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全国两会热议内容(实用20篇)

浏览

4329

作文

169

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传达会发言提纲

全文共 1089 字

+ 加入清单

过去四年的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会在3月5日下午如约前来,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今年,他希望上海继续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有新作为,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新作为,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有新作为。

四个“有新作为”,虽然是习总书记对上海这个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新要求,但其精神对其他城市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着力点,都有自己奋斗的目标,也都要“有新作为”。其中三个环节,对每个城市同样适用——

解放思想。也即打破旧有思维,不固步,不自封,不满足于已经在创新驱动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深化改革等方面取得的那些成就。那已是“过去时”,需要以“现在时”继续发力,恪守定位、擘画新图。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当好标杆,对照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彰显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向世界亮明我国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

勇于担当。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承担起这个战略任务,必须有担当精神,必须有责任自觉,必须有使命意识。要看到这是国家赋予试点省市责无旁贷的重任,广东、上海、福建、天津、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包括所有定位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都要自觉担当好这一使命,不负国家重托,不负人民期望。

敢为人先。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抑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社会治理创新,都是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拿来,因此特别需要敢为人先、勇吃螃蟹的精神。缺乏这种敢试敢闯的劲头,就别指望能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也就不可能实现实验区改革同全市改革、同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联动,不断放大政策集成效应,并在社会治理创新上有所斩获。

总之,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步伐,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国家发展的大问题。对此,要持续用力、不断深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同时也要强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蓝图绘定、目标确立,跟进的应该就是实干,用实干推动发展、用实干赢得未来。还是那句话: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实干为中国2016书写了沉甸甸的答卷,也会为2017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带来惊艳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内容心得体会

全文共 2080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亟须我们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坚定必胜信念,继续保持苦干实干。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6年全国两会即将启幕,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将共话改革发展,共商国家大事,凝聚成决胜全面小康的磅礴力量。本报记者尝试提出相关看点,与您一起探寻今后努力的着力点。

“十三五”规划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如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如何确保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如何细化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通过此次两会,我们将得到圆满回答。

脱贫攻坚战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今,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各地各部门正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众志成城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特别是近日《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的印发,进一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应有责任。下一步,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让我们一起通过两会去找寻答案。

供给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将这项改革形容为“十三五”时期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直到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之际再次围绕这一概念提出要“加法、减法一起做”……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图”日渐清晰,各级党委政府认识亟须到位,适应必须主动,引领更要有为,而如何做到“到位”“主动”“有为”,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将发表真知灼见。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今年首访中东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说。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习近平主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倡议和构想。自该发展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沿线60多个国家响应参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引起广泛共鸣。如何乘势而上、相向而行,使“一带一路”的足迹更长、影响更深远?两会将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重要平台。

慈善法修改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慈善法草案的议案。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一些重要修改内容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本次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法律还会作出哪些重要修改,并将如何进一步引领、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各界拭目以待。与此同时,透过慈善法修改,我们还应关注近年来立法体制机制的重要改革、显著变化,还可以观察、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立法质量”“如何确保改革于法有据”等重大问题。

司法体制改革

近年来,各级司法机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下一步,各级司法机关如何把防范风险、服务发展和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特别是2016年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司法改革任务大部分要在今明两年完成,各级司法机关又该如何精心动员,认真组织,如期完成改革任务,让人民群众尽早享有改革“获得感”?对此,“两高”报告值得期待。

绿色发展

如今,一边是严峻突出的雾霾、污水等环境污染问题,一边是群众对“APEC蓝”“阅兵蓝”常态化满怀期待。对此,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再到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专章部署“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党中央始终强调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已成为社会共识。那么,在2016年的这个春天,会内会外能否看到更多的青枝绿叶呢?如果可以,我们希望通过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推动各行各业始终“绿意盎然”。

制度反腐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坚强政治保证。2016年,我们将如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如何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指出,“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透过两会会风、领导干部作风,我们或许可以近距离感受、检验“绿水青山”是否环绕国家治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全国两会内容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28 字

+ 加入清单

汇聚民意民情,问计国计民生,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哪些人最关注两会?他们最关注哪些问题?新华社联合百度搜索梳理了今年和自十八大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有关全国两会的大数据,“数”说两会关注点。

“最热门”:改革、环保、养老和创业

今年全国两会有哪些话题最热门?

百度提供的搜索数据显示,改革、环保、养老、创业这四大话题排名居前,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搜索“高频词”,这四个话题的搜索量均超过亿次。

紧随其后的则是反腐、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依法治国、价格改革等,这些话题的搜索量均超过千万次。消费环境、教育公平、户籍改革、全面两孩、看病难看病贵等关键词的搜索频率也在百万次以上。

不难发现,百姓的关注点正是政府工作的着力点。

两年多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181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261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共出台改革成果785项。这几百项改革成果,几乎涵盖了当今社会热点、难点、痛点,利在当下,着眼长远。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让天更蓝、水更清;简政放权、“双创”不仅让百姓办事更方便,更激发出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热情;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近几年不断提高,一张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的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

社会热点、百姓痛点,正是执政者关注的方向,和中央确定的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契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所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最变化”:感受中国发展成果

跳出年度数据,看看三年多来两会大数据到底有哪些变化。

百度提供的2012年底至今年2月份的搜索年度月度变化数据显示,从年度变化看,三年多来关于两会的搜索量变化不大;从月度变化看,搜索量峰值集中在每年的3月1日至3月21日期间。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新词如“中国梦”“一带一路”等都成了互联网搜索的高频词,“互联网+”、亚投行、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扶贫、人民币“入篮”等也是网民搜索最多的关键词。

数据显示,习马会、养老金并轨、全面两孩、胜利日阅兵……这些在去年刚刚发生的大事,成为“热度上升最快”的话题,从中可以看到我们走过的历程;教育公平、食品安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养老……这些昔日的热点、难点逐步得到改善,成为“热度上升最慢”的话题,人们亲身感受到发展的成果。

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4%,继续跑赢GDP增速,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进一步收窄;全国新建、改扩建校舍5166万平方米,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取得明显成果;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外地务工人员更多享受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推进……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表示,从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紧紧围绕共建共享这一核心,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面,让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最关注”:给关注两会人群画个像

“最关注”全国两会的都有谁?根据大数据,搜索人群呈现以下“画像”特征:

从地域分布上看,搜索量排前十的地方分别是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四川,表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与中部人口大省关注度较高。当然,分析显示,西部地区搜索量低也与人口少有关。

