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动画作品观后感(精品20篇)

很多人的童年都是动画片陪伴的,对你来说,你最喜欢的动画片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写动画片的初中英语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7480

作文

82

2024最新迪士尼动画电影《海洋奇缘》观后感

全文共 1626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部典型的迪士尼动画电影海洋奇缘》,影片的主人公依旧是一位公主,一位非典型公主——酋长女儿莫阿娜。电影的情节既老套又新奇,集套路与反套路于一体。首先,电影遵循了迪士尼公主电影的模式,上天选定,追求梦想,寻找伙伴,受到挫折,导师的鼓励引导,重拾信心,最后战胜最终大Boss迎来大团圆的套路情节;其次,整部电影都是满满的鸡汤。还有,一言不合就唱歌的传统仍然没有丢掉,虽然这点值得吐槽,但不得不承认,迪士尼的配乐都很好听,主题曲《How Far Ill Go》的中文版是由《Let it go》的操刀人,香港制作人陈少琪填词,值得一听。

之所以说这部影片反套路,一是由于它在整部影片中完全剔除了爱情的因素。从最开始迪士尼的公主依附于王子才能得到幸福爱情,到后来《冰雪奇缘》中王子成为反派,在迪士尼的电影中王子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在这部影片中,王子完完全全消失,也不再有爱情的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呆萌的半人半神伙伴。二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莫阿娜的人物塑造上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美好优雅的白富美形象,而是一个运动神经发达的异域少女。在性格方面,除了具备勇敢善良的迪士尼公主典型性格之外,更侧重了她的独立性。影片中莫阿娜说服毛伊和她一起归还 后,本可以直接依靠驾船技艺高超的毛伊即可,但她并没有,而是极力要求毛伊教她如何驾船。这与以往的迪士尼公主是完全不同的。莫阿娜不需要王子来拯救自己,恰恰相反,她才是那个救世主的角色,拯救鱼尽粮绝的小岛,唤醒自怨自艾的毛伊,解救失去宝石变成恶魔的女神。这也是近年来迪士尼动画电影的一个变化趋势。

影片中涉及到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问题,展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家长:第一种是以父亲为代表的家长——严父,以自己的经验来控制子女的发展。首先,我们不否认这种家长对子女的深爱,然而,这种深爱有些时候会是一种伤害和束缚。他们以自己的经验构造一个有限的空间,仅允许子女在这个空间里发展,尽管子女表现出了对外部世界的向往以及对梦想的追求。影片里莫阿娜走出孤岛的最大阻碍就是来自于父亲图伊,父亲年轻的时候曾经也是梦想追寻祖先脚步、向往跨越海洋的热血青年,只是兄弟不幸在出海中遇难的挫折浇灭了他的一腔热血,从此再也不肯出海,甚至严禁自己的女儿莫阿娜出海去追求梦想。以自己的失败的经验为标准,阻碍子女的自由发展。另一种则是以奶奶为代表的完全相反的一种家长类型,宽容鼓励的导师型家长。奶奶在鼓励莫阿娜出海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莫阿娜受到挫折后,又化身成 鲽鱼来到她的身边鼓励她。最后一种也是以上两种的综合体——以妈妈为代表的温和型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担心,不鼓励孩子冒险,但当他们决定之后就不会再阻挠,只会默默地支持。

这部电影的主旋律就是寻找心底的自己。主角莫阿娜是南太平洋的波里尼西亚小岛上的酋长女儿,从小就向往着海洋,然而出海是被父亲严令禁止的。父亲把她带到山上告诉她终究要担起酋长的责任活成别人想要的模样,向往海洋的莫阿娜就这样被限制在孤岛上,被迫完成父亲给予她的梦想。幸好她有一个支持他的奶奶。于是,当岛上面临粮绝的危机后,莫阿娜一个人偷偷跑出孤岛,在海洋的帮助下去归还特非提之心,拯救小岛,同时这也是莫阿娜寻找自己的一场冒险。莫阿娜在这场冒险中不仅找到了自我,同时也帮助那个半人半神的毛伊找到了自我,克服了对鱼钩,或者说对神力的执念。最后,莫阿娜把特非提之心还给了大Boss恶卡,恶卡又变回了温柔的女神,从而拯救了所有人,皆大欢喜。这就是影片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寻找心底的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被他人左右,不被困难打败。

影片的亮点还在于展示的南太平洋异域风情,美到不可思议的海洋,毛伊身上独特的纹身文化,莫阿娜回忆祖先出海的原始大气的景观,影片结尾向摩西分海故事致敬的画面,都很令人惊艳。当然,搞笑担当——神经质的鸡,螃蟹怪和莫阿娜与毛伊的相处方式让这部影片在鸡汤之余不乏笑点。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剧情平淡的惊艳之作,至少凭借不撒狗粮这一点,就值得一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最佳动画长片奖《飞屋环游记》观后感

全文共 5042 字

+ 加入清单

飞屋环游记》是2009年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第十部动画电影及第一部3D电影,也是导演兼剧作家彼特·道格特(Pete Docter)继《玩具总动员》、《怪兽电力公司》及《机器人总动员》等热门影片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整部影片清新、纯美,在温情脉脉的叙事方式下,想象力却已发挥到了极致。凭借着充满童趣的幽默台词、温馨感人的故事情节、观影效果极佳的3D画面,尤其再加上细腻动听的电影音乐,《飞屋环游记》在感动观众、赢得赞许的同时,更一举包揽了第67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动画片、最佳原创配乐;第8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最佳配乐等多项大奖。

影片的主角是一位性格孤僻、脾气古怪的气球销售员——卡尔(Carl),他与妻子艾丽(Ellie)从小就梦想着能成为伟大的探险家,去寻找南美洲失落已久的“天堂瀑布”。这个愿望很美好,却有一点遥不可及,以至于直到艾丽去世,也没有得以实现。为了达成艾丽毕生的梦想,兑现自己的承诺,卡尔用氢气球将自己与艾丽终生厮守的小房子打造成了一座“飞屋”。偏在这时,开朗乐观的小男孩罗素(Russell)巧遇了卡尔,并误打误撞地踏上了这幢房子。一老一少就这样乘着“飞屋”开始了他们梦一样的旅程……

可以说《飞屋环游记》呈现给观众的内容是深浅并行的,浅的那层通俗易懂,在未经世事的孩子眼里,它是跌宕起伏的传奇童话;深的那层辛酸无奈,在经历过爱情与离别的大人眼里,它是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在人们欢笑、哭泣、叹息、思考的时候,悄然把影片推入潜意识层中,深深烙印在人们心灵上的,则是影片中感人至深的音乐,它对故事的情节发展、制造戏剧性的心理冲突和表现人物情感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主题音乐为影片打下温情的底色

《飞屋环游记》的配乐在与画面的契合上可以说是天衣无缝,这都要归功于影片的作曲——近几年开始崭露头角的美国作曲家迈克•吉尔奇诺(Michael Giacchino)。他曾为《超人特工队》、《料理鼠王》等影片担任配乐,擅长将爵士、摇滚、流行等曲风融入到传统交响乐的创作之中,但相比于前两部影片,《飞屋环游记》在配乐上则偏向于回归正统的作曲技法。

影片从头到尾都由一个明快而简洁的动机贯穿始终,尽管它在为不同场景服务的时候,被赋予了不同的配置方式,用不同的速度进行演绎,甚至被发展成各种不同的场景音乐,但是每当探险之梦被点燃的时候,在我们耳畔响起的总是那一串轻松跳跃的旋律,这便是“冒险主题”。

卡尔与艾丽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一幢破旧的小房子里,当时谁也没有想到,那就是日后他们相伴一生的温馨小屋。不折不扣的假小子艾丽,头戴飞行帽,手握方向盘,嘴里不停地发号施令,自娱自乐地在幻想的世界里玩着灵魂冒险。卡尔闻声而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经过精心装扮的“飞机驾驶舱”,不巧被艾丽发现。不善言辞的卡尔显然被霸气十足的艾丽给吓着了,两个人的性格也在此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艾丽给卡尔别上了一个汽水瓶瓶盖,告诉他说这是探险俱乐部的会员勋章,随后便不由分说地拉着羞涩的卡尔去找回他那个因受惊而脱手飞走的气球,两个人便这样成为了志趣相投的童年玩伴。“冒险主题”在这时第一次出现,清新简洁的华尔兹在钢琴小心翼翼的弹奏下,把两个小毛孩子纯真的感情刻画的淋漓尽致。音乐在这里既可以理解成卡尔内心的幸福独白,又可以说成是故事的叙述者,它描摹了内敛对张扬,憨厚对霸道,就是这样极不搭调的两个人却又出奇地互补。也许,这种温情的音乐底色也解释了影片中一个值得回味的细节——那枚“瓶盖勋章”,卡尔足足戴了一辈子。

