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陌生人人物作文实用六篇 作文素材精品20篇

人物描写的运用很普遍,人物描写的目的是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看看下面的写人物的作文吧。接下来开学吧给大家整理推荐了关于关于陌生人人物作文实用六篇 作文素材优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

浏览

2440

作文

262

中考励志人物素材:马云

全文共 168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们都知道,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而马云是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继续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马云有过三次创业经历,创业开始都没什么钱。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1、当时杭州很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人才;

2、他自己这方面的订单太多,实在忙不过来;

3、当时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光有想法,从来都不会有行动。但是马云一有想法,却是马上行动。当时是1992年,马云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青年教师,28岁,工作4年,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00元。但没钱,不是问题,他找了几个合作伙伴一起创业,风风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成立起来了。创业开始,也是举步维艰,第一个月,翻译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当时每个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于是好心的同事朋友就劝马云别瞎折腾了,就连几个合作伙伴的信心都发生了动摇。但是马云没有想过放弃。

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

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18.740.32%]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二次:创办中国黄页

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

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做互联网。创业开始,马云仍然没有什么钱,所有的家当也只有6000元。于是又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这才凑够了80000元。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共才10万元。对于一家网络公司来说,区区10万元,实在是太寒酸了。

很多人都说,做网络公司,没个几百万上千万是玩不转的。又有人说,如今的环境跟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截然不同了,那时10万可以,现在肯定不行。我说,这全都是借口。说这样的话的人,这辈子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因为他们眼里看到的都是困难。对于中国黄页来说,创办初期,资金也的确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0做到了几百万。

当然,后来中国黄页被杭州电信收购了。但是我以为,中国黄页在马云手里,依然是成功的。

第三次:创办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那是1999年。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很少打车。据说有一次,大伙出去买东西,东西很多,实在没办法了,只好打的。大家在马路上向的士招手,来了一辆桑塔纳,他们就摆手不坐,一直等到来了一辆夏利,他们才坐上去,因为夏利每公里的费用比桑塔纳便宜2元钱。阿里巴巴曾经因为资金的问题,到了几乎维持不下去的地步。

8年过去了。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人物素材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时间8月13日消息,在WTA超五赛事罗杰斯杯的女单半决赛中,中国金花李娜在决胜盘1-5落后的不利局面下不可思议的连追6局,最终神奇逆转捷克名将萨法诺娃,继今年罗马赛之后再次杀进超五赛事的决赛。赛后李娜将自己逆转的关键归结为心无旁骛,耐心的去拼每一个分数。

李娜在这场半决赛中的状态起伏其实表现得比较明显,首盘比赛她在最后时刻被对手完成破发遗憾先丢一盘,尽管在第二盘扳平比分,但是到了决胜盘她一上来就连续丢掉发球局以1-5落后,不过放下心理包袱的李娜在随后放手一搏取得了非常不俗的效果,连续破掉对手的发球胜赛局,最终连下6局完成了惊天逆转。

赛后李娜在谈到比赛时表示道:当时我的脑海中真的什么也没有想,在场上你如果想得越多事情往往就越糟糕,我只是告诉自己要一分一分努力去打,争取把球打回到她的场地里面,然后看接下来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这就是网球,有时候看上去真的很简单,你要做的就是将球打回到场地里面,让它能够穿过中间的网带,但是有些时候我却就是无法做到这一点。

输掉比赛的萨法诺娃显得十分遗憾:比赛临近结束的时候总是最令人紧张的,我认为她在之前的比赛中出现了很多的失误,但是在随后我没有能够给她施加足够的压力,这使得她利用当时的局面成功扭转了局面,在决胜盘1-5之后,她的发球变得更加出色,击球也更加稳定,胜利就这样一点点的溜走了。

李娜在决赛中的对手将是捷克天才科维托娃,后者今日鏖战三盘以3-6、6-2和6-3逆转击败丹麦美女沃兹尼亚奇。赛后科维托娃透露困扰自己多时的呼吸问题在本周得到了缓解,这也是她状态回升的重要原因:之前我在呼吸系统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过这一周情况不是很糟糕,因此总的来说我还是有些走运,能够在这里杀进决赛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2024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作文素材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生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方块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在60岁时回忆说:"现在我所有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2倍。"

1928年杨振宁6岁的时候,父亲从美国回来,一见面就问他念过书没有?他说念过了。念过什么书?念过《龙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来了。杨振宁回忆道:"父亲接着问我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释。不过,我记得他还是奖了我一支钢笔,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杨振宁在1957年诺贝尔演讲中这样说道:"那时候,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就好象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样。他知道在某个方向上,必定有一个能使他脱离困境的门。然而究竟在哪个方向呢?"原来,那个方向就是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R.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2024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作文素材

全文共 1228 字

+ 加入清单

杨振宁在7岁的时候来到清华园,在这里一共住了8年。当时的附小叫成志小学,里面有两个“大头”,一个是杨振宁杨大头,一个是俞平伯的儿子俞大头。

杨振宁小时候,至少不是一个最守规矩的孩子。据他自己说,清华的每一棵树他都爬过。

中学是在绒线胡同上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市第31中。那个学校当时只有不到300个学生。这时候,当北大数学教授的父亲杨武之已经知道儿子学数学的能力很强。他当时如果教儿子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儿子一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初一与初二之间的那个暑假,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杨振宁学《孟子》。所以在中学时代杨振宁就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杨武之喜欢围棋和京剧,但并不去培养儿子这些方面的兴趣,下棋可以让儿子17颗子,唱也只教他唱一些民国初年的歌曲如“上下数千年,一脉延”,“中国男儿,中国男儿……”等。

对于父亲书架上的许多英文和德文数学书籍,杨振宁常常翻看。因为外文基础不够,所以看不懂细节,每次去问,杨武之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

上课念书的时候,杨振宁喜欢东翻西看,一次看了艾迪顿写的《神秘的宇宙》,那里面讲的是20世纪到那个时候为止,所发现的一些新的物理学的一些现象与理论。他顿时被激发出了极大的兴趣,所以回家以后就跟父亲、母亲开玩笑,说将来要得诺贝尔奖金。

杨振宁在抗战胜利的1945年夏天离家赴美国求学。那天清早的细节至今历历在目:“父亲只身陪我自昆明西北角乘黄包车,到东南郊拓东路等候去巫家坝飞机场的公共汽车。离家的时候,四个弟妹都依依不舍,母亲却很镇定,没有流泪。”

“到了拓东路父亲讲了些勉励的话,两人都还镇定。话别后我坐进很拥挤的公共汽车,起先还能从车窗往外看见父亲向我招手,几分钟后他即被拥挤的人群挤到远处去了。车中同去美国的同学很多,谈起话来,我的注意力即转移到飞行路线与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去。等了一个多钟头,车始终没有发动。突然我旁边的一位美国人向我做手势,要我向窗外看,骤然间发现父亲原来还在那里等!他瘦削的身材,穿着长袍,额前头发已显斑白。看见他满面焦虑的样子,我忍了一早晨的热泪,一时崩发,不能自已。”

“1928年到1945年这17年时间,是父亲和我常在一起的年代,是我童年到成人的阶段。古人说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现在不讲这些了,但其哲理我认为是有永存的价值的。父亲介绍我接触了近代数学的精神,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

40年以后杨振宁这样写道“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字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略。而且,奇迹的奇迹,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无论如何,父亲与儿子的分别,是人生之中最顺理成章、最令人惆怅,最刻骨铭心的分别。

此一去,三叠阳关,唱到千千遍。23岁的杨振宁也许没有想到,他真的应验了12岁时的戏言,为中国人拿回了第一个诺贝尔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乔布斯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适用话题:双面、平视与仰望,怀念、面对死亡、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2011年10月5日,美国苹果公司前CEO、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因癌症辞世,享年56岁。他的离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乔布斯改变了这个世界,值得我们铭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作一下简单的梳理:有三只苹果改变了世界,一只诱惑了夏娃,一只砸醒了牛顿,还有一只就握在乔布斯手中,他有改变世界的第三只苹果,其实,他就是苹果;他是可以跟爱迪生、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的人,他创造的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他是一位跟达·芬奇齐名的艺术家;他是一位导师,向我们展示如何改变世界;他是过去一百年全世界最伟大的企业家;他是跟比尔·盖茨一样伟大的时代巨擘;他重新定义了音乐、电影和手机三大市场……

乔布斯曾说过:“对我来说,成为墓地中最富有的人,一点都不重要,对我来说,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对自己说,我们做了些了不起的事情。”

解读:

乔布斯的离世,引起了网友广泛的评论,郭去疾说:“乔布斯是戏剧人生最精彩的诠释者:你可以出身卑微,但必须卓尔不群,纵使你将众叛亲离,也注定要从头再来。最迷人的剧情不是后来居上,而是王者归来;最伟大的战局不是尖峰对决,而是独孤求败;最完美的谢幕不是激流勇退,而是戛然而止。美人难免迟暮,英雄方能不朽。浪花淘尽,正是好处,却是了处。”李瑜说:“乔布斯不会希望世人对他的辞世感到惋惜、震惊、痛心。首先,作为一个佛教信徒、素食、极简生活践行者,相信他对死亡早已明了并泰然处之。熟悉他的人一定记得2005年他说过:我生命中的重大决策,均基于记住我很快将死去,没有理由不追随自己的心。以终为始,绽放生命,精神永存。”

乔布斯曾说:“人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我只是想要在宇宙间留一点响声”。人的一生不在于寿命的长短,而在于你为世界留下了什么。活者,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苏翊鸣高考作文冬奥人物素材

全文共 1232 字

+ 加入清单

2021年12月5日,在单板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美国斯蒂姆波特站,苏翊鸣首次进入决赛即夺冠,让更多人看好这位单板少年潜力无限。

作为年少成名的“天才少年”,苏翊鸣在7岁时即成为著名单板品牌Burton的签约滑手,并在2019年沸雪中惊艳亮相后,得到了Monster

Enegry的青睐,在头盔上得到了那只绿色魔爪的认证。要知道,全世界的极限运动员都以成为Redbull(奥地利红牛)或Monster

Enegry(魔爪)的签约运动员为荣,而在头盔上能够有这两个logo的加持,在比赛中都有可能会让裁判的印象分能高一点。随后,苏翊鸣又和谷爱凌一起,成为了全球Team

Oakely的一员,雪镜上标志性的大O logo也随着两人知名度的提升而得到大量曝光。

国内市场,除了2016年就已签约的Goski,苏翊鸣在2020年得到了雪湖资本、肯德基与阿迪达斯的赞助,又在2021年陆续与清扬、别克、修丽可、元气森林达成合作。在2022年冬奥会上大放异彩后,迅速成为了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伊利的最新代言人。

对于2月18日才年满18岁的苏翊鸣来说,他的巨星之路才刚刚开启。

在苏翊鸣成功夺得首金后,苏翊鸣的商业邀约蜂拥而至。不过,据《第一财经》报道,苏翊鸣的经纪人、Endeavor中国区经纪业务总监杨冉表示不着急变现,每天都在婉拒大量的代言和采访邀约。

在苏翊鸣的经纪团队看来,在一名运动员尚未成名前,“需要使比较大的劲去推动他和优秀品牌合作”,但当他一战成名后,大量的品牌主动找上门来,此时反而需要“保护好运动员IP”,更多地考虑其长远职业规划及个人发展意愿。杨冉表示,让一名运动员背负过多商业代言,不只会分散公众的有限注意力,对商家而言性价比也不高。“我们希望品牌能够跟运动员进行长期绑定,这种很有深度的合作,能让大家看到他们身上一些坚守的东西。”

至于苏翊鸣新的代言费用,目前经纪团队也还在评估当中,也将根据市场的反应来进行灵活的选择。毕竟,苏翊鸣才17岁,他的运动生涯才刚刚开始,经纪团队也可以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考量他的代言品牌。从某种意义上对苏翊鸣来说,这也是他的商业成人礼。

在判断运动员的潜力方面,拥有着行业内领先经验的体育营销巨头Endeavor更早地发现了苏翊鸣的价值,并将其招入麾下,为其锁定合适的商业代言只是经纪业务中的一部分工作,除此之外,更要在苏翊鸣的训练比赛和学习生活中提供全方位的助力。如今苏翊鸣商业价值急剧攀升,印证了当初Endeavor判断的准确。

而除了Endeavor之外,专业滑雪社区GoSki也曾很早就发现了苏翊鸣和谷爱凌的巨大商业潜力价值。早在2016年,两人就一同成为了GoSki的代言人,同样令人感叹其眼光之精准。

