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端午节赛龙舟作文优秀作文(精选20篇)

导语: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习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端午节赛龙舟作文优秀作文,欢迎借鉴!

浏览

5452

作文

101

关于端午节作文300字:赛龙舟包粽子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上个星期的星期日,我妈竟然不知道从那儿弄来一大堆糯米和粽叶,后来居然“狠心”的要我“帮”她包粽子。天啊!!!!!!这可怎么办,我突然间觉的“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妈妈看了我“惊慌失措”的样子,打趣的说:“别急,别急,待会儿我教你。”Oh!!!Oh!!!Oh!!!No!!!No!!!No!!!Helpme!!!我看今天我完了,想到妈要我去包粽子,我不禁“大汗淋淋”“惊恐万分”。

开始包粽子了,我“严阵以待”,“专心致志”的观看,妈妈随耐心的教我,可我却“一窍不通”,算了,胡包,一会儿,一大堆出现在我“灵巧”的手下。可是,与妈妈的有天壤之别,但我还有些小小得意,我的“造型独特”,而妈妈的“呆板无比”。终于“获救”了,我刚想溜,妈妈却叫开了:“看你包的什么东西!重包。”

今天,我才知道包粽子难!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节看赛龙舟的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听老辈讲,端午节的来历是这样的.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爱国功臣,叫做屈原.屈原不仅是重臣,还是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诗人.当时,七国鼎立,数秦国最强,也数秦国野心最大,要一统天下.当时楚国国君制国无道,防御不行,很容易被打败,自然成了首选.这一点,才思敏捷的屈原早察觉到了,便上书楚王,希望国君加强防御,不让秦国的阴谋得逞,楚国国君不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认为屈原瞧不起自己制国,把屈原调到汨罗去,屈原很伤心,很委屈,自己好言相劝国君加强防御,国君不但不听取意见,还当成恶意.终于,屈原忍不住了,在6月22日跳江自尽了.水火无情,屈原一下子被滔滔江水吞没了,百姓知道屈原是个好官,于是下江开船,纷纷抢救屈原,可这怎么捞的到?当时人们说水里有蛟龙,会吃了屈原的尸体,蛟龙吃饱了就不吃尸体了.以后,百姓把屈原自尽的日子叫端午节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划龙船,祭奠屈原.端午节就是这样来的. 记得小时侯,端午节,我随父母去外婆家,当时外婆家那里端午节比较昌盛,几乎每年都要划龙船.今年也不例外.

当时,我家大舅舅身强力壮,也参加了划龙船比赛.

天下着小雨,我吃着黄澄澄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坐在老爸肩上,放眼一看,才知道我们夹在人群里.那大大小小成千上万把五颜六色的雨伞,成了一道奇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时,我才知道,观众是有多少,——数不清;并把大江两岸围了个水泄不通.

江上,远远的只见八条三丈多长一米宽的龙舟,停在江中,每条龙船上各有十八人,一人在龙头擂鼓指挥,一人在船尾掌舵,中间十六人,分列龙舟两侧.每条龙舟就是一个独立团队,每个团队着装整齐,队员个个生龙活虎.比赛开始了,八条龙舟,象离弦之箭,队员们跟着鼓点的节奏,挥舞着船浆,喊着整齐雄壮号子,“一二、一二、一二……”龙舟越来越快,八条龙舟齐头并进,争先恐后,象八条鲛龙争夺东海明珠.一转眼,一条黄龙飞跃过终点,比赛结束.所有观众一齐鼓掌.比赛真精彩呀!

我爱划龙舟,我爱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端午节赛龙舟作文:激烈的龙舟赛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端午节龙舟赛是我国人名最重要的比赛活动之一。

端午节那天,天气格外晴朗,不到早晨八点钟,江岸上就热闹起来,人们人们挨挨挤挤,谈笑风生,开心极了。

信号弹划过天空,龙舟比赛开始了,六条船上的运动员使劲地向前划着,我看到他们那么投入,那么认真,头上的汗水像下雨似的往下滴,我心里感动极了,也和岸上的啦啦队一起拼命的叫着加油!加油!健儿们听到我们的喊声,劲头更足了,向前冲去,结果一号船得了冠军,刚一宣布结果,人们都欢呼起来。

龙舟比赛结束后,开始抢鸭子了,只见从龙舟上扔下了好多好多的鸭子,它们在水里乱扑、乱叫着,不知所措时,人们从四面八方向它们拥来,拼命的抓着,眼看着那些可怜的鸭子一只一只被人捉走,我心里好难受啊!