伴随着“冒险主题”的第一次出现,影片的温情基调就已经基本奠定了,不论是对卡尔、艾丽平凡幸福生活的逐一呈现,还是在艾丽去世后,卡尔、罗素展开的华丽探险,都是围绕着那个艾丽梦寐以求的愿望——抵达“天堂瀑布”,那片即将消失的土地。所以,当卡尔为了帮爱人实现梦想,用氢气球带着老屋飞向天空时,即便这一举动是如此的难以置信,任凭所有的路人都投来惊异的目光,音乐却依旧淡淡的、静谧的由弦乐器抒情地进行演奏,这种配乐方式的运用在以往影片的飞行场景中是较为罕见的。

另外,作曲家还对“冒险主题”进行了多次的变奏和发展,并将其应用到了影片的其他场景之中。例如当卡尔、罗素穿过浓雾,到达“天堂瀑布”时,他们看到了一番美得令人窒息的景象,而音乐在此也放慢了速度,平稳的和声进行就好似卡尔如释重负的心情一样舒展、满足,他看着艾丽那张珍藏已久的“天堂瀑布”相片,百感交集地说道:“艾丽,它的确太美了,我们成功了”。再比如高潮处卡尔、罗素为解救大鸟凯文(Kevin)与反派人物查尔斯(Charles)进行最终对决的时候,作曲家为了贴合紧张刺激的战斗画面,将“冒险主题”在保留基本动机的基础上进行了变形,以短小的节奏音型为主,音乐由铜管乐器主奏,这样得出的配乐效果则更加具有张力,为影片增添了不少戏剧色彩。

可以说,“冒险主题”的首尾呼应,使得《飞屋环游记》的音乐脉络比较清晰,影片的中心和主旨也比较明确,温馨浪漫的情节在感染观众的同时,更可以受到动画片的主要受众群体小孩子们的喜爱。

二、音乐叙事彰显情绪变化

《飞屋环游记》的细节构思精巧,相信看过的人们都无法忘记影片开始后不久的那段“音乐叙事”。

摄影师的闪光灯“咔嚓”一声,音响完成了时空的转接。两个小孩子“忽然间”长大成人,相爱结婚,甜蜜地将他们偶遇的那幢房子装修成了温馨可人的爱巢,生活中充满着童趣与奇思妙想。由于对探险满怀热忱,他们一个成为了主题公园里南美景区的向导,另一个则选择在离她不远的地方卖气球。两个人经常爬山看风景,看日落。艾丽总是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卡尔则气喘吁吁地吃力追赶;艾丽习惯一个劲地说,手舞足蹈地勾画着心中的幻想,而卡尔则喜欢认真地听着,享受那个属于艾丽的世界。不能生育对艾丽的打击很大,卡尔为了让她开心起来,再一次启动了两个人的冒险计划,于是小两口开始往“天堂瀑布探险基金”的储蓄罐里存钱,期待着攒够旅费的那一天到来。硬币堆得越来越高,梦想的距离越来越近,可是生活总是充满意外,车轮爆胎需要更换、腿部受伤需要就医、房屋破坏需要修缮,探险基金总是在存满之前被挪为他用。不过夫妻俩却总是乐此不疲地继续存储,微笑着面对种种挫折。年复一年,时光就在领带花纹的变更中飞逝,转眼二人已满头白发。卡尔这才突然发觉,在一辈子都快过完的时候,自己竟还没有实现当初对艾丽的承诺。于是他下了决心,买了去南美的机票,准备在例行看夕阳的时候给艾丽一个惊喜,可是此刻的她却再也爬不上那个只属于他们俩看晚霞、等日落的山丘了……

上述如此大段的故事内容,在影片中只不过是几分钟的片段而已。在这期间,人物间没有一句对话,也没有一声音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只有一些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生活场景。所以音乐在此刻成为了除画面以外,分量最重的一种叙事手段。开始时,音乐为观众营造了极为轻松明快的氛围,弱音器小号、小提琴、钢琴、单簧管等乐器轮流进行着旋律上的交流,再配合上由弦乐、打击乐演奏的副声部加以润色,音乐轻柔、和谐,完美地演绎着二人婚后的幸福生活。音乐上出现转折是在艾丽从医生那里得知自己无法生育的时候,钢琴轻柔地弹奏着较为缓慢的主题音乐动机,犹如独自坐在家门前院子里的艾丽一样,苦恼、忧郁。直到卡尔提出探险计划安慰艾丽以后,音乐才逐渐加入和声织体,并加入弦乐器俏皮的拨奏,以预示新的生活即将开始。艾丽晚年生病卧床,病榻上的她满足地翻看着已被照片填满的探险手册,感受着卡尔对自己深沉的爱,没有遗憾地离开了她的爱人。音乐在这一段落采用钢琴独奏的方式,一方面是为了贴合卡尔伤感的情绪以及对亡妻的深情想念,另一方面则是卡尔日后孤僻自闭、形单影只的生活写照。甜蜜与哀伤的琐碎细节经过影片含蓄的暖色调处理以及内敛的音乐加工之后,令人唏嘘不已。

三、音画结合产生奇特魅力

《飞屋环游记》的音乐是比较典型的动画片配乐,其音乐与画面的结合非常细致,大部分时间内处于音画同步的范畴。无论是带动观众的情绪,还是揭示人物的心理,以及引领叙事的节奏,音乐都与画面处于比较精确的同步状态。这种状态确保了观众,尤其是少儿观众不会产生阅读上的障碍。

不过,在一些比较特殊的场景中,影片也使用了其他的音画结合方式。其中最为特别的就是在妻子艾丽去世后,影片的叙事风格由浪漫主义回归到现实主义的时候,所使用的一段音画对位。这是老人卡尔早上起来下楼的一场戏,这位单身老人的身体已经相当不好,他在下楼的时候甚至不是走楼梯,而是借助残疾人的自动滑轨,连沙发带人沿着楼梯一起运送到楼下。此时,音乐中出现的居然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中的著名咏叹调——《爱情是一只自由的小鸟》的旋律。这首歌曲采用的是西班牙哈巴涅啦舞曲的风格,曲调欢快而富于跳跃性,正好与卡尔不动声色的借助工具下楼,中间偶遇故障却又顺利排除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让人觉得可乐,更让人觉得一丝悲凉——与妻子生活在一起的卡尔曾经是那么快乐,而如今却老气横秋,行将就木。音乐中所描绘的爱情,已经离他远去。现实的残酷不言而喻。

四、音乐完成人物心理活动描绘

影片的主人公卡尔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从小到老他说的话都相当有限。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心理活动异常丰富的人,老年的他经常陷入对逝去爱人艾丽的思念及以往时光的回忆之中。影片角色性格的设定使得导演不可能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来让卡尔直接说出他的想法,因此音乐就成为最佳的表达工具。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段落,无论是卡尔凝视艾丽收藏的“天堂瀑布”照片时,还是他轻抚妻子的照片沉默不语时,我们都能听到音乐像画外音语言一样,将其内心所想所感娓娓道来。这其中,最为突出的,也是影片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情节,当属卡尔在完成了将老屋带到“天堂瀑布”悬崖上方的夙愿后,坐在他自己的沙发上翻看艾丽的探险手册这一场景。

在这一段落中,卡尔不顾大鸟凯文的死活和罗素的请求,执意要将老屋拖到“天堂瀑布”的悬崖边上。当他终于达到目标,如释重负般的坐下,翻看妻子留下来的探险手册时,竟发现书中后半部分的探险内容,都是他和艾丽两人美好生活的珍贵照片。显然,这些都是妻子在日常生活中精心收集并粘贴上去的。书中的最后一张照片是夫妻两人晚年时的一张合影,卡尔坐在他那方正的单人沙发上,而在他的左手边,艾丽则坐在她所喜爱的高靠背椅上,老两口冲着镜头异常满足地微笑着……此时,伴随着卡尔慢慢翻动书页,主题音乐以缓慢的速度,用钢琴单独的方式演奏出来。这里的钢琴音色是如此的清纯,像一滴滴晶莹的泪珠敲击着观众的心灵。画面中,卡尔在幸福的微笑,他内心的满足与感动,完完整整地被音乐抒发出来了。不过,就在合影的右下角,留下了艾丽临终前写给卡尔的一句话:“Thanks for the adventure—now go for a new one. Love Ellie(感谢这段探险——现在开始一段新的探险吧。爱你的艾丽 )”。看到此言,卡尔的心里产生了触动——妻子一辈子的夙愿,或是说自己历尽千辛万苦所完成的目标,并不是最为重要的东西。真正的探险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他们一辈子风风雨雨、相濡以沫走过来的平凡生活。妻子并不希望丈夫生活在回忆之中,更不希望他自我封闭、为达成曾经的目标不惜一切,她真正期盼的是他能早日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在新的探险中完成自己的使命。这种心灵的触动由细腻的音乐表达出来,作曲家在原来清澈纯净的钢琴音色基础上加入了微微颤动的弦乐,随着卡尔拿起罗素挂满徽章的缎带,木管乐器逐渐加入,让音乐有了一个明确的结尾:一个旧的目标已经完成,接下来卡尔的使命便是帮助罗素完成拯救大鸟凯文的任务,为此,他不惜放弃曾经视为生命的老屋。

