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七夕的习俗有哪些(最新20篇)

浏览

7584

作文

1000

端午节习俗小学生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在节日中,我们一早就起来。忽然我闻到了一阵清香,我跑过去一看,啊!好大的一盆粽子呀!真香呀!馋死我啦!再看看旁边的盆里,哇!还有一大盆雪白的鸭蛋与蒜头看上去真可爱,好想吃呀!妈妈说:“赶快去洗脸刷牙来吃呀。”我洗完后,赶紧围着桌子坐了下来,爸爸将粽子、鸭蛋、鸡蛋、蒜头端到桌子上。我们一家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吃完了早饭。

然后,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黄鳝、苋菜,我问妈妈为什么要买这些东西呢?妈妈说:“这是端午节的习俗”,我还是不明白只好点点头,后来,妈妈又带我去买一些绿油油地艾草回家了。妈妈又用艾草泡水给我洗澡,我问妈妈为什么要用艾草洗澡?妈妈说:“因为这样蚊子就不叮你了”。妈妈又用剩下来的插在门上,我又问妈妈为什么要把艾草插在门上?妈妈说:“因为这样蚊子就不会飞到我们家了”。

洗完澡以后,妈妈又告诉我端午节还有个名字叫娃娃节。最后,妈妈又把五颜六色绒线戴在我的手上,今天我知道了许多端五节的知识,真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春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天津是我的家乡,我生在天津,长在天津,我爱我的家乡——天津!

家乡的春节主要体现在饮食方面:在腊月初八那天,被称为”腊八”,在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在这一天也会泡腊八蒜,就是用醋泡蒜,这样久放也不会坏的!

在该过年的这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时吃的,喝的,穿的以及用的,好在新年显示出焕然一新的形象!在这些天里,孩子们个个都开心的不得了:像男孩子们都买一些爆竹在新年里和大人们一起庆贺新年!而女孩子们买一些小礼品作为新年礼物!

在腊月二十三的时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年”,这就意味着春节即将来临了!在这一天,鞭炮声处处都有,,这就是过年的象征吧——尽管还没到,但却有了过年的气息~!!这天,在街上,有一些卖糖的,就是现在孩子们所说的“糖瓜”又甜又黏的,小孩子们非常喜欢吃它们!

二十三一过去,就更忙了,家家户户都要把家里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过年吃的食物都准备充足!

在除夕这天,更是热闹的不得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用的东西!人们都穿上了新衣,门外贴着福字,有正有倒,倒的福字意味着:福到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守岁的习俗,鞭炮声总在耳边响起,这才是过年的气氛嘛——这么的热闹!

等到了正月初一那天——就是人们所说的春节。在那天,人们都去拜年了,给亲戚,给朋友……

在元宵节那天,又是春节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在那天,人们都在叫家里吃元宵呢!一家人其乐融融……

那天同样也是耳边总响起鞭炮声,小孩子们同样也燃放炮竹,只不过是那种小的花炮而已……

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到这天为止,春节也就这样在欢笑中不知不觉的度过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热闹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年习俗作文赏析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祭灶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 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 秣 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 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扫尘

1.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2.到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扫房日"。

扫 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用头巾将头包好 ,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屋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扫房之后,各店铺、居民家焕然一新。新贴的春联,鲜艳夺目,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活 灵活现的门神,抬头见喜的横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画,花团锦簇的灯笼,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

剪窗花

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写春联

家 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有天地神 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

可 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 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 牛似南山虎 、马如北海龙";"大猴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 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婚嫁

过了二十三,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您有亲朋好友现在办喜事的么?送张祝福新婚的贺卡吧!

