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民风民俗作文参考(实用20篇)

浏览

1444

作文

619

北京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1531 字

+ 加入清单

“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这首广为流传的民谣概括地描述了从腊八到大年初一人们忙忙碌碌过节的情景。

腊月初八,家家熬腊八粥。传说这天为佛祖得道之日,当年释迦牟尼化缘,化得五谷杂粮充饥。后人为纪念他,在每年腊月初八也用多种米、豆熬粥供佛。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这一天,家家户户要郑重其事地举行祭灶仪式。

灶祭之后,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春节前,家家要彻底清扫,人人都理发洗澡,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民谚道:“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掸尘土,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理发师傅们这时也挑着挑子走街串巷,忙于为人理发。节前,一般人家在门上贴门神、门框上贴春联,门楣上挂挂笺,门前插芝麻秸。屋门上贴有”抬头见喜“等吉祥文句,窗上贴剪纸。屋内摆设的八仙桌、太师椅带上桌围椅帔。条案正上方挂上有吉祥图案、语句的中堂、对联。条案前方桌上摆设五供、高足盘,放上蜜供或年糕。屋里挂起大红灯笼。墙上要贴年画、福字。

除夕和元旦是春节的高潮,守岁辞岁、送神仙、接灶、祭祖先、吃团圆饭、过桥、摸门钉、拜年等,活动繁多。举行”接神“、”接灶“仪式时,要将”接神桌“放在院中,置”百份“于案上。”百份“亦称”天地“,上绘有天地间诸神像。在”百份“前要摆设蜜供、年糕、饺子、苹果等祭品。夜深之后,人们点上红烛,打开大门,燃放鞭炮、烧”元宝“、”接神咒“,贴上准备好的新灶君爷神像。接神完后,一家人在神坛前行叩首礼,并祭拜家中的祖先像或家谱。

大年初一,人们纷纷外出拜年。亲友相见,总要拱手作揖,并说”恭喜发财“、”新喜、新喜“等等。初二祭财神,一大早人们就拜祭财神像,有些人还要到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烧香祭拜。初五又称”破五“。自这天起,年节期间的各项禁忌均可解除。初六以后,虽然人们的生活起居逐步恢复常态,但仍很有节日气氛。初八称”顺星日“,传说众星神于此日降临下界。当是日夜幕低垂、群星闪现之时,人们在院中案上放置糕点果品,祭拜星神。有些人家还要把”星神马“放在胡麻杆上烧掉。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是春节活动的又一高潮和尾声。从正月十三日到十七日大街小巷、宫苑庙宇到处张灯结彩。入夜后,观灯者满街满巷,耍社火,放鞭炮。

据文献记载,过去北京城近郊区共有七百余座寺庙。春节期间,大小庙宇均向香客、游人开放。在庙内或其附近设有集市,故称庙会。北京的庙会以白云观、大钟寺、东岳庙等处最为著名。一年一度的厂甸,更是盛极一时。

西便门外的白云观原为北方道教中心。元代道教全真派始祖邱处机曾在这里居住,死后葬于此。白云观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九开庙。传说十九日邱处机下界超渡有缘者,称”会神仙“,开庙时游人如云,各路民间花会多来此表演。大钟寺正名觉生寺。庙内的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钟,闻名中外。开庙时,庙中住持在其悬钮两侧孔下,系一小铜锣,游人登楼用铜钱投击小孔,传说击中者可得福。宣武门外琉璃厂会从初一到十六开市,人称”厂甸“。此处辽代为海王村,明代为琉璃窑厂,清乾隆时始成市肆。开市之日,商贩云集,凡文物、古书、首饰、珠宝、玩具、食品,应有尽有,为旧时北京春节最热闹的去处,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厂甸出售的各种民间玩具。逛厂甸的孩子,一般都要买风车和空竹,再买上一串春节才上市的大糖葫芦,捧在手里,走在街头,为节日增色不少。此外,还有风筝、毽子、泥人、鬃人等等。传统木版年画”新正逛厂甸“反映了这种节日景象。北京最大的喇嘛庙雍和宫每年正月二十九、三十要举行”跳布札“活动,俗称”打鬼“。雍和宫”打鬼“之后,北京的全部传统春节活动就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维吾尔族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维吾尔族,我们眼前便会浮现出他们载歌载舞的情景。其实,除了能歌善舞,维吾尔族还有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听我来给你介绍介绍吧!

维吾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信奉伊斯兰教,新中国成立后,也就随之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译为“团结”或“联合”。

维吾尔族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三十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要穿新衣服,戴新帽子,相互拜节祝贺。肉孜节过后的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要宰羊,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做客。

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维吾尔族那里,不论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花帽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有些还缀有彩色珠片。花帽可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

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多姿多彩,请你有空就到那里坐坐吧!那里,景美,人更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陕西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陕南安康农村喝的酒,好多人都知道,这一带的农村喜欢喝一种自家烧的酒,这种纯粮食或者纯果酒,喝起来酒劲儿柔和,不上头,不伤身,同时还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原来农村条件差,一般招待人只有用自己烧的酒来招待,后来招待贵客一定要用瓶装酒,显得气派有档次,现在随着人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无论走到那里,高度酒接受的人越来越少,人们都喜欢喝一口农村烧的酒,尤其是县城的人,有机会就去农家乐游玩,顺便来上一罐苞谷酒或者柿子酒等,而农村人则以自家烧的酒拿出来招待贵客,一是珍贵和尊敬。

