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一篇红军长征的作文汇总20篇

观后感,就是看了纪录片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关于纪录片长征观后感的内容,欢迎阅读!

浏览

3737

作文

251

2024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观后感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加强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坚决纠正“四风”,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争做“四讲四有”干部,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干净干事,勤政廉政,着力打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红军长征胜利已经过去了80年,但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伟大精神永不磨灭。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福建力量,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穷孩子参加红军走上长征路

全文共 1087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1917年出生在四川省苍溪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穷孩子。1933年8月,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大力扩红,我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当时虽是少年,父母却也支持,终于如愿以偿参加红军,先在当地独立营,后编到第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七团。

红四方面军是在1931年实行战略转移,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到了四川。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为了配合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行动,策应、迎接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3月28日挥师西进,强渡嘉陵江,开始了长征。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两军一起北上,并与红一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过雪山草地。不久,由于张国焘闹独立,红一方面军单独北上,张国焘令红四方面军部队返回南下,使红四方面军第二次过雪山草地,后来在成都以西遭到四川国民党军阀军队两次大举进攻,我军兵力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张国焘看到没有别的出路,经过党中央与他激烈的斗争,使他在1936年春天率领部队返回北上,然后西进,并与红二方面军在甘孜胜利会师。此后二、四方面军一起北上,我们又第三次过雪山草地。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沿途环境十分险恶,除了敌人日日夜夜的围追堵截,进行大大小小的战斗外,还要战胜深山峡谷,雪山草地,湍流江河。红军得不到一点休息,大家疲劳到了极点,往往走着走着就睡着了。但一旦出现敌人,又精神百倍地杀向敌人。我们大部分战士都是从南方北上,根本没有御寒的棉衣。翻雪山,过草地,一时风雨,一时暴雪,冷冻就是第一杀手。我亲眼看见过部队在夜间派出去一个班担任警戒任务,第二天全班战士都冻死的惨状。我们过草地,第一次、第二次只走了草地的一个角,各走了10天走完。但第三次过草地时,走的是草地的中间,走了一个月。茫茫草地,荒无人烟,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这么多部队,走不了多久就断粮断炊了。只好煮皮鞋、皮带、枪背带、挖野菜充饥。最后这些都吃光了,冻饿之下,体弱的、有病的战士牺牲的越来越多。草地的红泥水把战士的双脚泡得发亮发肿。我们只有凭着坚强的革命意志,求生的信念,顽强地走,最终走出了草地。

而大雪山是一座连着一座。过草地前后,都要过雪山。大雪山有几千米高,山下是峡谷森林,山上是终年厚厚的积雪。有的地方厚达几十米。我们站在雪山顶上远望,茫茫雪海望不到尽头。雪崩时,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多少天都看不到一块没有雪的土地。红军战士由于白雪的反光刺激,两眼红肿,眼球突出;由于长期缺粮面黄肌瘦,衣服也破破烂烂。但仍旧昂首挺胸,一往直前。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全部红军不足3万人,许许多多英勇的红军战士倒在了长征途中,胜利来之不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毛泽东妻弟长征途中被红军枪毙的故事

全文共 2630 字

+ 加入清单

当贺自珍胜利地走出了草地,赤着双脚踏上坚实的土地的时候,她禁不住两行热泪顺着双颊流了下来。这是欢乐的眼泪,她和她的战友们,终于战胜了草地。这时,前面传来了消息,红军先头部队已经消灭了胡宗南的部队,队伍再往前走,到达班佑,就可以补充到粮食,并且有宿营地了。贺自珍高兴得同战友们抱在一起,热烈地跳起来。

在班佑,贺自珍痛痛快快地把身上、头上的泥垢洗了洗,头发也剪短了,人显得利索多了。由于缴获到布匹,红军发动当地居民赶制了一批军衣,分给了各个连队。军衣数量很少,只能够发给最需要的少数人。休养连的同志们看到贺自珍的衣服实在太破烂了,就分给她一套。贺自珍坚决不肯收下,而把原来的衣服补了补,洗干净,又穿上了。她说:“同志们也都很困难,让别人先换吧,我还可以凑合再穿一段儿。”

在休养连的同志陆续都换上了新军衣以后,贺自珍才脱下她那补丁摞补丁的衣衫。在长征途中,贺自珍从没有因为毛泽东的地位而觉得自己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她总是把自己看作是红军中普通的一员。

贺自珍有兄弟姊妹5 人:哥哥贺敏学,妹妹贺怡、贺先园,弟弟贺敏仁。哥哥和她很早就参加革命,小妹先园被敌人杀害了,贺怡和贺敏仁后来也参加了革命。大革命失败,她的父母逃离永新的时候,贺敏仁很小,寄养在舅母家里。13岁就追随哥哥姐姐参加革命,在黄公略领导的游击第三纵队当战士。第三纵队扩大为红六军,他在红军中当了个小司号兵。他像姐姐贺自珍一样,长得十分标志,人们开玩笑地把他的名字“敏仁”叫做“美人”,小伙子聪明伶俐,但是有点自由散漫,有点骄傲自大,还可能有点因姐姐的身份而觉得高人一等,因而同周围的人相处得不十分好。

长征的时候,他在一个团当司号兵。他年纪小,政治觉悟比较低,忍受不了长征路上的艰苦,肚子饿时,爱发个牢骚。红军队伍到达藏民居住地区毛儿盖后,再三明令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严守民族政策。

