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对鲁迅的印象作文经典20篇

导语:鲁迅,是一位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政治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小编为大家收集鲁迅的故里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3926

作文

1000

鲁迅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一进入步行街,一个巨大的石碑引入眼帘,上面刻画着一个抽着雪茄的鲁迅。鲁迅故里四个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石碑的主色调是黑白两色,令人眼前一亮。前面还有几座正在嬉戏的儿童,和一位教书先生。

一直往前走,左侧又是大字,还是金色的,上面刻着“民族栋梁”。而右侧便是鲁迅故居了。进入鲁迅故居,你会发现它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还有可能迷路,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可想而知,当时鲁迅的家庭条件是多么好。大家总是认为家境贫穷的人学习可能会更刻苦一点,功成名就的肯定是他们。其实,也有些例外,比如鲁迅就是其中一位。

接着我们来到了在鲁迅故居算是非常著名的一处景点——三味书屋。这就是曾经鲁迅读书的地方。里面有几套桌椅整齐的摆放着。鲁迅先生的座位在角落。接下来,我们将要跨越时空了,在鲁迅的桌子上,刻着一个“勤”字。这大家肯定也知道这个故事,也就是鲁迅在小时候,经常迟到,常常要收老先生的批评,所以才会在桌子上刻一个勤字的。在这勤字中似乎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看看旁边绿色的小河,就像翡翠一般。在小河之上,有着几艘乌篷船。船上有着乌漆墨黑的船篷,在水中游荡,像黑鳞片的小鱼,但又看上去有许些破旧不堪,充满了历史的味道。

这里充斥着整个绍兴的文化,也充满了绍兴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西湖印象高中生作文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总听人说“印象西湖”、“印象杭州”,似乎杭州就是一个活在印象里的城市。于我而言,杭州大概不过是印象,但于大多数人而言,杭州与西湖更是一个代号,代表着人文、休闲与江南。

之所以说它对我来说是个印象,是因为我活了十多年,却还没去过几次这个近在咫尺的城市。尽管爸爸一直坚持说我2岁时去过那里——都十几年了,谁还会记得——我仍坚持着我与杭州之间的距离。不过这个与我想象中的美好城市相去不远的地方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因为如此,在离最近一次杭州行十多天后的今天,我还是决定要记下点什么。   人们都会有一个共性,对于一些近在咫尺的事物总是不懂得珍惜,大概是以为太过平常,所以往往忽略掉。杭州于这里的大多数人而言大概也是这般,可我不这么想,因为太过相近不错哦 不错哦 你也可以投稿,杭州于我,会有一种故乡的感觉,大概是因为同在一个省份吧。 说到杭州,大概所有人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西湖吧。是的,西湖可以说是杭州的代名词,甚至是江南的代名词。说到杭州,所有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西湖,而提到西湖,人们会想起什么?是断桥?苏堤、白堤?还是三潭印月?抑或只是那一池荷花,几株翠柳?也许都会有那么一点。西湖是一个与印象有关的湖,作为普通游人的我是这么想的。不错哦

之所以要写“西湖印象”,而不是“杭州印象”或者是别的什么印象,原因其实很简单。杭州是一个太宽泛的概念,除了西湖,还有西溪,浙大以及一系列现代化的标志,但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西湖。现代化的建筑,可以在上海、香港之类的城市寻到,西溪之类的湿地,江南该不会只有一处,而浙大一般的校园,其它地方也会有。只有西湖,是印在一代中国人心中的杭州印象。如西湖般的湖不是没有,但没有一个能成为一个城市,及至一个省份的心脏。西湖之美,大概就在于清晨沿湖晨练的老人,夜晚湖光灯光的交相辉映,那是一个湖与一座城市的和谐。

我是喜欢,及至贪恋这份和谐之美的。在西湖边的亲水平台上,在湖心亭岛的石头岸上,处处可见水中悠闲自得的游鱼。它们自由地在岸边来回游动,等待游人投下的饼干与面包,有人伸出手去抓,总是被它们机灵地溜走,待手缩回水面,鱼儿马上回到原位。在这样一个灵秀的湖里,连鱼儿也沾上了些许灵气。

而断桥、白堤、苏堤、雷峰塔之类的地方,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对于历史的触动。试想,若是没有背后动人的传说,只剩下一个空洞的摆设,这样的事物会是多么的无聊。任何一样古迹的存在,都不会单纯地因为它的年代而显得珍贵,那些珍贵的事物,其背后或多或少会有动人的传说或是扣人心弦的故事。那里面,是历史在经过漫长岁月以后放出的微妙反光,它吸引着人们去寻访,去探索。也许,因为有了背后的故事,这些文物古迹才更显得珍贵。也许,西湖也是因这古老而又神秘的历史而有了别样的底蕴。不错哦

西湖与杭州一样,是人文的。人们从天南海北赶到这里,只为在这里看到他们印象中的西湖。人很多,自然就有了西湖的味道。看风景的人,其实自己也成了风景。

正如印象中的西湖,又成了新的影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鲁迅的朝花夕拾读书笔记大全