说到酒,不能不提醪糟,一种米酒,家里来了人,好客的主人赶紧走进厨房,先给客人煮上一碗鸡蛋醪糟,所谓“烧喝的”,然后才收拾做饭,把好菜和烧酒拿出来敬奉客人。

[陕西民风民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民风民俗的500字学生作文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肯定都有它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美丽的家乡上海,就有许多不同的习俗。其中,元宵节就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在我的家乡,总是特别重视元宵节。在正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都吃元宵。因为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圆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它能够祈福家人团聚,每天都能幸福圆满。

吃完元宵,接下来就是元宵节的高潮部分。要表演踩高跷、舞狮子、划旱船、耍龙灯等元宵节特有的节目。在表演时,每一个观众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表演中、都被表演所吸引了。

说起元宵节,最负盛名的便是观花灯、猜灯谜了。在元宵节那天晚上,每天街上都张灯结彩,处处显示出元宵节特有的气氛。就像《东京梦华录》中说的那样: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热闹的气氛足以形成一条河流,让所有看到的人们都跟他们一起欢呼起来。

正月十五之夜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观月。正如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中提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一边欣赏着天空中美丽的月亮,一边看着人们欢庆元宵佳节的样子,此时还有谁能坐得住呢?赶紧出来和人们一起庆祝象征美满的元宵佳节。

啊!这是一派多么祥和、热闹的景象啊!这就是我家乡最独一无二的习俗。是不是也令你十分神往呢?我爱我的家乡,爱家乡独有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春节的步伐越来越近,政府出资把大街小巷粉刷一新。瞧,道路两旁的商铺装修的古色古香,树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和中国结;看,公园里摆放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绚丽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听,鼓声,鞭炮声,歌声,乐声,汇集成气势磅礴的交响曲。人们喜气洋洋,迎接春节的到来。

除夕的晚上,我家里可热闹了,表哥表姐都来了,我们在一起边说边笑,边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时间过的可真快呀,只听见主持人倒报着“十、九、八……一”“当—当—”除夕的钟声响起了。我高兴的叫喊着:“新年到啦,放鞭炮了。”此刻,外面的鞭炮响彻云霄,礼花在天空中像天女散花一样撒下了数不清的花瓣,看到这光彩夺目、千姿百态的礼花令人眼花缭乱,把除夕夜的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仰望夜空洒下的点点金雨,凝视地上绽放的朵朵彩花,我和表哥表姐尽情地拍呀、跳呀、笑呀……

大年初一是我最向往的日子,我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跟随爸爸妈妈去拜年,这一天我不想发财都不行,因为我能收到很多的红包。红包里面装满了压岁钱,我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过年就是这样隆重,我们的民风民俗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眨眼间,春节就要过去了。我又该背起书包去上学了,我决心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用更好的成绩来回报爸爸妈妈的抚养和老师的辛勤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河北民风民俗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不一样的节日风俗而提到节日风俗,我首先会想到逛庙会,逛庙会这北京风俗相信大家已经久仰大名了,但真正见识过的估计也不多,那就让我带领大家去观赏这一有趣的民俗

大年初一,北京城内城外寺院都举办庙会,庙会是大型的集市。大清早,庙门外小摊便吆喝起来,一条街被挤得水泄不通,满怀的好心情,漫步走进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此年的生肖物,绒毛的、瓷的、玉的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玲珑剔透的玩意儿排放在货柜上,整齐有序,很是吸人眼球。

参观完精致的工艺品,便来到食品一条街准备饱餐一顿,这里四处飘香,十里之外也能闻着香味赶来。食品街的都是小吃,聚集了八方美味,光是看看,都已经口水三尺玩累了,就到这里来,品味各色佳肴,定是舒服!听闻北京集市的阿里巴巴羊肉串味美、肉肥,我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找了几家老手,一连要了十几串,坐在小椅上边吃边看看繁市,好不快活,羊肉串真好吃,一连的羊肉串下肚,都还不过瘾,谁叫北京的小吃色香味全呢?

吃饱喝足,随我往前继续观赏,一路小跑,便来到儿童天地,这里有小孩玩耍的各种有奖游戏,也有新年才推出的稀有玩具,“绵羊拉车”、“力劈华山”,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庙会游戏有的刺激,有的有趣,无不让人张大嘴巴睁大眼睛,大饱眼福, 其乐无穷,我

虽然没玩(感觉忒幼稚!)但这些活动却让无数的小孩子欢天喜地。

玩够了,告别游乐场,随我一同去听“国粹”,用心去感受文化的真谛 。不早早赶到演出戏场,那还真是难以看到台上演员的表演,剧场是十里八层被文艺爱好者围得水泄不通。这儿的节目丰富多彩,层出不穷,有京剧、评剧、相声、小品、哑剧等,一个连一个,让台下的观众过足了瘾,熟悉的哼上两曲,不懂的,也用手在空中上下比划,跟着旋律,摇头晃脑,享受京剧的音韵,小品的欢快。演完一出,拍手声响遍了整个场地,久久回荡在庙会的上空。

我东蹦西跳,早已汗如雨下,却也乐在其中,虽然没有鞭炮的喜庆,但也不失节日的气氛,反而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老庙会,新庙会,东西南北大聚会,它有它的独特风韵,它有它的热闹。祖国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风五十六枝花,各色千秋,可老北京的风情,却让我为之一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介绍瑶族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少数民族中,不管是什么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比如瑶族,今天我就给你们讲一讲关于它的一些民风民俗。

