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白居易进长安的历史典故实用20篇

中国古代的冷兵器战争多为近身搏斗,对力量的要求决定了主要是男人的舞台。但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驰骋疆场、战功赫赫的巾帼英雄,她们的英雄事迹却很少为世人所知。在国难当头时,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指挥千军万马,驰骋在刀光剑影的疆场,勇气可钦可敬,事迹可歌可泣。正如近代革命志士、巾帼英雄秋瑾诗中所说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中国历史上十大“巾帼英雄”的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浏览

4269

作文

1000

霸王别姬历史典故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有美人名虞”,但是并没有以后世流传的“虞姬”其名称唿;直到唐《括地志》等书才出现“虞姬”其名。当然,“姬”只是代称,并非虞姬的本名。五代时期的词牌名则干脆以“虞美人”唿之。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中《楚汉春秋》一书乃汉初陆贾所着,至南宋时亡佚。毫无疑问,司马迁着《史记》时参考过《楚汉春秋》一书:“盖司马迁撰《史记》据《楚汉春秋》,故其言秦、汉事尤详。”(王利器)可是,《楚汉春秋》中记载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细节兼好奇的司马迁却没有录入《史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引录了这首和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一直以来,就有人怀疑这首和歌是后世的伪作,理由是秦汉没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诗。但是,《汉书·外戚传》记录的戚夫人哀歌却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郦道元《水经注·河水》记录的秦时民谣也已是相当成熟的五言诗:“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因此,《楚汉春秋》所录的这首和歌并非伪作,应无问题。

《楚汉春秋》和《史记·项羽本纪》是“霸王别姬”故事的最早记载,二书都没有涉及虞姬的结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否则就不会有民间口耳相传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会至唐时尚有“项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声中,饮剑楚帐只能是虞姬唯一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奥运与中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期,赛马是当时最受齐国贵族欢迎的娱乐项目。上至国王,下到大臣,常常以赛马取乐,并以重金赌输赢。齐国的大将军田忌多次与国王及其他大臣赌输赢,屡赌屡输。一天他赛马又输了,回家后闷闷不乐。他的知己孙膑安慰他说:“下次有机会带我到马场看看,也许我能帮你。”

当又一次赛马时,孙膑随田忌来到赛马场,满朝文武官员和城里的平民也都来看热闹。孙膑了解到,大家的马按奔跑的速度分为上中下三等,等次不同装饰不同,各家的马依等次比赛,比赛为三赛二胜制。孙膑仔细观察后发现,田忌的马和其他人的马相差并不远,只是策略运用不当,以致失败。孙膑告诉田忌:“大将军,请放心,我有办法让你获胜。”田忌听后非常高兴,随即以千金作赌约请国王与他赛马。国王在赛马中从没输过,所以欣然答应了田忌的邀请。

比赛前田忌按照孙膑的主意,用上等马鞍将下等马装饰起来,冒充上等马,与齐王的上等马比赛。比赛开始,只见齐王的好马飞快地冲在前面,而田忌的马远远落在后面,国王得意地开怀大笑。第二场比赛,还是按照孙膑的安排,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马与国王的中等马比赛,在一片喝彩中,只见田忌的马竟然冲到齐王的马前面,赢了第二场。关键的第三场,田忌的中等马和国王的下等马比赛,田忌的马又一次冲到国王的马前面,结果二比一,田忌赢了国王。在双方条件相当时,对策得当可以战胜对方,在双方条件相差很远时,对策得当也可将损失减低到最低程度。

在现代的奥运比赛中也需要运用相应的策略才能取得成功。许多项目的比赛都需要经过数次小组赛,才能最后开始金牌的争夺。如果在预赛中成绩出得太好,作为运动员来说很难在接下来决赛中马上达到另一个巅峰。在体操跳水等项目中,以何种动作来迎战对手也是需要经过仔细考量,再比如一些团体项目,往往教练的策略和指导决定一个团队的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典故:江郎才尽

全文共 1325 字

+ 加入清单

江郎才尽”这一带贬意的成语,一千五百多年来就一直陪伴着江淹。他自幼勤奋好学,六岁能诗,十八岁己熟背“五经”,所作《恨赋》、《别赋》,更显其才华横溢,被誉为千古奇文。只可惜,中年的江淹突然罢笔,落了个“江郎才尽”的名声。也许人们并不清楚,聪明的江淹正是用“江郎才尽”的把戏,把后人给涮了一把。

江郎才尽: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出处】钟嵘《诗品》。

【释义】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年少时以文才著称,晚年诗文无佳句。后比喻在安逸享乐中才思枯竭。

历史典故

江淹是南朝时的一位诗人,他出身贫穷,从小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艰苦,以砍柴为生。他每天忙于砍柴,根本没时间读书。后来,在13岁那年,他在去山上砍柴的途中拾到一顶大官戴过的貂皮帽子。貂皮很珍贵,可以卖不少钱,这样就可以买好多米、面、油、盐等。江淹高兴地把帽子拿回家,母亲看了也很高兴,说:“孩子啊,咱捡到这帽子是好事,是个好兆头,以后你一定能做大官。要好好把它留着,将来做了大官你好戴它。”听母亲这么说,江郎打消了原来的想法,把帽子好好地收藏起来。

从此后,他开始刻苦读书,一心想将来当个大官。他一边砍柴,一边默默背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进步很快。不几年工夫,写起文章来下笔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如《别赋》、《恨赋》等都得到了好评。

当时,有个叫檀超的人,喜好才学,读了江淹的诗,赞不绝口,还特地去拜访江淹,并请江淹到他家去做客。江淹见檀超热情好客,性情豪放爽直,又不拘礼节,从心里很敬佩他。于是,两人成了意气相合的好朋友。檀超赏识江淹的才华,逢人便讲,言辞不免有些过头,近似为其吹嘘。这样,江淹的名声渐渐大起来,也成了有名的诗人。

不久后,他受到了建平王刘景素的赏识和提拔,在南兖州做了官。但是没想到,不多时,他便被一名犯了罪的县令诬告,被捕入狱坐了大牢。这真是福到祸也至。幸亏后来刘景素给他洗清了冤情,出了狱,又提升他做了官,与刘景素一起去镇守京口。

后来刘宋被齐朝取代,江淹和檀超又做了史官,负责编写历史。不久,一个襄陽人发掘出一座古墓,里面有一面玉镜和一些竹筒。竹筒上的古体字没有人认识,有人提议说,让江淹来看看。后朝廷派人把竹筒拿给江淹看。江淹一看,这是西周时候的钟鼎文,当年他为了当大官还苦学过这种文字。江淹看了一会儿,明白了其中的内容,写的是周宣王时候的事。看后,他给来人讲着,周围听的人很惊讶。一下子传开了,江淹认识西周时候的文字,从此,名气更大了。于是,朝廷更加看重他,他的官也越做越大,最后官至梁朝的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就是皇帝的顾问,以后又被封为醴陵侯,有了千亩良田,成了豪门贵族,过起了养尊处优的生活。