从年龄分布上看,19岁以下占搜索人群的13.32%,20-29岁为66.72%,30-39岁为16.51%,40-49岁为2.36%,50-59岁为0.67%,其他占0.42%。

数据表明,20-39岁中青年群体对两会的关注度最高,占总搜索人群的八成以上。这也与这一年龄段是上网主要人群的统计相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全国爱耳日手抄报内容大全

全文共 2949 字

+ 加入清单

耳聋的定义

一般认为语言频率(0.5、1.2Hz)平均听阈在26dB以上,即有听力障碍,听力损失在70dB以内者称重听,在70dB以上者为聋,临床上习惯统称为聋(deafness)。

预防耳聋三招

临床上应用的十多种抗菌素的毒性反应可损害听觉神经,它们是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紫霉素、春雷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医学上把这些抗菌素统称为“耳毒性抗菌素”。

预防孩子耳聋应从母孕时开始,孕妇应避免到过于杂乱的场所去,以免感染传染病毒性感冒、腮腺炎、脑炎等疾病,同时应尽量避免接触X射线。

情绪过于激动、急躁、暴怒也是诱发突聋的重要因素,因为人的情绪发生剧烈波动时,体内的交感、副交感神经会失去正常功能或发生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内耳听神经缺血缺氧而引发耳聋。

【2015全国爱耳日手抄报内容: 全国“爱耳日”的由来】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

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耳聋的残疾人2057万人。我国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童约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聋人每年约增加3万人;就是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高达2057万之多!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 万,老年性聋949万。

为此, 卫生部、中国残联下发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要求“在全社会普及预防和残疾的科学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儿保健和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曾有专家论证,如果“爱耳日”活动能够实施,每年仅7岁以下儿童药物中毒性耳聋至少可以减少1~2万名。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全民的爱耳意识都有所提高,但科普宣传力度还不够。如今第四届爱耳日即将到来,卫生部联合相关机构要求各省要做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总结工作,及时将本地活动情况、感人事例、宣传报道材料、图片等收集整理,报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聋儿康复协调组;并将举行徒工多样的宣传活动。

加强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仅仅是卫生部或残联的活动,它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长年不懈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2015全国爱耳日手抄报内容:2015年全国爱耳日的主题】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宣布,2015年第16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据介绍,此次“爱耳日”活动将围绕“安全用耳、保护听力”主题,大力宣传非职业性噪声对听力健康的损害,提高全社会安全用耳,保护听力的意识;宣传普及安全用耳知识,教育社会公众养成安全用耳习惯,科学使用有音响功能的电子产品,防护各类娱乐性噪声;大力宣传有关噪声治理的政策、法规和知识,推动建设健康聆听环境。

据统计,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每年新增听力残疾人逾30万,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最多的国家。研究表明,噪声是导致听力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的风险日益加大。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第16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的确定,一方面旨在唤起全社会对非职业性噪声,特别是娱乐性噪声的重视;另一方面,希望呼吁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对娱乐场所及相关企业的噪声执法检查,创建安全的听力环境。

据悉,此次活动期间,中国残联、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将联合在京举办全国“爱耳日”公益音乐会。同时,各地也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受世卫组织委托,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将协助世卫组织在其成员国开展“国际爱耳日”主题宣传活动。

耳聋的定义

一般认为语言频率(0.5、1.2Hz)平均听阈在26dB以上,即有听力障碍,听力损失在70dB以内者称重听,在70dB以上者为聋,临床上习惯统称为聋(deafness)。

预防耳聋三招

临床上应用的十多种抗菌素的毒性反应可损害听觉神经,它们是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紫霉素、春雷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医学上把这些抗菌素统称为“耳毒性抗菌素”。

预防孩子耳聋应从母孕时开始,孕妇应避免到过于杂乱的场所去,以免感染传染病毒性感冒、腮腺炎、脑炎等疾病,同时应尽量避免接触X射线。

情绪过于激动、急躁、暴怒也是诱发突聋的重要因素,因为人的情绪发生剧烈波动时,体内的交感、副交感神经会失去正常功能或发生功能紊乱,从而导致内耳听神经缺血缺氧而引发耳聋。

【2015全国爱耳日手抄报内容:宣传口号】

——爱耳护耳,健康听力

——预防从初级耳科保健做起

——重视耳科保健,减少耳聋发生

——重视耳科保健,享受聆听快乐

——拥有健康听力,享受美好生活

——做好耳科保健,享受健康听力

【2015全国爱耳日手抄报内容:听力保养】

避噪音

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老年人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戒挖掏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慎用药

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爱耳护耳,健康听力

——预防从初级耳科保健做起

——重视耳科保健,减少耳聋发生

——重视耳科保健,享受聆听快乐

——拥有健康听力,享受美好生活

——做好耳科保健,享受健康听力

【2015全国爱耳日手抄报内容:听力保养】

避噪音

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是老年人保护听力的首要一条。

戒挖掏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耳膜。耳道奇痒难受时,可以用棉签沾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亦可内服维生素B、C和鱼肝油。

慎用药

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因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有保护听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长期坚持下去即可见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全国两会”是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的新形势下召开的重要会议。

要把《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与湖南实际结合起来,以国家战略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以实干为导向,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凝心聚力促发展,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要抓企业,把稳增长的着力点放在振兴实体经济上,强化各项政策支持;要抓产业,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着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抓项目,加快交通、能源、水利、信息、产业以及民生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有效投资;要抓改革,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扎实推进国企国资、“放管服”等系列改革,不断以改革培育增长动能。要抓民生,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任务来抓,不折不扣完成10项14件重点民生实事,特别要重视农村安全饮水、供电、公路、就业、就学等问题,努力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实干导向,不能挂在嘴上、写在文件里,而是要拿出实实在在、得到老百姓点赞的业绩。要俯下身子狠抓落实,切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确保实现今年“开门红”。当前,要积极加强同国家部委、央企的对接,落实与我省商定的各项具体事项,一件一件事情跟上抓好。要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春耕生产、安全生产、防灾备汛等重点工作的调度,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动真碰硬的作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将王岐山同志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政府自身建设中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抓住“关键少数”,抓好分管单位党的建设工作;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国企改革重组、招投标、医药采购、财政资金拨付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岗位的监督管理,对弄虚作假和违法违纪行为动真格、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1.一学一做专题教育学习提纲

