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的诗(汇总20篇)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组诗作品,写于作者晚年辞官还乡之时。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的诗,欢迎阅读。

浏览

3293

作文

618

黄河壶口瀑布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我去了黄河壶口瀑布

我们参观的景点分为三部分,我们能接近的是中间部分,也就是瀑布最壮观的部分。

我看到深土黄色的河水,从土壁上奔腾而下,翻滚着,就像融化了的巧克力,又像锅里烧开了的热水。我感受到了《黄河大合唱》里的“黄河在咆哮”。

顺着水流方向,向后一看,不远处应该也有一个小瀑布,因为我看到那边也“烟雾弥漫”。

我又向前一看,前面的河水虽然也不平静,但是也没有瀑布,为什么呢?

我发现前面没有高高的岩壁,就不能形成瀑布。我们是来看瀑布、看水的,其实,如果没有岩壁在背后支撑,怎么会有瀑布?

就像我们小朋友,每天都在进步,有时候成绩好一点儿,那都是爸爸妈妈、老师默默地做岩壁,才有我们的瀑布可供别人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训练创作灵感的方法

全文共 2440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训练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可是,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抓耳挠腮,不爱写,即使写也是迫不得已,而且写作文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4)缺乏想象力。(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以上问题,我不仅在习作课上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更重视把课本阅读和习作联系起来,立足阅读教学,深度挖掘教材,找准写作训练点,使学生在语文课本的使用、学习过程中能敞开写作的心扉,乐于动笔,从而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何妥善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呢?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穿插写作训练。篇幅上,或三言两语,或长长大篇;内容上,或课文借用,或生活联系;形式上,或内容挖掘,或想象补充……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自觉效果不错。

一、利用教材积累词语

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词汇贫乏,鉴于此,每一篇文章学习时,我都会引导其关注本课使用生动、形象的词语,不仅要会读、会写,还要会用。有时在课后读读写写中,有时在我所给出的本课部分词语中,有时让学生自选词语,完成不少于100字的四词成段。因为所选词语来自所学的课文,学生在动笔之前定会再读课文,关注课文中该词语的意义和使用范围,进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往往就有了写作的灵感和兴趣,写出好的片段来。

如在学七年级下册《在沙漠中心》这课时,我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自选读写中的四词成段,有学生这样写道:“父母出车祸了,掀开了那宣告死亡的白被单,看到父母的遗体,他身子抖得跟筛糠似的,他多么希望这是一个幻影,一伸手就可以戳破,但一切都是真的。父母的遗体被推进太平间,他浑身无力,疲倦地坐在椅子上,眼睛空洞无神,灵魂仿佛已经不在这幅躯壳里了。”学生用了“筛糠、幻影、疲倦、躯壳”等词语,生动表现了面对双亲突然离世,一个孩子痛苦绝望的内心。而这个练笔的完成,在课堂上没超过5分钟。

二、对有特点的句段模仿表达

教科书的每一篇文章都堪称典范,无论在写作方法还是语言文字运用上都有较高价值,每一篇文章中都能寻找到一个小练笔的训练点。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的第三单元,借景抒情的文章为主,每篇文章中都能找到用修辞生动表现景物特点的句子。我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契机,让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进行练写,这样,学生在写中,既掌握了这几种常见修辞的特点,有提高了表达能力。如学生在描述晨光中写道“晨曦在云中展开金色的花卷,阳光在云层中徘徊传唱,映衬着清晨的影子,云朵开始兴奋得变幻。”在写风中落叶时“火红的枫叶在风的追逐下像一个个小精灵,跳着、蹦着,从树上跑下来了。他们落在地上,却还不肯安静的待着,又随着风打了个滚,再打个滚,终于他们跑累了,停在地上,不动了。”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感受语言美,抓住“读写结合点”,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借鉴了文中的写作手法,学会了如何描写。而《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通过人物外貌揭示人物特点又是本文的一大亮点。而学生在写人物时,往往外貌描写流于形式,千人一面,毫意义。学习本文,我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外貌描写的作用与写法作为了又一个学习重点,充分研读课文后,让学生在班中选择一个学生或老师,做一段外貌描写,突出人物特点。很快就有学生写成一段“沙博文是什么人呢?从远处看,一个字——黑,二个字——很黑,三个字——非常黑。从头看起吧:刺猬似的钢针头发倔强的立在头顶上,粗粗的眉毛像被人用毛笔随意刷上去的。大大的眼睛里透着聪明——可他从不把聪明放在学习上。双眼皮上长长地睫毛到让他有了点“妩媚”。大大的蒜头鼻。下巴右边有一颗极小的馋嘴痣,难怪他一天到晚都说自己有口福。”因为有针对性的训练,而且写得又是身边的人,学生写得又快、又好、又开心。

三、多种写作训练随时跟进

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范本作用去仿,还要多种写作训练随时跟进,学生才不至于因形式单一,写作兴趣下降。如在学习《狼》一文时,让学生进行环境描写的训练:(一)写一段乐景突出屠夫卖肉归来的愉悦,和下文的遇狼恐惧形成反差,增强文章的波澜;(二)写一段阴森的景,为下文遇狼做铺垫。学郑振铎的《猫》时,为让学生能更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我让学生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写一段第三只猫被打之后的心理描写,学生在习作中真实再现了第三只猫委屈、期待、感恩等多种情感,听来让人动容。在讲《伟大的悲剧》时,让学生想象斯科特一行人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他们的心理,练笔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中“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都不是”所揭示的竞争的残酷。而学习古诗时,我会常采用充分发挥想象,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训练形式,让学生通过想象描绘出全诗或部分诗句的优美意境,是融理解、想象、表达、创造与一体的最佳方法,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约客》等都有成功的学生习作。多种形式的练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灵感,也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获得了训练的实效。

