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朗读者第一季第十一期观后感【20篇】

董卿说:“《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4916

作文

181

2024中央台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定位为文化情感类节目,通过节目中嘉宾的朗读,让观众感受文学之美、声音之美和情感之美。

蒋雯丽分享与艾滋病患者“亲密”故事

从2002年开始,蒋雯丽已经做了十五年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员了,她说当初只是有这样一个愿望,想做一些好事、善事,结果一做就是这么多年。蒋雯丽与先生顾长卫合作的电影《最爱》就是以艾滋病感染者为背景,而片中就是找了这群感染者来拍摄。在《朗读者》访谈中,蒋雯丽谈起了电影拍摄时的幕后故事:她要求剧组工作人员和艾滋病感染者们同吃同住。值得一提的是,今晚在《朗读者》的现场将会出现神秘嘉宾,让蒋雯丽感动不已。

“同桌妈妈”16年陪读 儿子以朗读感恩母亲

除了蒋雯丽分享与艾滋病患者“亲密”故事外,另一位感动无数国人的“同桌妈妈”陶艳波也将和儿子杨乃斌一起走上《朗读者》的舞台。因为16年坚持陪伴患有听力障碍的儿子杨乃斌读书,“同桌妈妈”陶艳波曾获评“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从无法说出一个词汇,到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杨乃斌16年的学习生涯,全部都有母亲陪伴,这中间历尽艰辛,旁人无法想象。不过,陶艳波从未有过怨言,她说,“教育乃斌是我一辈子的职责。这是一个母亲会做的,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只是坚持走的路比别人长一点。”

为了报答母亲的付出,在《朗读者》的舞台上,杨乃斌将朗读冰心的散文《不为什么》,“献给我的母亲,如果不是她16年的陪伴,可能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当所有人都想要放弃的时候,只有她还一直坚持,一直鼓励我。”他还分享说,之所以来到这个舞台,是因为这么多年,他都想跟妈妈说一声谢谢,但是一直没有好的表达方式。杨乃斌还推荐听障孩子以朗读作为康复训练,“对于一些听障孩子来说,这样的朗读相当于一次康复训练,是有实质帮助的,我小时候也每天都朗读训练。朗读对于听障孩子来说是有特殊的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勇气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董卿形容,当初筹建《朗读者》之难是“一个念头在脑中,两页策划在手上,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为此她和同事调侃“现在明白了吧,做制作人要学会低下你那已经习惯了高昂起来的头。”

除了钱,真正困难的还是“怎么样让文化节目引发大多数人的参与和共鸣。”为此,董卿和模式研发者以及国内的众多学者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去研究“《朗读者》谁来读?读什么?怎么读?”最后大家形成的共识是,朗读者的情感、所要朗读的文本的写作者的思想、听节目看节目的观众情感,这三种元素要和谐凝结,一定要凝结起来。

所以,观众看到:麦家很纠结地讲述完他和他父亲、他和他儿子这两代父子之间挣扎的故事之后,再来读他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许渊冲老先生,他讲一个人一辈子重要的不是活过了多少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日子,之后再来读林徽因;得了罕见疾病的“企鹅人”夫妇,依然乐观、依然相爱、依然行走在路上,这样一对年轻人讲完他们的故事之后,再来读同样一直在路上的三毛……这个时候,文字的魅力就产生了叠加效应,充满了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朗读者最新一期观后感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你有多久没有朗读了?很久了吧!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朗读那是学生时代的事情或者说它只属于一小部分人。不,朗读属于每一个人。”

这段作为《朗读者》的开场白,击在了每位观众的心里。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敬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这是这档节目的自白,也是出彩之处。重点放在挖掘人的百态――每位嘉宾带来的不是干巴巴的选取片段,而是自身的真实写照,自己的人生感悟。

既然名为“朗读者”,那让谁来朗诵就显得尤为重要。节目的嘉宾设置没有一味地追求大牌,而是采用“明星+素人”这样荤素搭配的巧妙结合。在2月18日第一期节目中,明星阵容包括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世界小姐张梓琳、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著名翻译大师许渊冲,还有鲜花夫妇周小林殷洁,无国界医生志愿者蒋励这样的普通人。

在节目设置中,更是看出了节目组的独具匠心。每一期设置一个主题,配上董卿的阐释,再选择相关联的嘉宾和朗读的作品。第一期的主题定为“遇见”,每位嘉宾都结合自己的故事选取最触动自己的一段文字进行朗读。还设置了开场曲的演奏和结尾的弹唱。此番用心在综艺节目中实在是少见。

央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朗读者家为主题的观后感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一段时间,《朗读者》火遍大江南北,堪称是文艺界的一股清流。每次节目都会选用一个主题词作为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

