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永远的星光作文【合集20篇】

浏览

7373

作文

617

永远的牵挂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树环绕,碧波粼粼,炊烟袅袅,小桥人家——这是一个理想中的境界,我永远牵挂的地方——故乡。

车窗外的环境由陌生到熟悉,进而转化为亲切。两旁的景物不断更替,我的心情也跌宕起伏。一想起回家就有一种难以掩饰的激动。随着车子的前进,我童年时美好的记忆也一点点凝聚。由景到人,由人到事,终究化为对故乡的无限眷念。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是一个长方形,小时候,我就沿着它的边缘爬呀爬,最后长成了一个少女。外婆家住在长方形的角上,其他的边上都住着亲戚,最北的那条边上住着大爷和大婆。小时候这里几乎是我最爱的“旅游胜地”。我喜欢缠着大爷让他给我讲好多故事,每当他困时,就找个借口打发我走,他总说:“不好意思啊,我的故事掉到田里了,蚂蚁们说要拿它盖一个五彩的房子。”于是,我信了,就真的上田里去找。我仔细找了一个下午,却毫无踪影。我很聪明,得到一个结论——大爷是一个既可爱又狡猾的老头。至于大婆呢,她胖胖的,说话声音尖尖的,乡里人有什么新消息,她总像个大喇叭似的把消息传给每一个邻居。总之,她也是个有趣的老太太。我每次串门,她就将我放在腿上,说当年是如何如何看着我从一只一寸长的“小老鼠”长成半个人的。我不服气。第一,凭什么英勇的我小时候是只小老鼠?第二,凭什么我只算半个人?于是我就挠她痒痒,她最怕痒,我总要挠到她笑得打嗝才收手。

我还是一个好动分子,一到种菜时节,田园里也有我跳跃的身影。玩累了,就戴上外婆为我用树枝编的草帽,一边儿凉快去了。不大一会儿,我又回来了。“外婆,外婆,这儿有满汉全席”。我一脸发现新大陆似的欣喜。外婆笑着说:“孩子,饿了吧?回去给你做好吃的。”“哎呀!不是!”我急得跳起来,蹦到小土丘上,大声说:“你们看,那边的山,圆圆的,还包着一大片绿树林。绿树林是酥肉皮,那些山就是超大块儿的酥肉。”我得意地说。“有道理啊!”邻居都夸我有想象力。我又接着说:“山下有条长满青苔的小河,那是一碗海鲜汤。再看那片树林,那是一盘炒青菜。到了冬天,树木都没有了叶子,光秃秃的,只有些树梢,所以那是份泡凤爪。”“那我们呢?”有人问。“当然是厨师了,而我是吃饭的人。”于是,田园上又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

下车了,依然是旧时的光景。我看着那有着黄色木栏杆的小木楼,看着一直延伸的小路,高喊一声:“我回来了!”我一路奔回家门,外婆惊喜地搂着我说:“可把你盼回来了!”我轻轻把头放在外婆腿上说:“当然了,这是我永远牵挂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香港星光大道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港澳游的第三天上午,我们去游星光大道

来到星光大道,我看到了一条维多利亚港边的大道上镶嵌着许多长方形边框,里面有一个大五角星,用中文和英文刻着一个电影明星的名字,五角星的一边还有这位明星的手掌印呢。每走几步,就出现一个这样的长方形。张曼玉、成龙、林青霞……我看到了许多电影明星的名字。

走着走着,我看见了李小龙的雕像。爸爸告诉我:“李小龙是一个世纪明星。”我仔细瞧了瞧,发现他做着一个打斗的动作,手臂上的肌肉非常发达,怪不得是一个动作片明星。

我又继续走,发现了几辆奇形怪状的车,大概是拍动画片用的吧。不知不觉地来到了“香港电影里程碑”旁边,只见五块红色的碑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字,顶上各有一颗大大的五角星。爸爸告诉我:“这里写着香港电影的发展历史。”

我又向前走着,见到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女神的雕像,她身穿电影胶片,左手拿着宝灯。

星光大道有这么多的电影明星,我希望将来也能成为一个明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永远的微笑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纯洁的一面,那就是笑。有人露出乐观自信的微笑,有人露出是成功的微笑。但我妈妈的笑不是自信成功的微笑,而是带着爱、鼓励和无私一起到永远的微笑。

每当妈妈用甜美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时,我便会感觉妈妈心窝里蜜一样的幸福。

坐在饭桌前,妈妈她总会用那双略显粗糙的手为我做好美味可口的饭菜,看着我吃的津津有味的样子,妈妈总是一口不动地看着我默默的笑!

我至今记得,我四五岁时,家里贫困,一到冬天,全家人的脚被冻得又红又肿,妈妈也没多少钱买鞋。就拿着一些棉布厚鞋底,妈妈一只手拿着布和鞋底,另一只手拿着又细又长的针吃力的缝。我尚未董事,问:妈妈你干什么呢?妈妈她微微一笑,摸着我的头:孩子,我在做鞋呢,可别冻着你们姐俩。于是,我便睡着了。

在寒冷的夜里,我经常又哭又闹,但我那热乎乎的小手摸到了妈妈的怀抱,很快就睡着了。当我睡醒时,大吃一惊,妈妈用许多的小被子盖住了我们姐俩,怕我们冻着。而自己还在缝这棉鞋,虽然那是她的双手一冻得赤红,劳累的样子浮在脸上,但凌我欣慰的是,妈妈对着我还是露出一丝温暖人心的笑意。

妈妈用一个微笑代表了一切,但随着时光渐渐地流逝,那微笑可能会越来越少,但那丝微笑会刻进我的心里,绝不忘记,陪伴我到永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星光也灿烂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人都是一颗星,灿烂的星,黯然的星。你照亮了我,影响了她,感染了整个星空,使黑夜不再黑暗,使夜空更加灿烂。

十月的气息渐渐袭来。天气一天天转凉,连绵的小雨彻夜未停,泥土的芳香夹杂着人们的欢声笑语,然而一声声孩童的抽泣若隐若现……

循声而去,只见一个衣服布满灰尘,满身血迹的小男孩,大概只有七八岁,独自一人蜷缩角落,半个硬的掉皮的馒头在他那又脏又破的手中,显得格外刺眼。然而,无人问及,人们只有匆忙的脚步,没有人愿意为互不相干的人停下步伐。雨,静静地落下,滴打在地下。泪,缓缓地流着,流进了谁的心房?

第一个大叔,只是路过,脚步匆匆忙忙,没有停留。

第二个阿姨,低头玩手机,身边的一切,忽之而去,路过。

又一位是位大姐姐光鲜的外表,洁净的衣服,生怕被他染脏,匆匆跑过。

第四位,第五位,多少人都仅仅只是路过,只是路过……

终于,一位毫不起眼的环卫工奶奶,毫不犹豫,尽管一条腿一拐一拐的,可用尽自己最大力冲上去,那双苍老的双手拿起手绢为孩子擦脸,在口袋里拿出她的辛苦钱,用卫生纸包的严严实实,为他买东西吃,了解之后,老奶奶拉起他手,为她披上外套,一点一点消失在朦胧的夜色里,那对背影格外清晰,那点点的行为格外感人,那微小却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太多人。

她就像一颗星,虽然光芒没有太阳那样耀眼,但仍肯发出自己最大的光芒,去为他人带来光芒,她如此灿烂地照亮了我,同样感染了太多太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永远的怀念郭永怀征文

全文共 2772 字

+ 加入清单

郭永怀(1909-1968),应用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唯一的烈士。2009年适值郭永怀先生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记述二三事,表达对这位杰出爱国科学家的深深怀念和敬意。

科学救国

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县西滩郭家村。1929年进入南开大学预科。1931年7月,升入南开大学物理系。1933年~1935年在北大物理系就读。抗战爆发后他辗转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半工半读。国难当头,坚定了郭永怀科学救国的信念,他认为要使国家强盛起来,首先要发展军事科学技术,发展航空事业。为此,他放弃了专修光学的夙愿,改学航空工程。

1940年9月,郭永怀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师从辛格(J. L. Synge)教授,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他出色的工作得到导师的赞赏。1941年5月,郭永怀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在著名力学家冯·卡门的指导下从事跨声速流动的不连续解研究,以优秀成绩获得博士学位。那段时间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工作、学习的中国人还有钱学森、林家翘、钱伟长等。

1946年,郭永怀受聘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此后的10年是他科研的黄金时期,他对跨声速理论与粘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人类突破声障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发展了Poincare,Lighthill的变形参数与变形坐标法,为此,钱学森于1956年将这一方法命名为PLK方法。郭永怀因在跨声速与应用数学方面的两项重大成果而扬名世界。1955年7月,他被晋升为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

郭永怀是怀着科学救国的愿望漂洋过海的。受聘于康奈尔大学时,他就向校方表示:“我来贵校是暂时的,将来在适当的时候就要离开”;在是否申请接触机密资料的表格栏中填了“不”;对于让他申请加入美国籍的来信,一概置之不理。他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参加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康奈尔分会,经常和大家热烈地讨论祖国的未来。

1956年11月,郭永怀毅然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回到了阔别16年的祖国。

冷静、严肃的科学态度

回国后,郭永怀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领导国内的力学与国防科研上。他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部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力学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合办的工程力学研究班班主任、二机部九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等职。他参与制定了我国力学学科的发展规划,倡导开展新兴力学学科的研究。他对我国的国防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参加了许多重大的工程和项目。他还参与组织、领导中国科学院的人造卫星本体设计,参与地空导弹的研制。

对待学术,他一向严肃认真。1957年,经国务院批准,高等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合作在清华大学创办工程力学研究班,先后办了三届,学员300多人,他们成为我国首批力学科研和教学方面的骨干。郭永怀和钱伟长组织并领导力学研究班的工作。郭永怀在1958年、1959年还曾担任班主任,并亲自讲授《流体力学概论》。张涵信(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第一届学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回忆:“彬彬有礼的郭永怀先生,对力学工作十分严肃认真。他甚至连Supersonic是翻译成超声速还是超音速,Euler的名字为什么翻译成欧拉等都讲究。他主张读经典著作,他说这Prandtl的时代是流体力学的丰收期。Prandtl本人是个大权威,有学识有经验,书写得全面深刻,因此应该学习他的‘流体力学概论’。”

