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谈论鲁迅作文(精彩20篇)

鲁迅笔下的故事,除了犀利的杂文还有优美的散文,而《朝花夕拾》就是其中的一部散文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谈论鲁迅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900

作文

1000

续写鲁迅“祝福”作文600字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雄鹰需要有搏击长空的勇气才能自由翱翔天际,人类亦是如此。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续写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敬爱的鲁迅先生:

这是数十年后的一个学生怀着敬仰之情写给你的信。我不知为何想要写信给你,恐怕是因为你让我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吧。

依稀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杂志上翻到了一页《题辞》,这便是我们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太美妙,因为从你瘦削的脸庞上、严峻的神情中,我看不到一点情趣,只有“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剩野草”的沉重与冷酷。

那时,幼小的我无法理解那些晦涩的字词,无法感受到你对祖国的一腔热血,对******腐朽统治的愤恨,对民族命运的呐喊,只觉得你不会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你是一个满腹牢骚的柔弱书生。直至长大一些,才明白我对你的理解偏差如此之大。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所吸引。“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在纸上跳跃,散发着奇特的清香……每每翻动书页,我便仿佛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黑暗的统治使人民麻木不仁,仿佛天空都蒙上了一层阴暗的铅灰色,压抑、恐慌。

朦胧中,我隐约看到了你忙碌的身影,你坐在狭小的书桌前奋笔疾书,用笔杆当做武器无情抨击敌人的腐朽。同时,我也看到了你弃医从文的决绝,看到了你对封建制度的嘲讽,你对深受其害的芸芸众生的同情和怜悯……

你的每部作品都是如此脍炙人口,这其中蕴藏了太多难以言喻的情感。这深沉的怀念,这激愤的呐喊,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怒,令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你以笔为剑、以文为矢,揭开了丑恶社会的遮羞面纱,让人性的力量得以彰显。

雄鹰需要有搏击长空的勇气才能自由翱翔天际,人类亦是如此。只有拥有不畏****的勇气、与黑暗势力做斗争的毅力,才能有美好的生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不正是你一生的写照吗?

在以后的道路上,当疲惫偷懒、骄傲松懈时,一想到你,我的身上便凭空又多了一份力量,使我能坚持下去!感谢您,鲁迅先生,让我懂得了这样简单却深邃的道理,也感谢您让我的生命有了永恒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鲁迅的故事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难鲁迅留下深赢得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谈鲁迅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这学期,我们语文课本有一个单元是专门写鲁迅的。有的课文是他写的,有的是写他的课文,在课后我又搜集了有关鲁迅的资料,鲁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迅出生于封建没落家庭。早年他到日本留学学习一些医学。不久,他因为看电影时他的同学污辱中国人为“东亚病夫”,发现如果不医治人们的心灵,就算所有的中国人都健健康康,也阻止不了帝国主义者“瓜分中国”,于是,他充医从文,以笔作剑,划破了笼罩在中国人头上的黑暗,发出了起义的吼声。

最让我无法忘记的是他对待敌人和对待劳动人民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他曾经说过: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这让我感受到了鲁迅先生“韧”的战斗精神,他一生都是在拼时间,都是为了我们劳动人民。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不仅要把时间当作生命珍惜,还要挤“零头布”时间。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这可以让我们干很多事。

一张黄里带白的面孔,隶体一字似的胡须,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这就是我们心中的鲁迅先生,为劳动人民时时刻刻操劳着的鲁迅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从书中读鲁迅作文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题记

隶体“一”字的胡须,瘦瘦的身材,鲁迅先生的外貌是这样特点鲜明。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我渐渐开始接触到鲁迅先生的作品。这些作品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不能忘却,并深深喜欢着。

少年闰土是鲁迅儿时的玩伴,每逢下雪,我总能想到《少年闰土》中雪地捕鸟的场景,我总想着有一天,也可以在雪地中“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那一定是件很快乐的事。

百草园和三味屋是鲁迅儿时的游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百草园中所体现出的大自然的美妙,让我心之向往;儿时天真烂漫的想法,让我忍俊不禁。在三味书屋中的学习虽枯燥乏味,但仍不少妙趣横生。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下课后便跑去后面的园子折腊梅花、寻蝉蜕……先生读书时非常入神,鲁迅便在此时开小差。

鲁迅先生笔下书写的童年并没有运用许多华丽的词语,反而朴实、风趣、生动。除了这些追忆儿时往事的著作,鲁迅先生也同样写了许多批判、揭露现实社会的小说。

收录在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孔乙己》,通过塑造孔乙己这样只懂大量钻故纸堆,没有实际营生技能的读书人,从而暴露出当时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我们现在的学习也做出了一个警醒——不要做像孔乙己一样的人。

我很喜欢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留学时教解刨学的老师,给了鲁迅许多鼓励,脑海中记着藤野先生为鲁迅修改讲义时的认真,心中想着藤野先生的简朴、用心治学、关心学生,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我从书中读鲁迅,读到的是一个真实、朴素的鲁迅。他的作品,感染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

[我从书中读鲁迅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乔大壮为鲁迅书写对联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乔大壮书联

山东淄博 孟祥海

乔大壮(1892—1948),四川成都人,名曾劬,别号壮翁,民国时期著名诗人、篆刻家和书法家,其诗词、行楷和篆刻,当时谓之“乔翁三绝”。

1913年乔大壮在教育部任图书审定员,与时任教育部佥事的周豫才(鲁迅)成了对桌办公四年的同事和朋友。鲁迅曾赠送他《中国小说史略》等书籍,并请他书写一副《离骚》句集联。《鲁迅日记》1924年9月8日载:“自集《离骚》句为联,托乔大壮写之。”

此联为:“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上款为“豫才先生集离骚经句”,称字“豫才先生”表示乔对鲁迅的尊敬,左下署“曾劬”,则为大壮自谦 之语。此联高65厘米,宽29.2厘米,雅宣。(如图) 从联中可看出,乔大壮功力精湛,行笔方起圆收,中侧锋互用。其中“鸟”字旁的“鹈、鴂、鸣”三字 古朴凝重,各自不同,“之”、“先”、“迫”等字力拔千钧,戛然而止,神气十足,既无毫纤漂浮,更无媚俗柔弱,大有魏晋碑帖之风。