瑶族的婚礼是这样的:瑶家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由选择对象,父母不加干涉。“赶歌圩”“坐歌坛”是瑶家姑娘、小伙恋爱的独特方式,男女双方通过对歌,把爱慕之情都流露于歌声之中。“拿篮子”是瑶族青年选择对象的又一重要方式,双方在“拿篮子”“送篮子”中互相接触、了解,确定双方的爱情关系,再通过双方父母同意,正式订亲。瑶家最主要的婚姻形式有“招郎”“两不辟宗”“男从女姓”三种。瑶族女子在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一般不外嫁,留在家中“讨丈夫”。她们主要是招本民族的男子,有的也招汉族或其他民族的男子为“郎”。“两不辟宗”俗称“两边走”,即婚后男方仍用原来姓名,夫妻共同照顾双方父母,所生子女,第一个随母姓,第二个随父姓,依此类推。“男从女姓”即男子到女家后改从女家姓。

而瑶族的礼服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喜有对襟、斜襟、琵琶襟短衣和长衫之分。

瑶族的节庆活动也很有意思比如每年农历的十月十六是瑶族隆重的“盘王节”。节日里最热烈的场面要数跳黄泥鼓舞,据说这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瑶王。一只母鼓相配四只公鼓组成舞群。母鼓斜挎胸前,用双手拍击,公鼓则是竖着拿在手中,用左手敲击,动作随着音乐的变化,舞姿雄健洒脱。跳黄泥舞母鼓的鼓点最重要,它指挥和掌握着整个舞蹈的节奏,公鼓是合着母鼓的鼓点变化的。因此担负打母鼓的常常是寨子里的老鼓手。黄泥鼓敲响之后,几位装扮漂亮的姑娘,手持花巾,踩着鼓点穿插其中,边歌边舞,高潮时,围观的群众情不自禁地加入歌舞的行列。公鼓和歌队把母鼓紧紧围在当中,犹如群星拱月,母鼓又不时和公鼓对应敲打,整个舞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你们看瑶族的民风民俗有意思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藏族的民风民俗作文篇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白马藏族是在平武县西北部的白马、木座、木皮、黄羊关4个藏族乡境,聚居的一支古老的民族。关于白马藏族的民风民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白马人居住在高寒山区河谷地带,房屋依山而建,一寨一村,以农耕、畜牧、狩猎、采集为生。白马人服饰以白、黑、花三种袍裙为主,色彩艳丽。白马女性胸前饰以白玉般的鱼骨牌,腰间围几匝金亮的古铜钱,穿上各色布料绘制的镶花袍裙,真是五彩斑斓,艳丽夺目。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白马人对自然的崇拜,对山川的顶礼膜拜,也造就了他们勤劳、勇敢的性格,孕育了白马人原始、古朴的民族文化。山深林茂,风吹草低,宽阔的河谷游弋着群群牛羊,年复一年荞麦花开,年复一年青稞飘香。辛勤的劳动,简朴的生活,孕育出白马人独具神韵的敬酒歌、跳曹盖、园园舞、猫猫舞等民族歌舞,

白马人个个都是能歌善舞,他们最重要的活动有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日,此外,每年的农历4月18日和10月15日,也是他们重要的节日。在节日里,白马人都要跳他们的传统舞蹈--跳“曹盖”。他们戴木雕面具,以鼓钹和铜号为主要伴奏乐器,载歌载舞。白马人通过舞蹈,旨在祭祀神灵、祈求平安、驱鬼避邪,其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应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之一,也代表了白马藏族希望与自然界的野兽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表演者在浑厚有力的鼓号声中,以碎步沿逆时针方向转圈而舞,舞姿多模拟各种禽兽的动作。这种舞蹈又被称为“十二相舞”。

以上就是白马藏族的的民风民俗,大家是不是很向往去白马藏族的看一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春节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的味道,有如梅花的幽香,妙而欢喜。

春节的味道,有如菊花的清香,淡而优雅。

春节的味道,有如玫瑰花的芳香,鲜而浪漫。

早盼,晚盼,日盼,夜盼……盼望已久的新年终于来了,可是今年的新年与往不同,因为今年是在小城中度过。小城中的新年气氛明显不同,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还没到新年呢,就漫天烟火。我便骑着自行车满城逛,到处是人山人海,哪都有小摊小铺,处处是欢声四溢。我想,今天是新年肯定会更热闹。

新年真是激情,我最盼望的是晚上,这是我们这最热闹的时候了。年夜饭必定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一家子人在一起热闹,也是最幸福的时刻。一般年夜饭要吃一个多小时,五点左右开始。因为我知道今晚广场一定很热闹,所以吃完后便拿着买的孔明灯直奔广场。

我还没到呢,就已经看见了如繁星般的烟花。烟花姹紫嫣红,转瞬即逝犹如昙花一现。花炮升腾五彩斑斓,整个城市沉浸在节日的烟花爆竹声中。烟花时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开;时而像彩蝶翩跹、巨龙腾飞;时而像火树烂漫、虹彩狂舞。漂亮的烟花,绽开,落下,一瞬间的美丽,一瞬间的光彩。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属于它们,整个世界随着它们的绽放而光彩一瞬间。十几支烟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我沉醉其中,有如在花海中睡去。那一刻,我的孔明灯也缓缓升起,载着我的梦想和祝福升起。

我想我不会忘记那个晚上,不会忘记那晚新年的味道:欢喜而又激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写开封民风民俗的作文:开封斗鸡

