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身边有特点的人作文优秀(推荐20篇)

文章导读生活中处处都有春天的足迹。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春天的特点作文,供您参考和借鉴。

浏览

7967

作文

554

惊蛰气候特点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科学小品的特点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小品既有别于一般小品文,又和其它科普说明文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

⑴亦小亦新

科学小品不仅篇幅短小,还要内容新鲜独特.能尺幅千里,寸镜万菌.它紧跟科技的发展和时事的变化,及时普及新的知识.

⑵亦俗亦雅

科学小品用语通俗,浅显易懂,既能引发众人的兴趣,又能准确地说明科学知识.

⑶亦诗亦哲亦知

科学小品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因此凭添的诗、哲、知合一的风味,使人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启发了思想,陶冶了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沙枣树特点的作文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枣树开花了,香味弥漫了整个园子,弥漫到了屋子里的每个角落。

随着屋子里的一阵哭声,我出生了。

一岁时,奶奶经常抱着我在沙枣树下乘凉,拿着扇子,给我扇凉,我看着上面的沙枣花,笑了,那片绿真的刺眼,我的眼睛都睁不开,那片花真的好香。

四岁时,我和小伙伴在树下弹玻璃球,爬来爬去,一身泥土,每次回家都难免遭母亲的一顿训斥,但每次都有疼爱我的奶奶护驾。

六岁时,我爬在树上尽情地吃着沙枣,那沙枣沙甜沙甜的,嚼在嘴里香气久久不能散去。

九岁时,我和姐姐躲在树后面,不是在玩捉迷藏,而是害怕,因为爸妈在打架,地上已经摔碎了几个碗。我在树下不停地哆嗦,姐姐流下了眼泪,眼泪落在了树叶上,树叶上留下了我和姐姐晶莹的童年。

十二岁时,我从树上摔下来了,下巴划了一个口子,流血不止,奶奶看见了,她用酒精把伤口洗了又洗,擦了又擦,找了一块干纱布,包住了伤口,那块纱布留下了我的血迹,还有奶奶深深的爱。

十五岁时,在夜晚的时候,喜欢一个人坐在树上听着音乐,望着星星。盼望着流星划过,或者看着月亮,思念自己想念的人,但愿他们知道月亮代表我的心。

十六岁时,大风吹断了树的一根树干。我看着那树干,心里酸溜溜的,挺不是滋味。想起了这么多年它陪伴我一起成长,经历那么多的风雨,经历那么多的人生欢乐伤痛。如今就那么倒了,真的令我感到伤心。

又是一个沙枣树开花的季节,我们全家在树下拍了一张全家福,在那照片上,爸妈笑了,奶奶爷爷笑了,我和姐姐也笑了。而且我发现原来被吹断的树干旁发出了新枝,我知道它还可以成长,可以经受狂风暴雨,而且不会断掉,就像我们这个大家庭,永远繁荣,永远团结在一起。

毕竟,这是沙枣树开花的季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柿子树特点的

全文共 1080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记得我上个月回家,柿子的叶子还有些绿呢!这个月回来叶子就落光了。”望着窗外宁静的天空,光秃秃的柿子树在寒风中摇摆,心里不由有些酸痛。

“妮儿啊,等你上了大学,这一去一回的不得小半年啊。”爸爸抿了一小口酒。

“是啊。那我走得时候是绿叶,回来时岂不是枯叶了?”心头仿佛淌入一股寒流。

“到时候给你留着柿子。反正家里都没人吃,等你回来正好熟。”爸爸微笑着抚摸我的头。

距离高考不远了,离梦想的实现也不玩了,同时离远家出走也不远了。想到这里,心里不禁揪了一下。从儿时牙牙学语,到小学、初中、高中,再到现在高考倒计时只剩一百多天。家里的柿子树也一天天地长大,一天天地苍老,从嫩绿的小芽到枯黄的叶子,从幼小的树苗到树皮皲裂的老树。它们承载着我和爸爸妈妈的梦想——待明年我已步入大学之门。伴随着时光齿轮的转动,伴随着记忆长河的流动,当年种下的幼苗,如今已长大。

依稀记得,我曾因病痛而想过放弃,但枯黄的柿子叶仍在寒风中摆动,于是我选择了坚持;我曾因考试失利而想过退缩,但看到深深的泥土下埋藏着落叶,埋藏着来年的希望,于是我选择了整装待发;我曾因犯错被批评而想过堕落,但幼嫩的小芽冒着寒风绽放星星点点的绿,于是我选择了拼搏……花开花落,叶长叶飞,慢慢长大的我,慢慢发芽的梦想,都深深地扎根于柿子树下。

午饭时间,来到厨房门口,看到腾腾热气中两个忙碌的身影,桌子上摆满了各种菜,都是我爱吃的:白菜、油菜、土豆、地瓜……依稀可以看到菜上晶莹的水珠,它们都整整齐齐地等待下锅。昔日爸爸宽厚的脊背,如今已微微有些驼;而妈妈优美的身姿,如今却略显臃肿。轻轻推开门,“爸妈,不是说好了午饭不用太丰盛吗?”我不想让爸爸妈妈破费,平时他们省吃俭用却为了我大把花钱,其实我期待的只是一顿简单的团圆饭。“你在学校里学习任务重,营养又跟不上,回到家当然得补补。”妈妈微笑着抚摸我的脸,厚厚的茧子划在脸上有些痛,像极了柿子树那皲裂的树皮,而我心里却暖暖的。吃饭的时候,总有一双手在热气中晃动,那是妈妈的手。“妈妈,别光忙活我了,你也多吃点啊。”看到自己碗里满满的,而妈妈的碗里却几乎是空的,心里说不出来的酸。“孩子啊,等我们老了,你能给我们夹菜就够了。”爸爸笑着又往我碗里夹了几块肉。

