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议论文写作教学课堂实录(推荐20篇)

逆境出人才,只有经历了逆境的磨炼,我们才能变得更加坚强。这里开学吧给你们收集整理了一些关于议论文写作教学课堂实录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5962

作文

226

游戏类作文教学实录

全文共 3500 字

+ 加入清单

游戏类作文教学实录是想让学生们更好去学习写游戏类作文。 游戏类作文教学实录分享给大家,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游戏类作文教学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师:请同学们用上“前仰后合”、“肚子疼”和“老师”这几个词语,把咱们做的游戏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生甲:老师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最后都肚子疼了。

师:我们在哪儿做的这个游戏?

生乙:老师在教室里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同学们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肚子疼了。

师:再完整一点,我们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样,好玩吗?

生丙:星期一,语文老师在教室里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这个游戏可好玩了,乐得同学们有的前仰后合,有的趴在桌 子上直喊肚子疼。

师:看来这个游戏大家都非常喜欢,所以记忆犹新。你能用笔把这个游戏用一段话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生(合):能——

师:写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记叙文的六要素,谁还记得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来?(学生沉默了一会儿)

生:开头、结尾——不对,不对,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看来,同学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掌握的不是很牢固,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 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一段话写一写这个游戏,注意把记叙文的六要素写清楚。

(学生动笔写游戏)五分钟后

师:哪位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自己写的这段话?

(学生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人举手。)

师:是不是大家今天不在状态呀?怎么不如做游戏时积极高呢?

(逐渐有几个同学举手了。)

生甲:星期一,语文老师在教室里教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同学们写完纸条后,就开始读纸条,同学们拼出的句子五花八门,教室里传出同学们阵阵笑声。这个游戏真有趣。

师:刚才,这个同学说的这段话,时间是——(生答:星期一)地点是——(生答:教室)人物是——(生答:老师和同学)事情起因是——(生答:老师教我们做了一个游戏)经过是——(生答:同学们拼出了五花八门的句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结果是——(生 答:这个游戏真有趣)还有同学愿意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吗?

生乙:星期一第二节课,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带领我们做了一个“拼句”游戏。老师把同学们分成四组,每人一张纸条,每组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写不同的内容。写完纸条后,每组站起一名同学读纸条的内容,拼出的句子五花八门。乐得同学们有的前仰后合,有的笑得直喊肚子疼。这个游戏我还想再做一次。

师:这位同学看来确实非常喜欢这个游戏,这段话写得真精彩。

二、指导回顾过程,为写好作文奠定基础

师:刚才,我们用一段话把这个游戏写了出来,这段话中包含了记叙文的六要素,你觉得这几部分,哪部分应该重点去写?

生(合):游戏的经过。

师:为了能把这个游戏写得更精彩,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星期一的游戏。上课铃响后,老师走进教室(板书:师进教室)老师是怎样走进教室的?

生甲:笑嘻嘻的

生乙:笑容满面的

生丙:大踏步、红光满面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一上课就精神百倍。(生笑)老师进教室后,先讲的什么?

生(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师:同学们说什么了?大家什么表情?

生:同学们说喜欢,大家有的高兴得手舞足蹈,有的高兴得紧紧抱住同桌,有的在高声尖叫,还有的在问什么叫拼句游戏。

师:你讲得真好,看来你平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老师接着又干什么了,宣布什么了?

生: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张纸条,并宣布了游戏规则。

(师板书:宣布游戏规则)

师:谁能再说一下游戏规则?

(学生又沉默了,只有几个同学举手)

师:怎么了,大家怎么这么小气,你们还害怕听课的老师偷学去了吗?

(师生哈哈大笑,举手的同学渐渐多了。)

生:游戏规则是:一组的同学在纸条上写“姓名”;二组的同学在纸条上写“在什么地方”;三组的同学在纸条上 写“怎么样地”;四组的同学在纸条上写“干什么”。写完后,每组起来一名同学读纸条上的内容,这样就会拼成一句话。

师:这名同学讲得很清楚,很详细。老师讲完游戏规则后,同学们就开始做什么了?

生甲:读纸条。

师:这个游戏就是有吸引力,这位同学已经迫不及待要读纸条了。是“读纸条”吗?

生乙:不对,应该是写纸条。

(师板书:写纸条)

师:在同学们写纸条的时候,你注意观察大家的表情、动作了吗?

生丙:一组写“姓名”的同学有的站起来,找要写的对象,有的四处张望,寻找目标,有的边写边笑;二组写“在什么地方”的同学稍微思考了一下,才开始写的;我们组的同学提笔就写,很快就写完了;四组写“干什么”的同学有的不假思索就写完了,有的也是在沉思了一会儿才写的。

师:给这位同学来点掌声,这位同学能一心二用,边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边观察其他同学,而且观察得真仔细。

(师生鼓掌、笑)

师:写完纸条,下一步就是——(生答:读纸条)

(师板书:读纸条)

师:这一部分,在你的作文中,你觉得应该怎样写?

生:应该详细写一写,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师:好,这一部分老师要求同学们用上“前仰后合”、“肚子疼”和“哈哈大笑”这三个词,看谁用得好!

生:先哈哈大笑——再前仰后合——最后肚子疼

师:说一下你这样安排这三个词的理由。

生:“哈哈大笑”在这三个词中,笑得程度最浅,“前仰后合”居中,“肚子疼”笑得程度最深。

师:怪不得平时你的作文水平高呢!原来你的作文造诣高,实在是高。老师跟你握握手。

(师生笑)

师:现在这三个词的顺序已经安排好了。你想一想你听到哪些句子是让你哈哈大笑的?

生甲:“张达在公园里伤心地读书。”

生乙:“苏月在教室里着急地叠被子。”

生丙:“马烨在操场上快乐地吃油条。”

生丁:“商明紫在太空中高兴地刷碗。”

……

师:回顾一下你听了哪些句子是让你笑得前仰后合的?

生甲:“赵明明在教室里高兴地爬树。”

生乙:“李奇在池塘里大声地睡觉。”

生丙:“孙大朋在床上伤心地跑步。”

……

师:你觉得听到哪些句子是让你笑得肚子疼的?

生甲:“刘智伟在铅笔盒里快乐地踢足球。”

生乙:“张尧尧在桌洞里高兴地跳舞。”

生丙:“李国艺在厕所里幸福地吃汉堡。”

……

三、写作方法指导,语句通顺、衔接连贯

师:怎样把这些让你听了哈哈大笑、前仰后合、肚子疼的句子串联起来,使你写的文章更通顺呢?

(学生思考)

生甲:“开始读纸条了,同学们组成的句子真是五花八门。”引出使大家哈哈大笑的句子。描写一下同学们哈哈大笑的场面。

生乙:“越往后读,同学们笑得越厉害。”引出使同学们前仰后合的句子,同时描写同学们听了笑得前仰后合的样子。

生丙:“还有更可笑的呢。”引出使同学们笑得肚子疼的句子。把当时的场面细致描写。

师:同学们笑得肚子疼怎样表现出来?

生甲:一手捂着肚子,一手不停地拍着桌子,嘴里还直喊着“哎哟!笑死我了!”

生乙:有的同学笑得从座位上溜到了地下,嘴里喊着“别再读了,我受不了了!笑得我肚子都疼了!”

……

师:哎!对了,你注意到在句子中出现名字的同学是什么表现吗?

生甲:很生气。

生乙:很无辜。

生丙:脸红了。

师:还是让他们来讲一讲他们的感受吧!

张达:我怎么是伤心地读书呢?真可笑!

刘智伟:我怎么可能在铅笔盒里踢足球呢?我听了后真是哭笑不得。

张尧尧:我成小矮人了?桌洞里能装下我吗?我听了又可气又好笑。

……

师:怎样把这几位同学的样子(表情、神态)融入到作文中?

生甲:在描写其他同学笑得样子后,加上“你再看看,ХХХ同学,在那儿红着脸,似笑非笑,简直就是哭笑不得。”

生乙:ХХХ同学站起来,故做生气的样子,指着写他名字的同学大声喊着:“是你,不是我。”

……

师:刚才同学们讲得非常好,希望在写作文时,能真正把这一部分写详细、写生动。读完纸条后呢?

生:下课啦!

师:同学们听到铃声什么感受?

(师板书:感受)

生:意犹未尽。

生: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

师:从游戏中,你悟出点什么?

生:今后应该多积累好词好句,说话、写作文时注意句子的准确性。

生:说话要注意句子的合理性。不要闹出笑话来。

师:好,这个游戏的脉络我们已经理清楚了。“师进教室——宣布游戏规则——写纸条——读纸条——感受”哪部分重点写,同学们也知道了,下面我们开始写作文。

四、独立习作,个别指导

(学生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交流,指正修改

师:谁来给大家展现一下自己的作品?

(指名朗读自己的作品,师生点评优点、不足。)(略)

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交流,互批互改,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检查有没有错别字,句子是否通顺。

(学生进行交流)

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大家的作文积极性很高,因为这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所以写的内容具体,语言生动,主次分明,语句连贯 通顺。希望今后,同学们多留心观察身边事、身边人、身边景、身边物,写作的素材就在我们身边。

[游戏类作文教学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初一年级作文教学实录

全文共 3431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是现代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年级作文教学实录,欢迎阅读。

一、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中,令人最苦恼的莫过于学生的作文教学,这是一个我执教的差班,共有21名学生,各科成绩普遍很差,这些学生平时写作文字数总在四百字左右,所写内容单调乏味,不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平铺直叙较为简单的生活、学习事件。为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感受到作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我设计了一堂作文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增强学生的信心,力求拓展学生作文的思路,引导学生自由写作,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二、教学设计说明

面对这些基础并不好的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次作文的要求,读几篇范文,然后叫他们写作,这样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他们即兴说、想说爱说,让他们通过畅所欲言萌发写作的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于是我就选取了“兴趣”这个话题。

三、教学进程

作文课上,当我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时,突然有两个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打打闹闹。我站在讲台上,平静地望着他们,直到教室完全安静下来,我便微笑着说:“初三即将毕业,老师以前对你们关心不够,没有过多地与你们交流沟通,今天想跟同学们聊聊天,好吗?”学生听了我的话,开心地笑了(对他们来说由于基础差,上课是一种折磨)。于是,我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平时最喜欢干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在下面说了起来,这时我要求学生一个个清楚地告诉我。

“最喜欢打篮球、最喜欢看NBA;最喜欢踢足球;最喜欢看电视;最喜欢上网;最喜欢看小说;最喜欢逛街……”也许是找到了学生说话的兴奋点,学生们在下面显得格外起劲。看到这种情景,我又欲擒故纵,“大家说了这么多喜欢的事,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话刚完,下面学生安静下来了,没过多久,学生又开始“动作”了,我抓住这一时机,叫了一个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那学生平时非常喜欢打篮球,一起来,那学生语出惊人:“打篮球给我自信,使我快乐,所以篮球是我的最爱”,说得好,我立即鼓掌叫好,下面同学也拍手叫好。由于开了一个好头和对学生的鼓励,接下来学生都积极配合,思维活跃,说话热情高涨。

“足球是男人的运动,踢足球可显示一个人的风采,足球使我找到感觉”,“逛街,让我边散步边欣赏风景,让我没钱的人能大饱眼福。”“上网,能让我一网情深,使我跟人聊天玩游戏听音乐,上网查各种有用的资料。”“读书,使我不出家门了解天下,使我感受书中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和乐趣……”

这些即兴的发言使我一下子惊呆了,也使学生对自己的出色表现感到兴奋,于是我因势利导,抛出早已准备好的话题作文——以兴趣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以上我们每个同学谈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说得非常精彩,只要我们每个同学把刚才说的话整理好,说具体,就可以写成一篇较好的作文;其实,写兴趣,第一步要告诉别人你的兴趣是什么,第二步需要介绍你是如何拥有这个兴趣的,如何保持这个兴趣的;第三步,最关键要写出你对这个兴趣的体验,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帮助等。就举我们同学刚才的例子,如“篮球”这个话题,其实大家只要写清楚你从什么时候就喜欢打球、看篮球,篮球怎么成了你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块,同时还要写从打球中学到哪些对人生有益的知识,获得哪些人生的感悟,如……”这时我又发问了,“喜欢打篮球的同学,请你说说,从打球中获得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你有哪些独到的感受?”话一完,学生就低头思考起来。过了一会儿开始举手发言了:“打球讲究的是配合,我们同学在平时也应相互支持鼓励,不要因为我们是差班学生而看不起自己。”“打球最需要顽强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精神,在我们的人生中也会遇到困难挫折,打球使我懂得如何对付这些困难挫折。” ……“说了这么多,我们要对“兴趣”这个话题拟个题目,先看老师的,《我的兴趣爱好》,大家说好不好?”

