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读后感合集20篇

导语:正是那些记忆中难以忘却的感动给了我温暖,给了我成长的力量,给了我前进的动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读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浏览

3452

作文

440

哲理小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龟兔赛跑读后感

我读过许多的童话故事,有一个故事是最让我难忘的的,它一直在提醒我,激励我要认真学习,不能骄傲。这个故事的名字就是《龟兔赛跑》。

这个故事讲的是正在进行跑步比赛的兔子和乌龟,兔子跑的很快,觉得自己一定能拿到冠军,就一边跑一边玩,见乌龟还没追上来,就躺在大树下睡着了;而小乌龟知道自己爬的很慢,就一刻不停地努力向前爬,最后率先到达了终点,成为了冠军。

读完这个故事,我觉得小兔子太骄傲了,知道自己跑得快,就不去努力了,结果导致失败。而小乌龟自强不息,踏踏实实取得了成功。通过了这个故事使我连想到自己在平时的学习中,稍微取得了一成绩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学习的劲头就不如以前认真了,直到考试成绩不理想了,才意识到自己不应该骄傲。

俗话说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果想取得成功,取得好的成绩,一定要凭借坚定的信念,不断地努力去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卖火柴的小姑娘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学习了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完之后,我的心头思绪万千。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非常感人的童话。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令我非常感动。

美好幸福的幻想,悲惨凄苦的现实。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那个小女孩的家里十分穷,她没有鞋穿,只能穿她妈妈的大拖鞋,而且在过马路的时候,拖鞋丢掉了,她只好光着脚走路。小女孩蜷缩在一个墙角,划着了火柴,小女孩一次又一次的幻想着,可是醒来的时候,她的命运还是那么悲惨,又冷又饿。

美丽的幻想,残酷的现实,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深深地牵动着我们的心。如此美丽善良的小女孩竟然会流落街头,无人问津,当时的社会会是多么的冷漠!痛心之余,更多的是对现在幸福生活的珍惜。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充满爱的国家里,当危险与灾难降临时,人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看看小女孩,她是多么的渴望得到自由,渴望得到爱,渴望吃饱喝足穿暖;想想我们现在过的生活,衣食无忧,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还经常浪费时间,真是深感惭愧呀!

珍惜时间吧!珍惜我们现在的日子吧!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棕熊的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上星期我读完了《棕熊故事》这本书,书的的作者是沈石溪。

故事的内容是作者和向导强巴在野外意外捡到了一只熊崽,作者把小熊带回了家。经过作者精心喂养,小熊崽终于长大了,作者给它起名小丽丽。小熊第一眼看见的是作者,便把他误认为是妈妈了。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母熊出现了,小丽丽却不跟随母熊,因为在它的记忆里作者才是它的妈妈,母熊只好把小丽丽强行带走。但小丽丽却三番五次地跑回来,这使母熊心生妒意,想把作者置于死地。直到有一天,母熊为了救小丽丽身负重伤,它奄奄一息地把小丽丽托付给了它最信任的人,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母爱是一种无私的爱,伟大的爱,母熊就这样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会想方设法地保护自己的孩子,多么伟大的母爱,多么感人至深又催人泪下。

读完全文后,我已是涕泪满衣襟了。伟大的母爱、无私的母爱、悠悠的母爱、柔情似水的母爱,正是这种爱保护着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一切为了孩子,并为了孩子的一切无私的奉献,不求回报。悠悠的母爱是大海里的航标,指引我的前进;是一个盾牌,时刻保护着我;更是一滴甘露,滋润 我茁壮成长,我要好好地孝敬父母,感谢他们为我所做的一切,感谢他们为我操碎了的那颗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洋葱头历险记》童话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放寒假了,两天的时间,我把《洋葱头历险记》这本书读完了。读了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本书主要讲了:洋葱头的爸爸——老洋葱因为不小心踩了柠檬王而被关进了监狱。在监狱里他发现监狱里关押的都是些无辜的人。于是洋葱头决定要救出监狱里的人。在朋友的帮助下,犯人们终于重获自由,柠檬王的统治也结束了。

每当我读到“柠檬王被打败”这部分的时候,我就为洋葱头他们感到高兴。柠檬王把无辜的人关进监狱,却把无恶不作的坏人留在宫中,实在是罪不可赦。像柠檬王这样的人迟早会遭到报应,坏人们迟早要被打败。正直、善良的人一定会把坏人绳之以法,并估拥有许多朋友,还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好人总会有好报,坏人总会遭到报应,并拥有不了真正的朋友。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向洋葱头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正直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的晚清朝政府。他们割地卖国,软弱无能,不敢反抗侵略者,还残忍地对待国民,跟柠檬王一样可恶,最终面临的就将是失败。

我们要学习洋葱头,要做一个关心别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长征故事作文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知道两万五千里长征吗?它是红一方面军从1934年10月10日开始由江西的瑞金出发,到1936年10月19日达到陕西吴起镇的路程。

这段长征路是多么艰苦啊!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开始了漫漫的长征之路,就在这个月,红军渡过了长征第一河——都河,11月29日,红军开始抢渡湘江了,这次战斗,为了保护领导战士们和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争,战后,湘江上漂起了许多红军的尸体,湘江也被血染红了,真令人伤心,1月,红一方面军做了竹排,准备强渡乌江,最后,倔强的乌江也屈服在了红军之下。突破了重要关卡娄山关的红军,又假装成了战败的敌人,智取了遵义城,还用智慧四渡赤水,战胜敌人,红军战士渡过了金沙河,又强渡了大渡河,之后,翻越了大山夹金山,来到了草地,红军三次过草地,遭到了敌人的八次攻击,可恶的敌人总想把共产党彻底消灭,经过了千辛万苦,红军终于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我要向这些红军战士学习这种爱国报国、不惜自我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鹿和狼的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任思音

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切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人类要尊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

在我们的记忆中,狼是坏的,总是担着欺负弱小罪名。而鹿却永远是洁白美丽的化身,善良,听话,懂事,可爱的总是他们。

可我看过一篇课文,叫作《狼天使,鹿恶魔》课文中讲的是一个鹿妈妈的孩子死了,直到尸体发臭,管理员才刚把鹿宝宝提起来,准备扔掉,可鹿就扑了上来,咬住管理员的动脉,使管理员立马毙命;而一位狼妈妈也遭受到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急了眼的狼妈妈也扑了上去,也将它那血盆大口支在了管理员的脖子上,可就在那一瞬间,狼松开了,他将脖子收了回来,低下了头,仿佛是在给管理员道歉,接着,他又慈爱的看了看自己的孩子,抱的更紧了,望了望管理员。

两位动物妈妈虽然都想保护自己的孩子,可采用的方法不同,使管理员的命运也不同,也说明了狼也是一个可爱的天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贺龙女儿讲述长征路上令人感动的故事

全文共 3103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红军的女儿,出生在1935年11月1日。

母亲说,那天,在我的故乡湖南桑植,父亲派来照顾她的卫生员因事外出了,屋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就在这时,我急不可待地出生了。母亲蹇先任是个坚强无比的女战士,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什么困难没有经历过?屋里没有第二个人,她自己果断地拿起剪刀,剪断了脐带。

听见我发出第一声啼哭,疲惫的母亲笑了。

一阵嘀嗒嘀嗒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像风一样刮过来。

父亲贺龙在前线听到我出生的消息,欣喜若狂。刚好部队打了大胜仗,他喜上加喜,骑上他那匹高头大马,火速赶回洪家关的贺家老屋,一进房门就把正在熟睡的我抱起来。我一下被他粗硬的胡子扎醒了,可能那时的我,把他强烈的爱当作对我的侵犯,不禁哇哇大哭。

回到前线,为了祝贺我的诞生和刚刚取得的那场胜利,父亲和伯伯、叔叔们纵情喝起酒来。父亲说:“我家小毛毛出生了,还没有取个名字呢,你们给我出个主意吧!”

