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四叶草解释(通用20篇)

安分守纪这个词是不是褒义词呢?又该怎么对这个词语进行解释呢?下面是四叶草解释,一起来学习一下吧!这里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一些关于四叶草解释优秀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5761

作文

1000

引证解释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1. 平直广阔貌。

唐·刘禹锡《成都府新修福成寺记》:“益城右门衔大逵,坦然西驰,曰石笋街 。”

《宣和遗事》前集:“掘深数尺,不见龟蛇,下视其穴,深不可测,遂下棺葬埋。平明视之,四望坦然,不知葬所。”

2. 形容心里平静,没有顾虑的样子。

晋·葛洪《抱朴子·安塉》:“怡尔执待免之志,坦然无去就之谟。”

唐·元稹《捉捕歌》:“主人坦然意,昼夜安寝寤。”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八回:“原来赵孟为箕郑父见为上军元帅,恐其鼓众同乱,假意召之。郑父不知是计,坦然入朝。”

《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笑得华忠倒有些不好意思,他却坦然无事的扶了个婆儿一路进来。”

鲁迅《彷徨·祝福》:“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 四婶 装好祭品,和 阿牛 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3. 安定。

《南史·梁纪上》:“公受言本朝,轻兵赴袭,排危冒险,刚柔递用,坦然一方,还成藩服,此又公之功也。”

4. 显然。

三国 魏嵇康《明胆论》:“此理坦然,非所宜滞。”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洛阳纸贵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洛阳纸贵比喻好的著作有价值,流传广,风靡一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洛阳纸贵

【汉语注音】:luò yáng zhǐ guì

【成语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补语;含褒义;形容著作流传很广。

【洛阳纸贵的意思】:文章写得好,连纸都涨价了。比喻好的著作有价值,流传广,风靡一时。

【洛阳纸贵的近义词】:风行一直、交口称誉、有口皆碑、有目共睹;

【洛阳纸贵的反义词】:无人问津、敬而远之;

【洛阳纸贵的故事】

西晋时期,赫赫有名的文学家左思家徒四壁,相貌丑陋,可是文章写得好。他写一篇《齐都赋》用了一年的时间,更有《三都赋》,前后花了十年。三都是指三国时期的蜀国京都成都、吴国京都建业和魏国京都邺。他到这三座都城去调查、游览,收集了丰富的资料,积累很多素材,为了便于写作和修改,他在门户、庭院,甚至厕所等地方都放上纸、笔,想到好的语句就记下来。经过反复修改推敲,《三都赋》终于写成。他的文章构思奇巧,气魄雄伟,语言优美绮丽,表现出三座都城的美丽,壮观,反映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以及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三都赋》问世以后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洛阳都轰动了。人们乐此不疲地争相传抄,竟使洛阳的纸价一下子贵了起来。

【洛阳纸贵例句】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七回:“人说‘洛阳纸贵’,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此时画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回:“上海虽繁华世界,究竟五方杂处,所住的无非江湖名士,即如写字的莫友芝,画画的汤壎伯,非不洛阳纸贵,名震一时,总嫌带着江湖气。”

【洛阳纸贵造句】

他喜欢写江湖轶闻、豪杰侠客,扑朔迷离的故事中穿插悬疑的案情,引人入胜,一时间洛阳纸贵。

中国中车的股票从当初的洛阳纸贵变得一文不值,连续跌停收盘,卖单高挂,股民们吓得惊慌失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详细解释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 散播 sànbō

(1) [strew;broadcast;diffuse;disperse;distribute]∶传播

可能在邪恶的心灵中散播一些危险的猜测

(2) [disseminate]∶散布

散播种子

(1).传播。 清 宋翔凤 《乐府馀论》:“﹝ 耆卿 ﹞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以便使人练习,一时动听,散播四方。” 丁玲 《一天》:“这里常常可以散播出一些传染的病症。”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生命之树常绿》:“密蜂成群,在透明的芳香中散播嗡嗡的音波。”

(2).散布;分布。 郭沫若 《沸羹集·今日新文字运动所应取的路向》:“尽力地散播种子,总有可以收获的一天。” 徐迟 《狂欢之夜》:“而小小的林子,小小的房屋,低凹地、卑微地,散播在中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描写叶子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叶子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你会用哪些词语描写叶子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描写叶子的词语及解释,欢迎参考借鉴。