全文共 1558 字

+ 加入清单

开封斗鸡说起斗鸡,它确实是中国的一绝。斗鸡比世界上其它善斗的动物“斗”的历史要长得多。从北宋至近代,开封斗鸡活动一直盛行于民间。鸡爱好者,在开封俗称“玩斗鸡”,以斗鸡为乐。玩斗鸡者,多爱练武,又爱喝酒,义气深重,纪律严明。玩斗鸡的人都有一种传统,即“论道不论亲”,如果有人真正爱鸡,通过朋友介绍,皆可无偿赠送,但是必须遵守帮规:斗鸡只能自养不能转让,更不能与其它鸡交配繁殖。如果中途因故不能继续喂养,原鸡送回或自己杀吃皆可,但必须把鸡头、鸡爪送还原主,以示信义。如果不是爱好者,只是为别人寻求,即使是至亲好友,也是空口舌。所以玩斗鸡者对行外人是“宁舍千金,不舍一蛋”,更不要说鸡了。

开封人爱鸡的程度,用斗鸡爱好者夸张的说法是视鸡如子。鸡的冷暖和营养时刻牵挂著主人的心。鸡的饲料,人们要淘了一遍又一遍。怕鸡卧在水泥地上得腿病,人们把煤渣筛细,每天铺在笼罩下。冬天斗鸡季节,人们常做个布罩将鸡装起来,或者解开衣扣,将鸡揣在自己怀里。这样爱鸡如子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鸡的健壮体格,保持鸡勇往直前的战斗力。

开封斗鸡的最大特点是鸡种纯,它选种十分严格。斗鸡的父是谁,母是谁,它的前五辈人们都会精心记住。选种时,绝对不允许近亲交配。人们喂养的目的是为了“斗”,所以除了选种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外,喂养和训练上也有独特的管理方法。开封斗鸡行家的经验认为,如果有一只好品种斗鸡,不注意喂养和加强训练,它将永远斗不出好的水平。

训练斗鸡也是很有趣的。每日黎明,开始“撵”鸡,鸡子在前面人在后,速度由慢到快,时间由短到长,20天后可延长到一小时左右,然后使之休息,饮水。10点左右,再放鸡出罩,在广阔的场地上进行“散步”,让其自由活动,以促进精神轻松。12点左右“喂食”,饱食后入罩休息。到下午三四点钟再进行第二次“散步”,一小时后再进行“训鸡”,让鸡作跳罩、敦腿等各种姿势,半小时后即可休息。到晚上天黑前,再加餐“补食”。这样的训练可使斗鸡筋骨强壮,两腿有力,动作敏快,以利于打斗。

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是斗鸡比赛的日子。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也是斗鸡的好时候。除正月初二外,二、三、四月的比赛时间都不固定,一般都选在月初第一个星期天。日子选定后,就要选择斗鸡坑了。所谓“斗鸡坑”,是因斗鸡的场地低于四周地面而得名。开封的“斗鸡坑”,从清末到民国一直在开封北部“里城”东门以外的广场上。

现在,多选择在龙亭公园、铁塔公园和相国寺内。每次斗鸡比赛时,斗鸡坑观者甚众,热闹异常。斗鸡坑的主持人叫“鸡头家”、“鸡头”。鸡头又是斗鸡胜负的裁判,还是斗鸡找对拉线的介绍人。双方在斗鸡坑斗鸡,先由鸡头搭桥说合,然后互相看鸡,叫做“搬眼”。原则是:个头、体重、鸡龄基本相同的才能相斗。鸡头发令:“拉鸡!”双方抱鸡入场。鸡头再令:“预备”,双方各抱鸡蹲于圈内,两鸡鸡头相照。鸡头喊“撒鸡”后,双方同时放手,退出场外。15分钟为一盘。鸡坑两端,各备有清水一桶,供“使水”之用,就是斗过一盘两盘之后,为了让斗鸡保持清醒,不使鸡的体温继续升高,经双方或一方要求,在鸡头下令“拢鸡”以后,双方把鸡子抱起,然后把毛巾浸湿,先把鸡头和口腔内的淤血洗净,再沾清水浸湿斗鸡的胸腹与两翅之下,以利于恢复疲劳、继续战斗。 斗鸡坑有一条多年形成的规矩,就是不论双方斗得如何精彩顽强,都不准拍手叫好,以免打架生事。不仅场上如此,场下欣赏别人的斗鸡时也是如此。据老人们介绍,平时看别人的斗鸡时,只能夸奖,不能说孬。一夸主人倒茶,二夸主人拿烟,三夸主人拿酒,四夸主人拿出烧鸡盛情招待。如不懂此俗,看鸡时说鸡孬,一说鸡孬受冷淡,二说鸡孬就会被撵走。当主人下逐客令时,无论再怎样花言巧语,也难以挽回难堪的局面。 旧时斗鸡是一种赌博。现在,斗鸡活动已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体育竞技和民间娱乐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安徽民风民俗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元宝”放在门槛上

开门大发财,“元宝”滚进来,在肥西、六安一带被当地百姓演绎得活灵活现。

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后,“守岁”的人们都关上了大门。当地风俗是,关上大门后就不能再开了,即使外面有人敲门也不行,一直到年初一早上,烧上香,燃了烛,再开门放炮。在这段时间内,当地一些好事者将平时用黄土捏成的、与真元宝大小形状一样的假元宝放到大门的门槛上。年初一早上,出国留学网把门打开的一刹那,“元宝”骨碌碌地滚了进来,该户主人见到“元宝”心花怒放,将这个“元宝”恭恭敬敬地放到香案上,前来拜年的人都要说上几句吉祥祝福的话语。但是这个“元宝”也不是白送的,正月十五后,送“元宝”的人会挨家挨户讨“吉利钱”。

年饭是在中午吃

在定远县的很多农村,年的过法各不相同。在这里,人们常说的“年夜饭”却是大年三十中午吃。

在定远县很多农村,一直以来都是大年三十中午吃年饭。很多家庭为了“抢早”,有的上午11点不到,就开始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了。很多做生意的有时因为生意好,才很无奈地把“年夜饭”改在晚上吃。有些做生意的,为了赶在中午吃年夜饭,干脆在大年三十便把生意停了,一家人从早上便开始准备中午的“年夜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秋博饼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叮当,叮当”,从我们的学校里发出了阵阵的骰子声。你猜我们在干什么,哈哈,没错,我们正在进行中秋的博饼活动呢?