午饭过后,站在庭院里,静静地望着两棵柿子树。寒风中它们在坚强地摇摆,就像爸爸妈妈不畏艰难险阻,永远站在我的身后,守着梦想,守着我们共同的梦想。恍然看到一片孤独的叶挂在树梢,就是不肯落下。抬头仰望天空,寒风拂过脖颈,我依旧站在那里,守着柿子树。

待来年春日,柿子树又长满新芽;等到秋风吹起时,树上有挂满柿子,金黄金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作文600字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话”家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一个秘制,一个麻辣,来瓶雪花,带你勇闯天涯。”一大早,就在教室听到我班话最多的小胖,在座位上滔滔不绝地开始他的演讲。

小胖跟名字一样,挺着一个将军肚,长着一对招风耳,怪里怪气的。小胖的爱好就是发表自己的长篇演讲,这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常常见他唾沫横飞,只要他一靠近,身旁的人就会捂住耳朵,把头转向另一边防止受到他的“攻击”。

这天,小胖把目标锁定在我们这边,就像一块狗皮膏药一样向我们靠过来。“噔噔噔噔,大家好我是小猪佩奇,这是我的弟弟爆猪肚,这是我的妈妈烤肥肠,这是……”见他这架势,我后桌连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喊道:“我上厕所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走了。

小胖如风一般来到我身边,用他的大嗓门给我和同桌讲冷笑话。我捂住耳朵,可是那股声音透过指缝,穿过耳朵,让我异常烦躁。同桌已经不行了,他拼命地用头敲打着桌子,想让自己冷静下来。我也接近崩溃,可小胖魔性的声音还源源不断地传过来。“叮铃铃”,这时上课铃响了,小胖只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上课铃声原来这么动听。

小胖的发挥时间,不是只局限于课间,上课时也压不住他话唠的本性。

语文课上,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让我们思考,正当大家冥思苦想之际,小胖举着那长满肥肉的手,摆来摆去。金老师请小胖回答,只见他神气活现,一句接着一句,如同滔滔的江水喷涌而出,就连老师都插不上话,整个教室都是他的声音。小胖的声音就像催眠曲,我的同桌趴在桌子上半眯着眼睛快睡着了,坐在我前面的“几只苍蝇”也摇摇欲坠,可小胖还在那高谈阔论。“叮铃铃”下课铃响起。我看见金老师长长地呼了一口气,那展开的眉头似乎在说:“下课铃声多么悦耳啊!”

唉,跟小胖待一起,就算是《大话西游》的唐僧也会甘拜下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抒情散文的特点

全文共 1358 字

+ 加入清单

其笔触直接暴露作者的思想感情,无需在意情节是否连贯,景象是否完整。当今的电视散文也可纳入其中。

一、其特点主要有:

1、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此类散文充满主观色彩,多以人的感受与感悟为主旨。写景定抒情,状物必言志,以此区别了与叙事散文的界限。

2、意象立意,意境形体。这类散文大都有特定的情景、画面或事物,连题目多刻意强调意象。这些情景、画面、事物多为行文线索或中心场景,在篇章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的立意也是通过这些景象来展示的。

因此,它们非常看重意境,总是努力通过情、景的想象交错,辅之以虚实,爽出一片美的享受。

3、语言优美,情文并茂。它们既然号称抒情散文,必唯美是瞻,方可唤起受众美的欣赏。因此为文,其语言必极尽刻意为美,除讲究韵律、节奏、词彩及形式美外,只要能够传情答意、形神兼备而展示美的,皆合乎其语言大潮。

二、分类

1、传统散文

它们主要以文字为载体,运用语言来抒写情怀、描状景物,并最终形成文字。具体又可分为两类:

一是直抒情怀式。它是作者值陈情思,诉说“我”的愿望和感慨。它不太在意景物的吟诵,而是侧重感情的抒发,以情感人,信手将所需要的人事、景物拈来,为抒情服务,特点是主观色彩浓厚。

二是写景状物式。它与直接抒情刚好相反,多采用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它是通过写景状物来抒写情怀的,或侧重写景,融情入景,;或侧重状物,咏物抒怀,托物言志。

2、电视散文

这是随着电视的发达而导入的一种新鲜形式。它以屏幕为载体,运用画面和音响等特殊媒介来抒情,文本则是通过电视播放,加上字幕、配音等综合立体建构而成的。

三、写作

1、传统散文的写作

A、直抒情怀式散文。特点是直接把情感置换成词语和意象,讲求韵律、节奏、词彩,并由关于“我”的煽情词语和极力铺排意象,让情感若汪洋泛滥,氤氲中突现“我”的形象。

写作时注意三点:第一、情感的表现要有起伏、容易引起共鸣,切忌无的放矢、滥发情感。第二、“我”一定要在其中。第三、真挚情感的表现需要语言的煽动。

B、写景状物式散文。特点是通过情景、事物、画面等实体性形象描绘,将“我”的情感以象征、意指或者譬喻等的方式展示含蓄出来。

写作时注意三点:第一、景物与情感之间要有“我”的文化实践感受,能充分展示“我”的审美情感;要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铺设好景物与情感之间的衔接。如看到圆月,就会自然的联想到故乡,看到弯月就会想到桥、穷苦人的脊背等。第二、对景物的刻画要努力传神,并时刻保持与主题真情实感的连接,造出意境。第三、必要时运用诗的语言与意象方式强化情感的喷发。

2、电视散文的写作

要结合电视特点,充分利用画面、音乐、视觉和听觉效果,加强动感与流动的协作,通过所要表达情感的充分展示色彩、声音等的魅力。由于此方面专业性强,本人未有涉及,对其特点等只是主观感受。不能正确引导,有点个人想当然而已。觉得这种散文的表达方式要因主题的需要而综合考虑画面、音效等。语言也不便平铺直叙,不能单纯的展示风景。而在语言方面则要求“动情”,甚至用动作替代文字难以表达的情感。

