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游莫言故居有感(精彩20篇)

阿炳的《二泉映月》可说是闻名天下,那么他的故居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327

作文

119

孙中山故居一日游作文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星期天,我的心情特别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啊,我们要去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家了!这次去既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又能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一告诉我们啊,大伙乐得一蹦三尺高,激动的不得了!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嘛,听到这样的消息为何不兴奋?好了,二话不说,以闪电一般的速度换装,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等待出发!

一路上,我和表妹都在玩,嘻嘻哈哈笑个不停,不时又对窗外的风景指指点点,花儿对着我们笑,柳树向我们招手,小鸟为我们歌唱……不一会,我们就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还没进大门,就看见了“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想必孙中山现在生前是多么伟大的了!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兴冲冲的走进去。深呼吸,哇!空气真清新,小路两旁种满了小树,抬头一看,小树似乎在向我微笑,我们向前走,不一会,就到了孙中山的家,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庭院里有一株酸子树,这株酸子树是孙中山先生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树种并亲手种植的,到今天已经126岁了。上世纪的30年代,酸子树被强台风吹倒,但仍然顽强生长,郁郁葱葱。1962年3月8日,郭沫若先生到孙中山故居参观,曾以‘酸豆一株起卧龙’的诗句形容它的奇特姿态和所象征的精神。……接着,我们进去参观了孙中山的家,进门就看到一张孙中山先生的照片,两侧就是孙中山父母的照片,往里走,到了孙中山的房间,这里一切都很简陋,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床,可见孙先生生前是很节俭的,我们继续走,到了厨房,看到了以前那个年代煮饭的东西,他们是用柴烧火煮饭的,不像我们,直接用煤气……

接着我们去参观了孙中山邻居的家和村子的家,还有百草堂,我终于亲眼看到了火烛车,太平桶和大鼓还有鼎……我们了解了翠亨村的习俗,知道了它的历史文化。接着我们就漫步来到了“孙中山纪念堂”。纪念堂的左右两旁,立着两尊古朴精美的华表,上面雕刻着威武的蟠龙,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雄伟壮丽!一步进去,最先进入眼帘的是伟人孙中山的全身雕像,他的模样十分严肃庄严,又十分和蔼可亲。我们还和他合了照呢!一楼的大厅内,全是伟人——孙中山的光荣事迹和资料。对了!孙中山最喜欢“天下为公”这一句话了!那可是我通过巧妙的地观察、发现出来的哦!上去二楼大堂,就是孙中山亲属后代的事迹了。我发现了宋庆龄是国母,孙中山还是总统,而且孙中山先生有过三次婚姻……

最后,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得不告别“孙中山故居”,这次游玩,让我满载而归,我不仅深刻的了解了孙中山,而且还让我开阔了视野。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游刘氏故居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去参观刘氏三兄弟的故居。刘氏故居位于江阴市西横街49号,坐西朝东,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是一座普通的清末江南民居。

走进大门,院两侧的天竺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这天竺是刘氏三兄弟的父亲刘宝珊亲手栽种的,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葱葱,珊瑚珠似的小红豆点缀在绿叶丛中,为这儿添了几分高洁、幽雅。从它细弱而又倔强生存的枝干上,我似乎看到了刘氏三兄弟的影子。

迈过一道门槛,我进入了第一进序厅。正中墙上高挂一块匾额,上书“刘氏三杰,江阴之光”,仔细一看,还是冰心奶奶的亲笔题词呢!匾下是刘氏三兄弟的巨幅头像,他们都微微含笑,默默地注视着人们。这就是刘氏三兄弟:文学家刘半农,二胡演奏家刘天华,音乐家刘北茂。左右两侧的墙面上贴着他们的生平事迹概述,仔细一看,让人不由得啧啧赞叹。起初还以为刘氏故居土得掉渣的我,一下子被三兄弟的杰出成就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折服,故居在我眼中也高大了许多。

正堂右侧是刘氏兄弟的父母刘宝珊夫妇的卧室,一张老式木床,几个已经掉漆的衣柜,一切都显得那么简陋。左侧便是刘家私塾,正面挂着孔子的画像,靠墙整齐地摆放着四张长条桌子,那是孩子的课桌。当年三兄弟和周围的孩子在他父亲的指导下,在这里读书、习字、对课,刻苦地学习着。虽然他们家境贫寒、父母早逝,但他们没有因此自卑、痛苦,而是执着追求、自强不息,真让人深深敬佩。

穿过中间的天井,我们踏着幽幽的青石路,走进故居的第二进,中间是思夏堂,是刘氏兄弟为了纪念他们的祖母——夏氏而题此名。思夏堂两侧分别是刘半农和刘天华的卧室,卧室不足十平方米,摆上几件简单的家具就显得很拥挤了。刘天华的卧室里还摆放着二胡、琵琶这些他时时演奏的乐器,是他把“不登大雅之堂”的二胡和琵琶,从民间推向了世界,《光明行》《良宵》等不朽名曲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

顺着青石路继续向前走,穿过“老井”“晒酱台”“厨房间”,我来到了刘氏三兄弟小时候嬉戏玩耍的小院儿——竹园中。那几枝细细的翠竹在春风中轻轻摇曳,显得小巧朴素,可这小园留下了刘氏兄弟多少童年快乐的记忆。难怪,刘半农用他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千古传唱的诗作为世人讲述了这深深故乡情!