他不再读书、写字、做诗、写文章了,有时写首诗,也大不如从前,才华没有了。这时候,很多人都替他惋惜,说“江郎才尽”了。

【成长心语】

江淹早年为当官,拼命用功读书,有了学识,能写出好文章,动人的诗篇。但当了大官,名利皆有,心满意足,尽享荣华富贵,不再刻苦用功,常年不看书、写诗,这样,他的才怎能不尽呢?正所谓:“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古往今来,大部分有成就的人都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在这方面留下的美谈也是举不胜举。勤奋是通往成功的阶梯,只有勤奋学习才能精于学业,反之,贪玩懒惰就会荒废学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岳飞拜师周侗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回,岳飞家住的小镇上来了一个叫周侗的老爷爷,他的武艺非常高强,但他从来都不欺负好人。岳飞就和一些小朋友跟着周侗爷爷练武术了。岳飞训练时不怕吃苦,他从来不像一些小朋友那样偷懒,所以,武艺长进得非常快,经常得到周侗爷爷的夸奖。周侗爷爷的绝招是射箭,岳飞很想让周侗爷爷早点教给他。可是周侗爷爷老是不教岳飞,却让他苦练基本功:蹲马步,头上顶一个小碗,一站就是半天;或是老让他一个劲踢腿、弯腰。为此,小岳飞很不高兴,小嘴成天噘得老高老高,都可以挂一个小水壶了。岳飞回到家里,将这事告诉妈妈,妈妈这样跟他说:“练武术就像盖房子,地基必须打牢,然后一块砖一块砖地砌上去,如果地基打得不扎实,墙砌得不牢,这个房子不久就要垮下来,所以老师让你练基本功,也是为了让你将来能够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埃”后来,周侗爷爷知道了这件事,有一天他特意将自己珍藏了多年的长弓取出来交给岳飞说:“如果你能拉开这张弓,我就教你射箭。”小岳飞满不在乎地看了看弓,又看了看周侗爷爷说:“行啊,我要拉开了,你可不许耍赖皮。”于是小岳飞使出吃奶的劲去拉那张弓,可怎么拉也拉不动,周侗爷爷站在一旁摸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从那以后,小岳飞练功就更加刻苦了,也不怕练习枯燥的基本功了。

几年以后,小岳飞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经过几年的训练,岳飞不仅能很轻松地拉弓,而且射出去的箭也是百发百中。他站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对准一片柳树叶,能将柳树叶射中。有一天,他正在练习射箭,突然发现前面的小树林里有一只小白兔正在悠闲地吃着青草,岳飞搭好弓箭对着小兔瞄准,这时小兔也正好抬起头用那双红红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岳飞,岳飞使出全身的力气,正要将箭射出,这时就听有人高喊“不要放箭,不要放箭”。他抬头一看,原来是周侗爷爷。周侗爷爷严厉地批评了岳飞,他让岳飞明白了:学武术不是用来伤害人或小动物的,学武术是用来保家卫国的。后来岳飞和小白兔成了一对很亲密的朋友,每次岳飞在树林里练箭的时候,总有一只小白兔在一旁悠闲地吃草,不时地抬起头,用它那双红红的大眼睛望着岳飞咧嘴笑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典故:下车泣罪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汉代)刘向《说苑·君道》。

【释义】罪:指罪犯。下车向遇见的罪犯流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历史典故

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早在尧的时代,洪水便已泛滥成灾,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禹在舜的时期受命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完成了治水的任务,帮助百姓解决了水患带来的困扰。舜见禹治水有功,又深受百姓爱戴,便把部落领袖的位置以禅让的方式传给了他。

有一次,禹乘车出外巡视,刚巧有个罪犯被押着从他的车前经过。禹见到了,便吩咐把车停下,问押送的人:“这个人犯了什么罪?”押送的人回答说:“他偷别人家的稻谷时,被抓住了,我们把他送去治罪。”

禹听到这里,便走下车,来到那个罪人身边,问:“你为什么要去偷别人家的稻谷呢?”犯罪的人知道问话的是个大人物,吓得低着头不敢吭声。禹见他不说话,便尽力地规劝他,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禹身边的人见了,都十分不解。其中一个问道:“这人偷别人的东西,就应该送去受罚,大王为什么要痛哭流涕呢?”禹擦了擦眼泪,说:“我不是为这个人流泪,而是为自己流泪。尧和舜做领袖的时候,以德化人,老百姓都和他们同心同德,从来没有人作奸犯科。如今,我做了领袖,老百姓却做出这损人利己的事来,因此,犯罪的人虽是百姓,其实是由于我之不德所致,所以让我感到痛心的,不是那犯罪之人,而是我的德行不如尧、舜啊!”禹当即命人在一块龟板上刻了“百姓有罪,在于一人”八个字,然后下令把那罪犯放了。

【成长心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会伴随每个人的一生。但是面对错误,每个人的态度却各不相同:有的人面对错误,寻找它产生的原因,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犯;有的人面对错误,或将它归罪于外界的客观条件,或将它归罪于别人,总是不肯自我反省;有的人面对错误,从自身寻找症结,并将别人的问题也一并归到自己身上,连别人的那一份也一起承担……这其中的差别,我们一目了然;这其中的对与错,我们也了然于胸。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其浪费时间推卸责任,不如抓紧时间,好好地反省一下自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郑板桥坐“簸箕”轿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10 字

+ 加入清单

方圆几百里都知道,郑板桥一到潍县就坐了“簸箕”。今天小编就来分享郑板桥坐“簸箕”轿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郑板桥坐“簸箕”轿的历史典故

当时的潍县是有名的“柴地”,豪门、财主、地痞、流氓串通一气,为非作歹,搅得民不聊生。凡是上任的县官,不是和他们一块儿胡作非歹,就是落一身罪名,赚个不白之冤,被他们挤跑赶走。郑板桥是扬州有名的“八怪”之一,又长得貌不出众,当然明摆着要受“算计”啦。在他到任之前,人家就设好了圈套,单等县太爷一到,就给他来个下马威。

这天,郑板桥到底来上任了,离潍县城还有二十里,就有一抬四人小轿把他接住了。轿夫们又施礼又鞠躬,郑板桥欢欢喜喜上了轿,谁知,人刚进去还没坐定,那轿子就发疯般地“飞”起来了,活像老太婆簸簸箕,左右摇晃,上下颠簸,直把个郑板桥筛得前仆后仰,跳起落下,头上碰出了疙瘩,腚上磕起了饽饽,要不是轿栏遮挡,早从里面抛出来了。

原来,这是豪绅地痞们设下的“簸箕计”,抬轿的都是他们派去的人,而且四人小轿十六人抬,忽跑忽住,乱颠乱颤,换着班地折腾郑板桥,还一边走,一边哼着怪调子:

今日老爷乍到,

先坐簸箕小轿;

往后不听使唤,

拿你乌纱撂高;

郑板桥是个精明人,这其中的“机关”哪能不明白?“哼!瞎了眼的东西,看我饶得了你!”他心里这么想着,两手紧紧抓住轿栏,两眼不住地从轿窗里往外瞅。“有了!”他心里不禁一喜,高声朝外边叫道:“住轿!”轿夫只好把轿下落了,阴阳怪气地问道:“老爷有何吩咐?”

郑板桥走下轿来,用手往右边场里一指说:“那场边堆垛的是何物呀?”