可以说,正是音乐完成了对卡尔内心活动的表述,让我们对其性格的转变有了明确的认识,从而将故事情节顺利推进到最终的大鸟保卫战中去。

作为2010年奥斯卡最佳配乐奖的获得者,《飞屋环游记》在音乐的设计和使用上确实相当独到。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好莱坞音乐创作中让音乐长时间伴随画面,带动情节的发展的作用,几乎做到了与每一帧画面同步;另一方面,它又突出地展现出了单一主题音乐丰富的变化效果,精彩的音乐叙事效果,幽默的声画对位效果和细腻的音乐心理描绘效果。从音乐所占的比重上来看,《飞屋环游记》的音乐是电影本体语言中极为重要,并且非常出彩的组成部分,这也是迪斯尼和皮克斯动画片长期以来的优势之一。其对电影音乐语汇的把握,是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和学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最新迪士尼动画电影《海洋奇缘》观后感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我告诉你,阅片1800部的我,看了这部老派的迪士尼动画,竟然热泪盈眶,你信吗?

在《冰雪奇缘》追寻个人自由和《疯狂动物城》弘扬种族宽容之后,《海洋奇缘》的主题倒退回了90年更加传统的风格:渴望冒险的主角(通常是公主),却被谨小慎微的父母禁足,而慈祥祖母在暗中鼓励并透露了古老的秘密。随着灾难降临,主角被超自然力量选择为拯救者,担负起最大的责任,历经千难万险,拯救了族人,也实现了自己的成长。

波利尼西亚人是人类最早的专业航海家,靠着独木舟征服了太平洋上一个又一个小岛,在片中竟然会出现后代惧怕出海的情节?其实拿掉这个外壳,这就是典型的一个世纪以来被迪士尼讲了千百遍的故事。《海洋奇缘》和90年代的《小美人鱼》、《风中奇缘》,乃至前几年的《疯狂原始人》(我知这部是梦工厂的)剧情简直如出一辙。其中的一些桥段也非常老派,比如Moana在海上的那场梦,比如那只其实挺无趣的傻鸡。

然而,正是看完了《海洋奇缘》,我终于认定,迪士尼的这种不厌其烦的俗套,正是其强项和自信所在。主题简单鲜明,它可以集中力量在表现力上。去过夏威夷的人,都会被片中那亮蓝色的大海,以及老奶奶的草裙舞勾起回忆。这部电影对波利尼西亚文化是下了功夫的。不仅是角色的名字,神祗的来历,独木舟的工艺之类,更在波利尼西亚人健康的肤色,淳朴的五官,丰腴的体态,乐观的性格,在主角Moana小时候在海边初见宝石憨态投足间,以及老奶奶独自在海边绵绵起舞的悠然动作里,一切就深入观众的心了。

当然,迪士尼积累最深的能耐还是歌舞。这部电影的歌舞无论是密度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是第一次我看完电影立即做出买原声带的决定。好几首歌曲不仅十分动听,更有极强的情感冲击力。其中不乏堪称神作者:有典型迪士尼流行风,每次Moana从逆境中振作起来就高唱的”How Far I’ll Go”,让人浸入Moana那坚定的信念和质朴的魅力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王晶导演作品《王牌逗王牌》观后感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深夜影院

又是座无虚席

又是小杀姐姐自己一个人带着愤怒的心情走出了电影院

我并没有在针对王晶导演

我是说在座的各位借着港片“复活”在大陆圈钱的导演都是辣子鸡!

别误会,我今天并没有再次吐槽港片的兴致。而是要扒一扒这些占领并浪费着巨大资源的所谓“老牌港片导演”的套路。

其实王晶导演在两岸关系上

立场明确且正确

但是我们今天只说电影

和大家一样,小杀姐姐也一直在期待着港片的复活,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走进了《王牌逗王牌》的影厅。结果却带着失望和愤怒走了出来。

影片讲述了一个非常扯蛋的故事,一老一少靠搞基卖腐拯救了全世界。

不要问我过程,我也没看懂。不是因为烧脑,是真的没看懂。

剧情蜜汁难懂,笑点蜜汁难笑,演技蜜汁尴尬。王晶导演一定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无厘头。

看得出影片投资不小,卡司很强大,上映时间也是得天独厚的十一七天乐。但是这些也并不能阻止它成为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科技作品观后感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来到风雨操场,我不由得被眼前的场景迷住了。这里的科技作品琳琅满目,千奇百怪,摆满了整个操场,场面非常壮观。其中有科普作文、科学幻想绘画、发明创造、创意金点子在这么多的科普作文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我们班的叶斯琪的作文――

一个美丽的梦。她写得真好,她梦到在未来的世界里是没有污染的,空气新鲜,路边的河水好像漓江那样干净,伐木工,早已成了过去时;塑料袋,已经绝迹;白炽灯,早已不复存在。虽然,这只是一场美丽的梦,但我相信,美丽、没污染的世界不是梦。

最吸引我的是创意金点子中的一件科技作品:可以临摹的笔。这是一支可以在纸上投影出各种字体的笔,笔里面设置有一个中央处理器(CPU),笔身有四个控制按键,分别控制录入、输出、蓝牙等个体投影键。分别为常用的多种字体按键笔的末端设有蓝牙接收器可以接收等信息的传输及录入。我觉得这支可以临摹的笔很实用,可以在纸上投影出各种字体,对我们来说是很方便的。要是真的发明出来该有多好啊!这个创意金点子是同学们想出的,我觉得他真棒,可以想出那么好的东西出来。比起我自己,我就想不出那么好的东西了,我真自愧不如,同时,我也佩服他。

看到这一件件袖珍、精巧的科技作品,我顿然觉得科技是如此的神奇,如此的伟大。一项项旷世、先进的科技成果的诞生,一个个神奇、实用的电子设备的问世,给现代人们的生活注入了便捷、丰富的元素。比如以前没有电灯,当夜幕降临时,人们只能在微弱的烛光下生活,现在呢?走在大街上,霓虹闪烁,流光异彩,一派繁华景象。而电视、电脑、空调等电子设备的日益更新,更是让人们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与多姿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影视作品观后感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我看过的美国电影当中感觉很清新、很健康、很阳光、很善良、很温暖的一部电影。这才象正常人之间的相处、相生、相爱,而不是美国其他片子那样的狠毒、冷漠、变态、打杀不断。

不认在美国还是在中国,象朱尔斯一样创业和守业的人性都是少数,且家庭见外风险重重,实属不易。社会虽说在进步,女性独立性越来越强,各方面的才能展现也越来越充分,所谓的女强人、女汉子、白骨精等越来越多,但,纵观天下,自在各行各业顶峰位置的女性毕竟还是少数。我不知道未来还会如何变化,目前这种成功男人远多于女人的状态应该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这是不对女性的歧视,也不是社会学家的预测,只是感觉个中还是有原因繁多的问题,阻碍着女性能完全象一个男人那样快意人生,尽展所长。

有时,象我这种还比较传统的人,心理上不太喜欢在女人领导下工作和生活,也不太喜欢与强势的女人打交道。可能潜意识里觉得:女人还是应该阴柔一点,好好享受阳光与生活,没有必要打拼得那么辛苦。养家糊口毕竟是男子应该担当的事情。

我知道自己的这种观念会招到很多女性的斥责,但是只是一人之见而已,不想冒犯谁。我自己就是这样对待自己妻子的,不希望她活得太累,工作太辛劳。等我干不动了,她再多付出点吧。

女性创业者,可能更需要人们的支持与理解。不论是长幼,只要能真诚帮助和理解她们,她们成功的机率可能会高一些。就象电影中的‘本’支持和鼓励‘朱尔斯’一样。彼此心怀善意,共赴困难,最后必将获得友谊和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音乐动画电影《欢乐好声音》观后感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道是不是经济危机对大家的心情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喜剧我看着满满的悲剧感。猪妈妈照顾小孩到昏头,猪爸爸每天上班累到死,猩猩的家人抢劫为生,小象妹妹家人给的希望(压力),除了明显的坏人,每个人都经历着困难,每个人的生活都毫无希望,这个比赛是他们生活中的明灯。可是,他们都是现实中的你我他,他们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问题,问题是,无论是他们还是我们,没有人做错了任何事情!这种原罪一样的感觉让我怀疑:美帝的夜夜笙歌的表象下到底藏了多大的压力?他们表演成功后人生会改变吗?猪妈妈是不是还要照顾小孩?爸爸是不是工作会有改变?抢劫为生的人可以一步登天了吗?导演为什么不给结局?

