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两会调查:两会民生热词盘点经典20篇

2024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上旬在京召开,人民群众充满了希望和期待。笔者从一个平民的视角观察,寻常百姓对全国两会主要有六大期待:现在开学吧为大家分享关于两会调查:两会民生热词盘点优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7980

作文

786

最高法发布法院法庭规则盘点新法规的六大变化

全文共 1806 字

+ 加入清单

最高人民法院14日正式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与旧版规则相比,这份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规有六大方面的变化,包括更加注重权利保障和庭审规则公平等。

今次修订后的《法庭规则》共计27条,除对原有条文进行直接修改外,新增加的内容有15条。此次修改,体现了以下六大变化:

变化一:更加注重权利保障

——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受审时不着监管机构识别服

新规充分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行使庭审活动中的各项诉讼权利。要求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案件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

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予以特别保护,规定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庭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特殊设置。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出庭受审时,着正装或便装,不着监管机构的识别服;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在庭审活动中不得对被告人或上诉人使用戒具。

新规加强证人人身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规定刑事法庭可以配置同步视频作证室,供依法应当保护或其他确有保护必要的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在庭审作证时使用。五是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关爱。要求法庭设置残疾人无障碍设施,为特殊群体参与庭审活动提供方便。

变化二:更加注重庭审规则公平

——审判人员庭审中平等对待诉讼各方

新规要求审判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平等对待诉讼各方,不歧视或偏袒任何一方。庭审活动充分接受监督,人民检察院或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认为审判人员违反法庭规则的,均可在庭审活动结束后向人民法院反映或直接提出处理建议。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新规规定,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都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遵守法庭纪律,尊重司法礼仪。任何人违反法庭规则,都应受到追究。

变化三:更加注重保障法庭安全

——危及法庭安全或追刑责

新规加强法庭安全检查,要求进入法庭的人员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接受人身及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查。新规明确除经人民法院许可,需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外,不得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法律明确规定的违禁物品,以及性质不明的液体及胶状、粉末状物品进入法庭。

此外,新规明确严厉处罚危及法庭安全的行为。规定对危及法庭安全的行为,视情节分别予以罚款、拘留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发挥法律的惩罚、威慑和预防功能。

变化四:更加注重规范法庭秩序

——毁坏法庭设施、损毁证据将严厉处罚

新规规定,法庭内人员不得鼓掌、喧哗,吸烟、进食,拨打或接听电话,确保正常的庭审秩序。非经法院许可,不得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防止片面化、碎片化的信息误导舆论,干扰审判。

新规还规定,检察人员、诉讼参与人发言或提问应当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许可;旁听人员不得进入审判区,不得随意站立、走动,不得发言和提问。要求行使权利需依法、有序。规定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不得携带标语、条幅、传单进入法庭。要求当事人通过理性方式表达诉求。规定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诉讼参与人,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等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变化五:更加注重庭审活动公开

——记者经许可可使用移动通信工具传播庭审活动

新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官方网站、电子显示屏、公告栏等向公众公开各法庭的编号、具体位置以及旁听席位数量等信息。要求法院在依法公开审理案件时,选择与旁听人数相适应的审判法庭,满足公众旁听需求。

新规明确,公众关注度较高,社会影响较大,法治宣传教育意义较强的依法公开进行的庭审活动,人民法院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或者其他公共媒体进行图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播。让更多的人民群众通过便捷方式旁听庭审活动。

新规还规定,旁听区可以设置专门的媒体记者席;媒体记者经许可,可以在指定的时间及区域,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通过允许媒体报道庭审活动,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了解司法、监督司法的渠道。

变化六:更加注重司法礼仪

——法庭上没有职业着装规定的,着正装

新规规定,全体人员在审判人员进入法庭以及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宣告判决、裁定、决定时应当起立,体现公众对法律的敬畏和对司法的尊重。

规定要求出庭履行职务的人员按照职业着装规定着装,没有职业着装规定的,着正装,其他人员应当文明着装,彰显司法文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主持庭审活动时,要立场公正、平等对待,依照规定使用法槌,理性指挥司法警察维持秩序,确保庭审活动的权威、有序和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身边的民生工程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脚步一直在奔跑,在追赶比较发达的国家。我们现在的国家在迅速发展,为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加快构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着力解决“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等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具体措施。

我们村的一位老爷爷,他无儿无女,没有劳动能力。如今,年龄大了,生活也就没有了依靠。要在以前,这样的人一定会“老无所养,住无所居”。但是现在我们的国家富裕了,对这样的老人采取了生活保障措施,制定了专门的制度,每月政府不但发补贴金,600远的生活费,而且还给这样的老人制定了医疗保险,要是老爷爷生了病,就可以到指定的医院就诊,在那里会有专门的医护人员看望他,让他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依靠。

当地震这无情的自然灾害降临时,有多少家园被摧毁?有多少人因为地震而失去亲人?又有多少人因为地震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当许多人因为地震流离失所,没有房子住,没有东西吃,亲人又生死不明时,党来救助了他们,给予他们以信心,鼓励他们。同时还送来了补助金,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党和政府还救助患有重病,且无法承受巨额医疗费的家庭。还在城市的各小区建设医疗卫生站,在农村建设医疗卫生所,是以前有病没钱不敢去医院的人,也敢去了。

在农村,有的村庄已经建设了文化馆。在文化馆里有大量的图书,供大人和孩子们阅读,让村民们也认识和了解了科学,让科学走进了村民生活,让他们也利用科学来完成生产,让村民的生活变得也与城市一样美好。