部队的副总指挥,我的姨父萧克说:“小毛毛一出生,部队就打大胜仗,是个好兆头。正好总指挥姓贺,就叫她贺捷生吧!”

这就是我名字的由来。

部队马上就要出发了。

父亲把一位最忠厚、最亲近的亲戚找来,对他说:“部队这次要走很远,一年半载回不来,而且越走越荒凉,越走气候越冷。毛毛刚刚出生,实在没法带走,留给你抚养,好吗?”亲戚满口答应,说回去给孩子找个奶妈,过两天来接她。分手时,父亲还给了他一些钱。但两天过去了,左等右等,那位亲戚却没有露面。父亲急了,抱着我登门拜访,却一头撞在门环上。邻居说,这家人两天前就搬走了。

父亲对母亲说:“看来没有人敢收养我们的孩子。罢了,我们干革命,不就是为了下一代吗?这孩子我们自己带走,只是路上要辛苦你了。”这时我正在父亲的怀里撕心裂肺地哭,母亲一把抱过去,紧紧把我搂在怀里,说:“不哭不哭,小毛毛,妈妈再苦再累也要把你带走,无论路有多远,天有多冷,都不把你丢下!”

1935年11月19日,红二方面军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出发长征

那时,我生下来才19天。父亲和母亲把我放在一只由小骡马驮着的摇篮里,让我也成了这支浩浩荡浩荡荡的长征队伍中的一员。

军号响了,部队上路了,我的耳边响起了嘀嗒嘀嗒的马蹄声。那时而敲打在岩石上,时而深陷在泥沼里的马蹄声,真真切切地飘落在我涓涓细流般的血脉里,并让我一生注定与它命运相连。

母亲生下我就没奶,每到宿营地,都抱着我四处找奶。老乡们见红军中还有婴儿,非常稀奇,有奶的婶子和大姐,纷纷把我从母亲怀里接过去,争着喂我。母亲利用这个机会,给她们讲革命道理,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我们千里转战,就是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一个懵懂的孩子,饿了,尿了,骨头被小骡马颠得快散架了,我只会哭,不停地哭。久而久之,如果我不哭了,叔叔、伯伯和阿姨们反倒感到不习惯。因为,一旦我不哭,多半是病了,哭不出来了。有一次,我病得很重,不吃不哭不睁眼,长征路上又没有药。当地老百姓告诉妈妈一个偏方:用百年老灶的土,加上蛋青和成泥,糊在我的肚脐上。这个偏方还真管用,两三天后我又有力气哭了。父母听到我的哭声,悬着的心才放下了。

每到宿营地,大家都安排我和母亲住能遮风挡雨的房子。指战员经过我们居住的屋外,总要停下听一听,看看我在哭,还是在笑。有一次,我又病了,两三天没听到我的动静,大家的脸上笼罩着一片阴云,以为我活不成了,有位叔叔找了块花布,递给我母亲说:“娃儿走的时候用这块花布包她吧,她到底是个女孩。”

三天后,我又哭了。我嘹亮的哭声,使大家笑逐颜开,心花怒放。

长征队伍前面看不见头,后面看不见尾,叔叔阿姨们传递着一句话:捷生又哭了!捷生又哭了!

在乌蒙山,部队趁夜突出重围,走几十里山路不能出声。我被母亲用小被子死死捂住,差点背过气去。过了封锁线,父亲看见我们累得喘不上气,就把我接过去,用大衣裹在怀里,指挥队伍奋勇向前。偎依他那温暖的胸膛,我仿佛回到了母亲的肚子里,仿佛那一路上嘀嗒嘀嗒的马蹄声,仍是母亲的心跳。

在一个山垭口,两边山头上突然出现了敌情。父亲拍马迎战,调动部队迅速把敌人压下去。就在他指挥部队迎敌的时候,我像个飞起来的包裹,从他怀里被颠了出去,重重地摔在草丛中。

离开了父亲温暖的怀抱,山风像水那样徐徐漫来,摔晕在草丛中的我慢慢醒来,那串熟悉的马蹄声已经销声匿迹,周围冷冰冰的。我有气无力地哭起来。走在大部队最后面的几个伤病员,听到了我微弱的哭声。

一个细心的伤员,一瘸一拐地循着哭声找过来,在草丛里发现了奄奄一息的我。“快来看啊!”他招呼同伴们,“是个小婴儿,身上还裹着我们红军的军衣呢!”伤病员们纷纷拥上来,轮流抱着我,端详着我,“看这小可怜,一定是红军的后代。”“对,要是留在草丛里,不被饿死,冻死,也会被狼吃了。我们不能丢下她不管!”

一场紧张的遭遇战过后,队伍继续赶路。松弛下来的父亲习惯性地伸手去掏口袋里的烟斗,却像触电一样,突然发现身上少了什么——他的怀里空了!他心爱的女儿不见了!

父亲汗珠滚滚流淌,带上警卫员,掉转马头十万火急地沿路回去寻找。疾驰数十里,不见我的踪影,他痛心疾首,几乎绝望了。

正在路边歇息的伤病员列队向总指挥问好,父亲一阵风从他们面前刮过去。伤病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惊愕地看着父亲策马远去。没走多远,父亲心里一惊,下意识地勒住缰绳,马在咴咴嘶鸣中掉转身子,又往回跑。完全出于一丝侥幸心理,父亲向路边的伤病员打听:“你们谁见过我的孩子?”