另外,作为媒体散文,对意境、哲理的要求要比一般散文更高。

具体的写作模式上比较简单,多为开头叙述“我”与景物的关系,然后将景物与“我”牵扯。只是在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层次感,注意细节刻画。手法上要运用象征、比喻、联想等。至结尾则少不了一番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翠鸟的特点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有本叫《交趾异物志》的书记载着一种翠鸟,起初总是把巢垒在高处以躲避祸患,等到孵出小鸟时,因为爱惜它们,怕小鸟掉下去,就把巢筑得低一点;小鸟长出羽毛后,翠鸟更疼爱它们,又把巢往下挪,结果路人很轻易地把它们捉去了。

我常因此想起我们人类,想起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类似于翠鸟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天资聪颖,深得父母宠爱,及至考上大学独居在外时,她竟然连被子都不会叠!头不会梳,衣服懒得洗,睡觉嫌床硬,吃饭怨菜淡,最后只得退学了;有个小伙子,遭遇下岗,挣钱无门,整日闷在家里愁苦怨恨,恍若天塌地陷一般,重活儿干不了,摆摊怕丢人,最后自杀了。

爱惜自己的骨肉,是一切动物的本能,关键是如何去疼爱,去培植。呀呀学步的孩子扑通一下绊倒了,有的人疾步上前扶起,有的人却“冷眼旁观”,任之嗷嗷哭叫,孤立无援时自己爬起来。前者纵容孩子的娇惯心理,后者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当然,锻炼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便是大人的心如针扎般地被孩子的眼泪刺疼。

这种暂时的疼是可贵的,值得的,如同冬日的梅花,历尽严霜酷寒,只是为了有朝一日更灿烂地展现、绽放。美国和加拿大有十七个城市每年都要定期举行一次“铁孩子运动会”,参加的对象是十四、五岁的少儿,父母争先为自己的孩子报名,进行长距离游泳、驱车越野;日本的中学普遍设有一门课程,即在严冬时节组织学生穿着短衫短裤于户外长跑,旨在锻炼孩子们“钢铁般的意志”。更有甚者,不少的父母故意在冬天将婴儿的床铺移置到阳台上,增强他们抵御寒冷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物特点描写的作文:我的同学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你夸过自己的同学吗?今天,我就来夸夸我的同学吧!

她长着弯弯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能说会道的小嘴巴,红扑扑的脸蛋,非常可爱。

她的爱好也有很多,每次上美术课,都会很开心,因为她最喜欢画画了。有一次上美术课的时候,她对我说:“张力心,你喜欢画画吗?”“不喜欢,画画,我一点兴趣都没有,”我说“你喜欢画画吗?”她说:“我喜欢画画呀!”我惊奇的问:“你怎么对画画那么感兴趣?”她说:“我喜欢风景,喜欢每一个人,热爱生活!我想用画把它们记录下来。”这时,我才知道她爱好画画。

她的优点很多:她喜欢劳动,还喜欢乐于助人。有一次,我的橡皮不知道掉哪了,他看见了我就问:“你在找什么呀?”我说:“我在找我的橡皮,”他说:“我有一块橡皮,你先用着吧。”我说:“那怎么好意思?”她说:“没事,用吧!”我说:“谢谢你,”她说:“别客气。”

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我的朋友——马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各国延迟退休年龄的变迁具有六大特点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法定退休年龄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经济政策。一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老龄化进程、就业与劳动力市场、财政和社会保障财务状况等因素。总结各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历史变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在较长的时间段内逐步提高。各国或地区在延迟退休年龄时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用较长的时间实现既定目标。如美国在1983年修订《社会保障法案》时提出到2025年将职工的正常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直到20年后的2003年才正式开始实施,并明确提出计划用22年的时间完成从65岁提高到67岁的目标。

二是谨慎实施,小步慢行。各国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都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小步慢行,逐步过渡。如德国2006年通过法律,从 2012到 2029 年之间逐步将退休年龄延长至 67 岁,采取的办法是前 12 年每年延长一个月,后6年每年延长两个月。

三是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如日本计划将退休年龄从55岁延长至65岁,采取了分步实施策略:1986?年,日本《老年劳动法修正案》正式确定60?岁的退休目标,1994年将女性退休年龄从58岁延迟到60岁;2000年又提出将退休年龄从60岁逐步提高到65岁,并且采取男性从2013年开始到2025年完成,女性从2018年开始到2030年完成。再如意大利于1992年、1995年、2004年共3次调整退休年龄。

四是政策较为缓和柔性。如意大利在1995年和2004年采取弹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主要是通过提高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来提高退休年龄:1995年的政策规定,参保人员只要缴费满35年,则可选择在57岁至65岁间的任一年龄提前退休,选择有效期截至2035年;2004年提出男职工提前退休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养老保险缴费满35年并且达到最低年龄标准(2008年的最低年龄标准为60岁、2010年为61岁、2014年为62岁)。

五是打出组合拳,形成确保延迟退休年龄的合力。许多国家在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同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如严格控制提前退休,对提前退休者只能领取部分养老金等,如西班牙2009年1月通过的养老保险改革议案规定:年满65岁并且已缴纳养老保险38.5年者,或年满67岁已缴纳养老保险37年者才能获得全额养老金。

六是依法推进。国外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一般是由政府提出法案,议会审议通过,以法律的形式公布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1文献综述的特点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向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更有逻辑性,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②评述性:是指专门、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有些学者认为科技文献综述应述而少评、述而不评,重点在“综”。只是浓缩性地介绍己经获得科技成果的信息,在文章中不加上编写者的见解和评论,但这不等于作者不能有自己的观点,作者的立场、观点、学术水平主要体现在对原始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即用别人的资料和观点来表明白己的想法。也就是说,要将自己的见解寓意其中,贯穿于内。如果文章中加上编写者的观点就变成了述评。述评的特点是“评”,即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为读者献计献策。述评也可以看作综述的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天的特点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有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春天特点!这只是我眼睛看到的,这也只是我眼中的春天。

每当美丽的春天来临,我们校园的迎春花,也就随之绽放了。迎春花有五个花瓣,是金黄的。春天到来,迎春花会争先恐后的绽放,在微风的抚摸下,摇摆着开心的向大家打招呼:“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再也不用害怕寒冷了。快来,和我们一起为春天到来起舞吧!”