是考拉老板让我差点在满是笑声的电影院差点哭出来的。员工有家可以回,他只能住在公司抽屉里;员工打错字,他只能承担所有的后果;演员闯的祸他要来承担损失;演员心情不好他要负责安慰。 从电影看得出他是个聪明顶呱呱的老板,他不偷懒求上进,为了梦想动心思想主意,还是沦落到了洗车的下场。从头到尾,他没有做错任何事情!看他游泳的姿势洗车的时候,全场哄堂大笑,可是我一个坐办公室的普通职员快要哭出来了。虽然我不是老板,让我去洗车我也是绝对放不下身段的!创业人有多少投资人又有多少?辛辛苦苦起早贪黑,有多少人能真的得到理所应得的报偿?

可能是我最近状态太差,看到的都是阶级固化,富二代无需太多自身能力只要站在高处指点江山,创业人满怀梦想浑身动力争取翻身缺不断的头破血流。

对不起我人太悲观,能说的也只有一句祝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可爱动画电影《爱宠大机密》观后感

全文共 2141 字

+ 加入清单

简单来说,《爱宠大机密》讲述的是小狗麦克和杜老大从家中走失,历经磨难,最终平安回家的故事。不得不说,这是一篇普通却优秀的动画片,国语版由何炅和陈佩斯领衔配音,很是有趣。 说它普通是因为这部影片的主角全部都是我们身边的宠物;说它优秀则是因为在影片结束时,总能让人眼眶湿润,看到那真实的爱与哀愁。

Part 1 宠物们每天的“朝九晚五” 在纽约一幢热闹的公寓大楼里,有这样一群宠物:杰克罗素梗麦克,纽芬兰犬杜老大,博美犬啾啾,兔子小白,英国短毛猫冰冰,巴吉度猎犬老头儿等等... 影片把每天主人出门后、回家前的这段时光描述成宠物们的天地——有的和其他宠物一起出去玩儿;有的聚在一起分享主人的糗事;还有的在不停捯饬自己的外貌,使自己看上去更可爱,以便从主人那里要来更多的零食。每逢“朝九晚五”的主人们出去忙碌,宠物就进入了一天中最自由、最惬意的时光。 影片中的麦克(何炅配音)是一只十分黏人的宠物狗,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坐在门口等着主人凯蒂回家。它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凯蒂生活的中心,享受着凯蒂的爱。杜老大则是凯蒂从收容所带回来的一只壮硕、毛茸茸、不懂社交的巨型犬。他历经磨难,毕生的梦想就是拥有一个温暖的家;他讨人喜欢,唯一的愿望就是再也不回去收容所。但这位体型威猛的新伙伴不仅自私还有点儿粗鲁,不但分享了麦克的爱,还把麦克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于是麦克开始反击,将其视为“第三者”并百般阻挠,最终他们一起遇到了动物界的黑帮大哥兔子小白(陈佩斯配音),卷入了一场跌宕起伏的城市历险记。 小白是纽约城里被遗弃宠物大军的带头大哥,呆萌外表下有一颗被伤害了的心,它和它的伙伴们住在纽约城市阴暗的下水道里,一心伺机报复人类;而小博美啾啾是麦克的邻居,一直暗恋着麦克,当麦克遇到危难时,她率先挑起大梁,号召街坊邻里的小伙伴走上了一条寻找营救麦克的路。

Part 2

谁的世界没有秘密? 谁的世界没有秘密?人类如此,动物界亦然。 动物们都深深爱着自己的主人,无论平时再疯闹,也都会摇着尾巴等待主人回家。都说人类的感情是那么的脆弱,而宠物们对我们却是那么的忠诚。 其实,宠物们不是无所畏惧,他们怕极了情谊的丧失。在他们心中,也可以有深沉的爱。作为主角之一的杜老大,个头大棕色的毛又密又乱,邋里邋遢,还霸道自私,和麦克上演宠物版的“宫心计” ,一点都不讨人喜欢。但令人惊讶的是,在他回忆老主人的时候,竟展现出了无比温柔的那一面。那个时候他还小,他的主人是一个老头子,他们一起吃饭,一起玩耍,一起睡觉,主人陪他长大,他陪主人变老。朝夕相伴间,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而美好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有一次杜老大走丢了,多年后却不敢回家。他失落地问麦克,“主人还会记得我吗?他大概已经忘了我吧!”这让我想到了之前看的纪录片《狗狗在中国》,其中有一段描述了一个家庭和一只养了十年的下身瘫痪了的腊肠犬。自从腊肠生病后,就每天想方设法讨好主人,主人对着镜头流着泪说:“我知道他怕我们丢下他。” 我们不是主人,我们是家,我们是一切。在影片的设定中,性格分裂的兔子小白的存在也给人启迪。他外表娇小可爱,内心却很是阴暗,一心想复仇,毁灭人类。这当然是有原因的:他回忆起随着当年魔术师主人的失业,他被狠心的遗弃;伙伴纹身猪也很可怜,在纹身店里,所有的学徒都拿他练手,但当他身上被纹满了各种图案已经没有价值之后,最后也被抛弃。于是,地下管道的反人类组织里出现了被遗弃的各种动物,有蛇,有老鼠,有鳄鱼。数不胜数的动物们,让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做了什么才让爱变成了怨恨? 欢声笑语,想来也是影片的初衷——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可以建立更深层的依赖关系。我们可以选择他们,但一定不能抛弃他们。

Part 3

爱是永不止息,爱能战胜一切 圣经里如是说:“爱是永不止息,爱能战胜一切,爱永远不会失败。”正如电影里所描述的,麦克和杜老大争风吃醋互相排挤,最后两败俱伤,一同落入了坏人的手中,但最后因为他们的互相帮助和爱使大家逃离困境。下水道里的动物们因为仇恨而汇聚,但面对危难最终因着爱而彼此联合,最终成为了朋友;就连遗弃宠物帮的老大小白,也因为爱被收养,有了一个爱他的主人,和幸福的归宿。小白刚刚被新主人抱在怀中的表情是愤怒的,但当小女孩轻柔的抚摸他耳朵的时候,这个黑帮老大小白兔瞬间安静下来,表情转变成不可思议的萌态。 动物是懂得情感的,他们只需要一点点温度,就会欢天喜地毫无保留地爱着人类。

所幸,电影的最后,爱战胜了一切。经历了一场大冒险之后,每只动物都平安回到了家。他们站在门口,摇着尾巴,怀着迫切的心情开心的迎接主人回家。

Part 4

宠物也需要我们的陪伴,而不仅仅是陪伴我们 每当夜晚的时候,灯火通明,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只可爱的宠物。他可能是一条狗,一只猫也可能是一只小鸟,一条小鱼,甚至是一只小仓鼠。他们日日夜夜陪伴着我们,给彼此带来温情。 我们可以依赖的东西太多,而他们却只有我们。宠物也需要我们的陪伴,而不仅仅是陪伴我们。《爱宠大机密》这部普通却又优秀的动画片,会让人看到那真实的爱与哀愁。

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多看些有关陪伴、成长、亲情的电影,用这种最简单不过的主题让我们自己热泪盈眶,让我们学会更爱身边的一切!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国产动画翻身之作《熊出没·奇幻空间》观后感

全文共 1111 字

+ 加入清单

近些年的国产动画,影响最大的当数《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了。不过,和众多国内动画一般,他们的大电影并非一路坦途,《喜羊羊与灰太狼》遭遇“七部之痒”,在2015年的第七部票房低迷之后,近两年不见踪迹。还好,《熊出没》尽管起步较晚,但从2014年到2016年,每年一部,今年的第四部,《熊出没4:奇幻空间》又如期而至,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国产动画为迎合低龄观众而刻意表现出的低龄化屡屡为人诟病,无论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还是《猪猪侠》等都是如此。曾经红极一时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也正因此备受指责,本来每年一度的以生肖为主题的大电影也中途夭折。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熊出没》,自2014年第一部大电影《夺宝熊兵》夺得2.47亿元票房,创国产动画票房新高以来,已经连续两次成为国产动画票房冠军,直到2015年7月被《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打破。