伤病员们一愣,把刚捡到的襁褓举了起来。“是她!是她!”父亲从马上滚下来,抢夺一般把我搂进怀里,两滴浑浊的泪水夺眶而出。

过雪山时,山高路滑,寒风呼啸,母亲背着我,像登天那样一步一步往上攀。千辛万苦翻过雪山后,又听见我的哭声,她激动得哭了。

重新把我放进小骡马背上的摇篮,嘀嗒嘀嗒的马啼声再次响起来,母亲发现我被风雪吹皱的脸笑得像一朵花。

但是我的二舅,红军卫生员,十六岁的蹇先超,却冻僵在雪山上,再也没有起来。

过草地时,荒无人迹,满目苍凉,嘀嗒嘀嗒的马蹄声也变得绵软无力。母亲把干粮分给丢了干粮的小红军;身为总指挥的父亲也断了粮,我饿得嗓子都哭哑了。父亲把干粮袋抖了一阵,抖出一小撮青稞粉渣,与野菜一起煮成糊糊,抹在我嘴里,我的哭声才慢慢止住。父亲笑道:“这伢子得亏牙没长齐,不然把我手指都吃掉了。”

一天,行军中路过一条小河,父亲看见河里有鱼,便想钓几条鱼给母亲吃,帮她催催奶。不料林子里突然冲出一队敌人骑兵,母亲从警卫员手里接过驳壳枪,冲号兵喊:“吹调兵号!”号兵一吹号,队伍前后呼应,顿时山中号声回荡,敌人骑兵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撤回林中,我们才得以脱险。

一年后,在我周岁的日子里,伴随着马蹄声声,我和母亲跟随红二方面军到达陕北。在这里,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会师的三大红军主力,即将改编为开赴抗日战场的八路军。一天,林伯渠伯伯来看母亲,见我又黄又瘦,始终被母亲抱在怀里,奇怪地问她:“孩子一岁多了吧?怎么还要抱?让她自己去玩吧。”母亲对林老说:“孩子跟着我们长征,餐风宿露,吃野菜,喝雪水,发育不良,两条腿至今还是软的,不能站立。”当天,林伯渠伯伯就给母亲送来一条羊腿。此后,母亲每天削一块羊腿肉,用搪瓷缸炖成羊肉汤喂我。慢慢的,我能站立起来了。

军长征胜利80年了,我也80多岁了。因为长征时我实在太小了,所以我的长征,是被父母和无数的叔叔、阿姨抱着或背着“走”过的,是被小骡马驮着“走”过的。长征一年,在这条充满险恶也充满希望的道路上,那日日夜夜回响在耳边的“嘀嗒嘀嗒”的马蹄声啊,早已刻入了我生命的历程中,记忆的底片上,就像风走过,必定会在树上留下风痕;雨打过,必定会在地上留下雨迹——它是我生命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美丽歌谣。

1.发生在长征路上的故事:朱德的扁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雷锋故事》,我被雷锋的英雄事迹而感动。

雷锋叔叔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小小年纪父母相继去世,不得不寄人篱下。但他没有悲观,没有失望,而是不断进取,并且以满腔热忱帮助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他不怕苦不怕累,冒着严寒治理沩水河;他积极肯干,以大无畏的精神拦截汹涌而来的洪水;他不贪图安逸。他的感人事迹传遍了全国,成为道德的楷模。他就是人民的儿子雷锋。

本书将带你真切认识那个充满干劲、满心装着他人的雷锋,让许多忘却的感动再现在你的面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和书的故事作文: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在初中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就推荐我们去读一读《毕淑敏散文集》。这个暑假终于窝在了书店好好的读读。

打开书,随手翻到一篇《爱怕什么》,就坐下看起来,真的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我被那密密麻麻的文字给深深吸引了,如同夏日海边温和湿润的风,毕老师的散文是那样得亲切动人,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词藻,平淡如水的文字却给我难以抗拒的亲和力。

爱怕沉默,我们这个年龄的孩子对父母多少有些逆反心理,有些时候,明明知道父母是为了我们好的,但是总是忍不住嫌他们唠叨啰嗦而向他们大吼大叫起来,而这也并非我们的本意。长这么大,我还从没亲口对爸妈说过“我爱你”、“你们辛苦了”这样的话,因为总觉得太过肉麻矫情,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所以在那十多个的父亲节母亲节我都没什么行动,最多的也只是用短信简单问候一下,即便是这样,在信息发出去后一秒就会觉得浑身冒冷汗。

而真正的爱就应该大声说出来,让爱来自心脏出自口腔!爱需要表达!

《爱怕什么》给了我信心与勇气去对那些我爱的人说声“我爱你”,也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

我还很喜欢《毕淑敏散文集》里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这篇散文。总是有很多人说“打是亲,骂是爱。”这句话,然而,却很少有人能明白这句话。

在我小时候,一次由于疏忽把很贵重的东西弄丢了。那一次妈妈打了我,那时候我有一肚子的委屈!觉得妈妈是我最讨厌的人、然而那时的我却丝毫不知妈妈的打是想让我记住这次教训,下次做事要小心。

每次去书店看《毕淑敏散文集》总会有许多收获与感慨。

合上书,闭上眼睛,似乎还能感受到那些文字,悠长的意蕴和清淡的情感。

她交给我什么是爱,如何去爱。让我走向光明与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王二小的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里去了……”每当唱起这首歌时,我的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个英勇机智的少年抗日英雄形象。

王二小是一位中国少年抗日英雄。抗日战争时期的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在日本鬼子的一次扫荡中,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们,他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虽然全歼了敌人,但是我们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却被日本侵略者给残酷地杀害了。用他年仅13岁的生命谱写了一首英雄的赞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当我受捧《建党大业》,再次读起《王二小的故事》时,心里久久难以平静:王二小是英雄,而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又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鲜血乃至生命的代价。正是因为那些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安居乐业。缅怀先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勤奋学习,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努力呢?

《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从抗日战争时期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的青少年。我想:它也必定会永远流传下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长征故事激励我前行书信600字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一九四五年秋天,红军进入了草地。由于三个小同志得了肠胃病的关系,所以指导员就让炊事班长照顾他们。 三个病号一天只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营地,班长就到处挖草根,和着青稞面给他们做饭。不到半个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饥饿威胁着他们。虽然班长到处找野草、挖树根,可光吃这些怎么能吃饱呢?班长眼看着他们瘦了下去,整夜整夜的合不拢眼。 有一天,班长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了一条鱼跃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缝衣针,弯成了个钩,让三个同志吃上了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们吃鱼的时候,班长从来不吃东西。后来,这位小同志发现班长在吃他们吃剩下的食物,眼泪就禁不住流了下来。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长却饿晕过去了,三个小同志急忙去钓鱼,做汤,可班长还是为了他们而牺牲了。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激励着困难路上的我们前行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小时候,我们都爱听故事。曾有这么一个故事,即使我们听到感觉无聊之极,“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其实,有科学数据统计,爱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基于感官的求知,植根于脑海,深埋于心智,即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不会改变爱听故事的习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即使很努力去做一件事,可还是不成功,要不就是离目标值相差太多,于是我们在论及成功与否的原因时,很多人会归结于命运、风势、人和、技艺等,事实上我们常常忽略了一点就是我们之所以失败是我们还不会讲故事而已。

“讲故事将会成为21世纪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著名作家丹尼皮克在《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一书中指出道。确实如此,会讲故事,代表个人口才能力强以及组织语言的逻辑思维好。会讲故事,代表着我们能地向这个世界较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想法和创意。会讲故事,往往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品质之一。未来社会精英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就是口才了。“故事最重要的目的不是告诉,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所以才是影响与说服的最佳工具。”包括我们在营销产品的时候,说服客户和投资商,引导他们走进产品的创意过程以及营销策略。