[小年习俗作文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写过年的习俗小学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和许多国家一样,都有自己的节日,我们中国有很多节日:春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等,这些节日中,庆祝得最轰轰烈烈的,习俗最多的,非春节莫属。

过小年,即农历二十三日(或二十四),送灶王爷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画火化),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糖瓜,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就是买一张新的灶王画(画上画有灶王爷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厨房。

就这样,一年一度的春节就拉开了序幕……

每一年的大年三十下午,爸爸和我就开始贴对联,我们先准备好浆糊,然后我拿着对联来到大门下,爸爸把浆糊涂在门墙上,我们急忙把对联贴了上去,看着那大红吉祥的对联,把我家的大门装饰的很漂亮,我们的心里就非常美。

在我们家乡,拜年算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和任务,占据了“过年”时间这个绝大部分。初一一般是去老家向叔伯邻居拜年的,初二 就是去外婆、舅舅姨姑家拜年了。初三 以后就是向爸爸妈妈的朋友依次拜年。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春节贴春联的习俗典故

全文共 232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习俗,那么这个习俗典故是从哪里来的呢?来看看小编的介绍吧!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春节贴门神的习俗。

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非凡的本领。他们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的。

钟馗是民间比较流行的门神之一。传说唐明皇在夜里突发疾病,昏睡中梦见一个小鬼盗走了贵妃的香囊和自己的玉笛,并绕殿而跑。他正在气恼时,又见一个穿蓝袍戴着帽子的大鬼跑来,捉住小鬼挖出其双眼一口吞下。唐明皇问大鬼的来历,大鬼奏曰:“臣姓钟名馗,生前应武举未中,如今愿为明皇斩妖除魔。”明皇醒后,疾病痊愈,于是叫来当时最有名的画家吴道子,依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的画像:画上的钟馗着蓝衫短靴,长髯裸臂,相貌丑陋,但心灵纯正。明皇让人把钟馗的画像贴在门上,用来镇鬼。后来民间也纷纷效仿,在除夕夜把钟馗像贴在门上,用以镇鬼驱魔。

据史料记载,最初的门神是西汉时一位王爷让人绘制的一位叫成庆的勇士画像。而东汉时神话中两位受黄帝信任、对恶鬼毫不留情的两兄弟,哥哥神荼、弟弟郁垒也成为门神。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界,那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须赶回鬼界。鬼界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和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坏事,神荼和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和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辟邪防害。

在秦始皇执政时,勇士荆轲冒死行刺秦王,虽然没能成功,但人们也把他看成了英雄,所以在秦之后唐之前,人们习惯在门上贴荆轲的画像。

唐朝以后,除了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做门神。在我们都熟知的《西游记》中就有个故事与此事有关: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少降了点儿雨,因此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命当时唐朝的贤臣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希望能躲过此劫。唐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王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进朝与之对弈,以阻止魏征监斩。没想到魏征下着棋,不小心打了一个盹儿,魂灵就升天,将龙王给斩了。龙王责怪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

门神太宗担惊受怕,彻夜不得安宁,就把此事告知群臣,希望大家能想出良策。

当时的大将秦叔宝(秦琼)说愿同尉迟敬德(尉迟恭)戎装立在门外守卫。太宗应允了,没想到那一夜果真安然无事。可是,太宗也不忍心让两位大将这样每夜守候。于是,就命巧手丹青,把两位大将的容貌画下来贴于门上。后来,这一习俗在民间广为流传。

民间还有贴关羽和张飞像当做门神的。

门神像左右门扇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大多贴在车门或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在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个黑脸,一个白脸。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两个人都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比街门门神稍小一点儿,也是黑白二神,但有坐像的。屋门贴得最多的是“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最初是贴在新婚夫妇的屋门上,以取吉利。

随着门神的出现,贴春联的习俗也应运而生。春联也叫门对、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它的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简洁精巧,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形式。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开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它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古人认为桃木可以驱鬼,是一种吉祥之物。最早民间是用桃木刻上神荼和郁垒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辟邪防害。后来,为了方便,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和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到了宋代,人们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这种方式既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又表达了美好的心愿,还能装饰门户。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后期,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人们在象征喜庆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到了明代,“桃符”改称为“春联”。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就很重视春联,他曾下令过年时让各家各户都贴春联,并且一律在红纸上书写。

有一次他微服出巡,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贴春联,心中不悦,便去询问。一问才知这一家是阉阉猪的,都不识字,还没有请人代写春联。于是,朱元璋就提笔一挥,特地为这家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这副春联,联意贴切并且幽默风趣。