“不好,这个题目太一般,不能吸引人。”

“不好,这个题目不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不好,这个题目太笼统,不能突出自己的哪个兴趣爱好。”

“不好,不如改为《噢,我的篮球!》”

“可改为《音乐,让我与你相伴》”

“《生活因篮球而精彩!》”…………当学生说出《生活因篮球而精彩!》时所有学生都拍手叫好,如果不是亲耳听见,确实很难相信这个题目出自这个差班学生之口,有了这个好题目,作文就已完成了一半。

接下来,进行作文开头结尾辅导,我给他们作了两组示范:1、开头:“阳光、空气、水是人类生存的三元素,在我每天的生活中,也有一样少不了,那就是篮球,它陪伴我每一天,给我莫大的快乐和幸福,在此,让我慢慢告诉你。”

结尾:感谢你,是你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是你给了我快乐和幸福;是你使我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软弱走向坚强;感谢你,篮球,你是我一生的最爱!

2、开头:“音乐一直是我的挚爱,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乐迷。音乐已融入我的生活,我实在无法想像要是没有音乐,我的生活会成什么样。我经常光顾音像店,那些美妙的声音从而陆续流进了我的家、流进了我的心中。”

结尾:生活,成长,在音乐中,我觉得自己在音乐中永远是一个孩子,一直跟着它一起哭、笑,感受生命的存在与灿烂。听音乐时,闭上眼睛,放飞心灵吧!

即兴开了两组开头结尾,是让学生明白,对自己喜爱的事物一定要把这种强烈的感受抒发出来,尽可能打动读者,产生共鸣,尽管要求过高,但要让每一个同学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尝试着去写,相信会有奇迹发生。

围绕“兴趣”写一篇作文,采用开门见山、“先情夺人”的开头方式,使学生有一种创作的新奇感;中间的叙事也做到了选材于生活,真实生动感人,在叙事中表现这个兴趣所带来的启示或感悟;结尾采用抒情式结尾,亦显得感情浓烈,得以升华。在学生已充分理解作文目的的基础上,学生们开始写下刚才说的话,写得认真快速。

四、教学反思

通过这样一堂课,作文的火花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点亮,就连平时写作文最差的学生也写出了400字左右。由此可见,差生的作文是可以写好的,只要是触动了学生的感情神经,选材得当,命题新颖,相信作文自然会绽放其独有的光芒,也会让差生自主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厌写为乐写,变白话为含蓄,变浅层为深刻,使学生在琢磨中悟道,在坚持中获得乐趣。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发展的过程,仅仅通过一堂课,其实很难断定学生已对作文有了浓厚的兴趣,并能坚持写作。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功在课外。但通过这堂课,使我对这些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也感觉到新课标新教学理念学习实践的重要性。这堂课我认为有几点是成功的:

1、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差生说话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活动起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畅所欲言。

2、找准切入点,让学生找到生活与写作的桥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即使再差的学生,他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这些“亮点”,从而有效点燃写作兴趣之火。特别是学生所表达的有关活动的感受,言语自然有味,确实体现了学生的个性。

3、实践“跳摘”理论,化解作文难度,使学生稍微一跳便能摘到“果子”。课堂上与学生聊天说话,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紧张恐惧心理,让他们轻松进入写作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知识积累,使作文有话可说。从学生拟写的作文题目来分析,远远超出平时的水平,若不是采用这种方式,很难让这些学生有这种水平发挥。

但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学生自主探究,如条件允许,可在学生叙说的同时,播放有关NBA篮球赛、世界杯足球赛的画面,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更有利于激发差生的写作热情。另外由于学生基础水平的局限,写作思维仍旧单一,未能进行较好的想象联想,在文本中呈现的语句表达仍旧直露,不含蓄,未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

因而我认为,在写作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境”,即提供自主的机遇,设计自主探究的情境,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应善于营造平等、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用最佳的教学艺术,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束缚,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思维灵动,笔下生辉。写的文章自然就富有创新,富有真情实感和情趣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使作文朝自然、生活、哲理的方向迈进,真正做到“让写作快乐起来”!

[初一年级作文教学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课堂举手的议论文

全文共 1467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举手,是一种表现欲的外显方式,并且会随着欲望的强烈程度而呈现出不同的姿态:直臂式(一看就是性格刚烈、不吐不快型)、曲臂式(欲说还休型)、坐式(普遍型)、立式(偏激型),以及极品——攀岩式(立于板凳、振动手臂、微翘肥臀、全身极度之舒展,属不言不休型)。当然,学数学或心理学的人往往还可以根据手臂与桌面的角度进行推测:比如小于45°者,基本属于自信不足、却生怕别人讥笑“反应迟钝”而勉力为之的;45°至90°者,心中大概有底,并愿意与人信息共享、互通有无的;无穷小或无穷大者,像手臂常卧桌不起或干脆整课盘旋于头际不舍放下的,毫不夸张地说,不是闷才,就是骚才。

可毕竟,这林林总总的花样,尽管有恶心的、闹心的、舒心的、宽心的,但心乱神迷之下,于良莠不齐中总还可以勉强搭起“沟通”的桥梁。有时为了体现沟通的普适性,教师大可以在男女、胖瘦、高矮、座位等等方面搞平衡;为了展现沟通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在水平、基础、表达能力等方面择优而取;当然,更多的情况是,教师仅需恪守“在合适的地方选择合适的人回答合适的问题”的原则,既简单,又实用、有效。

可家长却对此表示深深的忧虑。常有人问:“最近我家孩子还举手吗”,“还提问吗?”“提问多不多?”教师若实在觉得难堪(小孩的确没有嘛!),又不忍伤家长心,只能以“还好”、“有一些”之类充作挡箭牌。但他们一定在临了还会恋恋不舍地嘱托:“请您一定要多提问提问孩子!”原来,家长们是不大喜欢“原则”这种东西的,但也不偏袒于“偏袒”,只有声色不漏的“偏袒”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才是可以接受些的。

不过家长们可能不清楚,这种原始的沟通信号正在随着孩子的成长渐有加速弱化的趋向。小学阶段还为手伸麻了无人搭理而哭上整个下午,初中时就觉得以前太傻了,那根本不疼不痒嘛;升入高中,偶尔挠痒时被老师误认为“举手”而被迫做“单独互动”,深感后悔和后怕不已,发誓今后痒死也不用手了。至于大学,那“举手”只能算是传说之中的事了。

但这一切真的都不是孩子的错,在强调师道尊严和举国应试的教育体制下,“举手”往往意味着对权威的挑战或是暴露自己的“无知”。中国人中庸、内敛和含蓄的文化染缸(这是台湾学者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里的说法),泡久了,孩子们自然会选择用更加“温和”的方式来满足自己“无知”和“鄙陋”的精神需求,丝毫不敢僭越教材中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里透露出的“神圣”和“不可亵渎”。如果我们回头看看西方的文化,正好走在另一极上,“怀疑”(即便是在宗教势力占绝对地位的中世纪,作为心底里的“怀疑”,始终在少数人的意识中未被熄灭过)确立了现代科学精神的肇始,他们并不完全相信“真理永远在多数人手中”,否则就不会有像“《少数派报告》”这样的经典电影,如果从美国的政治制度看,少数人的意志表达(较小的州)和多数人的意志表达(较大的州)的完美平衡,就是对“举手者”和“缄默者”的最优方案。

当然,我们的“举手”传统并不是完全在世俗里堙灭了,当身心发展在教育、社会和文化的持续修正下,“举手”的心理动机往往被虚拟为更高难度的眼神、脸色或者是喃喃低语的暗示上,而教师似乎对此缺少足够的敏感度,所以“沟通不足”、“互动呆板”经常成了他们饱受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真是为难教师了。)其实,孩子们是永远不会拒绝“交流”的——尤其是在面对“未知”和“困惑”时——所不同的是,引导必先得法,尤其是在人生的转型期和心智的成熟期。有关这一点,教育似乎应承担起更大的“反思”和“改善”的重担,但不幸的是,我们的教师恰是最无奈的施加者和受害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议论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2163 字

+ 加入清单

一、要掌握核心语段的基本结构

模式:主题句+支撑句1、2、3、4……

核心语段的组合不必太繁复,应追求中心清楚,层次明晰,所以一般采取总分结构,形成“主题句+支撑句”的形式。

中心句通常位于段首。支撑句从不同角度、深度、广度来证明主题句。支撑句可以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承接等关系组合。

例如:①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全的品格。②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堪称一代儒将。③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虚心向他人学习,而是忌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最终忧愤而死。④这一史实说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像绊脚石,阻碍我们的发展,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更不利于健康品格的形成。

【分析】此段采用了例证法。由四个句子组成。“主题句”是①,②③④是支撑句。第2句和第3句是转折关系第3句和第4句之间是承接关系。整段话清晰明白,有理有据。

主题句即观点句。其主要内容要用概括的关键词明确表达,后面的主题句才有充分展开分述的空间,也才能给结论留下回扣的对应点。例如:

自信比相信天命更有意义。(观点句)一般人通常喜欢相信天命,在他们的意识里,任何事物都归于上天的安排(过渡句):生命从上天获得,健康有上天保佑,饮食靠上天赏赐,利益有上天赠与。(概括叙述现象)过分地相信上天,结果把自己的主权毫无条件地送给了神明,而不知道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主宰的道理。(分析现象的危害)只有自信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黑暗的可以变成光明,悲伤的可以化为幸福,崎岖不平的道路可以铺成平坦光明的坦途。(阐释道理)要相信自己的生活幸福、精神愉快、前途光明都得靠自己争取,凡事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比依赖神明的支配不是更加实惠吗?(揭示普遍道理)

【分析】观点要靠事实说话,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用观点加材料的简单公式便可以自然地得出结论。要知道,再典型的事例也只是个案,现象的背后都可能包含普遍的道理,但需要科学的归纳,理性的提炼。这个归纳和提炼的过程就是从感觉中提升感悟的过程。//这种思路通常的组织形式是:①段首观点句,②引用具体的事例(可以是单个经历,也可以是多则事件;可以是百态列举,也可以是世象组合。引用事例要把握一个尺度,如果是引用单个经历可以适当详细些,如果是多则事件就要采用排比或者定语扩展的方式记述,千万不能逐一展开详细的描述),③对事件作分析评价,④揭示出普遍的社会属性或人生道理。

例如:《还有一个苹果》

坚定的信念是摆脱困境的制胜法宝。(段首观点句)//一场突然而至的沙尘暴,让一个穿越沙漠的独行侠迷失了方向,更可怕的是他的干粮和水包不幸被风暴卷走。翻遍所有的衣袋,他只找到一个泛青的酸苹果。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苹果让他找到了求生的信念。他走过了不知多远的路程,摔了不知多个跟头,嘴唇干裂了无数道口子,衣服经历了无数便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的反复折腾。他的心中一直默念着:“我还有一个苹果……”,三天后,他终于走出了沙漠。(描述一个具体的事例)//沙漠独行侠的经历让我们悟出了一个人生的命题:只要你信念的旗帜不倒,你就又走出困境的可能。//在生命的旅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始料不及的挫折或失败,会身陷意外的困境,心遭不测的打击,这时,不要轻易地放弃。其实,只要心存不灭的信念,努力寻找,你会惊讶地发现事情远非想象的那么糟糕。 (对事件作分析评价)//只要你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你一定能够找到摆脱危险,渡过难关的“苹果”,握紧她,就没有穿越不了的沙漠。(揭示普遍的规律)

【解析】观点+事例+分析探究原因、目的等+阐述意义与价值等/重要意义、危害、严重后果(正反)

二、要掌握常规的展开方式

如何展开核心语段?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事实论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假设分析、比较分析、因果分析、引用分析、类比分析等。

1、假设分析。就是写完事例论据后,用假设的方法进行推理。(事例后+假设推理)

【示例】《耐住寂寞》

德国康德是闻名世界的大哲学家。但他一生都生活在一个小镇上,远离尘嚣,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吹捧,没有参加过什么名流聚会,没有什么领导接见的风光,他在寂寞中领悟、思考、探索天地的哲理,路不断地在寂寞下延伸。(事例)//(假设)//如果他耐不住寂寞,把时间、精力都用于出名和享受世俗的热闹上,他的一生可能会“丰富”些,但是,他能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宗师吗?