1、层林尽染:层林尽染,原意是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2、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3、枝繁叶茂:形容枝叶繁盛茂密。

4、枯枝败叶: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败的样子。

5、嫩绿:中国传统色彩名词,是指比较浅、比较清淡的绿色,是浅色,与深绿的区别是绿得程度不同,深绿是深色。与浅绿的不同是,它比较清新。

6、郁郁葱葱: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葱葱:草木青翠欲滴、十分茂盛。

7、金枝玉叶:原形容花木枝叶美好。指皇族独苗子孙。现也比喻出身高贵或娇嫩柔弱的人。

8、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9、落叶归根:飘落的枯叶,掉在地上,变成肥料滋养树根。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10、黄绿:介于黄和绿之间的一种颜色,没有黄的耀眼,没有绿的低调。

11、干枯:草木衰亡,失去水分。

12、落叶归根: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

13、翠绿:像翡翠那样的绿色。

14、根深叶茂:茂:茂盛。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15、红叶题诗: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缘的巧合。

16、琼枝玉叶:封建时代称皇家后裔。

17、枯黄:指凋残的黄叶。

18、碧绿:清澈明亮,晶莹通透。也是作为除了翠绿色的上好翡翠的绿色之一,拥有水晶般无杂质的清澈颜色。

19、两叶掩目:如同两片树叶遮住了眼睛。比喻受到微小的蒙蔽而对事物分辨不清楚。

20、凋零:零落。多指草木花叶。

21、莫辨楮叶: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叶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乱真。

22、倡条冶叶:通‘娼’;冶:妖艳。原形容杨柳的枝叶婀娜多姿。后比喻任人玩赏攀折的花草枝叶。

23、破桐之叶:比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

24、疾风扫秋叶:比喻力量强大、行动迅速,象暴风扫除落叶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形容天气炎热的成语及解释

全文共 1559 字

+ 加入清单

【汗流浃背】——天气非常的热,出汗非常的多,汗水流的满背都是。这个词语除了形容天气热以外,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里非常的恐惧或非常的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挥汗如雨】——出汗就好像下雨一样,哈哈这天得热成什么样了啊。形容天热出汗多。

【遍体生津】----吓得浑身是汗,遍体生津(这个词语和天气炎热关系不大,顶个数吧)

【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浮瓜避暑】——暑日消暑的乐事。见“浮瓜沉李”。

【五黄六月】——指农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挥汗成雨】——挥:洒,泼。形容人多。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也形容出汗多。

【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烈日当空】——炎炎的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比喻天气炎热。

【热不可耐】——用来形容天气非常非常的热,简直无法让人去忍受了。

【五黄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汗如雨下】——汗珠像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火伞高张】——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近义烈日当空。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

【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出自]《诗经·大雅·云汉》:“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

【大汗淋漓】——淋漓:液体湿湿地淌下,即流滴的样子。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天气炎热等导致出了很多汗。

【吴牛喘月】——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

【焦金烁石】——天气热的可以使金石熔化为枯焦。用来形容天气酷热。

【椅席炙手】——家里的椅子、席子用手摸上去都觉得烫手,这个四字词语是用来形容天气炎热的。

【流金铄石】——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像金石都要熔化。

【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

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 骄阳似火

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炎阳炙人——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近义 火伞高张

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吴牛喘月——《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唐•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火伞高张——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近义 烈日当空

流金铄石——铄、流:熔化。形容酷热天气炎热的成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楚辞•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亦作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烁玉流金 例:“炎炎火日当天,烁石流金之际,只得赶早凉而行。”(《水浒》二十七回)

五黄六月——指农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浮瓜沉李——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后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种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凉可口的食物。亦作 浮瓜避暑 沉李浮瓜。

浮瓜避暑——暑日消暑的乐事。见“浮瓜沉李”。

热不可耐——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

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形容天气炎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四字贬义词成语及解释

全文共 2635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下面是关于四字贬义词成语解释的内容,欢迎阅读!