全文共 1892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的童年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们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鲁迅一样的。鲁迅和我们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朝夕拾》是鲁迅先生对早年生活的一种追忆,里面有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也有他对老师和朋友的记忆。很早以前我就读过里面的《藤野先生》一文,对他描写的那个又黑又瘦,教学严谨的老师印象深刻。

读书的时候就读过鲁讯先生的文章,这篇文章里“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对这一段我印象深刻从这篇文章里学习鲁讯先生的写作方法。

这一篇是叙事散文,从文中充分表现出鲁讯先生的爱国精神,因为无法苟同于当时中国人的态度,为了唤醒、拯救当时已经麻木的中国人,他也在此时改变了学医救国的初衷,虽然从此与藤野先生分别,但藤野先生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和真挚无私的爱给了鲁讯先生极大的鼓舞。“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于是点上一支烟,又继续写此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鲁讯先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___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奠基人。从他的文章中不但可以学到文学写作技巧,还可以从中学习,他的高风亮节情操和那无畏的___精神。

我喜欢的中国作家,除去三毛,就是鲁迅先生了。这本书当年出版时拟订的名字是《旧事重提》,想来是鲁迅先生嫌题目太直白,便改成了《朝花夕拾》,在此书中,当然也有鲁迅先生一贯的讽刺辛辣,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老年人回忆往事时的脉脉温情。

书中的十则故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藤野先生》,这故事,当时,中国在邻邦日本的心中的确是一个弱国,可是,当我看到《藤野先生》中的那一段话,便没有来由地心痛起来——“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让我想起在郁达夫先生的《沉沦》中,那个在心中默默呼唤着“祖国啊,你怎么不快点强大起来,你的儿女在这里受苦那!”的留日少年。这种国人,希望祖国强大而不去努力,只是无助地祈祷,让人不仅怜悯他。但是那些看着自己的同胞在影片里被杀头,而且还与日本人一同欢呼的国人,那种骨子里的麻木不仁,不仅可怜,而且!可恨!读了这个故事,让我联想到了在中国抗日战争以前,有一位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来到了中国,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救死扶伤”成了他的最高使命。在面对即将爆发的战争时,他也毫不退缩,丝毫没有回国的意愿,而是坚持留在了中国,最终在为病人手术时不幸被感染,不久便离开了人世……

藤野先生和白求恩医生,他们都为了自己的使命拼搏着、奋斗着,而且有着超越国界的博大胸怀。这不仅让我感动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但是,日本人,也不是全部都不知道“尊重”二字为何意,作者在此则中更着力描写的,是藤野先生严谨的教学作风,对作者真诚的关怀,还有,对于中国,对于“人”的热爱。作品的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作者对这位恩师的赞扬与牵挂。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耐心辅导,是希望将日本精湛的医学技术传入中国,为中国的人们治疗身体上的疾病,在此,藤野先生将医术还原到了它本来面目——为着所有人的健康而学医,而不是以自己个人的利益为目标,着实可敬!

在文章的末尾,鲁迅先生写他至今,仍然被藤野先生的影子鞭策着不断地“写为‘正人君子’所厌恶的文字”,又一次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敬佩。

其次,《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原本培养孩子孝心的《二十四孝图》,竟然在孩子心中留下可怕的阴影,使其觉得“白发的祖母,是和我不两立的人”!

《二十四孝图》,和《风筝》(《呐喊》鲁迅所想表达的实际大同小异,这可以说是旧中国教育制度上的欠缺,难道这不是中国的弱点所在吗!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以笔作枪,字字掷地有声,这本(朝花夕拾),虽是回忆性的散文集子,但丝毫不改其风貌,对于作品中所指出的旧中国的弊端。

在过往的日子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太多屈辱的历史,而如今,在祖国繁荣富强的今天,身为国家未来栋梁的我们,怎能不为了中国而去努力呢?

暑假中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十分的优美。在这组文章里,作者追怀青年时代的往事,既描写了他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的怀念,又真实地书写了戊戌变法和辛亥___前后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所经历的种.种生活,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旧社会。其中写了许多关于少年儿童的事,使我在读文章时,仿佛也在品味着自己的生活。

朝花夕拾是一篇好文章,值得每一个人去看,去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对老师的印象日记150字左右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敬爱的老师,我想对您说,您辛苦了, 谢谢您这么用心的把我们从一年级一直带到三年级。您把您的知识毫无保留的的传授给了我们。

当我们读书的时候,您一直陪在我们身边,遇到有不认识的字,您是那样温柔的告诉我们,手把手的教我们读书写字。老师,您就像大海,我们是一条条小鱼,我们在您的怀抱里快活的玩耍。每天

放学的时候,你总是让我们先走,您把教室的窗户、灯、门关好以后您才走……

老师,其实我有千言万语想对您说,只是不知从何说起,老师,我们就像一棵棵小树苗,是您辛勤的浇水、施肥、修剪,让我们长成一颗颗粗壮的大树。

老师,谢谢您,您辛苦了,你每次都带着灿烂的微笑来给我们讲解难题,我想:您一定很累吧,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回忆鲁迅先生读后感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打开这本书,翻阅这篇文章时,就有一股文学的香气袭上心头。细看,是鲁迅先生的事迹。

这位伟大的革命家,一生中全部精神都投入在文学,他无时不刻都在捍卫国家。他没有真枪实弹,但是,笔是他最好的武器。

花开花败,人物是非,他总是拼命工作。

正如文中所述: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写文章,街上的车嘟嘟叫起来了,鲁迅先生仍旧坐着

他让我感受到那种博大的精神,孜孜不倦,全神贯注,那种投入的精神是不灭的,像盏灯,照亮了人的私心,人的懒惰,人所拥有信念上的不坚定,这所有,一切的一切

鲁迅先生的无私让开拓了创新的路。

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

而我明白,死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虚度光阴,花,可以几个轮回的生、死、盛、萎。而人呢?只有这70、80年光阴罢了。而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人民服务中!