四、学用教材谋篇布局

字词句段训练是写作训练的基础,组织整理成篇是写作的升华。教材中有很多表现手法、谋篇布局的方法都值得借鉴和学习:如“欲扬先抑” “插叙、倒叙”“对比、映衬”“首尾呼应”“巧设波澜” “线索串珠”等,具体文章可以具体训练。

五、及时讲评不可小觑

当然,写作的提高不开及时的点评修改。以结合教材所做的训练要求为基础多激励,少批评;多容忍一点真实的稚嫩,少苛求一点虚假的成熟。尤其要鼓励学生说真话,写自己的生活。要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珍惜一切有创意的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只要我们认真把握教材,有读写一体的这种意识,找准阅读与习作的结合点,通过训练这一道桥梁,巧安排,勤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内化,学生的写作灵感就会不断被激发,写作水平也就会不断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赞美黄河作文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我心中的黄河是有着汹涌澎湃的气魄,因为黄河拥有着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

望着黄河滚滚的奔向东南,惊涛澎湃着的黄河,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您,黄河。是一个坚强而又伟大的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您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便遭受着严重破坏。您正在疯狂的叫,好似如钢似铁的一样,您像烧着漫天大火,在烧着。

所以,黄河啊!您要坚持住,千万不要放弃了,但您所流经的脚印,却都会有沧海桑田之感,您有时像个活泼的小孩在自由自在的穿梭在壶口瀑布之间。我黄河雄浑博大的身驱突然被痉挛收缩,黄河似地下奔突出来的岩浆,发出无尽的雄伟轰鸣。黄河在历经九曲回肠的磨难后,带着生命的重负,跳荡中完成与病魔生命的格斗。

我心中的黄河一定要是十全十美的,在为着自己作斗争,我们的母亲河啊!您哺育了非常多的人,而您却像一位慈爱的老母亲,把很多人养育成人,而您却在岁月中渐渐地衰老了。

俗话说的好“岁月不饶人”。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也一天天长大,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她的汹涌澎湃,让我为之振奋;她的温柔缠绵,让我难以忘却。

正如“诗仙”李白所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倒海不复还”。黄河在这里劈开万仞山,势如破竹;又以雷霆万钧之速,奔腾过来,咆哮而去,万浪翻腾,一泻千里。

黄河水和黄河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古老的黄河流域,演绎了一幕幕壮丽辉煌的剧目。

黄河文化影响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也是所有的海外华侨为之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黄河壶口游记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二年级的一个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了壮观的黄河壶口瀑布,让我领悟到了壶口瀑布的壮观与美丽。

我刚下了车,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隆隆”声。我循声走去,越往里走,微弱的“隆隆”声就越来越大。“砰!砰!”我终于来到了壶口瀑布下,“隆隆”声变成了震耳欲聋的“砰砰”声,好像老天爷在用力的捶打着天鼓。

我看见过美丽传神的漓江,玩赏过激流澎湃的黄果树瀑布,却从没看见过黄河壶口瀑布这样的瀑布。壶口瀑布是这么的美丽,好像一条从天而降的金色缎带;壶口瀑布是这么的壮观,像一把耀眼的利剑,插入奔腾不息的黄河;壶口瀑布是这么的凶猛,犹如一头暴躁的猛虎,怒吼着,奔驰着,让人心潮澎湃。

爸爸还带我来到了一个阴暗潮湿的地洞里。洞顶不时传来“砰砰”,“噼啪噼啪”的响声,好像一个调皮的顽童正在洞顶上凿洞,那声音让人听着心惊肉跳。我恍然大悟——原来,洞顶之上就是黄河壶口瀑布啊!从洞里来听壶口瀑布拍击黄河的声音,虽然不是那么响亮,但却增添了几分温柔——“轰啪——轰啪”,很有节奏,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在温柔的拍打着自己孩子的小屁股,哄着他入睡。

我们走着走着,前边忽然出现了一丝光亮。我沿着光亮跑去,一个观景台呈现在我面前。从观景台的边缘抬头往上望,只见壶口瀑布从两丈多高的地方倾泻而下,正值夏季,瀑布的中央竖起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水花溅起的水珠跃过“彩虹桥”,有如上演了一场“鲤鱼跃龙门”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这样的瀑布衬托着这样的黄河,这样的黄河映衬着这样的瀑布,再加上四周群山环绕,旁边石滩点缀,让你感到心阔神怡,像是走进了一个人间天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黄河,母亲河作文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母亲河

一把黄土塑造了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江,动脉是黄河。”应该说,只要你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这条出现在亚洲的一条大河,以它那伟大而又坚强的力量,养育了几千年以来一代代华夏儿女。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从缘故时期开始在历史进步过程中,华夏儿女在你那气势磅礴之水冲积成的平原上,发展我们民族的原始文明,使黄河很快成为中国文化的经济、政治中心。那边远的历史记忆,已载入史册。留下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有的写为神话传说。黄河!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

俗话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大海复不回。”是啊!你那一泻千里的江水,浩浩荡荡,你那支流,犹如伸向南北两岸的铁的臂膀,支持着大地。

不要浪费这条万古流长的大河啊!几年来由于我们破坏了黄河周围的环境,得到了来自黄河这为母亲的腾鞭,断流,旱灾,水灾,水质污染等。我们作为这一代的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请投入到拯救黄河中来,从自己坐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黄河的谚语大全2024最新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1 disappear coffin not to shed tears, the Yellow River did not give up

