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与中元节有关的历史典故(精彩20篇)

浏览

7990

作文

1000

2024中考素材:100个历史典故汇总

全文共 2704 字

+ 加入清单

1、夸父逐日:追求真理、理想信念、献身精神等。

2、神农尝百草:开拓创业、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等。

3、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敢于奋斗等。

4、尧舜禅让天下:可以论证出于公心、选贤举能、欣然让位等。

5、大禹治水:奉献精神、公而忘私、勇于实践等。

6、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眷恋故园、忠贞气节等。

7、周文王礼遇姜子牙:礼贤下士、起用人才等。

8、周公吐哺:当政者心怀天下、延揽贤士等。

9、周成王桐叶封第:言而有信、谨言慎行等。

10、曹刿论战:知彼知己,审时度势、一鼓作气等。

11、管仲、鲍叔牙之交:人的诚挚友谊、信任、彼此关怀等。

12、董狐的直笔:耿直仗义、不畏权势、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等。

13、晏子使楚:不卑不亢、聪明机智、维护人格国格等。

14、赵简子与中山狼:不辨敌友、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等。

15、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奋发图强等。

16、鲁班发明锯子:类比思维、触发灵感、造福后世等。

17、孙武操练女兵:严于律令、整军经武效果惊人等。

18、西门豹治邺:破除迷信、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等。

19、商鞅变法:改革求新、富国强兵、动机与效果背反等。

20、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谏纳谏、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等。

21、孙膑、庞涓斗智:气量之宽窄、智谋之高下等。

22、孟尝君养士:重视人才、招贤纳士、一技之长皆有用等。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突破传统、努力学习引进等。