一个轿夫上前答话:“禀告老爷,那叫土暨。”

“暨有何用啊?”郑板桥故意问道。

“老爷熟读圣贤书,这点小小习俗还不知道吗?”那个轿夫有点卖弄地说,“暨,是此地人用来支炕的;炕,是此地人用来睡觉的。”

“好好好!”郑板桥叫道,“快给我把暨抱到轿里,抬到府中给老爷我支炕!”

轿夫们一听,愣啦!另一个赶忙打一躬说:“启禀老爷,府内有专供您安歇的棕子床……”

“呸!那玩意儿老爷我早睡腻了。”郑板桥打断了轿夫的话,“休再啰嗦,一人两个,给我搬到轿中!”

他们心想,不搬就是违老爷之令,治罪不轻呀!只得乖乖听候吩咐,不多不少,一人两个,将暨搬到轿里。这都是些大模子暨,哪一个也得有十来斤,三十二个就是三百斤沉,再加上一个人,可真够抬的!他们一个个压得趔趔趄趄,汗流满面。郑板桥心中暗暗发笑,高声吩咐道:“快颠起来,快唱起来!老爷我就爱坐这个‘簸箕轿’呢!”轿夫们好比“哑巴吃黄连,有苦难开口”,只顾“呼哧呼哧”地大喘气啦!郑板桥却来了精神,他坐在轿里,摇头晃脑地作起诗来:

叫你簸簸箕,

你偏喘粗气;

抬到衙门里,

一人三板子!

轿夫们听了,吓得脸色惨白,再也不敢仗势欺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活捉1个鬼子奖1斤猪肉的抗日历史典故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1924年7月,我出生在河北新城县(现高碑店市),5岁随母亲、姐姐投奔在山东临城(现枣庄市薛城区)工作的父亲。15岁那年,我在山东加入了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五团。我们团在鲁南山区艰苦的环境中被锻炼成为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

当时形势动荡,日军把消灭八路军一一五师作为主要目标,伪军、顽军不断向我根据地进攻。日军企图运用“蚕食”战术推进,我军则采取“敌进我进”的“翻边战术”对付他们。

1943年3月,我们接到情报,位于向城东北的小埠子村有一个伪军据点。上级命令,让我们拔掉这个据点。

小埠子村地势特殊,是个方圆二三亩的土墩,像一个碉堡,易守难攻。我们武器较为落后,为扬长避短,决定秘密奔袭,攻其不备,争取一举歼灭。

我们部队被称为“夜老虎”,走路悄无声息,擅长“突然扑食”,叫敌人防不胜防。黄昏时分,我们向小埠子村开进,敌人一直没有察觉。一声令下,我军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投弹手甩出成排手榴弹,颗颗扔进圩子里,打得敌人在方圆几十米的土墩子上抬不起头来,猛烈的火力把敌人封锁在屋内,只听乱吼乱叫,其中还有日军的喊声。

刚开始,我们以为是伪军害怕,装成日本人糊弄我们,但听到“啪……嘣”的枪声,这是日本人三八式步枪独有的声音。

敌情发生变化,我们立刻把消息上报,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下令:活捉鬼子,拔掉据点;活捉一个鬼子,奖励一斤猪肉

我们用平时学的几句不熟练的日语喊话:“缴枪不杀,我们优待俘虏。”日军继续向我军射击、投手榴弹。我们把围墙拆开了一个缺口,突进围内。屋内敌人大乱,冲了出来,我们一阵猛烈的火力,又把敌人逼退到屋里。乘敌混乱之际,我们猛打猛冲,一时短兵相接,白刃拼搏,刺刀的撞击声,战士的怒吼声,夹杂着日军的狂叫声,真是一场鏖战。

敌人一个接一个被捅倒在地,我们终于端掉了这个据点。土墩子上躺着横七竖八的日伪军尸体,散乱地丢弃着枪弹、钢盔。这次战斗全歼守敌,还生俘日军5人,伪军50余人。

我们俘虏的日本人中,有一个叫山口的,在我军的感召下,后来成为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的成员。这也正是罗荣桓政委让我们生俘日军的意义。要知道,活捉鬼子可不容易,他们讲“武士道”精神宁死不被捉。“反战同盟”对于后来日本人投降,不能说没有作用。

小埠子战斗意义重大,在当时打击了日伪顽的嚣张气焰,增强了部队和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潘多拉的盒子历史典故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后知”)。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和疾病立即从里面飞出来。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了。“潘多拉的盒子”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曹植七步成诗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64 字

+ 加入清单

孙权占了荆州,杀了关羽,怕刘备报复,就派使者给曹操送了封信,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并且劝曹操顺应天命,趁早即位称帝。

曹操接到这封信,就随手递给他的心腹大臣看。他微笑着说:“孙权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哩。”

自从汉献帝迁都许都以来,朝廷大权和兵权全掌握在曹操手里。曹操要废掉汉献帝,自己称帝,还不容易?可是他考虑到汉室虽然衰落,还有个正统的名义,怕自己做了皇帝,还有人心里不服。所以他认为孙权劝他称帝,是成心要让他为难。

他沉思一下,又说:“如果真有天命的话,我就做个周文王吧!”意思就是让他的儿子来做皇帝。

这件事过了不久,曹操旧病发作,请医服药都没有用,终于死在洛阳。这一年,他六十六岁。

曹操死后,太子曹丕继承他做了魏王和丞相,掌握朝廷大权。曹丕即魏王位以后,有人告发他的弟弟、临淄侯曹植经常喝酒骂人,还把他派去的使者扣押起来。曹丕立即派人赶到临淄,把曹植逮住了押回邺城审问。

原来,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妻子卞(音biàn)后生的。曹操不但是个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个文学家,兄弟俩也擅长诗文,文学史上把他们父子合称为“三曹”。曹植从小聪明非凡,十几岁时候,就读了不少书,能写很出色的文章。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有点怀疑,问曹植说:“这是你请人代写的吗?”

曹植跪下来说:“儿出口成文,下笔成章。怎么会叫人代写呢。父王不相信,可以面试。”

曹操试了曹植几次,觉得他果然才华出众,因此对他特别宠爱,多次想把他封为王太子,只是因为有些大臣反对,才决定不下来。

曹丕怕自己地位不稳,想方设法讨曹操欢喜。有一次,曹操出外打仗,曹丕、曹植都去送行。临别的时候,曹植当场念了一段颂扬曹操功德的文章,大家听了十分赞赏。

有人在曹丕耳边小声说:“大王要离开了,你只要表示伤心就是了。”曹丕果然抹着眼泪向曹操告别,曹操很受感动,也掉下了泪。

这件事使曹操觉得曹丕文才虽然不如曹植,但是心地老实,对他有感情。再加上左右侍从替曹丕说好话的人不少,曹操宠爱曹植的心渐渐变了。

曹植是个不注意小节的人。有一次,他竟在王宫里坐着车马,私自打开王宫外门出去。这件事可违犯了宫里的规矩。

曹操听了这件事,大为恼火,把管宫门的官员办了死罪。

又有一次,曹操派曹植带兵出征。曹丕得到消息,事先送酒食去,跟曹植一起喝酒,让曹植喝得酩酊大醉。正在这时候,曹操派人找曹植去,连催几次,曹植还没醒来。曹操只好把派曹植出征的事取消了。