书此幅时乔大壮刚22岁,当时已是书法高手的鲁迅,竟然要请嘱比他小十几岁的乔大壮书出此联,挂在书房,足见鲁迅对乔大壮书法的喜爱和欣赏。

1926年,鲁迅离开北京,这联条幅就留在北京的寓所里,直到今天。这幅对联也成了鲁迅与乔大壮友谊的见证。

(责任编辑:小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游绍兴——鲁迅故里作文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三,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鲁迅的老家绍兴。刚到鲁迅故里的大门口,就看到许许多多的人都争着买票,简直就像一只只饿了一星期的饿狼朝小羊羔的身上扑了过去。大门口也被围得水泄不通,人山人海。幸好爸爸在网上预定过的,不然我们肯定拿不到票。

我们奋力地往人群里钻,几经周折,终于站在了鲁迅故里的大门口,我一眼便看到门口前三个青铜像,那好像是鲁迅和他的小伙伴们玩耍。接着,我们来到了三味书握。这个地方,我早就久仰大名了。记得小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早》,里面讲到了鲁迅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于是我便迫不及待地想进去看可究竟,结果令我大失所望,鲁迅的桌子在屋子的角落里,而屋子却被拦了起来。无论我怎么看:跳着看,脖子伸长了看……就是看不到。真是把我给累死了!

我们沿着鲁迅故里继续往前走,街道的两旁到处都是小店铺,让人看了眼花缭乱的。还有许多臭豆腐店,街道上弥漫了阵阵臭豆腐的味道,我经不住诱惑,便也买了一盒,说实话这豆腐一点也不臭。

我们走着,走着便来到了鲁迅故居,一进门便看到了“德寿堂”三个大字。我们继续往里面走,不一会便来到了百草园,这就是鲁迅所说的他儿时玩的场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鲁迅作文500字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12月27日,我们少年通讯社的同学们出了一趟差,把上课地点挪到了鲁迅的故乡绍兴。

坐着大巴经过近两个小时,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鲁迅故居。鲁迅故居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个字——大。房屋一间连着一间,前厅、书房、卧室、浴室、缝纫房、客房、餐厅、药房,再加上各式各样的祠堂,随处可见的天井,走得我晕头转向,像在穿越迷宫一样。鲁迅故居给我的第二感觉是两个字——古朴。房屋都是木头结构的,桌椅上的雕刻精细美观,祠堂里的每一把凳子上雕刻的图案,一模一样,简直像是复制的。门窗特别漂亮,方格形的,花朵样的,龙纹的,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鲁迅故居给我的第三感觉是三个字——有文化。祠堂里随处可见的是鲁迅先生的亲笔书画,就连卧室也挂满了鲁迅的诗词。端庄典雅的楷书,龙飞凤舞的行书,古色古香的隶书,虽然我读不懂上面写了什么,但是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绍兴之行最让人难忘的就是三味书屋了,这是鲁迅小时候上课的地方。为什么叫三味书屋呢?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三味即“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布衣暖”就是甘当老百姓,不去做大官;“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向往山珍海味;“诗书滋味长”就是体会书中深奥的内容,从而体会深长的滋味。走进三味书屋,大家最感兴趣的是鲁迅的座位,特别是他桌子上那个远近闻名的“早”字。我曾经听说,一次鲁迅为了给父亲抓药,上学迟到了,被老师批评了。鲁迅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在座位上刻了一个“早”字,以便提醒自己以后不能再迟到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这次体验活动,使我知道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中鲁迅综述作文

全文共 2559 字

+ 加入清单

陷于事务与应酬的人是很难坐下来冷静地思考与写作的。我写了二十年的剧本《鲁迅与冯雪峰》如果有机会拍成电影或电视剧的话,10月正好播放,因为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许多文友都知道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光是电视上的纪念晚会,就有几台,可是他们并不知道今年也是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即使知道似乎也并不十分关注。红军在长征途中,鲁迅曾与茅盾一起,给毛主席发去过一封电报,文曰:“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2017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20周年,县文联为普及鲁迅知识,弘扬鲁迅精神,曾在《台安县报》上进行过一次“读点鲁迅”知识竞赛,只收到两份有效答案,一份来自唱荫杉,一份来自孙圣祥(那时认识了孙圣祥)。许多人对鲁迅的无知与淡漠,令人失望,令我感到可悲。在鲁迅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时候,“鲁迅的世界与世界的鲁迅”国际学术讨论会曾在先生的故乡绍兴举行,来自中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一百五十余名“鲁学”研究专家参加会议。包括陈漱渝、张梦阳、阿部兼也等国内外着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都在讨论会上发表各自的研究成果。《鲁迅讽刺艺术理论初探》、《鲁迅研究中的学术哲学问题》、《作为现代精神资源的鲁迅》、《鲁迅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近百篇研究论文采取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思想、经历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17年是鲁迅诞辰125周年暨逝世70周年,10月17日,来自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等5个国家及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的120多位鲁迅研究专家、学者齐聚浙江绍兴,举行“鲁迅:跨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德国和台湾等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二十余位鲁迅研究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开幕式,他们在研讨会上,从各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对鲁迅文化进行深入地探讨交流。文化部副部长郑欣淼先生在开幕式上说,鲁迅的着作是中华民族高度智慧的结晶,鲁迅先生的思想已经长在民族的血脉里,鲁迅的心灵与广大读者的心灵是相通的。从鲁迅身上看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每一部分,都是先贤用血汗乃至生命换来的。鲁迅逝世七十年来,中国文化学术界在传承鲁迅优秀遗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鲁迅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鲁迅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又是具有我们这个民族原创性的作家,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是中国现代文学的旗手。如果研究现代文学的人对鲁迅避而不谈,那么就是在数典忘祖。众多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在此间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认为,“普及鲁迅”的路还很长,高等院校应当承担起这个任务。