龙舟赛,抓鸭子真是好玩极了,长大我一定要亲自去实践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划龙舟作文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不觉今天已经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日。我们全家人在家吃粽子庆祝这个节日。

妈妈把蒸好的粽子端上来了。我看见一个个粽子都是用绿色叶子包成像三角形的样子。我脱掉她们身上的“绿衣裳”,里面的肉全露出来了。哦,好香啊!我立即咬上了一口,真好吃!很软很香!里面还有花生、桔梗、肉沫呢。

突然,我想起了一些事情,便问在一旁的爸爸: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爸爸告诉我说,古时候有一位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含恨跳下了汩罗江。人们为了打捞他,又怕大鱼吃掉他,就向江里面洒下很多粽子,又用龙舟似的小船去竞相打捞。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约定成俗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

听完爸爸的讲诉之后,我终于明白了端午节的来历和为什么吃粽子了。原来这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啊!

今年的端午节过的真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看端午节的赛龙舟很激动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吗?那端午节有哪些活动呢?对啦!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等等活动,其中最盛大的活动是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在我国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的一种活动。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端午节那天,我们家乡的万江河举行赛龙舟比赛。河岸到处彩旗飘扬,看龙舟赛的人,真是人山人海,人们在欢欣鼓舞、击掌喝彩。只听枪声一响,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在水面上飞行,龙舟在你追我赶。互不相让,不甘示弱。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悦耳动听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葵扇,双脚不停地跳动。划桨健儿使尽力气,木桨在上下飞舞,动作整齐一致。敲锣鼓的也在一旁呐喊助威。

看赛龙舟,每一条龙舟都牵动着千万观众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涛时起时伏,激动不已。快看,有一条龙舟遥遥领先,成了群龙之首,终于夺得了冠军。一时,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响遍了万江河上下。

就这样,赛龙舟活动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那令人激动的锣鼓声仍在我耳边回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看赛龙舟有感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住在河边,端午节最有趣的事就是去看龙舟赛。

这天我正在院子里玩,突然河边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我赶紧向河边跑去。

远远听见河边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走近一看,只见河边已经挤得水泄不通了,我好不容易从人缝里钻进去,原来是龙舟赛开始了。向河面望去,只见许多龙舟是一字排开,每条龙舟都插着彩旗,龙头形态各异,张着犄角,睁着双眼,好像真的蛟龙在翻江倒海。而船上的那些队员们身穿整齐的服装,头扎头巾,个个都摩拳擦掌,精神抖擞,好像要马上大干一场似的,站在船头的那个指挥者更像是将军带兵出征。

只听一声令下,龙舟像离弦的箭一般向前冲去,顿时呐喊声、锣鼓声、鞭炮声混成一团,好不热闹。那些龙舟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谁也不肯让谁,岸边的观众不停地为他们加油。刚开始那些龙舟都还是并驾齐驱,渐渐的就拉开了距离。划在前面的黄队由于在转弯的时候角度没有控制好,结果被别的队超过了,红队抓住这个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超过了黄队,白队也不甘落后,紧随其后,最后可怜的黄队在那里调整方向,而白队越划越快,队员们一齐使劲,动作整齐,渐渐的超过了许多队,获得了胜利。一时,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响彻了资江河的上空。

端午赛龙舟,真是既紧张又热闹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习俗:赛龙舟作文600字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这天,会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其中我最喜欢的当然是赛龙舟啦!

这天,在歧江河边早已人山人海了,周围都有小商铺开着,面对这热闹挤挤的江边,我很苦恼:“我这么矮,怎么看得到啊?”还好我趁别人不注意,“唰”一声钻进了第二排。比赛就快要开始了,各个运动员都磨拳又擦掌,心情激动的不得了。

“嘭”发令枪开了,每一条船都像箭一样冲了出去。在一旁加油的人像是叫破喉咙也没有关系,我见他们的青筋若隐若现,真像自己在比赛。船上的人也非常团结,动作一样,每个船员都竭尽全力地划着,他们手上的肌肉也越来越大。在船中打鼓的人也非常努力的敲打着打鼓,“嘭嘭嘭,嘭嘭嘭”鼓声越来越大,观看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的心情都随着船只而改变着。

第一只领头羊出现了,是绿队,绿队的队员的脸都变成了西红柿一样红了,不用多久已经把他们甩得远远的,一马当先的他们并没有骄傲,经过了很久,红队赶上了,他们两队各不相让,让我想到了两条龙在打架的场面。究竟鹿死谁手呢?这还不知道。观看的人的心都快要蹦出来了,这两队很难分出高低,速度忽快忽慢,变幻莫测。

激动人心的时刻要到了,红队绿队谁会夺冠呢?绿队快马加鞭,红队也不甘示弱。终于,冠军还是绿队获得。他们开心地又蹦又跳,还抱在一起了,我也为他们感到骄傲。

在这热闹的比赛中,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赛龙舟可真好玩,下一年我还要观看,下一年绿队还会是冠军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端午节赛龙舟作文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今天,我跟爸爸一起乐不可支的去西溪湿地观看划龙舟竞赛。