郭永怀为人朴实正直,在政治运动频繁的年代,他尊重科学,勇于讲真话。 1958年1月,郭永怀出任《力学学报》主编。1957年,钱伟长被打成右派。郭永怀了解钱伟长的学术功力,仍然请他任编委。一次,一位知名教授向学报投稿,钱伟长发现其论文中竟有51个基本错误,提出不宜发表。那位教授向编委会提出“左派教授的文章不许右派教授审查”,对此郭永怀不屑一顾,他说:“我们相信钱伟长的意见是正确的,这和左、右无关。”

1958年,教育界开展 “教育革命”,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运动中也出现了“左”倾倾向。有些人通过向空中扔十字架用库达—儒可夫斯基定理不好解释,就认为这个定理不对了;通过观察荷叶上的水滴可自由运动,就说NS方程的边界条件是不对的;通过当时设计部门说,飞机的阻力现在还不能用边界层理论算,就认为边界层理论没用。他们请来郭永怀,想让他赞同这些“新发现”,不料郭永怀说:“我常想,一个新发现,要推翻什么东西,应该有以下工作。第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你们说的问题,没有经过慎重的思考,只看到了表皮现象,就做结论。第二,要有真正的胆识,敢于做研究。你们对荷叶是很有胆量,但不是科学的胆识。第三,要有毅力,可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要有非搞清楚不算完的毅力,你们不是这样,是凭一时的热情冲动。”

火一样的献身精神

新中国的核科技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7年初,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约见钱学森,让他推荐工程力学方面的技术负责人人选,钱学森毫不迟疑地说:“我看郭永怀完全可以胜任!他学术上造诣很深,而且作风正派,工作扎实。”1960年5月郭永怀来到九院,投入核武器研制事业中,对内爆过程、结构设计、气动外形、环境试验等许多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指导。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望着蘑菇云冉冉升起,郭永怀忘却了多年的紧张、疲劳,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为新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他贡献了全部心血。他经常亲临西北核基地进行试验。当时国内航线大都是苏制的中小型客机,既不舒适也不安全。为了节省时间,他总是乘坐飞机,尤其选择夜航,他说:“乘飞机节约时间,夜航打个盹就到了,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

1968年10月,郭永怀赴西北核试验基地进行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发射试验工作。12月5日,在返回北京汇报时,飞机在着陆前失事。悲痛的人们找到郭永怀的遗体,发现他和警卫员两人搂在一起将公文包紧紧抱在胸前,包中的机密材料完好无损。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到的还是祖国的利益。1968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钱学森曾深情地说:“郭永怀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应用力学家,他把力学理论和火热的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了。其实这也不只是应用力学的特点,也是一切技术科学所共有的,一方面是精深的理论,一方面是火样的斗争,是冷与热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没有胆小鬼的藏身处,也没有私心重的活动地。这里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献身精神。”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追授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对他的缅怀日益深切,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卓越贡献,不会忘记他为国家富强、科学进步而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梦想之路,星光闪烁作文900字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仰望星空,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装饰着点点星芒,每一颗都炫丽缤纷,神秘莫测的织女星,变化多端的天狼星,耿直本分的北斗星,都有属于它们独特的色彩,让人不由自主追随崇拜。

天上的星浩如烟海,是夜间的王者,而我们的‘星”也各有特色,或沧桑,或优雅,或温柔,他们也许没有爆表的颜值,没有优美的音色,但,又有什么关系,没有人一出生就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王者,他们之所以成为突破天际的“星”是因为他们付出了加倍的努力。

著名歌星和演员韩庚,他拥有数以千万的粉丝,但又有谁了解他英俊的外貌和出色的演技下隐藏的辛酸,他曾义无返顾的只身前往韩国,练舞练到手骨折也不知道,两个月后去医院,却发现骨头已经自己长好了,他曾因为国籍问题刚出道就几乎被封杀,经历了如同地狱般的8个月的空窗期,处于这人生的低谷,他没有放弃梦想,最终,他依靠自己永不言败的意志,在娱乐圈周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谁能否定他流出的汗水,付出的努力,谁又能说明星只是靠样貌吸引别人的?这样的例子如苍茫沙漠里的一粒孤沙,数不胜数。

当红人气小生鹿晗,他在2010年因为清秀的外貌被星探看中,成为了SM公司旗下的练习生,练习生,就好比过去的学徒,学得好,自然留下,等待机会。学得不好,就会被扫地出门。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喜爱的音乐。他戒了烟酒,每天集中训练10个小时,而且不能看球赛,玩网游。为了保持身材吃得少之又少。经历了一年半的学习训练后,凤凰终于涅槃,铸就了闪光的自己,面对今天这一切,鹿晗说:’没有遍体鳞伤,哪能活的漂亮“。

他们之所以闪亮,是因为无时无刻都在追逐梦想,追逐未来,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逐梦代言人。

因为有了他们,漆黑的夜空中有了斑斓色彩。因为有了他们,迷茫在人生道路上的人找到了方向。因为有了他们,使人间处处充满了传奇。

追星,追的是我们的梦想。追的是我们花样年华,追的是我们的青春岁月,时光不老,但岁月流逝。经过时间的磨砺,我们终将脱掉稚气,追逐梦想。

星舞耀满天,辉煌灿烂、逐梦苦与甜,忆苦思甜。追星与逐梦,本在不同轨迹,却因为我们所重合。谁也猜不出未来在我们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发生什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反对追星。青春这段路途,需要鲜花装饰,也需要陪伴。岁月静好,心里有了目标,才不会那么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西顿动物记——永远的领袖银斑》读后感

全文共 1660 字

+ 加入清单

《西顿动物记3·永远领袖银斑》中银斑为了保护同伴,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乌鸦群中的每只乌鸦都不会忘记首领银斑,它就像一颗明星,永远闪耀在同伴们的心中。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整理提供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西顿动物记——永远的领袖银斑》读后感一

银斑是乌鸦群中当之无愧的领袖,年轻的蓝眼睛说:“有一天我也会成为银斑。”他的话立刻遭到其他乌鸦的嘲笑,棕眼睛站出来说:“有梦想的是一件好事。”棕眼睛又告诉蓝眼睛说:“这一切都是首领的嘱咐。”

银斑带领鸦群筑巢,指导蓝眼睛怎样飞行,怎样对付老鹰,怎样躲避人类的枪。

春天到了,银斑为新生的乌鸦开设露天学校,培养蓝眼睛和棕眼睛成为优秀的助手。蓝眼睛知道自己的成就,离不开银斑的精心培育。

一天的夜里,银斑听到了从远处传来猫头鹰可怕的叫声,他深知猫头鹰的厉害,每天夜里为鸦群站岗放哨,几个不眠之夜后,银斑病了,他向蓝眼睛和棕细述了有关猫头鹰的情况后说:“我老了,以后鸦群要靠你们了,如果你们成为首领,一定要关心大家,遇事多思考。”

银斑在一个夜晚担任警戒的任务,猫头鹰抓住了它,本来他可以引着猫头鹰飞到鸦群的聚居点呼叫获救,但它宁肯牺牲生命也不愿将大家置于危险之中。

读了《永远的领袖银斑》后,让我明白了领袖的职责:领袖是带头人,要大智大勇,引领大家走向幸福的道路;领袖是导师,他善于培养接班人,让团队后继有人;领袖是无私的,在生死时首先想到的是集体的利益;领袖是守护神,无时无刻保护着团体的安全。

我不是领袖也许永远成不了领袖,但我应该像蓝眼睛一样有着当领袖的梦想,为当领袖而努力奋斗。我应该尊敬领袖、尊敬师长,以他们作为榜样。

读了《永远的领袖银斑》后,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人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为了千千万万的人而活着,人总会有一死,为千千万万的人而努力而奋斗,而死的人,将像一颗明星,永远闪耀在千千万万的心中。

我现在还很年轻,我要珍惜时间,像蓝眼睛一样勤奋好学,才能长大后为人类做贡献,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西顿动物记——永远的领袖银斑》读后感二

《永远的领袖银斑》这本书是西顿动物记中的一本。

这本书是讲一群乌鸦的故事。有一只乌鸦来到了首领银斑的队伍,因为这只乌鸦还比较年轻,所以同们们给它取了一个外号——蓝眼睛。

蓝眼睛在棕眼睛和银斑的帮助下,学习到了可靠的飞行技术和枪的危险,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成员,也成为了一名辅导员。

但银斑为了保护整个乌鸦群告诉了猫头鹰它自己就是首领银斑,银斑就被猫头鹰吃掉了。蓝眼睛也就继承了首领银斑的职位。

我在这个故事中知道了要为别人着想,不能只为自己着想,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让你活在别人心中。而且作为一个领袖,必须要有知识和责任心。

年轻时的乌鸦是蓝色的眼睛,再在一些就变成棕色的眼睛,等到完全老了就变成黑色的眼睛,这可是一个小知识哟。

《西顿动物记——永远的领袖银斑》读后感三

《永远的领袖银斑》是西顿动物小说系列的其中一本。

“银斑”是乌鸦群里大名鼎鼎的首领。它作为领袖,不像别人一样趾高气昂,对居民们不管不顾,只知行使权力。它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它有超凡的智慧、非凡的勇气,有着丰富的生存经验和很强的御敌本领。首领银斑在夜晚总是不睡觉,保护大家的安全;每当遇到险情时,它都是冲在最前面,最后为了保护乌鸦群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它是当之无愧的好领袖!