品牌的打造也和讲故事有关。原因在于品牌的塑造是要挖掘出一个有生命的原型,并通过故事进行包装,从而达到自身影响力和客户的认同感。大多票房极高的电影,美国电影行业塑造的超级英雄系列为什么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呢?就是因为他们会讲故事,塑造有生命力、有内容情节的电影品牌。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最好的故事从不教人新东西。相反,最好的故事认同读者的想法,使每个读者感觉到他们的想法是聪明的,可信的,还会提醒读者他们是最正确的。”会讲故事的人受到欢迎,在于讲的故事引起读者共鸣,在心理学上叫做共情现象,勾起读者相似的记忆和情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英雄雨来故事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来,一个平平常常的名字。但是,当我读完他的故事后,“雨来”这个名字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英雄事迹令我感动万分。

我由衷地赞叹他那勇于面对危险,沉着冷静的心态。记得有一次,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无论日本鬼子怎样诱供,雨来都不说出李大叔的下落。鬼子看软的不行又开始对雨来实行暴打,把雨来的脸扭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还用刺刀对着雨来的头作出要劈死雨来的动作,以此来吓唬雨来,妄想着雨来能供出李大叔,可是雨来就是坚决地回答“不知道”“没看见”。气急败坏的鬼子就把雨来拉到河边准备枪毙。雨来趁鬼子不注意的时候,一头扎进河里游走了……

我更赞叹他机智、英勇的爱国主义精神。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件事,一次,日本鬼子来攻打雨来所在的村庄,村兵们都忙着埋地雷,不让雨来帮忙,但雨来一再央求,最后允许埋假地雷,雨来认真工作,就像在埋真的雷一般。鬼子终于来了,面对密密麻麻的地雷阵,连一步都不敢跨了,雨来为探索情况不幸被抓到带路,他聪明的把鬼子引进了地雷阵,自己假装被河水冲走趁机逃生,只听“隆隆”几声,鬼子吓的不轻,一大半都被炸死了。

在生活中,我有时却不能像雨来那样遇到困难不退缩。有时,我会因为肚子小小地痛了一下就不想去上学,真是让我感到羞耻。看了这本书后,我决心要克服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这些困难,认真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建设祖国,报效祖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是一本令我回味无穷的书,书中雨来的精神品质给了我很大地震撼,让我在今后的道路上,无惧困难,勇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长征故事激励我前行书信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长征虽然过去了八十年了,但是那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励志故事依旧历历在目。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经历。红军指挥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了粮还可以挖野菜吃,而走在部队后面的则连野菜都找不到。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垫后,他眼看着战士们一个一个因为饥饿而昏倒在地,根本没有力气,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大骡子上。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一直跟随彭德怀的大骡子,一路上又驮粮食,又驮器材,每天骡子的身上都像堆了小山似的,有时彭德怀会抚摸着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来些给骡子吃。

而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就打算把自己的坐骑杀掉,以解燃眉之急。于是他把饲养员喊了过来,问道:“总共还有多少头牲口?”老饲养员回答道:“连你的大黑骡子还有6头。”彭德怀命令道:“好,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老饲养员急了:“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了?”几个警卫员听到后也急忙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不能杀呀!”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栓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然后平静的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掉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让更多的人走出草地。”然后老饲养员流着泪对彭德怀说:“别的可以杀,但是大黑骡子一定得留下,因为它立过功。”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对警卫员说:“传我的命令,让张副官负责杀骡子!”6匹牲口集中到了一起,彭德怀背过脸去,枪声没有响,因为没有人忍心开枪。20多分钟后,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就在这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许多生机。但是彭德怀却没喝一口肉汤。在这漫漫征途中,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

长征精神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重大的影响,即便条件艰苦,也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但我们不可能因为挫折就放弃人生,不能因为烦恼就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而应该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最终会取得人生的胜利,创造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寓言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伊索寓言》这本书,我很小时就看过了,一点都不深,仅有短短几百个字,此刻拿起来重温一遍,却发现小故事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这本书是古希腊作者伊索写的,他是一名黑奴,却很有智慧。这些故事经过后人的修改,编成了《伊索寓言》。每个故事,都教育了我:《龟兔赛跑》让我懂得不能骄傲;《狼来了》告诉我做人要诚实,不能说谎;《农夫与蛇》让我明白了对于恶人,决不能怜悯。

那么多故事,令我最难忘的还是《爱虚荣的乌鸦》。这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宇宙之王宙斯打算挑选出一个百鸟之王,决定召开一个群鸟大会,选出最美丽的鸟儿。明白这个消息后,所有的鸟儿都精心准备起来,乌鸦也不例外。可是,她自我也明白,这丑陋的模样是不可能当选的。于是她找遍了森林和旷野,把从其他鸟儿身上掉落的漂亮羽毛全部收集了起来。大会那一天,乌鸦插着漂亮羽毛赶来了,她的美丽令所有鸟儿都黯然失色。正当宙斯宣布乌鸦为百鸟之王时,所有的鸟儿都愤怒地一拥而上,拔下原本属于自我的羽毛,乌鸦恢复了原样,还是黑糊糊的乌鸦。

看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起了课文《落花生》,花生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可是却为别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乌鸦本来就没有漂亮的羽毛,为他人做出的贡献也少得可怜,这样,只用虚假的手段去追求荣誉和体面,必须会遭到别人的唾弃。我最终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些小小的故事中,却有着令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的大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人类的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1055 字

+ 加入清单

一本好的历史书就像一面镜子,《人类故事》便是其中之一。作者房龙从人类的起源讲述到每一个历史时期。它与一般的历史书不同,读起来就像小说一样有趣,令我饶有兴致地看完了。

房龙从远古时候开始讲起,描述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起源,讲述希腊与罗马时代的辉煌,沿着宗教兴起的线索讲述到中世纪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从城市的兴起、文艺复兴、讲述到世界性的变革和各国的革命。

古埃及一直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他们的木乃伊、法老和金字塔让我觉得十分不可思议。其实这只是他们文化的一小部分。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从古埃及人的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新鲜东西,比如农业灌溉的方法,建造神庙的技巧,发明的日历。他们建造的神庙外观精美,被视为现代教堂的最初范本,而他们发明的日历非常准确,稍作修改后一直到今天仍在应用。最重要的是,他们创造了文字,使我们保存语言成为可能。”我不得不佩服古埃及人的智慧,他们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从尼罗河到爱琴海,房龙又用他有魔力的笔,把我带到欧洲大陆。古希腊人渐渐学会了使自己强大的本领,却招徕了与波斯人的战争。又过了几个世纪罗马从一个小村庄变成了强大的罗马帝国,另一种文明就此诞生。许许多多的战争成就了一个又一个传奇的故事。

书中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是,它能让我渐渐地产生思考。例如房龙在介绍古希腊时,他先介绍古希腊文明的起源,再介绍古希腊的政治制度。他提到古希腊人的“适度”原则,再引出为什么古代只有古希腊人这独一无二的民族具备这种质素这个问题,然后介绍古希腊人的生活状态与他们严厉的教育。顺着这样的思路与线索,我自然而然地不再是单纯地看那些生动的历史故事。