这时,有人报告说,贺敏仁违反纪律,擅自进入喇嘛庙,私自拿去了一千多个花边(银元)。于是,师部把刚刚17岁的贺敏仁五花大绑起来,要枪毙他。这时,贺敏仁才如梦方醒,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贺敏仁说这是冤枉,他只拿了百十个铜板。他哭喊着,也悔恨不已。同时他恳求同他一起参军的一个永新老乡,替他写封信给姐姐贺自珍,反映这个情况,希望他姐姐救他一命。贺敏仁严重违犯群众纪律的事很快在部队传开了,大家非常气愤。有的说:“贺敏仁胆子也太大了,竟敢拿藏民的钱财,破坏我军纪律!给红军抹黑。”有的说“他不配做红军战士!”“真是害群之马,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有的建议斗争他,有的主张开除他的军籍。师政委接到报告后,大发雷霆:“三令五申要严守纪律,遵守群众纪律,他竟然充耳不闻,明目张胆地破坏纪律,必须严肃处理!”师领导决定严肃军纪,枪毙贺敏仁。命令下达后,贺敏仁所在团的团长和政委为这事伤透了脑筋。贺敏仁擅自闯入喇嘛庙,拿走藏民的钱,对红军的纪律置若罔闻,明知故犯,不严惩就不能维护红军铁的纪律。但是他年龄小,又是贺子珍的亲弟弟、毛泽东的小舅子,还是谨慎处理为好。于是就对师政委说:“贺敏仁罪不容诛,但他是毛泽东的妻弟,还是……”师政委一听就火了,打断他的话说:“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殊的战士,这是红军铁的纪律!难道他是毛泽东的妻弟就可以徇私情、从轻发落吗?王子犯法,也要与庶民同罪!”

团政委连忙说:“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既然他是毛泽东的亲属,毛泽东一向对自己的亲人要求很严,我们建议还是发个电报给毛泽东,听听他的意见,这样比较稳妥。”“说得有道理。”师政委点了点头:“那就发个电报吧!”在那个艰难的环境里,发份电报并非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给电池充上电,电充不足还是发不出。给毛泽东的电报三拖两拖,延误了不少时间,好不容易才发出去。

师领导等急了,这样的事应该及时处理,如果处理晚了,就会在少数民族中、在部队里产生不良影响。“不能再等了!”师政委对大家说,“现在要紧的是维护部队铁的纪律,坚决制止可能再发生的损坏群众利益的行为。如果军纪不严,乱拿群众东西,怎么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这还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军队吗?这与国党军队还有什么区别?”停了一会,他又继续说:“我们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需要铁的纪律,在这个问题上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最后他下令:“立即执行!”

军法如山。贺敏仁被处决的时候,痛哭流涕,高声呼喊:“冤枉啊冤枉,我只拿了百十个铜板……大哥大姐,你们在哪儿!快来救我啊……”他要那个永新老乡写的信,还没有来得及写哩……贺敏仁的叫冤可能是对的,因为长征路上的最强壮的民工,也很难一个人挑走1000多个银元,而贺敏仁身体单薄、年龄又小,怎么能拿走那么多银元呢?但他确确实实拿了藏民的铜板,触犯了红军铁的纪律。

结果,军委指示缓期执行的电报回来时,贺敏仁已经被枪毙了。

毛泽东始终没有收到处决贺敏仁的电报,也没有接到任何其他形式有关处决贺敏仁的报告,他对贺敏仁被杀一事毫无所知。一个多月后,消息传到了贺子珍耳里,她很震惊,又很伤心,偷偷地痛哭了一场。

对于这件事,红军中一时传说纷纷。有人认为是对的,应该严肃军纪,不徇私情;有人认为这是有意的陷害,故意打击贺自珍和毛泽东。贺自珍知道这件事后,很伤心。她想,是不是有人故意同她和毛泽东过不去,拿自己的弟弟开刀呢?但她控制住自己,客观地对这件事情作了调查。她了解到,弟弟贺敏仁的错误是严重的,但的确没有拿那么多钱,也不可能拿那么多钱。一个最壮的挑夫,也只能挑七、八百块银元,他根本拿不走一千多银元。况且,他随身就是一个小背包,一条小军毯,真有那么多银元也没处放。同他一起的战士反映,他是拿了一两块钱。因为拿的是铜板,一百个铜板也就值一元钱。对他有意见的人故意夸大了,而领导也没有做任何调查,不等中央批复,就采取了行动。她把了解的情况,如实向军委和毛泽东反映了,但她没有干预这件事的处理,更没有利用自己的地位,采取任何报复性的行动。

谈到这件事的时候,贺自珍态度很平静。她说:“我们一家革命,小妹仙圆被敌人杀害了,没想到小弟敏仁竟死于自己人之手。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平时,当然可以争个是非曲直,但当时是战争,是红军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不能干扰毛泽东对军队指挥工作的进行。即使是有人有意的陷害,我也要用红军的纪律约束自己,也要用红军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亲人。”

贺子珍强抑内心的悲痛,没有告诉毛泽东,怕分了毛泽东的心,因为那时红军正处在危难时刻,革命太需要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观后感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同志们,刚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顾了80年前红军长征这一革命壮举、壮丽史诗和巍峨丰碑,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深刻精神内涵,提出了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六方面要求。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把伟大长征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中。长征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将更加有力地推动新时期我们党、国家、军队各项事业发展。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新发展理念,勇于面对、善于战胜各种困难挑战,以更昂扬的斗志、更积极有为的举措,走好新的长征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

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这一代人,继承了前人的事业,进行着今天的奋斗,更要开辟明天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隐秘征程——红军长征在四川》观后感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鉴于丰富的长征故事已有众多的影视表现,如果同类题材的纪录片不能在前人基础上大胆创意和努力创新,那么将很难实现更有效的传播价值。基于这种考虑,《隐秘征程》纪录片立项之初,就明确了“以体验还原历史、以数据验证奇迹”的创作方向,以实地体验进行原真性模拟,以详实的数据参数传达事实真相,最终推动故事的生动与严谨表达,提升当代受众的观赏体验。

为了极尽真实地实现这一目的,本片的拍摄调动了各方力量,其中特别组织了216位武警官兵和民兵战士,努力遵循80年前的自然地理等相关条件,重现了翻越雪山,穿行草地,飞渡索桥,舟船横渡,标语篆刻等重要历史场景……

穿越80年时光体验长征, 216位体能强健的武警民兵们从衣食住行的基本生存层面,真实去感受二万五千里穿行的艰难凶险,他们挑战了沼泽险恶、高海拔严寒、行军体能极限……

煮食土豆、皮带,赤脚行走雪地,踏破几百双草鞋,在冰水里挣扎过,在雪山晒伤,遇高原反应,车辆爆缸,拍摄设备进水长焦镜头被冻得一碰就断……

这是最具有“挑战性、还原性”的长征拍摄,以肉躯体验过二万五千里的艰与难凶与险,从精神上深切感知由坚定信仰成就的伟大征程!