除了是个好领袖,银斑还是一个好老师。只要是它教过的学生都很优秀,因为它对它们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虽然一开始,很多乌鸦都会抱怨辛苦,可它们获得的这些本领可以让它们中的一些成为首领。“蓝眼睛”就是其中一只勤奋而努力的乌鸦,它特别肯吃苦,因此受到首领的赏识,经过严格的训练,一路坚持下来的“蓝眼睛”感到自己离当初的梦想越来越近了,而看到银斑首领满意的微笑,“蓝眼睛”感到了一种由衷的骄傲。我们的学习不也是应该如此吗?

银斑的去世让我无限伤感,但它全心全意的付出也让它赢得了所有乌鸦的尊重,尽管不在人间,但大家还是会永远记住它。我们平时做事时也应该学习这种精神,执着、严谨,不计得失,只要我们做到了,也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永远的雷锋600字作文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已经50多年了,可50多年来活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那位年轻可爱的战士,他一生度过的日子却只有22岁。50多年来,每一代少年、青年心中的雷锋,都有着同样一张年轻的脸;雷锋,无声地帮助我们明白:人应该怎样生活;雷锋,给我们人生的早晨,添过了一抹温暖的颜色。

学习雷锋,纪念雷锋,50多年来从没间断。这,就是雷锋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持久的生命力;这,就是几十年来在中国人民心中长久珍存的一个真善美的人格理想;这,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50多年来,我们经历了多少事,我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经历了多少变化。但是,我们心中的雷锋没有变。这是因为:我们心中对人的美好道德情操的基本标准没有变,我们对好人的渴求没有变。

美好的情操和美好的事业是不会止于个体范围的。在今天,我们不只需要一人雷锋,一个美好的人格形象。我们还需要一种规模化、社会化的公益服务形式。

我们需要雷锋,也需要青年志愿者,我们不仅需要永远铭记英雄典范,也需要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无声奉献。从雷锋到志愿者,从计划经济的社会生活到市场经济的社会生活,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是不同的,但人们对社会公民道德标准、对民族精神的渴求是永远不变的。

我们怀念雷锋,因为我们在追求更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未来,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民族精神。

同学们,就让我们学习雷锋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让千千万万个小雷锋涌现在中国的大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永远的风景作文500字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有永远存在的风景吗?不过他存在于人们的心中。——题记

有的人认为那些名胜古迹可以成为永远的风景,也有人认为那些大好河山可以成为永远的风景,而我认为马路边一辆辆的收割机才能被你称为永远的风景。

其他又来了,又到了收稻子的时节马路两边又出现了一辆辆载着收割机的卡车,我也不知道这些人姓甚名谁,就暂且称他们为稻客吧!

每年的这个时候,他们都会准时出现在我们这个地方,听我爸爸说:这些人白天出来收割,晚上就睡在那些冰冷的大卡车上,我当时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我也只知道我家附近开收割机也有一户人家,家中也就一个老人一个小孩而已。

这些稻客因为水稻富,也因为水稻苦,他们需要驾着车在全国范围内游走,甚至一年也只能回几次家,为了维持他们的家庭,他们不得不抛弃安逸的生活,离开自己的家乡和儿女。

我也曾经仔细观察过他们,他们总是一人在前车,一人在后面跑,他们肯定是一对夫妻。

这些麦客四处奔波,不是为了多少钱,恐怕只是为了自己家人。

天快结束了,他们也离开了,我想着,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全黄的稻田旁停着计量不时机,上面的人在马路边吃着午饭,不时还传来几声爽朗的笑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永远的中国文化知识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科技交往日趋频繁不同文化也在不停地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中国文化带着五千年的韵味走向世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所认同,中国的饮食、服装节日文化开始遍布全球,而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文化消费市场”,也给中国传统在本地带来了冲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过洋节,过洋味儿生活,却淡忘了一些中国传统。

2005年11月14日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告终,这实在是中国传统的彷徨,自此许多人开始担忧:中国文化是否开始丧失活力?中国青少年淡忘民族文化,中国像是被这个世界同化了似的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在世界的舞台上,我们越来越多地为自己的身份而焦虑不安。

但我们也应认识到:中国文化早已作为一种精神刻在了没一个中国人骨子里,永不磨灭!传统的彷徨绝不是文化的失落。我们应对自己有信心,对中国文化有信心。这种千年积淀早已被狠狠的敲进我们的骨髓里,融进了我们的灵魂中,化作我们的血肉,并不断地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支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就像古代君子所追求的“忠义诚信”,只不过换了个说法,化作了广泛的道德和内心的品格。这绝不是一两句时尚评论、一两卷美国胶卷就能掩盖的。其实,在每一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份深深的中国情结,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自觉地继承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中国文化在我们幼时就深深地植根在我们心中。

同时,中国文化在不停地发展,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自己新的内涵。其实,我们看到的中国文化发展历程就是表达形式、表达技巧不断进步的过程。随着岁月的流走,随着朝代的更迭,我们也有了自己富有历史层累性的中国文化之路。像文学形式从诗经到律诗再到词到曲。这是什么?这是一种进步,一种时尚!

我们追求时尚、追求个性、寻求突破。这本身就是对中国文化进步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在新的时代我们有新的表达方式、新的时尚新的富有个性的中国文化!

我们可以看到,像我们所熟悉的周杰伦,他做为一个天才歌手,一个时尚名人。在音乐方面,他应当可以代表一种时尚潮流。于是,我们听到许多带有中国韵味的曲调,如青花瓷,兰亭序等诸多歌曲。这样的歌曲恰恰是对古老中国诗词歌赋的继承、延续,是这种略显忧伤却沁人心脾的悠扬曲调的千年跨越。这些流行歌儿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是清雅的江南小城,是隽秀的行书。这些不就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吗?这就是中国人永远的精神故乡。

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中国文化的延伸,中国文化把世界织成锦缎,上面绣着中国古老而富有中国特色的图腾!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以及其本身的发展,都应使我们欣喜。我们都为身为一个中国人,拥有这样的文化而自豪!

当然,民族文化绝不是落后的文化,而是值得我们骄傲和传承的文化精髓。中国文化知识之所以能传承千年而永不中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文化具有历史的层累性这就像岩层一样,下面的岩石的沉积,为上层岩石的形成孕育土壤。只有珍视并保护中国古老且优秀的文化,才能保证中国文化生生不息,吐纳白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永远的六十二班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座美丽、漂亮的小学,这是一所有着古老历史,却不断创新开拓的小学。我是一名少先队员,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

桌子上,日历一页页翻过,仔细一算,四十八天后,幸福、快乐的小学生活即将用过去式描述,美丽、古老的的小学我们就要说“再见”!

记得一年级,六岁的我开始了小学生活。第一天去报到,妈妈由于有急事,把我送到一年级新班便走了。我孤零零地站在一边,看着其他家长对孩子说这说那,在这陌生的地方、听着陌生的话语,各种陌生的面孔,使我恐惧感增加,泪水涌出,“哇……”

记得一年级的时候,中午我跟着老师在学校食堂吃饭,食堂的一段过道黑乎乎的。“呀!脚怎么那么疼,一定是鞋里进了石子儿,哎,到了宿舍再弄吧!”我心想。疼,我便踮起脚尖走。到了宿舍,一看鞋里没有石子儿,而我那雪白的袜子上却有一片红色的“血!”我吓坏了,穿上拖鞋,小心翼翼的踮着脚去找阿姨,宿舍阿姨拿起我手中的小布鞋,告诉我上面有块碎玻璃,还帮我拔了出来。

一会儿,班主任老师便赶了过来。温柔、亲切的问我“疼不疼啊”?老师帮我揉了揉脚,又二话不说的背上我直奔附近的医院,花钱抹药,还给我买了双新袜子。

老师对我的关怀如创可贴,变的我眼中没有泪,心中却还滋生出甜蜜的感觉。

同学之间那真诚的友谊同样快乐、难忘。

一个秋末,嗖嗖的风,不禁使人有了寒意。这天并不是休息日,而我却因病在家。

傍晚,我突然想起作业,正准备打电话问同学,却听见一阵敲门声。于是我立刻跑去开门。只见小鹿举着一根糖葫芦,进屋把她专门给我抄的作业递给我。又为我补了补课,讲了些题。

等小鹿走后,我看了作业,却发现上面“祝你早日康复”的祝福。

小鹿为朋友着想,做事也真细致呀!同学的关爱如糖葫芦,甜甜的微笑,真诚的做事,细细的照顾!

我和我的老师、同学共同度过了这幸福、快乐、难忘的小学生活。过了六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六个有欢笑有汗水的运动会。每个人都是那么熟悉,每个笑声都是那么意味深长,都都写出了我们那快乐的小学生活!熟悉的身影,熟悉的话语,熟悉的歌声,我们的小学生活,永远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永远的辛亥革命高中优秀作文

全文共 3038 字

+ 加入清单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2000多年封建统治制度并掀开民主共和的新纪元篇章,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意义重大,它的爆发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此中国,这个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国家,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泱泱大国,永远的甩掉了封建社会的帽子。辛亥革命从思想上解放的人数之多,影响之广泛,无论在哪一个国家,哪一场革命,都是无法相比的,它对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辛亥革命对内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帝国主义在华统治的牢固根基至此开始瓦解。

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实质上,这都预示着一个崭新的中国力量即将诞生,尽管由于当时的形式或许这种新生力量的诞生还需要很长的道路要走,但它诞生和前进的方向将无法阻挡!

