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作文【合集20篇】

踏着伟人的足迹,走过了伟人的一生。我深深地被毛主席那种崇高的品质与光辉的思想感动,所以我要以他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小编收集了重走长征路重温红色心征文,欢迎阅读。

浏览

993

作文

243

身边感人的故事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感人故事不一定惊天动地,很多感人的故事常常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那些不经意的事情,也能感动你我。

接下来我要讲述的这个故事,很简单,但是感动了我。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放炮,图个喜庆。过完年,家家户户还放炮,除去旧一年的疲惫,用崭新的精神,来迎接新的一年。小区的院子里,难免会有些炮屑。放炮的人不会注意到这点,往往是放完炮就完了事。那些炮屑在院子中,像一片红花,为院子增添了一些节日的气氛,但久而久之,天天看着,就会觉得这炮屑很碍眼,而且不方便小区居民们停车。总是有一些炮墩“屹立”在路中间,很是麻烦。有些人就把那挡住去路、碍事的炮墩踢开,然后就完事的走开,继续做事。

我刚看完书,便趴在阳台上四处张望,换换眼睛小学生关于身边感人的故事作文小学生关于身边感人的故事作文。那一天刮风,基本上没有人出来放炮。

有两个老大妈头戴丝巾,双手戴着手套,正拿着大扫把在扫地。她们两个说笑着,在寒风中打扫着小区的院子。她们把一个又一个炮墩和满地的炮屑都扫到一块儿,。两人顶着寒风,在院子里用手中的扫把,在地下划出了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

我肯定她们不是清洁工,第一,她们没有穿制服,第二,我们小区的清洁工我认识,而且这还是在春节假期之间,清洁工是不会来上班的吧。不管她们是不是清洁工,我都很感动。

她们在寒风中出来扫地,这精神!可是她们扫完了,默默的回去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第二天天气很好,晌午过后,有不少居民出来晒太阳。可是他们谁都没有发现,小区的院子已退去了红妆,又重新换上了朴素的衣裳。我真后悔当时没跟她们说声谢谢,就是没这勇气。

这小小的感人的故事,就在我的身边,感动着我。我也要学习这两位老大妈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的精神,不能光说不做,要行动起来。

事情虽小,但是深深地感动了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超感人故事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一本杂志,名字叫《意林》。杂志中有一个故事非常感人。它写的是有一对夫妻要离婚,在法庭上,法官问这对夫妻的孩子想跟谁一起生活。妈妈心里想:孩子一定会跟我过,因为他爸爸经常不回家,男孩跟爸爸没什么感情。可是男孩选择了爸爸,他说爸爸有钱,妈妈哭得肝肠寸断。但妈妈转念一想,自己一定要好好地活着,也许有一天孩子会回到我的身边。妈妈每天孤零零的生活,每天依旧早出晚归的卖水果。有一天,妈妈收到一张汇款单,汇款人是“我爱你”,而且每月都能收到一张汇款单。后来妈妈收到一封信,是男孩写的。他在信中告诉妈妈当初没择妈妈,是想减轻妈妈的负担,从来没有抛弃妈妈的念头,他只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去爱妈妈———离开。他把爸爸给的零花钱全都攒下来寄给妈妈,他不想让妈妈再早出晚归的卖水果了。妈妈捧着信泪流满面。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想到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好》。歌词中写到:“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男孩为了妈妈,宁可像根草,宁可离开妈妈的怀抱。我为这个男孩的孝心所感动,我也要像他那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我的妈妈。我想给我的妈妈说一句话:“我永远爱你,我就是有无数个嘴巴,也说不完我对你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周恩来的感人故事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1934 年10 间,正当蒋介石反动派集中兵力向苏区发动疯狂“围剿”的时候,周恩来同志从瑞金路过于都楂林乡,住在雇农张慈福家里,环境异常艰苦。他的身体很差,但仍然夜以继日地带病坚持工作。

警卫员们很为自己首长的身体健康担心,总想给他弄点有营养的东西吃,但一则伙房搞不出什么好菜,二则周恩来同志不答应。眼看着自己首长的身 体一天天瘦下去,他们的心里感到比刀割还疼。

有一天,上级发下了津贴费。大伙儿便计议,无论如何也要买点好吃的给自己的首长补补身体。他们听说冬瓜炖鸡营养高,就去老乡家买来一个冬瓜和一只鸡。他们 小心地杀了鸡,扯去鸡毛,把鸡收拾好,和冬瓜放在罐子里加水清炖。晚上,罐子被端到了周思来同志的房里。一股肉香扑鼻,周恩来同志以为这是警卫员向有关方 面特别要来的,便对他们说:“这是哪里来的 ? 同志们要知道,越发在艰苦的时候,越发要坚持原则,丝毫也不能特殊呀!” “不,这不是领来的,这是用我 们自己的津贴费买的广大伙赶快向他解释。

周恩来同志听了,沉思了片刻,然后用一种亲切的口气说:“好吧,既然买来了,就把张慈福父子俩也请过来,我们一起聚餐吧 ! ”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动物感人的故事作文100字篇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别以为只有人才有感情哦!其实,动物也一样有人的感情,下面,我就要用一个小故事来证明这一点。

一个家庭主妇准备炸几条黄鳝鱼来作为今天晚餐上的一道菜。于是,她把买来的几条大大小小的黄鳝鱼都放进水里,撒下能让鱼吐出肚子里脏东西的盐巴。过了一会,觉得鱼肚子里已经没有脏东西了的家庭主妇被水盆端进了厨房里,把鱼放进油锅里炸。一般的黄鳝鱼进了油锅后便会挣扎到死亡,而这条最大的黄鳝鱼没有,这引起了家庭主妇的好奇心。她把大黄鳝捞了出来,用刀切开肚皮,发现它的肚子里还有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黄鳝。

对大黄鳝来说,那条小黄鳝不一定是他的孩子,但它还是在盐水中痛苦的把它吞了下去,而且在几百度的高温油锅里拼死保护它。如果换成人类,即使是至亲,又会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也许有人会觉得,鱼儿或者其它有些动物长大了就是用来给人类填饱肚子的,那他们就错了,因为动物们也是有思想有感情的。而人类的有些行为有时甚至还不如这些动物的本能 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人的故事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让我感动的革命故事让我感动的革命故事有许多,例如:《三人行》、《一袋干粮》、《特制布鞋》……但是,最让我感动、记忆犹新的革命故事却只有一个:《罗盛教救落水儿童》。

这个故事我是听老师说的,故事情节大概是这样的——1952年1月2日早晨,罗盛教和他的战友宋惠云一起去河边练习投掷榴弹。那时,正值隆冬时节,河面早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朝鲜少年正在滑冰,咯咯的笑声不断。忽然,一个名叫崔莹的少年打碎了冰面,跌入了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笑声转眼变成了呼救声。罗盛教听到后,立刻飞奔过去,边跑边脱棉衣,毫不犹豫地跳进冰窟窿里进行抢救。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摸索了3次才找到崔莹。他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头将她顶出水面,这时战友赶来,把她救上来了。但罗盛教却由于严寒,嘴唇冻得发紫,体力渐渐消耗殆尽。当他被人们救上来时,已经停止了呼吸。他,能在零下20摄氏度,顶着严寒,去救一个朝鲜少年;他,能在嘴唇都冻得发紫的情况下再次寻找崔莹;他,那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罗盛教,这个平凡的名字,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他,会被世人永远铭记在心中的!这,就是让我万分感动的革命故事——《罗盛教救落水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军中第一女大校---林月琴的长征故事