对联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照使用场所不同,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为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上。

春联的颜色也有不同,一般人家春节都用红纸写,庙宇要贴用黄纸写的春联。如果守孝,第一年要用白纸写,第二年要用绿纸写,第三年要用黄纸写,守孝满三年后才能恢复正常,用红纸写。清朝统治者是满族人,因为满族崇尚白色,所以清代宫廷中春联用外面包蓝边里面镶红边的白纸写。

由于春联能表达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因此一直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潮州的文化习俗作文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文化风俗,还有千奇百怪的习俗潮州的习俗,今天我来跟你说说吧。

春节时,有个习俗十分奇怪,初一或者三十时,全部潮州人要七点至八点起床,一家人把家里所拜的神抬出来,米碗里面插着三根又粗又大的红蜡烛,摆上的供品有很多:鸡、鸭、鹅,还有各家自制的食物。你可以想象一下,门口摆放的神千奇百怪,有土地公、观音大士、王母娘娘……还有你想不到的…

正午一点时,潮州人禁穿花花绿绿的衣裳,只能黑、白或者蓝。然后一家人一起去祠堂拜祖先。不过,奇怪的是,以前,拜祖先时是没有女人在里面的,而且女人禁拜祖先,只有男丁能进去。为什么女人禁拜祖先呢?因为,潮州人认为男丁才能使家族兴旺,女人一进去,就算对祖先不敬,所以,潮州人都有些重男轻女。

傍晚六点时,潮州人必须要去一个地方,那就是寺庙。如果你来过寺庙的话,会发现潮州人的寺庙跟其他的不一样。别人的是拜佛,而潮州人却是拜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脸上呈现着解救世人的慈善神态,一只手托着一个玉瓶,另一支手拿着一条柳枝,柳枝上还有几滴水,仿佛快要掉下来。我想水有可能是用来净化世人的心灵吧。拿香也很讲究,不是拿七支、九支,而是十支。菩萨三支、门前两支、皇天后土三支、土地公、土地婆各一支。听说这样可以保家族香火兴旺、平安、逢凶化吉。

虽然各种地区的风俗、习俗不一样。可是,我还是觉得潮州人的习俗最奇怪,使人很想去了解一下。

[潮州的文化习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不知不觉,又到了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今年端午节,我第一次在家里学包粽子,心里很激动。包粽子开始了!只见妈妈先把两片竹叶折成圆锥形,接着倒进一小勺糯米垫底,再放一块用香料腌制好的肉片,接着慢慢地回折竹叶,最后用草绳把粽子扎紧、系结。不久,一个小巧的三角粽就包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慢慢地包,前几步学得很轻松,最后扎绳子时,我扎了好几次都没扎好,要么用力过猛拉断了草绳,要么扎不紧。好吧,第一次包粽子,松就松点吧。一个多小时后,锅里飘出了清香的粽子味。我喜滋滋地剥开一个松散得像呆萌的娃娃一样的粽子,轻轻地咬一口,顿时,米香、肉香、叶香慢慢地散开,真是美味极了!

这个端午节我还做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立蛋。蛋也可以立起来?你不信?哈哈,刚开始我也不信。妈妈说:“立蛋是端午节习俗之一,也是一种好玩的游戏。”于是,我打算试试。我从冰箱里拿出四个鸡蛋和一个鸭蛋。我先把蛋放在阳台的地板上,然后用手扶住一颗蛋,慢慢地寻找平衡点,接着轻轻地松开手,呀,第一次立蛋失败!我没有气馁,继续尝试,第二次、第三次……接连失败。唉!妈妈,你查找的资料是不是假的,蛋怎么可能凭空竖起来呢?我心里很懊恼。妈妈看着泄气的我,说:“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还能做成什么事呢?网上的资料说,端午节当天正午,因是阳刚正气汇集之极,所以平日不易竖立的蛋在此时便可直竖在地上。只要心平气和,呼吸均匀,再试一试,相信你会成功的。”听了妈妈的话,我闭上眼睛,深呼吸,然后小心翼翼地再试,一次,又一次……哇,终于大功告成了!望着稳稳地立在地板上的蛋,我情不自禁地笑了。我干脆坐到地上,继续立蛋,一个,两个……耶,五颗蛋都立好了!五颗立在我面前的蛋像一件漂亮的艺术品。“咔嚓”一声,妈妈帮我和蛋宝宝们拍了一张美照。你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明年端午节,你也来试试这个好玩,又可以培养耐心的游戏吧!