我为这位伟在惋惜,他毕生都在工作,可曾有几次真正休息,他失去的太多了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

鲁迅先生病逝

读到这,我思绪混乱,鼻子酸了,为鲁迅先生的逝世感到哀伤,他的事迹让我懂了许多,许多。从一个孩童长大

天底下哪里有天才,只不过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我在工作罢了

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或者别人脑海里最深刻的一件事,应该都是上哪玩,父母给你拍照片从你脑海里最深刻的一件事一定是快乐的儿,而我脑海里最深刻的一件事却是痛苦的,但却令我久久不能忘记的最深一件事。

我最深刻的一件事,久久不能忘记的事是我第一次记得我犯错,我父亲凶狠的像一个狮子一样似的骂我,因为这是我大脑第一次记着我父亲骂我。也是唯一一次我父亲那么严厉地骂我。也是我有记忆的状态下,第一次哭的那么惨那么伤心,眼睛也是整整疼了两天,眼睛非常非常大的肿了起来,原因是我在幼儿园有一次做数学题,我为了当第一没写两道题,这是我当了第一我就非常非常高兴。跟我爸爸和妈妈说,可我父亲却那么严厉的骂我。

从那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在幼儿园做题的时候再空一道题,因为每次要空的时候都会想起我父亲那么严厉的骂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印象黄山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喜欢云雾环绕的庐山,有人喜欢雄伟的八达岭长城,还有人喜欢美丽的仙女湖,而我喜欢高入云上的黄山

得知要去黄山,我激动不已。到达以后,初入山门,印入眼幕的是一片翠绿,山门里有着千奇百怪的古树,有的像弯着腰的老人,有的像战士一样笔直的矗立着,还有的像小孩在玩耍,有些小灌木丛像孔雀开屏一样。

走在小石铺的路上,转眼间就来到了山脚下,这里真美丽。小鸟在老树上唱歌,有些松鼠从树上蹦了下来,像在欢迎我们,有些树弯在了一起,像一拱门,这可真像仙境呀。我太开心了,想不到这么好玩,见到这一幕,游客们纷纷拿起了相机,把他们照了下来。

顺着石阶走我们来到了石桥上,顺着石桥左看,是一道大瀑布,像从银河上流了下来,真壮观,还时不时有一些水飞溅到我们身上,可真凉快呀,顺右看,我们看见了黄山镇的全景,可真美,游客们都叫了起来。

走在石阶上,我们来到了黄山最有名的"迎客松"一到山顶这里云和雾非常多,仿佛我们在仙境,一大片的迎客松仿佛在像我们招手,这可真美丽呀!游客们尖叫起来,在人群中我来到了最大的迎客松,它有五楼那么高,要五个人围起来,真壮观,它两枝向前,主干也向前像是在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我不禁发出一声惊叹“黄山真美呀。”

这次我来黄山看到了很多的迎客松和美景,爬山的辛苦也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印象最深的一个人高中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语文班,有又高又瘦的任可馨,有学习认真的张婧,也有天真有趣的肖一依。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田皓翔。

他长得胖胖的,身材高大,长长的头发如鸟巢,一双浓黑大眼就像熊猫的眼睛。

那天在上学的路上,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进了一旁的便利店。我往店里一探,一个胖胖的男孩正在货架前一本正经地挑选着泡面——不是田皓翔还有谁?

我上前一拍他肩膀:“田皓翔,你又在买泡面。”“没吃早饭,有点饿,你吃了吗?”“没。”“那一起吧。”他将手中的方便面塞到了我手上。见他如此真诚,我只好残忍收下。他比我想象中更慷慨大方,还塞给了我一瓶果汁。我虽然嘴上礼貌拒绝,却不由自主将书包打开让他放了进去。

到了教室,田皓翔眉飞色舞地先掏出一碗泡面。老师惊奇地看向了他:“皓翔同学,你在干嘛?你没吃早饭吗?”皓翔同学点了点头。随后在老师的首肯下,他将泡面打开,疯狂倒入调料包,还加了几根香肠,再倒入热水,封印三分钟。在等待期间他打开一瓶冰红茶,慢慢喝着,时不时发出“啧啧”的声音,面容严肃,好似在品茶。

不久,泡面碗传出了芬芳十里的味道,让我垂涎三尺。

这时,只见田皓翔小心揭开盖子,将其折成碗状,盛一点泡面在其中,如喝汤一般,把面送入口中,嘴中发出赞叹声!