(1)蠢蠢欲动:

示例:自打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释析:“蠢蠢欲动”指敌人或坏分子策划或开始进行攻击破坏活动,是个贬义词,外商投资不是攻击、破坏。

(2)满城风雨:

示例:李师傅被评为劳动模范,同事们来庆贺,街坊邻居来讨喜糖,亲戚好友来闹酒,真是满城风雨。

释析:“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多含贬义,本处与句意不合。

(3)左右逢源:

示例: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释析:这句是说一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非常熟悉,能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而“左右逢源”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于褒义;二是比喻处世圆滑,属于贬义。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这句话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说”显然两种意思都不恰当。

(4)弹冠相庆:

示例在盐湖城冬季奥运会上,我国选手终于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的愿望,对此,全国人民弹冠相庆,兴奋不已。

释析:“弹冠相庆”是指一个人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是贬义词。此处不合语境。

(5)道貌岸然:

示例:他,看起来道貌岸然,其实是个沐猴而冠的小人。

释析:“道貌岸然”是指神态庄重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多含讥讽。此处却贬义误作褒用。

(6)无独有偶:

示例: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位同学,最近因成绩优异获得了特等奖学金,无独有偶,考入安徽大学的另一位同学也获得了特等奖学金。

释析:“无独有偶”的意思是虽然罕见,但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跟他配得上,多指不好的事物,含贬义。所以误用。

(7)指手画脚

示例: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释析:“指手画脚”形容说话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多用贬义。句中的“他”非确指,从后文“抑扬顿挫地背台词”说明他刻苦练功,从句意关系上看,此处用的是贬义色彩的“指手画脚”,故病因属于错误地理解了感情色彩。。

(8)好为人师:

示例:李朝声老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好为人师,甘作人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释析:“好为人师“是指愿意做人的老师,贬义。此处不当。

(9)五花八门:

我们家的书柜里有很多书,有政治类,有经济类,有文化类,还有休闲类,真是五花八门。

释析:“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换多端,多含贬义。用在这句话的语境中是不恰当的。

(10)冠冕堂皇:

示例:不能否认,工业造成大气污染已达到了一定程度,如果没有纯洁的空气可供呼吸,买气将继买水之后冠冕堂皇地进入我们的生活。

释析:“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盛大庄严的样子。与句意不合。

(11)改头换面:

示例:据悉,到2005年,中学语文课本又将改头换面,由四种或更多新版教材代替,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又将迈出可喜的一步。

释析:此句有“中学语文教材改革又将迈出可喜的一步”,而“改头换面”是指只改形式不改内容,多含贬义,与句意不符。

(12)师心自用:

示例: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师心自用,能突破某种思维定势,克服“高原现象”,从而登上创造的新台阶。

释析:“师心自用”是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此处贬义褒用。

(13)倾巢而动

示例: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动,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点,缴获了一大批赌资。

释析:“倾巢而动”的意思是“巢里的鸟儿全部出来;比喻人员全部出动(含贬义)。

(14)自命不凡:

示例:我们写文章,文思泉涌的时候,一定是自命不凡的,否则,就根本不会动笔了。

释析:“自命不凡”指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贬义。

(15)趋之若骛:

示例: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骛地进入中国。

释析:“趋之若骛”是指争相追逐不好的事物,含贬义,用在语境中说“著名音乐大师”不妥。

(16)过江之鲫

示例:由于这次展销会上展出的多是一些大家熟悉的作家的新作品,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所以,开幕式刚一结束,热情的人们便似过江之鲫,纷纷涌向各个展台。

释析:“过江之鲫”也作“过江名士多于鲫”,形容人数很多,赶时髦,便贬义。

(17)始作俑者

示例:第一个跨上马背的人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始作俑者,其胆识的确令人敬佩。

释析:孔子说“第一个用俑殉葬的人是最不好的人”,“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18)翻云覆雨:

示例: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释析:“翻云覆雨”是指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19)因人成事

示例:你们几位的加入使我们的技术力量大为加强,我们正可以因人成事,干一番大事业。

释析:“因人成事”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含贬义。

(20)三人成虎

示例: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释析:“三人成虎”比喻谣传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21)无所不至

示例:对贫困地区,大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无所不至。

释析:“无所不至”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或坏事都做遍了”,为贬义。若改成“无微不至”就好了。

(22)处心积虑

示例:人类语言竟然如此贫乏,处心积虑,搜索枯肠写出来的歌颂之辞,在这未加雕饰的自然美面前显得多么乏味。

释析:“处心积虑”是费尽心机谋划、考虑。(多含贬义)

(23)八斤八两

示例: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释析:“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一般为贬义词,多用于贬义。