我喜欢这个特别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春节的习俗压岁钱的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从古至今,人们以各种方式辞旧迎新,家家户户放鞭炮、贴对联,当然少不了给小孩分压岁钱啦!

去年除夕,我和爸爸妈妈到爷爷家,爷爷悄悄地递给了我一百元压岁钱,我激动万分!因为以前是由爸爸妈妈帮我保管压岁钱,可不知不觉地钱就没了“踪影”。所以,这次我趁妈妈不在意的时候把压岁钱放到了自己的口袋,心里美滋滋的。

妈妈叫我回家时,我一路上想着这一百元应怎么花?是买文具好呢,还是买零食?我想着想着,没想到已经到达小区了。我以风一般的速度跑回家里。

到了夜晚9点,我十分自觉地上床准备睡觉。我把压岁钱紧紧地握在手里,装出一幅睡觉的模样,心里却在想:“我的钱藏在哪儿好呢?放在枕头吧!不行,我睡觉会翻来滚去,万一露馅了怎么办?”有了,把钱放在被单下吧。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钱放在被套里,便安安稳稳地睡觉。

这一招果真有效,压岁钱十几天安然无恙。开学的那天,我吃完香喷喷的早餐,回到卧室一看,“哎哟,我的钱呢,我的钱呢?”我急忙大叫,并且十分火急地跑出去问妈妈被单哪儿去了?妈妈说:“洗了呗,你的床单那么脏,当然要洗一洗。”

我打开洗衣机,找到那湿得像落汤鸡一样的钱,垂头丧气地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来临骚扰着我好玩的心。我一大早起来,看赛龙舟。年年龙舟都是我爸爸那条船胜利。不知道今年会怎样!

我刚到江边一看,哇!他们都做足准备,老一辈的人们都手持香火,对着长江行了几拜,然后都把香火插到江边……一会儿精彩开始了。他们头上系着绳子,拿着船桨,只见船头的那个人拿着鼓吹气势耽耽,很是威武。开始了,船员们坐正姿势,握紧船桨,蓄势待发,“咚、咚、咚……”随着鼓点的加速,船只像离弦的箭一样,“一二一、一二一、加油、加油……”随着整齐统一的声,20多条船只不分上下,像鱼儿般穿梭水间。很快,爸爸所在的那条龙舟领先一步,但后面的人也穷追不舍,我大喊着“爸爸加油,爸爸加油……”快到终点了,眼见着后面的船只奋勇前行,快追上爸爸所在的船只了。我们所有人都屏息凝视着,“咚咚咚咚……”密集的鼓点似乎在鼓舞着满船的将士们,“加油、加油、加油”口号声越来越响,啊!爸爸所在的船只获胜了!我大声欢呼。

随着比赛的结束,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活动——包粽子。

包粽子比赛开始了,看着桌子上准备好的粽叶、糯米、清水等材料,不少人都摩拳擦掌,年纪轻轻的叔叔阿姨们、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们,都不分上下,快速的那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放米、配料,最后包好用线缠上,动作流利没有一丝犹豫,看得我眼花缭乱。

随着时间的流逝,比赛接近尾声了,看着奶奶们盆里慢慢的粽子,我们不禁升起了佩服之心,老当益壮啊,别看年纪大了,包的粽子那叫一个均匀、漂亮。

赛龙舟、吃粽子,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春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一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一天。我不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还可以收到许多压岁钱和新年礼物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吵醒了。我一睁开眼,就往枕头下面摸,哇!我摸到了两个红包。原来是爷爷奶奶和父亲母亲给我的压岁钱。我打开一看,啊,里面有这么多压岁钱呀!我高兴极了,大声喊道:“祝父亲母亲工作顺利,永远幸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全家人都高兴地笑了。