数据就是铁证,真实就是力量, 最真实的体验过长征路,才能懂得那种肉体、意志的极限,非坚定的信仰支撑难以完成!这是《隐秘征程—红军长征在四川》最独特最打动人的特点,以同甘苦共患难的拍摄历程来完成对伟大长征的崇高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红军长征必然取得胜利

全文共 1719 字

+ 加入清单

回忆起长征,廖汉生感慨地说,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是必然的。

他说:“同今天相比,红军政治工作人员和共产党员,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还比较低,识字不多,读书不多,讲不出好多深奥的道理,工作方法也不够多。这是我们的一个缺憾,也是我们力求不断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们也有一个长处,这就是身体力行,为人表率,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来贯彻党的指示,推进工作,带动和影响部队。因而,广大政治工作干部和共产党员在部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说出的话大家信服,布置的事情能够很快落实,我们的政治工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他举自己为例:“我当师政治委员,给自己总结了三条经验:第一、打仗勇敢不怕死,即做英勇战斗的模范;第二、多扩大一些人,少减员一些人,即做扩大与巩固部队的模范;第三、遵守纪律,按政策办事,不脱离群众,即做联系群众的模范。这三条虽然不那么全面,却是我从我自己做政治工作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也是许多政治工作干部的共同经验。”

回忆红二、六军团,廖汉生这样说:“我师18团是一个战斗力很强的团队,长征中屡屡担负重要任务,完成得都相当出色。这与该团历任政治委员是密不可分的。18团长征中首任政治委员是余秋里,在则章坝战斗中为掩护团长失去了左手;第二任政治委员杨秀山,在六甲战斗中负伤;第三任政委董瑞林在西康为给部队筹粮牺牲了生命;第四任政委周盛宏在成县战斗中率领部队反冲击,中弹阵亡。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鲜血和生命,忠实地履行了政治委员的崇高职责,为部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的确,无数资料表明,在长征中,共产党组织切实起到了先锋堡垒的作用,党员切实起到了先锋和模范作用。下级组织执行上级组织的决议,党员执行组织的决议,是一点不打折扣的。因此,吃苦最多的是共产党员,负伤最多的是共产党员,牺牲最多的仍然是共产党员。青年团员也是如此。

根据统计,6师仅从出发到中甸这一段路程,牺牲了的党员人数达到360名、共青团员256名,这还没有加上最为艰难的雪山草地。

在廖汉生的记忆中,6师团以上干部党员牺牲、负伤的就不在10人以下。同时,他们还在长征中不断地发展党团员,注意吸收那些表现积极、勇敢、吃苦耐劳的新同志加入到党团队伍中,使党团员在牺牲很大的情况下及时地得到补充。长征出发时,6师有党员801名,团员144名,合占全师人数不足28%;到甘孜时有党员761名,团员615名,与全师人员总数的比例上升到45%,班长以上的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党团员。正是因为我们拥有这样一支党团员队伍,使党在红军中的政治工作做得普遍而深入,使红军长征的政治任务、军事任务能够胜利完成。

长征时期,是红军历史上一个充满艰苦、充满困难的时期,是共产党在红军中政治工作做得大有成效的时期。它保证了党制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在红军中得到坚决地贯彻和执行,使我们的长征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它在指战员的心中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保持着坚定的信念,激发出高昂的斗志,使我们的长征冲破了敌军重兵的围追堵截,战胜了世间罕见的艰难困苦;它维护和增强了红军内部的团结,使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统一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走向抗日前哨。

总之一句话,廖汉生肯定地说:“党在红军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红军长征路上的生命线。”

在廖汉生同志的回忆录里有这样一段话我把它抄录下来,从中你也许可以感悟出老将军内心深处的感受:“在长征中,我在红2军团第6师担任政治委员。凭借马灯、篝火、月光,我曾逐日记下了那一段段艰苦的历程。遗憾的是,这些日记在后来的战争岁月中全部失掉了。但是,正如长征这块用红军的血与肉铸就的革命基石和历史丰碑永远铺垫在共和国的大厦里,永远矗立在亿万人的心目中一样,长征的伟业及其精神也始终铭刻在我的心里。长征路上,那长眠的战友身影,那鏖战的枪雨剑幕,那跨越的万水千山,那激荡的革命正气,时时扑面而来”。

在甘孜,当我们一行人经过一座静静的掩埋着九位无名女红军的烈士墓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要跳出来了,那墓地上稀疏地开放着洁白的小花,被风轻轻地摇曳着,仿佛似在和我们打着招呼。她们是谁?她们当时有多大年龄?她们发生了什么······

如果人真的有灵魂的话,我相信,她们一定有很多很多的话要告诉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写给长征红军的一封信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的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要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有一个人被冻死了”

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朝那边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纸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全文共 1041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什么?长征是一次伟大信仰的“路演”,是一次理想信念的检阅。

雪山严寒挡不住换个天地的追求,草原泥泞缠不住草编的军鞋,泸定铁锁拦不住红色的先锋,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种理想。

红军心目中,革命理想高于天;在红军行动中,血骨熬汤为理想。有了理想,漫漫苦难,铸成耀眼的辉煌。

“一切为了苏维埃!”这是红军将士勇往直前的根本动力;“一定要活着看到革命胜利!”这是红军将士顽强生命力的强大支撑。

当追求理想完全是一种自觉行动时,承受磨难便转化为一种真正的幸福。

1936年夏天,法国传教士薄复礼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他曾经共处18个月的中国红军:“他们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天天不分昼夜地行走……但这些身着破衣、草鞋的年轻战士还常常围绕着人的精神等哲学命题讨论……”

“主义譬如一面旗帜”。只要旗帜树了起来,就会应者云集,知所趋赴。

长征的开路先锋杨成武将军认为:“许多红军战士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前途英勇无畏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而是所信仰的革命事业。”