当咱们走到深潭口时发明有只硕大的龙舟“矗立”在岸边。只见“那龙”都长着两颗像乒乓球似的大眼睛、一排“闪耀着凶光的尖牙”和“尖利的龙角”,身上的龙鳞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在深潭口那里很早已是人隐士海,我好不轻易才挤进了拥挤的人群中,找了个一席之地。跟着三声鞭炮响比赛开端了,登时,观众席上人声鼎沸,热烈不凡,我掂起脚向东望去,远处“活动员”们划着龙舟如很多凶悍的飞龙擦水而过,缓缓的飞龙变成了“一条彩带”横贯水面;响彻云霄的呐喊声搀杂着震耳欲聋的“雷鼓”声和着雷鸣般的铜锣声构成了一道音墙直逼观众席。龙舟越来越近,我终于看清了彩带的真面目:原来是一艘艘挂满五艳六颜色旗的龙舟,一个个穿白色衣服、黄色衣服、红色衣服的“运发动”们拿着桨随着鼓点的节奏飞快划着。只见他们满头大汗,一颗颗黄豆大的汗珠从他们的脸颊上流淌了下来,他们“爆出青筋”的手使劲的用金光闪闪的“龙鳍”划开繁重的水花,如同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大荡地飞驰而来。

观众席上忽然发出了欢喜的笑声,“这是怎么回事呀,人们怎么都在哄堂大笑呢?”我定睛一看本来是一只龙舟“表演了一个侧翻动作”让船员们都变成了“落汤鸡”但他们的脸上仍是露出了残暴的笑颜,惹得观众们都哈哈大笑。

我喜欢端午节的风俗,但我更爱好习俗中的赛龙舟运动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节赛龙舟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在这一天,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等民间习俗。

今天,我们全家人来到江边看龙舟比赛。江边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挤进这拥挤的人群中,站在这人群中,我真有一种唐僧师徒步入火焰山的那种炎热的感觉。当主持人宣布去年冠军队——红队出场时,江边顿时沸腾起来。不一会儿,所有的队伍都出场了,他们做好了最后的准备,都蓄势待发。

当裁判员一声令下,所有的队伍一起出发。这次比赛共有七支队伍参加,他们的龙舟按彩虹的颜色顺序排列。有的队伍依照船头指挥员擂鼓的节奏前进着,拼命地前进着,一下子领先排在了前头;而有的却弄得手忙脚乱,落在了最后,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江上的选手们使劲地划着,在江边观赛的人们也没闲着。他们不断喊着加油助威的口号,助威声一阵比一阵强大。选手们在观众的助威声中显得更加卖力,更有冲劲。指挥员擂鼓的声音震耳欲聋,选手们配合默契,富有节奏,各个队伍都士气高涨。

比赛渐渐接近尾声,对于选手们来说,可以算是已经到了冲刺的阶段。观众们都屏住气,全场几乎没有呼吸声,只有船上指挥员的擂鼓声。红队依旧领先着,排在最后一名的紫队开始奋起直追。这时,有的观众忍不住了,高声地喊着,为紫队打气,这也让紫队更加充满信心。紫队连续超过了五个队,一口气将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这时裁判员鸣哨了,比赛也随着哨声结束了。最终,红队卫冕冠军成功,紫队获得了第二名,刷新了队伍的最好成绩。观众们再次沸腾起来,对紫队这种奋勇争先的精神给予鼓励。

比赛结束了,时间也在飞快地流逝着。今天,我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也过了一个欢乐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端午节划龙舟比赛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9:30在全球通大桥那边,会举行一场划龙舟比赛

才吃完早饭,爸爸妈妈就带着我,沿着滨江大道,一直往全球通大桥方向散步。我们要到那里去看端午龙舟赛。

刚出门的时候,天气还很好。到了滨江大道,天空就慢慢变得灰蒙蒙起来,不久就还下起了毛毛细雨。

全球通大桥的两边已经站满了看热闹的群众,桥下的河面上排列着红、黄、蓝各色的龙舟,一共有八艘。龙舟上的运动员一字形排列着,整整齐齐。他们正在练习着呢,其中一个人坐在船的前头敲着鼓,中间还站着一个人在为他们喊加油。看他们,一个个的多有信心,多有精神啊!