鲁迅、许广平独子周海婴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希望青少年能逐步接触鲁迅的作品。过去政治上的需要,我们不去讨论。个别年轻人如果不喜欢(鲁迅),也没关系。”鲁迅之孙周令飞说:“虽然家里有很多鲁迅的书,但是孩子想不想读,要顺其自然。”(9月19日《南方都市报》)

周海婴和周令飞的话具有现实意义。今年年初,浙江绍兴鲁迅故里百草园举行了一场活动。会上,“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引起多方共鸣。

一谈起鲁迅的形象,立马想到怒目金刚、横眉冷对;一说起鲁迅的文章,立马想到“似投枪、如匕首”。显然,这不是完整的鲁迅,如周海婴所说,是“政治上需要”的鲁迅。周令飞说:“鲁迅不单是个勇敢的战士,更是个风趣幽默、可亲可爱的长者。”鲁迅本来就是立体的、多元的,教材偏偏把他描摹为平面的、单一的。

现任鲁迅文学馆馆长的孙郁认为:“没有阅历的人很难读懂鲁迅的书。”鲁迅的观察是尖锐的,体验是深刻的,用语是刻薄的,情感是苍凉的,不鼓励青少年多读,是有一定道理的。

北京文化界人士19日会聚鲁迅博物馆,缅怀这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贯穿整个纪念活动的是这样一种关注和思索:鲁迅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当天在鲁迅博物馆举行的“鲁迅逝世七十周年暨北京鲁迅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发表演讲说,鲁迅的时代虽已远逝,但他那种要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的精神将永存。鲁迅的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提倡“和谐”的时代中,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谐”永远是一个过程,是矛盾中的发展,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多样中的统一,其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鲁迅倡导的启迪民智,改造国民性、利人思想及其批判精神,是我们朝这一方向前进的动力。

鲁迅精神作为一种资源是“儒家之后最具有原典意义的存在”。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表示,正是鲁迅精神使该博物馆半个世纪以来成为千百万人造访的“圣地”。他说:“鲁迅是一种开放的、未完成的精神之火,在古老的土地上扩张着,并因此而与每一代人的精神盘诘相遇,成为一种无穷的光源。”

着名画家陈丹青探讨鲁迅的角度独树一帜。他认为,对鲁迅的讨论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准政治话题到民间话题的曲折过程,现在我们“要还原鲁迅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和鲁迅之间已经缺乏可共享的生存经验、文化经验和政治经验。所以,作为现在我们探讨鲁迅的起点,我们首先要提出的问题“不是‘鲁迅是谁’,而是‘我们是谁’”。

鲁迅,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192017年,留学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创作了《呐喊》《野草》《朝花夕拾》及中篇小说《阿q正传》等作品。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终年55岁。他的作品被翻译成70多种文字,在50多个国家流传。

“许多人都在哀叹,这个时代的人正在远离鲁迅,好像鲁迅一旦被公众弃绝,他的价值就会随之贬低——岂不知,真正贬低鲁迅的,恰恰是有这种想法的人;事实上,鲁迅真正的价值,就体现在他与这个时代之间的断裂和错位上:只有在反对他的地方,鲁迅的价值才得以彰显;反对得越厉害,他的价值就显得越充分。正如小偷是不会喜欢警察的,我想,一个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或‘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也是不会喜欢鲁迅的文字的。鲁迅的文字像大光,可以清晰地照见每一个人的音容笑貌,那些相貌丑陋又想遮羞的人,当然恨不得早日铲除他,消灭之。”

鲁迅只活了五十六岁,只写作了十八年,但鲁迅的存在像一个燃烧的火球,靠近他的人,若没有对火的经验,那必定是会被灼伤的。我们应该读点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鲁迅的童年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鲁迅由来已久,感觉他的文章毫无修饰,有的是赤裸裸和直白的讽刺和批判,而且总在念完他的文章之后,遗留下无穷无尽耐人寻味的思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是我读过的文章中,鲁迅难得的一篇轻松、甚至有一点点幽默的文章,虽然没有他惯有的风格,可是依然叫我喜欢。童年的欣喜和哀愁,那一点不舍和怀念,全叫他写出来了。竟也引起了我这殷切盼望长大和留恋城市的孩子对童年和风中飘忽的乡村的怀念。

百草园里的鲁迅自由自在的玩耍,有昆虫们为伴,还有桑葚等可口果子可以一饱口福。但是后来,鲁迅不得不上学的时候,怀疑起是否自己的自由惹的祸也让我忍俊不禁,因为我当初也是怀疑是否我耍得太疯了;上了学后的那点可怜的欢乐和大多的枯燥,也与我幼儿园时的感觉十分相象。

百草园里孕育的是鲁迅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激起我这位对大自然毫不感兴趣的、对电视和电脑着迷之极的电器依赖者的好奇。你知道,城市里,蝈蝈并不多见,蝈蝈是些爱在青草里荡漾的可爱东西。可是,在我家这边,倒也有几只,但是我以前对它们毫不“感冒”,是啊,读完这篇文章以后,我不仅想去百草园一睹鲁迅家园的风采,也想在城市里寻找百草园可爱踪迹。这可不是吹牛,我发了疯似的迷上了《昆虫记》这本我以前不喜爱的书籍;我寻找我家这边的稀有的蝈蝈和其他的昆虫了。妈妈也说我像脱胎换骨一样,变成了另一个人。是啊,文字的力量可不是吹牛的,的确十分大!

而且,百草园里鲁迅小时可爱的模样、贪玩耍的个性也着实让我找回了童年的自己。据说我小时侯十分顽皮,你可别瞧着我现在似乎是乖乖女的形象!我小时侯特别喜欢在地上滚来滚去地玩,连爸爸妈妈也拿我没辙呢。可是后来被长辈们一致改造,才塑造了我现在的乖乖性格。可是内心深处,我还是极其羡慕那些可以“为所欲为”的自由孩子的。

说到这儿,就不能不讲一下三味书屋了,三味书屋里没有了那么多的自由,尽管有一个园嬉戏,可是时间不多。所以,我还是十分庆幸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是吗?现在,我们的老师对于我们的问题,即使“再无聊”也可以耐心解答;幼儿园时对学校的抗拒已经消失了,因为,感到学校就像大家庭,很可爱!

