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六年级一单元作文家乡的风俗【合集20篇】

导语:可以说是我已经成为一名“追星族”。你喜欢哪个明星呢?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1334

作文

1000

关于家乡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春节,人们都会把春联和窗花贴在自己家门前,据说这样可以辟邪,又可表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在我还小的时候,一回到老家过春节,爸爸就会拿出一张红色的纸,对折了几次,裁剪一些我看不懂的玩意儿:菱形、方形、圆形,奇形怪状,应有尽有。一开始我很奇怪:为什么把那好好的纸剪成那样?直到爸爸那张红色的纸给展开,一幅幅漂亮的花朵、福字出现在我面前,我才恍然大悟:这就是窗花!

爸爸把裁剪好的春联贴在窗前,那扇小窗一眼望去就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爸爸让我也自己尝试着做一个,我按着他的建议,一步一步地剪下来,可最后一打开,却什么造型也没有,不过是一张充满破洞的红纸。看来这剪窗花,也不是谁都可以信手拈来的本事。

转眼间,爸爸又拿出两条长长的红纸。这次,我不用猜也知道——他要写对联。爸爸拿起毛笔,蘸墨、提笔,书写,一个个飘逸洒脱的行书,一气呵成,那些龙飞凤舞的字,我虽不能一一识别,但肯定都是寓意着美好。把对联放在窗前晾干,再搬出凳子放在门前,一脚踩上去,刷浆糊,贴春联。来来回回,几下子,就把写好的春联贴在了门前。

当春节时,走出家门,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着对联,贴着窗花,顿时就觉得那一条街的气氛都热闹起来。红红火火的装饰,像一条条腾飞的龙,带着人们新年最美的祝愿,翩飞如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春节风俗说明文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大概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

这天,是家乡过小年的日子,说是小年,不如说是过春节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听见一阵阵鞭炮声响起,这是要吃水饺了,每一年的这天吃睡觉之前都要放鞭炮,再烧些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干完这些才能吃水饺。每当这一天晚上,村子里就会传出一阵阵参差不齐的鞭炮声,那声音直冲云天。这天还要把屋子整理好,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月三十也就是家乡人口中的大年了,这天中午12点,每家每户贴对联。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吃晚饭,家里的男人们就去别人家拜早年,女人们在家里等待别人拜年。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每家每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但都在炕上包,边包水饺边等待。包完水饺,就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睡觉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才能吃,吃完水饺才能睡。

正月初一早晨,人们穿上新衣,这时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时要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压岁钱了,收完了压岁钱,就一起出去拜年,到那家串串,到那家走走,拜完之后就在家里等待别人来拜年。

过完春节后的几天更不能闲着了,还要到别的亲戚家这样子来回走动,晚上还要请在村子里的长辈吃饭。初二晚上包好水饺,凌晨四五点钟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春节后的几天晚上村里开着路灯,小孩子们都出去放各种礼花。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天必须要吃元宵,晚上全村一起放礼花,各种各样的礼花在天空中呈现出来,给蔚蓝的天空添上了几笔彩色。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去之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八单元作文:我喜欢的一首歌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当听到这激情豪放的国歌,我联想许多,从中国的过去一直到未来。

听着雄壮的国歌声,我仿佛看到了1949年,在庄严雄伟的天安门,全国人民代表,欢呼跳跃,热泪盈眶地倾听着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国人民发出的震憾世界的声音。

听着雄壮的国歌,我仿佛看到了革命前辈英勇奋战,为拯救苦难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拼杀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

听着雄壮的国歌,我仿佛看到了体育健儿们为夺取世界冠军,让国歌响彻在国际赛场上,他们奋力拼搏,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听着雄壮的国歌,我不禁扶摸胸前的红领巾,我暗下决心: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做一个合格的接班人,让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我们手中实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风俗记叙作文

全文共 165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藏在一座大山的山坳里。全村百十户人家全姓贾,而且统统按先祖排列的“恭忠承泽庆延长,圣德宏开佑启昌。。。。。。”的字派取名,流传至今。

故乡人西岱村人最大的爱好莫过于嗜酒。不管男女老少个个出来斤儿八两不在话下。记忆中,故乡人吃酒是全不需要出寨上镇去打的,这里家家户户会烤酒。他们从老木青山采来百划炼成“麯子”,将五谷杂粮筛选洗净,在一口大塘锅上架起半人高的杉木,甑底安一根卷槽,然后将发好的“酒娘子”倒入甑内。灶孔内塞上三根柏木蔸子,红红儿一阵文火,不多时,股股清冽热酒从木槽溢出,注入缸里,顿时满屋飘香,沁人肺腑。在西岱湾,不管去哪户闹家,主人都会先用瓷钵海碗从酒缸舀一碗温酒要你品尝他家“手艺”,继而端出生水耳锅煨在酒缸边,割一些烟薰腊肉邀你呷酒。如果闹寨人装谦虚,但会遭训:“哼,不吃酒算什么西岱人?”要是外来人讲客套,也会领受一句:“进屋不端碗不唱酒,就是看不起我西岱人!”西岱人以酒待客以酒交友远近闻名。