辛亥革命对国外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它的直接和间接推动下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首先从政治角度看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爆,中国长期的闭关自守终于被迫划上句号。国内部分官员及知识分子开始明白,不变革便不足以应对中国所面临的千载未逢的挑战。之后的洋务运动,是一场由清室自发的改革。其重点为改良生产技术,透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试图以兴办工商业来加强中国的国力。然而中国在甲午战争的失败,显示只限于器物层面的洋务运动,并未能根本改变中国自北宋以来重文轻武的观念,

自公车上书以后,在知识分子中普遍出现要求更深层的改革。当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物成为维新派,主张在体制内的改良,提倡效法日本及俄国,在皇权之下大幅改变政治及社会制度。维新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但是进行103天以后,因清室内保守势力发动政变而告流产。部分维新人物流亡海外后,主张继续维持皇室;实行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将政治实权逐渐交出至民选政府,主张这种变革方法的当时被称为“保皇党”或“立宪派”。

之后推动的第三次大型改革,目的在使大清帝国成为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清政府废除军机处,发布内阁官制与任命总理、诸大臣。成员名单中过半数为清宗室(皇族)与满人,被讥嘲为「皇族内阁」。立宪派、舆论对此多感失望,甚至引起不满,认为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宪政,乃逐渐同情、倾向革命。清政府垮台,中华民国就此诞生。在推翻清朝的斗争中,革命党人曾经先后发动十次武装起义,屡次失败,而又能屡次重起,海外华侨的大量经济支援,实在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海外华侨在推翻清朝的革命斗争中的作用,孙中山曾经用这样一句言语表达:华侨是革命之母。

其次在文化方面,长期以来的满汉种族问题,在清初的文字狱和剃发易服制度的压制影响之下,到了清中叶的思想中,已经几乎不成问题。绝大多数的汉人对于统治者为满人一事已不甚在意。但随著清朝统治的日渐衰弱,首先在太平天国革命中,汉满问题开始再度抬头。排满思想更是再度大兴。明末遗老的著作成为当时人的重要思想资源。例如原本并不著名的王夫之的著作在清末重新被发现,成为当时知识分子们的重要读物。许多革命人士更是藉反清复明思潮来鼓吹革命,最著名的反清宣传著作有邹容的《革命军》等,对于年轻的革命参与者们造成很大的影响。虽然一些革命家如孙中山在种族革命之外,所强调的是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但清末革命最主要源动力仍是排满反满的思潮。推翻满清后,口号也迅速地从「打倒鞑虏」改为「五族共和」,以求统一分崩离析的中国。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作为史学术语,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中国因爆发义和团事件,导致八国联军入侵,朝廷内部顽固保守势力也受到严重打击,在改革势力的呼吁下,慈禧同意开始推行康梁在戊戌变法中所提出的改革方案,是为清末新政。其中影响最大的政策,是清政府废除了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经有6万多所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后,大量以参加科举谋求官职的传统文人失去了出路。

此外,清政府于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即立宪运动。其后各省选出了以地方士绅为主要成分的谘议局代表,这些各省的实权人物,要求清政府加速推行制宪,成立责任内阁,但屡为清政府所阻。这些都成了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锁!

辛亥革命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它的影响和意义的深远,在革命中所表现出来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和爱情事迹,不得不让人人对革命者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牺牲精神肃然起敬,这其中的佼佼者,当然是革命的先驱和开拓者孙中山和黄兴,作为同盟会的创立者,孙中山对中国封建社会社会的弊病是痛心疾首,年轻时,依然弃医从文,致力于社会的变革,曾经多次流亡海外的孙中山对革命的信念从未动摇过,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当然,革命就意味着“流血”,意味着“牺牲”,但能为伟大的革命追求献身又是多么的有意义!这不正是伟大的革命先驱所向往的么?革命需要百折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不正是伟大革命先驱的所追求的么?

提到孙中山,令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宋庆龄了,这位曾出身名门的巾帼英豪,为了革命事业,为了革命梦想,毅然放弃舒适的生活,不舍不弃的跟随孙中山,不错这是爱情,可歌可泣的革命爱情,但它也早已超出了爱情的界限,她把爱情不仅仅给了孙中山,更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给了这场令中国历史发生转折的革命事业。

黄兴,曾受孙中山委派,到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广州新军起义。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召集“庇能会议”,议决倾全党人力物力,在广州再举。1911年初在香港成立领导起义的总机关统筹部,黄兴任部长。于4月27日(三月二十九)发动黄花岗起义,他率敢死队百余人猛攻两广总督衙门,许多革命党人英勇牺牲,黄兴右手受伤,断去两指。起义失败后,他在香港养伤,支持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于28日赶到武汉,被任命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率民军在汉阳前线与清军奋战二十余日。11月27日汉阳失陷后,转赴上海。南京光复后,独立各省代表会议先举他为大元帅,后改为副元帅代行大元帅职权,他均未赴任。短短的叙述,足以彰现黄兴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更显示了他为革命献身的意志。革命并不是为一己私利,革命是为劳苦大众谋幸福,革命是为苦难中国谋出路。革命是为人类的发展清除障碍,革命在革命者眼中,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字眼,而是一个“艰辛”与“坚信”相结合的整体!

辛亥革命,已随时间的推移与我们远去,明年将是辛亥革命的百年圣诞,历史虽已远去,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地位绝对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淡,那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也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时刻铭记,也许再过几十年、几百年我们的后代会象我们一样铭记它,改变中国历史的辛亥革命,永远的辛亥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面孔撑场,星光黯淡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几部台庆剧有黄秋生、汤镇业和黎耀祥、欧阳震华等老面孔撑场,而TVB当红的小生花旦却多数缺席,大合照最中间站的已经是近两年才熬出头的二线小生陈展鹏和备受力捧的港姐小花陈凯琳,而此前传过“不获续约”风波的欧阳震华则站在侧边。虽然有指今年艺人排位是按剧组来分的,但依然可见星光大不如前。有网友就评论说:“曾经每年都盼着看亮灯、台庆晚会和颁奖,现在真是面目全非。”还有人表示看到欧阳震华就好感慨,“到最后结束他依然笑哈哈,依然好卖力搞气氛,之前无线还说有需要再找他,但其实今年过了一大半都未有一部戏值得回味,能演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永远的黔娄子作文900字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岩壁斜倚,松柏垂荫,山花烂漫,清泉飞瀑。不过是几尺的山洞,却盘卧着你这令老子感叹,孔圣侧目的人中之龙。你静谧在无拘的山野,饱吟着“阴阳有感,天人合一”的旷达诗经。寒风凛冽,吹不动你坚定的攫取之心;烈日炎炎,燃不尽你涓涓的隽永潮思;环堵萧然,动不了你淡雅的高洁之志。

你,黔娄子,在战火纷飞的战国,群雄争霸、神州割据的动乱年代,在你面前屹立着家徒四壁、箪瓢篓空的巍峨高山,横亘着荆棘弥途的“究天人,通古今”之路。你淡淡一笑,那么云淡风轻,那笑里含着采薇而食的惬意;那笑里含着白鹭青天的高远;那笑里含着萋萋芳草的清新隽永。

于是四篇着定,《黔娄子》震世,学子们奉它为圭臬;国君卿相奉它为治国安邦之道;名家奉它为传世经典。于是你在出乎意料间高大,又于情理之中不朽。

可你还是浅浅一笑,英眉舒卷,拂袖而去。鲁共公欲拜你为宰相,你扶须而笑,你的心容不下铜臭权贵;齐威王诚请你为国卿,你轻轻摇头,你的性情走不进尔虞我诈。你蓦然远去,惟余下一个背影给世人,俨然间,我看到那背影里竟闪烁着梅花的傲骨,兰花的坚贞。

施良娣为你褪去罗绮,走出显赫,洗尽铅华,插上荆钗。你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携着那清风与蝴蝶漫步在田园小径,伴着那绿水与青波荡漾在空蒙雨色。你们看那云卷云舒,飞鸟相还;你们看那暮气沉沉,枫叶红林;你们看那杨柳依依,晚风习习;你们看那冬雪盈盈,银装素裹。你们吃着汗水浇灌来的山蕨,你们论着人生若只如初见,你们旖旎着幸福的生活。黔娄子、施良娣,一夕渔樵佳话,这是你的魅力,你的人格与贞操。

你同那孤直的松一般高挺,你同那傲雪的梅一般幽香,你同那隐逸的菊一般烂漫。你穷尽一生,奔驰于道家学说,通变古今之言。你终是满足的死去,像那东逝的流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即使死后布不足以蔽体,床榻不足以长眠,你依然挺挺直直,如生前一样。

曾参吊唁,大为悲恸,言之“何不斜而盖之?”施良娣还是最了解你的人啊!若有所失的替你答道“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其志也。”

曾子后有感叹“惟斯人也,而有斯妇!”是啊,只因有你,才有知你若深的亮洁慧妻啊!

雨色迷蒙,洞周壁上,苔衣墨绿,蜗牛布阵,蝉蜕点点。洞中不再卧龙,卧的是你的白袍纶巾,是你的袅袅雾髯,是你的依依隽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永远的记忆永远的记忆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3日,使我一生难忘,它是奶奶去世的那一天,想到奶奶平时对我这么好,我不禁想哭!

就在那年冬天,北风呼呼得刮着,奶奶坚持冒着寒风带我去学校。平日里,奶奶一有空就为我织毛衣,有什么好吃的也总是在第一时间送到我嘴边。有时候我问她累不累,她总是笑眯眯的看着我,甜甜地说:“我永远也不会累!”

可是现在,她累了,她需要躺下来睡一会儿 ,可能她永远也不会再醒了;她永远也不会再笑眯眯的看着我了;她永远也不会再为我织毛衣!此时此刻,她安静地躺着,仿佛在熟睡......

看着奶奶那满头的白发,就知道她为我展现了多么深的慈爱!

我来到她面前,眼睁睁地看着她被火化,眼里充满了泪水,泪水滚了下来,滴在她眼旁,就好像她哭了一般。我这时不禁想喊:“天啊!你知道她在我的生活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吗?”

就在那一天,10月13日,这永远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永远的长征

全文共 10485 字

+ 加入清单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的李源朝,在他任江苏省委书记时曾接见过一位接近百岁的老红军,当时,李源朝对这位老红军说:“我们要向你学习,所有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像你那样做人,像你那样做共产党员,像你那样保持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你就是我们学习《党章》的一个生动典型和生动范例!”