【示例】学会“照镜子”方能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观点)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事例)//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李世民正是做到了“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而成为一代名君。(评论)//假如当初唐太宗非但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而且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又哪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假设推理)

▲语段模式:观点+事例+例后评论+例后假设推理

【方法点拨】(假言分析法)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如果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四年级作文课课堂实录

全文共 2159 字

+ 加入清单

习作要求:

这个学期很快就要过去了。除了我们在习作中已经写的那些内容,大家心里可能还有很多想写而没有写的内容。这次习作就让我们自由表达。可以结合本组课文的学习,写一些听别人或给别人讲的故事的情景;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编个寓言或童话;可以写一些自己的梦想或希望;可以把自己关注的人和事进写进习作??总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自由地表达自己想写的内容。在习作前,先认真想一想,自己最想写什么。写的时候要把内容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我喜欢的??)。

2、自由地表达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

3、写的时候要把内容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第八单元整体写作特点及每课写作特点汇总。

2、学生准备:自我收获、积累材料的整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启发谈话,导入激趣。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写了不少作文了,每一次都有内容的要求。有的同学说,要是让我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那该多好!今天,就请同学们自由习作,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2、指导阅读习作提示,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

二、充分交流,开拓思路。

1、习作前组织学生充分交流,最想写什么?

2、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

3、强调:在习作时,想想自己最想写什么。不拘一格来写。但要把内容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4、再读习作提示,拓展思路。

[设计意图]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使学生想写、乐写。

三、范文引路,激发兴趣。

1、范文引路:出示范文:

我喜欢

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光和热。我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径,草莓像个精致的红灯笼,一路殷勤地张结着。我喜欢抬头看树梢尖尖的小芽儿,极嫩的黄绿色里透着一派天真的粉红。我喜欢夏日的永昼,我喜欢在多风的黄昏独坐在傍山的阳台上。小山谷里稻浪推涌,美好的稻香翻腾着。慢慢地,绚丽的云霞被浣净了,柔和的晚星一一就位。我喜欢看满山芦苇,在秋风里凄然地白着。在山坡上,在水边上,白得那样凄凉,美而孤独。我也喜欢梦,喜欢梦里奇异的享受。我总是梦见自己能飞,能跃过山丘和小河。我梦见棕色的骏马,发亮的鬈毛在风中飞扬。我梦见荷花海,完全没有边际,远远在炫耀着模糊的香红。最难忘记那次梦见在一座紫色的山峦前看日出──它原来必定不是紫色的,只是翠岚映着初升的红日,遂在梦中幻出那样奇特的山景。在现实生活里,我同样喜欢山。我喜欢看一块块平平整整、油油亮亮的秧田。那细小的禾苗密密地排在一起,她像一张多绒的毯子,总是激发我想在上面躺一躺的欲望。我还喜欢花,不管是哪一种,我喜欢清瘦的秋菊,浓郁的玫瑰,孤洁的百合,以及幽闲的素馨。我也喜欢开在深山里不知名的小野花。我十分相信上帝在造万花的时候,赋给它们同样的尊荣。我喜

欢另一种花儿,是绽开在人们笑颊上的。当寒冷的早晨我走在巷子里,对门那位清癯的太太笑着说:“早!”我就忽然觉得世界是这样的亲切,我缩在皮手套里的指头不再感觉发僵。??我喜欢活着,而且深深地喜欢能在我心里充满着这样多的喜欢!②自由读文③小组评议。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学习和借鉴。

2、教师小结: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体会习作的示范作用。

[设计意图]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酝酿写作的情趣,打开写作的思路。

第二课时(习作讲评)

一、自主习作。

1、教师提示:所谓自由,可以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来理解。如内容,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景;可以写实事,也可以写虚拟、想象中的事。体裁上,可以是故事,可以是童话、寓言,可以是散文,也可以是诗歌。

2、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二、师生评议作文。

1、交流自己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

①在读习作前,小组成员要把文章的特点讲一讲,以激发听者的兴趣。

②自己先说说自己的文章最得意的地方或特点。

3、读自己的习作。

4、同学初步评价习作,合作批改。

5、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再读一读。

6、自己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自由作文的教学,要注意习作赏析和评价。评价时,可以先小组交流评价,进一步开拓思路。全班评价,要以赏析为主,把内容、形式有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欣赏,师生

进行点评。也可以选取一篇缺点明显的习作,讨论怎样修改。要提倡和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根据实际情况,可体现以下特点:内容各异,体裁各异,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三、拓展阅读风格各异的小文

1、写作文最好是有感而发,写自己真实的想法,真正要说的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这样的作文才会感染人。我们来欣赏一下风格各异的几篇文章,有的是专家写的,有的是小学生写的,相信一定会给你很大启发。(出示教师准备的文章。)

2、自由读文章。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知识,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习作的教学评价,以赏析为主,把内容、形式有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欣赏,师生进行点评,这样更有利于激活作文课堂,激活学生的情趣思维。

3、整理汇总第八单元课文写作特点,便于写作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文教案课堂实录

全文共 1776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教案课堂实录是让同学们更好学习写作,那么,关于作文教案课堂实录分享给大家,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作文教案课堂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师:近四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都是“话题作文”,俗称“三自作文”,即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2003年上海卷也是“三自作文”。阅卷时,题目虽没有确定评分标准,其实,谁都知道题目的好坏对作文评分的高低肯定是有影响的。有人把高考作文比喻成年轻的姑娘,考生要善于“打扮”,亮出你的动人之处,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显然,好的题目就是一个亮点。因此,“自拟题目”也是考察考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切不可等闲视之。常言说:“佛靠金妆,人靠衣妆”,我们则可以说“文靠题妆,题靠妙妆”。好的题目,在高考作文中,是打动阅卷老师“芳心”的重要“武器”,也是赢得作文高分的诀窍之一。“题好一半文”恐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生笑,窃窃私语。)

生:老师那怎么给作文拟个好题目呢?

师:问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训练一下作文的拟题。

师:下面大家以“人”为话题,拟一些题目。

(生分小组讨论,以奥赛队形式汇报,每队不少于三个。)

紫色的回忆队:《一个成功的翻译者》、《属于人的美》、《人生》

传奇队:《人生,永远燃烧的烈火》、《“彩霞”人生》、《幸福人生》

灌篮高手队:《人生如同巧克力》、《人生的思索》、《人道、人权、人类》

零下一度队:《做人》、《感悟人生》、《人很重要》

必胜客队:《人=灵魂+躯体》、《人类的时尚》、《珍惜生命》

师:(微笑)很好,同学们集思广益,拟了这么多好作文题。觉得哪些题目拟的最好。

(生激烈争论)

生1:我认为《人生的思索》和《感悟人生》拟得最好。

师:为什么?

生1:因为这两个题目都直入主题、而且很深刻,很成熟,有一种对人生反思的哲理。

生2:我认为《“彩霞”人生》最好,因为这道题目,它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但写出了人生的色彩,想象的空间也很大。

生3:我认为《人生如巧克力》最好,因为我最喜欢吃巧克力,

(生哄然大笑)

师: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而且很新颖,很有个性。那么那些未被同学们看中的题目为什么不好呢?思考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窃窃私语)

生4:我认为那些题目不好写作文。

师:为什么不好写呢?

生4:(思考一会儿)不知从何下手。

师:各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生5:我们组一致认为这些题目很空洞,不具体,所以不知从何下手。

师:很好。同学们在给话题作文拟题时常犯的错误有以下几个:   (1)照抄话题,误把话题当题目。(2)题目没有新意,落入俗套。 (3)题目过大,宽泛,没有针对性。(4)题文不符,文不对题。

师:话题作文怎样拟好题目呢?首先要切题。一般话题作文的话题开放性大,写作角度多,选好一个角度命题即可,切不可贪大求全。要细处落笔,以小见大,适合于自己写作。其次要新颖、生动,不人云亦云。在拟题过程中,角度新鲜一点,调动丰富的想象,有时会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些作文拟题的方法,同学们在以后的作文拟题中不妨一试。

(1)套用法。就是套用广告名、歌名、歌词、诗句等。如《我被真诚撞了一下腰》、《九百九十九个心愿》、《我的眼里只有你》、《夜半“呼”声》等,这些题目大家似曾相识,却又做了一些改装,给人耳目一新,又不乏幽默的感觉。

(2)悬念法。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例如,《他一直盯着女生看》。一看这个题目吓了一跳,非看下去不可。看完才知道原来他是毕业前给同学们画一些毕业肖像。

(3)新视角。从一些新颖的角度入手拟题。例如写“团结”的作文很多,如何拟一个新颖的题目呢?一位同学独辟蹊径,拟了这样一道题目:“5-1=0”,令人不得不看下去。

(4)题目中采用一些修辞手法。例如,刚才传奇队的《“彩霞”人生》、《人生,永远燃烧的烈火》,使作文增辉添彩。

师:好,我已经说了这么多了,“光说不练嘴把式”,下面大家就具体练一练。以“幸福”为话题拟一些题目。

(生热烈讨论。)

传奇队:《提醒幸福》、《幸福之我见》

零下一度队:《我和幸福失之交臂》、《幸福向我招手》

紫色的回忆队:《幸福漂流记》、《紫色的幸福》

灌篮高手队:《幸福=责任+拼搏》、《爱拼才会赢》

必胜客队:《幸福应是先苦后甜》

师:同学们这一次的拟题能现学现用、活学活用,比上次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大家继续坚持。

师:最后,同学们以“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教案课堂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给予是快乐的》教学实录

全文共 3306 字

+ 加入清单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这样的一个大教室,和这么多老师一起学习,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同学们想一想,一个人高兴经常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生:笑

师:你们会笑吗?

生齐:会!

师:那么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你们究竟会不会笑?我来说,你们来表现,请同学们面向台下的老师们,让他们来做个裁判!

师:微笑--笑眯眯--哈哈大笑---冷笑,冷笑可不代表高兴呀!

上课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高兴,那么想一想,与高兴相近的词语还有哪些呢?

生:兴奋

生:激动

生:快乐

师:(板书:快乐)大家说得非常好。在生活中,当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的时候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时是快乐,受到表扬时是快乐的可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作者却得出了这样的感受。(板书完成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给予是快乐的

师:有谁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给别人什么。

生:是付出的意思。

师:理解得很好,我们都知道得到什么东西,往往是快乐的,可付出,给别人什么又怎么会是快乐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想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轻声快速地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读书)

师:大家读得非常认真,看来是被故事吸引住了。现在我还想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在课题左上方画上略读符号),你们知道这个星号表示什么吗?

生:这个星号表示,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

师:有谁知道略读是什么意思?

生:简略地读

生:这样的文章只要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就行了。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另外还有一点很得要,那就是这样的课文要求大家自己读懂,而我只能给大家一些提示。这样一篇文章,要你们自己读懂,有信心吗?

生:有

师:光有信心还不行,还应该有好的读书方法。(投影:读、思、圈、注),这是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方法,除了这些方法,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投影:问)要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下面就来检验一下,我们的自学能力如何吧!

生:(读、思、圈、注,自学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随机指导学生学习。约五分钟)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我发现师范附小四年三班的同学读书的本领真强。许多同学都掌握了自学的方法,而且运用自 如,读得很深入,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可是作为四年级的同学,光会提出问题还不够,我们还应该提出有价值 的问题,并且能够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互相协作,交流一下,解决、筛 选我们提出的问题,比一比看看谁的问题提得最大价值。过一会儿,我们在全班进行汇报。

生:(分组讨论,解决简单的问题,对提出 问题进行筛选,比较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解决了许多自己提出的问题,对课文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那么究竟谁的问题提得最好,最有价值呢?我们来分组进行汇报,交流一下各组的想法。同时,告诉大家,我在 读课文的时候,也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会儿我们比一比,我提的问题怎么样?