全文共 4470 字

+ 加入清单

一、随军“跑反队”里的林姑娘

林月琴,原名林英琴。她在长征中三过草地时被改名为林月琴。她的老家在安徽省金寨县城以西的南溪(因街南有一条小溪而得名,又称南溪街)。十字街口,有一所林家铺子,即“林广顺杂货铺”,这就是林月琴家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底。林月琴自小就在南溪明强小学读书,校长詹谷堂是当时中共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林家女儿心目中特别崇敬的革命先生。

父亲林维尹,名义上是“林广顺杂货铺”的掌柜,实际上却“以开杂货铺为掩护,做党的交通工作,经常跑汉口”。林家的西厢房,不仅是中共地下工作者秘密聚会的据点,同时也是书写和油印革命宣传品的场所。弟弟林英仲虽是个哑巴,但却写得一手工整的好字。私下里,父亲把一些书写标语或刻蜡版、油印传单的秘要之事,总是交给她的弟弟去做。因为弟弟不会说话,万一被敌人发现捉去,也不会暴露党的秘密。

1929年立夏节暴动(立夏节起义),詹谷堂率领南溪200多名农民和学生,参加了红军第三十二师。15岁的林月琴,这时也剪了长辫子,理成了新式的剪发头,从南溪跑到几十里以外的斑竹园,参加了妇女运动讲习班。

妇女运动讲习班的领导人名叫陈觉民,是个二十三、四岁的知识女性。她的大哥就是陈绍禹(王明)。

陈觉民可以说是林月琴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她不仅提倡妇女剪辫子、反对缠脚、废除封建礼教,还宣传妇女翻身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并号召女同学参加红军,为创建苏维埃政权而战。在陈觉民的教育和影响下,林月琴加入了共青团。1931年初冬,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在金寨麻埠建立缝纫兵工厂时,林月琴带领10多名青年男女前去参加。工厂领导给每个人发了个红袖标,就算是正式参加红军了。

1932年9月下旬,红军主力部队过境后,皖西北苏区到处都是扶老携幼、提包推车,仓皇逃跑的老百姓,哭喊声连成一片。此时,林月琴也投入到“跑反”逃难的人群之中,跟随在红军队伍后面向西走。她还要干革命,还要当红军。

在沿途结成的“跑反队”中,林月琴和刘百兴两人,从鄂东北就跟上了红军队伍。刘百兴个子高,胆子也大,腰里别着一支不知从哪弄来的驳壳枪,虽然没有子弹,却是“跑反队”里唯一的武器。这个家在商城县南乡又是童养媳出身的游击队员,的确也给“跑反者”壮了胆量。

林月琴因为有点文化,知道的革命道理也多,就主动承担沿途的联络工作。行军路上,尤其是越过平汉铁路以后,几乎每天都受到部队领导的劝阻。她们当然不肯回去,红军前面走,她们后面跟着走;红军途中休息,她们也就地休息;红军驻扎后,她们就主动帮助挑水、拾柴、烧火、做饭,或帮着做点针线活儿。

林月琴的另一名女伴陈映民,年方22岁,原是区、乡共青团支部书记,1931年参加红军,并由团转党,时在十二师政治部工作。陈映民之所以脱离了建制部队、与妇女“跑反队”混在一起,是因为她抱着个两、三岁的孩子,一路拖累,跟不上部队行动,便跟在后面的“跑反队”里,一路上慢慢跟进。陈映民是陈绍禹、陈觉民的小妹子,因其丈夫吕绍文在十二师当副连长,她才抱着孩子追赶这支队伍。

她们走新野、过郑县,沿着鄂豫边的崇山峻岭,向着陕南方向行进。到了豫陕边上,将要徒渡丹江的时候,后卫部队领导被她们“坚决跟随红军”的顽强意志所感动,不忍心再阻止她们跟进,便将她们分别收编在各个单位。陈映民回十二师政治部去了。林月琴、刘百兴被收留在七十三师政治部宣传队。师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后为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师长)问到她们的情况时,林月琴高兴地说:“我是在去年这个时候当的红军,就在七十三师缝纫工厂当缝纫工,现在正式归队了!”

二、担任史无前例的红军妇女工兵营营长

妇女工兵营,这个番号在中国工农红军的战斗序列中实属少见。工兵者,乃是担负野战工程保障任务的部队,主要用于构筑工事、抢修道路、架设桥梁、开设渡场、设置和排除障碍物。而冠以“妇女”称谓的工兵营,主要任务则是缝军衣、做军帽、织绑腿、打草鞋,以及担负后勤运输任务等等。妇女工兵营属于方面军总供给部编制序列,原本就是由随军被服厂改建扩编而成的,集建制军事化、生活集体化、行动战斗化于一体的特别“兵种”。

1932年初,林月琴被调到鄂豫皖苏区首府新集,在少共中央分局儿童局工作。这个儿童局,总共不过八、九个人,就设在城内曾家地主大院。与她一起工作的,有饶正锡中将夫人戴觉敏,还有比她小三岁的张赤民(后改名张池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就在此时,林月琴的父亲林维尹,在苏区“肃反”中含冤去世。接着,她的家庭被重新划定为“地主”。唯一的根据是:南溪十字街口那个林家铺子,在父女俩参加革命后,曾雇了一名伙计,故以“地主”定性。林月琴因此而受到株连,当下被遣回皖西北道区苏维埃政府,而政府又将她送入“劳改队”。战事吃紧时,她被“劳改队”遣散,令其回家另谋出路。说是回家另谋出路,实际上已无出路可谋。在那赤白势力经常拉锯的苏区境内,普通老百姓也必须“一边倒”,不是革命就是反革命,很难在夹缝中生存。

妇女工兵营是红四方面军总部供给部部长郑义斋的一个创造。当时,红军反三路围攻大获全胜,红四方面军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七十三师,依次扩编为第四、第九、第三十、第三十一军,总兵力由入川时的1.5万人,猛增到4万余人。在此大好形势下,郑义斋也快马加鞭,把几个军需工厂集中起来,改编成妇女工兵营。1933年10月4日,妇女工兵营在川北德汉城正式组建。营长林月琴、营政委王泽南、副营长刘百兴,以及三连连长张茶清,都是来自鄂豫皖苏区的战斗骨干。除了这四名女将,全营三个连四、五百名女战士,都是当地的年轻妇女。王泽南从小就缠过脚,可她正是靠着一双解放了的小脚远走高飞,越秦岭、过巴山,到了四川。

营的领导班子搭建起来后,连、排干部严重不足,只好在新兵中物色积极分子。工兵营组建时,仍在继续招收青壮年妇女。凡是自愿报名者,都一个不拉地吸收进来。

有一次,张茶清一个人就领回数十人,轰动了妇女工兵营。林月琴、王泽南一看这个阵势,忙把张茶清叫到一边,悄声地问:“你是怎么动员的,一下带回来一个连呀?”

