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可以怎么写汇总2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还是对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清明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浏览

3156

作文

1000

小学四年级清明节优秀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奶奶……等人一起去仙人桥。

到了山下,车子开不过去了,我们就只好下来。走路,东西都是我的爸爸和一个叔叔背的,我们虽然不知道仙人桥在那,但是我爸爸去过,所以我们就听他的,可是,我们在上去的时候碰到了好几个路口,我们不知道该不该走,就问爸爸,爸爸说:“一直直走应该没错的。”我们没走过,不知道走那,就只好听爸爸的了,一直直走,原本,我是走在最后一个的,但是,我不想一直在最后就拼命走,结果到了第二名,我才放慢脚步。可是,那个叔叔到了小山顶上,他说:“这里没路了,不要向上走了。”我爸爸不信就跑上去一看,真的没路了。这时,叔叔想起了一件事说:“那时一个人对我说。那上面没路”

这时我爸爸和叔叔叫我们向下走,走到了有一个通向上面的路,可是又怕走错就叫这里体力最好的那个叔叔去,过了一会儿妈妈他们到了,叔叔也说可以通,爸爸也回来了,因为听到了叔叔的声音,他就回来了。听到上面可能通,我飞快的跑上去在跑了一会儿,我很渴就蹲在原地,等爸爸他们来的,我等到了他们喝了水又向上走,我走到了有两个大石头的中间路向前路,在上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人都向下走了,我也加快了脚步,终于到了仙人桥,我向下一看,呀!我怕的手脚发软了,可是,爸爸妈妈还要拍照,拍完了我们下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清明节日记四百字左右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节,沧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规模庞大的祭祖仪式。

”祭祀大典“共分为八个部分,邀请了本校领导和国学社德高望重的田松林老先生及沧州晚报,日报的主编,戒毒所教官等。十三中学初一年纪24名同学代表和教务处主任身着汉服,阵容庞大,古色古香的韵味甚浓。

典礼开始,第一项跪拜祖先。24名同学及主任在主持人的节奏下整齐地完成,”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起,再拜,请。“这一系列的动作,同学们眼里充满了虔诚与悲伤,哀叹与惋惜。虔诚的,是自己的所作所为;悲伤的,是祖先的死不复生;哀叹的,是自己的错语错事;惋惜的,是自己的荒渡年华。接下来我们又进行了,行一线里,献食等一系列祭拜祖先的活动。最后,主持人宣布:‘祭祀典礼圆满结束’。

事后,我有幸采访了到场的资深教师曹舒立老师,老师告诉我:”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而现在的我们更倾向电子网络,做为中国人,我们必须要把他传承下去,我们既是祖先的子孙,又是子孙的祖先,承上启下的我们,不能让国学断在这一代。“曹老师的话,我始终铭记在心,今后,我一定要多学中国传统文化,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三年级清明节扫墓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这首诗的头两句写的是3、4月多变的天气,像娃娃脸,一会儿晴,一会儿雨,这清明几日,出门的人往往备不胜备,不带雨具吧,忽然“雨纷纷’’打湿了衣衫;带上雨具吧,又忽然云开日出,伞成为累赘。“路上行人”指的是旅游的人和扫墓的人,我觉得主要是扫墓的人,人们在这春雨绵绵的日子里给去世的亲朋好友扫墓,在扫墓的过程中会慢慢回忆起以前和他(她)一起工作、学习、相处的情景。扫墓的人的泪水宛如小雨从面颊上流了下来,从这一颗颗晶莹的泪水中,我们感受到了去世的人和扫墓的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后两句的意思是:行人想到一个地方休息,就问牧童何处有酒家,牧童说:“看我指向哪儿。”行人望过去,果然有一家店。整首诗我最喜欢“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因为它最感人。

今年七月,我去扫墓了。虽然7月的天气很热,但我不禁想起了这首诗。没有“雨纷纷”的情景,但我的心里还下着雨,我的小外婆,她也是妈妈的婶婶,她离开了我们。她得了肺癌,经过15个月的治疗,最终在7月25日早上5点去了,小外婆生前是个坚强、热情的人。我每次到安吉到她家,她都会给我做好吃的;她在生病期间,医生说她只能活半年,而她却活了一年多3个月。小外婆不怕疼,她上次在去世前半个月还和我说过,她想活下去……我觉得小外婆做到了,她在我心目中永远活着!

我想对小外公说:“小外婆最大的心愿就是您好好地活着,请您快乐地活着!”

以后每年清明时,我一定会给小外婆去扫墓,以表达我对她的敬意以及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别担心我可以的中考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上,我们都会不断地成长蜕变。身为男生的我,自然也要紧跟步伐,时刻想着“我可以的!”