西岱人自古讲究个做人要正,侍人要诚。寨中人一旦出现了什么“偷鸡摸狗”之事,必然会遭到全寨人的指责与训斥。再如虐待父母小看媳妇之类,一些长辈会自发三天五头往他家跑,辞严历色话孝道,苦口婆心道真经,不然青年人不转心。西岱村的姑娘出嫁前都要经受长辈的“家教”,孝敬父母、勤俭持家、夫妻恩爱是哭嫁歌里常唱不衰的主题。因此,西岱人外出办事无不讲究个面子顾及个寨风寨俗的。村里有个五保护叫贾佬二,平时村干部对其冷暖都有着细致关照,但有人发现他在过年前几天,在街头行乞,寨上人晓得后很愤满,大家邀约把粑粑酒肉推到他屋。他激动而惭愧,发誓不再丢丑,“否则不是西岱村人!”

改革开放后,西岱村风俗在发生变化,原来全寨清一色的贾氏门庭,现在已经相继迁进了张田王彭周宋李,演化成了一个民族大家庭。这些五名杂姓中有技术能手、专业大户、上门女婿。一些小字辈们洒脱得很,他们竟从沿海一带“引进”小伙子当妹夫,“引进”姑娘当嫂子,把寨上古朴风俗搅得五花八门。

老辈人最忌讳的是跳什么舞,婶婶和侄儿、伯叔连姑姑,不成名堂了。开初,他们站在寨头喊,“谁跳,就放谁的脚筋!”后来从电视里看得多了,慢慢接受了,也就不吼了,甚而心里痒痒邀人搬凳来跳舞的院坝里聊天,把“舞”当戏看。

西岱村长有一棵大枫树,不知是哪朝哪代种下的,寨上人都说它成“精”了,象征贾氏祖先。于是每至初春在院坝坎上种上一棵常青树或果木树以示对祖先的纪念。九十年代青年人不兴老套了,说改革应是快节奏的。春寒料晓,一拨年轻人上山造起“民兵林”、“妇女林”来。老人们只好翘起二尺旱烟杆,憨憨地对大枫树说:“唉,老文章不值钱罗!”

到二十世纪以后,西岱村风俗自然融进了许多现代意思,如姑娘出嫁就不兴坐八抬大轿了,而时兴坐花车。以前的全套木质嫁奁现在变成了全套电器。自制酒工艺早就丢掉了,年轻人讲排场,红白喜事全用瓶装酒,酒席上还要摆上饮料,荤素菜不下10样呢,跟城市里有点相近了。

改革开放,移风易俗,与时俱进这是自然规律。然而,有的习俗的引进使西代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点反感。如村里做红白喜事的场面和气氛就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以前哪家老人去世了,全寨人自然会不喊自来的去帮忙,除请几个道士敲敲打打“超度亡灵”之外,就是大家自发地帮丧家守守棂,陪陪伴,唱几晚孝歌,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对生者的安慰,对晚辈的教育。现在却大不一样了,当然比以前热闹、气派。首先是在灵堂前面摆上三五七八桌麻将,自然还有纸牌、象棋等娱乐工具。现在的人玩这些很投入,唱孝歌就免了。家庭经济好的还会请文艺演唱队,现代的乐队很时髦,全演奏的是流行歌曲:“妹妹你坐船头”、“黄土高坡”等等。

有一天,村里一位老人过80寿庆,儿子媳妇为了表示晚辈心意,办了丰盛的酒宴,请来了亲朋好友,当然也请来了乐队为其助兴,气氛自然很热烈啊,不知哪个点了一首歌:“西边的太阳快要下山了,鬼子的魔日就要来到了。。。。。。"老人一听不对劲,走上去抢过话筒就对儿子说:“崽子,你今天是想咒我早点死是吗?”全场人都笑得前仰后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端午风俗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_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随这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少人会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议:大家要保持这种习俗把古老又悠久的习俗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家乡的端午节_[第四单元]我家乡的XX节

