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英语议论文的写作技巧(优秀20篇)

导语:“一滴水可映出太阳的光辉”,欣赏细节,把握细节,我们也会发现小小细节,魅力无穷。小编收集关于细节魅力的议论文,欢迎阅读。

浏览

6771

作文

1000

■写作技巧的理性思考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考试作文,在形式上追求一点“色彩”是必要的。在形式上讲究一点技巧,会给人的耳目以新鲜感,从而占据一定的优势。在作文复习的最后一个阶段,要在以下几方面下点功夫:①安排一个合理的顺序,使作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②精心锤炼开头、结尾,使之成为“凤头”、“豹尾”;③给作文一个亮丽的“包装”,如文前写题记、文中拟小标题、采用书信体、日记体、戏剧体等形式。这些方面的技巧,都要建立在作文材料丰富、写作手法使用得当的基础上,要根据内容,理性思考,做合理选择,不可单纯追求技巧,否则作文会面目可憎,令人生厌,效果适得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考研英语写作热点素材大全

全文共 3684 字

+ 加入清单

1.While the inclination to procrastinate is common, one must fully consider the detrimental impact of unnecessary delays.

虽然拖延的倾向是普遍的,但是人们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必要的延误造成的有害影响。

2.The tendency to take things for granted is understandable, but the need for one to rationally evaluate the circumstances of any situation is absolutely essential.

想当然的倾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理智地估计任何情形的情况是完全必需的。

3.Most people are under the illusion that a college degree guarantees success. There is no such guarantee without hard work.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大学学位能保证成功。不努力工作就没有这样的保证。

4.Some stubbornly hold to the correctness of traditional practices, but in so doing they seem to totally ignore the fact that progress depends on change.

一些人固执地坚持传统做法的正确性,但是,他们这么做,似乎完全忽视了进步依靠变化的事实。

5.Generally speaking, previous parliamentary policy debates ignored the relevance of transparency.

总的来说,以前议会中针对政策的辩论忽视了透明度的重要性。

6.A precise definition of poverty is actually very difficult to determine. Where does one draw the line between those who are poor and those who are not?

对贫困的精确定义实际上是很难的。如何在贫穷和非贫穷的人之间划一条界限呢?

7.Admittedly, bribery and corruption are endemic to ou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but it doesn’t necessarily follow that all politicians and business people resort to illicit behavior.

诚然,贿赂和腐败在我们的政治和经济系统中很流行,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政府官员和商界人士都采取违法行为。

8.There’s little doubt that a third World War is avoidable, but it is highly unlikely that regional conflicts will disappear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毫无疑问,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在可预见的将来地区冲突消失是非常不可能的。

9.Some people assume that investing in stock is a safe pursuit, but their assumption fails to hold water when considering the substantial risk involved.

有的人想当然地认为投资股票是有把握的事情,但是,考虑到涉及的巨大风险,他们的想当然就说不通了。

10.Some people have called for accelerated across-the-board changes. Their approach quite frankly ignores the need for gradual but effective changes.

一些人要求更快速的全盘改变。他们的做法的确忽略了渐进而有效的改变的必要性。

范文一:

Recruitment Announcement

Do you want to be part of a high-leve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Do you want to have close contact with world-famous scholars? Here comes your opportunity: becoming a

volunteer for th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ization.

The conference will open in China on Feb. 28 and our university has been luckily selected as the host from 20 top Chinese universities. It will be a great honor and

also a challenge for us to organize such an important meeting, so in order to assure its success, 50 volunteers will be recruited from the students in our university.

If you possess basic English-speaking ability,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tremendous working enthusiasm, you will be the ideal candidate we are looking for.

What a great chance it is to display your talents! To seize such a marvelous opportunity, you just need to send your resume to our office in room 302 of the Teaching

Building 5 before Feb. 12, 2010. If needing more details, please contact us at our telephone number 12345678.

Postgraduates’ Association

范文二:

Volunteers Needed

January 9, 2010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and enrich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e Postgraduate Association is recruiting volunteers for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lobalization to be held on December 9, 2010 in Beijing. To begin with, applicants should have Chinese nationality, a strong professional spirit, cheerful personality

and be aged under 35. In addition, candidates must have outstanding skills at English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the ability to speak Chinese and English fluently.

Finally, students with relevant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are preferred. Those graduate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aking part in it may sign up with the monitor of

their classes before February 1, 2010. Everybody is welcome to join in it. (107)

Postgraduate Associ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中作文写作10个技巧

全文共 2131 字

+ 加入清单

长久以来孩子们的写作思维被固化了,这篇文章孩子们认真阅读,真正掌握了其要义,就可以把文章写的更鲜活,富有灵性!

技巧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技巧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技巧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如果你用非常粗而且黑的钢笔答题,墨水容易“泄一滩”,影响卷面的干净。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阅卷老师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在用蓝色中性笔写作文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字把方格填满,建议占字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作文每行的层次感比较强。卷面显得也相对美观。

【技巧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卷面。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技巧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赶紧去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合订本在大洋百货东边胡同里的书摊上有卖。

【技巧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希望考生们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时候就用得上。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结尾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建议百度一下结尾方法,汲取有用成分。

【技巧七】:动笔之前不要慌,想了题目列提纲

上面说了好几种技巧,其实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列提纲很关键。譬如,写记叙文要设计好开头结尾,同时要把你叙述的事情分成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一段,中间如果能设置好一个过渡句或过渡段更好。列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把开头结尾写详细写,中间各段,穿插哪些精彩的话语或名言俗语、诗词典故,要写准。一个合格的学生,列提纲,大约5分钟到8分钟。时间要掌握好,如果时间紧张,提纲就要简练些。

【技巧八】:想好主题和文体,非驴非马不可取

写作文,要么是记叙文,要么是议论文。一般来说,多是“总—分—总”结构。记叙文的结尾要注意抒情和总结哲理,议论文最好是“1—3—1”或者“1—4—1”结构,中间的3或4,是分层解题。当然也可以灵活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但是注意,千万别议论文说了那么多事例却不归纳主题,千万记叙文忘记说事却议论过多。因此,写考试作文,事先要想好了,我写的是什么文体,就按相应文体的写法来写。

【技巧九】:适当克隆和“抄袭”,考前备料攒信息

考试前,建议考生翻阅大量的范文,积累一些考试作文的结构。如果写记叙文,最好翻阅《读者》和《青年文摘》,其中的一些散文,结构是很好的,可以把写作的梗概和套路归纳出来。到考试的时候,你采用别人的“筐”,把自己的东西向里面装就可以了。关于感情、爱国、人生之类的优美语言,可以分别背个三五句,到时候直接抄上去就行了,这不算抄袭。关于国家大事,时事政治和要闻什么的,也要注意搜集一下。譬如,去年有奥运,今年是建国60周年,还有汶川地震的感人事迹等,都可以做考试作文的题材。

此外也有一些不太规范的方法,譬如别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搬到自己家。这在考试的时候要灵活慎重运用。

【技巧十】:篇幅争取要写满,多写一点是一点

一般来说,中考高考作文要求都不低于600—800字。如果要求是600字左右,那就顶多写到700字。如果是不低于多少字,建议考生,争取合理安排卷面,把给的卷面写满到95%左右。譬如中考作文不低于600字,那么试卷给的卷面多是800字左右,那么,你争取写到780字,留下最后一两行。作文老师一看你写得那么多,肯定觉得你的作文相对熟练,作文打分就趋高不趋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中考看图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看图作文,具体的操作程序是读题、析图、立意、拟题、构思、修改、定稿。小编收集了中考看图作文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看图作文的“图”,主要有图表、画图和漫画三种,出现在中考(微博)作文题中的,主要是漫画。

做中考看图作文,具体的操作程序是读题、析图、立意、拟题、构思、修改、定稿。“与众不同”的关键之处是要仔细观察画面和准确理解画“意”,先抓好读题和析图两步,然后才构思成文。

第一,读题。

读看图作文的题目,主要是了解文题中所提出的要求,明确所规定的体裁,以便有目的有重点地去看图。

第二,联系题目析图。

做看图作文要学会读图。当图映入你的眼帘,你应该马上有这样的意识:这一幅图是一个故事;这一幅图是一篇说明文;这一幅图是一篇寓言;这一幅图是一个比喻……于是,你便可以就像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自由命题作文一样开始写作。

在看图作文中,析图是关键的一环,就像“析材”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环节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如下角度去“析图”:

1、看“情节发展”

这适用于对多幅有内在联系的组合漫画的审读。

2、看事物变化

适用于画面中立体事物变化鲜明的漫画材料。

3、看人物对比

适用于阅读以多个人物活动为主的漫画。

4、看背景映衬

适用于人物活动中环境设计鲜明的漫画的阅读理解。画中的景,画中的物,往往有不可忽视的烘托、反衬的作用。

5、看比喻手法

适用于整体构思有明显而强烈的寓意漫画的审读。

6、看整体意念

适用于理解含蓄的令人回味的漫画,作者在这样的漫画中往往运用比拟、象征的方法表现主题。

析图并理解其含义是看图写议论文的重要关隘,考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顺利通过。因此考生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析图”的方法。除上面所介绍的以外,还有类比联想法、喻义探求法、比较排除法、对号入座法、寓言点题法等都可以运用。

中考看图作文,在看懂画面之后,第二关便是构思、写作了。就写作的过程讲,看图作文与其他形式的作文一样,离不开立意、构思、表达的程序。另外说明一下,看图作文有一个重要的过渡性环节,就是必须对图进行一番说明、介绍或描绘。看图作文的特殊性表现为,材料中所给的单幅漫画、多幅组合漫画,以及用来说明、评论对象的摄影作品、美术作品、科学图画等,不可能作为材料直接引进文章。它们需要一次“再处理”,由作者在观察、理解、提炼的基础之上,用文字叙述出来。这些叙述文字,如果放在记叙文的开头,就成了一种解说性的铺陈;如果放在议论文中,这种开头就往往于解说中顺势带出作者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高考议论文写作之层进式结构

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层进式结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2017年高考议论文写作之层进式结构,欢迎阅读。

层进式结构(内容深刻美)特点:结构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内容上以深入深刻见长。

《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1号文,以演绎推理展开的层进式议论文)

仰望星空,那似乎没有纤瑕的星辰在银河中闪耀,它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那 不染纤尘的星空里,放飞了多少人美丽的梦想!飞上星星的人知道,那里像地球一样,有灰尘也有石渣,于是他们失去了对幻想的渴望。我们虽不能一味沉溺于自己 的幻想之中,却也不能让自由飞翔的思想湮没在无情的现实里。

(第一段提出论点,即论述“是什么”)

阮籍目瞩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 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以一曲《广陵散》而成为绝响。其实 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有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者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 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第二段举例,正反对比分析原因,即论述“为什么”)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浩劫,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的权利。

川端康成浅浅的一句“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瞬间感动了多少心灵,这是梦和现实最完美的结合。让那些世俗之物顷刻间土崩瓦解,让多少在现实中日渐麻木的心灵得到了温暖。

(以上三段段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即论述“怎么样”)

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去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06山东高考作文,关于远看近看星星不同的材料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记叙文三步写作技巧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步:“装”。我这里所说的“装”,也可以理解为“装傻”,指的是我们明明知道某一样事物的存在,但在写作时却要表现出完成不知道或者是没有发现的样子。以《美,就在身边》或者《原来,这也是一种美》为例,我们身边的一处美景、一件好事、一个心灵美的人物等凡是可以挖掘出“美”的特点的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对象。但在确定好写作对象之后,我们先不要急着去阐述这一种“美”,而是有意地采用对比或者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反映出我们认为它不美或者根本就没有觉察到这一种美的存在,甚至还可以表现出自己对身边的美视而不见,反而苦苦地去追寻所谓的“美”。

第二步:“转”。我这里所说的“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行文结构上的过渡,也就是承上启下;二是因为某一件事情的发生促使我在认识或是思想上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也就是要告诉读者:前面所写的是我对某一样事物最初的认识或是它给我留下的坏印象,而这些都因为接下来发生的这件事情使我在认识或是思想上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一步是文章的重点,除了要处理好过渡句或是过渡段之外,重中之重还是要写好这一件令我发生转变的非比寻常的事情,因此最好能够在这一件事情上交待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

第三步:“醒”。我这里所说的“醒”,指的是在经历了第二步所写的某件事情之后,在认识上的颠覆或者是思想上的醒悟,或者说是由此开始“卖乖”。具体说来,就是要交待清楚自己对第一步所提到事物(写作对象)有了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或是新的认识?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或是思想上有了什么样的转变?从“卖乖”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告诉读者你从此变得懂事了、变好了、积极向上了,目光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短浅、人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不懂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浅谈散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0781 字

+ 加入清单

散文它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形式精粹亲切。表达人们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而散文与记叙文的最大区别在于,散文中所写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是从自身感悟出发,是我们对事物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是知觉、思维、感觉的综合思维结果,体现着人们的深思妙悟,是散文的情、理、意、味。而记叙文是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不从作者的感悟出发。

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不间万象、宇宙万物、各色人等、宏观微观无不涉及,而这些材料一旦出现在文章中,就立即刻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悟,代表着人们的人生经验、观点感受。所以,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人看到的内涵是不同的。我们把散文的取材叫“形”,把写作者的感悟叫“神”。散文的文体特点就是:形散神聚。

散文的写法较其他文体更活泼自由,不拘一格。常见的方式是抒情,即使是记叙,也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散文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夹叙夹议。表现手法上能出奇制胜,让读者产生新鲜独特的阅读感受。散文的结构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在材料选取上,般运用联想手法。

总体来看,抒情的散文有时气势磅礴,有时低吟浅唱;记叙的散文如诗如画,曲径通幽;议论的散文情真意切,精彩纷呈……但是,不管大家怎么样安排文字,怎样组织材料,归根结蒂还是为了表达他对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受悟。

首先,没有感情就不成其为散文。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散文一般的写作规律是:对事物、人生、景观突然有了感悟,感悟深化升华,敷衍成文。这感悟就是散文的意味之本,是散文的中心立意。可是要表现这样的中心立意,就得抒情。所以好的散文、记叙、议论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字里行间都有渗透着感情。

其次,散文的立意其实就是散文的感悟,有感悟才有散文的写作。可是普通寻常的感悟是不得人心的,看见蜡烛想起老师,看见葵花想起小学生……这些“感悟”已经不再给我们产生美感,而是产生憎恶;这样写作已经不再是生产精神产品,而是谋杀我们的阅读欲望。散文的立意要求独特,就是说作者的感悟是体现作者独特情志、独特感受、独特体验的感悟,是他人所不能产生的精神产物。

如《人类,止步吧!》一文。把文章的立意放在对《天净沙·秋思》一词的全新诠释上。分为三个小标题:1、枯藤+才能树+昏鸦=优质的木材;2、小桥+流水+人家=人类的日用品;3、古道+西风+瘦马=桌上的美食。这一巧妙的构思,把散文的灵动、形散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当然,对于环境的问题不是什么独特的发现,可是作者不是简单地申明要保护环境,而是把目光定格在“人们在做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后果”,提醒人们应该反省。散文以感悟为灵魂,但感悟是什么,得在文章中说明白。有些散文含蓄,不明说感悟,但文章的景致、人物、事件均可以反映向感悟。感悟的清楚明白如同记叙文的主题一样,要明白畅晓,让人觉得可喜,引人思考,同时要清楚地出现在文章中。

如《亲近你》一文,就把抽象的感悟“体验“通过大量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幼鸟第一次避开慈母的呵护,飞翔有蓝天白云下,他体验到了自由的博大;蓓蕾在一场春雨后,绽放笑脸,新奇地看着这个世界,他体验到了尘世的纷杂;海燕在暴风雨中长鸣,勇敢他宣传革命圣火的到来,他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蝴蝶第一次来到大花园,飞东飞西,万紫千红的花为她绽放,它体验到了人世的热情……”通过这些具体的意象,作者的感悟就很容易让读者感同身受了。

总之,含蓄的感情也罢,激昂的感情也罢,都要真实地表现出作者的状况。散文因为有对生活或事物的感悟,就得采用夹叙夹议定书表达方式,引导读者理解,体味文章的意味。如《百合花的笑容》等文章,把记叙、议论有机结合起来,全文感情真实,浑然天成。望大家在今后的创作或是人生中都能如此。

【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是一种散文,但这种散文具有鲜明的议论性。我们关注这种文体,主要是因为它在近年来的考场作文中大获丰收。从高考阅卷现场看,考生写议论性散文的最多;在所有一类文中,议论性散文的比例也最大。

一、议论性散文的特点

议论性散文在写作上较为自由,它不需要像议论文那样步步为营,循规蹈矩,它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能在形象中传达道理,在抒情中渗透观点;它具有议论性,所以观点明朗,态度鲜明,不像一般散文那样含蓄蕴藉,便于作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更便于阅卷者快速领会作文的内容和目的。

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在比较中更容易理解。

比较一:在结构和语言方面,议论性散文与议论文有明显不同。

先看一组例子。

高考议论文《把握人生的弯道》片段:

开头部分:弯道是赛车运动中的必经路段,而“弯道超越”则是每位一流赛车手的必备技术。一些车手注重车行中的弯道,于是他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而一些车手却轻视弯道,于是他们注定要失败……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些人成功了,因为他们实现了“弯道超越”;而相反,一些人则将自己的前途断送在了弯道上。

结尾部分:面对弯道,我们无法避免;面对弯道,我们只有向前。前方是绝路,希望在拐角。勇敢面对,把握人生的弯道,超越对手,超越自我,实现人生的腾飞。

高考议论性散文《让弯道一马平川》片段:

开头部分:当“挑战无处不在”的竞争口号在现代人身上已得到切肤刻骨的体现时,当“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求胜意志已渗透芸芸人心时,我们在哪里攀援、超越、享受胜利之后的生命大欢欣?我们在哪里获得失败后修复生命的回天之术?