在中国越来越注重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今天,新一代的青少年有更优越的物质条件,去尝试“新鲜”的小众项目,获得更“稀有”的“技能点”加持。

而对于中国体育产业来说,或许像谷爱凌、苏翊鸣这样的新时代偶像,未来还会涌现出更多,值得从业者不断去发掘与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社会正能量作文素材人物事例

全文共 1911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石河子大学校园的一处草坪上,静静矗立着一座雕像。年轻学子走过时,总会放缓脚步,投以崇敬的目光。这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优秀援疆教师孟二冬教授的雕像。

校园里的苹果树繁花盛开,学生们诵读树下,广播里汉语和维吾尔族语交替播报着新闻,一切宁静又充满活力。生前最牵挂这片土地、这方校园的孟二冬,已离开10年。

如今,在这所边疆大学,师生们仍在深深怀念着这位育人治学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质朴师者。“孟老师让我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师者风范,让我终身受益。”孟二冬的学生、已成为石河子大学中文系教师的吴新锋这样评价自己的恩师。

1957年,孟二冬出生于安徽蚌埠,1991年考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毕业后留在北大中文系任教。

此后10多年,他埋头于尘封的古籍,孜孜求真,潜心研究。先后撰写了《中国诗学通论》《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等多部论著。尤其是他历时7年艰苦研究完成的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登科记考〉补正》,得到了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2004年3月,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孟二冬主动要求到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

中文系2002级学生张瑜记得,那一天,《唐代文学》第一课,一位身材高大、衣着整洁的老师走到讲台:“同学们好,我是北大的孟二冬,现在开始上课。”

旁征博引,文采飞扬,隽永的竖行板书,中气十足的嗓音……浩瀚古代文学的大门就这样为边疆的学子缓缓打开。那堂课,大家做了厚厚一沓笔记,有的同学“甩着胳膊直喊手酸”。

学生们发现,在孟老师的课堂上,不仅能感受唐代文学的恢宏气象,还能窥探做学问的方法。比如,在讲“初唐四杰”的排名次序时,老师从讲述最初的排名方法和理由,扩展到多年来几次排名的变更,再到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总是能由一个点入手,连成知识线,最后扩展到面。”

孟二冬告诉学生,“要多读书,相信书,但不要尽信书”。他让学生们为教材“找错儿”,对书中每一首诗、每一句话都仔细查对。在石河子大学,除了为中文系2002级100多名学生授课外,孟二冬还为中文系教师教授《唐代科考》选修课。

年轻教师张凡最喜欢去“蹭听”孟老师的课。在他的印象中,孟老师“学问好、课讲得好、心态好”。

然而,没过多久,孟二冬就出现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在医生开出“噤声”的医嘱后,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坚持为师生授课。

后来,孟二冬“咳嗽得厉害,脸憋得通红”“几乎是用气流在讲课”。大家实在不忍心,请求老师不要再上课了。孟二冬却依然倔强,“我还可以讲”。

“病得严重时边咳血边给我们讲,说不出来就写在黑板上,很多课我们是含着眼泪上完的。”吴新锋说。

经医院诊断,孟二冬罹患食管恶性肿瘤。人们这才知道,一个乒乓球大小的肿瘤正卡在他的食道里,气道被挤得只剩下1/5,随时都有窒息死亡的危险。

但孟二冬放不下他的学生们。2004年4月26日,憔悴的他被搀扶着走上讲台,为学生们上完最后一课。

张瑜永远忘不了,那天,老师用细微的声音将晚唐诗词逐一梳理,“每讲一句都十分困难,额头上的汗珠一滴滴往下淌”。大家哭着求他不要再讲,他却笑着说“没关系”。

“没给大家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很抱歉。”课后,孟二冬向学生鞠了一躬,艰难地说。“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大家要多看些书,都会比我强。”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那句经常对学生说的话:“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

台下,学生们的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凝望着老师的背影,不舍离开。

回北京住院,病痛折磨中,他坚持指导研究生,学生们络绎不绝地拿着论文到病床前汇报,“这是他最快乐的时候”。

但他最惦记的,还是远在边疆的学生。新疆学习资料紧缺,孟二冬自己掏钱买了全套的《全唐文》《十三经注疏》《文苑英华》等书籍,托人带去。学生们也惦记着老师,他们募集了近3000元寄到北京,希望能为老师尽份心意,但孟二冬却叫妻子用这笔钱刻录了200多张古籍文献光盘带去新疆,还筹划让自己的博士生到石河子大学继续任教。

2006年4月22日,49岁的孟二冬因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讲台和学生。他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涓涓细流,最终换来山花烂漫。如今,孟二冬的60多名新疆学生已成长为人民教师,其中45人留疆执教。而一批批燕园师生,多年来也在传递着爱心,志愿到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云南等西部省份支教。

“孟老师用生命之火给了我们温暖和爱,让我们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在祖国的边疆,我们将接过这火炬,在三尺讲台上继续传递爱与希望!”学生们说。

天山脚下,未名湖畔,孟二冬的话言犹在耳:“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能为这个职业奋斗终生是我的荣耀,我愿跟我的学生们一起拥抱美丽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考经典作文历史人物素材

全文共 1921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优秀的作文中离不开好的素材的支撑,那么有哪些比较好的的历史人物可以作为高考作文素材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的历史人物素材,供大家参阅!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一)

惠施多方 其书五车

惠子,字施,他是战国政治的舞台上的代表性人物,而且他也是合纵的组织人。在各个国家惠施都有着很高的声望,因为他曾经主张了魏国、齐国和楚国共同联手来抵制秦国,但是当时朝臣中站了两拨人,大多数的人都是听从张仪的主张,不赞成惠施的意见,所以最后惠施就回到了家乡宋国。

在惠施的故事中,有名的惠施多方,其车五书是什么东西呢?

五车书是是一个典故的名字,这个典故是出自于《庄子·天下》中的。其中五车书的典故指的是说惠施的方法和本领都很大,在惠施家中所读过查阅的书籍都要依靠五个车子才能够拉的动。这个典故就是用来形容惠施的才能非常的大。惠施的学问十分广博,他所读过拥有的书多达五车,在这些书本中,有的书籍中的言辞也有不当的地方,而且道术也有些杂乱无章,惠施是名家中“合同异”派代表性人物,在《庄子·天下篇》中有介绍过他,书中写到他知识渊博,阅览群书,就用“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这个俗语来形容他。

惠施的主张和概念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历物十事”了。虽然“历物十事”中主要写的主张是对自然界的分析,但是在这其中也有着自己主张的“合同异”的思想,惠施曾经说过,在这世间万物千变万化的各个形态之间,有“毕同”和“毕异”这两种异处,还有与事物之间一般的同异,就是“小同异”。在这其中的“大同”又指的是什么呢?用狗来做比喻,有大狗、小狗、黑狗、白狗等多个种类的狗,这叫着“小同”。狗这个大类概念与黑狗、白狗这些小类的概念有些偏别。如果从相同的方面看,这些都是狗。依靠这个推断,那就说明的这是大同了。

惠施对于事物的统一以及差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都拥有着一定的认识。尤为主张“合同异”的惠施,“离”是他所追求的东西。惠施的“历物十事”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物质世界。他的主张是世间的事物都有着相同之处,在这其中也有着差别,事物的差别就是相对的,而事物的相同之处就是绝对的。他的主张和理论都是世间万物可以归为一类,大多是相同的。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二)

后人对大唐诗坛神童王勃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由于王勃拥有很高的才能,并且王勃的诗十分的流利婉约,独具一格,所以被人们称为“诗杰”。但是,王勃最早的称呼是与杨炯、骆宾王以及卢照邻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并且,王勃在四人当中,排在首位。

王勃出名很早,在年仅十四岁的时候,便已经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在《滕王阁序》这一文章当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称为了千古名句,受到了后人的万千敬仰,是许许多多文学家的标杆。

王勃被称为什么呢?王勃之所以被称为“诗杰”,除了《滕王阁序》这一名篇之外,还有就是王勃写下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送别自己的朋友时必说的一句祝词。也因为如此,使得人们深深的记住了“诗杰”王勃。

“诗杰”王勃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的坎坷,年少时王勃曾经毛遂自荐,把自己推荐给刘祥道,从此进入官场。但是,在进入官场不久,王勃便因为自视过高,成为了众矢之的。之后又因为犯了事,被罢免了官职。最终在赶往自己父亲所管辖的县城的途中,因为落水,最终惊悸过度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三)

北宋词人周邦彦:被后人认为是词的“集大成者”

北宋词人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美成”出自《庄子》,意思是美满的成就。而“清真”并非是清真寺的清真,因为虽然宋末时期这个词就开始使用在伊斯兰教,但没有史书记载周邦彦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它的意思应该还是原来道家的“清净纯真”之意。

所谓居士,是指在家修道或者修佛的人,可以指男子,也可以是女子。唐宋时期,道教和佛教在中国已经十分盛行,尤其这两教与儒家结合,使得儒释道三教不断融合。因此,当时中上层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对这两个宗教了解甚多,也深受影响。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许多人开始自号“居士”,比如李白的“青莲居士”、苏轼的“东坡居士”、李清照的“易安居士”等等。周邦彦的“清真居士”只是其中一员,并非特例。

自号居士,并不代表就要真的信教修行。周邦彦如此自号,也不是真的做到了清净纯真。在他身上,最出名的轶事典故,就是和李师师之间的感情,这个的流传之广甚至可以和他的词作相比。李师师是北宋著名的,是美女也是才女,是青楼的花魁,所以是当时众多男子竞相争夺的对象,花重金不可惜,只需一亲芳泽。周邦彦就是他的客人之一,而李师师据说也十分中意于这位懂女人的大才子。可是,周邦彦有一强大的情敌,那就是宋徽宗,所以李师师于他而言是不可得之月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论据素材:25位古今历史人物精彩评

全文共 329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古今中外均出现过不少叫世人难忘的「大人物」,他们各人成就俱不同,在国家社会上的、在科学上的、在军事上的、在音乐上的,甚至在精神层面上的,他们有以其高度著名的、有以其天分著名的、有以其领袖特质著名的。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5位古今历史人物精彩评论,谢谢!

1.李白:你,从页页诗篇走来,酒入豪肠,三分剑气,七分月光;你,向历史深处走去,秀口一吐,半个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风情万种,仗笔独行。你轻舟一解,整条长江就诗意奔腾;你亮丽的文字,刺痛了一双双习惯黑暗的眼睛。——佚名

2.屈原:世人皆醉,惟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争光。于是,孤独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为一种惟美的跨越。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墨香和正气升腾了千年。——佚名

3.孙膑:围魏救赵、田忌赛马,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读你。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传说。——佚名

4.武则天:一朵深宫玫瑰偏偏铿锵有力提起脊梁,一双娇弱素手击碎了男人政治的法则。于是,中国的历史因你的出现而折道绕行。三从四德禁锢不住你的步伐,你默默地演绎着属于你的繁华。——佚名

5.李时珍:一介农夫,竟神奇地指出医书典籍中错误。不忍乡亲病痛,便发誓编著一部医书。怀揣着执著上路,走进大山,风雨兼程,亲尝百种药草,挥就一部影响世界的不朽医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纲目》一起,刻入历史的记忆中。——佚名

6.项羽:滚滚乌江东逝,汇成一段历史。公元前202年,一头雄狮在这里倒下,汉王朝从此抬起骄傲的脚步,一路奔跑。人杰鬼雄,英名千秋难慰一腔热血;拔山盖世,壮歌一曲尽抒万丈悲情。昔日霸王,英雄气未敛,本该东山再起,何言无面?——佚名

7.司马迁:纵观中国历史,不惮于死的文人自古有之,然为了理想而忍受尘世摧残的英雄却少有。司马迁是疏星中最耀眼的一颗。他以肉身的残缺修得了精神与著作的双重圆满,他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凭着一个文人的良心写下一部伟大的书,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包罗历史的傲慢与偏见、光荣和梦想,并从此领跑着中国文化。——佚名

8.谭嗣同: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一百年前,这个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的英雄,以青春的挥洒,倔强地挺起民族的脊梁。死何所惧?就在刀锋接近头颅的那一刹那,他已将生命置换成永恒。一种精神执着地闪烁在历史的天空,灿若星辰。——佚名