2.黄河清,圣人出

2 on a sage

3.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3 the Yellow River harm, but a rich

4.跳进黄河洗不清

4 into the the Yellow River wash not clear

5.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5 the Yellow River bark, the wolf

6.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The Yellow River return not to see the 6 Chuan, blacken the eyebrows comes back not looking at a mountain

7.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7 three years two break, one hundred years diversion

8.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8 the Yellow River is exported, the magistrate cant live

9.九曲黄河十八湾

9 the eighteen the Yellow River Bay

10.不到黄河心不甘

10 the Yellow River heart unwilling

11.天下黄河富宁夏

11 rich world of the Yellow River in Ningxia

12.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黄河决于口而心不惊慌

12 Taishan collapse in the former and keep a straight face, the Yellow River depends on the mouth and heart does not panic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关黄河的作文资料

全文共 768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一、黄河的介绍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由于黄河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后迅速沉积,主流在漫流区游荡,人们开始筑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断淤积抬高,成为高出两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条件下就决溢泛滥,改走新道。黄河下游河道迁徙变化的剧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根据有文字记载,黄河曾经多次改道。河道变迁的范围,西起郑州附近,北抵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间,黄河的迁徙大都在现行河道以北地区,侵袭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间,黄河改道摆动都在现行河道以南地区,侵袭淮河水系,流入黄海。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东坝头决口后,才改走现行河道,夺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迁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黄河下游地区的河道长度及流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这是黄河不同于其他河流的突出特点之一。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早在110万年前,“蓝田人”就在黄河流域生活。还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在流域内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遗址遍布大河上下。这些古文化遗迹不仅数量多、类型全,而且是由远至近延续发展的,系统地展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发展过程。

早在6000多年前,流域内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大约在4000多年前,流域内形成了一些血缘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黄帝两大部族最强大。后来,黄帝取得盟主地位,并融合其他部族,形成“华夏族”。后人把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在黄帝出生地河南省新郑市有黄帝宫,在陕西省黄陵县有黄帝陵,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黄河流域认作中华民族的摇篮,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视黄土地为自己的“根”。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迄今4000多年的历史时期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黄河流域和近邻地区的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殷都(当时属黄河流域)遗存的大量甲骨文,开创了中国文字记载的先河。西安(含咸阳),自西周、秦、汉至隋、唐,先后有13个朝代建都,历史长达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东周迁都洛阳以后,东汉、魏、隋、唐、后梁、后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阳建都,历时也有900多年,被誉为“九朝古都”。位于黄河南岸的开封,古称汴梁,春秋时代魏惠王迁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后历时约2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全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最早的地区。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内已出现青铜器,到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同时开始出现铁器冶炼,标志着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洛阳出土的经过系列处理的铁锛、铁斧,表明中国开发铸铁柔化技术的时间要比欧洲各国早2000多年。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都产生在黄河流域。从诗经到唐诗、宋词等大量文学经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产生在这里。北宋以后,全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向南方转移,但是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黄河流域及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仍处于重要地位。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二、治理黄河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历史悠久。中国最早的灌溉工程,首推黄河流域的滮池(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诗经》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

到了战国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公元前422年,西门豹为邺令,在当时黄河的支流漳河上修筑了引漳十二渠,灌溉农田。公元前246年,秦在陕西省兴建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4万多顷(合今280万亩)“泽卤之地”,“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为秦统一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朝对农田水利更为重视,修建六辅渠和白渠,扩大了郑国渠的灌溉面积,同时在渭河上修建了成国渠、灵轵渠等,关中地区成为全国开发最早的经济区。

为了巩固边陲,从秦、汉开始实行屯垦戍边政策,在湟水流域及沿黄河的宁蒙河套平原等地,开渠灌田,使大片荒漠变为绿州,赢得了“塞上江南”的赞誉。

为了保证长安、洛阳、开封等京都的供应,黄河中下游的水运开发历史也很悠久。

大禹治水的功绩,也包括治理黄河,大河上下,几乎到处都有大禹的“神工”。春秋战国以后,治河的文献记载逐渐增多,留存下来大量珍贵的史料。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下游已普遍修筑堤防。公元前65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提出“无曲防”的禁令,解决诸侯国之间修筑堤防的纠纷。在此后漫长的历史时期,伴随着黄河频繁的决溢改道,防御黄河水患成为历代王朝的大事,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不断堵口、修防。西汉时期,已专设有“河堤使者”、“河堤谒者”等官职,沿河郡县长官都有防守河堤职责,专职防守河堤人员,约数千人,“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河防工程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据《汉书·沟洫志》记载,淇水口(今滑县西南)上下,黄河已成“地上河”,堤身“高四五丈”(约合9~11米),堤防也很高。《史记·河渠书》中记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令“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并亲率臣僚到现场参加堵口,说明黄河堵口已经是相当浩大的工程。史书记载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治河工程是公元69年“王景治河”,“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里”。“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诏曰:‘……今既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景虽节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扼制了黄河南侵,恢复了汴渠的漕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宋建都开封,当时黄河水患严重,宋王朝对治河很重视,设置了权限较大的都水监,专管治河,沿河地方官员都重视河事,并在各州设河堤判官专管河事,朝廷重臣,多参与治河方略的争议。这个时期治河问题引起很多人的探讨,加深了对黄河河情、水情的认识,河工技术有很大进步,特别是王安石主持开展机械浚河、引黄、引汴发展淤灌等,在治黄技术上有不少创新。

