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永远的星光作文(汇编20篇)

浏览

7460

作文

617

永远的天堂路五年级优秀作文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他坐在天堂的门前,身边是美丽的天使,但他知道,在天与地之间,有一个美丽的世界,可他已不是其中的一员

一小时前,他被救护人员抬到简陋的帐篷里,他模模糊糊的看见两位白衣天使在屡行他们的职责,他想说:阿姨,去救别人吧,废墟下还有许多人,在废墟下压着,很难受可他已经说不出来,一位医生无奈地说:救出来太晚啦,已经没救了。另一位医生也摇着头叹息,因为他们也无能为力

两小时前,他被压在废墟下,身上的巨痛使他忘记了黑暗中的孤独,他用微弱的声音轻轻的背着九九乘法表,我知道,精神的食粮可以弥补他内心的挫伤,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只有上下唇在颤动,他仿佛听到了生命流逝的声音.

三小时前,他正在睡午觉,并且它还做了一个甜美的梦,他梦到妈妈为他买了一套他梦寐以求的书籍,他对它爱不释手,他的嘴角渐渐上扬,但没过多久,他平静起来,他想:我要继续攒钱,爸爸妈妈为我不容易,我要还他们。可他那是却没想到,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了

如今,他坐在天堂的门前,身边是美丽的天使,他却告别了这个有朋友,有亲人,有爱的世界,这天是他的生日,他依旧向上帝许愿,他说:希望汶川,我的家园能尽快重建起来,希望下个生日之前,我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汶川,一个全新的四川,上帝说好!

天堂门前吹过一阵冷风,他不禁打了一个寒战,而后留下了眼泪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永远的黔娄子作文900字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岩壁斜倚,松柏垂荫,山花烂漫,清泉飞瀑。不过是几尺的山洞,却盘卧着你这令老子感叹,孔圣侧目的人中之龙。你静谧在无拘的山野,饱吟着“阴阳有感,天人合一”的旷达诗经。寒风凛冽,吹不动你坚定的攫取之心;烈日炎炎,燃不尽你涓涓的隽永潮思;环堵萧然,动不了你淡雅的高洁之志。

你,黔娄子,在战火纷飞的战国,群雄争霸、神州割据的动乱年代,在你面前屹立着家徒四壁、箪瓢篓空的巍峨高山,横亘着荆棘弥途的“究天人,通古今”之路。你淡淡一笑,那么云淡风轻,那笑里含着采薇而食的惬意;那笑里含着白鹭青天的高远;那笑里含着萋萋芳草的清新隽永。

于是四篇着定,《黔娄子》震世,学子们奉它为圭臬;国君卿相奉它为治国安邦之道;名家奉它为传世经典。于是你在出乎意料间高大,又于情理之中不朽。

可你还是浅浅一笑,英眉舒卷,拂袖而去。鲁共公欲拜你为宰相,你扶须而笑,你的心容不下铜臭权贵;齐威王诚请你为国卿,你轻轻摇头,你的性情走不进尔虞我诈。你蓦然远去,惟余下一个背影给世人,俨然间,我看到那背影里竟闪烁着梅花的傲骨,兰花的坚贞。

施良娣为你褪去罗绮,走出显赫,洗尽铅华,插上荆钗。你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携着那清风与蝴蝶漫步在田园小径,伴着那绿水与青波荡漾在空蒙雨色。你们看那云卷云舒,飞鸟相还;你们看那暮气沉沉,枫叶红林;你们看那杨柳依依,晚风习习;你们看那冬雪盈盈,银装素裹。你们吃着汗水浇灌来的山蕨,你们论着人生若只如初见,你们旖旎着幸福的生活。黔娄子、施良娣,一夕渔樵佳话,这是你的魅力,你的人格与贞操。

你同那孤直的松一般高挺,你同那傲雪的梅一般幽香,你同那隐逸的菊一般烂漫。你穷尽一生,奔驰于道家学说,通变古今之言。你终是满足的死去,像那东逝的流水,奔流到海不复回。即使死后布不足以蔽体,床榻不足以长眠,你依然挺挺直直,如生前一样。

曾参吊唁,大为悲恸,言之“何不斜而盖之?”施良娣还是最了解你的人啊!若有所失的替你答道“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非其志也。”

曾子后有感叹“惟斯人也,而有斯妇!”是啊,只因有你,才有知你若深的亮洁慧妻啊!

雨色迷蒙,洞周壁上,苔衣墨绿,蜗牛布阵,蝉蜕点点。洞中不再卧龙,卧的是你的白袍纶巾,是你的袅袅雾髯,是你的依依隽永……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永远的怀念郭永怀

全文共 9507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唯一一位在导弹、核弹和卫星都做过卓越贡献的“两弹一星”元勋,也是唯一一位获革命“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题记

郭永怀,生于1909年,山东荣成人,中国共产党员,国际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航空工程研究。发现了跨声速流中的上临界马赫数,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中的变形坐标法,即国际上公认的PLK方法,为人类突破“声障”,实现超声速飞行解决了重大理论问题,倡导了我国的高超声速流、电磁流体力学、爆炸力学的研究,培养了优秀力学人才。担负了国防科学研究的业务领导工作,为发展我国的导弹与核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牺牲,其骨灰被埋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他的塑像下面,陪伴他的还有与他一同牺牲的忠实警卫员牟方东。

郭永怀生平

郭永怀幼时聪慧,勤奋好学。1929年夏,进入南开大学预科班学习。1931年,郭永怀转入本科,攻读物理。1933年转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35年毕业后,他留校任助教兼做研究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永怀曾回家乡威海任教。1938年威海沦陷,郭永怀又辗转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半工半读,在那里,基于科学救国思想,他放弃了原来的光学专业,转入航空工程系,学习流体力学。

1939年,郭永怀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生。经过一些波折,于翌年9月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应用数学系主任辛格指导下从事研究。他仅以半年时间就完成了《可压缩粘性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的论文,并获得了硕士学位。1941年5月,他又来到当时国际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中心——美国西岸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在航空大师卡门教授的指导下工作。他主动提出要进行当时空气动力学的前沿问题——跨声速流下连续解的研究,并于1945年获得博士学位。

1946年,西尔斯在康奈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院。他特聘郭永怀前去参加业务领导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之职。他着重对跨声速理论与粘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可压缩无旋亚声速和超声速混合型流动和上临界马赫数》(与钱学森合作)、《关于中等雷诺数下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绕平板的流动》、《弱激波从沿平板的边界层的反射》等重要文章,解决了跨声速飞行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此同时,为了解决边界层的奇异性,他改进了庞加莱、莱特希尔的变形参数和变形坐标法,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为人类突破“声障”做出重要贡献。为此,钱学森于1955年在《应用力学进展》杂志上发表文章,将这一方法命名为PLK方法。郭永怀因在空气动力学与应用数学中的研究成果而驰名世界。

1956,受人民中国感召和钱学森热情邀请,回到祖国。在国内工作的12年期间,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领导国内的力学与国防科研上,并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化学部学部委员、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二机部九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国防科委空气动力学专业组成员和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筹备组副组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1956年,郭永怀参加了制订“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规划”,担任了力学专业副组长。他和力学界的其他专家一起审时度势,分析国际上力学研究的动向,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制订出学科近期发展规划与远期奋斗目标,确定高等学校力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为我国随后若干年的发展方向确定方针大计。规划的实施使我国的力学研究从解放初期只有少量理论工作的状况发展到能够通过现场测试、大型实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多种手段进行重大项目研究的现代力学阶段。

50年代,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的发展。1957年,郭永怀在《现代空气动力学问题》的报告中,指出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应该是我国随后一个时期的重点研究方向。他和钱学森极力倡导在国内开展高速、超高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新兴学科的研究。为了将这些领域的研究铺开,他在北京组织了高超声速讨论班,研究探讨了许多前沿领域的重大课题,对我国高速飞行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0世纪中叶,由于能源危机迫在眉睫和高速流动中电离现象的出现,磁流体这门新学科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郭永怀抓住这一苗头,于1961年在力学所筹建并领导了磁流体力学研究室。他为这个室选定了三大研究课题:磁流体和等离子体稳定性;磁流体直接发电;同位素的电磁分离。他还以敏锐的眼光指出磁流体发电原理应当和原子能技术结合起来。这是很富有创造性的思想。他亲自参加力学所电磁流体组每周一次的学术讨论会;60年代初,他组织了北京地区高超声速讨论班;他一方面要求大爆破问题组人员踏踏实实地学一本书,一方面又鼓励大家深入实际。他指导研究生从事这些新方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对于新学科方向的发展,他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精辟的见解。

60年代初,郭永怀指出了爆炸力学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负责指导力学所爆炸力学室。他组织制定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有关爆炸力学的规划,在爆炸力学的民用和国防应用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这一时期,郭永怀还担任了核防护新技术领导小组副组长,并直接指导完成了《三峡水坝抗核爆炸模拟实验中相似关系换算》的技术报告。

郭永怀异常重视实验研究和实验设备的建设。为了在“一穷二白”的状况下开展力学实验研究,他提出了搞实验要符合我国国情的思想。他说:“就象高能物理研究那样,我们不能搞昂贵的大型高能加速器,但可以用小型设备来观测宇宙线;我们搞气动力的,不能一上来就搞大型风洞,而搞激波管和激波风洞却是力所能及的捷径。”

郭永怀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他和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等一道,规划了我国高等学校力学专业的设置。他和力学家们运筹帷幄,认真研究了近代力学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学科的近期发展规划和远期奋斗目标,使我国力学学科的面貌大为改观,特别是近代力学科学一起步就有很高的基准,只短短的几年功夫,在某些方面就已接近于世界先进水平。

郭永怀对于国防工业和科研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涉及了许多重大的项目。

从1957年11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起,他就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星际航行座谈会,大力倡导我国要发展航天事业,并就许多技术问题,如运载工具、推进剂、姿态控制、气动力、气动热等发表了许多重要见解和主张。在第四次座谈会上作了“宇宙飞船的回地问题”的中心发言,对气动减速、气动加热、烧蚀防热、回地轨道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还提出了利用举力面的设想。

在中国开始研制核武器时,他负责动力项目研究。提出了“铁条包布”的设计思想。为核武器真正武器化做出贡献。郭永怀还负责指导反潜核武器的水中爆炸力学和水洞力学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此外,在潜-地导弹、地对空导弹、氢氧火箭发动机和反导弹系统的研究试验中,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郭永怀还应两弹结合时期的需要,对我国核武器科研体制提出了重要设想。随后,当研制人造卫星提到议事日程上时,郭永怀参加了负责卫星本体设计的人造卫星研究院的领导工作。