比赛开始了,一声枪响,龙舟就像箭一样在水面上穿行开了。他们划的可真快,还把水浪给划出来了。说实话,我真的很羡慕他们,因为我也很想去划船,但没机会。

这时,雨越下越大,衣服都快要淋湿了,但看热闹的群众没有谁离开。还有人放起了一串串的鞭炮呢。过了不久,雨又越下越小,最后雨停了。新鲜的空气从河面上迎面扑来,让参加划船比赛的人,更有精神,划的更快了。

激烈的比赛结束了,最终蓝队赢了。我想他们肯定高兴的不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赛龙舟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5月29日,是端午节的第二天,天气晴空万里。妈妈,婶婶带着我来到列西观看我市百年盛典—梅列列西龙舟邀请赛。

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赛场。只见沙溪河两岸人山人海,彩旗飘扬。主席台边有锁呐声,腰鼓声,鼓号声,大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一会儿,市领导入座,我们全体起立,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接着,龙舟邀请赛的代表队入场,有列东队,列西队,莘口队,城关长安队,城关传柑队,徐碧队••••••队员们穿着有大红色的,橘红色的,白色的,深蓝色的••••••的赛服。用地方方言唱着《龙舟歌》:“喜乐欣喜喜乐欢,秀才 欢喜去求官,求得官来凉伞开,回来白马紫金安••••••”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缓缓地划过主席台。

比赛在锣鼓声中进行着,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我们白沙队和列东队进行角逐。只见白沙队龙船上那位老鼓手坐在龙头有节奏的敲打着,20位划桨手毫不畏惧,奋力拼搏,龙船飞速前进。我们拉拉队个个伸长脖子,放开嗓子呐喊:“白沙队,加油!白沙队,加油!”看,他们配合的多默契啊,就连龙舟也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龙舟的身后留下一道道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跳起了芭蕾舞。尾随在后面得列东队,有的刚抬浆,有的已下水,一点儿也不整齐。我想,这就是他们输的原因吧。在一片欢呼声中,白沙队领先列东队足足两条船获得了本次比赛的胜利。我们高兴地欢呼着。

通过这次激烈的龙舟赛,使我懂得了“人心齐,泰山移。独角难行,孤脚难移。”的道理。要学习赛龙舟的精神:奋勇拼搏,积极向上,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关于端午节赛龙舟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我居住的城市是一个风景优美、秀丽的开平市。每当到了六月初五时,我们这个城市就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节日——“端午节”。每到了这一天,我们这个城市就会显得格外的热闹,那个时候,我别提有多兴奋了。

“端午节”这三个字,使我感到非常的疑惑,为什么会有“端午节呢”?“端午节”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于是,我便翻开那本厚厚的历史书,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让我找到了“端午节”的来历。传说我国的一位诗人——屈原,因受不住官僚的压迫,情急之下投河自尽。屈原死后,人们非常想念屈原,为了悼念他,于是人们屈原死的这一天命为“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包粽子,以防鱼儿吃了屈原,也方便屈原吃粽子。后来,人们又设计了“龙船”,在这一天,每一个地方都会举行龙舟赛,警告着小鱼,“海龙王来了”,以便把这些鱼儿都给赶跑。让它们不敢吃屈原,当地人还有赛龙舟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首的习俗。而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

在这一天,我们除了包粽子、吃粽子,还举行了一年一度的龙舟比赛,虽然说悼念屈原这个说法很迷信,但是仍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承继着这中国的传统文化。那一天,我和我的爸爸准备好了所有物品,便千里迢迢的来到潭江桥去看比赛。河面上早有好几艘龙舟,围栏旁早已站满了许许多多的观众,人山人海,我们好不容易才挤出了一个好的位置。不久,那场龙舟赛便拉开了帷幕。

首先出场的是一号龙舟,接着,后面好几艘龙舟也跟着涌了上来,随着裁判员的一声令下,队员们个个都飞快的向前飞去,指导员拼命地打着鼓,为队员们呐喊加油。队员们也拼命地划着双桨,一刻也停不下来,船后面溅起着一阵阵雪白的浪花,而我们也跟着那一艘艘龙舟追去。场面颇为壮观,好不威风,热闹极了。而此时正值炎炎夏日,队员们都很辛苦,豆丁大的汗珠落在了每个人的身上,落在了我们的潭江水上。我静下心来,默默地为队员们呐喊加油。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转眼间,比赛就进入了高潮——快要结束了。我平静的心开始变得紧张起来,心想:到底是谁胜利者呢?一号?二号?三号?……小鸟、小狗、蝴蝶啊……霎时间吸引了过来,看来连它们的心也开始在研究谁是胜利者,也来为我们的选手们打气来了。而队员们疯狂地向前冲去,眼看快要到终点了,围观者们终于憋不住了,大声呐喊:“加油,加油!”我也情不自禁跟着他们喊。比赛接近了尾声了,大家都死死的盯着终点,要看看这场比赛谁才是胜利者,在万分之际,胜利者到了,“呼”!每一个人都松了一口气,比赛终于结束了。胜利者们都围着自己的队员疯狂地跳来跳去的。大家散了,我们随之也跟着散了,我的心渐渐的平复了下来。

那一天,我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那一幕,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因为那不仅仅是一个比赛,还让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节之赛龙舟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吧!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吧——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英文为DragonBoatFestival,又称端阳节、

龙舟节。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的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同时起航,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我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汉族多在每年“端午节”举行,船长一般为20—30米,每艘船上约30名水手。怎么样?端午节龙舟很不赖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节习俗:赛龙舟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中山旅游,刚到中山便看到许许多多的玩具,过了一会儿,就听见那里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我们一看,哦!原来是中山特色的民俗活动——“赛龙舟”。

我看还挺有趣的,就报名参加了。他们说:“赛龙舟”10:00开始,你们先去那边练习练习。我开始还以为挺容易的,没想到那么难。要掌握好方向、几人又要配合好,不能出错,坐在龙舟上,我一个人还摇不动呢!