到了中世纪,人类文明又向前跨了一大步,达到了无法超越的高度,留下的是那个时代思想超越时空的产物,让我由衷的赞叹。而后随着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历史发展到了新的时期。但在工业革命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龙说:“这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弱智时代,人类也做过一大堆蠢事。”从古至今,人类学会了思考,创造了文明,却也留下了许多遗憾。战争就像凶猛的野兽,毁坏许许多多人美丽的家园;极端恐怖主义就像无形的恶魔,操纵着人性最黑暗的一面;环境污染就像病变的癌细胞,侵害着地球母亲的健康。

唐太宗曾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了解人类过去的故事,既是了解自己,也是一个探求的过程。那一个个历史真相的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真理与智慧。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以此不断地改变并提升自我。毕竟人类未来的故事,是为我们所掌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开学第一课:侯德明的长征故事

全文共 3622 字

+ 加入清单

西出成都460公里,来到红原县日干乔大沼泽,这里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镌刻着周恩来总理1960年为该县建县题写的“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十个红色大字。石碑旁生长着三棵茶杯粗的红柳,传说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插在这里的拄路棍“生根”了。传说已无从考证,但在离这片大沼泽不远处的瓦切乡牧民新村,我们见到了今年已85岁的失散流落老红军侯德明(藏名“甲洛尔吾”),从他饱经风霜的脸颊上,在那满脸深深的皱纹里,深藏着一个比“拄路棍生根成红柳”更生动、更传奇的故事……

在他居住的白墙红瓦藏式小楼里,我们见到了身着藏装的侯德明老人。

侯德明回忆说,他出生在湖南省大庸县(今张家界市)的一个穷苦人家,祖辈和父辈们都是长工,给人种地、养猪、放牛,没有饭吃,没有衣穿,还经常遭地主恶霸的毒打。全家人因无法忍受地主恶霸的百般折磨,只好外出讨饭,有时住在深山老林靠打野兽和种包谷维持生计。后来,全家人回老家认宗族,可侯家族长说他们玷污了族人,又将他们赶走了。

1935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先后解放了大庸、桑植、永顺、龙山等地,侯德明全家一起参加红军,跟随贺龙的部队踏上了长征路。侯德明那时才2岁,侯家出征的除了他的父亲侯清芝、母亲刘大梅外,还有他的爷爷侯昌千、奶奶殷成福、幺爷侯昌贵、姑姑侯幺妹、四叔侯清平、小叔九生。侯家9口举家长征的壮举当时闻名红二、六军团。

“过草地难于过雪山!”侯德明老人说,这片草原沼泽地险象环生,连牛羊都不肯过去吃草。当年在当地一个叫阿木柯河的小坝子上就曾发现几十具红军的遗体。

母亲刘大梅就是过这片草地时牺牲的。1936年七八月间,红二、六军团经贵州、云南、甘孜到达阿坝红原境内。侯德明的母亲是文艺宣传员,平时侯德明就跟着大人们为红军官兵唱歌鼓劲。部队在饥寒交迫中前进,粮食吃完后,便开始煮皮带、马具,吃草根树皮。一天,他突然得知母亲掉进了深不可测的沼泽中牺牲了。他说,记不起自己有没有哭喊悲伤,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死人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侯德明的父亲当时是红军连长,走在队伍的前面,平时很难与他见上一面。后来因侯德明生病,组织就将他寄放在当地一个叫格西阿谷的藏民家里。其实,差100多公里侯德明就走出草地了,但当时他年幼体弱,双脚溃烂,已实在是走不动了。此后,在气候无常沼泽遍布的草地上,侯德明的6个亲人也相继牺牲或失踪了。

格西阿谷是当地寺庙里的一个喇嘛,他心地善良,对红军十分友好。收养侯德明后,格西阿谷把侯德明长满虱子的衣服脱掉,为他换了藏装,治好了脚伤,并教他学会了藏语藏文,给他取了藏名“洛尔吾”。“洛尔吾”的意思是“宝贝”。由于侯德明特殊的身世,当地藏族牧民在称呼他时,还特地在其名字前加了一个“甲”字,“甲洛尔吾”即“汉族的宝贝”。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侯家实际上只剩下他和父亲侯清芝及幺爷侯昌贵3人。新中国成立后,侯清芝回到湖南老家在人武部当了大队长,又结婚生下9个孩子,离休前任湖南省军区副参谋长。侯昌贵则在甘肃省安了家。而身处千里之外草原的侯德明对这一切都全然不知。侯清芝曾多方打听侯德明的下落,但因侯德明早已不叫侯德明,其生活习俗也已完全藏化,因此寻找他的人始终没有发现侯德明的“踪影”。

年轻时的侯德明聪明好学,十分勤劳,很快就赢得了当地藏族同胞的喜爱。后来便与格西阿谷的侄女曲美拉姆结了婚,先后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虽然曲美拉姆已经离世多年,但提起自己的妻子,侯德明还高兴地询问我们:“曲美拉姆是不是汉族的文成公主?”

藏区民族改革后,侯德明一边在草地放牛,一边在当地担任仓库保管员。“文革”期间,红卫兵从“土司、头人”等富人家抄来的值钱的珠宝、首饰、毛皮、金银器物等都堆在仓库里由他保管。10年“文革”后,当清点那些抄家的物品时,人们惊讶地发现财物竟一件未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红军铁的纪律,也是侯德明一生中做人的要求。

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失散流落红军的优抚政策犹如一阵春风吹进草原,当地所有的藏族同胞都出面作证,说“甲洛尔吾”是真正的红军!后来,当地民政部门查实,“甲洛尔吾”确系失散流落红军之子,祖籍湖南大庸,汉名“侯德明”。之后,侯德明从县民政局领取了失散流落红军证,每月领30元生活补贴费。

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失散流落红军的优抚政策犹如一阵春风吹进草原,当地所有的藏族同胞都出面作证,说“甲洛尔吾”是真正的红军!后来,当地民政部门查实,“甲洛尔吾”确系失散流落红军之子,祖籍湖南大庸,汉名“侯德明”。之后,侯德明从县民政局领取了失散流落红军证,每月领30元生活补贴费。

侯德明领到失散红军证后,曾让子女给湖南有关方面寄过30多封寻亲信件,但都没有回音。而他的父亲侯清芝虽然也知道自己的大儿子留在西部草地上,但由于没有确切地址,虽经多方打探终未找到名叫“侯德明”的人。1987年,侯清芝老人带着遗憾离世。临终时,他对侯德明同父异母的儿女们留下遗言:一定要找到你们流落在西部草原的大哥!

2004年春节,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部创作室画家敬庭尧到红原县写生,得知侯德明的情况后,敬庭尧专门赶到瓦切乡,与长期生活在高原藏区的侯德明一起过了春节。中央电视台跟随拍摄制作了一期《老敬过年》的特别节目。侯德明通过节目表达了自己从湖南大庸参加红军,很想找到当年失散亲人的愿望。节目播出当天,在湖南省益阳市工作的侯家老二侯德常听到“失散流落老红军侯德明”几个字时,激动得从沙发上倏地站了起来:他很有可能就是我们失散的大哥!