1964年,郭永怀参加了再入物理工程的筹备工作。他认为应将再入物理现象的研究作为这个项目的理论研究方向,并明确提出建立高温物理所的主张,对实验设备的筹建工作他亦费尽心血;1967年,郭永怀参加了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的筹建工作,担任了主管技术工作的副组长。他首先就空气动力学研究院的服务对象、研究手段、重点设备、测试方法等提出了建议,并和钱学森一起为该院规划了蓝图,为以后空气动力学研究发展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为了发展我国的“两弹”事业,郭永怀呕心沥血,从理论到实践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多次赴现场参加准备工作。1968年10月,郭永怀再次赴青海,筹划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试验工作。在离开青海之前,他对这次国家试验进行过评价发言。当时,试验的理论方面有“过早点火几率”问题;实验方面有设计内球新结构问题;材料加工方面正考虑产品自热和装配贮存问题;在整体系统方面有“弹、伞、机”的协同配合问题。郭永怀从这次热试验的准备情况瞻望1969年和以后的任务,大胆提出今后设计要重新考虑上述各方面的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机动、安全、和小型化指明了方向。12月5日,郭永怀从兰州乘飞机返京。当飞机在北京机场着陆时,发生了事故,郭永怀不幸牺牲,牺牲时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拥抱,用身体保护了装有宝贵科研资料的公文包。郭永怀为我国的力学事业、国防科技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他的杰出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教书育人

郭永怀一直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主要学术领导人。他不仅在筹建研究室、培养人才、建设实验设备、规划研究方向、指导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而且还身体力行,参与许多具体课题的研究。

早在回国以前,郭永怀就同谈镐生探讨过回国后如何培养力学人才的问题。回国后,他始终把培养科技人才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1956年,我国恢复建立研究生制度。郭永怀积极筹划力学所的研究生培养。在第一批招生中,他一人就带了5名研究生,以后又亲自带过几批。他主张:培养人才要“言教、身教,以身教为主”。在教学和科研中,他自己做表率,经常同年轻人一道解决一个个具体的技术问题。在培养研究生和助手时,他注重使他们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都得到提高。他对年轻人的指导和帮助是启发式的、循序渐进的,重点强调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科研本领,而不仅仅是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在他的培养下,研究生中有不少已成为所级学术领导人或博士研究生的导师。

1957年,郭永怀和钱伟长组织并领导了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他除负责研究班的日常组织工作外,还亲自执教,讲授流体力学概论。开课前,他把辅导教员找来,亲自带领他们到有关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参观,对一些关键问题给予一些启示,再让他们为课程安排一个实验计划,使这门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临毕业前,郭永怀亲自指导安排学员们的毕业论文题目,并设法每周都同辅导教员和学员碰头,了解进展情况,帮助解决问题。清华大学力学研究班前后共办了三届,毕业生达290多名。现在这些学员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个部门,特别是在国防科研单位和重点院校的力学系或力学专业教研室,他们起着顶梁柱的作用。

郭永怀在培养人才方面不遗余力。1958年,他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和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教授,讲授高速边界层。执教中,每堂课都凝结了他的心血。他评论和分析学者们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使初入门的研究人员都深受启发,甚至终生受用。在讲到求解各种形式的NS方程时,他总是眉飞色舞,侃侃而谈,指出采用什么样的变换有希望获得成功,走哪一条路是徒劳的,会遇到什么问题,症结何在。凡听过他课的人都感到回味无穷。陆士嘉(普朗特唯一的中国学生,也是唯一的女学生,冯·卡门的师妹,也是杰出的流体力学家)也常常赶来听郭永怀的讲课。她当时曾评价说:“只有他能讲得这样传神。”在这期间,郭永怀创办了《力学学报》和《力学译丛》,并亲任主编,翻译出版了《流体力学概论》等多部学术名著,先后开展了新兴的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电磁流体力学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其成果不断引起国际科学界瞩目。

郭永怀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他将自己比作一颗石子,甘愿为青年人的成长铺路。他深感大批培养优秀人才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培养学术接班人这一艰巨任务在他的工作安排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他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这一点。1961年,他曾写道:“当前的打算是早日培养一批骨干力量,慢慢形成一支专业队伍。”随后他欣慰地说:“由于几年的工作,已经见到效果。”

人民的科学家

郭永怀是怀着科学救国的愿望漂洋过海的。受聘于康奈尔大学时,他就向校方表示“我到贵校是暂时的,将来在适当的时候就要离开”;为此,校方不让他从事机密工作。但空气动力学,特别是令人烦畏的数学难题,又不得不请郭永怀处理,他们便要郭永怀填一张表格,在“如果发生战争,是否愿意屡美国服兵役?”一栏中,郭永怀填写了“不”,对于让他申请加入美国籍的来信,一概置之不理。为此,他没有查阅任何秘密资料的权利,但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郭永怀从未流露出任何一丝悔意。

知郭永怀者莫过钱学森。当时已任力学研究所所长的钱学森,于1956年6月写信给郭永怀,盼他回国的急切之情跃然笔端:“永怀兄,我们现在为力学吧,我们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自然是力学研究所,来,快来,快来,请兄多带几个人回来。”

“我们一年来是生活在最愉快的生活中,每一天都被美好的前景所鼓舞,我们想您们也必定会有一样的经验……

自然我们现在是‘统一分配’,老兄必定要填写志愿书,请您只写力学所……我们拼命欢迎的,请你不要使我们失望”。

1956年9月30日,郭永怀和妻子李佩等科学家历尽千难险阻离开美国,到达罗湖边防站,他们终于踏上了祖国大陆的土地。

回到北京,郭永怀便很快见到了先期回国的钱学森,他兴奋得流下热泪。钱学森推荐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不久,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郭永怀,问他有什么要求,郭永怀焦急地说道:“我想尽快投入工作”。

回国后,郭永怀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了高超空气动力学、爆炸力学、电磁流体力学、飞行力学和固体力学的研究和指导工作之中。星期天和节假日他从不休息,经常是早出晚归,整天埋头书案,工作是他最大的乐趣。甚至连听音乐的时间也没有了。从美国带回来的两箱新唱片一直未拆封,后来他全部送给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爱好集邮,自清朝以来的国内外邮票整整搜集了3大本,后来全部送给了国家邮政总局;他十分喜爱摄影,现在也顾不上了。

1957年初,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约见钱学森,让他推荐工程力学方面的技术负责人人选,钱学森毫不迟疑地说:“我看郭永怀完全可以胜任!他学术造诣很深,而且作风正派,工作扎实。”当时力学研究所的年轻学者回忆说,他们当时有疑惑,因为郭先生在美国学的是空气动力学,他没有摸过原子弹,美国人是绝密的,苏联也是绝密的,他怎么懂啊?实践证明,郭先生确实完全担当了信任。

据钱伟长先生回忆,那时很多人是教育救国论者,认为国家要脱去贫困落后只有大办教育,培养几百万大学生。郭永怀不例外,也就是这样想的。但他回国后一看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短短几年,就以发展生产建设国家为目标,建立了科学院、几百所大专院校和几百个研究所。新中国蓬勃兴盛的景象,使他无比欣慰。当国家要求他主持力学研究所和参加两弹工作时,他当然是欣然应命,努力从事了。

1957年,郭永怀还发表文章说:“自从1949年人民政府建立以来,买办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工具被逐出中国大陆,广大的人民就真正地抬起了头,有了办法,有了保障,这个保障便是中国共产党。这几年来,我国在共产党领导下获得了辉煌成绩,连我们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时代,我自以为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我衷心希望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早日实现现代化,早日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对鼓舞全世界的革命人民。”

“由于执行了百家争鸣的政策,对所有问题我们都虚怀若谷,不经过讨论,就没有定论。对每一个方面我们需要权威,但是权威不能专有真理。这点,我相信一年以来,已经是做到了。”

1958年,教育界展开“教育革命”,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运动中也出现了“左”的倾向。有些人通过向空中扔十字架用库达-儒可夫斯基定理不好解释,就认为这个定理不对了;通过观察荷叶上的水滴可自由运动,就说NS方程的边界条件是不对的;通过当时的设计部门说,飞机的阻力现在还不能用边界层理论算,就认为边界层理论没用。他们请来郭永怀,想让他赞同这些“新发现”,不料郭永怀说:“我常想,一个新发现,要推翻什么东西,应该有以下工作。第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你们说的问题,没有经过慎重的思考,只看到了表皮现象,就做结论。第二,要有真正的胆识,敢于做研究。你们对荷叶很有胆量,但不是科学的胆识。第三,要有毅力,可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要有非搞清楚不算完的毅力,你们不是这样,是凭一时的热情冲动”。既中肯又有理有节,反对了“左”的倾向,又教育了青年。

他曾不止一次地对青年们说:“我给你们提的建议看法仅供你们参考,不一定按我的办法做,一切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郭永怀回国后指导的研究生之一的李家春院士(中科院)回忆说,当时郭先生刚回国不久,许多专业词汇还不能准确地用中文表达,但他坚持每次授课必用汉语。遇到一些专业词汇,常常说出几个译名,问听课的学生和助教,当他的译名得到认可时,郭永怀像学生做出了一道难题那样高兴。他的另一个学生俞鸿儒院士(中科院),记得郭永怀第一次与他们谈话的时候,曾经给他的学生一种“特权”,只要是学术问题向他请教,什么时候都可以。

张涵信院士(中科院)回忆:“彬彬有礼的郭永怀先生,对力学工作十分严肃认真。他甚至连Supersonic是翻译成超声速还是超音速,Euler的名字为什么翻译成欧拉等讲究。他主张读经典著作,他说这Prandtl的时代是流体力学的丰收期。Prandtl本人是个大权威,有学识有经验,书写得全面深刻,因此应该学习他的‘流体力学概论’。”

1963年前后,当时在清华大学工作的张涵信同志投寄了一篇由他和郭永怀先生联合署名的论文,经审查通过后送请郭先生最后定稿时,他大笔一挥把自己的署名勾掉。并表示:“国外的工作条件比国内优越得多,如果不是为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我何必从国外回来!说实在话,我从回国之日起,已把个人科研上的得失置之度外。我认为不署名有利于青年人增强独立工作的意识,有利于他们迅速成长。”

钱伟长被划为右派后,郭永怀仍委托他做不记名的力学学报审稿工作。曾有一名牌大学的教授投稿给《力学学报》,经钱伟长先生审阅,发现有很多基本的力学概念是错误的,并认定论文中有51个错误,认为该论文不家发表;论文作者竟然提出“左派教授的文章不许右派教授审查”的无理要求。郭永怀先生义正词严地说:“我们相信钱伟长的意见是正确的,这和左右无关”。钱伟长多年后回忆这段往事时,仍然激动不已。他说:“这才是堂堂正正的正直学者”。

1961年7月,他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得知后,一上班,他就喜笑颜开地对对事说:“我入党了,像我这样的人,在美国学习、生活、工作多年,家庭出身又是地主,我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党对我是多么的信任……”同事说:“祝贺您!祝贺您”,他谦虚地说:“我刚入党,是个小学生,你是老党员,你是我的老师”

他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当选为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之后,有位年轻同志打趣说,郭老当大官了!没想到一向为人随和的郭永怀竟板起脸来说:“我们回国的目的都是为了报效祖国,你们乃至二三代科学工作者都要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铺路石,要有思想准备吃苦受罪,不要为名利所累!”