就这样,在迎春花妹妹的召唤下,美丽的桃花姐姐也苏醒了。桃花姐姐认真的整理着自己的花瓣,再把粉色的花粉散在上面让自己变得更漂亮!还睡意朦胧的桃花妹妹们,闻着姐姐的芬香,也绽放开了。

杨树,柳树们,在微风的抚摸下也苏醒了过来。摇摆着身躯,甩掉尘土干净利落的迎风舞动起来!杨树的杨絮还是浅绿色的,看起来像是可爱的毛毛虫。瞬间掉下来一个,你一定会下一跳的!

随风起舞的杨柳,虽然舞姿轻盈,但是光秃秃的像是少了件衣服一样,稍有不雅。春姑娘于是施展魔法,将绿色的外衣撒在柳条上,变换上了新装。杨柳欣喜若狂,更是卖劲的舞动起来!

绿色翻开了春天的篇章,让我们心旷神怡!这就是春天,一个万物生机,多姿多彩的春天。让我们不得不喜欢,不得不留恋!春天,我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写动物特点的作文200字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小动物,特别是小狗.姐姐家有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狗,名叫旺旺,你看它长得胖胖的,全身洁白如玉.小鼻子一翘一翘的,好像非常神气,尤其是鼻尖,就像一颗红红的小宝石,再配上它全身洁白的外衣,活脱脱就像一位高傲的公主.

小公主有时还特淘气,特贪玩,一个皮球,一块橘子皮都玩个不停.有时还爬到我的跟前用它的身子使劲蹭我的腿,唤我和它一起玩.吃起东西来也很有趣,前两腿夹在碗两边,后面双腿伸得老长,把嘴巴伸进米饭中,吧嗒吧嗒,像洗了个米饭澡,可爱极了.

小狗是我们人类的忠实朋友,我们离不开它,我们喜欢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班的灌篮高手非胡海容莫属,看我发现了新一届的灌“篮”高手,他不是打篮球的技术高超,而是在远处可以把垃圾百发百中投进桶。

今天我的座位换到了垃圾桶旁,一个个的挑战者都在我的眼前挑战——在远处把垃圾投进垃圾桶。

第一个挑战者是灌篮高手——胡海容,他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他可练了三年篮球呢!我十分相信他,投垃圾对他来说肯定是小菜一碟啦!他嘴角浮起一丝微笑,自信满满地一投,这一投不要紧,倒是把他这个灌篮高手的荣誉给砸地上了。那个垃圾像一个顽皮的小孩钻了出来,他只好尴尬地捡起垃圾扔进垃圾桶。

王佳鑫也开始了挑战,他是否能投进呢?我眼神都聚焦在他的身上,带着怀疑等待着结果。灌篮高手失败了,他会成功吗?他一投,中了吗?没中……我失望起来。

许多同学尝试都没成功,可戴亿城还是执意要挑战,真是不自量力!他这体型难道还比得过两个灵活如猴的瘦子?就凭他,不会射中的,我对他不抱一点希望。他不想胡海容那样嚣张,只见他眉头紧锁,眼神扫描着垃圾桶的角度,他往后一压,手臂扬起,身体倾斜,用手往前一扔,真是不紧不慢的啊!垃圾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如同被戴亿城施了魔法似的,稳稳落入垃圾桶。我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家也纷纷竖起大拇指,某些同学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而他呢,轻轻拍拍手,像打了胜仗的将军似的,对大家说:“真是小意思。”

之后,我便关注着戴亿城的每一次投“篮”,每次垃圾都想磁铁似的被垃圾桶吸引了过去,叫人想不佩服都不行!

哈哈!见识到我们班新一届的灌“篮”高手的厉害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三、体育论文的特点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一)信实性。体育论文的科学性取决于论文的可信与实在,主要显示如下三点:

1.事实依据。来自调查、观察和测量的各种数据,以及建立在这些数据基础上的统计结果,才具有说服力。这些数理统计除了可按体育统计学的原理外,还可用电脑统计等科学方法,绝对不可用推理的方法来说明事实依据。

2.理论依据。前人研究的理论结果,受到实践和历史的考验,许多学说、观点、方法已广为专业同行者的认同,并列入工具书、教科书及典籍之中,援引这些内容也可以作为体育论文中相应的内容理论依据,但需完整、准确和贴切。

(二)逻辑性。体育论文的体例要规范,论述要合乎逻辑要求;论文的结构要严谨,标题之间避免交叉混乱;论文的顺序要清晰,前后思路要统一。

(三)新颖性。体育论文只有表述新的认识,专业同行才会看,撰写的文章才有交流的价值,重复、再现性的内容,简单的堆砌是难以成为论文的。为了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就必须知道前人研究的课题中已经说了些什么,为此,收集前人的问题资料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SAT作文出题的特点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SAT是针对高中生升大学的考试,因此写作话题不需要具备单项的专业背景知识,但话题涉及范围却非常广泛,包括文学、艺术、运动、政治、技术、科学、历史及时事。

值得学生注意的是,SAT的Official Guide中清楚地说明了The essay readers are not looking for one correct viewpoint。所以有些考生企图竭力寻找一个观点,借此讨好阅卷老师,这种做法是没有意义,也是浪费时间的。

你选择什么样的立场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做到运用简洁清晰恰当的例子,推理论证你持有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点区别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1)本体(被比喻的事物)(2)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3)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本体(猴子)、喻词(像) 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 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二、拟人句,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物的人格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不同记叙顺序的特点以及作用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顺叙法

特点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作用

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

倒叙法

【特点】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

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

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作用】

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增加叙事波澜;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可读性和感染力。

插叙法

【特点】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

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

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作用】

帮助展开主要事件,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对主要人物的身份作简要介绍,或诠释某一细节;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大了文章容量,可读性增强。