而在古城扬州,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大人到孩子,大家都认识这位老英雄、老模范、今年已经百岁高龄的离休老红军。你随便在路上询问一个行人,“听说过那位百岁老红军吗?”那人家一定会告诉你——“当然!”

人们认识老红军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最多的是这三种情况:年龄小些的会告诉你,老红军是自己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岁数大些的会告诉你,听过老红军的报告;其他人嘛,他们也会告诉你,他们在电视里、广播里看到过、听到过老红军的事迹报道。

那你就要问了,这么出名的一位百岁老红军,他究竟姓是名谁呢?

你别着急,我这就告诉你,百岁老红军叫刘应启,是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一位享受正军职待遇的离休老干部。参加过长征、三次过草地的他,历经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参加大小战斗150多次,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荣誉勋章。

你又要问了,一位百岁老人,那他的身体怎样、精神又怎样呢?

我跟你说,如果刘应启老人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一定不敢相信他已是百岁老人,因为他走起路来步伐仍旧那样坚定、稳健,全身依然保持着那副笔直的军人姿态;虽然看上去显得有点瘦弱矮小,但精神抖擞、气宇不凡,简直要赛过那些十八、九岁的小年轻呢。

说到十八、九岁的小年轻,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刘应启十八、九岁时候的故事。

整整一百年之前,也就是1911年的9月,刘应启出生在河南省商城县刘家洼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刘应启小的时候,父母早逝,家境贫寒,是个放牛娃。到了十八、九岁的时候,不甘贫困、不愿被剥削被压迫的他,在1930年2月,离开了家乡,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与他搭伴同行的,是他的一个老实巴交的叔叔。

那是一次秘密的出走,叔叔连在婶子面前都没有透露一点风声。当时,正值春寒料峭的时候,刘应启在为大伯家放牛。天刚蒙蒙亮,刘应启和叔叔就起了个大早,赶着一头牛,沿着田埂向村外走去。到了村口,刘应启把那头牛拴在山坡上,就和叔叔一直沿着大路去寻找红军部队。两、三天之后,他们终于在离家百里之外找到了一支红军的小分队,并加入了红军的队伍,参加了革命——当时,因为赶路,刘应启和叔叔的脚上都打起了好几个水泡。

三年之后,刘应启因为在战斗中不怕牺牲,打仗勇敢,经历了多次生与死的考验,而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1933年6月26日,跟随部队转战到四川王长坝时,刘应启和4名战友被召集在一起,光荣地面对着墙上马克思的画像,举起了右手,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70多年之后的今天,刘应启依然还能够清清楚楚背诵出当时他在宣誓时宣读的入党誓言,而且,他说,这也是他参加革命后毕生执着的追求。当时他的入党誓言就是——“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你也许要问,参加红军之后,刘应启有什么战斗故事吗?

当然有了。从参加红军、到八路军、再到志愿军,23年金戈铁马,刘应启跟随部队南征北战,身经150多次战斗,立下战功无数,头上、肩上、腿上、脚上也留下了一块块枪伤疤痕。

我就先来讲一个发生在刘应启跟随红军长征时的战斗故事。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决定强渡四川嘉陵江,以策应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在强渡之前,部队首长临时组织一支32人的突击队偷渡过江。刘应启时任团宣教股长,被指派参与行动。

借助苍茫的夜色,突击队勇士乘坐小船、牛皮筏直向对岸,不料船过江心为敌人所发觉,密集的炮弹、子弹倾泻而来,勇士们牺牲的牺牲,受伤的受伤,落水的落水。二月的天气,江水寒冷澈骨,加上战士大多不通水性,动弹不得。这时候敌人的一颗子弹从刘应启的头顶穿过,所幸只是伤了一层头皮。

负伤后的刘应启,凭借他小时候练就的水性,终于艰难地回到了战友们身边。一支32人的突击队,只有他一人生还。

偷渡失利成了后来强渡成功的前奏,而刘应启头顶的那道弹痕,至今还清晰可见,老人微笑着说,“那是历史留下的永久的纪念”。

再来讲一个刘应启在担任八路军129师28团团政委时,巧遇邓小平的故事。

那是在1940年8月,著名的“百团大战”打响了。当时,刘应启任28团政委,激战中,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疯狂反扑,战斗中并使用化学武器。当时,28团的一个连在攻占火车站时遭遇日军的毒气弹袭击,包括营长、连指导员在内,全连100多人中毒。紧急关头,他奉命去见时任129师政委的邓小平。在师机关驻地,刘应启见到了正在和大伙一起吃饭的邓小平。亲切、和蔼的小平同志在起身和刘应启握手、让座之后,详细询问了他们的作战情况,叮嘱刘应启一定要保护好伤员和老百姓,并鼓励他们多打胜仗。

而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刘应启与漂亮的女军医田静之间产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并且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婚姻。于是,在1953年7月28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第二天,刘应启和田静这两位志愿军战士用鞭炮代替了枪炮、婚礼代替了葬礼、洞房代替了营房,他们在防空洞里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战地婚礼。因此,刘应启和田静也成为赴朝以来志愿军部队里的第一对双飞的鸳鸯,婚礼当然也成了欢庆胜利的一场庆典。

说完了战火纷飞的战争故事,让我再来给大家讲几个这十几年来老红军刘应启身上发生的新故事。

你也许又要问了,作为一位老红军,建国之后大概就到了离休的年龄,还能有什么新故事呢?那你就错了,自从1965年离休之后,41年来,刘应启始终保持红军本色,行万里路、讲千堂课、育百万人,积极帮扶困难群众、支持希望工程,续写着老英雄辉煌的人生篇章,先后荣获全国、全军“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先进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和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希望工程贡献奖”等光荣称号。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讲刘应启两个“百万”的故事。

刘应启享受的是正军职待遇,一个月有好几千元工资。但是,刘应启的生活一直非常朴素,早饭是烧饼夹油条,晚餐是稀饭馒头加咸菜,吃一顿菜肉水饺就算是改善伙食了。为了节约,刘应启早已戒了烟、酒、茶,就连写东西的稿纸,都要正面写完了反面写,旧文件的背面也被充分利用了起来。一年到头,刘应启几乎不添置什么衣服,始终穿的都是军装。家中仅有的几件家具也陈旧简陋,一张饭桌已经用了三十多年,厨房里的那台老冰箱,油漆已经剥落,磨损的把手上缠着厚厚的一层胶布。

这么说来,像刘应启这样节俭的生活,银行里一定存了两个“百万”了吧?

但事实上,他却又没有一分钱的存款。那他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呢?用刘应启的话来说:“每个月的工资,留下一部分保证家人生活,其他的,用来办点实事,办点好事。”

刘应启所说的办点实事、做点好事,就是资助失学儿童、帮扶困难群众、捐助受灾地区。每个月,他的收入有超过三分之一都捐出去了,剩下的钱就是过日子和贴补孩子,本可以腰缠万贯的他两袖清风、甘于清贫,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刘应启说:“我的钱都是党和人民给的,现在回报人民是很正常的。”

说到这些,就得再插一个刘应启自称“梅岭老头”的故事。

前面我介绍过,刘应启是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的离休干部,这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就位于因民族英雄史可法而著称的梅花岭一侧。

有一天,两位老师模样的人来到干休一所,打听一位“梅岭老头”。

原来,前不久,有位老人到过他们杨庙乡茶场幼儿园。第一天,他是路过,发现那里缺图少图书和文体器材,他沉默不语;第二天,他又来了,专门送来了1000元钱和300本小人书。老师询问他的姓名,他说了声“梅岭老头”,转身就走了。后来,幼儿园派出老师分头在梅岭一带打听、寻找,经附近居民的指点,他们才找到这来了。

幼儿园老师一提到捐款、捐书的事,工作人员就笑了,“那你们这算是找对了,我估计你们要找的‘梅岭老头’,就是我们这里的老红军刘应启。”

果然,当工作人员带着幼儿园老师一起找到刘应启,两位老师立刻认出了他。从此,“梅岭老头”就成了刘应启的别称。

1993年,刘应启通过扬州团市委与革命老区仪征市月塘乡的特困学生包金华结成了“帮扶对子”。第一次见面,刘应启就捐出了500元,这也是仪征市“希望工程”的第一颗火种。

钱捐了,刘应启还是不安心。从这个教室转到那个教室,他了解到还有不少孩子家里很困难,上学也需要帮助。于是,刘应启来到校长办公室,恳切地对校长说:“再给我找5个孩子吧,咱们达个协议,我捐资助学,你教书育人。”5个贫困生来了,刘老给每人捐了200元。校长带着贫困生,向刘老举手敬礼。没想到刘老两眼先湿润了。他摸着孩子们的头说:“你们是国家的希望,上不了学,上哪找希望啊!”

后来,刘应启专门来到团市委,办了个只属于他自己的“希望工程五年计划”,以后的每个月,刘老都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元,资助孩子,这一捐就是五年。

这以后,刘应启读报纸、看电视,关注“希望工程”;与人谈心交流,常问“希望工程”;外出办事,也留意“希望工程”。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保存着一份统计表,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刘应启多年来先后资助的特困学生共有120多名,累计捐款超过15万元。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长征也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70多年前,刘应启参加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70多年后,刘应启心系“希望工程”,又播下了爱心助学的种子。今天,这粒种子已经发芽、长叶、开花,并结出了累累的果实,刘应启也成了贫困孩子心目中的“希望爷爷”。

刘应启常说,过雪山草地是老百姓一程一程送过来的,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一车一车推出来的,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一时一刻也不能忘了老百姓。见到群众困难,他就想着帮一把;看到乡亲们未脱贫,他就出力扶一下;得知孩子们上不起学,他就出资助一程。2002年苏北里下河遭受洪涝灾害,他自发捐款2000元;邗江、泰兴等地区遭受龙卷风侵袭,他主动捐款2000元;2003年扬州出现洪涝灾害,他又向受灾群众捐款2000元……

2004年年底,扬州市委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走门串户,联系群众”的送温暖活动。刘应启得知情况后,请维扬区民政局帮他物色联系一户双下岗家庭。春节前三天的早上,刘应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带着一件崭新的夹克衫、两只电烤鸡、5斤牛肉、20多斤猪肉等年货,走进了平安社区特困户赵建伟的家中。刘应启对赵建伟说,“快过年了,我给你家捎点年货。家中有什么困难,都说给我老头子听听。”当听到赵建伟的孩子上大学的学费有困难时,刘应启说,“小孩读大学的学费,由我承担。”

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接受过刘应启帮助的困难群众已有110多人。

如果按一般人的理解,刘应启正军级待遇这么高的级别,省市领导又是如此的关心他,那么,他的孩子只要他动动嘴,一定个个是单位好、待遇高、出人头地吧?你别说,现在的年轻人还真的想到什么说什么。有一次,在扬州大学做完报告之后,一位女大学生还真的就当场站起来向刘应启发问道:“刘老,您的报告讲得那么好,请问,您的子女现在都在干什么?都像您要求的那样吗?”