几个月前,正是疫情刚刚爆发之时。我为了挣些零花钱,顺便打破一下那无聊的氛围,便与表哥到一口罩厂工作。可别说,这样日积月累下来,竟有些“财富”了。

但是在不到一个星期后,事情却截然不同了。原来,母亲为了看看我的工作状态,专门跑到那儿观察。

我把母亲对那儿的描述概括了下来。“那厂房虽说整齐,但却充满了压抑感。一块块铁皮在我们头上挂着,再加上几只简单的吊灯,竟有几丝审讯室的感觉。每天机器的运转声如老式火车开动的声音,震得人难受发慌。”

我本以为,母亲只是调侃一下那的工作环境,谁知她却跟老板商量让我“下岗”,我也只能听从老板的安排,乖乖地在家做个“无业青年”了。

刚开始的几天,我仍能忍受在家无聊的日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情也愈加烦躁了。我就像一只犯了困的猫似的,整日无精打采,眼睛缺失了往日的色彩,变得愈加暗淡……

母亲瞧见我这幅模样,反而不予理睬,竟把门锁了起来。钥匙也“销声匿迹”了。

我决定搏一搏。那天中午,我溜进母亲的房间,竟找到了放在抽屉里的钥匙。

那一个瞬间,可能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瞬间。心中的五味杂陈让我不知道要怎么做。我如同一个拿着自己目标的小偷一般,不敢走,但也不敢留。

我只好写了张纸条放在了客厅,上面写道:“亲爱的妈妈,我知道你不想让我去那种地方受苦,但是我觉得体验一下生活也是蛮不错的,我可以的!”

于是吃过午饭后,我便与表哥重新来到口罩厂工作。

那一刻,我感到放松、惬意,好像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下了似的。再看看周围那些用铁皮盖成的房子,竟没有一丝厌恶,反而是对这儿的一种热爱吧!

经历了这样的一次磨练,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信”的魅力。记住,无论我们遇到什么阻碍、困难,一定要想着“别担心,我可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清明节的日记600字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首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提到了我国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你们知道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吗?(对,4月4日)清明,既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我们刚才背诵的《清明》这首诗所描写的就是古人对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写照。

清明节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每年的清明,人们都会从五湖四海纷纷赶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洒下一壶热酒,表达对先人的感激之情。这是对亲人的一种孝敬,而我认为:无论祭祀的礼数有多么繁琐,都不如趁他们在世时多给一些关爱来得重要。

不久前,我目睹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老人去世了,亲戚朋友都去吊唁,其中一位中年妇女蹲在老人的灵柩前嚎啕大哭,边哭边说:再也看不见了啊。听朋友介绍,这个妇人是老人的直系亲属,并且居住在一个城市,却有两三年没有去探望过老人了。见此情景,听罢介绍,我即同情又鄙视:之前干嘛去了?老人去世了哭得“惊天动地”,活着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多探望探望、多陪伴陪伴呢?也许是“良心发现”?想到这,我不禁又想到了这样一句警世名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同学们:孝亲敬老是我们永远倡导的一个话题。自我校践行《弟子规》以来,老师无数次地指导同学们回家怎样孝敬父母长辈,并把每一个周日定为同学们的孝亲日,号召同学们能在课余时间多关心父母老人,尽一份为人子女的孝心。让老师感到非常欣慰的是:有很多同学已经行动起来了。从开学初同学们上交的手抄报里可以感受到那份孝心,从那些学做家务、为父母做事的照片上可以探视到那次孝行。

同学们:坚持下去吧!时不我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父母少一点劳累;做好自己的事情让父母省省心;用我们的孝心给父母多带去一些快乐与欣慰;我们的父母一定会长命百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三年级描写清明节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去徐州姥姥家,我曾经在那里整整生活啦3年的时间,这次回去一是要重新认识一下小时候的伙伴,再有就是观赏那里一望无际的梨花。要知道,妈妈老家可是著名的.“果都”,那里的“梨花节”也是出啦名的旅游项目。

再次见到那些小伙伴们,刚开始大家都很陌生,但是很快就熟悉起来啦,我们一起玩耍、做游戏,一起去果园欣赏梨花,在花海中追逐打闹。盛开的梨花,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层厚厚的雪覆盖在啦树冠上,特别壮观。这个时候,苹果花还在含苞待放,而大棚里的桃树,则已经结啦果实,正在茁壮成长。

我们还一起去挖野菜,春天里,大地给予我们的是在太多啦,有很多东西可以吃,有荠菜、蒿蒿草、香椿、枸杞叶、榆钱儿,挖回来的野菜做成各种食品,真是太好吃啦。

这个清明节,对我来说,太有意义啦,重新认识啦小伙伴们,又欣赏啦大自然的美景,还认识啦很多野菜,我要回去把这些说给我的同学听,和他们一起分享我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清明节扫墓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30 字

