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山西晋祠作文精彩20篇

俗话说得好:“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的面食可谓是鼎鼎有名。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西晋祠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1170

作文

538

山西晋剧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晋剧,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由于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晋中一带,而且这一剧种历来受到山西中部广大群众的欢迎、喜爱,因称中路梆子。

中路梆子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中路梆子渊源于蒲州梆子,清道光、咸丰年间已经盛行。它吸收了蒲剧的许多特点,又经过许多艺人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可以说,它是在蒲剧基础上大胆突破和创新而形成的一种别具一格的梆子戏。

近百年来,中路梆子的一些前辈、老艺人对这一剧种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孟珍卿(艺名“三儿生”)、张景云(艺名“十三红”)、高文翰(艺名“说书红”)、乔国瑞(艺名“狮子黑”)、田桂子、毛毛旦、油樵旦等,在唱腔和做派上,不断创新,不断改进,路子越走越宽,戏越演越精。尤其是著名晋剧演员丁果仙登台后,由于她的艰苦的戏曲舞台实践,在唱腔、道白、做派等方面,都有新的改进,对今日晋剧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中路梆子最早主要活动在太原周围,很容易吸收兄弟剧种的长处,融会贯通。因此,这一剧种演出范围也随之逐步扩大。抗日战争以前,已经扩展到河北西部、陕西北部、内蒙地区。在以上地区,相继建立了固定的中路梆子剧团,演唱晋剧。抗日战争中,许多中路梆子艺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挽救民族危亡的英勇斗争,在晋察冀、晋绥、太行等革命根据地演出。他们不仅演传统戏,而且还演现代戏、新编剧目。在前方和根据地公演,受到人民的赞扬,对鼓舞人民的士气,起到一定的作用。解放以后,中路梆子剧团逐渐增多,尤其在晋中、吕梁、太原地区,差不多县县有专业剧团,许多村镇有业余剧团。著名剧目《打金技》已拍成电影。

所以我希望大家多看京剧,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山西刀削面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吃面食,尤其喜爱吃山西刀削面

在惠民东路边,开着一家山西刀削面馆,我每日放学路过那,看着店主娴熟地削面,闻着特制汤料散发的香气,口水直流三千尺。终于,星期二这天,妈妈带我去品尝期盼已久的山西刀削面。

来到刀削面馆,点了份刀削面。看见店主将一团已揉搓好的大面枕托于左臂,如拉小提琴一样,右手拿块铝板,在面枕上轻松自如地上下滑动,一条条面如同奏出的音符从面枕上飞入锅中,它们在沸腾着,嬉戏着。不到两分钟,面条熟了,用汤勺把它们捞进碗里,浇上特制的浓汤,撒入青翠的香菜,再摆上自己爱吃的红牛肉,一碗热气腾腾的山西刀削面展现眼前。

我看着眼前的刀削面,酱黑色的汤里白的,绿的,红的,五彩缤纷,阵阵唾液涌入口中。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根刀削面,它长约15厘米,宽0。5厘米,形似长长的柳叶,中厚边薄,喷香四溢,放入口中,软而不烂,韧而不硬,弹性十足。细嚼之,丝丝面的香甜加上浓汤特制的味道,与牛肉的完美结合更令人回味无穷。须臾,一碗刀削面便被我一扫而空。

刀削面刺激了我们的味蕾,满足了我们的视觉享受,更让我们品尝到了舌尖上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山西刀削面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刀削面山西著名的风味小吃,我们小区就有一家做刀削面的。

刀削面看上去朴实无华。一根根白白扁扁的面条纵横交错在碗中,像一座座山岭,而点缀其中的绿绿的青菜,就像一道道万里长城了。

虽然刀削面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做起来不如想像中的容易。每次我去吃刀削面,都会看到师傅做刀削面的整个过程:

首先,师傅从橱柜中拿出一大块面来,放在桌子上,揉了又揉,搓了又搓,然后将揉平的那一面捧在手上(底下一个工具撑着),一手抄起一把削面专用的刀,在上面可就削开了。只见师傅拿着刀,从面的上方往下方一削,看上去也没用什么劲,那面条就乖乖地跳进了锅。紧接着师傅越削越快,“刷刷刷刷刷”,一根根面条可就进锅了,烫了一会后,师傅又把面条捞起来放入另一个锅里,抓一把青菜,烧了几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刀削面就做好了。

在吃面的时候,我喜欢把面“拦腰”搛起,一股脑送进嘴里,然后慢慢咀嚼,细细品尝它的味道。吃青菜时,我喜欢把根部连在一起的先分开,然后藮一点汤,细细咀嚼。刀削面的汤很纯,也很好喝,用来解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每次吃刀削面,无论那刚盛起来的有多么热气腾腾,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搛起一根面就往嘴里送。由于脸靠碗口太近,那热气总是会将我的眼镜弄得全是雾气,让我分不清东南西北。从而我就给刀削面起了个别名——“玩笑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受山西的魅力

全文共 10301 字

+ 加入清单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国庆佳节期间,我们乘坐旅游团包机,从滨城大连飞往西北高原。航程只一小时客机就徐徐降落太原机场,瞬间我们就来到了“东有太行,西有吕梁”的山西省境内。我们是第一次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伴随着旅游过程才日渐对它有所了解和认识。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缘,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它东立千里太行巍峨屏障,西伏吕梁缠绕汹涌九曲黄河天堑,北临内蒙古苍茫塞外大漠,南踞汾河两岸富饶原野沃土。这一方夹峙于黄河峡谷和太行丛山之间呈桑叶形的沃土,山河壮丽,风光无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水,古老的黄土地孕育了山西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装饰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佛教文化。山西竟有这么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来旅游是难以想像到的。无怪乎有人戏言,到山西旅游脚一落地就踩着文化了。这句戏言也并非夸饰,我们到这里来旅游方知确实如此。山西从北到南,都是文化的锦绣相联结——晋北五台山佛国圣域的佛教文化,晋中晋商院落群的民俗文化,晋南洪洞大槐树的根祖文化。山西既有古代遗址,佛教圣地,又有众多的革命史迹,人文景观星罗棋布。风光秀丽的北岳恒山,景色如画的武当山,排山倒海的黄河壶口瀑布……自然景观也引人入胜。真是走进山西,才见别有天地。我们这次山西的旅游观光,仅仅去了晋中与晋北的一部分景区,但也初次看到了山西的“庐山真面目”。我们先后游览了豪华气派的乔家大院、气势恢宏的平遥古城、高耸险峻的雁门关、惊险奇绝的悬空寺、巍峨壮观的云岗石窟、规模宏大的五台山佛教圣地等,都在脑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无论听导游讲解,还是实地观看景物,都使我们沉浸在历史的文化的氛围之中,经受了一次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在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零距离接触时,耳闻目睹其历史兴衰与现实状貌,我们思维凝结在久远而深邃的历史天空。祖先巧夺天工的非凡创造力,英勇悲壮抗击入侵敌寇的爱国精神,晋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智慧和辉煌业绩,都使我们深感震惊和喟叹!

华夏文明“地上看山西”

我们刚到山西,当地导游就向我们介绍说:“中华五千年文化,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这一语破的是我们首次耳闻,说明创造中华民族文明,山西与陕西是紧密相连而又具有悠久历史。并且,山西的历史文化是留在地面上可见的。

我们先从历史上看山西,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山西的历史告诉我们: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与晋商文化,使山西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说(说法之一),山西的南部有座中条山,陕西的东部有西岳华山,二者相结合就构成“中华”之名的由来。山西更是一个创造历史、创造记录的地方。据记载,早在100多万年前,我们祖先传说中的华夏始祖炎帝和黄帝,都曾来到山西这片土地上劳动创造,劈山治水,耕种培育谷物,并创造了中原一系列古老文化,演绎出了诸多神话传奇,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流传的古代神话很丰富,山西也是古代神话的发源地。传说中的三位圣贤尧、舜、禹,都曾先后在晋南建立自己的国都。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就在晋南、豫西一带。秦、汉、魏、晋时代,山西一直是屏蔽京畿的战略要塞。隋唐五代时期,太原是唐朝的北都。北宋时,山西是宋辽争夺的主要地区。明初,明王朝数次组织大规模人口迁移,使山西人从“洪洞大槐树”下走向全国。到了清代,晋商称雄商界200年,山西票号遍布大江南北,开创了中国近代银行业之先河,名震华夏。

在人类漫长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山西演绎过一幕幕惊天动地的英雄史剧,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个光耀古今的历史人物。在英雄史剧方面,山西古今都发生过很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是一个整体隆起两侧为山地,中间地凹为一列串珠盆地。主要有太行山、恒山、五台山、太岳山、中条山、吕梁山等群山连绵起伏;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长治等盆地南北串珠。古时,有一个皇帝出语惊人:“夺天下,先夺山西;夺山西,必夺天下。”可见,山西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汉王朝一代英主刘邦,御驾亲征曾率30万大军长驱直入,在山西横扫千军挡住了匈奴马踏中原的铁蹄。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夺取长安,后来李世民登基建立大唐王朝。大同雁门关始建于唐初为防突厥侵扰,是塞外通往中原的关口。北宋时,抗辽名将杨继业率领全家长期驻守雁门关,满门忠烈抗击入侵敌寇,留下了可歌可泣又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穆桂英是世代人们传诵的巾帼英雄。代县杨家祠堂,就是为纪念宋代抗辽名将杨继业父子而建于元代。古代、现代的许多战争,都曾发生在雁门关地域。抗日战争时期,林彪、聂荣臻领导八路军115师的平型关歼灭战;贺龙、关向应领导八路军120师的雁门关伏击战;刘伯承、邓小平领导八路军129师的火烧阳明堡机场,都发生在雁门关周围,给侵略中国的日本鬼子以沉重打击。我们登上雁门关城楼远眺,关下数隘连体,路径蜿蜒崎岖,残留风化的土长城,是留存今天的古战场战火痕迹;近看雁门关左右两座山峰对峙,形似一座大门矗立最高处,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雁门关地势高险,大雁过往只能从城门洞穿过,故而得名。这就不难理解,古今许多战争发生在雁门关地域的原因。在历史人物方面,山西曾涌现颇具影响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和文学艺术家。有人说“山西是个出名人的地方”,这是名副其实的。春秋时的晋文公重耳、介子推;战国时的廉颇、荀况;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三国武圣关羽、大将张辽;唐代中国第一女皇武则天、名相狄仁杰;诗人王勃、王之焕、王昌龄、王维、白居易、柳宋元;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抗辽名将杨继业、巾帼英雄穆桂英;金元时文学家元好问、大戏剧家关汉卿;明清时文学家罗贯中…...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山西创造的历史,古今出现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多散见于各类书籍之中。这次来山西旅游观光,我们比较集中地了解山西的历史,特别是其中从未闻知的内容,不走进山西是无法知晓的,这的确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我们再从“地上看山西”,究竟留存哪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华夏文明?古代已随时间消逝久远,历史却凝结在黄土地上,在中国创造了一系列记录。据统计,目前山西仅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现已发现有255处,占全国同类遗址总数一半以上;现存地面文物35000处,居全国之首;其中现存元代以前的木质结构建筑450余处,尤其辽金以前的建筑,占全国同期同类建筑的70%;现存寺观和墓葬壁画2400多平方米,居全国之最。五台山佛教圣地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中,南禅寺、佛光寺大殿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质结构建筑;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全国最古老的木塔;恒山悬空寺是北魏的木质结构建筑;以及保存众多彩塑人物形象的晋祠古建筑群,绚丽多彩的永乐宫壁画等。山西的寺庙、塔、壁画、不仅数量多,历史悠久,而且造诣极高。还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平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石窟三圣”之一的大同云岗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庙;晋商的乔、渠、曹、王四个家族大院建筑群等。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山西留存在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址,无论木质或石材的建筑,都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的里程碑。华夏文明在山西大地上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历经几千年风风雨雨留存到今天,这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代子孙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是在世界上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可以说,山西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我们从中一鳞半爪领略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晋商的大院文化

