眼睑周围。如不慎入眼,即用清水彻底洗清。如有持续眼睛刺激,请向医生咨询。如有持续皮肤刺激,请停止使用。请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这就是单段式。

(二)两段式

正文内容用两个自然段来表达。用于内容简单,不需每层内容都分段。这种结构模式,一般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把结语部分内容和主体内容分开写,单列一个自然段,成为两段式。即行文的缘由和行文事项为一段,希望、要求等结语为一段。

2 .写作目的缘由、行文事项各为一段。

3 .在转发、发布性公文中,将发布或转发的文件名和发文意见列为一段,执行要求另为一段。

4 .在答复性公文中,将表示收到对方文件为一段,而答复事项为另一段。

5 .没有开头、结语部分,将主体内容列为两段。

(三)三段式

这是短篇应用文比较规范的常用模式。正文把写作目的缘由、写作事项、结尾分为三段来写。

(四)多段式

它用于内容较多,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总共有四个自然段以上。一般是开头概述基本情况、说明原因、目的、依据,结尾单独成段或省略结尾,主体部分内容分为若干个段,各部分不分条列项。如短文式的说明书、简单的市场预测报告等。内容多、篇幅长的应用文书,一般不宜采用多段式,宜采用将主体内容分成几部分,用小标题或总分条文式。

(五)条款式

用分条列项的形式安排结构。规章制度、计划、合同和职能部门的一些文书,较多使用这种形式。全文从头到尾都用条款组织内容,给人以眉目清楚、排列有序的印象。

(六)表格式

这是应用文不同于其他文体所特有的一种结构形式。表格式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 .由职能部门或企事业管理部门或企业如银行、厂矿、公司等单位,事先印制好表格式的规范文本,将有关内容分项列出,各项之后留下空白,让使用或合作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填写。表格文书一般要注明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如申请专利、商标的文书、合同、税务征管文书、财务会计文书,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2 .作者单位临时制作的表格式文书。根据写作目的,将有关统计数据编制成表格。

三、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内容及写法

(一)标题

应用文写作的标题,要求充分体现主题,有的标题还有规范要求。这与文学作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标题有着明显的不同。应用文的标题通常有三种形式:

1 .公文式标题。这类标题程式性强,表达直接而少变化,主要用于公文。

2 .新闻式标题。新闻式标题通常又称文章式标题,又可分为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种形式。单标题有的直接提出文章主题,如 “小商品也要高质量” 、 “做好纪检信息工作实践与体会” ;有的概述主要内容,如 “积极财政政策仍将持续至少两到三年的时间” ;有的在标题中提出问题,如 “日本经济何时走出低谷” 。

双标题是有正题和副题的双行标题,其中正题符合单标题的要求,更多地突出文章主题,副题则对正题起补充作用,常常说明应用文的内容范围和文种,如 “靠名牌赢得市场——关于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 、 “繁重 · 活跃 · 稳定 · 上升—— 2002 年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

3 .论文式标题。这类标题或表达文章的观点和内容或点明所论述范围。如 “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 、 “双峰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与思考” 。

(二)开头

应用文写作开头担负着统领全文,揭示主题或全文的作用。开头要求开门见山,直接显露,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 .概述式。这种方式要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围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或背景。如一篇题为《加强民族团结 繁荣民族事业》的总结开头: “山东省青州市是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有回、满、蒙古、朝鲜、土家等 27 个民族, 2 . 6 万余人,占全市人口的 2 .5 %。近年来,青州市积极加强 民族团结,繁荣民族事业,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就是用了这一开头方式。报告、会议纪要、调查报告等文种也常用此开头方式。

2 .说明依据式。开头引用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法律,常以“根据”、“按照”、“遵照”等词语领起下文。如《关于粮食政策性财务挂帐停息的意见》一文的开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妥善解决粮食财务挂帐问题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各地清理粮食财务挂帐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研究,对粮食财务挂帐实行停息的有关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这种方式常在通知、批复、通告、规章等文种的开头使用。

3 .陈述目的式。开头以简明的语言,直接说明写作的目的和意义,常用介词“为”、“为了”领起下文。如《国务院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办公室的通知》一文开头写道: “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日常经济工作,国务院第 100 次常务会议决定,……”。

4 . 说明原因式。开头常用“由于”、“鉴于”、“因为”等词领起下文,也可以简述发文原因,再引出写作目的。如《广州市建设用地起坟通告》的开头 “因建设的需要,经核准,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征用天河区东圃镇堂下乡(村)土地。为便利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5 .议论式。开头用议论的表达方法,表达作者的看法,提出观点。如《现代化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开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会计工作也不断拓宽,过去那种单一的会计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的专门人才,必须相应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改变原来那种单一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造就一批复合型会计人才是当前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发展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所在。”

6 .提问式。先提出问题,然后引出下文。这种开头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这种开头方式常见于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的写作。如《核心竞争力——企业制胜的根本》的开头: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制胜的根本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企业能长盛不衰,有的企业只能成功一时,而有的企业却连一点成功的机会都没有?笔者一直为这些问题所困惑。” 这篇论文就是采用了提问式开头。

(三)结尾

应用文的结尾讲究言尽意尽,不留“余味”,不添“蛇足,更不能草率。常用的结尾方法有:

1 .强调式。对文中提出的问题作强调说明,以引起重视。

2 .结论式。对文中的主要观点或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或略作重申,以加深印象。

3 .说明式。对与主体内容有关但性质不同的问题或事项作补充交代、说明,以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如公文结尾交待施行日期、执行范围、传达对象、与该文规定不符的原有规定如何处置等;论文结尾处说明尚未解决而应另作讨论的问题。

4 .号召式。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未来。如公文的通报、市场预测、计划等常用这种结尾形式。如《关于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值班人员勇斗歹徒先进事件的通报》一文结尾就是采用这一方法。

5 .建议式。针对设定的施行目标、产生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除了上述几种结尾方式,还有请求式、责令式、表态式等不一一列举,有的则没有结尾,自然收尾。

实训:

指出下列开头所使用的方式。

1 . 20 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计算机市场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启动和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1 年至 1997 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达 56.9 %。 1998 年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和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增长速度下降。此后,经过调整和转型,我国计算机产业和市场在发展速度、结构升级、市场拓展、出口贸易、企业转制等多方面均出现了飞跃性的进步。

2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与科技、经济的关系如何?不久前,河南教委组织 17 个地区、 34 个县教育部门的同志对 100 多个村进行调查。

3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 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行国家公务员医疗补助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公务员医疗保障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第四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及语言

一、表达方式

应用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只有叙述、说明、议论三种,而描写、抒情一般在广告、调查报告、经济新闻等文体中偶尔使用。我们现在只谈叙述、说明、议论这三种方式在应用文体中的使用。

(一)叙述

叙述这种表达方式是应用文体写作常用的一种方法。有的以叙述事实作立论的依据,如通报、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市场调查、总结等;有的以叙述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和预测;有的对事实作如实反映和记载,如会议纪要、合同、诉讼公文等。叙述在应用文写作中有如下几个特点:

1 .以记事为主

应用文写作反映现实,解决问题,与记叙文以写人为主不同,而是多以记事为主,如反映经济活动状况、市场情况、经济信息、介绍典型经验、阐述事情原委、总结工作等,采用叙述来记事。

2 .叙述客观真实

文学作品的叙述可作艺术加工,所述事件不必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应用文不同,其所述事实,必须客观真实,不允许对事实夸大或缩小,更不能歪曲事实或主观臆造,否则就会导致决策失误,使经济活动混乱,使企业和消费者蒙受损失。如市场预测所依据的市场事实失真,那么预测结果必定出现很大的偏差,从而导致决策的失误。

3 .以概括叙述为主

文学作品需通过叙述细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而应用文写作则是通过叙述为文章得出正确结论作依据。如通报的叙述是为后面阐述事实的性质,达到对这一事件学习,鉴戒或引起注意的目的而服务的。叙述本身不是全文的核心(主题)所在,因而应用文写作的叙述大多用简明扼要的概括叙述。

4 .多用顺叙

为使应用文条理清晰,让读者掌握理解所述的客观事实,在文章中常常使用顺叙。在叙述时有的按照时间顺序,有的以事件发展的顺序,有的按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来叙述,这样叙述能使较复杂的事实头绪清晰,一目了然。

5 .语言较平实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平铺直叙,较少使用修饰性词语,笔法较朴实。因为应用文语言是需把握问题实质,直接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而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文笔的曲折,主题的含蓄 , 讲究语言的修饰性、词语的色彩,常用修辞手法,应用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其语言的简洁朴实。

(二)说明

说明这一表达方式在应用文中是与叙述相结合的,起到对客观事物真实介绍说明的作用,有很多文种都依赖这一表达方式。如说明书、报告、请示、经济活动分析、合同、自荐书等,都离不开说明。说明在应用文写作中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 .说明客观、科学

通过说明真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本质特征,这就要求说明需客观、科学、严肃。

2.多用数字进行说明

说明不但要客观真实,而且要做到准确无误,用数字进行说明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因此在应用文写作中就少不了数字进行说明,特别是需要反映量的变化时,数字的作用就尤为突出。

3.综合使用多种说明方法

在说明方法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是多种方法结合同时使用。如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定义说明和分类说明等说明方法结合运用,这样可以把事物说得更具体、准确。

(三)议论

应用文写作常常用议论的方式进行评论、分析,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阐述主题。其议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重数据、重材料

与议论文的议论不同,应用文中议论不是靠言论的雄辩,而是需要无可辩驳的事实材料和数据为依据,正可谓“事实胜于雄辩”。应用文反对不切实际的议论。如在一篇《三季度物价水平》的经济活动报告中,对该季度的物价水平转降的情况分析是这样议论的:“ 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 0.8 %,涨幅比二季度缩小 0.8 个百分比,其中 9 月份已转为下降,同比下降 0.1 %;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 0.9 %,已连续 4 个月处于下降之中,并且降幅在不断增大;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标同比下降 1.7 %,降幅比二季度增大 1.4 个百分点。各种物价总水平再次全面转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外生性涨价因素所致,但这也清晰地表明困扰我国经济的紧缩和总需求不足问题并未真正消除,而只是被外生性涨价因素掩盖起来了。一旦政策支持力度减弱,经济就会再次下降。” 这段文字在议论时采用了大量的数据材料,材料充分,议论切合实际,得出的结论有说服力。

2 .常与说明、叙述等方式结合使用

夹叙夹议、说议结合,是应用文中的议论特点。应用文写作往往不单独进行完整的议论,议论依赖于所叙述的事实和说明的现象,是在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如在一篇《靠名牌赢得市场》的调查报告中,文章是这样写的:“ 90 年代初,瑞士、日本各种品牌的钟表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决策层认真研究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决定借鉴国外钟表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走‘少而精的道路,即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取胜,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工艺上精益求精,把人、财、物集中用到刀刃上,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后来居上。 ”这段文字采用夹叙夹议方法,材料具体,剖析深入,语言生动活泼。

二、 语言运用

应用文的语言与文学创作的语言有较大的差别,其主要特点是:

(一)程式化

程式化的语言是写作实践的产物,是应用写作实践中常用的习惯用语,这种语言已经约定成俗,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共识。学习掌握这种语言的关键是表达要简明合乎规范。程式化的语言根据功用不同,可大致分为下列几方面内容:

举例

称谓语

本人、我、你、贵、该

起始用语

兹因、据核实、关于、鉴于、为了

结尾用语

为荷、为盼

表态用语

照办、可行、同意

谦敬用语

请、承蒙、惠示、惠允

时限用语

当即、立即、从速

期望用语

务希、务请、如蒙、勿误

列举概括用语

各类、多起、数事、上项、如下

特殊含义的用语

签发、核查、归口、取缔、缺口、责成、任命、复议、追加

(二)书面化

应用文的写作性质决定其语言风格表现为简明、规范、严肃,而书面语能较好达到这一语言要求,因而应用文语言大多采用书面语进行书写。如《中共中央关于接受宋庆龄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的决定》中写道: “她一贯是共产党最亲密的战友,是中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领袖之一,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前驱,是全体中国少年儿童的慈爱的祖母……。” 中的“同胞”、“战士”、“祖母”等用的都是书面语,改为口语就不合适了。

(三)常用数词

应用文写作常用数字来说明问题,因此经常大量使用数字。在分析问题、说明问题时,运用数字,可以比较明确地表达事物的状态,从而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如一个企业管理是否先进,只有运用同行业国内外的对比数字才能说明。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讲到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时用了三个数字:美国科研队伍有 120 万人;前苏联是 90 万人;我们是 20 多万人。这三个数字勾勒出三个国家科研队伍的基本状况,十分清晰地说明了我国科研人员少、队伍小的现状。应用文常用的数字有以下几种:

举例

绝对数和概数

乐山大佛身高 71 米 ,头高 14 ﹒ 7 米 ,宽 10 米 。

平均数

力争五年内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十二点五左右。

百分数

2003 年,我国粮食增长 16 %,棉花增长 66 %,糖料增长 83 %。

对比数

甲比乙多生产了两倍。

(四)运用应用文语言的要求

1 .叙述语言需简洁、概括。

在进行叙述时要用最简短的语言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不应纠缠于耗时费事的具体情节之中。如有一篇表彰通报是这样写的: “ ××× 在科学研究上走的是一条不平凡的路,他全心扑在科研上,而忘记了个人的事。有一次孩子病了,他妻子在家里忙着护理,打电话到 ××× 单位叫他赶回家把孩子送医院治疗。 ××× 接了电话答应后,电话筒一放他又埋进了实验。他妻子在家中左等右等等不到他回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往 ××× 单位打电话,这时 ××× 正潜心做实验,电话铃声都没听见了。他妻子又急又气只好打 120 急救中心的电话,才把孩子送往医院治疗。他的小孩高烧退后,还在问他妈妈:‘爸爸又出差了吗?或者还没下班……” 该公文将 ××× 先进事迹作为表彰决定的理由时,不懂得以最简洁的文字陈述特定时空的信息,通过快叙概述事实的主干,而仍用记叙文慢叙写话的方法表述公文事实,结果摆脱不了耗时费字的情节纠缠,公文内容冗长,不简明扼要,失去了公文的品味,违背了文约事丰的要求。