+ 加入清单

北方的清明节没有扫墓的习俗,每逢清明时节我童年那浅浅的记忆里都会更加思念一个人,一个只能再出现在记忆里的人,我的外婆,妈妈的妈妈。

40年代的女人,没有华丽的出身,没有耀眼的背景,只能任劳任怨,用沉默言表一切,记忆中是她娇小的身影常常穿梭在田间和厨房,9岁那年尚年幼的我学会了写作文,记得最清的是写的题目是我最尊敬的人,我写的是外婆,笨拙的文笔,粗略的描写,竟还被班主任贴在了学习园地那片神圣的白墙上。

11岁那年,外婆在那个秋风婆娑的细雨里安然去逝,从此我的记忆被封锁在了过去,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不喜欢秋天,那个荒凉的季节,那个夺走了我最爱的外婆的季节。

刚记事那会常常是过生日吃一个鸡蛋,常常是外婆给忘记了然后再补过来,从来没有少吃过,那个时候,鸡蛋的价格一个可以卖到三毛三,那个时候,有一种叫做波浪鼓的小贩经常会从门前经过,可以用旧鞋或者旧铁来换一些吃的,比如玉米做出来的叫做焦果的甜食,再回首,那个时候只能被一个叫做童年的东西一笔代过。

心中有念,每天都是清明,心中无思,就只能履行国家给的任务,墓,再扫,人也不会有知觉,花再香,人也不能再嗅上一下,母亲说的对,当她活着的时候,你端过一碗水,比她不在的时候哭上三天都有用,凡尘的墓,可以经常清扫,但心里那个坟你又如何保持清洁呢?有些人活在记忆里,有些人活在清明的坟墓里,有些人以为花可以挽回以前的过失,但忽略了死人是永远的不回再回来了。

某个不经意的深夜里醒来,发现被子凌乱地堆在床角,第一刻闪到记忆里最清晰的是外婆帮我盖被子的情景,把我细小的脖子团团围住,不禁会泪湿眼角,父母亲人朋友,爱我的人尚多,却没有一人能细致到此,多年后,那些细微的动作仿佛就在昨天一样,而今远在天堂的外婆可能再也感受不到我的思念,再也不会对我说将来长大了要有出息,也不会告诉我如何去做一个善良人了,这些,其实我都懂,那些沉重的回忆虽然不清晰却每次都能把我唤回到从前。

那些年伤过了多少穿肠而过的来自外婆的爱,这些年憔悴了多少善良人的坟头,生命中似乎总有一些承受不住的痛,有些遗憾,注定了要背负一辈子,就像我来不及回报的恩,只能任那裂痕留在岁暮回首时的刹那间。如今,外婆像一艘小船静静地停留在我记忆的港湾,永远可以停泊的小船,永远都是那么清晰,也永远都是那么安静。

清明节,外婆的坟头应该依然凄凉,上面定是铺满了荒草,多少次希望自己做一株丁香花安静的附在外婆的坟前,多少次午夜梦回拼命地想象外婆微笑的样子,无数次抱怨生命让我入场的太晚,迟到在外婆退出的时候,想用文字写出外婆的样子,总是以平凡收场,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样子,就是平凡。所以,我也要做一个平凡人,做一个孝敬的子女,来回报生了我教了我的父母。不会等到女欲孝而亲不待,不会等到白发苍苍时才想起,曾经的年少轻狂伤多数不过来的人,不会让遗憾蔓延,有些东西,不需要刻意去追,只要珍惜,过好每一个有能力报答的当下。

清明节,不扫墓,潜心等待被雨打湿的天空里展望远在天堂的挚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清明节作文日记400字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这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规模庞大的祭祖仪式。

”祭祀大典“共分为八个部分,邀请了本校领导和国学社德高望重的田松林老先生及沧州晚报,日报的主编,戒毒所教官等。十三中学初一年纪24名同学代表和教务处主任身着汉服,阵容庞大,古色古香的韵味甚浓。

典礼开始了,第一项跪拜祖先。24名同学及主任在主持人的节奏下整齐地完成,”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起,再拜,请。“这一系列的动作,同学们眼里充满了虔诚与悲伤,哀叹与惋惜。虔诚的,是自己的所作所为;悲伤的,是祖先的死不复生;哀叹的,是自己的错语错事;惋惜的,是自己的荒渡年华。接下来我们又进行了,行一线里,献食等一系列祭拜祖先的活动。最后,主持人宣布:‘祭祀典礼圆满结束’。