张茶清说她去的那个地方,正好逢集日赶场,提篮、挑担、背篓的妇女不少,她就把“当红军报名处”的牌子亮了出来,接连唱了几支红军歌,把赶场的男男女女都招引到了跟前。她一边讲自己当红军的事,一边又唱起了红军歌。她以自己的现身说法,搞宣传动员,在“扩红”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副营长刘百兴很风趣。她曾找到徐向前的警卫员,讨了个手枪盒子和两发子弹,重新又把自己武装了一番,还是原来那支破手枪,重新装在盒子里面,稍许露出一角红绸子,挎在身上的确十分威风。只有两发子弹,她根本就不敢试枪,也不知能不能打响。有趣的是:她还装模作样缝了个子弹袋,将包谷细秆剁成子弹形状,以十粒为一排紧紧地缝在袋子里。

妇女工兵营集合出操、上课,都由刘百兴负责整理队伍,喊口令统一指挥。她那大块头往队前一站,叽叽喳喳的吵闹声,顿时噤若寒蝉。假若发现有人偷偷在笑,她就把两手往腰上一叉,怒目圆睁,大吼一声:“笑什么!哪像个当兵的样子?再笑,就站出来单个‘照相’!”

爬山头、夺红旗,每周进行一、二次,目的就在锻炼吃苦耐劳的能力,随时随地准备执行紧急运输任务。每次在爬山之前,都由刘百兴事先插上几面小红旗。第二天清早,便以连为单位开展爬山比赛,夺得红旗者为第一名。女战士李敏个头矮,但很壮实,每次爬山爬得特快,往往超过不少大个头而一举夺得红旗。为此,刘百兴在队前作讲评时说:“我们妇女不简单,爬山赛过男子汉。大家别看李敏个子小,腿也短,可她爬山的动作不一般。你看她:腰一弯,头一低,两手好像开飞机,一口气就开上山去……李敏就是我们全营的小飞机!”李敏从此就获得个“小飞机”的绰号。

林月琴、王泽南两个军政一把手,当时主要工作是领导和管理生产,保障部队的军需供应。长征中,她们各自又带领一个连队担任运输队,执行各种繁重的运输任务。她们所领导的妇女工兵营,堪称红四方面军后勤战线上的一面战旗,迎着战火硝烟飘扬了三年之久。

三、与罗荣桓喜结良缘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九军、第五军和总部机关及直属骑兵师、特务团、教导团、妇女抗日先锋团共2.1万余人,奉中央军委命令西渡黄河,后改称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创建根据地,并执行打通到新疆的国际路线任务。而另一部分第四军、第三十一军和红军大学等万余人,当时被留在黄河以东地区,参加了著名的山城堡战役,取得三军大会师后的第一次大捷。这样,红四方面军即一分为二,形成河东、河西截然不同的两种局面。

当时被留在河东的女红军,可以说是历史的幸运儿。她们没有西渡黄河参加西路军那一场旷日持久而又极其惨烈的艰苦征战。在个人的终身大事上,她们也大都获得了美满和幸福。

林月琴和罗荣桓的婚恋,既保持了红军中相识又相恋的时代特色,同时也富有一种极其神秘的罗曼蒂克。她能够成为元帅夫人,完全是好友刘桂兰从中穿针引线,促成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刘桂兰,最早在独立营担任连长,后在随营女子学校当过教务主任。她是随同红军大学直接抵达陕北的。1937年春节,刘桂兰跟许建国结婚,并在延安中央党校建立了小家庭。许建国长征中在红三军团当过侦察科长、保卫分局局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天津、上海两市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国家公安部副部长,中国驻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大使等职。

婚后,许建国跟刘桂兰谈到、有不少长征过来的老红军,大都已过而立之年,至今没有婚配,其中就包括罗荣桓在内。刘桂兰是个热心人,一听到罗荣桓,就立即想到她的好友林月琴。于是经过一番筹划安排,刘桂兰先向罗荣桓提说婚事,并约定见面日期。

那是个星期天,刘桂兰不显山也不露水地邀请林月琴来家中做客,同时也与罗荣桓事先约定,以便在现场目测面视。谭政、张爱萍、冯文彬等人,当时也都自告奋勇陪同罗荣桓前往“相亲”。第一次相识,活跃分子冯文彬先与林月琴搭话,将其家庭情况、个人经历以及情趣爱好,都像审问案情似的,从头到尾问了一遍。林月琴以为冯文彬是组织部的什么人,对他的所问都如实作了回答。与此同时,林月琴也注意到一位戴着眼镜三十四、五岁的老同志,默不作声地坐在一边,神色显得有点拘束。可那闪灼在眼镜后面的眼神,似乎对她的一言一行尤为关注,时而还呵呵地笑上两声。这样,林月琴便结识了时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

林月琴年方23岁。她随红军总部卫生所到达陕北,被调到中央妇女部工作了几个月,已转为共产党员。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迁往延安后,她又被选调到中央党校学习深造。由于刘桂兰的牵线搭桥,这一对有情人常来常往,渐渐地,两个人便单独谈起了恋爱。

1937年5月16日,林月琴和罗荣桓终成眷属。新婚之日,前来祝贺道喜的红军战友络绎不绝,欢声笑语、很是热闹。所谓“婚宴”,也只是用一位老战友从西安捎来的半袋白面,让伙房做了一大锅汤面条,拌以白菜和萝卜做成的酸菜,算是款待了前来贺喜的各方宾客,以及机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

林月琴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她是当时全军43名校级女性军官之中,唯一的一名女大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任思忠草地里过鬼门关的长征故事

全文共 1131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次过草地时,他的右脚便被反动军队布下的竹签阵穿透了。

那是一次夜间急行军,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任思忠带着一支十几人的队伍迅速向阿坝前行。他走在最前面,小心地穿过反动军队布下的铁丝网,突然脚心一阵剧痛,落在地上再也迈不动步子。战友提来马灯一看,一根大约10厘米长的竹签穿过了他的右脚脚掌,脚背上还露出长长一截。任思忠当时脸就变白了,疼得直冒汗,可是,他始终没有说一声痛。

受伤只是一瞬间,此后几个月任思忠可被伤脚折腾苦了。队伍连续行军,任思忠根本没有机会停下来养伤,他就咬紧牙关坚持跟上队伍。不幸的是,伤口化脓了,战友便将纱布裁成窄长的细条,蘸了水穿过他脚上的伤洞,来回扯动,清除里面的脓血和息肉。每拉扯一下,任思忠都觉得像脚板里有个锯在割自己的肉,没有麻药,那种疼痛在钻他的心,但是没有任何办法,那是缺医少药环境中遏制进一步感染的唯一办法。靠着坚强的意志,任思忠挺了过来。