中央出于对科学家的保护,认为郭永怀等科学家外出不宜乘坐飞机,要乘坐火车。为了节省时间,郭永怀总是乘坐飞机,尤其选择夜航,他说:“乘飞机节约时间,夜航打个盹就到了,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他还说:“我是学航空的,学航空的人都不敢坐飞机,那让谁来坐。”充满一种谭嗣同式的大无畏精神。谭嗣同说过:“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郭永怀先生就是这样一种悲天悯人、敢于担当、舍我其谁的人。反观今天一些改革家,改革失败让别人来承担代价,自己越改越富,群众却被越改越穷。

成功的奥秘

郭永怀的学生辈同事郑哲敏院士(中科院)回忆说:“郭先生在国外主要是从事理论工作和解析工作,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选定的课题都是国际上的难题。他不畏艰险硬是坚持用解析方法把它们做到底,得出重要的结论。这些工作使他在国外学术界有很高的声誉。为此人们往往把他看作一位单纯的理论家。使我感到意外的是,他也很重视新技术和实验工作,而且为新成立的中科院力学所带来了新技术和实验手段。这至少包括当时世界上出现不久的激波管技术和等离子体动力学。后来我了解到,原来在郭先生准备回国之前,他曾经专门考察过他认为为我国科学发展所需要的新技术和新领域。”

郑哲敏院士和李家春院士在《科学和技术结合的典范――纪念郭永怀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一文中恰当的总结了郭永怀先生一生的工作,“他总是将当前有重大应用背景的科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同国家结合民族利益紧密相关的问题;他善于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既能反映问题本质,又能具体进行定量分析的简化数学模型来进行研究;他能运用一切现有的有效数学手段,或研究和发展新的数学方法,得到满足工程需要的解答;分析所获得的结果,深入研究其中的规律,进一步指导未来的工程实践。这是他取得重大科学成就的关键。”

郭永怀先生在国外求学期间,曾师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数学系主任辛格教授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他们都是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的传人。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于20世纪初发源于德国的哥廷根大学,由知名的数学家菲利克斯·克莱因和力学家普朗特开创,并由普朗特的学生冯·卡门将其带到了美国。理论与实际、科学与技术,数学科学与应用科学密切结合是该学派最具代表性的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他们主张从复杂的扑朔迷离的问题中,寻找出最基本的物理过程,然后再运用简化了的数学方法加以分析,从而把理论与设计结合起来。郭永怀先生无论是在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制,还是授课育人无不以此为指导思想。良好的学术交流环境和民主作风也是哥廷根应用力学学派之所以很吸引人的秘诀,良好民主作风体现之一就是举办讨论班,冯·卡门受益于这样的讨论会,“在学术讨论会上,我不仅结识了许多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而且对各个科学分支――从初露头角的原子理论到沙漠的砂粒运动都怀有浓厚的兴趣,日后我不独钻一门,能从事空间技术多方面的研究工作,正是靠在哥廷根打下的基础”,并把这个优良的传统带到了美国,发扬光大。他每周主持一次工作会议和一次学术活动,每周都开,从不间断。在工作会议上,他希望每个人都报告自己的工作,不管是教授还是学生,讨论十分活跃,说错了也不要紧。“开始时,有些同学感到,怕提的问题暴露出自己知识贫乏。不久,他们便发现这种集体‘会诊’对解决问题大有好处”。现在由于郭永怀先生将这一传统带回中国并发扬光大,举办讨论班的做法已经全国遍地开花,一片喜人的景象。当年郭永怀先生在中科院力学所的电磁流体力学研究室也组织了每周一次的研讨班,集中攻读留比莫夫的有关专著,并研讨相关的几个研究方向。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常常为一个有歧见的问题争吵得脸红脖子粗,结果总是郭先生的意见成为定论,大家常为郭永怀先生的许多真知灼见所折服。

钱学森说:“我认为郭永怀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应用力学家,他把力学理论和火热的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了。其实这也不只是应用力学的特点,也是一切技术科学所共有的,一方面是精深的理论,一方面是火样的斗争,是冷与热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没有胆小鬼的藏身处,也没有私心重的活动地;这里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献身精神。郭永怀同志的这些贡献,我想人民是感谢他的。周代表党和全国人民对郭永怀同志无微不至的关怀就是证据。大家辛勤工作,为翻译、编辑和出版这本文集(郭永怀纪念文集)付出了劳动,也是个证据。是的,人民感谢郭永怀同志!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人民的感谢就是一生最好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校园星光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晚自习,略微秃顶的老班坐在讲台上沙沙的不知在写着什么东西,他也是也顺便看着我们这群不老实的孩子。不管是学霸,还是学渣都趴在桌子上,奋笔疾书。

不知过了多久,我感到了一丝烦闷,总觉得窗外有什么东西在吸引着我,让我总想向窗外瞧望一番。但顾忌老班的威严,我始终不敢有所行动,可那种感觉竟然更加强烈,让我心情颇不安定。

终于,我略有顾忌的偷偷抬起了头,就像一只要偷腥的猫,这才发觉老班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了教室。这让我的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欣慰。急忙抬起头,望向窗外。隔着拂柳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明亮的星星,闪闪烁烁的,就像恬静美丽的小姑娘眨着纯真的眼睛,十分可爱。

正欲仔细欣赏,忽觉一道黑影从窗外闪过,教室的门一下子开了,老班缓缓地走进了教室,一屁股又坐在了讲台上。叹息一声,不得不结束这场与星的相会了。

“铃铃铃……”这铃声是那么的悦耳,如同一个活泼的信童给我送来了星的邀请信。我推开窗子,与星去相会,这眼前的星是那么多,那么亮,数也数不过来,只在我的心头荡漾。星星频繁的眨着眼睛,仿佛在娇嗔,在呢喃,在埋怨我刚才的不辞而别。这漫天的星星,仿佛是一盏盏摇动的的灯笼,又如一颗颗光亮的宝石,更像脉脉的眸子,皎洁动人,沁人心脾。

一阵风吹过,它拂过我的脸庞,我感觉到了丝丝清香正在感知着我的嗅觉。叶子“哗啦啦”的响着,仿佛在演奏着华美的乐章,星星眨着眼睛仿佛在欣赏着优美的旋律。星光如雨滴般,滴落在了柳叶上,好像这光也可以传递似的,被微风一拂,光便从柳林的这一头霎时传送到了那一头去了。

星光下的树影在张牙舞爪的闹着,看来这顽皮树影想阻止我与星的私会啊,可惜我也无能为力,可是星有点不高兴,发射出了无数光箭把树影射的支离破碎。

星,光艳动人,拨动我的心弦,撩动我的心房,这不禁让我想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我顿时有一种想唱歌的冲动。又忆起苏轼的《水调歌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于是我又有一股想起舞的欲望。正欲放歌起舞,猛然想起,自己现在在校园里,肃静是属于校园的,我无奈只好放弃这股冲动。

“铃铃铃……”这次的铃声怎么这么让人讨厌啊,就好像神话里的王母抛下的玉簪,阻隔了我与星的相会,无奈只得摆摆手与星作别。星星很期待下次与你的再次相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永远的梦教师节征文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节征文29号征文老师,永远的梦

每个人的儿时,都有一个天真浪漫的梦。

记得,我走进小学校园以后,老师教我背诗词,唱歌曲,做游戏,那时候,我觉得教师像太阳一样温暖亲切。

升入初中,当第一次做错了事的沮丧被老师的微笑和安慰化解时;当第一次答错题,在老师的耐心诱导和讲解后弄懂时,我觉得老师像春蚕在默默地奉献。

我满怀希望和憧憬进入了高中课堂,老师淳淳教导,呕心沥血。每晚,教室的灯光下总有老师的身影。老师辅导我们解难题,做实验,译英语。他们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了我们求知的路。

童年时就觉得,老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于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便有一个纯洁而崇高的梦想,我把自己埋进了教材和参考书里,像一个赌徒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考卷上。度过了漫长的7月,可生活不是按我的意志去运转,我与教师的职业擦肩而过。

今天,工作服在身,重任在肩,我也许永远不会有机会踏上童年向往的讲台,永远也感受不到喊我一声“老师”的那种自豪了。

一只放飞的风筝,可望而不可及,成了我永远的梦。但我说:命运让我珍藏起这永远的梦,用自己的智慧区谱写青春多彩的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永远的长征

全文共 10485 字

+ 加入清单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的李源朝,在他任江苏省委书记时曾接见过一位接近百岁的老红军,当时,李源朝对这位老红军说:“我们要向你学习,所有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像你那样做人,像你那样做共产党员,像你那样保持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你就是我们学习《党章》的一个生动典型和生动范例!”

而在古城扬州,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群众,从大人到孩子,大家都认识这位老英雄、老模范、今年已经百岁高龄的离休老红军。你随便在路上询问一个行人,“听说过那位百岁老红军吗?”那人家一定会告诉你——“当然!”

人们认识老红军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最多的是这三种情况:年龄小些的会告诉你,老红军是自己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岁数大些的会告诉你,听过老红军的报告;其他人嘛,他们也会告诉你,他们在电视里、广播里看到过、听到过老红军的事迹报道。

那你就要问了,这么出名的一位百岁老红军,他究竟姓是名谁呢?

你别着急,我这就告诉你,百岁老红军叫刘应启,是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一位享受正军职待遇的离休老干部。参加过长征、三次过草地的他,历经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参加大小战斗150多次,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荣誉勋章。

你又要问了,一位百岁老人,那他的身体怎样、精神又怎样呢?