但愿全天下的孩子们都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和愉快的教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鲁迅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一进入步行街,一个巨大的石碑引入眼帘,上面刻画着一个抽着雪茄的鲁迅。鲁迅故里四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石碑的主色调是黑白两色,令人眼前一亮。前面还有几座正在嬉戏的儿童,和一位教书先生。

一直往前走,左侧又是大字,还是金色的,上面刻着“民族栋梁”。而右侧便是鲁迅故居了。进入鲁迅故居,你会发现它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还有可能迷路,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可想而知,当时鲁迅的家庭条件是多么好。大家总是认为家境贫穷的人学习可能会更刻苦一点,功成名就的肯定是他们。其实,也有些例外,比如鲁迅就是其中一位。

接着我们来到了在鲁迅故居算是非常著名的一处景点——三味书屋。这就是曾经鲁迅读书的地方。里面有几套桌椅整齐的摆放着。鲁迅先生的座位在角落。接下来,我们将要跨越时空了,在鲁迅的桌子上,刻着一个“勤”字。这大家肯定也知道这个故事,也就是鲁迅在小时候,经常迟到,常常要收老先生的批评,所以才会在桌子上刻一个勤字的。在这勤字中似乎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看看旁边绿色的小河,就像翡翠一般。在小河之上,有着几艘乌篷船。船上有着乌漆墨黑的船篷,在水中游荡,像黑鳞片的小鱼,但又看上去有许些破旧不堪,充满了历史的味道。

这里充斥着整个绍兴的文化,也充满了绍兴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鲁迅故里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妈妈带着我一起去游鲁迅故里

我们从入口走进,首先来到了“鲁迅祖居”。这是鲁迅祖先居住的地方,里面陈列着各种古老的摆设,各着大小各异的卧室,厅堂,厨房,都显得非常别致。

从“鲁迅祖居”出来,我们来到了“三味书屋”。听妈妈说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里面地方不大,放着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了。我忽然看到有一张桌子上面刻着一个“早”字,就妈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要在桌子上刻一个”早“字呢?”妈妈说:“那是鲁迅爷爷坐的课桌,因为他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对自己的学生要求很严,鲁迅为了告诫自己不要迟到,所以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以此自勉。”“哦,”我终于明白了。

然后,我们来到了“百草园”。妈妈说百草园是鲁迅小时候玩耍的地方。里面种着许多各种各样的植物,都长得非常茂盛。旁边还有一口井,听说是鲁迅小时候很顽皮,经常在井上跳来跳去玩过的。

最后,我们还游玩了鲁迅纪念馆,学到了很多知识。今天我玩得真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考满分作文:“树人”需要鲁迅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在当下,中学生有三怕,怕奥数、怕英文、怕鲁迅。对于前两者,我倒心有戚戚焉;对于后者,我不仅不怕,反而喜欢。

当今中国的中学生,目光盯着升学,压力山大。奥数、英文是两种特别的东西,它能帮助中学生走上升学的捷径,中学生总是怕学得不好,拿不到高分,而语文学科无论怎么考,分数既高不上去,也拉不下多少(这是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共识”),且语文课程中的“鲁迅”更是难得如同蜀道,以致大部分同学都“仰天胁息坐长叹”。

先生的文章博大精深甚至晦涩难懂,确实并不浅显。但这能成为我们怕的理由吗?纵观先秦诸子散文、唐宋诗词、明清小说,又有哪一个是既浅显的?对于精华,唯有一字一句仔细琢磨,方得真滋味。“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生活安逸了,人就被生活所累了。”“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字字珠玑,意味深长,发人深省,难道都让红尘掩盖了它们?

世事沧海桑田,思想却亘古不变。

“鲁迅”这个名词就其本质,已经不再是周人的笔名,也不是一代文豪的代称,而是正义力量的象征。试看当今社会,孔乙己化身为教授,不是“窃书”,而是“抄书”;阿Q复活了,在网络炫富炫阔;祥林嫂复活了,在底层呻吟;乏走狗复活了,披着专家学者的镀金外衣,依然向着穷人狂吠;闰土复活了,失学打工,没有了美丽的家园……谁怕鲁迅?只有孔乙己、乏走狗、鲁四老爷之流。

中学生不应怕鲁迅,应当正视社会现实,不能只沉迷于书本。脱离社会的书本知识断然不能有助于中国的进步!

如果中学生只被奥数、英文统治头脑,只为分数而学,到头来,思想必定是一片废墟。急功近利的学习只能损毁我们的未来,未来中国一定需要思想深邃的学者。怕鲁迅,就必定不能“树人”。“人”树不起来,地平线上就不会升起复兴崛起的希望晨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介绍鲁迅的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生中最敬重三位作者他们就是:冰心、巴金和鲁迅先生。在他们之中,我最崇敬的非鲁迅先生莫属了。无论是《阿Q正传》、《朝花夕拾》《野草》还《狂人日记》都是我的最爱。

鲁迅先生留给了我们什么?鲁迅先生留下来财富、一笔巨大的财富、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物质上的财富是用的完的、无论你有多少金银、或者金山银矿,总有一天金山会消失、银矿会枯竭。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可以用之不竭,取之不尽。

有人说过,鲁迅先生是一名战士。的确呀,他的一生都在为革命而战。他不是用武器而是用笔,用笔而战!如果没有他用充满了热血和团结的一个个字,一句句话语唤醒一名名中国人。新中国就还在沉睡之中,帝国主义的黑暗依旧会把整片天空笼罩着。了鲁迅正在用一颗火热的心去感化、唤醒每一个中国人。鲁迅的心是炙热的、充满力量的,因此他的文章、句子,甚至每一个字都是有力量、炙热的。

是啊,鲁迅先生一生都是伟大的。虽然他的一生的确短暂,时间的分分秒秒都在跟帝国主义抗争怎么不是短暂的呢?如果我们那些中国同胞是冰块,那么鲁迅先生就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把我们的心融化。他成功了,他笔下的巨作成功地把我们唤醒了,那时他成功了。

如果没有他帝国主义者依然是中国的霸主;如果没有他我们依然在苦读绕来绕去的文言文;如果没有他……

鲁迅先生,我们都歌颂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鲁迅我想对你说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先生,在这里,我先对您:“鲁迅先生,您在我们心里是最伟大。您热爱祖国、为祖国争气,您热爱、关心劳动人民,您乐于帮助身边的任何人……总之而言,您就是我们的大好人!”