在战友的帮助下,任思忠的脚伤渐渐好转,最后,脚背中央永远留下了一块大约3厘米见方的凹陷。

第二次过草地更是死里逃生,任思忠一只脚迈进了鬼门关

1935年下半年,当时任思忠任红四方面军总部教导团一连指导员。大军从阿坝向绥靖方向进发。来到黑水河时,木桥已被毁掉,南岸则被土匪占领。为了保证主力部队顺利过河,任思忠和另外30名干部和战士趁黑夜游水渡河。

当时正是隆冬,数九寒天,水流湍急,冰冷刺骨,站在岸边都冻得瑟瑟发抖,更别说游泳到对岸了。不过,越是危急时刻,战士们的勇气越是大增,最后成功游到对岸的有8名,任思忠就是其中一名。接下来就是一次令南岸敌军魂飞魄散的突袭,大部分敌军还没弄清楚是什么状况呢,就在睡梦中被击毙了,8名勇士很快便占领了桥头堡,大部队顺利地搭起了便桥。

然而,任思忠却因此染上了重伤寒,红军缺医少药,食物的供应也已经断绝,他的病一步步恶化,常常昏迷不醒,战友们便抬着他行军。20天后,部队终于走出了草地,来到绥靖。此时的任思忠长时间休克,脸色苍白,呼吸时有时无。有一次,战友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便把他放在了绥靖滩石崖下的山洞里。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慢慢苏醒过来,感到口渴无比,轻轻地翻了个身子,浑身疼痛难忍,想站起来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力气,只有挣扎着爬向河边去喝水。十几米的距离任思忠竟然爬了整整三个小时。

天无绝人之路,正当他快到河边的时候,当地居民郝老汉发现了他,听他说了情况后,立刻将他救回了家。

郝老汉对待他就像亲生儿子一样,每天熬小米粥一口一口喂他。老汉膝下只有一个女儿,便想收他为儿子。但任思忠却一心想要回到队伍里,他每天搬小板凳坐在大门口,希望看到队伍上的同志。

两个月后,任思忠的病基本痊愈了,他挥泪告别了郝老汉老两口,找到了在该地区活动的金川省委,重新回到革命队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身边感人的故事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严冬的早晨。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却有许多人围在一起看着什么,忽然一个中年男子挤进了人群,他发现冰冷的地上竟蜷着一个哇哇直叫的女婴。这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他顾不得一些人的议论,毅然决然地把女婴拖了回家。

这位中年男子便是本地的一位菜农。他家的经济并不富裕,一家人靠卖菜为生。他的妻子见丈夫抱着婴儿回来时,先是吃了一惊,当她听完丈夫的叙说后,便同意收养这可怜的孩子。夫妻俩商量了一下,给孩子取名为"龙女"。从此,龙女幸福地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可好景不长,好的名字并没给她带来幸福的命运,就在龙女11岁那年,一次她在放学的路上突然昏倒。龙女的父母得知后,迅速将其送进了医院。

医院办公室里传来了医生和龙女父亲的谈话:

"你的女儿患的是肾功能衰竭症,两个肾的功能不久将会完全丧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要想治好这种病,只有换肾。"

"换肾!?"龙女的父亲惊疑地问,猛然间又急切地说,"换,一定换,我就是要饭也一定给她换上!"

"可医疗费是很昂贵的,大约需要20万元左右。再说这合体的肾又从哪里去找呢?"医生同情而又为难地说。

龙女的父亲急呆了,他没说话,只是沉默,只是流泪。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人们都主动地捐款,来救助龙女。

全市各级领导一边组织了"献爱心"的捐款活动,一边在媒体上寻找合适的献肾者。这时,山东一位干部来电说,要献出一个肾。人们忧愁的脸上绽开了一丝笑容。

换肾手术成功后,在医务人员悉心护理下,龙女康复很快。龙女知道这一切时,觉得这仿佛是一场梦,一场让她无法置信的梦。可无论如何,在龙女的眼里,她已有了成于上万的父母--那些曾经救助过她的好心人,是他们给了她新的生命。

亲爱的朋友,你听说了这段感人故事后,难道你不认为这是生活中用爱交织成的亮点吗?在生活中也正是这些亮点,奏响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伟大乐章。我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生活中的亮点一定永放光芒,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四年级关于感人的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1137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感人故事作文

我们生活中的事情,有许许多多,其中有许多事是令人感动的、惊喜的,甚至还令人悲伤的、忧愁的…..

这些事当中,有一件事使我最感动,最难以忘记,小女孩落水被一位路过的叔叔救起。这是发生在河南的一件很感人的事件,有两个小女孩活泼天真的在小镇的桥上,正在追逐着。也不知后面的小孩在玩耍中,怎么就把前面的小孩推下了桥。只听“扑嗵”的一声小女孩掉进了桥下的河里。在那一瞬间桥边的人群都惊呆了。突然,一个年青男子过不上脱衣服就跳下了河,他在水花中抱起那个小女孩。他正想把小女孩救上岸的时候,他的脚被河里的杂物给缠住了。

不管他在河里怎么挣扎都无法动弹,在这紧要的关键时刻,又有一位路过男子跳下水去。他三步做二步拼命的游到小孩身边把小孩救上了岸,小孩化险为夷,但前面那个救小女孩的叔叔就牺牲了。

其实牺牲的这位叔叔根本就不会游泳,他之所以跳下水去救人是他有“奋不顾身,舍已为人”的精神,才救了落水的小女孩。后来新闻记者报道说:“虽然这位叔叔不会游泳,但对他救人我们并不感到意外,因为他平时就乐于帮助别人。”

让我们记住这位我不知名得“舍已救人”的叔叔,虽然他走了可他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篇二】感人的故事作文

在我的人生中,有很多事让我感动,其中有一件事最让我感动,最让我记忆犹新。我现在就给你讲讲。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怀着轻颖的脚步奔向外婆家的路上。当我走到了一条公路旁,正准备过马路时我看见了一位盲人老爷爷他正要过马路,这时我想到了平时老师教我们的话“我们在生活中要助人为乐,这才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

想到这个我飞快地跑到了老爷爷身旁说:“老爷爷我扶你过马路吧!”老爷爷先是一惊然后露出了笑容,一路走一路夸我是好儿童。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心里还在想:啊,今天太高兴了,我虽然没戴红领巾,但我还是被人尊敬的少先队员呀!