无论是普通人的小确幸,还是名人们光鲜背后的辛酸,听到动情处,声声朗读总能让我们热泪盈眶……

朗读不仅可以打破孤独的高墙,还能帮助我们寻觅同频共振的心灵。如果感到孤独,就来听何老师朗读吧;如果想要热爱生活,就来听何老师朗读吧;如果想要怀念过往,也来听何老师朗读吧。也许到时你会发现,心中暗含千言万语,不如放声四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朗读者观后感董卿500字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需要一档如同把花瓣散落发间的节目,听得到心动,闻得到灵魂香气,于是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制作的这档《朗读者》便出现了。接近1年时间的筹备,2月18日晚8点CCTV-1终于要跟观众见面了。

节目每期一个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

1、朗:朗咏清川飞夜霜,此刻豁然开朗

“朗咏清川飞夜霜。”李白的《劳劳亭歌》让人们仿若能看到声音的响亮清澈,“朗”是独属声音世界的魅力,为了“朗然”,所以需要“朗吟”;因为“朗畅”,所以人生“朗静”。一个“朗”字,是串联声音魅力的纽带,更能唤醒潜在中的本真。我若朗朗烈烈,生命便理直气壮。

匆匆忙忙白驹过隙,却发现自己连回眸的念想都没有,不明不白不清不楚,迷茫由生心境,于是你我,便如同漂泊大海间失去方向的孤舟,手足无措茫茫无期。一个“朗”字,其实是生命中最被人们忽视的财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刹那,应该是幸福的吧。

2、读:那些记载深情的故事与诗篇,都是为了被诵读而存在的

所有的篇章,所有的诗歌,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散文,都是为了被诵读。时间可以流逝,但是记忆可以被深刻。文字成为我们记录的方式,古往今来,阴晴圆缺,那些我们未曾谋面的经历,全都以文字的方式邂逅了。但是若不读,这些饱含爱意和心境的诗行和文章,都会被历史尘封,被时间飘零。没有被读过的故事,它们真的存在过吗?

我们的一生,要遇到太多人和事,太多次被冲散,时间久了我们学会了遗忘。当淡忘成为习惯后,生命中才会满是遗憾,这也是为何我们会孤独,会难过,会空虚,会满目疮痍。只有读到最喜爱的文字,我们的心情才会欢畅。

只有那些故事与经历,被我们读过,我们才会用澄澈的双眸和纯净的心灵去追随,去感激。爱让我们的人生完整,而读让我们的爱更加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或朗诵,不是突然热起来的,几十年来,它一直在这片土地上酝酿着。”上海图书馆会展中心主任吴敏说。上图朗诵团凝聚孙道临、秦怡、曹雷、童自荣等一批老艺术家,他们以练代学,与业余朗诵团员们同台演出,培养了一批朗诵会的常客。这个朗诵团如今已有50多名成员,除老艺术家外,更有律师、教师、企业家、记者、主持人等各行各业的朗诵爱好者,年龄最小的七八岁,最大的已90多岁。

与此同时,朗读也跨越艺术门类,进入沪上多种艺术场所。2012年,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创“诗歌来到美术馆”项目,邀请诗人与诗歌爱好者一起朗读,讲述诗歌背后的故事。在“诗歌的魔方——2015首届上海诗歌艺术节”上,欧阳江河等10位知名诗人嘉宾穿梭于淮海路上的“诗歌巴士”里,朗读作品,感受诗意萦绕的美妙瞬间。

欧阳江河说:“诗歌巴士很有创意。在双层巴士上,看着高楼和树叶,和外国诗人一起读着诗歌,我恍若身处另一个时空,这种恍惚感和移动感反而带来了诗歌的确定感,让我们感受到诗是真实存在的。”

朗读也可以成为一种纪念的方式。去年上海书展期间,巴金故居的钢琴第一次为来客奏响。诗人在琴声中,用朗诵“截句”的方式向大师致敬。“在今天的场合,我是一个文学少年,小时候很难想象,有一天能在巴金故居朗诵诗。”从西安专程赶来的诗人伊沙感慨万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我常常问自己,

儿时的家怎么就不能忘记?

那土窑洞里看不到砖瓦和水泥。

也许是父亲的推车了不起,

供我们读书离开乡村离开了土地。

也许是母亲织的格格衣,

谁见谁夸的感觉怎么都抹不去。

难忘中秋明月夜,

爷爷把月饼六半切。

哥姐不肯来品尝,

那月饼的滋味可是甜中透着香。

难忘看病回家的路上,

哥哥将衣服披在我身上。

上学的机会谁能不渴望?

