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文作文(20篇)

《木兰诗》又称《木兰辞》,是一首北朝民歌。开学吧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3072

作文

65

2024杭州中考作文必备素材大全:经典古文名言

全文共 1605 字

+ 加入清单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妙用古文作文出彩

全文共 3578 字

+ 加入清单

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独运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当代凡有成就的作家,尤其是散文作家,大多从这个宝库中汲取过丰富的养料。

但我们有些考生,作文虽一味求新却得分甚低,而对于花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积累下来的古诗文,却仅仅用来对付那道5分6分的默写题,这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但若能将古诗文与写作结合起来,让作文植根于古诗文的沃土中,让古典文化的精华在自己的考场作文中熠熠生辉,便可以增加作文的文学底蕴与思想厚度,让阅卷老师充分体会到中国灿烂古典文化对高中生的有益滋养,甚至看到考生身上难能可贵的人文精神与文学资质。这样的作文,怎会得不到阅卷老师偏爱呢?

一、巧用名句,亮化标题

文章的标题,就像人的眼睛,传递着灵魂的信息。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这个道理。要让文章的“眼睛”明亮起来,引用诗词名句拟题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诗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2003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了苏轼《定风波》中的语句作为标题,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二、词类活用,现代演绎

在古诗词中,“词类活用”在表情达意上更是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形容词“红”“绿”,用作使动。诗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又如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中, “老”和“肥”也都属于形容词使动用法,鲜活生动,呼之欲出,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在作文中,若如此“活用”一些词语,也是很生动的。

[范例1]灯光昏暗了四壁,收拾一天的疲惫,独坐窗前,隔帘听雨。

帘外的雨声变得苍老,没有画船的雨声里,飘来唐诗宋词的清凉。

雨声在书中徘徊,轻轻巧巧,从唐诗宋词的韵脚上依次跃过,冷寂了那一地的红莲,采莲人今在何处?江南的雨声空寻千年的寂寞。

早春的天街,细雨燃起一团团柳烟,韩吏部灰白的须发映衬着远处的芳草,细密的雨丝年轻了诗人的眼睛。(《雨落唐诗宋词》)

上例中,“昏暗”“冷寂”“年轻”都是形容词,却都做了带宾语的动词,这就是新的“词类活用”。这样的“词类活用”,确实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不能不让人赞叹作者用词的巧妙传神。

三、故事新编,借古讽今

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这样可以避免直接指陈的刺激性,却仍能达到了强烈的讽谏、警戒效果。贾谊的《过秦论》借分析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劝谏汉文帝施仁义于民;苏洵的《六国论》则借六国灭亡的教训,警告北宋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在议论文写作中,我们不仅可以参考这些古文借古讽今的论证写法,还可以灵活运用自己在文言文中学到的故事或例证来论证所要陈述的当代问题,甚至还可以巧借故事新编,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如下面这段话,则借用了古典名著中的人物角色,编造新版的故事来讽刺当今领导的不良作风。

“悟空,你别急呀,急也没用,你看看你,在领导面前也是一张不服气的脸,像这个样子你怎么做事呀?你平常做得都挺好,只是你太不懂得变通了,得罪了不少天神,大家都多多少少对你有些意见,你不要太放在心上。你下了岗,就跟师傅我一起,以后还有机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是师傅我给你的忠告呀!八戒和沙僧虽无建树,但为人处事比你灵活得多,你要多向他们学习学习呀!”(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孙悟空下岗记》)

四、化虚为实,生动形象

“虚”与“实”是两个极大的概念,具体点说就是无形与有形、抽象与具体、想象回忆与客观现实。“虚”与“实”结合,可以收到化抽象为形象的效果。在古典诗文中,最典型的虚实结合,莫过于说“愁”了。“愁”是什么呢?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煜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就像那向东流去的一江春水,绵绵不绝、滚滚而来);贺铸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愁,就像那江南烟草一样无边无际,就像满城飘荡的飞絮一样杂乱,就像黄梅时节的落雨一样连绵不绝);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诗人把“愁”物质化了,像具体事物一样有重量可称了)。这些都是化抽象为形象的典型诗句。在作文中,尤其是议论文,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只是一味地抽象说理,难免给人枯燥之感。而借助于虚实结合,则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使表达更为生动准确,使自己的观点更易被人接受。

