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真实故事改编《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经典19篇】

捉将官里去:指被朝廷、官府捉去。小编收集了真实故事改编《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浏览

1959

作文

1000

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钟南山》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冬天,悄放枝头的蜡梅不是最美,银装素裹的大地不是最美,最美的是那一群群逆行者,他们挺拔的身影,是这个冬天最美的风景。

当新冠病毒悄无声息地伤害我们身体的时候,我们可爱的白衣天使们,就成了这场没有硝烟战争中的无畏的战士。只要一声令下,他们马上集合,奔赴战场,展开了生与死的较量。

你们看,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已经认不出谁是谁了,于是防护服有了自己的名字。防护服一穿就是好几个小时,因为一脱下就不能再穿了,于是他们就不喝水不吃饭,一刻不停地抢救病人。当他们脱下防护服和护目镜后,脸上那深深的印迹让人心疼,原本俊俏的脸庞,已是疲惫不堪,汗水已模糊了他们的样子,但是他们面对镜头,露出了美丽的笑容。当看到他们蹒跚离去的背影,我的泪水已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武汉的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于是,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马上请命,带着简单的行装,乘上大巴,坐上飞机,逆行而上,一齐来到了最危险的武汉。为了更好地投入战斗,姑娘们剪去了美丽的长发,于是有了今年最美的发型。“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本想今年回去的,但是我现在走不了,我的家人一定能够支持我的。”“疫情不等人,救人最重要,结婚可以晚一点,领证可以改一天,没事。”……一句句真诚质朴的话语,令人肃然起敬。有一个医务人员,在抢救病人时,得知了她母亲去世的消息,她回到休息室,泣不成声,朝着家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三躬,随后擦干眼泪,拖着疲惫的身躯,又来到了病房。那一刻,我已泣不成声了。

这是一场战争,是战争就会有牺牲。在新闻报道中,我听到有一千多名医务人员被感染,有六人牺牲,这锥心的疼痛无以言表。他们是英雄,是新时代的英雄,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他们成了真正的天使,但愿他们一路走好!

今年春节,谁是最美丽的人?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我们的白衣战士,是最美丽的人。他们逆行而上的坚定的背影,他们一封封请战书上铿锵有力的签名,他们虽已精疲力竭却仍无比亲切的笑容,构筑了今年冬天最美的风景,让人心酸心痛,又赞叹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的读书故事征文获奖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爸爸妈妈出去买菜了,让我在家帮忙把地扫一下,心想他们不在家我可以尽情地看书了!

看一会书吧,哦,可别忘了还得扫地呢,我拿起查理九世坐在我的书房里尽情地读书,这本书的原名不是查理九世,查理九世的来由是一只聪明的小狗,它会像我们人类一样说话。

啊!已经快十点了!他们怎么还不回来?不然我再接着看会书吧,一会儿再扫地,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饿狼贪婪的读着。

我提心吊胆恐怕爸爸妈妈回来发现我还没扫地,那我就完了!有时一本书我要几天才可以读完,这一会儿时间怎么能读完呢,那次爸爸妈妈发现交给我的任务没有完成,这次可一定不能让他们发现。我有时晚上还躲在被窝看书,像是像个小偷一样,但我的心里却总是这样想:太好了!这样他们就不会发现了呗。

这时,我想上个厕所,只好放下书了!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了下去!每当我放弃读书的时候,总会想起一句话: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因为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一句话: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当然,书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粮食哺育的身体,而书哺育的灵魂,一个智慧与知识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的人。

这时,爸爸妈妈回来了,一看屋里还是乱七八糟的就严肃地质问我:“你到底有没有扫地?”我很害怕,喃喃地说:“没有,读书过时了。”妈妈不平静地说;”臭丫头!让你干活你又没干!唉!

这就是爱读书的我!拜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照片里的故事作文素材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许多照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直挂在我家客厅的那张照片,那是我刚出生四个月时拍的,如果想知道这张照片的故事,请听我慢慢说给你吧。

照片上的我当时很小,但是我很乖很听话。那天我爷爷过生日,他把我抱在怀里,我哥哥那时才五岁,他戴着我爷爷的生日帽,也被我爷爷抱在怀里。爷爷笑眯眯地的。那时,爷爷把我抱着在老家转来转去,给我讲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听着听着小小的我就睡着了,爷爷还给我盖好被子,睡醒后爷爷又抱着我去村子里玩,我们三个先去了超市,爷爷给我和哥哥买了好多玩具,接着又带着我们去玩。因为我太小不懂事,不知道村子里有什么东西,我就会好奇地左看看右瞧瞧,看着好多我没看到过的事物。我们转完回到家里时,我大妈已经来了,爷爷把我抱上车,大妈把我和哥哥接回户县了。