打这以后,曹操就打消了把曹植立为太子的念头。

曹丕做了魏王以后,仍旧忌恨曹植。这一回,就抓住机会把曹植抓起来,要处曹植死罪。

他母亲卞太后知道了,着急得了不得,连忙在曹丕面前,给曹植求情,要他看在同胞兄弟份上,宽恕曹植。

曹丕不能不听母亲的话,再说,为了一点小事杀了兄弟,自己也不体面,就只把曹植的临淄侯爵位撤了,降为一个比较低的爵位。

据说,曹丕把曹植召来以后,为了要惩罚他一下,要他在走完七步的时间里做出一首诗。如果做得出,就免他一死。

曹植略略思索一下,就迈开步子,走一步,念一句,随口就念出了一首诗:

“煮豆燃豆萁(音qí,豆茎),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了,觉得自己对弟弟也逼得太狠,心里感到惭愧,就免去曹植的死罪。

曹丕做了魏王,不像他父亲那样怕人家议论。就在这一年秋天,由他的亲信联名上书,劝汉献帝让位给魏王。

汉献帝做了三十多年的挂名皇帝,接到大臣上书,就宣布让位,改称山阳公。曹丕的亲信大臣还隆重举行一个“推位让国”的禅让仪式,表示汉朝的皇权是献帝自愿让的。

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朝,就是魏文帝。到这时候,东汉王朝才正式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五十步笑百步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五十步笑百步语出《寡人之于国也》,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河内(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致于饿死。有时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作法,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表,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这篇寓言故事说明:看事物应当看到事物的本质与全局,不能只看表面和局部。邻国国君不管灾荒年间老百姓的生活,是不爱百姓的国君。梁惠王常调动百姓去打仗,致使民不聊生,仍然是不爱百姓的国君。

[关于五十步笑百步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历史典故作为素材,下面是由小编为你精心编辑的凿壁偷光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凿壁偷光:照亮求知路的“小桔灯”

【出处】

《西京杂记·卷二》。

【释义】

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指勤奋学习。

【历史典故】

西汉时候,东海郡有一个大学者,叫匡衡。他读了很多书,学识非常渊博。但他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是个天才,而是因为他的执著与勤奋。

他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就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但是当时的书价都很高,家里根本买不起,那些家中有书的富人们又不肯轻易地把书借给别人。于是,匡衡就在农忙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那些有钱人自然是乐意之至。这样,匡衡便可以读很多书。

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点不起油灯,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丝亮光。他站起身,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家的烛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在墙壁上挖了一个小洞,在邻居家掌灯的时候,烛光从小洞中透过来,他就借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书得来不易,烛光也得来不易,因此匡衡非常珍惜难得的读书机会,他以惊人的毅力博览群书,终于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

【成长心语】

任何外在条件都无法阻挡我们追求知识的脚步,匡衡便是最好的例证。当然不只是匡衡,历史上有成就、有作为的人,无不具有刻苦的精神,而一个人只要下定决心,不言放弃,总会获得成功。贫穷的出身,不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但如何继续自己的人生,选择权却在我们自己手中。贫穷使我们受到了许多的限制,但正如匡衡克服重重困难一样,我们也可以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或工具,来取代我们无法获得的东西。灯泡在黑夜中可以给人以光明,同样的冰心笔下简易的“小桔灯”也一样可以照亮求知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孔夫子徒弟买瓜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夫子开山门学生叫颜渊,第二个学生叫子路,到六月暑天,先生放假,他俩是同乡,正好结伴同行。

走到半路,口干了,想起先生讲过勿好吃冷水,几里路没有人家,哪样弄法呢?师兄弟两个人走到一棵大树底下乘风凉,望见前面有个瓜棚。颜渊就对师弟讲:“你去望望看,有西瓜买只来吃吃!”

子路跑进瓜田,瞥见瓜棚里有个老头子,胡须洁白,子路连喊三声:“丈夫公!”丈夫公爬起来了,说:“哪家?”“是我,我,向丈夫公买只瓜吃吃。”丈夫公又讲:“你从哪里来的?”“我是孔夫子的学生,走走路,口干了,来买只西瓜。”“你是孔夫子的学生,这样吧。我讲八个字,你要用在四句话里,用得对,送只西瓜你吃吃。”

子路要紧问:“是哪八个字?”丈夫公讲:“无数、无痕、最喜、最难。”

子路昂昂头、挺挺胸:“好!丈夫公,你听好,远望青山无数,快刀切菜无痕,洞房花烛最喜,新科状元最难。”

老头子笃笃烟筒,火石一敲,说:“官人啊,过失。”

子路没措施,回回身就走。颜渊就问:“你买的瓜呢?”“唉,老头子瓜倒有,要我出个对。用无数、无痕、最喜、最

难。”“你哪样对的呢?”“我讲远望青山无数。”“过失哟。远望无数,天天起来望就有数了。”“快刀切菜无痕。”“啊哟,菜割断了都是刀痕。”“洞房花柱最喜。”“不是啊,伴侣总有喧华,牙齿舌头还碰撞呢。”“新科状元最难。”“不算最难,有宗师大人辅导呢!让我去对。”

颜渊又来到瓜棚,作一揖说:“丈夫公,我来买只瓜吃吃。”“瓜啊,生的。”“我家口干得冒火,管它生瓜熟瓜,请你卖只吃吃。”“这徉吧,我出副对你对对,你对得出,我三亩西瓜田,尽你拣大瓜,勿收钱。”“丈夫公你讲。”“官人你听好:无数、无痕、最喜、最难。”颜渊接口讲:“丈夫公你听好啊,远望星斗无数,西北风割耳无痕,秋雨落地最喜,人前叙话最难。”

丈夫公笑笑:“这几句另有点像。”就让颜渊摘了个大西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退避三舍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

重耳略加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

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主持朝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红拂夜奔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449 字

+ 加入清单

美女识英雄,自古被人们传为佳话。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红拂奔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具眼识穷途,尸居馀气杨公墓,岂得羁縻女丈夫

美女识英雄,自古被人们传为佳话,唐初就有美人红拂女独具慧眼,在芸芸众生中,辨识了两位英雄人物,一位是她的夫君李靖,另一位是她的结拜兄长虬髯客,三人结为莫逆之交,一同在风尘乱世中施展才华,被人们敬传为“风尘三侠”。

红拂女姓张,原本是江南人氏,由于南朝战乱,随父母流落长安,迫于生计,卖入司空杨素府中成为歌妓,因喜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

杨素是北朝和隋朝政坛上的一个通天人物,更是一个兴风作浪的高手。早年曾协助北周武帝击灭北齐;后与北周丞相兼外戚杨坚配合,迫使北周静帝禅位给杨坚。二十四年后又帮助太子杨广弑父弑兄而为隋炀帝。隋炀帝即位以后,拜杨素为司空,封越国公,把一切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他处理,自己则专心致志地躲在东都洛阳的西苑中,醇酒美人,声色犬马,享受人间的奢华快乐;杨素留守西京长安,几乎成了实质的政治领导中心。

杨素权高位尊,必然讲究生活的享受,府中金银堆积如山,仆役侍女如云,每次接见宾客,总是大模大样地坐在躺椅上,由一群侍女抬着出厅,两旁还排列着许多美艳的侍女,负责薰香、打扇、捶腿及驱赶蚊蝇等工作。这种豪奢尊贵的排场,许多人都叹为观止,羡慕不已,但后来看在李靖眼里,却嗤之以鼻。