[范例2](1)责任感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责任感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高原树立的公仆丰碑,责任感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责任感是保尔•柯察金顽强拼搏、热爱生命铸造的烈火金钢。(《谈责任感》)

(2)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针催人奋进的强心剂。给成功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成功的敬佩、赞美与追求;给失败的人以尊重,表明了自己对别人失败后的同情、安慰与鼓励。只要有尊重在,就有人间的真情在,就有未来的希望在,就有成功后的继续奋进,就有失败后的东山再起。(《谈尊重》)

五、套用诗句,仿写名篇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好的语言如一支婉转的乐曲,让人陶醉其中;如一杯凉爽的饮料,让人怡然自乐。古典诗词是民族瑰宝、传统精华,名句则有着更为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带给人丰富的美感享受的同时,还启人领悟和思考。套用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演绎古人现成的诗句,不但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文章显得厚重,充满文化蕴味,还可以扩充文章的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范例3](1)生活是坎坷的,但生活又总是充满希望的,“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不要畏惧暂时的困难,“莫听穿林打叶声”,坦然前行,我们总会迎来灿烂的明天的。

(2)通往成功的路总是颠簸不平的,勇往直前,“何妨吟啸且徐行”。在成功的顶峰,“回首向来萧瑟处”,定有独特的景致。

以上是考生在作文中引用苏轼词《定风波》的范例。考生以苏词观照人生,审视生活,这样的作文,写作语言厚重了,思想情感也丰富了。

[范例4]还记得那支梅吗?凌霜傲立,却引得群芳嫉妒,她不怨;同样是她,即便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她也不恨。因为她的骨子流着一股血,透着一种精神;因为有一团火在芳香中燃烧,那是她的全部啊。是的,她用她的全部正诠释着一如既往的香味--因为执着。(《执着》)

这是考生在充分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围绕话题,用自己的语言演绎陆游《卜算子•咏梅》而创作出来的既有古诗的高雅格调又非常富有新意的一段文字,构思可谓新巧,认识可谓深刻,语言可谓有意蕴。又如:

“忽有一日,从远远的地方向巷中一望,一巷迷迷的黄绿,忍不住叫一声‘春来了!’巷里人倒觉得来的突然,近看那柳枝,却不见一片绿叶,以为是迷了眼儿。再从远处看,那黄黄的,绿绿的,以弥漫在巷中。这奇观儿曾惹得好多人来,看了就叹,叹了就折,巷中人就有了制度:君子动眼不动手。只有远道的客人难得来了,才折一枝二枝送去瓶插。瓶要磁瓶,水要净水,在茶桌几案上置了,一夜便皮儿全绿,一天便嫩芽暴绽,三天吐出几片绿叶,一直可以长出五指长短,不肯脱落,娟秀如女人的长眉。(贾平凹的《五味巷》)”

这段对杨柳“柳色遥看近却无”的绝妙描述无疑是韩愈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现代散文版。

[范例5]清军溃败,非力不足,势不众,弊在技穷。技穷而力亏,溃败之道也。或曰:“清室苟和,怨技穷耶?”曰:“苟和者源技穷也。盖屡战败,不能侥存。故曰弊在技穷也。”

……

呜呼!以奉英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献英之财兴本国之科技,并力反帝,则吾恐英人枕之不得无忧也。悲夫!自诩老大帝国,物华天宝,乃不知老者常思既往,少者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永旧也故技穷,惟日新也故艺高。噫,唯我独尊终酿亡国大辱矣!(黄广川《过清论》)