走出故居,回首遥望,《光明行》高亢激越的旋律仿佛在我胸中升腾,刘氏兄弟执着奋斗追求光明的精神再一次深深地打动了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李大钊故居,让我心生敬意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完成学校历史课布置的课题,我在一个阳光和煦的夏日来到了李大钊故居

对李大钊的敬仰早就不是一天两天了。隐约记得小时候于一片庄严肃穆中,我小心地捧着刚做的纸花,到他的墓碑前献花的场景,那一方灰墙瓦壁、那风中摇曳的纸花,还有灰色的墓碑,就那样印在了我幼小的心房上。

踏入故居门槛,首先看到的是灰瓦红墙下的大牌匾,极淡的玉兰花香与祥和安谧的气氛糅在一起,为故居平添了一抹温柔。映入眼帘的是极其简单的家具、几幅字画,床、桌、椅、书柜都由红漆包裹,十分简朴。我伫立在他的书桌前想,不知多少个日夜,在微弱的光线下,先生或沉思,或手执笔杆,在北平的夜幕下叹息。那是怎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啊,百姓流离失所,在白色恐怖下惶惶终日,而目睹这一切的先生,心中又是怎样的焦灼与无奈呢?

故居四四方方的牌匾里书写着对先生的评价:他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李大钊38岁时在苏联大使馆被捕,四月份就被处以绞刑。那沉重的灰色碑文记下了他的大义凛然和奋不顾身,还有那个年代所有共产党人为了革命事业的舍生取义。站在牌匾下,我掏出了笔,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这样的句子:李大钊并非只是一个伟人,他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一群为国为民浴血奋战人的缩影。

导读器的讲解仍在继续:“老虎凳,剥指甲,坐电椅……”不知不觉中,我的眼眶有些湿润了。我忍不住在心中惊叹,忍受这一切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眼前浮现出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刑架从容就义的场面。哪怕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也从未屈服。我心底的敬意蔓延开来,像被针扎破的气球,像被突然击溃的河流,无边无际地流淌……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参观革命先烈李大钊故居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4月20日,我校师生一起参观革命先烈李大钊故居。到了革命先烈的故居,了解共产党开创时代的艰难岁月,感受革命先烈对民族的爱和对党的事业的执著追求。

通过认真地瞻仰李大钊故居里的一幅幅珍贵的图片和一件件与李大钊生活有关的实物,仔细地倾听讲解员的深情解说,一个革命先驱的光辉形象屹立于我们眼前。

通过缅怀革命先驱,我感悟到了革命先烈李大钊对于革命事业的责任。李大钊虽然出身于大户人家,在北大月薪高达250块大洋,但他除维持简单家用外,薪水都用于党的经费或在身边扶贫。遇难时家无剩余,妻女靠好友接济。他拥有无限的大爱:爱民族、爱国家、爱人民。

李大钊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用几代人的不断努力、甚至生命换来的。我作为一名学生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参观彭爷爷故居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六的早上风和日丽,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爸爸带我去参观彭德怀爷爷故居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望着窗外那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海,我的心情兴奋到极点。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了彭爷爷的纪念馆。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彭爷爷高大、伟岸、气势磅礴的铜像。望着铜像,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情不自禁地给彭爷爷敬了一个少先队礼。走过铜像,我们来到了彭爷爷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望着那整齐干净的一桌一椅,我仿佛看见了彭爷爷埋头工作的身影。参观完故居,我们又来到了彭爷爷的陈列馆,这里摆放着彭爷爷当年用过的东西,还有彭爷爷含冤在狱中写的手稿,我不理解为什么彭爷爷那样一个伟大的开国元帅会被关起来,爸爸告诉我说:“等你长大了,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你就能理解其中的原由。”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多学知识。我深深地懂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那些英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我也会保卫我们祖国的领土,决不允许任何侵略者来攻占她!

我在这里受到了心灵的洗礼,学到了很多知识,彭爷爷故居真是值得一游。亲爱的同学们,有时间你们也和爸爸妈妈去参观参观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吴其濬故居游记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轻轻地推开古铜色而又带些斑斑锈迹的大门,爸爸带我走进了状元吴其濬的故居

踩着院里的青砖,那砖诉说着古老的历史与曾经的辉煌,唯恐我不信,还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青苔,古朴厚重得让人不敢大声喧哗。院子中央有个大理石做成的象棋桌,旁边还有四个大理石圆凳,院子最里边还有一些翠竹,细雨如丝,更显出院子的幽雅、安静,让来参观的我们也放轻了脚步,生怕打扰了这美好的景色。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小心翼翼地推开一楼客厅的红色木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客厅里的长条几案,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几案前是一张大八仙方桌,两边各放一把太师椅。这些东西都是深红色的,特别庄严。管理员老爷爷跟我说因为吴其濬做过多省巡抚,众人皆知,所以他的家俱都是这样的色彩,象征着崇高的地位!爸爸说:“最上面的两把太师椅一个是主人坐的,一个是客人坐的。”又指了指两边的四个座位说:“如果客人很多的话,最尊贵的客人由主人陪着坐在上边,其余的就坐在这两边。每两个太师椅之间的小方桌是用来放茶和点心的。”

客厅中间的上方悬挂着两个漂亮的八角形的宫灯,最上面的地方是黑色的木头,雕刻着各种花纹,十分精致,中间蒙着纸,画着各种人物、花草和精致的风景,外面还蒙着一层白色的轻纱,比我见到的所有灯都漂亮!几案两旁比我还高的黑色木烛台上各放着一只红灯笼,小巧玲珑,十分可爱。不愧是巡抚的客厅,既威严又漂亮!

我和爸爸又来到最里面吴其濬的卧室,最里面有张床,床上有三个方枕和一床被子,方枕和大床一样长,比电脑屏幕还要大,被子外面是金黄色的被面,绣的是威武的巨龙。我轻轻地用手摸了摸方枕,好软,我真恨不得趴上去睡觉。再摸一摸被子,哇!滑滑的,太美好了!听爸爸说,这是丝绸的。床前还有个放鞋子的长踏板,想得可真周到。令我惊讶的是他那与众不同的蚊帐,竟然是一层黄布!床旁边还有个外面雕刻着细致花纹的柜子,我轻轻打开一看,本来盼望着里面有一些吸引人的宝贝,可是却什么也没有,真让人失望!