和爸爸一起才摇动起来。爸爸对掌握龙舟的方向非常熟练。于是,我就对爸爸说:“方向就靠爸爸您把握啦!我就负责叫口号,我说:”我叫“一二一”的时候就全速前进,我叫“三二三”的时候就要倒退哦!练习的时候觉得很熟了。马上工作人员叫“赛龙舟”开始比赛,请选手集合。

到真正比赛的时候才知道“赛龙舟”可不是当场能练会的,在比赛场上非常紧张,一紧张就会出错:“我有时候还叫错口号,爸爸掌握的方向现在也准了,经常从中间跑到旁边撞墙,就这样其于的选手已经超过我们了,在比赛场上,我们渐渐熟悉了这种气氛,现在都已经很少出错了,爸爸自信的叫着:“左边,左边、右边,右边”而我越叫越起劲:“一二一,一二一”全速前进。转眼间超过了许多对手,直冲终点,我们脸上露出笑容,我想;“我们高兴得太早了,有三名选手追上来了,嗖……的有一位超过了我们,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力气了,嗖……的又有第二位超过了我们,我们使出全身力气,最后终于到达目的了。

虽然是第四名,但是我们已经很知足了,要知道一个新手能玩这么好的成绩来已经是不容易了,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赛龙舟作文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我们家乡有赛龙舟的习俗。去年端午节,吃完午饭,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河边看赛龙舟。

比赛开始了,锣鼓声霎时震耳欲聋,随着锣鼓声,运动员们也拼命地喊着:“一二,一二!”他们使出了吃奶的劲,拼命地划着。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一般地向前冲去。河两岸顿时沸腾起来,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加油!加油!”的呐喊声。刹那间,锣声鼓声、划桨声、呐喊声汇成了一首激昂雄浑的曲子。

看到这个场面,我不禁想起了爱国诗人屈原,据说,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屈原不忍心看见楚国人民流离失所,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胸中抱着沉甸甸的大石头跳到汨罗江自尽了。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难以置信,纷纷划着小船去救他,又害怕汨罗江中小鱼伤害屈原的尸骨,所以,楚国人民用小竹筒装满糯米饭菜,希望江中小鱼不要伤害屈原的尸骨而吃楚国人民做的糯米饭菜。故事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赛龙舟宏扬了我们中华民族同心协力、奋力拼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喜欢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咚咚咚!锵锵锵!呼啊呼啊!”你一定认为这是在拆什么东西吧。我告诉你:“NO!这是我们在参加端午节龙舟活动。”什么?你不信?那我就带你去看看吧!我们的比赛地点在福州长乐市三溪村,传说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由于三溪村端午节赛龙舟的比赛历史悠久,比赛还没开始,岸边就已经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了。

我看到这情形,一下子血液沸腾、激动万分,也忽然紧张起来:这是怎样的比赛啊,这么多人这么早就赶来看了?快快开始吧!放眼溪里,已有几艘龙舟开始练习了:有的在练习加速;有的在练习控制方向;有的在练习整齐划一的节奏,还有的在练习怎样增加士气。比赛马上开始了,我们一家三口也穿上救生衣参加了赛龙舟比赛,我们登上了“祥龙号”,哈,我好激动啊——我竟然也能成为一名龙舟赛手,多么光荣啊!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发挥!我们的桨开始跟着手转了起来。哗啦啦!啪!溅起的水花仿佛雨点般落到船上“安家”。我飞快地拿起勺子,手忙脚乱地把这些“入侵者”赶走了,因为爸爸告诉我船上的水会增加重量,减慢船速。

这时,有一艘龙舟赶了上来,大家看见了,手里的桨似风车似地转地更快了,我们的锣更响了、桨更快了、心更齐了,我跟着叔叔大伯们大声地呐喊:“嘿,呦,嘿,呦!”我忽然发现我的`声音竟然也能这么响亮!我们的呐喊声汇成一片,淹没了水花声,和着锣鼓声,响彻长空!听见了吗?那声音是那么振奋人心!在我们齐心协力下,那艘龙舟被我们远远地甩到了后面,就这样,我们使出了看家的本领,吃奶的劲,在这次的龙舟赛上,越划越勇,超过了所有的对手,获得了第一名!虽然满身是水,虽然嗓子喊哑了,虽然手臂都划疼了,但我们,十分开心。这次激烈的龙舟赛,让我真切地懂得了什么叫做团队的合作精神,只要人心会齐,就会显示出无穷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看端午节的赛龙舟很激动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上了三天学,终于回家了!回家的感觉真好!