我们现在的国家是比较富裕的国家,比起以前,我们现在的生活要好上好几百倍。可国家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因此驻足,而是仍在快速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两会热点论据素材:前瞻经济社会热点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实现提质增效。提高供给质量需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通过消费升级引导、品牌创新为抓手、环境优化为保障,实现供给侧的提质增效与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对此,辜胜阻表示,一要培育和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以创新驱动供给质量提高,依靠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二要提高供给对需求的适应性,通过消费升级引导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企业要适应消费升级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质量、多层次、个性化的消费品。三要以品牌创新为抓手提高供给质量,打造中国品牌,建设质量强国。通过提升行业产品质量标准,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鼓励企业树立品牌经营理念,以品牌为载体,下大力气把产品做专做精做优,由产品制造走向精品制造,从而建立品牌声誉、提高品牌的顾客感知度并建立顾客忠诚度。四要建立产品质量多元共治模式,形成多方合力,全面加强质量管理。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为解决农业生产的新矛盾,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与结构优化,不断提高农民收入。辜胜阻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采取如下对策:第一,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创新为主要动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升级的农产品需求,实现农业供需结构的平衡。第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缓解农业生产对土壤的污染和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实现农业发展的永续性。第三,推进农业生产组织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盘活农村土地要素,提升农村人力资源,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第四,以普惠金融理念为指导,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市场共同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商业性、政策性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协同发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努力缩小城乡金融服务差距。第五,完善农业供给侧的“硬件”和“软件”,既要重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又要通过改革引领,优化制度供给,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环境调查作文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学校大学生实践调查的作业,因此,我对我家乡环境进行了调查。多年了一直在外面读书,很少回家,回家也从来没有好好的了解家乡环境的变化,这一次的调查和实地走访,说实在话家乡的环境让我打吃一惊。

小时候,经常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听到这样的说唱: 二十年代洗米洗菜,六十年代鱼虫绝代,七十年代河水泛滥。我记得小时候,家乡的河水是清澈见底的,河里鱼虾成群结队,傍晚时分河里的石头上会有螃蟹停留在上面,我们就这样一边捡着螃蟹,一边嬉戏,这里曾是我童年快乐的回忆,是我童年迷恋的地方。那时从来不曾想过这一切都会逝去

可是现在却应征了鱼虫绝代,河水泛滥的说法,河道里满是废器、垃圾,由于垃圾的堆积,没有清理,河水变得臭气难闻,河里没有了鱼虾,更别说小孩嬉戏了。而且许多水资源也因为人类的过度索取和开发已经枯竭。不仅仅在于河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是有是无得污染。今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天气也变得异常炎热,特别是在夏天令人难以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全国两会议程公布

全文共 1133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全国两会议程公布,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和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具体日程安排出炉:

3月3日(星期二)

下午3时 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会

1.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

2.听取俞正声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3.听取齐续春副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3月4日(星期三)

上午9时 小组会议(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下午3时 小组会议(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3月5日(星期四)

上午9时 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

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 小组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3月6日(星期五)

上午9时 小组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 小组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3月7日(星期六)

上午9时 界别联组会议(有二个以上小组的界别安排联组形式,联系本界别实际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3时 小组会议(讨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3月8日(星期日)

上午9时 小组会议(讨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下午 委员休息

3月9日(星期一)

上午9时 小组会议(讨论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下午3时 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

大会发言

3月10日(星期二)

上午9时 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大会发言

下午3时 小组会议(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学习讨论)

3月11日(星期三)

上午9时 小组会议(结合常委会工作报告讨论政协工作,讨论政协全国委员会2015年协商工作计划)

下午3时 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

大会发言

3月12日(星期四)

上午9时 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1.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下午3时 小组会议(审议各项决议草案,讨论“两高”工作报告)

4时30分 主席会议

1.听取分组会议情况的综合汇报

2.审议提交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的有关文件

3月13日(星期五)

上午 委员机动

9时 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

1.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

2.审议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草案)

3.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政治决议(草案)

下午3时 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闭幕会

1.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2.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3.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政治决议

注:日程如有变化,由大会秘书处另行通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重庆两会议程安排时间表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2016重庆两会正在召开。会议议程是如何安排的呢?下面是yjb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精神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大会议日程

1月22日(星期五)

09:00 全天报道

1月23日(星期六)

上午召开代表团全体会议。

下午召开大会预备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

1月24日(星期日)

上午9:00举行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开幕式,听取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下午召开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等事项。

1月25日(星期一)

上午召开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等事项。

下午召开代表团分组会议,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召开主席团第二次会议。

1月26日(星期二)

上午召开代表团全体会议,审查计划报告、财政报告。

下午举行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院”工作报告等事项,召开主席团第三次会议。

1月27日(星期三)

上午召开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有关事项。

下午召开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两院”工作报告。晚上召开主席团第四次会议。

1月28日(星期四)

上午召开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两院”工作报告等事项,召开主席团第五次会议。

下午举行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选举,表决各项决议草案,举行大会闭幕式。

政协会议日程

1月22日(星期五)

13:00委员报到;

13:40市政协四届42次主席会议;

14:00市政协四届19次常委会议;

14:30委员小组组长会议;

15:30小组活动

16:30党派、工商联活动。

1月23日(星期六)

9:00第一次大会(开幕会);

10:30小组讨论’

11:00市政协四届43次主席会议;

11:30市政协四届20次常委会议;

14:30小组讨论。

1月24日(星期日)

9:00列席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14:30小组讨论。

1月25日(星期一)