(24)上下其手

示例: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释析: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含贬义。联系前后语境看,应是对“反扒队员”的肯定,该用褒义色彩的词语,因此“上下其手”使用不正确。

(25)巧舌如簧

示例: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释析:“巧舌如簧”形容假话说得很动听。属于贬义词,不能用到辩论会上的选手身上。

(26)诚惶诚恐

示例: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释析:“诚惶诚恐”原来是封建时代官员对皇帝上奏时常用的套话,表示他们既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泛用以形容尊敬、服从或恐惧不安到极点的样子。一般带有讽刺意味。这里感情色彩不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基本解释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

不能凭直觉判断一个人。

直觉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直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贯穿于日常常见的文字,报纸,杂志,图像和预感(做梦)存在于日常生活,事业和科学研究领域。

对直觉的理解有的是人类的第六感觉直觉。直觉类似大自然中的空气当你想捉到它的时候它会消失得无影无综,当你不在意的时候,它会像神来之笔给予你意想不到的意外和惊喜。直觉突现于人类的大脑右半球逻辑思维方式它能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识别、敏锐而深入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简言之,直觉就是一种人类的本能知觉之一。

所谓“直觉”,不过是由脑中若干记忆碎片,与五感接收到的信息,综合在一起,跳过逻辑层次,直接将这些信息中和的结果,反射到思维之中,其结果的准确程度,在很大方面取决于一个人的判断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引证解释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1. 亦作“ 行迳 ”,通行的小路。

①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侧足无行迳,荒畴不复田。”

②唐 韩愈 《山石》诗:“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③明 高攀龙《答袁节寰(袁可立)中丞》:“太平之涂辙,非艰危之行径,须是廓而大之。”

④清 刘大櫆《游黄山》诗:“壁下即溪流,峻绝无行径。”

2. 亦作“ 行迳 ”。行为;举动。

①元 睢玄明《耍孩儿·咏鼓》套曲:“乐官行径咱参破,全仗着声名过活。”

②明 沈德符 《野获编·山人·山人歌》:“ 张 以母老,至庚辰科即绝意公车。足迹不入公府,与 王 行迳迥别,故有此歌。”

③《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平日行径如此,所以 唐 仲友 也与他相好。”[2]

④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范吕二公》:“予与 介儒 生平行径臭味无一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张旗鼓解释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 大张旗鼓

【拼音】: dà zhāng qí gǔ

解释】: 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出处】: 清·张春帆《宦海》第九回:“李参戎带著这些人陆续出了镇南关,便大张旗鼓,排齐队伍,浩浩荡荡的向前进发。”

【举例造句】: 至于那一部小说,本来当属于古董之部,若要大张旗鼓,颂为二十世纪的新作品,则小子不敏,实不敢也。鲁迅《书信集·致胡适》

【拼音代码】: dzqg

【近义词】:声势浩大、大张声势、浩浩荡荡

【反义词】:秘而不宣、不露声色

【灯谜】: 喜庆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集体活动

【英文】: on a grand scale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命题作文解释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1.指所确定的诗文等的主旨。

宋王禹偁《赠别鲍秀才序》:“公出文数十章,即进士 鲍生 之作也。命题立意,殆非常人。”

2.拟题;出题目。

明王鏊《震泽长语·经传》:“古人作诗,必自命题。”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有一回,书院里官课, 历城县 亲自到院命题考试。”

曹靖华《飞花集·谈散文》:“而我的座上客既不象威风凛凛的大主考,命题作文,也不带任何框框。”

这次高考的作文是命题作文。

3.所出的题目;题目。

清孙枝蔚《赋得东渚雨今足呈潞安司理李吉六》诗序:“司理公下车后分题试各邑士之能诗者,余适在家兄署中,欣闻体恤属吏及惠爱农民之意,正图形诸歌咏,因见命题,辄不揣荒陋,勉作二律,附邑士之末。”

《新华文摘》1981年第7期:“但在思想以至气质上,他依然是一位检察官,因此我才用了现在的命题。”

4.逻辑学名词。表达判断的句子。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四:“‘ 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正确的命题,还是在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 中国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就提出了的。”一说凡陈述句所表达的意义为命题,被断定了的命题为判断。

5.数学概念

(1)初中数学中命题的概念为:“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高中教材中定义为:“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

(2).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3).“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叫做命题的题设,q叫做命题的结论。

现代概念

“命题”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 assign a topic; to formulate questions for a test or examination