生: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这个问题最有价值:保罗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

师:是个不错的问题,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我们组认为,保罗被小男孩善良、无私的言行,深深地打动了,激动得快要流泪了。从这个细节中我们能够从另一个侧面更深地体会到小男孩的优秀品质。

师:问题提得好,理解得更好,你们组表现得真不错。其他小组的有什么想法呢?

生:我们小组认为保罗为什么一错再错?这个问题最有价值。因为课文中只有三个人物,而保罗和小男孩是最重要的人物,保罗的思想变化最大,从这种变化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了小男孩一心为弟弟着想的好品质。

师:分析得非常精彩。可是我要问:保罗真错了吗?

生:(纷纷举手)

师:在读文中,我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保罗是错了,还是对了?(投影)让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

生:我认为保罗有错的地方,也有对的地方。因为刚开始,当他见到保罗在看车的时候,认为小男孩是羡慕自己的车,也想有这样的哥哥送自己一辆这样的车。可是小男孩却说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完全出乎了保罗的意料之外,这时候他想错了。

生:老师我来补充,保罗还有错的地方,比如:当小男孩请求保罗把车子开到自己家门口的时候,以为小男孩是为了炫耀一下,没想到小男孩从屋中背出了自己残疾的弟弟,坐在车前欣赏这辆车,并给弟弟许下了一个承诺。这也是保罗想错的地方。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是保罗的判断一错再错。那保罗有没有对的表现呢?希望大家再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生:我认为保罗每次被小男孩的言行感到后,所作的都是对的。比如:当知道小男孩想当这样哥哥的时候,他主动邀请小男孩坐车兜风。当听到小男孩当着弟弟的面许下诺言的时候,他又再次把兄弟两个让进车里,去欣赏美丽的夜色,并陪他们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样的做法都是对的。

师:我真佩服你们,你们的回答太精彩了。由这个小组的一个问题,我们联系到了上下文的内容,对课文进行了深入地理解,你们的问题提得太好了,回答得也非常出色。抓住主要内容,进行大胆的提问,会对理解文章很大的帮助。下面我们找同学来读一读他们之间的发生的故事吧!分一下角色来朗读课文。

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声情并茂,十分感人。)

师:感谢你们三个人的出色表现,用你们甜美的声音和充沛的感情把我们又带进了感人的故事当中。谢谢你们!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其他小组的想法吧!

生:我们小组认为为什么保罗认为给予是快乐的?

师:是个不错的问题,谁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生:因为保罗从小男孩的身上感受到了那种无私,善良的品质,看到了小弟弟在实现心愿时的兴奋,而这一切就是小男孩所希望的,也是由小男孩和保罗他们两个给予的。一次次的思想活动,让保罗领悟到了给别人快乐,自己也会快乐。他感觉到自己好像更成熟了。

生:帮助别人,助人为乐是一个人优秀品质的表现。具有这样品质的人是无私的的人,心里装着别人的人。他们会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

师:理解得很好,请继续汇报。

生: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在读书的过程中注意到:为什么说他们三个人在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师:真是火眼金睛,善于思考。在这篇课文中,这个问题确实非常有感觉的价值。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

(投影)保罗和小男孩、弟弟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夜晚,为什么难忘?

生:我想,小弟弟在这个夜晚里看见了他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的美好的景色和圣诞节的礼物,所以他感到难忘的。

生:小男孩因为为小弟弟许下了一个美好的诺言感到难忘。

生:小男孩难忘的是让自己的弟弟看见了这么漂亮的汽车,并能坐在上面过一个快乐的夜晚。

师:保罗呢?这个夜晚对于他来说又为什么那样难忘?

生:保罗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深刻的道理。所以认为这个夜晚是难忘的。

生:保罗因为让小男孩和小弟弟坐着自己的车去兜风,让他们看见了美好的夜色而感到难忘?

师:那确实是一个难忘夜晚,特殊的夜晚,在那里他们一起共同体会着给予带来的快乐。让我们再来找一找他们快乐的原因吧!

(投影)保罗的哥哥因为( )而感到快乐,保罗因为( )而感到快乐,小男孩因为( )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的哥哥因为送给弟弟一辆汽车作为圣诞礼物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因为和兄弟两个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因为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而感到快乐。

生:小男孩因为帮助弟弟实现了美好的心愿而感到快乐。

生:保罗因为帮助了两个穷兄弟而感到快乐

师:同学们,你们理解得非常精彩。那么你有过帮助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的经历吗?

(投影)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在雨天里帮助一个没有带雨具的同学回家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在汽车上为带小孩的阿姨让座而感到快乐

生:我曾因为帮助妈妈做家务活而感到快乐

生:(抄写文题)

师:(投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爱的奉献>音乐起)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了这样难忘的一课,大家通过读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表现得非常出色。实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会不时地体会到这种给予的快乐,也许它就是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只搀扶的手臂,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份慷慨的爱心它也许是物质的,也许是精神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给予、奉献,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谢谢同学们,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作文习作《妈妈,我想对您说》课堂实录

全文共 1223 字

+ 加入清单

“我想唱歌可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支歌,因为它唱出了我的心声,我的苦恼。(用歌词道出自己的心声,可见妈妈对其“管教”十分严格,剥夺了自己的自由,从侧面反衬出自己苦闷的内心世界。)

妈妈!我想对您说:“把星期天、节假日还给我吧!”这是我想了好久,要对您说的一句心里话。您也知道,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可惜一次期末考试偶然失误。您着急,您生气。从那以后,您要我每天“加班加点”赶上去。(一次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失败,可因妈妈求胜心切便让我“加班加点”把学习成绩赶上去。点明了事情的起因,与下面的段落构成总分关系。)

妈妈,记得一个星期天早晨,不到7点钟,您就把我从梦中叫醒,要我早读。我无精打采地吃了早饭,读了几遍,就开始做老师布置的作业。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有时拿着笔,就差点进入甜甜的睡梦中了。“唉!一看挂钟,已是12点钟了,作业终于做完了,总算可以玩玩了。(嗯,是够辛苦的了。始终围绕“学习”转,连玩的时间都没有。)

“看,雨希,我给你买什么来了?”您气喘吁吁,从身背后拿出了一本书,高兴地说:“我排了两个小时才买到的。”我一看是《小学语文辅导》,我像只泄了气的皮球立刻“哎哟”了一声,倒在椅子上。“让我玩一会再做吧!”我怀着一丝渺茫的希望说,您的脸一下子拉长了,“不行!要学习就得有刻苦的精神。”没办法,我又翻开那令我厌烦的《小学语文辅导》,下午3点整,语文题做得差不多了。可我认为,这些题我不是用脑子想,而是用头撞,用嘴啃。妈妈,我跳不动了,快放我一马吧!

“雨希,再写几篇作文!”我没有反对,也不赞同,我的头已经膨胀起来了。在我的头脑中,美妙的词句,变成一张大网缠住我,使我向深谷中下坠,下坠……(通过小作者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间接地写出妈妈的严厉——硬是逼着我学习。)

转眼间放暑假了,别的同学高高兴兴,只有我,呆呆地苦笑,心里酸溜溜的。因为我知道,等待我的将是什么……(借助其他同学和自己的处境作对比,突出妈妈的无情和小作者的无奈。)

妈妈!您真不理解我吗?我想您一定知道我渴望阳光、欢乐。我理解您,但您理解我吗?请您好好想想……

回来吧,星期天!回来吧,那个属于我的世界……(真实地反应出小作者的内心世界,语言纯朴,内心充满渴望。)

妈妈,让我们心灵彼此对话吧!只有将心比心,我们才能心心相印,我们之间才能互相谅解。妈妈,理解万岁!

【评析】

文章较好地表现出了母女两人之间的不同观点,妈妈是一心望子成龙,希望孩子时时刻刻学习,而女儿呢?一曲“我想唱歌可不敢唱”道出了自己此时的心声。在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力下她的精神上快有些承受不住了,小作者多么盼望假期,周日能恢复自由。但是妈妈不理解。这一题材有力地揭示了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强行”压力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小作者真情地道出心中的话,盼望妈妈给她自由,但又不好溢于言表而伤妈妈那颗“好心”的心理,文章真挚感人。

[作文习作妈妈,我想对您说课堂实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议论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5723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写作,总体上来讲,可能它的难度显得要比记叙文大一点。上句下句之间有一种什么逻辑联系呀?材料跟观点之间是不是有个严密的因果关系呀?好多同学这一方面好像水平不太高,注意得不够。议论文很需要语言的连贯,一句接一句,一句接一句,语气很流畅地下去,把一个理讲了,才能服人,但是不少同学那个语言疙疙瘩瘩的,不是很好。

议论文要以理服人,那么以理服人,人家怎么服你呀?觉得你这个理对他才服你,没理搅理谁服你?怎么才能让人觉得你的理对?你要用材料证明你的观点,你的材料跟你的观点之间必须有一种很严密的因果关系。你在用每一个材料甚至于你在写每一句话的时候,你都要考虑:这个是不是能得出那个果来呀?因为什么什么所以什么啊,要考虑这个;我写的这个跟因果关系能搭得上吗?你要琢磨这个。打个简单的比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或者两边加一角,或者两角加一边,角A等于角AP,角B等于角BP,AB等于AB,所以两个三角形全等。你写了这个,对证明这个结论就管用。我发现有的同学写作文,我仍然用这个比方,角A36度,角BP71度,这玩意跟三角形全等有什么关系?没关系,没关系你写它干嘛?咱们这个注意得不够。议论文里面,这是一个问题。

咱们许多同学写作文有一个习惯,给我一个观点我立刻一个例子、两个例子、三个例子,还有什么理吗?没了。有的同学再多,四个例子五个例子,只是写成了证明文,没有写成议论文。论证论证,要论要证,你不论哪行?当然事实论证是一种方法,但是,仅仅是一种啊,你只用这个,不大容易使人服。我们有的同学一到写艰苦朴素,张三艰苦朴素,李四艰苦朴素,王五艰苦朴素,所以我们要艰苦朴素。为什么所以我们要啊?你这个文章能让人服吗?要学会讲理就是要变单纯举例为就例说理。就例说理,就是结合着这个例子,就着这个例子我来讲一点理。咱们要学会掌握这种方法,例子举完了,然后马上我紧接着这个例子我来讲一点理,使得这个例子更好地为证明观点服务。而我讲这个分析这个例子说的话,也是更好地为观点服务,把这个例和理拴得紧紧的。要做到这一点,或者,我换句话来说,你们不是以例代理吗?用例子代替道理吗?怎样就例说理。第一种方法,叫做假言因果法。就是说,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使得人们服你。先说一个例子,你听一听。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我们有的同学写到这儿可能底下就来,“由此看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应当说这个例子是能说,证明这个道理,但是觉得不够。你为什么不对这个例子再进行一点分析呢?好,大家接着往下听。“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你看看假如他仅仅实验一次就停下来了,是不是假设,进行假设性的分析?那么,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它当然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大家要注意: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就是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基本要求,因为它是假设性的,所以叫做假言因果法。是吧,用假设性的语言,这是第一个办法。

第二个办法叫做论据引申法。你举了一个例子,是吧?这个例子是不是论据呀?由这个论据里面你可能看到了一定的苗头,看到了某种苗头,然后你就就着这个苗头你给它引申出去,这是看出苗头来了。而你由这个事例里面,你可以设想出某种结果,你就往那个方向引申一下。那么它跟假言因果有什么不同呢,或者说区别在哪儿呢?就是这个例子里面,它已经有某种苗头可以看出来了,刚才那个是不是完全假设,是不是?人家没有停过,第一次没停,到605次人家也没停。下面要讲的就是这个例子里面它有一种苗头,好,现在先把这个例子说一说。