我被他的吃泡面方式所征服,这简直开拓了我对泡面的新认知!从此送他一个雅号:泡面哥。

称他“泡面哥”也不是因为他泡面吃太多了——他总共在教室只吃过三次。可是他吃泡面的方式实在很讲究。除了前面所说的把面放在盖子上吃,他精确计时,每次泡泡面都会严格遵守包装指示泡三分钟,一分一毫不差。他还发掘出了创意丰富的搭配吃法,比如海鲜面加旺仔牛奶,酸菜面加凤爪,牛肉面加香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有机会你可以来看看我们这可爱的“泡面哥”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怀念鲁迅精选作文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自嘲》,也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学完了关于鲁迅先生的第五组课文,使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出版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他被毛主席评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一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他的一生,写了无数文学作品,他们犹如一颗颗炸弹,在反动势力中爆炸、燃烧。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与反动势力做斗争。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敬佩的人。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一生以笔为工具,工作了一生。半夜三更的时候,多数人已入梦乡,鲁迅先生顶着深夜的寒冷,在微弱的灯光写着鼓励青年作者的回信。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怀念的人。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面对反动势力他毫不惧怕,竭力与他们斗争,面对积极向上的青年,他却十分温和,尽力的给他们帮助,我想这就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含义吧!

[怀念鲁迅精选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印象最深的那个人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们,听我的,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毛主席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要有恒心,多下苦功”……,眼前这位年满70岁性格开朗,长着一头精干而整齐的短发,嘴巴只要一张就会很投入的滔滔不绝地开始演说的个头高挑的女子正是我的奶奶,她是一个“管奶奶”,但亲人邻居都很爱她。

一天,“管奶奶”正在公园里散步,突然一个男青年走过来,把刚喝完的牛奶瓶扔到了地上,奶奶一把抓住了他,对他说:“小伙,请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男青年瞟了她一眼:“你管得了吗?切!”奶奶笑了笑,说:“你不捡,我这个老人家来捡”,过往的行人看到了,都说男青年没有素质,男青年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奶奶内心很高兴,便又去走她的路了。

奶奶管的小事可多呢。最近几天我咳嗽了,奶奶就说:“你啊,可不要老是吃零食,看你现在,咳的我都心烦了。”楼上的弟弟最近几天老流鼻涕,奶奶便对她妈妈说:“你给孩子穿的有点少了吧,以后多给他穿点,特别是脖子后面和肚子一定要护好”

她还很关心我的成绩。我今天考试,中午回到家,她便问我:“数学好不好,科学好不好,我只好对她说:“都好、都好。”奶奶才放下一点点心,担心说多了我厌烦,又在我耳旁低语:“你下午要考语文,一定要细心,好好写字,不要空下题、落下题……”。

奶奶上管天,下管地,大到邻居关系,小到一个喷嚏,但我却很爱这个“管奶奶”。

这就是让我最印象深刻的好奶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一位印象深刻的老师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七年级开学了,初中生活也开始了,家长们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安顿好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我们收拾好东西来到了教室,坐在座位上议论纷纷,满怀期待的等待着班主任的到来。

他(她)到底长什么样呢?

不一会儿,只听见清脆的高跟鞋声越来越近,来了来了,哇!好漂亮呀!同学们都赞不绝口并瞪大眼睛看着班主任。都说时光对于女人来说是把剑,可时光匆匆流逝,却没在这位老师的脸上留下任何痕迹。

她是那么的高大而美丽,有着美妙的鬓发,大约三十多岁,每天穿着不相同而又漂亮的衣服给我们上课,说话时温柔而优美,微风吹着她那金灿灿的黄发,犹如“天女下凡”了一样。

她对待事情很认真,错了就是错了,对了就是对了,从不偏向谁。

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写作文,同学们都在认真的打草稿,而我却在津津有味地看课外书,老师看见了,把课外书给我收了,还说我不认真写作文,于是我嘴里嘀咕着:“看课外书怎么了,看完再打草稿不行吗?”老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说道:“现在是让你们写作文的时间,而不是让你们看课外书的时间,你们只有在作文写完了的情况下才能看课外书,其他时间不能看课外书。”吕老师把我的课外书收走了,我只好乖乖地写作文了。

还有一次是星期五的下午,全都是吕老师的课,她让我们听写字词,而我的笔却不翼而飞了,吕老师看见了,只见她下了楼,不一会,她手拿着一支笔上来了,走到我面前说道“:文静,我猜你的笔是找不到了吧,我这里有一支,给你用吧。”我正当要谢谢吕老师的时候时,她已经走到了讲台上…直到现在,我看见吕老师,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家人一样,身体也放松了许多。

吕老师很温柔也很善良,在同学们生病的时候,她总是跑在最前头,让同学们感受到温暖,全班同学和老师就像一个大家庭。

吕老师,谢谢你在这一年中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我记得你有胃病,所以以后尽量少吃辣食,少喝凉水,祝你身体健康,永远年轻美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印象徽庄作文800字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烟雨朦朦胧胧,给大山穿上了薄薄的轻纱,我们一行近四十人在吴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印象徽庄”,参观了徽州的建筑,不看不知道,看了才可以领略徽州建筑的魅力。