李靖是三原地方一位文武兼通的才子,生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饱读诗书,通晓天下治乱兴国之道,还练就一身好武艺,精于天文地理与兵法韬略,心怀大志却一直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后来隋朝稳定下来,他决定从家乡投身长安,以图施展抱负,为国效命。

奔经长安路途中,在风陵渡口李靖遇到了刘文静,刘文静身为北朝官宦之后,见解不凡却在隋庭无法施展,准备前往太原投奔李渊父子。两人交谈之下,大有惺惺相惜之感,于是结为挚友,约定日后一旦谁有发展必定提挈另一方。分手后,一人往太原,一人奔长安。

李靖到了长安,由于国政大权基本掌握在杨素手中,于是他准备先投到杨素门下。好不容易进入司空府拜见了杨素,杨素却半躺在椅中,眯缝着眼睛,一付根本不把来客放在心上的神态。李靖心想:这样的排场,这样的待客之道,岂不令天下英雄寒心,怎能收贤纳士,振兴国道!于是他不悦地直言道:“当今天下大乱,英雄竟起。明公为朝庭之重臣,而不收罗豪杰,扶济艰危,而专以踞傲示天下士,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杨素一听这话大感吃惊,心想:这等无名之辈,竟敢在这里口出狂言,真是放肆!他想发火,但转念想到自己的身份,若与眼前这位初生牛犊计较,实在是失于大度,于是反而转怒为喜,起身夸赞李靖的胆识,并请他落座,宾主畅谈天下大事。

李靖侃侃而谈,从天下时势谈到治国安邦之道,见解精辟,头头是道;杨素听了频频点头称是,然而最后结论却说:“老夫来日不多,多承指教,然时不我予,奈何?”

这话仿佛给李靖的满腔热情浇上了一瓢冷水,让他失望之极。

这天,红拂女正侍立在杨素身旁,目睹李靖英爽之气溢于眉宇之间,又谈议风生,见解出众,不同凡响,心中大为倾慕,不由得闪动着一双聪慧的大眼睛,不断地瞟向李靖。待李靖告辞出门时,她不露声色地暗中嘱托侍立廊下的小童代为询问李靖的住址;小童问得结果,回报红拂女,红拂女默默记在心里,望着李靖大踏步出门远去的背影,有一种奇妙的牵挂之感升在心中。

当天夜里,李靖独坐客栈,面对孤灯,想起白天在司空府的情形,暗叹:不可一世的司空杨素毕竟是老了,守业尚嫌精力不足,根本谈不上有所发展了,自己看来还得另谋途径。这时他又想起司空府中那位手持红拂尘的美丽侍女,她那一对写满睿智又充满柔情的大眼睛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在杨素身后一大群侍女中一眼就发现了她,总觉她有些什么与众不同,引得自己心神荡漾。

夜深了,万籁俱静,李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突然耳旁响起一阵轻轻的叩门声,李靖披衣起身,点亮了灯。拉开门闩,只见门外站着一个头戴阔边风帽,身披紫色大氅,肩背绣花布囊的年轻人。

李靖不料在这人生地不熟的长安,竟有客人深夜来访。正在狐疑之际,来客自动解释说:“妾乃杨司空家红拂女,今夜特来相投!”烛影摇动中,红拂女卸下了绣花布囊,摘下阔边风帽,脱去紫色大氅,变成一个秀发蓬松,明眸皓齿,如三春水蜜桃似的鲜灵的一个女孩。李靖对红拂女的来意仍有些不解,红拂女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不待他询问,就盈盈下拜,并轻声说道:“妾侍杨司空多年,看到的人物不计其数,但从来不曾见过象李公子这样英伟绝伦的人;妾似丝箩不能独生,一心依托于参天大树,以了平生之愿,因而前来投奔,请公子不要推辞!”

李靖既惊又喜,他对红拂女早已有好感,这时又见她如此理解自己,且有这般自作主张的胆识,甚是爱怜。但转念又忧虑道:“杨司空权重京师,你私自逃去,他必定追寻,那怎么逃得他的手心?”红拂女胸有成竹地说:杨司空现在不过是苟延残喘,行将就木,不足畏也!他府中姬妾时常有人溜走,他也无心过于追究,何况司空府中侍女多如牛毛,少妾一人不会在意,所以大胆前来,请公子不要担心!”

李靖仔细打量红拂女,见她肌肤细嫩,面带红晕,仪态从容,嘘气如兰,羞怯中不失果敢之气,李靖心中甚喜,但又想到自己孓然一身,飘泊不定,那能给她一个安定的家,深觉愧对红颜,委屈她的一片真情。

红拂女见他欲言又止,似乎明白了他的犹疑,于是坦然陈述自己的心意:“既然来投公子,就已深思熟虑,今后天涯海角,妾愿患难相随,一片诚心,苍天可证!”

话已说得十分明白,李靖也不必再有什么顾虑了。这夜,一对患难之交同入罗帐,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但有的是相知相慕,便由他们自作主张,成为一对恩爱夫妻。

司空府中不见了红拂女,也曾派人出来追寻,但数日之后就不了了之,这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待风声过后,李靖打算前往太原,投奔招揽四方豪杰、待成大业的李渊父子。红拂女理解夫君的志向,她不声不响地从绣花布囊中拿出一些金银,委托店家买来了两匹俊马和一些衣物干粮。一切准备停当,两人装扮成行商模样,趁着天色微明之际,悄悄离开了隋都长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郝隆晒书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郝隆晒书:讲述西晋时期,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郝隆饱学多才,没有得到重用。他辞去参军的职务回故乡隐居,家贫的郝隆解开衣扣袒胸露腹晒太阳,人们问他何故?他傲然地回答道自己在晒书。用来比喻人腹中装书,富有学问。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郝隆晒书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郝隆晒书

典出《世说新语·排调》。

郝隆是晋朝时期汲郡(今河南新乡、汲县一带)人。他家境贫寒,但却好学不倦,以善于应对而小有名气。

按照晋朝时期的习俗,每逢七月七日,每家每户都要曝晒衣物,驱除衣物内的潮气和蛀虫,以便冬天可以使用。郝隆见邻居有钱人家晒出了许多绫罗绸缎,突然产生了与他比一比的念头。

于是,郝隆从家中搬出竹榻放在庭中,在正午烈日当头的时候仰卧在榻上,解开自己的上衣,袒胸露腹,在烈日之下曝晒。

那位有钱的邻居见郝隆这般光景,不禁大为奇怪,便上前问他为何要如此。郝隆傲然回答:

“你晒你家中的衣帛,我晒我肚子里的书本!”

后来,“郝隆晒书”这一典故,用来比喻人腹中装书,富有学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历史典故精选:贾人渡河_800字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人看来,“商”和“贾”的语意无大差别,都是贸易的意思;但在古时候,“商”和“贾”在经营方式上却有所不同,所谓少卖为“商”走卖为“贾”。从一个地方买进,到另一个地方卖出,用这种方式做生意的人叫贾人。

从前有个贾人,在河南办了一批货,取水路贩往外地销售。船在河中顺风行驶,忽然浓云密布,狂风骤起,大雨倾盆,河水陡涨。贾人走出船仓查看货物,一股大浪袭向船头,把贾人拍落水中。贾人在水中挣扎呼喊:“救命呀!”