我跟你说,如果刘应启老人出现在你的面前,你一定不敢相信他已是百岁老人,因为他走起路来步伐仍旧那样坚定、稳健,全身依然保持着那副笔直的军人姿态;虽然看上去显得有点瘦弱矮小,但精神抖擞、气宇不凡,简直要赛过那些十八、九岁的小年轻呢。

说到十八、九岁的小年轻,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刘应启十八、九岁时候的故事。

整整一百年之前,也就是1911年的9月,刘应启出生在河南省商城县刘家洼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刘应启小的时候,父母早逝,家境贫寒,是个放牛娃。到了十八、九岁的时候,不甘贫困、不愿被剥削被压迫的他,在1930年2月,离开了家乡,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与他搭伴同行的,是他的一个老实巴交的叔叔。

那是一次秘密的出走,叔叔连在婶子面前都没有透露一点风声。当时,正值春寒料峭的时候,刘应启在为大伯家放牛。天刚蒙蒙亮,刘应启和叔叔就起了个大早,赶着一头牛,沿着田埂向村外走去。到了村口,刘应启把那头牛拴在山坡上,就和叔叔一直沿着大路去寻找红军部队。两、三天之后,他们终于在离家百里之外找到了一支红军的小分队,并加入了红军的队伍,参加了革命——当时,因为赶路,刘应启和叔叔的脚上都打起了好几个水泡。

三年之后,刘应启因为在战斗中不怕牺牲,打仗勇敢,经历了多次生与死的考验,而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1933年6月26日,跟随部队转战到四川王长坝时,刘应启和4名战友被召集在一起,光荣地面对着墙上马克思的画像,举起了右手,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70多年之后的今天,刘应启依然还能够清清楚楚背诵出当时他在宣誓时宣读的入党誓言,而且,他说,这也是他参加革命后毕生执着的追求。当时他的入党誓言就是——“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

你也许要问,参加红军之后,刘应启有什么战斗故事吗?

当然有了。从参加红军、到八路军、再到志愿军,23年金戈铁马,刘应启跟随部队南征北战,身经150多次战斗,立下战功无数,头上、肩上、腿上、脚上也留下了一块块枪伤疤痕。

我就先来讲一个发生在刘应启跟随红军长征时的战斗故事。

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决定强渡四川嘉陵江,以策应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在强渡之前,部队首长临时组织一支32人的突击队偷渡过江。刘应启时任团宣教股长,被指派参与行动。

借助苍茫的夜色,突击队勇士乘坐小船、牛皮筏直向对岸,不料船过江心为敌人所发觉,密集的炮弹、子弹倾泻而来,勇士们牺牲的牺牲,受伤的受伤,落水的落水。二月的天气,江水寒冷澈骨,加上战士大多不通水性,动弹不得。这时候敌人的一颗子弹从刘应启的头顶穿过,所幸只是伤了一层头皮。

负伤后的刘应启,凭借他小时候练就的水性,终于艰难地回到了战友们身边。一支32人的突击队,只有他一人生还。

偷渡失利成了后来强渡成功的前奏,而刘应启头顶的那道弹痕,至今还清晰可见,老人微笑着说,“那是历史留下的永久的纪念”。

再来讲一个刘应启在担任八路军129师28团团政委时,巧遇邓小平的故事。

那是在1940年8月,著名的“百团大战”打响了。当时,刘应启任28团政委,激战中,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疯狂反扑,战斗中并使用化学武器。当时,28团的一个连在攻占火车站时遭遇日军的毒气弹袭击,包括营长、连指导员在内,全连100多人中毒。紧急关头,他奉命去见时任129师政委的邓小平。在师机关驻地,刘应启见到了正在和大伙一起吃饭的邓小平。亲切、和蔼的小平同志在起身和刘应启握手、让座之后,详细询问了他们的作战情况,叮嘱刘应启一定要保护好伤员和老百姓,并鼓励他们多打胜仗。

而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刘应启与漂亮的女军医田静之间产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并且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婚姻。于是,在1953年7月28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的第二天,刘应启和田静这两位志愿军战士用鞭炮代替了枪炮、婚礼代替了葬礼、洞房代替了营房,他们在防空洞里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战地婚礼。因此,刘应启和田静也成为赴朝以来志愿军部队里的第一对双飞的鸳鸯,婚礼当然也成了欢庆胜利的一场庆典。

说完了战火纷飞的战争故事,让我再来给大家讲几个这十几年来老红军刘应启身上发生的新故事。

你也许又要问了,作为一位老红军,建国之后大概就到了离休的年龄,还能有什么新故事呢?那你就错了,自从1965年离休之后,41年来,刘应启始终保持红军本色,行万里路、讲千堂课、育百万人,积极帮扶困难群众、支持希望工程,续写着老英雄辉煌的人生篇章,先后荣获全国、全军“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先进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和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希望工程贡献奖”等光荣称号。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讲讲刘应启两个“百万”的故事。

刘应启享受的是正军职待遇,一个月有好几千元工资。但是,刘应启的生活一直非常朴素,早饭是烧饼夹油条,晚餐是稀饭馒头加咸菜,吃一顿菜肉水饺就算是改善伙食了。为了节约,刘应启早已戒了烟、酒、茶,就连写东西的稿纸,都要正面写完了反面写,旧文件的背面也被充分利用了起来。一年到头,刘应启几乎不添置什么衣服,始终穿的都是军装。家中仅有的几件家具也陈旧简陋,一张饭桌已经用了三十多年,厨房里的那台老冰箱,油漆已经剥落,磨损的把手上缠着厚厚的一层胶布。

这么说来,像刘应启这样节俭的生活,银行里一定存了两个“百万”了吧?

但事实上,他却又没有一分钱的存款。那他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呢?用刘应启的话来说:“每个月的工资,留下一部分保证家人生活,其他的,用来办点实事,办点好事。”

刘应启所说的办点实事、做点好事,就是资助失学儿童、帮扶困难群众、捐助受灾地区。每个月,他的收入有超过三分之一都捐出去了,剩下的钱就是过日子和贴补孩子,本可以腰缠万贯的他两袖清风、甘于清贫,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刘应启说:“我的钱都是党和人民给的,现在回报人民是很正常的。”

说到这些,就得再插一个刘应启自称“梅岭老头”的故事。

前面我介绍过,刘应启是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的离休干部,这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就位于因民族英雄史可法而著称的梅花岭一侧。

有一天,两位老师模样的人来到干休一所,打听一位“梅岭老头”。

原来,前不久,有位老人到过他们杨庙乡茶场幼儿园。第一天,他是路过,发现那里缺图少图书和文体器材,他沉默不语;第二天,他又来了,专门送来了1000元钱和300本小人书。老师询问他的姓名,他说了声“梅岭老头”,转身就走了。后来,幼儿园派出老师分头在梅岭一带打听、寻找,经附近居民的指点,他们才找到这来了。

幼儿园老师一提到捐款、捐书的事,工作人员就笑了,“那你们这算是找对了,我估计你们要找的‘梅岭老头’,就是我们这里的老红军刘应启。”

果然,当工作人员带着幼儿园老师一起找到刘应启,两位老师立刻认出了他。从此,“梅岭老头”就成了刘应启的别称。

1993年,刘应启通过扬州团市委与革命老区仪征市月塘乡的特困学生包金华结成了“帮扶对子”。第一次见面,刘应启就捐出了500元,这也是仪征市“希望工程”的第一颗火种。

钱捐了,刘应启还是不安心。从这个教室转到那个教室,他了解到还有不少孩子家里很困难,上学也需要帮助。于是,刘应启来到校长办公室,恳切地对校长说:“再给我找5个孩子吧,咱们达个协议,我捐资助学,你教书育人。”5个贫困生来了,刘老给每人捐了200元。校长带着贫困生,向刘老举手敬礼。没想到刘老两眼先湿润了。他摸着孩子们的头说:“你们是国家的希望,上不了学,上哪找希望啊!”

后来,刘应启专门来到团市委,办了个只属于他自己的“希望工程五年计划”,以后的每个月,刘老都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元,资助孩子,这一捐就是五年。

这以后,刘应启读报纸、看电视,关注“希望工程”;与人谈心交流,常问“希望工程”;外出办事,也留意“希望工程”。扬州军分区干休一所保存着一份统计表,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刘应启多年来先后资助的特困学生共有120多名,累计捐款超过15万元。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长征也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11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70多年前,刘应启参加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70多年后,刘应启心系“希望工程”,又播下了爱心助学的种子。今天,这粒种子已经发芽、长叶、开花,并结出了累累的果实,刘应启也成了贫困孩子心目中的“希望爷爷”。

刘应启常说,过雪山草地是老百姓一程一程送过来的,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一车一车推出来的,不论时代如何发展,一时一刻也不能忘了老百姓。见到群众困难,他就想着帮一把;看到乡亲们未脱贫,他就出力扶一下;得知孩子们上不起学,他就出资助一程。2002年苏北里下河遭受洪涝灾害,他自发捐款2000元;邗江、泰兴等地区遭受龙卷风侵袭,他主动捐款2000元;2003年扬州出现洪涝灾害,他又向受灾群众捐款2000元……

2004年年底,扬州市委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走门串户,联系群众”的送温暖活动。刘应启得知情况后,请维扬区民政局帮他物色联系一户双下岗家庭。春节前三天的早上,刘应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带着一件崭新的夹克衫、两只电烤鸡、5斤牛肉、20多斤猪肉等年货,走进了平安社区特困户赵建伟的家中。刘应启对赵建伟说,“快过年了,我给你家捎点年货。家中有什么困难,都说给我老头子听听。”当听到赵建伟的孩子上大学的学费有困难时,刘应启说,“小孩读大学的学费,由我承担。”

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接受过刘应启帮助的困难群众已有110多人。

如果按一般人的理解,刘应启正军级待遇这么高的级别,省市领导又是如此的关心他,那么,他的孩子只要他动动嘴,一定个个是单位好、待遇高、出人头地吧?你别说,现在的年轻人还真的想到什么说什么。有一次,在扬州大学做完报告之后,一位女大学生还真的就当场站起来向刘应启发问道:“刘老,您的报告讲得那么好,请问,您的子女现在都在干什么?都像您要求的那样吗?”

显然,这是一个极具火药味的问题,但听了刘应启不假思索的回答,在片刻的寂静之后,礼堂内响起了经久不息、雷鸣般的掌声。当时,刘应启是这样回答的:“我有三个儿女,路都是他们自己走的,两个是下岗工人,一个是农民,他们都曾经是先进工作者。现在他们都自力更生,日子过得还可以!”