虽然《熊出没4》依旧主打低龄剧情,但能看出来,该系列电影已经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观,无论从人物形象还是视觉特效,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3D效果虽然依旧不如迪士尼等国外同行,并且,比起《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还有一些差距,但比起前3部,已经是突飞猛进了。

为了避免走入《喜羊羊与灰太狼》式的窠臼,《熊出没》的剧情设置还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夺宝熊兵》是主打亲情的一场团聚,第二部《雪岭熊风》是对友情的一次检验,第三部《熊心归来》则是“熊心”(人性)的一种回归,这次的《熊出没4》,则向奇幻世界探索,力图延续古老文明。对于系列电影而言,最可怕的便是老调重弹,毫无新意,《熊出没》在保留其经典人设的同时,力图让故事更加新颖,更加丰富,更加奇妙,其用心值得赞赏。

虽然从中仍能看到模仿国外电影的痕迹,起码已经将其进行最大程度的国产化,“金鹿角”和鹿族让人想起东北丛林里的鄂温克人,白山黑水之间,有游猎民族的踪迹隐隐约约。

对于受众群体主要在低龄儿童的《熊出没》而言,似乎不会再有较为高能的剧情,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那样赢得青年观众的青睐,但作为合家欢式的系列电影,《熊出没》的水准能够一直保持在及格线水平以上,也是较为不易的。2016年,在国内上映的动画,票房前十名国产动画只有两部,《大鱼·海棠》以5.65亿元位列第三,《熊出没之熊心归来》以2.87亿元位列第八,其余大多是好莱坞动画,而前二十名,众多知名日系动漫榜上有名。看来,在外来动漫疯狂袭来的今天,国产动画能够守住些许城池,《熊出没》功不可没。

国产动画当自立自强,知耻而后勇,一面要加强学习,一面要认真做事。事实上,国产动画在学习和进步中成长,每一次进步都应受到鼓舞,毕竟,它们承载着国人的无限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影视作品观后感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从出生就生活在“真实社会”的常人来说,我们或许会自信的认为,如果我们自己是影片中的楚门的话,一定不会出现被导演控制这么多年却全然不知的情况。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是,楚门没有经过真实社会的社会化过程,他从出生就在别人的控制之下演戏给别人看,他不清楚真假社会的区别。在他最初的认知里,他认为他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就是真实的社会,在没有比较对象存在的时候,似乎怀疑无从谈起。

那么,是什么促使楚门在最初的认知里承认了这个社会的呢?人是动物界的一员,有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桃源岛这个社会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结构,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满足着其成员不同的各种各样的需求,从而维持社会的存在和运行。桃源岛之所以最初能够在楚门的认知里被接受,主要是因为桃源岛这个社会满足了他的诸多需求。如果这些满足楚门的需求的因素消失殆尽的话,“楚门的世界”也将不会存在,这将在下一个议题中涉及到。

首先,桃源岛并非一个完全没有经济生产的小城,它能够自己生产居民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料。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桃源岛没有与世隔绝,只是控制了楚门与外界的接触,因而,它能够与外界有充分的交流。综合这两方面来看,桃源岛从内部和外部均可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这是桃源岛社会得以存在的首要前提和物质基础。之于楚门,这些物质基础为他提供了生存的条件,满足了他在生存方面的基本需求。

其次,导演对楚门身边各种角色的安排满足了楚门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需求,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楚门逐渐获得了归属感和对这个社会的认同,也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完成了社会化,即使这些社会化看起来不那么真实。楚门有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在这个家庭中,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程度的情感交流,彼此之间的交流使楚门获得情感的满足。出门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交际圈,这是他属于这个社会的最有力的证明,他已经自觉不自觉的融入到了这个社会,成为这个社会关键的成员。除了这两个主要的需求之外,这个桃源岛社会也从管理、治安、教育等各个方面为楚门提供了安全、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正是这些机构、制度和交往行为满足了楚门的需求,从而获得了楚门的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温馨惬意的动画电影飞屋环游记观后感

全文共 1430 字

+ 加入清单

1995年,我是一个上初中的小毛孩,在小县城的破电影院里看了《玩具总动员》,从此记住了皮克斯。一晃,十四年过去了。已经工作的我,在豪华厅里戴着3D眼镜看完《飞屋环游记》后发现,那种最简单最纯真的美好原来从头到尾都还在,没变过。

我想,这是皮克斯给我最好的礼物。

2000年,我上大一,在北京过得茫然无绪,给初恋女友写电子邮件想要见一面,她找了一首歌词回复我,说不必再见。那首歌叫《爱的代价》,头一句就是“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一朵永远不凋零的花”。一转眼匆匆九年。今天,在短短五分钟里,皮克斯让一生的爱绽放又谢幕,留下的只有墙上那幅画,“天堂瀑布”,他和她在少不更事的岁月里就约好要去的地方。

于是我又想起了这首歌,虽然人已远去,但年少时的梦还在,还是永不凋零的花。

《飞屋环游记》不是一部好笑的电影,它的笑料很多时候毫不出奇地陈旧,就像绝大多数好莱坞喜剧里的常见桥段。但它是一部足够美好的电影,以至于今年只过了七个月,我就想把它列为年度最美好电影,以至于在这三五年来的皮克斯作品里,对我来说它是最美好的一次大梦。

它的所有一切,从角色设定到情节转折,都落入了俗套,但皮克斯做到了化腐朽为神奇,把一部动画片的基本任务——让人做梦、相信童真再一次发挥到了极致,不由得让我想起弗兰克•卡普拉的《美好人生》——那部每个角落都充斥着俗套的电影,却成了电影史上最励志的经典。

我想说,忽略那所谓的3D技术吧。也许在看《地心历险》的时候,我们寻找的是被技术震撼的刺激,而《飞屋环游记》却实打实地让我忘记了3D技术的存在,它是不是立体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银幕上有这么一个童话让我暂时忘掉现实的烦恼和失落,让我奋不顾身,老头子实现了七十年的梦想,也就是替我到过了一回失落的大陆。

我不知道是不是罗伯•雷纳的《遗愿清单》为皮克斯提供了灵感,但当气球飞起那一刻,我脑海中浮现的却是《练习曲》中那句名言:“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就不会做了。”皮克斯,数码时代的迪斯尼,绝非一个技术主义者,而托了皮克斯的福,我们得以一次次地追寻自己心中的那一个“天堂瀑布”。

这一次并不是没有缺点,至少在主题的聚合度上,比起上次《机器人瓦力》要差得多。显然,两个机器人的故事把全部力道都放在了末世爱情上,那种对爱情理想的极致追求其深度力度,都不是这次能比的。《飞屋环游记》想说的东西太庞杂,勇气、责任、友情、爱情,这间接导致类型片混搭也参差不齐,有点像四不像版的“印第安纳•琼斯”。

片子的后半段也不如前半段来得精彩。实际上,万千彩色气球腾空而起、老人暮年终于实现飞翔探险愿望,是这部电影最精彩部分的结束,再往后,尽管幽默多了、节奏紧张了、故事激烈了,但再也没有给我带来这个场景之前的那些不可理喻的感动。

对我来说,仅仅那一生闪回的五分钟,就已经够我打上五颗星。明快温暖的音乐,青梅竹马的爱情,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种种缺憾,好像都在银幕上找回。在走向白发苍苍的路上,生命充满了遗憾和圆满——两个凡人在俗世中逐渐远离年少立下的理想,但也在成长中得到相依为命的幸福。看似蜻蜓点水的MTV式短片,是皮克斯一直以来的重要法宝,也成了这部电影的灵魂。

正是有了这样并不伟大但却感人至深的爱情,最后那个并不圆满的结尾才得以寄托了得失不萦于怀的哲理。气球带走了一生最爱的人,从此再没有实体物件可以再让老头抚摸和惦记,但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时光都刻在了脑海里,至于有没有照片、有没有画,又有什么重要呢——当你有了爱,又实现了梦想,在哪不是天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红色影视作品《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法兰西,浪漫之都。一切都似一幅油画般静谧而又美好,又作为工业革命的先声,自由浪漫之思想弥散,无数人为之向往。对比20世纪初的中国,军阀混战,思潮混乱,内忧外患,富可以左右国家权势,穷则只能变卖儿女,金钱,权势可以压倒一切。在这大厦将倾之时,涌现出为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爱国拳拳之心,更对法国充满向往,希望学成凯旋救国。四川广安,年仅16岁的邓希贤,因为成绩优秀,父母也想尽方法全力支持,最终以最小的年龄录取成为留法学生的一员。邓希贤一行兴奋而又激动,聚在一起,幺叔邓绍圣说“学成归国,然后造火车、轮船、大炮,让家乡也能有上海的车”,除了邓希贤外,他们的留学目标十分单纯,起先并无周恩来蔡和森等人的马克思主义和更高的信仰。可是,他们最后死的死遣送的遣送,这道路并不像目标一样单纯。

他们到了巴黎,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流光溢彩的街道,美丽的塞纳河,金碧辉煌的宫殿,殊不知这些和其浪漫自由的思想都和苦难的现实成为了生生的对比。时至法国处于经济萧条时期,本来在中国就难以维系生活的留学生在这里就更加艰苦了。何况中国人头顶仍然压着丧权辱国的条约;留学生们的维持费被华法学社高层中饱私囊;留学生们收到法国人的歧视,做工艰辛,求学无门;外交官员口口声声的“弱国无外交”,尸位素餐又勾结外邦;华工的待遇连一批牲口都不如……

国家四分五裂,生灵涂炭;民族一蹶不振,怯懦软弱;人民群龙无首,水深火热,怎么办?