本文从形式到语言基本上都是模仿《六国论》,而标题却来源于《过秦论》,文末点题时又套用了《少年中国说》的议论风格,很是别致,不禁令人拍手称快。作者将鸦片战争的失败归为“技穷”,虽不完全准确,但也部分地揭示了问题的本质。作者对所学课文不仅有发现,而且更有发展,显示了该生深厚的文言功底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综上所述,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实为作文写作的一片沃土。中学生写作,若能让作文植根在古诗文的沃土之中,从中吸取养料,定能让作文之树茁壮成长并开出灿烂之花。当然,妙用古诗文使作文“出彩”的方法远不止上面几种。在备考阶段,如果能将古诗文的复习和作文训练结合起来,不断从古文中掘宝,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描写春天的古文

全文共 4535 字

+ 加入清单

1、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4、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5、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6、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a

9、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10、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1、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2、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3、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14、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15、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和:春天的暖气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秀:秀丽。屯:驻,聚集。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道:说。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1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

2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唐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2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唐刘昚虚《阙题》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2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2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唐杜甫《春运》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2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杜甫《曲江对雨》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2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杜甫《腊日》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28、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甫《远怀舍弟颖观等》

29、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30、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唐杜甫《清明二首》

朝:早晨。

31、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2、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33、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汀:水岸平地。

34、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35、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36、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37、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3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39、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晚春》

芳菲:美盛的花草。

40、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41、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杜牧《怅诗》

42、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王涯《春游曲》

一夜风:一夜春风。

43、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飒飒:风声。

44、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45、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唐丘为《题农父庐舍》

46、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47、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唐赵嘏《喜张沨及第》

48、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若个:哪个?

49、马踏春泥半是花。——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50、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见:显现。

51、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唐·刘方平《代春怨》

5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唐·刘方平《夜月》

53、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54、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55、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唐·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野渡:野外渡口。

56、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唐·卢僎《岁晚还交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

两句写初春将近时的景色。

57、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唐·杨凌《句》

58、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59、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渌:清澈。

60、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61、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宋·钱惟演《木兰花》

62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宋·张来《春日》

冰笋:冰棱。意谓从冰棱的融化看到冬天已悄悄过去;从柳枝梢头看到春天已偷偷归来。

63、野岛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宋·梅尧臣《东溪》

64、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宋·梅尧臣《苏幕遮》

翠色:嫩绿的草色。和烟老:随着暮霭变成深绿。

65、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宋·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66、春色恼人眼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67、恼人天气又春阴。——宋·晏殊《浣溪沙》

68、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宋·苏轼《定风波》

料峭:形容春天的寒意。

69、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宋·苏轼《一丛花》

信:消息。露:显示。

7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71、春风自恨无情水,吹得东流竟日西。——宋·苏轼《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

竟日:整日。

72、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

意谓春雨为春天的路旁增添了更多的鲜花,花儿在春风中摇动,满山弥漫着春色。

73、芳菲消息到,杏梢红。——宋·贺铸《小重山》

芳菲:指春花季节。

74、午睡渐多浓似酒,韶华已入东君手。——宋·周邦彦《蝶恋花》

韶华:美好的年华。东君:春神,这里指春天。

75、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宋·葛胜仲《临江仙》

青:绿叶。红:红花。

76、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77、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宋·李清照《声声慢》

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将息:养护,调养。

78、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79、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宋·李清照懈恋花》

柳眼:柳叶。梅腮:指梅花。

80、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宋·陈与义《虞美人》

81、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宋·陆游《马上作》

杨柳句谓杨柳遮不断春大的景色。

82、一春常是雨和风,风雨晴时春已空。——宋·陆游《豆叶黄》

83、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

84、东风吹雨细于尘。——宋·辛弃疾《浣溪沙》

85、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宋·辛弃疾《浣溪沙》

杜宇:杜鹃。

86、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宋·辛弃疾《满江红》

87、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宋·辛弃疾《感皇恩·为范倅寿》

春事:春景。十分花柳:花柳最盛之时。

88、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春天的阴云。幽花:清幽的花。明:绚丽。

89、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宋·陈亮《南歌子》

90、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宋·姜夔《扬州慢》

荠麦:芥菜,麦子,泛指田间作物。

91、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宋·姜夔《淡黄柳》

9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93、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著物:春风润泽万物。

94、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95、微雨洒芳尘,酝造可人春色。——宋·石孝友《好事近》