全文共 2841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兴奋上一周,因为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很苦,不是过节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每年端午一到,母亲在头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亲一起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母亲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以后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只是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含义。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母亲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今后一直带着,据说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会花些钱给自己的小孩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母亲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很高兴。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我一年里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等,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是: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喝雄黄酒等。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一早,我刚睁开眼,就看到妈妈在门外忙着什么。过去一看,原来妈妈在插艾草,餐桌上还摆着用艾草煮成的鸡蛋和几个香喷喷的粽子。这时,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节。看着煮的绿绿的鸡蛋和香喷喷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留下来,几分钟,两个鸡蛋和一个粽子就没了影。

到了晚上,我们到爷爷家一起过端午。饭菜上完了,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瓶像是药酒的什么东西,还要我们每人喝一口。我问爷爷:这是什么呀?爷爷笑着说:这是雄黄酒喝了能避邪的。我端过雄黄酒,喝了一口,感觉辣辣的,但心里想着:这样我就能避邪了,辣算什么。

吃完饭,我们全家一起到大明湖去看龙舟。来到大明湖,发现有许多人在湖边等着看龙舟比赛呢。我们找了一块绝佳的观看场地,来观看龙舟赛。只见参赛的龙舟一字排开,龙舟大约10米长,半米宽。龙舟上的人,有的在商量战术配合,有的在做热身。岸上的观众都为哪条龙舟能夺冠猜测着。我看中了一条绿色的龙舟,这条龙舟上的人都很健壮,热身做的也很充分。正想着,比赛就要开始了。

站在船上的发令员一声枪响,几十条龙舟像蛟龙一样,在水中穿行着。那条绿色的龙舟处于第五名,船上的击鼓手奋力地呐喊着,激励船员们奋力前行。我也呐喊着,用全部的热情我支持的龙舟加油。观众们也都紧握双手,期望自己支持的龙舟夺冠。我呐喊着,为那条绿色龙舟加油。船员们仿佛听到了我的加油,更加奋力地划着。只见绿色龙舟超越了另外两支龙舟成为了第三,这时,他们又超越了一条龙舟。我更加卖力的呐喊,希望他们能夺冠。绿色的龙舟已经于第一名齐头并进了,这时距离终点还有50米,船员们奋力地划,终于取得了第一名,这时绿色龙舟已经冲过了重点。14号龙舟是冠军随着裁判员的宣布,全岸观众沸腾了。我也为绿色龙舟的好表现欢呼。顿时,大明湖成了欢乐的海洋。

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大明湖,端午节虽然过去了,但它留给了我许多美好的记忆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又要吃香喷喷的粽子了。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包粽子,有的地方还要进行赛龙舟等活动,非常热闹。端午节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很有意义。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屈原,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免职,被赶出都城,流放他乡。当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可自己又报国无门,最终在阴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乐章。

今年端午节到了,妈妈特地从超市买了各种各样、各种味道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拨开粽叶,大口大口地吃着,阵阵的苇叶清香扑入我鼻子里。这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他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激励了我,感染了我。我们是生活在祖国的怀抱的少年儿童,要向先辈屈原那样,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专心读书发愤图强,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想起端午节的粽子,真是让我垂涎欲滴啊。因为它太好吃了!这不,又要到端午节了,好想吃粽子啊~不禁让我回忆起去年过端午节了。

依稀记得那天天有点阴暗,一个大好节日就被这天气给破坏了,真叫人惋惜。

一大早,我妈妈就在客厅里河东狮吼了。还没等我吃完早饭,老妈就扯着我到菜场去买一些粽子叶啊,糯米啊,猪肉啊,腊肉啊……准备就绪后,我们终于开始包粽子啦!

说来也怪,妈妈包出来的粽子又快又好,粽子好像有灵性一样;妈妈似乎好像有魔法一样;不出一分钟就包出一个;在妈妈手中好像在跳舞一样;而我呢,包了半天都没包出一个,而且,我包的的全部都散散的,扁扁的,跟没吃饭一样,跟泄了气一样,有的都漏啦。连我都觉得有够烂,不对,是又丑又烂!!!气死我也!

不一会儿,一股香喷喷的粽子香味,便弥漫了整个房间。我肚子里的馋虫立刻就被勾了起来。不一会儿,垃圾桶里便多出了五片粽子叶。嘻嘻——

品尝完了好吃的粽子,电视里正在直播精彩激烈的龙舟比赛。加油声,锣鼓声,此起彼伏。点实力和我家都热闹无比,其乐融融。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

端午节的习俗可不只有吃粽子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佩香囊,有驱赶瘟疫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那一天,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以驱瘴。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听老师忿忿地说,韩国要将端午节申遗了。作为炎黄子孙。真有点坐不住了。从我做起吧!今年端午节,要让它过得更有中国味。耐心等到五月初五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风俗初中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贵州贵阳有一项风俗,每年春节初二上山去拾柴,回到家以后再吃一顿热腾腾的酸汤火锅。

