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文作文【合集20篇】

《木兰诗》又称《木兰辞》,是一首北朝民歌。开学吧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3046

作文

65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800字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古文观止》是本好书,是中华文明智慧的集现。我喜欢读,它在我心中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辉。自我读起此书时,背过的古文不过就寥寥数文。实在是好文众多,只得走马观花般学习皮毛,而在观止的选传中,犹独钟情于《战国策》李斯的谏逐客书与三国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李斯敢写谏章批判秦王的做法是不对的,表现其的勇敢与智慧,文章结构紧凑,举例充分,论理十足,可谓是绝。诸葛孔明写《出师表》,表现他正直,为理想奋斗的精神品格。下面我就选谏逐客书二段来品析。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2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写谏逐客书时,正为秦王因韩国实施「疲秦计画」,而大怒。下令逐客。李斯也在范围之内,于是李斯将谏章呈给秦王,秦王看之,欣然撤销逐客令。试问;如果谏章不能打动秦王,那么秦王会不会以叛党的名义杀了他。答案是肯定的。从中也可看出李斯的胆量,从容,淡定,真学才识。从文中看,亦如此。第一段以“臣闻……”作为起始,一连串的因果实例摆出,环环相扣,层次明了,接着说明为何不赞成,否定秦王的决议。第二段“夫物。”,我犹以为重要,一针见血。突出中心。

这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也让我对作者感到敬佩,也让我对自己感到愧疚。想想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无法自立,也没有像作者那样有主见,遇事懦弱胆小。不能沉着应对,面对一些物质的事物,也不能够地面对。所以我立志学习作者的这种精神品格。而我也很庆幸读了这本让我很惬意,很享受,很有启发的书。

没错,就是它—《古文观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古文警句参考

全文共 3809 字

+ 加入清单

古文警句

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

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3、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6、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9、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1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1、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12、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1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4、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1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6、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1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19、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2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21、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2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23、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2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5、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26、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8、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

29、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3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32、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3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34、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35、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7、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3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39、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40、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41、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4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4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45、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4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4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48、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4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5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52、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5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54、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56、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5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58、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

59、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60、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6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6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63、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6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6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67、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6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6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0、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7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72、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73、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7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7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7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77、轻诺必寡信。——《老子》

7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79、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8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8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8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83、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84、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85、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8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7、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8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89、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9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91、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9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93、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9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95、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9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9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98、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9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0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01、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02、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103、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

10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0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0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07、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

10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109、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12、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11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14、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11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116、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1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118、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11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120、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2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12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2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124、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2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6、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27、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29、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30、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31、贫贱之交不可忘。——《后汉书·宋弘列传》

132、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13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35、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36、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38、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139、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古文与我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便用上了白话文。白话文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大伙要不是有教育,怕是要把文言文抛到脑后。

如同大多数零零后孩子一样,我第一次接触古文是家长们拿着一个启蒙读物,指着一只白天鹅一遍又一遍地念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湖绿水,红掌拨清波。”当时那么小,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哪里会知道诗里说的是什么,只知道跟着一起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也当知道了一种新动物——鹅。

上小学后,接触的古文就是古诗。当时感觉真是神奇,这么一句诗,一个字的意思竟是一个词,虽只有20个字,却一下子描绘了四幅画面。当然,一开始肯定喜欢,毕竟以前要背的东西是一篇课文,现在可只有四行字,背起来开心多了。甚至后来也开始模仿着那些诗写一些打油诗,内容大多都是恶搞别人,发牢骚,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为名骂一骂日本。可能我当时自己都不知道,这可是我最爱为文言文的时候了吧。

到了中学,文言文可就变成噩梦了。一篇文言文,足足有一页纸,又看不懂,还要背,这对于当时的我还真是个不容易的事。对于题目更是无语——对于一首古诗的赏析,每一个人的理解应该是不一样的,也也不应当有人能够准确说出当时古人的想法,所以每一个文言文赏析题都应该是开放的答案,只要符合当代价值关即可,而当时的老师却要我们把文言文赏析的答案背下来,以便考试的时候规范作答。