清晨,我一大早起来,叫醒妈妈,让她带我去看龙舟。吃完早餐,我们就赶紧来到比赛现场。

哇,真多人呀!整个比赛现场人山人海,像一锅沸腾的粥。于是,我们挤进人群里,专心致志地看起来。

“砰”的一声,裁判人员开了枪,参赛的龙舟有支举着黄旗;有一支举着红旗;还有一只举着蓝旗……

首先,举着黄旗的龙舟拼命往前游,后面紧跟着红旗龙舟。红旗龙舟的后面紧跟着蓝旗龙舟。这眼看蓝旗龙舟就要追上来了,红旗龙舟赶紧加快脚步想甩掉它。就这么一来,黄旗龙舟想追上它。于是,他们黄旗龙舟就又赶紧加快速度。一加快速度,他们就开始紧张,一紧张,他们就乱了。这一个划前,那一个划后,这一个划后,那一个划前,乱七八糟。就这们,整支龙舟乱了套。红旗龙舟见状,就更团结,洪声齐叫,在最后关头追上了黄旗龙舟,夺得了冠军。

通过这次比赛,我不仅看到了振奋人心的比赛,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一支团队不团结,即使他们的队员有多么优秀,但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成绩。我想:祖先把赛龙舟的习俗流传下来,为的也就是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我们中国民间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相传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夫、著名爱国诗人屈原。

我们老家过端午节的时候,家家都在门的两旁挂上艾草和菖蒲,用来避邪,小孩子胸前还要挂上染红的咸鸭蛋,戴上用彩色丝线缝制成各种形状的香囊,以求吉祥。

过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南方各地共有习俗,只不过粽子的做法,各地都不相同,有的地方用芭蕉叶包粽子,有的地方用荷叶包粽子,江浙这边有些地方用芦苇叶包粽子,而大多数地方都是用一种专门能用来包粽子的竹叶,这种竹叶除用来包粽子,以前还用来做斗笠和渔舟上的雨篷。粽子的形状也有差异,有些地方做成长方形,像个小枕头,大多数地方都是做成四棱形。我太婆说过,做成四棱形是喻指古代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灵,护佑屈原大夫平安。包粽子除了用上等圆糯米,里面的馅也是不一样的,有枣泥的、豆沙的、咸蛋黄的、肉馅的……我们家包粽子是用肉馅加花生米做的,十分好吃。

每逢端午节,家家还要把屋子打扫干净,洒上雄黄水,防止毒虫兹生。我听爷爷说,过端午节还要喝雄黄酒。由于爷爷曾经看到过一条资料,说喝雄黄酒对人体有害,因此,我们家不再喝雄黄酒了。

过端午节那天,我国南方各地还要举行赛龙舟活动。我们老家江西抚州的风俗是每年农历五月初八,都要在抚河举行一次临近乡村的龙舟大赛,冠、亚军还要颁发奖状和证书,同时还有一些物质奖励呢。

赛龙舟可有意思了,每条船上除了20人左右的桨手和一个舵手外,我们老家龙舟的船头上还要放一面大鼓,船尾放一面大锣,用锣鼓指挥桨手们行动一致,鼓声,锣声“嘭”落桨。因此,划龙舟比赛时,河面上锣鼓喧天,加上两岸观众的呐喊声,真可称得上热闹非凡。我们抚州市临川区的河西乡女子龙舟队,还在国际比赛中得过冠军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赛龙舟的日记400字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大诗的。今年端午节我们全家人去看赛龙舟

这里人山人海,好热闹啊!我们好不容易挤了进去,那种感觉,真像曾师徒过火焰山的感觉,船上的队员们早早做好准备了,蓄势待发。

当裁判员一声令下,各个龙舟队开始出发,红队遥遥领先,将别的队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不久,黄队紧跟上来了,两条龙舟不相上下,后面的蓝、绿队也不甘示弱地紧跟上来了。就在我们觉得冠军肯定是红队时,远远落后的紫队突燃爆发了,以迅雷不及掩耳速度冲上来了,一会儿功夫,竟然从最后一名变成了第一名,夺得了今年赛龙舟的冠军。当紫队的队员捧着冠军之杯的时候,每个队员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看完赛龙舟,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观看龙舟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3048 字

+ 加入清单

春去夏来,大街上丝丝缕缕的粽子飘香,远处若隐若现的鞭炮和锣鼓声,又迎回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