事后,我有幸采访了到场的资深教师曹舒立老师,老师告诉我:”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而现在的我们更倾向电子网络,做为中国人,我们必须要把他传承下去,我们既是祖先的子孙,又是子孙的祖先,承上启下的我们,不能让国学断在这一代。“曹老师的话,我始终铭记在心,今后,我一定要多学中国传统文化,做一名合格的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清明节英语

全文共 1630 字

+ 加入清单

The tomb sweeping day i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 On

April 5th, people start to visit their ancestors’ tombs. Generally speaking,

people will bring the home-made food, some fake money and paper-made mansion to

their ancestors. When they start to honour their ancestor, they will light up

some candles and incense, put some flowers around the tomb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put the home-made food in front of the tombs. The food, also known

as sacrifices, is usually made up with a chicken, a fish and some pork. It’s a

symbol of the offspring’s respect to the ancestors.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forbears will share the food with them. The children dedicate the food and money

to their forbears in order to show their love and caring. The young offspring

will go down on their knees and pray for their ancestors. They can say their

wishes in front of the tombs and the ancestors will make their dreams come

true.

In some provinces of China, people use different activities to commemorate

this day, for instance, spring-outing, swinging, tree planting and making

special food. One special food is Ay Tsao rice balls. It looks like Tang-yuan,

but its colour is green. Mix the ay tsao juice with the rice powder, then make

it into small balls. The Ay Tsao rice ball is done. People believe that eating

ay tsao rice balls can get rid of the bad luck and everything will go smoothly.

Other activities such as spring outing, tree planting are the other ways to

commemorate the forbears. For one thing, it is a sign that people should look

into the future and embrace the hope; for another thing, we do hope our ancestor

rest in peace.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二清明节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这天,在我的家乡,乡亲们都有吃麦甜塌饼和清明团子的习俗,因为这和“清明寒食”的古风有些关系,麦甜塌饼和清明团子做好后会分享给左邻右舍,同时也是祭祖、上坟必需品。这个乡俗追根溯源可上溯至晋文公纪念介子推,下令“禁火寒食”的史事,乡亲们会在清明前一天开始“禁烟火”,吃冷食。不由得想到卢象作品“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麦甜塌饼和清明团子做法一直传承至今,像我这批“00”后还能品尝到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味。清明节前几天,我家同样会做甜麦塌饼和清明团子。这一天,我们家分工明确,奶奶早早的就把从田野中采取的草头洗净,放锅中烧熟,本来绿油油精神十足的草头,转眼变的软软的,四肢无力了。

爷爷把磨成粉的粳米粉倒进一只大木盘中,比普通的盘子大了很多倍,在粉中加入煮沸的草头汁,开始用尽全力揉粉,把粉团一块块拉分成小块,上土灶蒸。等过十几分钟,粉团熟后,爷爷重新把熟面团倒到木盘中,撒上白糖,爷爷又开始揉面,不一会儿满头大汗,精疲力竭了,爸爸继续揉粉团,爸爸把全身上下的力都用了上去。粉团要揉到无钉刺时才能加入麦芽,揉均,等麦芽与粉团发酵后,分成一个个小团。接下来,我和妈妈把小粉团压扁,再修整下,就变成了粉饼。我拿起小团,灵激一动,又粘了眼睛、嘴巴和耳朵上去,小粉团立刻就变成了可爱的小狗。这时由奶奶烧火,爸爸调糖水,又在平底锅中放了一层菜油,爷爷把压好的粉饼拿到灶台上,爸爸把粉饼放入平底锅煎、翻炒,倒入糖汁,那熟练的操作手法让人赞叹不已,很快一盘热腾腾香喷喷的甜麦塌饼就出锅了。

清明团子是把粳米粉换成糯米粉,由青团子和白团子组合而成,同样的揉粉,同样分成小团,搓成乒乓球大小,青白团子两两放在粽叶上成一叠,上灶蒸十五分钟,掀开锅盖,青是青,白是白,泾渭分明,溢出粽叶、野草头特有的香气。

清明节不仅要在家祭拜祖先,还要走到坟墓地祭拜,俗称上坟。上坟时,先放上上坟祭物,点上一对蜡烛,由长辈到晚辈依次给祖宗叩头,炷香祭酒。再用钎耙在田里钎一块升箩形的泥,放在坟顶上,添培一垒新土,然后在坟树上挂上五彩缤纷的纸剪彩条,放上姹紫嫣红五颜六色的鲜花,最后烧化纸钱,就像“纸灰扬起满林风,杯酒空浇奠已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清明节思念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在房间里看到太阳斜入窗棂,感到一丝丝的暖,前夜春雨悄然来袭,席卷了北国的大地,让北国的春天泛起一丝丝的涟漪,这也是父亲离开一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又到清明,有句古诗说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要去拜祭父亲了,都说清明要给已故的人培土,好像知道父亲在另一个世界是否安康,看着和煦的阳光,有点缅怀。