2 .语言表达要严谨、有分寸。

应用文语言表达是否严谨有分寸,关系到对问题的判断、处理是否合理、准确。如一份处理决定,其中这样写道: “李××在 1998 年 9 月间收受×××工程公司的 50 万元的巨款。案发后李××还和×××工程公司经理及会计订立攻守同盟,妄图掩盖其过错”。 文中“过错”一词有失严谨,表述与事实不符,李××的行为不是过失而是严重犯罪。

3 .数据语言书写要规范、清晰、准确。

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同一篇文章中序数数字的体例要统一,不能体例混杂。如 “农历初一至初 7 放假” 一句,前后数字体例书写不规范,需统一书写。同时分数与小数的体例也必须统一。如 “该县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 95.6 万元,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十三 ” 也出现了混写的错误。( 2 )表示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均需使用阿拉伯数字 , 而星期则用汉字。如” 21 世纪 ” 、“ 90 年代 ,“星期五”。( 3 )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表示概数时,应该用汉字书写,数字与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将其隔开。如“ 3 、 4 天 ” 应写成”“三四天”,“七、八种”的“七”和“八”之间不能用顿号隔开。

4 .朴实、简洁。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无误,朴实无华,简洁有力,不像有些文学作品用华丽多彩的语言去描摹事物,呈现事物的形象,而是提倡朴素美,简洁美。如一篇公文是这样写的: “ 2000 年某天深夜,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刹那间,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被一片汪洋吞没。接连几天如注的暴雨,淹没了田野、冲毁了村庄和工厂,交通、电力、通讯一度中断。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段语言就违反了应用文语言的写作要求,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不够朴实、简洁,也有失真实。

实训:

指出下面语段中语言表达的错误。

( 1 ) ××× 收受包工头的贿赂几十万元,造成国家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二千多万元。

( 2 ) ××× 自 1998 年以来用五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省部级的科研成果十多项,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的奖励。

( 3 )国际化的经济浪潮汹涌澎湃,怀有强国之梦的国家就是以能加入 WTO 为最高梦境的。随着入关的脚步一天天逼迫,我市的乡镇企业局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抓实干,使我市乡镇企业的局面生机盎然,发展蒸蒸日上,千帆竞发,波澜壮阔,入关前的我市乡镇企业的形势十分喜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写作基础知识大全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公共基础知识作文写作

全文共 1757 字

+ 加入清单

在考公共基础知识时需要进行写作,那么应该如何写作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根据作答要求作文;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每天仍是不断地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它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

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

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联系实际

(3)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4)请在主观题答题卡上作答

二、【写作参考答案】

【解析】这属于寓言故事的出题方式,主要是围绕鲨鱼,面对强化玻璃在历经失败过后,产生相对安逸的思维,等到危机困难真正解除,却不能迎接之前的目标,想告诉我们,面对失败挫折,应该积极面对,不能退而求其次,因此,这篇文章立意是应对挫折,获得辉煌。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可以从良好心态、激发个人潜能、调整人生目标方面进行论述。

历经挫折 迎接辉煌

贝多芬曾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人的一生不能没有老师,就如同不能没有挫折一样。遭遇挫折,是人生常态,就像四季轮回、秋去冬来一样,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非人力所能避免。挫折是一个火药桶,点燃它会给人们带来苦难,带来不幸,带来失利;同时坐车又是一把金钥匙,拿着它会打开成功的大门,踏上人生的巅峰,通往幸福的天堂。因此,正确面对挫折,才能迎来新的篇章。

笑对挫折,能够培育良好心态,享受生活。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有坦途就有坎坷,有甜蜜就有苦涩。人生之路,从来都与挫折相伴而行。然而,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一块块垫脚石,是通向成功的一级级阶梯;对于弱者则是一道道绊脚石,会把弱者跌得鼻青脸肿。

挫折,有时候也会像一座沙漠,试图使人迷失方向。然自信者手中始终会握着一枚“指南针”,他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勇往直前地向着目标进发;而失意者整天却像一个无头苍蝇,撞到哪儿算哪儿,一辈子也走不出“沙漠”。要想享受生活,就要正确对待挫折,时时怀着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乐观态度,笑对自己的挫折和苦难,去做,去努力,去争取!

笑对挫折,能够激发个人潜能,助力成长。挫折是积累经验的必修课,是走向成熟的催化剂,是收获果实的剪刀手。数风流人物,都是历经挫折方成宏图伟业。勾践卧薪尝胆终成一代枭雄;马云买保险的失败,造就阿里巴巴;刘伟电断双臂与白血病的次次打击,但终成“双脚弹琴小王子”。然而,生活中小学生因暑假作业未完成而崩溃跳楼的例子引人深思。究其原因在生活过于一帆风顺,没有遭受过挫折。因此,有意无意遭受点滴挫折,可以使我们告别安逸,在风雨中接受洗礼,从而拥有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笑对挫折,能够调整人生目标,实现梦想。歌德用尽半生学画无成,面对人生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济世,最后发现治一人不能拯救全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事业。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古人在千百年前就告诉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变得智慧和强大。但是,每个人都无法直接预料到适合干什么,只有在不断的遭遇挫折不断进行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最适合穿的鞋。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的梅花扑鼻香”启示大家梅花妖娆美丽的获得是经过冰冷的寒冬。

同样,个人的成才也需要勉面临不断的碰壁,需要展现乐观态度与艰难选择的切合之魅,最后在挫折中使自己不断成熟。

[公共基础知识作文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新闻的写作基础知识:消息的写作

全文共 2338 字

+ 加入清单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 ,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

一、消息种类

(一)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 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 新闻),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二)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消息 报道。

(三)典型消息: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 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 (四)述评消息: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 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 其中的两种。

以上四类消息,以动态消息较易写作,可以经常练习写一些,从实践中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二、消息写作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 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有的新闻学上补充了一个要素:HOW(如 何)。在五个W和一个H中,最主要的是What(何事)、Who(何人)。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 个方 面的内容。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 排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 简单,大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 在后面。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一)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 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如:《两位市长直接关怀 大港“油郎”喜结良缘》(新华社1990 年1月6日电讯稿)、《地球三分钟 净增五百人》(新华社1996年7月13日电讯稿)、 《杭城新事见新风 拎书拜年书压岁》(1991年2月19日《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 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具备 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

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③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④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⑤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以上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末,导语有哪些类型呢?