我就这样想着,突然我的脚踢到了什么东西,我顿时来了一个精彩表演——“狗啃泥”。这下可把我摔疼了,我一看害我摔倒的其实是一块石头,顿时我火冒三丈从地上爬起朝着公路上的行人破口大骂:“是那一位没良心的人把石头放在公路上,是存心想把人摔倒啊!”我拍拍身上的灰,转向老爷爷,看见了老爷爷拄着他那盲人拐,东碰碰,西敲敲。

我非常好奇地看着老爷爷的一举一动,这时老爷爷的拐碰到了那块石头,我也终于忍不住我的好奇,问老爷爷在干什么。老爷爷回答道:“我是要把这块石头推到马路边去,这样就不会再有人再摔倒了。”老爷爷说完就开始推了起来,不一会儿老爷爷就完工了,我继续扶着老爷爷过马路。

到了马路另一边,我向老爷爷道别后站在马路边看着老爷爷的身影,顿时觉得老爷爷的身影变得高大了.一个年过半百的盲人老爷爷都知道为别人着想,我们这些身体健全的少年又该怎样呢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无名战士在长征路上令人感动的故事

全文共 2115 字

+ 加入清单

天亮的时候,雨停了。

草地的气候就是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就有一场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分点地倾泻下来。

卢进勇从树丛里探出头,四下里望了望。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光滑地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看不清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有几粒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撮撮浪花。他苦恼地叹了口气。因为小腿伤口发炎,他掉队了。两天来,他日夜赶路,原想在今天赶上大队的,却又碰上这倒霉的暴雨,耽误了半个晚上。

他咒骂着这鬼天气,从树丛里钻出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一阵凉风吹得他冷不丁地连打了几个寒战。他这才发现衣服已经完全湿透了。

“要是有堆火烤烤该多好啊!”他使劲绞着衣服,望着那顺着裤脚流下的水滴想道。他也知道这是妄想——不但现在,就在他掉队的前一天,他们连里已经因为没有引火的东西而只好吃生干粮了。可是他仍然下意识地把手插进裤里。突然,他的手触到了一点粘粘的东西。他心里一喜,连忙蹲下身,把口袋翻过来。果然,在口袋底部粘着一小撮青稞面粉;面粉被雨水一泡,成了稀糊了。他小心地把这些稀糊刮下来,居然有鸡蛋那么大的一团。他吝惜地捏着这块面团,一会儿捏成长形,一会儿又捏成圆的,心里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昨天早晨我没有发现它!”

已经是一昼夜没有吃东西了,这会看见了可吃的东西,更觉得饿得难以忍受。为了不至一口吞下去,他又把面团捏成了长条,正要把它送到嘴边,蓦地听见了一声低低的叫声:“同志——”

这声音那么微弱,低沉,就像从地底下发出来的。他略略愣了一下,便一瘸一拐地向着那声音走去。

卢进勇蹒跚地跨过两道水沟,来到一棵小树底下,才看清楚那个打招呼的人。他倚着树根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贮满了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被雨打湿了的头发像一块黑毡糊贴在前额上,水,沿着头发、脸颊滴滴答答地流着。眼眶深深地塌陷下去,眼睛无力地闭着,只有腭下的喉结在一上一下的抖动,干裂的嘴唇一张一翕地发出低低的声音:“同志!——同志!——”

听见卢进勇的脚步声,那个同志吃力地张开眼睛,习惯地挣扎了一下,似乎想坐起来,但却没有动得了。

卢进勇看着这情景,眼睛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这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

那同志抬起一双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抬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手停在半空,一时不知怎么好。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

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好大一会,他忽然睁开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

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这一刹那间,他觉得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那人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小堆火柴。焦干的火柴、红红的火柴头簇集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二,三,四……”

一共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数完了,又询问地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

“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

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爆发着一种喜悦的光。只见他合起党证,双手捧起了它,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进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他的脸。

“记住,这,这是,大家的!”他蓦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来,直指着正北方向:“好,好同志……你……你把它带给……”

话就在这里停住了。卢进勇觉得臂弯猛然沉了下去!他的眼睛模糊了。远处的树、近处的草,那湿漉漉的衣服、那双紧闭的眼睛……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像一只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

这以后的路,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天黑的时候,他追上了后卫部队。在无边的暗夜里,一簇簇的篝火烧起来了。在风雨、在烂泥里跌滚了几天的战士们,围着这熊熊的野火谈笑着,湿透的衣服上冒着一层雾气,洋瓷碗里的野菜“咝——咝”地响着…… 卢进勇悄悄走到后卫连指导员的身边。映着那闪闪跳动的火光,他用颤抖的手指打开了那个党证,把其余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同时,又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

“一,二,三,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红军长征的故事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儿时,伴着月色,听灶火噼里啪啦的声音和外婆爱讲的那些故事,是我童年里温暖而又美好的记忆。

那段时光让人难以忘怀。直到现在,我脑海中还清晰地记得,外婆说到她最尊敬的毛主席时总是挺起胸膛的样子,仿佛与有荣焉;外婆也说到建国初,人们在那个饥饿年代的混沌岁月时,总忍不住抬起粗砺、干裂的手,抹去眼角的泪花。我因为从未经历,也无法体会,但这些故事如同家常便饭,充实着我和外婆在一起的日子。

我最喜欢的是那个故事,那个小男孩不畏艰难,与红军战士们一起长征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外婆和我一样大时,从她的外祖母口中听到的。

红军在长征途中,曾帮助过许多人家,这个小男孩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他便立志加入红军。每天傍晚喂完家里仅有的那头猪,他就去村口的石墩处等着,盼着,希望哪天红军再路过时能带上他。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也不知道自己数过了多少的日落。

终于,在他十六岁那年,又有一批红军路过村子,男孩急切地跑过去,生怕错过了这次机会。他冲到红军队伍的前头,途中还打了几个趔趄,在大家疑惑不解的目光中,男孩目光坚定地望着最前头的连长道:“长官,让俺加入你们吧。”怕连长拒绝又赶忙说道,“俺很能吃苦的,平常家里的柴火都是俺一个人上山砍,再背下来。”连长在他希冀的目光中艰难说道:“小同志啊,你太小了,要不就再等几年吧。等长大了,你再加入我们吧!”“不!我等这一天好久了,我已经长大了……”

在男孩万般请求下,连长允许他加入了红军。男孩从家里飞快收拾好衣物就出来了,他怕慢一秒队伍就先走了。

行军速度很快。刚开始大家见他年龄小便多加照顾,可后面,日子一天比一天艰苦,大家都无心顾虑其他。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男孩从未落后过,更甚者,他每次都紧跟在排头的连长身后,最多也不过落下三四米。

夜晚,大家抵不住困意入睡时,男孩才会脱下鞋子。他鞋子早就破了,他在鞋里垫了一块硬纸片,纸片和他的脚粘在了一起,分离开后,只见纸片上满是血渍。值班的战友看了,又是心酸又是惊讶,谁能想得到这样一个弱小的男孩子,在受这么重的伤之后,一声不吭,走得还比他们这些久经风沙的人快。大家对男孩的态度逐渐开始变了,刚开始大家怜惜他,可如今队伍上下无不佩服他,大家开始赞扬这个男孩。男孩也从未放慢一丝步伐。一路走来,他竟真没抱怨过一句。

后来,男孩当了首长,也带领着队伍战斗,战士们无人不佩服他。

从小,我便敬佩奶奶口中的这个男孩,却是莫名佩服。渐渐长大,接触这个社会,我明白了我敬佩的是他的意志力。在这个不吃苦也能勉强生活的社会,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的恒心,耐心,和谦虚。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要成功,不吃苦,怎能成长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老师的感人故事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的时候,我共换过四位班主任,其中最令我难以忘却的便是对我有着启蒙意义的班主任——张老师