这张照片虽然有些陈旧了,但我还是很喜欢,照片里的故事是我长大后爷爷讲给我听的,照片里有我小时候的许多回忆,我要好好珍藏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照片里的故事作文素材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照片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那是对一个美好时刻的纪念。我印象最深的那张照片也是最珍贵。

那张照片是我在上小学六年级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在联欢晚会上拍下来的,之所以珍贵,是因为那不仅是我的节日,同时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生日。照片上一个个开心的笑容和我们语文老师小丽感动的画面令我难忘!

记得那天我们班第四节是体育课,班长就想让我们给老师一个惊喜,班长说可以让我们自愿兑钱,去买个蛋糕,然后再给老师唱个生日歌,结果大家纷纷拿出钱来,让班长买了个生日蛋糕。

下午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到了班里玩,老师还不知道班长比老师来得早,很快就把蛋糕藏到了自己的桌子里。我们班一共有15个节目,十五个节目一表演完,我们就露出了一个坏笑。

我们先唱生日歌,老师一脸懵圈,还有些感动。班长就在这时把蛋糕拿出来让老师打开,老师看到后,感动的泪流出来了,而我们心里也不禁酸酸的。老师,再过几天就要离开我们了,为我们忙前忙后,我们该怎么报答你呢?我想:只有考上个好的大学,才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吧。

我们班除了毕业照外,只有这张人数是最全的了,看着老师脸上慢慢出现的皱纹,零零星星的白头发,这本不是一个二三十岁的女人该有的样子。看着老师开心的样子,我们心里是美滋滋的。

这张照片也有了我们六六班的回忆,不只是这天,还有我们一年之中最开心的回忆,虽然我们班同学在哪里上学,但我觉得六六班是我们心中最珍贵的班级之一,以后我一定好好学习,用最好的成绩回报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真实故事改编《忠爱无言》观后感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我被一个故事感动了,带着这份感动,我找到故事的原型,并且想把这个故事搬上大银幕。于是我制作了一个纪实短片《老人与狗》,于2007年上传至优酷网,未曾想这个短片在网络上引起极大轰动,数十万网友转发,优酷网创始人古永锵也多次发文推荐。在网络视频并不是那么繁荣的当年,短短一个多月,《老人与狗》的点击量超过千万人次,转发转载量无法统计,全国近百家媒体报道。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咨询电话蜂涌而至。老人与狗的故事感动感染数百万人,并被评为最悲天悯人的故事。

然而即使感动了无数人,这个故事还是无法拍成电影。在极为浮躁、快餐文化风行的影视圈,在名利的诱惑下,多数人都早已失去了信念!而作为少数异类影视工作者,更作为被老人与狗的故事深深感染者,我始终有一个信念:我一定要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没想到这信念一坚持就是九年,2016年,《忠爱无言》(原名:《老人和狗》)在困难重重下,在各路友人顶力支持下,终于制作完成,预计2017年上映,细算下来,这份信念整整坚持了十年!

看过《老人与狗》的人,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那份感动?没看过的,不如现在就去看看。根据真实原故事改编,由谈宜之导演,著名演员高强、于月仙、李玉峰出演,并且特训超级演员“二货”倾情献艺的电影《忠爱无言》即将与观众见面。

作为非商业电影,后续推广工作仍然艰难,我们没有明星大腕助阵,没有数千万的宣发费用,也无法复制“一跪成名”,我们只能寻找与我们同样有信念的人!

只为了找寻那已被我们遗忘许久的感动之泪,只为了不让老人与狗的故事沉寂于浮躁的凡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观后感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__月__日下午,我们__班全体小记者来到太仓市广电总台演播厅观看“爱敬诚善,德润太仓”——江苏省道德模范颁奖典礼。

我们来到演播大厅时,里面已经坐了很多人,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第一排的道德模范们,他们胸前都戴着红色的绶带。我们这群身穿红马甲的小记者穿行其间,就像一条流动的红色绶带。我们安静地坐了下来,期待颁奖典礼马上开始。