明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黄河决溢灾害加重,朝廷更为重视治河,治河机构逐渐完备。明代治河,以工部为主管,总理河道直接负责,以后总理河道又加上提督军务职衔,可以直接指挥军队,沿河各省巡抚以下地方官吏也都负有治河职责,逐步加强了下游河务的统一管理。清代河道总督权限更大,直接受命于朝廷。明末清初,治河事业有很大发展,堤防修守及管理维护技术都有长足进步,涌现了以潘季驯、靳辅为代表的一批卓有成效的治河专家。清朝末年及民国期间,战乱不断,国政衰败,治河也陷于停滞状态。近代以李仪祉、张含英为代表的水利专家,大力倡导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研究全面治理黄河的方略,但受社会经协件制约,始终难有建树。

纵观治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所谓治河实际上只局限于黄河下游,而且主要是被动地防御洪灾。但是,悠久的治河历史,留下了浩繁的文献典籍,为世界上其他河流所罕见,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借鉴。

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治黄事业

从194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治黄史册展开了新的篇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以下简称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关心治黄事业。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离京外出巡视,首先就是视察黄河,作了很多重要指示,并谆谆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以后又多次听取治黄工作汇报,对治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1964年,他已经70多岁高龄,还一再提出要徒步策马,上溯黄河源,进行实地考察,念念不忘治理与开发黄河。周恩来总理更是直接领导治黄工作,从1949年前的“反蒋治黄”斗争到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和三门峡工程建设,以及1958年大洪水的抗洪斗争等等,所有治黄工作的重大决策,几乎都是周总理亲自主持作出的。直到1976年,他已重病在身,还向去医院看望他的中央领导询问三门峡工程改建后的情况,真是为治黄事业鞠躬尽瘁,操尽了心。

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多次亲临黄河视察,听取治黄工作汇报,作了许多重要指示。

为搞好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950年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黄河水利委员会为流域性机构,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领导,统一领导和管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并直接管理黄河下游河南、山东两省的河防建设和防汛工作,两省的黄河河务局和沿河地、市、县的河务部门,既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的直属单位,又是各个省、地、市、县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这种条、块结合的独特体制,有利于组织沿河党、政、军、民团结治河,有效地加强了河防管理,对保障黄河防洪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人民治黄事业,开始就注意调查研究,全面了解黄河河情,注重应用科学技术,搞好全面规划,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治黄。早在50年代初期,黄委会和有关部门就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勘测工作和科学考察,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基础资料。1954年初由国家计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计委)直接领导,中央有关部门及中国科学院负责人参加,组成黄河规划委员会,聘请苏联专家组,调集国内有关专家,集中力量,着手编制黄河治理开发规划。1954年10月底提出“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审议通过,决定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批准了规划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并责成有关部门按时完成治理开发的第一期工程。

与历史上众多的治黄方略相比,“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的特点是:(1)这个规划的编制是政府行为,批准后的规划就是指导治黄建设的依据;(2)统筹考虑全流域的治理与开发;(3)突出综合利用的原则;(4)对水和沙都要加以控制和利用。规划明确指出:“我们对于黄河所应采取的方针,就不是把水和泥沙送走,而是要对水和泥沙加以控制,加以利用。”第一,在黄河干流和支流上修建一系列的拦河坝和水库,拦洪、拦沙、调节水量、发电、灌溉。第二,主要在甘肃、陕西、山西三省,展开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既防治了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也消除了下游水害的根源。规划对干流工程、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和上中下游的灌溉发展都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修建三门峡大水库拦洪拦沙,尽快解除下游水患的安排。规划的研究和编制,以及治理开发技术措施的拟定,既汲取了前人的治黄经验,又采用了当时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黄河规划,是治黄事业迈向新时代的一个鲜明标志,对动员全国人民关心和支持治黄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治黄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治黄工作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逐步深化了对黄河河情的认识。在治黄进程中,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黄河治理开发规划和建设安排作了一些重大的调整。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下达了《关于黄河治理开发现划修订任务书》,要求对黄河规划进行一次系统的修订,进一步推进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此后,黄委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流域内各省区相继开展了各项规划研究工作,通过反复研究和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于1996年初完成了《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并于1997年经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审查上报国务院。这个“规划纲要”,总结了人民治黄的实践经验,利用科学研究新成果,根据各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治理开发黄河的方向和重大措施,以及2010年前的治黄建设安排,为治黄事业的发展绘制了一幅新的蓝图。

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和支持治理黄河,重大治黄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时付诸实施,有力地推进了治黄事业的发展。