小时候,每到端午来临,母亲及邻居那些阿婶阿姨们便忙碌着包裹粽子。箬竹叶、糯米、绿豆、红豆、花生、肥猪肉??熊熊燃烧的柴火烘烤着黑色的大铁锅,粽子的香味漫漫蒸腾着,缭绕着热闹的老屋庭院,飘逸在幽幽的古巷深处,隐约于雀跃的童声之中,那种情境曾深深地烙在心间,成为一种难以忘怀的端午印记。

随着社会的发展,粽子渐渐变成了四季的食品,淡淡的粽子飘香似乎少了些许端午的味道。现在或许锣鼓喧天的龙舟竞渡更能让人感受到端午的氛围。老家那里虽然没有江河,儿时也只是在母亲娘家的地方目睹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但那种记忆已经烙印于心间,从未能忘怀。长大以后,或许生活的奔波劳碌,慢慢地对这些节日有点淡然。近几年,或因端午节成了法定假期,又或是人们对现代社会发展感到茫然而产生对传统回归的情怀,营造了一种氛围,让人有了思想的空间,这种儿时记忆中的情愫又再萦绕心头。

前些日子,去大学城骑单车,在南亭村见到村民在洗擦刚起出水的龙舟时,就萌发了今年要带儿子去看龙舟的念头。除了满足自己那种怀旧情怀外,或也可趁此机会让儿子亲身感受一下传统文化的氛围。当下,小孩都喜欢沉迷虚拟的世界,对传统文化大多有种冷漠,自己不自觉之中有种或是庸人自扰的情绪。

今年的端午节是一个小黄金周,可以连休三天,观看龙舟盛事正当时。看龙舟的好去处自然是河涌交错的水乡,大学城所处的小谷围及周边的村落就是久负盛名的龙舟之乡,所以,大学城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首选之地。放假前,特地向一位住在小谷围的同事了解了一下周边龙舟的情况,不出所料,在大学城的南亭村和穗石村是最佳的去处。于是乎便决定再游大学城,和儿子一道去凑凑龙舟竞渡的热闹。

是日一到大学城北站,立马租了单车就直奔南亭村,抵达渡口码头还没到十一点。蓝天白云,江风袅袅,但见江湾里停泊着的两艘龙舟已盛装待发,洗擦得油亮油亮的龙舟上竖立着几帐艳丽的罗幔,绣印着村名、姓氏的白底红边的三角旗迎风招展,江边的马路旁停泊着各式车辆,古榕树下一张张餐桌整齐地摆开,铺着桔红色的台布,在树荫之下格外艳丽,一些村民忙碌着准备龙舟饭和迎接来自各村探亲的龙舟,江边聚集着一大群的村民和游人。长者、妇孺坐在大树下的石凳上闲聊,年轻力壮的龙舟手整装待发,小孩江边戏水,游人则环走四周感受这里的风情,熙熙攘攘,一片祥和、欢乐的气氛。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项目,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可以说是端午节中最大的活动项目。赛龙舟,广州人称为“扒龙船”,历史源远流长,并形成很多习俗。据介绍,20世纪30年代前,在四月初八的浴佛节便将去年端午节后沉入涌底的龙船起出,俗谚谓“四月八,龙船随海滑”。30年代以后,逐渐改为五月初一才起出龙船。有一段顺口溜的俗语:“初一龙船起,初二龙船忍,初三初四游各地,初五龙船比,初七初八黄竹岐,初九初十龙船打崩鼻。”反映的就是广州附近端午龙舟的习俗。在整个过程中,初五是赛龙船的高潮,得胜者可获赏全只烧猪与赏银元。初八各乡龙船多集中到市郊黄竹岐进行表演比赛,因那时黄竹岐地方有一座龙母庙,初八为龙母诞。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些习俗也与时俱进,19XX年,广州市政府正式确定五月初五的龙舟活动为龙舟节,以将这种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整个龙舟活动包括:起龙、下海、赛龙和收龙。起龙亦称为祭龙,即是在临近端午时,将埋于河床中的龙舟挖出,擦洗干净、修整重新上彩、点睛,装上龙头龙尾;下海亦称游龙,亦即是将龙舟放下水中划出河面;赛龙即是进行龙舟比赛;收龙,是指比赛结束后,将龙舟沉于福地之中,等来年再起龙,俗称为收龙子。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在宗祠、庙宇中进行各种拜祭等活动,规矩繁多,或各地习俗有所不同。

远处,随着江风隐隐传来阵阵的鞭炮轰隆和锣鼓喧天之声,偶尔还能听到龙舟手们兴奋的吆喝,惹得游人个个翘首以待。等候了一会仍不见附近龙舟的到来,有点急不可耐了,于是向村民询问相关龙舟走亲探访(龙舟拜会)的情况。村民们说端午节前附近村落的龙舟都会互相走亲探访,具体到来的时间很难确定,以