穿起衣服,踏出这个父亲经常出入的房间,感觉他还在一样,看到太阳觉得它真的很暖,似乎要吹走伤感的哀愁,在院子的一角,看着父亲经常坐的那张木椅,想起他在那里喝茶的情景,总是让我在一旁陪着,讲着他那些陈年往事,那些故事我都恨不得倒背如流,但是他仍然在讲着,我只好侧着耳朵听,即使很不高兴,那时候背地里还叫父亲是,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那时候是那么幸福,像一幅父女畅谈图,没有绚丽的水彩,只有朴实的写照。

路过家里的院子,在哪里有棵樱桃树,每年开花的时候,都是透粉的,粉嘟嘟的很惹人爱,偶尔静下来嗅樱花的香味,就会想起小时候父亲给我去邻居家摘杏的往事哦,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看到同学吃杏,就很馋,那时侯大家都叫我馋猫,其实说实话,我并不是很爱吃杏,只是看到别的孩子吃,心里有点嫉妒吧,现在回忆起来有点可笑,因为吃杏还挨了板子,去邻居家偷杏,被父亲发现后,回来拿着柳树条一顿打,他总说把我当男孩养,犯错误也不例外,就是那种乱棒底下出孝子,那是父亲嘴里总说,人活着就要有尊严,即使穷死。饿死也不能偷,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一个人没有了脸,那就是说明死了,当时对父亲的话没有任何概念,只知道屁股很痛,而且记得几天都没发坐立,知道我踏入社会才明白父亲那句话的含义,也成了我做人的风向标,想起来还很感激父亲,如果那时他纵容我,也许我会变得不可理喻吧。

今看着父亲的遗物,还有那些是熟悉的景物,原来真的是物是人非了,看着暖暖的太阳,好像知道您在哪里会冷吗,能不感受到这春回大地的暖,能否感到春天已经来了呢?父亲,女儿希望您在那座小小的坟丘里,不会感到冷,可以感受到这温暖的阳光,希望你会像阳光一样散发着阳光般的笑容。

过几天清明了,女儿会去看您,我希望百年后我们在天堂里在聚首,希望那是我们还是一家,那个充满酸甜苦辣的小家,父亲,一路走好,祝福您在天堂一切安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六年级清明节的作文750字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记得小学学这首诗时,还懵懵懂懂,不是很明白“清明”是什么意思?我知道这个人很亲民,可就是不知道这诗句里的清明。

“你不明白,只是因为你没有失去。”

人总会在一个特定的时空里明白一句话。六年级的某一天,杜牧的这句话就向我走来了。

那是我过完生日的第一天,我怀着生日的美好回忆,来到教室,准备与同学分享生日趣事。但是老师那天来得格外的早,我只好将这些趣事吞进肚子,也因此那节课听得极其不认真。好不容易挨到了下课。却在窗外看见了妈妈,她眉头紧锁,眼神焦急,嘴唇抿成一条线。衣领有些歪,头发也有些凌乱,像是刚从噩梦里走来。

看着她神色苍茫的样子,我有些疑惑,张口准备问她。可没等我出声就被她抓着手腕往外走,我还没和伙伴们分享我的生日趣事,我还没说出我的快乐呢!我被妈妈莫名其妙的举动搞得有些恼火,想要质问她。她却说了一句令我至今无法忘记的话——

“爷爷可能不行了。”

这句话一下子轰炸了我的思绪,脑子一片空白,之前的快乐都是虚妄,我感到一股更大的情绪在我体内膨胀,我不清楚它缘何有那么大的力量,竟然能迅速地将我的泪催生出来,一句“不可能”还未说出口,泪就奔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只知道麻木地跟着妈妈的脚步。

直到上了车,才回过神来。内心默默告诉自己没事的,只是爸爸妈妈想多了,爷爷不会离开的,可不停流下的眼泪暴露了我的谎言,我知道我的内心已是信了七八分了。一路上,我们都没有说话,想着自己的事。这一路上我一直在自我催眠,告诉自己,爷爷不会有事的。

到家后,泪水已经止住,眼睛有些干涩。外表上来看,只有那一圈红红的眼眶,能证明刚刚发生了什么事。看到爷爷后,刚止住的泪水,又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我想起昨天的生日会,想起那段时间一次都没去看望过他,我躲在房间里,一边控诉着自己的行为,一边祈祷着。可最后,爷爷还是走了。我跪在他的床边,失声痛哭。