我还记得2017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初二一大早就去黔灵山公园拾柴,那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我们到公园门口时,售票处已经人头攒动、车水马龙,进到公园里面更是人山人海,湖边、山坡、山顶到处都是人流,满山的树丛中都看得到人的身影。公园里到处听得见杜鹃鸟、布谷鸟、喜鹊叽叽喳喳的叫声,就好像在演奏一支交响乐;看得见黄色的迎春花、粉红的樱花、纯白的玉兰花尽情地开放,还散发出一些沁人心脾的清香,使人恨不得凑进了狠狠地闻一两下。人们三五成群,在赏花、跳舞、唱歌、演奏、登山,最重要的是在山里面拾柴。因为柴火的柴跟财运的财谐音,所以人们把上山拾柴就当成是上山拾“财”,回家再拿红布把它包起来,就寓意着来年会发财。我们随着人流逛了大半个公园,然后也捡了几根柴回家了。

回家以后,我们在家里吃了一顿酸汤火锅。在锅里烧开水后,倒入用西红柿熬成的底料,再根据个人的口味加入配菜。酸汤颜色鲜红,寓意着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热气腾腾。酸汤并不辣,反而酸酸甜甜的,只要一凑近,这酸汤浓郁的香气,就会从锅中倾泻而出,闯到鼻孔中,让人沉醉在这香气中。这酸汤里煮出来的东西,也被这酸汤的酸甜给“渲染”了,在自己的本味中掺杂着酸汤的气味,使得整个酸汤火锅更加开胃可口。

拾柴和酸汤带给了人们许多的好运,所以这项风俗很受人们的欢迎,只可惜今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人们不便出门,公园也关闭,无法上山拾柴了,我多么希望这场疫情赶快过去,人们可以继续在阳光下的公园中享受美好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秋姑娘的爱抚下,走进了属于我自己的诗词天地。

古代,有多少仁人志士留下了一首又一首动人的唐诗宋词。在这些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我最喜欢的是一位抗金名将——岳飞写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在古代,我们这个民族被其他民族的人欺凌,在近代,中华民族又被西方列强辱骂为东亚病夫。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却没有低下头颅,因为他们也有像岳飞将军那样的爱国之情呀!

在这数不清的可歌可泣的一个个爱国故事里,都表现了那些有志者的爱国情怀。

詹天佑,当他亲眼看见了那些可恶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如何欺凌辱骂我们的国家的时候,他已下定坚心,一定要将一条长达二百千米的铁路建好,一定要为自己的祖国争光。果真,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把自己的工作成果展现给那些帝国主义者。同时,也抨击了那些帝国主义者的无知。

还有钱学森,他去国外留学其实不是为了自己的人生,而是为了报效正在忍受帝国主义欺凌的祖国,在他回归的时候受到了多少外国人的种种阻挠,可是他归心似箭,谁也拦不住他回归祖国的心。

这些近代的仁人志士都有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也有着和岳飞一样的那份精忠报国的品质!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这一首诗词久久的回荡在我的心里,也时时刻刻激励我们要好好学习,今后成为一只翱翔在天空中的雄鹰!成为国家的栋梁,将祖国修建的更加完美,让祖国像一颗璀灿的明星,永远闪烁在世人的心中!我在秋姑娘的爱抚下,走进了属于我自己的诗词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不一样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余冻雪出乾,初晴日骤喧。人心新岁月,春意旧乾坤”。经过除夕夜一整宿的守岁后,村子里过节的气氛更加浓郁了。一夜的疲惫似乎抵挡不住村里人的热情,他们大清早就开始串门拜年。这也是老家武汉的重要新年习俗。

这不,当公鸡开始打鸣时,家家户户就热闹了起来。奶奶已经开始忙着准备各种小零食,准备迎接客人;叔叔和爸爸也踏上了他们拜年的征途。鞭炮声彻底唤醒了这个暗藏生机的村子,大年初一的拜年也正式拉开了帷幕。村里顿时热闹起来,村人彼此的问候声、道贺声传遍村头村尾。

我揉了揉蒙胧的双眼,听到了几声清脆的脚步声,还处在懵懂中。十几秒过后,有人到奶奶家拜年了。两位中年男子携手走进了我们的家门。只见他们径直走到客厅,看到了奶奶,双手合十,深鞠了一躬,用带着浓重的武汉方言向奶奶道了一声——“新年好!”他们的面容丝毫没有因昨日一宿没睡而憔悴,反倒是洋溢着新春的激情。这声问候中夹杂着一年不见的喜悦,恭贺新年的激动,以及衷心的祝福之情;当然也蕴含着晚辈对长辈的牵挂和尊敬。随后奶奶十分自然地从装零食的盘子里抓起一大把糖果递给了两位来访的客人,以示主人的礼仪,随后便开始了叙旧。