从太原市向南行车1小时,到达中原历史名城祁县。我们到东观镇乔家堡村,去参观晋中富商的乔家大院。

公元1755年,乔家大院建于乔家堡村正中。从外观上看三面临街,大院四周是全封闭高达10米的砖墙,墙上有垛口、更楼、眺阁,形似一个城堡。走入城门洞式的大门,是一条石铺通道,通道两侧南北分列6个大院,19个小院,300余间房屋,装饰的富丽堂皇,彩绘和木雕、石雕、砖雕的三雕艺术精美绝伦。并且,内藏之物有千余件,其中还有慈禧太后赏赐的。那是当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仓皇出逃西奔路过山西,乔家捐银10万两。后来,慈禧太后回到北京,不忘她在危难之时的乔家相助,赏赐两件国宝——犀牛望月的大圆镜和九龙雕刻夹画罩南非乌木的吊灯一对。我们在这两件国宝前伫立观看,虽经百余年沧桑业已陈旧,却至今保存完好。想那时乔家的雄厚财力,慈禧西逃时的困厄处境,以及后来向西方列强卑躬屈膝,签定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两件国宝,也为那段中华民族的耻辱历史提供了一个佐证。参观这座豪华气派的乔家大院,我们联想当年大院主人是何等富有。这是乔家第三代传人、全国赫赫有名的商业资本家乔致庸的府邸。乔致庸原是一个农民,他为了改变贫穷生活,离开黄土地走西口,以卖豆腐为生计开始创业,后来又主要经营粮、钱、当等行业。在国内尤其是北方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乔家开设的生意商号。财力逐年聚增,从而富甲天下。乔家从清代乾隆初年创业,经商辉煌五代,到乔致庸时是乔家富商达到极盛。从嘉庆、道光、咸丰到同治经历四代皇朝的80年间,其财力和影响在国内商界是举足轻重的。乔家成为誉满华夏的著名商家,乔致庸则是山西人经商致富的典型代表。到了20世纪40年代,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打击下,终于衰败。乔家的兴衰,历时长达200余年之久。

山西有6个大院——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县曹家大院、灵石县王家大院,原国民党要员、中国四大财阀之一——孔祥熙的宅院和晋中市常家花园,统称为晋中大院。我们参观的乔家大院,仅是其中较小的一个,而大的有它数倍。这些大院都互不雷同,布局构思各具特色。大院的民宅建筑物,是晋商文化的展示,构成了晋商的大院文化。晋商的大院建筑物,是高水平的建筑艺术精品,也是商业文化的精品,更是建筑文化、商业文化、民俗文化、装饰文化的完美结合。这反映了那时建筑设计者的高超水平,当地建筑业的高水平,并体现出了大院主人对建筑的艺术追求。我们走进乔家大院,看到大院套小院,院中有院,却又各不相同。在北面的大院还有个大花园,鲜花绿树、假山亭子布满整个空间。乔家大院这样的布局,是在中国传统四合院式基础上的新颖构思,体现那个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建筑物上的彩绘、装饰和石、木、砖的雕刻艺术,反映出当地民间艺术家与雕刻匠的高超艺术水平,又体现了当时时代的商业文化、装饰文化流行新潮、中国民俗文化和当地民俗民风。乔家大院是一座造型宏伟的民居建筑群,反映和代表了封建大家族的居住形式,集中体现出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又充分展示出具有山西特色晋商的大院文化,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晋商的大院文化,无疑是山西人商海搏击多年取得辉煌成果的体现。山西人在中国经商最早又多,人们戏说:“一块石头砸下去,十个就有八、九个是山西人经商。”那么,山西人为什么放弃仕途追求而热衷于商海呢?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从国家社会背景来说,明朝建立后,为防御外敌入侵设立边关重镇,需要有人运送粮食、盐等生活必需品。山西地理位置靠近边防,为人们的经商提供了先机。从个人生活来说,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艰辛,追求仕途有很大风险,唯有经商致富才能改变个人命运。于是“学而优则商”,就成为人们的努力方向,追求个人致富是奋斗目标,从而形成山西人从商好贾风气。但是,山西人也懂得文化知识的重要,商人们也要自己的后代去读书学习。然而,读书的目的不是追求功名,而是要为经商服务。这是山西人离开黄土地去经商的观念转变后,有别于其它地方人们的新意识。晋中人认识到文化素质在经商中的重要作用,选拔优秀人才去商海搏击,一代又一代逐渐形成,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儒商群体。这是晋商在商界称雄数百年,建构大院文化的基础和根源。民间曾流传这样的话:“河南人有钱穿缎绸,山西人有钱去盖楼。”在山西人眼里,高楼大院是一个体面人家。因此,有钱首先要建房。因此,由穷变富的一代代晋中富商建起了一幢幢豪宅大院,才有了今日山西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赏。尤其,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选中乔家大院作为拍摄景地,制作出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更使中国山西这座民居建筑群,蜚声海内外。我们一走进乔家大院,就看见通道南侧墙上《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大幅电影海报,到处都挂着大红灯笼,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宛如重现了昔日乔家的生活景象,进入电影的情景之中,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历史感。

中国最早的金融中心和第一个私家银行

从乔家大院向南行车半小时,到达晋中市境内的平遥古城。这是一座具有4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西安、荆州、平遥、兴城)之一,也是国内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墙始建于2800多年前的西周,高10米厚5米。整个古城池呈方形,四周各有一座角楼,3000个垛口,观敌楼72座。据说按孔子弟子3000,贤人72的数字修筑。城门6座上筑城门楼,门外有瓮城,墙外有深、宽4米的护城河。我们从古城西门走进,导游引领首先登上城门楼。站在城门楼上观望全城,仿佛一座高大威严的古堡。瓮城上依然保留有多门古代护城大炮,炮口对准城外。我们站在古炮台前遐想,当年古城备有相当的防御力量。城内有大量清朝末年建筑的民居、寺庙、商铺等,严谨多变的住宅布局,精美古朴的建筑工艺,反映了清代的建筑艺术水平。城内是4条大街、8条小街、72个巷道构成的格局。有保存完好四合院3700余处,其中价值较高的有400余处。我们走下城门楼来到明清一条街上,这是古城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建筑的一条街。街道两旁,商业店铺鳞次栉比;街上行人,南来北往熙熙攘攘,一派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我们走在街上欣赏古香古色的商家店铺,琳琅满目的出售商品,还有那富有书法韵味的古招牌,古题额,特别是远远望去雄踞全城的18米多高的古市楼,仿佛回到了明清时代的平遥古城之中。现在这条街既是商业街,又是名优特产品销售街。平遥是山西的文物大县,这里的文物市场很兴盛,还是古玩一条街。导游告诉我们:“平遥的特产是牛肉和推光漆器。”平遥牛肉早在明代中叶已闻名于世,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平遥地区的水质好,因而牛肉以肉嫩味美,风味独特而著称于世,被国家评为名牌产品,畅销国内外。推光漆光器是平遥县著名工艺名特产品,起源于唐代中叶,迄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老艺人继承唐、宋以来年传统工艺,产品精良,现已畅销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对物美价廉的牛肉感兴趣,选购真空包装带回去;精美而价格不菲的推光漆器,因为携带不便,就很少有人问津了。

平遥古城,在18—19世纪的100多年间,它曾是天下财富的中心,票号林立,商贾云集,有“小北京”之称。清代中叶,票号从平遥兴起,至清朝末年达到极盛。平遥的明清一条街,是当时亚洲赫赫有名的金融中心。当时,全国有51家票号,山西有43家,平遥就占有22家。晋商曾一度执牛耳中国金融界,平遥则几乎占据了全国票号业的半壁江山。在晋商中,平遥人以他们的精明智慧,勇于开拓进取精神,致力于商业活动,努力聚积财富,打造自己的商业王国,在商界创造了极为辉煌的一页。明代谢肇涮的《五杂俎》中说:

“富室之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西),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原以为在中国商业发达最早的地方,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来到山西才恍然大悟,他写《抢愧山西》中说:

“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尤以平遥为最。”

那时的平遥、商号、票号林立,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白银声响,财源不断,财富与日俱增。银窖里堆满了银子,多的无法计算。可见,当年平遥是多么富足和昌盛。

游览平遥古城,除明清一条街,清代县衙印象深刻外,最使我们感到震惊的是日昇昌票号。中国最早的银行出现在山西,这是我们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日昇昌票号开设于清代道光4年(公元1824年),是清代著名票号,也是中国第一家票号,更是中国第一个私家银行。这是中国最早的银行设施,被称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祖父”。