理想信念,是长征之魂,是事业之本。一条漫漫征途,见证着铁血将士的信仰信念。

理想信念从哪里来?无疑是从先进理论、先进思想的滋养中来,从战胜自我、战胜困难的升华中来,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实践中来。红军战士回忆,长征初期,病后虚弱的毛泽东,即使躺在担架上也专心致志地阅读马列经典。

理想信念不是口号,而是实践,是红军将士用双脚、用生死、用战斗展现出的。

路途标示理想信念。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6.5万里: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经年被积雪覆盖,历经11个省份行程2.5万里;红二方面军行程约2万里,攻占县城92座;红四方面军行程1万里,三过纵深近1千里的草地;红25军行程近1万里。

生命铸就理想信念。一条长征路,是一条鲜血浸透的红飘带。4支长征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沿途补充兵力1.7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有16.6万名红军将士战死或失散在长征途中。

战斗彰显理想信念。在长征途中,共进行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仅师以上规模的战斗就有120余次,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正是这样的千锤百炼,催生了伟大的战士、伟大的军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奇迹。

我们常讲,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缺少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蹋了脊梁,冷却血性。现在看来,红军将士最不缺的就是钙。当下,我们要补充钙质,没有比长征精神更好的营养了!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最根本的是不忘自己所追求的理想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征文3000字

全文共 3700 字

+ 加入清单

真正贴近河西走廊,才能感受到它特有的魅力,认识它由严酷和温厚、粗犷和柔媚所组成的真面目。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当我的双脚真真切切地踏在这片布满砾石的戈壁上,晨光透过薄雾的缝隙,洒落在高山丘壑的脊背中,远山遮着静谧的面纱,安详地绵亘在地平线上,一路向西的风景已被我们匆匆的脚步抛在了身后。一路上,从没听说过的村庄和与它们有关的地名,伴随着徐徐落日和冉冉月光,蹚过岁月的荣光与伤痕,依然默默地存在着,不会行走的地名,固守着人类赋予的使命。

我又一次走到了高台县城的面前,远处的一座低矮的旧建筑一身破茧,映入眼帘的净是房屋周边的枯草与荒凉,这是河西走廊上俯拾即是的一道风景,这种遥远的风景是建立在河西走廊之上的,亦如河西久远的历史。

站立在荒丘之上的一棵垂柳之下,回首苍茫西部叠现的一幅幅绚丽画卷:祁连雪峰,瀚海沙漠,戈壁绿洲,长城烽燧,古堡关隘,石窟寺塔,流沙坠简……驼铃声中,商队穿梭,琵琶伎乐,舞裙摇曳!而我面前的这片废墟在这漫漫古道边却没有挽留住行走的脚步,也许她不愿让这些惊诧的目光惊扰,也不愿让这纷乱的脚步驻足。这个大地的烙印,无论你选择观赏还是选择放弃,但只要真实地存在就是站在目光里的风景,她会撩拨你的思绪,延伸你思想的触角……

河西,这条穿越时空的丝绸古道,不仅萌生和辉煌地展现过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灿烂文化,也曾在驼铃蔓延的古道与大漠中狼烟屡燃,杀伐迭起。走在这片被马蹄踏遍的戈壁上,眼前仿佛还在萦绕着金戈刀剑的影子,战争让千年前的这片土地充满了血雨腥风,我不知道而今的那些茂草,是否就是那些血沃沙场的将士的灵魂之根,但当我走在这片大地上时,以一名行者的目光,环顾四周,心头骤然升腾起一种难以名状的大义和悲壮,城墙上残存的城堡、炮台、鹿角、擂石在风吹雨蚀中寂寞无语,没有人能够听得懂它们在阳光里的窃窃私语,高台城内的遗迹已荡然无存,马路旁和原野中,只有柔韧的红柳和骆驼刺密密匝匝寂寥地守护着往昔的繁荣。

真正贴近河西走廊,才能感受到它特有的魅力,认识它由严酷和温厚、粗犷和柔媚所组成的真面目。当踏上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时,我们感到心中的层楼八面来风,漫卷起缤纷的历史烟云,在每个人的脑海中蔓延。狼烟袅袅,战马嘶鸣,霍去病、班超越祁连击匈奴;金秋黄昏,孤雁南飞,持节不失的张骞、虔诚合掌的玄奘,迈向了西域;旌旗飘扬,驼铃声声,走过了和亲远嫁的细君公主、弘化公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巍峨的雪峰,纵横的瀚海,回荡着远谪xq的林则徐“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的悲啼……当缤纷的丝绸之路把远古的文明史话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也许你会为它的壮美而惊叹,而感慨;也许你会为它的流彩而目眩,而神摇!

虽然历史步履匆匆,但时空留在某一点上,会处于胶着状态,留下永不磨灭的辙痕。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一千八百余名将士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向甘西、xq挺进。为了中华大地的光明,他们沿着冷寂的丝绸古道,溶进了浓重的刀光剑影的血色之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他们把自己的信念和生命,铸入了雄浑荒蛮的原野和皑皑雪山,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雄浑壮烈撼人心魄的篇章!

红军将士在丛蒿野草中踩出的荒漠小道,如今已变成平坦如砥的光明大道。我们多么想把红军走过的路描绘成一串盛开的鲜花,但花开了总是要凋谢的;我们多么想把它渲染成一抹飘浮的彩虹,但风来了彩虹会消逝的;我们多么想把它抒写成高山和大海,但山的巍峨和海的辽阔不足以表现它的崇高、它的悲壮!这条印满带血脚印的大道,凝聚着红军健儿的痛苦与欢乐,绝望与希望,奋进与搏击。这是震颤跌宕的红色音符,记载着丝绸古道上一曲动人心魄的悲壮乐章……

我们踏上宽阔的新公路,匆匆而行。我们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脚下坎坷不平。我们沿着红军血染的道路寻觅,看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想说的也很多……但我们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那些渐渐谢幕的往事,在记忆中永远不会消逝,它将会渐次累积在心,铸成一座远比阳光照耀下高入云天的祁连雪峰还要巍峨、辉煌的纪念碑,屹立在亿万人民的心中,告诉未来,历史永远不会忘记。