侯家沸腾了。从姓名、地域、大致年龄,甚至形象上看,他都很像自己的大哥啊!随即,由老大侯德永带队,老五侯德山、老九侯德国等8名侯家亲属组成寻亲团,从湖南张家界出发来到了四川红原县瓦切乡。

见到侯德明,一行人急忙围上去,用张家界的方言向老人问好。侯德明佝着腰,吃力地为他们一一献上洁白的哈达,却始终未听懂老家亲人的问话。问他母亲长什么模样,叫什么名字,家中还有什么亲人,老人都直摇头说:“记不得了。”老人忽然像记起了什么,他说:“父亲好像是大庸人,母亲是桑植人,在瑞塔铺一个叫六斗溪的地方。”

“瑞塔铺?”听到这话,所有的人眼睛都亮了。瑞塔铺正是侯清芝前妻刘大梅的出生地啊!那么,“六斗溪”又是个什么地方呢?老五侯德山当即拿出手机与桑植的亲友联系。亲友证实,六斗溪就是现在瑞塔铺的新坪村。在所有大庸籍的红军战士中,只有侯清芝在瑞塔铺六斗溪娶了妻子,而六斗溪当年只有刘大梅一个女性参加红军。

毫无疑问,眼前这位老人就是两代人苦苦相寻半个多世纪的大哥!小小的房间里顿时泪水涟涟,哭声一片。侯德明老人饱经风霜的脸颊上也滑落出两道深深的泪痕。

2005年4月23日,红原县安排专人专车送离开故土整整70载的老人回乡。侯德明在小儿子俄巴、大儿媳阿尔基的陪同下,终于回到了湖南张家界——这片令他魂牵梦绕70载的故土。

“到家了,终于到家了!”张家界市的领导、各界群众、学生早已列队等候在街道两边,鲜花如海,掌声如潮,少先队为侯德明赠送了鲜花,给他系上了红领巾。

简短的欢迎仪式后,侯家人们用家乡的最高礼节——“三道茶”(一道茶——情茶、二道茶——蛋茶、三道茶——茶叶茶)来迎接他们失散多年的亲人。当晚,远在益阳、深圳的两个兄弟姐妹也赶回了张家界,全家10个兄弟姐妹及晚辈们共60多人终于大团圆了。望着自己的家人,侯德明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随后的几天,侯德明参加了与家乡父老乡亲的见面会,按当地习俗到父亲墓前祭拜,磕头、点香、烧纸后,他又坐在石墩上,拿出“转经轳”转动着,嘴里念念有词,为父亲祈祷。之后,他还参观了贺龙纪念馆,到张家界风景区看了家乡的美景。

在家乡,侯德明脱下穿了70多年的藏装,穿上了“唐装”,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医生给老人做了心电图、脑电图、B超、彩超、量血压等全身检查。当侯家兄弟得知大哥血压偏高,心脏有衰竭现象时,都很关心大哥身体,为侯德明老人开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保健用药。侯家按家族取名排辈的序字,给侯德明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取了汉名,并写入了侯家家谱。

之后,侯德明手捧父亲的遗像和母亲刘大梅的烈士证,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四川红原的路。辞别亲人时,侯德明说:“母亲还在草原,我要到那里去陪伴她。我年纪大了,可能无法再回来了。你们兄弟姐妹要多帮忙,多来往,有时间你们就到瓦切来……”

1.2016年开学第一课:侯德明三棵柳树的长征故事

2.2016年开学第一课:贺龙女儿贺捷生的长征故事

3.2016年《开学第一课》:“百折不挠”秦华礼的长征故事

4.2016年开学第一课:神十航天员王亚平的成长故事

5.2016年开学第一课:耿飚长征路上的故事

6.2016开学第一课:梁天文的长征故事

7.2016年《开学第一课》百岁老人秦华礼讲述红色故事

8.2016开学第一课:“独臂将军”贺炳炎的故事

9.2016开学第一课:贺龙女儿贺捷生的抗战故事

10.2016开学第一课:老红军胡正先的抗战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红军长征的故事

全文共 17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1周年。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弘扬长征精神,争做爱国少年。

1934年10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开创革命的新天地、北上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从江西瑞金出发,进行了举世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严重。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继续北上,翻越六盘山,攻克天险腊子口,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在漫漫长征路上,有峡谷急流,有雪山草地,有乌江天险,有滔滔赤水,有大渡激流。红军一共爬过了18座山脉,其中 5座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300余次战斗。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1936年10月,红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对革命胜利充满必胜的信念,他们历尽千难万险,一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粮食吃完了,他们就挖地上的草根吃,草根吃完了,他们就拨树上的树皮充饥,树皮吃完了,他们就解下身上的皮带硬嚼着填饱肚子。子弹打完了,他们就靠勇敢和智慧与敌人巧妙周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胜利。战友受伤了,他们团结互助,背着伤员翻雪山过草地。在最危难的时刻,红军战士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亡留给自己。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就记载着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例如课文《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病号,把鱼汤让给战友,自己却吃着战友吃剩的鱼骨头,最后因为饥饿牺牲在草地中;课文《丰碑》中的军需处长把棉衣让给挨冻的战友,自己却在大雪中化作一座丰碑;这就是我们的革命先辈们在长征途中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脚踏实地,艰苦朴素、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 这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这就是在枪林弹雨打不烂,雪山草地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这就是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的大无畏精神!

同学们,我们要像革命先辈那样,树立起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70年前,红军之所以能胜利,就是因为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胸怀建设美好新生活的坚定信念。今天,我们继承长征精神,就是要确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雄心壮志、建设祖国的崇高理想、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

我们要像革命先辈那样,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70年前,红军之所以能胜利,就是因为承担着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责任。今天,我们继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承担起建设祖国现代化的历史重任,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同学们,你们是幸运的一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你们手中实现,你们要迎接挑战,勇挑重担,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事业。

我们要像革命先辈那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70年前,红军之所以能胜利,就是因为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发扬了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今天,我们继承长征精神,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勇敢面对、百折不挠,努力学习,奋发图强,要学会在失败与挫折中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学习红军战士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生活中要继续发扬革命先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作风,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与别人相处时要学会以礼待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先人后己,互帮互助,学习红军战士们团结一心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

当个别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留连于日本动画片、连环画,不思进取的时候;吃着肯德基,喝着沃尔玛,为超女疯狂的时候……想一想70年前二万五千里长征吧!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你们这一代人要实现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这就是新的伟大长征。万里长征,始于足下。大家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祝愿你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在人生的长征路上不断进步,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军中第一女大校---林月琴的长征故事

全文共 4470 字

+ 加入清单

一、随军“跑反队”里的林姑娘

林月琴,原名林英琴。她在长征中三过草地时被改名为林月琴。她的老家在安徽省金寨县城以西的南溪(因街南有一条小溪而得名,又称南溪街)。十字街口,有一所林家铺子,即“林广顺杂货铺”,这就是林月琴家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底。林月琴自小就在南溪明强小学读书,校长詹谷堂是当时中共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林家女儿心目中特别崇敬的革命先生。