日昇昌票号座落于平遥古城的西大街上,临街房屋中间为通道,两边是店铺;院内三进院落,后面房屋是存放财物的地方。整体房屋布局精到巧妙,别具一格。我们先后观看了柜房、账房、信房、金库、票号中厅(江兑业务办理场所)等,都依然保留原样。墙上挂的诗文条屏,各种印章、汇票、信稿,横匾等实物,保存下来也不少。我们惊异山西人智慧的头脑,在中国开设第一个私家银行,并为其精明操作而叹服。票号的具体操作,在三个方面对现代人有启迪作用。首先,招收学徒有严格规定,重视人品和吃苦精神。其次,主人的俭朴作风,两间办公用房仅10多平方米的小小陋室,毫无奢华之处。再次,严格的管理。我们钦佩票号主人的胆识,他是中国最早的银行家,并为其一生勤苦做事、忠心为人而感慨。日昇昌票号创始人雷履泰,是一位有胆有识的商业巨子。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从默默无闻到偶然被人赏识,再到成就大事,历经曲折坎坷。他年幼时父亲早丧,家中生活窘迫,放弃了读书机会,来到平遥城内开始学徒生涯。他曾进过几家商号店铺,都未得到应有重视。后来又去一家做事,这是常人不愿去的地方,他的聪敏和能干,被人发现是个经商之才。于是,将他推荐到另一家做事,并委以重任。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转机。他尽心尽责,勤谨做事,从分号执事、领班,做到总号大掌柜的位置,从基层一步步走上高层的领导岗位。他开设的日昇昌票号在发展昌盛的109年间,创造出一个世纪的辉煌。在下面设立分号40余处,遍及全国20多个商埠、重镇。日昇昌人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甚至还与国外来华银行发生业务往来。雷履泰作为中国第一家票号的创始人,创办中国第一个私家银行,他尽其毕生之力,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这一空前创举谱写出震古烁金的辉煌篇章。清朝末年,外国势力侵入,国内社会动乱,战事不断。随着银行业的兴起,票号逐渐被取代,便随之自行倒闭。日昇昌票号的兴衰,同世上的任何事物一样,是时间进程中出现的历史必然。但是,出现开创中国近代银行业先河的日昇昌票号——第一个私家银行;谱写划时代金融辉煌篇章的商业巨子——大名鼎鼎的雷履泰,都以无可置疑的事实证明,无论商业还是金融业,山西是在中国发达最早的。在中国近代史上,山西是开创商业、金融业的先驱。晋商的辉煌业绩,在中国商界树立了榜样。晋商兴衰的经验教训,为今天中国现代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对于繁荣经济和商业的国际交往具有现实意义。

面与醋的饮食特色

“世界的面食在中国,中国的面食在山西。在山西召开了中国的面食节。”导游这一语石破天惊的介绍,也是我们首次耳闻山西面食在中国独占鳌头。这说明山西的面食在中国独具特色,中国面食节在山西召开是当之无愧的。

山西成为中国的面食大省,主要为自然环境所决定。中国民间素有“南米北面”之说,山西是“北面”的典型代表之一。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山地较多,一年四季干旱缺雨。自然地质、气候条件决定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其次是玉米、高梁等杂粮。因此,面粉就成为山西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粮。我们第一次见识山西面食,是到山西旅游第一天参观平遥古城的午餐。当时,餐桌上送来三、四种面食,既有主食的又有副食的(还有其它副食)。主食是象我们家中做的汤水面条,副食是几种面食炒菜。将小块面食做成一道菜装盘,因其使用材料不同而味道各异。我们还是头一次看到,面食也可以做成菜来品尝。这就是山西的面食特色?我们感到挺新奇。山西人制作面食的历史大概很久,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种。民间流行的“山西八大怪”中,“第一怪”就是“刀削面比飞快”。可见,面食在山西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刀削面”我们早有耳闻并不陌生,是何地产物这次得到了确认。原来是山西面食中一大特色风味食品,是山西人制作面食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创造出的一种绝技。我们没有亲眼看见山西厨师制作“刀削面比刀快”的具体操作,可以想见那定会是十分精彩。其它“怪”有:“老陈醋是一道菜;汾酒窝头把客待;路边灰尘当煤卖;山下挖洞当窑盖;土豆白菜论麻袋;烧饼要烙石头块;新娘盖头给驴盖。”这些内容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山西人的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我们这次山西旅游观光的亲身体验,山西的主要面食是我们称之为“面条式”的食品,我们每天的主食就是刀削面和水捞面。除刀削面外,还有其它多种样式,如拉面、刀拔面、擀面、剔尖猫耳朵、河捞......。这些特色风味面食,体现出山西人制作面食的高超本领和创造精神。山西人制作的面食,是中国饮食行业的花园盛开的一朵奇葩。

醋——山西人餐桌上的美味食品。象民间流传中“第二怪”说的那样,“老陈醋是一道菜”。显然,面食和老陈醋是山西人生活中的两大主要食品,代表着山西地域特色和风味。山西爱食醋的生活习惯,是由山西的水土和醋的特质功效所决定的。一是山西水呈碱性,需要酸碱中和才对身体有益;二是老陈醋能护肤养颜,养身健体。山西人对老陈醋是情有独钟,成为日常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就是旧军队的士兵,每人也都随身携带。曾流传一个“缴枪不交醋”的笑话:相传,有一次闫锡山的军队,被国民党中央军给打败了。被俘的士兵缴了枪,可每人身上带的一个葫芦似的东西,引起了中央军的注意,以为是什么“秘密武器”?于是中央军当官的一声令下,他们都死活不肯交出葫芦,最后强行收缴这些“特殊战利品”。打开葫芦一股老陈醋味道,弄的中央军啼笑皆非又无可奈何。这则笑话从另一个层面上投影,显现老陈醋被山西人视为象水一样每天不可缺少。我们没有进过山西人的家庭,亲眼看到他们是否每饭必醋;但他们吃象面条一样的面食,是离不开老陈醋的。我们每天用餐主食多为山西正宗刀削面,老陈醋也是必用的调味品。在这里,想吃米饭是很难办到的。在山西旅游的行车途中,我们会常常看到路边竖起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很大的“醋”或“老陈醋”字样,尤其红色的字体非常醒目。象在江南看到的“米酒”,云南看到的“米线”一样,老陈醋是构成山西特色的一道风景线。据记载,山西人酿醋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有一个叫王来福的人,被山西人尊为醋圣。他利用清徐当地原料充足水质优良的天然条件,开办一个醋坊将原来的陈醋改为熏醋,制作出来的老陈醋,色泽浓郁,风味增强,从此而闻名中外,畅销久远不衰。

参观太原市“东湖”老陈醋厂,是我们这次山西旅游观光的最后一个项目。这是“山西老陈醋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厂家,完全是纯手工制作老陈醋,与机制生产老陈醋有很大区别。这个醋厂的规模不大,外省市来参观的人流不断,我们进厂时正碰上一个上海旅游团队,跟着导游旗离开醋厂往外走。在醋厂一位女接待员的引导中,我们先后观看了老陈醋手工生产录象,历史展示室、产品陈列室、生产车间的“蒸、酵、熏、淋、晒”五个步骤的手工酿造工艺,最后到产品销售室,品尝产品和选购产品。当我们经过发酵车间时,粮食发酵产生的刺激性气味,使有的人不敢驻足观看而加快脚步走出。女接待员看到这种现象,笑着对我们说:“老陈醋味不要恼,保你半年不感冒。”真的吗?我们相信会是真的,同女接待员一起笑了,这算是经受一次老陈醋洗礼,对身体十分有益,是我们来山西旅游的意外偏得。这个醋厂纯手工酿造的“东湖”老陈醋,是精选高梁、大麦、豌豆为原料,无用化学催化剂,通过生物自然发酵,完好保存农作物有益成份,再经过数年“冬捞冰,夏伏晒”的天然酵化,去芜存菁的陈酿过程,酿出高水平的老陈醋,素有“中华第一醋”之称。它体态清亮,色泽黑紫,细细品味,陈中带新。不仅具有绵、酸、香、甜、鲜的口感,而且祛湿毒、杀邪气、消瘀肿,具有很高的医用价值。老陈醋分为2年、5年、7年的三种不同酿造年限,价格也因而有所不同,年限长的价格贵一些。在醋厂产品销售室,我们在品尝产品之后进行了不同年限产品的选购。参观醋厂结束后,我们随导游走进厂外的老陈醋商店。货价上的老陈醋目不暇接,包装的五色缤纷,我们仿佛置身于老陈醋展览馆。这里出售的老陈醋品种繁多,有“东湖”老陈醋及其系列产品,保健醋、风味醋、礼品醋、陈醋、白醋......这些品种的老陈醋是承袭传统的酿造工艺——纯粮纯手工酿造,其中的“保健醋”品质尤佳。它以老陈醋为基质,用精选的蜂蜜、山楂、红枣、薏米等10多种高级营养滋补品提取液加以配制,具有降压、降脂、软化血管、护胆防癌的独特功效,获得国家批准的健字批号,闻名国内外。远销美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韩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我们又进行了第2次选购。我们带回老陈醋,也带回难忘黄土地的山西情。老陈醋是山西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之宝。

这次山西的旅游观光时间很短,却前所未有使们们认识了山西的真实面目。我们瞬间触摸到了山西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亲眼目睹了华夏文明足迹遗留下来的珍贵成果。漫长而悠悠的中华民族历史,给山西积淀着厚重与沧桑。我们感到震惊,山西的晋商雄踞中国辉煌200年,长久以来却鲜为人知;而人所共知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200年。山西平遥的明清一条街——19世纪亚洲赫赫有名的金融中心,则更是无人知晓;而美国的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所在地,在中国闻知不乏其人。我们感到汗颜,对中国商业的源流在知识领域存在空白,对祖先创造中华民族文明的成果仅略有所知。山西之旅使我们受益良多,难得补上一次生动深刻的历史文化课,并将久留在美好的记忆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山西春节习俗山西过年的习俗