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

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变化中的或突发 性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酿成 气氛。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 思考。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

5、号召式。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还有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三)主体

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 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 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四)背景

1、什么是背景?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 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 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西方新闻学认为背景就是对新闻事件作出的解释。美国新闻学家赖斯特说得很清楚:“我看 不出新闻背景与解释有什么区别。”“解释,在我看来,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入化。就是把单 一的新闻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去写”,“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从而使读者能够对 新闻事件作出客观的判断。”

但是“解释”不是议论,解释本身就是事实,也就是说用事实去解释。所以新闻背景又称之 为“事实背景”。

2、背景有哪些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第二个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第三个作用,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第四个作用,表明记者的观点。记者是不准在新闻中发表议论的,但是,谁也无法禁止记者 通过自己来写的新闻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看法。纯客观的报道是不存在的。

3、背景的类型有几种?常见的有三种:对比性的,说明性的,注释性的。有的新闻学则将 背景分为四种: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五)结尾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 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文学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339 字

+ 加入清单

一、中国古代代学

(一)先秦代学

①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等。(刘安:《淮南子》)

②先秦散代

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 ,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代。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代。 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 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 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代《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学习规律,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有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代学

A、两汉散代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代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 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传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代和散代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三)、魏晋南北朝代学

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代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 曹丕、 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

③“竹林七贤”。 阮籍、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刘咸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 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代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2、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 《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语文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135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是很重要的一道题目,那么我们要掌握写作的哪些基础知识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写作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作文基础知识

1、审清题意:“五审”

(1)审清体裁(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

(2)审清题材(人、物、事、景)

(3)审清范围(时间、地点、人称、事件、对象具体限制)

(4)审清主题(中心思想)

(5)审清其他要求(附加要求)

2、确定主题:“四要”

(1)主题要正确(反应生活实际)

(2)主题要集中(一个文章不能多个主题)

(3)主题要鲜明(明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立场)

(4)主题要深刻(深挖内涵思想)

3、选择材料:“四要”

(1)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多写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2)选择真实的材料(真实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选择新颖的材料(新人新事)

(4)选择独有的材料(具有创新性)

4、编写提纲“五点”:

(1)拟好题目

(2)确定主题

(3)段落安排

(4)每段的主要意思

(5)重点段落的层次安排和内容

5、修改文章“五看”:

(1)是否切题

(2)主题、思想是否明确、突出

(3)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题、内容是否具体、完整

(4)看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

(5)看标点是否正确。

(二)看图作文 “一看二写,四要两注意”

“一看二写”:先看图,再写作文

“四要”: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具体描写。

“两注意”:看清全画面内容;分清图上内容主次和表达的中心。

(三)记叙文·记事

(1)写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事件经过写具体

(3)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写

(4)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四)记叙文·写人

(1)确定写作对象

(2)确定人物的思想品质

(3)选择典型的具体事例

(4)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进行描写。

(5)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五)记叙文·状物——“五要三注意”

“五要”:

(1)抓住物的特征

(2)按一定顺序写

(3)既写静态又写动态

(4)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等手法把内容写具体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三注意”:

(1)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2)明确中心,展开想象

(3)根据内容,安排顺序。

(六)记叙文·写景

注意六点:

(1)抓住景物特征

(2)注意时间、地点、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景物特点安排恰当的顺序

(4)采用多种手法表现景物特点及变化

(5)写出自己的感受

(6)借景抒情

(七)应用文

1、应用文大多以记叙文为基础,但是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种应用文的格式

2、常见应用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通知、留言条、表扬信、建议书和日记。

3、具体格式:

(1)标题居中。(除了书信、留言条和日记没有标题,其他皆有)

(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

(3)署名和日期:先写署名,另起一行写清“*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陈情表写作背景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对祖母感情的深切、侍奉的殷勤和依附的紧密。勾勒出陈情不仕的一个很重要的画面。

西晋人李密所著,是他写给晋武帝的奏章。当时时局动荡皇帝希望李密能出来做官。因为李密是蜀国人在蜀国又以孝著名,当过官很有名气。所以皇帝希望他能出来做官来服民心。并且希望进一步扩充领土就更加希望天下人以为晋朝清明来进一步取得他国民心。李密孝顺同样也有着浓厚的忠君思想所谓“一朝君主一朝臣”但他为了保全性命就写了这篇表。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

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

李密早有孝名,据《晋书》本传记载,李密奉事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武帝览表,赞叹说:“密不空有名也”。感动之际,因赐奴婢二人,并令郡县供应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终养。

在李密写完这篇表后一年左右的时间,刘氏就去世了。他在家守孝两年后,出仕官职很小,因为当时的政局已相当稳定,晋武帝不需要李密了,便不再重视他。李密做了两年官后辞去职务。

南宋文学家赵与时在其著作《宾退录》中曾引用安子顺的言论:“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青城山隐士安子顺世通云。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

总结:这个结论含蕴精警,表面看来它有对武帝的忠敬之心,又有对祖母的孝顺之情,使武帝意识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一一出自肺腑,句句有理,处处合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写作基础知识:电影剧本

全文共 10064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剧本,包括着三种不同的剧本,即电影文学剧本、电影分镜头剧本和电影完成台本。小编收集了电影剧本的写作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电影剧本,包括着三种不同的剧本,即电影文学剧本、电影分镜头剧本和电影完成台本。今天,几乎任何一部发行放映了的国产影片都同时拥有这三种剧本。就一部影片所拥有的这三种剧本的内容而言,是大致一样的,但它们是由影片不同职务的创作人员完成的,而且在影片制作的不同阶段上出现,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一 、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文学剧本的创作活动,是一部影片总体创作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它是由电影编剧来完成的。在影片的全部创作人员中,编剧是第一个接触生活素材的人,是他最先从生活中获得启示、灵感、冲动和思想,对素材进行分析、选择、加工、提炼,使之成为一部影片特定的题材,构思出人物和情节,并组织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格局,设计出与内容相应的艺术形式的。

电影文学剧本是电影的基础,它对未来影片的主题、人物、情节、结构、以及风格、样式等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导演在把一个电影文学剧本实现在银幕上的时候,对上述内容通常是无法作根本改动的。例如他不可能把在文学剧本中本来是顺序讲下来的故事改成插叙或回叙式的结构;他也不可能把一个喜剧剧本导演成一部悲剧。除非在拍摄之前他重新改写电影文学剧本,而这样的作法反而更加说明文学剧本乃"一剧之本"了。

电影文学剧本是一部影片成功的保障。一个导演只是在拥有一个好剧本之后才有可能组织创作班子,展开他的工作;一个电影厂的领导部门只有在审定了电影文学剧本并对它的思想艺术质量做出充分估价之后,才有可能下达生产命令,投放摄制经费。

二 、电影分镜头剧本

又常被称为导演台本或导演剧本。

电影是由一个个场景和一个个镜头组成的。导演在拿到满意的文学剧本之后,就要作一些更为具体细致的拍摄计划,比如这一段戏用多少镜头拍,这些镜头是从什么角度、什么距离、什么方式(推、拉、摇、移……等)去拍。在这个剧本中,哪些戏可以在同一个景里拍摄?哪些戏可以在同一个季节里拍摄?等等。所有这一切,在文学剧本中通常规定的并不是十分明确,有些问题甚至根本不去规定它(例如不规定拍摄的镜位、景别),所以导演要以电影文学剧本为依据,在电影分镜头剧本中把它们制定出来。只有这样,摄制组全体人员才能根据分镜头剧本的十分具体的指示,着手自己的工作。

分镜头剧本的写作方式因导演的习惯而不同。有的导演喜欢自己单独来干,有的导演则喜欢同它的主要创作人员(摄影师、美工师、录音师、化妆师、道具师……)一齐讨论研究,最终把它制定下来。