在上午的早会中,王老师就告诉我们下午的第三节课会举行博饼活动。听到这个消息后,同学们都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自己在今天下午能够博到什么东西。

到了下午,在午休时,同学们把博饼的东西都带到学校来,都在讨论自己带的物品。下午还有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我压抑住自己激动地心,认认真真地把课上完。

钟声敲响了,第三节课到了,只听老师说了一声“开始博饼”,同学们开始把东西都倒了出来,激烈的博饼活动开始啦!

原本寂静的校园,现在可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桌面上那些东西都十分吸引人,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花样多式的粘贴纸还有那精美的笔记本。可是那是四近的奖品,而且数量不多,如果没有及时博到的话,那就没戏了。

终于,轮到了我,我把骰子一把抓到了我的手心里,暗暗说着“千万要博中四近啊”。可是,老天偏偏与我作对,我只博到了个二举,虽然也有奖品,但是并没有如我所愿。

接下来,我们组的许多同学都博到了我想要的那些东西,见那些东西越来越少,我的心里真是越来越紧张了。

但是,我没有灰心,接下来的几轮,要么我只博到了个一秀,要么就啥都没博到,我不禁心灰意冷。我平时的运气可没这么差啊!今天这怎么回事啊!······

忽然,程老师走了过来,那时正好是陈思语刚博完的时候,程老师高兴地叫起来:“思语博到状元啦!”我们定睛一看,原来这是五子大壮元啊!我们高兴地为她鼓掌欢呼。她高兴地拿走了奖品。

转眼间,好多同学把我最想要的那些东西都给博走了。现在的粘贴纸和本子已经所剩无几了。又轮到了我,我还是照样的祈祷。终于,我的力气没有白费,在骰子停住的时候,一个四近的图标呈现在了我的眼前。耶!我博到粘贴纸了!我在心里暗自欢呼。

到了最后一轮,只剩下一本本子了,可能是老天看我这么辛苦的祈祷,所以又让我博到了个四近。当我再次博到时,我乐不可支,急忙把本子收进了袋子里。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这次的中秋博饼活动在我们的紧张和欢乐中离去了,同学们各自拎着自己博到的东西提回了家,校园里还在荡漾这我们欢乐的笑声!中秋博饼,乐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重庆民风民俗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巴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部分。“炎黄”的始迹在黄河流域,而从夏禹始,先民的传闻则已开始南渐。禹的出生地相传有三处,都在长江流域,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

据大量史籍所载,禹就是生于四川境内的汶山郡广柔县石纽乡,娶江州涂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庆。秦灭巴国设巴郡后,巴人更是长足步入了汉化的过程。 三千多年来,重庆处处留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痕。渝鄂交界处,有屈原,王昭君的故里;涪陵周易园,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大足石刻,汇集了中国唐、宋时期石窟艺术的大量珍品;合川钓鱼城,保存着南京军民抗击蒙哥军队入侵的古战场遗址。

历代诗人如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陆游、郭沫若等,都在这里写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巴渝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风民俗,涵盖婚丧嫁娶、文娱游戏、鬼神观念、崇拜禁忌、岁时节令,工商交易等各个范畴,与中国其他地区比较,无不大同小异。重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剧、曲艺、绘画,手工艺品及群众节令活动等,也颇能反映巴渝风俗民情。

[重庆民风民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1688 字

+ 加入清单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怎么写,你知道怎么写吗?如果不知道,就一起看看小编整理的内容吧!

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1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他们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而回族是其中璀璨的一颗。

回族,有人口约982万人,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主要居住在宁夏、甘肃、新疆、青海等地。回族也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民们非常信仰伊斯兰教,他们不吃猪肉,把猪比作神。

因为回族分布较广,饮食习俗也不完全一样。居住在宁夏的回民喜爱面食,如:面条、面片,而居住在甘肃、青海的回民以小麦、玉米、青稞为主食。从总体上看,回族的日常食品有如下鲜明的特点:一是主食中面食多于米食。二是甜食占有一定的地位。三是在菜肴中牛羊肉比重很大。

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伊斯兰教历计算的。

回族的服装也很有特色,回族的男性爱戴小白帽,回族的姑娘们爱戴红色的头巾,上身穿着花色或浅色衬衫,下身穿着五彩裤子,脚穿绣花布鞋。

我喜欢这个民族,他和其他少数民族都是汉族人民的兄弟姐妹,只要我们团结友爱,伟大的祖国会更加美好。

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2

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回族习俗文化,绚丽多姿,引起世人关注。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但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又夹杂着大量只有内部交流的词汇或短语。凡是回族居住地,在乡村,总是一片片一块块地集中在一定堡子、寨子或山村;在城镇,又总是集中在一定的地段和街道。在宁夏、回族大都住平房、窑洞、砖瓦房等等。房屋一般向南。回族住房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便于清扫。回族不崇拜偶像,家屋内墙上特别是礼拜堂内不贴人像。

在回族的聚居区都建有清真寺。清真寺一般主要举行宗教活动,也是进行宗教教育、传播宗教知识的学校。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一般都是阿拉伯式的,也有中国古典式或两种风格混合的,由礼拜殿、水房和经堂三大部分组成。