我还能准确的写出她的名字,那个一笔一画都带给我太多美好回忆的名字——张敬宁。

还记得刚入学时,她扎着及腰的长马尾辫,脸上是淡淡的微笑为我们的到来忙前忙后。如果不是看到岁月在她眼角留下的痕迹,我不会知道,她已经身为人母早已过了而立之年。还记得,我和几个女生还偷偷的羡慕过她的长发。可是后来,她把头发剪了,我还觉得有些可惜。

我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或者说永远也忘不了:那天同位不小心把手划破了,我陪他去找老师,推开门,老师正伏在桌前仔细地批着同学们的作业。

我们生怕打扰了老师,蹑手蹑脚地走到老师跟前,连同位都止住了哭声。老师终于发现了我们!她停下了笔,看到同位手上的伤口,并没有细问,而是轻轻地拿起来,用她的一只手捧着同位的小手,而另一只手则快速地在抽屉里拿出棉签和消毒水。慢慢地擦着伤口,还不时吹几下。同时,还说些好玩的话,我和同位开心起来。

同位一会儿就好了,老师嘴里责怪着她,但却为他拭去泪水。我还是能从老师微微皱起的眉头和那轻又缓的动作中看出来老师对他的关心。

时隔四年,每每和同学回想起那段时光,久久不能忘怀。她对我们的爱就如同一位母亲对她的孩子一样。我是多么想念她呀。

[老师的感人故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一个感人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1787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最动听的语言从来不是我爱你,最长情的告白是我陪伴你。是的,下面的故事就是关于陪伴的感人故事。快来看看吧。

相遇

她和他相遇在那个冬日的午后。阳光暖暖地洒满大地,万物都贪婪地吮吸难得的晴天。她走出庭院,那个依偎在白桦林边的小庭院,深深地凝眸,回味飘雪的时节,她嫣然地笑笑。不料他从庭院旁走过,眼睛立刻捕捉到了这个灿烂而甜美的笑容,并且深深地在他的心中铸成了永不融化的冰凌。他有一种感觉,她就是今生唯一的知己,共度一生的属于他自己的红颜。没错,他爱上了她。她似乎也觉察到了这个特别的值得回味的眼神,她朝他望过去,那一刻她的心似乎停止了跳动,血液也好象不再循环,他有着这样迷人的双眼以及高挺的鼻梁。她沉醉了。

战争与离别

是的。他和她终于成为了相守的伴侣。他每天会出去做一些农活,她则在家做一些家务。日子简单而富有情趣,他和她始终不觉得腻。享受这样的生活,对他或者她,何尝不是一种甜蜜?

一天她正煮中餐。一声轰隆隆的爆炸响彻山谷。她觉得很不安,因为这正是战争的前兆。然而村长规定了,凡是青年男子,都要参军,去抵抗侵略行为。她要离开他了吗?不,她不想。

他慌慌张张地躲回家。许久才定神下来。她的不安再次蔓延整个心头,忧伤的神情侵蚀着她原本美好的面容。他凝视着她,认真地说,我要参军了,我要去前线打仗了。

这正是她所担心的。战争是残酷的,生死更是痛苦的。多么美好的日子像无数的流星,虽然美满却很短暂,虽然灿烂却飘渺,触手而不可及。战争是苦的,但是她愿意用自己美满的生活换取更多家庭更加美满的生活。于是,她经过无数的心里斗争之后,转过身,强装笑容地对他说,我支持你,你去吧。

这是他意料之外的。他原以为妻子会大哭大闹,然后不许他出门什么的。可是眼前的这位女子,好像是天使,有无比宽阔的胸襟和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包容了这世界上所有苦难。他望着今生最爱的女子,跪下来,亲吻她的手,你不要担心,我一定会回来,我不会让你失望的,你要等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

她的眼睛湿润了。不知道这句话是否见证永恒,但她愿意相信,她愿意等候,不管多久,甚至天荒地老……

等候,守望

就这样,他走了,上前线。坚持一个礼拜写信回家,告诉她他的转移地址。她每天做完了农活和必要的家务,就来到庭院边的白桦林,静静地等候,守望。虽然家书如同归鸿,地址也一次比一次远,但她仍然希望她在白桦林的尽头看到一个高大而壮实的身影,然后他漫漫走近,脸上洋溢幸福的喜悦,微笑着走到她的面前,然后给她最温暖的拥抱。她甜蜜地想着,想是一个童话故事的情节,王子和公主经过重重磨难,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她何尝不希望呢?

又是一年寒冬。天上簌簌地飘雪,纷纷扬扬,天空连哭泣都这样伤感。她依旧静静地等候,静静地思念。远方的他,是否常常想到她,常常想到白桦林,常常想到他们的约定。想到这里,她就会微笑,因为她相信,他会的。阴霾的天空竟然有鸽子在飞翔。她非常关注战争的动态,不如说她更关注牺牲者的数目或者名单。她觉得她的他一定会为她好好地活,是的,一定的。

忽然村长急至,村长告诉她他已经阵亡,希望她节哀顺便。说着又跑去告诉另一家。

……

此刻她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允许我说,怨恨,着急,不信……太多太多情感汇聚,她的眉头颦蹙起来……他不再回来了吗?不再和他一起看春花秋月了吗?不再和她数白桦数了吗?不再和她撕守一生了吗?

事实已经证明了。她的他不回来了。

她始终是不相信的。她说他一定会回来,在那片白桦林。他只是迷失在远方。所以她依旧天天地等,痴痴地等。他会回来,他会回来……

天空依然阴霾一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她年轻的他,消失在白桦林。

尾声

她已经是白发苍苍,秀丽不再,青春不再。她没有孩子,是的,始终没有。她过了孤独的一辈子。他的音容笑貌是她唯一开心的理由。回忆往事,她总喜欢露出淡淡的笑,虽然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甜美,但她还是静静地怀恋着她的爱人。睡觉前她爱唱他教给她的歌,白桦林。然后又想起他,两行浊泪落下,十年生死两茫茫,她的年华在等待中葬送了,她的青春在白桦林里埋葬了。但是她心中的他还是那样年轻,那样英俊,那样迷人。永远,永远不变。就像白桦林,永远,永远的青翠。

在死的时候,她喃喃地说,几十年了,我从来没有觉得你失了约,因为你已经在白桦林等我了,只是相遇

要坚持,否则就会向剪断了的毛衣一样,全部都是徒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长征故事激励我前行书信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无论在当时、现在还是将来,长征都是一部悲壮慷慨的英雄史诗,一个永远令人惊叹的奇迹。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两年间,中国工农红军用脚步丈量出胜利的征程,转战大半个中国,行经15个省份,翻越20多座高山,渡过30多条河流,穿越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湿地,在“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的困境中,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创造了前无古人的英雄壮举,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长征精神是什么?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长征的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征程。为抗战的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不应忘记,这是一条洒满鲜血的牺牲之路,无数革命先烈在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上过早地倒下了,把热血和生命献给了未来的共和国。

80年间光阴飞逝,当长征成为传奇,长征精神已成为我们心灵高地上闪光的灯塔,引领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为祖国的繁荣而奋斗,为民族的复兴而拼搏。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实现两大目标的征程就是我们的新长征。在这里,让我们重温全军仅存的一支整建制师的西北红军部队代代相传下来的“党的利益永远在第一位”的忠诚;专家学者以他们的视角为我们阐释了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王邦玉以饱满的激情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长征故事;红军的后人讲述了先辈的难忘事迹;来自多个行业的作者,更以他们感怀的文字,向长征精神致敬。