鞭炮声炸响长空,但这丝毫不影响武汉人的“大嘴巴”特色,院子里充满了问候的声音。这一大早就有三四十家来拜访我们了,但却不见几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小朋友,其乐融融的氛围好像少了点什么。听奶奶说,拜年的习俗很早就在农村广为流传。人们守完岁之后,就会从村头开始挨家挨户地喜迎新年,无论是大人或小孩都会穿着新衣服挨家挨户地拜年。尤其是小孩,可精神、可热闹、可气派了!先给自己的爷爷奶奶拜年,再邀上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三五成群地到村子里其他人家齐声吆喝:“拜年了!恭喜发财,万事如意!”他们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春节和拜年的享受。

可是,现在越来越多像我一样的小朋友、青少年,不愿出家门,而仍在认真拜年的也多剩下那些中年人、老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是因为村子里的人逐步走向了城市?或是小朋友对习俗的淡漠?或是……

我的家乡拜年的习俗不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但作为后代,我们有义务要挽救这危在旦夕的习俗,不仅只是找回拜年的情趣,更多的是对家乡习俗的保护和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们最爱的家乡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温暖的屋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象征着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一家人在门口前贴着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屋外,噼噼啪啪的炮竹声、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声音、小孩玩闹的欢言笑语声……哪里不充斥着过年的热闹气氛?

我的家乡泉州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称“过年”,等过了正月十五这年就算过去了。你可别小瞧这十六天,“过年”的习俗细的吃什么、干什么都要遵守习俗做。这习俗虽多,可热闹也从未间断。

家乡在过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是最为热闹的。在除夕夜晚要敬天公,零点一到,四处烟花炮竹响成一片,我们既要在家中万堂中设堂,摆上三牲(鸡、鱼、猪)、果子、清茶等贡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点烛拜天公。除夕这天晚上,不仅要守岁还要开正,开正就是除夕之夜守岁到十二点迎新年,祭拜天公的同时,放烟花炮竹,以表庆贺,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正月初一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了的新衣服,开始了新一年的第一天。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忌吃粥,否则传说,第一天出远门都会天降大雨,被雨淋湿。早餐后,人人四处走访朋友亲戚,见面都要互道“恭喜、恭喜”。

正月初九,又是一个热闹的日子!这一天是天诞日,也就是天公(玉皇大帝)的诞辰生日。这一天人们要放爆竹、点上一对红烛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这一天的清晨前必须准备好许许多多的贡品,一家老小都要跪拜天公。一来感谢天公对全家这一年来的庇佑,二来祈福新一年的平安如意。年,就在这忙碌中过去,在这欢乐中过去,在这热闹非凡的习俗中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节日风俗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这一年中最最重要、热闹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最传统的节日,快来看看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吧!

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初就开始了,俗话说一进腊月就是年,腊八这一天早晨家家户户都在熬八宝粥,腊八粥是用各种豆子、各种米和各种干果熬成的。这只是过年的开始。

腊月二十三,被家乡人称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的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每到这一天,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了对联,屋里贴上了神话。除夕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全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谈天说地聊家常,观看精彩节目,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除了很小的孩子,几乎每人都要守岁,老人守岁是表示珍惜时间,孩子守岁是为父母祈祷,祈祷父母长命百岁。

大年初一早晨,我噼噼啪啪、接二连三的鞭炮声从梦中惊醒,我赶紧换上新衣,来到到街上一看,男女老少、三五成群的结队去拜年,无法掩饰心中的喜悦心情,看着彼此的笑脸,有说不尽的话语,无限的思念和牵挂,家家户户欢声笑语,洋溢着欢乐。

元宵上市,又一个高潮来了。正月十五又叫灯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汤圆代表团团圆圆。我和姐姐吃完饭,飞快的向街上跑去,处处张灯结彩,红火而美丽,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灯,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宫灯、有的是玻璃灯、有的是走马灯、有的是纸灯。来到广场,广场里人山人海,空中飞舞着各种各样的孔明灯,远远看去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各式各样的烟花,让我们看的眼花缭乱。美丽的烟花等打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太阳花,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点点滴滴汇成了花的海洋,他们像对我们致谢,多么快乐、多么活波啊!我和姐姐玩的开心极了,广场上的人陆陆续续快走完了,我和姐姐才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春节已经过去,我们的心也该收回来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要从今天起,坚持自己的长处,改掉自己的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过新年,穿新衣,吃饺子,放鞭炮……”,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每个小朋友都喜欢热热闹闹过大年吧,每家每户过新年时都有很多习俗吧,我们家过年也有很多有趣的习俗,你想知道吗?让我来说给你们听听吧。