服饰

回族服装大体与汉族相近,但在头饰上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回族男子一般戴白色无沿小帽,表示清洁不染;妇女头戴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一般把头发、耳朵、脖子都掩盖起来。盖头有少女、媳妇和老年妇人之分,少女戴绿色的,媳妇戴黑色的,老年妇人戴白色的。老年妇人的盖头较长,少女、媳妇的较短,只披到肩上。

盖头上有的还绣有花边和图案。妇女服装为右衽大襟短上衣,着长裤。年轻人喜欢在前襟、胸前绣花,在衣服上镶色、滚边。男的头戴回回帽,有白的和黑的两种。上着对襟短上衣,穿白长裤、白袜子,喜欢在白衬衣外套坎肩。回族男子很注意胡须的修饰。男子一般在二十几岁开始留胡须,因教派不同,形式不同,有的只留下巴相,也叫山羊胡,有的留全脸胡。

妇女护头面的头巾,源于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的影响。遮住两耳、脖子和头发,只将面孔露出。青年妇女一般戴绿色的,盖头较短,只披到肩上;老年妇女一般戴白色的,盖头较长,直披到腰际。

婚礼

回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的前两三天,男方要带上蒸馍、羊肉给女方家送去,叫"催妆礼"。结婚那天,男方要去车接新娘。新娘要穿红衣服,洗大净。称"离娘水"。同时,还要请全可人(即父母双全、子女双全、夫妻和睦的人)送亲。送亲宜早不宜迟。

把新娘接到门口时,新郎要围着车转一圈,然后将新娘和送亲人迎进大门。有条件的从大门到新房门,要铺红毡或毛毯子,如没条件要由新娘的哥哥(或是舅舅)抱着新娘走进新房,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地的。两家客人互道过"色拉目"后,举行念"尼卡哈"仪式。

然后,阿訇当着证婚人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如愿意要马上表态。再问新娘,新娘表示同意,阿訇则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告诫二位新人要互敬互爱。仪式结束后,新娘新郎才进洞房。新郎进洞房后,揭去新娘的红盖头,摘掉头上的喜花,互相交换礼物,新郎送给新娘包着钱的红纸包,新娘给新郎小红布蛋蛋式"针扎子",新郎还要用喜糖、核桃、喜枣撒向前来要喜糖的人,称为"撒喜"。

晚饭过后,大家开始闹洞房,由一人当司仪,出点子,让新郎、新娘表演节目。三天后,新郎陪着新娘"回门"(即回娘家)。有的当日"回门"。

[回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家乡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春节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1077 字

+ 加入清单

踩高跷、玩狮子、吃汤圆……舞龙赏灯闹元宵,欢天喜地迎春来,要说老家安徽宣城的春节民俗,真是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老家的闹花灯遍及城乡,玩灯时伴以爆竹烟花等,十分壮观。同时还有踩高跷、旱船、玩狮子、挑花篮等活动,儿童提灯更是美不胜收,今年寒假,我也去提花灯了!

大年初五中午,爸爸带我去双沟看花灯,刚过东华山就听见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我连忙下车,只见一条长长的队伍,两条龙灯在前面游动,中间许多人提着花灯,后面还有两只麒麟摇头晃脑,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

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那条金色的龙舞动起来了。你看它时而在空中翻飞,时而绕着地面盘旋,时而龙头从龙身下钻出来。真是巨龙腾飞,让我们目不暇接,周围观看的人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舞龙的人个个精神抖擞,龙头前的那个人手握彩球,一会挥到东,一会挥到西,龙头跟着彩球摆动,真是栩栩如生。

正在我看得津津有味时,传来“媛媛”“媛媛”的呼唤声,我回头一看,啊!花灯队伍里居然有我表姐呢!她手提一个椭圆形的大花灯,花灯上写着“五谷丰登”,其他的花灯也都是椭圆的,像一个大冬瓜,不过上面有点贴的是一首诗,有点贴的是剪纸,花灯用各色彩纸糊成,黄、蓝、绿、紫、大红、粉红——给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气氛。提花灯的都是一些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他们有点把花灯扛在肩上,有的提在手中。

哎,假如我也能加入他们的队伍多好啊!“媛媛,想不要提花灯?”姐姐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好呀!”我兴奋不已,接过姐姐手中的花灯,跟随队伍向前走。可没有走多远,就觉得手酸酸的,“姐姐,我不想提了。”走在一旁的姐姐笑了,“就这么一会儿,就打退堂鼓了,我们回去有夜宵吃哦!”我可不想让姐姐嘲笑,于是一咬牙继续跟随人群前进。终于从东华山来到沙墩,乡亲们出来迎接我们,小孩子围着我们跳啊,叫啊,场面好不热闹。在这里闹了差不多一个小时,队伍才浩浩荡荡向前走。我们经过每一座村庄、学校都要停留一个小时左右,好不容易来到了目的地双沟。此时夜幕已经降临,我双腿也快拖不动了,看其他孩子一个个都兴致勃勃的,我也不能输给别人呀!“我们还要走回家哦!”姐姐告诉我。为了那美味的宵夜,我只能忍了。

领头的人又给我们发了个通电的小灯笼,叫我们把小灯笼放进大花灯,这下,花灯全都亮了,与白天相比更美了。我们往回走,经过白天的村庄、学校,乡亲们还是那么热情,放爆竹来迎接我们。走呀,走呀,终于回到了东华山,此时已经12点了,我累得筋疲力尽,宵夜是热气腾腾的包子,我连吃三个,真香呀,这可是我一天的劳动所得哦。