今年的清明,我又去看他了,照片上的他是那样的神采飞扬。我,好想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我不知道当时的自己是否会在悲伤的一瞬间想到杜牧的这句诗,但是我知道现在一读到这句诗,我就想到了那时的悲伤。当悲伤逆流成河,连同曾经的懊悔一起席卷而来,我便仿佛明白“清明”的含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清明节简短日记400字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4月5日,没错!就是清明节,清明节这一天,我们一家3口和表姐还有舅舅一起去乐清扫墓。

早上,当爸爸妈妈还在熟睡时,我早已无所事事的刷牙洗脸,穿衣服了唉!时间为什么过的这么慢呢?”我愁眉苦脸得躺在沙发上感叹道,“嘭!”的一声,原来是我最敬爱的爸爸妈妈啊!我在一旁默不作声,看着他们洗漱完毕,打了电话给姐姐和舅舅,便出发了!

姐姐和舅舅上了我们的车,爸爸就开车使向了乐清,在车上我和姐姐边玩,边听歌就跟着一起来,没有什麽阻挡着未来……”车上回向起歌声。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到了乐清,可交通不顺畅,一路上到处都是汽笛声,喊叫声。终于到了山脚下,我的嘴角泛起了一丝微笑,可在烧纸钱时我可怜的眼睛,一眨就是一滴泪,现在回想起来,眼角又会有几滴泪珠。

扫完墓后姐姐邀请我去她家玩小狗。天生爱狗的我,怎么可以错过这个大好的机会。姐姐和我一起抱下了小狗,来到了公园与小狗一起追逐打闹,嬉戏玩耍,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我也抱着遗憾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思念清明节的作文900字

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来了,这是伤感追思的季节!

雨一直稀稀疏疏地下个不停,在细雨微风中我遥望着家乡鼯子刨兜,那里深眠着我一生中最尊敬的、伟大的父亲!!

曾记得2002年中秋节,这本是人们合家团园的日子,而我却接到父亲去世的噩耗。当我带着妻儿拖着沉重的脚步赶回到家里时已经是晚上12点多了,家人都还在悲痛中哭泣!

父亲十三岁时就没了老爸,带着弟弟和母亲艰难地过着日子,由于父亲思想进步工作积极,二十岁就当上村武装中队长,二十四岁就当上我们乡第一任乡长、党委副书记兼武装部长,父亲的工作热情很高,常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乡情民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一次有个乡亲因家庭成分不好,不敢带老婆去乡政府办理结婚手续,父亲知道此事后经过努力,帮他们办成了结婚证书,乡亲感激涕零地送来80元红包以示感谢,在再三推辞无果的情况下,父亲把这80元钱交给了党组织,这发黄的上交组织的收据至今还保留在父亲房间的文件柜!

长期艰苦的工作环境父亲积劳成疾了。1977年被诊断为鼻咽癌,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父亲先后十四次被送往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治疗,医生的精湛医术挽救了他的生命,这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那时年幼的我更是举手高歌!

四十八岁的父亲离开了他心爱的工作岗位。退休后他成了村委会顾问、人民矛盾调解员。关心村集体事业的发展;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成了他退休后的工作主题。农忙时节,自己的农活干完,时近傍晚,他还会顺手牵羊地帮邻田乡亲耙田。省的邻田乡亲第二天再赶牛过来做犁耙;夏收下种收工回家时节,姐姐挑谷子回家后,赶紧回到半路来接喘着粗气带病父亲肩挑的谷子,父亲放下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后,他就悄悄地帮老弱妇女或少年挑谷子并送他们回家。。。

父亲很节约,每次去广州医院治病,他总是买白萝卜当做水果吃,他认为萝卜既省钱又清凉解毒。为了减少公费医疗的支出,配合癌症治疗,父亲编织了七八个竹篓,带着年少的我挑着竹篓走在窑斗窝、篁竹坑、筻项到深山小溪里捕捉老鹰龟,据说清沌老鹰龟对癌症治疗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今天,父亲离开了我们十多年了,但当走进他曾经的书房,看见墙上挂着一张张泛黄的县委组织部和乡党委颁发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奖状时,仿佛看见父亲还在我们身边!这是父亲留给我们的财富!