伫立黄河岸边,凝望虎豹口拍岸的惊涛、峭立的岩石,浮想联翩的思绪在抢渡黄河的战场上驰骋,仿佛看见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总政委陈昌浩在陡峭的山崖上,任由寒风吹拂衣角,依旧挺立如岸,沉着指挥英雄健儿奋勇渡河,虎豹口奏响了红西路军西渡黄河北上远征的高亢战歌! 1936年10月24日的夜晚,孕育烛天的火焰,冲破黑暗,用鲜血和生命托举黎明的曙光,成为一个永恒的纪念日,激励追求真理的后辈步入新的征程。

高台县是座美丽的城,滔滔的古浪河从脚下流过,巍峨的祁连山在身后突起,城内屋舍与高楼鳞次栉比,穿城而过的车鸣与熙熙攘攘的人流在早春的阳光下,衬托着这座西部小城的繁华与生机。这里曾是红九军与马家军激战的战场,这里曾经掩埋过红军将士的铮铮铁骨,这里的泥土因浸润革命英烈的殷殷热血,一朵朵殷红娇美的山丹丹竞相绽放,尽情渲染祁连山下绚烂无比的色彩!

我们在高台县烈士陵园陈列室,被几张从敌伪档案中缴获的照片吸引。其中一张照片,中央的条凳上并排放着三颗血淋淋的人头。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十三师师长叶崇本。我们的心被一种浓厚的悲愤情绪所笼罩,一种撕心裂肺的情绪,让目光瞬间变得潮湿起来,热浪不断冲击着眼眶,从腥风血雨的冷酷旧社会到温暖的新中国,这绝不仅仅是时间的流程,而是老一辈革命者用理想,用鲜血,用美好的青春岁月浇铸的康庄大道。阳光溢满陈列室,我们久久地站在照片前,眼前变得模糊了……

老槐树铮铮挺立在高台县人民政府的院中,挺直的树干,翠绿的枝叶,是那么青翠,流露着勃勃生机,亦如河西朴实无华的村庄。马家军曾经将一名年仅十五岁的红军女护士长,用两根长钉活活地钉死在树上,抚摸老槐树粗壮而斑驳的躯干,历经流年酷暑秋霜和风雨洗涤,突兀的肢体昭示着“历史不会凝固,光明终将代替黑暗”的真理。

在高台、在张掖、在古浪、在河西……老百姓把枝叶繁茂的老槐树尊为“红军槐”。“红军槐”老枝嫩叶,郁郁葱葱,清风掠过枝头,时而像高歌长啸,时而似浅唱低吟。“红军槐”的尊誉,不仅赋予了广大民众刻骨铭心的纪念和哀思,也寓意了革命星火的世代相传!

在河西,我们徜徉在倪家营子村旁的枣树林里,寻觅红军走过的足迹,倾听高台县红西路军纪念馆的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述发生在1936年冬天的故事:红三十军政委李先念端着一碗清汤粗米饭,还未送到嘴边,屋外响起了枪声,马家兵已冲到军部周围,李先念扔下饭碗,拔出短枪,旋风般冲出军部门口。暗地里冲出的马家兵,将闪亮的刺刀指向了代军长程世才的左肋,只见火光中跃出一个身影,一名小战士箭步上前,双手死死攥住刺刀,鲜血顺着他瘦弱的胳膊浸染了缝满补丁的衣襟,紧跟而来的战士,用枪托砸碎了敌人的脑袋,小战士露出欣慰的笑容,扬起血淋淋的手,甩去血迹,拿起武器又冲到敌群中。

“救救我们吧!快,快!里边还有吃奶的尕娃!”茅屋起火了!一个老乡似火人般地爬出门外,指着烟雾腾腾的里屋。“涝池”被马家军严密地封锁着,许多井也因人多而干枯。“汤,用汤救火!”炊事班长指着一锅米汤——那是用全部米袋刮出的米粒煮成的一锅清汤,冒着热气的清水中飘浮着屈指可数的米粒,还有少许叫不出名的犹如枯草般的野菜。“哗——”第一盆泼上去了,“哗——”第二盆泼上去了。没有一个干部犹豫,没有一个战士抱怨,火灭了,孩子救出来了,米汤也泼完了,“好人哪——”老乡一家哽咽着齐刷刷地跪在了红军将士的面前。

“打完日本鬼子和反动派,解放了全中国,老百姓的日子就会好起来!”乡亲们永远记着红军说过的话,“徐向前、李先念在我们村住过。”憨厚朴实的一句话,成为村庄和老百姓永远的荣耀。“红军走了,给我们播下了火种,留下了希望。”这是乡亲们最常说也最爱说的一句话。

在河西,我们寻觅红军走过的足迹,在早春二月,我们翻阅河西的笔记与档案,看到红西路军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为及时向总指挥部上交军费牺牲在马家骑兵的白刃下;红九军政委陈海松,为掩护更多的战友安全退出祁连山而血洒梨园口;看到红九军军长孙玉清,负伤被俘后英勇不屈,大义凛然,英勇就义,星星峡写满了悲怆和凝重……

胜利的鲜花扎起艳丽的凯旋之门,殷红的国旗壮美如画,英雄的生命开满鲜花,壮丽的青春昂扬前进的诗章。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二万一千八百余名中国工农红军将士西渡黄河,北上西征的英雄路。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华夏儿女毅然豪迈前行,新的长征之歌将永远铭记西路红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自由英勇搏击的雄姿,激励后辈勇往直前,再铸辉煌,让历史告诉未来!