全文共 2202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谓“吃翻身瓜”。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在古交山区,春节期间的活动最为丰富。于除夕夜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均要送供品一份,当年内生男孩之家要供鸡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壶。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隔年捞饭”之俗与晋阳多有不同,年终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捞在碗内,上摆核桃一枚,供于皂君神位,一直到过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晒干,搅在粪内,俗言可以虫灾。正月初五为“送穷日”。于初四下午清扫室内庭院,五日拂晓将脏士送到村外,烧香三柱,鸣放爆竹,表示送走穷气。这一日的饭食为蒸莜面或蒸馒头,俗谓“馏穷气”。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内供献莜麦面制成的谷穗状食品,焚香敬纸,燃放爆竹,祷告天地,祈求五谷丰登。一些地方则须先称好五谷各一份,以纸包好,同时供于院内。供后复称,如某种粮食份量增加,俗谓是年收成最好。这一风俗事象,俗称“接籽头”或“抢籽头”。到正月十五,除进行灯节活动外,还有送瘟神的习俗。各村在五道庙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垒塔塔火,供以油面和馒头。活动开始,敲锣打鼓,抬一筐箩逐户收集一把五谷粮食,从衣服上撕一条布或棉絮和按每户人数剪的纸人,置于瘟神牌位前。下午,将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烧香放鞭炮,以火燃烧,意谓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仓官爷灯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放时要念:“仓官爷爷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清徐县一带的习俗,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枣山”(用面加枣蒸熟)。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长方形,分十二格(有闰月加一格),每格栽枣一枚,俗曰“谷根”。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一盆,上加一枚柿饼和枣,俗称“隔年捞饭”。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猪头以及水果、核桃、柿饼、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类。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用柏叶、石炭捡到长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点燃,俗称“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日开始,各村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垒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铁棍、桌棍、抬阁,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装饰华美,舞技优美动人。

不仅都市乡村,各庙宇在过年时亦热闹非凡。晋祠各庙于五更大门洞开,张灯结彩、烧积薪、迎神,设饼饵枣梨祭祀。

旧日过年,太原一地尚有许多风俗故事,表现出那时人们的忙乱、繁琐、迷信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山西高考零分作文:写给出题者老师的一封信

全文共 1445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老师:

您好,在经历十多年千辛万苦耐心等待之后,我终于走进了高考考场,激动之情无法言表,仅希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大家。

在备考之际,作为一个毛家皂的孩子,我曾无数次想象走进考场的情景,我也数十次的学习、观摩了历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作为语文考试的大头,作文必然占据很多比例,所以,对作文我等是万分看重的。

尊敬的老师,您好。看到上面的材料后,我不知道如何提笔写。父亲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村里一年365天都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最近刚种上山药又开始种莜麦,种完莜麦又种玉茭子、、、、、、农村,犹如横亘在他面前的黄河长江一样,出村对他而言就是天方夜谭。父亲,一个一辈子只和土地打交道的质朴农民,他怎么会有车呢?当然,他有车,那个爷爷手里就有的架子车。平时拉着架子车老远就给别让道,父亲拉架子车时就是爱打哨哨那是他认为最美的音乐。

尊敬的老师,高速公路对我而言,也只是电视上,报纸上和书本上的事。我走过的路只有乡间小道,最好的路也只是义井镇里的马路。不知道老师,你见过那种颤颤巍巍随时都可能骑车摔跤的小道吗?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我就走在了在那样的路上,走了十几年。第一次听到高速公路这个词语后,我曾经幻想有一天,我能够带着父亲一起走在那样的路上,宽阔平坦。但截止到现在,截止到我写这封信,我仍然没有目睹过“她”的芳容。

尊敬的老师,您好 。在作文这个事情上,我渴望取得好的成绩,渴望写出一篇“千古绝唱”。可我真不知道如何给父亲写这封信。他,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长年累月身在农村,没有见过高速公路,只有个手机,经常还欠费,在家放着。更没有钱去买车,他怎么会在高速公路上开着车,打着电话呢?或许对于城里和我一样的考生来说,私家车,手机,高速公路……都是家常便饭,但对于我,对于父亲,这是个奢望,至少目前是的。

尊敬的老师,您好。不知道我所说的这些您能否理解?但不管如何,我请你相信,给父亲的信,我无法撰写。但是我可以向您提点意见或建议。

对于像我一样在农村里生活的考生,高考就像一道门槛,迈也不是,不迈也不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很想去看看。可就凭这个作文,我的愿望恐怕就要落空。因为,材料里的这些事对我是陌生又陌生的,我甚至都难以想象这样的事情发生,如何写,我无法提笔。

尊敬的老师您好。假如,我是说假如。如果作文材料是有关农村的事,比如种庄稼的事,比如养猪牛羊的事,比如去摘甜瓜的事,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您,我绝对熟悉,绝对可以写出点东西来,至少不会无法提笔。

可是,尊敬的老师,如果出了、类似这样的题材,城里的孩子又怎么办呢?他们见过庄稼吗?分的清小麦和韭菜吗?他们分的清吗?对他们而言,这又是陌生的。如果您这样干了,估计网络上的恶评定会如浪似涛,您恐怕难以承受。还好,像我这样的,无法上网的,没有手机的,没有出过农村的,只能认命,更不会去评论。所以,您不必担心。

尊敬的老师,您好。 就在昨天来神池城考试之前,父亲告诉我:好好考,成不成再说,但要遵守考场纪律,不要违法乱纪。想到这里,我真的再次像您保证,我的父亲不会开车,手机六月一开始就欠费了,更不知道高速公路在哪里。

所以,尊敬的老师,我真的不知道这封“写给违反交规的父亲的信”怎么写,只好写给您了!你应该知道风力发电城神池吧,但你可能不知道芦芽山吧,更不可能知道我村了。没事,相信你马上就知道的虎北乡毛家皂村,但你肯定找不到因为没有高速通过我村!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我是宁武考生

2015年6月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描写山西九龙壁的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省大同市的大东街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照壁,叫九龙壁,距现在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九龙壁为坐南朝北的单面五彩琉璃,长45.50米,高8米,厚2.09米,显得十分巍峨壮观。

从九条龙的布局和形态看,正中心是一条坐龙,为正黄色。在明代,正黄色为主色,象征着尊贵,为帝王所专用。此龙正对着王府的中轴线,昂首向前,目光炯炯有神,龙身向上卷曲,龙尾伸向后方,似在端坐静观。中心龙两侧的第一对龙,是两条飞行中的龙,为淡黄色,龙头向东,龙尾伸向中心龙。这组龙神情潇洒,大有怡然自得之态。第二对龙为中黄色,头尾均向西。形态与第一对龙大致相同,形成了基本对称的图案。第三对龙为蓝紫色。这是两条飞舞中的龙,其形态与前两条龙大不相同,其神情凶猛暴怒,大有翻江倒海之势。第四对龙呈黄绿色,恣态飞扬,气宇轩昂。

九龙壁前还建有一长34.90米,宽4.38米,深约0.8米的倒影池,由石柱围绕,中间有一桥相贯,这在国内也不多见。每当阵阵微风吹过,满池碧水荡起层层涟漪,此时此刻,再看倒映于水中的九条巨龙,真象是翻腾于沧海碧空之间,更是气势磅礴,雄伟非凡。

九龙壁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山西民风民俗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国庆佳节期间,我们乘坐旅游团包机,从滨城大连飞往西北高原.航程只一小时客机就徐徐降落太原机场,瞬间我们就来到了“东有太行,西有吕梁”的山西省境内.我们是第一次踏上这块陌生的土地,伴随着旅游过程才日渐对它有所了解和认识.

山西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缘,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它东立千里太行巍峨屏障,西伏吕梁缠绕汹涌九曲黄河天堑,北临内蒙古苍茫塞外大漠,南踞汾河两岸富饶原野沃土.这一方夹峙于黄河峡谷和太行丛山之间呈桑叶形的沃土,山河壮丽,风光无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水,古老的黄土地孕育了山西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建筑文化、商业文化、装饰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佛教文化.山西竟有这么丰厚的文化底蕴,不来旅游是难以想像到的.无怪乎有人戏言,到山西旅游脚一落地就踩着文化了.这句戏言也并非夸饰,我们到这里来旅游方知确实如此.山西从北到南,都是文化的锦绣相联结——晋北五台山佛国圣域的佛教文化,晋中晋商院落群的民俗文化,晋南洪洞大槐树的根祖文化.山西既有古代遗址,佛教圣地,又有众多的革命史迹,人文景观星罗棋布.风光秀丽的北岳恒山,景色如画的武当山,排山倒海的黄河壶口瀑布……自然景观也引人入胜.真是走进山西,才见别有天地.我们这次山西的旅游观光,仅仅去了晋中与晋北的一部分景区,但也初次看到了山西的“庐山真面目”.我们先后游览了豪华气派的乔家大院、气势恢宏的平遥古城、高耸险峻的雁门关、惊险奇绝的悬空寺、巍峨壮观的云岗石窟、规模宏大的五台山佛教圣地等,都在脑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无论听导游讲解,还是实地观看景物,都使我们沉浸在历史的文化的氛围之中,经受了一次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在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零距离接触时,耳闻目睹其历史兴衰与现实状貌,我们思维凝结在久远而深邃的历史天空.祖先巧夺天工的非凡创造力,英勇悲壮抗击入侵敌寇的爱国精神,晋商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智慧和辉煌业绩,都使我们深感震惊和喟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山西特产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民以食为天。北京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山东的煎饼,四川的毛豆腐,都是名闻四海的好食品。提起我们山西的面食来,那也称得上是四海闻名。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面食就已经成为宫廷中的主食。到了唐朝,面食进一步发展。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我们山西人,相传他特别爱吃山西风味的面食,御膳顿顿都有面。现在面食成为我们山西人的家常便饭,而且品种和花样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山西面食名目繁多,有切面、削面、拉面、扯面、龙须面、猫耳朵面等。其中切面易做好吃,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面食。还有猫耳朵面,做法非常简单,只要把一块面放在手掌上,轻轻地搓,搓成猫耳朵状的面片就成。我最喜欢吃的要算削面和龙须面。做削面,首先将面揉好,用专用的削面刀削。你看,我们学校附近的捷尔泰饭店门前的一口大锅里,滚开翻花的水“咕嘟咕嘟”地响,距离锅3米处的师傅们,左手拿面,右手用刀削,面条像鲤鱼跳龙门似的翻飞落入锅中。削面两头尖,中间宽,薄如纸,吃起来很可口。龙须面更是名不虚传。它细如丝,长如线,煮好后加上调料,那滋味别提有多美了!