09:00小组、联组讨论:9:00提案现场办理会;

14:30小组、联组讨论;

18:00市政协四届44次主席会议:

18:30市政协四届21次常委会议。

1月26日(星期二)

9:00第二次大会;

14:30小组讨论。

1月27日(星期三)

9:00小组讨论;

14:00第三次大会;

15:30第四次大会(闭幕会)。

更多热门文章共享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四个全面”预热两会话题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两会临近,当有关“乡愁”的话题还在中国的媒体圈中散发着阵阵年味不曾淡去,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官方舆论场已然开始聚焦“四个全面”,轮番推出重点稿件,大有将之锁定为今年两会重头议题之势。

“四个全面”具体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去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习近平首次提出了这一论述;之后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中、在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又多番加以强调,让“四个全面”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提法”。

《人民日报》25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春江水暖鸭先知。“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在24日便以“党报评论君”的名号发表了《党报首次权威定义“四个全面”》的文章,系统解读了次日见报的这篇评论员文章。文中提到,系列评论第一篇《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属于总论,接下来的四篇,是“四个全面”各写一篇。总论主要是对“四个全面”进行定义、评价和分析,可谓重中之重。

文章说,见报第一篇篇幅超过常规达到2000字,《新闻联播》头条摘播700余字,新华社播发通稿、各地党报同时刊发,可谓人民日报评论的最高规格。

文章提到,从十八大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几次重大会议,正构成“四个全面”形成的路线图: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到去年12月,“四个全面”的提法第一次公之于众,这一战略布局已然是“集其大成”。

随后的26日《人民日报》又推出《让全面小康激荡中国梦》,27日见报的《改革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正是系列评论的第三篇。上述这些文章刊出以后,被中国媒体广为转载,抢占诸新闻网站首页重要位置。

新华社26日推出两会前瞻稿件《“四个全面”如何协调同步》指出,有关“四个全面”的新提法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本届政府明确的工作要领。两会将聚焦于此。

又是人民日报系的海外版官网“海外网”在26日着手梳理此事引发的外媒关注。

美国《国际财经时报》25日刊文称,官方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宣传习近平的“四个全面”并非偶然,因为一年一度的“两会”3月份即将在北京召开。

《华尔街日报》则称,“四个全面”理论首次获得大规模宣传,显示其已经被中国共产党党内高层普遍接受。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刊文指出,“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推动实现“中国梦”的蓝图,同时也是中国进入发展新阶段后的领导方针,很可能会为共产党不断改善治理国家的方式提供足够的契机。

《国际财经时报》则总结称,“四个全面”或将成为习近平给共产党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同时也再次强调了习近平在今后执政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比起上述海外网所引外媒观点,《联合早报》26日发表的于泽远文章的标题更显一针见血——《习近平的“理论标志”》,文章预判,“四个全面”不仅将是下月“两会”上的“主旋律”话题,还可能作为习近平时代的“理论创新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全国两会八大看点

全文共 2069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全国两会即将启幕,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将共话改革发展,共商国家大事。下面是语文迷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两会的八大看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亟须我们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始终坚定必胜信念,继续保持苦干实干。

◆“十三五”规划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我国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如何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如何确保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如何细化落实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通过此次两会,我们将得到圆满回答。

◆脱贫攻坚战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今,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各地各部门正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众志成城努力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特别是近日《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的印发,进一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担负起应有责任。下一步,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让我们一起通过两会去找寻答案。

◆供给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将这项改革形容为“十三五”时期的一个发展战略重点,直到总书记在江西考察之际再次围绕这一概念提出要“加法、减法一起做”……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图”日渐清晰,各级党委政府认识亟须到位,适应必须主动,引领更要有为,而如何做到“到位”“主动”“有为”,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将发表真知灼见。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追求的是百花齐放的大利,不是一枝独秀的小利。”今年首访中东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说。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习近平主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出的重大倡议和构想。自该发展战略构想提出以来,沿线60多个国家响应参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和平发展、共同发展理念引起广泛共鸣。如何乘势而上、相向而行,使“一带一路”的足迹更长、影响更深远?两会将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重要平台。

◆慈善法修改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慈善法草案的议案。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一些重要修改内容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本次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法律还会作出哪些重要修改,并将如何进一步引领、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各界拭目以待。与此同时,透过慈善法修改,我们还应关注近年来立法体制机制的重要改革、显著变化,还可以观察、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立法质量”“如何确保改革于法有据”等重大问题。

◆司法体制改革

近年来,各级司法机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下一步,各级司法机关如何把防范风险、服务发展和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特别是2016年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司法改革任务大部分要在今明两年完成,各级司法机关又该如何精心动员,认真组织,如期完成改革任务,让人民群众尽早享有改革“获得感”?对此,“两高”报告值得期待。

◆绿色发展

如今,一边是严峻突出的雾霾、污水等环境污染问题,一边是群众对“APEC蓝”“阅兵蓝”常态化满怀期待。对此,从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再到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专章部署“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党中央始终强调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已成为社会共识。那么,在2016年的这个春天,会内会外能否看到更多的青枝绿叶呢?如果可以,我们希望通过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推动各行各业始终“绿意盎然”。

◆制度反腐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是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任务的坚强政治保证。2016年,我们将如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如何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指出,“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透过两会会风、领导干部作风,我们或许可以近距离感受、检验“绿水青山”是否环绕国家治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全国两会八大看点:慈善法修改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1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慈善法草案的议案。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两次审议,一些重要修改内容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本次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法律还会作出哪些重要修改,并将如何进一步引领、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各界拭目以待。与此同时,透过慈善法修改,我们还应关注近年来立法体制机制的重要改革、显著变化,还可以观察、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立法质量”“如何确保改革于法有据”等重大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聚焦2024年两会:看习近平的绿色发展观