鲁迅先生,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从中我们了解到您不直接批评青年看书不认真,而是用风趣的语言来暗示。您是多么的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啊!您一看到劳动人民受伤,就不顾一切地去帮助。您是多么有爱心啊!您自己都生病了,还叮嘱女佣不要干活太累,要好好休息。您是多么关心身边的人啊!我们还学过一篇课文叫《一面》。从中我们了解到您把一生都交给了人民,跟敌人战斗了一生,为我们的祖国争光,而您却变得骨瘦如柴,精神却很挺立。您真不愧是一位“越来越顽强的战士。”啊!鲁迅先生,您的爱国之情是多么深啊!这种爱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崇拜,值得我们学习。

鲁迅先生。我要大声呐喊:“您真不愧是我们的‘民族魂’!您永远活在们的心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您永远是我们的‘民族魂’!我们心目中的大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与鲁迅对话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在历史的银河中,闪耀着许多光彩熠熠的星辰。‘一颗明星,就是一座照亮后人前进的灯塔。于是我穿过时间的隧道,去历史的太空,寻找那一颗星。

我四处寻找着,忽然,我看见一位穿黑色长袍的先生正在桌上埋头写作。我走过去,他似乎被我打搅了,慢慢地抬起头来。一张消瘦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透那沉沉的黑夜;一头不屈的硬发,根根显示着与恶势力的不调和。没错,就是他——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也看见了我,微笑着让我走近他,我此刻感觉到他是那样慈祥、和蔼。

“鲁迅先生,我与您是相隔一个世纪的人啊,但我也很爱好文学。”他放下手中的笔打量着我,笑着说:“啊,那么我和你是同路人啦!”

“先生,”我问,“我最喜欢看您的书,除了在课上认真学习了从您的书 中选来的文章外,还课外阅读了您的其他一些著作,如《朝花夕拾》、《呐喊》等。为什么您能写出如此精妙绝伦的文章?”

“这个原因很简单,”鲁迅先生慈爱地看着我说,“我生活在一片混沌的世界中,我看到了苟延残喘、阴险狡诈的‘落水狗’,我看到了奴颜婢膝、貌似中庸的伪君子,我也看到了国民众生的劣根性,我想要抨击他们,让那些反动的御用文人捉襟见肘、心惊肉跳,让病态社会的千疮百孔暴露无遗。”

‘可是您对待传统文化是否太偏激了呢?”

“我承认,我是有点偏激了,但我想通过某种必要的偏激,来打破禁锢,激活思想,引导解放。我时时解剖别人,更多的却在解剖我自己。”

“在热情勇敢的农村孩子中间,您看到了一个无知无能的‘我’;在衣衫褴褛的人力车夫面前,您感受到了体面外袍下的自私自利的‘我’;从学医到从文,从迷信‘进化论’到辩证地看问题,您就是这样不断地自我督促,自我更新。”

“您是位伟大的作家,您的笔锋幽默辛辣,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却不自命清高;您的幽默中闪烁出睿智与深刻,忧愤中蕴含着一颗深沉的爱国之心啊!”

“您是伟大的战士,异常清醒与敏锐,您不屈地战斗着、抗争着,以思想做剑,以寸笔为枪,划破漫漫长夜,挑出些许亮色。”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您在那黑暗荒芜的年代里始终坚持的人生态度!”

“我很高兴,你能读懂我的文字,能清楚地了解我,正确地看待我。我希望,当你醉心享乐、虚度光阴时,‘浪费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的警告能让你幡然悔悟;当你无法把握自我,却又自欺欺人、逃避现实时,阿Q的形象能让你窥见自己的影子,猛然惊醒;当你钻人‘虚无主义’的圈子里不能自拔,对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产生怀疑甚至自卑时,那一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么’的反问,又能让你重新挺起胸膛……”

“鲁迅先生……”

隐约地,那张消瘦的脸庞模糊了;渐渐地,那黑色长袍的背影也消失了。

我与鲁迅先生的对话也随之结束了。

但我想,一个真正的思想家,他思想的光芒是不会受时间与空间阻隔的。

即便是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鲁迅那深邃的目光依然会让人惊醒,给人力量。

这,就是鲁迅。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属于历史,又属于现代。

他严厉,却又慈祥。他消失了,却又永远在人们心中。

人的思想永远是相通的,它可以穿越时光的隧道,进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期间,我拜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是一本散文集,也算是鲁迅先生的回忆录,包含的都是淡淡的真实的感情。

鲁迅的作品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作品既不遮遮掩掩,又不追求满是好词佳句的华丽。却更能吸引读者,仿佛在给你讲故事一样。

比如范爱农的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渺视。有比如“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这就是鲁迅在描写人外貌特征和习性时的特别手法。他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一个人的特点,又增加了幽默感。

鲁迅不管是对他人的赞扬或批评以及对那人的各种看法,都豪不掩饰地写出来。因此,我比较喜欢他的文章。例如〈阿长与山海经〉。内容大概是这样的:长妈妈是我的保姆,起先,我很讨厌她,特别是她的切切察察,而且她睡相极不好,但她也懂得许多有趣的礼节,是我不耐烦的。之后,她给我讲“长毛”欺压百姓的残忍故事,他伟大的神力让我敬佩。然后,在我极度渴望〈山海经〉时,阿长为我买来了。我又一次对她敬佩。最后,她辞了人世,我默默为她祈祷。我一次一次对她态度的转变,突出了阿长的朴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走近鲁迅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一个十六岁的高一学生看来:鲁迅,是永远也不可走近的。