古文,的确传播了传统文化。但我认为,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能够像以前那样八股取士一样禁锢思想,他应当容许不同时代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们对于他不同的评判、不同的理解。

像古文等这样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我们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延续。多看古文,多读古文,把我们自己的东西传下去,让中华文明更加闪亮,熠熠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最给力的寝室扣分检讨书古文版

全文共 1084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风和日丽,似水柔情的早上.不幸的是我们在离开寝室前不幸的忘记关掉阳台灯,导致我们不幸的d607寝室不幸地被阿姨扣了一分.故作此检讨书以舒其过:但一日,睡衣正浓,忽然石破天惊床板俱裂,乍醒唤室友,一看手机,方知迟到,在这危急存亡之秋,奋不顾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到教室,竟然忘关灯,以致被扣一分,无奈,时遇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心比天高,实在不幸.无奈,造化弄人,天亡我也.俗语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次扣分,几次忧愁.此苦难消在心头,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饭堂一长龙.

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经过反省,顿知本人已一错再错。犯下不可挽回之罪,外幸一日三省,浪子回头。以下乃本人所犯过错。

此次扣分,违背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宗旨,对不起党和国家,学校领导的关心。此乃不忠,一罪业。

此次扣分,源于我们忘记关掉阳台灯,浪费了大量资源,浪费了广大劳力,人民的心血。此乃不仁,二罪业。

此次扣分,辜负父母的精心培养。此乃不孝,三罪也。

此次扣分,枉费老涂开学时三令五申,一片用心良苦。为此事殚精竭虑,寝食难安,人比黄花瘦,此乃不义,四罪也。

综上所述,本人已犯不忠不义不不仁不孝之罪。本该身首异处,所幸活在改革开放之春风化雨沐浴之下,才得以苟且偷生,苟全一命,阿弥陀佛!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况且吾穷且意坚,然不坠青云之志,如临风之玉树,有怀投笔,幕宗懿之长风,有文光可射斗牛之虚也。如北斗而临凡世,鹤首而立群鸟,千灵视而侧目,万物思而黯然。文采风流已临精神世界之绝顶层巅。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古训有曰:事不过三,若有一次重来的机会放在我面前,我一定不会忘记关阳台灯,不能待扣分之后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无聊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给这个机会加上个限期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然此事难辞其咎,自知罪孽不浅,我重新学习了学生守则,反复检讨,已严重违反多条,真是晚节不保,深切感悟,镇定思痛。扪心苦对,惆怅于怀,却不能发自于胸。 大呼郁闷之时才恍然大悟。古者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然天不降大任于吾也,亦苦吾心志,劳吾筋骨,饿吾体肤,空乏吾身。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扣分故作此检讨。重为同学所笑,以侮辱班风。虽累百世,垢弥甚而。是以肠一日而九迥,居则忽忽若有所失,出则不知其所往.

鉴于此,鄙人以后会行事必多份小心,少份倾心,淡然处事之便息事宁人。愿老师您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吾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仅拜检讨书以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中考作文素材必备:经典古文名言

全文共 6574 字

+ 加入清单

在写作文的时候,特别是写议论文的时候,我们特别需要引用一些名言。下面是小编收集的2017中考作文素材必备:经典古文名言,希望对你们有用!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 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中考作文实用素材:古文名言

全文共 1331 字

+ 加入清单

在写作的过程中你是不是也很喜欢运用古文的知识呢?下面请看语文迷网为大家带来的古文名言,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5.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8.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9.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10.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1.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1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14.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5.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16.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7.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8.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9.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20.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21.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2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3.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24.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25.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2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7.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28.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9.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30.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31.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32. 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3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34.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35.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6. 三思而后行。——《论语》

37.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8.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9.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40.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41.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42. 知耻近乎勇。——《中庸》