父亲,亲爱的父亲!虽然你的躯体走了,但你的音容笑貌永远在我们心中!我们会秉承你的脉博和气节,在今后,努力工作,谨慎处事,认真做人,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坎坷,我们都会微笑面对,充满信心迎接明天的到来。

愿九泉之下的父亲安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清明节思念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外面下着雨,从淅淅沥沥到倾盆大雨。听着雨声,嗅着艾草的清香,我知道清明来了。

就在这几天,我家院子的红杏开了,看着院中的红杏,看着在淅淅沥沥雨中的红杏让我不由的想起了一句诗: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来形容。雨停后,它散发出的香气,让我有一种游园惊梦的感觉。还别说那真是一股特殊的味道!它还让我想起了外公。那棵树是外公种下的,也是由外公亲手侍弄的。

在那雨短暂的停了时,我和母亲带上做清明果的材料赶往村中的祠堂,到那儿没多久,雨又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我向外望着,雨中朦胧慢慢的,糊了我的双眼。还愣在那里干吗?母亲已经在祠堂里面了,我赶紧往里跑。祠堂里来了许多妇女,老人还有像我这般大的孩子,这里好不热闹。

因为我是第一次来,小伙伴对我非常的热情,教我捣艾草,揉面团做清明果,还大家一块研究各种造型。我看清明果,想起了以前都是外公做给我吃的。想到这儿我有些难过。好了赶紧的,今天还有任务的。对了,今天的任务是做出2500个清明果,分发给村里的村民,每3个或5个装一袋。刚开始,我只能慢慢的做出4到6个其中5还有2个破的,不过我是尽力了。母亲的速度很快和那些‘老手’和做更快一上午便完成了。

收拾好,我和母亲马不停蹄地直接上山了。一路上我看见许多人都比我们早来了一步,可总有几座坟孤零零的,可以用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来形容。

这时,我听到一位老婆婆地轻唱:落花纷纷飞飘散,烟波江畔渔船,醉梦生死般,伊人叹叹,叹不尽尽相思苦;时光流转转有一年,烟花为谁绚烂窗外风景景随心变换,灯火闪邀邀明月,忆从前母亲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我慢慢地走着,回忆起那首歌。边走边品味,我感觉到了那婆婆对老伴的思念‘谁诀别相思成疾莫问天涯也莫问归期’浓浓的相思味儿扑鼻而来,不单单是对爱人的,也有对亲人的。想到着,我想起了对我慈祥的外公;是啊,他走了,安安静静地走了,我还想起曾经您与我的对话:外公人死后会去哪儿?哈哈,那自然是尘归尘,土归土。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了。真的吗?哈哈,傻孩子,是真的!见我还有些疑惑外公的话还不信?我笑了外公也笑了。

到了那些已故亲人的坟前,我不禁潸然泪下。但他们回不来了,故去了的,就是故去了的,回不来了而我只能思念他们,也只剩下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清明节习俗的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讲的是清明前后,都会下着丝丝细雨,路上的行人都像丢了魂似的。问一下哪里有酒店,一旁放牧的儿童指着前面的小村子说就在杏花村。

没错,我今天就讲一些清明节习俗。那现在废话不多说,直接步入正题。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当然就是踏青了。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就是在清明前后出去郊游,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足球)、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清明节还要扫墓。扫墓扫墓,顾名思义,就是为已逝的亲人悼念、烧纸钱。我爷爷奶奶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每当清明前后,他俩就要买许多纸钱(又叫冥币)和不少黄油纸,有时还买些纸叠的金元宝,去墓场烧掉。他们认为清明节不烧钱就是对先人的大不敬。烧完回家后,他们还要用一些小碗盛上一些饭,说是等祖先吃饭。待先人吃完饭,爷爷又倒上一杯酒洒在地上,才肯吃饭。

说完了习俗,我们再谈谈清明节独有的美食。

首先是泉州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吃起来甜润可口。其次是青团子,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现在各式各样的青团到是出来不少,五花八门的,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青团倒是成了大家伙一种时令的食物了哦!

好了,这次就说到这里了,期待下次再见面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清明节日记400字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我们全家,带着沉重的心情去祭奠已经去世了的太爷。

太爷安葬在凤栖山公墓,离我们家比较遥远。我坐在车上,望着窗外不停往后倒退的大树,脑海里深深地浮现出太爷那慈祥的目光,和他那强健的身影。想起太爷生前,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去看望太爷,太爷每次都特别高兴,总是早早地站在巷口等我,带我出去玩,到后院散步,还经常给我做一些美味可口的饭餐,我的心里感到一阵酸楚,一阵说不出来的滋味……

当我还沉浸在回忆中时,汽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门口种着许多的鲜花、大树,我们走了进去,一阵清风吹过,显得有些凄凉,我想,可能大家的心里都不是滋味。

妈妈拿来一块干干净净的抹布,用它擦洗了一遍太爷的墓碑,墓碑被擦得干干净净。我们闭上眼睛双手交叉,为太爷献上祷告。过去人们都是用烧纸钱来表达对亲人的哀思和缅怀,现在由于环境污染,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很多人都用鲜花或通过网络向已故亲人寄去一份思念和祭奠。我们向太爷的墓碑鞠了三个躬,把鲜花轻轻地放在了太爷的墓碑前。