李敖给出了漂亮的答案:“若是生命没有弯曲的荆棘之原,创造会终结,信念会熄灭。”他的神来之语让答案昭然若揭——在弯道处超越,弯道便将一马平川。

结尾部分:苍山不语,尚倚红日傲风云;流水不止,犹作清泓向碧心。弯道,不仅要迎接,更要超越。迈出坚定的双脚,弯道也将一马平川。

从上述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议论文开头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结尾旗帜鲜明地解决问题,行文过程着眼于概念的阐释和问题的分析,语言理性、冷静、严密;而议论性散文不管是开头的入题,还是结尾的总结,似乎把理性的目的收在身后,而在身前举出感性的大旗,摇动大旗鼓动人心,语言鲜活,充满感情甚至是激情,指引人走向既定的目标。

比较二:在内容的展开方面,议论性散文、议论文、一般性散文,也各有不同。

来看一组例子:

高考议论文《熟悉》(其一)片段:“一个崇高的目标,经过不懈的努力,就会成为壮举”,主观能动性使我们积极地改造熟悉的世界。瓦特面对熟悉的部件,改造出工业革命的龙头——蒸汽机;居里夫人面对熟悉的反应堆,提炼出放射性元素镭;富兰克林面对熟悉的风筝,证实了雷电的本质;西门子面对熟悉的电磁理论,制造出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面对熟悉的事物,人类需要动手实践,给它带来新的动力。(阅读提示:关注“理—事—理”的内容层次)

高考一般性散文《熟悉》(其二)片段:熟悉的家乡,有清凌凌的水与蓝盈盈的天。爷爷的渔网在这长歌短诗般的山水之中,日复一日地收缩。我时常怀念那一场景:爷爷站在小木船头,划动着双桨,哼着农家小曲儿“清凌凌的水啊,蓝盈盈的天……”我将小手放进清凉的河水中,随着船的前行划出优美的曲线……我熟悉的家乡,我多想投入你的怀抱,洗涤我心灵的尘埃,回到熟悉的山水中。(阅读提示:体会画面感、情感性)

高考议论性散文《熟悉》(其三)片段:我们熟悉的,只是天才的成功。“八金”的荣耀环抱了菲尔普斯,我们以为凭他的体质和条件,这是自然而然、甚至是理所当然的,却忽略了他从小每天被母亲逼入泳池进行训练,忽略了他大学每天近10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而正是这些不为人知的苦痛,才成就了游泳史上的奇迹啊!(阅读提示:有事,有理,有情,三者浑然一体)

高考议论性散文《熟悉》(其四)片段:

我时常独自思考:最熟悉的人——自己,可我是否足够了解真实的自己,是否曾经违背自己的心智?最熟悉的物——太阳,可我是否深知它四季的变化,是否曾经在阴天忽视它的光芒?最熟悉的事——生活,可我是否认真过好了每一天,是否曾经误解了生活的蕴涵?(阅读提示:自由自在的表达,而自由的表达更容易创造个性)

再如2002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不可抛》,下面的几个句子就分别是2—6段的分论点,文章的几个段落就是围绕他们展开的。但这些论点就与一般议论文的论点有所不同。

(2)失去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诚信是我们人生的根本,失去诚信,我们将一无所有)

(3)不欺骗,不隐瞒。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这句没有明显的区别,说的是我们应如何讲诚信)

(4)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将如何如何)

(5)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将会怎么样)

(6)抛弃诚信,虚伪的面具将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舍弃诚信的严重后果)

说明:括号内的文字就是这句话在传统议论文中作为论点一般会如何陈述。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明显看出三种文体在内容的展开上使用的方式是不相同的。

议论文的内容展开,从整篇着眼,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环节;从局部看,主体部分的一个单元内容也要分为“说理—举例—再说理”三个层次,开头的说理提出观点,接着进行举例论证,其后再进行议论,深化主旨。

一般性散文的内容展开,首先是带着感情寻找相应的对象,在叙写对象时重视画面感、情境感,让人如临其境,深受感染。

议论性散文的内容展开,重目的而不拘泥于形式。它首先有说理的内在目的,然后或在叙事中寄托这种目的,或在抒情中点化这种目的。有时候,还可以直截了当地直奔主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打比方说,如果把写议论文比作火车沿论证的轨道前行,把写散文比作水流沿情感的河床跳跃,那么,写议论性散文则像天马于空中只管方向而不拘形式地飞翔。

【点招】 高考议论性散文开篇技法

清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往”。文章要先声夺人,必须做到“两要”和“三不要”:

(一) 两要:

1.要照应标题,围绕中心,叙议抒写,融为一体。

应试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最好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或者论题,并照应标题。议论性散文还可以将叙述、议论、描写和抒怀融为一体,以突出文章的重点。

2.短小精悍,麟凤其采,先声夺人,事半功倍。

除了以故事开篇以外,引论一般要把持在150字以内。要留意文字精巧,少用长句,多用短句、排偶句。

假如直接以新鲜有趣的故事开篇,那么既可以用故事引出论题或中心论点,又可以用故事作为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因此可以写300字左右。

(二) 三不要:

1、 不要作过剩的题解。

【例】什么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谈自信》)

什么是理想?理想就是人们的一种希看,一种假想。(《谈理想的追求》)

——没有词典,难以解释清楚。

对于一时无法解释清楚的事物,最好的方法是用比喻来说。【例】

什么是自信?自信是人的精力钙质,自信是事业大厦的奠基石。(《谈自信》)

什么是理想?流沙河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谈理想的追求》)

2、不要故弄玄虚,东拉西扯,入题太慢。

入题较慢当然不算离题,但却往往使整篇文章显得扣题不紧,中心不够突出。应试作文只有八九百字,冗长的开头使文章入题慢,无法深进论证,而且容易引起改卷人的阅读疲惫。例如下面两例开头:

①“如果说岁月是一把刀,那么它最先削去的是你雍容的外表;如果说岁月是一杆秤,那么它最终掂量出你的分量;如果说岁月是一首歌,那么唱在最后,才是真正的韵味,……”

(2001年某省高考作文)

作者在文章开头用了一组排比句,语言不可谓不美,但这与话题“诚信”有何关联?底下的内容又将要表现什么主题呢?

②“当我惊叹于巴尔扎克的执著,莫泊桑的精巧,泰戈尔的智慧,鲁迅的辛辣,朱自清的缜密时,我开始用心灵去感悟,用手去描绘人生。人生啊,你是一张巨大的网,在这个网里,有你,有我,有他……” (2001年某省高考作文)

这位考生在“诚信”的话题中,“惊叹”巴尔扎克、莫泊桑、泰戈尔、鲁迅、朱自清,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的开头又能从这张“网”里“网”住些什么呢?

3、不要照抄原材料或复述不简洁,充当出题者的传声筒。

文章开头切忌照搬话题材料或过多复述原材料,否则浪费笔墨,劳而无功。

二、如何写出美丽的“凤头”?

一、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和情感有关。”(江苏考生《天平和七弦琴》)

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即入题,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二、由生动贴切的拟人入题,激发想象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湖北考生《学会历史的旁观》)

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现出了作者的睿智。

三、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山东考生《勿以好恶论断之》

一起笔就紧扣情感与认知,以一种假设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的立意显得十分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简洁,却分量十足。

四、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

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五、由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江苏考生《放下感情的叶片》)

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容易唤起你的共鸣?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我们触摸到了这样的本质――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六、由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时花溅泪’的悲戚。”(山东考生《怎一个“情”字了得》

文章开头即紧扣住一个“情”字,在三句话中嵌入了三句有关情感的名句,显示出了考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底蕴说白了就是积累,走上考场的时候,你该积累了不少的名言警句吧,而你所积累的东西该不只是为了那道仅值4分的名句填空题吧。

七、由对比手法入题,表明立场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浙江考生《真情诚可贵 理智价更高》)

感情既是能化苦涩为甘润的“善变的药”,又是可以带来累累伤痕的“双刃剑”。精致的比喻将情感的两重性揭示出来,构成巧妙的对比,非常形象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八、由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江西考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是啊,假如遇到这种情景,我们该怎么办?是从感情亲疏的角度出发,对所认识的人相信多一点,对所不认识的人相信少一点,还是反过来?假如其他类似的情景,又该怎么办?很自然地,我们便顺着作者的思路追思下去,去看看作者预设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九、由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湖北考生《我爱唐装》)

直接以apec会议引起的“唐装热”入题,联系对唐装先后情感态度的不同,引出了对本质的追问――衣服自然不会有对错,错的是人们的情感和认知。假如能在入题时用时事材料来紧扣话题,通过品评时事来追踪本质,你的作文的开头是不是也能带着几分新鲜,闪烁着几缕智性的光芒?

十、由现实人生入题,发人深省

“人生活在世上,是在无数的感情里度过。有人说一个人的生命是从笑声中开始又在哭声中结束,这一笑一哭,莫不饱含着浓浓的人情,浸透了感情的一生,使生命有了支柱、目标、希望,使生命真正饱满、充实,使人性有了耀眼的光华。

人们重感情,人类也许永远也无法理解在一头饥饿的雄狮面前,它的孩子与猎物没有区别的那种无情兽性。然而深深浅浅的感情织成的云却又常常成为一种遮蔽,让人们原本智慧的眼眸无法看到青天。”(湖北考生《莫把情云遮慧眼》)

由现实人生入题的文章大多能发人深省。这样的开头紧扣住人生在世“一哭一笑总关情”的角度来立意,自然引出了对情感与认知之间关系的辨证思考,入题不可谓不快,立意不可谓不高。

十一、由追问历史入题,心怀人文

“曾几何时,想起周总理原谅日本而痛心。 又多少次,看见中美领导人会晤而不快。我不理解,不理解我们为什么对那些曾经毁坏我们的家园,害得我们背井离乡的敌人那么友善,我迫不及待地需要知道为什么。于是,我如饥似渴地迈进历史的长河。”(广东考生《让心做主》)

是因为不理解还是因为内心的这种深沉丰富的人文情感,才会让作者的笔调显得如此凝重?如果不是缘于对历史的反思与认知,“痛心”、“不快”之类的情感,也许就会显得十分的平淡,难以让文章的立意体现出一定的高度。

十二、由材料直接入题,简洁明了

“儿子与邻居说了相同的话,富人却持截然相反的态度。寓言中的”富人“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影子。是非的天平,需要理智的手去摆布,莫让感情的砝码左右了你的判断。”

(河北考生《莫让感情迷了是非眼》)

尽管是以材料直接入题,但却具有这样的优点:语言简练,比喻传神,观点明确。这样的开头,既紧扣材料,又紧扣话题,突出中心,可谓“一举三得”,起到了开宗明义的效果。

[点招] 议论性散文的论据选用

归纳近年高考佳作,提供以下四种技法供参考:

(1)名句串联

做法:根据表达需要,将一些名言名句镶嵌在文句中,串联成文,造成一种前呼后应、排山倒海的气势。如: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这弱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叹息。

苏东坡是“关西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作者拈来李清照、柳永、李煜和苏轼等人有代表性的诗句,串联成文,既避免了完整的事实论据所使用的繁琐,又形成了文章本身的张力和质感,给人以内容的厚重感和更多的诗意回味。

(2)夹叙夹议法

做法:一边对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叙述,一边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议论。如:

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同流合污而投身汨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被下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以屈原、毛泽东、邓小平作为论据,证明“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这一观点。每个事例后都有一两句精辟的议论,既深化了所叙述的内容,又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

(3)素描列举

做法:用概括、凝练的语言把所引事例讲明白就可以了,而不必具体展开进行叙述。如:

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自己甚至谋划诛杀自己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了坚固的事业之基。

作者对鲍叔牙多分给管仲黄金、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这两件事情,没有更多地展开铺写,而是千方百计地加以浓缩,以素描的形式出现,从而较好地证明了宽容的重要性,收到了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

(4)正反展示

做法:正反列举,使所论述的内容正误分明,是非显豁。如: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文段选用了商纣王、唐太宗、楚怀王和齐威王四个论据,反正结合,对照鲜明,充分说明了对待进谏不同的态度,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从而证明了“从谏如流”的重要意义。

[点招] 议论性散文分论点的提炼

(1)分解法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

如:中心论点“奋斗是理想的阶梯”

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②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2)阐述法 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揭示与阐发。

如:优秀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3)分类法 即分门别类地提炼分论点。

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4)利弊法 即从“谈作用说危害”的角度提炼分论点。

如:优秀考文《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①宽于待人,才会有知人之智; ②严于律己,则会有自知之明。

(5)因果法 即以“因”(分论点)证“果”(观点)。

如:观点“我就要风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追“因”:

①风度是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一种美德;

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

③风度,能使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

哲理性、抒情性、文采性是议论性散文的亮点,那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实现上述效果的呢?

首先,通过修辞尤其是比喻、对偶和排比等是彰显文采的基本手段,其次还需通过精心设计的句式来实现这一效果,整齐的、错落有致的句子都会使文章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

另外文采和哲理还可以通过名言警句的运用来加以突破。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名言警句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就是因为它本身就具备较深的哲理和较高的文采,既然我们无法做到字字珠玑,那么“拿来主义”就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只要我们注重积累、运用得当,作文水平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俗话说“学以致用”,到底议论性散文要怎么写,下面我就以“逆境”话题为例,来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议论性散文的“生产”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先找几个论点,找一些精彩的名言警句(多多益善),然后,根据不同段落的风格选择不同的句子,最终按散文风格将他们扩展开来就行了。

名言警句

(1)软的沙滩上最容易留下脚印。但也最容易被潮水抹去。

(2)只有在泥泞中走过,生命才会留下痕迹。

(3)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4)拒绝严峻的冶炼,矿石并不比被发掘前更有价值。

(5)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

(6)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从不对瘠土唱诅咒的歌。

(7)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8)正是礁石的阻挡,才使浪花显得美丽。

(9)松弛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

(10)如果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红灯”而不得不停止前时时候,你要坚信---红久必绿。

(11)困难像音符,强者把它奏成凯歌,弱者把它谱成哀曲。

(12)不幸,是一块石头。对于强者,它是垫脚石;对于弱者,它是绊脚石。

(13)挫折像一把火,既可以把你的意志烧得更坚,也可以把你的意志烧成粉末。

(14)胜利属于最坚忍之人。——拿破仑

(15)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16)在你的心园种植忍耐吧!虽然它的根是苦的,但果实是甜的。——奥斯丁

(17)一次打击就灰心丧气,永远是个失败者。——毛姆

(18)每一次逆境中都隐藏着成功的契机。

(19)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

(20)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21)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次地扑向礁石

(22)不要怕脊背是阴冷的,只要面向着生命的太阳。

(23)要想成为强者,决不能绕过挡道的荆棘,也不能回避风雨的冲刷。

(24)行路人,用足音代替叹息吧!

(25)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并非因为他不曾遭过挫折,而是因他能从挫折中站立起来。

(26)断崖是山的挫折,却产生了壮丽的瀑布。

(2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8)失败说:挫折是成长路上永远翻不过去的山,因为翻过一座山,前方又会有另一座山。

坚强说:挫折是山,翻过他,就可以见到成功的大海。

懦弱说:挫折是成长路上的一片荆棘地,会把人扎的遍体鳞伤。

勇敢说:挫折是荆棘,拿出胆量劈开它,面前会出现更广阔的大道。

沮丧说:挫折是被击倒后的眩晕,让人丢弃了信心,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胜利说:挫折是海中的礁石,不遇见他,永远激不起成功的浪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2450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议论文的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根据笔者近两年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体会,发现这样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是绝大多数考生写的是议论文,二是绝大多数的议论文不像议论文。主要表现是:1、议论文结构不合体。如开头不提出论点,中间只写几个论据,而不分析,更没有分论点;甚至在列举论据时,还出现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2、思路不合逻辑。如开头提出的议论文论点是“干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按逻辑思路,接下来的论证应主要围绕“为什么要三思而行”来展开,即三思而行的重要性,或者三思而行能够带来的好结果;但是有的学生却重点在写“三思而行是什么”或者“怎样三思而行”,让人感到别扭。3、议论文论点和议论文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粘连,即通常所说的有述无论,有据无析。为此,笔者认为高中议论文,必须走好以下三步,即结构合体,思路入格,粘连有术。

一、议论文的结构合体

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

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提出问题 ”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例如:议论文范文1(请点击浏览该议论文范文)

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

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还有一种对照式结构是在正面进行论述或者摆出论据后,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例如:议论文范文2(请点击浏览该议论文范文)

二、思路入格

议论文是论述问题的,当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议论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我们知道,议论文是论证问题的,你在提出议论文论点后,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你提出的论点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因此,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就应当是因果联系,即中心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这个因果联系就是议论文的思路之“格”。

作为一个高中生的议论文作文,最起码要做到在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 ,论点和论据之间要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学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稍加分析,就可发现这个观点是在说“坚守”的重要性,于是,分论点就要回答“为什么坚守很重要”这个问题。那么就可从“为什么”和“何果”这两个向度来立分论点。如“坚守是一种执着,使绝望变成希望”,“坚守是一种信念,使普通变得高尚”,“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如果我们要检验这三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话,只需在这三个分论点之前加上“因为”,在“坚守很重要”之前加上“所以”,再连起来念一下即可。

同样,分论点和议论文的论据之间,也应当是因果联系。如在“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这个分论点后面,就可这样展开论述:“边防战士的坚守,使国家安定祥和;人民教师的坚守,使桃李满天下;白衣天使的坚守,使病魔为之屈服。”又如在“自由是思想的漫飞”这个分论点下可以这样展开论述:“行动可以受制于客观现实,思想却永远享受绝对的自由。有了这份思想的自由,才有了集豪放与浪漫于一身的诗仙李白;才有了身陷囹圄还在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魄后主李煜;才有了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才诗人海子。总之,因为这份思想的自由,社会才会在其牵引之下不断地进步,才会创造出一个个永载史册的人类奇迹。”

三、粘连有术

一篇像样的议论文,除了议论文的结构合体、思路入格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论点的恰当阐述和对论据的中肯分析;没有这样的阐述和分析,议论文论点论据就不能粘连起来,而这个粘连是有“术”的。

(一) 观点+过渡+事例+分析

这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过渡”和“分析”。所谓“过渡”就是要在观点和事例之间,用适当的词句来勾连,以接通文气,使观点和议论文材料在语言形式上畅通无阻。所谓“分析”,就是事例叙述完之后,还必须对事例进行适当的分析评论,指出其本质特点,使事例和论点在内容上联结在一起。例如:议论文范文3(请点击浏览该议论文范文)

(二) 观点+过渡+论据+分析+归纳

这种议论文论证方式就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归纳”。所谓归纳,就是从多个事例中提炼出必然性的东西。既然要从多个事例中提炼,那么,“论据”部分,就应是两个或三个以上。例如:议论文范文4(请点击浏览该议论文范文)

(三) 一般道理+个别道理

即“演绎推理法”。前面的分析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而演绎推理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用普遍性的真理(论据)来证明特殊的论点的方法。例如:议论文范文5(请点击浏览该议论文范文)

如果完成了以上三步走,大概就能写出像样的议论文了。(摘自《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6,原文:“议论文写作的三步走” 作者 张海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考个写作技巧

全文共 2886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文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叫“有文采”?作文怎样做到“有文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7个写作技巧,欢迎大家阅读!