1975年,刘应启带头响应号召,把女儿刘兰新下放到了金湖县塘港乡。女儿家庭生活拮据,农忙之余就到集镇上烤烧饼卖。一次,刘应启和老伴去探望女儿,看到女儿两只手被炉火烤出了蚕豆大的水泡,两位老人心疼地流下眼泪。回来后,老伴对他说:“老头子,这辈子就求你一件事,把女儿调回来吧。”刘应启却开导老伴:“没有烤烧饼的,哪有烧饼吃?刘应启的女儿不烤烧饼,那王应启、张应启的女儿就得烤烧饼。”

落实知青回城政策时,刘兰新想请父亲出面把一家的户口迁回扬州。刘应启对女儿讲:“农民的孩子可以种田,红军的后代也能种田。而且,红军的女儿就得做个好样子给人家看看!”父亲的教诲,刘兰新全部听进去了。后来,刘兰新不论是种田、还是烤烧饼,不论是做晒粮工、还是当会计,她都干一行爱一行,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当选为县、乡人大代表,还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直到现在,刘兰新的一家还幸福快乐地生活在金湖农村。

在扬州城北吕庄小区,有一个摩托车修理摊,摊主叫刘中冬,他是刘应启的二儿子。那年,公安干警队伍扩招,刚从部队复员的刘中冬去报考并通过了考试。可鉴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就业难,刘应启劝导刘中冬:“咱们家的孩子,就别去赶那个场子吧。”结果,刘中冬没当上警察,几年后所在单位倒闭他不得不下了岗,于是就在这里摆下了摩托车修理摊。

再后来,刘中冬的妻子张经梅也下岗了,一家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扬州军分区领导知道后,亲自上门征求刘应启的意见,看看给张经梅重新安排个什么岗位。面对军分区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从未向组织开过口的刘应启在沉默了一阵之后说:“不好意思,就麻烦你们一次吧,要照顾,就批个报亭让她卖报吧。”刘应启提出的“照顾”,只是请组织帮助批个卖报纸的报亭。军分区领导听了十分感动,回去后,以最快的速度与地方有关部门积极协调,很快就让张经梅在史可法西路上卖起了报纸。

也许你要认为刘应启这样做太“无情”了,但事实上,刘应启在心里深深地爱着孩子,只是在党性原则和亲情之间,他总是首先选择前者。因此,私下里,刘应启甚至对孩子也产生过愧疚之意。大儿媳夏小秋就曾在家中看到刘应启独自垂泪,自言自语地说自己“对不起孩子,但对得起党。”

刘应启对儿女的要求看似苛刻,但他一以贯之的行的正、做的直,决不是在表面上做政治秀,而是一种对党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因此,他的亲人都能理解他、支持他,并更加的关心他、孝敬他,刘应启的家中始终充满了融融洽洽的亲情、温情。

休息的时候,刘中冬喜欢从背后亲切地搂抱着刘应启,一老一小开心无比。他曾告诉要好的朋友说:“做老红军的子女不轻松。不过,家人都很理解父亲的做法。我们小时候,他就经常教育我们,要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

人们都说,人老了就会有一种“隔代亲”,平时,刘应启也非常疼爱孙子刘文斐。每逢孙子来吃饭,他都会专门去买孙子爱吃的烤鸡。每个月零花钱和春节的压岁钱,他也会早早地备下。但就是这个心爱的孙子,几年前中考成绩差了几分,不能被理想的高中录取。有人给刘应启出主意,凭老红军的面子,找人说说情进高中一定不成问题。可是刘应启不同意,最后送刘文斐进了一所职业学校读书。刘文斐毕业前以优异的成绩赴日本留学,回国后,目前在市区一家西餐厅工作。

谈起爷爷,刘文斐不仅没有丝毫的埋怨之意,反而是一脸自豪的神情。他说:“尽管很多人认为爷爷‘呆’,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我从小就很尊敬我爷爷,这个时代别人做不到的,爷爷却做到了,这有多伟大呀!”

哎呀,你一定要怪我了,说了好几个故事了,怎么还没有说到刘应启两个“百万”的故事啊?那两个“百万”究竟指的是什么啊?

我现在就告诉大家,两个“百万”是指刘应启写下的一百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听过他报告的一百多万人次——这两个“百万”,指的不是金钱,却是一笔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丰盛无比的精神财富。

刘应启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他是个放牛娃,根本上不起学。参加革命后,刘应启在行军途中、战斗间隙,从不错过读书识字的时间和机会。直到现在,只要有新思想、新名词出现,刘应启都会认真学习。刘老不仅自己带头学习,还经常提醒和帮助身边的工作人员学习。每当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好文章,他都要拿到街上自费打印或者复印,发给党小组成员人手一册。

刘应启所住的房间不大,最引人注目的是床头放了好多书,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军史》、《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学习问答》等等。翻开这些书籍就会看到,不少地方都被他用红笔划了横线。紧靠着床头还有一张简易书桌,以及用一块废弃瓷砖和一把坏了的自行车软管锁做成的“镇纸”。

读书看报是刘应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他自费订阅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求是》等十多种报刊,每当有新的政策法规出台,他都找来阅读学习。刘应启虽然年事已高,但眼睛却不花,现在还能用放大镜读书看报。而且,他还有个边读边作笔记的好习惯。由于上了年纪,他抓笔的右手往往写着写着就会不听使唤,钢笔经常会滑落到地上,他就弯了腰捡起来再写,捡了掉、掉了捡。就这样,刘应启居然写下了100多万字的学习体会和读书笔记,剪贴的资料本摞起来足足有一人多高。

这是第一个“百万”,是说老红军刘应启的百万读书笔记。另一个“百万”,说的是听过老红军刘应启作报告人超过了百万人次。

自从1965年离休以后,宣讲红色经典、传播光荣传统,成了刘应启41年来离休生活的主旋律。当年最早听过他报告的那些孩子,现在都有40多岁了,他们的孩子现在又在听着刘应启的报告。

刘应启说,“离休了46年,我是一直坚持正常上班。别人在机关上班,我到学校、工厂、农村、机关去上班,上班做的事就是讲革命传统。”

扬州梅岭小学,刘应启在这里已经担任了30多年的校外辅导员,1996年,他在这里创建了少年军校,以后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要搞一次“阅兵式”,并邀请刘应启出席。梅岭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回忆说,“前几年的一次六一儿童节,学校要到校外开展活动,因为不是很远,老师和学生都是走着去。老师们把刘老送到校门口,帮他叫了辆出租车。没想到的是,刘老知道大家都是走着去,便甩开大家径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附近的社区也经常请刘应启去讲课。有一年夏天,丰乐社区居委会邀请刘应启去讲党史,考虑到他的年事已高、天气又热,社区就和刘应启说好只讲一刻钟,但刘应启说必须要用40分钟才能讲清楚。那几天,正是扬州最热的时候,社区学堂里又没有空调,只有两台台扇,近一个小时的报告讲下来,刘应启早已汗流浃背,不停地给老人递着毛巾擦汗的主持人眼睛也湿润了。台下的听众近距离地感受到老红军、老党员为人处事的态度,心中对刘应启又多了一份尊重和敬佩。

机关、学校、工厂、部队邀请刘应启去作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报告,刘老是有求必应。尽管是有请必到,可刘应启把“老党员、老红军”的形象视为第一生命,他给自己“约法四章”:一是邀请单位两公里之内的,一律步行;二是不收取任何劳务费;三是不收邀请单位的礼品;四是不参加宴请。每次报告前,刘应启都精心准备,稿子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每次报告后,刘应启上车时都要让陪同人员打开汽车后备箱,亲自看看里面有没有主办单位送给的礼品,一旦发现,当即拿下来,婉言谢绝。

刘应启离休了46年,也宣讲了46年,当年战斗过的晋冀鲁豫、湘鄂赣大地、巴山蜀水、白山黑水、西北高原、江淮平原,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扬州,刘应启常年担任30多家机关、院校、企业的政治教育辅导员,先后为800多个单位作报告1000余场,听众总数超过了100万人次。

刘应启讲历史、讲传统,从不给自己个人摆功劳、论成就,而是为了联系社会实际,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之间,架起一座用革命理想、社会主义理论来沟通的桥梁。多次现场聆听过刘应启报告的共青团扬州市委书记曾经这样说过,“你可别小看了这些报告,讲这些革命传统,刘老他还是在长征,还是在播种啊!”

刘应启不仅通过作报告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而且,他还在耄耋之年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一个观点,那就是——“社会没有旁观者,党员都是主人翁”。只要需要,事不关己也要管起,事大事小都要管好。每次植树造林活动,刘应启都积极参加。2003年植树节前一天,部队参加蜀岗风景区义务植树活动。刘应启得知后,肩扛铁锹就上了车。干休所的领导考虑路途较远,劝他不必参加,可是不管工作人员怎么劝说,他还是走进了队伍中,与官兵们一道挖坑、培土,一直坚持到最后。

2003年夏天,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高邮湖湖水暴涨,形势十分危急。那几天,刘应启坐不住了,不时去打听抗洪救灾的消息。当他得知分区组建抗洪抢险突击队、即将开赴抗洪前线,刘应启就像当年战场上的自己一样,当即找到所领导请战。“哪能让您老上呢?”所领导当然不同意,但刘应启将自己的胸脯拍得咚咚响,他说:“别看我九十几岁了,但我骨子里有股子劲呢!”所领导拗不过他,只好同意将他送到了大堤上。刘应启拄着拐棍,指挥保障分队送茶送水。面对抗洪官兵,他大声为他们鼓劲:“同志们,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人定胜天!”刘应启的鼓劲声,伴着官兵们的呐喊声,盖过了咆哮的洪水声。

平时,不论什么社会公益活动,只要有空,刘应启都积极参加。驻扬部队官兵为扬州火车站义务劳动,当时已经94岁的刘应启也亲自上阵。考虑到他年事已高,所领导本来没打算让他参加,可刘应启非要亲眼看看新落成的火车站。到了现场,官兵们都劝他看看就行了,可刘应启很较真,一定要拿起扫把跟大家一起打扫不可。他说,火车站是扬州人的百年梦想,扬州是我的第二故乡,一定要为火车开通出点力。