我们先参观了童学馆,在那里,我们看了徽州的介绍视频,岳博士栩栩如生的讲解,加上美丽的画面,我们仿佛回到了私塾课堂,更是感觉自己神游在魅力的徽州。

在童学馆,我们还学到了行拱手礼。我们拱手礼拜时需要两手打在一起,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面对圣人孔子的画像,我们一起虔诚的作揖行礼。出门是,我们还知道了过门槛时不能踩在上面,表示对主人的尊重。还有,男生出门的是时候应该先跨左脚,女生应该先跨右脚。

从童学馆出来,我们就直奔大戏台,那里是人们的人看戏的地方。我们也上了台,体验了一把演戏的乐趣。老师告诉我们,这个戏台历史悠久,从残缺的木雕上可以感觉到大戏台看天地,度日月的痕迹。老师还告诉我们,徽州最著名的戏是“黄梅戏”我们听了,立刻有人唱出了《女驸马》《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片段,悠扬又动听,嘿,同学们又收获了新知识。

告别大戏台,我们又来到宴会大厅,徽州婚房,然后去了藏今阁,它的上面还有四个大字,“必有余庆”,老师讲,积德行善之家一定会有福报的。走进大厅,哦,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厅,忽然,一股让人无法形容的香味涌进我们的鼻腔,这到底是什么香味呢?有人不接的问,导游不慌不忙的开口了,朋友们,你们闻到的就是百年沉木的香味。大家细细品味吧。说完,导游有深深的洗了几口气,我们边笑,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啊,闻到了桃花源的清香啊!”

就在我们刚要走出打听的时候,阿吴老师喊了一声,啊,同学们,你们看,这不是三英战吕布吗,我们不约而同的回头一看。果然,顺着阿吴的手指的方向看去,木头上果然雕刻了四个小人,分别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个结拜兄弟,他们正在挥舞着自己的武器,大战三国第一的武将吕布,此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阿吴的眼里很好,我们还见到了空城计,三顾茅庐等精美木雕。我们陶醉在三国的忠勇世界了。

离开藏今阁,我们来到了一座山水小亭子,小亭飞檐翘角,站在亭子里,视野顿觉开阔。举目向北远眺,之间一座山,仿佛一尊休息的卧佛,那大大的肚子,圆圆的鼻子,仿佛山峰的大耳朵,栩栩如生,而那蝙蝠山寓意着福在眼前,使人们悦目更加赏心。

山水徽州,印象徽庄,美丽的景使我终身难忘,我期待有机会还来徽庄,再体验中国文化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暑假里印象最深的事情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又漫长又炎热,但是我还是觉得暑假的生活还是很有趣、很快乐的。

暑假里,妈妈为我报了绘画和古筝兴趣班,我喜欢画画,我也喜欢弹古筝。我的绘画作品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还有几幅绘画作品老师给得了一百分。我是第一次学习弹古筝,邹老师表扬我学得快,很有天赋,就是需要能吃苦,需要静下心来踏实学,这样才能学好古筝。暑假里我学会了古筝的基本手法,还学会了《笑傲江湖》、《摇啊摇》等十几首简单乐曲的弹奏,我喜欢古筝那美妙的音律,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为大家表演的。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很多书,还经常带我去新华书店看书,新华书店的书真多呀,我看也看不完,有我喜欢看的各种漫画书、故事书……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看音乐喷泉,去水上儿童世界乐园游玩,还去了湖北的武当山,爬山,坐索道车,看日出,乘凉避暑,武当山的景色真的很美。

我最喜欢的还是晚上去广场滑冰、骑自行车,看露天电影,和同学朋友一起快乐的玩耍,暑假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最轻松的时刻,我们喜欢暑假的快乐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游岭南印象园作文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爸爸带我到岭南印象园游玩。幽深的街巷、缀满蚝壳的民居外墙,窄门高屋处,水塘和清溪穿街而过,青砖灰瓦的建筑充满古韵……这是一座原汁原味的岭南小镇,它将曾经的岭南民间的繁荣生活场景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园中各种岭南建筑错落有致,但风格统一。我们走进了一座大房子,只见门厅放着一个茶几和两把椅子,原来是用来临时接待客人的地方。过了接待室就是一个天井,天井的角落里有一个取水的井,井边放着一些洗衣服的工具,估计是洗衣服的地方。天井的左边是餐厅,正对着的是客厅,客厅中有一张大桌子,旁边分别放着几把椅子。顺着走廊一直往前走,那里有一道楼梯,楼梯是用木头做的,一踏上去就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沿着木梯走上楼,楼上的地板也是木头做的,房间看起来古色古香的,让人感觉很舒服。房间的前面有个阳台,阳台很大,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整个街道。街道的中间有一条小溪,小溪两边种着许多鲜花,在街道两旁,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子,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真像画中一样美丽。

我们来到了街上,街上有许多卖工艺品的店铺,比如玩具、剌绣、剪纸、扇子等,有很多地方特色的小吃,如牛腩粉、爆米花、龙须糖、竹升面、双皮奶、豆腐花等,有许多手工艺人,有的在捏面人、有的在画画,有的在做陀螺等,还有几个有特色的舞台,上演皮影戏、木偶戏、杂技等。