行走在河西,矫健的雄鹰飞翔在巍峨的山巅。广袤无垠的原野跳跃着灵动的光芒,河谷山川在春风的吹拂中从恬静中醒来,河西大地花果飘香,稻香四溢。我们在行走中倾听大地的脉搏,感受泥土的芬芳与绵绵不断的滋养,丝绸之路古战场上的残垣断壁与沟壑中残存的堑壕,正在聆听西风深情的诉说,诉说当年的硝烟战火、血雨腥风,诉说不能忘却的因由,诉说今日华夏一副副坚挺的脊梁托举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继往开来,昂首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征文

全文共 3254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寻淮洲、方志敏等曾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1月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5年6月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红2、6军团于1936年7月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以红2、6军团为主组成红二方面军。两军会合后,对张国焘的反党和分裂红军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斗争。随后,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方,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新局面。

长征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可以有不同的归纳、概括。

第一,理想科学、信念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长征的胜利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胜利,是无产阶级革命理想的胜利。长征初期,由于党内的“左”倾错误,根据地丧失殆尽,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长征开始后,主持中央工作的博古和领导红军的李德在战略退却中奉行逃跑主义,又造成湘江战役的惨重失败,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党和红军并没有停止步伐,而是“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他们靠的就是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靠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昂扬斗志。在长征最困难的时候,红军官兵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正是凭着这种理想信念,红军迅速从初期失利的阴影中摆脱出来,逐步走上胜利的坦途。

第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革命英雄主义是长征精神的集中反映。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硝烟和自然环境下进行的,经历和承受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艰难险阻。红军将士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成功翻越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的座座高山,跨过浪涛翻滚、暗流涌动的条条江河,穿越沼泽遍布、神秘莫测的茫茫草地,冲破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而且强健了体魄,磨砺了意志,锻炼了作风,提高了战斗力。

第三,独立自主、唯实创新。长征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经典范例。红军之所以被迫进行长征,最直接的是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拒绝并压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亦步亦趋地跟着严重脱离中国实际的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转,无视中国革命的现实,无视自己的经验和理论创造,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精神,从而也就完全丧失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自主权和能力。红军长征初期接连受挫的惨痛教训警示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但中国革命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遵义会议迈出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决定性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反对右、反对“左”、坚持正确路线,基于中国国情和红军战略转移的实际,创造性地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第四,顾全大局、紧密团结。这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作为一次涉及全国各支红军部队和各个根据地的大范围战略行动,全党能否始终保持高度的团结统一,几支红军能否完全置于党中央的绝对领导之下,是直接关系到党和红军命运和革命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尽管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神不散的整体,使敌人无法集中兵力于一个方向,根本实现不了各个击破的图谋。长征途中,红军将士政治上志同道合,思想上同心同德,生活上互帮互助,把战友当做亲人,把部队当做自己的家,凝结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革命集体。正是这种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的精神,使红军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第五,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新型的人民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长征胜利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忠实践行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民族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处处关心和爱护人民,严格执行群众纪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长征是一次图生存的远征,军事上处于无后方无依托、非常险恶的境地,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红军纪律极为严明,不侵占民宅,不违犯禁令,公平买卖,救死扶伤,并且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用人民军队的崭新形象,赢得了劳苦大众的爱戴。

红军长征虽已成为过去,但长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浴血重生的光辉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有着许多重要启示。

一、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昭示我们,无论过去搞革命还是现在搞建设和改革,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领导权威,这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前提。

二,艰苦奋斗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艰苦奋斗,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万里长征留给后人的一个重要启示。可以说,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否则,我们党及其领导的伟大事业就有变色之虞。弘扬长征精神,就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长征是一曲团结协作的凯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风雨同舟,生死相依,涌现了数不清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感人故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同样离不开团结协作精神。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戮力同心,形成思想合力和行动合力。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作保证。没有社会各个方面的团结协作,和谐社会就丧失了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自觉地站在党的事业全局的高度,识大体,顾大局,明大义,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奋斗。 第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牢固根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也是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稳固基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中,我们必须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一直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高度信赖,尤其是为民、务实、清廉的施政新风范,使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确实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红军长征的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他们不知道走过了多少危险的藻泽地,翻越了多少寒冷的雪山。饿了,就把皮带抽出来吃;渴了,就捧把雪喝;冷了,就依偎在一起取暖。

这本书里面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其中一个故事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个故事讲述了1935年6月26日红军过大草地。这个草地是一片藻泽地。红军进入草地后,就不断有人陷进泥潭之中。一天,一个战士不小心掉进了泥潭,一个战士看见了,赶忙跑了过去,拿出枪想把他拉上来。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陪上了自己的性命。第五个人救了第四个人,可是还有三位同志却牺牲了。

你们看啊!红军叔叔们是多么有团队主义精神啊!只要有一个人碰到了危险或困难,其他同志们就会奋不顾身地去救他。要是我们都有了红军叔叔这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这种好品质。菜场上就不会听见这种喧闹的吵架声;学校里也就不会发生这种搞分裂的事情;公交车上也不会发生这种抢座位的现象……

以前,同学们问我英语上的问题,我总是保密,不对他们公开。今天,我读了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我要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别人,为我们班级出一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纪念红军长征电影《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的这首《长征》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它负载着长征路上千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电影勇士》中,着重还原了人民战士“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壮举,240里路是用艰辛和智慧走完的。习大大在文艺座谈会中说过:“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想必《勇士》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拍摄出来的像模像样的送给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

看多了外国大片,那些虚构的所谓“超级英雄”都不是建立在有力的现实基础上的。《勇士》中的民族英雄才能称得上是真英雄。李东学、于小伟等一众硬汉共同演绎了红军长正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人物,很多片中的场景与上学时课文里的词句相差无几,所有勇士一路上被敌人围追堵截,但他们心中始终坚持着一种信念:“跑完二百四,拿下泸定桥!”这种信念就是勇士精神。

攀爬铁索桥的艰险是这部电影中最具看点的桥段之一,生死关头勇士们的刚烈与机智一步一步的击退了敌人的攻击力,那个不幸被炮弹击中的勇士在掉进大渡河的瞬间,时间都凝固了,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很多观众都掉下了眼泪,活生生的死的代价换来的今日美好的生活,足以令人感动泪流。这个勇士用牺牲告诉人们,胜利是需要牺牲的。

是的,最后战争胜利了。战争的胜利是全体幸存的和已牺牲的战士们共同奋战的结果。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电影,还原了当年长征的诸多场景和事件。草鞋、铁索、森林穿梭,所有的元素都是课本中文字的真实还原。主演李东学更是把一个团长应有的顽强、果敢、足智多谋和纠结等各种情绪传神演绎,一个队伍的重点就在于有一个好的领导者,他需要顾全大局,需要指挥整个队伍的进退,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李东学这个团长是合格的。

今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电影、电视剧甚至动画片有很多,这部《勇士》算是打响了第一炮,厉害了,我的勇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长征时,从一九三五年十月进入陕北时部队只剩六千人,伤亡最少八万人!八万啊!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啊,八万人,为我们的新中国做出了巨大牺牲。

红军长征时总共爬过十八座山脉,走过六百里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二十四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三百多次;历时十一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红四方面军长征由一九三五年五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历时长达十几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几百次。如果这是我们的话,我们能坚持徒步走过超过一万多里吗?而且途中还要打仗,在如此疲劳的状态下还要打仗,我们做的到吗?他们是凭着坚定的毅力,凭着对新中国的向往;他们做到!他们是我们永远的英雄!