一、化抽象为形象

请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1.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开始有些想家了。

2.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颜文静《寻人启事》)

两句话虽然都表达“女孩想家了”,但前一句只是一般性的交代,“想家”是抽象的、模糊的,而后一句是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的意象,蕴蓄思念萦怀、感伤别离的孤独感、凄凉感的,很容易使人想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之类的诗句,所以给人的印象特别深。

二、化静态为动态

莱辛在《拉奥孔》中说,动态之美是一纵即逝却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比一般的美能产生更强烈的效果。正因为如此,对那些静态的事物,我们要善于“化静为动”,使之富有生气,充满活力。例如孔孚的《千佛山龙泉洞某佛前即景》,是这样描写佛像和绿苔的:

他微笑着,看苔爬上脚趾,他微笑着,听苔跃上双膝,他微笑着,任苔侵佛头……

佛本是静态的,就是生长着的苔在我们看到的一刹那也是静止的,作者却用“微笑、看、听”“爬、跃、侵”等动词,使佛和绿苔动态化了,仿佛有了生命似的。山水名胜,多为静物,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所以,要善于让静物动起来,让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

三、绘形绘声绘色

所谓“绘形绘声绘色”,就是把自然界的声响、物体的形状与色彩等具体地描写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陀斯妥耶夫斯基举过一个例子,他说“有个小银圆落在地上”,这个句子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圆,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铛铛地跳着”(转引自秦牧《语林采英》)。这样一来,就有声有色了。

四、幽默俏皮活泼

表达过于严肃,不免给人沉重感、压抑感,来一点幽默,讲一点俏皮话,能使文章形象生动,活泼有趣。请看高考满分作文《跟时代一起改变》收尾部分:

我们并不一定要追赶潮流,完全可以做自己;并不需要一味地学着人家的样儿,完全可以做更“高级”的事。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高尚的品行,而不是只知“忙”。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爱国的情操,而不是“爱大米”。

改变自己,使自己有出色的修养,而不是只看搞笑和言情。

改变自己,让自己有鹤立鸡群的素质,如今个性也是潮流,像这种特点,无疑是最“in”的。

周围的一切,正在对我们的成长形成影响,而它们常常是负面甚至颓废的,真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但只要改变自己,我们一样可以拥有过人的气质。否则,“后果很严重”。

作者娴熟地运用杂文笔法,写得亦庄亦谐,轻松自如,使文章具有了特殊的情调,读之令人忍俊不禁。

五、善用修辞手法

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请看数例:

1.蜘蛛也惜春归去,网住残红不放飞。

以“残红”代落花,鲜明生动;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表达出惜春之情。

2.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用对偶,有音乐之美;用拟人,不仅表现出环境的优美、幽静,而且渲染了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浓郁的书卷气。

3.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老残游记》)

用博喻刻画白妞的眼睛:“秋水”见其清澈纯净,“寒星”见其晶莹明亮,“宝珠”见其圆润光泽,“水银”见其黑白分明、水灵生动。这双眼睛真是顾盼传情,美丽动人。

4.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此生耳。(张潮《幽梦影》)

运用排比,列举一连串悦耳之声,令人浮想联翩,心旌摇荡。

5.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同上)

以赏月喻读书,表达读书所获与阅历相关的道理,深入浅出。

6.这个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乏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贾平凹《延川城》)

用对比的手法,凸现延川少花少石、土地贫瘠、树木枯瘦和女人美丽、男人坚强、枣大羊肥的特点,造语新奇,让人过目不忘。

7.石墨黑不溜秋,稀松平常,价格低廉;而金刚石光彩熠熠,坚硬无比,价值连城。两者相比,如同鱼鳅与蛟龙,宛若毛虫与彩蝶,好比麻雀与凤凰,犹如地上的癞蛤蟆与碧霄的白天鹅……(《悦纳压力》)

鲜明的对比,生动的比喻,不仅突出了石墨与金刚石之间的天壤之别,而且给人审美的享受。

8.白生生、轻飘飘、软绵绵的棉花糖,在风中颤颤悠悠,好像一片洁白的云要从我手上飞走,我赶紧把它们往怀里靠一靠,拢一拢。我一跑,棉花糖似乎又要飞走,我赶紧把它们团一团,捏一捏……(王珂《甜丝丝的回忆》)

“洁白的云”的比喻形象、贴切,委实引人入胜。

六、注意句式变化

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语言就会变化多姿,产生特殊的美感。比如2006年浙江卷满分作文《且息且行》中的一段话:

有的人征服了高峰,又举目遥望更险峻的山崖;探得了魂宝,又跃跃于另一次奇异的冒险;策马路过梅园,却一心想着直奔边关,戍国杀敌。

这样的人不是痴顽,而是执著,他们在奔波里冲击生命的极限,在征服里体验生命的快乐,在“无所息”里实现自己的终极意义……最伟大的战士,都渴望战死沙场,在死神带来的永恒憩息面前,他们粲然微笑,死得其所。

这几段文字风格典雅,词语丰富,使用了许多成语、典故;从句式的角度看,以整句为主,兼用散文的章法,注重整散、对称与呼应,形成了一种整散结合的美。

七、引用化用名句

阅读面广、知识面宽、文化底蕴丰厚的同学,在符合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多引用、化用名言警句,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例如2006年福建卷《月圆是画,月缺是诗》一文中写道:

秋雨先生曾说过,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在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生命被铸上妖冶的印记。此时此刻,所谓生命的空白,或许就是一种“花开花落两由之”的淡泊心境吧。有哲人云:圣者,常人肯安心者矣。有时候,生命需要隐匿,心灵需要蜇居。在蜇居之中,为未来做准备,就是在蓄势,蓄水以后开了匣放水,便可以灌溉大地。

记得海德格尔曾说过,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这块土地上。要感谢海德格尔,这位精神的探索者,为我的心里留下了一隅空白。让我在心烦意乱之际,能够冷静地思考,吟上一句“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让我在忙碌中,能够偷得浮生半日闲,欣赏一段“他年傍得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的还魂爱情。如五柳先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如东坡先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如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如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他们都是诗人,在属于自己的空白天地中,诗意地栖居。

这位考生旁征博引,撷英掇华:从余秋雨的名言,到海德格尔的精神;从鲁迅的诗歌《悼杨铨》,到庄子的语录;从《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吟咏,到五柳先生的理想展望,再到东坡先生的赤壁放歌;从守着瓦尔登湖的梭罗,到遥望乞力马扎罗之雪的海明威……其视野之广阔、材料之丰赡、信息之密集、语言之精美,令人叹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状物的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状物作文能够培养和提高同学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提高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一下状物的作文写作技巧吧!

一、仔细观察,了解物体的外部特征

观察是作文的基础,要想写好状物作文,就必须留心观察。对于动物,我们不但要观察其外表,如大小、形状、颜色等,还要特别注意观察其静态和运动时的神情和姿态,了解其生活习性。对于植物,我们不仅要对其根、茎、叶、花等部分进行观察,还要懂得植物生命的周期性,了解其色彩、形状、大小等随四季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对于静物,我们不仅要观察其形状、大小、颜色、还要了解其构造、用途等。总之,观察是状物的第一步,只有仔细观察,作文时才能栩栩如生地再现物体的形象。

二、选取描写的具体内容,有序写作

状物作文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写,这样才能让人读了以后,觉得层次清楚,对所描写的内容才能清楚地了解。由于描写的物体不同,因而写作顺序也不一样。一般来讲,写动物,往往按照先写其外表,后写其习性的顺序写作。写其外形时,可以按从头到尾、从体到肢的顺序有详有略地描述。写植物,可以按照根、茎、叶、花、果的顺序一步步观察描写。写静物,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来描写。

当然,状物作文的描写顺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时间顺序写,按生长规律写,按由远及近或从外到内等不同方位顺序写。因此,我们在作文时要灵活运用。

三、抓住物体的个性特征

好的状物作文,应力求所写物体形象逼真,让人喜爱、如见其物之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抓住物体的个性特征描绘。

“描虎不能像猫,画叶不能像花”。由于物体的类型不同,形态、习性各异,我们在描摹物体时,只有抓住它们与众不同的特征加以刻画,才能把物写真、写活。如松柏苍劲挺拔,柳树柔软多姿,小鸟雀跃在枝头歌唱,高粱笑红着脸在微风中招展……不同的物,各有特征。

四、融入感情,为文章的中心服务

一篇好的状物作文,不应只是为写物而写物,而应当通过对物的描述,表达其人格化的精神品质。在状物的同时,如果能“水到渠成”而又巧妙地表达出作者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情怀,对作文就能起到“托物言志”、画龙点睛的作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这是对状物作文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优秀的状物作文不仅能表达作者对物的外形之爱,而且能由表及里地表达出作者对物的实质之爱,让人读后从中受到感悟,得到教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记叙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1499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在高考作文中越来越受到青睐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相对于议论文来说,记叙文有其自身的优势,因为考生受思维能力和阅历的限制,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有真知灼见的文章的;而记叙文则不同,只要把事情说清楚或者把人写“活”就可以了。

虽然任何一种文体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相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高中生来说,散文是最好写的,因为现在高考的文体不限,导致很多学生不分文体,而散文形式 自由,是融记叙、议论、抒情、说明和描写等于一体的。并且散文题材广泛,凡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均可入题。因此,我们认为,记叙文写作可以散文 化,由于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人陶醉,让人喜爱。

在记叙文写作时,应防止犯以下的错误:

一、记叙文容易写成“流水账”。

很多学生在写记叙文时不能把握好哪里该详写哪里该略写,哪里需要浓墨重泼哪里需要惜金如墨,因此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写下来”。又因为受字数的限制(800多字),本身有没有细节描写的意识,所以写出的记叙文往往只有“结果”而无“过程”。

二、记叙文容易犯叙事“低幼化”的毛病。

由于受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一写作文就“无话可说”,在抓耳挠腮之余,不得不求助于“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童年时代或小学生活。当然不是不可以写童年或小 学,而是需要注意叙述角度和口吻的把握,很多同学在叙述的时候完全变成了一个“七八岁”或“十几岁”的孩子了,所思所感幼稚的很。要记住,有些事情以儿童 的眼光来看可能很有趣,可能是刻骨铭心的,但现在所写的文章是给成年人来看的(阅卷老师),因此此类文章得分很低。

三、记叙文一旦追求“写出波澜”容易走上不合理虚构的歧途。

现实生活很平淡,少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可写。而作为考场作文,平铺直叙的文章是不可能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的;而学生为了叙述的“引人入胜”,为了结果的 “出人意料”,往往会无中生有,编造故事。由于生活阅历的缺乏,生活常识的匮乏,所编的故事常常破绽百出、捉襟见肘。因此记叙文写作就陷入两难的地步:不 虚构吧,情节平淡,不能引人入胜;虚构吧,生活经验不足,细节不真实,也难以引人入胜。

记叙文散文化的优点:

一、散文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不至于写出被人贬为文体不分的“四不像”的文章。

由于话题作文的不限制文体,导致了很多学生文体不分。在写作时没有问题意识,写出的文章就“四不像”。而散文则不同,她可以记叙,可以抒情,可以议论, 可以描写,可以说明。如果以叙事为主,就是叙事散文;如果以抒情为主,就是抒情散文;如果以说理为主,就是说理散文。不至于被阅卷人评为“记叙文不像记叙 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而得分不高。

二、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因此记叙文可以围绕一个“话题”,方便考场构思。

考场时间有限,环境特殊,一般很难进行缜密的思维,更不用说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文章了。但是散文可以凭借文体自身的优势,进行发散思维,只要事物有那么 一点联系都可以被写进文章,只要适当的点一下题,就不会被人贬为“跑题”。并且,如果思维能够全方位发散,说不定还被认为是有创造、有新意的一类文呢。

三、在记事、抒情和议论中,可以阐发一点小感悟和小哲理,容易写出自我独特感受。

文章关键是写出个性。如果写记叙文,学生年龄相仿、阅历相当,所经历的事情相似,很难写出新意来;如果写议论文,高中生分析能力受认识水平、生活阅历限 制,往往是观点加材料,罗列事例,缺少分析,尤其缺少辩证分析,这样的议论文平淡无奇,很容易让阅卷老师产生厌烦感。因此,散文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出一点小感想,抒发一点小哲理,个性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写出个性,写出新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英语作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458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英语写作是中考中检测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最重要部分。提高中考写作水平,需要有效的训练。下面关于英语作文的写作方法,一起来阅读下文吧!

学生写作时,如果语句平平,只选用一些普通的、直截了当的词,那么,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根本没有可阅读行,就像是一碗没有油盐酱醋面条一样,让人提不起一点精神和看下去的欲望,呆板、单调,没有可读性。如果一篇文章要让读者有可读性、有深度,同学们更应该掌握一些高级点词和语句来装饰你的文章,突出这篇文章的彩头,使文章增添文采,给读者以不一样的感受。具体方法可以参照下面的语句:

1. 画龙点睛,一篇文章的开头很重要。

在通常情况下,英语句子的排列方式为“主语+谓语+宾语”,即主语一般都会在谓语前面。但若根据情况适当改变句子的开头方式,比如在文章的开始的时候写一些倒状语句或以状语为起始语句的开头,这样子的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如:

(1) There stands an old temple at the top of the hill.

→ At the top of the hill there stands an old temple.

在小山顶上有一座古庙。

(2) You can do it well only in this way.

→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do it well.

只有这样你才能把它做好。

(3) A young woman sat by the window.

→ By the window sat a young woman.

窗户边坐着一个年轻妇女。

2. 避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为了使表达更生动,更富表现力,同学们在写作时应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来表示同一意思,尤其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词语。如有的同学一看到“喜欢”二字,就会立刻想起like,事实上,英语中表示类似意思的词和短语很多,如 love, enjoy, prefer, appreciate, be fond of, care for等。如:

I like reading while my brother likes watching television.

→ I like reading while my brother enjoys watching television.

我喜欢看书,而我的兄弟却喜欢看电视。

3. 合理使用省略句

合理恰当地使用省略句,不仅可以使文章精练、简洁,而且会使文章更具文采和可读性。如:

(1) He may be busy. If he’s busy, I’ll call later. If he is not busy, can I see him now?

→ He may be busy. If so, I’ll call later. If not, can I see him now?

他可能很忙,要是这样,我以后再来拜访。要是不忙,我现在可以见他吗?

(2) If the weather is fine, we’ll go. If it is not fine, we’ll not go.

→ If the weather is fine, we’ll go. If not, not.

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去;如果天气不好,我们就不去了。

(3) She could have applied for that job, but she didn’t do so.

→ She could have applied for that job, but she didn’t.

她本可申请这份工作的,但她没有。

4. 适当运用非谓语结构

非谓语结构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高级结构,适当运用非谓语结构,会给人一种熟练驾驭语言的印象。如:

(1) When he heard the news, they all jumped for joy.

→ Hearing the news, they all jumped for joy.

听了这消息他们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2) As I didn’t know her address, I wasn’t able to get in touch with her.

→ Not knowing her address, I wasn’t able to get in touch with her.

由于不知道她的地址,我没法和她联系。

(3) As he was born into a peasant family, he had only two years of schooling.

→ Born into a peasant family, he had only two years of schooling.

他出生农民家庭,只上过两年学。

5. 结合使用长句与短句

在英语写作中,过多地使用长句或过多地使用短句都不好。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实际情况在文章中交替使用长句与短语,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这样不仅使文章在形式上增加美感,而且使文章读起来铿锵有力。如:

At noon we had a picnic lunch in the sunshine. Then we had a short rest. Then we began to play happily. We sang and danced. Some told stories. Some played chess.

→ At noon we had a picnic lunch in the sunshine. After a short rest, we had great fun singing and dancing, telling jokes and playing chess.

中午我们晒着太阳吃野餐。休息一会儿后,我们唱的唱歌,跳的跳舞,还有的讲笑话、下棋,大家玩得很开心。

6. 适当使用短语代替单词

(1) He has decided to be a teacher when he grows up.

→ He has made up his mind to be a teacher when he grows up.

他已决定长大了当老师。

(2) He doesnt like music.

→ He doesnt care much for music.

他不大喜欢音乐。

(3) He told me that the question was now under discussion.

→ He told me that the question was now being discussed.

他告诉我问题现正正在讨论中。

7. 恰当套用某些固定表达

(1) He was very tired. He couldn’t walk any farther.

→ He was too tired to walk any farther.

他太累了,不能再往前走了。

(2) The film was very interesting. Both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liked it.

→ The film was so interesting that both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liked it.

这电影很有趣,学生和老师都很喜欢。

(3) Your son is old. He can look after himself now.

→ Your son is old enough to look after himself now.