鲁迅,是不可走近的,因为他是寂寞的:从小康家庭而坠入困顿,在每天店铺和药店的循环往复之间看清世态炎凉;从绍兴到南京学洋务,在奚落和排斥中与亲人分离;从中国到日本致力医术,在外人的歧视中发现国人的麻木不仁;从彷徨到呐喊,在万难被毁的铁屋中大嚷挽救将从昏睡入死的民族……谁能在如此特殊的年代有着如此特殊的经历?在我认识的人中想来也只有鲁迅了吧。

鲁迅,是不可走近的,因为他是寂寞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面对政府的“围剿”和迫害,面对“御用文人”的诽谤和风刺,面对广大人民的的麻木愚昧,“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是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成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对敌人顺手一击的讽刺,现在看来更像是驱除寂寞的苦药。

鲁迅,是不可走近的,因为他是寂寞的:生在近代,却无时无刻不警示着一代一代的后人。读过鲁迅的作品,个个丑陋的中国人: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麻木、卑劣、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都揭露无遗,即便是现在,我们的身上仍残留着它们的种子,行走在社会上仍处处可见。鲁迅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审视着当时甚至现今的社会,对丑恶,陋习,弊病进行着无情的揭露批判,多么深刻,却又多么寂寞。

在我,一个十六岁的高一学生看来,鲁迅,是永远也不可走近却又必须走近的。鲁迅把自己投入到了黑暗窒息的深渊中,发出刺眼的光亮,为后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走近鲁迅,便是走进他内心深处的寂寞——包含着勇气、热忱、客观、严谨的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名人鲁迅的爱情故事

全文共 1454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一生中真正的爱情体验是许广平给他带来的。关于鲁迅与许广平由相识相交到相知相恋的过程,在《许广平的一生》、《许广平的故事》等专着中已有详尽的介绍。去年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绍兴电视台又联合摄制了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鲁迅与许广平》,近期将在荧屏与广大观众见面。在这篇短文中,没有必要再费笔墨去复述那些广为人知的内容,只想着重介绍他们相恋的思想基础和某些生动细节。

用世俗的眼光看来,鲁迅跟许广平的结合存在诸多障碍:论年龄,双方相差有十八岁之多;论外貌,鲁迅身材矮小,并无特殊魅力;论金钱,鲁迅不但家庭负担沉重,而且因购置北京西三条二十一号寓所而债务在身;论地位,鲁迅固然在文坛享有盛誉,但当时却因支持进步学生运动而被北洋政府教育部免去佥事之职,甚至面临着被通缉的危险。最大的障碍,还是鲁迅有着一位形式上的太太,如果离婚,按绍兴旧习,女方会因为被“休”而倍受歧视,后果不堪设想。鲁迅宁可陪着做一世的牺牲,也不愿伤害虽然无爱但却无辜的异性。然而,许广平仍然主动果敢地向鲁迅献出了纯真的爱情,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有着深受封建包办婚姻之害的共同遭遇(许广平刚生下三天,被酩酊大醉的父亲“碰杯为婚”,将她许配给劣绅家的子弟,后逃婚离家,北上求学),又有着反抗旧社会、旧礼教、旧教育的共同思想。

她跟鲁迅当时所能选择的惟一的结合方式,就是同居。许广平后来对此做出了明确解释:“我们以为两性生活,是除了当事人之外,没有任何方面可以束缚,而彼此间在情投意合,以同志一样相待,相亲相敬,互相信任,就不必要有任何的俗套。我们不是一切的旧礼教都要打破吗?所以,假使彼此间某一方面不满意,绝不需要争吵,也用不着法律解决,我自己是准备着始终能自立谋生的,如果遇到没有同住在一起的必要,那么马上各走各的路……”(《〈鲁迅年谱〉的经过》,原载1940年9月16日上海《宇宙风》乙刊)。

关于鲁迅与许广平恋爱的过程和细节,大致是这样的——他们相识于1923年10月,那时鲁迅开始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讲师,每周讲授一小时中国小说史,而许广平是该校国文系二年级学生。在每周三十多点钟的课程中,她最盼望听讲小说史,上课时常选择第一排座位。在学校,鲁迅是一位在学生中找不出一句恶评的老师,而许广平则是一位听课时喜好忘形而直率地提问的小学生。他们相交于1925年3月11日,当时女师大发生了反对校长杨荫榆的学潮,作为学生自治会总干事的许广平正是学潮中的骨干。为了解除时代的苦闷,探讨中国女子教育的前途,她主动给鲁迅写出了第一封信。从此他们在斗争中相互支持,在事业上相互帮助,在生活上相互关怀。他们相恋于1925年10月20日(这个日期是绝对正确的,但笔者暂不准备披露材料来源)。这一天的晚上,在鲁迅西三条寓所的工作室———“老虎尾巴”,鲁迅坐在靠书桌的藤椅上,许广平坐在鲁迅的床头,27岁的许广平首先握住了鲁迅的手,鲁迅同时也报许广平以轻柔而缓缓的紧握。许广平脉搏的剧烈跳荡,正跟鲁迅逐渐急促的呼吸声相应。于是,鲁迅首先对许广平说:“你战胜了!”