那就亲手打碎,然后重建。

也只有这样一群人,敢于打破,敢于重建。

邓希贤遇到了陈延年与陈乔年,赵世炎与周恩来……那一个个现在在我们心中无比崇高的名字。邓希贤与他们一同成为周恩来口中的“盗火者”,他们那时的力量并不够强大,这微弱的火苗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他们并不畏惧,也毫无退却后缩之意。正如鲁迅先生的眼中的死火,必须在冻灭和烧完做出选择,这样一群人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选择烧完,燃烧也许结果和冻灭一样,可是那充盈的光与热永不消散或许点燃其他人的心,他们毫不退缩,他们坚决反抗,这个时代和所有时代一样,所有沉默都是顺从,只有敢于高歌反抗才是唯一驱散黑暗的方法。他们激昂江山,指点文字,纵横捭阖,伶牙俐齿,无一信手拈来,他们办《赤光》,希望赤光笼罩整个神州大地;他们反抗不平等的借款条约,团结同学,而非青年党勾结外邦只为自己回国能成为领袖,他们在乎的并非自己而是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这一群人,是为自己信仰而活的人,相比当今被称为无信仰的时代,他们因为信仰,所以不曾怀疑,不曾退缩,不曾恐慌,不曾畏惧。那批昔日的青年早已在血和光中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他们壮志凌云志趣相同,一来二去便是最坚硬如铁的兄弟情;还有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蔡畅自由旖旎的爱情,他们一起为党而奋斗,向着前方勇往直前,这一切都是因为那指引前行的信仰之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科技作品观后感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科技展览厅里的科技作品,琳琅满目,千奇百怪,如:"模拟翻书"、"喊泉"、"哈哈镜"、"自我提升"、"磁力圆盘"最令我难忘的是"电磁场",这个作品整体摆放在一个小桌子上,桌子中间有两个小格子,里面有一些曲别针和一个像印章一样的东西,桌子上有一个转轮。它的操作很简单,只要用力转动手轮,那个像印章的东西就能吸住这些曲别针。真有那么神奇吗?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试了一下,真的吸住了,可当我停止转动手轮,又吸不住了。这是为什么呢?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看了简介才知道,原来当我操作发电机时,便会产生电流,电流通过线圈成为电磁铁,于是便能吸引那些含铁的物质。当我停止转动,线圈没有电流通过便失去了磁性,不能吸住一些像曲别针之类的东西啦。

看到这一件件袖珍、精巧的科技作品,我顿然觉得科技是如此的神奇,如此的伟大,一项项旷世、先进的科技成果的诞生,一个个神奇、实用的电子设备的问世,给现代人们的生活注入了便捷、丰富的元素。比如以前没有电灯,当夜幕降临时,人们只能在微弱的烛光下生活,现在呢?走在大街上,霓虹闪烁,流光异彩,一派繁华景象。而电视、电脑、空调等电子设备的日益更新,更是让人们享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与多姿多彩。

在感叹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不禁对那些睿智的发明者肃然起敬,正是他们本着对科学的无限热爱、不懈追求与刻苦钻研,才引领了各项成果的相继问世,服务人类。在这次科技展览中,在我看了科普知识板中的故事之后,更能体会出那些发明者为之付出的努力与艰辛。比如有关阿基米德的故事,他的国王要他在不损坏的前提下检验一个金冠是不是纯金的。这个问题令阿基米德很为难,但他在一次洗澡中发现了水的浮力,同时也解开了金冠的秘密。我们每天都在洗澡,但为什么只有阿基米德能在洗澡的过程中发现水的浮力,由此解开金冠的秘密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他注意留心观察,注重分析研究。正是阿基米德这种惊人的洞察力和顽强的毅力才为物理领域开辟了天地,为人类的多项研究提供了基础。我觉得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此外,我还了解了许多科普知识,它们都使我受益菲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影视作品观后感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风和日丽的天气吸引全家前往艺术展览馆展开周末假期之旅。活泼好动的弟弟跟着爸爸在自然园林和广场之间追逐奔跑;喜好艺文活动的我和妈妈则进到展场内,向天才达利的疯狂作品致敬;稍晚则品尝沿线的著名美食,真是一举数得、皆大欢喜。

出生西班牙的达利在求学阶段虽然任性、叛逆又搞怪,却早已显现出对艺术的热爱与才华。他初期景仰大师毕卡索,热哀立体主义,追寻几何图形与三度空间的

艺术表现。然而接触佛洛伊德“梦的解析”后,被潜意识理论深深吸引,转而加入超现实主义团体,常常在“幻想、梦境与潜意识”中找寻创作的灵感。后期转往美

国发展,活耀于艺文与时尚界,布景跨足电影业,还包括室内设计、剧场设计,可说是全方位的创意天才。

达利艺术中常出现的重要元素如:拐杖、抽屉、维纳斯、红唇......等,尤其是“软趴趴”的时钟和“上翘的胡子”成为达利的注册商标。俗语说:“人

们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不曾为任何事物停留,并为人们带来生活压力与生命警讯。然而达利的“软时钟”象征达利世界里,时间是有弹

性、柔软的;是会跳舞而不再那么机械式的;我们不再受时间摆布,能将欢乐的回忆与艺术之美化为永恒!

此外,令人惊叹的“抽屉人”铜雕,它身上有一整排开启的抽屉,抽屉代表“欲望”与“秘密”,沉重的身躯几乎将支撑的手臂压垮;抽屉全部打开,脸却埋在瀑布般的头发里,透露出现代人急欲宣泄却又羞于启齿的矛盾!

达利一生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与西班牙内战,世局混乱而他也活得奔放疯狂,并为世人留下多幅精彩作品─传达画者的梦幻情境,亦使观者心灵解放、无限驰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海洋冒险动画电影《海洋奇缘》观后感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迪士尼老粉了……本作给我的感觉就是,太急了,没有什么代入感,整个片子前半段就和放了快进四倍速一样,莫阿娜和爸妈关于未来的矛盾的问题,无敌似曾相识,你好驯龙高手你好勇敢传说你好精灵旅社,不同的是,上面几部用了整部片讲这个感情的妥协和转变,观众慢慢的被感动,莫阿娜则是“我爱大海/爹妈不让/我要继承家业/我还是爱大海/小岛不行了/奶奶走了/爸妈妥协了”,过分套路,短短(我也不知道多久),期间还跳了好多舞带叙剧情,我还没把屁股坐热莫阿娜就出发了,我知道本片的主题重点不是这个,我就是觉得,故事可以换种讲法,观众的带入体验可以更自然。

总之感觉套路的气息太浓郁,没有给人特别惊喜的感觉。

另一点就是歌舞的问题……歌舞是好的,我有段时间特别沉迷魔发奇缘的歌舞,一天不看浑身难受,但是歌舞我认为是在恰当的点传递信息释放感情,而不是“这里我不想编了,交给音乐唱个歌吧”的感觉,莫阿娜和毛伊见面的那首welcome真的深深的困惑了我,毫无代入感,我也不想听毛伊唱这种没啥意义的歌,还有打螃蟹那边,我对螃蟹唱歌没有什么很良好的兴趣()加上意义不明的歌词,给我一种混时间的感觉,全程滩在椅子上,(我看捉妖记听第一首“妖怪好辛苦”也是这感觉)看看周围的观众也没有那么浓重的兴趣……

boss战的转折,相信大家也不是那么满意吧……我觉得嘴炮是没有问题的,其他作品也很多嘴炮,但是很多情况是,铺垫很多,那些主角特理解boss的心境,特真诚特对的说一长串。莫阿娜这边用的比较像万能嘴炮,并且特短,我觉得还欠点东西。

还有毛伊怎么一秒飞回来了啊!您之前有在认真生气吗!像超能陆战队动物城都是有主角去给队友道歉了的,队友才满意归队,毛伊您也太容易想开了吧!