24、孟子母亲择邻而居:正确引导子女、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等。

25、冯谖孟尝君狡兔三窟: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留有后路等。

26、庄子谈庖丁解牛:得其要道、掌握规律、应刃解难等。

27、李冰修都江堰:功在当代、泽及后人、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等。

28、扁鹊见蔡桓公:病须早治、讳疾忌医、后患无穷等。

29、苏秦悬梁刺股:立志自强、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等。

30、田单以火牛阵攻燕:不屈不挠、智勇抗敌、创新开拓等。

31、廉颇与蔺相如:大智大勇、改过从善、团结保国等。

32、赵括纸上谈兵:脱离实际、空谈误国、用人要看真本领等。

33、毛遂自荐:敢于挺身而出、肯定自我、为国排忧等。

34、甘罗十二为上卿:年轻有为、建功立业、破除资历辈分等。

35、荆轲刺秦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冒险犯难报知己等。

36、叶公好龙:言行脱节、自取其咎等。

37、秦始皇焚书坑儒:扼杀文化、荼毒人才之不可取等。

38、赵高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的可恶与仰人鼻息、投人所好的可鄙等。

39、项羽、刘邦鸿门宴:滥施宽容、坐失良机、酿成后祸等。

40、刘邦约法三章:严于纪律、立信安民方可成大业等。

41、韩信受胯下之辱:胸怀远大、大勇若怯、不计一时得失等。

42、萧何追韩信:珍视人才、敢于重用无名之辈等。

43、张良与圯上老人:尊重老者、经受考验、终获厚待等。

44、董仲舒三年不窥园:专心致志、发奋读书等。

45、司马迁撰《史记》:为了事业牺牲一切、孜孜不倦、奋斗不已等。

46、苏武牧羊:忠于国家、保持气节、威武不能屈等。

47、马援马革裹尸:立志报国、义无反顾、效命沙场等。

48、班超出使西域:当仁不让、为国扬威、交流开拓等。

49、董宣强项抗圣命:不媚上、不枉法、坚持原则、冒死抗争等。

50、孔融让梨:谦逊礼让、克己待人、尊敬年长者等。

51、曹孟德老骥伏枥:年高者壮心未已、理想永存、向往奋斗等。

52、曹植七步成诗:不可同室相残以及奇才急智等。

53、曹冲称象:少年英才、聪明过人以及独辟蹊径破难关等。

54、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诚心实意招揽人才等。

55、诸葛亮七擒孟获:服人以德、攻心为上等。

56、刘禅乐不思蜀:丧失气节、得过且过、寄人篱下等。

57、周处除“三害”:为民除害、改恶从善、战胜自我等。

58、祖逖闻鸡起舞和击楫中流:修身健体、严格要求和不忘收复故土等。

59、王羲之临池学书:刻苦练功、勤学不倦、矢志求成等。

60、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甘于清贫、不媚权贵、保持高尚情操等。

61、范缜《神灭论》:保持真理、不畏诘难、勇敢创立新学说等。

62、李春修赵州桥:微贱者的才智、古科技的昌盛等。

63、隋炀帝亡国:骄奢淫逸、专横跋扈的恶果等。

64、唐太宗重用魏征:大胆启用反对过自己的人、勇于纳谏等。

65、唐三藏取经:外出学习的艰难和学习的执着、顽强、矢志不二等。

66、鉴真东渡日本国:为了信仰、为了宗教传播的冒险进取、不屈不挠等。

67、日本派出遣唐使:外邦的虚心学习与古代的文化交流等。

68、杨贵妃与荔枝:当政者的荒淫无度、耗费民脂民膏等。

69、杨家一门忠烈:忠贞爱国、奋勇抗敌、英灵含冤等。

70、包拯刚正不阿:秉公执法、不徇私情、不畏权贵等。

71、欧阳修“三上”苦读:珍惜光阴、见缝插针、日积月累等。

72、司马光砸缸:聪明少年临危镇定、机智救人等。

73、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甘于攀登、勇于探索、无限风光在险峰等。

74、王安石伤仲永:人的变化、环境影响、人才的失落等。

75、杨时立学程门:求师的谦逊真诚与执着恳切的精神等。

76、岳飞抗金与被害:爱国报国、奋勇抗敌、陷害忠良等。

77、梁红玉抗金兵:女性的爱国精神、顽强斗志等。

78、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忧国忧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

79、文天祥的正气:忠心爱国、成仁取义、视死如归的无畏精神等。

80、元世祖厚待马可·波罗:恩德怀远、东西文化等。

81、黄道婆改进纺织术:传播技术、致富乡里、无私奉献等。

82、王冕学画:勤奋苦学、坚持不辍、终获成功等。

83、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要充分准备、待机成事等。

84、郑和下西洋:大胆创举、开拓海外交流、发展贸易等。

85、于谦两袖清风与临难护国:为官清廉自律、临危不惧、勇当大仁等。

86、海瑞冒死上疏: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秉公执法等。

87、李时珍跋山涉水写“本草”:忠于事业、不畏艰难等。

88、徐光启学习西洋科技:破除保守思想、放眼海外、虚心学习先进技术等。

89、袁崇焕的含冤而死:主观武断、偏听偏信、毁灭人才的后果等。

90、东林党人关心国事:知识分子忧国忧民、谏言议政等。

91、徐霞客游历天下:执着、勤勉、不惧艰难险阻的实践精神等。

92、李自成起义的成败:兴亡盛衰、变化在自身等。

93、夏完淳少年英烈:爱国抗敌、视死如归等。

94、清初的文字狱:压制思想、扼杀文明的可悲等。

95、林则徐的“睁开眼睛看世界”:有识之士放眼天下、学习外国等。

96、太平天国内讧:团结兴邦、分裂误国、同心同德方可成事等。

97、武训办义学:尊师重教、兴学育人的献身精神等。

98、火烧圆明园:侵略行径的可耻、国家贫弱的不幸等。

99、严复撰《天演论》:优胜劣汰、思想启蒙、先觉者的历史作用等。

100、康梁公车上书:忧国忧民、变法图强、志士仁人挺身而出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典故:刻牛伐蜀,石牛道_300字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蜀王本记》(汉扬雄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成都。秦得道通,石牛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

秦惠王知道蜀王杜宇贪财好色,一方面以献石牛打开蜀道;另一方面又献五美女给蜀王。秦惠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派丞相张仪等伐蜀。蜀灭。