有道是,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太原。来太原的游客不品尝山西的面食,那真是白来。山西人是好客的,您若来了,那味香色美的面食一定会使您吃得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叙事抒情作文:山西情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6岁,我才知道我的家乡在山西,在建平居住了这么多年,俨然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乡。8岁,第一次回到家乡,心里充满着好奇。“山西”仅仅两个字,却让我牵挂了两年。一直在心里想象着山西的样子。看着车窗外面的景物急速的向后飞去,我知道:我离家乡又近了一步。

10个小时后,我们到了山西省天镇县境内。小车七拐八拐,最终停在了一户人家门前。朱红色的木门仿佛在向我们倾诉这座老宅子的历史,门前栅栏里的老母猪也拱拱鼻子,欢迎我们的到来。木门“吱呀呀”的动了,门后面站着一位慈祥的老奶奶,虽然皱纹布满脸颊,但还是遮挡不住发自内心的笑容。直到父亲对她喊:“妈!”我才知道,这就是我的奶奶。我扑向她的怀里,亲切的喊道:“奶奶!”她不停的答应着。也许,这声呼唤迟到了太多年。

我们走进院子,前面是一排整齐的屋子,后面是宽敞明亮的主房。这时,“吱呀呀”的响声又在我耳边响起,门被一位老爷爷推开了,他看到我们,本来没有表情的脸上也有了会心的笑容,我知道他就是我的爷爷。进入主房,客厅里的物品整齐有序,柜子上摆满了我儿时的照片,在照片后面清楚地标着日期,有一些我自己也没有印象了,可是奶奶却把他们保存的完好无损。环顾四周,墙上的壁纸是崭新的,就连地面也是一尘不染,很显然,奶奶是个勤俭持家的人。

山西的方言我一点都听不懂,但是每次奶奶和我说话时我都细心地听着,因为我知道那是她老人家对久未重逢的孙女的爱。

山西也有很多的旅游景点,那次我们一起去了云冈石窟,第一次去那儿,奶奶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东看看西瞅瞅。因为奶奶和爷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一生都被困在那一亩三分田中,没有出过天镇,更不用说去旅游了,所以那一天,我们玩的很开心,把里面所有的景点都转了一圈,直到很晚才回去。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在奶奶家的日子更是过得飞快。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我们不得不离开。可是奶奶不舍得我们走。父亲承诺了明年还会回来,奶奶的脸上又露出了我所熟悉的笑容,也许是因为她的心中有了希望,有了等下去的动力。

我们离开那天天气很不好,没有看见一点的阳光,整个天空都是灰蒙蒙的。奶奶送我们到村头,经过一番离别后,小车缓缓开动了。我在倒车镜中看着仍然伫立在村头的奶奶,像一朵花一样,在风中显示着凄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美丽的山西

全文共 221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刚到山西,当地导游就向我们介绍说:“中华五千年文化,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陕西。”这一语破的是我们首次耳闻,说明创造中华民族文明,山西与陕西是紧密相连而又具有悠久历史。并且,山西的历史文化是留在地面上可见的。

我们先从历史上看山西,究竟是怎样一个地方?山西的历史告诉我们: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与晋商文化,使山西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说(说法之一),山西的南部有座中条山,陕西的东部有西岳华山,二者相结合就构成“中华”之名的由来。山西更是一个创造历史、创造记录的地方。据记载,早在100多万年前,我们祖先传说中的华夏始祖炎帝和黄帝,都曾来到山西这片土地上劳动创造,劈山治水,耕种培育谷物,并创造了中原一系列古老文化,演绎出了诸多神话传奇,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流传的古代神话很丰富,山西也是古代神话的发源地。传说中的三位圣贤尧、舜、禹,都曾先后在晋南建立自己的国都。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就在晋南、豫西一带。秦、汉、魏、晋时代,山西一直是屏蔽京畿的战略要塞。隋唐五代时期,太原是唐朝的北都。北宋时,山西是宋辽争夺的主要地区。明初,明王朝数次组织大规模人口迁移,使山西人从“洪洞大槐树”下走向全国。到了清代,晋商称雄商界200年,山西票号遍布大江南北,开创了中国近代银行业之先河,名震华夏。

在人类漫长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山西演绎过一幕幕惊天动地的英雄史剧,同时也造就了一个个光耀古今的历史人物。在英雄史剧方面,山西古今都发生过很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是一个整体隆起两侧为山地,中间地凹为一列串珠盆地。主要有太行山、恒山、五台山、太岳山、中条山、吕梁山等群山连绵起伏;大同、忻县、太原、临汾、运城、长治等盆地南北串珠。古时,有一个皇帝出语惊人:“夺天下,先夺山西;夺山西,必夺天下。”可见,山西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西汉王朝一代英主刘邦,御驾亲征曾率30万大军长驱直入,在山西横扫千军挡住了匈奴马踏中原的铁蹄。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夺取长安,后来李世民登基建立大唐王朝。大同雁门关始建于唐初为防突厥侵扰,是塞外通往中原的关口。北宋时,抗辽名将杨继业率领全家长期驻守雁门关,满门忠烈抗击入侵敌寇,留下了可歌可泣又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穆桂英是世代人们传诵的巾帼英雄。代县杨家祠堂,就是为纪念宋代抗辽名将杨继业父子而建于元代。古代、现代的许多战争,都曾发生在雁门关地域。抗日战争时期,林彪、聂荣臻领导八路军115师的平型关歼灭战;贺龙、关向应领导八路军120师的雁门关伏击战;刘伯承、邓小平领导八路军129师的火烧阳明堡机场,都发生在雁门关周围,给侵略中国的日本鬼子以沉重打击。我们登上雁门关城楼远眺,关下数隘连体,路径蜿蜒崎岖,残留风化的土长城,是留存今天的古战场战火痕迹;近看雁门关左右两座山峰对峙,形似一座大门矗立最高处,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雁门关地势高险,大雁过往只能从城门洞穿过,故而得名。这就不难理解,古今许多战争发生在雁门关地域的原因。在历史人物方面,山西曾涌现颇具影响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和文学艺术家。有人说“山西是个出名人的地方”,这是名副其实的。春秋时的晋文公重耳、介子推;战国时的廉颇、荀况;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三国武圣关羽、大将张辽;唐代中国第一女皇武则天、名相狄仁杰;诗人王勃、王之焕、王昌龄、王维、白居易、柳宋元;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抗辽名将杨继业、巾帼英雄穆桂英;金元时文学家元好问、大戏剧家关汉卿;明清时文学家罗贯中…...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山西创造的历史,古今出现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多散见于各类书籍之中。这次来山西旅游观光,我们比较集中地了解山西的历史,特别是其中从未闻知的内容,不走进山西是无法知晓的,这的确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我们再从“地上看山西”,究竟留存哪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华夏文明?古代已随时间消逝久远,历史却凝结在黄土地上,在中国创造了一系列记录。据统计,目前山西仅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现已发现有255处,占全国同类遗址总数一半以上;现存地面文物35000处,居全国之首;其中现存元代以前的木质结构建筑450余处,尤其辽金以前的建筑,占全国同期同类建筑的70%;现存寺观和墓葬壁画2400多平方米,居全国之最。五台山佛教圣地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中,南禅寺、佛光寺大殿是全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质结构建筑;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全国最古老的木塔;恒山悬空寺是北魏的木质结构建筑;以及保存众多彩塑人物形象的晋祠古建筑群,绚丽多彩的永乐宫壁画等。山西的寺庙、塔、壁画、不仅数量多,历史悠久,而且造诣极高。还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平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石窟三圣”之一的大同云岗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被称为中国“武庙之冠”的解州关帝庙;晋商的乔、渠、曹、王四个家族大院建筑群等。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山西留存在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址,无论木质或石材的建筑,都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的里程碑。华夏文明在山西大地上林林总总,数不胜数,历经几千年风风雨雨留存到今天,这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代子孙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是在世界上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可以说,山西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我们从中一鳞半爪领略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山西车祸的文章

全文共 4025 字

+ 加入清单

2005年11月14 日是新世纪中国教育史上最悲壮的一天。

早晨5 点40 分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第二中学组织全校初二、初三13 个班的900多名学生在公路上跑操,在掉头返回时,前面12个班都安然无恙,当尾随其后的121班转弯时,一辆东风带挂大货车像疯了一般突然碾压过来,悲剧发生了。在一片惊呼和惨叫声中,顿时血流满地。当场有18人死亡,21人受伤,32岁的班主任老师姜华也在此次事故中遇难。加上后来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3 个人,21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顷刻间烟消云散了。

死者长已矣,生者何其悲。悲伤的我不禁仰天长叹――人的生命难道就这样地脆弱?脆弱到如此地不堪一击,脆弱到还没有与死神奋力一搏就这样匆匆地奔赴黄泉?年轻的生命啊,难道你们愿意就这样不明不白地一走了之?在这儿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请你们放慢奔赴黄泉的匆匆脚步,请听听我的长歌当哭吧。

你们或许正在诅咒那两个该死的司机,要是他们能遵守交通法规,不过度疲劳驾驶,哪儿会发生这滔天大祸啊。然而,“事有必至,理有固然”,一味地埋怨司机已经无济于事。只要我们设身处地的替那两个司机想想,就会觉得他们也太可怜了。他们被生活的重担压得精疲力竭,连续七八小时的驾驶,实在是太劳累了,以致于驾车处于朦胧状态还不知觉。但发生如此悲剧并非他们之所愿。眼下,他们正处于生命的炼狱之中,千夫所指的困境已把他们的心灵折磨得遍体鳞伤,今后的法律制裁将使他们很难再有出头之日,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煎熬啊。

年轻的生命啊,你们也许会说,如果学校有一个能容纳全校学生跑操的大操场,就不会到公路上跑操,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惨剧了。道理上讲是这样的,问题是,学校没有钱建操场啊。学校办学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尽管近年来中国的GDP持续增长,尽管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科教兴国”,但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重始终达不到教育法规定的4%的水平,以致基础教育这块的缺口每年达几百亿元。据教育部原副部长柳斌说,“许多地区的农村教育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一些穷困学校能让教学正常地运转就不错了,哪儿有闲钱建操场啊。当然,一些政府官员振振有辞,不是政府舍不得加大教育投入,只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的宏伟大业正处于攻坚时期,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我相信,政府要员们都非常懂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相比之下,他们更懂得“好钢用在刀刃上”,钱要花在能出政绩、易见成效的地方,而教育见效太慢了,官员的一任任期才三五年,这能一味地怨他们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吗?不过,公仆们还是很乐观地相信,等中国真正有钱了,教育是一定能旧貌换新颜的。到时候,一个大操场算什么呀!可是,上帝不佑,天不假年,这群年轻的生命还没等到这幸福的一天到来,就过早地撒手人寰。这又能怨谁呢?