回到院子里,正准备走的时候,我隐隐约约看到院子最里边的翠竹边还有一座房子,走近一看,这座房子显得古色古香。爸爸忽然说:“门已经被锁住了,我们走吧。”我舍不得走,幸好窗户是玻璃的,趴在窗户上透过玻璃我看见屋子中央有一张很大的书桌,黑色书桌后也有一张深红色的太师椅。桌子上摆有毛笔、研台,研台上还斜斜地放着一块墨碇,还有一卷摊开的竹简,爸爸说这是很古老的时候的书。旁边还有一个书柜,透过半掩的门可以看到里面放的全是书。我不明白,问爸爸:“为什么状元吴其濬的书房这么简单?”爸爸说:“人只有在这么简单的环境里学习,才能不受影响,成就一番事业!”

时间不早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状元吴其濬的故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去过鲁迅故居吗?嘿嘿,这个星期,我有幸去了绍兴参观鲁迅的故里。你想知道这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吗?别急,请听我慢慢讲来。

鲁迅故居经过部分装修后,有周家新台门,周家老台门,鲁迅祖居、百草园、三味书屋……我们先来到了三味书屋,这里是鲁迅小时候学习的地方。鲁迅十分敬重塾师寿镜吾,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顺着导游指给我们的方向,我看到了当时紧挨老师座位旁边的鲁迅的书桌。据导游介绍,其实当时鲁迅的座位并不在那里,他的座位一开始在书屋的南墙下,由于别的学生经常去后园玩耍,影响他的学习,所以就要求塾师把他的座位移到东北角。不经意间,我发现在他书桌的右下角还刻有一个“早”字。在我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我在导游的口中又了解了隐含在这个“早”字背后的一段感人的故事:那是有一次,鲁迅因给父亲买药,导致上学迟到,而被老师训斥,之后鲁迅并没有为自己找借口,而是在课桌椅的右下角刻上了“早”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走出三味书屋,鲁迅那种勤奋学习的形象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联想到平时自己的表现,我不禁有些脸红。这时,妈妈温柔地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女儿啊,你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勤奋、努力、刻苦地学习,长大了才能像他一样有所作为啊!”听了妈妈的话,我深深地点了点头。

随即,我们又去参观了百草园。绍兴鲁迅故居的院落很深,看过好多间屋子,拐过好多条小道,才走进鲁迅的童年乐园—百草园。

一进百草园,便看见碧绿的菜地,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粉红的草牡丹,我的脑海中不禁浮想起鲁迅在这儿度过的童年时光:在光滑的石井栏上跳上跳下;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盈的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听蟋蟀们弹琴;将何首乌连根拔起,与小伙伴们摘覆盆子……鲁迅在这儿度过的童年生活一定十分精彩!

天快黑了,我带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绍兴,离开了先人的故居,但我的思绪却还久久地停留在那里。下次,有机会我还要再去会一下鲁迅的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邓小平故居观后感精选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三位伟人.第一位是孙中山先生,因为他是革命的先行者,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专治制度;第二位是毛泽东领袖,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第三位就是小平同志了,是他的思路,以实事求是为精神,客观事实为依据,按人民的意志为出发点,真心为人民的胸怀,使中国的人民正真的走上小康生活,而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却没有实现过的----即使在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唐朝.

邓小平同志,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故居观后感

细看记录片《小平您好》,其故事翔实生动,感人心怀.使我们对小平同志的一生有了立体的全方位的了解.无论是他统筹帷幄统领全局的气魄还是“三落三起”处变不惊的胆略,以及热爱家庭孩子的细节都深深地感动着我们。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小平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后以他巨大的勇气和非凡的智慧,及时提出了改革开放和搞市场经济的思路,带领全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中国的人民开始走上富裕的道路,尤其是广东这块热土,本地的人民对小平同志感恩戴德,逢年过节在小平遗像下的供奉异常丰盛,年年如此.

或许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伟人,但他们太多的是为个人的政治抱负,以及个人的英雄气慨吧?有多少人是正真为广大百姓生活的富裕,幸福而操心,心碎的?到目前为止,我所能想到的也就小平同志一人.

小平同志最大的功绩,也是前无古人的功绩,就是让中国亿万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走上了小康生活,百姓从此富裕,国家由此富强.而这也是成就小平一代伟人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游洞桥奇泉观施肩吾故居作文600字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太阳公公早早的起床上班了,太阳光如同利剑一样射到大地上,有时风大起来,小草们好似在跳集体舞。偶尔野花也会绽开花瓣,向人们展示自己的身姿。静静地等待,还能听到鸟鸣呢,“叽叽喳喳”的好似在唱歌。

今天呢,我们来到第一个任务基地,那就是洞桥奇泉。让我们想不到的是,我校的章校长竟是这里本地人。当走下大巴车,就能清楚地看见"第一江南奇泉"几个大字雕刻在巨石上。听从老师的指挥我们徒步向前,山水潺潺,如听天籁。路边风景,让人目不暇接。阳光透过竹林,若隐若现,别有一番韵味。往上走,清澈见底的泉水进入了我的眼幕。哇,这水简直跟矿泉水一样,直接可以饮用。踏在石板,近距离可以看见几块长着青苔的小石头,泉水"哗哗哗"的在石头上弹琴呢。泉水由上阶流到下阶,一路上可有趣啦!有的翻了一个跟头、有的平缓的往下流、还有的一个跟头接着一个的……观察了不一会儿,机智的细心的我们还发现泉水好像在变魔术,一会流的缓,一会儿流的急。老师告诉我们这个是"虹吸现象"还让我们做了一个实验,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这个奇怪的现象。