目前听到的锣鼓声,应该是在新造、穗石村一带,估计要过多一两个时辰才能到这里。于是我们急匆匆奔向穗石村,果然村民所言非虚,到达穗石村时,江边码头附近已龙舟云集。龙舟均来自附近村落――土华、小洲、官洲、长洲、深井、仑头、北亭等村,各大姓氏的龙舟帅旗飘扬,一派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景象,热闹非凡。江上龙舟或靠岸小憩,或彼此道贺,或在江中竞渡,相互比划一番,来往穿梭好不热闹。只见在江中比划的龙舟,锣鼓手站在龙舟中部,一声声号子,一锤锤鼓点,有板有眼,时急时舒,桡手们(又称划手)听令而动,挥桡划桨,迅楫齐驰;招子手稳立舟尾,眼观八方,把舵定航,一副胜券在握的智者风范。鞭炮烟雾弥漫,岸边、码头观众如云;鞭炮声、锣鼓声、吆喝声、欢呼声,缭绕江岸,场面之壮观,声势之浩大,气氛之热烈,场面之震撼,令人惊叹。

不经意间已到正午,龙舟仍然陆续有来,大队龙舟一轮欢聚之后,陆续向南亭、市头方向继续行程。这回应该轮到南亭村热闹了,于是我们又骑车折返南亭村渡口。返抵时,这里已经是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南亭村对开的江面上,分布着两个树木葱郁的小岛,显得江面相对狭窄,过往龙舟更靠近岸边;加上江边古榕蔽日,紫荆点缀,葱葱郁郁;不远之处,高架桥如天堑飞越珠江两岸,景色秀美。所以,游人更加喜欢聚集在这里,气氛显得更加浓烈。

龙舟相聚,喜气洋洋,令这个本宁静而弥漫书香气息的大学城多了几分热闹,传统文化的宣扬更令大学城充满生机。现代与传统文化的揉合,都市与乡村的交融,是一种平衡,一种和谐,令这个小岛更加多姿多彩。

然而,在建设大学城之初,这里却因征地、拆迁等问题导致村民与政府发生历时多年的激烈冲突。面对当今社会,有时候总令人产生一种困惑――政府可任由外国的可乐文化、快餐文化??不断对国人的思想观念进行蚕食,乃至我们的教育、传媒自觉不自觉地宣扬“外国的月亮更圆”的谬论。小谷围岛上的原有村落少说也沉积了上千年的历史,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含着千百年沧桑的岁月,说其是岭南历史文化的瑰宝,或当之无愧。为什么当初非要将原住的村落搬迁?直至今日,仅剩的四条村落靠马路边的外围都用高高的铁皮围蔽,难道政府部门认为这些古村落有碍观瞻么?事实上,今日的大学城令游人向往,除了现代化的学府林立之外,引人入胜的岭南古村落文化也是一大原因。对于一些喜欢了解人文风俗、寻古探史的人而言,或许这些传统的古村落文化更令人心动。

龙舟飞渡,粽子飘香。自然而然使人联想起二千多年前那位忧国忧民的大诗人屈原。端午节就是为纪念这位战国时代楚国诗人而诞生。中国唯一一个以纪念一个人而延续了二千多年的节日,可以想象屈原在国人心目中的那种地位是多么崇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胸怀鸿鹄之志的真实写照;“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忧国忧民的心声,是千百年来屈原永生于老百姓心中的情结。端午节,传承着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它向世人所传达的,是一个诗人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高尚风格。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实,历久弥新。它向世人所阐述的,是一个勇士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伟大壮举。两千多年来,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兵荒马乱,无论是刀耕火种的蛮荒社会还是今天科技如日中天的时代,老百姓对屈原的敬仰始终如一,从未改变,这其中的原因是否值得我们的当权者细细思量?

[观看龙舟端午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节观龙舟二谢永仪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阳光小队来到了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观看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刚来到桥边,我们就听到几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放眼望去,道路上车水马龙,桥上、河岸边都挤满了人。我们找到了一块河岸边的空地,坐了下来,等待龙舟比赛开始。

河面上许多龙舟来来往往。每条龙舟的前方都有一个活灵活现的龙头,显得很霸气。最与众不同的,就属那条长长的龙舟了。它的船尾装着一条龙尾巴,船两侧画着橙白相间的龙身,整条船就像一条栩栩如生的巨龙。

每条船的船桨上都画了自己队的标志。人们穿着各种颜色的队服,有红色、绿色、黄色、黑色等等。他们配合默契,有敲锣打鼓鼓舞士气的,有在船尾掌舵的,还有许多人在使劲地划船。他们喊着口号,同心协力,步调一致,船飞快地向前行驶,不一会儿就到达了桥头。

很遗憾,我们并没有看到激烈的龙舟比赛,只是看到了他们的划龙舟表演。但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能亲眼目睹到端午节划龙舟的热闹场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