贴春联

我奶奶家原来在乡下,贴春联

守岁

大年三十晚上,我可最高兴了。吃完年夜饭,我就和哥哥放鞭炮,到村口看扭秧歌,然后就和全家人看电视,等着迎接新年的到来。终于,听到了钟声响起,鞭炮齐鸣,我就赶紧去给长辈拜年

拜年

年初一早上,我还睡的迷迷糊糊的,就陆续有人到家里来拜年

图吉利

从小到大,我也过了好多个新年了,关于过年的吉祥话我也知道一些了。比如,吃饺子的时候,饺子如果破了不能说“破”,得说“挣”了;还比如,年夜饭要吃桃子罐头和杏罐头,寓意逃离灾难,幸福永远;还有诸如年三十一整晚都不能关灯啊,初一不能扫尘啊等等,都是很多人家过年的习俗。

哦,对了,现在我奶奶家已经搬到了崭新的大楼上,比原来的平房条件好多了,但是过年的习俗几乎都没变,一样没变的还有我们这个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温情,一想到一家人围着爷爷奶奶高兴地说啊笑啊,我就迫不及待地要过年了,新年快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变形记》六年级单元作文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哎呀,我的头!”脑袋要炸了似的,疼痛像刀一样刺在我的脑袋上,使我一下子清醒过来。

“这里是哪儿?是谁把我丢在这荒郊野外,心真是坏透了!还有,这周围的东西怎么这么大?我怎么有这么多手?”一大堆的问题在我脑海里回荡。六条腿,身体分三块儿,全身黑,触角……这不是蚂蚁吗?“你!快点儿去搬食物去!”一道声音响起,“我?你是在叫我?”“没错!就是你!蚁后又要吃东西了,赶紧去找!”“啊?呃,哦!”我赶紧跑进那支蚂蚁队里。哦,刚才说我的那蚁应该是工蚁头儿,那我应该就是工蚁了。

心里想着,我叫前面的一只蚂蚁:“唉,唉,你叫什么名字啊?”工蚁说:“什么名字啊?我们工蚁是没有名字的。总是被上面你你你的叫,都快烦死了!”“那头儿让我们干啥来着?”“最近不知道怎么了,蚁后总是要吃新东西。这不是变着法整我们吗?”

话说着,就到了湖边。“大家快看,有条大毛毛虫!蚁后的食物有着落了,大家快上!我回巢请支援!”最后面的蚂蚁说道。我看见大毛毛虫,惊呆得不知所措。同伴们都上前与毛毛虫战斗,我想:同伴们都在与毛毛虫战斗,我也应该做点什么,也但是虫子太大了,肯定不能斗勇。于是,我爬上了最低的叶子:“呀!吃我一记飞踢!”我一下子踹在了毛毛虫的眼睛上,它发出一声惨叫。“这就死了?不管了,死了就行。”

“同伴们,快起来,毛毛虫死了。”蚂蚁听见了这话,都艰难地站起来。我们抬着毛毛虫向巢的方向移动,忽然,一只大脚从天而降。咚!

“啊!”我大叫一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在地上。看见墙角的蚂蚁,我不由想起了自己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我的家乡都有用地地菜煮蛋吃的习俗。据说在这一天吃了地地菜煮鸡蛋,一年都不会头痛。

这天早晨,我和妈妈挎着篮子来到田里找地地菜。哇,还真多耶,这里一丛,那里一簇。我们撸起袖子干得热火朝天,虽然已累得满头大汗,但却满心欢喜,只想采得更多。用不了多久,我和妈妈的篮子已经装不下了。我们满载而归,回到家里,把菜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找来一口大铁锅放进去,再放入适量的水,最后放入鸡蛋,记住,千万别放盐,原汁原味才更香。煮了四到五分钟后,要把鸡蛋拿出来,把蛋敲碎一点点,再放进锅里煮,这样才更入味。煮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开锅了,我们小朋友围在灶台边,看着妈妈从锅里把鸡蛋一个个捞出来,放到凉水里。闻到那香味,我们不禁直咽口水。还没等鸡蛋凉冷,就迫不及待伸手去盆里拿一个剥开,边剥边被烫得只叫喊,吃一口到嘴里,满嘴清香,地地菜的香味完全融入到鸡蛋里。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呀。