一个渔夫听到喊声,急急忙忙把船摇过来救人。贾人看到渔夫,大声喊道:“快来救我,我给你一百两白银。”

渔夫把贾人救起来,送进船仓,贾人换好了衣服,拿出十两银子送给渔夫,说:“拿去吧,这十两银子够你辛苦半年了。”

渔夫不接银子,看着贾人说:“刚才你在水中许诺说给一百两银子,而不是十两。”

贾人满脸不高兴地说:“你这人也太不知足了,你一天打鱼能挣几文钱?现在一下子捞了十两银子,不少了。”

渔夫说:“事是这么回事,理却不是这个理。你刚才不许诺给一百两银子,我也会救你一命,但你既然说给一百两,我希望你不要失信。”

贾人摇摇头,踱进船仓,不再理会渔夫,渔夫长长叹口气,回到渔船。

一年后,贾人又办了批货,碰巧在河中与渔夫相遇。两个人都想起了去年那次不愉快的分手。贾人说:“我给了你十两银子,你为什么不用来当本钱,做点小生意,何苦风里雨里挣这份辛苦钱?”

渔夫来不及答话,贾人的船触上礁石,船仓进水,船渐渐下沉。贾人急得团团转,大声对渔夫说:“快来救我,这次我给你三百两银子,保证不失信。”

渔夫摇橹从贾人旁边划过去,回头不紧不慢地说:“喊信得过你的人来救命吧,我不要你的银子,可也不救你这种无信无义人的命。”

很快,贾人随着沉船在滔滔河水中消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隐公居摄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鲁孝公薨,子弗湟立,是为惠公。

鲁惠公的元配没有生子就死了,妾室声子倒是帮他生了个儿子,名叫做息(一作息姑)。后来,惠公听说宋国有个女子生来手掌就有“鲁夫人”的纹状,于是就把她娶回鲁国,是为仲子。仲子为惠公生了个儿子,名叫做允(一作轨)。因有“鲁夫人”的纹状而娶之,隐隐有立她为夫人的意思,则她的儿子允就有可能当太子。

惠公没有立太子就死掉了。年长的公子息颇得鲁人的拥戴,于是他学当年周公旦那样,摄行君位。但是又担心其他人不服,于是立公子允为惠公太子,说是等他长大后就把政权返给他。历史上把公子息称作“隐公”,谥法:“不尸其位曰隐。”

隐公时期,卿大夫羽父位高权重,逐渐掌握实权。但是羽父权力权力欲太重,渴望与国君平起平坐,何况隐公甚至还不是名义上的国君。羽父就对隐公说,要不您立我为太宰吧(所谓太宰,那就是周天子的王室正卿,就地位而言,跟诸侯平起平坐。)隐公不答应,推托说自己又不是鲁侯,不能做主。羽父说,其实太子允没什么势力,您德高望重,不如顺势就即位好了,我帮你解决掉障碍。隐公震怒,“我之所以当这个家,是因为看到允年幼,担心人心不稳才勉强顶着众人的唾骂来做这件事。本想等到允长大了,我就到菟裘之地养老去。你瞧你说的什么话啊!”

羽父被弄得一愣一愣,敢情人家不想夺位?他担心太子允知道这件事,于是急匆匆跑到太子允跟前,来个恶人先告状,谗言隐公想要霸占权位,不会让他允掌权之类的话。太子允心想这还得了,于是授命羽父把事情给解决了。羽父就派人弑杀了隐公。

惠公太子允即位,是为鲁桓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闯王三打保定城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08 字

+ 加入清单

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随即率军东征,直取明朝京都。大顺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一路凯歌高奏,然而却在京南保定受阻,发兵三次,方得破城。

保定为北京南大门,卫师重镇,城围十二里,墙高三丈五,四周河护城,可谓城坚水深。时值守将张洛彦,执总兵衔、拥兵三万,此人诡计多端,凶残狡诈。

这日,探马急报,说闯贼已到城南二十里。张洛彦忙登上城楼。

保定地处广袤平原,城头举目,一览无余。张洛彦遮阳远眺,就见尘土飞扬处,闯贼兵如洪水,将似猛兽,刀枪林立,旗幡蔽日。张洛彦不禁心惊,暗想,闯贼这般势头,出城迎战,无异于以卵击石,还是上奏朝廷,固守待援为好。于是转身回衙,写了报急文书,派人送往京城。

保定离京三百里,就是朝延立派援兵,也不知几日可到。面 临闯贼大军,弹丸保定城,区区三万兵,如何才能守得住呢?张洛彦冥思苦想,终于琢磨出个固守之策。他立刻传令派兵,将城外民房拆毁,百姓押解进城,青壮丁男当兵护城,老弱妇孺集中押在关帝庙。

二日,大顺军攻城,号炮三声,军动如山崩,喊杀声震天,火炮箭弩列阵城下。突然闯王李自成摆了一下手,大军戛然收住。闯王用马鞭指了指城头垛口:“你们看,张洛彦扣押百姓在城头,如何攻伐?”

大家细看,果见城墙上一字排列了众多衣衫褴褛的百姓。这些人扶老携幼,惊恐万状,子啼妇泣,惨不忍睹。若炮矢攻城,这些人首当涂炭。

见大顺军停止攻城,城头百姓纷纷顿首作揖,呼谢闯王大恩。

军师宋献策附耳低声道:“闯王,可暂且退兵,我自有办法。”闯王颔首,下令大顺军后退十里扎营待命。

见贼军如洪水般退去,张洛彦得意地捋髯讪笑,令人备酒宴欢庆。

大顺军扎住营盘后,闯王急请军师过帐议事。宋献策道:“张洛彦既然用百姓挡我炮矢,索性咱就不用炮矢攻城。”闯王问:“保定城高墙厚,不用大炮,如何破城?”宋献策道:“我军中有不少山西军卒,他们在家曾是煤窑工、擅长挖洞爆破之枝,可令他们暗挖地道抵城下,用炸药轰塌城墙,再挥军掩杀,可破保府。”闯王疑虑:“炸城虽比炮轰好些,仍难免伤及城头百姓。”宋献策笑道:“张洛彦防我攻城重在白日,故不会看押百姓城头过夜,我军可夜晚炸塌城墙,免伤百姓。”闯王连称好计,而后又蹙眉担心道:“城下有护城河,楷宽水深,地道如何穿河抵达城下?”宋献策笑道:“井下挖煤,时常穿越地下河水。窑工自有绝技妙法,有何难哉?”闯王大喜,当下传令刘宗敏,令其抽调窑工将士,组成掘洞爆破营,备料筹物,然后潜踪秘行、距城数里,选一隐蔽处,开挖地道,通向城垣。

再说总兵张洛彦,见妙计奏效,好生得意,便令军卒每日晨起押百姓上城,落日后圈回关帝庙,一连两日,却不见大顺军来攻,城中将士皆欢呼庆贺,颂扬总兵退敌有方,然而张洛彦却高兴不起来。