三、 完成台本

又常被称作镜头记录本。这是在整部影片拍完之后,由场记完成的工作。导演在拍片过程中并不总是按照分镜头剧本进行。他经常灵机一动地改变自己在分镜头剧本中订下的方案,作一些增删改动。完成台本的任务就是把拍成并定了稿的影片中一切技术、艺术内容,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并详细写明每个镜头的呎数。每卖出一个影片拷贝,都附上一册完成台本。这样,电影理论工作者可以把它作为一种研究资料,比如通过它与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的对比,看看其间作了哪些改动,琢磨一下改动的原由。电影放映部门可以根据它对拷贝作检查,看看它的损坏程度,并据此进行修复。最后,我想说明一点:在口语中,我们又常常习惯地把电影文学剧本简称为电影剧本。在这本书中,我们也认同这种习惯式的说法,把电影文学剧本称为电影剧本

电影剧本的文字形式

可以肯定地说,电影剧本不象写信或打电报那样有个固定的文字形式。它的文字形式甚至比话剧剧本更自由。譬如话剧剧本大约总是先在起首写上时间,地点,人物表之类,然后再写内容----台词,和写在台词缝隙里,用括号括起来的情景说明。电影剧本却没有这一套成规。一个电影剧作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习惯或剧本内容的需要,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文字形式。在此,我只能根据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把电影剧本的文字形式粗分为两大类。

一 、可读性较强的剧本

这种类型的剧本在苏联和我国较为流行。它们的文字形式大都有如下几个特点:(1)剧本不但是可供拍摄的(习惯上称为"可拍性"),而且也很注意文字语言的修辞和文采。它既为导演拍摄提供了基础,又能成为一种普通读者直接阅读欣赏的文字读物。例如《甲午风云》、《红色娘子军》、《归心似箭》、《巴山夜雨》等等;我国已经翻译出版的苏联电影剧本《夏伯阳》、《红莓》、《恋人曲》等等,即便作为读物阅读,它们所给予人的审美快感也不亚于小说。(2)往往以场景的时空变化来划分剧本的文字段落,但不在每次时空转换的时候标明时间,地点之类。而是通过对情节的描述自然而然地把那些内容体现出来。这样就可以使读者在阅读时保持住情绪的连贯性,不被"5.县城火车站。寒冷的冬夜。"之类的文字打断。例如《夏伯阳》中的这一段:

小县城的火车站上,停着客车。司令部车厢的车窗里,灯火辉煌。传来断续的铜号声,火车头调度的汽笛声,缓冲器的铿锵声,挂车员的口笛声…… 在司令部华丽的车厢里,一个穿着卡别列夫中尉军服的军官站在一大幅标着战线的地图前面。

如果按照镜头记录式剧本的写法,这两段前边都会标明时间,地点,比如第二段文字起首可能专用一行文字写上:"6.司令部车厢内景。夜。" 甚至有这样一些剧本,编剧为了不打断读者在阅读时情绪上的连贯性,索性不以场景的时空转换来划分文字的段落,而是以情节发展相对完整的阶段来划分。例如美国电影剧本《克莱默夫妇》在同一文字自然段落中写下了一系列不同时空中发生的场面:先写父亲特德带儿子在公园里玩,同女邻居聊天,再写他在办公室给儿子打电话的情景,而后又写俩人一同在家中用晚餐…… (3) 不对拍摄技术作明确的规定(比如注明什么"特写"、"推"、"淡出"之类),而是通过对艺术形象的直接描写把那些内容暗示出来。例如苏联电影剧本《应该为她辩护》(又译《辩护词》)的开头这样写道:

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站着一位面目清秀的青年,他身体斜倚、臂肘撑住铁栅栏,正在等待什么人。我们从裁缝店里偷偷地注视着他,仔细地打量他,简直出了神。那女裁缝干脆凑在玻璃窗前看。后来,她终于转过身来对我说:

这段文字虽未写明用什么具体方法拍摄,但有经验的导演却不难想象出摄影机的拍摄位置。例如被我加了着重号的那句话,暗示出摄影机是由屋内对准街窗方向拍摄的,而且会出现女裁缝的近景。最后一句则暗示出境头里该出现正试穿衣服的女主角了。这样的写法有一定的好处,它可以使导演能动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也不使读者因被那些技术术语干扰而破坏了阅读时的情绪。

二、 可读性不强的剧本

这类剧本在西方国家和日本比较流行。它们大致有如下几个正好与前一类相反的特点:(1)编剧把提供导演拍摄作为自己唯一的责任和目的,并不准备使自己的剧本成为一种文字读物。因此,多采用对动作或画面的直接白描,不追求文采,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可读性。例如日本影片《裸岛》的剧本:

2. 黎明

海还在沉睡。

人也在沉睡。

晨雾中传来橹声。

一只小舢板靠近岸边。

船上有一对贫苦农民夫妇,那是千太和阿丰。

千太是个三十五、六岁动作笨拙的矮胖汉子。

阿丰是个二十六、七岁,脸色微黑肩膀很窄的妇女。

船上放着四只木桶。

两人各自用扁担挑起木桶,走上岸边。

象这样的剧本,普通读者是读不出什么味道来的。(2)以场景(有时甚至细致到以镜头)来划分文字的自然段落。在每段之首专用一行文字标明场(或镜)号,场面发生的地点、时间等等。例如上面列举过的《裸岛》中的那段文字,一开始就标明了场号和时间:"2.黎明"。后面的段落又有标明地点的,如:"22.梯田"、"23.干旱的大地"。而"24.海滩上的松球"就写下了镜头内容,这一文字段落是一个仅仅包括一个空镜头的场面。(3)这类剧本经常明确地从技术上规定拍摄的方法,甚至详细地对摄制组的其他创作人员(导、演、摄、录、美……)也做出许多的较为具体的指示。例如法国电影剧本《广岛之恋》开头的这一段文字的描写:电影开始时,两对赤裸裸的肩膀一点一点地显现出来。我们能看到的只有这两对肩膀拥抱在一起---头部和臀部都在画外,上面好像布满了灰尘、雨水、露珠或汗水,随便什么都可以。主要是让我们感到这些露珠和汗水都是被飘向远方、逐渐消散的"蘑菇云"污染过的。

剧作者在这段文字里十分明确地在拍摄方法上、镜头的距离上、画面构图上、人物造型上提出了技术方面的要求。由于这类剧本看上去较接近于导演的分镜头剧本,故而人们又常常称其为镜头记录式剧本或技术剧本等等。

当然,这两种不同文字形式的剧本的划分只是相对而言的,有很多剧本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它们既追求文字语言的文采,又在必要的时候对摄法作一些简要的提示。这种剧本在今天的我国是较为普遍的,《祝福》就采用了这种文字形式。我见过不少初学者采用镜头记录式剧本的写法,行文之间加入了很多技术术语,诸如"特写" 、"淡出"、"推"、"拉"之类。由于他们尚未弄懂那些导演术语的内涵和使用时的逻辑根据,而仅仅是为了装点自己的剧本,让人读来似乎很有点象个电影剧本似的,其实,那些术语常常让内行人看了以后不免皱眉摇头,有时甚至感到有些画蛇添足。例如有个青年写道:"一缕轻烟从铜烟锅上冉冉升起(特写)。"其实,稍有点电影常识的人看了这句话就知是个特写镜头,这时再标明"特写",就显得多余了。

我以为,初学者不宜采用镜头记录式剧本的文字形式。那种文体应建立在你对电影的导演和制作知识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基础之上,没有这个基础反倒会弄巧成拙的。

03 小说和电影剧本的不同?