9.诸葛亮:丞相祠堂仍在,隆中旧梦已远。为酬三顾,先生在历史舞台闪亮登场。空城观景,胸藏精兵百万;轻摇羽扇,已成天下三分。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孤忠一片,可叹蜀道寒云。江流石转,千古成败付诸笑谈,先生之名如不坠的孔明灯,永照汗青。——佚名

10.司马光:砸碎的水缸走出一个重生的生命,也涌出了中国古代政治和史学的一股新泉。司马光一生笃诚好学,以俭为德,清直仁厚,死后“家家挂象,饭食必祝”。所著长篇巨制《资治通鉴》,文字优美,格调古雅,自成一体,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佚名

11.鲁迅:一支笔划开万丈天幕,长夜无明的旧中国透射出点点星光。你弃医从文,把边缘人群唤醒;你以笔代刀,令魔鬼无处躲藏。声声祝福,声声呐喊,你正义的声音穿越百年时空仍然鼓舞人心,余音绕梁。若干岁月过去了,你的作品没有化为烟埃,并且无疑将长久不熄,普照文学和思想的殿堂。——佚名

12.秦始皇: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你诀世一去,良将劲弩不见当初豪气,金城千里尽失昔日威严。万世霸业,竟从内里崩溃,千古功过,任由世人评说。——佚名

13.成吉思汗: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戎马倥偬,征战一生,一把弯弓缔造蒙古汗国,不下马背纵横欧亚诸国;有人说他是东方战神,有人说他是千年风云第一人;西方崇拜他的人赞美他是“全人类的帝王”,毛泽东称他为“一代天骄”;这个打破东西方壁垒、书写中国最大版图的巨人,就是史籍上被尊称为元太祖的成吉思汗。——佚名

14.曹操:三国群雄,首推曹操。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长袖善舞,独领风骚。——佚名

15.毛泽东:雄鸡一唱,天下大白,旭日东升,一位伟人昂首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天地万物瞬时蒸腾,人民解放的浪潮席卷华夏大地。玉宇澄清,星火燎原,一个将才的睿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个领袖的激昂。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历史的辉光泻在您的肩上,现代中国从此刻下了一个红色的姓名:毛泽东。——佚名

16.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佚名

17.张爱玲:一个世俗女子,为了金钱而写作;一个脱俗之人,隐居在城市高楼之上。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人心。她悲天怜人,却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却我行我素;文章里家长里短,生活中却独标孤高。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暗洒一路幽香,任由裙裾飞扬。她的人生,怎一个“传奇”所能诠释?——佚名

18.刘禅:“乐不思蜀”,简单的词语竟有如此神力,让一个帝王的名字腐朽。后来人不曾想过,如果不能忘却痛苦,世上还怎会有乐观和幸福?帝王也是凡人,习惯了仰视的人们或许不能容忍贵族的平凡。古往今来,天灾人祸,如果一一记住它们的疼痛,人类早就失去了生存的兴趣和勇气。有些时候,忘却才能催人奋进。——佚名

19.孔子: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佚名

20.庄子: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归于自然,终成南华经。曳尾涂中,逍遥一游于尘世,哲学的巅峰便已铸就。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踌躇满志却又似是而非,螳臂挡车却又游刃有余。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让后人仰视。——佚名

21.王羲之:狼毫一挥,生命随即舞动,砚纸是他的舞台,满载生命的厚重,楷如泰山稳立,行如清洌之风,草如龙凤舞动,国人懂得了什么是书法,世界知道了什么是博大。兰亭不再,《兰亭集序》却依然迎着历史的大风舞蹈。——佚名

22.陶渊明:他捧着一把菊花走来,带来一阵天人合一的哲学清香。背离庙堂之高,他选择江湖之远,选择了自然的恬适和舒畅。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他追求“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发自内心的那份自然,并且馨香久远。——佚名

23.王昭君: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高的风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思念,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隐。你的聪慧,痴迷着汉赋唐诗的韵律,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着岁月无痕的忧伤,怎能不形销骨立?你默默地随清风而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英姿,是大漠上最美的剪影。 >——佚名

24.俞伯牙、钟子期:双手,木琴,一段旋律;高山,流水,一世传奇。艰难地跋涉于七弦之上,十指轻敲心灵之门,生命因之共鸣。即使远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间,他们人生原始的画卷里都巍峨着山,清澈着水,飞舞着知己的音韵。——佚名

25.陶行知:“一生清贫,两袖清风”是他一生的写照:“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他毕生的信念和追求,也成为了后来千千万万的教师无怨无悔的不竭动力。他开创了中国平民教育的先河,堪称平民教育第一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不后已。短暂人生虽仅五十五载,却赢得了“万世师表”的美誉。他就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高考作文人物热点评论素材

全文共 8633 字

+ 加入清单

2015高考作文素材

央视凋零的“一花一草”

沈冰:凋谢的白玉兰

周颖

是多么巨大的权力诱惑让她失去了定力?这中间的隐情外界不得而知。但人们看到和感知到的是,那个芳华绝代,那个美丽、知性、优雅、大方,呈现出女性所有美好元素的女人,无情地将这美好的岁月打破,让所有喜欢她、关注她的人,心碎了一地。

从参加央视主持人大赛一鸣惊人到2002年解说世界杯一举成名,从事业全面辉煌到下嫁富豪产女,过去十几年,沈冰始终是舆论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她的每一个动向,几乎都会引起极大地关注和反响。而这次事涉周永康案,则超乎公众想象。

所有出风头的事儿都干了

沈冰曾说过:“上学时,所有出风头的事儿都让我干了。”的确,沈冰的人生一直都是风光无限的。 “CCTV 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成就了一批主持人,张泽群、鞠萍、王志、曹可凡等都是通过这个阶梯走向成功的。在已经举办了6届的比赛中,2000年那一届格外让人印象深刻。因为就是在那一年,出了两个日后主持界的双子星——北大才子撒贝宁,留洋归国的沈冰。

当年,在2000多人参赛的大赛中,24岁的沈冰一路过关斩将。她沉稳的气质、流畅的表达、出色的现场采访能力以及流利的英语给评委会和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获得3万多观众的支持票,最终成绩名列第二,仅次于撒贝宁。

1976年出生在江南小镇的沈冰,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会计师,她还有一个姐姐。冬天她放学回来可以把冰冷的双手放在父亲的肚子上焐一焐,但吃饭时,如果父母没有上座,是绝对不能动筷子的,如果支着脑袋或者把汤喝得吱吱直响,那就会遭到父母狠狠地呵斥。在这样一个温暖又严肃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沈冰,聪慧大方,既是学校舞蹈队的成员,又是篮球队主力,学校大大小小的晚会和活动从来少不了她的身影。

高中二年级那年,学校组织夏令营去浙江大学参观,落落大方的沈冰被浙大老师一眼相中,一年后就保送进了浙江大学对外经贸系。出众的沈冰在浙大只上了两个月学,就又被保送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1996年,南洋理工大学举行“新加坡”小姐选美比赛,没有一件能上得了台面的衣服的沈冰,穿着“特别”贴身的衣服一举获得选美冠军,并被誉为“最上镜小姐”,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新加坡的许多影视公司、模特公司都来找她。她拍电视剧、电影、广告,还与模特公司签约当了一阵子模特。她代表学校参加国际大专辩论会,虽然在和首都师范大学的对阵中输掉了比赛,但却因为出众的表现受到了《联合早报》的青睐,一毕业就成为了该报的财经记者。那时,《联合早报》已经在筹备成立一家电视台,沈冰算是内定的参与人选之一。

然而,沈冰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对主持行业的神往,其实由来已久,但一直深深地被埋藏。那次央视主持人大赛,就像是冥冥之中的一个召唤,让我终于可以找回自己的梦想。”沈冰曾说,这种遥远而又神秘的感觉,早在她初中毕业第一次进京时就已经体会到了。当时正在读外交学院的姐姐根本无暇顾及这个小妹,她每天自己骑自行车满大街逛。有一天,她的车子停在了中央电视台的东门口,她远远望了一眼既陌生而又眼熟的央视大楼,想想神往的赵忠祥、倪萍等就在这幢大楼里办公,心满意足地踏上车走了。她从没想过自己也能走进这幢大楼,那只能是梦。

没想到,十多年后,沈冰的梦想开了花,她也踏进了央视的大门。由于沈冰上大学拿的是新加坡政府奖学金,毕业后签了留新工作合约,她因此还赔偿了新加坡政府违约金,“央视决定要我后,我一刻也没有犹豫。说不清楚是什么,只能说是像催眠一样,我是被召唤回来的。”

央视主持人大赛结束以后,很多节目都找她试镜,《东方时空》是其中之一。但沈冰选择了《对话》。第一次主持节目她有点信心不足,节目做完后老老实实坐在椅子上等批评。没想到,得到的却是大伙的鼓励。胆子大了以后,她开始全程介入《对话》的策划,以至于在当年举行的中国电视节目榜评选中,沈冰一人就被提名为年度节目主持人、年度电视新人、最佳谈话类节目主持人3项候选人。到了后来,《对话》节目声名鹊起,几乎所有大型跨国公司的全球总裁,只要来中国,不管有多忙,一般都要挤出时间登陆《对话》。

真正让沈冰名声大噪的,是2002年的《你好,世界杯》节目。那年日韩世界杯因为有了中国队参加,加上基本没有时差问题,在中国国内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足球热潮。在那个火热又激情的夏天,沈冰坐在《你好,世界杯》的演播室里,像一个对足球充满了好奇之心的小女生,时不时地说一些不那么“专业”的话,比如“为什么头顶球不会破,而头碰头却会受伤”。一些骨灰级的球迷有些愤愤然:那么多的专家,央视为什么偏偏要选沈冰,难道就是因为她美丽吗?

给冠军队计算奖金,在阿根廷队被淘汰后流下眼泪,用韩国烧烤和意大利面条比较两个队的实力……沈冰在用自己的、具有灵动性的主持方式诠释世界杯。渐渐地,在经历了亮相之初屡屡被哄“下课”后,沈冰在荧屏前凝聚了一大群“冰迷”。有人开始将她视为“梦中情人”,有人开始“警告对沈冰出言不逊的人”,有人开始历数沈冰带给中国球迷的变化……甚至有一天沈冰因为请假录制别的节目而缺席了一期,球迷们都纷纷打电话给中央电视台,责问怎么不让沈冰上镜。

世界杯之后,沈冰不但参与了《经济半小时》《新闻会客厅》《决策者说》等重磅节目的录制,更是在多项重要晚会上担纲主持。凭借“冰美人”的魅力,还让她担任了唐山市人民政府决策顾问一职,并且在2008年入选了“中国奥运报道主持人国家队”,担任总主持。她的关注度长久不衰,只高不降,事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

但多年来,沈冰总是一身简单的职业套装,没有浓妆,也没有项链、耳环等首饰,恬静淡雅的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沈冰魅力来自于她独特的主持风格对观众目光的吸引,更来自于她内在的气质与神韵对观众心灵的触动。”一位接触过沈冰的资深媒体人说,沈冰的美不仅在台上,她在台下更美。得体、热情、爽快,以及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优雅和大气,让人印象深刻。在同事眼中,连挑剔的编导也对她赞赏有加。

再美好也经不住权力的污染

就是这样一个台上台下都深得人心的美女主播,从2009年初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关于她的消息少之又少,很多人甚至猜测她被央视开除了。直到2012年8月,北京海淀法院网站消息显示,沈冰以中央政法委信息中心副主任身份现身海淀法院调研工作。知情者称,沈冰是曾在央视任职的李东生介绍给周永康的,在周永康升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政法委书记后不久,沈冰从政。

让很多人不解的是,拥有骄人的美貌、远大的前途和不扉的收入,备受观众敬仰、享受极高的社会地位,完全可以满载荣誉,全身而退的沈冰,怎么会和周永康案有牵连呢?此前她在人生的众多选择中所表现出的清醒与智慧,一度被学界和业界研究并捧为典范。这次究竟是怎么了?