显然,这是一个极具火药味的问题,但听了刘应启不假思索的回答,在片刻的寂静之后,礼堂内响起了经久不息、雷鸣般的掌声。当时,刘应启是这样回答的:“我有三个儿女,路都是他们自己走的,两个是下岗工人,一个是农民,他们都曾经是先进工作者。现在他们都自力更生,日子过得还可以!”

1975年,刘应启带头响应号召,把女儿刘兰新下放到了金湖县塘港乡。女儿家庭生活拮据,农忙之余就到集镇上烤烧饼卖。一次,刘应启和老伴去探望女儿,看到女儿两只手被炉火烤出了蚕豆大的水泡,两位老人心疼地流下眼泪。回来后,老伴对他说:“老头子,这辈子就求你一件事,把女儿调回来吧。”刘应启却开导老伴:“没有烤烧饼的,哪有烧饼吃?刘应启的女儿不烤烧饼,那王应启、张应启的女儿就得烤烧饼。”

落实知青回城政策时,刘兰新想请父亲出面把一家的户口迁回扬州。刘应启对女儿讲:“农民的孩子可以种田,红军的后代也能种田。而且,红军的女儿就得做个好样子给人家看看!”父亲的教诲,刘兰新全部听进去了。后来,刘兰新不论是种田、还是烤烧饼,不论是做晒粮工、还是当会计,她都干一行爱一行,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当选为县、乡人大代表,还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直到现在,刘兰新的一家还幸福快乐地生活在金湖农村。

在扬州城北吕庄小区,有一个摩托车修理摊,摊主叫刘中冬,他是刘应启的二儿子。那年,公安干警队伍扩招,刚从部队复员的刘中冬去报考并通过了考试。可鉴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就业难,刘应启劝导刘中冬:“咱们家的孩子,就别去赶那个场子吧。”结果,刘中冬没当上警察,几年后所在单位倒闭他不得不下了岗,于是就在这里摆下了摩托车修理摊。

再后来,刘中冬的妻子张经梅也下岗了,一家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扬州军分区领导知道后,亲自上门征求刘应启的意见,看看给张经梅重新安排个什么岗位。面对军分区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从未向组织开过口的刘应启在沉默了一阵之后说:“不好意思,就麻烦你们一次吧,要照顾,就批个报亭让她卖报吧。”刘应启提出的“照顾”,只是请组织帮助批个卖报纸的报亭。军分区领导听了十分感动,回去后,以最快的速度与地方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很快就让张经梅在史可法西路上卖起了报纸。

也许你要认为刘应启这样做太“无情”了,但事实上,刘应启在心里深深地爱着孩子,只是在党性原则和亲情之间,他总是首先选择前者。因此,私下里,刘应启甚至对孩子也产生过愧疚之意。大儿媳夏小秋就曾在家中看到刘应启独自垂泪,自言自语地说自己“对不起孩子,但对得起党。”

刘应启对儿女的要求看似苛刻,但他一以贯之的行的正、做的直,决不是在表面上做政治秀,而是一种对党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因此,他的亲人都能理解他、支持他,并更加的关心他、孝敬他,刘应启的家中始终充满了融融洽洽的亲情、温情。

休息的时候,刘中冬喜欢从背后亲切地搂抱着刘应启,一老一小开心无比。他曾告诉要好的朋友说:“做老红军的子女不轻松。不过,家人都很理解父亲的做法。我们小时候,他就经常教育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人们都说,人老了就会有一种“隔代亲”,平时,刘应启也非常疼爱孙子刘文斐。每逢孙子来吃饭,他都会专门去买孙子爱吃的烤鸡。每个月零花钱和春节的压岁钱,他也会早早地备下。但就是这个心爱的孙子,几年前中考成绩差了几分,不能被理想的高中录取。有人给刘应启出主意,凭老红军的面子,找人说说情进高中一定不成问题。可是刘应启不同意,最后送刘文斐进了一所职业学校读书。刘文斐毕业前以优异的成绩赴日本留学,回国后,目前在市区一家西餐厅工作。

谈起爷爷,刘文斐不仅没有丝毫的埋怨之意,反而是一脸自豪的神情。他说:“尽管很多人认为爷爷‘呆’,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从小就很尊敬我爷爷,这个时代别人做不到的,爷爷却做到了,这有多伟大呀!”

哎呀,你一定要怪我了,说了好几个故事了,怎么还没有说到刘应启两个“百万”的故事啊?那两个“百万”究竟指的是什么啊?

我现在就告诉大家,两个“百万”是指刘应启写下的一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听过他报告的一百多万人次——这两个“百万”,指的不是金钱,却是一笔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丰盛无比的精神财富。

刘应启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他是个放牛娃,根本上不起学。参加革命后,刘应启在行军途中、战斗间隙,从不错过读书识字的时间和机会。直到现在,只要有新思想、新名词出现,刘应启都会认真学习。刘老不仅自己带头学习,还经常提醒和帮助身边的工作人员学习。每当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好文章,他都要拿到街上自费打印或者复印,发给党小组成员人手一册。

刘应启所住的房间不大,最引人注目的是床头放了好多书,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军史》、《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学习问答》等等。翻开这些书籍就会看到,不少地方都被他用红笔划了横线。紧靠着床头还有一张简易书桌,以及用一块废弃瓷砖和一把坏了的自行车软管锁做成的“镇纸”。

读书看报是刘应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他自费订阅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求是》等十多种报刊,每当有新的政策法规出台,他都找来阅读学习。刘应启虽然年事已高,但眼睛却不花,现在还能用放大镜读书看报。而且,他还有个边读边作笔记的好习惯。由于上了年纪,他抓笔的右手往往写着写着就会不听使唤,钢笔经常会滑落到地上,他就弯了腰捡起来再写,捡了掉、掉了捡。就这样,刘应启居然写下了100多万字的学习体会和读书笔记,剪贴的资料本摞起来足足有一人多高。

这是第一个“百万”,是说老红军刘应启的百万读书笔记。另一个“百万”,说的是听过老红军刘应启作报告人超过了百万人次。

自从1965年离休以后,宣讲红色经典、传播光荣传统,成了刘应启41年来离休生活的主旋律。当年最早听过他报告的那些孩子,现在都有40多岁了,他们的孩子现在又在听着刘应启的报告。

刘应启说,“离休了46年,我是一直坚持正常上班。别人在机关上班,我到学校、工厂、农村、机关去上班,上班做的事就是讲革命传统。”

扬州梅岭小学,刘应启在这里已经担任了30多年的校外辅导员,1996年,他在这里创建了少年军校,以后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要搞一次“阅兵式”,并邀请刘应启出席。梅岭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回忆说,“前几年的一次六一儿童节,学校要到校外开展活动,因为不是很远,老师和学生都是走着去。老师们把刘老送到校门口,帮他叫了辆出租车。没想到的是,刘老知道大家都是走着去,便甩开大家径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附近的社区也经常请刘应启去讲课。有一年夏天,丰乐社区居委会邀请刘应启去讲党史,考虑到他的年事已高、天气又热,社区就和刘应启说好只讲一刻钟,但刘应启说必须要用40分钟才能讲清楚。那几天,正是扬州最热的时候,社区学堂里又没有空调,只有两台台扇,近一个小时的报告讲下来,刘应启早已汗流浃背,不停地给老人递着毛巾擦汗的主持人眼睛也湿润了。台下的听众近距离地感受到老红军、老党员为人处事的态度,心中对刘应启又多了一份尊重和敬佩。

机关、学校、工厂、部队邀请刘应启去作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报告,刘老是有求必应。尽管是有请必到,可刘应启把“老党员、老红军”的形象视为第一生命,他给自己“约法四章”:一是邀请单位两公里之内的,一律步行;二是不收取任何劳务费;三是不收邀请单位的礼品;四是不参加宴请。每次报告前,刘应启都精心准备,稿子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每次报告后,刘应启上车时都要让陪同人员打开汽车后备箱,亲自看看里面有没有主办单位送给的礼品,一旦发现,当即拿下来,婉言谢绝。

刘应启离休了46年,也宣讲了46年,当年战斗过的晋冀鲁豫、湘鄂赣大地、巴山蜀水、白山黑水、西北高原、江淮平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扬州,刘应启常年担任30多家机关、院校、企业的政治教育辅导员,先后为800多个单位作报告1000余场,听众总数超过了100万人次。

刘应启讲历史、讲传统,从不给自己个人摆功劳、论成就,而是为了联系社会实际,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架起一座用革命理想、社会主义理论来沟通的桥梁。多次现场聆听过刘应启报告的共青团扬州市委书记曾经这样说过,“你可别小看了这些报告,讲这些革命传统,刘老他还是在长征,还是在播种啊!”