三姐将自己留在了家乡。

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看不完住不够的地方,

我愿将心交付的地方,

那就是生我养我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朗读者陪伴观后感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印象中,电视黄金档不是播放电视连续剧,就是播放综艺文艺节目,《朗读者》是一台文化情感类节目,怎么会在央视一台黄金档时间播出?我带着这个疑惑,怀着好奇心,观看了已经播出的《朗读者》1-3期,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满足地看完了,也明白了为什么。也明白了为什么它还被微信的各个公众号大肆宣传!

这档节目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词:“遇见”、“陪伴”、“选择”。第一期的“遇见”,既是一个好的开端,也让我们遇见了《朗读者》这档节目;而第二期的“陪伴”让人感到了各种温暖;第三期的“选择”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是由各种选择组成的。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人生轨迹就会把你带向光明的未来。

来参加节目的人形形色色,有跨国际医生蒋励,她遇见了埃博拉病毒,以及那些患病的人们;童话大王郑渊洁,因为他的父母改变了一生……

愿更多的人看到这档节目,知道更多的感人故事,了解更多的好书!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月18日,《朗读者》开播,董卿自己任制作人、导演和主持人。它是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

《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最感动人的是那些朗读者背后的真实情感故事,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

《朗读者》能够在黄金档播出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它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而且现在我们正是需要这种拥有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也能让人感到精神振奋的节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朗读者第一期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周六晚八点,我准时打开电视,观看《朗读者》,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读者》的第一次"遇见"。

就像董卿阿姨在节目开始的时候说的那样,有时候,就算遇见也没有什么印象,有的"遇见"却会从此改变我们的生命。这改变生命的"遇见",濮存昕就经历过。他小时候是一个残疾孩子,被同学们嫌弃,体育课上跑步的时候,也没人愿意和他一组。同学们甚至还给他起了个绰号――"濮瘸子".我想,那时候的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幸运的是,他遇见了荣国威荣大夫,荣大夫为他做了整形手术,那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他从此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了!可以跑、可以跳了!这对荣大夫来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手术,是他做的许许多多手术中的一个,也许他对此毫无印象。但对濮存昕来说,这是他生活中最美的"遇见".他朗诵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师》节选,内容讲的是老舍对曾经将自己领进学堂的刘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会对帮助过我的人心存感激。

还有蒋励,他和他的三个同事都曾担任过"无国界医生",在战乱和灾难中救死扶伤,平均每天接受四十个新生婴儿,在工作中,他们随时"遇见"生死。《答案在风中飘扬》让我们明白平静的生活多么值得珍惜。柳传志"遇见"失败,许渊冲"遇见"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见,是多么美好,愿我们一生中,都拥有无数次美好的"遇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朗读者观后感第3期400字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前晚,随着李云迪的钢琴伴奏,《朗读者》在安静的氛围中开播,6组嘉宾依次登台朗读。他们来自社会各界,有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有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有企业家柳传志,有大众明星,也有普通夫妇。

一期节目,六组嘉宾、通过朗读六段文字,将六种不同的情感与人生体验如画卷般铺展于观众眼前。“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普通的夫妻对念着朱生豪的情诗,那一刻他们眼里只有彼此。“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濮存昕借老舍的《宗月大师》感怀曾经改变自己一生的人。“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张梓琳将刘瑜的《愿你慢慢长大》娓娓道来,表白的,是每个为人父母者对子女的一颗爱心。围绕第一期主题“遇见”,前晚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分享家书,让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随一幅幅深情画面潜入千家万户。

明星在观众的眼中去掉光环,以最平凡的状态示人,文字被以最朴素的朗读形式,诠释出深藏的情感、使命与价值——这大概是《朗读者》和其他节目最大的不同之处。

“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如一股清风唤醒了大众许久未被触摸的文化脉搏。”首播期间及播出后,《朗读者》刷爆了微博、朋友圈等公众交流平台,普通观众好评不断。

“感动,感悟人生!”西安年近七旬的卫腊梅奶奶在朋友圈里这样感慨。豆瓣网友“miss pear”则说:“无意中看到这个,一下子被吸引,然后真的看得热泪盈眶。虽然是朗读,但更注重人,也因此让情感更深入内心。看许渊冲老先生那段我哭到不能自己,先生虽已96岁,心里依然住着一个少年,那般灿烂。可以感受到每一个朗读者都是那么热爱生活,读的字也因此鲜活感人。”