全文共 2763 字

+ 加入清单

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下面就来看看两会习近平总书记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0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习近平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曾在江西代表团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今天,总书记在青海代表团再次引用此喻,足见他对生态的重视。

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近3年来关于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的重要论述和比喻。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在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2016年3月7日,在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表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黑龙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说,“我们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好局、起好步。”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2015年11月30日,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2015年11月18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生态环境保护“事在人为,不靠借东风’”

2015年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讲到环境保护时,习近平格外关注,“空气质量优良的能占多少?”“70%。”这时有人插话说,“有时候是靠天吃饭”。笑声中,习近平接话说:“不能只靠借东风啊!事在人为。”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

2015年3月6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

生态环境保护是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2015年1月20日,在云南考察时,洱海边,习近平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语重心长地说,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调研时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要树立正确发展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

2014年3月6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要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

为治理大气污染作出贡献 可以挂红花、当英雄

2013年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明确指出:“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

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指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到,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3年4月,习近平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工程

2013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工程,让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全文共 132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致公党第十四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两会”是在中共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两会”的召开,对于进一步推动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贯彻“两会”精神,是致公党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学习贯彻“两会”精神,首要的是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致公党各级组织要把学习领会“四个全面”作为传达今年全国“两会”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今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学习贯彻“两会”精神,还要提高三种素质,一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畏”;二是要有担当,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勇毅;三是要有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

致公党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与做好2015年工作结合起来;要继续扎实开展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好调研工作,努力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要认真做好致公党建党90周年的纪念活动,传承优良传统,讲好致公党的故事;要积极参与推动政党协商深入开展,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构建符合形势发展的工作机制。

会议学习传达了“两会”精神,通报了《致公党中央2015年工作要点》,审议通过了《致公党中央关于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决议》。

会议要求市政务办全体干部职工,一要结合工作实际,力求市“两会”精神学深、学透,主动跟上步伐,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上来;二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勤于履职,勇于担当;三要认真调研谋划,全力抓好“两会”精神的贯彻落实,组织开展“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专项活动,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向基层延伸,不断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机制,努力规范行政审批服务及相关社会中介服务,大力加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力争全市“一服务两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强化学习,凝聚共识。要深入学习全区“两会”精神,就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区“两会”精神和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面把握会议提出的新观点、新思路、新目标、新要求、新举措,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要创新思维,提升能力。总体上,今年两会精神,就是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细化到每个基层工作人员身上就是要立足本职工作,但关键要看行动、关键在落实,要甩开膀子干,踏踏实实干,要以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成果体现贯彻落实全区“两会”精神的成效。

三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要以实干论英雄,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深入调查研究,带头坚持群众路线,带头提高创新能力,带头改进文风会风,带头勤政廉政。尤其要反对那种大言不惭、华而不实、专做表面文章的恶劣作风。进一步完善“大督查”机制,强化督查督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中国两会将按下改革“快进键”

全文共 1568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春节前夕,中国首部公安系统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横空出世”。从全面取消暂住证制度到建立冤假错案责任终身制,100多项改革措施涵盖多个领域、触及“硬骨头”。

有舆论将“取消暂住证”的举措评价为“中国革命性的改变”,称其标志着2014年颁布的旨在破解中国“城乡二元”难题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迈出了关键一步。

新年伊始,各类重要改革举措扑面而来:中国“内阁”新年第一会就以改革为议题,并再次“向自身权利开刀”;公车改革稳步推进回应了民众关切;“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今年重点是改革创新;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在深圳挂牌,被称为是可以撬动司法改革的标志性事件……

2015年是全面深改的“关键之年”,人们透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感受到了强大的“改革气场”,这使得人们对将于3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寄予厚望。

会前,中国门户网站和社交媒体推出的两会热点前瞻显示,“全面深化改革”位居前位。

可以预见,继续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数百项改革任务、监督落实已经颁布的改革措施、圈定今年改革的突破点,将成为两会的重要议题,旨在部署全年经济社会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将会突出“改革”基调。

一手强力反腐,一手全面深改,中共2014年的作为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但随着2015年年初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海外一些舆论也发出了“中国黄金期已过”“反腐影响经济增长”“改革或因经济放缓停滞”等“唱衰中国”之声。

鉴于目前的发展阶段、水平和形势,中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为第一要务,把改革开放推向“深水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确保让“中国奇迹”延续下去。这是中共决策层以及全社会的共识。

在羊年春节团拜会上,中国新一轮改革的“总责任人”习近平总书记从“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出发,强调了两个“推进”--“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和“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

“这意味着,在经济新常态的大逻辑下,中共高层明晰了‘以改革促发展’的思路。这实际上为今年的改革部署下了决心、定了调子、指了方向。”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李克强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按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进键”,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打造“双引擎”,让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生产力加快成长,实现新常态下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使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分析人士认为,围绕总理所说的“双引擎”“双中高”,2015年的改革有望在投融资、财税、价格、金融、国企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加码,以谋求释放更大的市场空间与活力。

专家指出,中国2015年的改革,首要的还是政府改革要向纵深推进,在过去两年政府大幅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达到预期目标。