“主持人上场了!主持人上场了!”当身穿盛装的主持人走上舞台时,我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视频里播放道德模范的感人场景,演员们讲述着道德模范的动人故事。他们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不同寻常,其中有两位模范令我印象最深刻。第一位就是大家的“电影哥”阿陆师傅——陆丁兴。他二十年如一日为大家义务放电影,他热爱电影,在他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向人们传播着真、善、美。每次看到战士们脸上露出的笑容,他就感到这就是自己的人生价值。还有一位就是归庄阿姨梁雪芳,她14年来,作为一个打工者,带起了一批草根志愿团队,悉心照顾孤寡老人的日常起居。她就是这样一个平凡中见伟大的人,得到了大家的赞美。

一个个模范的故事讲完了,台上的领导热情地赞颂他们。台下报社的大记者争着为他们拍照,观众们为他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道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我们像每一个道德模范致敬,向他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职场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两个园林工人吃饭时闲聊。甲说:“整天挖坑种树的,让人烦透了!”乙说:“你想着咱们是在建设一个美丽的新花园,这样心情就好多了!”多年后,甲依旧在花园里挖坑种树,而乙却成了设计师。其实改变现状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心中有个“新花园”就可以了。

故事启示:真正冠绝一时的人物有赖于时代,他们之中并非个个都能生逢其时,或虽生逢其时却又不能因时而动。但是,人的智慧毕竟有一个长处:即它是永恒的。纵然现在不是他得志的时光,总会有许多别的机会可让他一展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讲哲理的小故事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两个画家,一个在社会上流浪写生,一个在国画院做专职画家。

流浪写生的,从城市到乡村,从山野到海滨,新疆、西藏、云南一路画去,食取果腹,衣取避寒,没有学术会议,没有国内国外的参展,心无旁骛,专心作画。

做专职画家的人有17个头衔,每年的工作也丰富多彩,作画、开会、剪彩、辅导、义卖、参展、评奖,不一而足。

某日,他们的画共同展出,来自国外的人士参观后,花高价买走了流浪画家的所有作品,专职画家的画一幅都没卖出。

谁心里都明白,专职画家如果把身边的事减少到用手指数清的程度,是不致如此的。

在这个世界上,简洁而执着的人常有充实的生命,把生活复杂化的人常使生命落空。

道理简单,却不是简单的道理谁都明白,尤其是那些在世俗的道理上走得太远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诗改写成故事古诗改编故事

全文共 1738 字

+ 加入清单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小村庄。溪的两边,长满了绿色的青草和荷叶。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一阵风轻轻的吹过,荷叶翩翩起舞。瞧,溪里倒映着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那是谁呢?原来是溪前的一棵大柏树呀!柏树旁,一座低小的茅屋,藤条爬上了房顶,结了许多个大南瓜。屋后一片郁郁葱葱的松树林。眺眼望去,那儿还种植这一大片的禾苗呢!

屋里,满头白发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正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老爷爷笑着对老奶奶说:“你哟,可真是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漂亮了哟!”老奶奶一听,可乐了,说:“甭说这个,是不是今天又做错了什么事,回来巴结我呀?”

这时,太阳已经在当空高照。

大儿子十分勤快,再溪边的田间地头种豆。望着刚发芽的苗儿,大儿子甩了一把汗,高兴地说:“今年一定是个大丰收,到了秋天,我要给爹娘和弟弟们一个惊喜!”

二儿子正坐在大柏树下编织着鸡笼呢!他一边编织一边想:等到鸡笼编织完后,小公鸡便可以住进来,这可是它们既安全又舒适的家呢!

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吃,还喃喃自语地念叨着:“人间的佳肴,我给爹娘和哥哥们带个去!”瞧,他正忙得不亦乐乎呢!

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地环绕着小村庄,向远处流去。小溪两岸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阵微风吹来,小草乐得弯下了腰。小溪旁,有一个低小的茅屋,一棵高大的柏树长在茅屋的左边,给茅屋前洒下一片阴凉。屋后长着一片浓密的小竹林。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看来茅屋的主人是知道这句话的。围绕茅屋的篱笆旁长着几株南方特有的芭蕉。

低矮的屋檐下,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双手握着拐杖,向前探着身子,用吴侬软语和老奶奶说笑,老奶奶一面缝着衣服,一面和老爷爷聊天。老爷爷笑着说:“今年真是风调雨顺,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老奶奶也笑眯眯地说:“秋天,卖些粮食,扯些布给孩子们每人添一套新衣服。”他们有说有笑完全陶醉了,全然不知周围发生了什么事。