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一些颇有水平的小说家对写电影剧本发生了兴趣,但在他们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之后,写出的东西却常常无法拍摄,或者即使拍摄了也不是什么好作品。这使他们非常恼火,因为若把这部分生命用来写小说,成果要比这大得多。于是他们乘兴而来,扫兴而去,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轻易地去写什么电影剧本,并告诫别的小说家也不要去写电影剧本。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

原来,小说和电影剧本虽说都是用笔在纸上写故事,但叙事的方法、手段和构思的规律却是有差别的。写小说和电影剧本虽说都需要运用形象思维,但电影的形象思维特殊一些,它叫做电影思维。这种思维要求剧作者在构思的时候,时时刻刻站在摄影师的立场和视点展开艺术想象。他的脑海里总是张挂着一个银幕,构思中的一切生活都只能在这个四方框框里出现。这就好像戏剧家在构思的时候,脑海里总有一个舞台是一个道理。我们知道,凡是出现在电影银幕上的一切内容都是十分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如果一辆车迎面驶来,那就一定是一辆汽车或是一辆火车,不可能又是汽车又是火车或随便什么车。这一特点与小说相去甚远,小说的文字描写需通过读者头脑中的想象才能变成形象。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不同的读者就可能想象出不同长相的贾宝玉来。但一旦把《红楼梦》拍成电影,贾宝玉就只能是具体地由一位演员扮演的贾宝玉了。正因为电影有这么个特点,所以电影思维也就要比小说思维更为避虚就实。

比方说肖像描写吧,你写"一人走来,四十多岁年纪,一看便知是个善良和气、讨人喜欢的人。"这就不符合电影剧本避虚就实的要求。因为"善良和气、讨人喜欢"只是对性格抽象的、虚泛的形容,导演无法得知这些性格是具体通过什么形象一看便知的。你不如这么写:"一个人走来,四十多岁年纪,胖乎乎的脸上带着一种颇有感染力的心满意足的微笑,他不断对身边走过的人点头打招呼,那些熟人们---不论年长年轻--都亲切地拍拍他的肩,拉拉他的手,甚至刮刮他的后脑勺。"当然,这不一定是段好文字,但至少它是可拍的。

小说家企图通过文字描写使读者对人物外表特征有个正确的想象,往往需要对肖像作十分细致入微的描绘。有时,这种肖像描写甚至是连篇累牍的。电影剧本中的肖像描写虽求具体,但又不能过于繁杂琐细,因为一个人物的造型最终还要由导演、演员、化妆师、服装师等一系列创作人员的合作实现在银幕上,规定得过于具体是没多大意义的,只需抓住关键性的、能从某一侧面反射出人物个性特征的细节具体地描写出来就行了。

电影剧本中的景物描写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语言尽可能简洁,但又绝不能虚泛、抽象。比如,"夜,甜蜜而温柔的夜。"这样的写法就要不得。你必须把"甜蜜而温柔"这层意思通过视听形象表露出来才行。比如你可以写:"街道旁的垂柳隐退到暮色里,街灯向路面喷洒下金红色柔美的光,一辆洒水车从街上缓缓驰过,湿湿的路面便映出灯光,象是闪光的河。一对情侣相偎而来、飘然而去。晚风里远远传来隐约的圆舞曲声……"这样,你就通过具体的视听形象所体现出的舒缓的节奏和韵律,把那种"甜蜜而温柔"的情绪传导出来了。

在一部电影剧本中,最重要的还是写好人物的行动。电影剧本中的行动描写与小说中的行动描写之间的差异也许是最突出的。小说家写人物行动,常常用很多抽象的语言直接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却不一定直接描写这些内心活动是通过怎样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的。现在,我信手从中篇小说《万元户主和猫》中摘来这样一段:他家的大花猫病得厉害。按理说,他不能去开会,要想办法抓紧诊猫病。但他怕人家说他装大、装阔,发了财就喊不动了。他之所以能混到眼下这步田地,当初离不开干部们呢。人在得意的时候,引人注目的时候,千万不可傲慢哩。

第一句就不符合电影的要求。在电影剧本中不能只写"猫病得厉害",要具体写出"厉害"成什么样子才行,否则就等于把编剧的责任推给了导演。后面的句子就更无法拍了,他们都是写对人物内心矛盾的直接介绍,至于这时的人物是站着还是蹲着?是坐在炕沿上叹气还是准备出门?我们一概不得而知。当然,机械地要求电影剧本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具体的形象也是不对的。其实,在不少时候,编剧对自己设计的人物动作加上一些解释,也是必要的和允许的。例如《裸岛》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11. 村里的路上

阿丰挑着空木桶边走边向来往的行人恭敬地行礼。因为阿丰一家在村里所处的地位低于村里所有的人,所以不得不走向对方恭敬地行礼。

"因为……"后面的这句话,就是对阿丰前边行为的解释性语言。我们可以看出,这种解释性语言与小说中直接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语言不一样。它有一个重要的存在前提,即这种解释是依附于具体的动作描写的,是能通过那个动作表现出来的。创作者之所以写入这类句子,一定是他认为有必要让导演和演员知道自己前边写下那个动作的用意,以使他们更好地把那层意思通过动作表现出来。比如上边这一例中,如果不作解释,"阿丰对人行礼"这个动作的意义可能会被导演和演员忽视。经编剧一解释,他们得知剧作者如此设计的苦心,在表现这个动作时就会掌握恰到好处的心理依据,通过行礼表现出因地位低下而露出的卑谦来。但又要注意,如果导演和演员通过行动描写完全可以看出人物做出这些行动的内心动机和内心依据,编剧如再用一些话语把它们解释一番,就是不必要的了。电影剧本的行动描写还不允许小说中常见的那种对动作过程的"虚处理"。例如,"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兰兰已长成了大姑娘。""他找遍了大街小巷,可就是寻不见小佳佳。""他夜以继日一连苦战三天,终于攻克了最后一道技术难关。"这些句子都是无法直接搬上银幕的。例如中间那一句,除非你把他写成这样:

"人群熙攘的公园里,他焦急地寻找、呼唤着小佳佳。

街头,他焦急地向警察询问。

他在百货商店里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地寻找着……

他精疲力竭地坐在街头一家商店的台阶上。

电影剧本与小说的又一不同之处是它不允许写入视、听以外的内容,比如肤觉、味觉、嗅觉等。"他和她走在一起,她身上散发出的香味使他迷醉。""脸孔开始象针扎般发痛。"这些句子如果出现在小说里不算稀奇,可是一旦你把它们写入电影剧本,人家就会说你是外行,因为再高明的导演也不可能把它们表现清楚。