在关心扬州建设发展的同时,刘应启也时刻牵挂着自己的老家,关心那里的发展。接下来,我再给大家讲一个刘应启修建“红军井”的故事。

刘应启的老家河南省商城县刘家洼村,位于大别山的腹地,从十八、九岁离开家乡投身革命转瞬就是76年,这块贫瘠的土地是刘应启的衣胞之地,家乡的父老乡亲、家乡的山山水水始终魂牵梦萦,甚至当年为参加红军而没来得及赶回家的那头牛,也会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战争年代没有机会回去,离休后虽然去过几次,但来去匆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牵挂家乡的刘应启计划重回家乡,第一年,因为华东地区突发特大洪水,使他的计划泡汤;第二年,他要去北京出席英模报告会,家乡又没去成。第三年,刘应启终于踏上了重回家乡的旅程。

刘应启知道,同富饶的江苏、优美的扬州相比,家乡仍然是比较贫困、落后的,因此,他给乡亲们带去捐助的钱物。同时,刘应启感到,家乡更需要知识,特别是家乡的干部更需要知识,有了知识他们才能带领群众奔向富裕之路。因此,他还特别买了十几本笔记本、十几支钢笔,郑重其事地亲手交到接待他的县长、乡长手中。他说,家乡经济困难,固然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但提高文化知识、发展生产力才是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送给你们笔记本和钢笔,一是希望你们多读书多写心得笔记,二是希望你们密切联系群众,多作调查研究。

临行前,刘应启看到村民吃水要到五六里外的山沟里去挑,就找到村干部,掏出口袋里仅有的钱,对他说:“乡亲们没水喝,是不是打口井?我这里有2000块,不够,回扬州我再给你们寄。”很快,井打好了,乡亲们终于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饮水思源,乡亲们于是特意在井口边刻上了三个字——“红军井”。

离开老家的八十年里,刘应启曾先后回去十几次,每次回乡探亲,他都想着要给乡亲们带点礼物。建国初期,他带去抽水机泵;困难时期,他送上米面粮食;发展经济,他又运去了花木苗种——细心的刘应启总是将家乡最需要的东西送到乡亲们的手上。

为了让乡亲们能早日脱贫致富,从2002年起, 90多岁高龄的刘应启连续三年带着自费购买的花木、乘着自己雇来的卡车,颠簸10多个小时,亲手将花木送到故乡的乡亲们手中。毕竟是90多岁的老人了,一路下来刘应启疲惫不堪,看着仍然兴致勃勃的老人,乡亲们感动了,村长代表大家给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老革命,您的心意家乡人领了,路这么远,您这把年纪咋吃得消?”但刘应启说,“家乡不脱贫,我的心不安啊!”正是带着这颗不安的心,刘应启先后花费4万多元,购买了1200棵琼花、大樱花和其它数十种名贵花种送往家乡。

前几年的秋天,刘应启又带着大儿子一家又踏上了为河南老家送花木的漫漫长途。这一次,他除买了两万多元的花木外,还花了5000多元,为10个贫困户送去毛毯和慰问金。在一个特困户家中,刘应启看到他们穿的衣服又旧又破,临走时硬要把自己身上穿的外衣、羊毛衫脱下来送给他们。女主人流着眼泪不肯要。刘应启生气地说:“你们穿得不好,我这个老革命穿得再暖和、再漂亮,也是丑的,也穿不出去!”

就是在这一次,刘应启花光了所有积蓄,穿着单薄的衣服返回扬州。老伴田静见状,戏称他为“穷光蛋主义”。刘应启听了,不但没生气,还哈哈大笑着说:“我喜欢你这个命名,我是孤儿出身,原本就是无产阶级!”

一个90多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坐在大卡车的驾驶室,跋山涉水,千里颠簸,来到大别山的腹地,他运送的难道仅仅是花木吗?一次又一次,几年过去了,刘应启的希望变成了现实——家乡的山绿了、花开了、树也结果了。

红军井甘露的浇灌,让树木郁郁葱葱、花圃姹紫嫣红。现在,刘家洼村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花木之乡,乡亲们也开始逐步走上了致富之路。每到阳春三月,刘家洼村便会琼花绽开、樱花怒放、丁香飘舞、芙蓉欢唱,村民们说,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官”刘应启给故乡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而刘应启想得更大更远,他说,要让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都变成大花园,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过上富裕生活。

刘应启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更是一位纯粹而崇高的共产党员。从1930年参军起,刘应启就把个人的一切全部交给了党。81年来,刘应启既像一棵永远不老的青松,又像一支始终燃烧的火把,铁心跟着党,赤诚为人民,兑现着当年对着马克思画像所立下的入党誓言。他纯洁的党性、坚定的信念、崇高的品德、伟大的人格,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一位老红军、老干部的光辉形象,树立起了一座共产党人的巍峨丰碑!

百岁高龄的老红军刘应启说,“在我有生之年,我要继续宣讲红色经典,宣讲长征精神,宣讲革命传统,永葆党员先进性,帮助困难群众,为他们分忧解难。”

刘应启曾写过一首诗,

铁心跟党是我魂,

为党分忧是我志,

助民解难是我责,

永葆本色是我求。

全诗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这恰恰可以用来表明一位老红军终生矢志不渝的追求。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可亲的老红军的名字——刘应启,也记住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永远的孟子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的流逝,荡涤旧迹,仅留下微薄的平淡与悲哀,纵横历史,一颗流星划破了长夜,流下一道璀璨的光和影。我,陶醉于你——永远孟子,你那淡泊名利,追求仁义,执著地忧国、忧民。

你的思想,深邃而又使人大彻大悟,让人不得不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可又丝毫没有生搬硬套的迹象。你甘于平淡,却不甘于平庸,当你遭到诸侯冷视之时;当你无法施才华之时;当你一心为民,而力不从心之时……我看见了你辞去象笏的艰难与挣扎;一边是助君成业而自己却安于清贫,另一边则是你所向往的仁政忠义。你离去的背影如此地坚决而伟大,回到家乡,你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曾摆脱不了那甜的诱惑,忘却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可在我山穷水尽的那一刻,或在我烦躁的那一刻,我望见了你那平静如水的双眸、给予我前进的方向与无穷的动力。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细细地玩味,却在指泵碰触了清而澈,凉面透的泉水,淡得让人无从品味,感受的只有宽宏壮阔的大爱,久久地萦绕在脑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以民为本”我本仅以为你为求得一方兴起,一片安宁而不懈努力,可是,我错了,你虽身处山野,可心怀抱负,思虑早已冲出大山,越过江河,展望世间。你真正寻求的是一种以民为本的博爱,一种让仁义响彻齐鲁大地的大儒思想,一种为了正义而勇敢抗争的精神,何必在乎那权贵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委屈人格,受于压迫之苦?

唯有对你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为仁为义的人生之道。当后人恍然大悟你用心良苦的哲理如此深邃之时,你却早已悠然飘远,教我如何追寻你的步伐,那仁政忠义的精髓?教我如何触及你的衣襟,那忧患而生,安乐而死的哲理?夜的帷幕渐渐拉下,我当空长吟,那远方完美的一道光弧,是为你而起的缥缈之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永远的童年作文350字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已经渐渐走远,可是童年令人发笑的事让我至今还记得……

在我还在幼年的时候,我做过一件至今想起来都会发笑的事:睡起午觉后见妈妈还没醒,我轻轻地从床上爬起来,看到没人陪我玩,不禁感到一阵阵无聊。可当我的目光碰到奶粉筒时眼睛不由地亮了,就像一直吃素的狼突然见到了肉,我蹑手蹑脚地走到妈妈身边喊着:“妈妈,你醒了没有?妈妈,你醒了没有?”见妈妈一直没有醒,我安心地打开了奶粉筒吃起了奶粉,唔,奶粉真甜,“雨儿,你干嘛呢?”虽然妈妈的声音与平常无异,可我却像听到了来自地狱的“索命鬼”的声音,后来我才知道我把妈妈喊醒了,为了知道我想干什么,她才装睡的,有这么一个淘气的妈妈,真叫人无奈呢,醒了就醒了,干嘛装睡啊?在妈妈淘气的影响下谁能不犯点美好的小错误呢?

时间老人呐,让时间过得慢一点吧,好让我在空闲的时候偷偷回忆一下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星光微暖,心路依旧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夜色如裙摆一般徐徐展开,透明的星光倾城而下,绕过屋脊,泼洒大地,银色的光交织出一条极为漫长的道路,冷凝的花香在小院中软语如绵。我独自坐在竹椅上望着这一片闪烁的星海,你已不在我身边了,但因你坐过的庭院,读过的星光,我的肩头却并不寞落。

月夜如井水洗过一般清凉,干净得让我不经回想起当年和外婆一起看过的星光夜。记得那时豆蔓在外婆身后婷婷袅袅地爬着竹架,一片婆娑的阴影在满天星光中美得略不真实。外婆总是用粗糙的手握着一把蒲扇,扇柄那儿留着一个光滑的缺口,以她自定的节奏晃着,一丝丝的晚风撩着我纤细的发丝。我小时候就喜欢这么在她身边坐着,听她讲着那些关于星星的陈年细软,或是牛郎和织女在星海中继续着一番苦恋,或是瓜豆们在星空下如何啜饮着土地中的甘凉。外婆讲到一半,总喜欢拍着我的头,如孩子般看着天上,告诉我“星星其实都在看着呢,都想听听自己身上藏着多少故事。”外婆笑得有点神秘,当时的我自然也是深信不疑。

那时星光有点暖,不灼热,但足以把我的童年融在一片火树银花中,织着通往温暖过去的路。

晚风有些紧了,星光下的影子也缩了缩自己的斗篷,路上只剩下一只不眠的猫在灵巧的勾着自己的剪影。我想到了后来的星星,那时天空不如以前亮了,家家流淌的灯火淹没了星星的位置,只有我和外婆还坐在竹椅上,寻找那些不是绚丽却温和的光点。那时虽还残存着看星星的愿望,却不再有儿时的单纯,对门红红绿绿的霓虹灯照得有些刺眼。也许是外婆看出了我的失落吧,便嗯嗯啊啊地哼着儿时看星星时唱的童谣,明知道我不再信那些传说却仍要把那些有了棉絮味的故事重新翻出来再讲一遍,尤其是人死后会变成星星的故事,一遍遍地,很美好地讲给我听,这时我的心莫名地平静了下来。有时候会佩服她能把自己宁静的心放在星星上那么多年,美好得让我这个被生活撞去棱角的孩子学会如何平静,如何美好。总觉得她身上藏着一颗比星星更美好的心,酿着时光的味道。