父亲林维尹,名义上是“林广顺杂货铺”的掌柜,实际上却“以开杂货铺为掩护,做党的交通工作,经常跑汉口”。林家的西厢房,不仅是中共地下工作者秘密聚会的据点,同时也是书写和油印革命宣传品的场所。弟弟林英仲虽是个哑巴,但却写得一手工整的好字。私下里,父亲把一些书写标语或刻蜡版、油印传单的秘要之事,总是交给她的弟弟去做。因为弟弟不会说话,万一被敌人发现捉去,也不会暴露党的秘密。

1929年立夏节暴动(立夏节起义),詹谷堂率领南溪200多名农民和学生,参加了红军第三十二师。15岁的林月琴,这时也剪了长辫子,理成了新式的剪发头,从南溪跑到几十里以外的斑竹园,参加了妇女运动讲习班。

妇女运动讲习班的领导人名叫陈觉民,是个二十三、四岁的知识女性。她的大哥就是陈绍禹(王明)。

陈觉民可以说是林月琴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她不仅提倡妇女剪辫子、反对缠脚、废除封建礼教,还宣传妇女翻身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并号召女同学参加红军,为创建苏维埃政权而战。在陈觉民的教育和影响下,林月琴加入了共青团。1931年初冬,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在金寨麻埠建立缝纫兵工厂时,林月琴带领10多名青年男女前去参加。工厂领导给每个人发了个红袖标,就算是正式参加红军了。

1932年9月下旬,红军主力部队过境后,皖西北苏区到处都是扶老携幼、提包推车,仓皇逃跑的老百姓,哭喊声连成一片。此时,林月琴也投入到“跑反”逃难的人群之中,跟随在红军队伍后面向西走。她还要干革命,还要当红军。

在沿途结成的“跑反队”中,林月琴和刘百兴两人,从鄂东北就跟上了红军队伍。刘百兴个子高,胆子也大,腰里别着一支不知从哪弄来的驳壳枪,虽然没有子弹,却是“跑反队”里唯一的武器。这个家在商城县南乡又是童养媳出身的游击队员,的确也给“跑反者”壮了胆量。

林月琴因为有点文化,知道的革命道理也多,就主动承担沿途的联络工作。行军路上,尤其是越过平汉铁路以后,几乎每天都受到部队领导的劝阻。她们当然不肯回去,红军前面走,她们后面跟着走;红军途中休息,她们也就地休息;红军驻扎后,她们就主动帮助挑水、拾柴、烧火、做饭,或帮着做点针线活儿。

林月琴的另一名女伴陈映民,年方22岁,原是区、乡共青团支部书记,1931年参加红军,并由团转党,时在十二师政治部工作。陈映民之所以脱离了建制部队、与妇女“跑反队”混在一起,是因为她抱着个两、三岁的孩子,一路拖累,跟不上部队行动,便跟在后面的“跑反队”里,一路上慢慢跟进。陈映民是陈绍禹、陈觉民的小妹子,因其丈夫吕绍文在十二师当副连长,她才抱着孩子追赶这支队伍。

她们走新野、过郑县,沿着鄂豫边的崇山峻岭,向着陕南方向行进。到了豫陕边上,将要徒渡丹江的时候,后卫部队领导被她们“坚决跟随红军”的顽强意志所感动,不忍心再阻止她们跟进,便将她们分别收编在各个单位。陈映民回十二师政治部去了。林月琴、刘百兴被收留在七十三师政治部宣传队。师政治部主任张琴秋(后为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师长)问到她们的情况时,林月琴高兴地说:“我是在去年这个时候当的红军,就在七十三师缝纫工厂当缝纫工,现在正式归队了!”

二、担任史无前例的红军妇女工兵营营长

妇女工兵营,这个番号在中国工农红军的战斗序列中实属少见。工兵者,乃是担负野战工程保障任务的部队,主要用于构筑工事、抢修道路、架设桥梁、开设渡场、设置和排除障碍物。而冠以“妇女”称谓的工兵营,主要任务则是缝军衣、做军帽、织绑腿、打草鞋,以及担负后勤运输任务等等。妇女工兵营属于方面军总供给部编制序列,原本就是由随军被服厂改建扩编而成的,集建制军事化、生活集体化、行动战斗化于一体的特别“兵种”。

1932年初,林月琴被调到鄂豫皖苏区首府新集,在少共中央分局儿童局工作。这个儿童局,总共不过八、九个人,就设在城内曾家地主大院。与她一起工作的,有饶正锡中将夫人戴觉敏,还有比她小三岁的张赤民(后改名张池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就在此时,林月琴的父亲林维尹,在苏区“肃反”中含冤去世。接着,她的家庭被重新划定为“地主”。唯一的根据是:南溪十字街口那个林家铺子,在父女俩参加革命后,曾雇了一名伙计,故以“地主”定性。林月琴因此而受到株连,当下被遣回皖西北道区苏维埃政府,而政府又将她送入“劳改队”。战事吃紧时,她被“劳改队”遣散,令其回家另谋出路。说是回家另谋出路,实际上已无出路可谋。在那赤白势力经常拉锯的苏区境内,普通老百姓也必须“一边倒”,不是革命就是反革命,很难在夹缝中生存。

妇女工兵营是红四方面军总部供给部部长郑义斋的一个创造。当时,红军反三路围攻大获全胜,红四方面军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七十三师,依次扩编为第四、第九、第三十、第三十一军,总兵力由入川时的1.5万人,猛增到4万余人。在此大好形势下,郑义斋也快马加鞭,把几个军需工厂集中起来,改编成妇女工兵营。1933年10月4日,妇女工兵营在川北德汉城正式组建。营长林月琴、营政委王泽南、副营长刘百兴,以及三连连长张茶清,都是来自鄂豫皖苏区的战斗骨干。除了这四名女将,全营三个连四、五百名女战士,都是当地的年轻妇女。王泽南从小就缠过脚,可她正是靠着一双解放了的小脚远走高飞,越秦岭、过巴山,到了四川。

营的领导班子搭建起来后,连、排干部严重不足,只好在新兵中物色积极分子。工兵营组建时,仍在继续招收青壮年妇女。凡是自愿报名者,都一个不拉地吸收进来。

有一次,张茶清一个人就领回数十人,轰动了妇女工兵营。林月琴、王泽南一看这个阵势,忙把张茶清叫到一边,悄声地问:“你是怎么动员的,一下带回来一个连呀?”

张茶清说她去的那个地方,正好逢集日赶场,提篮、挑担、背篓的妇女不少,她就把“当红军报名处”的牌子亮了出来,接连唱了几支红军歌,把赶场的男男女女都招引到了跟前。她一边讲自己当红军的事,一边又唱起了红军歌。她以自己的现身说法,搞宣传动员,在“扩红”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副营长刘百兴很风趣。她曾找到徐向前的警卫员,讨了个手枪盒子和两发子弹,重新又把自己武装了一番,还是原来那支破手枪,重新装在盒子里面,稍许露出一角红绸子,挎在身上的确十分威风。只有两发子弹,她根本就不敢试枪,也不知能不能打响。有趣的是:她还装模作样缝了个子弹袋,将包谷细秆剁成子弹形状,以十粒为一排紧紧地缝在袋子里。

妇女工兵营集合出操、上课,都由刘百兴负责整理队伍,喊口令统一指挥。她那大块头往队前一站,叽叽喳喳的吵闹声,顿时噤若寒蝉。假若发现有人偷偷在笑,她就把两手往腰上一叉,怒目圆睁,大吼一声:“笑什么!哪像个当兵的样子?再笑,就站出来单个‘照相’!”