“毫无疑问,权力是最好的催情剂。不受限制的权力就是个污染源,再美好的东西都经不住权力的污染。”早前媒体刊文指出,权力能够做到名利双收。沈冰从一个女主播,一跃为副厅级高官,一步即登上了无数政界中人终生都难以企及的仕途高峰,这种诱惑的杀伤力是巨大的,是无法想象和抗拒的。

国内某知名杂志总编辑认为:“她们能抵挡了三教九流的诱惑,能抵挡了一般英雄豪杰的诱惑,但是如果是权倾一时的人物呢?归根结底就是,人是一种具有动物性和社会性的野蛮与理性相结合的复杂体,是善恶两性的结合体。在外力的条件下,人性太容易逆转,人性是靠不住的。”

“走上主持人这条路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每个人在自己心中要有一杆秤,这杆秤是自己的自信,是自己的主心骨,不要轻易地改变这根主心骨的颜色。”这是沈冰曾经在做客某网站接受采访时的表白。沈冰的父亲也曾提醒过她,女孩子美丽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个女孩如果只有美丽的外表而没有聪慧的头脑,那么美丽对于她就意味着灾难。

我们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改变了她“主心骨”的颜色,陷入这个“漩涡”。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成为腐败的牺牲品,还是在权力面前迷失自我甘愿堕落?或许这都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朵曾经带给人无数美好、让人充满想象和期待、集女性优点和品质于一身的“白玉兰”,骤然凋谢了,留给人们无尽地感慨和惋惜,还有深思。

芮成钢:年少得志的红与黑

李筱懿

对于年少得志的人,成名太早最可怕的地方,是自以为掌握了世界,谁知是被世界掌握了灵魂。

1830年,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写了一本名叫《红与黑》的书,从人性最基本的层面,讲了个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的年轻人于连,和平凡的你我最大的不同是,这个面容清俊意志钢铁的青年梦想家,最大的愿望是出人头地做精英分子,凭借自己无所不用其极的奋斗,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

于是,每当他站在法国与瑞士接壤的维立叶尔城,望着美丽的杜伯河绕城而过时,胸腔里便激荡起拿破仑一样征服世界的壮志。

壮志的底气是努力,对于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大多数人,勤奋是连接希望和现实的重要路径。他总是能准确地判断对周遭人应有的态度,谁是必须谦卑的,谁是需要表现出几分傲骨的—当然不是真正的傲骨,骄傲不过是一袭金灿灿的袍子,不能轻易脱下,除非遇到那个愿意出好价的人。

甚至,他靠着惊人的好记性流利背下了整本拉丁文《圣经》,于是,在任何场合,他都能够旁征博引出一段精妙的言论。语言的功用可不仅仅在于应付神学院的考试,它也是实现梦想的捷径,就好像现在学英语能够脱口秀全套莎士比亚是件大牛事,或者标准的英式与美式英语代表某个人的国际范儿一样。

他冒着被抓包和声名狼藉的风险与市长的太太谈恋爱,不是没有后怕过,只是,收获和风险犹如一对孪生姐妹,危险越巨收获越丰。全市最美丽最有权势的女人,给了他青睐、支持和提携,他踩着她的裙裾,迈出走向上流社会的第一步。

而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他沿着苦心铺筑的路,成为真正的大贵族木尔侯爵的秘书。确实,再努力的人也要站队,也要表明态度和立场,不然,谁给你机会?他的好记性、冒险家精神和灵活的头脑再次派上用场。在一场只有政府首相、红衣主教、将军出席的秘密会议上,他毫无疑问是最合格的书记员与传声筒,他把会议内容一字不落记在心里,包括每一个小小的细节,冒着掉脑袋的危险成功带到国外。

他成了权力阶层的功臣。

王子和主教都和他做朋友,拍着他的肩膀与他称兄道弟,一个如此聪明勤奋充满正能量的青年,明日之星一样冉冉升起,谁会不愿意结交呢?

他看起来什么都有了,唯独欠缺一个拼姿势的爱情。

爱情是青年梦想家改变命运的又一张王牌,也是他们从一个阶级跳跃到另一个阶级最便捷的助力器。他布置了一张缜密的爱情罗网,犹如精算他的职场路一样用心,于是,他顺利地成为自己的恩主木尔侯爵的准女婿,获得肥沃的田产和骠骑兵中尉的委任状,并且,被授予贵族称号。

此时,全世界都在他的眼前逐渐铺展。

少年得志是件美事,一百年后的中国作家张爱玲都说“成名要趁早”。年轻的盛名好像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与热烈的青春交相辉映,谱奏出人生最志得意满的狂想曲。可是,命运好像黄粱美梦一般对他开了个玩笑。

总有人不那么热衷看到普通青年过上好日子,当然,普通青年得志后,也难免轻浮自满,招人厌恨。他的前情人市长夫人给木尔侯爵写了封举报信,他在无限接近权力核心时,被几张薄薄的纸打回原点。

愤怒而幻灭的青年买了手枪,跳上前往维拉叶尔的马车,向正在教堂祷告的市长夫人连开两枪。于是,一切都完了。

抛却时代、阶级的大帽子,司汤达描述了一个关于青年野心家成功与失败的寓言,每个年代,都有很多这样的人,最近的一个,或许是芮成钢。

芮成钢究竟做了什么,引发一边倒的舆论,对他最刻薄的,大多是曾经亲密的同行。他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拿来放大成不可饶恕的错误,或者被讪笑成处心积虑后的报应?

每个人都在演绎自己的人生脚本。

完美剧本里,一个年少得志的青年,最好谦逊、礼貌、周到、尊老爱幼,成长为国家栋梁全民偶像,这才符合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和期冀。假如没有遵循这样的路径,人们会在心里另外为你写一套剧本:年少猖狂,重重摔倒,前有因,后有果,种种语重心长的议论和关切,多少都掺杂了点“你也有今天”式的快感。

但是,几乎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不这么看,他们更欣赏才华、出位和个性,需要另一种偶像承载青春荷尔蒙的释放。于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往往成为青年的偶像,只是,青年从来掌握不了社会的话语权,最多代表某种趋势而已。

对于年少得志的人,成名太早最可怕的地方,是自以为掌握了世界,谁知是被世界掌握了灵魂。他们高估了自己小瞧了别人,走一些明眼人看得出路数的捷径,做一些自以为聪明的选择,在花团锦簇里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其实依旧是个随时可能摔倒的边缘人。

要让灵魂不被世界拿走,确实要老成点、有阅历点才HOLD住。不然,没有领略过名利场的虚情假意和繁华隆盛,会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朝跌下,摔得太重。

芮成钢,采访过从尼克松以来所有美国总统、结了八次婚的Larry King,口才了得,和任何人都能聊得起劲,他做访谈节目的特点却是直接、有人情味与随机性,即便提问一针见血,也绝不咄咄逼人,反而温文尔雅,注重受访者的感受。

Larry King曾经感伤地说起自己人生的遗憾,是或许没法亲眼看到两名幼子上大学,说这话时,他年过古稀,两个孩子不过10岁左右。

真正走到巅峰的人,心怀的从来不是大道理,而是朴素的小事情。

这些岁月淬炼出来的人精,稳扎稳打,不会总把“我的朋友克林顿”这样的过头话挂在嘴边,也不会做迟到让一桌子人等待的张狂事,他们早已从“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得意,过渡到了“陌上花开缓缓归”的淡定,他们分得清繁荣和虚假繁荣。

而一个盛名下失败的青年,他的错处或许不过在于成名太早太年轻。

芮成钢心大心急走邪路:急于成名发财升官

人民日报微信

状元出身的芮成钢,青年得志,央视抢眼;平视政要,问遍全球。但2014年7月11日,他突然被检方带走了。一切精彩戛然而止,徒留一只空话筒……春风得意中,是什么毁了他?

如果说宋林、郭振玺,都属于成熟期中年跌倒,那么芮成钢,则属于冉冉上升的青年期就骤然陨落。芮成钢走过的路,是当今几乎每一个青年才俊都想走的。只是芮成钢借助央视平台,走得更快,影响面更大。而他出事了,引发的议论自然就多,反思的价值就更大。

当我一边读芮成钢的闪光经历,一边在想:芮成钢从上高中开始,就一直绽放精彩,且连年不断。他采访过的诸多名人,绝大多数记者也许一生中都采访不到其中一位。但是人生经验告诉我,如此年轻、如此快速大量的精彩,其背后必然会隐藏着大量的隐患。客观环境因素当然有,但为什么偏偏是他出事了?我想还是从他自身找原因。一个是心太大了,另一个是心太急了。

心太大,难免自欺

“达沃斯论坛期间,我和我的好朋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一起吃饭,并讨论了全世界如何携手战胜全球金融危机……”,这可是芮城钢自己说的。芮成钢的“朋友”可不止这一位,要么是总统,要么是首相,要么是首富。当他自称要代表亚洲向奥巴马提问时,那口气,中国的一个部长、省长、企业家根本就不配做他的朋友,根本就不值得他来提问。这就是心太大。

其实,芮成钢的身份只是央视一名记者。

他充其量就是一名英语流利、有才华的优秀记者。采访这些名人,就是工作平台赋予自己的本职工作。他误把自己的机会当作了自己的身份。这就像皇帝身边的护卫看门,王爷和大臣给点银子,打声招呼、打探个消息,就自以为自己高过王爷和大臣,甚至以为自己是皇帝。他或许真的认为自己的现在,或自己的未来能成为甚至超越这些首脑、首富,私下里对这些首脑和首富们品头论足。他真要成为他采访过的对象,或与之成为真正对等的朋友,没有凤凰涅槃,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心高气傲、自我认知模糊的他,却自认为已是那个层面的人。而就冲他这种高调炫自己,他就不会成为那样的人。

心太急,必然自误

芮成钢一方面心大,一方面又心急。为什么心急?

我常说:人生在世,40岁以前,总是很急;40岁以后就不急了。原因是40岁以前心大,总想干很多事,但自己能力和精力均有限,所以着急;40岁以后,明白干好一件具体的事情就已不易,所以能沉下心来,也就不急了。我看了上期《中外管理》杂志杨光写的卷首语,感触颇深:“急,是因为弱者思维。”建议大家去读一读。40岁以前的年轻人想干大事又干不成,是心理上的弱者,自然心急。恰好芮成钢的成长经历,和他的语言行为,无不写满了一个字:“急”——急着给生命添彩,急于成名、急于发财、急于升官。急是弱者希望翻身的体现,但急过了头,就要付出代价。

急于成名

芮成钢成名太早了。从其成长经历中,从其获得的名头中,从其写的书中、从其博文的措辞中,无不流露出急于成名的心理,而早早就身陷虚名当中。24岁起,他就荣誉连连,有时一年之中获得多项荣誉,而且这些荣誉都很响亮,再加上自己的职业使得自己知道如何传播这些荣誉……笔者作为过来人,可以理解一位年轻人那颗躁动的心,对荣誉的渴望有多么强烈。只不过大多年轻人都没得到,但芮成钢几乎都得到了,而且多得与其年龄不相匹配。

2012年,35岁的他带着《虚实之间》回中学母校签售的精彩场面,令跟随的记者朋友都看呆了。那些排队等候他签名的莘莘学子们,当时是否内心都有“做人当如芮成钢”的壮怀?中国的家长、师长都寄希望孩子、学生早出名、出大名,总拿那些少数成名的孩子来比自己的孩子,这无形中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与期盼,早早就埋下了急火火的不健康心理。“出名要趁早”?大家看看那些20岁前后就出名的文体明星们,后来的人生大多是什么样子?而一代名将霍去病,干脆24岁就死了。

急于发财

芮成钢是有经营头脑的人,也是千方百计追求财富的人,这个时代的烙印深深地打在了他身上。25岁就和他人合伙成立了公关公司,33岁又被全球第一公关公司收购,芮成钢全部撤股。这期间芮成钢获得了多少收益,恐怕只有他自己说得清。从公开的资料表明,芮成钢的公司一直是本土公关十强,并成为自己供职机构的供应商,玩起了左手权力、右手财富的游戏。我想,估计芮成钢很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追求财富,很正常,但急于追求财富,就有可能不择手段,有可能违法,就有可能走偏路、歪路、邪路。

急于升官

年轻人上进是好事,但急于上进就是个心理问题。芮成钢有名、有钱了,官路上的冲击也当仁不让。他虽然因为年轻,还没有升到郭振玺的职位,但却成了郭振玺的得力助手;虽然只是处级干部,但实权却很大。在CCTV这样顶级牛的平台上,加上非常出色的能力与业绩,谁面对权力的巅峰都会想入非非。从曝料看,芮成钢不余遗力地攀附权贵——因为这是升官最佳的途径。在接受采访时,他说自己每年都会跟基辛格会面三次,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给他题过字,而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曾帮他调整领结。说这些东西想表达什么?可以想象,在攀附权贵的市场上,他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

芮成钢们如何“不出事”?