星光有点凉,但不刺骨,她用最后的时光教我什么是宁静美好的存在,星光织出通往现在的路。

我仍记得她说过人死后会变成星星。

所以在她变成星星后,我仍在寻找她星星的住处。有时看着倾城的星光还是会忍不住哭泣,但不是悲凉的,而是充满着希望,因为还记得她还在某颗星星上。

我记得有人说过:“当你思念一颗星星时,整个星空都会闪亮。”

所以我的星空亮了,相信她的也是。

我仍看着满天的星斗,银光温婉如她的笑容,当进入我的庭院时,请要放轻脚步,这样才能看见她送给我的星星跳到身边来,碎成无数极美的碎片,混合着青草的芬芳,流淌出通着未来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永远的曾经初一作文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改变发生在不经意之中,蓦然回首的时候,令人感叹的过去;诗意的在世俗洪流之中,是怎样的清,轻的经不起任意一阵风吹。

题记

残阳将慵懒的黄昏渲染成惨淡的殷红,田野里遗弃的稻穗应着微风,如同血海的波浪轻柔的漾开。我站在田埂上,任微风抚乱我的头发。

你还记得那些曾经吗?你曾经说过:总有一天,我要在一个宁静的乡村开一家用楠木做成的邮局,因为我认为邮局是希望的象征,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是满怀希望的将信送出去,又满怀希望的等待信的到来。我希望作一个交换希望的人,所以我一定会开一家邮局。

我记得你很喜欢阅读,每一次看你都在对书籍微笑,那笑容像纯净的天使,每次我问你微笑的原因,你总是说:阅读是灵魂的相知和呼应,隔着千百年的时空,与不同灵魂沟通,没有国界,不分种族和年龄。无论任何时候读什么书,因为有了默契才有了热情。当我问你和灵魂沟通了什么的时候,你总是笑着说:不能说的秘密。

你还记得吗?这些曾经永远的曾经?

我记得你可爱的笑脸;记得你动听的声音;想伸手触摸记忆;记忆却随风散去,被雨林遮蔽。有谁曾经永远的曾经?有谁听过风吹过的声音?有谁听过海鸟的哀鸣?有谁听过花开的声音?我和你像一只只海鸟,慢慢忘记这些曾经永远的曾经。

还记的曾经你风尘仆仆的来找我送给我一束蓝色郁金香,你说郁金香的花语,是友谊我相信你就像相信你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你滔滔不绝的向我讲述陌生城市带来的兴奋。那眉飞色舞的表情让我感到很开心。你举起果汁杯对我说:朋友干杯。杯子碰撞,红茶的泡沫,徐徐盛开。那暖暖的红茶温热了不变的友谊很当年的情怀

亲爱的朋友,你可还记得,这些曾经永远的曾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场景三:永远的笑容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班要举行一次文艺汇演,班上同学奋勇报名表演节目,尤其是何笑韬,报了三个节目,还要为班上资助一台照相机。其实这台照相机也是来之不易,在期中考试前发奋复习,考了前三名,才得到的相机,而且这三个节目,也是很难排的。他课间练习相声,下午练童话剧,回家练唱歌。在台下洒下了不少汗水,最后,在汇演时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汇演过后,要照集体相,他站在最中间,撇嘴一笑,“咔嚓!“留下了永远笑容……

何笑韬的笑就是那么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永远的座右铭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从不知道座右铭能如此激励人们奋进……可是,自从那次之后才懂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如此的重要。

记得以前我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女生,而且很胆小。老师总是有意识地训练我的胆量,因此,我‘荣幸’地成为班上的纪律委员。或许对于别人而言,是真的很荣幸。可是,对于我却恰恰相反,因为我胆小,所以不敢叫他们安静,因此我这个纪律委员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为此,我很不开心,但又没那胆子,心里很是难受。

星期天的时候,我和妈妈在看电视,妈妈似乎发现了我的不对劲。于是问我:“你怎么了?”我把我担任纪律委员的事告诉了她,她说了一句令我印象最深的话!她说:“人总要面对新的事物,只有敢尝试,才会知道这其中的乐趣!”我顿时恍然大悟。

到了第二天,老师安排了一节自习课,因为数学老师生病了,叫我们做作业,但是,老师一走后,教室里便立刻沸腾了起来。这时,我突然想起妈妈的话!于是,我鼓起勇气大声地说:“安静!”他们听见了都露出惊讶的神情,而且都安静了下来,我感觉他们可能是没想到我会这样吧!可是,大概过了一分钟,他们又说:“你以为你是谁啊!凭什么管我们?”还有人说:“别以为……!”听了这些话,我扑在座位上哭了,直到老师叫我,我才停止哭泣。

放学之后,我顶着两个桃子眼回到家,妈妈看见后对我说:“今天的事老师都和我说了!你要坚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不要放弃,懂吗?”我点点头。

于是,以后我再也不怕别人的反对了,因为我是纪律委员,就应该做纪律委员该做的事。

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得到了全班的认可!如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成为伴我成长的座右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永远的记忆700字作文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双翅膀,我永远记忆

——记一件难忘的事

“送你一双翅膀,让你去飞翔。” ——题记小草吸取雨露的甘甜,向广阔的平野吐露一片绿色;花儿接受阳光的温暖,向辽阔的川原绽放一片微笑;小鸟沐浴微风的温柔,向湛蓝的苍穹唱响一片欢歌。世界真美。教室里,兢兢业业工作十几年的谭老师正潇洒地挥舞手中的粉笔,为同学们板书。有认真听讲的学生,也有不懂事的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他们怎么会知道,这是谭老师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节课。

一切从宁静开始,一瞬间,一个可怕的恶魔闯进了教室,教室里开始剧烈摇晃,整个世界开始摇晃。呼喊声,惊叫声,房屋倒塌声,四周被恐怖笼罩着。一切又恢复了宁静,人们向四周望去,原先的琼楼玉宇已经变成了一片片残缺的瓦砾深深的刺痛人们的心。世界变了。再看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大家意识到,是地震,同学们开始慌张起了。此时的谭老师立即清醒起来,组织同学们有序退场。大地仍然在剧烈的摇晃,有几个被吓坏的同学躲在墙角里不敢动弹。谭老师见教室里还有同学,毫不犹豫地冲回教室里,想把同学们拉出来。此时天花板已经开始开裂,突然间,教学楼从中间开始裂开,一切都来不及了。“快,快躲到桌子底下!可慌乱的同学们竟把桌子给推翻了,谭老师猛扑过去,扶起桌子,张开双臂,用身躯死死的护住桌子。刹那间,天花板塌了下来。谭老师的微笑成了永恒……

“送给你一双翅膀,让你去飞翔。”谭老师用他的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他用他的翅膀给祖国的花朵带去了生的希望。四川的地震已经过去,但那双翅膀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游香港星光大道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初三晚上,天空中星光点点,爸爸开着车带我们去“星光大道”看夜景。坐在车上,爸爸告诉我“星光大道”全长300米,宽约40米,布设了2000多盏led地砖灯,喷泉还会在电脑的控制下变化多端。

说着,说着,不一会儿我们到了西域海湾的“星光大道”。爬上楼梯一眼就看见了如巨龙般长的喷泉,场景非常壮观。我一见这美丽的景色往就那飞奔过去,忽然我停住了,我看见喷泉前的地上有七彩的灯光,一闪一闪的像天空中那些明亮的星星在眨着眼睛。他们仿佛是从天空中落下来,在大地上闪烁光芒与人们共度新年。海风迎面徐徐吹来,把喷泉喷出来的水“洒”到了我脸上,回过神来,这时感到一阵凉意。我转过头看了看喷泉,水里的灯光照在水柱上把透明的水柱变得五彩斑斓。使这条“巨龙”更加美丽迷人,吸引了许多人的眼光。人们都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按下快门“咔嚓”、“咔嚓”把这美丽的画面留在了相机里。喷泉的水时上时下,时有时无好像巨龙在悠闲自在的在天空中翱翔着。

走在“星光大道”的路上,脚下有着闪烁的灯光,旁边有着长长的喷泉,时不时会传来人们爽朗的笑声和叮咚的流水声,我真想高歌一曲啊!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座小山前,顺着山中的小阶梯我们爬了上去,往下一看,天呀!好大的场景,就像中央电视台里星光大道节目的舞台一样。过了一会儿我们下了山,我走上了这个“舞台”嘿!还真有点像明星的感觉。

啊!多么美的星光大道;多么美的夜景;多么美的香港!我要把这美丽的地方告诉我的朋友,让他们也来分享这美丽的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永远的回忆初三作文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你所谓的“永远回忆”,是什么?我不懂。

你在意的那“永远的回忆”,到底是为什么?我不懂。

如今,我懂了。你所谓的“永远的回忆”是在这三年中的美好回忆,美好的时光。

这三年中,我们在小学中拥有了许多欢笑、泪水、吵闹。这些事情中,我知道了我们的友谊是如此的屹立不摇,这个永远的回忆,我也拥有。这是一件我们共同拥有的回忆,中学三年,看似永久,时间一过...才发现原来他已经先离开了。

我们就要毕业,现在要回味过去,也许你会嫌太早,但是我们毕业生却不同,恨不得现在可以将时间到转,重新来过。

初一时当我刚踏进学校,有一种神秘、恐怖、陌生的感觉。再次的踏进学校,有一种好奇、冒险、活泼的感觉。慢慢地我已经成为学校的小霸王了,恨不得不要考试,自以为已经完全熟悉整个校园。我才发现...原来我已经爱上了这所学校。

我不想离开我的母校“东兴中学”,但是我们必须离开,想一想...在中学三年里面的琐碎小事,都成为了我们最珍贵的回忆录。

想想每一位同学的面孔,每一位老师的教诲,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

我会永远记得这永远的回忆,永不忘记。忘记了,我会很在意,我会恨不得的马上挖出我们的回忆,我跟你,彼此都会在意这段既美好又难忘的永远回忆。

[永远的回忆初三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永远的伤痛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这件事一直在我心理憋了很久很久,它就像一快大石头一样,一直压悬在我心里,久久也不能落地。

大概在一年前,我放假回外公外婆家,因为外公得了肺癌,不可以抽烟。可外公的烟瘾很大,不抽烟就不行。外公想买烟也买不到,因为外婆老监视他。所以外公时常盼望我回家,因为我会想法子令外公抽到烟。

我一放下行李,外公忙拉我出去。然后在我手里塞了100元,眼睛诡秘的向我眨了眨,然后嘻嘻的笑了声。我立刻跑出,去买烟。买回香烟后我就偷偷交给外公,然后我再拉着外婆往外跑,好让外公在屋子里抽到烟