许广平不禁报以羞涩的一笑。(以上细节,参阅许广平:《风子是我的爱……》,原载《鲁迅研究动态》1985年第1期)。接着,两人热烈地接吻。第二天,刚刚写完小说《孤独者》四天的鲁迅,又一气呵成了一篇以婚恋为题材的充满生活哲理和抒情色彩的小说——《伤逝》。

1927年10月3日,鲁迅和许广平终于在上海开始了他们的同居生活。鲁迅承认,在他和许广平结合的全过程中,许广平都比他决断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鲁迅的名言大全

全文共 2953 字

+ 加入清单

1、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2、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3、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4、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5、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6、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7、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干为孺子牛。

8、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9、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10、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11、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12、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3、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做作的写信和日记,恐怕也还不免有破绽,而一有破绽,便破灭到不可收拾了。与其防破绽,不如忘破绽。

14、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5、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16、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17、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18、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

19、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

20、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21、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光。

22、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23、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24、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25、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26、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27、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28、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29、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的,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

30、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

31、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32、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33、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34、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35、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中国人的大毛病。

3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37、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之脊梁。

3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9、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40、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41、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42、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3、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4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45、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46、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47、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48、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49、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50、智识太多,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子手……所以智识非铲除不可。

51、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52、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53、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54、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55、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56、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57、我们和朋友在一起,可以脱掉衣服,但上阵要穿甲。

58、从来如此,便对吗?

59、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60、有地方特色,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被别国所注意。

61、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62、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63、写小说,说到底,就是写人物。小说艺术的精髓就是创造人物的艺术。

64、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65、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66、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67、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68、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69、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70、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71、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72、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73、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者听过的缘由,但决不会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者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见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74、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75、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76、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77、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78、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79、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80、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麽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

81、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82、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83、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84、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8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86、那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87、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88、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89、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90、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与鲁迅有关的写事作文1200字

全文共 4083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在中国历史上的形象是很高大的,yjbys作文网小编收集了关于鲁迅的作文,希望大家会喜欢上鲁迅这个大文豪。

鲁迅_1200字作文1

也许,我们对鲁迅的了解大多在于他的作品,他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为革命献身伟大品质和崇高精神。一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塑立起了他在中国历史上高大形象,在人们心中刻下了他的印迹。

巴金爷爷曾经赞美鲁迅“你象一个普照一切的太阳,连我这渺小的青年也受到你的光辉,你象一颗永不殒落的巨星,在暗夜里我也见到你的光芒。中国青年不会辜负你的爱和你的期望,我也不应当辜负你。你会活下去,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中国青年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的心里。”

鲁迅总是活在他自己着作里的。他写下了很多深刻的话,也说了些过激的话。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圣人”,而且一辈子也没有承认谁是“圣人”。他的祖上也“曾阔过”,到他却家道中落,成了“破落户儿”;父亲久病,作为长子的他经常奔走于当铺与药铺,受尽白眼;他曾因溜进百草园翻何首乌,捉斑蝥,被先生责罚;他留过学,学过医,成绩平平,弃医从文;他思想活跃,先是进化论,继之超人哲学,后来社会主义思潮,在他身上深深地烙上了中国近代思想快速发展的痕迹。但他自己的世界观,影响几代中国人。他“呐喊”过,想凭一己之力,唤醒沉睡的同胞,捣毁令人窒息的“铁屋子”;他也“彷徨”过,孤独地在故纸堆里抄写古碑;他更妥协过,接受了母亲“赠送”给他的“礼物”;他绝对疲惫过,“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总之,他同普通人一样,但想得多,看得深;他的思想未必都对,他自己也曾说“矫枉必须过正”;他深情祝福中国人“忘掉我吧”,但即便是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也无法“忘却”!

不久,我学习了鲁迅先生写的《藤野先生》,从文中我懂得了鲁迅先生立志救国,年轻时到日本仙台学医,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但自从在学堂看了电影后,看见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那些中国人看见自己的同伴被枪毙,还拍手欢呼的情景,鲁迅先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受伤,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他发现,无论他的医术怎样高明,所救治的只能是人的肉体,只能使国民变得强壮,但是并不能唤醒中国人的麻木,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给俄国人看客。因此鲁迅先生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他毅然选择了放弃医学,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从此走上了文学道路。

这位巨人,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反抗黑暗势力,追求光明,他的行动蕴含着中国将要成为自由,独立的国家,他为了中国,为了民族,为了新中国的到来,她真是费尽了心血。今天,新中国终于成立了,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惜,他却永远闭上了眼睛!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们更应该汲取鲁迅精神力量的领域,继续向鲁迅思想前进,迎接更多的挑战,为提高民族的精神文化境界而奋斗。

鲁迅故里游_1200字作文2

到了到了!鲁迅故里到了!洋溢着浓郁水乡风情的大幅浮雕上,“鲁迅故里”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那气宇轩昂的一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形象,在我眼前渐渐清楚起来......

迎着人流,我们步进了鲁迅纪念馆。纪念馆的建筑与河水纵横交错,内外空间相互渗透,是一座古朴而神圣、布满灵气又独具绍兴水乡风情的现代展馆。而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大型青铜坐像。坐在鲜花丛中的鲁迅表情自然,仪态从容,严厉又不乏亲切,眉宇间似躲着无穷的深思。陈列厅内具体呈现了鲁迅的坎坷人生: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深受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很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18年,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口语小说《狂人日记》......看着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我的心中又不禁卷起一阵阵波浪,为鲁迅的一生感慨,更为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节所感动......

走出纪念馆,不觉已是春雨绵绵。雨很小,很细,小得几乎听不到“沙沙”的声音,细得像蚕吐出来的丝。漫步在这窄窄的青石板路上,欣赏着这细雨中朦胧的白墙灰瓦、古老又修葺一新的竹丝台门,聆听着那一串串韵味十足的绍兴方言——“卖臭豆腐了!卖臭豆腐了......”“乌毡帽,乌毡帽......”各路游人禁不住驻足停留,来两串臭豆腐,戴一顶乌毡帽,专心体会着这浓郁的水乡风情。鲁迅当年会不会也常吃这种臭豆腐呢?

接着我们来到了“鲁迅故居”。跨过高高的门槛,从侧门进往,穿过年代已久的长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俗称“天井”,这里原种着两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闭上眼睛,小时候的鲁迅赫然就在眼前。夏夜,他躺在桂树下的小板桌上乘凉,我的耳边似乎还有他的继祖母蒋氏让他猜谜、给他讲故事的声音......鲁迅的卧室、厨房、百草园......都逐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每到一个地方,都感到离这位一代宗师又近了一步......