补叙法

【特点】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

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作用】

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造成悬念,叙事波澜,深化主旨,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描写樱花特点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急急忙忙地来到了公园,就为了早早地观赏到那美丽的樱花。一进门,我们便被它们所吸引。两旁的主干道上种满了淡淡的樱花,开得正盛,有一种浪漫的感觉。

樱花的种类和颜色也各有不同:有粉红的,有白的,有……,真让人眼花缭乱啊!这时,我听到两位旅游者的谈话:“恩!樱花真美啊!”“是啊!是啊!也不枉我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啊!” “听说中山公园,春天有沱棠、紫藤等,接着夏天就是牡丹、芍药、玫瑰、月季、紫薇……相继开放,直到深秋的桂花、菊花,冬天的山茶、梅花,一年四季鲜花满枝。”听了他们的话,我感到十分自豪。于是,我沉思了:要是中国到处都那么美……“姐姐!姐姐!”“什么事啊?”妹妹“娇娇”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姐姐!你快看啊!蝴蝶!蝴蝶!”“蝴蝶又怎么了!”我抬头一看。哇!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蝴蝶非来飞去。有些停在樱花树上,点缀了樱花;有些则在游人的身边飞舞,真好玩!

逛完樱花游园会,我们来到了小吃店,品尝了具有各种风味的地方小吃。吃完后,我们又去看在樱花会期间纷纷登台亮相的节目,乡土气息浓重的民间艺人演出、精彩的气功、魔术、杂技、驯兽表演往往又引得游客兴致大发。同时,还有许多文艺团体也在此期间奉献形式多样的精彩文艺节目。就这样,我们买了一些名、优、土、特产品,有些当作旅游纪念,有些送给亲朋好友。

第二天,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青岛。

[描写樱花特点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人物特点描写作文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表弟今年才三岁,长得虎头虎脑的,十分可爱。他非常聪明,学东西很快,我们都很喜欢他。但他也有让我们头痛的时候。这两件事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想着,就好像是昨天发生的一样。

有一次,我和外公正在睡午觉,顽皮的表弟“杀”过来,便坐到外公的肚子上,捉住外公的耳朵用力揪,外公马上从美梦中惊醒,接着叫苦连天,而表弟却在一旁大笑不已。原来表弟想叫醒外公,但他太淘气了,用恶作剧的方式惊醒了外公。外公看看表弟,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只能无奈地摇摇头。你说,我的表弟是不是很顽皮?

另外一次,外公带我和表弟去吃自助餐,那里有很多水果,还有表弟最爱吃的芒果。可那时因为他咳嗽不能吃芒果,外公便不给他吃,可他吵着闹着要吃。最后,表弟拿起塑料的餐刀直往外公的脖子插。外公禁不起表弟这样折腾,只好“就范”,把芒果拿给他吃。表弟看到外公屈服,就一边拿着芒果往嘴里塞,一边得意扬扬地朝我做鬼脸。我和外公互相对视一眼,只能摇头苦笑。

我的表弟真是太顽皮了,你说是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描写人物特点的作文:我们班的何宇啸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班有一个变脸高手,那就是坐在我前面鼎鼎有名的管闲队队长——何宇啸。他有两个特点那就是爱管闲事和变脸。他对流行歌曲非常感兴趣,儿童歌曲叫他唱,他宁愿死也不唱。他跑步的耐力很好,但速度并不快。他写的字非常难看,我的字已经很难看了,但他的字比的我字难看好几倍。乌龟的壳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其他动物吃掉,而他的变脸术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值日班长扣分。他管闲事的技术非常高超,十多米以外的闲事他都要管,

一次,他在高高兴兴非常响的声音和赵誉汇说游戏,这么响的声音被在做作业的值日班长听到的话非扣分不可,但这对何宇啸来说小菜一碟。值日班长来了走到何宇啸面前说:“不要吵了,再吵要扣分了。”只见何宇啸把两只手握住房在头前面,装作可怜兮兮的样子,两眼盯着值日班长,还眨了几下,值日班长看他这么可怜就没扣他的分。

何宇啸当然不只有这么一个特点,还有一个特点连茅老师都知道的,而且外号管闲队队长是茅老师取的。

一次傍晚留下来,俞雪明做完作业在背常规,有一个字背错了,被茅老师听到,就帮俞雪明改正了错误,俞雪明的错误被何宇啸听到了,就“哈哈哈”的大笑起来,他这一笑带动着我和外号盛威超人的盛威杰也笑了起来。

这就是我们班有两大特点的何宇啸。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对联的特点大全

全文共 9484 字

+ 加入清单

一、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

二、讲究对仗工整;

三、讲究平仄

四、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

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下面分别介绍对联的四大特点:

(一)形式对称

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老子》、《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民间有一则关于春联的谜语,这样写着:

两姊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

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体为用,事不孤立。”强调了客观事物的对偶状态。刘勰还讲到:“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因为,反对更能反映充满复杂矛盾的客观存在博物馆能表现作者的辩证思维,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学会写对联,必须掌握对仗方式的基本要求。古人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前人讲对仗,有明确的原则。《缥湘对类》一书提出“实对实,虚对虚”的基本法则,强调“有无虚与实,死活重兼轻”,这为后来的楹联艺术奠定了基本框架。古人做对仗,又将汉字分为实字、虚字、助字三大类。实字类又另外分出半实字,虚字类又分出活与死两小类,并且又另附半虚字。分类如下:

实字:花、草、林、山、天、地……

半实:力、雄、文、武、光、雷……

虚字(死):高、新、强、大、精、小……

虚字(活):流、歌、升、斗、照、开……

半虚:上、下、中、内、外。里……

助字:之、也、然、哉、焉、何……

前人对以上这种分类,概括了几句话:“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这种分类方法,比起我们现在的汉语分类,似乎单调而新颖,然而仔细分析,它同现代汉语分类也有相通之处。古人所说的实字,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词;所谓半实,则是抽象名词;所谓虚字部分,活的是动词,死的是形容词;助词,即是虚词,包括介词和连词、助词等。“半虚”则包括较抽象的时间词和形容词。掌握和熟悉古代词分类法,对我们今天研究和欣赏对联很有帮助。