每次都是这样,日久天长,外公的肺癌越来越厉害。直到过了没多久,传来了一个噩耗—外公去世了!此刻我才知道,自己闯的祸多么大。哭的昏天暗地的、外公啊!我本想解决抽不到烟的烦恼,却把你推向了病魔的深渊。

这件事没有人知道,它一直藏在我的心里,成了我心里永远伤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4永远的朋友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总是萎靡不振,作业常常有问题,不是忘写就是没有写够,为此,韩老师叫我到办公室不是一次两次了,又给家长打了电话,妈妈倒是没有打骂我,我的心却……

早上打过电话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孩子,你总是逃避现实,上次的军训你没有去,我为你感到可惜。你学习是给自己学习,难道是给我、给父母吗?”说完,又和我说起了学长学姐的事例,告诉我要敢于去做不能总是退缩,逃避现实。这一席话,让我沉思了许久,韩老师先打破了寂静,说:“做个朋友吧,以后又什么问题来找我,咱们一同解决。”

后来才知道,韩老师办公室的“常客”,都会和老师做朋友,老师听他们的心声,听他们的意见。

很快,第一次月考考试成绩出来了,我的成绩很不好,当看到数学:96.5,政治:60分……我的心崩溃了。

韩老师又和我交谈,了解我的考试成绩,并帮我分析题,找出错的原因,并帮助我改正。昨天,她生病了,住院了,是肺病,要请假一年治疗。

我们在学校,知道了这个消息,全班同学都去看望她,知道大家都走了,就剩我一个了,她才教导我,告诉我见到新老师怎么建立好的师生关系,我眼中早已充满了泪水,终于不听话的流了出来。韩老师说:“傻孩子,哭什么,我不是好好的吗,别哭,坚强点,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别忘了我们是朋友啊!”

就这样,韩老师住院了,校长说给我们换了新的班主任。新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时,我看到,是韩老师,我冲了上去,哭了,老师说:“我们是朋友啊,朋友不是应该互相帮助吗,我当你的老师教你语文,你当我的老师教我电脑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永远的歌声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在那历史的年轮里,回想一个朝代,品味一段岁月,思想便如风,如光,穿越世纪,抑或跨过汪洋,在历史的末端,便留下一份清醒,一份理智……

一株菊的世界

紫色的灰烬在古铜色的香炉中盛着,萦绕在空气中的只有苍白的记忆,而一株菊此时正在成长,那一株菊的世界也渐渐明朗。

对于置身在战乱频繁,举世浑浊的时代的他,我欣赏,我崇拜,我敬仰……陶潜就如那一株菊,不与百花争奇斗艳,只是默默的站在山间独舞,寻找他热爱的一方净土……菊的世美丽的桃花挂满了枝头,粉瓣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落下,如诗如画,在这里,没有战乱,没有君主,没有贫穷,没有欺诈,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美满幸福的生活。这就是那一株菊营造的世界——桃花源桃花源是一方天外净土,承载着他的梦想与希望,是他笔下的世界,也是一株界,菊是他,他亦是菊,在历史的长河中低吟浅唱……。

长风破浪会有时

巍峨的宫阙,精美的食物,醇香的美酒,金殿之上,佯装喝醉,力士脱鞋,国舅磨墨,还有什么是你不敢做的呢?你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壮志,更有穷则独善其身的意趣。“遣返白鹿青崖间,须得即骑访名山。”是何等的畅快。“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又是如此的铮铮铁骨。“古来圣贤多寂寞”又是何等的无可奈何……你为后市留下了那么多的诗篇,你被人们称为“诗仙”。你的“长风破浪会有时”永远激励着我。从你那儿,我学会了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笑对人生……而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歌声

五千年的悠悠历史,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是多么的辉煌与灿烂,或许,在安静的夜,我能与那些写下了诸多诗篇的诗人同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永远的月亮初一作文

全文共 1569 字

+ 加入清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困惑着,我也困惑着,唐代诗人张若虚也是一个困惑者。他曾在长江边对着月亮发问:“江月何年初照人,江畔何人初见月?”

明月何时就已存在,为什么要存在?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张、苏的追问,绝不是科学意义上的探究,而是人文意义上的情感抒发,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究。

我不知道外国人是如何看待月亮的,但我敢肯定的说:外国人心中的月亮,一定不如中国的“圆”!他们只知道第一个访问月球的是前苏联人,却不知道月亮的主人是中国的姑娘嫦娥。

在讲究“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传统里,月亮不是一个星球,不是一个物质的实体,而是一个理想的大气球,是情感的载体,是思念的寄托,是美好的象征,是落魄文人的慰藉,是少男少女恋爱的证人……。在懵懂未知的孩童时期,我们听的第一首儿歌是“月亮嬷嬷,照你照我……”;听的第一个神话故事(我以为这是中国最美的神话故事)是“嫦娥奔月”;听的第一个童话故事是“猴子捞月亮”。上学后学的第一首诗歌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恋爱了,在“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里,月下老人用一根红线绳把一对幸福的男女捆绑的结结实实。如果恋人产生误会了,则会指月发誓:“月亮代表我的心!”;如果亲人分离了,则对月吟哦“但愿人长久,千里更婵娟”。……如果没有天上的这轮明月,我们的情感如何寄托呢?如果没有天上的这轮明月,我们的心灵该是多么的落寞啊!据说仅唐诗中咏月的诗作就有700余首。神话传说《嫦娥奔月》,李白的诗《静夜思》,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朱自请的散文《荷塘月色》;着名民族乐曲《春江花月夜》、《月光曲》、《二泉映月》……,这些文学、音乐艺

术里的瑰宝,这些宝贵的精神食粮,不都是这轮明澄皎洁的月亮所馈赠的吗?

月亮,她和太阳一样重要,一样伟大,她是人们精神世界里的“太阳”。太阳的光辉和对植物的作用,给人们带来了光明和食物,解决了人们生存的物质需要;而月亮不仅用她那柔和的清辉给我们营造了一个精神的家园,解决了人们心灵上的需求,还以“月有阴晴圆缺”的变换,使人们懂得了“人有悲欢离合”、世事难全的科学认知和辨证思考。“日”和“月”共同组成了一个“明”字,日是人们头顶上的一盏“明灯”;月是人们心灵上的一盏“明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夜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月亮的依赖越来越少了,对月亮的情感越来越淡薄了。现在仰头赏月的少了,更难找到对月亮敞开心扉,伤感唏嘘,倾诉满腹惆怅的苏轼之流了。“一机在手,沟通全球”的现代化通讯设备,让人们对千里外亲人的思念和祝福,不用通过“举头望明月”、“千里共婵娟”来表达和传递了。如今小孩子们听的看的故事,也不再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猴子捞月亮》……,而是《白雪公主》、《圣斗士星矢》、《哈里波特》……。月亮也如同年老色衰的明星一样,渐渐淡出人们的文化视野,和她的主人嫦娥一样,开始寂寞了!

曾经照过汨罗江边徘徊彷徨的三闾大夫的月亮,曾经照过大漠雄关的月亮,曾经照过六朝繁华的秦淮河的月亮,曾经温暖过历代无数游子心头的月亮,曾经让张若虚因一首《春江花月夜》、让阿炳因一曲《二泉映月》而万古流芳的月亮,真的发生变化了吗?

月亮,是永久不变的;月亮,还是我们祖先喜欢的那个月亮!变化了的,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

对月亮的冷漠,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冷漠,是人们审美情趣缺失的反映,是人们内心浮躁不安所致,这也是当今人文精神流失的现象之一。我希望中国人有一天也能站在月球上,但我不希望这种科技的进步是以放逐嫦娥作为代价的!

我们过去的文化和精神情感中吸纳了太多的月辉,我们将来的文化和精神情感仍需要月辉的浸润。在明月当空的夜晚,请到月光下走走吧,请和月亮说说心里话吧,哪怕你仅仅和月亮对视一眼也好!——这不是可怜月亮,而是升华我们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永远的长征之悲壮出发观后感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据介绍,该片从策划到制作完成历时一年多的时间,经历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摄制组更是前后穿越一万六千多公里的拍摄里程,走进一个又一个红色故地,重现了许多重要场景,重温了无数感人故事。对参与者而言,每个人所经历的不仅仅只是一次纪录片的拍摄,更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和精神之旅。

作为长征题材纪录片创作的一次全新尝试,《隐秘征程》正如片名所言,意在透过大众所熟悉的故事表象,走进历史的深处探微索隐,挖掘最“隐秘”的叙事元素,换一个角度解读历史,实现伟大长征的另类表达与当代诉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永远的避风港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家,多么熟悉的字眼。一看见它,一股暖流就能悄然升起,眼前浮现的全是温馨的画面。家,是一个幸福的港湾,一个温馨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永远是最幸福快乐的,我们享受着幸福快乐的童年,体味着成长的滋味……

小时,每天脑海里想着外面的世界,一心想挣脱父母的保护。而父母则用“家”这个字眼来教育我,我并没有听进去。而当小伙伴之间发生打闹,我害怕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家;当一人在外,夜幕降临,我恐惧时,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家;当在外受到欺负,我委屈时,第一个想到的仍然是家……

渐渐长大,上小学了。我居然有些舍不得离开家了。上课也经常心不在焉,下课也不愿“龙腾虎跃”了,只盼着早点放学,好回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盼望回家了。不过想法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回家,是想不上课,我想回家,是想看电视……有时,因为考试不如意,我甚至有点恐惧回家,我害怕受到批评。在那时,家是一个让我喜爱又让我忧的地方。

不过,自从看见电视上的杀人犯,抢劫犯等新闻,我就觉得毛骨悚然。唯一让我感到安全的就是家。每天只希望早点到家,看见熟悉的大门,进门后,看见熟悉的家居摆设,看见亲切的爸爸妈妈,一种安全感包围了我的心。每当看见电视中的流浪儿,再看看现在幸福的家,一种幸福感充斥了我的心,当家人在外人面前夸起我,当别人称赞我们家时,一种自豪感涌上心头。

现在,我更了解家了,家是每个人生命的一部分,家让我拥有了父母,家让我不受风浪的打扰,家让我快乐成长,家让我懂得亲情和快乐。家是每个人心灵的慰藉,是每个人口中的骄傲。

我想家,我想家带给我的一切幸福;我怕家,我怕家中的一切不愉快;我恋家,恋家带给我的的点点滴滴。天天生活在亲情之中,没有风浪,累了,受伤了,就回到家的怀抱,让家替我疗伤。我想说,我爱我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