43.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44.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45.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46.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47.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48.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49.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50.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51.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52.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中考语文作文素材必备:经典古文名言

全文共 6506 字

+ 加入清单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 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古文名言警句

全文共 3065 字

+ 加入清单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4、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5、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6、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8、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1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1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8、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19、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20、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2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2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3、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4、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2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26、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27、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28、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9、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32、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3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3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36、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7、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3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0、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41、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42、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4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44、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4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47、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4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49、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孟子集注》

50、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5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52、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53、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5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5、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5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57、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

58、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5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60、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62、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63、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64、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6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6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7、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6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69、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70、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7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7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7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75、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76、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7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

7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79、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80、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8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82、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83、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8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85、轻诺必寡信。《老子》

8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8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88、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宋史王安石列传》

89、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9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1、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论语集注》

92、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9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9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5、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96、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9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9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99、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100、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0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0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04、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0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10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07、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08、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9、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110、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1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1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1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

1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题画竹石》

115、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11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17、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118、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1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2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21、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2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123、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24、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125、贫贱之交不可忘。《后汉书宋弘列传》

126、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2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生小古文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故乡晨曲

夜久矣,闻深乡鸡鸣,晓也。

会吾乡人酣睡。忽闻长鸣,似军号,渐进。击人耳鼓,震颤心魂,便有乡人悠悠然而醒。当是时,鸣声,声声紧,声声高,一日始也。

莽莽苍穹,透露晨曦,遂醒百鸟也。百鸟携企盼而鸣,伴晨风而飞。此奏鸣曲,清扬悦耳,动人心弦,美哉。

鹊雀赶先,鸣声应和,瞅瞅欢啼,嘤嘤成韵。

俄而,雏燕探头,张嘴叽喳,嗷嗷待哺。燕儿双飞,离巢啄虫也。稍稍归窝,雏燕争食,甚是可爱。

是时,众鸟跳跃,时时舞;百鸟欢唱,恰恰啼。少顷,众鸟皆扑翼飞向蓝天,渐远渐小,如黑点。霎间,踪影全无,另一奏鸣曲又始也。

晨曦渐愈灿烂,金盘炫日,光照云表。点点金光,浅黄淡紫。须臾,大地,树木,田垄村屋,皆朝气蓬勃。母鸡咯咯,拥挤追逐;鸭儿嘎嘎,款款踱步;老鹅昂叫,引颈扑翼。

狗亦不甘寂寞,挺耳,摇尾,纵前跳后,狺狺汪汪。

乡之晨,怎一个闹字了得?

然,故乡美妙旋律何止于乎?吾立于村头,临风招展,草木盎然,朝露滋润万物,顿感天地之美,歌咏赞叹,此岂非伟大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生自创小古文作文350字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美丽山林

向前行百二十步,见一山洞,洞上立牌,曰:茶叶山。

走入洞内,见一树林,向前行约十步,乃为洞口,仿佛若有光。抬望眼,豁然开朗。青树翠蔓,棵棵苍翠挺拔。中有一湖,湖如碧玉,镶嵌于群山,晶莹剔透,水光潋滟,潺潺流水声撩人心扉。四周石壁,斑斑苔痕。群山环绕,美丽至极。

此地如桃花源,凉风习习,缕缕幽香。果园呈现于眼帘,姹紫嫣红、葱葱郁郁。菜园整齐有致,草丛鸡鸭成群。池塘白鹅戏水,曲项向天歌。山中乃多户人家,鸡犬相闻。木舍低矮,错落有致。

山里人见吾等人,热情相待,设酒杀鸡做食。问从所来,吾等一一答之。闲聊之后,香飘四溢,细细品味,吾喃喃曰:“此乃人间美食也!此味乃人间难得几回尝!”