2.全国两会传达提纲

3.全国两会精神传达提纲

4.党员干部对照两学一做个人发言提纲

5.党员对照两学一做个人发言提纲

6.对照两学一做个人发言提纲

7.2017领导班子组织生活会发言提纲两学一做

8.个人组织生活会发言提纲两学一做

9.组织生活会发言提纲两学一做

10.2017年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发言提纲

11.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传达会发言提纲

12.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传达发言提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全国两会召开和闭幕时间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2015人大开始时间:3月月5日

2015政协开始时间 :3月3日

而自1998年起,每年全国政协均在3月3日、全国人大均在3月5日开幕。人大议事规则的写法则是“第一季度”。之所以选择在3月,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中心主任蔡定剑解释说,原因之一,是有元旦和春节两个假期,而春节一般不是1月,便是2月。

会期,也是自1998年起相对固定,除了涉及换届选举的一次会议一般为两个星期(14-15天)外,历年“两会”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0-12天左右。

2015两会结束时间 :3月13日上午闭幕,历时8天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全国两会八大看点:“一带一路”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今年首访中东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说。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习近平主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倡议和构想。自该发展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沿线60多个国家响应参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引起广泛共鸣。如何乘势而上、相向而行,使“一带一路”的足迹更长、影响更深远?两会将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重要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全国两会八大看点:制度反腐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坚强政治保证。2016年,我们将如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如何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指出,“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透过两会会风、领导干部作风,我们或许可以近距离感受、检验“绿水青山”是否环绕国家治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7、2016全国两会八大看点:“十三五”规划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如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如何确保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如何细化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通过此次两会,我们将得到圆满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全国两会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1386 字

+ 加入清单

“惟希望也,故进取;惟进取也,故日新。”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事关“十三五”发展全局,也是今年两会上的热点议题。

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系统集成,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总书记对上海发展提出的新期待新要求,也是立足发展全局向全国发出的改革创新动员令。

回首“十二五”极不平凡的5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取得的各项成就,离不开改革攻坚的勇毅笃行,也得益于创新驱动的澎湃动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跨入“十三五”,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更加要求我们保持改革勇气、激发创新锐气。

改革,凭的就是那么一股子闯劲和勇气。当前,深化改革已经到了攻城拔寨、闯关夺隘的关键时刻。无论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要求,还是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都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改革关头勇者胜。越是攻坚克难,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越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迎难而上,稳扎稳打,方能积小胜为大胜,以改革突破开创发展新局面。

抓好改革,深化认识是前提,聚焦问题是关键。比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只有从思想上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定位,有“自我开刀”的勇气,有“利归天下”的公心,才能在转变政府职能上更自觉、更主动,把该放给市场和社会的权放足、放到位,才能敢担当、善作为,把该政府管的事管好、管到位。鼓起披荆斩棘的勇气,加强深化改革开放措施系统集成,就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新则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首要的是创新。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面对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创新发展是制胜之道。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冲破观念障碍,才能跳出老套路、旧框框,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善于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才能靠创新塑造发展新动力;以更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加快集聚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厚植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才能夯实创新发展的智力根基,用人才驱动实现创新驱动。

创新是时代的召唤,也是社会的共识。两会代表委员正在审查和讨论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未来五年的创新蓝图令人振奋:从启动一批新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目标,再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强化创新引领作用,让创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就能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中国经济迈向“双中高”。

“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抖擞奋发有为的精气神,以改革激发动力,用创新擘画未来,我们就一定能闯过历史关口,让中国经济浴火重生、再创辉煌,让中华号巨轮风帆高扬,驶向全面小康的梦想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个人全国两会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2901 字

+ 加入清单

“党心与民心同频共振,政声与民声和谐共鸣”。阳春三月,惠风和畅,2017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届时召开,汇聚民意,共商国是,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回应了众多民意期盼,让百姓对美好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以笔者之见,其中主要有“十大看点”:

一是百姓期盼“共同富裕,摆脱贫穷”;报告回应:“实施脱贫攻坚工程”。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老百姓希望共同富裕、摆脱贫穷、共享发展,告别穷日子,过上好日子,生活更加幸福。报告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今年要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其中易地搬迁脱贫200万人以上,继续推进贫困农户危房改造。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长43.4%。在贫困县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

二是群众期盼“天蓝地绿,水净山清”;报告回应:“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百姓盼望“天蓝、地绿、水净、山清、城美”,希望“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让生态“红线”成为带电“高压线”。报告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

三是群众期盼“壮有所用,劳有所得”;报告回应:“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就业是民生之源,劳动创造财富,老百姓希望壮有所用、劳有所得,生活得更有尊严,有活干、有饭吃,通过诚实劳动脱贫致富。报告提出,“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高达765万人,要落实好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用好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增加稳就业资金规模,做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托底帮扶。”

四是群众期盼“学有所教,有教无类”;报告回应: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教育是民生之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是百姓的未来和希望,所有家长都希望子女学有所成、有所作为、将来出彩,期待教育公平,学有所教,有教无类。报告提出,“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公共教育投入要加大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力度。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

五是群众期盼“病有所医,看病不难”;报告回应: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医保是民生之需,现在老百姓饭能吃饱,衣能穿暖,就怕生病,特别怕生大病,主要是因为看病贵。报告提出,“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健康是幸福之基。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增长9.6%。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六是群众期盼“老有所养,困有所帮”;报告回应: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社保是民生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没有老人晚年的幸福,就没有真正的小康,也没有真正的社会和谐。百姓盼望随社会经济增长不断提高养老金水平,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惠广大人民。报告提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制定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办法。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落实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制度。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5%和8%。加快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使困难群众遇急有助、遇困有帮,让社会充满关爱和温暖。”

七是群众期盼“精神充实,生活快乐”;报告回应: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人民不但需要充裕的物质食量,同时也需要丰富的精神食量。百姓希望党和政府,增强阵地意识,搞好舆论宣传,凝聚向上力量,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报告提出,“用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八是群众期盼“安定有序,安居乐业”;报告回应: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稳定是民生之盾,“害莫大于乱,利莫大于治”,百姓希望国家机器硬起来,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暴恐犯罪,打黑除恶,除暴安良,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报告提出,“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权益,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的关爱服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完善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以信息化为支撑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改进信访、人民调解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平安祥和。”