小溪的东面,他们的大儿子正在豆田里锄着杂草,期盼着黄豆快快长大。他头上的草帽也挡不住太阳的热浪,汗水一个劲的向下流。二儿子坐在屋前的地上用竹片编织鸡笼,他正神情专注的为小鸡们编织一个新家。最淘气的小儿子趴在小溪旁的树荫下,一面望着满池盛开的荷花,一面剥着手中的莲蓬,把莲子放进嘴里.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潺潺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对白发老夫妻亲热地坐在一起用吴地方言聊天,还带着几分醉意。或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织鸡笼;还有那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草地上剥莲蓬。或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午后,我怀着悠闲的心情散步,无意间看见一座又小又低的茅屋。小溪两旁有许多碧绿的青草;南瓜藤随着竹竿爬上屋顶;屋旁的大树弯曲着身子,好像正在欢迎我;小溪里的荷叶伴着莲蓬随风舞动。

屋子里,两位满头白发的老翁、老妇,正用吴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乐说笑呢!在溪的东面,老人的大儿子正在卖力地为自家豆田锄草,不时用毛巾擦头上的汗;二儿子正坐在树下,编织着鸡笼,看他认真的态度,他家的鸡一定是很久没笼子看护了;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卧在溪边,剥着莲蓬呢。我猜想,他肯定想把莲蓬的果实,送给辛苦了一天的大哥,让大哥尝尝这甜甜的味道,忘记一天的辛劳。

有一天,李白去伯伯家的时候收到了一封信,上面写着:李兄,我家这里有千里桃花和万家酒店,特地请你来看看。汪伦寄。李白一听,心想:这等风景实在好啊!于是便向汪伦家走去。

到了汪伦家,汪伦急忙叫万家酒店的老板拿来了一杯最好的酒,然后便和李白聊起天来。李白说!汪兄,你说千里桃花在哪里呀?我怎么一朵桃花都没有看到呢?汪伦连忙解释道:我说的是桃花潭呀!于是便带着李白走向桃花潭。

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天,李白要渡江去别的地方了。为了不让汪伦伤心,他一大早就来到了江边,准备上船时,忽然听到了岸上踏歌声,原来是汪伦来告别他,还给他带来了美酒,并说道:“李兄,保重啊!”李白也说道:“汪兄,你也要保重啊!”说着就恋恋不舍地上了船。

李白对汪伦的友情深厚,于是写了一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名人小时候故事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莫言只是小学毕业,没有上到初中,可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的作文曾被拿到了中学生的课堂里宣读,作为一种学习的范文。

莫言的作文很棒,记得第一次引起老师注意的作文,写的是一场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学校篮球比赛。每逢“五一”,小学里就举行体育盛会,有乒乓球、标枪、跳高、赛跑。写作文的时候,同学大部分都是走马观花,流水账一样把各种运动项目都写一遍。他另辟蹊径,别的比赛一笔带过,把绝大部分笔墨专门写篮球比赛,写怎样抢球,怎样运球,怎样投篮,受到了老师赞扬,当作范文全班宣读。

莫言受了表扬,一下子兴趣就上来了,天天盼着上语文课,因为那是他出风头的时候。后来,他经常在作文中虚构故事,而他的小学作文还被拿到中学里宣读,给中学生当范文。他回忆说,自己文学的开窍比别人多了一份觉悟,那就是对“虚构”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家的故事年级

全文共 1217 字

+ 加入清单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家是我们学习的园地;家是我们受伤后的疗养所,家是凝聚亲情的乐园。

在古代,家就是一个房子,屋里养着猪。从前,古人是靠打猪为生的,可是万一天气不好或者打猎不成功该怎么办了呢?那就会面临饿肚子的危险了。所以,古人就把猪养在家里,作为补给的食物。那么,为什么房顶上有一点呢?那可不是烟囱,那一点,象征着最宝贵的东西——包容。

很久很久以前,这个世界,黑暗无比,怪兽横行。在一片大海上,有个小岛,岛上住着兄弟俩——史蒂夫和史蒂文,他俩是亲兄弟,虽说长得一摸一样,但性格却大有不同,哥哥史蒂夫是个老实人,心地善良,处处让着弟弟。而弟弟呢,却阴险狡诈,家里仅有的一头猪和一把剑,都被他占去了,留给哥哥的只有一块快要生锈的铁锭与一根木棍。