最难办的是,小说作者只管写他要写的一切,完全不必顾及自己与被表现的对象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之类的问题,而一个电影剧作家却不能这样,在他头脑中出现的不再是随心所欲的漫无边际的生活场景,而是一个又一个有着具体的方位、具体的视句和拍摄方法的镜头。他在稿纸上写下的,实际就是在他的大脑银幕上由这一个个镜头组成的影片。而这部影片的包括导演、表演、摄影、剪辑等等一切制作过程,都是由剧作者一个人预先在自己的大脑中完成的。一个人的文字表达能力再强,如果没有这种电影思维,写出的东西也往往只能读,不能拍。我们从下面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这一点。

例一:"车身上,北京开往C市直快的白牌。"

也许,我们在小说中写什么"M君"、"S市"尚无不可,但如果表现在银幕上,这块牌子莫非写成"北京--C"吗?这不是苛求,这暴露出作者在写它的时候头脑里没有画面感觉,而这对写电影剧本的人来说是至关紧要的。

例二:"在场的三人,眼光对视着。"

如果我们在写的时候考虑到了演员的表演,就会发现,要么是其中一人与另外两人对视着,要么是其中两人对视着,而第三人左右地观察他们。三人对视是不可能表演的。

例三:"从海边吹来一阵风,吹动了果实累累的树枝。真奇怪,这棵被无花果树紧紧环绕起来的苹果树上有多少个苹果成熟了啊!累累的苹果!你看!这面是粉红色的,那面是金黄色的,仿佛被太阳射透了似的。本可以靠近来看它们,糟糕的是,大石头叠成的围墙挡住了我们。"

从表面上看,这段文字描写下的形象都是十分具体的,但由于作者缺乏电影场面调度的知识,仍然无法拍摄。作者详细地描述了苹果的两面颜色和"被太阳射透了似的"形象,要想把它表现出来除非使用近景拍摄。然而,作者又告诉我们这苹果是被一圈无花果树环绕着的(且不说这环绕不好表现),无花果树挡住了镜头的视线。何况在最后一句里,作者又一次否定了我们靠近拍摄的可能性,让"大石头叠成的围墙挡住了我们"。

综上所述,一个电影剧作家的电影思维水平是建立在他对电影总体制作工艺的全面了解之上的,而这就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小说家已经习惯于不受限制地在纸上纵横驰骋,他不习惯把目光限制在镜头的取景框里,不习惯以镜头组接的方式来结构自己的作品,所以才会出现作家害怕写电影剧本的情形。

04 "人"是银幕形象的主题核心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一、人与环境

任何一部电影剧作都少不了对环境景物的描写。那么,什么样的景物描写才算得上是好的呢?标准很简单,就看那描写是否为塑造人物提供了有利条件或者直接成为人物思想情绪的体现者。从这点来看,倒与我国古典诗词有某些相似之处。在古诗里常有对景物的描写,但最终那描写要落在人的身上。例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前边写景的句子都在最后一句上找到了归宿。电影剧作中成功的景物描写也是如此。例如《城南旧事》的结尾处,影片充分发挥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台湾义地里,灰色的坟茔静卧于凄凄芳草之中,一团一团火红的栌叶在秋风中瑟索,霜天里传来乌鸦苍凉的叫声,再伴之以令人神伤的音乐,这一切构成了义地特有的情调。在此,剧作者显然不是在单纯地描绘美丽的秋天景色。对于全剧来说,这里是一个情绪高潮:英子长大了,经历了人世不少风雨了,她的性格至此已有较大的发展。她再不是那个无忧无虑,只知道唱"小麻雀"的小姑娘了。除了快乐之外,她明白了世间还有许多不平和痛苦,她学会了忧伤。影片结尾的这一系列景物描写,恰恰是通过画面的内涵、色调、节奏和韵律,将小英子那种与亲人(死去的父亲和离去的宋妈)、也是与自己的童年告别时那种凄切的离愁和怅惘的心绪外观化了。它折射出小英子的性格和情感,因而也才具有诱人的艺术魅力,使观众能从这景物描写之中对人生思索和品味一些什么……

由此可见,在剧本中景物是没有独立存在的意义的。离开了人,景物写得再美,也会令人生厌。这种毛病在今天的国产影片里还是较为普遍的。一些影片中的景物描写很多,也很美,但它们仍无法吸引观众。说到底,就因为人们在欣赏不同艺术的时候是采取不同标准,提出不同要求的。欣赏话剧,没有人会抱怨听不到唱腔:欣赏歌剧,听不到好的歌曲就不行了。观众欣赏电影,要看的就是人生--人的社会生活和人的命运。如果要看风景,他们就会去看摄影展览或风光旅游片去了。我们很多初学编剧的同志往往不懂这一点,片面地追求景物描写的文词华美,却忽视了多写人于人的关系,这是不对的。

二 、人与动物

确实,有不少影片直接描写人与动物的关系。例如苏联影片《白比姆,黑耳朵》中很详尽地写了一条狗的生活经历。表面上看,这部影片主要描写对象是条狗,但实际上剧作者正是通过这条狗在人类中的种种遭遇,揭示了苏联社会之中人与人的关系、不同人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的道德情操。又如美国影片《大白鲨》用了很多的篇幅来写鲨鱼的凶猛残暴,从片名看,大白鲨成了影片的主角,而人倒反而成了辅助因素似的。其实不是这么回事。从头到尾,这部影片的诱人魅力都仅仅来自一个原因:观众在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担忧。他们关心的是,在突然降临的灾难面前各种人物的性格反映,以及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他们期待着人能战胜这一灾难。如果这部影片不是以这些"人的问题"为核心的,这部影片就与电视系列片《动物世界》没有多大区别了。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是一部纯粹以动物为描写对象的影片又怎么以"人"为核心呢?这样的影片确实是有的,比如日本影片《狐狸的故事》,美国影片《海鸥乔那森》,前者只写狐狸,后者只写海鸥。其实,如果我们细心对它们分析一下,便会发现它们实际上是寓言式的。其中的动物分明是人的化身,是拟人化了的。剧作者赋予它们的是人的思想情感,社会本质和社会关系,它们的生活就象征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因此,也就寄托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如果不是这样,这些影片就与普通科教片无异了。

三 、人与技术

我曾听说这样一件事,有个同志写了一个反映炼钢工人的剧本给故事片厂送去,编辑看过之后却把它转到科教片厂去了。因为那个剧本把主要的精力用来描写炼钢的技术问题,却忘了塑造人物,忘了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致编辑误以为它是部有关如何炼钢的科教片脚本。可以设想,一旦把这样的剧本拍摄下来,其结果会怎么样。

在故事片剧本中遇到技术问题的时候,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绕开它。比如你写石油战线的故事,其中写到井喷,你就没有必要通过人物之口详细讲解井喷的原因,只要暗示出它将造成的严重后果就行了。因为观众要看的是井喷以后人们的不同表现,而不想听那一大堆技术术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充分地认识到:电影剧作家应时时刻刻把自己创作的目光对准人,他所感兴趣的只能是和人物的性格揭示有直接关系的事物,与此无关的他都不屑一顾。

05 性格

所谓性格,即指一个人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构成性格的因素是很复杂的,研究性格心理学的专家们经常要用大量的文字去分析、推论、总结、归纳它们。我们学习编剧的人在构思人物性格的时候更多地是从形象思维的角度出发的。没有必要象心理学家那样去一一剖析人物性格的构成因素。真那样去做,反而会把一个生动活泼的艺术创作弄得冷漠、机械。所以,我们只要从主要的方面把握人物的性格就行了。