看好多人说什么没有王子的新迪士尼公主啥的……决定公主是不是那个独立又坚强的女孩和王子没关系好吧,迪士尼的公主从很早就很独立了,楚非你非要扯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白雪灰姑娘那我认了,明明美女野兽、公主与青蛙、魔发奇缘冰雪的公主都独立又可爱的不得了!

迪士尼所有三维片我都挺喜欢的,长发破坏王超能冰雪动物城都挺好看,这一部我觉得比前面的真的差了点。

从迪士尼最近的三部公主系列来看,海洋奇缘在思想升华方面显然是有显著的进步,长发公主主要是对爱和自由的渴望,女主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红色影视作品《我的法兰西岁月》观后感

全文共 112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法兰西岁月》主要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16岁的邓小平在法国历时5年艰辛而辉煌的勤工俭学、寻求救国之道、走上革命道路的真实故事。影片并没有下力气去表现这段历史的过程,而是紧紧抓住主人公成长经历中最令人难忘的艰辛、磨砺、苦难和乐观、坚毅、浪漫的几个“支点”,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导演的高明之处是他并没有去仰视一个领袖和伟人的过去,而是以一个常人的眼光去平视一个16岁的少年,看他是如何在坎坷中走过他的青春,看他的青春步伐是如何从蹒跚踉跄走向坚定沉稳的。由于导演独到的眼光,他没有过多地选择邓希贤参加革命活动的情节,而是将笔力倾注到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上。通过人物命运的变化和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以至生命的觉醒,凸显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影片开头展现给观众的是上世纪20年代四川广安的一条老街,这里嘈杂、肮脏、破败,完全是旧中国的一个缩影。而长江边拉纤的纤夫那沉重的步履和呻吟,将人世间的苦难表现得淋漓尽致。转而,一声汽笛,将巍峨雄伟的大油轮和美丽的马赛港推到了人们的眼前。这两组浓墨重彩的镜头,对比鲜明,将主人公所处的生存环境强烈地展现出来,也为他后来的人生道路作好铺垫。这种对比给观众以强烈的震撼,对人物命运和性格的表现起到了有力的衬托作用。导演很注意通过艺术的手法,表现人物跌宕的命运。邓希贤在法国只读了几个月的书就失学了。在主人公失学之前有两场气氛热烈的戏,一场是篝火晚会,一场是足球赛,这两场戏充满了欢乐和美好。而失学后的邓希贤挨饿受冻、流落街头,从幸福的顶峰一下子苦难的深渊。两厢对比,令观众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所承受的精神重压和命运的跌宕。正是这种坎坷不平、瞬息多变的命运,表现了主人公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也正是这些生动的情节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为了表现人物的情感,在细节的运用上,导演也独具匠心。邓母送儿子远行时让儿子带走三双布鞋,并含泪说:穿坏了这三双鞋,儿子就回来了。剧中有几次反复表现布鞋的镜头:在赛纳河的桥上露宿时,主人公拿出布鞋抚摸,表现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在法国朋友米歇尔去工地看望邓希贤时,他脚上的布鞋已经破得露出了小脚丫,这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生活的苦难和艰辛。人类共通的情感,使得每一次布鞋的出现,都轻轻拨动着观众的心扉,也拉近了观众和主人公的心灵。

影片最后,邓小平爷爷踩着红地毯,在法国人民的迎接下来到了法国访问,这是邓小平爷爷等老一辈为中华之崛起奋斗的结果,而现在作为新世纪的中国少年,我们要珍惜今天,不辜负老一辈革命家对我们的期望,学习邓小平爷爷的伟大人格和精神,一实际行动来学习知识,练好本领,为中华民族美好灿烂的明天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清新动画电影《熊出没•奇幻空间》观后感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第四部动画电影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比前三部更加精致饱满。据总导演丁亮介绍,电影中奇幻森林的许多场景都是《熊出没》团队深入东北大森林取景,再加以想象和优化处理后设计的,力求给观众更真实更精致的视觉体验。

全新的画面和角色设置,全新的场景和剧情故事,《熊出没·奇幻空间》从首次曝光以来,都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随着海报和预告的深入曝光,引发了网友和观众的极大反响,对于猴头菇精灵和鹿族女孩纳雅的呼声更是持续升温,不少网友表示“完全被萌萌的猴头菇宝宝圈粉,感觉少女心泛滥了”,而纳雅更被力赞“美貌与智慧并存,堪称新一代女神”。

“4个真人角色是想摆脱以往国产动画里单一的反派套路,加以复杂、酷炫的设计,智商高,武力强。”谈到真人反派的角色设计,总导演丁亮表示,“最难的在于夺宝三大盗的美术设计,三大盗的原型是真人明星,既要精细刻画,又要在动画世界不突兀,这是一个很大的难点。

除此之外,三大盗的服装和武器的设计过程也非常复杂,使用的武器需要使剧情合理,又要充满高科技感,并且能让画面丰富起来,不单调,我们团队经过了长期的精雕细琢,最终呈现出现在大家看到的个性鲜活、细节丰富的全新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人催泪作品《八十一枚金币》观后感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由导演韩赤飞指导的两部小成本电影《童年的收音机》和《八十一枚金币》齐齐入围2013年美国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关于入围,总不该是因为前者拍了儿童,而后者拍到了国际儿童节吧。显然不是,那凭什么?

从情节上看,导演韩赤飞开篇就给了明确的故事走向:要造收音机,那咱就得配零件;要召唤妈妈,那就得先攒“金币”。清晰的目标导向恰合了孩子们在此年龄段直率、无忌的性格特征。这是身为导演的他捕捉到的,也正是当下观影的“非儿童们”所缺失的。

相较两部影片,我更喜欢前者,小演员们酣畅的表演生动再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孩子们高度统一的领袖崇拜精神及“集体意识”。这种意识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步瓦解成为今天的“个人主义”。导演巧妙地将孩子们的行为思想搁置到领袖精神盛行的红色经典语境中去,此时,看上去在规范并束缚着中国成人行为的口号和标语,却真真切切地捍卫了中国儿童们的斗志和正义感。影片结尾说的没错,现在的孩子可能永远理解不了那个传播途径有限、物质资料匮乏的年代里“小眼镜”一行人造成收音机的喜悦,就像巷口每日做着手中活计的妇人们,这帮孩子的雀跃,不过是她们眼中发着神经的吵闹。

最近,在2014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优秀作品展映的首批名单中,我注意到了《八十一枚金币》。赤飞导演凭借实打实的小成本制作再次入围,也引起了众人对该类映射当下现实问题的影片的关注。叙事平实、镜头质朴,导演尽可能地在创作手法上还原了真实故事本身。好电影不是和大制作划等号,而是在于它是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震撼心灵的,往往就是平淡生活中那些个微渺的细节。针对影片完满的结局,赤飞导演的理想主义再次从严酷的现实中破冰抽芽。这个外表粗砺、精于刑侦的北方汉子更多的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保留了善与美的品质,透过这些传神的个人,甚至群体,折射出当代成人的心里现状。

以善动人,以美成片,虽不够惊艳,但足够走心。我也期待着,韩导能凭借他始终探讨的关于人性善与美的持有及珍存的课题,更深地走进主流的视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程耳导演最新作品《罗曼蒂克消亡史》观后感

全文共 1082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在民国时期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世界各国不同身份的人汇集与此,谱写了一段光怪陆离的上海滩史话。当提及“上海滩”这个名词时,又不能不让人想到一个名头响亮的人物——杜月笙,被称为上海皇帝,一度控制着整座魔都的黑帮人物。关于他的电影更是多不胜数,耳熟能详的《上海皇帝》、《中国教父》、《杜公馆》等影片更把杜月笙塑造成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

观众喜欢上海滩,好奇杜月笙,导演们又何尝不是如此?近期即将上映的影片《罗曼蒂克消亡史》便是要带领观众重回上海滩,再度感受动荡时局下各色人物的生活,以及深藏在他们内心之中的被成为恐惧的猛兽。

而今天,导演程耳更是带着片中的两位主创杜江、王传君来到了上海——故事的发生地。提前跟观众分享这部影片,也同样分享了对于片中葛大爷塑造的黑帮大佬的形象的理解。

当葛优身披长袍,肩搭尼大衣出现在银幕前的一刻,观众很难想象那个前一阵还被调侃“北京瘫”的葛大爷会呈现出这般的姿态,谨慎温和却寒气逼人,是否有些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气质?是了,这便是导演要带给观众的,以杜月笙为原型塑造的黑帮老大。在光影作用下,他阴沉凌厉、敏锐凶狠,不自觉就带着一股混迹江湖的狠劲。