有一次,史蒂夫砍了些木头要造个猪圈。他造了一宿,方才建好,只等建个门了。就在这时,史蒂文拿起一个火把,“咣”地一下扔到了木栅栏旁,只听“哗”地一声,木栅栏着了起来,正好把史蒂夫困在了圈内。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转瞬间,猪圈成了一片火海。

“呼”——史蒂文长舒了一口气,“该结束了,他总算死了。别让火烧坏了他身上的财物,把火灭了吧。”说罢,他舀了一桶水,“哗啦”一下浇火上了,又舀了一桶水,浇在火上……不一会,火就被浇灭了。这时,史蒂文发现圈内有个洞,洞旁有一块闪闪发光的金锭。“呵!天上掉馅饼了!”他疾步奔向金锭。突然,狂风大作,刚被浇灭的火又重新烧了起来,且比刚才烧得更旺了。

“救命啊,烧死我了!”史蒂文边跪边大声呼救。虽说最后他逃出了火海,但身受重伤,卧床不起。

就在史蒂文放弃了所有希望,等待死亡之时,他看见远处恍惚走来一个人影,定睛一看,竟是史蒂夫!“啊,你怎么伤成这样了?”史蒂夫吓了一大跳。“我…我…”"你什么你?你说呀!""我被莫名之火烧伤了。"史蒂文虚弱地将事情原由说了出来。"啊,这种伤只有一种方法能治。"史蒂夫拿出一根根棍子,"抓住!""你要干什么?""别问了,赶紧抓住!"史蒂夫大吼道。史蒂文说:"等等,你还没告诉我,你是怎么出来的呢?""我是挖了个地洞出来的!别问了,抓住,快!"史蒂文只好抓住那根棍子。只听嗷的一声,两人都昏了过去……

"我是在哪儿?""你在梦里。""你怎么脸是如此苍白?"史蒂文惊讶的问。"我已经死了"史蒂夫平静地答道。"怎么可能?"“我用我自己的生命救了你。那根棍子是一个传输体,把我的生命与活力传输给你,使你死里逃生。”“什——么——!”史蒂文的泪水瞬间喷了出来,“哥哥,你…怎么能这样,我害了你,你却…却…”他泣不成声。“别哭了,以后要快乐地生活着,做个善良的人。”说罢,史蒂夫飘然而去。

梦醒了,史蒂文望着哥哥的尸体,长叹一声,离开了这悲痛之地……

“家”字上的一点就是史蒂夫的灵魂化成的星星,在天空中异常耀眼,提醒着每个人互相包容。

哦,我读懂了,一个温暖的家,需要每个人互相包容,不要埋怨对方,和睦相处。让我们与史蒂夫一起共建一个和睦、美好、温暖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雪恶狠狠地寻找袭击的对象,风呜咽着四处搜索、

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

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學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

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一反常态: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

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惊异地望着欧阳老师。

"请同學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几十双眼睛在问。

"因为我们要在操场上立正五分钟。"

即使欧阳老师下了"不上这堂课,永远别上我的课"的恐吓之词,还是有几个娇滴滴的女生和几个很横的男生没有出教室。

操场在學校的东北角,北边是空旷的菜园,再北是一口大塘。

那天,操场,菜园和水塘被雪连成了一个整体。

矮了许多的篮球架被雪团打得"啪啪"作响,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

我们挤在教室的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

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站定,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风雪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在操场上去,站好!"欧阳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三列纵队。

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单薄。

后来,我们规规矩矩地在操场站了五分多钟。

在教室时,同學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叫他们站半个小时,他们顶得住,叫他们只穿一件衬衫,他们也顶得住。"

故事启示:正如生命中的许多伤痛一样,其实并不如自己想像的那么严重、如果不把它当回事,它是不会很痛的、你觉得痛,那是因为你自以为伤口在痛,害怕伤口的痛。面对困难,许多人戴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三年级成语故事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329年,石勒踏平了“前赵”,终于能纵情驰骋在大平原,悠闲欣赏北国风光了,然而遥远的江南总是诱惑着他。

这一年他56岁了,来日无多的紧迫感,时时袭上心头。他下定决心,要完成人生的最后一个梦想:飞越长江。

三次进攻建康都失败

要进攻建康,一般都是从西边动手,先拿下荆州、江州,或者历阳,然后顺流而下。但是这一带的最高长官是陶侃,他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站在长江边的身影,以及到处传播的英雄故事,让石勒失去了渡江的勇气。