酝造:酿造。可人:喜人。

96、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金·王庭筠《谒金门》

瘦雪:残雪。这里用以形容春花的飘零。青子:青青的小果于。

97、东风轻扇春寒。——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轻扇:轻轻地吹动。

98、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元·白朴《天净沙·春》

飞红:花瓣飞舞。

99、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元·胡只遹《阳春曲·春景》

觉来:醒来。

100、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袅:飘浮不定。晴丝:虫类所吐的丝,春日常在空中飘游。

101、春到人间万物鲜。——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娇写百年长恨》

102、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卢道悦《迎春》

103、春色撩人,爱花风如扇,柳烟成阵。——清·洪异《长生殿·禊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第一次学古文_作文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不久前,我们相约在竹林小院,在这里,我曾第一次古文,学后,才明白古文原来是那么简单,那么有趣。那节别开生面的课让我加浓了对古文的喜爱和好奇之心。

首先,“兔老师”让我们把古文整整齐齐的抄在笔记门上,面对一个“大西瓜”,“兔老师”让我们举起小刀,刷刷几刀下去,西瓜已经成为了一块块,经几次细细品味后,我们“大功告成”,一篇使人眼花缭乱的古文终于被我们踩在脚下,那次学习的是《论语十则》中的第一则,这次的课堂让我明白:时常温习旧知识,不也很快乐吗?当朋友从远方来,我们不开心吗?即便别人不知道自己的优点,但却不恼怒不生气,不还是一个有道德,有学问,有才华的人吗?

这就是我在竹林文学社第一次学古文的经历,他真正让我明白汉字是多么有趣,古代人是多么聪明,一字多用,意思也随之变化,从中也就反映了古代人的聪明才智,第一次这样学古文,不仅让我懂得了如何去面对温习,朋友和别人误解个人时的态度,而且,它也让我明白如何学古文,那就是:要把古文分割开来“逐个击破”,再套串起来,如此而已,使古文变得又容易,有简单。如果把古文比作一个“大西瓜”,那么,我们就要用“智慧之刀”把它切割。古文其实并不神秘,关键在于掌握方法,运用智慧破解它,这也许就是我第一次学古文所明白的道理吧!

正因为有了这个道理,在今后学古文的道路上,我将越战越勇!每当想起第一次学古文的经历,都感到一阵微微的喜悦。

[第一次学古文_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写梅古文作文300字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吾天生喜梅!

梅之美也因花瓣薄如蝉翼。其颜色或红,或黄,或白。大寒既至,户外鹅毛大雪已降,顿为白色世界,不见青松之苍翠,难觅翠竹之华盖;万物肃杀,唯有梅影依然如旧。余便踏雪而寻梅之芳踪!

据闻数里之外有梅园,园中梅花盛开,美艳不可方物!此中更已无杂树。

至园中,但见树干有曲有直,疏密不一,压枝欲低,雪中有淡淡一抹红,近观花蕊粉瓣,卧于雪中。

香淡且幽,如一曲清歌曼妙。畅游园中,遥望梅园:梅之色艳而不妖,梅之香,清而淡雅,梅之姿古而清秀。

树旁芳草鲜花如小妾簇拥而上,青树翠曼,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云卷云散,有舒有展。

古人云:梅之四君子中胜之,美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豺烹羊古文续写800字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眼看豺要把羊给吃了,只见他呲牙咧嘴,脸上充满了邪恶的笑容,眼睛十分锐利,还时不时滴着口水。它双脚向后一挪,前腿往下一蹲,一副蓄势待发的样子。

此刻,羊必须选择逃生路线,它有三种方案。方案一:向后面的大草原跑,一段路之后,爬上山坡。那里的山坡对羊来说,很占优势,可以轻轻松松的甩掉这只豺。可仔细一想,这里离山坡还有很大一段路,还没跑到那儿就已经被快如闪电的豺给追上了,所以这个方案行不通。