岭南印象园让我感受和体验了岭南民间传统文化,我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养成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读鲁迅初中2年级作文

全文共 1404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说:生物考试时怕遇到混乱的遗传题。数学考试时怕遇到复杂的导数题,而考语文的时候最怕遇见鲁迅先生的阅读理解了。

所以说,怕鲁迅成了我们这一代中学生的通病。你随意去做一个调查,肯定80%以上的同学都会说害怕在语文考试的时候撞见鲁迅的阅读。至于原因,大家都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生涩难懂,有些地方文白夹杂、有些地方用词生僻、有些地方还有“通假字”……

小生读书十余载,与鲁迅先生作品的接触也不算少了吧!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有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社戏》、《祝福》、《药》、《狂人日记》、《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稍稍地从记忆中整理一下,还真不少。而且他们每每摆放在教材中最显眼的位置。在我的印象中一本语文教材中必须得有一篇鲁迅的文章,否则它就少了一缕“灵魂”,这本教材也变得“轻”了。

与鲁迅打了这么多年交道,学了那么多篇他的文章,我们会很惧怕他。为什么?究其原因,有两点。一,他的文章中包涵的思想实在是太深刻了,我们这些未经世事,没有人生历练的中学生难得体会。二,我们所处的时代有所不同,我们看不到他所看到的,所以我们也很难理解他想说的,他想表达的。记得在初中学语文时。每当要学到鲁迅的文章,老师都会给我们提前打好预防针。比如,老师会说:“同学们,明天我们将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请大家提前做好预习。”我不知那天怎么了,和鲁迅杠上了。我用了整个晚自习读了《孔乙己》三遍之后,开始做教材后面的阅读习题。但我还是做不出。什么“孔乙己大约的确已经死了吧!”明明就是个病句,但它却还要我们分析这个句子。直到有一天我在一篇杂志上看到一个关于鲁迅的段子,后来我释然了。那个段子这样说的:读书的时候做一篇关于鲁迅的阅读,文章是这样写的“在我的记忆里,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阅读问题问“为什么鲁迅先生不直接写两棵树都是枣树。而要分开写,一棵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呢?”长大之后当了作家我明白了“老子爱怎么写怎么写,你管我!”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依我之见也很有可能是鲁迅先生写出难以理解之句的原因。若是这样,鲁迅先生还是很调皮的。又或者这些句子本没有什么“深意”,但出卷的老师非要说它有非常隐晦的“深意”,然后制成试卷,让学生去猜,而作者很可能根本没有这个意思。但鲁迅已故,他不可能爬出来说:“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们误会了。”所以出卷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周国平在有一篇文章中就提到这个观点—作者的作品中的一句无意的话或者一个随意的词语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读者经过反复的推敲和认真的思考,找到一番能自圆其说的说法后,就认为自己真正“理解”了。

写到这里,我并不是想贬低鲁迅,并不是认为他的文章毫无用处。相反的,我认为鲁迅的文章有深度,非常深刻,很有思想的。但这样的文章不是用来考试的,也不是用来让人进入高级学校的门票,它不是用分数来评判的作品,更不是用来发财致富的文章。它是用来唤醒民族尊严的,它是用来抚慰一些伤心的灵魂的,它是用来为苦难的人们那呐喊的旗帜。如今它出现在了应试教育下的试卷的阅读理解中,改卷老师利用者这一点点冰冷的分数来评判青年们对民族之魂的理解,这时对鲁迅作品的侮辱!这是对鲁迅文章的玷污!

倘若鲁迅在泉下有知的话,看到如今这类的社会现象,又要写出一篇深刻“难懂”的文章了。

[我读鲁迅初中2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悟鲁迅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一位在黑暗反动势力的压迫下绝不妥协的顽者,一位弃医从文,拿起笔杆,挑起拯救整个民族灵魂重担的革命家,一位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巨匠。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面对社会的黑暗,命运的坎坷,这位猛士,这位硬骨头的中国人,不向恶势力低头认输,义愤填膺,奋笔疾书,表达自己的激愤与不平,用自己强有力的嗓音发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呐喊。于是,浴血奋战,怀着满腔救国热情,与黑暗势力战斗,与反动势力反抗到底。

“这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黑暗的年代,你愿做第一个开拓者,为民族同胞开拓一条光明的大道。本在海外学医,即将成为救死扶伤的大夫的你,在目睹国人一次次的麻木之后,毅然选择弃医从文,用你那热血沸腾的心去唤醒每一个昏睡麻木的同胞,用你手中的笔杆去聚合这个离散衰落的民族。于是,你敢于直言,敢于用手中笔批判当代统治者的腐败与无能,敢于抨击出卖祖国,甘为汉奸的文人墨士,用你那“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真情去感染每一个迷失方向的同胞。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去挤,总是会有的。”懂得时间宝贵的你,会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即使卧病在床的你依然会日复一日,焚膏继晷地创作文学作品,你用尽全力要在有生之年,给后人留下更多启迪人心的作品,创造无尽的精神财富。于是,你极力推崇白话文改革,你写《阿Q正传》、《彷徨》、《呐喊》……反映当代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揭示了那个人吃人,黑暗无比的社会令人惊颤,号召有志之士同心协力点燃文学革命之火,照亮国人民主革命之路,改变这黑暗吃人的社会。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崇高而无私的你是社会的佣仆,你默默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着。严厉强势的你对待学生、青年是和蔼的,热心的,是一位慈祥宽厚的长者。于是,你用一丝不苟的态度替青年学生看稿子,交流心得,仔细阅读每一封寄来要批改的书信,即使最后重病在身,时日不多的你依然坚持在那古老破旧的书桌上批稿子。