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施肩吾的故居。我们先来到了他住的村子,一眼望去,一座座砖头房,呈现在眼前。有些还保存着以前的红木杉房呢,更加重了以前浓厚的古都风貌,我们还来到了施肩吾的娱乐场所,也就是我们最爱玩的滑滑梯。一棵树干削去大半便完成了一个滑滑梯,可好玩了呢。我们一个个都兴高采烈地滑状元玩的游乐设施,"嗖"的一声便滑到底下。由于天气太热,所以屁股仿佛坐上了蒸笼似的。然后,我们满头大汗地登上了状元楼,这也是曾经施肩吾读书写诗的地方。了解当时情景,后来我们还去了吃当地特色美食,比如:那边比较出名的状元馒头、米粿、冰米糖等等……

这次活动让我们欣赏到了山泉的美丽和奇特,还让我们知道有一种叫虹吸的气象,更让我们知道富阳有一位伟大的状元名叫施肩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离开了柯岩 鲁镇 鉴湖,大约坐了五十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绍兴市区参观鲁迅故居

读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后,我一直期待这能到绍兴,参观鲁迅童年的家,感受这无穷无尽的童年乐趣。

灰色的天空下,这里的一切都是黑白色调,白墙黑瓦的房屋,黑灰色的屋檐,浅灰色的路面,还有乌篷船上那些穿这白上衣和灰长裤的船夫,我忽略了周围服装鲜艳的人们,来到这里,只感受到那浓浓的文化气息。

沿着窄窄的小路走进三味书屋,这就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也就是寿镜吾先生的书塾,书塾并不大,也比较简陋,鲁迅小时候坐在一个靠墙的位置读书。三味书屋还有一个后园,鲁迅在文章中也提到过,在读书闲暇之余,这个后院也给了他不少乐趣。然而,这只是一个很小的园子,种着一棵古树,看起来无聊至极,更谈不上什么乐趣。

出了三味书屋,接着,我们又参观了鲁迅故居和故居中在鲁迅笔下生动有趣的百草园。鲁迅故居并不怎么特殊,只是一个平凡的条件较好的人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地方走出一个如此伟大的巨人。比起三味书屋的后园,百草园相对要大得多,那些树木到现在都已是参天大树。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园子,但也是一个相当普通的园子,我觉得这还不如我家边上的小园子,我怎么也找不到这里能有这么多的乐趣,我想,鲁迅笔下的那些快乐,就是童年,是故乡的家吧。

接着又参观了鲁迅纪念馆后,我们便坐上了大巴,我总觉得有一些失望,伟人的故居就是这样,并没有什么特殊,只是这位伟人赋予了它非凡的意义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决定去游鲁迅故里。

来到鲁迅故里,第一站我们去了鲁迅祖居。那是周家的老台门。跨上台阶走进里面,进入我们眼帘的首先是一个大客厅,叫德寿堂。是用来会见重要客人,结婚和祭祀的场所。再走进去,有许多数不清的屋子。有主人的卧室,小会客房,琴室,书房,沐浴室,老式的厨房等等。可以想象当时周家的气派和它当时的社会地位。

走出鲁迅祖居我们来到三味书屋。它的原名叫三余书屋,意思是利用一切空余的时间来读书。后来改名为三味书屋,大概意思是探索诗书中的深奥意义,体会它的意味深长,使读书越来越有滋味。

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很刻苦,很勤奋。而他的老师也是一位很严厉的老师。鲁迅的座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也就是在书房的最里边。那时候读书是很枯燥的,老师在自己的座位上闭着眼摇头晃脑地讲课。有些学生因为坐在最外边,所以经常溜到外面去玩。而小鲁迅他要求坐在最里边,这样,他要是一离开座位就会发出声音。被老师发现的话,就会受到惩罚。所以他经常提醒自己要认真学习。

鲁迅在他的书桌的右上角刻了一个“早”字。因为有一次因为爸爸生病,鲁迅给爸爸去买药,所以上课迟到了。受到了老师的惩罚。小鲁迅就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从而时刻提醒自己,以后再也不能迟到。

在三味书屋,鲁迅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

出了三味书屋,我们直奔鲁迅故居。那是鲁迅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里面大致跟鲁迅祖居差不多。先是一个大会客厅,然后是一间间的屋子。有鲁迅和他的弟弟们的卧室。再走进里面就是百草园了。这里有鲁迅童年的故事。一片碧绿的菜地,高大的皂荚树,低低的矮墙。在低低的泥墙根下,鲁迅度过了他快乐的童年。捉蟋蟀,挖何首乌。在冬天的百草园,更是有另一番乐趣。小鲁迅和他的童年伙伴闰土一起在雪地里捉麻雀。再过去一点,当然还有光滑的石井栏。小鲁迅经常在光滑的石井栏上跳上跳下,以致于父亲要把他送到城里最严厉的学校----三味书屋去读书。

最后,我们来到鲁迅纪念馆。那里陈列着许多鲁迅的作品,和见证鲁迅一生奋斗的照片和书籍。

今天,让我更多地了解了鲁迅。我很自豪我也是绍兴人,因为鲁迅是我们绍兴人的骄傲。

丁逸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参观宋庆龄故居作文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学习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后,宋庆龄故居就成了我心心念念的景点。最近,我终于圆梦了……

刚进入景区,我就看到了宋奶奶的雕像,她的面容是那么慈祥,仿佛在用温柔的目光注视着我们每一个人。接着往前走,一块大理石牌匾嵌着几个大字:宋庆龄纪念馆。这里有着详细的宋庆龄毕生故事,从她和孙中山那忠贞的爱情,到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世界和平而做出的牺牲和努力,让我不得不为这位坚强伟大的女人鼓掌!