提花灯,让我尽情的体验到了家乡春节的民风民俗,这个寒假我过得特别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写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1852 字

+ 加入清单

泱泱夏日,盛开着56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描写民风民俗作文,欢迎阅读。 关于描写民风民俗作文一

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元旦。是日,人们早起,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谓穿未下过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脚轻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词先开门,放炮仗于门口,称“开门炮”。开门炮一般放三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出典于此。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吉利。若是“吹、吹、吹”的哑炮,则示为不吉,要马上就说:“哦,吹吹响,今年会发财。”并立即补放一个。

大族、大户人家供奉祖先遗容画像于祠堂或中堂(堂前间),一般悬五代之内的祖宗像,称为“供帧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绘像皆金冠紫衣) ”,均同义。有的宗祠族规,男子l6岁才可拜祭,女子不在内。由轮着当办者分发麻饼(亦称吉饼)一双或碗两只。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长,称“拜岁”。除夕夜巳分“压岁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在幼者枕头底下,故谓“压岁”。

是日,早上吃汤团(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这天习俗最大特点是让家里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让家庭主妇休息,不扫地、不乞火(不向别人点火、点香烟)、不杀牲、不动刀剪、不倒马桶、不洗涤衣服,也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早晨见面忌说“早”字,谓说了要招来今岁跳“蚤”多。走路如跌跤,要马上说:“哦,元宝一跌。”此晚,未昏即眠,不点灯火,谓点灯将招来今岁蚊蝇多。睡前,放“关门炮”。晚上不出门,俗称过“太平夜”。

初二至初七八,迟的到十五,各家出门走亲戚“拜岁”,一般先至亲后远亲,少拜长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为重,互相款待酒席,称“岁饭”、“岁酒”。 初五,为财神日,经商人家最重此日,“请财神”后才开门营业,称“开市”。信佛者,有的于初七夜走七座桥,且不走回头路,初八拜八个寺院,俗称“走七桥”、“拜八寺”。

其间,民间娱乐活动有舞龙灯、跑马灯、大头和尚等。与别地稍异者有“佯扫地”,即乞丐(此时称“发财人”)背负筐,手握缀有红球的扫帚,佯作扫地状,口唱俚歌:“撩起金丝帚,瑞格(象声)一把扫。扫到东,老板屋里有青龙,青龙盘米缸,黄龙盘谷仓;扫到南,老板屋里发大财,大元宝使箩抬,小元宝使船载。”

建国后,贺年等习俗不变,迷信色彩多已消失。机关团体举行团拜,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慰问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科技人员、敬老院老人和春节期间坚持生产、工作的职工。路上熟人相逢,拱手或握手,互祝吉祥。 关于描写民风民俗作文二

北方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去逛庙会,今年,我来到了南方过年,这里的人每缝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去逛花街。

听说广州花街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这几年,花街分别在8个市属区举行,形成了花街总长几十里、几百万人在一起逛花街的壮观景象。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地人,舍弃与家人一起团圆的机会,从各地赶来,特地来目睹广州花街的气势。

今年的除夕前夜,我们也来到越秀花街来沾沾喜气。看来传闻是真的,还没走到花街入口,只见花街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来来往往的游人手上大多拿着桃花、水仙、小柑橘树、兰花。我问爸爸:“为什么游人买的都是这些花呢?”“这是人们为了寓意大吉大利、大展宏图!”爸爸摸着我的头说。

我们来到了花街的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花的海洋,有高贵典雅的兰花、有粉红动人的桃花,有千姿百态的菊花、有暗香浮动的水仙、有艳压群芳的郁金香、有红色美玉之称的玫瑰……你看,那一朵朵百合绽放出一个个笑脸,像在夜风中向你问好;一枝独秀的大花惠兰傲立在花海中,像是高傲的公主;天真无瑕的马蹄莲迎着微风翩翩起舞;蓝紫色的兰花如同一只只花蝴蝶在微风吹拂下向我们飞来。实然,我被眼前一串串金黄色的葫芦吸引住了。我问爸爸:“这是什么花?长得这么古怪?”爸爸说:“这是金葫芦,人们叫它“五代同堂”,把它放在家里象征健康长寿。”哦,原来每种植物人们都给它蕴寓了丰富的内涵,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花街上不光只卖花,还有各种卖小工艺品的档口,我自己买了一个迷你五彩小风车,爸爸给我买了一个陶笛,我一直吵着要买一个肉肉小植物,爸妈经不住我的纠缠,终于给我买了一盆内内小植物。这次逛花街我们真是满载而归。

耳边听着喜庆的新年歌声,鼻子闻着醉人的花香,眼睛看着千姿百态的花草、工艺品,我不由得唱起妈妈教我的广州童谣《行花街》。“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晒……”

[2017年写民风民俗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傣族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1481 字

+ 加入清单

傣族的家庭和婚姻过去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其特点是等级内婚。土司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盛行一夫多妻。广大农民实行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员为父母与未婚子女。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动相当自由,可以自由恋爱。未婚青年在节日里或盛会场合“串布少”(找未婚女子谈情说爱)很盛行。流行召赘上门的习俗。通行土葬,贵族与贫民的葬地是严格分开的。和尚、佛爷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

傣族服装,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卜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呼为“花腰傣”、“大袖傣”等。

傣族的饮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的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的爱吃糯米。喜饮酒和食酸辣,好吃鱼虾等水产。普遍有嚼槟榔的习惯。村寨大多建于平坝近水的地方,翠竹掩映,溪流环绕。干栏式建筑是傣族住房的特点,分上下两层。德宏多数地区傣族住平房,土墙茅顶,呈四合院。