在已经放宽市场准入门槛的基础上,如何实现社会资本平等竞争还大有空间。专家预计,今年民营经济在这方面将有更多收获。

此外,探索地区优化发展模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也将成为今年改革的看点。

从社保到教育,从医疗到文化事业和产业,预计都将有新的改革措施出台。

与改革相适应,中国势必还将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外贸质量的提高、引进外资的转型升级,并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

2015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立法、司法等的改革笃定将会提速,为改革提供更好保障,而整个改革亦将在于法有依的框架下推进。

“仔细研读中国领导人有关改革的表述会发现,攻坚、落实、监督--这些将是改革关键之年的关键词。”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王小广说。

在按下改革“快进键”的同时,中国还将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调节好改革的“速度”“力度”与“承受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学生全国两会学习体会

全文共 1580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关注“两会”的同时,我们要将其精神注入我们的思想,激励我们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而学习、工作、奋斗。

3月是我国一个极不寻常的月份。3月3日第十二届人大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两会”代表齐聚北京,代表人民把有关人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一些社会问题提交“两会”讨论。对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改革、反腐、社保、军事、教育、医改、土地和台湾等关键方面,有了新的内容。就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由于垄断行业的特殊性,垄断行业一直以来缺乏竞争的意识,也因此损害了不少民众的利益。引入竞争机制,实现投资主体的产权多元化,由竞争促进结构调整提升服务质量,更能体现关切民生利益;就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因地制宜,中央财政适宜补助,反映了对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增加军费开支,国防军队建设是重要战略任务,对增强国防力量,实现国防军队变革、转变意义深远。

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这一新制度的提出,更进一步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重视和对教师的尊重,更加有利于培养为教育事业积极奉献的人才,提升教育师资力量有很大作用,很有必要得到试点实行并得以推广,必将对今后教育的改革产生莫大的积极意义。在“两会”中,食品安全、医疗改革和农民工子女上学依然是代表们讨论的热点。代表们认为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机制还不够健全,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国家应该从“以人为本”的宗旨出发,加强对食品的监查和管理,让人们吃得安全。医改进行了几年,但取得的成绩不大,药价高、费用大依然是人们看病难的主要原因,因此一些代表提出国家应该采取切实措施把药价降下来,同时简化看病的程序降低费用,提高医院的服务效率,只有降低医院的门槛,人们才会去医院看病,也才敢去,特别是农民和边远地方的人。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一直是代表们关注的一个焦点。代表们指出在一些地区,农民工子女上学依然受到歧视,同时一些在读的农民工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中也遇到有别于其他孩子的困难,这将会对他们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代表们建议政府采取措施保护他们上学的权利,并号召全社会对他们予以足够的关心和关爱。 从食品安全到农民工子女上学,此外还有饮水安全、住房难等问题无一不涉及日常生活,无一不关乎人们的健康和发展,做到了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两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还要求领导干部增加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增强“三个意识”是在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反对腐败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对于国家反腐、增加干部的领导能力和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都将是一个极有力的促进。此外,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也是“两会”上代表讨论较多的话题

总之,今年的“两会”代表们讨论的焦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技等众多领域,但更加突出的是民生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民生问题,这也就体现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国家对民生的重视。全国人大的立法、监督作用和全国政协的协商、监督作用在不断地完善。两会代表在谈到当代的青年时还说到:吃苦不在形式,学问要有“杀手锏”。代表们指出,现在时代变了,不能要求年轻人像从前的科研工作者那样吃苦。吃苦的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心理有数,有自己的创新和特长。只要扎实干、有本事,在哪里使出来都可以。

作为“80后”的我们,我觉得我们是积极健康向上,肩负着历史重任的一代。虽然面临的问题很多,挑战很严峻,但是我相信,我们年轻的一代能够加强学习和修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锻炼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勇敢地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两会热点解读:李彦宏“中国大脑”提案被赞最“前瞻”

全文共 211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今年“两会”的提案,希望将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高度。 “中国大脑”提案因为具有创新性,引起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截至3月9日,相关报道超过2280条,微博评论共计1273条,微信上的相关讨论也达到2153条。《第一财经日报》称,“李彦宏‘中国大脑’提案是撬动中国创新的杠杆”。多数网民也对此提案表示支持,认为科学技术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实现科技强国,提案也因此被网民称赞为最具“前瞻”性提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环境的调查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调查时间:20**年5月

调查地点:韶钢厂

发现问题:

各位社区居民,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社区环境一直持续受到污染:天空不像别处的那么蔚蓝,云朵不像别处的那么洁白,阳光不像别处的那么明媚,空气不像别处的那么清新,叶子不像别处的那么鲜亮,花儿不像别处的那么灿烂,小草不像别处的那么有活力,鸟儿不像别处的那么欢快……这一切是为什么,为什么呢?

调查研究结论:

原来,这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在工业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烟囱高耸着,不分白天黑夜的冒出或浓或淡、若黄似黑的烟雾。淡的,风一吹就渐渐消去了;浓的,过了很久,还是弥漫着难以散开,一个个烟囱就在烟雾里若隐若现。

在生活区,特别是吃饭时间,一阵阵油烟被各家各户的排气扇排放出来,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混在一起,简直难闻极了。走在放学路上,我常常被呛得难受死了。

在马路上,尤其是上下班时间和放假期间,汽车尾气卷着路上的尘土漫天飞扬。路人不得不掩鼻而去,还经常使眼睛进沙,严重影响了大家的健康。

个人建议:

针对以上一些现象,我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

1、有关部门要严格控制对工业废气的排放,尽量能够将废气中的污染物减少到最低,且不准大量排放。

2、大力宣传环保型抽油烟机的好处,建议居民们买环保性的抽油烟机。对大量排放厨房油烟的家庭,有关部门要进行经济惩罚,这样大家就不用闻油烟的气味了。

3、我想对那些想买车的居民说,你们买环保型的汽车吧。虽然环保型汽车贵了点,但是它的尾气中较少污染物,而且省油。我还想说,能不买车就不尽量不要买车,能走路、骑自行车的就走路骑车吧。因为走路骑车,既健身又环保,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4、不要破坏植物,多植树种花。植物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净化空气。因此,人们平时要注意爱护花草树木。多组织宣传活动,咨询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成立养护绿化队,专门负责种植花草树木,养护花草。

研究后的思考:

各位社区居民们,通过这次调查,我真正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太需要保护了。保护环境,不仅仅是用一双双手,更是要用一颗颗心。为了我们的家园永远美丽,让我们用爱来保护环境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身边的民生工程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加快构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2010年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三十三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以及通电、通水、通路、通电时,使人们都能得以解决生活上的衣食住行,使人们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使老人们安享晚年。

21世纪,党领导人们走向新的发展的道路,带领我们致富,使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领导人们奔向小康社会,人人的生活都达到小康的水平。

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在2008—2010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基本实现农村公路通水泥路的标准。我县今年农村公路“村村通”的建设任务已完成,这项工程的实施大大加快了人们前进的步伐,使人们无论在做什么事上,速度都有所提高,因为“路”方便了,办事效率自然也就高了,泥泞的小路上留下多少人的足迹,坎坷不平的路上费尽人们多少心血,人们总是面向黄土背朝天,走路时总要看着脚下,因为都是坎坷不平的石块,稍不留神就会滑倒,现在人们走路总可以昂首挺胸了,脚下是平坦的大道,不用再担心滑倒了。以前的路都是土路,一到雨雪天那就更难走了,下雨时路上的土和水在一起更黏人了,不知摔倒过多少上学的小学生,因为那时都还小,脚一陷进泥窝里就拔不出来了,要么就是脚出来了,鞋还在里面。在路上不知洒下多少父母的汗水,流过多少泪水,路很难走,走了几步我们就喊脚疼,这时父母便把我们抱起来,在泥泞的古道上左摇右摆,他们也曾为小孩们开辟出新道路,而自觉地把路修复的平坦些,为小孩们上学的路好走些。现在的“村村通”路上,再也看不到深深陷下去的脚印,我与父母在一起时,再也不会喊脚疼,再也不要让父母抱了,上学时也不要父母为我们“开山辟路”,我们可以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上学。

现在从家门前一直到学校门前都是光滑的水泥路,这样每天上学的心情也好了,也不感觉累了。雨天,路上也不会有泥土了,一场雨过后,把路面上冲洗得更干净了。

这都是党领导人们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使人们享受生活的幸福,使人们都能丰衣足食。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国家在发展,农村需要建设,造福于人民,服务于百姓,民强则国强,民和则国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两会十大热点

全文共 2527 字

+ 加入清单

进入倒计时的全国两会,无疑是在一个历史性的节点召开——2015年被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等3个“之年”。

专家学者和即将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将成为此次两会关注的热点

热点1——

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政府简政放权攻坚突破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2015年,深改步入“关键之年”。随着改革进一步进入“深水区”,各方利益博弈更加激烈。

各界人士关心,政府如何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为改革“松绑”,在投资、财税、价格、金融、国企改革等方面啃下“硬骨头”,在社会、民生、司法等领域涉足“险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2015年既要在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效基础上继续寻求突破,又关系到“十三五”规划的顶层设计,攻坚、落实、监督是关键词。

热点2——

依法治国:开局之年立法推动改革

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依法治国”竖起新的里程碑后,如何贯彻落实180多项重要法治改革举措备受关注。过去一年,呼格案、念斌案重审,设立巡回法庭,司法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推进……法治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

今年,人代会上将审议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对扩大地方立法权、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体作用、界定政府规章权限范围等方面都将作出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研究室主任梁鹰说:“立法更重要的作用是凝聚共识、推进改革。”

热点3——

经济新常态:速度换挡质量效益优先

201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4%,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呈现出“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刺激经济政策产生副作用的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特征。2015年被有些人认为将是“近年来经济运行压力最大的一年”,也有人疑问,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是否会“断挡失速”?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铁刚说,今年是中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一年,适度调低增速目标将赋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大的空间。政府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代表委员将充分讨论。

热点4——

反腐倡廉:标本兼治依法反腐

2014年的反腐风暴在规模、密集程度、深入性以及制度探索方面,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强态势。今年在继续“打虎拍蝇”的同时,如何依法反腐、制度性反腐,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表示,要加快制度建设,加强反腐立法,“最好的制度要以法律的形式呈现”。如何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需要两会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

热点5——

环境治理:出狠招严格执法对政府严肃考核

“雾锁迷城”的雾霾天气和地下水的大面积污染令人忧虑,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APEC蓝”的经验从另一方面表明,雾霾不是无法克服。百姓期待,除了短期限制措施,从中央到地方,是否能围绕环境治理对地方政绩考核动真格、出狠招,让天更蓝,水更绿。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古今来律师事务所律师吴青表示,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已经实施,执行处罚能否到位、执法和违法信息能否公开、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能否协调,将是今年环境主题的关注重点。

热点6——

财税改革:清理“过头”税费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

提高个税起征点并按年收入计征,开启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征税体系,取消不合理收费等都是公众对今年两会的期待。