吃完早饭,我就和父亲一起去他的朋友家拜年了。我们来到了大伯伯大母亲家,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大伯伯在一旁和父亲说话,而我就和大母亲在一起看看电视,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母亲起身走进书房里去了,我正感到纳闷。不一会儿,大母亲出来了,原来大母亲是去拿送给我的新年礼物和压岁钱了呢!我打开礼物一看,原来是一只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长着一头柔美的秀发,身穿一件洁白的粉色纱裙,真是漂亮极了!我非常高兴,连声说:“谢谢大母亲。”……

离开了大伯伯大母亲家,我又准备和父亲母亲一起去外婆家拜年了。当然我又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喽!

有了这么多的压岁钱,今年我又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元宵灯会义卖”活动,我要用自己收到的压岁钱为学校里生病的同学献上一份爱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年例习俗的作文

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化州市,家乡有一个习俗就是每年的正月十六做年例。

我在茂名读书,爸爸、妈妈在茂名工作,每年的正月十五我们就回到家乡,因为年例的前一天亲戚、朋友(也叫“年例狗”)就会络绎不绝地到来。在我们家乡把来吃年例、看年例的客人叫做“年例狗”.这是有一个典故的,有一条村的年例是初十的,好客的主人吩咐客人初九就到,客人们果真每年都在初九就到了,因广东话“九”和“狗”是同音字,所以人们都戏谑:“初十年例‘狗’就到”。来吃年例、看年例的客人也不计较,做“狗”也好、做“猴”也好,总之有得吃、有得玩、有得看就行了,甚至有人自嘲:“我们去吉堆坡做年例狗罗”。因此,其他村也不例外,客人们都提前一天到来,做完年例的第二天才离开。

在我们家乡做年例讲究吃。一讲究吃个饱,二是讲究吃风味,三是讲究吃得热闹。为了能让客人吃过饱,我爸爸总是准备多一些菜,处很多,年例的当晚客人看年例第二天可以吃了午饭再回家,走的时候若还有菜剩就可以打包,因此,客人总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说到风味,来我家的客人最喜欢吃的是水饺和豆饼壤。水饺用糯米做皮,用韭菜、萝卜、肉粒做馅,用鸡汤一煮,清香、软滑。说到热闹,有些客人纯粹是赶热闹,在东家吃了,西家有熟人打个招呼就串起台来,呼三吆四,把一条村搞得热热闹闹,有些客人与主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主人的亲戚的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一呼百应一个跟住一个就来了,好客的主人只要有人来就是客,恭恭敬敬请进家里。

一到晚上,“看”年例就开始了,一个大地堂,北面是粤曲大戏,南面是现代歌舞,东面是木偶小戏,西面是风味小吃。男女老少各取所好,长凳、短凳、高凳、矮凳排排坐定,没有凳子的或站、或蹲把场子围个内三层、外三层。一时之间粤曲的乐韵、现代歌舞的高亢、木偶的喑哑、风味小吃的叫卖声声声相闻。到了晚上十点多钟还有一场压轴“戏”就烧炮、放烟花。