在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最主要的莫过于"倾向性"和"气质"这两个因素。一场大火燃烧起来了,烈焰正在吞噬着国家的财产。面对此情,有的人公而忘私、奋勇救火,有的人则贪生怕死、逃之夭夭。决定人们采取不同态度的,就是性格中的倾向性。所谓倾向性,即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立场、政治态度等等。它是性格结构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人的行为的目的、意志、情感、生活计划,以及他的生活积极性的程度。很显然,性格结构中的倾向性是后天形成的。它的成因与人的社会经历、遭遇、家庭、阶级地位、出身、教育、职业……等等一系列社会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一场大火燃烧起来了,两个人都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想着保护国家财产。但其中一人简单鲁莽,一下子冲进火海,反被烈火烧伤;另一人从容冷静、机智灵活,采取了有效措施。这两人的倾向性是相近的,这时决定他们行为方式不同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性格结构中的气质(当然,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对于救火知识是否了解熟悉)。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脾气火爆、容易激动;有的人沉静稳重、动作迟缓;有的人性情脆弱、内向娴静等等。这就是不同的气质表现。气质受先天影响很大,但是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和自然条件不断改变着人的生理素质,所以人的气质也会有所改变。

在人的性格中,倾向性和气质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不能错误地以为人的这一些行为取决于他的倾向性,而那一些行为取决于他的气质。人的任何行为都同时受着两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并同时体现着这两个因素。我们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不仅要写人物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人物怎么做,而这些都是由人物性格中的倾向性、气质以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气质等等虽然不能改变人的倾向性,却能使倾向性呈现出丰富的个性色彩。

文艺作品中真正活生生的人物性格,是丰富复杂的,也是千差万别的。我在这里着重讲了"倾向性"和"气质",并不是说只注意这两个因素就够了。要从多方面去把握性格的各种因素和复杂表现,才能创造出独特的、丰富的人,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新疆华图指出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语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及技巧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考试内容所占比例在未来的学习中越来越大,那么如何让语文考试锦上添花呢?那就是在作文上花功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小学语文写作基础知识技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作文基础知识

1. 审清题意:“五审”:

(1)审清体裁(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

(2)审清题材(人、物、事、景)。

(3)审清范围(时间、地点、人称、事件、对象具体限制)。

(4)审清主题(中心思想)。

(5)审清其他要求(附加要求)。

2. 确定主题:“四要”:

(1)主题要正确(反应生活实际)。

(2)主题要集中(一个文章不能多个主题)。

(3)主题要鲜明(明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立场)。

(4)主题要深刻(深挖内涵思想)。

3. 选择材料:“四要”:

(1)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多写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2)选择真实的材料(真实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选择新颖的材料(新人新事)。

(4)选择独有的材料(具有创新性)。

4. 编写提纲“五点”:

(1)拟好题目。

(2)确定主题。

(3)段落安排。

(4)每段的主要意思。

(5)重点段落的层次安排和内容。

5. 修改文章“五看”:

(1)是否切题。

(2)主题、思想是否明确、突出。

(3)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题、内容是否具体、完整。

(4)看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

(5)看标点是否正确。

(二)看图作文 “一看二写,四要两注意”

“一看二写”:先看图,再写作文。

“四要”: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具体描写。

“两注意”:看清全画面内容;分清图上内容主次和表达的中心。

(三)记叙文·记事

1. 写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 事件经过写具体。

3. 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写。

4. 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四)记叙文·写人

1. 确定写作对象。

2. 确定人物的思想品质。

3. 选择典型的具体事例。

4. 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进行描写。

5. 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五)记叙文·状物——“五要三注意”

1. “五要”:

(1)抓住物的特征。

(2)按一定顺序写。

(3)既写静态又写动态。

(4)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等手法把内容写具体。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2. “三注意”:

(1)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2)明确中心,展开想象。

(3)根据内容,安排顺序。

(六)记叙文·写景

注意六点:

1. 抓住景物特征。

2. 注意时间、地点、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 景物特点安排恰当的顺序。

4. 采用多种手法表现景物特点及变化。

5. 写出自己的感受。

6. 借景抒情。

(七)应用文

1.应用文大多以记叙文为基础,但是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种应用文的格式。

2. 常见应用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通知、留言条、表扬信、建议书和日记。

3. 具体格式:

(1)标题居中。(除了书信、留言条和日记没有标题,其他皆有)

(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

(3)署名和日期:先写署名,另起一行写清“*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语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语文考试内容所占比例在未来的学习中越来越大,那么如何让语文考试锦上添花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写作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参考!

(一)作文基础知识

1. 审清题意:“五审”:

(1)审清体裁(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

(2)审清题材(人、物、事、景)。

(3)审清范围(时间、地点、人称、事件、对象具体限制)。

(4)审清主题(中心思想)。

(5)审清其他要求(附加要求)。

2. 确定主题:“四要”:

(1)主题要正确(反应生活实际)。

(2)主题要集中(一个文章不能多个主题)。

(3)主题要鲜明(明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立场)。

(4)主题要深刻(深挖内涵思想)。

3. 选择材料:“四要”:

(1)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多写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2)选择真实的材料(真实可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3)选择新颖的材料(新人新事)。

(4)选择独有的材料(具有创新性)。

4. 编写提纲“五点”:

(1)拟好题目。

(2)确定主题。

(3)段落安排。

(4)每段的主要意思。

(5)重点段落的层次安排和内容。

5. 修改文章“五看”:

(1)是否切题。

(2)主题、思想是否明确、突出。

(3)看材料是否符合主题、内容是否具体、完整。

(4)看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

(5)看标点是否正确。

(二)看图作文 “一看二写,四要两注意”

“一看二写”:先看图,再写作文。

“四要”: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具体描写。

“两注意”:看清全画面内容;分清图上内容主次和表达的中心。

(三)记叙文·记事

1. 写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 事件经过写具体。

3. 按事件的发展顺序来写。

4. 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四)记叙文·写人

1. 确定写作对象。

2. 确定人物的思想品质。

3. 选择典型的具体事例。

4. 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环境进行描写。

5. 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

(五)记叙文·状物——“五要三注意”

1. “五要”:

(1)抓住物的特征。

(2)按一定顺序写。

(3)既写静态又写动态。

(4)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等手法把内容写具体。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2. “三注意”:

(1)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2)明确中心,展开想象。

(3)根据内容,安排顺序。

(六)记叙文·写景

注意六点:

1. 抓住景物特征。

2. 注意时间、地点、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3. 景物特点安排恰当的顺序。

4. 采用多种手法表现景物特点及变化。

5. 写出自己的感受。

6. 借景抒情。

(七)应用文

1.应用文大多以记叙文为基础,但是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各种应用文的格式。

2. 常见应用文类型:书信、读后感、通知、留言条、表扬信、建议书和日记。

3. 具体格式:

(1)标题居中。(除了书信、留言条和日记没有标题,其他皆有)

(2)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

(3)署名和日期:先写署名,另起一行写清“*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