2.[Logic] a thesis

3.[Mathematics] a proposition

3.出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详细解释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 关键 guānjiàn

(1) [hinge]∶本为门闩或关闭门户的横木

(2) [key]∶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而我们现在有一部分同志对于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不能正确解决的关键,正在这里。——《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1).门闩。《北齐书·窦泰传》:“其人入数屋,俄顷而去。旦视关键不异,方知非人。” 明 宋濂 《序》:“ 子与 功深力久,必抽其关键而入乎閫奥矣。”

(2).指装在物体上作关闭用的器件。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二:“ 元丰 间,亦有守边者,一夕失城门锁,亦不究治,但亟令易而大之。继有得元锁来归者,乃曰:‘初不失也。’使持往合关键,蹉跌不相入。”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箱笼箧笥》:“制之之料,不出革、木、竹三种。为之关键者,又不出铜锡二项。”

(3).机关,机械装置。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 杨务廉 ﹞常於 沁州 市内刻木作僧,手执一椀,自能行乞。椀中钱满,关键忽发,自然作声云:‘布施!’” 清 袁枚 《新齐谐·铜人演》:“西洋贡铜伶十八人,能演《西厢》一部。人长尺许,身躯耳目手足悉铜铸成。其心腹肾肠皆用关键凑接,如自鸣鐘法。”

(4).比喻事物最关紧要的部分;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顾盼为杀生之神器,脣吻为兴亡之关键。”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张良三期》:“信者得失之关键也。 张良 三期,可谓篤道而明心矣。” 秦牧 《艺海拾贝·鹦鹉与蝴蝶鸟》:“而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作品应该有荡气回肠的感人力量。”

(5).比喻禁约。《魏书·萧宝夤传》:“如不限以关键,肆其傍通,则蔓草难除,涓流遂积。” 宋 徐铉 《寄江都路员外》诗:“已纵乖慵为傲吏,有何关键制豪胥。”

(6).比喻诗文的结构。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东坡寒碧轩诗》:“ 苏文忠公 诗,初若豪迈天成,其实关键甚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古今文章之关键,亦间有相通者。”

(7).比喻咽喉要地。《晋书·殷仲堪传》:“夫制险分国,各有攸宜, 剑阁 之隘,实 蜀 之关键。”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伊犁疆域》:“﹝ 塔尔巴哈臺 ﹞实为北门关键也。”《清史稿·兵志九》:“ 李宗羲 以 苏 松 之门户, 吴淞 为要, 长江 之关键, 江阴 为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起初词语解释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qǐ chū

注音:ㄑㄧˇ ㄨ

词性:副词

基本解释

起初qǐchū

[originally;at first] 原来;最初

这个工厂起初很小

引证解释:

最初;起先。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一折:“你起初时要他,便推轮捧轂;后来时怕他,慌封侯躡足。”《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起初里中传个好名,叫做‘孝弟 许武 ’,如今抹落了 武 字,改做‘孝弟 许 家’。” 陈翔鹤 《转变》:“在起初,他固然想用着,‘嚄,这算什么呢?……’如像这样泰然傲然的态度来敌挡一切。”

起初相关词语

起来、一起、引起、对不起、看起来、当初、起点、最初、初步、不起、初级、初中、起身、提起、说起、发起、起码、初期、崛起、起诉、年初、起床、升起、起伏、初恋、兴起、起步、起飞、初次、起源、了不起、初一、初始、扬起、挑起、起草、初来乍到、看不起、起始、跳起来、起义、坐起、初衷、起手、勃起、勾起、发起人、不起眼、起火、早起、飞起、唤起、再起、起作用、迭起、初学、起名、四起、瞧不起、对得起

起初相关成语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不识起倒、此起彼伏、此起彼落、初露头角、初生之犊、大起大落、后起之秀、悔不当初、连绵起伏、白手起家、长眠不起、初出茅庐、初露锋芒、初生牛犊不怕虎、大梦初醒、大有起色、东山再起、发凡起例、奋起直追、风起云涌、烽火四起、见财起意、祸起萧墙、急起直追、揭竿而起、崛地而起、狼烟四起、另起炉灶、令人起敬、拍案而起、起承转合、平起平坐、婆娑起舞、翩翩起舞、起死回生、起早贪黑、情窦初开、如梦初醒、竖起脊梁、思潮起伏、肃然起敬、兔起鹘落、闻鸡起舞、闻风而起、无风不起浪、无风起浪、异军突起、一病不起、早知今日,悔不当、初试锋芒、何必当初、怒从心上起,恶向、声誉鹊起、事不关己,高高挂、一哄而起、一卧不起、饮食起居、重起炉灶、初生之犊不畏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表示看的成语附解释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1、看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2、瞻前顾后:做事情前怕狼后怕虎,形容做事不果断。