初学对联,最宜先学工对(也称严式对),也就是说,要按同类词对仗成联,下面举例说明:

竹因临水情斯畅;

兰以当风气亦和。

联句上下第一字“竹”、“兰”均为草木类名词,第二字“因”、“以”均为介词,第三字“临”、“当”均为动词,第四字“水”、“风”均为天文、地理类名词,第五字“情”、“气”均为人文类名词,第六字“斯”、“亦”均为助词,第七字“畅”、“和”二字均为形容词。

再如,杭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急水与天争入海;

乱云随日共沉山。

联中上下首字“急”、“乱”均为形容词,第二字“水”、“云”均为天文名词,第三字“与”、“随”均为动词,第四字“天”、“日”为天文名词,第五字“争”、“共”均为副词,第六字“入”、“沉”二字均为动词,第七字“海”、“山”均为地理名词。对仗也是极工的。

名词的义类相对在工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在出句中有“风雨”一词,首先要考虑到“风雨”是天文类名词,仄声,并列结构,在对句中必须用天文类名词对仗,而且要以平声的并列结构属对。比如,可以选用“星辰”、“冰霜”、“云霞”等相对。如用“日月”属对,则为失对,如用“晚霞”、“星光”则犯了词性失调的错误。因“晚霞”、“星光”均为偏正结构名词。如用“山河”属对,则不为工对,只能算作宽对了。如用“鱼龙”相对,则犯异类相对的弊病。

在对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语句相对仗是较普遍的,如谢贞、王籍诗句联:

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

但也有一些对仗只是字面相对,并不一定在句法、结构上相同,如下联: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句中出句的“白发”不是“归”的直接宾语,“归白发”实际上是“白发归”的倒装句,对句的“扁舟”则是“入”的直接宾语。

此外,在对仗中,还要考虑你在联中要表达何种感情,你所选择的词是否合乎事物的常理,你所选择的意象是否达到你所表达的艺术效果。因此,两者都要兼顾,不要以辞害义。在偶对中琢字要贴切,古人云:“选字无垠,用字有师”即是这个道理。初学者要多看多写,如暂时无好句以对,最好沉淀一段时间再动笔,或放下来,或另起炉灶。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写作的过程即是提炼的过程,只要多看、多写,就会熟能生巧,出口成对了。

(二)内容相关

对联,之所以称其为对联,不但在其中需要对仗,重要的还在于一个“联”字,对联不联则不能称其为对联。如果上下联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即成败笔。比如:

一劳永逸长生乐;

万象回春大地新。

此联不管从平仄对仗方面,还是从词性方面看,都能说得过去,基本对称,但它却不能算做对联。因为上下联是孤立存在的,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上联是化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苜蓿》句:“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下联则是一般春联句,两者没有互相的联系。

对联的联系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对联不但内容相关,而且在形式上也做到相互关联。如徐树人所撰一副对联: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此联意思是:只有贫病交加,才算寒士;不爱钱,不征税才算清官。上联是陪衬,下联是正意,一“乃”一“才”表示其转折关系。

有的对联虽然不用关联词,但可以使人们清楚地看出它表示的因果关系,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上联是因,下联是果,可见它们内部的联系是很缜密的。再请看梁启超和张之洞属对一联: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上联张之洞以“四水”、“四时”为题引出联句,意在提出问题发难。下联梁启超则以“三教”、“三才”属对,不卑不亢而对答。上联有意刁难,下联借题言志,上下联呼应有效,在内容上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契合。

不管是写景抒情,还是怀古咏物,以物言志等等,在立意上象意通气,开合得当,要借助比兴手法,放得开,收得拢。不能单纯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请看顾宪成书院门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意在写景,下联却独在言志,两种互不相关的事物相互为用,则上联不单是为写景而写景了,一句“声声入耳”,道破了作者的用心。而下联的“事事关心”则是作者的立意初衷。

(三)文字精练

对联之所以从古至今千年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文字精练,表现力强,精悍短小,便于传播,对仗精巧,朗朗上口。

对联有极强的表现力,这不仅与中国的语言文字特点有关,更主要的是在于作者对联句进行高度的浓缩和提炼,使其达到比赋、骈文更精练,比诗、词、曲更灵活的的特殊文体。它不需要小说的三要素,只要把要说的意思用最洗练、简捷的语言表达清楚即可,如云南昆明西山三清阁联:

听鸟说甚;

问花笑谁。

此人以拟人的手法写景,使人联想此地定是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的景区。全联仅用八个字,便精到地概括了花开似锦、群鸟争鸣的自然景观。可谓妙笔生花之句,再如吉林长白山高山亭联:

千峰拔地;

万笏朝天。

此联是在说千座山峰拔地而起,直入云汉,又像大臣手中的玉板拱对青天。寥寥数字,把一副祖国的锦绣河山描绘的如此壮美,如果作者没有提炼语言的能力,是绝对做不到的。再请看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写的一副赠联:

浮舟沧海;

立马昆仑。

此联也只八个字,却浓缩了如此广阔的空间和深邃的情感。从联语中,我们感受得到作者那出世救国的伟大胸襟和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可谓言简意赅,用字如金。炼字炼句的难度是很大的,不像一些人所说简而易行,信手拈来,实际上,做好一副奇绝对联,其难度不比写一首诗来得容易。

提炼语言,还必须结合体验生活,才能使联句既简练,又合理。利用夸张、比拟等手法,必须做到贴切、自然、有的放矢,避免离题万里,才能使读者读之可信,嚼之有味。如一洗澡堂联:

到此皆洁身之士;

相对乃忘形之交。

寥寥十四字便把此处风物提示的淋漓尽致。文字既典雅,又新奇,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另外,凡联句中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中则不能再用,否则犯了“重字”之忌。联意再好,如犯了重字,则不为美(巧对类联除外)。如”春风化雨;花木逢春”,从词类相对说,可属常对,然联中“春”字两出,为联中一忌,即便词意再美,不可取。