饱饭后,向山林进军,甚是凉爽!绿树成荫,白云悠悠,为避暑胜地。四面青山,如诗如画,令人心情舒畅。

复出,得车,归。

朱某听吾讲述后,欲与我一同前往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人文的演变兴衰:观古文展有感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在老师地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二楼电脑室的甲骨文和书法。让我充分了解人文演变兴衰

一进电脑室的门,我就被那挥毫气宏,笔墨魂灵,刚劲有力的书法所吸引。那刚劲有力的草书;那像水一样柔,如风一样轻的簪花小楷;还有那虽然长的千奇百怪但意思却简单明了的甲骨文……

老师还告诉我:“人类自公元1899年发现甲骨文开始,出土带字的甲骨文已超过16万片,但这些文字能认识和隶定为汉字的才有1723字,不认识的任有2549字,另有合文371字。”

其中,“家”这个字的甲骨文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宝盖头就像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屋子,而下面的那个“豖”就像在家庭中的每一个孩子,而父母就是为我们撑起那个遮风挡雨的屋人

,这个甲骨文就体现出家是多么温馨,多么温暖啊!那“水”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就像一条河一样,那四点就像是被哪个顽皮的孩子弄起的涟漪……

中国的古文化是那么的博大精深,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高考作文系统写作指导:妙用古文作文出彩

全文共 3660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是初中学课本,还是高中课本中的文言诗文是经过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语文界的专家精英反复挑选出来的脍炙人口的精品,有些甚至是诗文中的极品。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独运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当代凡有成就的作家,尤其是散文作家,大多从这个宝库中汲取过丰富的养料。

但我们有些考生,作文虽一味求新却得分甚低,而对于花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积累下来的古诗文,却仅仅用来对付那道5分6分的默写题,这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但若能将古诗文与写作结合起来,让作文植根于古诗文的沃土中,让古典文化的精华在自己的考场作文中熠熠生辉,便可以增加作文的文学底蕴与思想厚度,让阅卷老师充分体会到中国灿烂古典文化对高中生的有益滋养,甚至看到考生身上难能可贵的人文精神与文学资质。这样的作文,怎会得不到阅卷老师偏爱呢?

一、巧用名句,亮化标题

文章的标题,就像人的眼睛,传递着灵魂的信息。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这个道理。要让文章的“眼睛”明亮起来,引用诗词名句拟题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诗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2003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了苏轼《定风波》中的语句作为标题,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二、词类活用,现代演绎

在古诗词中,“词类活用”在表情达意上更是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形容词“红”“绿”,用作使动。诗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又如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中, “老”和“肥”也都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鲜活生动,呼之欲出,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在作文中,若如此“活用”一些词语,也是很生动的。

[范例1]

灯光昏暗了四壁,收拾一天的疲惫,独坐窗前,隔帘听雨。

帘外的雨声变得苍老,没有画船的雨声里,飘来唐诗宋词的清凉。

雨声在书中徘徊,轻轻巧巧,从唐诗宋词的韵脚上依次跃过,冷寂了那一地的红莲,采莲人今在何处?江南的雨声空寻千年的寂寞。

早春的天街,细雨燃起一团团柳烟,韩吏部灰白的须发映衬着远处的芳草,细密的雨丝年轻了诗人的眼睛。(《雨落唐诗宋词》)

上例中,“昏暗”“冷寂”“年轻”都是形容词,却都做了带宾语的动词,这就是新的“词类活用”。这样的“词类活用”,确实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不能不让人赞叹作者用词的巧妙传神。

三、故事新编,借古讽今

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这样可以避免直接指陈的刺激性,却仍能达到了强烈的讽谏、警戒效果。贾谊的《过秦论》借分析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劝谏汉文帝施仁义于民;苏洵的《六国论》则借六国灭亡的教训,警告北宋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在议论文写作中,我们不仅可以参考这些古文借古讽今的论证写法,还可以灵活运用自己在文言文中学到的故事或例证来论证所要陈述的当代问题,甚至还可以巧借故事新编,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如下面这段话,则借用了古典名著中的人物角色,编造新版的故事来讽刺当今领导的不良作风。