张洛彦思忖,闯贼必想他法破城,可到底用啥法呢?于是,张洛彦暗派密探,乔装成百姓出城查看。

密探背粪筐持粪叉,趁晨雾出城南行,走出数里之外,忽见路旁田野有大片松鲜黄土,其间不少土堆,不禁诧异。眼下时令二月,地虽解冻,却还未开犁翻土。土堆状似新坟,可前无墓碑上无魂幡,且疏松硕大,不像坟冢。既然不是耕土坟丘,哪来这许多鲜土?密探正在发愣,忽见地下冒出些壮汉,皆为兵卒,个个肩背柳条筐,从一洞口爬出,倒掉筐中黄土、转身又潜回洞中。密探顿悟,原来闯贼在挖地道攻城,于是赶紧回城禀报。

张洛彦闻报,惊出一身冷汗。地道暗走龙蛇,炸城方位难测,城内当如何应对?张洛彦召来幕僚商议。大家都不知所措。谁都知晓,城池一旦炸破、万难抵挡闯贼人马。总兵问得紧了,大家只好说,备足城砖石灰,城破后迅速修补为上。张洛彦问:“三丈五高的城墙,如何立时修起?”众人面面相觑,无言答对。冷场多时,张洛彦叹道:“就按你们说的先准备吧,但有言在先,不论城墙炸塌多大的缺口,必须一日内修复完工,否则你们提头来见。”

退帐后,张洛彦独坐帅厅苦思。他判定,闯王之所以弃用大炮而掘地道炸城,目的是免伤百姓,这样就可能选在夜半炸城。城破难挡贼兵,当然最好是及时修复,可夜半至天亮,半夜时间要修复城墙,神仙也难为此事呀!张洛彦茶饭无味,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着险棋。

再说刘宗敏率领的掘洞爆破营,土工作业,进展神速,只三日便将地道掘到保府城墙下,置放好炸药,按军师之意,三更起爆,“轰——”的一声闷响,砖土飞天,高耸的城墙突然倒塌了十余丈。刘宗敏通过豁口望见城内灯火,不禁哈哈大笑,立即率队回营缴令。

前方炸城,后方造饭,五更天大队人马便拔营出寨。此时东方透白,朗星隐退,闯王同军师宋献策并马向前。两人一路上谈笑风生,异常轻松,因为城墙炸开,攻打已非难事,保定府唾手可得。

突然,先锋官来报,说是保定府城墙完好如初。一旁的刘宗敏闻听火起,一鞭子抽在先锋官身上:“十丈宽的城墙口子看不见?瞎了你们的狗眼啦!”先锋官委屈道:“刘爷不信可亲自前去察看。”刘宗敏怒喝:“老子自然去看。若找到豁口,非把你的眼珠抠出来!”话音未落,便打马而去。闯王和军师满腹疑惑,紧随其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邓玉芬6个孩子为国捐躯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45 字

+ 加入清单

邓玉芬是个倔强的女子,她坚信只要努力,家里人丁兴旺,日子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婚后,她和丈夫借住在亲戚家,靠租种地主家的几亩地,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7个儿子。

好日子还没有熬到,1933年长城抗战失败后,日本侵略者就把邓玉芬的家乡强行划入了伪满洲国。为了糊口,她被迫搬到张家坟村东南的猪头岭山上,开荒度日。

1940年,八路军10团挺进密云西部山区。在邓玉芬的家门口,八路军宣讲抗日道理,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她的心坎上。她知道,只有拿起刀枪打鬼子,才能挽救国家、拯救自己。

当年6月,10团组织游击队。邓玉芬和丈夫商量:咱家有人,在打鬼子这件事情上,绝对不能含糊。就叫儿子打鬼子去吧!于是,邓玉芬的大儿子永全、二儿子永水成为白河游击队的首批战士。

9月,邓玉芬知道游击队正缺人手,毫不犹豫地又把三儿子送去了白河游击队。

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实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邓玉芬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反“无人区”斗争。她叫丈夫把在外扛活的四儿子、五儿子找回来,在环境最残酷的时候,参加了抗日自卫军模范队。

1942年,抗日政府发出了“回山搞春耕”的号召。邓玉芬和许多山地群众决定重返“无人区”。她让丈夫先回山里搭窝棚自己随后就到。谁知丈夫走后没几天,竟传来噩耗:丈夫、四儿子和五儿子在种地时遭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儿子同时遇害,四儿子也被抓走了。

坚强的邓玉芬没有屈服。亲友们劝她不要再回山。她拉起两个小儿子,坚定地对他们说:“走,回家去。姓任的杀不绝,咱和鬼子拼了!”她又回到了猪头岭,拿起丈夫留下的镐头,没日没夜地开荒种地。

国难当头,人命如蝼蚁,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在这位母亲身上。1942年秋,大儿子永全在保卫盘山抗日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

1943年夏,被抓走的四儿子永合惨死在鞍山监狱中。同年秋,二儿子永水在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因伤情恶化无药医治死在了家里。三儿子也下落不明。

白发人送黑发人,面对沉重的打击,邓玉芬咬牙挺住了。只是,往日性格开朗的她,变得沉默寡言。春种秋收,做鞋做袜,照料伤员,她从不得闲。她的家成为八路军和伤员的休息站,干部战士到了她家,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

战士们就是她的亲儿子!邓玉芬为了让伤员能多吃点儿,自己节衣缩食。家里养的几只老母鸡,鸡蛋却一个也舍不得给亲儿子吃,统统送给了伤病员。战士们都知道在密云的猪头岭有个邓妈妈。

1944年春,日伪军为了肃清“无人区”的抗日力量,围住猪头岭一带,一连折腾了7天7夜。小六儿跑丢了,她背着刚满7岁的小七躲进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她为了掩护藏在附近的乡亲和干部们,眼睁睁地看着幼子连病带饿死在怀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中国人民胜利了。邓玉芬眼噙泪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亲人,咱们胜利了!

值得一提的是,惟一的儿子小六儿也被妈妈送去当兵。1948年在攻打黄坨子据点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男女老少齐动员。为了保卫家国,邓玉芬献出了一个妻子和母亲的至爱,这是抗战时期最普通的百姓代表,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刘备进益州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343 字

+ 加入清单

赤壁之战以后,周瑜又花了一年多时间,把曹操的人马从荆州赶走。荆州究竟应该归谁呢?刘备认为,荆州本来是刘表的地盘,他和刘表是本家,刘表死了,荆州应该由他接管;但孙权认为,荆州是靠东吴的力量打下来的,应该归东吴。所以周瑜只把长江南岸的土地交给刘备管。刘备认为分给他太少了,很不满意。不久,周瑜病死了,鲁肃才劝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

借人家地方总不是长远的办法,刘备不能不想开辟新的地盘。按照诸葛亮的计划,本来是要向益州发展的。正好在这个时候,益州的刘璋派人请刘备来了。

原来,益州牧刘璋手下有两个谋士,一个叫法正,一个叫张松,两个人是好朋友,都是很有才干的人。他们认为刘璋庸碌无能,在他手下干事没有出息,想谋个出路。

当曹操打下荆州的时候,刘璋曾经派张松到曹操那里去联络。那时候,曹操刚打了胜仗,有点骄傲,再加上派去的张松,个子矮小,外貌平常,曹操根本不把他搁在眼里。这就把张松气走了。