小伙伴们,你们家乡有这样的习俗吗?这天,你们能吃到这么美味的地地菜鸡蛋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节日风俗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死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死,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春节家乡风俗的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刚刚过去,过年期间我看到许多户人家的门上都贴了倒过来的福字,我家也不例外。这是为什么呢?我问妈妈,可妈妈也说不清楚,后来,我在书上看到,关于倒贴福字还有由来呢。

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一个福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的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侄了。皇帝听取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多彩的活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加油、加油!”咦?这是哪里传来的加油声?哦,原来是我们学校各班正在举行大课间活动

操场上,人山人海,欢声不断。你瞧,两千多名师生同时汇聚在操场进行各项体育活动,简直成了欢乐海洋。同学们尽情玩乐,有的跳绳,有的打排球,有的打乒乓……其中,我们班的“8”字穿跳,更是笑语不断,精彩纷呈。42位同学,两个人摇绳,其他40人会跳的,不会跳,齐上场,如游龙一般。

顾嘉浩首当其冲,好表演的他展开双臂,腾空一跃,冲进了绳中央,在空中摆了一个“pose”,又穿了出来,如同是一只飞不高的“小鸟”。呀,跳绳可以摆酷,看得大家跃跃欲试。咦,孙小燕上场了,只见她一跳,正准备出来时却迷失方向,走了反道,被绳子扯住了脖子,仿佛又是一只喝醉酒的“小鸟”。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绳儿不断地被摇起,同学们也在不断地跳着,乐着,享受着。现在轮到方玉祥了,只见,绳子一甩,咦?方玉祥人呢?是摔倒了?逃跑了?还是跟别人换位置了?正在大家迷糊之时,有人喊:“看啊!方玉祥已经到达终点了!”不会吧,他刚刚又没跳是怎么过来的呢?哇,原来他是从绳底下穿过去的呀,真像一只不会“飞”,只会“钻地”的“小鸟”。同学们乐得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不行了,干脆瘫坐在了地上……

看到这,我们的田老师似乎也想跟我们分享快乐,于是“大将”出马,“小兵”威扬。田老师也出场了,我们也更加有精神了:顾嘉浩的“pose”越来越夸张了,方玉祥的“钻地术”也越来越快,女生的合跳也越来越有节奏……

大课间给了我们强身健体的机会,但我们早把它当成了游乐海洋,我们就是这欢乐海洋里的小鱼,在这欢乐海洋里自由生活,快乐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变形记六年级第一单元满分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小梅花鹿,是人类眼里可爱又善良的好朋友,也是一位依恋母亲的小宝宝。

我每天在大森林中自由地奔跑,微风拂过,心里像是喝了凉茶一般欣悦,当来到清澈的河面前喝水时,我准会看见我那窈窕的身材,苗条的长腿,毛色为飘红色,身上有许多白斑,状似梅花,我们天生就是高颜值!我们还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呢!

我和妈妈每天在这美好而又宁静的大自然之中享受,却浑然不知,有一个可以让鹿群毁灭的阴谋。

夜幕降临,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鹿子节,所有鹿群集中在一起,唱歌、跳舞、吹笛子……

大家开心得不得了,连鸟儿和小兔子也过来为我们庆祝。这时的天空黑色带一点橘黄色,淡淡地晕开,而地上的大树展开墨绿色的裙摆,向我们示好,小草和微风你推我搡,抢着跟我们打招呼,整个场面非常欢乐。

就在大家玩得最开心时,突然一支箭不偏不倚地射进了一只鹿的后背,随着一声“啊……”的声音,这只鹿重重地倒下了,一刹那间,鹿群安静了,母亲瞬间把我掩护在她后面,并对我们首领说:“族长,是人类!”众鹿听了母亲说的话,一个个开始惊慌失措,不知怎么办可好!忽然从草丛中听见“放箭!”两个字,无数个致鹿死亡的“眼睛”朝我们飞过来,“跑!”首领大声怒吼到,几百只鹿使劲往森林深处跑,我想起来了,当初我父亲就是死于人类,他们活生生地扒我父亲的皮;取我父亲的鹿角,割我父亲的鹿茸。人类只会把我们当成赚钱的工具,我更加努力往前跑,后面跑得慢的小鹿都被人类扒了皮,我不想当赚钱的工具,大约跑了一个小时后,我们一大半的鹿都逃出了虎口,但还是有不少同胞死于人类之手。