重温80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就是让我们以长征精神凝聚信念信仰,凝聚全疆各族人民的信心和智慧,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在天山南北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感人的故事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五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从兰州转到了南京的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小学五(1)班来上学。

五(1)班的班主任是严老师,她为人时而严肃,时而幽默。在有人犯错时严肃,在表扬别人时幽默。开学几天后,我认识了许多朋友,但是其中有一位同学不是很友好。

有一天,下课铃响了,我跟一些朋友去楼台上玩。可是,正当我玩得正开心的时候,那位同学硬缠着要我跟他玩,我说我下节课休息的时候找他玩。可是我说什么他就是不听,我就不理他了,我去找那些朋友去了,可是他依然追着我不放,后面他生气了,用胳臂勒我的脖子,勒得我喘不过气来。一急之下,我使劲拉他的胳膊,不小心把他的皮给弄破了。这时一位同学看见了,急急忙忙的把这件事告诉了严老师。上课铃响了,我和大家火速跑回教室,就他一个慢慢悠悠地走回了教室。

放学的时候,严老师把我和那位同学流了下来。严老师问是怎么回事,我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严老师了,那位同学还狡辩说我不和他玩,还弄破了他的皮肤。严老师说:“人家不想和你玩,你可以再找别人去玩。你勒人家脖子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你快给人家道歉。”这时其他同学还说他还打过班里好多人呢。严老师厉声让他向他所有打过的人道歉。他道完歉后,严老师让我先回家,她要再调查调查。我含着泪向严老师道谢。

这件事令我十分感动,严老师像一个辛勤的园丁,呵护着我们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400字作文:感人的故事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人人都有一个慈爱的妈妈,我也有。但是自从爸爸和妈妈有了矛盾以后,妈妈已经搬出去住了,所以我和妈妈总是聚少离多。虽然我和妈妈见面的机会很少,但她小时候对我的教导和关心在我脑海里有着挥之不去的记忆。

记得有一次,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在太阳强烈光线的照射下地面的温度都可以将生鸡蛋煮熟。因为我的头发已经太长,妈妈想带我去镇上理发,我那时特爱睡懒觉, 而妈妈又不想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结果到了上午九点半的时候才到了镇上。理完发已是十点多了。太阳已经升得高高,热得不得了,路上的行人很少,个个都是汗流 不止。这时妈妈要用自行车带我回家,本来就已经够热了,这回还要带上我,更是负重了不少。妈妈不顾自己的炎热,问我热不热?还把毛巾包在我脸上,草帽给我 戴上,把我全副武装保护起来。而她自己却已经汗流浃背了,装得很轻松的样子。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果然到了下午妈妈就中暑了,躺在床上不能动了,连饭也 没吃。

在我的脑海里我妈妈有着挥之不去的记忆。

[400字作文:感人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感人的故事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在军训的第二天晚上,我们带了钱可教官不让我们去买东西吃。我们就只好打完水回宿舍了,那一天晚上有些同学想家哭了,就比如周宸珺,脸上还挂着几滴泪水,我见了也想哭,但泪水被我憋了回去。

我在床上呆呆的坐着。这时候,李老师进来了,我们全宿舍的人都大叫:“李老师”,李老师紧接着对我们“嘘”了一声,李老师的意思是让我们安静下来,我们也点了点头安静了下来,李老师把她的包打开,把一个装香肠的包装袋子撕开,我便闻到了一股香肠味,我们很自然的张开大嘴吧,等待香肠,李老师把一个个香肠挤到我们的嘴里。像喂狗似的,李老师边喂边说:“你们可不要告诉教官啊,不然被发现可就惨啦。”有一个同学说:“我们带了钱,但不让我们去买东西。”“所以我才买了香肠给你们吃,怕你们饿肚子。”李老师说。我突然感觉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我说:“能不能再吃一个?”“不行,我怕别的同学没得吃。”李老师走了以后,刘佳颖说:“李老师就像妈一样。”在我心里我也这么想,我觉得:李老师喂我吃的那根香肠是我吃过的世界上最好吃的香肠。

晚上,要睡觉了,我不再想家,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个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感人故事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九•一八”事变后,曾任中共哈尔滨市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1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和抗联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联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他认真执行党的抗日武装统一战线政策,团结联合东北抗日义勇军共同对敌作战。注重部队全面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培育英勇善战精神,适时整顿部队,严格组织纪律,使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成为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勇猛杀敌的劲旅。最早创建磐石红石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尔后扩大到南满、东南满20余县,被日伪称为“第一癌肿地带”。

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到了最后,他身边仅有7名战士,4名负伤。于是杨靖宇下令4人转移。后来,他派了剩下的两名战士去村落找些吃的,下山后,两名战士被日伪军杀死。杨靖宇明白了一切。2月22日,杨靖宇在一间雪地中的小破屋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夜。2月23日,他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遇到四个中国人,杨靖宇恪守党的铁的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于是给了钱,让其中一人帮他买些食物和棉鞋。那个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杨靖宇,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杨靖宇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终年三十五岁。

杨靖宇将军牺牲后,凶残的日军割下他的头颅,解剖了他的遗体,发现胃里竟一粒粮食也没有,满是树皮、草根和棉絮。残暴的日军割下他的头颅,送伪都长春请赏。杨靖宇率领第1路军在东南满的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英勇杀敌的光辉业绩,他“满腹棉絮枯草,战斗到最后一人,以身报国”的革命精神,将彪炳史册,永励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开学第一课:梁天文的长征故事

全文共 131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已经94岁高龄的老红军梁天文来到现场,寻找自己当兵时政委的后人。今年已经104岁高龄的老红军秦华礼,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通信事业,前半生坚持通信建设,在艰难的红军长征途中,负责传递重要情报,后半生建设通信教育,培养了十几万通信人才。

1933年初梁天文在四川省巴中县(现巴中市),穿着自己的棉衣和草鞋参加了童子团。儿童团解散后,到卫生所里当了一名勤务员,卫生所跟着师部行动,14岁的梁天文被分给师首长杨政委(杨朝礼)当勤务员。长征途中,环境条件十分恶劣。

3年的时间里,杨政委既像个父亲一样照顾梁天文,同时作为一位老首长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坚强刚毅的革命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当年的小战士。

1937年2月,杨政委在梨园口作战时牺牲。杨政委的墓地被立在梨园口烈士陵墓,昔日的小战士想要寻找曾经无微不至照顾和教导自己的杨政委的后人,同他们一起祭奠缅怀烈士,祭奠英魂。今晚昔日的小战士能否找到杨政委的后人来共同缅怀他心中永远的首长呢?