九是群众期盼“政治清明,政府清廉”;报告回应: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老百姓盼望党和国家猛药祛疴,重典治乱,正风反腐,继续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严打态势,着力清除腐败呆账,压缩腐败存量,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报告提出,“坚持廉洁履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厉整治各种顶风违纪行为。加强行政监察,推进审计全覆盖。以减权限权、创新监管等举措减少寻租空间,铲除滋生腐败土壤。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十是群众期盼“强军兴军,固我长城”;报告回应: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兵者,国之大事”,强国必强军,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群众期盼“强军兴军,固我长城”。报告提出,“新的一年,要紧紧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落实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准备,严密组织日常战备和边海空防管控。”

“民有所盼,我有所应”。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强调,“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总理的这些话,顺民意,得民心,合国情,回应了众多民意期盼。大家有理由相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凝聚正能量,共筑中国梦,老百姓今后的日子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全国两会解读:2024经济增长目标“不任性”

全文共 2901 字

+ 加入清单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的一句妙语“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引发了全国上下的关注,同样引发讨论的还有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目标定在7%左右。

在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制定的经济目标第一次调至7%左右。对于这种下调,代表和委员们纷纷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评价称:务实、不任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培林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预期增速目标比去年低,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战略安排,也回应了认为中国经济很快会大幅度减速的观点。

1、增长降速“实事求是”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昨日召开发布会时表示,对201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概括起来是两句话,第一句话叫困难要比预想的多,另一句话是结果比预想的好。而2015年的经济走势则可概括成三句话,即压力不小、利好不少、信心不减。

过去10年内,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曾调整过两次,2005年由7%上调至8%,2012年则被下调至7.5%,并连续保持了三年。本报记者采访的经济专家认为,GDP的下调首先要从理性上认识到这是客观规律的趋势,也就是中央提出的“新常态”。

全国政协委员、社科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上行动力不足,调低增速目标,是中国政府客观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做出的务实之举,更彰显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坚定决心。”

具体来看,经过30余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国际经验,这一转向均符合规律。正如美国前财长萨默斯曾撰文说到,经济增速向均值回归,是最靠谱的经验规律;奇迹般的高增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此外,中国经济基数大了,同样百分点对应的增量也是今非昔比。纵向来看,2015年预期增速对应的增量约为4.5万亿,不考虑价格因素,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GDP;扣除价格因素,相当于1985年的全部GDP。横向看,把增量部分视为一个单独经济体产出的话,全球排位在20到25名之间,约相当于沙特或瑞士的全部GDP。

最后,在当前内外形势复杂的客观背景下,能实现多少增长需要我们“量力而行”的选择。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正在减弱,但新的增长点尚未完全形成,正处于新旧增长点青黄不接时期,今年面临的困难可能要比去年还要大。对增速目标进行调整,是实事求是的。”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表示。

刘培林认为,中国未来保持中高速增长潜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离全球技术前沿尚有不小差距,仍然有可观的后发优势。所以,设立这样的预期目标是符合规律的,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而事实上,市场力量推动的转型升级已经在发力。

2、7%有利于产业转型和升级

那么,7%左右是否足以支撑中国的发展需要?产业、就业、人民生活质量以及国家的中长期规划等目标能否在这一增速下顺利实现?从去年的官方主要重要参考指数来看,这些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7%左右的增长预期,考虑了需要和可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符合发展规律和客观实际,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

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新中国成立100年和建党100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同时提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据专家测算,“十三五”期间只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就可以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而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此前指出,如果2015年经济能够实现7%的增长,要想在2020年实现经济增长翻番的目标,则“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增长,6.5%是底线。

当前的7%和十几年前的7%也不能同日而语。“除了绝对值外,在GDP的构成上有很大变化。近年来科技、产品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增长驱动力、产品结构、万元GDP能耗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应该说这个7%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蔡继明说。

此外,7%左右的目标也充分考虑到了就业需要和增长的可能,留有一定的弹性余地。记者从主流研究机构获得的经济测算数据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加就业超过170万人。

从实际数据来看,近年每年新增就业人数都超过1000万人,2014年更是达到了1322万人,高于上年。经过测算,2014年7.4%的增长所对应的就业增量,2015年经济增长7%即可达到。

最后,这一增速区间的界定也考虑了产业和地方转型发展的需要。在中国经济由政策导向向法治和市场导向过渡的阶段,我们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去年,全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变化,第三产业比重大幅提升。

事实上,根据地方两会透露的信息,面临更大转型压力的资源大省黑龙江、辽宁、山西设定的目标均为6%左右。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发改委主任王金笛表示,没有了高增长目标的压力,地方政府能腾出更多精力,切切实实将调结构进行到底。

3、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在下调经济增速的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同时强调: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挖掘潜力,努力争取更好结果。

一名参与报告起草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7%左右是一个综合考量的决定,但就政府工作来说,实际是不满足于这一目标的,依靠“双引擎”,既保底又出新,争取更好的增长数据才是政府的努力目标。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也作出了全面周详的部署。例如,2015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700亿元。赤字的提高意味着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有力度。

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出,要处理好债务管理与稳增长的关系,创新和完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适当发行专项债券。保障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防范和化解风险隐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使用效率。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

此外,包括加大简政放权、改革投融资体制、加快价格改革、推动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改革、深化国企国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将极大释放市场红利,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经济托底和民生角度考虑,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提出要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其中,棚改、铁路、水利等投资多箭齐发,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有望使巨大的内需得到更多释放。

刘培林表示,尽管我们拥有许多潜在机遇,政府改革态度也十分积极,但仍然要看到,实现当前制定的预期增速目标,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具体难点在三个方面,其一,这是防控已有风险、化解过剩产能和推动转型升级基础上的目标,不是原来经济结构的成比例缩小。其二,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的时期,把私人部门的预期引导到中高速增长目标上,得到私人部门的响应,激发私人部门的投资和转型升级,并不容易。其三,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倘若客观的预期一时难以形成,政府通过传统财政和货币政策托底时,传导有梗阻,效应会不尽如人意,为此需要研究更多的政策方案。

“7%的目标是预期性的、引导性的。”徐绍史昨日在谈到今年经济走势时说,作为发改委来说,我们一定会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有决心、有信心,也有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取得更好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全国两会观后感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带着各省人民的期盼,聚集北京。聚焦2016年全国两会的关键词:“发展生态环保”、“美丽中国”等。这些关键词无一不是反映我国当前的实际,无一不是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代表人民的意愿。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团结起来,开拓进取,为全国的发展、人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统一思想才能行动一致。学习贯彻两会精神,首先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自治国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在大是大非上头脑清醒,在路线原则上立场坚定。