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见示题洋州崔侍郎宅双木爪花,倾接侍郎同舍,陪宴树下,吟玩来什,辄成和章》诗。“金牛蜀道远,玉树帝城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典故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在家里到处找都没有找到,于是,他就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没有证据不能乱讲,他就仔细地观察邻居的儿子:看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像偷斧子的。过了几天,这个人要到地窖去储存物品。当他挖开地窖门,下到地窖里的时候,发现自家那把不见了好多天的斧头正躺在地上。到了第二天,这个人再去看邻居的儿子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连笑的神态,一点儿也不像是偷斧头的样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福州西湖公园“击楫石碑”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福州西湖公园开化屿通往飞虹桥边的草坪上,高大浓郁的樟树下,立着一块醒目的“击楫”石碑。这是民国四年(1915)5月7日福建巡按使许世英所立的碑石,该碑石高2.44米、宽1.04米,每个字约1米见方,遒劲有力。

“击楫”,为敲打船桨之意,其典出于晋时祖逖渡江中流击楫之事。祖逖,范阳遒人(今河北涞水县北),字士雅,东晋名将。东晋时中原地区陷入匈奴贵族铁蹄之下,祖逖奏请朝廷要求北伐,晋元帝任其为豫州刺史,给予一千人的食粮和三千匹布,命其北伐出征抗击。永嘉七年(公元313年)祖逖率部渡江北上,他在长江中流击楫,慷慨发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他招募士兵二千余人,并在淮荫造兵器。其所率部队纪律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进军河南,联合当地起义武装,大破敌军五万余人,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一时黄河以南,皆为晋土,晋元帝还封其为镇西将军。但是,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妥协求和,当他准备继续北伐渡黄河收复河北时,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和信任,最终北伐失败。他满怀一腔热血,报国无门,面对朝廷内部纠纷迭起,消沉畏缩,不抵抗外敌,心中悲愤无比,终因忧愤成疾,于公元321年病故。而后东晋政权混乱不堪,中原陷入长期的战乱中。

回顾中国近现代史,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满清政府,却被窃国大盗袁世凯于1914年篡夺了政权,准备复辟刚被废除的封建帝制,出卖国家主权。英、美、日、沙俄帝国主义乘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还侵占了中国的许多领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蔡锷将军等联合南方多省通电反袁。

许世英立此碑石,正是对当时旧中国外侮日益加深,忧心如焚,借用了历史上祖逖北伐的典故表达他反对袁世凯复辟,驱逐列强,收复失地的决心。这一石碑,留下了一段历史,更让后人回味那段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唐伯虎与张灵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唐伯虎点秋香的电影,让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唐伯虎,那么大家知道唐伯虎与张灵历史典故吗,一起来看看吧!

唐寅(yín),又叫唐伯虎,是明朝有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是个风流才子,有关他的故事,流传下来不少。唐伯虎性情豪放,爱喝酒。他年轻的时候,跟一个号称“狂生”叫张灵的小伙子十分要好。俩人是街坊,常凑到一块饮酒作乐。

有一次,唐伯虎和张灵穿得破破烂烂的,装成了两个要饭的叫花子,上山去玩。走到山脚下,看见几个秀才坐在亭子里,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唐伯虎冲张灵挤了挤眼,二人就凑了过去。唐伯虎对秀才们说:“诸位作诗,我们俩能不能也诌(zhōu,编造)上几句啊?”秀才们看他俩那份穷相儿,心里直好笑,打算拿他们开开心,就答应了。

唐伯虎拿笔在纸上写了个“一”字,张灵接着写了个“上”;唐伯虎又写了个“一”,张灵又写了个“上”;连在一起是“一上一上”。秀才们看了哈哈大笑,这叫哪门子诗呀?唐伯虎没理会,接着又写了三个字:“又一上”。然后拉起张灵就走。

秀才们赶紧把他俩拦住了,让他们接着把诗作完。唐伯虎说:“我们得喝足了酒,才能作好诗。”秀才们想看看他俩还出什么洋相,就给他们倒满了酒。俩人一饮而尽。张灵再写了个“一上”。秀才们笑得东倒西歪:“闹了半天这两位‘才子’敢情就会写‘一上’啊!”唐伯虎不管他们的哄笑,自个儿又喝了一大杯酒,然后提笔一气续成了一道七言绝句:

一上一上又一上,

一上上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向云低,

万里江天都在望。

秀才们一看,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叫花子还真不简单。再一回头,只见唐伯虎和张灵摇头晃脑,哈哈大笑地走了。