先解决“心大”问题

一位30岁的年轻人曾给我这样描述他的职业规划:40岁成为亿万富翁,50岁进政治局常委,60岁学冠全球。这代表了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年轻人的真实想法和做法,而它是我们从小受到不健康价值观教育污染的结果。

人活着是干什么的?还是想引用芮成钢高三班主任姜守传老师的一段话:“成钢,你要明白,不管央视给你带来过多少耀眼的光环,你从事的只是一个工作而已。人生在世,每个工作都是谋生的手段罢了。”我想这位姜老师应年逾半百,明白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这不由得使我回想起,高考前填报志愿。大多考生们都想干一番伟大的事业,而我当时的想法是: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一份工作,更容易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而已。不论多牛的平台,即使你到了联合国总部工作,也只是一份工作,也是自己谋生的手段。即使你做了亿万级的大老板,也只是自己谋生和全体员工谋生的平台。只是平台不同,谋生的难易、方式不同罢了。能有此平常心态,你也就不火急火燎了。

再解决“心急”问题

解决了心大的问题,才有助于解决心态急的问题。通过干好工作,获得财富、权力、荣誉是常态。但是不能急,因为权力、荣誉、财富都是有重量的,获得太快了,自己就承载不起,会把自己压垮。所以,人生在世,要慢慢来,等到自己能承载动时再获取它。

获取荣誉、权力、财富,应把握四个原则。

第一,不交叉原则。追求权力、荣誉、财富没有错,但三者一起追,肯定出问题。像芮成钢,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名誉开了公关公司,来换取财富,就是交叉。好事情你都同时得了,你担不起。

第二,打倒八折原则。自己总认为付出得够多了,为什么还没有得到?其实,还是付出得不够。正常情况下,把自己的付出,打倒八折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比如自认为自己付出了十分的努力,其实才有两分的功夫,应该继续再付出八分的努力,才可能成功。

第三,对等原则。追求这些东西一定要对等,不对等的不要追。什么叫对等?什么叫自己能承载得动?尽全力能得到即可。什么叫尽全力?就是垫垫脚够着即可,如果垫垫脚还够不着,就不要蹦起来,更不要搬凳子和梯子。市面上流传的成功学,总是告诉你搭梯子、甚至要搭云梯上九天揽月,这种急躁的弱者心态,最容易出问题。因为,蹦起来时容易摔倒;而凳子或梯子一旦出了问题,自己跌下来就更惨。比如芮成钢。

第四,慢慢来原则。即使追求出名、挣钱、当官三者其中一项,也不可操之过急,慢慢来。人生长着呢,追到手那么早干什么?如果自己是大海,就不要嫌弃涓涓溪流,一点一滴地积累,这些东西总有归你的时候。不要高傲地炫才,不要担心全世界不知道自己。所以,要想追求持久的成功,就要把自己铸造成大海的胸怀,低调默默地一点一点积累。火急火燎,纵是天才遇到天时,终成不了大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中考热点人物素材:中国首位三度飞的天景海鹏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当那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公众面前,历史再次被景海鹏刷新——中国首位第三次飞天的航天员来了。

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景海鹏足够幸运。“神七”飞天,他与翟志刚、刘伯明漂亮地完成了首次太空出舱行走任务;“神九”飞天,身为指令长的他和刘旺、刘洋珠联璧合,让世界目睹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的精彩;今天,再一次被任命为“神十一”航天员乘组指令长的他,将和战友陈冬完成在太空驻留一个月的挑战。

相隔八年,三度飞天。幸运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在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眼中,“仅仅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保持飞天的身体状态,景海鹏的坚持和努力就足以让人敬佩”。

三年前,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景海鹏说:“鲜花和掌声过后,我们一如既往投入战斗。”三年后的今天,已是将军的他,向着太空再次出征。

“梦想成真的感觉,原来这么好!”景海鹏说,“不是为省一毛钱两毛钱,这是我人生得到的第一次奖励。那一刻让我认识到,为了梦想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茫茫太空,景海鹏和他的战友们注定是中国载人航天的首批拓荒者。今天他们踏出的每一步,都将是明天的路标;他们的每一次勇敢出征,都在给后来人传递力量。

今年4月24日,中国首个航天日。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前,景海鹏和他的战友们一起重温了18年前加入航天员大队时候的誓言。

“最后一句‘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其实就是我们的初心。”景海鹏说,“选择继续飞行,理由只有一个——践行我们面对的承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高考热点人物素材: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

全文共 2410 字

+ 加入清单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理由是“鲍勃·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Bob Dylan won the 2016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

当宣布鲍勃·迪伦获得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斯德哥尔摩的瑞典学院内,传来记者们的欢呼声。

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常任秘书萨拉·达尼乌斯(Sara Danius)说,75岁的迪伦是“英语文学传统中的伟大诗人”,她将迪伦的作品与古希腊两位诗人荷马和萨芙(Sappho)相提并论。达尼乌斯说,“迪伦诗歌创作已经有很多年。但是更主要的一点,把他作词的歌曲念出来,就像是朗读诗歌一样。”

国内知名乐评人孙孟晋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鲍勃·迪伦与其说是一个音乐人,不如说更加是一个诗人。

“他早期的唱法和诗有很大的关联,歌词的创作受金斯堡等垮掉的一代影响很大。

“他擅于把各种意向写进诗里,有时候用嘲讽的方法,有时候又特别悲伤,比如我很喜欢的一首《Sarah》。

“他的文学造诣很高,回忆录《编年史》是音乐家的回忆录中最棒的。

“事实上,他的名字‘迪伦’就来自迪伦·托马斯。

“迪伦是犹太人。20岁的他游荡在纽约街头,不知道命运在哪里。他对人性看得特别透彻。他也喜欢恶作剧,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迪伦是最棒的诗人。”美国诗坛怪杰、“垮掉的一代”之父艾伦·金斯伯格说:“我从印度回到美国西岸那会儿,有人给我放了张唱片,当我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我哭了出来。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我被他的修辞镇住了,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

1941年5月24日,鲍勃·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城,那是一个气候严酷、生活封闭乏味的地方。6岁时全家移居到苏达州矿区小镇希宾。那是一个气候严酷、生活封闭乏味的地方,只有电台传送着来自外界的信息。

少年时期的迪伦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时迪伦自学了吉它、钢琴、口琴等乐器。

高中毕业后他来到明尼苏达大学继续学业。大学时期,他开始使用艺名鲍勃·迪伦,通宵达旦地弹琴唱歌,白天则蒙头睡觉,再没时间读书。

1961年,鲍勃·迪伦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开始专心致力于歌唱工作。

离开大学以后,他开始转型创作,他几次三番地去找乐评人Robert Shelton,给他唱自己的歌。直到Shelton意识到他的价值,把他推荐给各个唱片公司,并在《纽约时报》上对他大加赞赏,才终于引发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制作人John Hammond的注意,并为他挣得了一纸唱片合约。

这番幸运之神的眷顾很快让鲍勃·迪伦成为一颗新星,尤其在1963年他的反战歌曲和话题歌曲广为流传之时,整个美国民谣界和一代年轻人的心灵都受到他的剧烈冲击。

1962年,鲍勃·迪伦发表第一张专辑《Bob Dylan》,1965年,鲍勃发行专辑《重访61号公路》。

鲍勃·迪伦在21岁时已写下平生最著名的歌曲,一连问了12个没人能答上的问题,这就是因电影《阿甘正传》而被大多数人熟悉的《答案在风中飘》。而另一首歌曲《像一块滚石》被权威音乐杂志《滚石》选为“史上最伟大500首歌曲”的第一名。

为了纪念鲍勃·迪伦为音乐史上做出的突出贡献,在《滚石》“史上最伟大100名词作者”排行榜上,鲍勃·迪伦名列第一。

迪伦笔下的歌是具有变革意义的。他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你想要写的歌曲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你想要描写你身上发生过的最奇怪的事,你见过的最怪异的事。”迪伦觉得当代与过去之间没有差别,阅读了关于内战的故事让他更好地懂得了六十年代,这也让迪伦写出的歌能够震撼他当时所生活的年代,又能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鲍勃·迪伦多数著名作品都来自1960年代的反抗民谣,也被广泛认为是当时美国新兴的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他的部分早期作品成为了当时美国民权反战运动的圣歌,例如《答案在风中飘》(Blowing in the Wind)和《时代在变》(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1960年代中期迪伦开始从原先的抗议民谣风格转型,并在1965年发行单曲《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也从此改变了流行音乐的传统分类。在一些摇滚音乐人的帮助下,迪伦60年代中期的一些作品登上了《告示牌》榜单冠军,但同时也受到了来自民权运动者的指责和批评。

迪伦在其50多年的歌唱生涯中探索了美国歌曲风格里的各种成分——从民谣、蓝调及乡村到福音音乐、摇滚乐和洛卡比里,再到英格兰式、苏格兰式和爱尔兰式民谣,还有爵士乐和摇摆乐。在不同的音乐人的支持下,迪伦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就一直在举办他的“永不停息巡演”(Never Ending Tour)。作为一个唱片艺术家和表演者,迪伦的成就主要以他的演艺生涯为核心,但他最大的贡献被普遍认为是他的作词。

自1994年以来迪伦已出版了6本画作书,他的作品也曾在大型艺术画廊中展出过。作为一个音乐家,迪伦的唱片总销量已超过了1亿,也让他成为畅销音乐艺人之一。迪伦得到过包括格莱美、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奖项。2012年5月,迪伦获得了由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颁布的总统自由勋章。

《编年史》是鲍勃·迪伦在国内出版的唯一本中文版著作,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是一位20世纪传奇人物平生所著的最不同寻常的私密自传。该书中文版目前由上河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感动中国人物素材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英雄机长刘传健:“大家以后每次坐飞机,希望都是安全的”

今年央视春晚上,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和他的机组成员一同亮相,给全国人民拜年。时隔十几天,刘传健又站上全国舞台,这次他登上了“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面对鲜花和掌声,他说,“大家的掌声是对我的鼓励,大家以后每次坐飞机,希望都是安全的。”

时隔近一年,大家依然会用“惊心动魄”来形容那次航行任务。20__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状况。生死关头,刘传健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

后,中国民航局和四川省政府授予川航3U8633航班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机长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经历了为期6个月的康复疗养后,20__年11月16日,川航英雄机组再次重返蓝天。“我们将尽心执飞好每一个航班,确保安全飞行。”在接到复飞指令后,机长刘传健表示。

颁奖典礼现场,当主持人再次谈及那次飞行任务,刘传健并没有过多地描述他当时的壮举,而是向观众讲述当时同行机组人员的故事,“他们在关键时刻让旅客放心,在有的旅客没有系好安全带和戴氧气面罩的情况下,帮助他们系上,其中有一个乘务员在帮助旅客系安全带后,自己没有安全带可以系,就叫旅客从后面抱住她,飞机落地后,她发现后背是冰凉冰凉的,才发现是旅客流的眼泪把她的衣服打湿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人物素材:李白

全文共 3625 字

+ 加入清单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露,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反权贵的思想意识,是随着他的生活实践的丰富而日益自觉和成熟起来的。下面是语文迷整理的关于李白的素材,欢迎参考。

1、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2、李白洒脱,不寄托于高堂的庄严,不艳羡那官场的利禄,站在大唐的江山上,站在诗人的位置上,任清风涤荡心胸,随月辉起舞弄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吟出了好大的斗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吟出了好大的气魄,于是,大唐的江山史册上又多了几分厚重、灵动的神气!难道能说无仕途作为的李白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吗?不能。

3、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快乐地梦游天姥,却仍能举杯畅饮。他对明天有着乐观的微笑。当苏轼屡遭贬谪,他却仍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有“浪淘尽千古英雄”的豪迈。他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当屈原纵身投江时,我想他也一定带着微笑,因为他坚信他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一定会给后人带来思索和警惕。

4、一勾弯月在冷凝处低悬,片片浮萍碎成摇曳的翡翠。诗人一声长叹,涌起层层墨香。李白的一生因为没有模仿世俗的不堪之流而铭留青史,因为舍弃了“钟鼓馔玉”,而做了一回真正的自我。他的人生是成功的。如果他像当时的士大夫之徒一样追求金钱和名利,而违背自己的灵魂,那么祖国的山河里便不再有他的飘逸长衣,历史里也便不再有他的名篇佳作为世人吟咏。历史的雨没有下进太白的灵魂,他把一个真实的自己写进了历史。