刘应启不仅通过作报告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而且,他还在耄耋之年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一个观点,那就是——“社会没有旁观者,党员都是主人翁”。只要需要,事不关己也要管起,事大事小都要管好。每次植树造林活动,刘应启都积极参加。2003年植树节前一天,部队参加蜀岗风景区义务植树活动。刘应启得知后,肩扛铁锹就上了车。干休所的领导考虑路途较远,劝他不必参加,可是不管工作人员怎么劝说,他还是走进了队伍中,与官兵们一道挖坑、培土,一直坚持到最后。

2003年夏天,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高邮湖湖水暴涨,形势十分危急。那几天,刘应启坐不住了,不时去打听抗洪救灾的消息。当他得知分区组建抗洪抢险突击队、即将开赴抗洪前线,刘应启就像当年战场上的自己一样,当即找到所领导请战。“哪能让您老上呢?”所领导当然不同意,但刘应启将自己的胸脯拍得咚咚响,他说:“别看我九十几岁了,但我骨子里有股子劲呢!”所领导拗不过他,只好同意将他送到了大堤上。刘应启拄着拐棍,指挥保障分队送茶送水。面对抗洪官兵,他大声为他们鼓劲:“同志们,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人定胜天!”刘应启的鼓劲声,伴着官兵们的呐喊声,盖过了咆哮的洪水声。

平时,不论什么社会公益活动,只要有空,刘应启都积极参加。驻扬部队官兵为扬州火车站义务劳动,当时已经94岁的刘应启也亲自上阵。考虑到他年事已高,所领导本来没打算让他参加,可刘应启非要亲眼看看新落成的火车站。到了现场,官兵们都劝他看看就行了,可刘应启很较真,一定要拿起扫把跟大家一起打扫不可。他说,火车站是扬州人的百年梦想,扬州是我的第二故乡,一定要为火车开通出点力。

在关心扬州建设发展的同时,刘应启也时刻牵挂着自己的老家,关心那里的发展。接下来,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刘应启修建“红军井”的故事。

刘应启的老家河南省商城县刘家洼村,位于大别山的腹地,从十八、九岁离开家乡投身革命转瞬就是76年,这块贫瘠的土地是刘应启的衣胞之地,家乡的父老乡亲、家乡的山山水水始终魂牵梦萦,甚至当年为参加红军而没来得及赶回家的那头牛,也会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战争年代没有机会回去,离休后虽然去过几次,但来去匆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牵挂家乡的刘应启计划重回家乡,第一年,因为华东地区突发特大洪水,使他的计划泡汤;第二年,他要去北京出席英模报告会,家乡又没去成。第三年,刘应启终于踏上了重回家乡的旅程。

刘应启知道,同富饶的江苏、优美的扬州相比,家乡仍然是比较贫困、落后的,因此,他给乡亲们带去捐助的钱物。同时,刘应启感到,家乡更需要知识,特别是家乡的干部更需要知识,有了知识他们才能带领群众奔向富裕之路。因此,他还特别买了十几本笔记本、十几支钢笔,郑重其事地亲手交到接待他的县长、乡长手中。他说,家乡经济困难,固然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但提高文化知识、发展生产力才是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送给你们笔记本和钢笔,一是希望你们多读书多写心得笔记,二是希望你们密切联系群众,多作调查研究。

临行前,刘应启看到村民吃水要到五六里外的山沟里去挑,就找到村干部,掏出口袋里仅有的钱,对他说:“乡亲们没水喝,是不是打口井?我这里有2000块,不够,回扬州我再给你们寄。”很快,井打好了,乡亲们终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饮水思源,乡亲们于是特意在井口边刻上了三个字——“红军井”。

离开老家的八十年里,刘应启曾先后回去十几次,每次回乡探亲,他都想着要给乡亲们带点礼物。建国初期,他带去抽水机泵;困难时期,他送上米面粮食;发展经济,他又运去了花木苗种——细心的刘应启总是将家乡最需要的东西送到乡亲们的手上。

为了让乡亲们能早日脱贫致富,从2002年起, 90多岁高龄的刘应启连续三年带着自费购买的花木、乘着自己雇来的卡车,颠簸10多个小时,亲手将花木送到故乡的乡亲们手中。毕竟是90多岁的老人了,一路下来刘应启疲惫不堪,看着仍然兴致勃勃的老人,乡亲们感动了,村长代表大家给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老革命,您的心意家乡人领了,路这么远,您这把年纪咋吃得消?”但刘应启说,“家乡不脱贫,我的心不安啊!”正是带着这颗不安的心,刘应启先后花费4万多元,购买了1200棵琼花、大樱花和其它数十种名贵花种送往家乡。

前几年的秋天,刘应启又带着大儿子一家又踏上了为河南老家送花木的漫漫长途。这一次,他除买了两万多元的花木外,还花了5000多元,为10个贫困户送去毛毯和慰问金。在一个特困户家中,刘应启看到他们穿的衣服又旧又破,临走时硬要把自己身上穿的外衣、羊毛衫脱下来送给他们。女主人流着眼泪不肯要。刘应启生气地说:“你们穿得不好,我这个老革命穿得再暖和、再漂亮,也是丑的,也穿不出去!”

就是在这一次,刘应启花光了所有积蓄,穿着单薄的衣服返回扬州。老伴田静见状,戏称他为“穷光蛋主义”。刘应启听了,不但没生气,还哈哈大笑着说:“我喜欢你这个命名,我是孤儿出身,原本就是无产阶级!”

一个90多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坐在大卡车的驾驶室,跋山涉水,千里颠簸,来到大别山的腹地,他运送的难道仅仅是花木吗?一次又一次,几年过去了,刘应启的希望变成了现实——家乡的山绿了、花开了、树也结果了。

红军井甘露的浇灌,让树木郁郁葱葱、花圃姹紫嫣红。现在,刘家洼村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花木之乡,乡亲们也开始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每到阳春三月,刘家洼村便会琼花绽开、樱花怒放、丁香飘舞、芙蓉欢唱,村民们说,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官”刘应启给故乡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而刘应启想得更大更远,他说,要让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都变成大花园,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过上富裕生活。

刘应启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更是一位纯粹而崇高的共产党员。从1930年参军起,刘应启就把个人的一切全部交给了党。81年来,刘应启既像一棵永远不老的青松,又像一支始终燃烧的火把,铁心跟着党,赤诚为人民,兑现着当年对着马克思画像所立下的入党誓言。他纯洁的党性、坚定的信念、崇高的品德、伟大的人格,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一位老红军、老干部的光辉形象,树立起了一座共产党人的巍峨丰碑!

百岁高龄的老红军刘应启说,“在我有生之年,我要继续宣讲红色经典,宣讲长征精神,宣讲革命传统,永葆党员先进性,帮助困难群众,为他们分忧解难。”

刘应启曾写过一首诗,

铁心跟党是我魂,

为党分忧是我志,

助民解难是我责,

永葆本色是我求。

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这恰恰可以用来表明一位老红军终生矢志不渝的追求。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可亲的老红军的名字——刘应启,也记住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永远的爱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已经成为一个生命,老天就注定我的家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直到现在感觉这份是那么地自然,就因它的自然才应了那句话:亲情就像空气,在平时不是引起你的注意,但不能否认它的重要性,分秒难离。

寂寞的人是最可怜的,但你永远都不会失去亲情,亲情的理所当然成就了它的传大。在现实生活中,它是最保障的依靠。这份爱可以抵抗一切。不管你曾经是如何的伤害他们,但就是有浓得不可思议的力量让一切重归于好。

爱与被爱的世界是最美好的,曾认为宇宙创造人类就是为了来到这个世间体会一生的爱。亲情的关爱,亲情的无私,让我坚信了它的永恒。

爸爸、妈妈永恒的精典名词,而这两个人对于孩子的爱是最伟大的。做为孩子,就一辈子是父母的孩子。这个孩子理所当然地接受着这一份关心,这一份呵护,这一份付出。这是爱的自然,让你自然成习惯,习惯地难以去发现,更难以去体会。这就是所谓的“亲情往往,难以珍惜。

不管孩子是健全,是残疾;是聪慧,是愚钝;父母都会像稀世珍宝一样对待他们。也许社会的为人父母中,有地位,有身份不同的,但对于这份对孩子的责任心,每个人都竭力做到最好。

可以这么说,父母就是最懂得欣赏自己的艺术家。不管你有你的优点,你有你的缺点,但对于他们,可能就看作了你独特的个性。从而你就是世间的唯一。

从各界新闻,媒体中看到过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伟大事迹,我为之惊叹。但回头看看,这世间的父母,有哪一位是渺小的?从小的拉扯,没有这份爱在挺着,怎么会有这种一切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

父母的爱是宇宙的一种造物奇迹,难道十月怀胎的感情会如此之深。它将埋在心里的最底层。对于父母,不管孩子怎样,付出一切。作为孩子爱父母就应该真诚相待。有一句名言为:施比受更有福,意思为施爱比受爱更有福。对于你爱的人又这么百般爱你,你是否也应该随着这股爱的和风,安抚、感谢这最伟大的人——Rorever!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永远的好朋友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的一天下午,天气非常炎热,写完作业我就跑去小区商店里买雪糕。太阳火辣辣的,刚一出门就快把我烤成咸鱼干了。

我飞快地跑到商店,买完雪糕就往回跑。突然听到一阵响亮的哭声。我扭头一看,小区亭子里站着一个不知所措的维吾尔族小姑娘,她的年纪和我差不多大,怀里抱着一个还不会走路的小弟弟,小弟弟可能是饿了,正在哇哇大哭,旁边还放着一个小推车。小姑娘也急得满头大汗,正焦急地东张西望。

我跑过去问:“他怎么了?”小姑娘用不太标准的汉语说:“我弟弟饿了,妈妈正在上班,还没回来。”原来她叫爱可丹,她的妈妈在我们小区做保洁工作,现在正在17号楼做清洁工作。弟弟太小没人照看,就由她照顾。这会弟弟在推车里睡醒了,肚子饿了,没有吃的又找不到妈妈,所以哭的很厉害。她已经哄了好久就是哄不住。看着她为难的样子,我赶忙跑回家拿来蛋糕和酸奶,帮她一起把小弟弟放在小推车里。

小家伙真是不配合,又哭又闹,又踢又蹬,我们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塞”进小推车。我们俩一个喂他酸奶,一个喂他蛋糕,吃的一到嘴里,小弟弟立刻就不哭了。看到弟弟吃到东西了,爱可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眨着她漂亮的大眼睛,充满感激地不停地说:“谢谢你,谢谢你,你真好,你是好朋友。”一遍又一遍,居然说了十几遍,原来她只会说简单的汉语。我笑了:“不用客气,我们可以做好朋友,老师教过我们,各民族的小朋友是一家人。”她也笑着点点头。

整个下午,我和她推着小弟弟在树荫下捉迷藏、在草坪里拔野花、编花环、在水池边做游戏,虽然我们交流不多,但我们的心靠得很近,那天,小区里洒满了我们的笑声,我们玩的很开心,甚至忘了天气的炎热,小弟弟也没有再哭。一直到妈妈下班,我们还在愉快的玩耍。

当我告诉妈妈我交了一个维吾尔族小朋友并且帮助了她时,我还记得妈妈那种不相信的眼神,她惊讶地问:“是真的吗?”随后,妈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她告诉我她很开心我交了一个不同民族的朋友,我们可以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她也为我们高兴呢!