这档节目同样受到电视业内人士的关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在节目首播后的第一时间于微博发文点评:“满电视都是明星玩游戏,央视《朗读者》却别具一格, 慢下来 用朗读做电视,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家里人都兴致勃勃地边听边看边议论。《朗读者》证明着文化类节目未必 冷 ,央视文化综艺的集结今年将有新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朗读者观后感600字作文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亭是我特别喜欢的设置。当初我们创意是希望能够让普通人也慢慢地开始接受有这样一种传递感情的一种手段。其实朗读真的应该像唱歌说话一样,我们有时候可以用这种方式借文传情。”正如最近爆红的节目《朗读者》的制作人董卿的初衷一样,朗读亭是带着《朗读者》节目的使命,打通线上与线下的距离,走近每个朗读者的身边,将一段六十分钟的客厅文化转变为一场2017最具热点的全民文化活动。它的推出旨在让各行各业的人在步伐匆忙的日子里稍作暂停,走进“朗读亭”朗读名篇片段,用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心中最想表达的情愫,用发至心灵的声音朗读自己的人生梦想,感受文字的力量。

作为《朗读者》节目播出后抵达的第一个城市,朗读亭在杭州迅速成为爆款,将杭州人民的朗读热情全数激发,引得媒体争相报道。浙江大学微信号发布关于朗读亭的文章也瞬间突破100000+的阅读量,可见朗读亭的备受追捧。

京杭运河畔,是朗读亭在杭州的第一站,一位大爷在亭前挥毫写意,洋洋洒洒写下“朗读亭”三个大字,引发路人围观。紧接着,朗读亭来到第二站杭州市图书馆,穿戏服的女子、外国留学生各行各业的人都在朗读亭前驻足,其中,75岁的王佩英奶奶朗读了病床上老伴写的情书,走出亭子时,她泪流满面,在场的众人也纷纷为之动容。

前日,朗读亭移动到浙江大学站。这是朗读亭到杭州的第五天,当天寒风冷雨的恶劣天气状况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朗读亭的热度。源源不断的人撑着伞来到朗读亭前排队,仅从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朗读亭就已倾听了80多位朗读者的故事。他们中有浙大的学子,也有特地赶来的中、小学生,还有不同职业的人、不同年龄的人都聚集在这小小的朗读亭周围,渴望朗读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原定晚上十点的录制,也到接近零点时才录完最后一个朗读者。

一天下来,朗读亭已经收录了超过170位朗读者的朗读片段,连节目组的导演和摄像,都被杭州人民的这股热情和毅力吓到,表示:“今天我看到好多教授学者进亭子朗读,这种状况我还是第一次碰到。很多人在冷风里排了几小时队,脸上还是笑呵呵的,这在别的城市也难以想象,没想到,杭州人为了朗读这件事,这么有恒心,有耐力。

杭州朗读亭在哪里?本周末,朗读亭将会移动到浙江图书馆。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走进朗读亭,在其中朗读出自己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朗读者汪明荃罗家英夫妇观后感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第八期“勇气”,汪明荃罗家英恩爱朗诵冯骥才《老夫老妻》。

罗:他俩又吵架了。年近七十的老夫老妻,相依为命地生活了四十多年,大大小小的架,谁也记不得吵了多少次。但他俩仿佛两杯水倒在一起,吵架就像在这水面上划道儿,无论划得多深,转眼连条痕迹也不会留下。

汪:“离婚!马上离婚!”

这是他俩还都年轻时,每次吵架吵到高潮,她必喊出来的一句话。今天又喊出来,可见她已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

罗: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翻腾着,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从嘴里不断发出声音,一边急速而无目的地在屋子中间转着圈,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地带上门,好象从此一去再不回来了。

罗: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大概快十点钟了,街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老头儿仍不见。她的两脚在雪里冻得生疼,膝盖更疼,只有先回去,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

汪:快到家时,她远远看见自己家的灯亮着,灯光射出,有两块橘黄色窗形的光投落在屋外的雪地上。

她的心怦地一跳:“是不是老头儿回来了?”

她走上台阶打开楼门。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心里默默地念叨着:“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这心情只有在他们五十年前约会的时候才有过。

罗:屋门推开了,啊!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

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

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汪:在这眼皮一抬一垂之间,闪出一种羞涩的、发窘、歉意的目光。

这目光给她一种说不出的慰安。

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朗读者青春主题观后感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它在用经典文学之美打动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加入了表演和娱乐的成分。虽然经典的文学加上恰如其分的故事、配之以动人的旋律,的确能带来感官上极大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但是每每想到,当翻开一篇文章,品味到的不是朴素的文字,感悟到的不是每个人不同的心得,而是电视中所传递千篇一律的感情,这何尝不是对文学的误解呢?文学从来不属于一个人,而是每个人;在对文学的理解中,应该有不同,却不应该有对错。