新中国是怎么来的?是这些红军用血肉之躯换来的!我们会过得如此和平、幸福的日子,这是谁为我们创造的?是红军!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八十周年的纪念日,这些在战场上流过血,失去生命的红军们是我们永远的英雄!我们心中永远的红军战士!我耳边仿佛响起那悠扬悦耳的国歌……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是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才使我们的红军胜利;是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才使我们建立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中,祖国繁荣昌盛,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定,都是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创造出这样令人钦佩的大好形势。

你看,自从有了“幸福中国”的政策后,免费义务教育,让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都能上学,让那一双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读上书,懂得文化,成为我国的栋梁之才。还实现了共享发展成果,让打工朋友们每逢回家时都满载而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生红军长征小故事作文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架飞机 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遭受重大损失,被迫转移,进行长征。 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红军过雪山时有一名名叫小董的红军女战士。当她过雪山时她还只是一个13岁的小姑娘。当时正是阴历四.五月,穿一件衣服都热。小董他们看到前面有一座大雪山时都高兴得不得了,一想到前面可以凉快些时就浑身是劲。小董他们上了雪山,刚开始天气还是很热,但当他们到了半山腰时一切都变了,天气变凉了,树都枯黄了,再往上走太阳都看不见了。雪花飘飘,满天银白,积雪不知道有多厚,就像到了冬天似的。山上的雪洞很多,一不小心掉进去了就很难出来。一位男战士一不小心掉到雪洞里去了,大家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他拉出来,当把他拉出来后,大家发现他的脸上和手脚都被冰块扎得血淋淋的了。要到山上了,直觉得头昏眼花,呼吸困难,身子发软,一阵阵恶心想吐,想坐下来休息一下都不行,一旦做下了就起不来了。到了山顶风更大了,把地上的雪都卷起来了,只觉得头重,身子轻,直摇晃。但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小董任然走了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全文共 1317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自创建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武装群众。常常一次演讲就能在一个村寨里点燃革命火种,几幅标语就能动员起无数穷苦大众参加红军。在长征途中,掉队的小红军明道和就带领了一群放牛娃参加红军、投身革命。

明道和是皖西人,自小以放牛为生。红军来到他家乡后,他见红军为穷人办事,就积极参军,被编入红25军第73师,成为一名小战士。一次,红73师政委吴焕先在队前讲话。他说:“我们的红军队伍,好比一把紧紧扎成的大扫把,把敌人扫个落花流水。孤零零的小竹子,没有力量。只有扎成大扫把才有力量。”深入浅出的讲话,让明道和明白了只有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取胜的道理,更暗下决心——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团结同志,奋勇杀敌。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部队经鄂北、豫西,于11月到达陕南地区。时逢隆冬季节,天气非常寒冷,粮食又供应不上,随队行军的明道和尽管有战友的多方照顾,但还是因病掉了队。他心里非常难过,一边沿街乞讨,一边悄悄打听红军的去向。

就在明道和快要绝望的时候,被陕西柞水县石榴沟口的一户何姓人家收养。明道和心存感激,尊敬、孝顺干爸干妈,爱护兄弟姐妹,一家人和和睦睦地过着清贫的日子。为了不给何家惹来麻烦,明道和始终没有暴露自己的红军身份,何家人也一直把他当成逃荒娃娃照顾。就这样,他在何家整整住了2年。在何家,明道和每天都要到山上放牛,很快和周围的放牛娃结成了好伙伴。大家都很喜欢他,直夸“何家的干儿子好”。1935年初,明道和得知有红军队伍来到离他家数十里的红崖寺,心里非常高兴,也盘算着要把这些情同手足的放牛娃一起带去参加红军。趁着放牛的机会,明道和把放牛娃们叫到一起,亮明了自己的身份,讲述了自己离开红军的原因和经过。在他的宣传鼓动下,放牛娃们决定和明道和一起走。腊月里,乡亲们正忙着准备过年。可明道和归心似箭,悄悄带领小伙伴们赶了几十里山路,找到了红军驻地。

在红25军军部门口,这些十几岁的放牛娃七嘴八舌地嚷着“我们投奔红军来了”“我们要当红军!”……哨兵一时摸不着头脑,拦着不让他们进。为首的明道和急呼呼地说:“我找吴焕先,你敢不让进去!”已成为军政委的吴焕先闻声从屋里走出来,问道:“小伙子,你找吴焕先有什么事?你认识他吗?”“怎么不认识?3年前,吴焕先在73师当政委……”明道和滔滔不绝地讲着,吴焕先和哨兵都笑了起来。

明道和仔细端详,这才认出了吴焕先。明道和喜出望外,“吴政委,我是明道和啊!我是73师的,听你在队前讲过话哩!你说我们红军队伍,好比一把紧紧扎成的扫把!您记起来了吗?”吴焕先恍然大悟,关切地问他怎么流落到这里。明道和一五一十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吴焕先听完,紧紧握住明道和的双手,说:“好同志,这两年你受苦了!你还没有忘记自己是个红军战士!”这时,拥在门外的放牛娃都挤进门来。吴焕先拍了拍明道和的肩膀,说:“呵,你领来了一个‘牧童班’啊!”军部把这些放牛娃单独组成了一个班,由明道和任班长,编到学兵连去受训。训练结束后,“牧童班”的战士分别被补入战斗连队,随军继续长征。这一班可爱的放牛娃,多数人在之后的战斗岁月里相继牺牲,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只有3人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纪念红军长征电影《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为献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0月14日,战争巨制《勇士》全国奔袭上映,再现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伟大历史瞬间。恒大影城为更好地传播长征精神,特别企划“《勇士》长征精神观影季”,受到一致好评。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勇士》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史实为原型,重现了中国革命史上那段惊心动魄的伟丽篇章。影片用最朴素、最震撼的镜头语言,塑造了一批具有勇士之心、勇士之魂、勇士之血和勇士之情的红军战士形象,带领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革命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伟大的长征精神。电影由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宁海强执导,实力派演员李东学、于小伟、聂远、宋佳伦等倾情演绎。