你看,一封炮刚烧完一群小孩、小媳妇儿们就跑过去抢,一个小女孩抢到了高叫:“是白花炮。”我问爸爸:“‘白花炮’是什么?”爸爸说:“去年,村里有人生了一个男孩,今天他们来烧一封白花炮,如果生的是女孩今天他们就来烧一封红花炮,谁抢到白花炮今年谁家的亲人就要生男孩,谁抢到红花炮今年谁家的亲人就要生女孩。”我马上就问爸爸:“有那么灵吗?” 爸爸说:“当年,你祖母替你妈妈抢到了一朵白花炮却偏偏生了你这个女孩子。”我咭咭笑出了声来:“原来如此。”突然又有一个男孩子大声地叫:“我抢到了一只猪炮。”我又问爸爸:“什么叫猪炮。” 爸爸说:“有人做好事,想送一对猪仔给没有本钱的人养,今天就来烧猪炮,抢到猪炮的人今年就有人送他一对猪仔,到了年尾,这一对猪仔出栏后,明年他也要来烧猪炮还一对猪仔的。” 我又说了一声:“原来如此。”一片片欢快的笑声、一片片悠扬的歌声、一阵阵震耳的炮声在天空中回荡……。家乡的年例在笑声中消散,明年又在笑声中相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清明节的习俗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到了,我们学校放假三天。中午吃过饭,我问奶奶:“奶奶,我们扫墓了没有呀?”“没呢!”奶奶应声道。“我们准备下就去。”

准备齐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随着家人去扫墓了。走到半路,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清明要扫墓呢?”于是我询问起爸爸来,爸爸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清明是农历三月的第一个节气,正是大地回春,一片天清气明的时候。”爸爸顿了顿接着讲道“清明节扫墓的习俗是从秦汉以后才开始的。一方面怀念亡故的亲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后人幸福健康。”

我看到人来人往前往扫墓,扶老携幼的情形,不由得使我想起了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傣族的泼水节习俗作文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泼水节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在那里,他们用水互相泼洒,不论是谁,都会玩的开开心心;我们这里,得穿的喜庆,贴对联,放鞭炮,走亲戚,拜年。

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西双版纳及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约在公元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在泼水节流传的过程中,傣族人民逐渐将之与自己的民族神话传说结合起来,赋予了泼水节更为神奇的意蕴和民族的色彩。

[傣族的泼水节习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节的习俗作文200字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快到了,我在家跟着奶奶学习包粽子.

我们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来,再把芦苇叶放在锅里煮3个小时左右拿出来,再去超市买蜜枣和花生,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芦苇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型,不要把叶子用完(等会还要把粽子包上呢),然后我们往里面放一点糯米,再把蜜枣放进去再放一点糯米,再把花生放进去,把口填满把边上的粽子叶扣上去,用线或叶子把粽子包上再系上.经过这番忙活后我们的粽子就成型了,像一个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系紧不能太松,太松的话会在煮粽子的时候松开,整锅粽子就会变成一锅糯米汤了(我就办过这事,把奶奶搞的哭笑不得.)千万不要像我学,包得那么松,变成了一锅粥.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时候了,我们包好的粽子要下锅了.煮的时候先开大火煮滚了以后用小火煮,煮2~3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了.如果喜欢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样很好吃.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现在粽子成了我们的传统食品,现在我仿佛又闻到了阵阵飘来的粽子的香味,听到奶奶喊:“吃粽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八年级重阳节传统习俗作文通用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重阳节,我们几个同学约在了一起为老人打扫房间,并送上我们亲自制作的贺卡。

我们将我们活动的地点锁定在了云翔公寓。我们带上了自己的扫把,和自己制作的贺卡在祥云公寓大门口会合了。

刚进入小区,小区的`单元防盗门,给我们的任务添加了一项困难,我们在这小区里来来回回地寻找单元防盗门开了的单元。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找到了防盗门打开的一个单元楼门。我们每家每户的找老年人,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在楼道里乱飞乱撞,终于,我们敲开了一位老人的家门。

这位老人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可笑容却让人感到了温暖幸福。一位同学上前对老人说:”您好,今天是重阳节,请问我们可以帮您打扫清洁吗?“老人冲我们笑了笑,点了点头。我们走进老人的房间,就拿起了扫把认真的扫起来,我们把沙发下面,茶几下面的卫生死角都打扫了一遍。老人笑了,说:”你们把垃圾都扫在一起吧!“我们把扫出来的垃圾扫在了一起,倒入了垃圾桶。老人说:”人老了,弯不下腰扫不到沙发下面,还要麻烦你们。“我们异口同声的说:”没关系。“我们扫完了垃圾,把我们的贺卡送给老人,并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在重阳这个属于老人的节日里,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越活越年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春节习俗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在寒假里,那五花八门的节日习俗,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过年的气氛是从何时浓起来的呢?或许从“腊八”那天就已经开始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找齐那八样食材,在锅里煮。我们家腊八粥虽然模样不怎么出众,可那粥的味道绝不亚于宫廷御膳之味。