以往的治河历史,主要是在下游修守堤防,单纯防洪。新中国的治黄工作,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一开始就是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标本兼治,除害兴利,全面开展流域的治理开发,有计划地安排重大工程建设。中央各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参加治黄工作,依靠科举技术进步治理黄河,无论是关于黄河问题的勘测研究,还是治黄建设的规模,都是以往任何时代不能比拟的。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建设,黄河上中下游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开发,基本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蓄泄兼筹的防洪工程体系,建成了三门峡等干支流防洪水库和北金堤、东平湖等平原蓄滞洪工程,加高加固了下游两岸堤防,开展河道整治,逐步完善了非工程防洪措施,黄河的洪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防洪能力比过去显著提高。在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开展了水土保持建设,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治坡与治沟并举办法,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995年底,累计兴修梯田、条田、沟坝地等基本农田7755万亩,造林11802万亩,兴建治沟骨干工程854座,淤地坝10万余座,沟道防护及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多万处,一些地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开始有所改善,输入黄河的泥沙逐步减少。依靠这些工程措施和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连续50年黄河伏秋大汛没有发生洪水决溢的灾害,扭转了历史上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保障了黄淮海广大平原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黄河的水资源在上中下游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利用。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500处,黄河流域及下游引黄灌区的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1200万亩发展到1995年的10700万亩,流域内河谷川地基本实现水利化,黄河供水范围还扩展到海河、淮河平原地区。在黄河干流上于1957年开工兴建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此后,相继建成了刘家峡、龙羊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盛公、天桥等7座水利枢纽和水电站。目前正在建设小浪底、万家寨水利枢纽和李家峡、大峡水电站。已建在建的干流工程,总库容563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900多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36亿千瓦时,约占黄河干流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9%。这些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防凌、减少河道淤积、灌溉、城市及工业供水、发电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促进了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治黄50年,除害兴利成效显著,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治理黄河,又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全国的大江大河中,黄河的治理任务最为繁重。黄河流域西北紧临干旱的戈壁荒漠,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也属干旱、半干旱区,北部有大片沙漠和风沙区,西部是高寒地带,中部是世界著名的黄土高原,干旱、风沙、水土流失灾害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据目前的调查研究资料,流域内风力侵蚀严重的土地面积约11.7万平方公里,水力侵蚀面积约33.7万平方公里,通称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多年平均来沙量达16亿吨,年最大来沙量达39亿吨,成为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上中游地区土壤侵蚀产生的大量泥沙不断输往下游地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冲积塑造了黄淮海大平原。同时,黄河的频繁泛滥、改道又给下游平原地区造成巨大的灾难,黄河洪水威胁,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治理黄河,是防止荒漠化继续向东南扩张的前哨战,是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再造山川秀美西北地区的重大措施,也是消除下游水患,保障广大平原地区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黄河流域又是资源丰富、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区,治理和开发黄河,对保证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河流域范围内总土地面积11.9亿亩(含内流区),其中耕地约1.79亿亩,林地1.53亿亩,牧草地4.19亿亩,宜于开垦的荒地约3000万亩。黄河下游现行河道洪泛可能影响范围的总土地面积1.8亿亩(1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亿亩,虽然不在流域范围以内,但仍属黄河防洪保护区。据1991年的资料,流域内探明的矿产有114种,在全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黄河流域有37种。具有全国优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32%以上)的有稀土、石膏、玻璃用石英岩、铌、钼、煤、铝土矿、铝、耐火粘土等8种。其中,煤炭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己探明煤产地685处,保有储量占全国总数的46.5%,资源遍布沿黄各省区,而且具有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易开采等优点。石油、天然气资源也比较丰富,加上黄河干流的水力资源,实属全国的能源富足地区,也是21世纪全国能源开发的重点地区。

黄河水少沙多,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约580亿立方米,只占全国总量的2%,水资源贫乏,对于西北、华北缺水地区,黄河水资源尤其宝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按照全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发展规划,黄河上游沿黄地带和邻近地区,将进一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和能源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步建成开发西部地带的一个重要基地。黄河上中游能源富集地区,包括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河南的广大区域,将逐步建成以煤、电、铝、化工等工业为重点的综合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和电力生产基地。同时要大力开展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黄河下游沿黄平原,仍然是全国工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黄河的治理开发促进了黄河经济带的发展,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又对治理黄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黄河治理与开发虽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今后的治理任务还十分繁重。防治水土流失、消除下游水患、合理利用水资源等都需要进一步解决。客观情况也在不断发展,对黄河河情的认识也需要不断深化。我们坚信,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消除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游黄河和大芦湖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秋天,父亲、母亲、奶奶、姐姐还有我去高青看黄河

远远地听见轰隆隆的声音,像打雷的声音。走到岸边,只见黄河的水又黄又浑,一个个浪头形成了无数座小山峰,夹着泥沙向东奔去。人们都说黄河是母亲河,可她为什么那么多泥沙呢,我有点不明白。

我们又去了大芦湖。湖水静静的,好清澈,湖面像一块玉石,有一群水鸟在飞翔。父亲说,大芦湖里的水是从黄河里流进来的,经过沉淀,成了一个大水库。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那么浑浊的水会变得这么清澈。

天是蓝的,空气是清新的,我很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合唱排练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下个星期,我们学校就要进行大合唱比赛的初赛了。同学们的心情都十分得复杂。有高兴,有兴奋,有自信,有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

一天下午,侯老师把我们带进音乐教室里。侯老师给我们安排好队形之后,我们就开始唱歌了。在悠扬的琴声中,我们唱起了朝气蓬勃的校歌——我们的校园。

“向着灯塔,朝着光辉。我们携手,我们合力扬起风帆。迎着阳光,沐着春风。我们团结,我们努力驶向彼岸……”

人生最值得追求的财富莫过于一个目标,有了目标,人生才变得充实,异彩纷呈。“我们的目标是全校第一名,我们要向高难度挑战。”侯老师自信地对大家说。

“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接着,侯老师又教我们唱二重唱。我们经常会被唱另一个声部的同学带过去。不过,在经过多次的练习之后,我们的水平有所提高了。

团结就是力量。同学们完美诠释了团结的含义。在那段练习的日子里,大家一起探讨方法,相互指出错误,共同奋进,一起进步。因为这是一个集体比赛项目,不能因某个人不统一影响到整个团队。

我相信,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一定能够取得佳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黄河的作文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我心中的黄河汹涌澎湃,正如李白所说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代表着中国,代表着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精神。李白所写的“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表现了黄河的胸怀坦荡。

自古到今,多少伟大的人物赞美过你,多少人们崇拜过你,你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惊涛澎湃,能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大禹治水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跳进黄河里洗不清的典故,我们早就知道;关于黄河的成语,我们了解的不少,这些都能说明你对我们多重要。