(四)节奏鲜明

关于对联的节奏,将在有关章节里详细论述,这里仅就节奏与结构及平仄的一些相互关系加以说明。

对联与诗词的不同之处在外在形式上。即对联的字数、篇幅不限,相比之下比较灵活、自由,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即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也就是说,所有的对联字的总数必须是偶数。

对联的节奏是比较灵活的,但它并是不无序可循。所谓的节奏灵活,是说它没有固定的程式,在长联中只要做骊大概的平仄交错就可以了,因为节奏与平仄是同气相连的两个方面。至于七言以下的短联,因字数少,要求须严格些,但无论如何,在不因辞害义的前提下,上联尾字须是仄声,下联尾字须是平声。一些名联打破这种常规实为可谅,但我们做为初学者来说,切不可效仿。仍以工对为好。这样,可提高我们的属对水平。

我们把对联的特点编成口诀,以便于记忆:

上下联句须相同,

字词失对理不通。

联句有机成一体,

最忌孤立各西东。

杂乱冗长生大错,

意象完美见句工。

节奏轻重分扬抑,

一吟三叹韵无穷。

常见的对联(短联)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上下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题的称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看游俊作成都武侯祠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作者抓住最能表现诸葛亮形象的两个方面,“两表”(即《前、后出师表》), “一对”(《隆中对》),对诸葛亮进行了歌颂。表现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绩。联语语言精炼,条理清楚,出语惊人。此类对联,浓笔重彩.形象鲜明,但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单调和重复累赘之弊。

二、连贯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如: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被逼将台、澎列岛割让日本,其后有些人主张办海军以图强,可慈禧却把海军的公款拿去建供她个人享乐用的颐和园,国人无不气愤,有人写出上联予以讽刺。

三、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不但……而且”等。如一理发店联: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吹面生

在叙事层次上,下联比上联更深一层,下联化用白居《草》中诗歌句“春风吹又生”,寓意尤浓,此为联句的高妙之处。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如一旅社联:

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

联话末用关联词,但仍是表示一种递进关系,放入此类。

四、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如启功所撰一联: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出句提出假设,对句推出结果,意思是说如果能将名利视为杯水一样清淡,你会觉得农家的清茶胜过酒的香醇。

五、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例如:

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天地入胸臆

文章生风雷

略翻书数则

便不愧三餐

“多勤寡欲”是条件,“益寿延年”是结果,只有条件具备才能达成结果。以上三联均属此类。

六、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如一理发店联: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上联“毫末技艺”在于抑,下联“顶上功夫”,意在扬。

再如:翁同龢自题联: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此联虽未用关联词,不难看出仍为转折关系。两种境界有弥缕之感,但其转折处却是山回路转,柳暗花明。关联词的取舍,全在于作者对内容的处理以及作者的文辞好恶,此无定法。

七、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

再如一婚联:

但求天长地久

何必朝相暮依

可以看出,这是一对身居两地的新婚夫妇,为表达爱情的真挚而撰写的对联。

八、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

例如一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

再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此为因果倒装句式,出句是结论,对句是理由,倒装句式,可增添对联的文学色彩。

九、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

看下联: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出句说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动;对句说的是目的。

再看一联: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此联为石达开所作。出句是说再不能忍受“夷狄”(清统治者)对我们的压迫,意在行动起来;下联说的是要达到的目的,此联即为倒装式。

以上所举三例均为短联,至于带有短句的长联,读者可以据此理去分析、领会,这里不再赘述。

对联的结构,即联句的搭配和排列,也就是上下联的文法结构必须相互照应,相互对称,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如此等等。联句结构之优劣,决定对联的成败,所以,完整地组织联句,有利于突出主题,使对联富有艺术感染力,是撰写对联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请看峨媚山圣积寺联:

半天——开佛阁

平地——见人家

出句和对句都是由一个双音节偏正结构和一个三音节动宾结构组成,其意义单位和节奏单位一致,使人读之上口,不失为一副佳作。

杭州龙井园有一副对联:

诗写——梅花月

茶煮——谷雨春

再看:

勤劳门第春来早

和睦人家燕去迟

“春来早”和“燕去迟”都是“主——谓——补”结构。

请看贵州甲秀楼联:

水从碧玉环中出

人在青莲瓣里行

意义单位为一、五、一。 “水”与“人”是名词相对,“出”与“行”是动词相对。“从碧玉环中”与“在青莲瓣里”则是两个介宾结构相对。上下结构相似。

内容决定形式。对联结构相对,形成整齐和谐的形式美,不过,由于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灵活一些。如:

世间有佛宗斯佛

天下无桥长此桥

此联为二、二、三结构,意义单位也是二、二、三形式,但“宗斯佛”是动宾结构,“长此桥”却是“长于此桥”的省略,是动补结构,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结构偶尔不相似也是允许的。此联节奏单位和意义一致。一致是常例,不一致是变例。不管一致不一致,上下联必须相等。这是对联结构的前提。在字数相等的基础上,出句和对句各意义单位的语法结构必须相似,方成佳构。再如杭州云栖寺联:

水——向石边——流出——冷

风——从花里——过来——香

其意义单位为“一三三一”。“水”与“风”,“冷”与“香”分别为名词、形容词相对;“向石边”与“从花里”是介宾结构相对;“流出”、“过来”都是动词、趋向动词,结构也相似。

作品的组织和构造,作品的各个部分的联系和安排,这就是结构问题。结构特点是显露在外的,所以它是作品的形成因素,但它又是由作品的思想内容决定的,不按照一定的主题要求形成的结构是没有的。另外,结构对于体裁有依从性,所以小说、戏剧、诗歌等作品,都有别于其它自身的体裁形成的特点。对联的结构同样如此。 对联的结构问题,极少有人提及,似乎它最简单不过,无足措意,其实不然。清代赵翼在论到绝句诗歌时,曾说“也须结构匠心裁”。对联的结构问题,显然比绝句要复杂得多,下面谈谈有关对联的结构。