方案二:向左边的灌木丛跑去,它体型比豺要大,夸一大步比豺要大,这样它就能脱离豺口了。不过,它还没有成年,皮肉还有一些嫩,很容易被刺刮伤。而那只成年豺的体魄更好一些。如此一来,过不了多久还是会变成豺的囊中之物。因此,这个方案危险性有点大,不到万不得已,还是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最后一个方案:它要趟过左手边的这条湍流的小溪,可以踩着凸出水面的那些石头。尽管这只羊的年龄不大,但是它的弹跳力已经十分惊人了,它只要平稳的踩上石头,跨过去就可以了。看来,这是它唯一的出路。

正当它快速想好了逃生方案的时候,那匹饿豺已经朝它猛扑过来了。说时迟,那时快,这只羊一个侧身,闪过了攻击,然后朝对岸跨了过去,四五步就到了河对岸。

此时,豺为了眼前的美食不顾一切,也朝对岸跨了过去。它刚踩到石头的时候,就因为上面长满了湿滑的苔藓,而猛的摔了一跤,跌入水中,溅起了巨大的水花,还把一滩水溅到了刚上岸的羊身上。

羊赶紧逃窜,它迅速扫视着周围,寻找着合适逃跑的地方,可是,它眼前已经没有有利于它逃跑的地方了。于是,它找了一个全是植被遮盖,很不显眼的地方,躲了起来。

豺终于狼狈的从水中爬上了岸,便开始寻找羊。它仔细的巡视了一下,根本没有看到羊的踪影。于是它凭自己的嗅觉来闻羊的气味。但是,豺疏忽了一件大事:之前豺泼到了羊一大摊水,使羊身上的气味消散,严重影响了豺的嗅觉,使它很难闻到羊的气味。可这只笨拙的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它还是一直在四处嗅这羊的气味。可无论豺的嗅觉有多好,也没有闻到。

这只豺非常生气,于是它把一块在地上的石头往草丛中使劲一踢。正好砸到了躺卧在草丛中的那只羊,还把羊的腹部刮伤了。

羊感觉到了疼痛,火辣辣的,伤口上跟抹了一把盐似的越来越疼。不过,咬紧牙关,尽量不发出任何声音,以免被豺发现。

豺依然没有找到羊,只好灰心丧气地走了。羊凭它敏捷的思维与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这只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扩写古文楚王好细腰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灵王是一位注重颜值的君王。他喜欢长得漂亮的女子,重用长得帅的大臣。

一天,楚王观赏歌舞,看到翩翩起舞的少女们纤细的腰,他就想:“如果男子的腰也像少女一样纤细,那我国国民的颜值岂不更高?”于是他下令:“凡男子的腰像少女一样纤细,就封官、赏金!”

圣旨一传开,全国男子都想方设法的细腰:有的采用野蛮式,用腰带一圈一圈地勒紧腰,直勒得五脏六腑挤在一起、喘不过气来;有的采用饥饿式,把一日三餐改写一餐,直饿得眼冒金星,扶着墙走路;有的采用药物式,在药店买了泻药,直泻得腹内空空、欲罢不能。就这样,全国男子们都有了纤细的腰肢,可他们个个面黄肌瘦、无精打采、双眼无神,走路轻飘飘的,好像一阵风都会把他们吹倒。

邻国知道楚国的情况,立刻出兵讨伐。楚王让大将军去迎战,可是将士们体力不支,有的拿不动兵器,有的驾驭不了马,还没到城门口就被杀死了。楚王在被杀死之前痛哭流涕地说:“现在我好后悔呀!是我害了我的臣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续写古文鹬蚌相争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鹬和蚌都被渔夫给抓住了,他俩都觉得很愧疚。鹬对蚌说:都怪我,我不应该和你斗来斗去的,如果我不那么自私,也不会酿成这样的苦果。不,都是因为我,如果我张开嘴巴跳进河里,不与你周旋的话就不会被抓住了。蚌伤心地说。唉这两只动物都发出了沉重的叹息。啊!有了!蚌大叫道,我先咬住渔夫的脚,让他放开装我们的袋子,然后你趁机逃走,我来拖住他!