江州曾经发生一次相互残杀的大案。“流民帅”郭默杀死江州刺史后,遭到陶侃讨伐,不战而降,当场被杀。

郭默在南方就是个无名小卒,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他在北方大名鼎鼎,骁勇善战,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石勒军队见到他就抖豁,如同遇到“关羽、张飞”。

石勒听说陶侃捉拿郭默,兵不血刃,像抓只小鸡一样简单。石勒无限感慨:陶侃真是名不虚传啊。

陶侃也不轻易向北方示兵,石勒对他如同当年对待祖逖一样:尊重和敬畏。

既然从西边毫无希望,只有改道从东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忠犬八公的故事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126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影根据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改编。这是一部跨越语言障碍,全世界都能看懂的影片。

八公是一条谜一样的犬,正因没有人知道它是从哪里来。

帕克教授在小镇的火车站捡到一条走失的小狗,冥冥中似乎注定小狗和帕克教授有着某种缘分,帕克一抱起这小狗就再也放不下来。帕克对八公的疼爱感化了起初反对养狗的妻子卡特,八公在帕克教授和家人朋友的呵护下慢慢长大。帕克教授上班时八公会一向把他送到车站,下班时八公也会提前到车站等候,八公的忠诚让小镇的人们对它更加喜爱。主人和八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令人温暖,令人开怀。然而,就是这样,笑着笑着,就哭了。

有一天,八公在帕克教授要上班时表现异常,居然玩起了以往从来不玩的捡球游戏,八公的表现让帕克教授十分满意,但是就是在那天,帕克教授在课上因病猝死。帕克教授的妻子、女儿和女婿怀着无比沉痛的情绪埋葬了帕克教授,但是不明就里的八公依然每一天傍晚五点准时守候在小镇车站的门前,等待、凝视……从夏季到秋季,叶子绿了又黄,一向等到自己变老变弱,等了整整十年。十年时刻里,风雨无阻,直到它最后死去,它始终如一。

十年对我们人来说也许很短也许很长,十年对我们而言会发生很多事情,在十年时刻里随着时刻的流逝将冲淡我们对人、事、物的执着,我们会慢慢放下,甚至遗忘……很难想像我们会为了一个人十年如一日地等待,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都默默地守候。这样的情景似乎只有在感情小说里才会出现。然而就是这样一只普通的狗,却演绎了这段真实而感人至深的故事。

十年对于人来说也许只是生命的几分之一,但对八公来说,那是它的一生!它用它的一生来诠释对主人的爱。

八公每一天都抱着期望等待,即使期望一次又一次的落空,也许换成谁都会失望的吧。但是,在八公眼里,没有失望,它要做的只是等待,等待,再等待,不管主人会不会来,它都要等待,正因这是它对主人的忠诚,对主人无言的爱。

十年后,帕克教授的妻子重回小镇。看到八公的那一刻,她哭着说:“你怎样还在那里?你居然还在等……”这一刻,许多人哭了,车站旁卖早餐的人哭了,帕克教授的老友们都哭了,而观众,也哭了……

许多人会觉得八公真傻,去等待一个永远不可能再出现的人,去憧憬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人们很多时候注重的都是结果,掺杂了太多的功利,因此忽略了过程。

影片的最后,八公知道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它却在风雪中走向了车站。依旧是那个位置,它趴在那儿,慢慢的,缓缓的,闭上了双眼。在这十年的时刻里,八公心里一只有着一个温暖的梦。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那个飘雪的冬夜,那个梦温暖着八公。梦里,还是那个火车站;梦里,帕克教授冲八公温暖地笑着,慈爱地摸着它的头;梦里,它的主人说:“八公,我们回家……”

[忠犬八公的故事电影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名人小时候故事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张衡很小的时候,小张衡就是奶奶的小尾巴,不管奶奶走到哪里,后面总会有小张衡的影子。他总是缠着奶奶给他讲故事。老人家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又加上十分喜欢这个聪明的孙子,所以只要小张衡提出要听故事,奶奶就给他讲。在这些故事中,小张衡最喜欢的是北斗七星和月亮的传说了,他总是一边抬着头望着天空里眨眼的星星,一边听奶奶讲,还不时地问奶奶:星星怎么不会像苹果一样掉下来呢?星星害怕下雨吗?