腊月里的事呀,可多着呢!腊月初,那年味儿才刚刚有些“味儿”,腊月中旬的年味儿,才够“味”。

今年,我家是在腊月二十磨了豆腐,二十一才“动油锅”——炸年货。到了腊月二十三,家里又热闹了一阵——蒸包子。到了腊月二十八,奶奶又将腌过的年货放进锅煮,留着二十九中午吃。

到了“年三十”,从早上起便能听见炮仗声。奶奶说,这就是“过年”。我们家是中午过的年,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在吃饭之前,我们家还有个习俗——祭祖。祭祖宗的菜在祭祖之前是不能吃的,而且家里人还得在堂屋门前烧纸钱、磕头,希望老祖宗能够保佑全家在来年平平安安,也可寄自己的心愿于此。到了三十晚上,我们这一带还有个别样的风俗——装“红包”,此“红包”非彼红包,这是在一个红袋子里装上些吃的,如“苹果”“大糕”,寓意平平安安,步步高,然后再在里头装上压岁钱,这就是咱这儿的红包。到了晚上,初一的凌晨零点,家家户户都得放烟花、鞭炮,来迎新年。三十这天还有件事可不能忘了——贴春联。过完年后,家家的春联也都“上门”了。

初一早上,晚辈得在家里先给家里的长辈拜了年,再出门去拜年。拜年倒也有个忌讳的事——下午拜年,所以一般拜年都是在上午。初三早上还得放炮仗,干什么呢?迎灶王爷。初五早上还得迎财神爷。有些人家还会买灶王爷的图像贴在家里,希望来年家里能够财运兴旺。

若再论远点儿,那就是正月十五度元宵了。元宵节,我们家最重要的一个习俗不是吃元宵,也不是看花灯,而是到祖宗的坟上去送灯。送的这灯,都是用四根细竹棍,一个塑料袋和一支蜡烛做成的,每到一个坟上,都得放一个炮仗,然后烧点纸钱,放上一盏灯。到了晚上,那林子里、山上也都是灯火通明。

时代在变化,而这些习俗却一直在延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新年的习俗作文500字_文化作文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的钟声快要敲响,新的一年又即将来临。新年是小孩最喜欢的节日,可同学们知道吗?过新年其实还有许多的规矩呢!

第一,在过新年的时候,不可以讲不吉利的话,说悲伤的事情,不能穿白色的衣服,最好要穿红色的,红红火火比较喜庆。

第二,放鞭炮的时间不能乱选,在大年三十的时候,只能放两次,一次在吃晚饭的时候,一次在夜晚的十二点整。在吃晚饭的时间放的原因是在古代,传说有一年的怪兽,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出来,祸害人间,当时人们都不知道怎么来对付它,只能躲开它。到了后来,一位神仙告诉人们年有三怕:怕红色,怕巨大响声,怕火光。人们听后,就在年来的时候放起了鞭炮,挂上了灯笼和对联。果然,年被吓跑了。所以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要放鞭炮驱逐年兽,同时过年这个名字也是由次而来。而十二点放鞭炮的原因是在那个时候相传是财神在这个时候会从天界来到人间,如果这时候放鞭炮迎接他,他就会在新的一年为你带来好运与财富。

第三,过年的时候不可以扫地,只有在初五或以后可以劳动了才能扫,还要一家之主扫,并要向内扫。其中的意思是:在新一年一家之主靠劳动把所有的财气全部都扫到了自己的家里来,来年会发大财。

看来过年,还有许许多多的规矩呢,不能想怎么随随便便地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秋节习俗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饼这个传统的、带有普遍意义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像剖柚子叫‘杀柚’,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的愿望。”