出了宋庆龄纪念馆,就看到了一个车库,那里的车可是当年宋奶奶坐过的,每天都有人去保养它……“咕咕咕咕”一阵鸟叫传来,我走到一个鸽屋旁,小鸽子们并不怕生,在我面前跳来叫去,仿佛在欢迎宾客们的到来。导游告诉我,这里的鸽子都是宋奶奶当年养的后代,奶奶非常喜欢鸽子,还赠送给当年的美国总统一对白鸽。看着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我不禁想到了宋庆龄那热爱和平的性格,那对待爱情专一的性格……

后来,导游带我们去了宋庆龄的别墅。别墅四周都种着香樟,深深吸一口气,你就会闻到一股清淡且雅致的香气。走进别墅,我们看到了许多房间。其中,也包括一直陪伴在宋奶奶左右的保姆——李姐的房间。她被奶奶当做亲人看待,据说去世后葬在了宋庆龄父母的墓地旁,也成为了宋氏家族的一员。在李姐晚年时,宋庆龄对她更加关心照顾。为了不打扰她休息,年事已高的宋奶奶竟搬着打字机到厕所里工作,这些平等待人的细节让人感动。由此可见宋庆龄同志的平易近人、懂得感恩。

祖国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像宋奶奶这样的工作者。她用那一颗温暖的心,去帮助和呵护老百姓,她的一生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付出,为祖国付出。她就像一棵樟树,不畏强权,她也像一只鸽子,热爱和平,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这么多的人爱戴她,敬仰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孙中山故居一日游作文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山游览的这几天里,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孙中山故居。只见故居公园的右侧有块石匾,上面刻着孙中山题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进入园门,看见一条修建得颇为雅致的宽阔走道,路的两旁铺着装饰性的鹅卵石,两行岿然屹立的大树为游客遮挡烈日的炙烤。步行没多久,我们就到达故居内。三面矮矮的围墙,一排红白相间的两层建筑映入眼帘,围墙左侧还挂着一块金字匾牌,上面写着几个清秀的大字——孙中山故居,落款为宋庆龄。孙中山故居为一座中西结合的建筑,其主体建筑是1892年由孙中山的大哥孙眉出资,孙中山主持建筑的。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院落,出了一位如此了不起的人物!

接着,我们来到孙中山纪念馆。首先见到的是一幅孙中山先生的油画,旁边还有他的简介:1866年出生,1925年病逝。在他的领导下,腐败的清朝被推翻了……我们继续往里走,一楼展示的是他如何推翻清朝统治当上临时大总统及以后的生活。在任临时大总统时,他还出版了《建国大纲》一书,书中讲的是如何让中国走向富强。我最欣赏的是“三民主义”民主、民生、民权。二楼则展示了他的亲属及后裔,还有宋庆龄对孙中山的协助。

走出纪念馆,这次参观也告一段落。虽然只有短暂的几个小时,但是让我对孙中山先生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加深了对他的崇敬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张居正故居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有文人曾说,荆州是一半宰相,一半诗。生于荆州的张居正,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宰相之一。张居正对楹联、诗词文化也十分喜爱。在位于荆州区东门景区的张居正故居,正门上就挂有一副楹联。上联,上相太师一德辅三朝功光日月,下联,状元榜眼二难登两第学冠天人。这是后人对张居正的中肯评价。

张居正爱好辞赋,平时喜欢作对联。在故居内的捧日楼大厅里,就挂着一副张居正亲自撰写的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这既是张居正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子孙后代的训诫。因此,他将这两句话定为家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彭德怀故居一日游作文450字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一家四口去参观湘潭县乌石镇的彭德怀故居。我一下车就看见了许多的路边摊,花了十五元买了一把可以伸缩的宝剑,很威风的样子,我很喜欢。我们去了彭德怀故居、铜像广场和彭德怀纪念馆。

首先,我们去的是故居。故居原为三间茅屋,后来改为有正屋、东前正房……许多房间,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间是东前正房,因为房间里面的桌子和椅子都很特别,古香古色的。房子的后面有一座大山,叫乌石峰,前面有彭德怀亲手栽种的柑子树、柚子树和葡萄藤。

然后我们去的是铜像广场。那高大的彭德怀铜像,站在庞大的石头上,看上去非常雄伟。

最后我们去的是纪念馆。纪念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彭德怀农民出生,首先加入湘军参加北伐,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长征、抗日、解放和抗美援朝这些战争,最后当上了国防部长和开国元帅。第二部分是讲彭德怀受冤惨死,还有死前的物品。第三部分写的是大家用哪些不同的方式纪念彭德怀。

彭德怀爷爷保家卫国,刚正不阿,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我要向彭德怀爷爷学习,做一个铁骨铮铮、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鲁迅故居一日游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同学们一起去了鲁迅故居游玩。

经过两个小时的奔波,我们来了绍兴鲁迅故居。这里人山人海,街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小卖铺,有卖冰激淋的,有卖绍兴特产的,还有卖纪念品的。

随着人群,我们走进了这条街,走了不远,就发现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上来来往往都是乌篷船。大人们买好了船票,我们穿上了救生服,登上了乌篷船。摇乌篷船的老大爷刚招呼我们坐好,船就摇摇晃晃地开了起来。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随着船身行走在水面上而带来的一点点凉风,再加上船慢悠悠左摇右晃的,人坐在乌篷船上,简直惬意极了!船很快进入了一个隧道,抬头只见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红的、黄的、蓝的,应有尽有,漂亮极了!

下了船,我们来到了三味书屋。曾经的三味书屋现在变得十分先进:崭新的桌椅、可升降的黑板、还有大屏幕投影和电脑呢。转过街角,我们又来到了百草园。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种满了各种草药,而如今的百草园,分成了四大块,分别种着大白菜和青菜,这让我不禁有些失望。

绍兴的臭豆腐,历史久远,因臭而闻名中国。我买了两盒臭豆腐,边走边吃,再加上一路都是烧烤串、关东煮、山楂糕、鲜榨汁等等,仿佛来到了人间天堂、吃货的美地。

鲁迅故居既有水乡特色,又有文化特色,还是美食天堂,不愧为绍兴的旅游宝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作文300字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彭德怀故居纪念馆参观。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纪念馆吧!