好!快到渔夫家了,计划开始实施。蚌借助鹬的身子跳出了袋子,一口咬住了渔夫的脚,渔夫大叫着扔开了袋子,捂住了脚。鹬跑出了袋子,望着渔夫残忍地扒开蚌的嘴,十分气愤,用力地啄了一下渔夫的头!啊渔夫惨叫了一声,倒在地上昏了过去。快,过来,我带你离开这里!鹬大叫。来了!说着,鹬抓住蚌,把他送回了水里。从此以后,鹬与蚌成了最好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有关古文的名言警句

全文共 2125 字

+ 加入清单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有关古文名言警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人文的演变兴衰:观古文展有感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在老师地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二楼电脑室的甲骨文和书法。让我充分了解人文演变兴衰

一进电脑室的门,我就被那挥毫气宏,笔墨魂灵,刚劲有力的书法所吸引。那刚劲有力的草书;那像水一样柔,如风一样轻的簪花小楷;还有那虽然长的千奇百怪但意思却简单明了的甲骨文……

老师还告诉我:“人类自公元1899年发现甲骨文开始,出土带字的甲骨文已超过16万片,但这些文字能认识和隶定为汉字的才有1723字,不认识的任有2549字,另有合文371字。”

其中,“家”这个字的甲骨文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个宝盖头就像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屋子,而下面的那个“豖”就像在家庭中的每一个孩子,而父母就是为我们撑起那个遮风挡雨的屋人

,这个甲骨文就体现出家是多么温馨,多么温暖啊!那“水”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就像一条河一样,那四点就像是被哪个顽皮的孩子弄起的涟漪……

中国的古文化是那么的博大精深,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冬梅古文写作_初二作文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梅乃花中君子,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傲雪独立,次第而发,临寒吐芳,枝直而古朴,萼红瓣白,蕾若凝玉。

遥观其身,华(1)与雪浑溶一体,只见星星萼片红如火,甚是艳丽。细闻,梅香已幽然袭来,此香令吾身心俱乐,兴奋至极,方知盖(2)诗云梅为:“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

观四方,茫茫雪原,不见一物,不禁失口吟到:“花海林原不复在,唯见雪梅独自开,吾心已达忘我境,忧愁早到九霄外。”(3)

记于壬午年十一月。

(1):华,通假字,通花

(2):盖,指为什么

(3):这是一首自作小诗,反映观梅之后,受之影响而产生的超然脱俗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近距离接触古文,感受文字奥秘作文450字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晨,我们举行了一次古文朗诵会,以此来迎接读书节的闭幕。我们一到学校,就抓紧时间再次熟读?弟子规?,为比赛做最后的准备。

8点时,我们准时来到体育馆参加读书节闭幕式。不知道今天会有哪些节目呢?我迫不及待地在想。

第一个节目是?三字经?,一(1)班那别出心裁的背诵方法,稚嫩的童声,朗朗的节奏,把我们我们深深的打动了。他们表演完后,我们一至三年级的同学们不断的鼓起掌来。

就在我们沉浸在深奥难懂的古文中时,老师悄悄地把我们叫起来,说是要上台表演了。我又惊又喜,心里冒出数不尽的问号:背错了怎么办?有话筒吗?假如红领巾没系好会不会显得不庄重等等。

我们上台了,几百双乌黑发亮的眼睛盯着我们,像是盯着外星人一样。我偷偷的看了看我旁边的一位同学,只见他脸微微有些发红,可能太紧张了吧!

一切按原计划进行,在我们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节目顺利结束了。下面的同学们先是愣了几秒钟,然后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们回到教室后,我发现我的大脑中对古文的了解更深刻了,以后我一定要多读古文,做一个博学的杭州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生小古文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故乡晨曲