1.对衬、关联

对称:是对联结构最基本的要求。上下两联,要求具有严整的对称美,像飞机的两翼、车的两轮一样。如果上下联光是字数相等而句子结构不一致,那就不能做到严格的对称美。例如陈爱珠女士(大文学家茅盾先生的母亲)挽其夫沈永锡联: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难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江,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此联感情深挚,也有精美的词语,但从结构形成来说,却远未达到严整对称美的要求。上联首句是动宾结构,下联首句是主谓结构,“幼诵”对“良人”,“孔孟之言”对“亦即良师”等都没有对好。我们的汉语言文字,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几个字,因此在考虑字数相等时,也要考虑词组相同,只有上下联词组相同,即做到了句子结构相同,然后全联的结构才能具有严整的对称美。 关联:这是对联结构的第二个要求。

水上公园寻菡萏 (仄仄平平平仄仄)

村中老媪嗜评书 (平平仄仄仄平平)

词性、平仄都合乎要求,它能否算是一幅对联呢?不能。因为它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上下句的内容毫无瓜葛,没有一点联系。因为一幅对联除了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和谐以外,上下句还必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再如“图书馆里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也是互不相干的两句话,根本不能算是一副对联。以上说的是对联结构的一般要求:即上下联要对称、要关联,这是任何一副对联都要达到的。但是对联的内容、句法、体式既各不相同,其结构形式自然也会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是我们要进一步探究的。

2.常式、变式

从形式的角度来说,对联的结构,可以概括地分为常式结构和变式结构两种:

常式:就是经常见到的比较固定的结构,从句子长短的角度来说,像五言、七言,还有四言、六言、八言联,就是作者经常、大量采用的结构形式;五、七言联,就是常见的五言律、七言律句型的对联,四言、六言联,即常见的骈文中四、六句式对联。

变式:就是句子、句法参差多变的对联的结构。长联比之短联,不仅形体增大许多倍,而且声律、格调也随之而起了变化。如各个句子的句脚就得遵循“平顶平,仄顶仄”这条规律。他们的结构,和常见的五律或七律句式的对联的结构显然大不相同。长联的结构是灵活多变的。

我们再来看看清代孙髯做的昆明大观楼联及它的结构特点吧: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副驰名中外的名联,它的结构有怎样的特点呢?主要一点是:上联写景,由“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句起,总领下文,然后历写从东西南北各方向所见的壮美和秀丽的胜景。下联抒情,由“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句带出下文,然后分写汉、唐、宋、元各朝的“伟烈丰功”全都烟消云散了。另一点是选用排句铺叙,上联“看”是一个领尖字,下面四个四字句是结构相似的排句,尾段“莫辜负”三字后又是四个排句。下联相对部分,结构与这相同。再一个特点是:上联是从横的空间着笔,下联是从纵的时间着想。上联是动词“喜”为意脉,下联是以动词“叹”为意脉。全联词藻华美,描叙得富有诗情画意。“神骏”指金马山,“灵仪”指碧鸡山,“蛇蜒”形容蛇山,“缟素”形容白鹤山,“蟹屿螺洲”指滇池中的小岛屿和小沙洲。用蟹和螺来代替“小”字,既形象又有动感。“风鬟雾鬓”,喻指摇曳多姿的垂柳。下联“把酒凌虚”,是说对着天空举起洒杯。“汉习楼船”,汉武帝因洱海昆明池阻他从滇池通往印度的去路,就“大修昆明池,治楼船(高大的战船)”,练习水军以讨伐它。“唐标铁柱”,《新唐书·吐薄列传》上说:“九征(即唐九征)毁桓夷城,建铁柱于滇池(系洱海之误)以勒功”。“宋挥玉斧”,《续资治通鉴·宋纪》:“王全斌即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赵匡胤)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记,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我有也’”。玉斧系文房玩物。“元跨革囊”, 《元史·宪宗本纪》:“忽必烈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牛羊皮筏子)以渡”。此联的结构使得主题突出鲜明。

变式结构有以下几种:

(1)并列式。所谓并列式结构,即上下两联的意义没有主从之分,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去表达同一主题。请看下列联:

盛世尽雷锋,共秉丹心创大业

新时多伯乐,同具慧眼识人才

尊师重教,英才辈出,中华崛起

简政放权,经济繁荣,民族复兴

碧螺云雾银峰,钟山川秀气,岂止清心明目

绿雪雨花玉露,摄天地精英,更能益寿延年

(2)主从式。上下联意义有主从之分的,就是主从式结构。例如这副航运公司联:

不靠风帆力

全凭水火功

上联是宾,下联是主,上联是虚写,是引子,下联是实写,是正文。又如“满院向阳树,一代接班人”,上联是喻体,下联才是本体。上联是处于宾位,下联处于主体。此联也是主从式结构。

(3)分总式。有的对联,语意有分述和总述的叫分总式结构。例如:

新天新地新人新事新气象

春雨春风春花春月春色美

前四点乃是分说,末尾“新气象”、“春色美”乃是总说。这是先分后总的例联。

下面再看一幅先总后分的例联:

好社会山好水好风光好

新时期地新天新气象新

(4)首尾总括式。此式先说总大意,次将大意分别述说,末尾总述一笔。下面就是这种结构的对联:

祖国在繁荣: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业兴旺开胜景

人民增福利:喜四海丰收,四时恒足,四海升平乐新春

上联头一句是总括,以下三句分别说三个方面,述说祖国繁荣的情况。末尾再来一笔。下联也是这种结构撰成的。

(5)对话式。上下联语,像是两个人在对话,这就是对话式结构。例如这副废旧物品回收店联:

我岂肯得新弃旧

君何妨以有易无

“我”是店主自称,“君”则是称来店的顾客,像是对面说话似的。

又如明代著名学者邱壑幼时答一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