梁天文是家里最小的孩子,1933年,受革命志士的感染,梁天文在四川老家加入了童子团,1935年,年仅13岁的梁天文成为一名勤务员,负责杨政委的饮食起居。杨政委待他如自己的孩子,二人同甘苦,共进退,为了减轻梁天文的负担,杨政委就和他共用一套生活器具。3年的时间里,杨政委既像个父亲一样照顾梁天文,同时作为一位老首长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坚强刚毅的革命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当年的小战士。

梁天文是家里最小的孩子,1933年,受革命志士的感染,梁天文在四川老家加入了童子团,1935年,年仅13岁的梁天文成为一名勤务员,负责杨政委的饮食起居。杨政委待他如自己的孩子,二人同甘苦,共进退,为了减轻梁天文的负担,杨政委就和他共用一套生活器具。3年的时间里,杨政委既像个父亲一样照顾梁天文,同时作为一位老首长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坚强刚毅的革命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当年的小战士。

杨政委的墓地被立在梨园口烈士陵墓,昔日的小战士想要寻找曾经无微不至照顾和教导自己的杨政委的后人,同他们一起祭奠缅怀烈士,祭奠英魂。今晚昔日的小战士能否找到杨政委的后人来共同缅怀他心中永远的首长呢?

非常遗憾,我们没能找到杨先烈后人的具体线索,但是我们帮您请来了三位红军的后人,对于寻找红军后代的事情,他们都很积极地参与。

我们还请到了两位同样参与过长征的老红军,三位老人站在一起,见证了一段80年前的光荣历史。今后,我们将沿着他们所走过的路,继续长征。

随后,我们找到了杨先烈的侄孙女,并促成了她们和梁天文的见面。梦随万里长征路,凭吊忠魂觅旧踪,梁天文终于实现了八十圆年未的梦。

1.2016年开学第一课:贺龙女儿贺捷生的长征故事

2.2016年《开学第一课》:“百折不挠”秦华礼的长征故事

3.2016年开学第一课:耿飚长征路上的故事

4.2016年《开学第一课》百岁老人秦华礼讲述红色故事

5.2016开学第一课:“独臂将军”贺炳炎的故事

6.2016开学第一课:贺龙女儿贺捷生的抗战故事

7.2016开学第一课:老红军胡正先的抗战故事

8.2016年开学第一课:神十航天员王亚平的成长故事

9.司号员“八斤半”的长征故事

10.老红军王承登被子弹打穿眼窝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感人的故事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存在着种种故事,比如说有童话故事、有科幻故事、有神话传说、有爱情故事等等的故事,但是,最能让人心酸流泪、热泪盈眶的故事,我想那就是一幕幕的感人的故事。做这些感动人心的人,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有的人,甚至为了救别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在每年的《中国骄傲》的栏目中,有很多很多为了救他人而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中国骄傲》的奖杯上我还记得有这样八个字:勇气、爱心、责任、智慧。他们之所以称之为英雄,正与这八个大字相符。

感人的一幕幕在哪个方面都有可能出现。比如说丛飞,可能大家听说过他,他是音乐学院毕业的一个人,他后来在很多地方唱歌。本来他的收入很好。足以让家人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他却没有,而是把他演出赚来的钱,都捐助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他的一生仅仅活了30多岁,因为他得了胃癌,当他知道这个消息后,他自己怕家人为他担心,就劝阻家人这病好治,不用担心!这个消息让他不得不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家人,离开了那些需要他帮助的孩子们。在他资助的时间里,资金达到了100多万元人民币,这个惊天的数字,能有谁不会被感动?而在他死之前,还签下了眼角膜捐赠书,给了需要的人。这么好的一个人,能有谁不被这行为感动呢?

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丛飞的故事和事迹时,我都会泪流满面。因为它是最最值得人骄傲的英雄!把一生都奉献给了需要帮助的人,

在人世间,最可贵的就是那一颗颗善良的心,造就出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让我们也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做一个值得别人为你感动,值得别人为你骄傲的一个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名人故事:江苏唯一健在的长征女兵——王文珍

全文共 1227 字

+ 加入清单

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王文珍老人。由于患脑萎缩等疾病,老人开口说话已非常困难,很多事情记不起来了。但只言片语中,流露的都是对党无限的忠诚。

王文珍三岁丧母,五岁丧父,跟着奶奶讨过饭,给人做过童养媳,给地主做过长工,受尽苦难。13岁逃出山寨,投靠红军,结束了噩梦般的生活。她参加的是红军宣传队,队里近200人,全是十四五岁的孩子。王文珍每天排练节目,快乐得像一只回林的百灵鸟。“多亏加入了红军,否则早就饿死了。”

不久她参加红军妇女独立团,成为团里有名的“小神枪手”。1934年5月上旬,50多公里外开来国民党杂牌军的2个营约800人。经过大半夜急行军,已提升为排长的王文珍一马当先冲上阵地,独立团旗开得胜,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王文珍因作战勇敢被提升为副连长。战斗后不久,敌人纠集了近六千装备精良的部队报复,战斗异常激烈。王文珍所在的一连负责掩护主力部队突围,激战中她额头中弹,鲜血如注,就是没下火线。

1934年10月,15岁的王文珍伤还没痊愈,就随着独立团踏上了漫漫长征路。因为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她跟着过了两次草地。提到翻越夹金山时,王文珍唏嘘不已,“那么多人牺牲了,心里痛”!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一上一下要走70里路,高山缺氧,风雪漫卷,红军饥寒交迫,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倒下了。王文珍喘着粗气爬上雪山后,累得再也走不动了,一头倒在一个大雪块旁,发现雪块里露出一截军装。她拨开积雪一看,是两个冻僵了的红军战士,背靠背坐着。看着战友的遗体,大家都泪水直流。

过草地更艰险,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着腐臭味的黑色淤泥潭。天气也怪,一会儿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一会儿漫天飞雪,冰雹骤降。先头部队把能吃的野菜基本吃光,走在后面的独立团只能靠挖草根、喝水维持生命。一次宿营后,王文珍去挖野菜,不远处的一个小水塘一片葱绿,连忙奔过去。没想到是个绿色的陷阱,淤泥很快就没过了大腿。她急忙向外爬,越爬陷得越深。情急之中她摘下八角帽一边挥动一边呼喊,战友们赶来了,几根绑腿连接起来扔给王文珍,把她救了上来。

长征胜利后,王文珍换了好几次工作。每一次调动,她都愉快接受。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身为副营职干部的她被调动到偏僻的滨海农场当指导员,有人以为她犯了什么错误,有人劝她找组织重新分配。她没去,“跟组织不能谈价还价”,把名利看得非常淡。由于在战争年代被打断过两根腰骨,身上旧伤经常发作,她怕花单位钱,不肯到省里大医院做检查。家里人硬架着到路边等车去医院,路过的领导要把轿车让给她,王文珍说什么也不肯。1982年从企业离休后,人还没闲。单位有谁病了,她一定会去看望,小两口吵架她会去劝说,邻居闹矛盾她会去调解。职工的孩子上学路不好走,她拄着拐杖到有关部门去找,被大伙称为“名誉居委会主任”。

王老寄语:现在的年轻人,要把地位、职务、待遇什么的,看淡一些。这样,才不浮,烦恼也会少,老人呢,不能躺在功劳本上睡大觉,有一分热要发一分光。这样,才对得起过去牺牲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