夜久矣,闻深乡鸡鸣,晓也。

会吾乡人酣睡。忽闻长鸣,似军号,渐进。击人耳鼓,震颤心魂,便有乡人悠悠然而醒。当是时,鸣声,声声紧,声声高,一日始也。

莽莽苍穹,透露晨曦,遂醒百鸟也。百鸟携企盼而鸣,伴晨风而飞。此奏鸣曲,清扬悦耳,动人心弦,美哉。

鹊雀赶先,鸣声应和,瞅瞅欢啼,嘤嘤成韵。

俄而,雏燕探头,张嘴叽喳,嗷嗷待哺。燕儿双飞,离巢啄虫也。稍稍归窝,雏燕争食,甚是可爱。

是时,众鸟跳跃,时时舞;百鸟欢唱,恰恰啼。少顷,众鸟皆扑翼飞向蓝天,渐远渐小,如黑点。霎间,踪影全无,另一奏鸣曲又始也。

晨曦渐愈灿烂,金盘炫日,光照云表。点点金光,浅黄淡紫。须臾,大地,树木,田垄村屋,皆朝气蓬勃。母鸡咯咯,拥挤追逐;鸭儿嘎嘎,款款踱步;老鹅昂叫,引颈扑翼。

狗亦不甘寂寞,挺耳,摇尾,纵前跳后,狺狺汪汪。

乡之晨,怎一个闹字了得?

然,故乡美妙旋律何止于乎?吾立于村头,临风招展,草木盎然,朝露滋润万物,顿感天地之美,歌咏赞叹,此岂非伟大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中考作文常用素材:经典古文名言

全文共 6399 字

+ 加入清单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7.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文与我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便用上了白话文。白话文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大伙要不是有教育,怕是要把文言文抛到脑后。

如同大多数零零后孩子一样,我第一次接触古文是家长们拿着一个启蒙读物,指着一只白天鹅一遍又一遍地念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湖绿水,红掌拨清波。”当时那么小,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哪里会知道诗里说的是什么,只知道跟着一起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也当知道了一种新动物——鹅。

上小学后,接触的古文就是古诗。当时感觉真是神奇,这么一句诗,一个字的意思竟是一个词,虽只有20个字,却一下子描绘了四幅画面。当然,一开始肯定喜欢,毕竟以前要背的东西是一篇课文,现在可只有四行字,背起来开心多了。甚至后来也开始模仿着那些诗写一些打油诗,内容大多都是恶搞别人,发牢骚,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为名骂一骂日本。可能我当时自己都不知道,这可是我最爱为文言文的时候了吧。

到了中学,文言文可就变成噩梦了。一篇文言文,足足有一页纸,又看不懂,还要背,这对于当时的我还真是个不容易的事。对于题目更是无语——对于一首古诗的赏析,每一个人的理解应该是不一样的,也也不应当有人能够准确说出当时古人的想法,所以每一个文言文赏析题都应该是开放的答案,只要符合当代价值关即可,而当时的老师却要我们把文言文赏析的答案背下来,以便考试的时候规范作答。

古文,的确传播了传统文化。但我认为,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能够像以前那样八股取士一样禁锢思想,他应当容许不同时代拥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们对于他不同的评判、不同的理解。

像古文等这样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我们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延续。多看古文,多读古文,把我们自己的东西传下去,让中华文明更加闪亮,熠熠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文翻译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在岳阳楼上刻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上。连接着远处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水波浩荡的样子,宽阔无边;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景象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既然如此,那么北面通向巫峡,南边直到潇水湘水,降职远调的人和诗人,大多在这里会聚,看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的雨繁密的样子,接连几个月都不放晴,阴冷的风呼啸着,浑浊的水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自己的光辉,山岳隐没形体。商贾和旅客不能赶路,桅杆倾倒,船桨断折。傍晚天色昏暗,猛虎吼叫猿猴哀啼。(这时候)登上这座楼来,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感叹到极点而感到悲伤。

至于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的海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和小洲上的花草,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来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啊?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文经典励志名言

全文共 2263 字

+ 加入清单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小编收集了古文经典励志名言,欢迎阅读。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6、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7、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8、 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1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2、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3、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4、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15、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16、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7、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8、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9、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1、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22、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23、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24、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25、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6、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7、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28、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29、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30、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31、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32、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33、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34、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35、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36、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37、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38、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39、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40、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41、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42、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43、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44、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45、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46、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47、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48、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49、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0、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51、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52、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53、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54、 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

55、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56、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57、 重复是学习之母。

58、 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59、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60、 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61、 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62、 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63、 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可以决定怎么面对,那是“运”。