“悟空,你别急呀,急也没用,你看看你,在领导面前也是一张不服气的脸,像这个样子你怎么做事呀?你平常做得都挺好,只是你太不懂得变通了,得罪了不少天神,大家都多多少少对你有些意见,你不要太放在心上。你下了岗,就跟师傅我一起,以后还有机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是师傅我给你的忠告呀!八戒和沙僧虽无建树,但为人处事比你灵活得多,你要多向他们学习学习呀!”(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孙悟空下岗记》)

四、化虚为实,生动形象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客观现实。“虚”与“实”结合,可以收到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在古典诗文中,最典型的虚实结合,莫过于说“愁”了。“愁”是什么呢?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煜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就像那向东流去的一江春水,绵绵不绝、滚滚而来);贺铸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愁,就像那江南烟草一样无边无际,就像满城飘荡的飞絮一样杂乱,就像黄梅时节的落雨一样连绵不绝);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诗人把“愁”物质化了,像具体事物一样有重量可称了)。这些都是化抽象为形象的典型诗句。在作文中,尤其是议论文,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只是一味地抽象说理,难免给人枯燥之感。而借助于虚实结合,则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使表达更为生动准确,使自己的观点更易被人接受。

[范例2]

(1)责任感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责任感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高原树立的公仆丰碑,责任感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责任感是保尔•柯察金顽强拼搏、热爱生命铸造的烈火金钢。(《谈责任感》)

(2)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针催人奋进的强心剂。给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失败后的同情、安慰与鼓励。只要有尊重在,就有人间的真情在,就有未来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后的继续奋进,就有失败后的东山再起。(《谈尊重》)

五、套用诗句,仿写名篇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好的语言如一支婉转的乐曲,让人陶醉其中;如一杯凉爽的饮料,让人怡然自乐。古典诗词是民族瑰宝、传统精华,名句则有着更为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带给人丰富的美感享受的同时,还启人领悟和思考。套用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演绎古人现成的诗句,不但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显得厚重,充满文化蕴味,还可以扩充文章的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范例3]

(1)生活是坎坷的,但生活又总是充满希望的,“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不要畏惧暂时的困难,“莫听穿林打叶声”,坦然前行,我们总会迎来灿烂的明天的。

(2)通往成功的路总是颠簸不平的,勇往直前,“何妨吟啸且徐行”。在成功的顶峰,“回首向来萧瑟处”,定有独特的景致。

以上是考生在作文中引用苏轼词《定风波》的范例。考生以苏词观照人生,审视生活,这样的作文,写作语言厚重了,思想情感也丰富了。

[范例4]

还记得那支梅吗?凌霜傲立,却引得群芳嫉妒,她不怨;同样是她,即便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她也不恨。因为她的骨子流着一股血,透着一种精神;因为有一团火在芳香中燃烧,那是她的全部啊。是的,她用她的全部正诠释着一如既往的香味--因为执着。(《执着》)

这是考生在充分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围绕话题,用自己的语言演绎陆游《卜算子•咏梅》而创作出来的既有古诗的高雅格调又非常富有新意的一段文字,构思可谓新巧,认识可谓深刻,语言可谓有意蕴。又如:

“忽有一日,从远远的地方向巷中一望,一巷迷迷的黄绿,忍不住叫一声‘春来了!’巷里人倒觉得来的突然,近看那柳枝,却不见一片绿叶,以为是迷了眼儿。再从远处看,那黄黄的,绿绿的,以弥漫在巷中。这奇观儿曾惹得好多人来,看了就叹,叹了就折,巷中人就有了制度:君子动眼不动手。只有远道的客人难得来了,才折一枝二枝送去瓶插。瓶要磁瓶,水要净水,在茶桌几案上置了,一夜便皮儿全绿,一天便嫩芽暴绽,三天吐出几片绿叶,一直可以长出五指长短,不肯脱落,娟秀如女人的长眉。(贾平凹的《五味巷》)”