年轻的生命啊,其实你们不知道,从公路跑操成为事实的第一天起,命运的不祥谶语就早已在中华大地的学校上空响起,只不过时间有迟有早,学校非此即彼。不幸的是,只有你们成了这跑操祭坛上的神圣祭品。以前你们跑操时,也经常有大货车横冲直撞地驶来,尽管你们提心吊胆害怕至极,但还得与死神作殊死搏斗一往无前地跑下去。跑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锻炼身体竟然要用宝贵的生命去冒险,这身体还锻炼得有意义吗?这样的问题不知你们想过没有,反正在各级教育主管者心存侥幸的心理上是不会留下什么痕迹的。他们更不会想方设法不让学生冒险而在学校里跑操,他们只知道应该遵循整齐划一的原则,让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一班一班地挨着跑。难道进入了21世纪连跑操都需要与时俱进?我不禁想起了应试教育还没有疯狂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侯住校学生早晨锻炼身体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排着队跑,更不需要到公路上去跑。有的绕操场跑步,有的在双杠上翻飞,有的打篮球,有的做广播操,那真是一幅生机盎然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晨炼图啊。可自从应试教育的大车驾着形式主义的巨轮碾压神州大地以后,教育管理上就成了形式主义的一统天下。别的方面我不想多说,单说早晨跑操,操场不够用只是一个漂亮的借口,根本目的是要在跑操上跑出点形式主义的花样来。现在的不少学校以实行军事化的封闭式管理为最高教育理想。做什么事都讲究好看有序,根本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别。不管你起床迟早,不管你步伐快慢,不管你体力大小,你都得在学校门口花上比跑操还长的时间等全班同学排好队,等值班老师查点清人数,才能跑上公路,呼吸着汽车驶过后留下的污浊的空气,还要张口喊出嘹亮的口号,想快的快不了,想慢的慢不了,即使偶有师生提出不同意见,也无人理睬。于是乎,跑操成了考察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跑操成了一些教育管理者向社会展示学校形象的一个窗口。年轻的生命啊,可以说,你们是被应试教育大车之下的形式主义巨轮压死的啊!

这可恶的形式主义巨轮啊,多少无辜的学生被你的巨轮压得粉身碎骨。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的那场旷世大火又在我的脑海中燃烧起来了。真是惨啊!为了使一些官员抖足派头,当地的教育主管者就只能在形式主义上大肆张扬了。他们竟然动用了该市七所中学、八所小学的少年儿童在该市友谊馆向自治区教委的领导作了一场汇报演出,因舞台幕布着火,引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火灾。共造成326人死亡,134人受伤。死难者中,参加这次汇报表演的孩子就达289 人。年轻的生命本不应该消逝得这么快,最起码不应该消逝得这么多。如果那些在形式主义中自得其乐的权贵政要们,不要说他们表现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了,只要他们能保持一点做人的起码良心,做一些人所应该做的事情,灾难就不会这么恐怖了。这些大大小小的政客,不但无一人出面维持秩序,无一人向被大火围困的孩子施以援手,反而丑态百出,显示出人性最卑劣最阴暗的一面。有两位领导模样的人,在灾难之中还不忘向权贵献媚,他们拿着话筒,一个喊:“不要乱,让爷爷叔叔们先走!” 一个喊:“孩子们,都别动,让领导们先走!”在场的最高行政长官,新疆石油管理局的一位副局长,从塞满孩子的唯一通道逃离后,一头钻进小轿车直奔高干病房,中间经过消防队也不报警。市教委的一名党委副书记,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钻进了厕所,又仗着身高力大,把原本可塞三十人以上的厕所反锁顶上,任凭外面的孩子哭喊连天也不开门。事后还恬不知耻地向记者炫耀他的逃生知识有多丰富。其他十多名市局领导也是惶惶如丧家之犬,争先恐后地逃命。事后发现,在孩子羸弱的尸体上,有许多成年男人的大皮鞋印,也有成年女人的高跟鞋踩穿的血洞。

当然,能够做到历艰险而不畏惧,临祸患才见真情的人也有的是,他们就是我们可爱的老师。在克拉玛依大火中,有的男生就是被老师举上窗台逃生的,另一位舞蹈老师在火灾中救出十二名学生,自己的儿子却葬身火海。这次早操车祸中丧生的班主任姜华老师,本来早看到卡车了,有足够的时间躲过劫难,但他一直用手电向司机和学生示警,在车祸发生的一刹那间,他将身边的两名学生推开后,,车轮从他身上碾过。多么可歌可泣的老师啊!尽管他们平日里深受应试教育的毒害,身陷形式主义的泥淖中不可自拔,但他们一直坚守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道德底线,一直任劳任怨地燃烧着自己,即使未能照亮学生的成长道路,给中国照出一片光明的未来,但都尽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特别是灾难降临的一瞬间,他们更是大义凛然,用生命和热血保护着自己的学生。这样的老师是中国教育的中流砥柱,是他们撑起了中国教育的希望之天空。年轻的生命啊,这样的好老师是值得你们永远尊敬的!

年轻的生命啊,倒在形式主义巨轮之下的并不仅仅是你们和克拉玛依大火中的近三百个孩子。这些有形生命的丧失人们都能看到,而那些无形生命的消亡更是不计其数,又有多少人真正注意到了呢?应试教育大车的肆虐疯狂必然要仗着形式主义巨轮的飞速行驶,尽管表面上中国的应试教育一片花团锦簇歌舞升平,可是无数有创造力的青春生命却灰飞烟灭于其中。他们泯灭了个性,丧失了激情,萎靡了斗志,困顿了创新,由朝气蓬勃变得老气横秋,由积极进取变得苟且偷生,从此只愿随波逐流做一个识时务者的“俊杰”。“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这才是中国教育乃至中华民族的莫大悲哀。

年轻的生命啊,就这样被形式主义的巨轮碾压得荡然无存,这血的代价尽管残酷无比,然而,又能换来些什么呢?难道仅仅是给予每个受害学生家长二十万元的高额赔偿?难道仅仅是从中央到地方再次紧锣密鼓地开几个狠抓安全教育的会议,然后各级学校亡羊补牢地与活着的学生签定一个安全协议书?我不知道,这样的安全能持续到什么时候,这样的安全能抓出什么成效。“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向来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作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我不由得想起了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里写下的这几句话。谁能说这话过时了呢?只要应试教育的大车依然驾着形式主义的巨轮在中华大地上横冲直撞,这话就永远不会过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的意义,就平常人来说不过如此。但年轻的生命啊,你们消逝的意义却绝不仅仅如此。最起码,再没有人敢借口操场狭小而让学生在公路上跑操了。从更深层次上说,它使人们再一次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可怜之生态环境,更使有识之士进一步认清了应试教育之下形式主义的丑恶嘴脸。“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的教育改革在尊重生命的道路上有了前进的希望。

年轻的生命啊,不知我的这番歌哭,你们可曾听到?它虽然延缓不了你们迈向天堂的沉重步履,但我以一个被应试教育大车拖得筋疲力尽被形式主义巨轮碾压得只能延口残喘的一介教师,仍愿把这番歌哭奉献于你们这些年轻的生命灵前,作为微薄的祭品告慰你们的在天之灵。但愿你们早日升入天堂,我不知道,天堂里有没有应试教育的车来车往,而我是宁愿相信没有的,这样,你们也许就能过一个无忧无虑自由幸福的生活了。

呜呼!年轻的生命啊,你们为什么就这样匆匆地走了?

年轻的生命啊,我只能祝你们一路走好!你们的英魂安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山西的风土人情

全文共 204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农村的这种手工作品十分普及。各地的刺绣都有它们独特的形式:有的华丽精美,有的庄严清晰,有的简单精制。 刺绣作品有三种,衣服、日常用品和典礼装饰。在传统衣服上,刺绣通常用来装饰领子、袖子和童鞋、围兜和童帽。

日常用品中,一种典型的刺绣作品是枕头,有的设计成两只虎头、一只人脸虎头、一只鱼尾虎头或一只青蛙。现在,刺绣更广泛地作在垫子、鞋垫、钱包和旅游纪念品。用于典礼的刺绣作品主要有挂在庙宇上的垂帘和殉葬衣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山西泽州公园作文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我来到山西奶奶家的第二天,上午姐姐就带我来到了家旁边的泽州公园,那里山清水秀,树木茂盛,公园中心是一个大湖,有几条小船在湖面上行驶,我以前也在这里划过船,但今天我更想去爬假山。

我和姐姐飞快地跑到湖右边的假山前,发现那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最有趣的是7个秘密隧道和三个山洞,假山的顶端有个大亭子,我和姐姐比赛看谁先到那里谁就是冠军,为了争夺这个冠军,我在石头上拼命往上爬,我发现爬假山也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昨天下过雨,石头上很光滑,容易摔跤,有一次在大的石头上我滑了一跤,差点掉进湖里,这次冒险真是惊险,姐姐在后面一路帮助我,最终我们两个人一起到达了亭子。我们在亭子上休息喝果汁。

我和姐姐从假山的一头爬到另一头,本来还打算攀岩,可惜姐姐说太危险了,所以我们只好放弃。我们选择了一条木头桥走出假山,可惜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们没有带雨伞,只好冒着雨往家里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游山西村作文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丰收季节里,我骑着毛驴来到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那地方果真是人间仙境,我边走边看,边看边赞不绝口,不知不觉好像进了迷宫一般,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忽然,我发现前边有一片柳树林,就顺着沿路的野花朝柳林走去,穿过袅袅娜娜的柳林,眼前不禁突然一亮:原来这儿有个小村庄。

这时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先生走了过来,上上下下打量着我,说:“看你文质彬彬的样子,一定是个读书人。请问尊姓大名。”

我连忙上前施礼,说:“在下姓陆,单名一个游字。”

“陆先生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因为我贪恋途中美丽景色而迷路了,还请先生指点一下迷津。”

“既然来到这里,就是我们的贵客,我们哪有谢客之意,请到寒舍休息一宿,明天再走也不迟。”