走进纪念馆,纪念馆的大厅中间矗立着彭德怀爷爷的雕像,雕像下面写着“谁敢横刀立马,为我彭大将军。”旁边是抗日用的东西,雪白的墙上有一幅幅壮观的图片和一些图画,那些东西让我两眼发直,就在我快看完的时候爸爸说:“我们该去看彭德怀故居了。”就这样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纪念馆。

现在,我来介绍一下彭德怀故居吧!

彭德怀爷爷有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片小竹林,密密麻麻的竹子松软的泥土上,竹林旁有一棵柚子树,树上结着大大小小的柚子让我直流口水,彭德怀爷爷的家虽然很古老但对我来说有趣极了。

啊!彭德怀故居真有趣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赵伯先故居参观记作文

全文共 3535 字

+ 加入清单

15年前,我在市政协文史委曾担任过《镇江辛亥将军录》的责任编辑,熟悉了解了一些因辛亥之功而授衔的镇江籍将领的史料。10年前,江苏省政协向我们征集名人故居(包括赵伯先故居)的史料,为此我们也曾探访并撰写过伯先故居的相关史料。今年适逢辛亥革命100周年,又恰是赵伯先去世100周年,梅雨时节,我们便应文史委赵康琪主任之约,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重访了修缮一新并已免费对外开放的赵伯先故居。

赵伯先(1881——1911),原名毓声,后改为声,字伯先,号百先,曾用化名宋王孙、葛念慈。幼时好学,精于诗文,擅武事,体貌魁伟,性格豪爽,疾恶如仇,行侠仗义,称誉乡里。青少年时期,就慨叹清政府的腐败黑暗,有拯民救世的大志。1901年考入南京水师学堂,从此离开家乡,踏上革命征程。1902年,在江南陆师学堂毕业,次年,东渡日本,结识黄兴,革命之志日坚。归国以后,在家乡大港举办读书报社,宣传救国主张,唤醒国民觉悟。不久去南京任两江师范学堂教员,创作七字唱本《保国歌》,秘密散发,宣传革命。1905年任新军三十三标标统。1906年加入同盟会,因向士兵宣传革命,被清两江总督端方发现而出走广州,历任督练公所提调,新军第一标、第二标标统。1909年与黄兴等酝酿广州起义。次年,广州新军庚戌起义失败。清政府获悉伯先为举义的主谋,悬赏拘捕,伯先与黄兴等化名匿居香港。期间伯先曾去南洋筹募革命经费,并任香港同盟会会长。1910年6月,孙中山先生到日本,伯先应召会见。同年10月,参加了孙中山召集的槟榔岛会议,回到香港后即主持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1911年1月,黄兴、胡汉民相继来到香港,成立领导机关统筹部,黄兴任部长,伯先任副部长,后来又成立起义指挥部,伯先以其统军的资历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被大家一致推举为起义总指挥,黄兴为副总指挥。由于种种原因,3月29日的广州起义失败。伯先痛不欲生,悲愤积劳,回港后即大病,1911年5月18日怀着“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病逝于香港,殡葬于茄菲公园山巅,时清政府尚未被推翻,其墓碑未用真名,仅署“天香阁主人之墓”。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特明令追赠伯先为上将军,将其灵柩从香港迁归故土,安葬于镇江南郊的竹林寺之东山麓,营建烈士陵墓,树立巨碑,文曰:“大烈士赵百先之墓”。陵墓前方建有“赵百先纪念亭”一座,中置巨碑,镌有烈士生前戎装乘马远视的雄武画像,规模宏肃,气象壮严。

1926年,镇江人民为缅怀先烈的革命功勋,在冷御秋的倡导下于云台山麓筹建“伯先公园”,历时五载告成。伯先公园山顶建有伯先祠,“文革”时被毁。公园前原有的南马路,改名为伯先路。

伯先有弟妹三人,也都是从这个家庭走出来的革命者。弟毓训,字驭六,又名念伯;次弟毓光,随伯先从事革命,参加过黄花岗战役、广州起义、北伐和讨袁战争。武昌起义后,念伯曾于沪组织先锋队,攻打江南制造局。其妹赵芬,在广州起义和光复南京战役中,曾亲制炸弹,奔赴前线。妻严吟风,为继承夫志,更名严承志,姑嫂二人在上海参加女子北伐敢死队,镇江光复时严任女子北伐挺进军总司令。赵氏满门忠烈,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立下了殊功伟业。

赵伯先故居坐落在原丹徒县东乡大港东街,今镇江新区大港赵声路的西北部,是一座江南常见的青墙黛瓦明清风格的民居院落,它看上去既不似官宦府第,亦非豪富寓所,实系清寒书香门第之家。

据市文官会离休干部、九旬老人杨瑞彬先生考证,赵伯先故居建于十九世纪中叶伯先太祖父时期,占地一亩许,坐北朝南,前后四进,硬山式,青砖墙,下实砌2米,上均为空斗子墙,工艺规范工整,古朴美观庄重。故居前进三开间七架梁,右为门堂,置有大门,明间通道。左为堂屋,与厢楼毗连,楼呈勾曲型,下有天井,与外间隔,院落幽静别致,可谓是别有洞天。第二进自成院落,为故居的主体建筑,三开间七架梁,厅堂高敞,用料硕大,宏伟庄重。厅门朝南,门两边有白石雕花门抱鼓一对,饰有“三狮盘球”浮雕,寓意此处将出高官贵爵、国家栋梁之材。第三进是三开间二层阁楼,为伯先出生之地。