《朗读者》这类节目虽好,但是我们也应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它。它鼓励的不是让大家多去看这类节目,而是鼓励大家在感受到文化之美后,能自发地翻开书籍,全身心地投入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朗读者告别观后感模板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一开始看到《朗读者》介绍,想起前不久才结束的同为董卿主持的诗词大会,心里念着这一定又会掀起收视狂潮。看到第一期前半部分,才想起了类似的节目《见字如面》。

今天不谈节目内容,谈现象。一股脑出现了一系列文化类节目让我们看到的是电视人在试图拯救现在趋近于数典忘祖的年青一代。不幸的是这个出发点本身隐藏的文化流逝之痛,而幸运的是从颇高的评价中看出这些电视人的努力没有白费。

用那句很老但很经典的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之于电视人和中国文化均是如此。当你看到满屏的真人秀和鲜肉,真的不会觉得被娱乐和综艺侵占太久的电视行业是在和互联网新媒体的博弈中垂死挣扎。是时候换换口味了,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

我们该被其包含的多样文化性而折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朗读者12期青春观后感

全文共 1361 字

+ 加入清单

青春是最美好的字眼,青春年华是最美好的时光,青春是最值得珍惜的年华,回忆似水年华,回忆奋斗时光。正如董卿说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挥霍的”。

第一个朗读者是老狼,八零后们无人不知“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而现在的他过的是奶爸的日常生活,他朗读的是他的大学同学石康的《晃晃悠悠》。腻腻歪歪的表达真的只有青春正当时才能写出来。青春不再的老狼也感慨现在再也写不出这样热情的文字了。

第二位朗读者是诗人余秀华,想当年她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真的是惊世骇俗啊。

她朗读的是《给你》,身患脑瘫的她口齿不清,无法正常的走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才华。十九岁走入婚姻的她经常写爱情,而谈到为什么写爱情这么多时,她说“缺什么补什么”。

冯小刚,我们都是冯小刚电影的粉丝,但凡看电影的应该都看过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而他与董卿聊到部队生涯时也很青春,好有趣。最感动的是他对青春的解读是“单纯”,董卿说到一个墓志铭“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是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这句话很符合冯导风格,我也很喜欢这句话。

当我开始爱自己,这首诗写的真好,好好的背下来,好好的爱自己。

郎平更是几代人的记忆。从年轻时的五连冠到去年带着女排夺取奥运会冠军的辉煌,郎平,是女排的骄傲,中国人的骄傲。

还记得去年奥运会时其他都没有追的体育赛事,而最后女排夺冠的那一场比赛我也认真的看了下来,真的好激动啊。两代人的偶像。

而再次出现的丁一舟赖敏也好让我们感动,孩子还有两个星期可以做出判断是否会有遗传病,而北汽集团也没有忘记他们,做出了资助,资助他们接下来的行程,他们的故事牵动着大家的心,他们的爱情让人感动,而上天也将很眷顾他们,希望孩子一切正常,希望等孩子生下来的时候,他们一家三口可以继续再上《朗读者》。那将会是最温馨的画面。

歌曲《最最遥远的路》,结束了这一期,也结束了这一季的《朗读者》,看着那些一期期出现过的嘉宾,他们朗读时的情形仿佛还在耳边,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但是一切都在“青春”的主题词中说再见了。

董卿说“青春是那么的美好,又是那么的易逝,”正如我们的《朗读者》节目一样,那么的美好又那么的易逝,真的没想到十二期弹指一挥间,总觉得还没有品读够节目的精华,一切戛然而止。当董卿说出“明年再见”的时候,我感到深深的遗憾。几个月的陪伴,每周六的期待居然无处释放,以后周六八点档该交给谁?

但是我又很佩服这个节目的安排“让你意犹未尽又让你期待万分”,不会有疲倦感,也不会有厌烦感,居然让我们再等几个月才能再见《朗读者》的精彩。

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时,并没有读懂它,而当读懂时,它又早已远去,这就是青春,青春永远是最闪亮的日子。

青春仿佛是一种宣言,又仿佛是姿态,又仿佛是一种勇气,不管我们是正在拥有青春,还是青春已经远去,我们都可以拥有青春的心态,总有年轻的心态。犹记得每期最后压轴的九十多岁的老人依然拥有年轻的心,依然读书写字,依然拥抱青春,就仿佛觉得时光没有亏待他们。

期待明年的《朗读者》,接下来的几个月要好好的回顾一下节目里提到的书,提到的电影,好好的回味,好好的品读。这真是极好的安排!