历史经验表明:统一思想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我党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是我们的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思想上同心同德,才能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只有统一思想,才能达到共识,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只有统一思想,才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致,奋发有为,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坚定信心才能明确方向,争取早日实现我国的总体目标。

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要坚定信心,认真落实。全国两会的实际就是我国的发展,就是实现我们自己的“中国梦”。作为干部要以身作则,立足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地干,把学习两会精神的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

与此同时,以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为平台,开展好中心工作,用实际行动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以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成果体现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的成效。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是每个干部的职责所在,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更是每个干部的实际性任务。作为干部,要将学习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当做一项思想政治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实际,突出重点,认真落实,用成绩说明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全国两会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这些年来,我在农村感受最深的是党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村民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贵安新区高峰镇麻郎村党支部书记刘乔英连续7年参加全国“两会”,作为农村少数民族基层代表,切身感受到党委政府对贫困乡村的无尽牵挂和全力扶持。

今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贵安新区,刘乔英所在的高峰镇也在规划区之中。麻郎村民从电视报纸看到消息,人人欢欣鼓舞。“因为麻郎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今年大年初八,省委书记赵克志冒着严寒到我们麻郎村调研,亲自到我家看望我及家人,走访困难群众,深入田间与村民交谈,详细了解春耕备耕情况,并与村民座谈。”刘乔英回忆这件事,仍然激动不已。

“今年,省委、省政府把我们高峰镇麻郎村列为贵州省最美丽的乡村建设改造示范新村,赵克志书记特别指示要‘精心规划、精心选址、精心设计、精心施工’,这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对我们偏远农村贫困群众的亲切关怀,更加坚定了我带领乡亲们建设家乡、建设贵安的理想和信念。”

刘乔英说,现在全村正在进行摸底调查,建立一家一户的档案卡,盘清人、房、地、田,4月中旬开始推进集中建房、水库建设、古寨建设、道路建设、产业化调整五大工程。到年底,全村人均收入要在4100元的基础上增加2000元,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现在,满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领取长寿补贴,农村子女可以免费接受3年高中教育,农村户籍子女考取本科、专科院校,政府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奖励,农民群众真真切切地得到了实惠,生活越来越有滋有味。”刘乔英说。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麻郎村一定会被打造成全省最漂亮、最有特色、最有示范性的美丽乡村!”刘乔英信心满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全国两会时间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温馨提醒】2015年全国两会会议时间:人大会议3月5日-3月15日,11日休息;政协会议3月3日-3月13日;两会会期共计13天。

“两会”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机构名称,而是对自1978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从省级地方到中央,各地的政协及人大的全体会议的会期全部基本重合,所以两会的名称可以同时适用于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1]

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将分别于2015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全国两会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全文共 187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三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河池作为广西乃至全国的扶贫主战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尤为重要。当前,河池各界必须艰苦奋斗,主动作为,不断开创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努力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

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西各族群众的亲切关怀,寄托着对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殷切期望,是对广西人民的巨大鼓舞和鞭策。

总书记亲切关怀广西各族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始终牵挂广西发展,多次听取广西工作汇报,对广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就曾来到广西代表团

跟大家一同审议报告;同年5月,他亲临广西考察调研,实地指导广西发展。2012年9月,又莅临南宁出席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再一次来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广西的高度重视,对壮乡人民的亲切关怀,对西部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关心厚爱。

总书记高度关注贫困地区发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总书记经常讲的一句话,总书记时刻把贫困地区的发展放在心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考察,今年春节前夕,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商讨革命老区脱贫大计。这次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提出3点具体要求,第二点就是“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深入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贫困地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高度关注和高度重视,必将进一步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鼓舞战胜贫困、拔掉穷根的勇气和干劲。

总书记对贫困地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殷切期望。总书记在审议时强调,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6年了,扶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必须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已经脱贫的要巩固发展,尚未脱贫的要加快解决,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此前,总书记曾深刻指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明确了

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为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的胜利指明了方向,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确保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强决心。

客观认识河池扶贫开发的成绩与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特别是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下,河池人民艰苦奋斗,创新模式,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全市农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62万下降到2014年的83.7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4118元增加到2014年的5723元。但是,受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因素影响,河池贫困人口仍然较多,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扶贫开发依然任重道远。

贫困人口人多面广,贫困程度较深。截至2014年底,河池尚有83.748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总量排广西第二,农民人均纯收入5723元,仅为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565元的75.65%。这些贫困群众主要分布在条件十分恶劣的大石山区,生存环境恶劣、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已解决温饱的群众收入也不稳定,因灾、因病返贫率较高。

群众增收难度较大。河池是典型的石山地区,喀斯特地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66%,农业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40%,农业生产保障条件明显不足。农民收入主要依赖家庭经营收入,而贫困群众大多分散居住在边远山区,可供选择发展的产业项目仍以粮食种植为主,结构单一。同时,受农业龙头

企业带动能力不强、投入能力不足和农业产业发展周期长、受益慢等因素制约,尚未形成能够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

地方财政困难,自我扶贫能力明显不足。2014年河池财政收入仅54.26亿元,人均财政收入约1292元,仅相当于全区的31.56%。上级转移支付补助后,人均财政支出水平仅为全区的70%左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5%左右,财政支持扶贫工作能力有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全文共 1521 字

+ 加入清单

两会”非比寻常,行进在复兴征程上的中国,正面临不同寻常的历史节点——这是党的十八大后的开局之年,是“十二五”进程过半之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重要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离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未如此之近。中国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五年,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等各方面犹如走台阶一样也有了显著的提高。

阳春三月,几日来北京的天气格外的晴朗,备受全国人民关注的“两会”也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拉开了帷幕。广场鲜艳的红旗随风飘扬,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耀眼。

已经记不太清楚自己真正关注两会是从哪一年开始的,但是每一年新年刚过全国人民开始期待着两会的召开,期待着国家能出台一些对百姓有利的新政策。“两会”上从不缺乏亮点,无论是国家出台的新政策,还是代表委员们献计献策以及争相报道采访的各国记者等等,无一不成为人们关注“两会”的理由。

首先,对过去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公共财政收入从5.1万亿元增加到11.7万亿元;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87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8%、9.9%。最后,展望未来,伟大祖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发图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整个工作报告从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相信坐在电视机前关注“两会”的全国百姓心里应该是很开心,会议中提出了很多百姓所期望看到的新政策,对于这次会议的内容,百姓心里的感受用几个词概括可能是“自信”,“好、快”,“中国梦”。