种花,是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围成一朵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不一样的节日风俗而提到节日风俗,我首先会想到逛庙会,逛庙会这北京风俗相信大家已经久仰大名了,但真正见识过的估计也不多,那就让我带领大家去观赏这一有趣的民俗

大年初一,北京城内城外寺院都举办庙会,庙会是大型的集市。大清早,庙门外小摊便吆喝起来,一条街被挤得水泄不通,满怀的好心情,漫步走进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此年的生肖物,绒毛的、瓷的、玉的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玲珑剔透的玩意儿排放在货柜上,整齐有序,很是吸人眼球。

参观完精致的工艺品,便来到食品一条街准备饱餐一顿,这里四处飘香,十里之外也能闻着香味赶来。食品街的都是小吃,聚集了八方美味,光是看看,都已经口水三尺玩累了,就到这里来,品味各色佳肴,定是舒服!听闻北京集市的阿里巴巴羊肉串味美、肉肥,我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找了几家老手,一连要了十几串,坐在小椅上边吃边看看繁市,好不快活,羊肉串真好吃,一连的羊肉串下肚,都还不过瘾,谁叫北京的小吃色香味全呢?

吃饱喝足,随我往前继续观赏,一路小跑,便来到儿童天地,这里有小孩玩耍的各种有奖游戏,也有新年才推出的稀有玩具,“气枪打靶”、“绵羊拉车”、“力劈华山”,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庙会游戏有的刺激,有的有趣,无不让人张大嘴巴睁大眼睛,大饱眼福, 其乐无穷,我

虽然没玩(感觉忒幼稚!)但这些活动却让无数的小孩子欢天喜地。

玩够了,告别游乐场,随我一同去听“国粹”,用心去感受文化的真谛 。不早早赶到演出戏场,那还真是难以看到台上演员的表演,剧场是十里八层被文艺爱好者围得水泄不通。这儿的节目丰富多彩,层出不穷,有京剧、评剧、相声、小品、哑剧等,一个连一个,让台下的观众过足了瘾,熟悉的哼上两曲,不懂的,也用手在空中上下比划,跟着旋律,摇头晃脑,享受京剧的音韵,小品的欢快。演完一出,拍手声响遍了整个场地,久久回荡在庙会的上空。

我东蹦西跳,早已汗如雨下,却也乐在其中,虽然没有鞭炮的喜庆,但也不失节日的气氛,反而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老庙会,新庙会,东西南北大聚会,它有它的独特风韵,它有它的热闹。祖国孕育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风五十六枝花,各色千秋,可老北京的风情,却让我为之一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民风民俗的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新年、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菖蒲的风俗,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在中秋节,我国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放等等。重阳节也是尊老、敬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下面就让我介绍一下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新年。

新年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当新年一到,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粘上红红的春联,个个都满面春风的,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就先说除夕夜吧。一家人都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边看新年联欢会边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烟花的外面尽情地玩,而大人也会聚在一起打打牌、看看电视、聊聊天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有的大人还守年岁的呢。

还有,在我们这里除夕夜要放“关门炮”的。这鞭炮一放要放到年初一早上,持续不断地,这是“开门炮”。中国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我最喜欢过新年了,不仅可以尽情吃,尽情玩,可以穿新衣服,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口袋便变得鼓鼓的,都是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还有亲戚给的压岁钱。据说我们得到这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这就是我家乡过年的风俗。你们家乡过年的风俗是怎样的呢?相信你们一定也有自己也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广东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我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好几片陈皮去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民风民俗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坐了一天的火车,终于从杭州到了南昌,开始了我们的江西之旅。先介绍一下我的小伙伴吧,最小的是李炯延,才上二年级;与我年纪差不多的是李筝,只比我小几个月;还有王笑飞,说到王笑飞,他可是大有来头,这不,最近考上了杭州外国语学校,妈妈还让我去请教一下呢;还有一位“大朋友”,叫王腾飞,已经考上了大学,还是重点大学呢!

一到南昌,我们放好行李,吃完中饭,就“飞奔”到了“腾王阁”。才到了一会,我、王笑飞,王腾飞,就冲了上去。你可能很奇怪,我们干嘛要这么急,告诉你吧,我们要比赛谁看得既仔细又快,胜出的人可获得晚上打扑克的名额。

第一层到了,其实是一个半地下的展厅,里面有许多古代的文物,有官服、官帽、兵器……最有趣的要数那一双双绣花鞋了,那可真是小得不得了,连一个婴儿的脚都穿不进去,我这下,可算是见到了裹脚的威力了。

如果要我用一个字来形容二楼,那就是“小”。不是楼房小,而是物品小,告诉你,二楼全部都是微雕,那微雕可真是精细,一块指甲般大小的石头,能刻上长长的一篇文章,得拿显微镜看才能看清。

三楼没有展厅,不过可以到阳台上去看江景。

四楼是些姓氏文化,值得一提的是五楼,五楼有一个高倍望远镜,可以把江边的风景看得清清楚楚。我一看,江边真是好风光,八一大桥与南昌大桥横跨在赣江上,远处是秋水广场,与腾王阁遥遥相对,衬出了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再远处还可以看到一个摩天轮,据说是全亚洲最高的。此时王笑飞突发其想,编了首打油诗:“今天星期六,我去腾王阁,爬了几层楼,热得大汗流。”笑得我们前仰后翻。

要是你去腾王阁,六楼是个休息的好去处。要是运气好,就能欣赏到歌舞表演,非常好看。就算运气差,也能坐在长椅上聊天吹空调,多好呀!

腾王阁还不错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