爬山头、夺红旗,每周进行一、二次,目的就在锻炼吃苦耐劳的能力,随时随地准备执行紧急运输任务。每次在爬山之前,都由刘百兴事先插上几面小红旗。第二天清早,便以连为单位开展爬山比赛,夺得红旗者为第一名。女战士李敏个头矮,但很壮实,每次爬山爬得特快,往往超过不少大个头而一举夺得红旗。为此,刘百兴在队前作讲评时说:“我们妇女不简单,爬山赛过男子汉。大家别看李敏个子小,腿也短,可她爬山的动作不一般。你看她:腰一弯,头一低,两手好像开飞机,一口气就开上山去……李敏就是我们全营的小飞机!”李敏从此就获得个“小飞机”的绰号。

林月琴、王泽南两个军政一把手,当时主要工作是领导和管理生产,保障部队的军需供应。长征中,她们各自又带领一个连队担任运输队,执行各种繁重的运输任务。她们所领导的妇女工兵营,堪称红四方面军后勤战线上的一面战旗,迎着战火硝烟飘扬了三年之久。

三、与罗荣桓喜结良缘

1936年10月,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第九军、第五军和总部机关及直属骑兵师、特务团、教导团、妇女抗日先锋团共2.1万余人,奉中央军委命令西渡黄河,后改称西路军,在河西走廊创建根据地,并执行打通到新疆的国际路线任务。而另一部分第四军、第三十一军和红军大学等万余人,当时被留在黄河以东地区,参加了著名的山城堡战役,取得三军大会师后的第一次大捷。这样,红四方面军即一分为二,形成河东、河西截然不同的两种局面。

当时被留在河东的女红军,可以说是历史的幸运儿。她们没有西渡黄河参加西路军那一场旷日持久而又极其惨烈的艰苦征战。在个人的终身大事上,她们也大都获得了美满和幸福。

林月琴和罗荣桓的婚恋,既保持了红军中相识又相恋的时代特色,同时也富有一种极其神秘的罗曼蒂克。她能够成为元帅夫人,完全是好友刘桂兰从中穿针引线,促成这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刘桂兰,最早在独立营担任连长,后在随营女子学校当过教务主任。她是随同红军大学直接抵达陕北的。1937年春节,刘桂兰跟许建国结婚,并在延安中央党校建立了小家庭。许建国长征中在红三军团当过侦察科长、保卫分局局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天津、上海两市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国家公安部副部长,中国驻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大使等职。

婚后,许建国跟刘桂兰谈到、有不少长征过来的老红军,大都已过而立之年,至今没有婚配,其中就包括罗荣桓在内。刘桂兰是个热心人,一听到罗荣桓,就立即想到她的好友林月琴。于是经过一番筹划安排,刘桂兰先向罗荣桓提说婚事,并约定见面日期。

那是个星期天,刘桂兰不显山也不露水地邀请林月琴来家中做客,同时也与罗荣桓事先约定,以便在现场目测面视。谭政、张爱萍、冯文彬等人,当时也都自告奋勇陪同罗荣桓前往“相亲”。第一次相识,活跃分子冯文彬先与林月琴搭话,将其家庭情况、个人经历以及情趣爱好,都像审问案情似的,从头到尾问了一遍。林月琴以为冯文彬是组织部的什么人,对他的所问都如实作了回答。与此同时,林月琴也注意到一位戴着眼镜三十四、五岁的老同志,默不作声地坐在一边,神色显得有点拘束。可那闪灼在眼镜后面的眼神,似乎对她的一言一行尤为关注,时而还呵呵地笑上两声。这样,林月琴便结识了时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

林月琴年方23岁。她随红军总部卫生所到达陕北,被调到中央妇女部工作了几个月,已转为共产党员。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迁往延安后,她又被选调到中央党校学习深造。由于刘桂兰的牵线搭桥,这一对有情人常来常往,渐渐地,两个人便单独谈起了恋爱。

1937年5月16日,林月琴和罗荣桓终成眷属。新婚之日,前来祝贺道喜的红军战友络绎不绝,欢声笑语、很是热闹。所谓“婚宴”,也只是用一位老战友从西安捎来的半袋白面,让伙房做了一大锅汤面条,拌以白菜和萝卜做成的酸菜,算是款待了前来贺喜的各方宾客,以及机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

林月琴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她是当时全军43名校级女性军官之中,唯一的一名女大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八一军旗红”——八一南昌起义故事读本》读后感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八一南昌起义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4月14日,南昌市举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八一精神”——《“八一军旗红”——八一南昌起义故事读本》授书暨主题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大力弘扬八一精神,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八一军旗红”——八一南昌起义故事读本》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分将士篇、战斗篇、价值篇,生动讲述了八一南昌起义发生前后的29个精彩故事,向广大青少年展现了九十年前,革命先烈用献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八一精神”。

读本作为南昌市中小学生开展“八一精神”进校园活动的主要教材,将在4至8年级学生中开展“八一军旗红”主题读书活动,内容包括:组织中小学生阅读故事读本,做好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召开一次以“弘扬八一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内容的主题班会;撰写一篇读后感参加征文比赛;举办一次“八一军旗红”演讲比赛;结合“红、绿、古”三色文化教育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一次寻访“八一精神”社会实践活动。今年6月,南昌市还将举办中小学生“八一军旗红”读书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和书的故事作文300字:兔王圆点点读后感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兔子,一直被人视为懦弱的象征,我也不例外。但谁又会想到,这亘古不变的歧视却被我手中一本小小的书打破了。

这本书叫《兔王圆点点》,主要将讲述了一只名叫圆点点的兔子的成长故事。在弱肉强食的荒原丛林法则中,年幼的圆点点被母狐捉住,当做玩具扔给小狐狸充当它们的猎物,被玩耍、戏弄,将全身的毛啃光。而侥幸逃脱之后,一身狐味和丑陋的相貌被母亲抛弃,遭兄妹驱逐。在险象环生的情况下,勇战黑蟒,保护家人逃离蟒口,免遭血光之灾,独自在阿斯特荒原上坚强的成长。它受过生活的磨难,正直善良,在同伴陷入困难时出手相救,它勇敢机智,智斗红狐,巧妙设下圈套,一举击溃狡猾的狐和鹰,解决一只笼罩在兔上方的生存危机,深受兔子们的爱戴,最后成为新一届兔王。

读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就连兔子都有如此刚毅的一面!在危险的情况下不低头、不胆怯,面对母狐没有束手就擒,而是拼死一搏;深陷狐群,没有任凭宰割,而是趁机逃脱。多么勇敢机智!这时,我又想到有些人连这一只兔子都不如。比如,那些行乞的人,虽然可怜值得同情,但他们向命运低了头,没有勇气自食其力;还有那些畏惧强权、盲从听信的人,因为没有勇气怀疑权威,才得以使那些错误的言论留传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