3、虎视眈眈:像老虎的眼镜一样看着你,是一种比较有威慑性的目光。

4、看杀卫玠: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5、左顾右盼:为人不稳重很慌乱,左右的看东西。

6、望穿秋水:这里的秋水指的是人的眼镜,望穿秋水指的快把眼镜看穿了。

7、望洋兴叹:意思是说能看到但是自己却无能为力。

8、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9、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10、白眼相看: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11、看朱成碧:将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睛发花,视觉模糊。

12、看人眉眼:比喻看人脸色。

13、面面相觑:两个人相互对着观看。

14、下马看花: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15、走马观花:坐在马上看花,表示做事不认真,看事物不仔细。

16、佛眼相看: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17、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8、冷眼静看: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

19、察颜观色:通过观察看别人的脸色来判断这个人的动机想法是什么。

20、袖手旁观:明明看见了却不出手相助,只是知道看热闹。

21、狗眼看人:比喻眼光势力。

22、矮人看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24、极目远眺:尽量的用自己的眼镜看到最远的地方。

25、看菜吃饭: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26、远来和尚好看经: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27、看破红尘: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28、目不斜视:为人比较正直尊重人,一直看着一个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王孟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 两人均为盛唐时期杰出的田园山水派诗人。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特点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语淡而味浓,,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诗歌情致韵味。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如《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或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逸,或写自然景物的清幽秀美。特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古代经典名言解释50句

全文共 334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中国古代百句经典名言你看过几句呢?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言及解释,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肝肠寸断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肝肠寸断形容悲痛难受到了极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

【汉字书写】:肝肠寸断

【汉语注音】:gān cháng cùn duàn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猿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中性成语;偏重于悲伤、悲痛;可活用作“肝肠痛断”。

【肝肠寸断的意思】:肝脏和肠子一寸一寸地断裂开了。形容悲痛难受到了极点。

【肝肠寸断的近义词】:五内俱焚、心如刀割、肝胆俱裂;

【肝肠寸断的反义词】:喜气洋洋、心花怒放;

【肝肠寸断的故事】

公元346年,晋国大将桓温率领军队攻打蜀国,晋军的船只驶入三峡的时侯,有部交捉到一只小猿猴,他们把小猿猴放在了船上。远处的母猿猴看到了心急如焚,它隔着江岸跟着船奔跑着,不停地哀哭悲鸣。三峡江随壁转地势险要,母猿猴就这样走绝壁、攀青藤、滚山坡,奋不顾身地跟着船队一直走了一百多里地。当晋军的船行到巫峡的时侯渐渐地慢了下来,船只靠着江边慢慢前行,这时母猿猴冲着船只哀叫了三声,并朝小猿猴的那只船跳了下来,当时便气绝身亡。母猿猴被士兵们开膛破肚后发现母猿猴的内脏肝肠寸断。桓温听说此事后气得怒发冲冠,他把捉住小猴的军官叫来狠狠地训斥了一番,并把他的官职给免了。因为此事后人有诗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肝肠寸断例句】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三》:“夫欲得之君,不可说以利。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断。”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破肠视之,寸寸断裂。”

明.无名氏《度黄龙》第一折:“你两个无中生有,胡说了这一日,把我饿的来肝肠寸断。”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四回:“想起当年光景,再看看目前形状,真似两世人,万种凄凉,肝肠寸断。”

从维熙《远去的白帆》六:“我陷入重重矛盾之中,就像有一把锋利的剪刀,在我心田上一张一合,剪得我肝肠寸断。”

【肝肠寸断造句】

与她相濡以沫的人突然之间永远离她而去,这从天而降的打击让她哭得死去活来肝肠寸断。

儿女情长的爱情让人流连忘返,男欢女爱的激情让人心醉神迷,但失恋的痛苦却又让人肝肠寸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带有望字成语解释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1) 登高望远: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2) 东观西望:观:看;望:向远处看。形容四处观望,察看动静。