对于聪明孙子的问题,奶奶当然也回答不上来,这让他越发觉得浩渺的夜空里会有无数的宝藏,同时也在他的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无数的好奇的问号。从奶奶那里得不到答案,小张衡就急切地读书,他希望能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他十岁那年,祖母和父亲相继去世了。舅舅送张衡到书馆里去读书。他深知读书对他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因此非常刻苦。不久,小张衡开始作诗了。他作的诗常常受到老师的夸奖呢。为增长知识,小张衡博览群书。一天,他看到一本叫《鹗冠子》的书,被书中按北斗星定季节的四句话深深吸引住了。

从此,他常常仰望着星空,观察北斗星的变化,日积月累,发现北斗星在围绕着一个中心转,一年转一圈。他自言自语地说:“啊,我终于明白北斗星移,是怎么一回事啦!”由于勤学好问,随着一天天地长大,张衡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了,终于成为了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照片里的故事小学600字优秀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那是一张大眼睛的照片,而藏在照片里的故事,是一个后续发展了二十多年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从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长成了一个孩子的母亲,而她还在用这张照片延续着藏在照片里的故事。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这个藏在照片里的故事,那么这个词就是“善”。那张照片正是大家都看到过的贫困儿童“大眼睛”的照片,照片上的小女孩是一位上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当摄影师在他们教室里搜寻着可以记录的画面时,这个小女孩被相机记录了下来。她那双大眼睛,不仅改变了她自己的人生,也改变了许许多多贫困家庭里的辍学儿童。

那张照片让她印在了有善心的人们心中,在几年后,她得到了一位好心人的资助,她靠这位好心人的资助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当然,她的人生能够彻底改变,也跟她的知恩图报有关。她靠好心人的帮助以及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考入了理想的工作单位,并且她一直念着自己是受过别人帮助才走到今天的原因,她在自己有了经济能力之后,也开始了资助贫困儿童的事业。

那个大眼睛女孩,现在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她眼里的那种渴望却依旧。那是对爱的渴望,也是对知识的渴望。她现在不断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帮助着贫困地区的人民,不仅给贫困儿童教书,也给他们提供物质上的帮助。

这些都是藏在大眼睛照片里的故事,是一个后续发展了二十多年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从一个被资助的孩子,长到了一个资助别人的母亲,这些变化都是藏在照片里的故事,都是藏在这里面的善。我知道,这位大眼睛还会用她那双眼睛去影响更多的人,她还会把这种善传递给更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大型史诗性故事片《大火种》观后感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根据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旧中国的一个小县城,中共党员和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生命保护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并使其如火种般传播开来的感人故事。

大火种》没有轰轰烈烈的历史性事件,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历史人物,它只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平凡故事,它全面而深刻地反应了中国共产主义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广饶儿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故事,表现了历史进步的必然要求,表现了人民群众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

故事首先描写了旧中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揭示了地主的丑陋面孔,老百姓在地主阶级的剥削下,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路在何方?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一直在苦苦摸索,直到有一天《共产主义宣言》代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到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明朗清晰起来。

于是,青年知识分子刘雨心,为了完成未婚夫未竟的心愿,她只身一人,懵懵懂懂中带着一本《共产党宣言》,不远万里来到山东农村,从零做起,向农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被恶势力发现后,勇于抗争,不屈不挠,牺牲生命也不犹豫半分。我敬佩她为共产主义献身的精神,我也敬佩她敢于和世俗做斗争的意志。当世人都因为遵循世俗,而拖着一双小脚走路都艰难,甚至无法下地的时候,她却坚决反对缠足,甚至离家出走。再次回来时,她那双走起路来毫不费力让人艳羡的大脚,证明了她是值得的。

男主角刘忠良,他是拥有一技之长的木匠,靠技术吃饭,不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但是作为共产党员的他,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看到《共产党宣言》之后,他的使命感就更强了,把农民群众吃饱饭过上好生活作为自己为之毕生奋斗的目标,带领农民百姓和旧中国恶势力做斗争。直至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这片土地播下革命的种子。

通过这个故事,我看到了旧中国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和农民百姓追求真理的满腔热血,他们从在地主阶级的剥削下,苟延残喘,到团结一致和他们作斗争,为保护《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革命的种子得以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森林童话故事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其中,就有一对最要好的朋友:小鸭子和小兔子。它们俩每天形影不离,如果对方家有事的话都会互相帮忙。到了冬天,每人都会为自己的好朋友准备对方喜欢的食物。它俩的生活像蜂蜜一样甜。