由于年代久远,赵伯先故居历经沧桑,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拯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85年7月,丹徒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镇江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镇江新区管委会成立了赵伯先故居管理处。2006年6月,镇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投入500多万元,本着“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对故居主体及周边环境进行了修缮与整治。2007年3月竣工并举行了开放仪式。2009年7月,赵伯先故居修缮工程荣获第二届江苏省文物保护优秀工程“特别贡献奖”。目前赵伯先故居申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据介绍现已通过了专家组的论证。

来到伯先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故居西侧的广场上,伫立着一座5米高6吨重的白色大理石雕像,身着戎装,身佩长剑,手执望远镜,昂首挺胸,双目炯炯有神,站在一个黑色的大理石底座上,底座的上面镶刻着由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题写的“上将军赵声”。雕像四周绿荫环绕,与整个故居浑然一体,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故居大门东侧,立有2000年镇江市文官会立的“赵伯先故居”和2007年新区管委会立的“赵伯先故居重修碑记”两块石碑。

修缮一新的赵伯先故居,建筑面积为1224平方米,用地面积为5482平方米(合8.2亩),基本再现了房屋当年的风貌。青砖黛瓦配以青砖和罗地砖铺就的地面,着实给人以一种古朴而清新,幽静而雅致的感觉。

进入故居门堂,看到左、右两面墙上分别挂着伯先家族支系图和故居平面图。门堂左边有两间房,一平房,一是小阁楼,门堂右边有一座小花园。

穿过天井,进入第二进大厅。见厅内摆设着一张八仙桌、几对仿古的靠背椅和茶几,还有几排长条椅凳。迎上屏风两边的包柱上刻有伯先“纵环海奇观开普通知识 借大江流水涤腐败心肠”的对联。这里曾经就是伯先父亲开馆设塾执教的地方。据《丹徒县志》记载,伯先之父曾蓉,又名镜芙,地方宿儒。对入学者,不计束修(读书费用)多寡,贫寒子弟,一律收容,东乡一带的读书人,多系门下,有500余人。其中有些人后来留学东欧、日本,有的饮誉华夏,颇有建树。当年伯先、赵念伯、赵启騄、解朝东、李竟成、赵绍甫、王维白等均在此读过书。其师教从严、敦品励学的精神,对伯先影响至深。1903年从日本回国后,与柳诒徵等在此开办了“阅书报社”,这里成为他们积极宣传救国主张,唤醒国民觉悟的一个重要场所。迎上屏风后面是通往第三进的大门。大门两边的墙上悬挂着伯先家人及其他与故居相关的名人照片。

第三进是重新修复的二层阁楼,楼上下各三间,中为堂屋,两边都各有一个卧室,这里曾经是伯先父母、伯先夫妻及弟妹们的卧室,里面摆放了一些生活用具。据说伯先出生时,正值院中百花即将盛开,又系“百花生日”前夕,故伯先号为百先,这有伯先的“我生偏在百花先”之句为证。在第二层中堂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天香阁”金字牌匾。阁楼为何名曰“天香阁”?究其缘由,有人说,因为阁楼庭院中植有许多花木,尤以牡丹为最,被誉为“国色天香”,故而得名;也有人说“天香阁”是取自《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意,究竟为何,我等今人已无从考证。

故居的第四进左边有两间平房,右边是一个小花园。院子中间有口古井,井水仍十分清澈。

故居东侧有几间厢房,曾是伯先家族以及后人的生活用房。现在是“赵声生平事迹展室”。第一展室内安放着一座赵声半身铜像。四个展室里用200多幅珍贵的文献图片资料及大量的文字、图表,绘画,分“青年壮志 以革命为己任”“宣传鼓动群众 培植革命力量”“组织新军 策划起义”“组织武装 领导庚戌之义”“策划组织指挥黄花岗之役”“奠基革命 万古流芳”六个部分,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伯先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一腔热血千行泪,苍茫血海怒翻花”。值得欣慰的是,伯先等辛亥革命先驱的浴血奋斗。终于迎来了国家共和新前途和新命运的曙光,封建帝制被推翻了,辛亥革命胜利了。100年来他们的光辉业绩已载入史册、深入人心。如今的赵伯先故居巳成为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目前已被多家单位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等。自开放以来,赵伯先故居已接待大、中、小学师生及海内外宾客10多万人次。2010年4月29日,民革中央副主席修金福专程来故居,缅怀这位辛亥革命的先行者。2011年2月25日,中央电视台10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百年辛亥》摄制组也专程在赵伯先故居取景拍摄。据悉,该纪录片将于今年10月与海峡两岸的观众见面。我们深信,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和先驱们的不朽精神,注定被所有的中国人所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邓小平故居游记作文

全文共 1351 字

+ 加入清单

正值春节,我们这个城市竟找不到一风景名胜可以游览,爸爸提议,去广安市邓小平故居旅游。我当然求之不得了,早就听说邓小平故居不同凡响,据说有3。19平方公里大,风景优美,引人入胜。

坐着自家的车,颠颠簸簸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一下车,就听到不远处的嘈杂声,走进里面,大吃一惊,眼前的景象只能用两个词形容:游人如织,人山人海。光是在大门前拥堵的人就排成了一条长龙。

我们又排了十几分钟,才进入到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让人心旷神怡。再往前移步,就能看到无数的参天大树。密密麻麻地挨挤在一起,像亲密的兄弟姐妹。

我俯过身子,瞧见了这棵迷人的银杏树,笔直的躯干高耸入云,黄褐色的树皮在阳光下显得别有一番情趣。那可爱的银杏叶,像小巧玲珑的绿色扇子,数不胜数的小扇凑成了一顶绿色的巨伞。

那边,妈妈惊叫起来,原来,这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像钢铁巨人一样矗立在这里,像忠诚的守卫护卫着这片大地。那扎根土地的根基,那粗壮的躯干,还有那手掌大的梧桐树叶都让我看到了一棵树的旺盛的生命力。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著名的百花潭。石栏上刻着各式各样精美的图案,令人目不暇接。透过石栏附身向下望,能看见那水平如镜的小池,远处的柳树、蓝天上悠悠的白云,和人们互相依偎的情景,都倒影在小池里,构成了一副动人的画。可惜的是,现在是春天,不能像夏天一样看见那满池盛开的荷花翩翩起舞。要是夏天再来,瞧见那密密麻麻的荷花忘情舞蹈,那才真叫一个美轮美奂呢!