5、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

6、李白策一匹骏马,在昏黄的古道上奔驰。然而,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俗的道貌岸然绊住他奔跑的脚步,无情的现实冷却了他一腔热血。是啊,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他磨墨,那该是他仕途上奔跑得最顺畅的时期啊、可是,无意间他看到了力士谄媚的丑态和贵妃不可告人的笑,他觉得他应该永远让他奔跑的双脚停滞不前,离开这黑暗的金马门。他清醒地知道,他宁愿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愿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于是他带上一把佩剑,把一杯酒去寻访他暂且放在名山的白鹿,永远跨出黑暗的仕途之门。昔日他骑卸赐骠马奉诏奔驰,今日他骑白鹿奔向他梦寐以求的远方。浊酒深酌,重返喜地,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齐叙难酬鸿志。奔跑让他屡跌屡撞,奔跑又让他获得心灵的超越——思想,永远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

7、“不事权贵”的青莲居士,曾放荡不羁地笑骂孔夫子,曾让“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杨玉环为其碾墨,让高力士为其脱靴。这是多么“异端”之举,多么荒谬之行。然而太白见不容于世之滋垢时,便愤然离去了。没有易安居士那“这次第,一个愁字了得?”的忧伤,也没有柳三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哀。一句“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植一杯水”的笑叹而已。

8、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气风发的李白,对前途充满着无限的憧憬。他想通过官场仕途一展才华,报效国家,挥洒人生。然而,多年的官场生活,多年的仗剑游历,让李白反思起来。有过得意,也有过失意,他终于看清了从仕之路的艰辛与黑暗,高力士为其穿靴实则铐住了他的双脚,朝廷赏赐实际上是主子施舍的乞食。于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以美酒清洗心中的抑郁,以山泉清洗世间的污秽,每一次醉后醒来,他又重新开始放眼世界自然,跋涉大江南北。他始终有一种信念,始终有一种火热的诗情冲动,始终有超俗的“出入”的洒脱!因此,他虽不被朝廷重用,但却不被世事摒弃,也不被百姓遗忘。于是他不断地重拾希望,不断地将自己“大隐于市”,也许他的人生哲学便是“宇宙人生,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吧!李白啊!不愧为“诗仙”,却是个依市而居的仙人。

9、高远恢宏的理想。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具有恢宏的功业抱负、”申管仲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这是他执着的人生信念。为此,他“仗剑怯园,辞言远游”,广为交游,诗名远播、以期能入朝为官,实现济世的政治抱负,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为早日平息战乱,复兴大业,在隐逸多年后,又欣然接受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恭请,满怀热忱毅然从戎。即使在“赐金放还”之后,年近六十之时,他仍壮心不已,准备踏上征途,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大军。途中因病折回,不久病死当途。

10、傲岸独立的个性。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日,始终保持傲岸不羁的个性。应诏入京之时,他一路狂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赐金放还”之后,他愤

然呐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不失耿介光明之志。“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面对炙手可势的权贵,他始终保持着人格的尊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西卒不复。”

11、豪迈超脱的人生。李白一生充满自信。他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去帆济沧海”,这种乐观的情怀,让诗仙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始终豪迈。他从来不怀疑自己的旷世才华,入永王幕府之后,他曾以谢安自比。“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沙。”这与隐居隆中却高吟《梁父咏》的诸葛孔明何其相似。他始终以豪迈而超脱的情怀去拥抱阴晴不定的生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即使是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乐观。

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13、在梦中的天姥山的石阶上,脚著谢公屐,看海日,闻天鸡,醒来便仰天长啸出门去,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他选择了骑鹿游名山,失去了权势,却得到了开心颜。不是一切得到都意味着圆满。——话题:得到与失去

14、在那样一个皇命大如天的时代,何人不畏惧高高在上的君主?然而李白独树一帜,带着西域狂放洒脱的气质,拒绝了“摧眉折腰”,他“举杯邀明月”,洋洋洒洒为后世留下多少千古名作。他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芸芸众生都为之一惊。大唐盛世的诗坛需要这样一个个性张扬的李白。——话题:个性的张扬和社会的需要、

15、桀骜不驯的李白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漂泊,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自己设置的轨道上,不为周遭的一切所牵绊,包括富贵功名——尽管他也曾十分向往功名利禄;而淡泊名利的诗人陶渊明则毅然拒绝了朝廷上的钩心斗角,远离喧嚣,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生活;还有范仲淹选择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态度,辛弃疾选择了时刻准备着为国捐躯,上阵杀敌的人生道路——虽然直到双鬓斑白他仍壮志难酬。无论这些伟人的选择是否高尚,无论最终他们是否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做出选择,就应该义无返顾地走下去。——话题:在……的路上

16、喝一斗酒,你会飞,飞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飞越天姥山的传说,栖落在三千尺的庐山之。

以月亮为杯,影子为友,你将大唐的太阳推向天空,唐诗披着三千丈白,醉了比桃花潭更深的友情。

天门山只是一个小小的酒嗝,千里江陵只不过是一句短短的酒令,驶进三月烟花的意境,诗歌的上游,是从天上奔流而下的黄河。

说什么功名利禄,钟鼓馔玉,抵不过手中的一杯酒,酒是豪气,有一星灵感/便是冲天烈焰,酒是翅膀,掠过千年万年的时空。

喝醉了,你像孩子一样,想家,吟一曲如霜的月光,曳长永恒的乡愁。

李白,你总是那么放浪,长安城里甩碎了一只酒壶,另一只又丢弃在了山水间,无家可归的酒香,飘过宋元明,你神仙一样的忧伤和幸福啊,将栖在那一枝浪漫,将深入那一缕月光之下。

李白,大唐最好的酒,香飘宋元明,一直至今,只需一滴,足以滋养我们,整个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中考热点人物素材:郎平的眼泪为谁流?

全文共 1325 字

+ 加入清单

郎平第二次执教中国女排以来,眼泪没有少流过。那么她的眼泪是为谁流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的2017中考热点人物素材:郎平的眼泪为谁流?,希望对你们有用!

媒体报道一则消息——《郎平曾被女排队员“说哭” 比赛前她都做些什么?》,作者是中国女排队员丁霞。

丁霞在文中写道:“吃饭时候郎导主动问我在辽宁队的训练,我说起了这些年带我专项训练的郑导,郑导在2013年跟辽宁队的合同就已经到期了,他的爱人远在福建,有重病在身。为了带我,他每天都带我三练,天天他都会提前到场地准备好器材,训练结束后他会让我先洗澡休息,自己去把所有用过的球收起来,看60多岁的郑导为我如此操劳,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出来,说到这里我忽然发现郎导在流泪,我也忍不住哭了。”郎平这次流泪,不知是被郑导的操劳还是为丁霞的刻苦感动?

2015年8月,中国女排出征世界杯的前一天,医生确诊女排队长惠若琪不能参赛,此时惠若琪刚好发来一条短信:“郎指导,如果您需要,我随时待命……不论在哪里都与你们一起奋斗。”看到这条短信,郎平的眼泪夺眶而出。郎平这次流泪,当然是为惠若琪,惠若琪为了球队的荣誉,不顾自己的身体感动了郎平。

郎平二度接手中国女排后,大胆起用新人。然而,就在随后不久的亚锦赛上,女排先后输给泰国和韩国,最终只获得第四名这一38年来的最差成绩,一时间对郎平的质疑出现了——年轻的女排的所有问题,都被一股脑地推到了郎平面前,但是郎平说:请大家再多给一点时间和一点耐心,“请给我们三年的时间……”2015年9月,中国女排夺得了世界杯冠军,有力地证明了郎平的方向是正确的,而她在夺冠后的眼泪,或许是对此前遭遇质疑的宣泄,或许是被队员的努力所感动,抑或是为自己的眼光和选择而庆幸。

2016年1月24日,2015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典礼在京举行,郎平揽得最佳教练、最佳团队和组委会大奖三项大奖。在典礼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及做教练的辛酸,“铁榔头”当场泪崩:“做教练挺不容易的,很多教练都没家没业……”“太多优秀的教练没能获奖,要向他们致敬。”郎平的发言,确实是有感而发:郎平腰椎不好,有时5个小时的训练课,她在场边坐不住20分钟;很多时候一天下来,睡觉时间不足6小时,甚至发生过晕倒在训练场的事;2014年9月,郎平父亲去世,她都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郎平这次流泪,感情非常复杂,一切尽在眼泪中。

郎平最近一次流泪,应该是在里约奥运会。首先是击败巴西,晋级四强后。中国女排在比赛前就已经做好打道回府的准备,没想到郎平的神来之笔决定了本场比赛的胜负——在接应杨方旭受伤后,马上让主攻刘晓彤改打接应位置。胜利来之不易,赛后郎平接受采访时几度哽咽。要知道,中国女排在小组赛中输掉三场,郎平用小将龚翔宇顶替老将曾春蕾,其选人用人标准曾遭到外界质疑。其次是夺得奥运冠军后。尽管郎平强烈遏制自己的感情,但人们分明看到了郎平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本来队员们想把郎平捧起来抛到空中,但考虑到郎平腰椎不好,队员们只能与郎平深情拥抱。郎平在与每一名队员尤其是主攻手朱婷拥抱时,郎平的泪水几乎滴到朱婷的身上。

郎平的眼泪为谁流,为中国女排、为女排教练、为女排队员、为她自己和家人……郎平辛苦了,中国人民感谢你,你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女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考作文素材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人物故事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在比赛中捧回的一个又一个奖杯,大大增加了苏炳添的自信心,也让他更执著于短跑这条道路。

但是,教练说苏炳并添没有短跑运动员的天赋。

他个子只有172cm,短跑运动员最佳身高是180cm—195cm,当年中国另一飞人刘翔身高在189cm,短跑项目中,个子矮要失去许多先天优势。

再加上我国短跑事业相比其它国家而言,起步要晚一些,选择短跑作为终身事业的运动员少之又少,国际短跑赛事上我们从来没有进入过决赛。

年轻气盛的苏炳添偏偏不信这个邪,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短跑运动上创造出奇迹,让外国人看看我们的实力。

为了这个理想,苏炳添想去专业的体校进行学习和训练,但他去了几家体校,都因为他个子矮、年龄大被婉拒,现实将他打回原型。

刘翔从七岁就开始进行专业训练,而想入体校的苏炳添,这时已经15岁了。

眼看苏炳添的田径之路就要画上句号,这时候他人生中的伯乐出现了。

中山体校教练宁德宝看中苏炳添的身体素质和爆发力,想把他收为麾下弟子。

宁教练费了好大劲才说服体校的领导,破格把苏炳添招进来,然而,训练刚刚开始不到半月,苏炳添就吵着要回家。

中学时的训练和现在专业体校的训练相比,从运动量、技术上都简单很多。

体校要求学生6点就要起床开始训练,一上午的高强度练习,在中午短暂午休后,下午还要接着练,苏炳添被体校辛苦的训练吓住了,他不想跑步了。

他叫来父母想要退学,父母也不忍他受苦,便要把他带回家,宁教练实在舍不得这个好苗子,苦口婆心地劝说苏炳添和他的家人。

苏炳添的父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从宁教练的态度上,他们觉得是真心为孩子好,于是妈妈许诺给苏炳添100元零花钱,把他留在宁教练身边。

从此,苏炳添如开挂般,正式开启了属于他的“飞人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考人物素材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戍边50年魏德友功勋科学家孙家栋工农红军王定国大学生村官秦玥飞火海救人英雄王锋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张超量子通讯科研带头人潘建伟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儿童孤独症机构创办人田惠萍昆明爱心食堂创办人王兰兰新疆焦裕禄阿布列林四川爱心医生梁益建大国工匠李万君

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

航海家郭川

抗癌女护士王威寻亲大姐吕顺芳

维和士兵申亮亮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宁波守塔人一家五代守塔百年

王锋,男,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

20xx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中国近现代人物

全文共 6321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作文其实是有套路可循的,掌握住基本的方可以了。主要的是掌握大体段落结构,积累素材

一.人物

中国近现代人物

1.季羡林

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1911年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反映。

推荐语: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颁奖词: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2.梁实秋的演讲

著名作家梁实秋擅长演讲,他的演讲独具风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演讲。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于是,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校长有令,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话不寻常,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

话题:“语言的妙用”“幽默人生”

3.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

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分析:林语堂,一位大师级语言大师。性格幽默、风趣,听其谈话,如沐春风,获益多多。

4.严复的担忧

1912年严复担任北大校长之职,此时严复的中西文化比较观走向成熟,开始进入自身反省阶段,趋向对传统文化的复归。他担忧中国丧失本民族的“国种特性”,他认为会“如鱼之离水而处空,如蹩跛者之挟拐