客家地区的月饼,除普通月饼外,有“五仁月饼”,还有一种用糯米粉加糖压制成大小不一的圆形糕。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但客家人始终继承传统饮食文化又在发展民间饮食文化,而中原遗风始终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为什么端午节,要定在五月初五呢?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屈原,在这一天遭人迫害,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这一天,会包粽子、赛龙舟、饮用雄黄酒、佩香囊等等。

今年端午节,我看爸爸妈妈在包粽子。我非常有兴趣,就搬了个椅子,坐在旁边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包粽子。拿起两片竹叶,用手把竹叶折成菱形,然后用勺子挖一点糯米,放进弄好的菱形竹叶里,中间可以放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比如葡萄干、瘦肉块、红枣等;然后再放一层糯米,再把两片竹叶合起来,最后用细线把竹片封好,松紧适度就好。下面就是煮粽子,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水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三个小时左右即可。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煮好以后趁热取出。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们在电视上观看了龙舟比赛。只见河面上一条条龙舟有条不紊地停在那里,一个个龙舟健儿手持划桨,蓄势待发。龙舟大小不一,船手人数不一,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

就在此时只听裁判员一声枪响,一条条龙舟飞速往前划起来,岸上的人们为他们鼓掌加油。船手们奋力划着,不敢有一丝懈怠,舵手精准的调整着龙舟的方向,鼓手奋力地敲打着锣鼓,并且喊着口号一起加油前行……

不知不觉中,粽子的香味飘进了我的鼻子里,我急忙跑去厨房,看见妈妈正在取粽子,我拿起粽子剥去竹叶,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这个节日不仅教会了我包粽子,还让我上长了不少知识,真是一次难忘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腊八节的习俗和故事作文400字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寒冬里的浓浓暖意】

一个寒冷的周末,外面天寒地冻,地上的冰雪还未完全融化,我们铜陵日报社校园小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开发区的安徽老家酒业,参加“穿越千年,体验传统,我们来过腊八节”活动。

一走进酒厂,我们远远就闻见浓浓的酒香。我们先后参观了藏酒阁、酿酒坊,倾听了民俗文化老师俞俊年爷爷的讲座,我们还动手剪窗花、绘年画。这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俞爷爷的讲座。

俞爷爷的讲座从阳历和阴历开始讲起,告诉了我们腊八节的由来,以及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俞爷爷说,农历十二月,又被称为“腊月”。因“腊”与“猎”二字在古时通用,冬天又是一个打猎的大好时机,大家将打到的猎物先用来祭祖,“猎祭”逐渐地便写成了“腊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制定历法,将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叫“腊日”。

俞爷爷还说,在腊八节喝腊八粥不仅能驱散寒冷,更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腊八节这一天,有许多志愿者为市民送去了腊八粥,还有许多单位为市民提供免费的腊八粥。这让我想起来今年冬天,妈妈住院的日子里,我和爸爸每天都要给妈妈煮八宝粥吃。妈妈说,她最喜欢吃家里煮的粥。我想,妈妈吃我们煮的粥时,心里一定暖暖的。

在活动的最后,老家酒厂为我们准备了热腾腾的腊八粥。吃着腊八粥,我感觉非常甜,而且心里暖洋洋的,一点也不感觉冷了。

活动结束,我们走出酒厂,太阳高照,一股暖意涌上我们的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姥姥、姥爷、爸爸、妈妈一起赏桂花,共同渡过这欢乐的时光。

我们走到姥姥、姥爷家院子的桂花树下,深吸一口气,桂花真香呀!它的芬芳让我着了迷。它的花瓣小小的,黄黄的,很可爱。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可爱的桂花,把它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

妈妈看我可爱、认真的样子,不禁笑了,她轻轻地亲了我一下,我感觉每朵花里都溢满了幸福,我想摘下一朵桂花送给妈妈,并对她说:“妈妈,您辛苦了!”

我们回到家后,我给大家分月饼,我先把姥姥给妈妈买的果丹皮切成一个个的小粒粒,再拿几块不同口味的月饼切开,把它们放在盘子里。

我们一家人都笑了,笑得可甜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