我们马不停蹄,走到了一个分叉口,路牌显示,往左走是纪念馆,往右边走是陈列馆。我犹豫了好久,往右边走了。还没走多远,高大魁梧的邓小平爷爷的画像就矗立在我眼前。这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塑像,小平爷爷端正地坐在一把椅子上,显得威严而有号召力。这塑像恐怕有几十米高,我要抬起头才能看到塑像的全局。能工巧匠将小平爷爷的面部表情刻画得活灵活现。他眼睛炯炯有神,透露出希望期盼的目光;嘴唇微微张开,似乎要说什么,我想他一定是要呼吁和平。他那只左手微微伸向远方,祥和平静的眼神让我看到了小平爷爷高尚为人名的情怀。小平爷爷的一只脚,向前有力地踏着,似乎要带着中国人民冲出世界。大家纷纷在此和小平爷爷拍照留恋,想把这位伟人永远留在心中。

我们随着人潮继续往前走,终于到了我最爱的小平爷爷的住宅区。我和爸爸妈妈迫不及待地跑进去,一眼看到了主屋,很原始的味道。泥土地板,四面墙壁呈灰色,中间画着一张邓小平爷爷栩栩如生的肖像。走进左边屋子,看到了一架古朴的老式床,檀香木做的,床上罩着白色的帘子。整个屋子显得干净、整齐,朴实无华,却给人一种质朴温馨的感觉。介绍书上说,这是邓小平爷爷的继母——夏伯跟住的屋子。透过这一间小屋,我仿佛看到了小平爷爷和继母谈天下地的美好情景。

拐一个弯,来到另一间屋子,可以看到不少依序陈列的小平爷爷用过的物品。什么墨笔、纺车、太师椅……全部都是有年纪的古董了。瞧瞧这墨笔,这么多年了,一点没破损,还保护得这么完好。还有这纺车,在如今的21世纪早就销声匿迹了,可当初,为了小平爷爷的生活,邓祖母就是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维持一家的生活……

走出小平故居,我还念念不舍,虽然小平爷爷早已不在了,但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会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间。

来小平故居游一游,真是大开眼界啊!

[邓小平故居游记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参观毛泽东故居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也是世界一大伟人。不久前,我和家人去这位伟人的故居参观

开车大约30分钟,我们来到了故居前。这里有一个荷花池,有很多红里透白的荷花,也有一些亭亭玉立的荷叶。池塘里有一些金鱼,红底黑斑的、黄色的、黑色的,这些金鱼不停地游来游去,自由自在地,很让人羡慕啊。在池塘的两边有很多拍照的人,是想留个回忆吧。

我们准备去故居里面看看。经过那两扇木门,走进了堂屋。在堂屋里有很多玻璃柜子,里面有许多毛泽东用过的东西,如衣服、鞋子之类的。在墙上有许多国内外要人的照片。

现在我们进入了毛泽东父母的卧室。在这里,我了解到毛泽东的父母分别叫毛顺生和文四妹,墙上挂着他们的照片。房间布置很简单,只有一张床,上面有一床蓝底白花的被子,一床黑色的蚊帐,还有一个柜子和床头柜。

毛泽东的卧室也很简单,毛泽覃的卧室也这样布置,我就不一一说了。在墙上,挂着他们生平事迹的介绍。

厨房里的东西很多,有一个灶台、一个水缸、一个水壶。在后面是仓库,里面有农具等,显得有点乱。然后是一个牛圈,早就没有了牛在里面。过了牛圈就是后山,在后山里有很多树。

真是想不到,一个小农舍养育出了一个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游鲁迅故居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了几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鲁迅故里。

充满着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顿时,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眼前浮现出来。

走进街巷,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来到了鲁迅纪念馆。这是一个古色古香,又不缺乏现代气息的建筑。“绍兴鲁迅纪念馆”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进大门,一眼就看到了鲁迅青铜像,它比真人还高大,坐在一把扶手椅上,左手抱右手肘,右手搭在扶手上,表情严肃而不失亲切,深深的眼袋,似乎是他忧国忧民的证明;他仰望天空,好像是盼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几个潇洒的金字写在了铜像旁边的墙壁上,是鲁迅一生的写照。在馆内继续参观,我们了解到了鲁迅坎坷的一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1902年,鲁迅赴日留学,学习医术,因深受资产阶级民工革命浪潮,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并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看到国内同胞的愚弱,毅然弃医从文,先后发表了好几篇小说,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以此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看到这里,我对鲁迅更加敬佩了。

接着,我们又连续参观了百草园、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但我最想参观的还是三味书屋了。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听身后的导游说:“三味意为: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下桌台上摆着一副活灵活现的《松鹿图》,画上古树底下伏着一只梅花鹿,那是当年学生行礼的地方。两边的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大概就是说明了生命、读书的真谛吧。东北角便是鲁迅用过的一张书桌,书桌上刻有一个“早”字,我从课本上了解到:当年鲁迅父亲生了病,鲁迅为了照顾父亲,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端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从此以后,鲁迅就永远没有迟到过,并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走出三味书屋,天气炎热得很,我们便找了一个小吃店坐下,吃着金黄、香喷喷的臭豆腐,品着凉滋滋的冰绿豆汤,想着鲁迅给予我们的道理,心情无比舒畅……写鲁迅故居的作文500字走访鲁迅故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