以行,如短于精神者之恃鸦片为发越,此谓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于这样一种对中华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忧虑,严复曾经试图将北京大学的文科与经学合二为一,完全用来治旧学,“用以保持吾国四五千载圣圣相传之纲纪,彝伦道德文章于不坠”。

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话题:“责任”“爱国”

5.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话题:“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价值”

6.这是我的权力 —— 陈少敏 老革命家陈少敏一生正直。“文革”期间,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表决永远开除刘少奇党籍的决议草案时,陈少敏坚决不举手。会后,康生恶狠狠地质问她为什么不举手,她义正辞严地回答:“这是我的权利!”后来她被下放到河南罗山县,受尽折磨。她坚定地说:“不要犯软骨病,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对群众、对国家、对党负责到底。”

分析:坚持了自己的信念,就是坚持了做人的尊严,坚持的真理,也就是维护了个人和民族的尊严。 话题:“信念与尊严”“永不屈服”“骨气”

7.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元史》载,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你为何不摘梨呢?” 许衡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纷乱,管他谁的梨?它已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虽无主,但我心有主。”

分析:心灵需要自我维护。纯洁的心灵是智者所追求的,心灵有了污点,人生也就不再完美了。

8.孙中山的崇高信仰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分析:孙中山执著无悔于革命,在于他有崇高的信仰,即“人群之需要”。信仰如山,仰之弥高。 话题:“成功与信仰”“成功的动力”“

9.鲁迅为国弃医从文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的中国民众的灵魂。

分析:个人的理想重要还是民族的振兴重要?鲁迅选择了后者。在那“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时代,这样的选择又是何等伟大。

10.朱自清不吃嗟来之食 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分析:贪贱不能移的骨气在朱自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不吃美国“救济粮”不仅是高贵人格的表现,更是国格的表现。

话题:“骨气”“人格和国格”

11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卢嘉锡

卢嘉锡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他在20世纪30年代曾兼任福建省立夏中学数学教师。当时,有个学生故意拿了一道登在外国杂志上悬赏解答的数学题目为难卢嘉锡,但他并不介意,只是说:“我留着做做看,看能否解答出来。”经过一天多的精密计算,卢嘉锡把题答了出来。他向那位学生详细地介绍了解题的方法和具体过程。那个学生从心底佩服卢嘉锡的博学多才。卢嘉锡诚恳地对那位学生说:“我们闽南有句老话,叫做„只有状元学生,没有状元先生‟。我现在虽然是你的先生,但还有许多东西自己也不懂,要进一步学习。” 分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了解知道一切,否则你就是无知。 话题:“面具”“贪婪”“作秀”

12.海子的寂寞

或许诗歌真是从寂寞中酿出来的,否则为什么所有的诗人都那么落寞?海子也不例外,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能与别人进行交流。有一次,海子在百无聊赖之际随意走进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他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毫无浪漫情趣的老板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年轻人:长发凌乱,身材瘦小,落落寡欢,不修边幅,而且说话如此神经兮兮,就以为他脑瓜子是有些毛病的,便嘲讽地回答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海子无奈地耸了耸肩膀,默默地走出了餐馆,同时也走进了更深的寂寞。

分析: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与沟通。沟通源于寂寞,无法沟通,也就更加寂寞。

话题:“寂寞与沟通”“交流与理解”“冷漠是毒药”

13.李嘉诚亲自去接老师

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李嘉诚常常捐资助学。一次,他邀请汕头大学的一批教师来港并准备亲自去车站迎接。恰好此时他又接到通知,国家经贸部一位官员专程来港与他洽谈生意,请他去迎接。经过考虑,李嘉诚先生安排了别人去接经贸部官员,而自己还是去了火车站。由于火车晚点,他在车站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汕头大学的老师知道后感动地说:“这件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李嘉诚先生对教育的诚心。他能舍命办教育,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做。”

分析:商人捐资办学,不能沽名钓誉。李嘉诚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的言行一致。

话题:“尊师重教”“表率”“做人与做事”

14宋庆龄的执著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分析:没有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宋庆龄能七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的解放和富强而殚精竭虑吗? 话题:“忠贞”“持之以恒”

15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话题:“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价值”

16不达目的不罢休——侯宝林

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勤奋好学,他的艺术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著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北京所有的旧书摊也未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本书。时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18天都跑到图书馆去抄书,一部10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侯宝林正是凭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才成为一代相声艺术宗师的。

分析:语言大师侯宝林以他的行动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一要勤奋好学,二要持之以恒。

话题:笑声来自勤奋 学习成就天才

17王安谈“当机立断”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说,影响他一生的事情发生在他6岁之时。 一天他外出玩耍,经过一棵大树时,突然有一个鸟巢掉在他的头上,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走到家门口,突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养小动物。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后,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妈妈竟破例答应了。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小麻雀却被猫吃了。

分析: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虽可避免做错一些事,但也会失去一些成功的机会。

话题:“成功的保证”“犹豫与果断”

18胡适有36顶博士帽

五四”文化名人胡适,1927年由英国赴美国,向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交了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获得第一顶博士帽。之后8年中,胡适又成为香港大学法学博士,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名誉博士……仅1942年一年,美国各大学便争相授予胡适10个博士学位,至1959年,胡适共获得36个博士学位。由此可见胡适的博学多才。

分析:荣誉的获得,首先是对其工作业绩与成就的认同与肯定,正如培根所说:“荣誉的获得在乎把一个人所有的才德和真价值无损无伤地显露出来。”它内含一个道理:获得荣誉者必须付出努力与艰辛。

话题:“学者的魅力”“真正的„博‟士”

19“教授之教授”陈寅恪

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家学渊源”深厚,8岁即研习《说文解字》和训诂学,熟读《三字经》、《二十四史》,13岁即赴日留学,17岁回国,21岁又赴美。他有很高的语言天赋,精通英、法、德、日等文字,还基本掌握了希腊文、波斯文、拉丁文、梵文、巴利文、蒙文、满文、西夏文等19种文字。我国学者,无论是留学归来的洋博士,还是国学基础深厚的“土”学者,无不佩服他学识渊博。人们尊之为“教授之教授”。 分析:一个人一生能有那么大的成就和业绩,除了归功于他的聪明才智,更在于他的勤奋与博学。

话题:“学无止境”“学不压身”

20邓拓倡导博学

邓拓是一位有广博知识的学者,他提倡现代人应博学。他在《欢迎杂家》一文中这样说:“专门的学问不容易掌握,但只要有相当的条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如果努力学习,深入钻研,就可能有些成就。而广博的知识,包括各种实际知识,则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得到的,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努力,不断积累,才能打下一定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要研究一些专门问题就容易多了。”

分析:邓老提倡的也许就是我们常挂嘴边的“杂学种种,精专一项”。而真正的“专才”无不是在“通才”的基础上产生的。

话题:“博与专”“偏科的理由”

21王国维专致于国学

有这样一个人,专攻古文字学、古器物学、古史地学,致力于历代古器物、甲骨金文、齐鲁封泥、汉魏碑刻、汉晋简牍、敦煌唐写经、西北地理、殷周秦汉古史和蒙古史等等的考释研究,还做了很多古籍的校勘注疏工作。他治史严谨,考证精湛,信而有征,不囿成见,主张以地下史料参阅文献史料,多能发前人所未发,对史学界有开一代学风的影响。

在文学领域里,较早地吸收西方哲学、美学理论及其方法,研究中国文学,在文学的界说、文学的特质、作家论、创作论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有新开拓,新贡献,对“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产生过重要的启蒙作用。他就是——王国维。

分析:“信而有征,不囿成见”,这才是治学的精髓。首先要不囿成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产生新的思想;其次,“信而有征”,必须为自己或他人的说法找到有力的证据,新思想才站得住脚。 话题:“治学的态度”“创新”

22生命不息笔耕不辍 ——齐白石

勤奋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他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在70年的绘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27岁以后,只有因两次生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搁过笔。即使到了晚年,他也没有睡过懒觉,每天照例早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1957年春夏之际,他的健康情况已大不如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作斗争,临终前他画的最后一幅画是花中之王——牡丹。

分析:成功者选择勤奋,懒惰者选择懒惰。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一生勤奋,这是高尚者的座右铭。只要生命不息,那么笔就不会停止书写。

话题:“工作态度”“勤奋与懒惰”“成功出于勤奋”

23从勤杂工到版本专家 ——郭松年

郭松年是我国著名的版权专家,谁曾想到,他是勤杂工出身的。 郭松年小学一毕业,便因家庭贫寒,被父亲托人送到北大法学院图书馆当了勤杂工。他用零用钱买了一套中学课本,制定了自学中学课程的计划。家里穷得连买灯油的钱也没有,他就要求晚上在图书馆加班,借“光”读书。他克服了受人鄙视、年龄偏大、家事拖累等种种困难,挤出时间读书和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自身努力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版本学界的权威。

分析:环境的困苦只能压倒意志薄弱的人,对于坚强、勤奋的人来说那会是一段值得珍惜的人生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高考语文人物素材

全文共 562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每个人的一生都将遇到挫折,会沮丧会迷茫会有挫败感,但成功是需要考验的,古今中外名人励志故事描绘了中外名人们闪亮的光环,也写出了他们光环后面的心血和汗水。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高考语文人物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名人故事一:罗斯福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

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

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颗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

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颗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

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也许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也许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枯萎,但只要有这养料的浇灌,它就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名人故事二:徐文长小故事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既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又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徐文长到舅舅家做客,半晌才端出一盘菜,却只一鸡蛋,舅舅说:文长啊,真是不好意思,你来的真不巧,要是晚来三个月,这个鸡蛋就是一碗鲜的鸡汤了。徐文长笑道:啊,真是难为你了。

一日,徐文长复请舅舅,半晌,端出一盘竹片,对舅舅说:舅舅啊,真是不好意思,你来的真不巧,要是早来三个月,这盘竹片就是一碗鲜美的竹笋了。

张三李四拜访徐文长,张三暗将徐文长拉到一边说:文长兄,今日你若能令李四“呱呱呱”的叫三声,我今天就请客吃饭。徐文长笑道:“此事极易”。

徐文长将张三李四带到一片西瓜地中,徐文长手指瓜田对李四说:“李兄啊,你看这一片葫芦长的多好啊。”李四纳闷道:“文长兄啊,这明明是瓜嘛,你怎么说是葫芦呢。”

徐文长道:“是葫芦”。李四道:“是瓜”。徐文长:“葫芦”。李四:“瓜”。徐文长:“葫芦,葫芦,葫芦。”李四:“瓜,瓜,瓜!”

名人故事三:匡衡的故事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

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名人故事四:那个伟大的倒霉蛋

一个伟大万里倒霉的作家,他出生在一个穷医生家里。小时候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参军后被俘身负重伤,左手致残,并屡立战功,得到元帅的嘉奖。可是当他拿着元帅的保荐书,做着即将成为将军的美梦时,在归国途中,被俘后卖到阿尔及利亚,在那里做了5年苦工。

当他回到祖国的时候,很不幸,他的国家已经忘记了这位英雄,他连一个普通的工作都找不到,好不容易在无敌舰队找到一个军需的职位。一次也下乡催征,因不肯为乡绅通融减税,被乡绅诬陷入狱。从监狱出来以后,他改作税吏。一次他把税款交给一家银行保管,偏偏银行倒闭,他第二次入狱。第二次出狱,他贫困贫,而且家里妻子、妹妹、女儿一帮人都靠他一个人养着。他住的地方,环境如此恶劣;楼下是酒馆,楼上是妓院。一天,酒馆里有人斗殴,一人倒在地上奄奄一息。他出于同情把那人背到家里,谁知人未救活,他涉嫌谋杀再次入狱。在此之后,他妻子死去,他又因为女儿的事情被法庭传讯。

就这么一个两次被俘三次入狱的人,命运从来不肯眷顾他。但恶劣的环境没有淹没他,倒霉的境遇没有打倒他,反而丰富了他。他的智慧是把倒霉当作生命的一个必然结果加以接受,而化为生命的财富。凭着他对生活的反思和那个国家斗牛士的精神,他写出了名震世界的巨着——《堂·吉诃德》。

这个伟大的倒霉蛋就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而作品的主人公仿佛是作者的一个自我嘲讽。他证明了承受倒霉时的痛苦和顺风时的欢乐都是人生的收入,他的账本上没有支出。

名人故事五:梅兰芳的故事

梅兰芳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取得了世所公认的成就,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最卓越的代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他被邀请参加了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了中国文联和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

他经常参加国内外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从事艺术研究,还认真培养青年演员。他的学生,不但有京剧演员还有不少地方戏的演员。同时,他仍然经常演出。全国各地都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到那里演出。他理解人民的要求,在十年的时间里,走了十九个省,让观众实现了“看看梅兰芳”的愿望。三联阅读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

1959年,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梅兰芳排演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新戏:《穆桂英挂帅》。那年,他已经是六十五岁的高龄了,可扮演出的穆桂英仍然是神采奕奕,为建国十周年增添了喜庆气氛。

梅兰芳在晚年患有心脏病,可他不顾这些,一心要为更多的人演戏。1961年夏天,六十七岁的梅兰芳应邀到新疆参加铁路落成典礼,并进行演出。

一想到此生能到大西北为人民演戏,他很激动,做好了各种准备。不料就在这时候,他的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新疆去不成了,他十分着急。

8月4日,周恩来总理来医院探视梅兰芳,对他说:“梅先生,我正在北戴河开会,听说你病了,特意赶来看你。”

梅兰芳有些着急地说:“新疆有条铁路刚刚落成,约我参加通车典礼,火车票都买好了,可我却去不成了……”

“不要急,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养病。等病好了,还愁没有工作干吗?”周总理安慰说。

不幸,四天之后,梅兰芳因病去世了。他为中国人民创造的艺术精品永远是民族的瑰宝。

名人故事六:福楼拜只写第一行

福楼拜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天,法国的另一位大作家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福楼拜。他看到福楼拜桌上放着厚厚一堆文稿。翻开一看,却见每一页都只写一行,其余9行都是空白。

莫泊桑不解地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了吗?”