虽然现在你已逝去,但你所代表的民族精神,你所具有的崇高品质,你所独到的文学见解,必将被人们一代代薪火相传,感动每一个后人,流芳百世。

时光荏苒,社会在不断变化,进步着,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精神风尚知道,但愿鲁迅这般勇敢无畏、惜时朴素、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愿社会涌现更多的“鲁迅”流传百世,造福于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人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魏颖欣

他是我最敬佩的人,但我从未跟他说过话,更不知道他的名字。

那是在暑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过暑假。在路上,我看到了一位交警叔叔,他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动不动,那时是冬天,寒风凛冽,非常冷。他穿着绿色的军服,上面还穿着黄色的马夹,穿着鞋子。他的行为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听妈妈说,夏天,不管天气多么炎热,交警叔叔顶着烈日站在那里,即便汗流浃背也不会动弹一下;冬天,不管天气多么寒冷,他依然毫不动摇地站在那里。

我看到的那个交警叔叔,此时脸色苍白,我隐隐约约地看见他的耳朵都被冻红了,可他连动都不动。我心想:“交警叔叔,他们真伟大,日夜不停地为人们服务,交警叔叔,你们辛苦了!”

妈妈告诉我:“交警叔叔,每次换岗前都要在自己的岗位坚持站立4个小时呢!”

从外婆家回来,大概是中午2点了。刚好,我看到了交警叔叔下岗的那一幕,他一瘸一拐地从岗位上走了下来。真是让人感到既心酸又心疼。

最后,我想对陌生的交警叔叔说声:“您辛苦了,交警叔叔,谢谢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我眼中的鲁迅先生的作文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请容许我先收敛一下沸腾的心绪,让我再梳理一下杂乱的文思,我要向人世间搜寻那最铿锵、最芬芳的词句,向你再叙他奇伟的平生。 记不得是第几次提及鲁迅先生的名字,心中却仍是初识一般的激动,那跳动的文字呀,又在我心头流淌了:“希望是附属于未来的,有未来,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他是黑暗中的明流。在那“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世界里,铮铮傲骨的他,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审视这个世界;以一种鹰般犀利的目光傲视那群无耻的政客。他恨、他怒、他诘问、他嘲讽,他那烈酒般的文字呀,浇灌整个中华大地――他期望民众的觉醒。

他是浊夜中的明灯。他告诉青年们光明的所在,他指点后来人要“走自己的路”,他殷殷诲导,他谆谆规劝。他问苍天也问自己,这世上还有没有吃孩子的人?或许还有。于是,他义无反顾,奔走呐喊:“救救孩子!” 他更像那雪中傲立的松柏呀,奇伟、高大,带一股凛然的芬芳,在隆冬中茕然独立。哦,是的!独立!他蔑视着官僚走狗,他不屑于“正人君子”之流,他看不得所谓的“学者教授”……他——便独立着,永远走那条通向远方的“新路”。走呀,像那执着的夸父!走呀,播下美好与芳馨,等后来人去收获!即便在国民政府的通缉下又何尝伫足?即便在颠沛流离之中又何曾彷徨!他用一支如椽的巨笔,筑就了一条崭新的文学之路。

便是一句“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呐喊呀,是何等振聋发聩!当这一切的一切成为人们的共识,他在人们的心中便越发伟岸,尽管他的身影在历史的那头悄然隐去…… “何人领呐喊,先生已作古,文坛从此感彷徨!”而今的人们品读他的文字,如此哀惋叹息,可又有几人识得他奇伟的人格呢?这是在浊世里永不屈从的人格呀!这是在迷惘中永不退缩的人格呀!这是带一身凛然正气,独立于天地之间,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贵人格呀! 我手捧一本书页泛黄的《呐喊》,望着扉页上那个清瘦的身影,精神恍恍惚惚:在遥远的地平线上,有一座突兀的峰峦。峰巅之上,一柱刚直奇伟的松树傲然耸立,一股浓浓馥郁、催人警醒的生命芳香喷涌而出……

[关于我眼中的鲁迅先生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眼中的鲁迅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着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慨叹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多为革命做一件事。

是他,鲁迅先生!他是永远不倒的猛士,他是人们心中的巨人!