导演程耳不愧为华谊兄弟倚重,被英皇电影当家杨受成欣赏的新生代导演,全片掌控持重到位,人物也拿捏适宜。凭借喜剧走红的葛优,大部分作品中饰演的都是小人物,他善于打破传统,把人物演绎得惟妙惟肖。但他平易近人,温和友善,与大众心目中的黑帮形象大相径庭。不过,程耳敏锐捕捉到了杜月笙与葛优身上的共有特质,善用演员,成功打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知名人物。

杜月笙虽然名头响亮,做事果决,是名副其实的风云人物。但其人绝不像一般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样,全身充满戾气。相反,真实的杜月笙为人低调、做事圆滑,行走江湖人缘奇好。不止在“道上”颇有声望,与政府亦是关系良好,蒋介石与他私交甚笃。

在中国历史上,杜月笙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看上去文质彬彬却杀人如麻,他为虎作伥,却对国家有着赤胆忠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超级财阀。细数杜月笙的一生,跌宕起伏尽在上海。而上海那几十年的命运也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讲述上海滩的爱恨情仇,又怎能绕得过这位乱世大亨?

程耳拍上海滩,大篇幅讲述的杜月笙的人生,并以他作为中心展开全片,刻画出各色人物的悲惨命运。葛优饰演他其实是最恰如其分的,且不说他于形与杜月笙有相似之处,即便性格,言谈举止都有几分模样,而葛大爷演技过人,那看似不瘟不火的态度下隐藏的冷酷,若非是他,恐怕就得是另一番模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动画短片《鹬》观后感

全文共 2195 字

+ 加入清单

深夜里被皮克斯新作刷屏,6分钟的动画短片》作为《海底总动员2》的前贴片,耗时近三年。皮克斯展现了一只小鸟从恐水症到勇敢捕食的进步过程,用最简单易懂的故事告诉我们:成长就是自我克服。

6分钟的短片里没有太多起伏,真正让我感觉被戳中的,只有这样一个画面:

小矶鹬在第一次失败后,学着寄居蟹的样子在海滩上挖了小洞,在海浪涌来时钻进洞里。于是,它看到了波涛汹涌时的水下世界。四周是一片波动的宝石蓝,无数的贝壳洁白耀眼。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睁开眼的那一瞬,面对这个奇幻世界的眼神。那种终于获得了胜利的惊喜,来自此前所有与自我抗争的艰辛。

这让我想起了陈鸿宇的《行歌》中的歌词:"成长是一场冒险,勇敢的人先上路。"

看着从水里冒出头来的小矶鹬,也会想起经历过相似过程的,少年时代的自己。

我记得那时候最让我感到纠结痛苦,难以克服的事,是站在无数观众和直播镜头面前,参加第二次演讲比赛。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四年级的时候,我代表班里去参加了第一次。不巧的是比赛当天恰好发着高烧,我硬着头皮上了,却尴尬地刚说两句就忘了词。

全校同学都坐在教室里看现场直播,我满脑子只剩下了"我好丢人",更加想不起自己该说些什么。下了台,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我拿到了全场最低分,举着一个优秀参与奖的奖状难堪地抬不起头来。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敢在公开场合讲什么话了。

第二年班主任再找我参赛的时候,我回想起当初站在台上一言不发的窘态,恐惧得恨不得全身发抖。可班主任好像并不担心我会再次把比赛搞砸,她执意要求我必须参加。

"就是因为上一次失败了,这次才要再尝试啊。如果你永远躲着这件事,就永远也不能战胜自己。"

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对着镜子练习,常常会心跳加速,一面是紧张,一面是激动。我一直在幻想,如果我能在比赛当天完整流利的做完演讲,一切会怎样。

还是那个台子,还是那个黑漆漆的镜头,上一秒在台下紧张到手心出汗,可是第一句脱口而出后,我好像忘了曾经的灰色记忆。讲完最后一个字,一鞠躬,我装作淡定的走下台阶,离开了镜头就迅速向操场跑去。我第一次觉得天空那么蓝,整个世界都很明亮,我沿着跑道在风里飞奔。原来一切都没有那么难,原来战胜自己,是比任何成就都让人感动振奋的事。

我才知道恐惧和心理阴影,常常是个无法随着时间推移而自行消解的东西。而唯一摆脱它的方式,或许就是重来一次,用自我克服覆盖掉过去失败的印痕。

朋友在看完《鹬》后说,除了感动,她更感到惭愧,这只小海鸟身上的勇气和执着,好像已经在她身上消失了很多年。

的确,即使是小学时能克服演讲恐惧症的我,长大以后也成了一个追求稳妥,避免失败的成年人。不会游泳,就坚决拒绝一切下水的邀约。不想去学,害怕在别人面前出丑,害怕学起来费劲的难堪;大学选课,专门挑那些水过又擅长的选修,很多课程明知道很有价值,却因为涉及到一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就不敢尝试,怕拿低分,怕遇到困难。

直到毕业年要决定前程的时候,想更换专业方向的我,发现前路真的不好走。

要申海外吗,可我要在两个月里零基础考出雅思,这怎么可能呢?要参加跨专业保研考试吗,可我要在几周里熟悉一个陌生专业领域的知识,这难度也太大了吧。

想了一圈,竟然对自己说,这么难,要不就算了吧,继续上个相近的专业吧。

我至今记得当时和系里老师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她对我说的话。

"不要因为害怕竞争和困难就去选一条舒服的、自己却不想走的路,你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我才意识到这种自我妥协的思维惯性,可能差点就毁了我的一生。

看过《鹬》的人都会觉得其中的道理很浅显,故事的设计也显得平凡。可是6分钟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折射着成人社会里,那些阻碍我们前行的东西。

小矶鹬起初很懒惰,与生俱来的本能让它向着天空张开嘴,期待着妈妈能直接把食物抛喂给它;后来它对未知的事物心怀恐惧,不知道眼前汹涌的海浪会怎样进退,就在远处踌躇着不敢向前迈步;经历了第一次失败后,它又有了经验主义带来的心理阴影,害怕再次失败的尴尬,更害怕再次被打湿的痛苦。

成长明明应该是一辈子的事,可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却常常囿于这些自以为成熟的"成人思维"。毕竟,承认自己不行,往往最轻松,也最安全。

长大以后,习得的经验也会告诉我们,有时候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克服自己的弱点,结局很可能是费力不讨好。如果现实就是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选择性价比更高的easy模式,而偏要和自己过不去呢?

克服自我的勇气,的确也算不上生存的必需品吧。生活之于我们,往往不是捕食的技能之于矶鹬。一只海鸟如果不能面对海浪,就无法延续它的生命;而避开困难选择了easy模式的我们,却很可能风平浪静的把一辈子走完。

可是心里面的成长,却还在区分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与自我搏斗的少年在反复的跌倒和爬起中看清自己,也看清了这个起初一片混沌的世界。对自我的战胜,不仅仅意味着比昨天更好的今天,更重要的是,你靠勇气获得的胜利,也会回馈给你加倍的勇气,转化成未来跨越更多沟壑的力量。

皮克斯的动画作品总是以成长为主题,其实没什么特别。只不过这一次的主角是海鸟,换成其他动物也一样的。可偏偏相同的主题,故事简简单单,每一次看都还是会感动。

或许是因为,生命本来就很简单吧,生命的道理本来就很浅显。它的简单之处就在于,自我克服的勇气总是与成长相伴相随。即使是普通的人,普通的鸟,也可以靠着勇气和反复尝试的执着,获得与自我对抗中的伟大胜利。

[动画短片《鹬》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动画《雷锋的故事》观后感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晚上做完作业,我在电脑上看了动画系列《雷锋的故事》。

我觉得雷锋叔叔很爱看书,懂得非常多的知识。非常热于助人,勇于认错并积极改正。做好事不留名,每次别人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总说:“我叫解放军!”

雷锋的一生所做的好事真是怎么说也说不完!雷锋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身边每个人,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班就涌现出了很多的小“雷锋”。像振超和王涵经常放学后还主动留下来打扫班级卫生,直到把班级都打扫干净才回家;仕崇同学因为身体不舒服在班上吐了,他身边马上涌现出许多的小“雷锋”,你帮忙拿沙子,我帮忙拿畚斗清理教室。在我们的身边这种小“雷锋”数不胜数!

我们要继续发扬雷锋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多做好事,这样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温暖,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