从那以后,我们成了永远的朋友,整个暑假,只要她妈妈上班她就会来找我玩,有时我也会帮她照顾小弟弟,也会把我的书和玩具送给她们,慢慢的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多,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你不信、我现在都会说几句维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永远的贝多芬_1000字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贝多芬,作为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被人们冠以“乐圣”的头衔,并不为过。人们敬仰贝多芬,这不单单是因为他短暂的生命为人类留下了极为丰厚的音乐财富,更多的是他那坚忍不拔,敢于同命运相抗衡的非凡品格所给予我们的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贝多芬的命运极其坎坷,甚至可以说“一开始,人生对于他就只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战争”。当他还是孩童时,就被父亲剥夺了原本可以尽享欢娱的童年时光,在严酷体罚的压迫下,苦学提琴。然而,痛苦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叩门。在他30岁时耳聋又无情地对他施以酷刑,这对贝多芬内心深处无疑是一个惊天霹雳,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也带来了一个沉重的打击,绝望之际,他几乎好几次寻求自杀。于是,他从内心深处发出惨痛的哀号:“我躲避一切交际,我不能对别人说 ‘我是聋子’!倘若我干别的职业尚可,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

但与此同时,他又发出另一个坚定有力的声音:“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让我完全屈服!”这斩钉截铁的不屈誓言,怎能不令人惊服、振作、讴歌呢?究竟是什么力量拯救了这颗趋于毁灭的心?还是让贝多芬自己来回答吧:“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还是道德!”可见,贝多芬强忍着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摧残,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神圣使命的执着追求。他把对音乐的追求,对人类的奉献视为比生命更可贵的灵魂。这是一种力量,一种抗拒生命的不竭动力,永不干涸的生命之泉!

贝多芬的耳疾和他创作的大量音乐作品恐怕在许多人眼中仍是一个谜。最难以置信的是,一个聋子是如何创作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英雄交响乐》?又何以能谱写出豪放宏伟的《命运交响曲》?更是怎样去神话般地弹奏柔和明澈的《月光曲》的?翻阅他大量音乐作品,更令我惊奇的是,他的大部分音乐巨作都是在耳疾之后以靠咬着木杆来感觉音符所完成的。贝多芬从何而来如此非同凡响的灵感,如此丰富的情感和激昂的性格?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久久翻腾,无不让人感奋不已,并使我油然想起奥里森·马登的一句名言:“纵观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杰出人物,他们当中一大部分人曾经有过艰辛的童年,甚至备受命运的虐待,但强者总是善于找到生命的支点,及时调整心态,并承受艰难困苦,用恒久的努力去打破重重围困,铸就卓越与伟大。”

1827年3月26日下午5时40分,在狂风暴雨中,贝多芬结束了他57年的人生旅程,孤独地死去了。死时拳头紧握,或许在最后的时刻,他仍然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让贝多芬他那高贵的品格,善忍的德行,升华的灵魂,以及稀世的人生价值亘古永存!让贝多芬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去勇攀知识高峰,共创辉煌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永远的怀念郭永怀

全文共 1663 字

+ 加入清单

强权敌国的核武讹诈、“友好邻邦”背信弃义,无不使他食不甘味,义愤填膺;从受命研制“两弹一星”之日起,他便作为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之一,呕心沥血,发足抢时,立誓拼命也要尽快拿出“争气弹”。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决定,对23位“两弹一星功勋”予以表彰,在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7名功臣中,有一个为许多人感到陌生的名字,他就是郭永怀

为让后人记住郭永怀,今年他的家乡山东省荣成市为他建造了纪念馆。

乡人盛颂“聪明娃”

在郭永怀的家乡——山东省滕家镇西滩郭家村,记者见到了郭永怀的亲属郭永进老人等几位老者。

今年82岁的郭永进,是郭永怀的堂弟。他回忆说: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于一个家境殷实的普通农家,这是郭文吉夫妇的第四个儿子。他聪明伶俐,从不认生,郭文吉夫妇将他视若掌上明珠。10岁的时候,郭文吉将儿子送到了本家叔叔所办的学堂里读书习文。17岁那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青岛大学附中,成为四乡八疃第一个公费中学生。20岁那年,郭永怀考取了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

1931年7月,郭永怀预科班毕业转入本科学习,选择了物理学专业。两年后,他来到北京大学,在光学专家饶毓泰教授门下继续深造。1935年7月,郭永怀留在饶毓泰教授身边,做助教和研究生。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北京大学停课。1938年3月,郭永怀克服重重困难,辗转南下来到了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半工半读。

国难当头,科教兴国、科技报国的念头一次次撞击着郭永怀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他知道,一个没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将永远被动挨打。于是他改学航空工程,立誓要为我国的军事科学奋斗终生。

1938年夏,中英庚子赔款基金会留学委员会举行了第七届留学生招生考试,在3000多名参考者中,力学专业只招一名。而考试结果郭永怀与钱伟长、林家翘一起以5门课超过350分的相同分数同时被录取。

郭永怀一行在上海上了船,刚上船后就有消息传出,他们将在日本的横滨停船三日登岸“观光”,并接受日本政府的签证。面对这种莫大的羞辱,郭永怀与同伴义愤填膺,一致决定,一不登岸观光,二不接受敌国的签证——22名同学全体下船,拒绝出发,毅然返回了昆明。

1940年8月,他们第三次在上海集合,乘坐俄国的皇后号邮轮再度出发。经过28天的海上颠簸,他们来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成了该校第一批来自中国攻读研究生学位的留学生。从此,郭永怀开始了他的长达16年的海外求学生涯。

异域他国扬功名

在多伦多大学,郭永怀和钱伟长、林家翘一起选择了应用数学系。郭永怀进步很快,仅用半年时间就获得硕士学位。

1941年5月,郭永怀来到了当时著名的国际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心——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继续深造,在航空大师冯·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经过4年艰苦探索,郭永怀于1945年完成了有关跨声速流不连续解的出色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此后,郭永怀留在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术研究。

当时人类虽已实现了飞行的梦想,但飞机的飞行速度并不理想。声障是提高飞机飞行速度的难关。郭永怀和钱学森经过拼搏努力,不久就合作拿出了震惊世界的重要数论论文,首次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概念,并得到了实验证实,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后,名声大振的郭永怀应聘参加了美国数学学会,并被加州理工学院特聘为研究员。不久,他便成为康乃尔大学航空研究院的三个著名攻关课题主持人之一。

1949年,郭永怀为解决跨声速气体动力学的一个难题,探索开创了一种计算简便、实用性强的数学方法——奇异摄动理论,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是因为在跨声速流与应用数学方面所取得的两项重大成果,郭永怀由此驰名世界。

在郭永怀的倡议和积极指导下,我国第一个有关爆炸力学的科学规划迅速制定出台,从而引导力学走上了与核武器试验相结合的道路。同时,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洞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此外,在潜——地导弹、地对空导弹、氢氧火箭发动机和反导弹系统的研究试验中,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永远的父爱作文600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大家都会说:“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母爱。”可我要说:“我感受到更多的是父爱。”父爱是无言的,但又是深沉的,是持久永远的。

在一个寒冷冬天的晚上,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我忽然想吃自助餐,因为自己在餐厅可以随意点餐,选择自己喜欢吃的美味,每次都吃得肚儿圆滚滚的,才罢休。我想着想着口水就要流了下来,我连忙缠着爸爸带我吃自助餐,爸爸看着我一脸的吃相,就爽快的答应了。

一路上寒风呼呼地吹着,吹在人脸上,像刀割一样,又冷又疼。此时穿着单薄的我,浑身冻得发抖,牙齿发出打机枪的声音。这时爸爸往后瞧了我一下,看着我冻得狼狈的样子,连忙摸了一下我的手,冰凉冰凉的。此时我好后悔自己出门时,爸爸还提醒我多穿件衣服,以防感冒,我没有在意,现在自己活受罪。爸爸也没有责怪我,停下电动车,迅速把自己厚厚的大衣披在了我的身上,顿时我的身上感觉一阵暖意。“爸爸,衣服给了我,你不冷吗?”我连忙问。“爸爸不太冷,坐好,快到饭店了。”爸爸安慰我说。一路上,爸爸在寒风中载着我,风还是呼呼的吹着。我下意识地摸了摸爸爸的胳膊,凉的像块寒冰,我不由得紧紧抱着身体冰凉冰凉的爸爸,眼睛湿润了。爸爸就是这样,当天冷时,每次外出时都给我带件厚衣服,防止我受凉感冒。

穿着热乎乎的大衣,我感受到的不仅是大衣的热度,更是父爱给我的温暖和关爱。父爱是那样的深沉,是那样的永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