回去的路上,我忍不住去回头看看,转过头来,我的眼泪啪嗒啪嗒,掉在了地上……祝愿太爷在天国快乐!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又是一年清明节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昨天还是朗朗晴空,今天就阴沉了下来,仿佛是为了应和了我们给亲人和烈士扫墓的心情。今天我们要去给爷爷扫墓。 我们先来到鲜花店,精心挑选一束菊花和一束百合,让花店的阿姨悉心包好,爸爸又从花市上买了一株梅花和一株桂树。妈妈说我们要文明祭扫,所以以后不用买纸烧纸钱了。 一路上,爸爸向我讲起了爷爷的故事。爷爷去世时,我还不到三岁,所以印象已经十分模糊了。在爸爸的话语中,爷爷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爷爷曾经参过军,守卫过祖国的西北边疆,后来回到家乡,一直是乡政府的一名干部,他为人宽厚耿直,清正廉明,在群众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然而他最大的缺点就是忽略了自己的健康,早早地离开了亲人,离开了我们。听妈妈说爷爷在病重期间,每天还是用小童车推着我四处转呢,而我也是他病痛中最大的安慰。 很快老家到了,墓地到了,在苍茫的山间,爷爷的坟墓是那么的矮小,然而在我眼中却是那么高大。我捧着鲜花小心地放在爷爷的坟头。我在心中暗暗地说:“亲爱的爷爷,您最疼爱的小孙子来看您了。我们全家都很好,我已经长大了,一定成为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我永远记得您的爱的……”

我和爸爸小心地把梅树和桂树栽好,希望有小树的陪伴,爷爷永不孤单,愿爷爷安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生日记清明节500字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下面着重谈谈刚刚过完的清明节吧。

清明节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据传说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于此日祭祖、扫墓、禁火、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秧、植树。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还有一些禁忌:民间忌使针、忌使衣。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相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的正确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而清明节的确定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六天,因两者日子非常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到了唐玄宗时,下诏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虽然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但我在网络上看到有人在网上说给钱可以帮别人祭祖加钱还可以哭丧,而且还有好多人订呢。但我觉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你没时间做清明,可以不在清明节是去祭祖,到有时间再去也可以啊,如果你请别人帮你祭祖,那对祖先也太没诚意了吧!我们应该亲力亲为。

以前传统节日不被人们和国家重视,后来慢慢的人们和国家重视起来了。国家在传统节日是还放假,并举行有关活动。

让我们一起来维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节日。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能源远流长,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清明节作文日记400字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一家四口到老家祭祖。

这一路上我很高兴,我可以再见到我的爷爷奶奶了。我和爸爸穿过麦田,来到了墓地,望着一个个坟,我不知道那个是爷爷奶奶的,我只能凭着记忆来寻找了。我找到了,矮矮的两座坟墓上长着嫩绿的小草,虽然那两座坟墓是那么朴素 简单,在一望无际的麦田中显得那么美丽。草地上点缀着好多金黄的蒲公英花,金黄色的,是那么可爱。

记得上一年的秋天我还带走了一束芦苇,那是在我爷爷奶奶的坟旁摘的,我现在还珍藏着。

我没有见过我的爷爷奶奶,我不知道我的爷爷奶奶是什么模样,但是我知道,我的爷爷奶奶都是和蔼可亲的人,都是善良的人。每当我看见别人的爷爷奶奶,心中蓦地涌出一股酸楚

我从回忆中醒来,看着一只只透明的翩翩起舞的“黑蝴蝶”时,心中默默地说:爷爷奶奶,您的孙女来了,今天是清明节,我来看你们了,您过的还好吗?我好想看见你们啊!

烧过纸了,我一言不语的离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介绍清明节的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一家人经过从重庆到奉节的长途跋涉,最后终于到了我家祖坟,准备给死去的长辈隆重的扫一次墓。

我们艰难的从山下爬到了山顶,见到了久违的祖坟,这时的祖坟已经杂草丛生,整个坟墓非常乱。我们不忍心看到祖坟此如此杂乱,就马上迫不及待的行动起来了,妈妈除草、爸爸添土、妹妹挑水、弟弟和我准备祭品,一副忙碌的画面,充满节日的气氛。

这时弟弟哭了起来,我们纷纷跑过去看弟弟,谁知他在整我们,我们刚一跑过去他就笑了起来,我们这时哭笑不得,又被弟弟那种童真给逗笑了,笑声从山顶一直飘向远方……

这真是有意义的一天,感谢清明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