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身上有无数的“珍宝”,就是因我们宝贵,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朋友伤害,或许他们就没有把我们当朋友,而是当成了赚钱的工具!而那些钱是血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单元作文:难忘的第一次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人都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炒菜、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摔跤、第一次犯错……第一次有酸的;有甜的;有苦的;有辣的;在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里,让我最难忘的就属它了;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五,我踏着轻快的脚步回家。只见小区的人行道旁停满了汽车。一辆闪着蓝光的白色的汽车引起了我和同学的注意。于是我们走上前去,看了看那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寻找车主请敲击此处”几个小字。于是,出于好奇我和同学一起敲了敲那个地方,只见那车子一闪一闪的,我们见势不妙,撒腿就跑。突然我们听见楼上有一位带有东北口音的大叔破口大骂:“是谁手这么痒啊!原来是你们两个兔崽子啊!”我们听了跑得更快了。同学已溜得无影无踪了。突然我在商店里看到了正在挑东西的姐姐,于是我跑了过去。姐姐问发生了什么事,我一五一十地吧事情原委告诉了姐姐。姐姐说:“真是不怕死啊!”我怕得把衣服和书包塞给姐姐,想伪装伪装,然后走到姐姐的右边。我催姐姐快点,怕被那个大叔发现了。不过一会,大叔就下来了,我的心跳得越来越快了,脸也烧红了。我偷偷地瞄了那位大叔一眼,只见他浓眉大眼,衣着朴素,一个啤酒肚,满脸的愤怒。我心想:完了我要被发现了,怎么办啊!姐姐也拼命地挡住我,但那还是无济于事,因为我比姐姐高。那位大叔朝我走了过来,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脸红得像猴屁股。他把我揪出来,问:“是你吧小妹妹?”我怕得哑口无言,豆大的眼泪也不禁掉了下来。他又问了一遍,我含着泪说:“对不起叔叔,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好奇而以,不会有下一次了。”“还让你有下一次,走,见你父母去。”他边把我往前拉边说。我哭得更厉害了。说:“对不起叔叔,我真的不敢了。”在一旁的姐姐忍不住说:“你很奇怪耶,干嘛对一个小孩子大呼小叫的啊!”大叔说:“你是她谁啊,她才奇怪,无缘无故敲别人的车。”……他们就这么吵了下去,直到爸妈来了。

这次的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病从口入,祸从手出”的道理。

同学们,你们一定也有许多难忘的第一次吧。来和我一起分享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全文共 1049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我们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的祖国美丽富饶,地大物博。看,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碧波环抱的宝岛,七沟八梁的黄土坡;滔滔的长江,滚滚的黄河,连绵不断的山峰......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南宋民族英雄岳飞,至今仍为世人尊敬,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忧民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令多少仁人志士所钦佩。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两弹元勋邓稼先...... 他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卓越创造,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已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的大有成就的中华儿女都是用“祖国在我心中”来鞭策自己;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伟大的周恩来总理为了国家和人民夜以继日的工作,科学家钱学森远渡重洋回到祖国......正是他们,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和祖国的希望,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奔腾向前,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泱泱中国千年飞天梦圆。05年,神舟六号让中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强国之列。08年,神舟七号又实现了高难度的太空漫步;成功举办了奥运会。09年,在建国六十周年的阅兵式上,我们见证了中国怎样由懦弱变强大。10年,我们又迎来了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

同学们,祖国的历史是坎坷不平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她拥有的不只是灿烂和辉煌,也有一些不可磨灭的阴影。南京大屠杀,不平等条约,海兰泡惨案……帝国主义侵略者们用鞭抽,用刀砍,用枪击,甚至惨无人道的把中国人的发辫绑起来,连成一串,往江里推,以此取乐。

近几年,自然灾害也常常来访中国:03年的非典病毒,04年的禽流感,08年的汶川地震,10年的云贵旱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一件件,一桩桩惨不忍睹的事实,同胞们死的死,伤的伤,举国上下都沉侵在悲哀之中。但它打不到坚强的中国人民!灾难面前,我们毅然临危不惧,众志成城,捐钱捐物,就连我们小学生也不例外,把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拿出来,虽然不多,只有几元,也是我们的心意,也能让灾区的孩子们买一支笔,一块橡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又有了自己的家园,重新回到校园,快乐的读书了!

同学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团结一致,心心相连。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信念:“祖国在我心中”!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妈妈,我们不想让妈妈有任何创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春节家乡风俗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不同的家乡也会有不同的习俗。你想知道我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吗?别急别急,君情听我慢慢道来......

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说到习俗,我们的每年都要举行“拜社火”的活动,特别是在春节过年期间。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拿出“拜社火”的祭品来,先在自家的大厅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饼干、糖果、桂叶、沙田柚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贵”、“甜甜蜜蜜”。

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争先恐后的赶在第一时间去社庙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不一会儿,村子里、镇子上,顿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烟花声!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怎么样?我家乡的习俗有意思吧!你家乡的习俗呢?不防也说来听听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