这段对杨柳“柳色遥看近却无”的绝妙描述无疑是韩愈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现代散文版。

[范例5]

清军溃败,非力不足,势不众,弊在技穷。技穷而力亏,溃败之道也。或曰:“清室苟和,怨技穷耶?”曰:“苟和者源技穷也。盖屡战败,不能侥存。故曰弊在技穷也。”

……

呜呼!以奉英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献英之财兴本国之科技,并力反帝,则吾恐英人枕之不得无忧也。悲夫!自诩老大帝国,物华天宝,乃不知老者常思既往,少者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永旧也故技穷,惟日新也故艺高。噫,唯我独尊终酿亡国大辱矣!(黄广川《过清论》)

本文从形式到语言基本上都是模仿《六国论》,而标题却来源于《过秦论》,文末点题时又套用了《少年中国说》的议论风格,很是别致,不禁令人拍手称快。作者将鸦片战争的失败归为“技穷”,虽不完全准确,但也部分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作者对所学课文不仅有发现,而且更有发展,显示了该生深厚的文言功底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综上所述,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实为作文写作的一片沃土。中学生写作,若能让作文植根在古诗文的沃土之中,从中吸取养料,定能让作文之树茁壮成长并开出灿烂之花。当然,妙用古诗文使作文“出彩”的方法远不止上面几种。在备考阶段,如果能将古诗文的复习和作文训练结合起来,不断从古文中掘宝,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第一次学古文_作文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不久前,我们相约在竹林小院,在这里,我曾第一次古文,学后,才明白古文原来是那么简单,那么有趣。那节别开生面的课让我加浓了对古文的喜爱和好奇之心。

首先,“兔老师”让我们把古文整整齐齐的抄在笔记门上,面对一个“大西瓜”,“兔老师”让我们举起小刀,刷刷几刀下去,西瓜已经成为了一块块,经几次细细品味后,我们“大功告成”,一篇使人眼花缭乱的古文终于被我们踩在脚下,那次学习的是《论语十则》中的第一则,这次的课堂让我明白:时常温习旧知识,不也很快乐吗?当朋友从远方来,我们不开心吗?即便别人不知道自己的优点,但却不恼怒不生气,不还是一个有道德,有学问,有才华的人吗?

这就是我在竹林文学社第一次学古文的经历,他真正让我明白汉字是多么有趣,古代人是多么聪明,一字多用,意思也随之变化,从中也就反映了古代人的聪明才智,第一次这样学古文,不仅让我懂得了如何去面对温习,朋友和别人误解个人时的态度,而且,它也让我明白如何学古文,那就是:要把古文分割开来“逐个击破”,再套串起来,如此而已,使古文变得又容易,有简单。如果把古文比作一个“大西瓜”,那么,我们就要用“智慧之刀”把它切割。古文其实并不神秘,关键在于掌握方法,运用智慧破解它,这也许就是我第一次学古文所明白的道理吧!

正因为有了这个道理,在今后学古文的道路上,我将越战越勇!每当想起第一次学古文的经历,都感到一阵微微的喜悦。

[第一次学古文_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文体裁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   如《陋室铭》(刘禹锡)

【记】 记是描写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 情,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小石潭记》(柳宗元)

【序】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  《马说》(韩愈)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诸葛亮)

【书】古代书信的一种。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送给孩子的古文寄语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子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曰:“,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古文的作文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文言文是大家的拦路虎,而我希望自己是武松,下面我把自己打虎经验一一向大家背诵。

一.释意虎。在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认真把其翻译成白话文,乍一看,容易啊!可当你翻起来时会异常困难,此时,我们就应该借助古文字典,资料来翻译,但仍要注意某些介词,代词等。代词必须弄清楚代指什么,而有时名词也要注意,因为它们常常由名词变成动词,大家一定要灵活运用哦。