谢谢你,青春,我曾经拥有过,再见,青春,我们永远拥有青春。让我们拼尽全力,好好生活就是我们对待青春的最好的态度。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青春不是资本,努力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朗读者第三期观后感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我认为《朗读者》是央视从《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打造的又一爆品。

边看节目边发朋友圈谈了一点感触,没想到很多朋友留言有共鸣。此刻我从我的角度给各位朋友做一点分享。

董卿变得柔和起来

前几年在看董卿主持节目的时候我就判断董卿是一个控制型的女人。节目中不断展现她的强势,经常打断嘉宾和评委的话,让人觉得有些反感。之后就没怎么关注她,直到诗词大会董卿的蕙质兰心让很多观众惊讶,这次《朗读者》让我对董卿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发现董卿变得柔和起来,无论主持还是表达让人觉得很舒服。董卿作为制作人及主持人,用一个个"遇见"的故事和精美的文字展现出有血有肉的人生经历。

这就是她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会接触各种不同的人,有很多人很有才但是未必懂得和别人交往,做事的时候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我想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在很好表达自己的同时还让别人舒服。

如何与人交往?我认识的李局有几句经典的话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与人合作要学会:

三把最管用的钥匙:尊重、微笑、谢谢。

三个带来:带来快乐、带来利益、带来希望。

世界小姐张梓琳分享为人母的故事

世界小姐张梓琳与大家分享了人生中母亲角色的转变,世界小姐带给她的是惊喜,而作为一位母亲则是更多感性和感动。也正如她在节目中给孩子朗读的《愿你慢慢长大》:"愿你被许多人爱,如果没有就在寂寞中学会宽容。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能够睡到自然醒。"

许渊冲老爷子诠释热爱的力量

第一次知道许袁冲是源于《朗读者》,老爷子今年已是96岁的高龄,每天却工作到凌晨三四点。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 ,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他的名片上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第一人"看完这个是不是觉得老爷子很狂?其实不然。

许渊冲的人生格言是"自信使人进步,自卑使人落后",此言非虚。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言:"足下译著兼诗词两体制,英法两语种,如十八般武艺之有双枪将,左右开弓手矣!"迄今为止,有哪一位外国学者能够用中英文互译?有哪一位中国学者用英法两种外语翻译过中国的诗词?"

当老爷子和董卿聊起翻译时,活力四射、两眼发光、乐在其中。我想这就是爱好的最高境界,翻译乃老爷子的真爱。他说自己有一个小目标,如果能活到100岁,他要把剩下的不到30本的莎士比亚的著作翻译完。老爷子都如此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撸起袖子加油干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朗读者陆川观后感

全文共 1587 字

+ 加入清单

从境界上,《朗读者》显然要高过《贫民窟》一筹;但是Reader在后半程明显失去了力量,或者说失去了方向。

Reader的前半部分,堪称绝对的大师气派。

看到半程,心中不得不叹服,情不自禁地会想:今年是电影的大年了,真有传世的佳作问世。Reader的细腻,人性,微妙,从容;竟让我有了开眼界的感觉。怎么说呢,就是微风拂面的感受,导演审视的角度,触角之细腻,微妙,深入;女演员演绎的准确,真的让人感到惊异;展现人性,其切入点之奇特,之大胆……当美国电影文艺的时候,不得不说,也相当的有实力。

另一方面,心中有些凛然,竟然今年有这样的强手出现。半程已经如此强悍,高潮部分将会迎来怎样的的景象……

然而电影的力道就在庭审的段落中不知不觉地停止了推进,进入后半程,电影突然失去了力度和方向……结尾,竟然有虎头蛇尾的感觉……

为什么呢?

看完已是深夜,竟然没有了睡意。麦克的挣扎,岂不就是创作者的挣扎?当作者/导演决意以这样一个危险话题来描绘他对于成长/性/政治的看法的时候,注定了他可能会比一般的电影更能接近人性的本源,也比一般的电影更容易被捆绑和束缚……我从电影中看到了麦克的矛盾和挣扎,在行文用笔中,也体验到了导演的困惑和挣扎……甚至,彷徨和忧郁……导演能否在一个成熟的工业体制中,以《午夜守门人》这样的胆魄,去掀翻整个世界的公众认知,决定了这样一部电影最终的成败,可惜,导演颓在了中途。

麦克没有能够给自己一个答案,他的挣扎缺乏思索的深度,缺乏更高的提炼;而女看守则没有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行为动机,而麦克对于女看守的爱恋,也因为没有在电影中展现出更多令人惊异的勇气和不顾一切,失去了让世俗争议的可能,一切变得表面柔顺起来,但是骨子里,整部电影失去了应有的触碰心灵本质的机会和力量。

可惜了。

但是又能怎么写呢?写麦克被这个成熟女性所深深吸引,因为她成熟的性技巧/她的母性/她温暖的怀抱,于是当刽子手的身份被揭之后,依然不离不弃的依恋?