从他那肃穆的眉宇和冷峻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愤怒,看到了他的无奈。他呐喊,不是因为自己的“运交华盖”,而是因为“寄意寒星全不察”的无奈;他彷徨,不是因为自己“破帽遮颜过闹市”的落魄,而是因为国人都像“阿Q”那样的愚弱;他伤逝,为的是他无法一直“俯首甘为孺子牛”,和只能用笔杆“横眉冷对千夫指”。然而,他并没有被这一切所折服,反而,更加勇猛。因为他知道: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战场上淋漓的鲜血,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

他用尖锐的目光看到了社会的腐败,人们的愚弱,他说国人的病需要用文字来医,而不仅仅是药。他以尖锐的笔代枪向敌人的咽喉刺去,他用铁肩为人们担起了“地狱”城头那扇黑沉沉的闸门,他声嘶力竭呐喊着,企图唤醒在“黑屋子”里沉睡的人们。慢慢地,有些人醒了,看到了污浊,他们试图站了起来。于是一批批猛士在鲁迅的引领下为了自己、更为了国家开始革命,他们向着日出的东方奔去。

他关怀进步青年,他给小售票员的两本书,是售票员的希望,他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他知道身边有点点革命的火种,就会以持续不断的热情去关怀。他为左联“五烈士”写下的挽歌“忍看朋辈为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让更多的进步青年站了起来。直到今天,他还在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前进。

七十四年了,他的背影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怎能忘记他?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族魂啊!历史和人们的心中,将永远铭记着他的名字;将永远铭记他的警示,在一个民族最沉沦的时候,他对人们的鞭挞、对人们精神的哺育;将永远铭记他的呐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西塘印象作文800字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白墙黑瓦雨如烟,古意石桥月半弯。碧柳丝丝垂旧事,为谁摇落为谁眠?”

早就对西塘有所耳闻,一直想去“见识见识”西塘的古朴宁静之风,今天终于能如愿了。现在西塘古镇的门口,就早已深深的感受到了江南水乡之韵,河流纵横,碧波荡漾的西塘,在银丝般亮丽的绵绵细雨之中,覆盖上一层薄雾。脚下凹凸不平的石块缝隙中,长满了绿色青苔。虽然今天细雨绵绵,但来游玩的人却依旧很多。沿着小河旁的街道慢慢往前走,一切都是那么寂静、神秘。河两旁开满了具有复古韵味的小店,麦芽塌饼是每家店的招牌,是西塘千年的特色点心,是西塘最典型的代表。从店铺中飘出来的香气挑逗着我的味蕾,便走进一家店,买了几个尝尝,坐在小桥流水旁的石凳上,慢慢的吃着,口感柔软,不粘不糊,佛耳草的香气浓郁。不出几分钟便解决了这美味佳肴……

一路有吃有喝的我,来到了西塘最有名,也是最繁忙的地方--永宁桥。它位于西塘古镇的十字路口,来往的行人络绎不绝。走上台阶,站在永宁桥的最高处,环顾四周,西塘之美尽收眼底:潺潺流水,清澈透明;水中鱼群,自由嬉戏;泛舟河上,那可真是别有一番韵味……走下桥,转过几个弯后,映入眼帘的是西塘有名的古屋,古屋顶上长着些进尺高的瓦草,据当地流传,那是古屋前主人的灵魂附在了这些草上,使它们生长的如此之茂盛,青翠欲滴,佑护着古屋的宁静久长,也佑护着古镇的繁荣昌盛和安详。

兴许是走累了,于是决定泛舟于河上,坐在满满年代感的渔船上,在西塘的大小河流之中缓缓前行,木浆掀起的层层波涛,圈圈涟漪,打扰了古镇平静光滑的水面。忽然,远处传来婉转悠扬的歌声,透露出浓浓的复古、淳朴之风……

傍晚,夕阳终于西下,家家门前挂的红灯笼也渐渐泛起红光,在暗光下的古镇中别有一番韵味。浓郁的古镇特色也展露出她完美的姿态,让人沉醉于其中。夜幕降临,漆黑黑的天空,不少的星星在闪烁,月亮圆如盘,白色与黄色的完美融合,构造了这一幅月夜星空图,再配上古镇独有特色,简直堪称完美。

清风徐徐,绕桥而过,如一圈圈的年轮,辗过漂浮的空寂,以悠久的静影,沉浸在水中。

平日娴静的河面上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在舒展,生活中的凡尘俗世也随波而去,那份心情,也许正是那份无法言喻的怡然与惬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40后印象——企盼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爷爷出生在20世纪40年代,他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对春节可不是一般的企盼。可能这个年刚过完,他就开始盼着过下一个年了。因为那个时候,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老百姓并不富裕,国家的物资也非常有限,所有的粮油和生活用品都是由国家统一凭票供给的,每人每月也就能领到一点点东西。只有到了过年的时候,才会多供应些米、油、肉。那时粮食供应不足,很多地方的人常常挨饿,人们仅仅在春节时才能敞开肚子吃几天,还可以吃上一两顿大米、白面这些平日里没有的细粮,甚至可能会吃到平时想都不敢想的荤腥。于是,人们怀着对春节的企盼,在节前20天就忙开了,家家户户大扫除,做年糕、做馒头,准备年货,一派欢天喜地的热闹景象。爷爷说那时候他很开心,觉得春节真是最幸福的时刻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