历史需被铭记,精神当被传承,恒大集团历来坚持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努力拼搏、开拓进取”的企业精神,与长征精神一脉相承,弘扬长征精神,是情怀,更是责任。对于电影《勇士》,恒大集团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并动员总部、地区公司、各产业员工及亲属前往观影,加强国产主旋律电影的推广,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恒大院线作为恒大集团旗下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长期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具知名度、最具文化特色、全程最佳观影体验的高档影城,在传播社会正能量方面向来不遗余力。10月,恒大院线在旗下65家影城所在的59个城市隆重推出“《勇士》长征精神体验季”,各影城提前排片,比例超过21%;10月14-16日三天预售人数超过13万,预售票房高达456万,助力长征精神闪耀荧幕。恒大院线还与恒大地产联动,充分利用集团线上、线下渠道,展开大规模、高规格的影片宣传。此外,为配合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团体的观影需求,各地恒大影城积极联系、开展包场业务,进一步扩大影片的影响力。

近年来,电影在民众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影城在传播电影艺术、传递社会正能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恒大院线此次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勇士》长征精神体验季”,不仅丰富了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体现出一个企业公民应有的担当,彰显了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再次朗诵毛主席的七侓诗《长征》的时候,让我不得不佩服红军们在长征时的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们为了心中永存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到底。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8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茫茫长征路,途中的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的蠕动,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坚强的红军勇士硬是咬紧牙关挺过来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7天内走过了600多里的黑草地。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她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契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的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侓,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现在的学生认为中国的经济发达了,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觉得这个菜不合口味就不吃了,扔掉了。这是多么不应该啊!有句名言说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或许这个还不够,那我们应该会想到在红军长征的时候,竟然还用草根,树皮来做粮食填饱肚子,而现在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却不好好珍惜。

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管时间流逝了多久,我们都会时刻记在心,将红军的优良美德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为切实增强党员意识,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7月中旬,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开展红色革命教育活动。

此次重走长征路线路,沿赤水参观红军纪念馆,到土城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转到仁怀市参观红军纪念馆,然后实地参观娄山关战斗遗址和娄山关陈列馆,最后前往革命圣地遵义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39名党员分住院、门诊、行政后勤三个支部开展活动。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追忆娄山关战场硝烟,体验红军长征时期的艰苦生活,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遵义会议会址,大家依次参观了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毛主席旧居、邓小平旧居、李德和博古旧居、苏维埃银行、红军街和红军烈士陵园。在红军烈士陵园,全体党员合影留念并重温入党誓词。

在红军烈士墓碑前,党总支书记宋钢组织各支部党员集体宣誓,秉承先辈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争取胜利的长征精神,切实践行“两学一做”,弘扬南丁格尔精神,积极投身医疗卫生工作,做“圣洁天使”,做合格共产党员,为医疗卫生发展贡献出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观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会议有感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精神永不过时,长征永远在路上。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四个伟大远征”的时代意义,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五种精神”,按照“六个必须”的政治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凝聚起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走好湖北新的长征路。要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好红色基因,牢记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明党的纪律,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勇于担当,全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湖北篇。

要从红军长征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团结的力量、纪律的力量、人民的力量,铸牢军魂永不动摇,备战打仗永不懈怠,赓续传统永不变色,践行宗旨永不忘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部署,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坚定人民立场,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不断为真理而斗争,奋发有为干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谱写湖北改革发展和“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新篇章。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征文500字:继承红军传统,弘扬长征精神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长律长征》时,我眼前都会浮现出红军战士那英勇无畏的身影、竖毅执着的脚步、顽强拼搏的精神。八十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他们,征服了千难万险,他们,创造了人间神话。

今天,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在庆祝长征胜利80周年的喜悦之中,我们又该用怎样的行动来弘扬长征精神,继续新的长征?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现在不用爬雪山、过草地,也没有机枪的威胁,匪徒的追赶,我们没有必要走长征、学长征。

是的,现在我们生活是多么幸福呀!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有家长的关心,老师的教导,社会的关爱,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可是,亲爱的同学们,你可曾看过,在升旗仪式上,有的同学站立不到一节课就支持不住;在教室里,有的同学的家长正弯腰在帮自己的孩子扫地;在学习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我们,缺乏的不正是红军战士那种面对困难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吗?长征途中,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最急需的正是这种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向上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成功的动力,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现代社会不需要娇滴滴的小姐,更不需要不能自理、自立的庸才

新世纪,新时代,新希望,新蓝图,一切都是新的。作为新时期的少年,在求实、创新的新长征途中,我们肩上负载着全新的理想,历史的重担。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红军长征有感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一部读不完的书。

当数万红军踏上征途,近代逐个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口。红军长征以慷慨悲壮的血战,绝处逢身的转折,感怀温暖的情谊,悲喜传奇的记录将长征这部惊心动魄的壮丽诗篇呈现在读者眼前。

直到今天,红军战士那“抛头颅,撒热血”的壮志情怀,还让我们记忆犹新。红军跋山涉水、爬冰卧雪、草根果腹、皮带充饥、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强渡嘉陵江、激战独树镇都撒满了红军战士的遍地热血。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进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的“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们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顽强的毅力,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我们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立,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我们从红军长征中收获了坚强、智慧、勇敢、自信、顽强、团结……那么,我们我们就要将这些品德付诸与祖国的建设中去。把自己的成长、成材同祖国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立爱国之志,成报国之材。我们的过家将成为世界的强国,我们的民族将成为宇宙的骄子,让我们携起手来,书写崭新的历史,奏响未来更有力的强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