你的儿子已经长大,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8. 尽量使句子带点“洋味”

(1) Dont worry. Be bold and try it, and youll learn it soon.

→Dont worry. Just go for it, and youll get it soon.

别担心,大胆试一试,你很快就会学会的。

(2) Thank you for playing with us.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e time with us.

谢谢你陪我玩。

9. 综合使用各类所谓的“高级”结构

(1) Now everyone knows the news. I think Jim must have let it out.

→ Now everyone knows the news. I think it must have been Jim who has let it out.

现在人人都知道这消息了,我想一定是吉姆把它泄露出去的。

(2) We had to stand there to catch the offender.

→ What we had to do was (to) stand there, trying to catch the offender.

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站在那儿,设法抓住违章者。

(3) If her pronunciation is not better than her teacher’s, it is at least as good as her teacher’s.

→ Her pronunciation is as good as, if not better than, her teacher’s.

如果她的语音不比她的老师好的话,至少也不会比她老师的差。

10. 适当使用名言警句点缀

在写作时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用上一两句名言警句来点缀文章,不仅使文章显得有深度、有智慧,而且会让文章在评分中上一个“得分档次”。如:

(1) As the proverb says,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Though you fail this time, you needn’t lose heart. As long as you work hard and stick to your dream, you will succeed one day.

(2) There is a proverb goes like this “Life isn’t a bed of roses.” It is ture that it is likely for everyone to meet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life.

(3) In the modern world, more and more people live alone, which is not so good for our life. It is better for us to make more friends and enjoy friendship. Just as a proverb says, “A near friend is better than a far-dwelling kinsma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生看图作文的写作技巧

全文共 2291 字

+ 加入清单

看图作文是先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根据图画的内容或意思来写作的作文。学生想提高自己的看图作文写作水平,就得仔细观察图画,再根据图像,进行合理的想象写作。小编收集了小学生看图作文的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看图作文,是起步作文。小学一年级的看图说话,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是看图作文的基础。看图作文,一直贯穿于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始终,是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时,看图作文也是全国各地小学生历年毕业升学考试的一种常见形式。所以,学会看图作文十分重要。

看图作文是命题作文的基础。写好看图作文,同命题作文一样,首先要学会审题,搞清楚题目的性质。是记事的,还是写人的。是写景的,还是状物的。因为只有弄清文题的性质,才能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例如,《同桌》,主要写人;《师生情》,主要记事;《公园一角》主要写景……看清了文题,把握住题意,就不会跑题了。

看图作文是对提供的一幅或一组图的内容进行描述的习作训练。一幅或一组好的图画,是经过作者对生活的反复观察、分析,然后选取最能反映主题的画面,经过构思创作出来的。因而,进行看图作文的练习,必须认真观察,观察得细致,才能写得具体,抓住了重点,才能把图中的中心思想表达得准确。

看图作文的要求包括看图和作文两个方面。看图,就是观察。观察要有个顺序,要准确、细致、抓住重点,还要合理想象,以便准确地理解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作文就是表达,它要求将观察所得,围绕图的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具体地写出来。

看图作文就图的内容看,有看单图作文和看连图作文两种。下面,我们结合例文,具体分析一下这两种看图作文形式的写法。

看单图作文,这是看图作文的一种主要形式。它要求:围绕图的中心表达,准确而有层次地写清楚图的内容。单图一般多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比如看景物图,要分清画面景物的主次远近,确定重点,注意描写层次。《公园的一角》就是运用由远及近的写法,再现了公园一角美丽的风光。

在许多考试和竞赛中,同学们往往会遇到看图作文。面对看图作文,许多同学措手无策,抓耳挠腮,不知道去怎样写好它。今天,我就和大家围绕这个问题探讨探讨。

看图作文,顾名思议,就是先看图后作文。看图作文一般分为单幅作文和多幅图作文。

写单幅图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观察图画。同学们在写作前首先应该仔细地观察图上的画面,看清图上画的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事,画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和哪些物。人是我们观察的主要对象,所以我们特别要注意观察人的服饰、容貌、年龄、身份、表情、动作,并给主要人物取名。

2.合理想象。画面上的景物都是静止的,我们应该通过想象,便人活起来,让他们自己说话、行动,要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就是要使画面内容变成活动着的电影镜头。但这种想象必须是合理的,是表现文章中心服务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必须与画面内容一致,不能另编一套。

看图作文,是起步作文。小学一年级的看图说话,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是看图作文的基础。看图作文,一直贯穿于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始终,是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同时,看图作文也是全国各地小学生历年毕业升学考试的一种常见形式。所以,学会看图作文十分重要。

看图作文是命题作文的基础。写好看图作文,同命题作文一样,首先要学会审题,搞清楚题目的性质。是记事的,还是写人的。是写景的,还是状物的。因为只有弄清文题的性质,才能确定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法。例如,《同桌》,主要写人;《师生情》,主要记事;《公园一角》主要写景……看清了文题,把握住题意,就不会跑题了。

看图作文是对提供的一幅或一组图的内容进行描述的习作训练。一幅或一组好的图画,是经过作者对生活的反复观察、分析,然后选取最能反映主题的画面,经过构思创作出来的。因而,进行看图作文的练习,必须认真观察,观察得细致,才能写得具体,抓住了重点,才能把图中的中心思想表达得准确。

看图作文的要求包括看图和作文两个方面。看图,就是观察。观察要有个顺序,要准确、细致、抓住重点,还要合理想象,以便准确地理解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作文就是表达,它要求将观察所得,围绕图的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具体地写出来。

看图作文就图的内容看,有看单图作文和看连图作文两种。下面,我们结合例文,具体分析一下这两种看图作文形式的写法。

看单图作文,这是看图作文的一种主要形式。它要求:围绕图的中心表达,准确而有层次地写清楚图的内容。单图一般多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比如看景物图,要分清画面景物的主次远近,确定重点,注意描写层次。《公园的一角》就是运用由远及近的写法,再现了公园一角美丽的风光。

在许多考试和竞赛中,同学们往往会遇到看图作文。面对看图作文,许多同学措手无策,抓耳挠腮,不知道去怎样写好它。今天,我就和大家围绕这个问题探讨探讨。

看图作文,顾名思议,就是先看图后作文。看图作文一般分为单幅作文和多幅图作文。

写单幅图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观察图画。同学们在写作前首先应该仔细地观察图上的画面,看清图上画的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的事,画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和哪些物。人是我们观察的主要对象,所以我们特别要注意观察人的服饰、容貌、年龄、身份、表情、动作,并给主要人物取名。

2.合理想象。画面上的景物都是静止的,我们应该通过想象,便人活起来,让他们自己说话、行动,要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就是要使画面内容变成活动着的电影镜头。但这种想象必须是合理的,是表现文章中心服务的,主要人物和情节必须与画面内容一致,不能另编一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34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审准话题

审题是作文成败的第一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应试时应慎重。审题准确,作文就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审题失误,写得再好,最多也只能得一半左右的分数。就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而言,审准题意就是要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即通常所说的背景语、启发语、话题语、强调语)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全面确切地理解文题的所有含意,这是理解话题作文的关键。具体方法为:第一步,读“背景语”和“启发语”,巧借“启发语”的提示,弄清“背景语”的隐含意义,弄懂题目要求写的就是“话题语”。第二步,弄清“强调语”有哪些要求,即弄清立意、文体、拟题、字数等要求。第三步,应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为确保“符合题意”,在写作时,尽可能在开头点,中间提,结尾扣,这样,写就平稳的扣题文应该不成问题。

二、选妥文体

“文体自选”,不是多种文体的综合,而是为考生提供选择最擅长文体的自由。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写出来的文章就应该具备这种文体的特征,从而做到“符合文体要求”,而不是“四不像”。那么怎样选择文体呢?这就要根据作文的“提示语”和“要求”来考虑。若需要通过自己忆、记、闻,或涉及写人物、事件、景物、场面时,一般应选择记叙文;若需要介绍、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时,就应选择说明文;若需要阐述主张、表明观点,自然选择议论文。如果有的内容兼用几种体裁都可以时,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采用的文体。但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文体,都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自己的才华。比如,擅长形象思维,会编故事,善于记叙、描写的同学,可选择记叙文,甚至可以选小说、童话等文学体裁;擅长推理,逻辑思维强的同学,则可选择议论文。

三、立意创新

古人云:“意高则文胜。”高考作文立意,正确是前提,但要达到我们所说的“成功”,则还要力求“深邃、高远”。判断一篇作文的立意是否深邃、高远、有创新,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①文章有没有在深度上有所建树,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是不是有超越大众化的见解,甚至创见。②有没有对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关注。③有没有深远的历史感与现实感。④有没有预见性。⑤有没有健康的审美情趣与高尚的情操。⑥有没有哲理性的思考……考生要在考场上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确非易事。文章要想出新,立意必须新奇。首先,要有超越一般的眼光,有时代责任感,意志坚定,情趣高尚。其次,要有历史感和预见性,能透析事理,升华哲理。再次,要从多角度联想,对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寻求多种答案,从中选择最新最佳的角度来立意。此外,还要从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中选取素材,写别人所未写,立别人所未立

四、拟靓标题

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阅卷老师慧眼为之一亮的第一点。遇到“题目自拟”的作文话题,最好不要直接引用话题做标题,要尽力展示个人才华,尽量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的好标题,为获取高分奠定基础。好的标题应该是准确、简洁、新颖、别致,耀眼夺目,富有文采。拟题方法主要有①巧用修辞,如《让孤独飘飞》。②引用诗词、歌曲,如《我心中,你最重》。③改装名作,如《道德苦旅》。④术语嫁接,如《心灵比色卡》。⑤妙用标点,如《学生上网:喜耶?忧耶?》。⑥巧用数字,如《父爱“二十三”》。⑦巧借公式,如《天赋+努力=成功》等。但不论怎样拟写,都要注意锤炼词语,切合主旨。

五、合理选材

在作文中,材料往往承载和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观点,因此,应选择具有文化气息、蕴含人生哲理、闪耀情感光华、积极健康、引人向善、启人心智的材料。具体来说,应做到两点。一要精当。所谓“精当”,是指所选用的材料能有效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主题,没有偏离之感,没有叠加之嫌,更没有虚假之疑。二要“新颖”,即所选材料应具有时代气息,能反映社会的“热点”与“亮点”,有生活色彩,有个性特征,有独到的发现等。从范围及方式上,选材可收揽古今、链接中外、紧扣时政要闻、钻探书籍、“播放”影视、“过滤”生活。总之,要根据话题,用大视野去搜寻,大浪淘沙般筛选,选出有深意、典型、鲜活、切合主旨的材料进行写作。

六、巧妙布局

布局关系到文章的整体质量,所以写作时应认真勾画文章经纬,做到“结构完整”,力求“构思精巧”。①可采用“题记+正文”的形式,结构全文。好的题记具有意蕴丰厚、情味绵长、语言精美等特点。巧设题记可以开宗明旨,可以创设情境,也可以展露才情,它能一下子拨动阅卷者的心弦,对你的文章顿生好感。②可采用“母题+标题”的形式。把一个大的话题或意旨切分成三至四个既有内在联系又各具独立性的部分,并配以精当的小标题,既可以收到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写作实效,也可以给阅卷者以结构清晰、脉络分明的良好印象。③可采用“引言+正文”的形式。好的引言,能升华思想感情的火花、生活哲理的闪光和人生意义的感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④也可采用数字化分节,一目了然,自然流畅。此外,语段上要错落匀称,长短相间,也能使文章体现一种建筑美。

七、精心开篇

古人云:“通篇之纲领在首段,首段得势,则通篇皆佳。”因而,我们必须精心开篇涂彩,力求让阅卷老师一见倾心。作文毕竟是个认识美、发现美、感悟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及其具体的体现,阅卷老师只有从你文章的开篇中获得审美意趣,才能在这种情感的作用下给你高分。开头方法常见的有:①开门见山,开宗明义。②描写环境,引出人物。③特写镜头,勾人心魄。④设置悬念,引人入胜。⑤编述故事,饶有情趣。⑥设疑发问,促人深省。⑦欲扬先抑,步步为营。⑧巧引名言、歌词、谚语等。但无论哪种开头,都要以新颖独到、别致小巧的简约文字,提纲挈领,自然引起下文。

八、写好结尾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作文也一样,不可轻视。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散,黯然失色;写得好,则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大添异彩,从而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总的来说,文章结尾应简明有力,留有余韵,让人流连忘返。就内容而言,可采用启迪人心的结尾、诗情画意的结尾、促膝谈心的结尾、照应开头的结尾、激励号召的结尾、卒章显志的结尾等;就形式而言,可采用问句式、引用式、抒情式、点睛式、呼告式、比喻式、反复式、排比式等不同形式的结尾。具体要根据文体、内容和需要决定。但不管使用什么样的结尾,都要使主旨更鲜明,结构更严谨,内容更富有文彩、更有创新意识,使文章更具魅力、更吸引人。

九、美化语言

语言不仅是作文思想内容的载体,更是阅卷者产生美感的契机。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将直接影响印象分的判给。所以,在写作中要用自己最好的语言,让阅卷者在愉悦中对你的作文产生一种“偏爱”。怎样的语言才是最好的语言呢?活泼的、有灵气的、富有表现力的,能给人以审美享受的,能感染人打动人的语言才是最好的语言。美化语言的方法主要有:①可用修辞手法装扮,使之富有韵味。比喻、排比、对比、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收到新颖含蓄的奇妙功效。②可用变化的语言装扮,使之摇曳多姿。如采撷新词新义为文章增添鲜明的时代气息;创新语言,在汉语语言规则允许的范围内作新意搭配,使语言显得奇崛;变动语序,加强表达效果,令语言焕然一新;变换句式,长长短短、整整散散、节奏变化,语言的韵律美自然生成……③可用流行话语装扮,使之灵动活泼。同时,能起到化平淡为神奇的功效。④可用智慧的话语装扮,使之更有内涵。智慧的话语(包括幽默的话和蕴含哲理的话),在作文中恰当运用,不但使文章增添分量,更让埋头苦批的阅卷老师开心笑一回,实实在在地轻松一回,从而会不经意地给你记上一功。⑤可用古诗词装扮,使之尽显才气。可直接引用穿插在行文中,为文章增色添辉;或间接变用,机智地使它适合行文的要求;也可在它触发下写出诗情画意或意蕴深厚的文字来。

十、注重文面

文面是给评卷者的第一印象。作文卷面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评卷老师的情绪。有的考生文章写得不错,卷面却东拉一下、西抹一下,让人见了就没有好感,无形中加大了失分因素。所以我们在写作中必须注重文面质量。具体地说做到“三清”、“三适”、“三要”、“三不要”。“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适”,就是书写认真,快慢适可;字写在方格中间,大小适中;均匀落笔,轻重适度。“三要”,就是时间要控制在一小时以内,每小节前要空两格,字数要达到规定要求。“三不要”,就是用吃得准的字,不要写错别字;用规范字,不要写繁体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标点符号应灵活运用,不要一逗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中议论文写作格式

全文共 1778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格式,欢迎阅读。

一、什么是议论文

当我们了解生活中的某件事、某个现象或某些问题时,总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观点,把这些看法、主张和观点表达出来,并加以阐释,就是议论。

写成文章,就是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议论、说明、记叙、抒情、描写

(一)论点:是作者对要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

二、议论文写作格式

1、论点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

②开篇

如《改造我们的学习》

③文章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积贮疏》

④结尾

如《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

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3、论证

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三、议论文写作格式范文

学会舍弃

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获得了高空中歌唱的自由;壁虎因勇敢地挣断了尾巴,得以在危难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算盘若填满自己的空位,”座无虚席”,必将丧失自己的运算功能。

对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舍弃。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我们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大脑是一个仓库,不管仓库多大,一种东西充斥其中时,另一种东西定然无法进入。比如读书,当我们痴醉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刀光剑影中,我们又怎能潜心于复杂的几何方阵,怎能专注于浩繁的英语单词呢?想读的和该读的,你必须在两者间作出选择。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作出类似的选择。舍弃应该舍去的,你便是智者;舍弃不该舍去的,你就是愚夫。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而有些人,终生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为了庸俗的追求,他们舍弃了人格和道德,舍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错误的舍弃,使他们的一生龌龊卑鄙。

正确的舍弃,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品格。据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原本是张、叶两家争执之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他舍弃了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慨,认为“让他三尺又何妨”,而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六尺巷”。那位宰相,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气量和胸怀,怎会作出如此的舍弃?