缪贤心胸开阔,他发现蔺相如的才德,并不因为他出生卑贱而瞧不起他,而是不怕群臣嘲笑,把蔺相如推荐给赵王,得以出使秦国。蔺相如此去吉凶难料,虽然他有勇有才,但未必能旗开得胜,若是此去非但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连“天下所共传宝”的和氏璧也被秦国夺走了,辱没了赵国的威名,那么赵王一怒之下,恐怕不只是杀了蔺相如一个了事,连缪贤也将因推荐庸才之过而受到牵连。但缪贤并不惧怕这些,他识才敢用,非常信任蔺相如,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把蔺相如推荐到赵王面前。若非出于对国事的关心,是难以做到的。

好了,这个例子,请看从这儿开始,“若是此去非但没有换回秦国的城池,连天下所共传宝的和氏璧也被秦王夺走”,这个是不是出现苗头了?这个璧丢了就不是假设吧?差一点丢,苗头出现了,就此我来引申。假如这个璧丢了,倒霉的恐怕不只是蔺相如了,是不是?你这个缪贤怎么把这个大草包推荐给我呀?必然除了蔺相如要被杀,缪贤也要倒霉。缪贤没有顾虑,是吧?推荐人才要出于公心,从国家利益出发,不要考虑个人,一引申把这个道理是不是讲得很清楚了?更能服人了,是吧?所以,第二种方法我把它叫做论据引申,就是它是有这个苗头的,有这种可能性。

第三个方法,叫做例后解说法。这个例后解说法,怎么用?用在哪儿?要提醒大家。你举了一个例子,当这个例子比较长的时候,可能你有一个担心:对于这个事例的中心,别人认识会不会和我不一样呢?你把它解说一下;二,同样你举的那个例子比较长了,可能你会有一个考虑,我这个例子跟观点是个什么关系,别人会不会跟我认识不太一样?或者觉得我这个例子跟我要讲的观点关系不那么密切。这个时候你来把这个例子解说一下,这个例子或者解说它的中心是什么,或者解说这个例子跟中心有什么关系,在这个范围内你解说一下。同样用一个事例来说话。

从前有一种病,这种病使人食欲不振,最后导致人死亡,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有一位化学家,也得了这种病。有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的人听说他有这个病,于是乎告诉他,我们这个村里面有一种神水,一口井里的水,能治你的病。化学家听了,照办了,就去喝那个水,结果病好了。病好了以后,化学家就想:为什么这个水能救我啊?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村子里的人们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促使化学家去研究,最后化学家发现水里含有芒硝,芒硝救了他,因此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作用。

大家听到这个故事了,这故事的中心是什么,你清楚吗?也许你想到一点。用这个想证明哪个观点呢?好,下面往下听,正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代张载语)古人的话,在别人没有产生疑问的地方,你产生疑问了,你这就是比别人前进了一步了。村里的人就知道能治病,想了没有,从来不想;化学家想了,发现芒硝了,说什么,正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代张载语)。“疑”是发现矛盾的钥匙,“思”与“学”是解决矛盾的方法,发现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开端,“疑”便是“思”与“学”的“端”和“始”了。

一个人要善于质疑,善于质疑你才会去学,才会去思,最终可能才能解决问题。这儿讲什么,善于质疑和学、思的关系,因为你善于质疑了,你才会去学,才会去思,还暗含着一个才可能得出一个最终结果。解说一下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个。好了,这样子这个例子就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了。

第四个方法,我把它叫做正反对比法。这个正反对比可不像学生那个作文里面,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还是两例子往这放在一块。当然,免不了要举例,因为我这说了正反对比,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我可能一个正面的例子,一个反面的例子搁在这里。但是,并不是搁在这儿就算数了,要对这个例子还要进一步进行分析。或者,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里面含有正反两种因素,这个例子举完了,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以对照性分析,重在分析,不是例子。跟你们说举一个例子、举两个例子一对比就完了不是一回事。好,用一段文章来告诉你们。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转到另外一个方面。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例子是不是完了?想说什么,想说“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但是人家没有就此而止,下面做对比性分析。要害在这儿呢。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你看看,如果仅仅是刚才这个例子,跟多了这个对于事例的对比性分析,你觉得效果怎么样?是不是多了分析,说服力就更强了?议论文,议论文,你要议论,这就是议论。

顺便再介绍另一种方法,这个不叫事例分析。同学们写作文,还有一个习惯,喜欢引用名言名句。某某某说得好,说什么什么,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就完了。某某某这么这么说,他的这个说法不是证明了这个道理吗,这就证明道理了。那么你要不要对某某某的话分析一下呢?要分析,不能简单地引一下就完。简单地引一下就完效果不好。给大家举个例子说说。这个例子干嘛?告诉你,这个方法叫做披文示意。披露一段文字解释它的含义。披露文字解释含义在解释含义过程当中,使得这一段话更有说服力,更能证明观点。当然解释意思本身也是在证明观点,我给大家读一个你听一听。

“常见有这种人,遇事总是自惭形秽。我认为,做人还是不要妄自菲薄。”观点出来了没有?出来了。“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有大狗,有小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我们有的同学写作文,到了这儿,契诃夫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完了。你能有说服力吗?不行。好,你听下面,人家有一句话过渡了一下,“天下人也是如此这般。“有大狗,有小狗”就如人世间存在有能力、有风度、有才华的人们,也存在各方面略有些不足的人。天下事纷繁复杂,天下人更是多种多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是的,小狗的存在自有其价值,自有其自然选择的位置,何必因为“小”就在“大”者面前惶惑不安呢?大狗是小狗长成的,如果小狗们自轻自贱,纵使长成大狗,也会在自卑的压迫下碌碌无为。何况,小狗的娇媚,表演技能的高超,也是大狗们望尘莫及的。”

大家听出来了,是不是还是沿着契诃夫那个比喻的意思继续延伸比喻下去的,是不是?下面再告诉你一个例子,就这一段话引用完了,有的同学用比较直白的语言就说,不是用比喻了,把这个道理也说出来了。

契诃夫曾经说过:“有小狗,有大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小狗,比喻那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人,大狗则比喻那些有名望的老前辈。青年人应该尊重老前辈,虚心向他们学习,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正像契诃夫所说的:“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有些青年人把老前辈历年言语作为金科玉律,哪怕是错误的言论,也不敢加以评论。这种做法只能使他们的思想凝滞,缺乏创造性活力。这种现象在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尤其明显。老前辈的理论被奉为金科玉律,无人敢提出异议,而真正有作为的青年人向来是自信的,他们敢向科学权威挑战,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因此,劝君不要妄自菲薄,应该有自己的主见。

你看这段是不是用比较直白的话,把道理说出来了,是吧?“不要自惭形秽,不要妄自菲薄,要有主见。”人家不只是说把名人的话一引就完。这种方法也该学一学,这会增加议论文的说服力。

第二个大题,变换一下思路求变求新。也就是说,改变一下习惯性思维。有的同学一看到这个试卷上给了一个材料,马上就想起了一个什么东西。但是呢,缺乏创新,习惯性思维起作用了。我们是不是能够改变改变思维的方向,一个材料一个话题,你是不是要想到许多相关的方面?

比方说这个成语,滥竽充数。你们是不是脑子里边马上反应到那个南郭先生不怎么样,凑数呢,不学无术,不求上进。但是仅仅想到这个行吗?还有新的方面可以想。齐王能不能想到,比方讲,齐王是不是冒充内行?他假如真正地懂音乐,一个乐队里面那个叽哩哇啦的声音他发现不了,他的听觉不敏锐,并不是很懂音乐,还是外行。好了,话题出来了,担任领导工作的人要尽量使自己成为内行,不要仅仅靠权力去领导,要靠学识去领导。这个话题是不是出来了?好了,上百人的乐队大家想一想看,是不是得有一个队长吧?这个队长为什么没有发现南郭先生那个声音吹得那么难听?好了,用人不当,这个话题是不是又找出来了?领导干部要把人放到适合他的位置上去,让他充分发挥作用,尤其不要让那种不大负责任的人去负责某项工作。这个话题是不是又出来了?用人不当,不是说用南郭先生。你这个队长不行,又有新话题了,比方说,从乐队的其他竽手那儿能不能找到话题?也能找到,他南郭先生身边的人是不是能听出南郭先生吹得不怎么样?好了,为什么不揭发?“报告队长,这位南郭同志不怎么样,混事呢。”不揭发,混下去了,好了,老好人要不得,是吧?又有话题来了。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个,要向多向去想去,去联想。这个材料里边能看出这个来,能看出那个来,你能看出来,看到一个新的,你这个作文绝对有新意了。但是同学们有的时候缺乏这个,从新角度去考虑。

第三个问题叫做不要端着金饭碗讨饭。有好多同学手里端着金饭碗,这个金饭碗多值钱,但是他却讨饭:“老爷爷给点吧,太太给点吧。”你那么富有。这里说的富有是什么?许多同学手里有理,没有自觉地想到用。“老师,怎么说理呀?我不会,我哪来那么多理?”其实你手中理有的是。因此,怎么改变端着金饭碗讨饭的现象?建议你把你手头掌握的理,梳梳辫子,整理整理看看你有哪些方面的理,到考场上根据需要你来用。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说,你手头有哪些理。

比方量变和质变的理,内因和外因的理,原因和结果的理,现象和本质的理,目的和手段的理……你们手头掌握这么多理,梳理梳理,把它梳成辫子。到考场上,讲这个事的时候,要说个什么理,讲那个事的时候我要讲个什么理,哪几种理可以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教学实录

全文共 3089 字

+ 加入清单

一、入课

师:在上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动漫《回归》。(播放大方广网站中的影音艺苑--动漫园地--回归,学生在欣赏中赞叹声一片)

师:刚才大家看了这一组画面,有什么感觉,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 :真是太美了!

生 :壮观!

师:看来我们同学的语言在美景前都显得苍白无力,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吗?

生 :看了这些图,感觉很祥和,精神上特别放松,神清气爽。

生 :画面清幽,感觉身临其境一般,心里什么也不会想了。

师:这些同学已经领悟到山水的意境了。的确,山水的灵秀会涤荡我们心灵

尘垢,让我们的心灵远离尘嚣。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如何才能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呢?靠什么呢?

生:靠语言!

师:对,我们这节课就是要学会用语言去描绘美景。

二、比较赏析

师:现在我们做个尝试。(幻灯片显示秋天月夜图,生欣赏)这画面上有哪些景物呢?

生 :有皎洁的月亮,有云彩、枯树……

生 :还有田野、水和房屋。

生 :整个图片是蓝色的,让人觉得很安静、清幽。

师:现在老师把这些景物组织成一段文字。(幻灯片显示文段:夜幕降临,一

月亮升上天空。树木、房屋、田野都笼罩在月色中。四周一片宁静。)大家看这段文字,你们觉得这样写好不好呢?

生:虽然都写到了,但感觉不像描写,只像是对景物的概括,很粗糙。

师:那如何能算描写呢?

生:加一些修饰的词语。“一轮清幽的月亮照在枯萎的老树上,稀稀疏疏的房屋静默着,村庄、田野都笼罩在月色中。”(教室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师:蔡××同学出口成章,大家觉得他的语句比屏幕的语句多了什么?

生:他用了“清幽”“枯萎”“稀稀疏疏”这些形容词来修饰,更生动。第一太简单、太直白了。

师:好,用了修饰的词语会使文句生动,这就是描写的魅力了。所谓描写就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人、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包括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我们今天要学的就是把景物写得生动。现在老师把写月亮的这一句改动一下,大家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 :用了三个比喻句,写出了月亮的圆,也写出了月亮的光辉,很生动。  师:同学们比较一下,改后的文字比原文多了哪些内容?效果有何不同?

生 :“垂悬”比“升”字好,更准确,“升”表示一个过程,但图片上感觉不到。

生 :我觉得“倾泻”这个词用得好。很准确地写出月光像水一样流下来。

师:月光会流动吗?

生:不会。

师:那“倾泻”在这里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生:噢,我知道。月光是静态的,用“倾泻”化静为动,与上面的“如水的清辉”“瀑布”照应。(师生一起鼓掌)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的确,这样一改,月色就深深地映在我们脑海里了。再比较一下四周环境的描写有什么改进没有?