张松回到成都(益州的治所),对刘璋说:“曹操野心很大,恐怕想并吞益州哩。”

刘璋着急起来。张松就劝他说:“刘备是主公的本家,又是曹操的对头,跟他结交,就可以对付曹操。”

刘璋听信了张松的话,就派法正到荆州去联络。

法正到了荆州见到刘备。刘备很殷勤地接待他,同他一起谈天下形势,谈得十分融洽。

法正一回来,就和张松秘密商议,想把刘备接来做益州的主人。

过了不久,曹操打算向汉中(今陕西汉中市东)进兵。益州受到了威胁。张松趁机劝刘璋把刘备请来守汉中。刘璋又派法正带了四千人马到荆州去迎接刘备。

法正到了荆州,直截了当地告诉刘备说:“益州是十分富庶的地方。像将军这样英明,又有张松作您的内应,取得益州,真是再容易也没有的事。”

刘备还有点犹豫不决。那时候,庞统已经当了刘备的军师。他坚决主张刘备到益州去,他说:“荆州土地荒凉,而且东有孙权,北有曹操,不容易得志,要建立大业,就应该拿下益州做基础。”

刘备听从了法正、庞统的劝说,就派诸葛亮、关羽留守荆州,自己带领人马到益州去。

后来,张松作内应的事被刘璋发现了。刘璋把张松杀了,布置人马抵抗刘备。

刘备带领人马向成都进军,打到雒城(今四川广汉北,雒音luò),受到雒城的守军坚决抵抗,打了一年还没攻下来。庞统在战斗中中箭死了。刘备攻破雒城后,进攻成都。诸葛亮也带兵从荆州赶来会师。刘璋守不住,只好投降了。

公元214年,刘备进了成都,自称益州牧。他论功行赏,认为这次进益州,法正功劳最大,把他封为蜀郡太守。不光成都归他管,还把他当作谋士中的主要人物。

法正这个人心地狭窄。他有了权,就报个人恩怨。谁过去请他吃过饭,他就回礼;谁向他翻过白眼,他就报复。为了报个人的仇,甚至杀了好几个人。

诸葛亮就跟法正不一样。他帮助刘备治理益州,执法严明,不讲私情。当地有些豪门大族都埋怨起诸葛亮来。

法正劝告诸葛亮说:“从前汉高祖进关,只有约法三章,百姓都拥护他。现在您刚到这儿,似乎也应该宽容些,才合大家心意。”

诸葛亮说:“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秦朝刑法严酷,百姓怨恨,高祖废除秦法,制定约法三章,正是顺了民心。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刘璋庸碌软弱,法令松弛,蜀地的官吏横行不法,弄得乱糟糟的。现在我要是不注重法令,地方上怎么能安定下来啊。”

法正听了诸葛亮的话,打心底里佩服诸葛亮。他自己也不敢像以前那么专横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梁武帝做和尚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23 字

+ 加入清单

北魏发生内乱以后,南方的梁朝曾经几次起兵北伐。但是梁武帝指挥无能,不但不能恢复土地,反而死伤了无数军民。北魏分裂后,也没有能力再进攻南方,梁朝才有一个比较长的安定时期。

梁武帝看到宋、齐两个朝代都因为皇族之间互相残杀而发生内乱,他就对自己亲属格外宽容。皇族中有人犯罪,他只好言好语教训一番,从不办罪。梁武帝有个六弟临川王萧宏,是个贪得无厌的人,尽情搜刮财富。临川王府内室后面有几十间库房,平日锁得严严实实的。有人怀疑里面藏的是兵器,向梁武帝告发,说萧宏私藏兵器,准备造反。

梁武帝听说他弟弟要夺他的权,也有点吃惊,亲自带领禁军去搜查。萧宏一见梁武帝,神色慌张。梁武帝更加起了疑心,就命令萧宏把库房全部打开,让他挨间检查,打开库房一看,发现其中三十多间库房里都堆满了钱,共有三亿万以上,其他的库房里囤积着布、绢、丝、绵等杂货,更是多得不计其数。

萧宏跟在梁武帝后面,心惊胆战,怕梁武帝发现了他的赃物,一定要办他的罪。想不到梁武帝检查完了,转过身来,笑嘻嘻地对萧宏说:“阿六,你的日子过得不错嘛!”

打那以后,他知道萧宏不会谋反,反而对萧宏更加信任了。

梁武帝对亲属和士族百般纵容,对待百姓就完全是另外一套,谁触犯当时的法律,就要严办。如果一个人逃亡,全家人都要罚做苦工。这样,贵族官僚有恃无恐,更加横行不法,有的甚至在大街上公开杀人,都没有人敢干涉。

有一个正直的官员贺琛上了一个奏章,对梁武帝提出四条意见,说现在各地州郡官吏搜刮残酷,百姓实在受不了:官员穷奢极侈,浪费太严重;奸臣当道,作威作福,陷害好人;

大造官府,没完没了,百姓终年服役不得休息。

贺琛说的条条是事实,但是梁武帝一句也听不进。他口授一道诏书,责备贺琛。在那份诏书里,他把自己说成一个天底下少有的贤明君主,又是勤劳,又是节俭,把贺琛的意见顶了回去。

梁武帝也是个佛教信徒。他在建康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同泰寺,每天早晚到寺里去烧香拜佛,讲解佛法,说这样做是为了替百姓消灾积德。到了他年老的时候,更干出一件奇怪荒唐的事来。

有一次,他到同泰寺“舍身”,也就是要出家做和尚。皇帝做和尚,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可是皇帝说要出家,谁敢反对!再说,那时候佛教盛行,皇帝肯做和尚,还表示他对佛法的虔诚哩。

梁武帝做了四天和尚,宫里的人把他接回去了。后来他一想,这样做不妥当。因为按当地的风俗,和尚还俗,要出一笔钱向寺院“赎身”。皇帝当了和尚,怎么能够例外。第二次,他又到同泰寺舍身,大臣们请他回宫,他就不答应了。

后来,大臣们懂得他的意思,就凑了一万万钱到同泰寺给这位“皇帝菩萨”赎身。寺里和尚能够收进一大笔钱,怎么不高兴,当然同意他还俗。大臣们就排了仪仗,到寺里把他接回来。

第三次,梁武帝又想个新花样,他到同泰寺舍身的时候,说他为了表示他对佛的虔诚,不但自己的身子舍了,还把他宫里人和全国土地都舍了。

舍的多,赎的钱当然应该更多。过了一个月,大臣们就凑足了二万万钱去把他赎了回来。

说巧也巧。正好在那天晚上,同泰寺里的一座塔被火烧了。和尚赶快报告梁武帝。梁武帝合着手掌,说这一定是恶魔干的。他又下了一道诏书说:“道越高,魔也越盛。我们要造更高的塔,才能压住魔鬼的邪气。”

过了一年,他又舍了一次身。大臣们又花了一万万钱把他赎回来。梁武帝前后做了四次和尚(一说是三次),大臣们一共花了四万万赎身钱。这笔钱,当然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去了。

梁武帝热心做和尚,把朝廷大事弄得混乱不堪。有个野心家就利用他的昏庸,发动了一场空前的大叛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