二.资料虎.文言文一般有其作者或出自某某书,当考起来时往往忘记了题目,还有背景等。当我们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应该过问家长,老师,同学或翻阅相关资料,从而使自己对其了解更上一等,更加地深入。

三.背诵虎。当通过二虎关后,自然就要背诵了。我开始还被它打伤过呢,后来我细细研究,发现它的敌人就是勤。在每一个青晨必须不厌其烦地反复诵读,记住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继而一段一段地背,这就是武松-我“打虎”的经验,如果采用我的方法有效果,一定要宣传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文的魅力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通常,我们阅读课外书都是读一些白话文的书,所以,对古文也没有那么多的理解。但是,直到现在我终于找到了古文的奥妙。

在小时候,我老看一些连环画儿,这些连环画就是一个软东西,不用费力就可以装进你的脑子里,甚至可以完全理解它,有文字、有图画,看的时候脑子好似在放电影,又风趣又好理解,成了我五六岁时的最爱。

再大点儿了那些连环画,又被我那白纸黑字的白话文淘汰了,又开始看那些易懂的白话文,它也令我十分着迷,每天都要看个三四十分钟,尤其是曹文轩系列小说。

到了中学,谢老师让我们读文言文版的西游记,那我怎么能读懂呢?一开始我对文言文一点儿也不感兴趣,认为它枯燥无味,因为每句话都需要去翻译,但是我也不知道如何翻译,故事情节看不懂,自然也没有从中能吸取作文描写方法。而只会糊糊弄弄的过去,在讲书群里讲述时,讲的自然也不十分熟练,只会一味的去回忆儿时看的白话文内容。

但是,我突然发现古文原来是很有意思,虽然它像一个个啃不动的硬骨头,但是它却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去寻找其中的奥妙,最终,一定能找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可以把一句普通话,变成一句优美的诗歌或散文,让人的脑子里面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古文的魅力是无限的,这就需要我们的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探索、寻找,所以我们要爱上古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描写春天的古文

全文共 4535 字

+ 加入清单

1、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6、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a

9、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10、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1、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14、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15、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和:春天的暖气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秀:秀丽。屯:驻,聚集。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1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

2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2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唐刘昚虚《阙题》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2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2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唐杜甫《春运》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2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杜甫《曲江对雨》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2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杜甫《腊日》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28、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29、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30、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唐杜甫《清明二首》

朝:早晨。

31、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2、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33、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汀:水岸平地。

34、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35、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36、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37、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3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39、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晚春》

芳菲:美盛的花草。

40、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41、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杜牧《怅诗》

42、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王涯《春游曲》

一夜风:一夜春风。

43、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飒飒:风声。

44、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45、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唐丘为《题农父庐舍》

46、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47、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唐赵嘏《喜张沨及第》

48、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若个:哪个?

49、马踏春泥半是花。——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50、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见:显现。

51、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唐·刘方平《代春怨》

5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唐·刘方平《夜月》

53、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54、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55、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野渡:野外渡口。

56、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两句写初春将近时的景色。

57、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唐·杨凌《句》

58、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59、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渌:清澈。

60、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61、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宋·钱惟演《木兰花》

62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来《春日》

冰笋:冰棱。意谓从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枝梢头看到春天已偷偷归来。

63、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宋·梅尧臣《东溪》

64、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宋·梅尧臣《苏幕遮》

翠色:嫩绿的草色。和烟老:随着暮霭变成深绿。

65、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66、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67、恼人天气又春阴。——宋·晏殊《浣溪沙》

68、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宋·苏轼《定风波》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69、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宋·苏轼《一丛花》

信:消息。露:显示。

7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71、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竟日:整日。

72、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

意谓春雨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鲜花,花儿在春风中摇动,满山弥漫着春色。

73、芳菲消息到,杏梢红。——宋·贺铸《小重山》

芳菲:指春花季节。

74、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宋·周邦彦《蝶恋花》

韶华:美好的年华。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

75、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宋·葛胜仲《临江仙》

青:绿叶。红:红花。

76、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77、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宋·李清照《声声慢》