我最想往的得方还是三味书屋,于是又迫不及待得循着鲁迅的描述往感受他当年读书时的氛围。“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往,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清朝著名书法家俩案鳗艾书所题。“三味”就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额下挂着一幅栩栩如生的《松鹿图》,两边的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大约是在揭示读书的真谛吧。走进往,我们看见了一张陈旧的两屉硬木书桌。书桌极其普通,但却受到了特别的待遇,由于这就是鲁迅因故迟到,在受到塾师的严厉批评后,刻下“早”字,用以自勉的书桌。我认真得观察着,脑子里不由得浮现出小时候的鲁迅一笔一画刻字的样子容貌与勤勉学习的样子......我深深得呼吸着这里的空气,贪婪得搜索着鲁迅的声息,这里是鲁迅长大的摇篮啊。

再次走在这窄窄的青石板路上,雨还没有停,一样的小,一样的细,为这一趟鲁迅故里之游染上了一种别样的情绪。一条清澈的小河,从故居门前潺潺流过,雨丝轻轻得落在水面上,平静的河面顿时裂开了好多条“缝”,一圈儿一圈儿得荡漾开来......

我取出一把茴香豆,坐上了晃晃悠悠的乌篷船。在头戴乌毡帽,手持青篙的船家带领下,挥手作别了这座伟大的历史丰碑,而那一圈儿一圈儿的鲁迅情却久久得在我心中荡漾......

给鲁迅先生的一封信_1200字作文3

可敬的鲁迅先生:您好!我对您的认识,是从书架上那本厚厚的《孔乙己》开始的。一开始,我认为孔乙己是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的人物,他只是一味的抱着自己那点过时的学问卖弄不已,到头来也只落了个沿街乞讨的下场——但当我更加深入的去品读这本书的时候,透过这深邃的文字,我仿佛看见那个黑暗社会下的被封建思想缠绕的水深火热的人民以及他们扭曲的性格……我不禁感叹: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是多么的高明;您的行云流水的文笔,是多么的深广!从那时起,我对您的崇敬便一发不可收拾。在我心中,“鲁迅”二字已成为一个名词,一个代表文学的词汇。

我立志要向您一样,在那风雨如晦的战乱年代“执笔为枪”,学习您的果敢冷静大无畏的精神。您的作品铿锵有力,悲愤激昂,无情的揭示社会的黑暗,表达了您对新中国、新社会、新气象、新生活的渴望,强烈的抒发了您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您可知道,您的作品唤醒了多少被封建教育所麻痹的青年,拯救了多少被封建思想缠绕而无法自拔的人民,感化了多少颗被封建礼数所麻木的枯瘠的心,鼓舞了多少颗濒临绝望的爱国人士的救国之心……因为您,他们重新振作,果敢的吹起革命的号角,“为新生活而战”,他们与敌人斗智斗勇,毫不畏惧,奋发进取。“寄意寒心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在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前夕,您身在东京,却以就剪去了那条象征满清朝的辫子。您的爱国之情被您聚在这首诗中——遥望多灾多难的祖国,感慨同胞的尚未觉悟,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铮铮誓言,不惜用鲜血来挽救苦难的祖国。您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在我们的心中,您何尝不是一位真正的勇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句诗便是您的真实写照,对待险恶的敌人,您并没有退缩,以“横眉冷对千夫指”,同形形色色的敌人作斗争,毫无畏惧,勇往直前。在对敌人强烈憎恨的同时,您又满怀热情,心甘情愿做百姓之“牛”,为百姓服务,鞠躬尽瘁,任劳任怨。您认为“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于是,为了写更多富含浓厚的时代色彩的作品,您奋笔疾书,即使在病重将逝之际,依旧不辍写作。

如此崇高的精神啊——足以为万世之楷模!是您,让我懂得了真理的重要性;让我学会了专注,学会了执着;使我敢于正视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使我自信自强,不卑不亢,大胆的接受挑战,勇敢的战胜困难,迈好人生旅途的每一步。您勤奋一生,为了更多的融入写作,您还挤出了喝咖啡的时间而努力奋斗。您把时间当成海绵里的水,相信“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您所写的作品与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世人的广泛好评,使您让我相信,天才并不取决于天赋而取决于一个人的努力;只要我们认真、专注的学习,不管是否像您一样成为一代伟人,我们都是成功的,因为我们为之努力过,奋斗过,便也无怨无悔。

在您的自传中,我们知道您也曾遭遇过失败,也曾被痛苦与失望所折磨,可您依旧不颓丧,就如《自嘲》中——“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般的释怀,您让我明白失败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半途而废的懦弱。您是我坚信,胜利的骨朵只有不懈的人才能品尽它的芬芳,成功的果实只有从跌倒中爬起才能尝尽它的甘甜。您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老师,您教会了我们太多太多。您的文章不朽,您的生命垂青。

我们将永远铭记您,我们会名字深深的刻印在我们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永远的鲁迅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他笔下的孔乙己、阿Q等等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

儿时,从大人们口中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只是觉得他很厉害,长大后想成为他;上小学后,读了他的文章,觉得写得好而已;现在,为了更好地了解他,我将他的文章细细“剖析”才发现——鲁迅原来像光那样坚不可摧。

一袭长袍,披在身上,他将自家之事抛在身后,全身心致力于事业,一只秃笔,写出了对国家的爱。那种爱是那么坚不可摧。

他又是那么至仁至义,收留了作家萧红,给与她最大限度的关爱,让她生活在一个“温馨、美好的家庭”,给她最贴心的照顾,使她成为神一样的作家。

他将毕生心血放在了文学事业上。有人说人他是天才,他却这样回答:“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

多么脍炙人口的人生格言啊!

好一个鲁迅,他为现代文学的殿堂推开了第一扇窗,用铁骨成就了气节。而天妒英才,鲁迅积劳成疾,永远离开了人世。

鲁迅,现在依旧撼动千万人的心。鲁迅,是永远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