全国人大代表朱列玉说,已引起社会热议的档案收费、“价中费”等“费负”问题期待求解。上一轮财税改革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之间的关系,从民生角度出发,未来应在涉及老百姓钱袋子方面作出改革,减轻公众的负担,激发消费活力,从而最终助力经济增长动力转化。

热点7——

聚焦“三农”:激活农村“沉睡的资本”

2015年中央1号文件发布,连续第十二年聚焦“三农”。文件提出,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三农”问题无疑每年都是两会的热点和焦点。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改革,意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被长期压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以“活”起来。农业发展要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热点8——

养老改革:“并轨”措施细化延退争议待解

根据全国老龄办数据,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2.48亿,老龄化水平为17%。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尘埃落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突破的重大亮点。2015年,涉及亿万人养老的“并轨”细则即将出台,而与此密切相关的延迟退休将更令人高度关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表示,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5年多时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小并轨之后还有城镇、城乡差距的大并轨,任务艰巨,而百姓和企业降低缴费、政府提高保障的愿望迫切,期待两会求解。

热点9——

就业创业: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

近年来,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超过700万,毕业人数增加与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构成双向挤压,“就业难”成为政府面临的严峻课题。

近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谈科技创新。近日,李克强总理又强调“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调动起来”。大众“创业潮”契合政府经济转型的“创新潮”,共同汇聚成一股充满活力的时代洪流。新华网网民“乐天派”表示,“创业带动创新,编织‘小我’梦想的同时,也在实现大时代的希望。”如何营造更好的“草根”创业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将备受关注。

热点10——

大国外交:“一带一路”开创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已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一带一路”战略,就是顺应国内国际发展新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年初召开的地方两会上,31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及“一带一路”地方对接方案。这一战略也将在全国两会上热议。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说,新形势下,中国需要更开放的视野,形成全方位的主动对外开放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大学生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预备党员,我一直默默关注、倾心聆听,仔细思考、认真学习有关党的相关知识。两会谈了很多令人振奋、让人惊叹的话题,也解决了很多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在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表明,我们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第一,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使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二,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第三,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要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第四,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解忧于民,取信于民。第一,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从思想上贴近群众。第二,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关注民生既重“心入”,又重“身入”。第三,在生活上关心群众。要认真关注好和及时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基本问题和紧迫问题,多给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身边事、生活事,促进和谐。第四,在工作上服务群众。高效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必须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等主体服务者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广大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在实践和基层中高效服务群众,致力发展经济,积极建功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档案与民生征文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集中开展2016年“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旨在广泛宣传档案工作在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档案工作在服务中心工作、服务民生、服务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

《关于开展2016年“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的通知》指出,为配合“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国家档案局将举办“档案与民生”征文活动;编印“档案与民生”宣传海报、“民生档案 服务民生”宣传挂图和《中国的世界记忆遗产》宣传折页,作为“国际档案日”宣传材料向社会发放,进一步增强公民保护档案的意识;与中国档案学会共同邀请名家举办专题讲座,进一步扩大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

《关于开展2016年“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档案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重要指示,创新宣传内容,拓宽宣传渠道。从实际出发,以丰富的档案资源为依托,通过举办展览、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展现档案“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特殊价值,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作用,打造出一批内容新、受众广的“国际档案日”宣传精品。各级档案部门要高度重视2016年“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各方力量。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省以上机关、企事业档案部门都要积极开展活动,要有1名负责同志牵头,组织本地区、本系统档案部门开展宣传活动。宣传活动既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和本地区党委、政府重点工作,还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特别要针对广大青少年开展一批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他们了解档案,增强档案意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关于举办“档案与民生”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提出,为配合今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将在全国档案系统内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征文活动由国家档案局主办,中国档案报社承办,安徽宝葫芦信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国家档案局成立征文评选委员会,负责征文的评选工作。征文内容包括档案、档案工作与民生的密切关系及具体事例;各级档案部门在建立健全档案事业“三个体系”过程中服务民生的新思路、新举措等;档案工作者为民生服务的体会和感悟。今年8月10日至8月30日,征文评选委员会对征文进行评审;9月公布获奖名单。征文活动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颁发证书及奖金;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证书;优秀组织奖若干名,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中国档案报》及中国档案资讯网将陆续刊登优秀文章,《中国档案报》手机客户端将刊出相关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3日、5日召开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两会”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由于两场会议于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大部分会议进程基本上同时进行,故简称做“两会”。两会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

根据中国宪法规定:“两会”召开的意义在于将“两会”代表从人民中得来的信息和要求进行收集及整理,传达给党中央,“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一种利益的,代表着选民在召开两会期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地方每年召开的人大和政协也称为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比全国“两会”时间要早。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3月3日在北京开幕。2015年则被称作“关键之年”。两会既要检阅过去的成绩单,也将为未来的改革加码。本届政府将进一步通过简政放权为改革“松绑”,同时有望在投融资、财税、价格、金融、国企体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社会、民生、司法等领域的改革也将提速。全国两会中最受瞩目的总理记者会,预计将在3月15日上午于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

恰逢2015全国两会到来之际,社会各界将再次聚焦党和国家的改革发展大计。两会看什么?怎么看?《人民日报》日前提炼出“十大看点”:

1.改革关键年,将有哪些关键之举?

2.新常态下,GDP增速会下调吗?

3.聚焦“三农”,农村“沉睡的资本”如何活起来?

4.区域协同,会创造哪些发展机遇?

5.制度反腐,“打虎”“拍蝇”还会有哪些动作?