正确的舍弃,不会像随手扔掉废纸团那样轻而易举,它还需要勇气。因为舍弃就是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有句古话说: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大多人都是好面子的,总想向别人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因而要我们这些好面子的人来承认自己的不足当然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当我们发现自己走在错误的道路上的时候,不要犹豫,不要不好意思,要果断的选择舍弃,无谓的坚持只会使事情越变越糟。

你向往山居的清静,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柔美与温馨。我们应该学会舍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考语文微写作夺分技巧

全文共 7097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统一命题时出现的小作文,实则就是一种微写作。分省命题后,部分省份仍保留了具有微写作意义的小作文(如2005年重庆卷、2014年北京卷、2011—2014年江西卷等)。相对于大作文容易出现的“假大空”应试体症状而言,微写作贴近生活、紧扣教材、联系时事的命题特点更有利于考生抒发真情实感,客观描述事物,准确表达观点。

微写作的考查要求常常与表达方式、修辞、句式、人称、角度等语言表达联系起来。从本质上说,微写作是语言综合运用题。微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改写、扩写、缩写、仿写以及种种片段性写作。

从表达方式看,我们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下面我们逐个说明。

—————■记叙类■—————

【技法指导】不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

【例题】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后,在元丰五年到城东南30公里的沙湖准备买田终老,写了首词《定风波》。请将其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扩写成一篇短文。要求:①以第一人称写作;②侧重于叙事;③有反衬的手法;④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结构完整。

☆考场佳作☆

我定下心来,在沙湖买下那几亩幽僻的地,就把自己托付给这儿吧。

揣着地契,我适然而回,路上鸟儿啁啾。半路忽然下起了小雨,拿雨具的人早已回家了,同行人只得冒雨前行。不一会儿,路变得泥泞起来,难走起来。同伴都埋怨这鬼天气。雨水顺着大家的头发流下来,衣襟湿透了,一副狼狈相。我暗自发笑,如此雨天,真爽快呀!雨滳滴答答地打在一片竹林间,我伏下身子,随手采了几蔸嫩笋,同行者的身影已消逝在前方,眼前美酒、脆笋似乎正飘香。一点风雨怎能吓倒我呢?雨停了,太阳与路旁的野花正艳着,似乎在对着我笑呢。

有这样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地方,真好呀!(江西省南康中学 谭新阳)

【点评】习作通过同伴冒雨前行的狼狈来反衬“我”在雨中漫步的悠闲,对比鲜明、叙述得当。

—————■描写类■—————

人物描写类

【技法指导】可以从正面切入,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直接刻画人物形象;也可以从侧面切入,借助景物或者描绘他人等间接描写来烘托人物,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例题】参照杜甫的画像,结合你对杜甫的了解,请你发挥联想与想象,对杜甫的画像作一番描绘。要求:运用第二人称,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写作点拨】写作时要有条理,可以由上而下进行描写,也可以由下而上进行刻画。同时注意详略得当,突出杜甫的神韵,体现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另外,也可以适当引用杜甫的名句,运用排比、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方法以增添文采。

☆考场佳作☆

风急天高,残阳西下。杜甫,你为何孤独地端坐于兀石之上?你愁眉紧锁,如一抹挥之不去的浓云久久地笼罩在你那沧桑的额头。你的目光幽然,若有所思;你的两鬓霜染,面容憔悴;你那稀疏的胡须在秋风中瑟瑟作抖。你注视着远方,用目光亲抚着那一片你深爱着的大地。你双手抱膝,宽大而陈旧的衣袍却永远罩不住你那旷世的傲骨。秋风为你漂泊的经历而痛苦,淡云为你贫病的窘境而忧愁,苍石为你难酬的壮志而低泣,但你依然用高远的目光寄托着对盛世的期盼。(江西省南康中学一考生)

【点评】习作巧妙地化用杜甫的经典诗句,以描绘杜甫的精神风貌。语言优美,描写生动。

景物描写类

【技法指导】要抓住景物的独特之处,发挥想象,变换观察角度,调动各种感官,做到绘声绘色。同时还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将主观上的喜怒哀乐融入客观的景物描写中,做到情景交融。

【例题】以“啊,好美的一条河”为开头,联系生活,描写一个画面。要求: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写景动静结合,描写生动优美,200字左右。

【写作点拨】此题要求对“一条河”进行描绘,可以写自己所见,也可以写自己所想。写作时要注意写景的顺序,可以用“听”“看”等动词或者“河里”“河岸”等方位名词来标记。如果能在写景的同时,赋予“一条河”以人格化的色彩,从而做到虚实结合,就容易高人一等。此外,整个文段还要能表达一个中心,如表达对河的喜爱之情或者由河而生发出的某种人生感悟。

☆考场佳作☆

啊,好美的一条河!河水静悄悄地流淌着,哺育着两岸的花草树木。初晨的阳光洒落在河面上,此时的河仿佛是一个刚出浴的美人,脸上透着绯红的光,不时地整理着湿漉漉的秀发,显得静谧、安然。水面波光粼粼,近处的鱼儿在水面自由快乐地嬉戏着,不时地噔个气泡,来个翻滚。水面飘着雾气,朦胧了周围的森林。林中不时飞出几只鸟,传出几声鸟鸣,仿佛是应和水中的鱼儿们。群山拥抱这条河,河水哺育着这群山。突然,鱼儿们仿佛听到了什么,都争相跳出水面,尾巴在空中甩出几丝水雾。原来,是渔夫的吆喝声啊!(江西南康中学 刘艳平)

【点评】习作先总写河的特点,再由近至远依次写了河里的鱼儿、河边的飞鸟与群山等景物,条理清晰、动静结合、描写细腻。

场面描写类

【技法指导】场面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描写。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使场面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写作时要注意两点:(一)点面结合,有序可循;(二)活动为主,突出气氛。

【例题】根据下面的情境写一则短文,描述课堂情境。

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音响过了5分钟,老师还没有下课的意思,不少同学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

要求:(1)要描写人物神态和心理活动;(2)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写作点拨】此题富有生活气息,大多数学生有切身体会,能够抒发真情实感。写作时可以通过勤奋好学的学生与心不在焉的学生之间的对比,也可以通过师生之间的“对峙”,把“不少同学”那种欲言又止、敢怒不敢言的焦急而矛盾的心态体现出来。

☆考场佳作☆

已经过了5分钟,老师还是稳如泰山,岿然不动,似乎没有听到那长长的悦耳的下课铃声……教室里慢慢地传来阵阵骚动声,很多人开始蠢蠢欲动,一张张脸上呈现出各种表情。瞧,第一组中间的那长发男一脸紧张与迫切,似乎像一艘船在波涛中欲达彼岸。第二组后排的那平头男则表现出一脸愤怒与激动,似乎在埋怨老师,恨不得要上去痛扁他一顿。第三组前排的那马尾辫则表现出一脸安然自若,她无视周边的一切,心如止水认真听着老师的讲话……种种形态与表情尽收眼底,胜似卢沟桥的狮子一般,千奇百态。他们内心似波涛、似巨浪不停翻滚……人虽在而心已飞,难道只为等待老师口中的那一句“下课”?(江西南康中学 朱占亮)

【点评】习作语言风趣诙谐,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学生,在形象的描述中不动声色地表露出对不安心听讲的学生的批评之意。老师的专注与学生的躁动,在鲜明对比中刻画了“下课铃响后”那种特定场合下的特殊情形。

—————■说明类■—————

【技法指导】说明类微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视作品,可以是场所、建筑、时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画等。事物说明文的写作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画说明文重在准确、全面。说明类微写作的技巧在于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依据合适的说明顺序,围绕事物的特征来进行写作。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

【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作文。

在绵延不断的时间流动中,人们设立了一个个的节点,这些日子叫作节日。团圆与亲情、浪漫与爱情、狂欢与喜悦、追思与缅怀……中国人的各种情感都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一个个传统节日里。

请根据你的经历与理解,选择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段说明性文字。要求:(1)开头点明说明的对象;(2)说明顺序要合理、清晰;(3)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须引用一句与之相关的古诗。

【写作指导】此题意在唤醒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关注与重视,在传统节日式微的现状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传统节日有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考生先要选择好一个自己熟悉的传统节日,不能把国庆节、劳动节、妇女节、母亲节等当作传统节日。写作时,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行文,如所写节日的时间、来由、习俗、文化意蕴等。作比较可以是横向的(与其他传统节日比较),也可以是纵向的(自身的比较)。

☆考场佳作☆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童稚时,我们便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中领略了扫墓者对先人的追思、缅怀场景。与喜庆的春节不同,清明节主要表现的是一种凄婉、哀伤的节日气氛。清明节的活动有很多,比如吃艾叶米果、扫墓、摇旱船等。人们以此来缅怀祖先还有故去的亲友。这些祭祖活动,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以及孝道文化的源远流长。清明时,人们也会参加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插柳等活动。清明节既有祭祖、追念先人功德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江西省南康中学 廖薇)

【点评】习作从缅怀先人之悲与踏青游玩之乐两个方面对清明节的含蕴进行了阐述,内容翔实,详略得当。

—————■议论类■—————

【技法指导】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例题】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2014年高考北京卷)

☆考场佳作☆

天下的迎来送往,当然有实用的,但更多的是玩虚的。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成年人了,回家干吗还要送啊?但人家一送再送,一直送了十八里。新兵入伍去军营,行李物品并不多,干吗要送啊?但政府每年都要组织人马敲锣打鼓。人家图的,都是温馨感受,滚烫情怀。同理,家长送子女参加高考,并不是因为子女需要家长帮什么忙,而是父母对儿女情感的直接抒发。家长送一送,温暖又贴心,干吗要反对?(《送一送,更温馨》北京一考生)

【点评】习作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用梁祝送情人、政府送新兵,类比父母送考生。观点旗帜鲜明,说理形象生动。

—————■应用类■—————

【技法指导】此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

【例题】请你以一位热心公益的环保志愿者身份,给所在城市(X市)的居民写一封倡议书,就改善污染状况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字数200字左右。

☆考场佳作☆

倡议书

亲爱的X市居民:

您好。最近一段时期,我们都深受雾霾之苦,大家对这种严重污染天气带来的危害有切肤之痛。现在政府已经向雾霾“宣战”,我们每一位市民也应该行动起来!在此,我们恳切倡议如下:一、减少私家车出行,多乘公交地铁;二、节约水电,不浪费纸张;三、垃圾分类,支持资源回收利用;四、适量点餐,参与“光盘”活动。以上举措,都是举手之劳,却能为改善X市大气环境发挥重要作用!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从此时此地做起,从自身做起!如果我们都是治霾人,不信蓝天唤不回!

倡议人:一位环保志愿者

某年某月

【点评】习作符合倡议书的写作要求,详细地交代了倡议的背景和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倡议内容,语言简练得体,且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抒情类■—————

【技法指导】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

【例题】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2014年高考北京卷)

☆考场佳作☆

请为我喝彩

十八岁,是一道门槛,跨步出去,就是广阔的天地。

十八岁,是一把竖琴,随手一弹,就是动听的旋律。

十八岁,是一列和谐号动车,鸣起笛,就能驶向远方。

十八岁,是花朵,是生机盎然,是绚丽多姿的图画;是蓄势待发,是锐不可当,是蓬勃向上的力量;是我从今往后的每一个笑容。

十八岁,请全世界为我喝彩!

【点评】习作把十八岁比作门槛、竖琴、动车,既贴近生活,又形象生动。文辞优美,富有感染力。

实战演练

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写作点拨】颁奖词是对人物事迹和精神的高度概括,写作时首先应对写作对象有充分的了解,力求用最简洁的文笔,勾勒人物的主要事迹,彰显人物精神。比如蔺相如最闪亮的事迹莫过于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而刘和珍是鲁迅笔下真正的猛士,她敢于直面敌人的刺刀。另外,颁奖词的语言要求意蕴丰富、自然流畅,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参考范文】

(示例一)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渑池赴会,舌战群狼;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伟哉蔺相如,千秋美名扬!

(示例二)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激励我们每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盛,“奋然而前行”!

实战演练

庄子在《逍遥游》中为我们塑造了一只展翅翱翔、博击长空的大鹏形象。那么,当大鹏在高空中飞翔时它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你发挥想象,描写大鹏当时的所见所感。

要求:(1)使用第一人称;(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3)想象合理,结构相对完整;(4)不少于200字。

【写作点拨】此题材料来源于教材,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回归教材文本,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时,要以“我”的口吻,突出“我”俯瞰大地的雄姿英发,以及“我”不肯安于现状,奋翅飞向“启明之方”的南海,勇于超越自我的胸怀大志、向往光明的形象。可以直接描述,也可以通过和蜩与学鸠等小鸟的自我夸耀、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对比来凸显“我”的所见所感。

【参考范文】

飞得高,看得远啊!果真如此。天空是我自由翱翔的舞台,云彩是我搏击长空的佳影,阳光是我驰骋天地的源泉。我要飞得更高,让那些目光短浅的小斑雀只能妒忌;我要飞得更远,让那些自命不凡的人们只能羡慕。听,那惊涛拍岸的声音,像观众的掌声,此起彼伏;看,那飞奔的骏马,在我看来,也只是一只只蚂蚁。我看到江河在奔腾不息,我看到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犹如一位矗立的猛将,像穿着甲胄的勇者,守卫着祖国家园。我也要做那样的勇者,我相信我能做得更出色。(江西省南康中学 肖霆)

【点评】文脉清晰,感情真切,活现了大鹏的雄心壮志与广博胸襟。、

实战演练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之舞雩,咏而归。(《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联系课文内容,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写一段200字以上的文字,重点刻画“莫春”时节的景物和“咏而归”的神态。

【写作指导】这是曾晳基于自己的政治主张而描述的一幅理想中民风淳厚、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图。所以,描述出来的“莫春”景象应该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而不能是死气沉沉或者残败落寞的。对人物“咏而归”的神态描写要反映出人物自由而愉悦的心境。由于涉及的人物比较多,刻画时最好能够以点带面,以个别写群体。

【参考范文】

露湿春草,竹叶滴音。风轻轻地一舞,便掠起泥土氤氲的生气,清新而纯净。莺歌穿柳,燕尾剪窗,阳光肆意地一洒,便铺下空中弥散的春意,勃勃而盎然。身着春服的五六个青年,和六七个欢笑奔跑的稚童,在沂水边踏青。他们昂首引颈,神采奕奕,正唱着一曲动听的歌,迈步而行。他们走在一片绿色的春意里,哼唱着张扬而充满活力的歌曲。与莺歌燕鸣相牵相绕,织成一首春的交响曲,在广阔的春天里凝成一片深重辽远的跫音。(江西省南康中学 袁聪)

【点评】佳作把重心放在刻画“咏而归”的人物神态上,排比手法的运用让文章语言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

实战演练

某学校有口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请针对该口号(三句话)的语言表达,写一段200字以上的评论文字。

【写作指导】这是一篇评论性的小作文,评论的对象为学校口号的语言表达,而非口号的内容。在写作过程中,有些同学对此口号施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等进行论述,偏离了命题的要求。此题类似对广告语的鉴赏,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分析的能力。写作时层次要清晰,可先按总分顺序阐明口号的含义,然后分析其使用的表现手法,最后再指出可能产生的宣传效果。

【考场佳作】

我觉得这个学校的口号非常新颖,很有创意。它利用“一切”“为了”“学生”三个词的顺序颠倒,组成了三句不同意思的话。“一切为了学生”是说学校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了学生,强调的是目的。“为了一切学生”是说学校为的是所有的学生,强调的是学生的范围。“为了学生的一切”是说学校为的是学生的整体素质而非学习成绩等某一方面,强调的是学生的整体性。这三句话组合在一起,就是说学校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所有学生的一切。该口号只有三个词,但其表达出来的意思却很清晰,简单明了,使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让人一看就能明白学校的用意。

【点评】习作准确地理解了命题的意旨,从三句话的侧重点进行评论,对学校口号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评述。思路清晰,见解新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英语写作50条常用短语句子

全文共 222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英语写作中有不少短语和表达大家会经常用到,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英语写作50条常用短语句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 经济的快速发展 the rapiddevelopment of economy

2.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稳步增长theremarkableimprovement/ steady growth ofpeople’s livingstandard

3.先进的科学技术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be 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5.人们普遍认为 It is commonly believed/ recognized that…

6.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social development

7.引起了广泛的公众关注 arouse wide public concern/ draw publicattention

8.不可否认 Itis undeniable that…/ There is no denying that…

9.热烈的讨论/争论 a heated discussion/ debate

10.有争议性的问题 a controversialissue

11.完全不同的观点 a totally different argument

12.一些人 …而另外一些人 … Some people… while others…

13. 就我而言/ 就个人而言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Personally,

14.就…达到绝对的一致 reach an absolute consensus on…

15.有充分的理由支持 be supported by sound reasons

16.双方的论点 argument on both sides

17.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18.对…必不可少 be indispensableto …

19.正如谚语所说 As the proverb goes:

20.…也不例外 …be no exception

21.对…产生有利/不利的影响 exert positive/ negative effects on…

22.利远远大于弊 the advantages far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23.导致,引起 lead to/ give rise to/ contribute to/ result in

24.复杂的社会现象 a complicated social phenomenon

25.责任感 / 成就感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ense of achievement

26. 竞争与合作精神 sense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27. 开阔眼界 widen one’s horizon/ broaden one’s vision

28.学习知识和技能 acquire knowledge and skills

29.经济/心理负担 financial burden / psychologicalburden

30.考虑到诸多因素 take many factors into account/ consideration

31. 从另一个角度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32.做出共同努力 make joint efforts

33. 对…有益 be beneficial / conducive to…

34.为社会做贡献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ety

35.打下坚实的基础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36.综合素质 comprehensivequality

37.无可非议 blameless / beyond reproach

38.加大了…的可能性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39.致力于/ 投身于 be committed / devoted to…

40. 应当承认 Admittedly

41.不可推卸的义务 unshakable duty

42. 满足需求 satisfy/ meet the needs of…

43.可靠的信息源 a reliablesource of information

44.宝贵的自然资源 valuable natural resources

45.因特网 the Internet (一定要由冠词,字母I

46.方便快捷 convenient andefficient

47.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in all aspects of human life

48.环保(的)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lyfriendly

49.社会进步的体现 a symbol of society progress

50.科技的飞速更新 the ever-accelerated updating of scienceandtechnolog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说写作技巧精选

全文共 14838 字

+ 加入清单

创作已不是初学者的工作了,它是一种行业。小编收集了小说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这样的一个事实:创作已不是初学者的工作了,它是一种行业。作为谋生之道,它为男人们和女人们所孜孜不倦地从事着。相对说,创作是一种收入优厚的行业,这就吸引了一年比一年多的干这行的人。竞争日益激烈,失败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这一行业令人苦恼的特征是,或是得到读者的承认,或是遭到他们的拒绝,这两者间的分界线往往是难以辩明的。比起作者所意识到的更为经常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小说已经“相当不错”了,只要稍加改动,就可以为人们所接受。这种改动虽然看来并不大,但却是必不可少的。迈克尔·安吉洛说过,“没有价值的东西可以造成尽善尽美,而尽善尽美却是没有价值的东西。”照此来讲,有抱负的短篇小说家可以这样对自己说:没有意义的东西可以为人们所拒绝,而拒绝却不是没有意义的。正是重视这些“琐细不足道的小事”,成了能干的文学巨匠的特征。得到承认的作家和初学者之间的真正区别只在于,他们掌握技巧的能力是不同的:他们写作的题材是一样的,他们的不同主要在于运用技巧的能力。