我心中的黄河,辽阔,清澈,伟大,美丽;我眼中的黄河,浑浊,断流,油污,干涸。黄河——母亲,你哺育了我们见证了历史,见证了中国的光荣与耻辱,见证了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而你也在岁月中慢慢老去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就像在你的身上割掉一块块肉那样难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美丽的黄河优秀作文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兰州。兰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唯一的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

兰州有许多秀丽的风景名胜:有白塔山、五泉山、南山公园……还有著名的黄河风情线。

黄河风情线有很多有意义的雕塑:有黄河母亲、世纪坛、平沙落雁、龙泉……黄河母亲雕塑是一个美丽温柔的母亲,怀里抱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世纪坛是一个高高的梯形的柱子上顶着一个圆圆的坛子,到了晚上,坛子里就会冒出白花花的清水,水顺着梯形的柱子流下来,水花飞溅,特别壮观。

世纪坛周围还有一些小的雕塑:有司马光砸缸、指鹿为马、对牛弹琴、狐假虎威……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对牛弹琴。一个人面对着牛全神贯注地弹着古筝,牛却像没听见似的,在津津有味地吃草。

晚上,黄河风情线上到处灯火辉煌,有草坪灯、树枝灯,还有一条长长的巨龙灯,特别漂亮。

我爱家乡的景物,更爱美丽的黄河风情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黄河成语

全文共 1213 字

+ 加入清单

河清海晏 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海竭 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河汉江淮 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河汾门下 河:黄河。汾:汾水。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后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河不出图 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海晏河清 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负石赴河 河:这里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负石赴渊”。

砥柱中流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带砺山河 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带砺河山 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亦作“带河厉山”,“带砺山河”。

中流砥柱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鱼烂河决 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问鼎中原 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跳进黄河洗不清 〖解释〗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俟河之清 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砺山带河 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砺带河山 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鲤鱼跳龙门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黄河水清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河山带砺 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河清云庆 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河清社鸣 《文选·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刘良注:“里社,神祠也。”后以“河清社鸣”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河清人寿 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河清人寿”极言人之长寿。

河清难俟 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黄河壶口瀑布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晴朗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慢悠悠地漂浮着。我怀着愉快的心情,跟远方探亲的舅舅、舅妈、哥哥以及妈妈、姨姨、姥姥到陕北的黄河壶口瀑布区旅游。

相传远古时期,黄河就是一条卧伏在中原大地的黄龙。它生性暴虐,荼毒生灵。大禹为制服黄龙,在晋陕峡谷之外的龙门发现了降伏这条恶龙的最佳位置――龙门断崖绝壁。他将暴龙引入此门,犹如瓮中捉鳖,降伏暴龙就易如反掌了。不料峡谷的进口处有一巨石挡道,大禹当机立断,用神斧砍开巨石,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过后,巨石一分为二,出现了一条大裂缝,这就是现在的“壶口”。初次见到壶口瀑布,觉得: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大峡谷。听导游讲:当黄河水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这时,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壶口瀑布,号称“天下奇观”,是理想的旅游胜地。过去因地处深山僻壤,交通阻塞,车辆莫达,所以能来观赏者屈指可数。但今日之壶口,展现新颜。看,黄河大桥飞架,新辟亭阁栈道,登上安乐山,大川风光,田园景色,可尽收眼底,使人留恋忘返。

壶口瀑布有时海啸奔腾,有时像细浪推进。远远望去,看到游人在轻烟云海之中,如腾云驾雾一般。我被这美景陶醉了……

“叽叽――”一声鸟鸣,我被惊醒了。我还是我,瀑布还是瀑布,只是那种寄托在瀑布中的感受,令我回味!

该回去了,离别总是让人不舍的,走下两三级石阶,总是回头望望。最终,瀑布消失在我的视线中,只好在心里默默地回味瀑布中的那份感受,那份沉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黄河的成语俗语谚语

全文共 2297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下面是关于黄河的成语俗语谚语的内容,欢迎阅读!

黄河的成语

【百川灌河】河:黄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用来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长江大河】指的是长江和黄河。形容气势磅礴,奔腾不息。

【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一般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

【带砺河山】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用来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砥柱中流】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一般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负石赴河】河: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用来比喻人以死明志。

【河不出图】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则不是圣明之世。指时当乱世。

【海晏河澄】晏:平静;河:黄河;澄:清澈。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比喻天下太平。

【海宴河清】沧海波平,黄河水清。用来形容国内安定,天下太平。

【海晏河清】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江淮河汉】指长江、淮河、黄河、汉水。

【俟河之清】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用来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鱼烂河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

【有如白水】指以黄河为誓,象滚滚的黄河水一样,永不改变初衷。

【中流底柱】中流:河流中央。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用来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河带山砺】河:黄河;带:衣带;山:泰山;砺:磨刀石。黄河像条衣带,泰山像块磨刀石。比喻经历的时间久远。

【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河汉江淮】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黄河水清】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河清海竭】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河清海晏】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难俟】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河清人寿】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之极言人之长寿。

【河清云庆】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黄河的俗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意义:比喻没有达到某种目的就永不放弃

相关故事: 从前有个叫棺材的男孩,八岁时,父母双亡,以要饭维持生命。他傍晚时吹箫,黄员外闺女爱听,名叫黄河,所以就叫他到她楼下吹。有一天,棺材在吹萧时,小姐的手帕落在了萧上,他们俩之间便心生好感。员外知道后,把棺材打了一顿后赶了出去,棺材再也没有吹箫了,小姐很寂寞,就偷偷去看他,他看见了棺材的墓碑,十分悲痛,这时,棺材打开了。