生 :我觉得“硕大无朋”也用得不错,它与前面的“广袤”都写出了大地的宽阔,现在又将大地比作“摇篮”,让人感觉大地很亲切温和。  生 :这一句在原句基础上加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它把树木、房屋、村庄、田野融为一体,比作“襁褓中的婴儿”,把大地比作“摇篮”,给人很温馨、亲切的感觉,也把画面中的幽静祥和的气氛表达出来了。

师:说得好!这样一改,整个画面的清幽祥和的特点就凸显出来了。大家的评论都很到位,目光如炬啊!好,我们继续看最后一段的比较。

生 :我觉得这个“褪”字用得很好,“褪”字就好像白天的喧闹声像潮水退潮一样渐渐地退去。(教室内掌声不断)

生 :从“四周一片宁静”到“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写的是人的主观感受,由四周环境升华到心灵的宁静,情景交融。

师:好啊,我们同学都有资格去当评委了。面对同一描写对象,要想使它鲜明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美感,用什么表达方式效果会更好呢?

生:描写。

师:是啊,叙述显得平淡、直白,而描写却显得具体、生动可感。

三、总结方法

师:通过以上语段的分析、讨论和交流,同学们能总结出几种景物描写的方法吗?

生 :可以借助比喻、拟人的修辞。

生 :可以加一些表状态的修饰语。

生 :可以用一些准确的动词,化静为动。

生 :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这样描写才会形象。

生 :还可以写出人的主观感受,情景交融。

生 :还可以开放五官。我觉得这段文字只有视觉,其他感官没有,既然很静,老师说过,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有道理,那你能不能给文章加个听觉的句子?(生为难)哪位同学帮忙一下?

生 :“褪了下去”后面加上蛙鸣。

生 :蛙鸣不好,树枝枯了,秋天没有蛙鸣。

生 :“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犬吠。”

生 :“冷不丁传来几声秋蝉的哀鸣。”

师:同学们才思泉涌,下面有机会让你们也露一手。老师把大家的发言总结一下,写景的方法最主要就是三种:第一运用修辞(板书),包括比喻、拟人、对比等,把景物的特点描绘得更形象;第二加修饰语(板书),在描写的景物前加上一些表性质、颜色、状态的词,把景物写活;第三融入主观感受,就是情景交融(板书),抒发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四、习作互评

师:方法归纳出来了,下面就让大家一显身手。我们就运用这几种方法写一段描写景物的片断,要求:1、认真观察,2、抓住景物特征,3、运用描写方法。老师提供两幅图给大家,分组写,限时8分钟。

(幻灯片显示图片,8分钟后)

师:现在停笔。下面是展示、互评。互评时注意以下要求:1、描写了哪些景物?2、具体运用了哪种方法?3、用得恰当吗?如不恰当,可试着改动一下。哪位同学愿意把你写好的文字读给大家听?(生举手)

师:这位同学勇气可嘉,其他同学认真听。

生:隔着火红的枫叶,一挂小瀑布欢快地从岩石间跃出,像一条小白龙腾跃着身姿扎

入潭中,溅起一簇洁白的水花。潭中的水一定清凉又甘甜,要不,那潭边的草儿怎

么会绿得这般滋润,这般可爱呢?

师:请其他同学点评一下这位同学的描写。

生 :他描写了瀑布、潭水、青草、枫叶。

生 :他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把瀑布写得很生动,很有人情味。

生 :他能在所描写的景物前加上表示颜色的形容词,把画面中的色彩描写得很鲜艳生 :他想像很丰富,看到水的清亮与边上草的绿,想到水的甘甜,把自己的感情都融入其中了。

生:我觉得他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没有写到。(大家疑惑)画面中的枫叶是很突出的,但他只写了一句。

师:那你给他加上一句。

生:山风拂过,那枫叶害羞地打着旋儿,陶醉在绿草间,有的似乎不忍这水就这样寂寞地流去,多情地落在水中,与水花嬉戏着流向远方…… (掌声)

师:你的文笔与你的人一样出众,如果把你们两个的描写结合在一起就是一篇很成功的习作了。其他同学们点评得也很精当。另一小组写得如何呢?老师随便点一名同学来读一下。

生:夕阳下山了,却忘记把她的披风带走,留下满天灿烂的晚霞。瞧,天边那一道金黄接着暗灰,好象一条鲨鱼张开了嘴。这边的晚霞火红一片,像一只美丽的火凤凰展开双翅,翱翔在碧蓝的天空中。霞光下面盘旋着一群鸟儿,似乎留恋这美丽的黄昏,都不愿意太早飞回家。地上两棵枯树指向天空,像一对走过沧桑岁月的老夫妻,相依相伴欣赏这满天的霞光。(掌声)

师:谁来点评?你来试试!(叫举手的同学)

生 :他这段话层次分明,从远处的天空到近处的天空,再到半空中再到地上。

生 :我觉得他第一句写得好,想像很丰富。

生 :他用了比喻和拟人,很生动很贴切。

生 :我觉得他只开动了视觉,太单调,还可以加上一些声音的描写,“这些儿喳喳地叫着,招呼着自己的亲朋好友快来欣赏这天空的美景”。

师:同学们点评得都很好,很有见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学习借鉴。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一一点评了。大家回去后把这篇作文完善一下。通过以上的训练,同学们能感觉到其实景物描写并不难,只要认真观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恰当的描写手法,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课堂教学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1。表演导入

请三位同学现场表演一个小节目,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指导审题

(l)通过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对文章所写的内容有什么要求?(写一件事,必须是小事)

(2)理解什么叫小事。(不大的、平凡的、普通的事)

3。明确选材

(l)指导选材:请同学们观看录像,看看发生在我们小主人公萌萌身边的小事,同时思考每段录像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是什么,然后回答。

(2)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观察、发言,我们明确了这次作文的写作范围,既可以写发生在学校里的小事,又可以写发生在家庭里的小事,还可以写发生在社会上的小事;不但可以写正面的,也就是好的方面的小事,还可以写反面的,不好的事;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也能写你看到的、听到的小事,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同学们选择的材料一定要真实,希望同学们做到心中有事可说,有事想说,有事要说,有事敢说。

(3)讨论发言,开拓思路,指导选材。

4。写作指导

(1)出示幻灯,简介内容。

(2)出示例文,师生评析。

A。例文

为了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足球比赛,放学后,兵兵在校园里练习射门动作,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打破了一块。第二天,来到学校后,老师问兵兵是谁打的,他说不知道,反正不是自己打的。在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兵兵才承认了错误。

B。同学们看了例文后觉得好不好?为什么?再加些什么就好了?

C。引导学生明确怎样才能把文章内容写具体的方法,记叙一件事,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物活动、细致的人物描写,能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使作文内容更加具体。

5。练习写作

(1)给学生5分钟的准备时间,运用教师教给大家的方法,把自己的一件小事口述下来。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一件小事,大家一起评析。

6。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生活的一件小事》这篇作文,要注意只能记一件并且还是小事,选材要真实,文章的内容要写具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教师的这篇例文,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课后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写好自己的《记一件小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材”定位过高过死

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教材教学之本,依教材上课“没商量”。我们国家的教材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

了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而出现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这对于拓展符合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教育水平和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间,形成新的教学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毕竟人们的国家太大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几套教材来作“教学之本”,实在是勉为其难。。就从我们浙江省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来说,这套教材八十年代未开始编,九一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实验使用,九三年在全省推广使用。编写这套教材最初的定位是“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使用,这从九十年代初全国经济发展的.势态看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地位,无疑是准确的。可问题是,仅从一个面积不大、人文背景相对单纯、经济结构跨度也不是很大的浙江省,其经济水平的差异也是显面易见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定还来教育文化的差异。可我们使用统一教材,就是对这种事实上存在的差异视而不见,这与教育学的基本大批量是相悖的。

另外,一本教材从编写到使用的周期很长,对教材重新作出修订则所需的时间更长。在现今知识爆炸、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道德面、人生观、美学观无不时时处处都在变化着,而唯有我们的教材不变,要学生唱的歌曲不变。这怎么可能让学生对我们的音乐感兴趣,对我们所唱的歌感兴趣?

再有,我们对“教科书”那种根深蒂固的虔诚,执行起来从不打折扣的那种严肃认真态度,一些教师对教材的依恋及所有管理层面上的考核、评估、督查都是以此为据,更加剧了这种不例题。因此,我们什么时候能做到不再以“教材是教学之本”而以“教学以人为本”,让每个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来接待教学内容(这里暂且不论我们音乐教师是否都具备这种水平与能力),才能出现我国自己的真正意义的教学法,才会有中国自己的“奥尔夫”、“柯达伊”。

教材内容并非经典,没劲!我们一些教学内容不受学生欢迎,也无法得到音乐老师的认同。在许多人的头脑里,一提到审美教育,便自觉不自觉地把教育目的提到德育的“高度”。因此,教材编写中什么时候该唱什么歌,那段时间是什么节日该安排什么内容,这两年在号召学生什么教材就该有所体现德育都成为必须考虑的第一因素。这就使得我们的教材始终离不开正当附庸的臼巢,在强调音乐教化功能的同时,削弱了音乐本身,音乐的本体失落了。另外,从音乐学习、情感体验的角度说,经典音乐亦并非*别人去持牌指认就成了,大家去听了、去唱了,觉得好听,好美,好感动,就牢记在心了,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心目中的名歌、名曲了。就像在调查中所反映的“你最喜欢的乐曲”。在三成以上都写的是《梁祝》,那无疑这《梁祝》就成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名曲了。如果我们的教材歌(乐)曲,学生不喜欢去唱、去听,再有伟大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又通过什么去教他们呢?用什么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又怎么能使学生学习音乐有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何捷游戏作文教学实录

全文共 3914 字

+ 加入清单

一、聊生活,引话题。

师:很多人说现在小学生害怕写作文。你们害怕写作文吗?

生:害怕。

师:还有人说,小学生害怕写作文,主要是因为没有材料可写。同意的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师板书“材料”。)

师:其实我个人认为,我们不存在缺乏素材的困惑。有个著名作家说过:只要你活着,就有写不完的话。他的意思是说,生活就是最好,最大,取之不竭的素材库。

师:你喜欢你的生活吗?

生:喜欢。

师:如果让你从自己的生活中找材料写,此时,你想写什么?

生:(小声)不知道。

师:若大生活素材库,你还不知道取舍,可惜。不过也没事儿,你可以尝试写一篇想象文,说说你在未来生活中,最想知道的事吧。这样写会吗?

生:会。

师:其他处于生活中的孩子们,你们有话可写了吗?

(学生分别阐述自己的写作初步构想。)

师:记住,“只要你活着,就有写不完的话”。可是问题似乎还没解决,为什么之前大家会感觉到没材料写呢?其实不是因为没材料,而是因为不会合理运用材料。材料的运用方法很多,这节课只讲其中一种——串联组合法。

(板书:串联组合)

[评析:进入新课改后,许多教师害怕讲授写作方法,希望学生能“神而明之”,“无师自通”。其实,小学习作原本就应该是“习”得的。这里的“习”,很明显指的就是相关的写作知识、技能、方法,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也就是传授这些知识、方法,辅助其形成技能。所以,何老师在课堂第一环节就开宗明义地亮出了教学目标——传授素材运用的方法。这一设计简洁有效。]

二、举实物,道方法。

师:孩子们,老师念初中物理时,才第一次接触“串联”这个词。谁知道什么叫“串联”吗?不知道没关系,可以猜一猜。

生:好像是关于电路的,要把许多灯泡接在一起。

师:敢猜,有勇气,有点接近了。

生:好像说的是把多种事情连在一起。

师:说得好,八九不离十啦。今天我们说的写作文时串联组合素材和物理上的电学没关系。请看(出示一串冰糖葫芦)吃过冰糖葫芦吗?糖葫芦有什么特点?

生:我吃过。由七个山楂串在一根棍子上。

师:是的,都是同样的山楂穿在一起,还有一个关键点,再观察。

生:还要有一根竹签穿过去。

师:说得好,如果取掉竹签就串不起来,联不上啦。别光想着冰糖葫芦啦,从作文角度看,这支竹签可以看作什么?