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判断一位短篇小说作者的写作技巧。首先是看他对结构的掌握,这可以衡量一个作者的构思能力;它还表现了一个作者的观察力、认识水平和归类、剪裁的能力。再就是看作者艺术地表现他的题材的能力。在这方面对技巧的掌握,包括能把写作素材糅合成一篇小说,并使读者意识不到其中的人工痕迹,而只是受它影响。这是一种“隐藏艺术的技巧”它来自语言知识的宝库。一个作家的这两种才能(构思能力和表现能力)应同步发展。说这两种才能中的一种比另一种更重要是荒谬的,就像说为了运输的目的,运载工具比动力更重要一样荒谬;两者缺一,便不会有运输。同样,构思和表现若两者缺一,小说就不会存在了。不过,构思先于表现,这就是我要求你们在考虑表现之前先考虑构思唯一理由。

短篇小说作家要记住的首要的事情是,短篇小说是一种现代的文学形式,它同爱伦·坡的“故事”之间已是相距甚远,就像巨型海轮和富尔顿最早的汽船之间的相距甚远一样。它不是只考虑创造一种单一的情感方面的效果,也不只是一种篇幅短的小说。如果篇幅短就是它的唯一标准,那长篇小说中的一章也就可以成为短篇小说了。与长篇小说作者的任务相比,短篇小说的作者的任务同剧作家的任务要更为接近些。从剧作家那里,短篇小说作者可以学到有用的一课。

为了最后描述两类人的聚合,剧作家挑选了所有的事件。在这些聚合中,有一种语言上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两类人中的一类是角色,另一类人则是角色行为的刺激因素。作者一旦掌握这种技巧上的区别,他就可以在自己的小说中获得协调统一,这种协调统一能成功地保持读者的高度兴趣。通过角色对刺激他行为的因素所作的反应,他的性格便得到了展现。在所有形式的小说写作中,情形也正是如此,不管是写长篇小说还是写戏剧,或是写短篇小说,所有搞创作的人的目的都是相同的——能过角色对于生活中种种刺激因素的各自反应,表现人物性格。

我们可以说,作者是在一系列的聚合和交流中刻画他的人物的。这些聚合或交流可以被归为一些描述单元。这一认识可以把关于现代小说的定义修正为如下所述:一篇小说是一个人对一些事物的描述,这些事物在他或别人的身边发生,这种描述是在一系列的聚合或交流中完成的。

只提供一些描述单元,并不能构成情节。情节是由危局或转折点构成的。由小说情节引起的读者兴趣和由描述单元引起的读者兴趣可能是(并且常常是)迥然不同的。然而,它们又经常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读者难以分清哪是自己对情节的兴趣,哪是自己对描述单元的兴趣。一般来说,这样讲是没有问题,从作者的观点看,他所处的题材在技术上可被归为一些描述单元,他将这些单元同情节转折点结合在一起,使两者相互交融。

这样,小说格局最终表现为一系列片断,也就是描述单元。然而,在这些片断中,还可以进一步分解,这是最基本的:

1、 刺激因素(通常是别的人物)

2、 角色。

3、 角色反应,对角色性格的刻画。

当我们进行以场面为单元的讨论时,就会看到,在理想的展开的描述单元中,交流是一个角色(他怀有一个要即刻实现的意图)同另一种角色或一种和力量(他们反对前者要即刻实现的意图)遭遇和冲突的结果。这样,在每一场面中,角色中的意图是所不同的。由此,在激起读者兴趣方面,场面或描述单元是可以自立的。

另一方面,当读者意识到一个描述单元同主要故事情节是有联系时,认识到由于在这个场面或描述单元中发生的事,这篇小说中会有危局或转折点,那他对这个单元的兴趣就会大提高。因此,一个决心激起并保持读者兴趣的作者,就应当为小说选择这样的描述单元——它们导致了整个小说的情节转折点。

一篇短篇小说必须有开端,结尾和主体。开端讲明小说所要叙述的问题(这也是故事主角面临的问题)提供解释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的材料,陈述在前发生的事,以使小说叙述问题合情合理又饶有趣味。结尾表现最后行动,通过这种行动、主角(或者由主角造成的力量)解决了小说开端提出的问题。小说主体就是故事本身,它表现主角在一系列聚合、交流中,试图解决小说主要叙述问题。

这样,一篇小说在结构上的限度就很简单了,紧持这些简单的结构方面的限度,并不是一个难于满足的要求。初学者和得到承认的作家都能认识到这些。

学习短篇小说艺术形式的人可能想知道,为什么一个作者的作品为人们所接受,另一位的作品却遭到拒绝;而两位作者所处理的题材在本抟上又是相同的。有时,这种题材方面的相同达到如此程度——在开端部分,它们包含了同样的叙述问题;在主体部分,这它们包含有完全相同的冲突斗争;到了结尾,它们对同一问题又有着非常相似的解决。遭到拒绝的原因在于某种缺陷,它或是在于故事本身(我们将它归类为构思),或是在于场面(我们把它归类为描述)。

由于为人接受的小说和遭到拒绝的小说都能被压缩为提钢,而这些提钢又会因为它们彼此相似而引人注目,受到拒绝的原因就不会是构思方面的缺陷;遭到拒绝的原因一定在于描述。

两位作者可能选取同样的事件,但他们对事件有着各自不同的安排(特别是在我们从构结构的角度出发把它们归类为开端的小说的那一部分);这会使一位作者的小说因趣味盎然而为人所接受,而别一位作者的小说又因索然无味而遭到拒绝。

更为经常的是,遭到拒绝的原因在于,在展开的过程中,在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中,他的描述缺乏艺术性,对没有幻想力的读者来说,它偏离故事主线太明显了;这是描述中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在多数遭到拒绝的小说里,作者往往在通过精描述单元建立起真实的幻象之前,就过于热心地要把故事对读者讲个一清二楚。另一方面,当一篇小说因缺乏情节而遭到拒绝时,它的作者又往往只提供了描述单元,而没有使它们同故事或情节转折点交织在一起的作者,是可以使任何事件富有趣味的;而富有趣味正是首要条件。这一条件的实现主要靠描述,而不是情节。

出版界的读者对一些“相当不错”的稿子,常常给予这样的评语:“差那么一点儿,还不够小说味儿。”而一篇在其它方面并不怎么样的小说,却常常被出版界接受了。这是因为尽管它有种种不足,却富有戏剧性;这种戏剧更多地是在描述方面,而不光是靠情节。我们开始读两部小说,它们的情节在事件的选择和安排上大致相同,但由于其中一部分有以剧性(它把情节趣味同描述趣味结合在了一起),我们就为它所吸引;与此同时,对另一部不具有这种特点的小说,我们又感到厌烦。小说里有着各种不同的趣味,一个真正的作家应当知道它们。然而,日复一日,编辑们还是收到了大量并不值得寄来的稿件;假如作者知道那些能造成必不可少的手法,他们自己也不会寄出这样的稿件。幸好,要认识这此手法也不难,那就是作者要利用有关趣味的规律。

有趣味,照字典上的定义,就是能保持人们的注意力。努力获得读者持续不断的注意力,这是每一位提笔创作的作者所要面临的任务。是读者(当他看到一份杂志的封面上有某位作家的大名时)去买杂志的。是读者给编辑写信,说他欣赏某篇小说;或与此相反,说他发现某篇小说十分乏味。正如杰勒德夫人所说,“索然无味是得不到回报的”。说千道万,读者是最后的法官。这一点不言而喻——不先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就谈不到保持它。抓住读者的兴趣,然后保持它,这是短篇小说作家永无穷尽的任务。这一来,关于趣味就有两个问题——抓住读者兴趣,并保持它。要抓住读者兴趣,你就必须激起他的好奇心;好奇心就是一门心思地要更多地了解某件事情。好奇心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然而,当读者知道究竟是什么引起了他的好奇心时,他的注意力就减退了。

在读者达到这一点之前,你就必须激起他的另外一种注意力,而这种注意力又不那么减退——所谓保持注意力。当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仅仅是好奇心时,读者心时的疑问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伴随着继续注意力的,却又增加了期待的因素;这使得读者要问自己:“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而且必不可少的还有“小说里的人贞操到那件事以后会怎么办?”同持续注意力在一起的,是已有的好奇心加上期待,我们通常称之为悬念。

让我们考虑一下怎样的在小说结构的片断中利用这两种趣味。这些结构片断就是开端、主体和结尾。用以抓住读者兴趣的手法,必须用在小说开端部分。开端并不只是小说开头的几段文字,有时它占据了整个小说的一半儿,甚至是三分之二的篇幅。开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情境(或是小说要叙述的问题),通过它,读者知道故事主角面临一个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他必须有所行动。

小说开端的另一部分往往给作者造成很大的困难,这是由于作者没能了解它的功能。这一部分是由解释性材料构成的,它对抓住读者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它通过让读者感到小说情境或问题是饶有趣味和合情合理的来抓住他们的兴趣。

小说开端的解释性部分的功能是展现条件或事态,它们造成小说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有些小说里,故事的主要问题十分有趣,不需要解释性材料,马上就可以叙述它,并靠它抓住读者的兴趣;我们说这是一种有着内在趣味的故事情境。

然而,在大多数小说里,故事的主要问题只是在其重要性解释性材料(主角所面对的条件或事态)展现给读者后,才变得富有趣味了。我们说这是一种有着合成趣味的故事情境。

即使在含有内在趣味的小说中,解释性材料(条件)也不可或缺;即便对它的介绍会有拖延。让读者对所描述的事情清楚明白是极为重要的;这是为了达到合情合理。展示小说主角面对的条件也很必要,这样可以让读者感到自己的兴趣被激起来并非没有道理。为了让读者明白,你会希望向读者提供作品中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的细节,这能帮助读者了解作品中的角色;你会希望读者对故事背景或环境中的某种特征留下印象;也许,你还会感到——这是最主要的理由——为了使读者充分了解故事主角面临问题的重要性或是困难程度,或是它怎么迫切地需要加以解决,读者需要知道某些以前发生的事,特别是那些预示了可能遭到的失败和可能遭到的敌手的事。

因此,在构思小说开端时,你要记住这两个部分:

1、 小说叙述的主要问题或故事情境,它的趣味或是内的,或是合成的。

2、 解释性材料,它使读者了解到造成小说中要解决的问题的那些条件。

这样推测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读者有足够的兴趣看完小说开头直到主体部分,他就会继续读下去。这样,你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要马上引起他的兴趣。为了做到这一点,你要靠在获得读者对造成小说主体的聚合和交流的持续兴趣之前,先激起他的好奇心。

在只具有合成趣味的小说中(这里,条件必须在叙述故事情境之前被展示出来);情形更是如此。在这类小说里(大多数小说属于这一类),一切要靠描述单元本身饶有趣味。读者读过一些描述单元后,才会了解到主要故事情境的重要性。

对于趣味的这种要求,你在写作小说时必须始终牢让——从开头的首句直到结尾那句——,特别是在写小说开端的解释性材料时。我们往往靠这种材料抓住读者的兴趣。

小说开端部分能否引起读者注意,它常常决定了读者(包括编辑部的专业“读者”)是否愿意读完整篇小说。

而任何小说最先开端(这一部分能立即引起读者注意),是标题。从趣味的观点看,一个好的标题是为了激起读者兴趣而首要考虑的事情,标题应当引人注目,激发联想,并富于刺激性。吉卜林的《没有牧师的好处》就足以满足了以上三点要求。巴里的《每个女人都知道的》享利·詹姆斯的《旋紧螺丝》,欧·享利的《警察欧·罗恩的徽章》和约翰·马康德的《银行里的一千美元》,无不如此,奥凯塔夫·罗利·科恩就更是老于此道了。电影制片人知道一个吊人胃口的片名的价值;事实上,他们过分强调了标题问题——把它引入可疑的“鉴赏力”的领域中。不过,他们的片名的确蛮有兴趣,而此时此刻,你关心的又正是趣味问题。你可以有把握地说,最先用于抓住读者兴趣的手法,就是选择标题,它使读者注意到你的小说,激起读者的好奇心。

在选择、安排进入小说开端部分的材料的过程中,应当始终让要引起读者好奇心的愿望来引导你;在开端部分,我们提出小说中的问题和牵涉到它的种种事物。不管你打算写什么样的小说,不管你在小说创作方面已经进入到哪个阶段,你的材料总是这样的——刺激因素、角色和作品中人物的反应,它们构成了叙述格局。

也许你在小说开端已使用了所有这些材料,却没能引起读者兴趣。这可能是在材料安排上出了岔子,读者“不知道你在卖力地搞些什么”;所以,对材料的安排是不能杂乱无章的。

为了使读者觉得小说的开头有意思,材料必须这样安排;它使读者意识到作品中的人物在生活中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他碰到了需要他有所行动的问题,或是陷入一个他必须从中解脱的困境,或是处在了这么一个位置上——他必须在种种可能的行动方案中作出自己的选择。

有了需要完成的事,或有了需要作出的决定,往往也就有了要叙述的问题。只有在有了目的或决定这些因素中的一种时,才谈得上有叙述问题。这是对任何种类小说和每篇小说开端的最基本的要求。它使小说成其为小说。

有一个叙述问题,这在小说的每个场面中也是必要的。下如它在整篇小说中是必要的一样。在较小的规模上,场面有完整小说中所具有的全部因素。在场面中,它们通常是目的问题。由此我们可以说,在小说里,各个场面的目的和整篇小说的目的,两者都可以用来抓住读者的兴趣。

标题是最先用来引起读者兴趣的手法。然而,如果不在小说开头大约几百字内就使读者意识到一个目的,这种兴趣就会迅速减退。一般来说,这种目的是场面目的,它们的出现会使读者产生诸如此类的问题:“甲能从乙那儿得到消息吗?”等等。

女主人给客人上汤,或是用来开胃的餐前小吃,类似这样的场景,你就可以用来让读者对小说主要故事有所准备。你也许不得不提供更多的预备场景,直到读者已怪胎接受小说主要故事情境为止。不过,在抓住读者兴趣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尽早地,不违情理地使他意识到一种主要故事情境(这同场面目的不能混为一谈);这情境将决定以后角色的种种反应。当读者认识到小说主角不得不去完成某件事或作出一个决定时,你就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这里,也许你会发现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事实——在手头所有的材料中(尽管其中有足够的事件去显示有某件事要去完成或是决定)你竟找不到有趣到足以作为主要故事情境的东西。这时,有关兴趣规律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事实就开始为我们知晓了。举例来说明:你坐在平静的小湖旁,一只狗懒洋洋地在岸边水里游来游去。这时,你也许会让狗去抓一根棍子。你对狗下命令时,虽然有某件事要去完成,但你的兴趣并不大。然而,如果代替平静无波的小湖的是一堵被狂风恶浪击打着的险峻的海边峭壁,狗也没有懒洋洋地游水,而是精疲力竭,难以游到你让它去的地方了;这时,你的兴头就来了。如果狗是你的,又是值钱的动物,曾在赛狗中多次为你赢得奖金,你就会兴趣倍增。进一步说,假设你已经同意让这只狗再参加一场时间已确定的比赛(比赛时间快到了)如果不到场,你会被处以大笔罚款,这时,你就会格外关心它了。再有,代替安闲地坐在那里的是你被堵在了一辆翻倒的汽车里,你的关心就会变成焦虑了。不过,那会更令人揪心——你试图让狗游去救一个五岁的孩子,孩子已淹得半死,而他正是你最心爱的儿子!