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意义: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黄河的泥沙。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我国古人常以"黄水一石,含泥六斗"、"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的平均含沙量为35 公斤每立方米。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相关故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有时亦作“跳在/入/下黄河也洗不清”),可以说是一句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俗语,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我何玉凤这个心迹,大约说破了嘴也没人信,跳在黄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凤的身份了。”

黄河的谚语

1、黄河清,圣人出。

意义:黄河清了,要出圣人了。而今国家昌盛,正在东方的民族中崛起,看样子,仿佛真的要出圣人了。

相关故事:春秋时期,鲁襄公八年(前565),晋国的盟国郑国受到楚国的攻击,是屈从于楚?还是抗击楚兵等待晋兵来救?郑国的当权者出现两派,争论激烈。主张归顺楚国的子驷,引诗为喻:“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一个人想在有生之年见到黄河变清,几乎不可能,等晋国出兵来救,也是等不上的。(《春秋左传、襄公》)结果是他这一派占了上风。那时的人们,以为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事物,都被超自然的神圣的“天”所支配。洪水、旱灾、冰雹、蝗虫、地震、山崩、瘟疫等等自然灾害,都被看成是人们特别是“天子”干了坏事,上天降下的惩罚。

2、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意义:

相关故事:温柔缠绵的宁蒙河段--黄河在这里平静地流淌,灌溉着两岸的农田,造福当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宁夏银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积广阔,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物产丰富,名贵中药枸杞和银川大米品质优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称。(枸杞照片)内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干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这里“无水是荒漠,有水成绿洲”。黄河水给这里的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在省内奔流的黄河,从甘肃兰州东下,闯过两峡和黄土高原。迨进入中卫,河面渐宽,两岸经过水流多年冲刷,冲积成中卫平原。黄河抵中宁后,被南北走向的贺兰山脉挡路。相传得大禹治水,引黄河水通过青铜峡峡谷向北流,进入宁夏腹地银川平原。秦、汉、唐时“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把平川变为“塞上江南”。流经宁夏五百多公里的黄河,描绘出一幅“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图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附热情奏鸣曲创作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兴德勒有一次向贝多芬问起《D小调奏鸣曲》作品31之2和《F小调奏鸣曲》作品57号的内容时贝多芬的回答是“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因此前者被称为《暴风雨奏鸣曲》而后者则由汉堡乐谱出版商克兰茨1789—1870加上了《热情奏鸣曲》的标题。另一说“热情”的标题是由德国钢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赖内刻1824—1910所加这似乎是没有根据的。“热情”的标题没有贝多芬的认可但用于这部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是相当恰切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在莫斯科听到俄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这首奏鸣曲后说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

这是绝妙的、前所未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1870年十月三十日巴黎在普法战争中已经被普鲁士军队包围三个多月了。设在凡尔赛的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大本营里铁血宰相俾斯麦正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首脑梯也尔谈判停战条件。这天晚上曾任德国驻意大利大使的格台尔在凡尔赛的一架破旧不堪的钢琴上为俾斯麦演奏了《热情奏鸣曲》。俾斯麦听了最后一个乐章后说“这是整个一代人斗争的嚎哭。”他是从一个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场来领会贝多芬的“热情”的。他曾说过“要是我能常听这个曲子我的勇气将不会枯竭”因为“贝多芬最适合我的神经”。贝多芬在1801年六月二十九日说过“我的艺术用以改善可怜的人们的命运。”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听说他的音乐为俾斯麦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黄河,李白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一袭白衣站在黄河边,吟唱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诗句,喝着玉液琼浆,回想起在朝廷上的不得志,大叫道“安能使我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的开心颜!”面对着奔腾豪放的黄河水,他写下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壮语。传说李白正式在此时编写了著名的《李太白文集》。九曲黄河见证了诗仙李白,见证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李白是如何“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

九曲黄河在守望着,守望着“我本楚狂人”的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保护黄河的作文300字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她似是一位母亲,背负起整个民族的重担。

在我心中,母亲用她的惊涛骇浪逐流婉转,激励着我,关怀着我。

在我心中,黄河有灿烂的文化。

中华五千年文明,都从她这儿发源。

那“华夏民族”的命名,那“炎黄子孙”的由来,那“仓颉造字”的、“嫘祖育蚕”“神农尝百草”的传说,那“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的开凿,那“牧野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的烟火……都在她身边一一演播,她的双手,牵着中华民族的喜怒哀乐。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豪情万丈的诗句赞颂她。

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肃穆,有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魄势,还有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森然。

这一句句,都令我心潮澎湃。

黄河,以她那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广阔的黄土地,养育着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

她从青藏高原走来,足迹遍布了九个省区。

她全长5464公里,用那强而有力的臂膀,守护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龙的传人。

这条横跨古今的河,这条百折不挠的河,这条令人敬畏的河,这条充满艰辛的河!黄河,她以不朽的流淌,成为中华大地的大动脉!

黄河母亲,让我敬佩,让我感动,让我知道什么叫做责任。

黄河母亲,带着希望,带着祝福,带着腾飞的信念,我开始奔腾,全华夏子孙开始辉煌的征程,重唱一首高昂的华夏之歌,重绘一幅壮丽的东方之画!

啊,心中的黄河!