福楼拜笑了笑说:“亲爱的,我早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一张10行的稿纸,只写一行,其余9行是留着修改用的。”

莫泊桑听了立即告辞,赶紧回家修改自己的小说去了。

福楼拜是一位对作品要求十分严格的作家。他曾经说过:“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表现它唯有一个名词;要表现它的运动,唯有一个动词;要表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反复思索而不能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事。”

名人故事七:总统夫人的鞋子蛋糕

“她不可能卖得好,我敢打赌,如果超过一百万本,我把鞋子吃下去。”这是一位脱口秀主持人针对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妻子希拉里写的自传的辛辣评价。上天往往喜欢捉弄把话说绝的人,希拉里的自传没过几个星期、就畅销了一百万本。主持人该品尝鞋子的味道了。

没错,他的确吃鞋子了。不过,鞋子的质地不同寻常,主持人吃下的是总统夫人特意为他定做的鞋子形状的蛋糕。那味道一定棒极了,因为它里面加了一种特殊的调料——宽容。

面对主持人的嘲讽,希拉里并没有给以他猛烈的回击或等着看他吃鞋子,而是用一种幽默宽容的方武巧妙地化解了这场矛盾。总统夫人因宽容而更加让人敬佩,蛋糕鞋子因宽容而更加美味可口。

名人故事八: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着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是平平常常的,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一天,莫泊桑带着自已写的文章,去请福楼拜指导。他坦白地说:“老师,我已经读了很多书,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总感到不生动呢?”“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福楼拜直截了当地说。“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莫泊桑急切地问。“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第二天,莫泊桑真的站在家门口,看了一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可是一无所获。接着,他又连续看了两天,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万般无奈,莫泊桑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他一进门就说:“我按照您的教导,看了几天马画,没看出什么特殊的东西,那么单调,没有什么好写的。”“不,不不!怎么能说没什么东西好写哟?那富丽堂皇的马一回事,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这一些你都能写得清楚吗?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福楼拜滔滔不绝地说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在莫泊桑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从此,莫泊桑天天在大门口,全神贯注地观察过往的马车,从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写了一些作品。于是,他再一次去请福楼拜指导。福楼拜认真地看了几篇,脸上露出了微笑,说:“这些作品,表明你有了进步。但青年人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的结果。”福楼拜继续说:“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如你要描写一堆篝火或一株绿树,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篝火、其它的树木不同的地方。”莫泊桑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福楼拜喝了一口咖啡,又接着说:“你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们写下来。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莫泊桑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头,更加勤奋努力。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摩,积累了许多素材,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着。

名人故事九: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

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名人故事十:门德尔松的诚实

门德尔松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

一次,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白金汉宫为正在英国访问的门德尔松举行盛大的招待会,欢迎这位著名的作曲家的到来。当门德尔松演奏完署有自己名字的《伊塔尔兹》这支曲子时,女王倍加赞赏,说:“单凭这一支曲子,就可证明你是天才。”

门德尔松并没有喜形于色,而是安详地对女王说:“不,那是我妹妹的作品。”

原来她妹妹芬妮亚也是个极有音乐造诣的作曲家,她写了这首曲子,几位兄弟不赞成署女人之名,一致商定用门德尔松的名字发表。尽管门德尔松誉满国内外,艺术才华出类拔萃,但他并不相夺人之美,贪他人之功为已有,表现出较高的素质和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人民英雄张定宇人物事迹作文素材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金银潭,老武汉人都未必熟悉的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这里,是最早集中收治不明肺炎患者的医院,是这场全民抗“疫”之战最早打响的地方,也是收治确诊患者和重症患者最多的医院。

2019年12月29日,金银潭医院转入首批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在除夕夜驰援部队抵达之前,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带领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和黑夜,硬扛了二十多天,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张定宇说,全院240多名党员,没有一个人迟疑、退缩,全部挺在急难险重岗位。“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坚决顶上去!”

面对此次肺炎疫情,张院长的处理很“硬核”。但谁曾想到,平日里雷厉风行的院长在面对自己的身体时,也一样“硬核”。

2018年10月,张定宇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渐冻症”。张定宇一直对别人隐瞒自己的病情。不知情的同事们只是觉得,步履蹒跚的院长,性子越来越急了……

在接受《面对面》节目的采访时,张定宇表现出出人意料的乐观和坦然:“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人生的终点都是要面对死亡,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这只是突然有人告诉我,你的终点不可能走得太远,我就要把这个时间用多一点,用足一点。“

蓦然回首,原来这位从医33年的老党员,每当灾情关头,他始终一路披荆斩棘、初心未改:

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张定宇就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出现在重灾区什邡市,全力抢救伤员。

1997年11月,张定宇曾响应国家号召,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

2011年除夕,张定宇作为湖北第一位“无国界医生”,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医院度过了一个不寻常的中国年……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役中,正是有成千上万个像张定宇这样的白衣战士,他们燃烧自己的生命,为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光明和希望;他们坚守阵地、鏖战病毒,让我们看到了胜利的前景和曙光!

他们是真正的勇士,是民族的脊梁。为抗疫一线中的英雄点赞!向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高考人物素材积累:古今名人精彩评论

全文共 2568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写作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以一些名人故事,下面来看看语文迷网为大家提供的高考写作素材,希望对你有帮助。

1. 武则天:一朵深宫玫瑰偏偏铿锵有力提起脊梁,一双娇弱素手击碎了男人政治的法则。于是,中国的历史因你的出现而折道绕行。三从四德禁锢不住你的步伐,你默默地演绎着属于你的繁华。

2. 李时珍:一介农夫,竟神奇地指出医书典籍中错误。不忍乡亲病痛,便发誓编著一部医书。怀揣着执著上路,走进大山,风雨兼程,亲尝百种药草,挥就一部影响世界的不朽医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纲目》一起,刻入历史的记忆中。

3. 王昭君: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高的风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思念,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隐。你的聪慧,痴迷着汉赋唐诗的韵律,怎能不如履薄冰?你的深刻,承受着岁月无痕的忧伤,怎能不形销骨立?你默默地随清风而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英姿,是大漠上最美的剪影。

4. 俞伯牙、钟子期:双手,木琴,一段旋律;高山,流水,一世传奇。艰难地跋涉于七弦之上,十指轻敲心灵之门,生命因之共鸣。即使远隔千里,即使天上人间,他们人生原始的画卷里都巍峨着山,清澈着水,飞舞着知己的音韵。

5. 曹操:三国群雄,首推曹操。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长袖善舞,独领风骚。

6. 毛泽东:雄鸡一唱,天下大白,旭日东升,一位伟人昂首挺立在世界的东方,天地万物瞬时蒸腾,人民解放的浪潮席卷华夏大地。玉宇澄清,星火燎原,一个将才的睿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个领袖的激昂。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历史的辉光泻在您的肩上,现代中国从此刻下了一个红色的姓名:毛泽东。

7. 孔子: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8. 庄子: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赤子之心归于自然,终成南华经。曳尾涂中,逍遥一游于尘世,哲学的巅峰便已铸就。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踌躇满志却又似是而非,螳臂挡车却又游刃有余。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让后人仰视。

9. 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10. 张爱玲:一个世俗女子,为了金钱而写作;一个脱俗之人,隐居在城市高楼之上。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人心。她悲天怜人,却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却我行我素;文章里家长里短,生活中却独标孤高。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暗洒一路幽香,任由裙裾飞扬。她的人生,怎一个“传奇”所能诠释?

11. 秦始皇: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你诀世一去,良将劲弩不见当初豪气,金城千里尽失昔日威严。万世霸业,竟从内里崩溃,千古功过,任由世人评说。

12. 李白:你,从页页诗篇走来,酒入豪肠,三分剑气,七分月光;你,向历史深处走去,秀口一吐,半个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风情万种,仗笔独行。你轻舟一解,整条长江就诗意奔腾;你亮丽的文字,刺痛了一双双习惯黑暗的眼睛。

13. 屈原:世人皆醉,惟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争光。于是,孤独成为一种伟大的情感;于是,死亡成为一种惟美的跨越。自你归去,汨罗江畔的墨香和正气升腾了千年。

14. 谭嗣同: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一百年前,这个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的英雄,以青春的挥洒,倔强地挺起民族的脊梁。死何所惧?就在刀锋接近头颅的那一刹那,他已将生命置换成永恒。一种精神执着地闪烁在历史的天空,灿若星辰。

15. 项羽:滚滚乌江东逝,汇成一段历史。公元前202年,一头雄狮在这里倒下,汉王朝从此抬起骄傲的脚步,一路奔跑。人杰鬼雄,英名千秋难慰一腔热血;拔山盖世,壮歌一曲尽抒万丈悲情。昔日霸王,英雄气未敛,本该东山再起,何言无面?

16. 诸葛亮:丞相祠堂仍在,隆中旧梦已远。为酬三顾,先生在历史舞台闪亮登场。空城观景,胸藏精兵百万;轻摇羽扇,已成天下三分。然出师未捷身先死,孤忠一片,可叹蜀道寒云。江流石转,千古成败付诸笑谈,先生之名如不坠的孔明灯,永照汗青。

17. 司马光:砸碎的水缸走出一个重生的生命,也涌出了中国古代政治和史学的一股新泉。司马光一生笃诚好学,以俭为德,清直仁厚,死后“家家挂象,饭食必祝”。所著长篇巨制《资治通鉴》,文字优美,格调古雅,自成一体,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18. 鲁迅:一支笔划开万丈天幕,长夜无明的旧中国透射出点点星光。你弃医从文,把边缘人群唤醒;你以笔代刀,令魔鬼无处躲藏。声声祝福,声声呐喊,你正义的声音穿越百年时空仍然鼓舞人心,余音绕梁。若干岁月过去了,你的作品没有化为烟埃,并且无疑将长久不熄,普照文学和思想的殿堂。

19. 司马迁:纵观中国历史,不惮于死的文人自古有之,然为了理想而忍受尘世摧残的英雄却少有。司马迁是疏星中最耀眼的一颗。他以肉身的残缺修得了精神与著作的双重圆满,他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凭着一个文人的良心写下一部伟大的书,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包罗历史的傲慢与偏见、光荣和梦想,并从此领跑着中国文化。

20. 孙膑:围魏救赵、田忌赛马,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读你。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传说

21. 刘禅:“乐不思蜀”,简单的词语竟有如此神力,让一个帝王的名字腐朽。后来人不曾想过,如果不能忘却痛苦,世上还怎会有乐观和幸福?帝王也是凡人,习惯了仰视的人们或许不能容忍贵族的平凡。古往今来,天灾人祸,如果一一记住它们的疼痛,人类早就失去了生存的兴趣和勇气。有些时候,忘却才能催人奋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