3) 东瞧西望:指到处乱看。

4) 东睃西望: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同“东张西望”。

5) 东望西观: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同“东张西望”。

6)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7) 昂首望天:仰起头,望着天。喻指眼光向上,作风浮泛,不肯放下架子、深入基层。

8) 巴高望上: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9) 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10) 才望高雅:形容人富有才学,享有很高的声望,不同流俗。

11) 迟徊观望:犹言迟疑观望。

12) 望洋而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同“望洋而叹”。

13) 望风披靡:披靡:草木随风倒伏。草一遇到风就倒伏了。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14) 望文生义: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15)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16) 望尘而拜: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17) 望尘莫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18) 迁延观望:指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

19) 德隆望重:犹言德高望重。

20) 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21) 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22) 功高望重:望:名望,声望。指功劳大而名望高。

23) 观望不前: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24) 冠盖相望: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25) 亥豕相望:指文字讹错很多。

26) 获陇望蜀:比喻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27) 极目迥望:极:尽;迥:远。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28) 极目远望:指用尽目力向远处眺望。

29) 犀牛望月: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30) 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31) 肩背难望:指难以相比,难以企及。

32) 肩背相望:指相继而起,连续不断。

33) 枯苗望雨:形容殷切盼望。

34) 门闾之望:指父母对子女的想望。

35) 名德重望:犹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含有望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详细解释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1).以尽善尽美要求人。《淮南子·氾论训》:“是故君子不责备於一人。”《新唐书·太宗纪赞》:“然《春秋》之法,常责备於贤者。” 清 姚鼐 《柬王禹卿病中》诗:“依违见事信为迟,责备时贤毋乃重。”

(2).批评;指摘。《明史·周宗建传》:“时 辽 事方棘,上疏责备辅臣。”《三侠五义》第四回:“老爷闻听心中暗想:‘既是儒流读圣贤之书,焉有攻乎异端之理,待我出去责备他一番。’”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四:“我刚才说你们表达感情不充分,这是深一层的责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描写眼睛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眼(又称眼睛,目)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眼睛的词语解释,欢迎阅读!

侧目而视: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炯炯有神:形容人或动物或其他事物的眼睛明亮,很有精神

盈盈秋水 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耳视目食: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颠倒错乱。

回眸一笑 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双瞳剪水 瞳:瞳孔,指眼睛。形容眼睛清澈明亮。

耳视目听:用耳朵看,用眼睛听。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瞪目结舌: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耳目股肱: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飞眼传情:借眼睛来传递感情。

明眸皓齿 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瞋目切齿:瞋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凡胎肉眼:凡人的只能看见尘俗世界的眼睛。

瞪目哆口:睁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惊呆的样子。

瞪眼咋舌: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目光如炬:目光发亮的像火炬一样。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眼光明亮有神或见识高明

鼓睛暴眼:指眼睛突出的样子。

蜂目豺声:眼睛象蜂,声音象豺。形容坏人的面貌声音。

触目皆是:触目:接触到视线。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

瞠目结舌: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嗔目切齿:嗔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瞠目而视:瞪大眼睛看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永明体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永明体是一种讲究声律和对仗的诗体。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永明体是一种讲究声律和对仗的诗体,因其活跃在南齐永明年间,故称“永明体”。代表人物是沈约、谢眺等。

他们根据四声的规律,在诗歌创作中注意声、韵、调的相互配合和词语对偶形式的运用,创造了一种注重“音律”的新诗体。从此,中国的诗歌开始从比较自由的形式向讲求格律的方向发展,对唐代以后的诗歌以及宋词、元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永明体集大成的作家:庾信《哀江南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基本解释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

(1) (形)秩序正常;没有骚扰。

(2) (形)(心情)安定;宁静。

[构成]

并列式:安+宁

[例句]

安宁的社会。(作定语)安宁被打破了。(作主语)

近义词

安定、平静、太平、宁静、安谧、安靖、安静、安闲、安祥、稳定、和平、安乐、安好、安全、安详、安适、平安、安然、清闲、安逸、悠闲、自在、从容、安稳、稳重、舒适、寂静、静谧、清静、幽静、平宁、平和、冷静、和缓、镇静

反义词

烦闷、烦恼、烦扰、烦躁、纷扰、动乱、混乱、骚扰、纷乱、动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