什么时候我能亲眼目睹你雄伟的身姿!什么时候,我能我接受你慈爱的洗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黄河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流水,九曲连环,滚滚泥沙,奔流不息。他追寻着沿岸的河流,击打着永恒的节奏,仿若一尊佛……

——题记

我是一股流,一股浑浊,混着黄土高坡的情怀的流。我小小一簇,夹在千军万马之中,好似一懈怠,就会被拍在两岸的泥壁上。

刚刚加入这支大队时,我想起当初的自己有多紧张,我紧随着翻滚的泥沙,感到刺骨的疼痛,却不后悔。黄河太长了,它弯弯绕绕,九曲连环,为什么要这样漫长呢?我听说过太湖,听说过渤海,听说过太多与汪洋触手可及的流了,它们毫不费力就能抚摸海涯的峭壁,而我呢?且需经千磨万击,更别提长途跋涉的劳形了。

直到——我经过了黄河的两岸。

他们,那些挑着木桶,扎着头巾的农人。他们走近了我,走近了千军万马。他们眼中挂着虔诚的星,他们用那双苦干龟裂的手捧起了我,双手合十,将那脸埋进了手掌中,汲取了一口……农人将我们称作母亲河,有人歌颂我们、赞美我们,说黄河流域哺育了他们,是他们的祖先,是他们的亲人。

我听闻了这些,心中突然升起一阵雀跃。真的吗?我们奔流至此,九曲连环,并非无意义的是吗?在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是否做了些有意义的事?

嗯,是的。

从这一刻起,沿途的艰险忽的不见了踪迹,再寻不得了。我的心中充满了一种喜悦的豪情,自豪、骄傲、激动和一种浓浓的满足包裹了我。它使我刀枪不入,心若真金。

尽管我们要比它流走更多的路,行更远的程,可在漫漫长途中,我们似比其他的河流领略到了更多更美好的风景。我们目睹了黄土高坡的一脉豪情,收获了江南水乡的温声细语,雨落下来,细细绵绵,汇入了我方一勇无前的大军。

我们浩浩汤汤,所以磨平了块块磐石,所谓“水滴石穿”,我们亲身证实。我们纷纷扬扬,所以早就了长河之景,我们众志成城,所以一往无前,百折不屈。

纵使千帆过尽,余下的是烟火后的尘埃,我们在大海中归息,抵达了夙愿的彼方,在漫漫岁月中,是否也有更多的回忆来滋润时光的裂痕?

此时,在一片欢呼中,我看见了波涛,听到了海啸,感受到了那湿润的袭带着海腥味的、阳光味的、我的心中梦的味道的——大海。

就算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但在那个抵达的时候,无论是什么,都万众归一,水乳交融了呀,谁又在意我们当初的滞后?只有自己悄悄珍藏了比他人更多的记忆,更多的风景,更多宝贵的努力证明。所以,心如止水,处变不惊,从容地对待人生,欣赏人生之景,何尝不是一种成长的领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大合唱作文300字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前些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大合唱活动。这次大合唱活动是为南京解放70周年而准备的。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第1次与近100多个同学一起合作,歌曲是我和我的祖国。这也是我也第一次与这么多同学在一起吃饭。彼此分享什么菜好吃,什么菜不好吃。也一起面对和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小困难,增进了我们彼此的友谊,提高了我们生活的自理能力。所以当爸爸妈妈晚上来接我的时候,我就骄傲的跟他们讲,女儿长大了,可以自己独立生活了。

听妈妈讲70年前。红军战士冒着国民党政府的枪林弹雨渡过长江,解放了南京。很多革命烈士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和平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好好成长。为建设一个更伟大更强盛的祖国而努力。

我爱我的祖国,跟我爱我的爸爸妈妈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花开如你笑》创作感悟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花开如你笑,其实是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的题目。我打算写完它后投进《意林小小姐》编辑部。

我的原计划是把它写成温暖人心的亲情故事:宁小如从小就是一个乖乖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直到她十一岁时,弟弟宁子一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宁小如不喜欢宁子一,也不喜欢他的名字,她总是觉得,父母起这个名字的含义是独爱宁子一一人。带着这样的怨恨,宁小如目睹弟弟一天天长大,成长到5岁。虽然这个年纪还很稚嫩,可小小的宁子一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突然,源于一场阴差阳错,它就像是一根导火索,将五年以来宁小如的不满和愤怒全都爆发出来,宁小如跑出了家,狂奔在大街上,弟弟出去找她,却不幸出了车祸……病房内,宁小如向弟弟流出了羞愧的泪水。她终于感到,自己是多么自私和无知,将对父母的不满全都发泄在了无辜的弟弟身上。

由于之前已经投过两次稿,所以我并没有感到很紧张。亲情,血浓于水,是时光也淡去不了的,一份美好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观黄河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我早就有去黄河的愿望了。今天,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黄河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我激动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站在黄河滩上,望着无忧无虑、奔腾的黄河水,我的整个身心都溶入到黄河水中了,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远远望去,宽阔的河对岸有排长长的整齐的河堤,象水上长城一样伫立在那里,河堤上种着笔直又茂盛的杨树,象一个个绿色的士兵一样保护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我顺着东流的河水望去,只见宽阔的河面拐了个大大的弯,河水渐渐地消失在水天交界的尽头;我向西望去,有一座钢铁桥横跨在黄河之上,正巧,有一列火车,伴着轰隆隆的呼叫声,快速地穿了过去,我觉得这座桥更壮观了!我低头看见浑浊的黄色河水,有时打着大圈,有时又打着小圈,好像和我捉迷藏呢!我弯腰摸了摸柔柔滑滑的河水,象我最爱吃的冰棒一样清凉。我听爸爸说:“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西起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向东流入渤海湾。源头的河水是清澈的,因为经过了黄土高原,才变成土黄色的。

天色渐渐暗了,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雄伟壮观的黄河,黄河博大的胸怀让我久久难忘,更让我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