在前面的场合里,你发现自己不是很感兴趣,而在后面的情况下,你却是极为关切的。在分析兴趣所以不同的原因时,你会发现,后面这种情况更多地是依赖于发生了什么事。这就是有关趣味的至关紧要的秘诀——重要性。一种包含有目的或选择的情境的有趣程度同它决定着什么成正比。要完成的事重要,没能完成它所会带来的灾难就越大。将要作出的抉择意义越重大,作出错误决定所会带来的祸患也就越大。对有想象力的人来说,任何情境在小说写作中都可能是重要的,因为他可以赋予它以巨大的意义。当你充分理解并能运用这一关于趣味的规律时,你就掌握了构思的关键。

这样,抓住读者兴趣的第二个手法,就是一定要使情境具有重要性;根据其意义的不同,这种重要性或是内在的,或是合成的。在威尔·佩恩的小说《幸福岛》里,情境(要去完成的事)本身就很重要,一个人打算去杀另一个人——构成小说开端其余部分的所有解释性材料或与此有牵连的事,都从这一情境中获得了借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弗兰克·雷·亚当的小说《备件》中,情境(要去完成的事)并不重要,一个男人驾驶汽车从洛杉矶去圣路易斯市。与《幸福岛》截然不同,构成这篇小说开端其余部分的解释性材料或与相关的事,反而给了故事情境以重要性。前者是有内在重要性的故事情境,后者是有着合成的重要性的故事情境。

在含有内在重要性的故事情境中,由于主要情境本身就是有趣的,它立刻给了小说情节趣味,这种趣味能在解释性材料之前得到展现。而在只有合成趣味的故事情境中,如果主要情境在解释材料之前被加以描述,就不会获得情节趣味;因此,只有读者阅读解释材料,知道赋予主要情境以重要性的伴随事件后,情节趣味才会显示出来。

在搜寻有趣味的故事情境时,报界人士所谓的“新闻嗅觉”会帮助你。由于目的在于激起好奇心,你就会认真调查人们对什么感到好奇。大家还记得,在世界大战最初的年月里,美国人在贪婪地读着他们所能得到的所有关于战争的消息。随后这种热潮下降了,好奇心感到了餍足,它不再是新闻了。随后,由于战争的新的更“合乎人性”的方面为人们论及到,它又成了“新闻”。几乎人人熟知那个经验丰富的记者的故事。他对初出茅庐的生手说:“狗咬人不是新闻,如果人咬狗,那才是新闻。”前不久,一位新闻编辑独出心裁地总结了新闻价值,他说:

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0

平凡的人+平凡的妻子=0

一个平凡的人+一辆汽车+一支枪+一夸脱(美英容量单位)酒=新闻:

银行出纳员+妻子+七个孩子=0

银行出纳员+十万美元+歌剧女演员=头条新闻。

对此的解释自然是这样的:没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是些寻常的事物,有新闻价值的事物则非同寻常。这样,你又知道了激起或创造趣味的另一种手法——非同寻常。这种非同寻常或是在故事情境(要去完成或决定的事)中,或是在小说人物(他面临这种情境)本身。在佩利的小说《窗户里的脸》中,故事情境虽然是不寻常的(一位妇女打算去抓一个危险的在逃杀人犯),这位妇女本身却普普通通。她是新英格兰的普通农村妇女。然而,一般情况下,新英格兰的农村妇女是不会花时间从事这种追捕的。另一方面,在普渥的小说《西部材料》里,故事情境(要去完成的事)平凡得很(一个女人发现另一个女人迷住了自己的丈夫,就打算把丈夫夺回来),可小说人物却有其独到之处;她是赛马骑士中的女王,是人们难得一见的人。在选择奇特的情境作为小说主要叙述问题时,检验方法很简单——他们扪心自问,在一百个你所认识的人中,有多少人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也可以采用相似的方法选择人物类型,看你在街上遇到的一百个人里,有多少人属于这种特殊类型。

在这种非同寻常的趣味中,你找到了有“地方色彩”的小说在美国风行的原因。人们对某些地方感兴趣,他们或是在那里呆过,或是愿意去那里。某些地区或地点有象征意义。大多数美国人对纽约市感兴趣,于是,几年前,大部分小说的背景取了纽约——对许多曾去过那里或是想去那里的人来说,这正是他们向往的地方。人们愿意读这样的小说——那里描写了他们希望了地方。在城市里烦热得发昏的男人们,愿意读这类小说——它们描写了梅恩森林,描写了落基山脉,描写了“广阔无垠的原野,那里,男人是男子汉,女人就是老婆。”最近,我从流行杂志里随便挑了二十篇小说,其中十五篇背景是在国外,只有两篇在纽约,还有一篇是新英格兰的一个小学院城,另一篇是好莱坞,最后一篇是西部的一个大牧场。纽约不再处于领先地位了。事情就是如此,一个接一个,某些地方被发现了,人们在小说中加以描写,风行一时,随后,热闹劲儿过去了,它们又让位给更有趣的地方。过段时间它们就没意思了,因为它们已不再是非同寻常了;它们变得平淡无奇,失去魅力;似曾相识使人们望而却步。有关地点的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物。一位作家发现某类人物有意思,就不费吹灰之力把他们写活了。吉卜林笔下侨居印度的英国人,欧·亨利笔下的纽约女店员,威廉斯笔下的新英格兰的乡巴佬,科恩笔下的亚拉巴马州的黑人和威特沃笔下的职业拳击家,无不如此。由于公众对这些人物着迷,其他那些在独创性和才能上要稍逊一筹,成就不能与有一种作家相比的作家,也去描写这类人物,却没能成功。很快,这类人物变得如此之多,读者开始厌倦了。他们不再是活生生的人物,而成了类型。二流小说杂志的字里行间到处见得他们的影子,电影银幕简直让他们霸占了。开始还是有个性的人,现在看看却没有什么个性,已是千人一面了。

许多作者也写了非凡的人和在非凡的背景中的故事,但他们惊愕地看到,这些小说竟遭到了拒绝。如果他们了解关于味的规律,其中的奥秘就简单多了。背景和人物本身并没有情节趣味,它们不过是刺激因素,情节就是种种反应,它们被安排成了危局。然而,生手还是继续写着有标准背景的小说,描写类型化的人物。在美国,这种标准化已经达到这样的程度,有一群作者专门去写作特殊种类的情节——西部小说,海洋小说,战争小说和校园小说。

这种值得注意的把背景分类的情况,与其说是每种类型都有一群人在写,倒不如说是有一大批人从不读某种类型的小说;因为这些小说(它们的趣味在背景)的构思已是千篇一律,惹人厌烦。一般来说,读者热衷盼望某种类型小说的出现,读上它一年左右,接着就厌倦了;又转去寻找另一类小说。对于这些读者,问题一种小说已是味道寻常了。

这样看来,抓住读者兴趣的手法在于非同寻常,这可以成为一条格言。你还会记得,在我选出的二十篇小说中的五篇,虽然它们涉及的只是普通的美国背景,却仍是饶有趣味的。这是因为在角色或在事件上,它们有新颖之处。

不过,你还是可以见到埃德娜·弗而尔这样有才能的作家,她写了趣味盎然的小说,表面看来却是普通人在普通背景中做着平凡不过的事。这是因为作家给了陈旧的主题以崭新的意义。[兴趣是这样获得的——或是对平凡的现象作了不平凡的解释,或是以独特的手法改造了一件平淡无奇的事。]这样,你又了解了抓住兴趣的第五种手法——把表面平凡的事描述成非同一般。这并非措辞表达问题,而是要思想的独创性。

在埃德娜·弗布尔写的一篇小说里,就有这样的范例。一个姿色倾城的纽约女店员,却来自一个寒酸的家庭。这就是埃德娜·弗布尔处理的题材。可是,她却构想出这样的对比——一位秀丽的姑娘与周围寒酸肮脏的环境,有如蝴蝶出自虫蛹。

在欧文·科布的小说《我们老南方》中,处理的题材是一个姑娘,她从这里借用名字,又从那里借用口音,如此等等。科布的想象力使题材脱出了俗套。他用汽车修配工的行话把她比做“杂牌货”,从而使旧题材别开生面。

比拟和譬喻属于想象力的领域。正是想象力使作家认识到奇特的事物,特别是在这奇特乍一看不那么显眼的情况下。这种能力有助于给小说中最乏味的部分——主要情境的解释材料——增加许多趣味;是否具备它,还决定着为创造性的艺术家,你究竟水平如何。作为作家,你必须同时是心理学家和广告专家,心须了解不同感染力各自的价值。吉卜林创造了一个知晓的印度;但是,与其说他引起兴趣靠的是印度这个奇异的国度,倒不如说靠的是奇异的在印度的英国人和爱尔兰人——靠把已知的和未知的并列在一起——靠对比。[众所周知,一串珍珠项链在黑天鹅绒大衣上会显得更加璀璨夺目,而在白色背景上就未必如此了。这样,对比,或者说是不同事物的并列,就是用以获得趣味的第六种手法法。]对比可以在主角和背景之间进行。

在一九二六年二月六日版的《烧炭人》杂志里,梅·艾汀顿在她的小说《紫色布和细麻布》中,就利用了这种对比手法。她描述一个女人在伦敦某一地区行乞,而这个地区在那些历史悠久,名闻遐迩的俱乐部里的富人们看来,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比也可以在主角和其他重要角色之间进行。欧文·科布在《我们老南方》中就运用了这种对比。他把一位典型的,单纯、坦率而又慈祥的南方老上校同歌剧女演员摆在了一起。几乎水到渠诚,在这种角色和生疏的背景的并列中;在非凡的人与普通人的并列中;在非凡的人与平凡人的问题的并列中;或是在普通人与独特的问题的并列中,你认识到抓住读者兴趣的第七种手法——[制造关于冲突,关于要克服的困难和要造成灾难的悬念。

不要混淆两种不同类型的趣味——描述趣味和情节趣味,这一点十分重要。标题引起的兴趣,相对立的事物排列在一起引起的兴趣,对形象的描述引起的兴趣,超常的条件和人物引起的兴趣,以至关于困难、冲突和灾难的悬念引起的兴趣,都附属于依赖于情节趣味。情节趣味用来让读者意识到危局的重要性;另一种类型的趣味则用来使读者在读其它材料时不至于厌倦。这些其它材料有助于造成非同寻常和意义重大的危局。而在危局中,最为重要的又是主要危局或主要故事情境。没有一种主要情境,就不会有小说。同样,没有小说,也就不会有情节趣味。所以其它趣味都是描述趣味。

你会记得,编辑对那种“差不多可以接受”的小说的评价往往是“还差那么一点儿小说味道”。真正的“小说味儿”是伴随小说主体部分的出现的。这时,读者已意识到故事情境,冲突也展开了。冲突以突发的形式表现出来后,才会有持续的“小说味儿”。不过,你在开端部分激起读者对主要情境的结局的好奇心的同时,也在诱使他保持兴趣。你为此采用的方法是提出关于冲突、困难或祸患的悬念。这就是情节趣味。它不同于读者对场面本身的兴趣。这样一来,算上标题,你就有了七种用来在小说开端部分抓住读者兴趣的手法;其中之一(第七种——提出关于困难、冲突或祸患的悬念),除了有好奇心的成分外,还有期待的性质,这使小说有了戏剧性。七种手法是:

1、 引人注目、引起联想(在好的意义上说)和富有刺激性的标题;

2、 故事情境(要去完成或决定的事);

3、 这种情境或与相关的事物的重要性,并将这种重要性通过一个或几个场面表现出来;

4、 在故事情境或主要人物身上安排某种独特的东西;

5、 用独创的思想或阐释使表面平淡无奇的事情变得非同一般;

6、 对立事物之间的对比或并列;

7、 提出关于困难、冲突或灾难的悬念,使读者的兴趣从小说开端进到主体部分。

到目前为止,我一直在致力于指出激起或抓住读者兴趣的可能性。从现在起,我要求你不再考虑有关好奇心的趣味,而去考虑有关持续注意力的趣味。你要从小说在技术上被归为开端的部分转为小说的主体的部分。你要记住,开端并不总是意味着小说开头几段,它包括了小说这一部分——其中,主角面临的主要情境,诸如此类的解释性背景材料,人物性格刻画或在前发生的事(它们才能使主要情境合情理和有趣味),都得到了表现。主要情境可以在解释性材料之前,也可以在它之后。它需要人物刻不容缓的行动,它的有趣和度同其重要性和新颖程度成正比;其基本功能是表现需要由主角完成或决定的事情。其中包括困难或祸患,特别是对敌对力量冲突的可能性。

一旦预期的矛盾冲突激起了读者的兴趣,再拖延敌对力量的出现就不明智了。在不违情境的前提下,要尽早安排小说主角同敌手相遇。只要记住情节趣味的必要性,你就会让主角面临一种新的情境,以使聚合的结局造成新的危局。由于需要再去努力使叙述问题得以解决,读者就会意识到,在这一新情境得到处置之前,小说主要情境的结局就始终是个未知数,小说主体中的这一新的危局,将为读者保持一种从小说开端最早的叙述问题中借来的重要性。

当编辑说“小说味儿不够”的时候,他的意思不外乎下述两者之一:或是小说缺乏足够数量的危局来保持读者对小说结局的挂虑,或是那些介于危局之间的聚合本身还不够有趣,不足以保持读者持续的注意力,直到新的危局产生。在第一种情形下,缺陷是在于构思。在于对那些能使读者意识到危局的事件的选择和安排。在第二种情形中,缺陷是在描述上,这常常意味着在你选择的聚合中,没有足够的冲突。这就是当普通的男人或是妇女说“我不喜欢那篇小说,那里面”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时,所想表明的意思。大多数遭到拒绝的小说都犯了这一重大错误。它们没有足够的冲突,读者也主看不到敌对力量冲突的意义;或者,它们没让读者感到能否成功尚大可怀疑,从而使读者处于悬而未决的焦虑之中。冲突进行时,产生了故事趣味。在结构良好的小说里,冲突应当由主要故事情境派生出来。

在描述构成小说开端的聚合和交流时,你让读者意识到主要故事情境,并提出关于冲突的悬念,从而获得了小说趣味。在描述构成小说主体的聚合交流时,你则要在一系列的冲突中向读者展示矛盾。在构成小说主体的所有描述单元里,读者看到小说人物陷在一个或一系列冲突之中,这是由于他试图解决一个叙述问题,其结局却是莫测的。这样,包含有这种冲突或是敌对力量之间斗争,就是造成趣味的第八种手法;这又是保持兴趣的主要手法。然而,不管你在描述这些敌对力量之间的聚合和交流时文笔是多么的生动,如果你的情节很糟糕,以至于没能向读者指明,每次这种聚合和交流的结果,都是小说主角在解决故事情境抻出的问题时所遇到的一个危局(这样的危局造成新的情境,使故事最后结局仍属未知之列),那么,你照样会收到退稿单。

通过悬念,通过读者想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事,可以使每场冲突都趣味横生。这样,小说趣味就可以或是危局,或是由聚合造成;当然,最好两者都有;因为小说趣味来自悬念,它既可以和小说人物在聚合中的即刻目的的后果有关,,也可以和整个小说主要情境的后果相联系。不过,一般来说,你希望在小说主体部分引来兴趣是持续注意的兴趣,或通过所说的“悬念”。

一旦离开小说主体,开始考虑被归为结尾的部分时,第三种类型的趣味就出现了。在小说开端,你通过暗示将有冲突出现来激起读者的兴趣;这种趣味主要是好奇心的趣味。在小说主体部分,你通过使读者对冲突的最后结局始终心里没数,来保持在开端部分引起好奇心;这种趣味是悬念的趣味。当好奇心得到满足,悬念结束时,剩下的任务就是使读者觉得,他读小说没有白费时间。你一定要使读者感到从最后发生的事情来看,他的好奇心是有道理的,把小说读完是值得的。你要让他对故事结局感到满意,觉得你描述的这种结果,同他想象中应加给人物和背景的冲突的最后结果不谋而合。结尾并非一定是要“皆大欢喜”;所需要的只是,它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小说结尾的趣味是满足的趣味。

在获得这类趣味时,主要使用两种手法。其中之一,有欧·亨利作为它在现代的最伟大的范例。在给情节以巧妙而突如其来的转折方面,他是身手不凡的。事实上,正因为做得太好了,今天人们能记得他,主要就是这一点。当然,他的杰出之处却并不仅在于这一方面。他对现代人中的典型有着了不起的观察力。而在他没有描绘他们之前,他们还称不上是典型。尽管如此,人们如今引他作为例证,却总是因为他精于运用使人出乎意料的手法。让主角面临的最初情境发生逆转,是为了使读者对小说结局感到满意所经常使用的最受欢迎的手法。通过使人感到意外,小说结尾获得了戏剧性。亨利·菲尔丁(一般他被认为是英国小说的创始人之一)曾十分简洁地解释了这条关于趣味的规律,原话如下:

“……我想,在这不多的限制之内,任何一位作家都可以如其所愿写一些奇妙的东西;不仅如此,只要不超出合理可信的范围,他越能使读者感到出乎意外,就越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越能迷住读者。”

欧·亨利的小说《警察和赞美诗》就是这种出其不意的情境逆转的一个范例。那个想使自己被捕的流浪汉,只是在他改变主意后,才被抓起来;在一般能使人进监狱的原因都没能奏效以后,他却因聆听教堂里的音乐而横遭逮捕。

另一种我尚未谈及的手法虽然极为有效,却没有得到适当的运用。你已经见到,没有内在趣味的事件,通过与其它事件结合,能够获得全成的趣味。通过使之富有意义,也可以给事件以合成的趣味。一件本身平淡无奇而毫无意义的事情,可以因其意味深长和富于象征性而变得有意义和引人注目。斯蒂尔在《地狱上冻的时候》这篇小说里,让一个女人把自己的手捅进碱水锅里,以此象征她承认了自己对丈夫的不忠。在《灯光信号》中,伯克让小说里的人物扯下了窗帘;这本是意义不大的行动,但由于它是向警察报告屋里藏有逃犯的信号,就变得事关紧要了。在《星期六晚班邮件》这篇小说开头,一位姑娘对继父开玩笑说,她能控制情感的骚动,如果她真的闹恋爱了,她就一定会给继父打电报了。小说结束时,她说:“我一定要给西里尔打电报了。”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人对要他喝一杯的邀请回答说“谢谢你,我不喝酒”时,没什么更多的含义;可是,如果它是同酗酒行为做斗争的成果,那就有意思了。在沃茨的小说《沉沦》里,对此有一个给人印象很深的例子。用来获得趣味的第十种手法,包括要具有象征性或有意义的行动这两个方面。

第十二种,也是最后一种保持兴趣的手法,一般是来自实践的结果。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你读一篇小说,发现它很有意思,而情节却并非有多么了不起的独创性;你会一遍又一遍地读某种类型的小说,其中出现的人物都是雷同的;你甚至渴望读这样的小说——其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受到蓄意歪曲。你是因为作者的语言才华而欣赏这些小说的,在这种语言描述中,有独创性的东西,正如蒲柏所说,“这是一种人们时常想到,却从没有这样出色地表达出来的东西”。这种独创迷人的语言描述可以贯穿于整个小说。你在激起好奇心、提出悬念和带来满足时,都可以用它。这种获得的兴趣的手法不应同第三种(对平凡的现象给予不寻常的解释)相混淆,第二种手在语言表达之先,而且并不依靠它。阐释是构思的一部分,语言表达却属于描述。

在作品中运用这些关于趣味的规律时,你注意别把这些不同种类趣味的范围搞得过于泾渭分明。某一种类的趣味主要属于小说开端,或是结尾,或是主体,这是显而易见的;同样不言而喻的是,它又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一部分。比如:出人意外的结局一般用在小说结尾,表现小说开端提出的故事情境的令人啼笑皆非的逆转。然而,你也可以在场面结尾处利用这种出人意料。在这种情形下,它可以在故事情节中形成一个转折点,可以出现在小说的任何部分——开端或主体部分;它可以在小说里的任何一次聚合结束时出现,甚至可以在聚合过程中出现。