生:我觉得是文章的中心。

生:我觉得把这当作线索。

生:我觉得是作文的骨架。

师:我比较同意第二位同学说的,这竹签就象征着文章的线索,由它把各个相关联的材料串联起来。再看看,串联起来的材料,都要符合什么特点呢?

生:和山楂差不多,大小要一样。

师:我听出来了,你说的是串联的材料在整篇文章中,比例要基本一致,字数相当,详略相等。

生:还有,所有的山楂,味道要一样。不能有甜有咸还有苦。

师:味道要一样,你说的真有趣。在作文的素材中,老师管这个叫“性质要统一”。也就是材料所描述的内容,记叙的情形要大致一样,所写的内容要相关联。

(板书:字数相当、性质一致)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并总结串联组合素材的注意事项。

生:串联时,一篇作文上所写的材料要差不多。

生:材料类型要一样。

生:详略要基本一致。

师:我补充一点,要牢记以一个线索贯穿全文,这样文章才有条理,各个材料才串联得起来。

[评析:关于素材运用的方法教学,何老师处理得很巧妙。他以孩子们常见,常吃的山楂串为教具,让孩子自由地观察、总结。这一过程既是教师自然而然的传授,也是学生言语表达的练习,一举两得。此外,何老师巧妙引导,使得学生共同发现的结果和教师的教学目标吻合,写作知识能伴随言语表达的过程中比较完整地呈现。可以说,何老师将此部分的知识传授教“活”了。]

三、说命题,讲要求。

师:现在开始轮到你们练习了。请看老师写命题——《班级“疯神榜”》。

(板书:班级“疯神榜”)

师: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生:看了题目,我想到了一些不平常的人。

生:我觉得“疯神榜”加了引号,可能有别的意思。

生:我想到了电视剧《封神榜》。

师:对,这就是一个《封神榜》的谐音命题,但跟《封神榜》一点关系都没有!请听老师解释命题要求。请大家选取四个“疯”为素材进行串联。第一个“疯”,写得是学习方面的“疯”,(板书:学习“疯”)谁能理解这学习“疯”?

生:对学习很狂热,达到忘我学习的境界。

师:是的。再看这第二个“疯”——人来“疯”。(板书:人来“疯”。)谁来试说?

生:有的人平时很安分,可一有人来访,他就变得“疯狂”了。

师:说得好,相信大家周围都有这样的例子。第三个“疯”——无人“疯”。(板书:无人“疯”)再请个孩子猜一猜命题的含义。

生:当一个人独处时,就显得“疯狂”,比如我知道有的小伙伴人洗澡时,喜欢拿着喷头当麦克风唱歌,做值日时,拿扫把当琵琶弹。(生哈哈大笑)

师:这样看来,能发现这些材料的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就是个“无人疯”,其次是你无意中偷窥到别人的自我陶醉。第四个“疯”——玩得“疯”。(板书:玩的“疯”)这个“疯”,谁能理解,别把同学往坏处想。

生:不是指玩闹得疯,是指有某些方面的特长,是经历过“疯玩”后,形成的某种技能,比如打乒乓球很牛,轮滑溜得很棒等。

师:说得好,大家就照你的理解来写。请四组的组长起立。在本节课上,各组先选择一个“疯”来写,之后我们再串联起来成为一篇文章。

师(指一位组长):你们组选择哪一类材料?想写多少字?

生:想写“无人疯”,大约写150字。

师:你为大家定了字数,根据串联的要求,其他各组分别选择好内容,也各写150字左右,给你们15分钟时间,一组一段话,开始写。四个小组长巡视全组,发现小组内写得突出的小伙伴,给予重点指导,一起修改,待会儿将其作文当作小组间交流使用。

(学生练笔,师巡视。)

[评析:在方法呈现后,何老师紧接着就提供命题,讲清要求,分清任务,这样立体式的时间运用,课堂教学环节处理,使得有限的教学时间被充分利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度,确保了每个学生在课内的写作时间。同时,此命题切合学生校园生活的实际情况,能如夏丏尊所述的那样,引燃素材“火药库”,保证每个孩子有话可写。]

四、读例文,共分享。

师:写好后请先试着读一读,有不通顺的地方改一改,再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

(生试读修改自己的作品。)

师:下面,你们就是课堂的主人了,请各组派出一名选手,朗读你所写的段落,请他同学注意倾听,互相取长补短,发现有差错也可以提出。

生1:这个郑榕峰可是个典型的“人来疯”。有一次,许多实习老师来我们班听课。他呀!脸上的表情顿时丰富起来,仿佛像变脸演员一样。只见他迅速调动起全身的幽默细胞,飞快撕下一张纸,在上面写了字,往头上一抛。别的同学看见了,都像金鱼抢食一样跳上去,抢那张纸看。幸好老师及时制止。可没想到他安定不到三分钟,又开始动起来了,居然用笔在课桌敲《大河之舞》的节奏。这回老师转过脸来,怒目圆睁地问: “谁,站起来!”他竟然还挤眉弄眼的,真令人哭笑不得。

师:大家评一评,够疯狂吗?

生:真的很“疯”,实习老师一来,他简直就变了个样。

生:是啊,这段话中写到“像变脸演员一样”,很形象。

生:这位同学按照先总写一句话“这个郑榕峰可是个典型的‘人来疯’”,然后再举例说明,这样写很清楚,我们听得也很清楚。

师:写得好,听得也好。继续吧。

生2:学习“疯”子—魏嘉辰,他的疯劲无人能敌啊!大家都知道蔡老师的作业全年段最少,一天才三项,有一段时间,我和他同桌,我看见他的预习笔记常常抄满了整整一页,也不知道这要花多少时间啊呀!有时候他一中午就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全“扫荡”干净了,这功夫真令人佩服。不仅如此,我很经常发现,既便下课了他也很少休息,只是拼命的读书,做作业,够疯的吧。

生3:无人 “疯”就是丁樊同学。我也是偶然发现他的“疯劲”。有一次社会实践,男生一起洗浴。他突发奇想,拿着洗发露的瓶子,模仿歌星大唱《大话西游》里的歌曲“ONIY ONE”,可真令同学们刮目相看,平时上课时,他从来没有这么积极举手发言,没想到在无教师看管的情况下,他竟如此疯狂呀。

(至此,下课时间到)

师:真可惜,大家的发言我没能听完整。不过不要紧,方法掌握了就好写。回家后,每个同学都补充写好四个材料,然后再为文章创作一个开头和结尾。以“疯”为线索,串联组合好四个材料,这样就能写出一篇很完整的作文。如果你对“疯”还有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将你个性的素材“串”上去。这种运用素材的方法很管用,也很简单。记住,这种方法叫什么?

生:串联组合。

[评析:孩子的精彩片段展示,就是本节作文指导课优质效果的最好佐证。从实际课堂效果可以看出,孩子写得轻松,对命题要求把握准确,个体的学习收效大。]

附:学生习作节选

班级“疯神榜”

石圣琦

相信大家都看过电视连续剧《封神榜》吧。知道吗,它出了山寨恶搞版的《班级“疯神榜”》。虽然只有三个人,但人物性格刻画得很鲜明!

人物NO.1:此人名曰黄晨奕,是个不折不扣的“学习疯”,此人一到六年级,他在班上没有一个朋友,也没说过任何一句话。与他做伴的,只有漫天的练习卷和堆成山的课本。每节课下课和自习课他都在对自己实施“题海战术”。我衷心祝福他早日取得应有的好成绩。

人物NO.2:此人名曰郑哲晖,是一个典型的电脑“玩得疯”。注意!各位不要把这句话的意思搞错了,不是他玩电脑玩疯了,是他快把电脑玩疯了!此人编程、上网、搞动漫、游戏下载……关于电脑的“十八般武艺”是样样精通。不过这是有代价的,他的鼻子上架了一副150度的眼镜。但愿他别那么疯狂,早日恢复正常。

人物NO.3:此人名曰周尊庆,他可是“真的疯”啦。我们全班都怀疑他是不是练了武当派的轻功“梯云纵心法”。下课铃声响了不到十秒,他就已经狂奔在操场上了。上课铃响了,他未跑回来。真的是来无影,去无踪,到了轻功的最高境界。希望他能多一些自我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课堂反思作文课堂音乐教学反思

全文共 3048 字

+ 加入清单

一、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

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在我所听到的音乐课里,这种情况不在少

数,尤其是欣赏课。有些老师的课,他们讲得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师的教学中,语言多,音乐少,全然没有了音乐的我,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这个道理了。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我们坦言,讲文学我们比不过语文老师(就普通而言),讲解数理也非我们所长,为何不发挥我们音乐教师的优势呢?

音乐课即唱歌课,但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们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课的后半部分)唱歌却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不用心,何来之味、又何来之情,更何从谈感!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到课外去找。找他们处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还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

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我们的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得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育”的初衷,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功夫不足。我听过少的音乐课,也看过很多老师的教案,总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他们经常在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他们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神经质的信息输入不是单一的,应该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的多,聆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心智、愿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师的疾话对的”、“我是老师,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恐怕是我们很多老师常有的心态和所说的话。因此,许多教师挖好一个个的陷阱让学生一个个往里跳的事总是很乐意去做的。比如说:“对不对?“对”“好听不好听?”等等。尽管老师自己都觉得多余,有时还显得底气不足,但总是乐此不疲。

三、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材”定位过高过死

教材是教学之本,依教材上课“没商量”。我们国家的教材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

了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而出现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这对于拓展符合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教育水平和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间,形成新的教学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毕竟人们的国家太大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几套教材来作“教学之本”,实在是勉为其难。。就从我们浙江省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来说,这套教材八十年代未开始编,九一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实验使用,九三年在全省推广使用。编写这套教材最初的定位是“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使用,这从九十年代初全国经济发展的势态看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地位,无疑是准确的。可问题是,仅从一个面积不大、人文背景相对单纯、经济结构跨度也不是很大的浙江省,其经济水平的差异也是显面易见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定还来教育文化的差异。可我们使用统一教材,就是对这种事实上存在的差异视而不见,这与教育学的基本大批量是相悖的。

另外,一本教材从编写到使用的周期很长,对教材重新作出修订则所需的时间更长。在现今知识爆炸、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道德面、人生观、美学观无不时时处处都在变化着,而唯有我们的教材不变,要学生唱的歌曲不变。这怎么可能让学生对我们的音乐感兴趣,对我们所唱的歌感兴趣?

再有,我们对“教科书”那种根深蒂固的虔诚,执行起来从不打折扣的那种严肃认真态度,一些教师对教材的依恋及所有管理层面上的考核、评估、督查都是以此为据,更加剧了这种不例题。因此,我们什么时候能做到不再以“教材是教学之本”而以“教学以人为本”,让每个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来接待教学内容(这里暂且不论我们音乐教师是否都具备这种水平与能力),才能出现我国自己的真正意义的教学法,才会有中国自己的“奥尔夫”、“柯达伊”。

教材内容并非经典,没劲!我们一些教学内容不受学生欢迎,也无法得到音乐老师的认同。在许多人的头脑里,一提到审美教育,便自觉不自觉地把教育目的提到德育的“高度”。因此,教材编写中什么时候该唱什么歌,那段时间是什么节日该安排什么内容,这两年在号召学生什么教材就该有所体现德育都成为必须考虑的第一因素。这就使得我们的教材始终离不开正当附庸的臼巢,在强调音乐教化功能的同时,削弱了音乐本身,音乐的本体失落了。另外,从音乐学习、情感体验的角度说,经典音乐亦并非*别人去持牌指认就成了,大家去听了、去唱了,觉得好听,好美,好感动,就牢记在心了,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心目中的名歌、名曲了。就像在调查中所反映的“你最喜欢的乐曲”。在三成以上都写的是《梁祝》,那无疑这《梁祝》就成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名曲了。如果我们的教材歌(乐)曲,学生不喜欢去唱、去听,再有伟大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又通过什么去教他们呢?用什么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又怎么能使学生学习音乐有劲?