这次两会对我触动是挺大的,一个国家为了发展制定出“五年”计划,并按照这样一个计划一步一步走上强国之路。试想,如果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规划中也是由这样一个又一个“五年”计划而组成,我们的事业、生活可能会更美好。所以,我想个人强,中国一定会很强。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强大起来,这个国家也一定会强大。

很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今年的一个重要工作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报告指出,“当前,物价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这个问题涉及民生、关系全局、影响稳定。”政府将继续将稳定物价放在宏观调控的首要位置,通过开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有效措施,切实保障物价稳定,维持人民基本生活的稳定,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怀人民,真正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这是国家之福、人民之福。

其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仍然十分关注“三农”问题。报告中强调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解决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办好这件大事。是的,我们的党和政府已经以行动和成效向我们表明,相信我们的党,相信我们的政府,在我们党的带领下,我国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世界农业强国,农民生活富足而幸福,农业生产高科技高效率高产出,农村被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农村。

再有,在报告中说: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城乡低保和优抚对象补助标准也进一步提高。要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儿童福利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但是,我已经切身体会到了党和政府正在付出的努力。我的外祖父母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用自己缴费,每年都会领取一定的养老金,两位老人乐的合不拢嘴,直夸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我由衷地为我外祖父母一类的农村老人感到高兴,也为自己是我们党的队伍中的一员感到光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和主要热点解读

全文共 310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2016全国两会将在2016年3月5日和3月3日召开,会议会传达出什么样的精神呢?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两会”是什么?

“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2016年全国两会前瞻

国计大势

关键词一:改革

聚焦:关键之年如何“解局”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启程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及“改革”一词。

过去一年,备受瞩目的公车改革、司法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高考改革等纷纷启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让民众切身感受着改革带来的红利。

今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之年”,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诸多困境,经济体制改革如何破题收效;面对备受社会诟病的积弊沉疴,国企改革如何实现“国民共进”;面对民众在教育、医疗、住房方面的迫切期待,改革如何回应民生关切……

今年全国两会,“改革”依旧是各界最为期待的议题。

关键词二:反腐

聚焦:“打虎拍蝇”剑指何方

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2月份,中央集中查办了十余名省部级涉腐高官,“打虎”不收兵的态势,无疑也让反腐话题的高热度在全国两会上延续。

十八大后的两年多,80余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十余万党员干部受处分,除了党政系统,反腐风暴还深入到国企、军队、高校等领域。中国反腐上不封顶、不设禁区,引来全球瞩目。

2015年的“打虎拍蝇”将剑指何方?此外,包括纪检体制改革、官员财产公开、“裸官”监管、反腐立法等等,反腐“治本”工程怎样推进?这些无疑将成为2016年全国两会的高热议题。

关键词三:新常态

聚焦:GDP增速如何设计区间

2016年中国的GDP目标如何设定?这是国内外舆论关注本次全国两会的焦点之一,而回答这个问题,“新常态”或是2016年两会的高频词。

201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4%,这一增速创下了1990年以来的新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特点也再度凸显。

年初,31省份亮出今年GDP预期目标,其中29个省份均明确下调了GDP增长目标。与此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质量和效益,更加强调改革创新,更加关注改善民生,这些成为各地设计经济发展目标时的“新常态”。

作为牵动着13亿人的庞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如何适应“新常态”,如何在“新常态”下转型成功?2016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将再度会商“解题思路”。

关键词四:依法治国

聚焦:法治中国如何坚守“公平正义”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并提出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作为新时期中国“四个全面”发展战略之一,依法治国如何在今年全面推进,这是外界关注此次全国两会的又一焦点。

从呼格吉勒图案昭雪,到最高法巡回法庭挂牌,中国司法改革的步伐令全社会高度关注。就在两会前夕,公检法的深化改革方案接踵出台,司法改革正按照四中全会的“顶层设计”紧张施工。

今年两会期间,备受关注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将在本次人代会审议,“法”将注定成为今年两会的关键词。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元年,人们期待,“依法治国”这四个字,可以是每个公民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可以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得到的公平与正义。

关键词五:一带一路

聚焦:区域协同如何破除利益藩篱

每年年初召开的省级地方两会,可谓是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的预热与吹风。如果从今年地方两会上找全国两会的热点,“一带一路”将不可或缺。

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一带一路”成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配”,31个省份均针对“一带一路”的建设亮出地方版的对接举措。

作为一项同时关系中国内政与外交的大战略,“一带一路”提出至今已近一年半。面对国内外关切,“一带一路”将有哪些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这亦是国内外舆论关注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

其实,不光是“一带一路”,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有分析称,中国经济将在今年正式开启区域协同作战的“大棋局”。不过,既然是协同,如何破除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是外界聚焦的另一议题。

民生热点

关键词六:环保

聚焦:“美丽中国”如何驱霾除污?

近年来的两会舆论场中,如果找一个与中国国土上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这个话题非“环保”莫属。

过去的一年,“APEC蓝”一词因承载中国民众对清新空气的期待而远播四海,而今年春节期间,大江南北数十城市的PM2.5爆表,让“春节霾”成为舆论争议话题。

如何驱散雾霾,留住蓝天?这是近年来,民众对于全国两会环保议题的最现实关切。

其实,除了大气污染,去年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近六成地下水水质差,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达19.4%。

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也写入党章。但是,在应接不暇的环境污染数据曝光之后,中国的“美丽”愿景该如何变成现实?依旧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议题。

关键词七:户籍改革

聚焦:一纸户口如何剥除福利捆绑

同样是牵涉到每个国人的切身利益,2014年,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式拉开大幕。

取消农业与非农户口界限,破题城乡二元壁垒,特大城市可积分落户,引导人口“梯度转移”,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此轮户籍制度改革凸显出渐进特点,但是,作为一块“硬骨头”,户籍制度改革前路依旧艰辛。

一边是城镇化大潮中,进城群体难以在购房、教育、医疗方面获得同城待遇,一边是北上广等大城市迫于城市承载力以户籍设限,一纸户口牵动着太多利益博弈。

户籍制度改革难,难在附着在户口本上的地区公共福利差异,然而,在中国的区域间、城乡间发展失衡的背景下,户籍如何与福利剥离?可以预见,这亦或是两会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八:养老金