你会十分感到兴趣地发现,由于运用了上述种种手法,小说变得趣味横生。阅读别人的小说,通过确定在哪一点上你因感到乏味而跳过云浮不看,你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通常你会发现,你去读两个人物之间的一个场面,蛮有趣味;可是,如果场面结尾处没有预示情节里的一个危局,你的兴趣就会低落。照这个路子,你将亲眼看到,小说场面由于有所意味而变得趣味盎然。经过分析认识到这一点后,你的任务就是创造性地实现它,小说对你来说将不再是唾手可成的了。非同寻常的条件也许存在,但它自己不能构成故事情境。你的任务是选择或创造有重大意义的主要故事情境。你先要把它具体化为小说人物去完成的某件事,或是小说人物要去决定的某件事。如果这样提出的叙述问题本身是平淡无味的,那就设法使许多问题要由它而定,使它对于小说人物来说是重要的;最好使它既重要,又非同寻常,并以此使它富有趣味。一旦抓住这一要点,前进道路就会豁然开朗;在没抓住它之前,一切却只是混沌一团,这并非轻而易举的事。

创作的熟练只能来自实践。对许多人来说,构思是轻而易举的;在这种意义上,他们永远不会精于构思。他们靠的只能是描述,而描述也并不那么容易。描述需要付出的劳动令人感到厌倦不堪,许多人为此而嫌恶它。可是不能就此放弃努力。许多人发现自己的肌肉因从事体育活动而酸胀不堪;而肌肉越是酸胀,就越说明你需要锻炼。想象力的训练也不例外。想象力和自然界万物一样,要靠喂养才能成长。你们中间多数人会发现,构思过程中创造性的一面开始时是困难的,但这不该使你畏葸不前。虽然构思在起初显得格外困难,但会变得愈来愈容易的。你要始终目标明确,抓住读者兴趣并保持下来。在试图做到这一点时,你是在同许许多多的人竞争;读者却有充分的选择性余地。除非你的小说吸引了他,否则他不会去读;如果感到乏味,他会就此为止了。请记住,“索然无味是得不到回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考场作文写作技巧——学会点明题意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时间关系,阅卷老师对文章不能作细细揣摩,反复推敲。考生则应把自己要表达的主旨,锤炼成简明的精彩句子,放在文章的显要处,以便阅卷老师迅速了解你的文思,而不至于含糊不清而给人离题、偏题或不知所云的感觉,造成评分的误差。

作文题: 之美(先补充完整,再写作文)

如例文《秋叶之美》,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了枫树的刚毅与柔和的美感,给人以可爱的感觉。为了突显主旨,直抒胸臆来点明尤爱枫叶之美在于它的坚毅刚强、无私地孕育着新的生命和柔美谦逊的品格。综观全文,点题放在总结收尾处,水到渠成。当然有的用题记放在文首也是一种形式。

例文:秋叶之美

“我家屋后有个美丽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路边的一个大花园是我的百草园,从儿时直到现在……

花圃里种很少的花,而且总是枯着,即使是在春天,也只懒洋洋地探一探头。花圃里种很少的草,而且颜色都是焦黄的。花圃里种很多的树,它们都有绿油油、黄澄澄的叶子瓣儿,而且它们只有一个名字,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树。

树是一种好看的树,高大挺拔。而其中的枫树,名字好听,更令我肃然起敬,感觉是一位拥有丰满线条的柔美女性的名字。我爱枫叶,而且特别特别爱秋天的叶,有一种刚毅与柔美结合的美感。

枫树的叶子在秋天不是干涩的青黄,而是通天火红,像火烧云一般一簇簇拥挤在小小的圃里,悠悠地烧着天。我说过了,它真的是种挺漂亮挺漂亮的红啊。它可以扫光“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那远隔两地的思念之情,给你带来温暖、踏实的舒心感,真是一种可爱的叶子。

它不仅是温和柔美的,更是刚毅顽强的。

它们成片地挂在枝丫上,顶着被秋风吹得通红的双颊互相鼓励、打气,愣是不落下来。哦!它们不是留恋自己的余生,而是在顽强地同自然战斗,它们要风光地走完自己的一生。不过它们明白一个道理:叶落归根。

晚秋的时候,它们才一片片晃晃悠悠地飘下来了,不需风的催促,它们毅然毫无怨言地深深埋进了土里,清洁工焚烧了它们,它们在火中蹿着跳着,预示着新生命的到来。

我爱秋天的枫叶,它们坚毅刚强带给人们温暖,更默默无私地孕育着新的生命,它们谦逊的品格受我尊敬。

我爱枫叶,尤爱秋叶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医学论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3415 字

+ 加入清单

医学论文是促进医学科研成果的交流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工具,小编收集了医学论文写作技巧,欢迎阅读。

医学论文是推进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医学科学研研和临床工作总结;是促进医学科研成果的交流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重要工具,一篇好的医学论文,要求具备两个:

以下几个方面:①医学科研论文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②写作技巧上注意文字简洁、观点鲜明、数据准确、内容真实、具有实验的重复性、符合国家标准的计量单位。

一、科学性:

一篇医学论文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有科学性。所谓科学性、是指论文所介绍的方法、论点,是否可以使用科学方法来证实,多次实验具有实验结果的重复性。这就要求: ⑴ 进行科研设计时具有周密的考虑,排除一切对实验结果可能干扰的不利因素; ⑵ 设立必要的对照组,甚至双盲对照研究; ⑶ 对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要进行统计学处理; ⑷ 无论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对其结果的分析要从实际资料出发,得出正确的结论,切忌空谈假设。

二、先进性:

医学论文的先进性,实际上指这篇论文是否达到一定的科学水准,一篇论文尽管具备了科学性,但不一定具备先进性,对医学论文的先进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医学理论水平,如原理探讨,疗效机制等是否有新的突破;二是实践水平,如诊断水平及治疗水平高于一般的医疗技术。

三、实用性:

与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紧密联系,具有可重复性。最终目的解决临床上的疑难病症、如:对癌症发病机制、及对癌症的诊断治疗具有相当的指导作用。

四、医学论文的类型:一般医学刊物中刊用的文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述评、论著、病例报告、临床病例讨论、学术交流、综述、专题笔谈、经验介绍、讲座、简讯等。

五、医学论文的基础结构:

医学论文的具体撰写,一般可分为题目、序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项。题目:医学论文的题目必须符合内容而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能够明确表达论文的性质和目的。题目一般都采用主要由名词组成的词组来表达,且标题不宜过长、一般少于 20 字。摘要:全文必须描述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资料及数据来源,提出的结论。具体按四要素来书写中、英文摘要:目的方法( Methods )、结果( Results )、结论( Results )、中英文内容要一致。字数控制在 200 字左右。关键词或主题词 3 ~ 5 条。 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作者应列出前3位, 3 位以上加 "et al" 。序言:过去研究的情况、方法、目的和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或特点。文字不宜超过 100 ~ 200 字。 材料和方法:这是执行科研的关键部分, 对于要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在事先: ⑴ 选择好合适的即合乎一定条件的、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 ⑵ 采用一定的实验、诊断或治疗方法(包括实验步骤、方法、器材试剂、药品); ⑶ 经过一定时期的观察,相同条件下的对照组,与他人结果比较并综合分析。这部分内容要求简明准确、材料完整及可信。 结果:把全部原始资料集中起来加以分析,在处理这些原始资料时,应是随机地,客观地加以分析。讨论:是一篇论文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探讨 “结果 ”的意义。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⑴ 主要的原理和概念; ⑵ 实验条件的优缺点; ⑶ 本人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突出新的发现及新发明; ⑷ 解释因果关系,说明偶然性与必然性; ⑸ 尚未定论之处,相反的理论; ⑹ 急需研究的方向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讨论”的内容也以精简为原则,要能讲清楚主要的论点,已经谈过的不宜在这一节里予以重复。在结论的问题中避免以假设来 “证明”假设,以未知来说明未知,并依次循环推论。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在于引证资料的来源,不可从别人的论文中转抄过来。内部资料,非经正式发表者,一般不作文献引用,为此一般要求引用文献者必须用阅读过的重要的、近年的文献为准。论著 10 条左右,论著摘要 3 ~ 5 条,综述 20 条左右。

六:医学论文的产生过程:

选题阶段:论文的选题,也即是科研的选题,有时一项科研可产生多篇论文。选题过程一般可分为三步:初拟题目:在这项工作之前必须手中有资料和设想,当然可以是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总结,大致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临床遇到的罕见病例和疑难病例;⑵ 危重病人的诊治经验; ⑶ 阅读国内外文献、参加学术会议受到的启发,进行技术和方法的移植研究; ⑷ 新药、新仪器的临床应用,新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经验; ⑸ 上级布置或招标的题目。在初步考虑拟选题目之后,应进行全面的文献检索,避免题目类同、结论陈旧和不符合客观事实。在别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寻找尚未解决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题目。实验研究阶段:这包括应用国外或国内的先进手段、药物、手术方法、检测等进行临床试用、观察和随访调查,并用动物或正常人作对照试验,要求详细记录各种数据及资料,作为论证和评价成果的依据。整理、分析资料和总结阶段:对以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图表,临床分析和比较,得出显效、有效和生存率、死亡率、发病率等结论,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引证文献作对比。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及制约因素,并对病因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进行论证,包括预后的估价。最后对论文作出自我评价,提出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撰写论文阶段:该详则祥,该简则简,文字简练,用语准确,恰如其氛,切忌浮夸和虚构。当然,在产生论文以前,每位作者必须学会文献检索,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的 X2 检验、 T 检验、 F 检验、相关分析、回归运算、如何选择样本大小等,努力阅读医学情报信息和文献积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提高写作水平,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写出真正好的论文。

七:医学论文撰写中的常见问题:科研设计的选题与立题问题标题太长,主题不突出。标题与内容不符,或题目太大而内容贫乏。 标题单调,主题不明确。 关于题目要求: ⑴ 可检索性; ⑵ 特异; ⑶ 明确; ⑷ 简短。命题方法: ⑴ 方法; ⑵ 结论; ⑶ 探讨。关于把 " 构成比 " 当 " 率 " 的概念问题:在医学文献中,我们发现有些作者对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感染率等概念混淆不清。关于疗效的确切评价问题:只有观察组没有对照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医学研究结果如无适当的对照比较,就难结论。即使有了对照组,若两者之间没有可比性,同样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以上可见,对照组与实验组一定在性别、年龄、病情、病期、病型、部位、疗程等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才有可比性,其结果才有科学价值。

病例资料经过有意无意的挑选:有些论文,对所谓 “资料不全”、 “疗程未满 ”、“未随访到”的病例剔除不计,这样所得的结果往往比实际疗效高,因为若如此剔除,其结果的科学性必然成问题。更有甚者,对一些数据,主观臆断地以某种原因为理由加以剔除,完全失去了这次研究的意义。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不够: ⑴ 无明确的客观指标、仅凭患者主诉进行考核;⑵ 观察、研究人员的主观偏面性; ⑶ 考核标准过低; ⑷ 数据未经统计学处理; ⑸ 考核方法不够科学。统计学分析的差错。 ⑴ 对照组的设立(随机同期对照、历史性对照、不同地区或医院的对照交叉对照); ⑵ 随机化分组(简单、区组、分层); ⑶ 盲法(非盲、双盲)。以上资料,说明了在考核疗效时一定要注意: ⑴ 病例资料的可比性; ⑵ 客观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 ⑶ 考核指标要有严格的科学性(可比性、指标不能过低,不能有主观偏面性等)。

图表的应用问题:图表是表达研究数据,使之一目了然的最简洁方法。一般来说 “图”是从 “表”来的,可以使读者从图中看出一个大概趋势和实验内容。在图表应用上,可用文字表达的就尽可能不用图表,必需用的也不宜过多,一般在 4 幅以内。

八:写作技巧问题:论文要使读者喜爱就必须求 “新”、 “精”、“全”。文字简练达到“量体裁衣”的水平,力争达到“少一句不够,多一句嫌罗嗦”的要求。一般论著字数在 2500 ~ 5000 字左右,摘要在 1500 ~ 2001 字左右,病例报告在 1000 字左右。字迹要端正。简化字要规范,不用自选字及自选简化字。各种符号亦要符合规范。其他当有医学名词、药物名词、数字、统计学符号、缩略语、基金资助、著作权法等问题,一切均按国家及中华医学会规定的标准执行。计量单位请按法定计量单位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考议论文的增分技巧

全文共 250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试卷是一张纸,但铺展开来就是一条路。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考议论文的增分技巧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议论文通用的写作路径是:以议(剖析)带叙(论据)论证观点。为此,从实战性出发,在高考中可以实施如下三条增分策略:

一、论点要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高中生限于既有的认知水平,要想在议论文中提出石破天惊的论点实非易事,但在大家都能提出的论点基础上有那么一点自己的想法还是可望亦可即的。那么,怎么来想呢?可以运用如下四种思维模式:

1.向深处想,揭示本质。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为此,我们必须开动脑筋,向深处想,从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如:梦想与理想不同,不用负责的是梦想,要去做、去负责的是理想。

2.换角度想,提出新论。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地球人都知道”,没啥意思,你何不到秃子的“背面”看一看他脑后那一两根可贵的“青丝”呢?角度改变观念,换一个角度,可以有新的发现。如: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3.切开来想,分清析透。许多事物都具有复杂性,如果让它就那么缠成一团,就很难看清道明。为此,必须将它切割、分解开来,然后一一地加以思辨。只有这样,方能将之分清析透。如: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必须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这土地是贫瘠还是肥沃我们或许无法选择,但荒芜还是繁茂将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4.合起来想,统筹立论。对事物的观照,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只有将从各个维度观照、思考后作出的判断加以统筹,才能形成对一个事物全面而准确的判断。如:

在工作的时候创造的是意义,在休闲的时候创造的是意思,当意义与意思能平衡的时候,这就是生命的意境。

二、论据要有一截“新鲜的甘蔗”

广大考生在遴选论据时,一定要嚼别人没有嚼过的新鲜甘蔗。如果你选用的论据是拾人牙慧,哪怕再精彩,阅卷者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大倒胃口。为此,考生在遴选论据时,不仅要想到自己可以用什么例子,而且要想到其他考生会用什么例子。只有这样,才能“爆”出让阅卷者来电的“猛料”来。在论据的选用上,广大考生要有一点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积淀和气魄:“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遴选“新鲜的甘蔗”可以走如下三条路线:

1.在“同类”与“另类”之间遴选“另类”。如在新材料作文“走自己的路”的写作中,绝大部分同学都选用了“人”,但就有一位同学选用了“物”,让人眼前顿时为之一亮:

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亿万年来,为什么能在宇宙间相安无事地运行,而不发生冲撞呢?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因为地球、太阳等亿万个星球都运行在自己的轨道上,都走在自己的路上。

2.在“熟人”与“生人”之间遴选“生人”。如在新材料作文“沉着·机智·大气”的写作中,许多同学都选用了“熟人”艾森豪威尔,他在初任西点军校校长时曾沿着学生践踏草坪留下的足迹修筑了“米”字型步道,从此草坪再也无须派人看守,尽显领袖机智。但就有一位同学选用了“生人”拉齐斯,直让人惊叹“亏他想得出来”。

他在担任巴格达医院院长时,为了另选一处新院址,曾把一些新鲜肉条分挂在各个城区。不久,他查看到某处肉条腐烂的迹象最少,断定那儿的环境最卫生。这样,新院址便选好了。

3.在“热事”与“冷事”之间遴选“冷事”。如在新材料作文“感念”的写作中,许多同学都选用了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培育之恩等“热事”,但就有一位同学选用了开国总理周恩来的一件感念战友同甘共苦、生死相依情谊的“冷事”,让人心头顿时为之一颤:

1935年,周恩来在翻越夹金山时落下病根,剧烈咳嗽,终于拖成大病。过草地前,周恩来高烧不断,根本无法行走。彭德怀只说了一个字:“抬!”萧劲光从迫击炮连抽人组成担架队,把带不走的迫击炮弹埋掉;陈赓自告奋勇,担任担架队长;兵站部部长兼政委杨立三坚持要给周恩来抬担架,他们一步一步把重病中的周恩来抬出了草地。

19年后,杨立三去世,时任共和国总理的周恩来,无论如何,要亲自给他抬棺送葬。

三、论证要有一个说理的过程

有些考生在论证中喜欢“一步到位”,直接从原因到结果,从起点跨向终点,其基本模式是“因为……,取得成功,所以我们应该……”,既没有“剖”开演绎的步骤,也没有“析”透事理的逻辑。他们忽视了一个核心问题,论证的根本目的不是“说事”,而是“说理”。为此,广大考生在论证中应该有步骤地说理,从而凸显高中生议论文应有的“理”性色彩。具体操作路径有三:

1.向前面推理,生成原因。我们只有探明事物呈现性状的原因,才能探寻出事物发展的真正机理。如: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这句话主要是针对艺术家而言的。对于我们常人而言,面对同样的事物,为什么有人从中欣赏到了美,而有人就欣赏不到呢?向前面推理,就可探寻出其因在于有没有欣赏美的心态。据此即可画出“走两步”说理流程图:

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生成原因)→有一双欣赏美的眼→发现大千世界的美

2.向后面推理,生成趋势。我们只有既“高瞻”,又“远瞩”,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才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如:

爱之深,责之切。——古语

爱得越深,就会要求越严;要求越严,只要符合规律,切合实际,掌握尺度,产生的“正能量”就是发展越快。为人,则走向成熟越快;为学,则登堂入室越快;为事,则建功立业越快。据此即可画出“走两步”说理流程图:

爱之深→责之切→功之速(生成的发展趋势)

3.向中间推理,生成进程。我们只有既放眼已走的“一步”的功效,又探寻将走的“一步”的先决条件,让两者产生交集,才能生成进程。如: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什么事物不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呢?中间还有哪一个进程在起着关键作用呢?是“实情的掌握”。因为,“实情”从“目见耳闻”而来,又决定着判断的正确方向。据此即可画出“走两步”说理流程图:

目见耳闻→掌握实情(生成进程)→正确判断

当然,在说理过程中,论证具体步骤只是一个起点,但只有把步骤走坚实了,我们才能走好第三步、第四步……从而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链,让人心悦诚服。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