因为负面过于强大,无论用什么言辞都无法修饰女看守亲点犹太孩子们给她深夜高声朗读这一场景的惊悚和恐怖……所以以致于导演也无法在体制内认可的意识形态范畴中去合理地阐述男孩依恋的依据……所以只有朗读,这一貌似温情的行动失去了动人的可能,而推动朗读的动机和依据,都缺失了,至少不充分。不怪导演,因为如果充分了,那就是一个万全颠覆公众道德准绳和历史判断的作品,作为一个本质上非常保守的美国电影工业,他们从业人员的自律已经不允许他们离经叛道到这个地步。

有什么更可怕的写法马?

或许更邪恶的写法是这种带有恋母情结的畸恋性爱关系,彻底改变了一个孩子的信仰,然后去讨论人的成长中,有多少是被性所左右,有多少是服从公众意识的这一潜意识所决定的?男孩百折不挠地希望拯救这个女人,因为这个女人对他而言,可能不仅仅意味着一个可以随时征用的阴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做爱的机会在每个未成年少年心目中而言,都可能有无法摆脱的巨大魔力),可能意味着进入整个成人世界的大门;我们可以去做各种假定和阐释,然而谜底,电影很重要的,是作者要解开怎样的谜底,说出怎样的事实……当然谜底应该更为惊悚可怖……是我,又能走多远呢?当法庭说出300起谋杀这样的事实的时候,当法庭开始讨论将犹太人锁在房屋中活活烧死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作者已经在自己的面前砌起了万丈高墙,穿过去,要冒被绝大部分电影观众和电影工业唾弃和抛弃的危险,但是回报是能够触碰到人性的最深处,最核心私密的地方;这个时候,作者化身麦克,转身走了,失去了探班女看守的机会,也永远失去了探班真理的机会。

这个世界不存在任何“可能”“如果”

看完电影,没有因为貌似的强敌在最后一秒的垮塌而暗自庆幸,我在想,当我们作完整部电影的那天,当我们能够在狂热消退的时候,能够冷静审核自己作品的时候,我能在黑暗中,凝视着自己的心灵说:这道墙,我们穿过去了吗?

我有些忐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周末我收看了央视第八期《朗读者》,这一期的主题词是勇气 。

就像茨威格所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一样,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拥有了改变的机会,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贝多芬的扼住命运的咽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些勇气都彪炳在史册上,流传在故事里,而在我们这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文学史家樊锦诗,一位瘦弱的南方女子,从北大考古系毕业之后,她用了五十四年的时间坚守在大漠深处,而她为敦煌所做的一切也被季羡林先生誉为是功德无量。勇气有时候是一瞬间的闪念,有时候是一辈子的执念,勇气是在你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勇气是我们生命当中最鲜艳的一抹原色,很多的文字都在赞美着勇气,莎士比亚说有德必有勇,正直的人不会胆怯,试想一下,如果历史失去了勇气,那将失去改写的英雄,如果人生失去了勇气,那很多日子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位又一位朗读者身上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朗读者王蒙观后感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本期节目以“告别”为主题,邀请到嘉宾程何、姚晨、曹文轩、李立群、张国强、王蒙,他们将与董卿分享关于“告别”的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收看本期《朗读者》。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王蒙朗读自己所著小说《明年我将衰老》选段献给妻子和三个孩子。告别虽然有酸楚,但也在丰富着生活。王蒙将青春挥洒在新疆,告别新疆后他一直在想念那片土地。年岁已大,但心却不老,在王蒙的朗读中、文字中,是他对生活的理解,是人生不悔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朗读者那一天观后感

全文共 194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当我们见证各类以文字为生的平民明星横空出世、“一战成名”时,应当感谢的绝不是什么“祖师爷赏饭吃”,而是新文化运动的各位先贤干将。没有他们整整一个世纪前的艰难推动,就不可能有现代文学革命,更不可能有这类文化领域的“庶民胜利”。

新文化运动从白话文开始,白话文的推广从标点符号开始。“句读之不知”似乎比“惑之不解”更低级。但是,当胡适等人试图引入现代标点符号来解决这个初级问题,竟然遭到那样强烈的抵触:“秤钩(指问号)也能入文吗?”