6.公正司法,冤假错案不再有了吗?

7.立法法修改,“红头文件”能不再“任性”吗?

8.户籍改革,民生福祉有啥新期待?

9.巩固思想文化阵地,如何荡涤“精神雾霾”?

10.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破解“十面霾伏”?

自去年5月以来,“新常态”已经成为人们评论我国经济时的焦点词汇。在不少专家的分析中,“新常态”也被预测为会在两会上被频繁提及的新概念之一。其实,“新常态”一词早在此前已经陆续召开的各地两会中提前预热,记者梳理后发现,在大部分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提及。例如,北京提到了11次,宁夏提到了10次。

两会召开前多家网站联合推出“我有问题问总理”这一专题,10天内获得了超过10万人参与,让人意外的是,在最热的十大问题里,“其他问题”遥遥领先。无独有偶,在人民网推出的“2015政府工作报告我来写”在线投票中,热点话题排行榜的第二名也是“其他”。有网民评价说,“其他”是对群众意见的尊重,因为每个人诉求不一样,而说出自己的诉求,正是在这一事关国家运行的重要日子里,最应该提倡和鼓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档案与民生征文

全文共 2312 字

+ 加入清单

民生档案是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工作中形成的历史记录,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始凭证,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档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民生档案工作事关构建和谐社会大局,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做好民生档案工作,服务人民群众,是档案部门在新时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再一次强调了要关注民生问题。同年12月,国家档案局制发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向全国档案界发出号召:要把做好民生档案工作作为档案部门贯彻xx大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来抓,要努力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确保档案齐全完整,要着力建立服务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要加强领导,统筹兼顾,与有关部门共同做好民生档案工作,让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真正做到民生所想,就是档案工作之所向;民生所需,就是档案工作之所趋。

二、民生档案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社会对民生档案工作的认识不平衡,没有引起完全的重视;二是档案基础设施滞后,特别是基层档案室,对档案的保护保管经费投入不足,体现在设施设备老化、配套不齐,没有做好档案保管通风隔光、消毒等必要的工作,很难以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只讲完成任务不讲究档案的质量,无法体现档案的利用价值;三是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没有专门的档案工作者,业务水平不高,流动性大,很难适应新时期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四是民生档案的成果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实现档案成果共享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措施

(一)抓思想认识,拓展服务民生的渠道。近年来,人们对档案工作越来越重视,档案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民生档案工作这个概念很模糊,对民生档案工作的开展没有引起重视,根据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是档案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从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高度,将档案工作主动融入到关注民生,服务民生的各个领域,把惠及百姓的方针政策作为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突破口,抓紧、抓实、抓好,使民生档案工作深入人心,切切实实地为人民群众解决一些问题。增强认识,树立多渠道服务民生的理念,营造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突出民生档案在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为我市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积极开展民生档案调研工作。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时对散存在各行各业的关于民生问题的相关资料收集齐全,扎实开展民生档案的调研和严格归档工作。将民生文件材料是否纳入归档范围,作为审核的重点内容之一,确保民生档案及时建档,有效管理。

(三)健全民生档案管理的法规。一是要制定办法,采取有力措施,把相关单位的民生档案工作纳入档案行政执法检查范围,制定考核办法,严格奖惩,对不合符规范和没有按要求整理的,通报并限期纠正;二是以强化行政职能为契机,加强档案法制化建设,构建民生档案法制监管和利用体系,严防丢失、损坏和泄密等安全事件发生,确保民生档案安全有效,推动民生档案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四)建立覆盖人民群众档案资源体系,确保民生档案齐全完整

1、要积极开展民生档案建档工作。民生档案大多是在社会管理中形成的专门档案。档案局要统筹规划,加强监督,本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展到哪里,民生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从源头抓起,积极指导建立民生档案。各民生档案管理部门和单位要抓好民生档案的收集工作,确保各个行业、部门形成的民生档案及时建档、有效管理、齐全完整,不流失、不散落,为服务民生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

2、要突出民生档案建设重点。以强化民生档案建设为中心,指导建立不同种类的民生档案,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等各项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入开展,涉及到群众的方方面面,特别是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直接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的乡、镇及综合服务部门,一是抓新农村建设档案,将基层组织建设、计划生育档案、土地承包合同档案、农村养老保险档案、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档案和失地农民档案为管理重点。二是切实抓好与群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社会保险档案、就业人员档案、失业人员档案、房地产档案、婚姻档案、城市拆迁档案、公证档案、环境监测档案、学籍档案和企业职工档案等重点民生档案的建设,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三是抓好社区档案,建立完善社区人口管理档案、困难家庭和低保对象档案、再就业档案、居民健康保健档案、特殊群体档案及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档案建设和管理。

3、要建立健全民生档案管理制度。各部门要采取相应的办法措施,将各类民生档案的管理纳入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范畴,建立完备的民生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民生档案归档机制,完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和归档要求等制度,报区档案局审核。

4、建立适应民生需求的档案资源体系。要加强档案馆民生档案资源建设。档案馆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馆藏收集范围,不断整合各类民生档案资源,建立面向民生的多元化档案资源体系,对分散在各个领域的与民生有关的档案进行整合,将具有参考价值的民生档案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区档案馆,为服务民生准备充足的档案资源。

(五)强化民生档案业务指导,提高民生档案的质量,随着百姓的素质不断提高,对民生档案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切实加大档案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进行现场业务指导,确保各种新形成的与民生有关的文件材料及时收集齐全,进行规范化整理,并按照档案法的质量技术要求移交进馆,以满足利用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