四、课堂教学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手段及模式单一,教学设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边是“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法铺天盖地而来,令我们目不暇接,大有我是谁的忙碌惊呼四起之势;而另一边却为音乐与素质教育有什么联系、音乐教育如何渗透德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到底该用什么谱等“重大问题”争论休。这令第一线的音乐们无所适从,还大有望不到穷尽之态。

一边是高保真立体声音响、钢琴、家庭音乐教育;而另一边是简易的手提录音机加劣质的教学磁带,还有一个领不到奖金(甚至工资)的音乐老师。

一边是歌厅、音乐会、MTV尽情享受;而另一边还在我唱一句你跟一句,先认谱再唱歌,剩余时间听录音。

……

如此强烈的对比、反差,再加上领导的管理水平与意识,家长们的“务实”,社会对音乐教育的偏见,还有新闻媒体的导向,足以能把我们的课堂音乐教学挤进可有可无、被人遗忘的角落。

[课堂反思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要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教学中,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扬之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积极兴奋状态。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要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要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味。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讶感,要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惊讶声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很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作基础:议论文如何开头

全文共 1476 字

+ 加入清单

精彩的文章开头能一下子打动读者的心。古人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这种说法形象地说明文章的开头要短小漂亮。好文章的开头应具备哪些标准呢?

1.简洁流畅。

简洁是议论文开好头的保证,尤其是复述材料时更是只能对材料进行简要概括,切不可详细叙述。

2.表达主题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议论文的开头一定要让读者一下子就知道你要说什么,即一定要向读者亮出你的论点。所谓开宗明义就是这个意思。

3.使用一定的表现手法,使开篇富有文采。

写议论文的开头,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引用、设问、排比等,使其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能写出议论文“凤头”的方法有那些呢?

1.引用名言。

就是议论文一开篇就直接引用一句名言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比如,《说勤》的开头:

中国有句俗话叫“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也说过“业精于勤”。这都是说学业方面的深厚造诣都来源于勤奋好学。

2.开门见山。

即在文章的开头就不是亮出论点就是导出论点。比如,《谈骨气》一开篇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既简洁明了,又中心突出。再如,毛泽ze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一开篇就写道:“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下。”这一开篇,既提出了问题,又表明了中心论点,非常直接。

3.故事导入。

4.设问开篇。

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先就要议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再在回答问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毛泽ze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开头: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吗?也不是。人类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再如,《愚昧比富有更可怕》的开头:

有人说,愚昧比贫穷更可怕。难道富有了愚昧就不可怕了吗?无数事实已经证明,愚昧比富有更可怕。

议论文采用设问开头,不仅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启发读者思考,还能在自问自答中自然亮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真可谓水到渠成。

5.解释概念。

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明确地解释与论点有关的概念的含义,从而点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例如,《自强、自负、自卑》的开头:

自强,就是自己努力向上。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既不自卑,也不自负,而是要自强。

这种开头的好处是可以通过诠释概念挖掘论点的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给人清晰明确的印象。

6.对比开头。

7.设喻开篇。

就是先在文章的开头写一个故事、一则寓言或者一个笑话,然后以其设喻引出中心论点。例如,《哨子》就是先写自己小时候为得到一个哨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现在很后悔,然后把哨子比作“权势”“名望”“财产”“寻欢作乐”“远远超出自己生活水平的享受”等引出自己的观点:许多人遭受悲苦,都是由于自己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估价造成的。

以设喻开篇能够借助形象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并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8.欲进先退。

议论文的论点与传统观点相对时,可以在文章的开头先提出传统观点,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写《近墨者未必黑》,就可以先提出传统的观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近墨者未必黑”。

这种欲进先退的开篇方法往往可以使读者体会到作者观点的独到、新颖,从而使文章与众不同。

9.树立靶子。

写驳论文,最好是在文章的开头就先亮出对方的谬论,并将其当做靶子深入批驳。例如,《个人与集体》这篇文章,作者就是先提出“有人提出这样一种人生哲学,叫‘人人为自己,也就是人人为大家’”,接着便具体分析这种错误的人生观,并进行了抨击。

总之,议论文的开头方法多种多样,每种开头的方式都有其优势,学生只要多练习,多思考,就一定能找到适合作文与自己的开头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

(1)、修辞: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论述了的××论点,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引用,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时有力证明了××论点。

引用名言,有力证明了××论点。

反问:增强语气,发人深思

设问:启发读者思考,强调某种观点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3)、针对生活中的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等。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议论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一、常用论证方法

(一)事例论证

1、注意材料真实与确切

2、注意材料与观点的一致性、丰富性:古今中外、历史现实数字

3、注意叙事简介,概述重要主要情节

4、注意顺序:时间、空间、说理逻辑层次

5、切忌以叙代议,一定有议论!

(二)引用论证

1、要准确、贴切、自然

2、要精辟

3、切忌以引代议,一定有议论!结合引和议

(三)比喻论证

1、本体喻体之间要有相似性

2、用来比喻的事物使人们所熟知的

3、一定要有分析

4、用故事作比喻要概述故事内容

(四)对比论证:分纵横两类

1、对比要鲜明

2、正反对比应有主次

(五)引申类比:运用某个材料的引申义,通过类比,来论证文章的观点

1、类比论证是同一类事物或问题的相比,不同于比喻

2、引申的材料要完整简洁

3、要有分析!

二、常用的说理方法

1、因果分析

2、意义分析

3、揭示实质

4、点面分析:有代表性的论据——概括性一般性结论

5、假设分析

6、条件分析:多用于分析解决问题时

7、正反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三段式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264 字

+ 加入清单

1)议论文常用的方法议论文的方法有:举例论证、分析论证、引证论证、对比论证和类比论证。还有反证法,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从而驳倒对方。

2)议论文的要求

(1) 论点要正确、鲜明。

在论证中,无论是对正面观点的阐述,还是对反面观点的反驳,自己的论点都必须正确,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必须鲜明地表示出来,不能含糊不清。

(2) 论据要充实可靠。

这就要求作者选择论据要典型,要真实可靠。只有充实的论据,文章才有说明力。

(3) 论证要合乎逻辑。

这就要求论证时,说理要严谨,推理要合乎逻辑。最常见的议论文结构是纵贯式,就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来安排层次,即:开头(引论)→本论(正文)→结尾(结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段式结构”。

Challenge (向…挑战)Old Beliefs(信念,信仰)

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the world which are accepted as certain when they are not certain, and what an expert(专家) says or thinks must not be accepted or rejected(抛弃) hastily(急忙地). The following example may help to make us less rigid in our beliefs.

When helium(氦) is cooled to very low temperature, it forms an astonishing liquid which does not appear to agree with the laws of gravity. It can go upwards.(向上) If it is put into a bottle which is open at the top, it empties itself out of the bottle; and if an open bottle is stood in this liquid, the liquid will move up the outer (外部的)side of the bottle and run down inside it until the levels outside and inside are the same.

So anyone who is determined(坚决的,有决心的) to advance science must have a capacity(能力,能量) for original thought and for action based on that thought.

本文是三段式结构,用举例的方法进行论证。第一段提出论点,第二段举例加以论证,第三段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论点明确,论据科学可靠,由此而得出的结论非常有说明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一、议论文写作三要素

议论文主要包括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论点必须正确。论据是为说明论点服务的,既要可靠又要充分,事实胜于雄辩,是最好的论据。论据也可以是人们公认的真理,经过实践考验的哲理。论证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

1. 归纳法

从分析典型,即分析个别事物入手,找出事物的共同特点,然后得出结论。

2. 推理法

从一般原理出发,对个别事物进行说明、分析,而后得出结论。

3. 对照法

对所有事实、方面进行对照,然后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4.驳论法

先列出错误的观点,然后加以逐条批驳,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议论文的特点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引子、正文和结论句三部分。一般在引子部分提出论点,即文章的主题,在正文部分摆出有利的事实,对论点进行严密的论证,最后根据前面的论证得出结论。

三、议论文的写法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论点。

论点通常在文章的第一段提出。

2.要有足够的论据,可以列举生活的实例。

3.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所有事实、原因、理由应紧密地同结论连接起来。

4.层次要清楚。

5.态度诚恳、友好,因为议论文重在说理,以理服人。

议论文在写作手法上以议论为主,但有时也要运用说明、叙述、描写等手法。议论中的说明常为议论的开展创造条件,或是议论的补充;议论文中的叙述和描写应是为论点提供依据的因此,叙述应该是概括的,描写应该是简要的。

6.论据要充分

欲证明自己的观点必须有充分的证据。作者可以列举事实、展示数据、提供事例、借助常识或利用亲身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如何写好议论文

全文共 2163 字

+ 加入清单

1.开好头

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靓”。短,即要简捷,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因为评分标准中有“中心明确”的细则。开篇确定中心,有利于阅卷者按等计分,也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靓,即要精彩。这也是传统文论中所说的“凤头”。精彩的开头,最突出的效果是吸引阅卷者,给阅卷者留下好的印象。文章开头要精彩,多用比喻、类比、排比等修辞引入论点,还可引述名言,讲述寓言故事导入话题。

2.写好字

一篇内质不错的文章,字迹可憎,其分值往往不理想。为何?其一,字和卷面差,按评分要求要扣分,其二,试卷的“面目”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阅卷者打分的情绪。美观整洁的书写是文章最好的“外衣”,它对阅卷者评分印象的形成是直接有效的:首先,笔划要清楚。字迹笔划清楚,字体端正,就能给阅卷者留下好印象。相反,龙飞凤舞,一路狂草,但难以辨认,就算文章写得好,也难以让人欣赏。其次,字体要适中。字体过大,卷面有拥挤繁乱之感,观之不雅。字体过小,阅读起来如觉蚁行,极其费神。再次,尽量少涂改。要涂改也须规范地涂改,切忌乱涂乱画,在卷面留下醒目的墨点,造成凌乱之感。

3.拟好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传递显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结构之首,所以文章题目的优劣也会直接影响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议论文拟题的基本要求是: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醒目、舒畅。具体而言,可鲜明,可形象,可简洁,可别致,可整齐,不一而足。总之,以能激发阅卷者阅读兴趣或使之有耳目一新之感为最佳。

议论文的题目要求符合文体特征,要求鲜明,使人见其题而知其旨。观点鲜明的文章最受阅卷者的欢迎,因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够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便于阅卷者准确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4.中间段写好首句和末句

议论文的结构是否严谨,条理是否清楚,论证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典型,关键在中间段的写作。而结构、条理、论证和论据等是议论文评分的重要细则,因此,写作议论文要尽量符合这些标准。

常见的论述模式是:首句为小论点或承上启下的过渡词句;中间围绕小论点,运用恰当的事实、理论论据,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分析说理;最后结合论述内容写一两句小结的话语。其中首句和末句的写作最重要,它能直接勾勒文章的脉络,显示全文的论述思路。另外,文章的整体论证结构常用正反对比式。许多道理只要从正反两面说了,就基本上可做到论述严密。在考场中熟练地运用这种作文模式,可迅速地展开写作,减少失误,节省时间。同时,它可使阅卷者能便捷地依据评分标准,在中档以上分项计分,避免不利于考生的个人评分因素出现。

5.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一个人要丰满多彩,光有灵魂和骨架,没有血肉是不可想象的。同样一篇议论文只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为文章的,它还必须有典型而鲜活的论据。

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反映事物本质,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切合题旨。其次,选用的论据要弃旧用新,要厚今薄古。有些同学作文,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变换着角度使用,把它们当做万花油。其实,这些论据就算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使阅卷者在阅读时产生新鲜感,效果会更好。另外,有些同学习惯用古代事例阐述事理,整篇文章未能联系实际,无时代的活水,也不能达到充分说理的目的。最好能引述时尚言论和当前媒体普遍关注的事例辅助说理,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6.结好尾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7.语言形象畅达

语言项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准。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有些同学写议论文,常摆出说大道理的架式,将哲学原理和辩证法的术语一股脑搬出来,以求说理的充分、透彻,但效果适得其反。

一个道理有一千种说法,要尽量选用形象生动的说法。要显形象生动之效,除了采用比喻、类比、事例等论证方法外,形象畅达乃至华美的语言必不可少.修饰议论文的语言,注意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和反复等修辞,使文章形成华美流畅感;注意运用假设句、反问句或整句,使文章增强不可辩驳之势。修饰语言之功,虽不是一朝一夕可成,但只要积久成习,自然会有长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