白话文革命的最根本动机和最深远影响在于达到“言文一致”的效果。所谓言文一致,简单说来,就是书面语言和口头表达一致。晚清的黄遵宪说“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胡适说“一部中国文学史也就是一部活文学逐渐代替死文学的历史”。人们常常用“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来描绘人的言行分离。在新文化运动之前,人们的言行分离之间还有一个过渡状态,就是言文分离。说的是一套,写的另一套;日常语言是一套,文化积淀又是一套。

“言文一致”有助于消除言说经过文字最终过渡到行为的中间环节。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并轨,当然是前者对后者的兼容并包、雅俗共赏,让文学飞入寻常百姓家,不离乎人伦日用。由此,从文学革命而至伦理革命,再由伦理革命发展到五四时期的政治革命。五四青年们的街头演说,一定不会是大臣们的奏折体,也不大可能是西游水浒红楼体,而只能是一种更彻底的平民话语体系。只有这种言文一致的文体能够发挥出政治动员的巨大能量。

大俗之中蕴含着大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非要表达出某种民粹主义的腔调,那未免做作,也沦为乡愿。然而雅俗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通道。诗三百篇不过是时人口耳相传的歌谣,传至今日已被人们奉为大雅,正所谓“思无邪”;诗为正统时,词体被认为是轻佻浮躁,太过世俗,陆放翁生逢诗词相交之际,诗有九千首,词却不多,不过是用作世俗消遣;待后人将词奉入庙堂,民间的曲又成为世俗的代表;再后来是小说,然后是白话小说,到今日白话小说也已登上大雅之堂了。这雅俗之辨,实在是亘古不绝,绵绵不断。

为了推广白话文,当年胡适曾与古文派在诗歌层面上“斗法”。相对温和的保守派文学团体“南社”并不反对在小说和演讲中使用白话,但坚持认为诗歌是个例外,因为诗歌是“文学的高级形式”。胡适偏不信这个邪,闲来无事写了不少白话打油诗作,这些当时的旧派文人以为俗不可耐的作品有不少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其中就包括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流行歌曲《兰花草》。

我们完全无须抬高这些年不断出现的某些现象级平民文人,他们的文风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并非有多么的清奇超凡。恰恰相反,这些“新风气”正合于陈独秀1917年在《新青年》杂志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摇旗呐喊时,所撰的《文学革命论》中那几句标志性口号:“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白话文的推广固然有新文化运动先锋们冲锋陷阵、左冲右突的功绩,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制度背景则是数量庞大的“阅读受众”群体被批量化地生产出来了。各类新式学堂层出不穷,培养出大量现代知识阶层,他们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是有钱有闲的市民阶层。

在当时的脉络中,农村被视为文化荒漠,没有哪家媒体是旨在为农民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今天则不同了。文盲几乎不存在了,文化传播的载体也一跃进入智能化、数字化阶段。技术进步貌似让世界变得更“平”、也给城乡设置同样的文化议程。因而,掌握了先进的文化手段和工具的农民,也可以在今天写出动人心弦的文字。

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今天热捧的很多平民文人,不过是做到了“我口道我心,我手写我口”这样的最基本要求,平实记述自己生活,居然就被大家如获至宝一般孜孜以求、推崇备至?难道说,一百年来,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的成果遭到蚕食,以至于我们对这类返璞归真的文字感到新鲜、稀罕起来?抑或是,今天很多专“以文字为生”者,偏离这些基本要求太过遥远,以至于回归到“言文一致”、说真话、讲人话,似乎又成了一个很高的标准?再或者是,我们使用白话文一百年之后,又“增生”出某种文化的“赘疣”(官话、套话、空话、大话),以至于一些朴素的文字扑面而来时,有一种久违的感动,进而视如珍宝?

另一个大问题是,今天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在表面繁盛之下,也有着迥异于以往的乱象,这很像波兹曼对奥威尔和赫胥黎的比较:也许今天更值得我们担忧的,是那种淹没在一地鸡毛下的生活琐事、汪洋大海的信息浪潮之中的精神文化需求。每每看到世界读书日所披露的国民阅读质量每况愈下,我就不由得想起那句老话:“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对于物质需要的满足,文化需要的满足谈何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朗读者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作为一档用文字承载情感的节目,《朗读者》的氛围相对安静,节奏更为舒缓,和追求刺激、热闹的“快消内容”截然不同,恰恰会满足受众在疲惫的忙碌之后回归内心宁静的欲望,感受朗读传达的力量。

《朗读者》不是一档读书节目,而是用文字抵达情感,从每个人真挚的人生故事出发,分享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世间共通的情感,会帮助观众去了解和理解朗诵文字背后蕴含的宽度、厚度、浓度,遍尝人生百味。

节目每期以一个充满寓意的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有关“遇见”,有关“选择”,有关“陪伴”,有关“眼泪”……名人和素人同台,分别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它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电影戏剧剧本。聆听一段安静的诉说,就仿佛路过一段人生。这些故事看似关于别人,其实映照着最为普世的情感。

一整季串联起不同的人生关键词。《朗读者》还原着电视人的初心,希望节目带来的触动能溪流汩汩地从观众心灵流淌开来,在沉淀的甜美和安宁中,找寻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