我跟着那位老伯来到了他家,他们一家马上就忙乎开了。杀鸡宰羊,沏茶端糕,还拿出了香喷喷的陈年老酒,摘来了刚刚收获的各种时令水果,这样盛情款待真让我感到不好意思,但是老伯一个劲地劝我不要客气,我和老伯边喝酒边聊天,老伯告诉我一些山西村地风土人情,介绍当地的风景名胜,还说:“每年立春过后,是一年一度的春社节,村民们辉敲着锣打着鼓去祭拜土地神,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庄稼有个好收成……

第二天一早,我便向老伯辞行,虽然是偶然所得,虽然是萍水相逢,但我深深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爱上了这里热情淳朴的人民。回家后,我文思泉涌,马上写下了这首诗:莫道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对诗句的再理解,通过想象,描写了当时写下这首古诗的过程,真可谓想象力丰富又符合诗句的理解,在语言的运用上也非常准确,如:袅袅娜娜的柳林、鹤发童颜的老先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眼中的山西作文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山西大同,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被誉为“塞外明珠”,大同有许多名胜古迹:有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有栩栩如生的九龙壁,有巧夺天工的悬空寺,有五岳之一的恒山。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大同由一座沧桑名城变为一座勃勃生机的现代化城市,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道路的变化,给这座城市增添了现代化气息。昔日的大同古街区道路非常狭窄,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一到刮风天,到处尘土飞扬,黄沙满天,把过路的人们弄得灰头土脸。雨天时,街道变得泥泞不堪,每隔几米总会有一个深浅不一的水坑,有的水坑都能把汽车轮子淹过一半,行人走时总要挽起裤腿,脱掉鞋子,走起来非常艰难。每当这时,人们都是愁眉苦脸,心里很懊恼。路的两边都是矮小的平房,夹杂着几座不起眼的店铺。

一到晚上,路灯因为坏了,行人走起来非常不便。而现在的道路已是旧貌换新颜,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昔日的迎宾东西路已不复存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宽阔、平坦的迎宾路,同时可容下几辆车通过,两边铺满了彩砖。两边的绿化带形状不一:有长方形的,有正方形的,有椭圆形的。绿化带里种着四季常青的松树、高大挺拔的杨树、粗壮的泡桐等各类名贵树木。当夏天来临时,这些树枝叶繁茂、苍翠欲滴、绿树成荫、郁郁葱葱,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酷夏来临时,人们还可以蹲在绿阴下乘凉。周围的草坪既美化了城市的道路,又给这座城市增添了生机。那几个圆形花坛里的花品种齐全:有黄澄澄的菊花,有红艳艳的鸡冠花,有黄灿灿的迎春花它们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每一种花都散发出了淡淡的清香,不但吸引来了蜜蜂和蝴蝶,而且令人心旷神怡,美化了我们的城市。路的两边竖起了一根根造型奇特而又美观的路灯,照亮了行人前进的道路。道路两旁建起了古色古香的公交候车厅。街上的行人和汽车川流不息,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色,真是热闹非凡!星期天爸爸带我去上街,坐在车上看着窗外的景色,昔日拥堵不堪的御河西路,现在已变成畅通无阻的御河北路。在路的北面,一片连绵不绝的古城墙巍然屹立,气势磅礴,给人一种气吞山河的感觉。

马路的南侧,四座风格迥异的跨河大桥正在修建。看到这些我感慨万分:这几年大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它已由沧桑古城变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不得不令人惊叹呀!我闭上眼睛,脑海中憧憬着将来的大同:那是的大同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各国友人慕名而来,身为一名大同人是多么地自豪!

我爱我的家乡,我相信这颗“塞外明珠”将会变得更加璀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爱山西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山西省介休市。那里旅游业发达、交通也发达,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北坛公园、汾秀公园、世纪广场、八仙广场、绵山等许多名胜。下面我带大家游览一番吧!

请看,远方的朋友,这是介休火车站广场。广场周围耸立着高大的建筑物。瓷砖铺成的广场美丽洁净,精美的瓦转搭成的花坛更为美丽,花坛里五彩缤纷的奇花异草给广场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最吸引人的是广场中间的音乐喷泉。一股股细密的水柱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舞动着,舞出一条条漂亮的弧线。夏夜,许多小孩子在喷泉下跑来跑去,虽然衣服会被淋湿,但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欢快。广场两边造型独特的彩灯装饰着广场,像一串串珍珠连在一起。一道五彩的彩虹横跨在广场中央,就像天上的桥梁一般,真是一派繁华的景象啊!

在车站坐上风景旅游的车,我们再去欣赏绵山的美景。绵山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所在,一个休闲度假的乐园。它的四周青山挺拔,山间绿树红花。那里有许多条羊肠小路,路旁绿树成荫。一座座山岗蜿蜒起伏,好像一条腾飞的卧龙在欢迎大家的到来。花儿五颜六色、竞相开放,有红的、有白的、有粉的、有黄的……鸟儿自由地在林间飞来飞去,真是鸟语花香啊!漫步在这羊肠小路上,真让人有一种“人在路上行,如在画中游”的感觉啊!

怎么样?我的家乡美吧?此外,我们介休还是“清明寒食文化之乡”,等你去绵山,导游会给你讲到相关的故事。

我的家乡就是这样一个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富饶可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游山西村作文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壬辰之年,十月金秋,会于山西平顺县,共游玩赏景也。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 我们一行人从山脚出发,沿着寻觅到崎岖的羊肠小道——向上,攀爬。这的确是一条能够激起人们对它无限向往憧憬与期待的小径,因为你无法想象得到在这条道路上会遇到怎样绮丽诱人的风景,你也无法预测究竟哪一刻你会登上山之巅,俯瞰脚下一切,领略世间万物。

加之它作为古代运粮的栈道,这一艰险的小路,在我内心瞬间增添了一丝神秘与圣洁。 随着阳光一点一点耀眼起来,我们的脚步也变得越来越沉重。可是,每向上攀爬一步所带来的淋漓尽致的畅快感,却是什么都无法换来的!因为你的每一次前进,都会使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带给你不同的视觉冲击。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终于到了山门。在这里,我伫足,我远眺。我的脚下,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交错相通,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在远处,方山如屏,千峰竞秀,烟雾迷蒙,隐约参错,我又好像面对着一大幅的泼墨山水,阵阵飒爽的秋风不时拂过发梢,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宁静,肃穆,敬仰,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之后,我怀着一种莫名的轻松健步走上了山之巅,这一刻,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都如愿以致。

这次山西之行,最令我难忘的便是登山的那一段,而在这一段之中,若说最让我念念不忘的,那一定是山路即将走尽,山巅就在眼前——伫足山门的那一刻。如果将登山的整个过程看作一个人的生命旅程的话,在经历了人生百态之后,在摆脱命运的纠缠之前,一个人的心境往往达到了最淡然宁静的境地,在这一刻,不论回忆往事,还是面对明天,总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淡然释怀。而山门那一伫,便是如此。

我想,这便是这次山西之行,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中话题作文:山西的魅力1000字

全文共 3245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自然景观,其自然旅游资源之丰富位列全国前列。

魅力山西作文1

人人都说,山西是个好地方。

山西总人口3410万人,面积156579平方公里。虽说地方不是太大,但是有很多着名的景点,小吃,来到山西你能感受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会让你有不一样的感受。

山西的五台山,大家应当早有所耳闻,它与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佛教四大名山,位于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09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显通寺位于台怀镇中心地是五台山历史上最古规模最宏大的寺庙原建于汉代,北魏时扩建,明太祖时从修,现在有各种建筑四百余座,规模浩大

龙泉寺,原为杨家将家庙,始建于宋代,整体雄伟壮观巧夺天工人物栩栩如生,游人观后赞不绝口,是人印象深刻。

绵山,又称介山,绵山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省级风景区。

平遥古城是一座有着两千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与四川的阆中,云南的丽江安徽的歙县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山西的晋祠乡想必大家早有所耳闻,它是晋祠大米的主产区,大米晶莹饱满,做出来的饭香气四溢,令人垂涟欲滴。

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综观全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俯视成“囍”字形,建筑考究,砖瓦磨合,精工细做,斗拱飞檐,彩饰金装,砖石木雕,工艺精湛,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被专家学者誉之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还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大同市云冈石窟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山西,我祖祖辈辈的故乡,山西有好多的名胜古迹和民俗习惯,可谓魅力山西。

山西,山美,水美,人更美!

山西_1000字作文2

这几天读柴静的《看见》,其中一章“山西,山西”说到山西煤矿开采带来的种种巨变。

柴静家就在山西,那是汾河边上一做清朝古宅。家乡有清澈的河水,水边芦苇丛从,明黄的水凤仙、累累红珠子的火棘,还有蓝的发紫的小蝴蝶穿梭其中,屋檐下是燕雀在嬉戏,欢笑美好得不真实——确实,对现在山西的孩子来说,你很难叫他对着焦黄色的天,焦黑的满是煤渣的地,充斥着焦油味儿能见度不到十米的空气,一块一块稠黑泥结成的板状的“河水”,来想象当年的鸟语花香。

环保提倡了一遍又一遍,领导班子换了一任又一任……有用吗?工厂照旧悠然地吞云吐雾——你管的了吗?生灵的悲怮在铺天盖地的GDp和金钱的诱惑前显得多么渺小。做生意的挖十年矿,赚得金玉满钵,凯旋而归。但留下来的人呢?这些祖祖辈辈守着这块地的人呢?他们能怎么办?——几乎无人不患鼻炎、支气管炎,满耳的咳嗽声:一个个氟中毒的孩子咧着满口的黄牙;肺癌、肝癌、胃癌……你真的忍心吗?

——“你不怕住这儿的后果?”

——“习惯了就行,人的进化能力很强的。”

——“你的孩子将来怎么办?”