64、 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65、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66、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67、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8、 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69、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带给别人信心。

70、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中考作文实用素材:古文名言

全文共 1331 字

+ 加入清单

在写作的过程中你是不是也很喜欢运用古文的知识呢?下面请看语文迷网为大家带来的古文名言,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4.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5.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8.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9.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10.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1.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1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14.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5.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16.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7.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8.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9.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20.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21.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2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3.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24.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25. 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2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7.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28.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9.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30.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31.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32. 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3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34.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35.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36. 三思而后行。——《论语》

37.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38.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9. 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40.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41.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42. 知耻近乎勇。——《中庸》

43. 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44.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45.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46.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47.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48.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49.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50.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51.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52. 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爱小古文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古文的第一次接触,是在刚入小学的时候。曾记得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教语文的黄老师在黑板上出示了一段文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她什么话也没说,就领着我们有感情地诵读着,一遍,两遍,三遍……读着读着,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两只猫:它们四眼相对,在屋顶上激烈地打斗着,呜呜地叫着,毛也根根竖起……啊,这么生动的画面竟然短短的几句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了,真是太有趣了!这时,黄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小古文,我一下子上了它。

时间飞逝,在小古文的陪伴下,我慢慢长大。当晨曦徐徐拉开帷幕,一米阳光探进窗内时;当夜幕慢慢降临,皎洁的月光温柔地洒进屋内时;当同学们嬉戏玩闹、高谈阔论时,我总喜欢静静地捧着小古文,坐在桌前、床前,摇头晃脑地吟诵着,若有所思地品味着,那浅浅的短短的诗句就像优美动听的古典乐萦绕在我耳边,久久挥之不去……

如今,我从最爱的小古文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粮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让我知道了学以致用,快乐无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让我明白了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学会宽容,善待他人;“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让我感受到了母爱的博大、母亲的伟大……畅游古文,我接受了一次次的精神洗礼,我的内心渐渐变得丰盛起来。

以后,我还会早伴阳光晚依月,找一处僻静之处,安静地阅读更多的古文《中庸》《大学》《春秋》……与古代的圣人贤士进行零距离的对话,学习超乎寻常的思维方法,领悟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

有古文作伴,我愿行走在油墨的清香中,且行且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古文的作文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文言文是大家的拦路虎,而我希望自己是武松,下面我把自己打虎经验一一向大家背诵。

一.释意虎。在学习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认真把其翻译成白话文,乍一看,容易啊!可当你翻起来时会异常困难,此时,我们就应该借助古文字典,资料来翻译,但仍要注意某些介词,代词等。代词必须弄清楚代指什么,而有时名词也要注意,因为它们常常由名词变成动词,大家一定要灵活运用哦。

二.资料虎.文言文一般有其作者或出自某某书,当考起来时往往忘记了题目,还有背景等。当我们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应该过问家长,老师,同学或翻阅相关资料,从而使自己对其了解更上一等,更加地深入。

三.背诵虎。当通过二虎关后,自然就要背诵了。我开始还被它打伤过呢,后来我细细研究,发现它的敌人就是勤。在每一个青晨必须不厌其烦地反复诵读,记住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继而一段一段地背,这就是武松-我“打虎”的经验,如果采用我的方法有效果,一定要宣传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拒绝学习古文的叛逆少年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78年,张衡出生在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南阳西鄂(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夏村)。少年时期,由于父亲的早逝,家里的生活十分清苦。贫困的生活,不仅没有影响他的求知欲望,反而更加激励他刻苦忘我地学习

张衡十多岁的时候,就读了很多书,写一手好文章,在远近已经小有名气。

好学多闻的名气传到地方官那儿,地方官找来张衡说:“我看你才学出众,想推荐你去做‘孝廉’‘博士子弟’,怎么样?”17岁的张衡,拒绝了地方官的推荐。他认为不能成天待在家乡读那些古文经传,更不能去追求做官发财,他要到实践中去探求科学的真理。

于是,张衡收拾好行装,离开家乡,踏上了游览名都大城、访师求学、探索科学真理的征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