聚焦:“并轨”后的养老疑问

今年1月,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开始按个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按个人缴费工资的4%缴纳职业年金。

此前的省级地方两会,20余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并轨方案并抓紧落实该项制度。

虽然国家层面的改革方案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舆论围绕此项改革的讨论却没有降温。

诸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待遇是否降低?平均工资是否上涨?企事业职工“待遇差”是否会缩小?延迟退休何时启动?“并轨”之后,因养老而产生的疑问与争议,也料将成为2016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九:创业

聚焦:中国式“创业潮”前景何在

从去年全国两会以来,李克强不下十次公开谈及创业问题,更是宣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

去年以来,中国政府也推出一系列举措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再度取消及调整2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对小微企业定向降准、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利好政策激发了社会的创业创新动力。

在政策引导下,中国式“创业潮”前景如何?政府如何为年轻人的创业梦想扫清路障并保驾护航?2016年的全国两会,这一话题期待代表委员们的讨论。

关键词十:价格改革

聚焦:改革如何破除“一放了之”

去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改革能源、交通、环保等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2015年,国家发改委宣布放开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从铁路运输到民航客运,从房地产经纪到小区停车,改革速度令人吃惊。

价格放开会不会导致价格大涨?一些领域的价格乱象如何治理?价改会不会进入“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伴随着更多领域的价改推进,这一关系民生福祉的改革,也料将成为2016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议题。

更多全国两会精神热点资料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全国两会精神学习心得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社会保障是关乎基本民生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制度安排,也是公众关注度最高、反映最敏感、聚焦最持久的重要民生领域。经过近30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负责、单位(集体)包办、板块结构、单一层次、封闭运行格局转化成为现在的政府主导、责任分担、社会化、多层次化。 “十二五”(2011-2015)可以说是新型社会保障体系从长期渐进的试验性改革状态走向成熟、定型的重要过渡期,“十三五”(2016-2020)必定要步入成熟、定型发展的新阶段,即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并真正踏上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中国式福利国家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全国两会精神内容心得体会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3月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介绍会议有关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陈婧提问。本报记者 赵迪/摄

今天,全国两会拉开帷幕。这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其实离你我并不遥远。不管是国家大政方针,还是具体的措施规定,都可能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两会上的关键词,如“双创”“住房”“二孩”“收入分配”等,莫不与青年的生活与发展息息相关。围绕教育、住房、生育、求职、创业等青年共同关注的话题,我们请年轻人来谈谈他们对两会的期待。

■并不是让人人都拥有北京户口、上海户口或者广州户口,而是不管你的户口在哪里,在基础公共服务方面,都能够以公民的身份一视同仁

■政策也不妨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支持银行向职业前景良好的年轻人放开贷款,他们或许缺乏财富的积累,却都有着对美好未来的预期

■一个农村孩子恐怕很难理解《小时代》里的“青春感”,一个出身优渥的青年或许也很难因看《平凡的世界》而感动落泪,这种差异折射的是阶层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关于二孩政策下女性生存境遇的讨论,能超出单纯的、传统的“保障妇女权益”的言说层次,而纳入突破中国社会发展瓶颈的大视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全国两会3月3日和5日开幕公告

全文共 137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分别于2016年3月5日3月3日在北京开幕。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懂中国须先读懂“两会”,观察中国须先观察“两会”。今年的两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和思维环境中。

2016年中国两会,承载着“十三五”开好局的使命和2020年全面小康“倒计时”的压力。

随着中国官方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经济“新常态”等新理念、新思维,经济、民生、环保、反腐、军事等近年来的两会热门话题被赋予新内涵。读懂这些热点背后的含义,也就读懂了中国的政经“密码”。

经济“速度”如何调

虽然中国高层多次强调“不唯GDP论英雄”,但这项数据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中共高层已明确提出,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十三五”开局年的中国经济如何“起跑”,势必成为外界研判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窗口。

习近平曾在讲话中指出,制定好方案是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而随着供给侧改革从“权威人士”的论述,逐渐变成地方经济和部分产业“去产能、去库存”的现实压力,今年两会中国政府将为此开出何种“药方”,引人关注。

民生“短板”如何补

除了守住经济发展的“底线”,“补齐短板”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规划”的重点。从层层立下“军令状”到22省份考核扶贫成效,中国官方未来五年的脱贫攻坚布局已日渐清晰。每年减贫1000万人“硬任务”的背后,是中国各地迥异的发展条件与脱贫难题。今年两会,北京需要特别倾听欠发达地区代表委员们的声音,这将使“精准扶贫”等政策的落实更接地气。

民生问题与民众“获得感”紧密相连。每年两会,一些经深入调研形成的提案议案,都会成为与会者讨论的焦点。这些来自一线的有益经验与因应之策,将有助各地的政策制定者相互启发,并辔而行。

环保“红线”如何守

中国民众对提高环境质量的热切期盼,让“环保”成为近年两会的热门话题。习近平就“十三五”规划建议稿重点说明的九个问题中,有三个与环保有关。由此可见中共高层对绿色发展的重视与决心。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中国对未来的发展划出多条环保“红线”,措辞严厉。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离不开民众观念的更新,更需要产业改造、技术创新、治理制度等多方位共同发力。

反腐“杂音”如何破

今年初,中国官方媒体发出“反腐败可能会面临腐败‘反制’”的警报。人民日报刊发系列文章,驳斥“反腐败导致干部不作为”“反腐应当缓缓手”等杂音。这场“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的斗争面临复杂形势。

中央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已明确提出,力度不减、节奏不变,持续保持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2016年元旦以来,已有至少6位部级以上老虎“落马”。今年两会的反腐话题,自然少不了“力度”与“节奏”两大反腐关键词。

军事“战略”如何说

军事话题每年两会总能成为关注点。2016年开年,中国军队改革动作频频,加之去年中国领导人裁军30万的承诺。在中外记者云集的两会舆论场,中国需要耐心解答,传递“和平崛起”的自信与声音。

岁末年初,习近平两次授旗致训词,提出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从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到五大军区,人民大会堂的录音笔和镜头,将记录下解放军代表以新身份首次亮相两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全国两会观后心得体会

全文共 4241 字

+ 加入清单

初春时节,北京金融街亚投行总部大楼前的巨型泰山石徽标处,不时有路人驻足拍照。

这个由中国倡议、57个国家共同出资筹建的大型多边开发银行,正吸引全球关注的目光。如同这块重达数十吨的巨石透出的寓意,当今中国正以坚如磐石的力量为世界所感知。

综合国力稳居全球第一阵营,一跃成为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居首位……过去5年间,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砥砺奋进中站上了新高度,在世界舞台上格外亮眼。