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将息:养护,调养。

78、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79、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宋·李清照懈恋花》

柳眼:柳叶。梅腮:指梅花。

80、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宋·陈与义《虞美人》

81、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宋·陆游《马上作》

杨柳句谓杨柳遮不断春大的景色。

82、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宋·陆游《豆叶黄》

83、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84、东风吹雨细于尘。——宋·辛弃疾《浣溪沙》

85、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宋·辛弃疾《浣溪沙》

杜宇:杜鹃。

86、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宋·辛弃疾《满江红》

87、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时。

88、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明:绚丽。

89、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宋·陈亮《南歌子》

90、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姜夔《扬州慢》

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

91、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宋·姜夔《淡黄柳》

9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93、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著物:春风润泽万物。

94、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95、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宋·石孝友《好事近》

酝造:酿造。可人:喜人。

96、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金·王庭筠《谒金门》

瘦雪:残雪。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飘零。青子:青青的小果于。

97、东风轻扇春寒。——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轻扇:轻轻地吹动。

98、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元·白朴《天净沙·春》

飞红:花瓣飞舞。

99、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元·胡只遹《阳春曲·春景》

觉来:醒来。

100、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袅:飘浮不定。晴丝:虫类所吐的丝,春日常在空中飘游。

101、春到人间万物鲜。——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

102、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卢道悦《迎春》

103、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古文版中考寄语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初三学业已半而中道体训。今中考逼近,身心疲惫,此诚危急中考之秋也。然老师之嘱不绝于耳,领导之影忘身于外者,盖想学生之前程,欲报之于社会也。诚宜开张师听,以光学习美德,恢弘勤奋之气,不宜妄自菲薄,一蹶不振,以塞中考之路也。

文科理科,俱为一体,时间分配,不宜异同。若有文理偏科极为严重者,宜调时间让其均衡,以便各科都好之理,不宜偏科,使成绩不高也。

学习资料“抢分”,“冲刺”,“达标”等,此皆好书,知识完善,是以老师推荐以遗学生。吾以为学习之事,题无难易,悉以咨之,然后练习,必能弥补疏漏,有所好处。

学生“考标”,系统全面,利于复习,试用于昔日,老师称之曰好,是以师议“考标”为范。吾以为中考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目标明确,升学有望。

亲刻苦,远懒惰,此学习所以成功也;亲懒惰,远刻苦,此学习所以失败也。老师上课,每与生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懒、惰也。书本、笔记、作业、试卷,此悉学习必备之物,愿学生亲之爱之,则学业之成,可计日而待也。

汝本学生,紧张于时间,珍惜光阴于现在,不留遗憾于将来。老师不以生迟钝,轻言放弃,屡教生于难懂之处,咨生以生活之事,由是振作,遂许老师以努力。后值月考,挥洒于材料之际,游刃于难题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天矣。

学校知吾踏实,故去年聘吾以带班也。受教以来,夙夜忧叹,恐学业无效,以伤学校之明,故日夜苦读,深究试题。今新课已完,复习已始,当瞄准前方,冲刺高中,庶竭驽钝,绝不灰心,抓牢基础,突破难点。此吾所以报学校而忠家长之职分也。至于七月中考,能否上线,则踏实、勤奋、努力不够也。

愿老师祝生以月考顺利之效,不效则治生之过,以慰师长之苦。若无学业之成,则责踏实、勤奋、努力等之怠,以求上进。学生亦宜自谋,以历史为鉴,立志奋发,深追师长教导。吾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中考,临表袒言,不知所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古文的名言警句

全文共 2125 字

+ 加入清单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有关古文名言警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课本经典古文好句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1、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10、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1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17、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1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9、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1、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2、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2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2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2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2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28、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2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30、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3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32、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3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36、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3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3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好词好句

3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4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