——“管不了那么多。”

《庆余年》中写道:不能怪这些百姓,他们已经习惯了,习惯了知道自己能知道的,放弃自己无法知道的,享受自己能享受的,愤怒与被允许愤怒的。村中煤矿的事村长一人做主,村委主任竞选,选票当分红,一户能领两千五百块,大家伙儿都眉开眼笑。维权?环保?吃饱了撑着吧你!只有个老人,家住煤矿正上方,已经没有水用了。他对着记者哭叫着几乎疯癫,村里人看着都笑了。爱看热闹的国人只有在大难临头时才开始惊慌失措。

破坏轻而易举,而重建需要漫长的努力却不一定能复原。这才几年,对,才几年,原先缤纷的大地像得了色盲症,色彩在退去。老头儿看了柴静一眼,摇头道:“你们这代不行了……”再也看不到汾河水了。地下都被挖空了,指不定哪天一脚踩下地狱。一辆辆运煤车驶过,谁顾得上不远处云冈石窟中大佛微笑的脸上沾满厚厚的乌黑的煤灰?塑佛的砂岩逐渐腐蚀剥落,昔日的蛙声踪迹全无,塌落在尘埃中的青砖上依稀可见当年繁复美丽的砖雕——“十万年前,古人类在这里生存,汾河两岸是连绵不断的山岗”“四千五百年前,晋南兴起的陶寺文化,是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是华夏的根基”。而今,高度文明的我们,却要亲手将她毁掉——整片土地都被黑雾笼罩着,寸草不生。黑风在城市上空呼啸着,那是文明发出的沉重叹息。

家乡是游子的根。那里有童年的痕迹,有祖祖辈辈生活的烙印。她是记忆的依附,心灵的归宿——乡愁是融入血脉的深情。但是,当面对一个面目全非的故乡,当记忆中的一景一物都不复存在时,这份深情又该何去何从?而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记忆,我们今天引以为傲的文明与繁荣会有任何意义吗?

点评:

这篇读后感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从柴静《看见》对家乡山西的叙述中来反思现代社会的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算不算文明的进步?对于矿产的掠夺式开发受益的是谁?受害的是谁?这是我们所该思考的。此文立意深刻,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值得一读。

我的家乡——山西作文3

我的家乡山西复杂多变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条件,造就了许多雄伟壮观、引人入胜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贵生物等自然景观,其自然旅游资源之丰富位列全国前列,山西除了海洋、沙漠以外,几乎拥有所有的自然景观,而盐池、万年冰洞、火山群却是绝大部分省份所没有的。

山西多名山,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五岳、五镇和四大佛教名山的省份。最著名的有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道教名山北武当山、绵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老峰、全国十佳自然保护区之一的芦芽山、五镇之一的中镇霍山、保存有华北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的历山、太行山脉中奇绝险峻的太行大峡谷、王莽岭、黄崖洞,另有灵空山、石膏山、仙堂山、管涔山、庞泉沟等,山色不同,神态各异,分别以险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胜。有的可游览观赏,有的可避酷暑,有的可访古寻幽,有的可供瞻仰。大川首数黄河,是山西、陕西两省的天然分界线,流经山西19个县,流程965公里,先后汇入18条较大的支流和上千条溪流,晋陕黄河峡谷两岸秀峰林立,形态万千,风陵渡一带的黄河宽达数十里,为黄河最宽处。这些名山大川犹如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形成多处风光宝地,成为山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旅游资源。

山西因气候、土壤结构、生活条件,和土特产品不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地方风味小吃。并且一个小吃成为一个地方形象的代指。现在这些独特的风味小吃,已日渐从家庭餐桌走向集市摊点。

太谷饼:继承我国传统饼食——“胡饼”的制作技巧,选料精细,工艺独到。以配料、拌面、揉扎、制饼坯、粘芝麻、烘烤等工序精制而成,甜而不腻,软而不皮,香甜湿润,为旅行、探病的绝好佳肴。

过油肉:进了山西人开的饭店,上了山西人的饭桌,过油肉是必备的一道菜,它因选料精、刀工细、配料鲜,制作快、口感酥、味道浓、营养价值高而倍受欢迎。选猪的里脊肉或元宝肉为主料,精切成铜钱厚的肉片,加蛋黄、黄粉、精盐、料酒等抓匀,放入油锅中打散滑熟,加木耳、玉兰片、葱白、菠菜等辅料,烹炒而成,色泽金黄。

油茶:用米面、莜面炒熟,加荆芥五香调料,入锅熬成浅咖啡色糊状,加入葱花、板油渣、五香豆,食之香暖入味,是天寒时的方便饮食,全省普遍食用,以吉县油茶最有名。

我的家乡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山西火种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集中观看了省委宣传部制作的六集文献纪录片火种》,给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特殊的党课。学院领导、院党委成员、在校的师生党员、院团委学生会主要干部参加了本次集中教育,活动由院党委书记吴华英主持。

党课开始之前,党员和学生干部们就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学院会议室,先后以党支部为单位签到、就坐,显示了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党课伊始,吴华英书记传达了校党委组织部关于组织党员集中观看《火种》文献纪录片的相关通知,强调了这是开展“两学一做”之“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知党才能更加爱党跟党走,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思想与行动高度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性,才能更好地把“两学一做”的学习教育成果化为指导学院改革、矢志成才的具体行动。

吴xxx还代表院党委提出了:遵守会场秩序、认真观看视频、边看边思考边对照、课后各党支部分别组织党员进行专题讨论、每个党员都要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观后感等观看专题视频、上好特殊党课的一些具体要求。接下来,按照院党委的部署,副书记强汾生就近期党支部全部完成“两学一做”第三专题研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校党委符惠明书记的学校党代会工作报告、继续以多种形式开展好“党员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等工作事项,进行了详细安排。

随着《火种》文献纪录片的一集集播放,把在座的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思绪吸引到了二十年代那个特殊的年代:辛亥革命播下了“科学与民主”的火种,开辟了近代中国寻求变革、自强的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五四”爱国学生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播下了火种;以高君宇、王振翼和贺昌等为代表的山西早期革命先驱,以开展各种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组织革命社团等形式,发动了山西的革命运动并与全国的革命活动遥相呼应,给山西的革命工作播下了火种……观看过程中,会场鸦雀无声、秩序井然,人们时而神情凝重,时而小议讨论,很多教工党员还不时地低头笔记,课堂气氛浓烈。随着视频一集一集地播放,师生们再次领略了山西这块古老土地上重视教育、人才辈出、人杰地灵、革命发端早、文化底蕴深的特殊省情。

最后一集纪录片的结尾音乐响起,党员和学生干部们依然恋恋不舍,三五一群地讨论着、交流着文献纪录片的内容及观后感。从师生们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本次特殊内容、特殊意义的党课,让大家受益匪浅,收获良多。我们相信,随着我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定会得到加强,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一定会得到体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良好成效,也一定会转化为推进学院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实际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讲故事二:山西婚姻禁忌趣谈

全文共 1399 字

+ 加入清单

在民俗中,婚姻是合两姓之好,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大事。婚姻的好坏,对于当事人的一生幸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婚姻的禁忌颇多。比如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禁忌,特别是乱伦禁忌在世界各国都非常严格。在中国人眼里,乱伦不仅伤天害理,且为禽兽不如的行为。再婚禁忌也很严格。这里我们只谈常见的有关婚礼方面的一些禁忌。

相亲时如有盆碗等物摔碎,被认为是十分不吉利的,说明二人无缘颇为忌讳。打碎器皿有分、碎、烂、折的表述,而这些语言对于婚姻,对于生命均非好事,故其他一些庄重正式的场合,人们都有此忌。

晋南闻喜在结婚的当日,男女双方在饮食中忌带荤、不准吃猪肉,据说如果吃荤两人便不能白头偕老,中途夭折死亡。而河津一带却与此恰恰相反,结婚当天必须杀猪并以猪头祭祖宗,供奉于祖宗牌位前。同时,还要用扫帚蘸着猪的热血在洞房的墙上划几个“十”字,有辟邪之意。

在晋中一带,新郎到岳父家迎接新娘时,一定要“偷”一个茶杯,所谓偷,就是女方看见也不能说,茶杯是一定要让新郎带上的,且必须完整带回,不得破损。否则,对于新郎新娘的婚姻有某种不祥的预兆。这里似乎是说日后待新娘要象对待这个杯子一样,小心爱护,好好照顾,珍惜珍爱。

在汾阳,新郎不偷茶杯而要输两个水碗,当地俗语叫做zhunzhun,因为有“偷两 zhun zhun,快抱孙孙”之说,所以偷碗被赋予了抱孙子的含义。

新娘离开娘家时,过去要坐轿子,在雁北和吕梁的山区中人们常常乘一种颇有特色的“骡驮轿”,坐轿子是一定要挂上弓、箭和镜子的,现在这些习俗都已逐渐消失。但在很多地方,母亲还是要给女儿一面铜镜或现在样式新颖的镜子带上。它的用途并非用来梳妆打扮,是为了在路上避邪驱凶的。

山西很多地方,接新娘时,新郎往往要送一幅墨镜给女方戴上,似乎是取代了以前的红布盖头。而新人来回最忌走自己已走过的路,以避走回头路之嫌,当然也不能走办丧事人走过的路。

盖头与墨镜的作用都是避免与鬼神等不祥之物直接面向。婚礼队伍也怕中途通上如狗群打架,疯人病人等,怕冲了“花套”与喜庆,是不吉利的征兆 。碰上了是要倒霉的 ,以后不是妻死便是夫亡,要不就是多灾多难。这是任何一个结婚人家所不愿意看到的。结婚这一天也忌讳谈论什么与死、病有关的事情,也忌天气时阴时晴,人们总是把这些事情联想到婚姻的命运。

在一个村子里如果有两家办喜事,人们都忌落在后面。因一般再婚者山西方言称后婚,所以不愿意落个“后”字。而且也忌两结婚者相遇,偶而相遇则要交换所戴的鲜花或者手绢,这样才算吉利。

晋南一带,对于相同时间里村里同时举行婚事和丧事是极力回避的,办喜事者尤为不悦。迎亲的队伍也忌途中遇上诸如十字路口 、水井 、碾子、石头等物,如果避犹不及,则须用红布盖住,或用白石灰划线圈住。

而在吕梁、汾阳一带,迎亲队伍如果在半路与送葬队伍相遇,对于结婚者来说还是个好兆头,是吉利祥和的。也许是红白喜事都是喜吧,人们并无此忌,双方互扔钢嘣儿以示招呼。

新娘下轿后,有属相相克的人都要回避,以免对人对已之不吉。在五台县,厨师们还要把菜刀插入菜板底边,锁起厨房,全部回避。据说,厨师是新娘下车时相犯的主要对象,而菜刀更是不可示之于外的。此外,在新娘被接到婆家后,要在嫂嫂的陪伴下更换所有的衣服,换下来的衣服一般不再穿着回娘家,特别是鞋子是绝对不能再穿回娘家去,否则对于娘家兄弟极为不利。这似乎可以作为“嫁出去的女儿,拨出去的水”的注脚。

[山西民风民俗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