历史见证辉煌,未来承载梦想。

在“十三五”开启、决胜全面小康大幕拉开之际召开的全国两会,将向全国人民交出振奋人心的“成绩单”,向世人展示勇于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从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拼搏奋进的中国力量。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腾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巨轮劈波斩浪,沿着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既定航向激流勇进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过去几年,世界经济在曲折中艰难复苏,国内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国际上时有中国经济“硬着陆”“崩溃论”等唱衰之声。

风疾方知草劲。面对复杂形势和空前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谋定后动,不断丰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跃升,交出一份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亮丽“成绩单”,开创了发展新境界。

“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2014年GDP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初步评估,‘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发展目标能够如期实现,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说。

增速换挡,发展脚步更稳健--

“十二五”期间,“中国号列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年均约7.8%的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依然领跑,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四分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稳定之锚、动力之源。

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十二五”期间,中国蝉联第一制造大国,成为最大贸易国,并连续多年稳居最具吸引力投资目的地之首。

埃塞俄比亚的首条轻轨,英国新一代核电站,印尼的“中国造”高铁,欧洲地铁上的华为手机广告……中国不断为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也为自身发展开拓出广阔空间。

经历换挡,中国经济发动机依旧动力十足;换挡增效,中国经济发展步伐愈加扎实稳健。

“我们相信,中国仍是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增长故事,并将继续提供令人兴奋的投资机会。”美国《福布斯》网站的一篇文章说。

结构调整,发展姿态更协调--

2月18日,中国银联云闪付正式开通支持苹果支付服务。“中国成为亚洲首个上线苹果支付的国家,这是苹果公司全球最大规模的移动支付推广。”苹果支付副总裁珍妮·贝莉道出了中国市场对跨国企业的巨大吸引力。

如今,服务业发展撑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人均GDP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城镇化率升至56%,消费超过投资、出口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评价:“中国正进入增速放慢但更加平衡和可持续的增长轨道,这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新常态。”

动力转换,发展后劲更充沛--

从嫦娥登月、蛟龙探海,到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从首架国产大飞机下线,到中国高铁里程跃居世界第一,从阿里巴巴、腾讯等跻身世界十大互联网企业,到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

过去5年,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令世界瞩目,创新驱动作用日益彰显,研发投入跃至全球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高到55.1%。

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李扬认为,在努力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含金量”更高。

民生改善,百姓更有“获得感”--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党中央掷地有声的宣示,也是贯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不减反增;城镇就业年均新增1286万人,居民收入增速接连“跑赢”GDP;2011至2014年,累计减贫5221万人;高考、户籍、司法等事关公平正义的民生改革节节推进……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中,全面小康的梦想正照进现实。

“5年之变,刮目相看。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汇聚起了亿万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奋勇前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新发展理念引领开创新局面--党中央治国理政新实践取得丰硕成果,一整套理论体系在重大布局中渐次展开

2014年5月10日,对于中国最大的隧道掘进设备制造商--中铁装备而言,是个不平凡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公司考察,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也正是这次河南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用“新常态”定义中国经济大势。

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后,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重大判断。

“对我们而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要抓住机遇,走以创新促转型的道路。”中铁装备董事长李建斌说,他们相继研制成功矩形、马蹄形盾构机,市场空间大为拓展,在全球经济的“寒冬”中强势逆袭。

站上新台阶的中国也遭遇“成长的烦恼”,经历重新调适的艰辛--

环顾全球,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震动中持续调整,各经济体发展呈现分化态势,中国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渐削弱。

反观国内,中国经济增速逐渐回落到个位数平台,传统产能过剩、人口红利消减、资源环境遭遇瓶颈等问题凸显。

“当今全球科技变化日新月异,必须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才能求新求变求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

大盘谋局,首在度势。

这是新的发展方略--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和不断涌现的新矛盾新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新的发展方略总揽全局,为中国发展航船开启新的历史征程。

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蓝图;全面从严治党向腐败开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顾海良教授说。

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到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从反腐倡廉到制度建党……新的发展方略引领改革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方位提升,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这是新的发展路径--

创新驱动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神州大地创新潮涌。

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成为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度出发的新引擎。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指引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方向。

“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就是指导全国上下协调行动的总要求,企业发展有了前进方向,我们心里也有了谱。”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公司董事长任沁新说。

旧的发展模式逐渐被扬弃,新的发展观、政绩观正在形成。

“从唯GDP论英雄,到环保、扶贫、政务公开等更为全面多元的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就是要引导各级政府转变发展理念。”迟福林说。

决胜全面小康新征程--补足发展短板,打开全新空间,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汇聚起推进改革发展的澎湃动力

主要靠种粮卖钱过日子、孩子天不亮就要起床走几公里山路去上学……这是山东沂蒙革命老区待脱贫的重点村--临沂市费县崔家沟村的现状。

“我们将拿出最强的力量抓扶贫攻坚,今年将以实施包括崔家沟在内的贫困村易地搬迁为突破口,打响扶贫工作第一战。”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委书记林峰海说。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如果说过去5年中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那么今后5年中国则面临更为艰巨的“重要一跃”--到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也被视为中国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

号角吹响,决战决胜。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

目前,全国依然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四川6省区贫困人口均超过500万,贫困问题仍十分突出。

按照中央部署,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政策兜底等方式,到2020年将实现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闯关夺隘,实现跃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新动能。

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能否保持中高速增长是重大考验。

全国政协委员、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说,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非比寻常的关键时期,未来改革的核心应是在供给侧入手推动新一轮制度变革和创新。

继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任务后,春节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又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确定今年的工作重点。

“把准脉、下准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迟福林表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战役已经打响--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改革举措正不断推出。

高盛高华公司经济学家宋宇预计,今年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加快,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将更加坚定。

“只要企业有活力,产品有竞争力,经济就不会出现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牛弩韬认为,成功的改革将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企业活力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将迎来更好的前景。

当下,是历史的延续,又是未来的历史。

五大理念,指引发展走向--

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中国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格局重塑,打开增长空间--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构筑新的增长极。

扩大开放,全球配置资源--

建立丝路基金,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在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中,不断凸显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担当”。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具有较强的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可谓有时有势,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巩固向好势头。”系统研究中国国情30多年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中国将续写新的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