后来,小鸭子自己写的一首名为《嘎嘎嘎》的歌曲打动了森林市长,市长把它评为主席。小兔子看到这一切有了嫉妒之心,它决定不再和小鸭子来往。

这件事传到小鸭子的耳朵里,小鸭子伤心极了。它想如果自己当初不写《嘎嘎嘎》这首歌的话,小兔子就不会离开自己。

有一天,小兔子正在森林公园散步,遇到凶恶的大灰狼,十分害怕。就在大灰狼扑上去的时候,小鸭子跑过来,替小兔子挡了一爪。血流了许多,小兔子赶上去的时候,小鸭子已经奄奄一息了。小鸭子说了一句:对不起,咱俩没能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说完这话,小鸭子就去世了。

小兔子伤心地想:小鸭子是我多么好的朋友,我怎么一开始不好好珍惜它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影片《背起爸爸上学》观后感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我们全级同学一起观看了《背起爸爸上学》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的心情犹如澎湃的海潮,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石娃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山村。从小,他就失去了母亲,剩下他和姐姐、父亲相依为命。由于家境贫寒,只能勉强供一个人上学。疼他的姐姐把机会让给了弟弟,自己却被迫嫁了人。石蛙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不久之后,爸爸瘫痪了。这对石娃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石娃一方面去挣钱,一方面读书,还要照顾瘫痪的爸爸,这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呀。然而,石娃却没被这一连串的困难吓倒。他不断地努力,克服重重的困难,终于考上了师范学校。为了能继续上学,他毅然变卖家产,背起爸爸走出了马莲河。

望着石娃背着爸爸远去的身影,我思绪万千,“爸爸。我能养你……”这句话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着,这是多么感人肺腑的一句话,多么懂事的孩子呀!看到这里,我又联想起我们。我们有那么优越的条件,却不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有些同学欺骗家长,把父母的血汗钱大手大脚的买吃买喝,不认真学习。这与石娃相比之下,真是天壤之别啊!我们是祖国的新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人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像石娃那样,大起精神、坚忍不拔、乐观向上,只有这样,才能变逆境为顺境,到达理想的彼岸。对于这个,我可有切身感受的。我背英语单词,由于单词太复杂了,我真是头昏脑胀,不想背了。这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石娃的模样。他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都能把学习成绩搞好,我为什么不能?于是我又继续背。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背出来了。这虽然只是一件很小的事,但是,如果一个人连小事都干不好,又怎能干大事呢?看完这部电影后,石娃那种自立自强、奋勇拼搏的顽强意志深深地印在我是脑海之中。我一定要学习石娃,做生活的强者,做社会有用之才。

夜深了,我趟在床上,望着深邃的天空,一弯金黄的明月挂在上面,星星不时地冲着我眨巴着眼睛,我会意地笑了。脑海里不时浮现起石娃背起爸爸那远去的背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照片里的故事600字优秀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本台历,上面挂了一张照片。由于年代久远,已积了一层灰。轻轻擦去灰尘,一个站牌显现了出来。站牌上四个黯淡的白色大字清晰可辨“南京西6”,由此牵出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

许多年前的“五一”节,南京人头攒动,各大景点人满为患。不得已,我们只好放弃游玩计划。猛然想起在某本书上看到南京有个已经不办理客运业务的古老火车站——建于光绪三十一年的南京西站,于是动身前往。

下了16路公交车就看到铁道口,不过横杆已被拆除,只剩指示灯还在。从侧门进了站,照片上的“南京西6”站牌就出现了。此时这个站台还有一辆绿色列车停靠。再往前看,几个残破的、饱经风霜的站台,一段段锈迹斑斑的铁轨。不远处的1号站台,还停靠着三节更老的硬座车厢。我看到水牌上写着“南京东—南京西”,下面还有三个小字“通勤车”。这是一辆普客列车,蓝色的硬座已变成了灰色,车身绿漆早已剥落,露出大小不一的黄铜色铁皮,看上去已不再运营。铁轨之间稀稀落落长着些绿草,站台上也没人打扫。远一些的地方有一个机车库,里面存放着很老的机车。我看见有东风机车停在那里,有一辆还在运行的蓝色车头,居然还能听见汽笛声。过一会儿一辆红色的东风机车拉着绿色火车进了站,调头后又拉走了绿色火车。因为这实在难得一见,我便不失时机地拍了几张照片。

站在6号站台,望着这个小火车站,恍如隔世。我仿佛看到了当年这个车站的繁荣,犹如今天的各大景区人流如潮的景象。俱往矣!再如何繁华,都有结束的一天,不可能万古不朽。

此时,照片依然无声地挂在台历上。它默默地诉说着去往南京西站的往事。它无声的语言,一直镌刻在我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