这一天,唐伯虎和张灵出去游玩,又喝了个大醉,张灵趁着酒意,说了个上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贾岛是唐朝后期的诗人,那个有名的“推敲”故事,讲的就是贾岛。张灵在这儿用了谐音异字,拿了个古人的名字——贾岛,来说他俩当时醉得东倒西歪的模样(“非假倒”——要真倒!),还真挺恰当。唐伯虎听了,稍微一琢磨,马上对了一句:

刘伶饮尽不留零。

刘伶(líng)是西晋有名的文人,顶能喝酒了。唐伯虎也用了谐音异字,拿刘伶的名字,来形容他俩喝得滴酒不剩的样子(“不留零”——一滴不剩!),太合适了。

[唐伯虎与张灵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强项令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典故故事更是数不清,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强项令的历史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出处】

《后汉书·酷吏传·董宣》。

【释义】

本义是强硬的颈项,借喻人性格刚强,不肯低头屈服。后以“强项令”泛指刚直不阿的官吏。

【历史典故】

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后,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赋税,释放奴婢,减少官差。因此,东汉初年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却需要有效的法令。不过法令只能威慑百姓,却无法约束达官贵人。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倚仗自己的弟弟是皇帝,横行无忌,她的奴仆也不把法纪放在眼中。

洛陽令董宣是一个耿直的人,他认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湖陽公主有一个家奴仗势行凶杀了人,躲在公主府里不出来。董宣不能进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门口守着,只等家奴出来。

一天,湖陽公主坐着马车外出,跟随她的正是那个杀人的家奴。董宣得到了消息,就亲自带衙役赶来,拦住湖陽公主的车。

湖陽公主大怒:“好大胆的洛陽令,竟敢阻拦我的马车!”

董宣毫不畏惧,当面责备湖陽公主不该放纵家奴犯法杀人。他不管公主阻挠,吩咐衙役把凶手逮起来,当场处决。

湖陽公主十分生气,马上赶到宫里,向光武帝哭诉董宣怎样欺负她。光武帝听了也十分恼怒,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内侍当着湖陽公主的面,责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气。

董宣说:“先别动手,微臣有话要上奏。”

光武帝怒气冲冲地问道:“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董宣说:“陛下是一个中兴的皇帝,应该注重法令。现在陛下让公主放纵奴仆杀人,还能治理天下吗?如果微臣因为维护法令而获罪,恳请以死谢天下!”说罢,他向柱子撞去。光武帝连忙吩咐内侍把他拉住,但董宣已经撞得头破血流。

光武帝理屈,但是为了顾全湖陽公主的面子,要董宣向公主磕头赔礼。董宣宁死不磕,内侍把他的脑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两手使劲撑住地,挺着脖子。

内侍回报说:“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光武帝也只好放了他。

湖陽公主见光武帝放了董宣,并不服气,讽刺光武帝没有权威,光武帝无奈地说:“正因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时那样肆意为之。”

【成长心语】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古代法治思想的精华,沿用至今。董宣敢于挑战有权势之人,坚持原则不退让、宁折不弯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尊敬,他无论官品与人品皆属上乘。每个人都有一个衡量一切的尺度,所以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容忍程度不一。作为一个执法者,对自己、对他人都应该严格要求;如果是普通人,就要严于律己。敢于坚持原则,宁折不弯的坚韧精神,这些都将成为青少年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条件和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袁绍尽灭宦官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28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黄巾军起义的冲击,东汉王朝本来已经摇摇欲坠,到汉灵帝一死,外戚和宦官两个集团闹了一场大火并,加速了它的崩溃。

公元189年,年才十四岁的皇子刘辩即位,这就是汉少帝。按照惯例,由何太后临朝,外戚大将军何进掌权。宦官蹇硕(音jiǎn shuò),原是禁卫军头目,想谋杀何进,没有成功。何进掌权以后,把蹇硕抓起来杀了。

何进手下有个中军校尉袁绍,是个大士族的后代。他家祖上四代都做过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一级的大官,许多朝廷和州郡的官员是袁家的门生或者部下,所以势力特别大。

蹇硕被杀以后,袁绍劝何进把宦官势力彻底除掉。他说:“以前窦武想消灭宦官,由于泄漏了机密,反被宦官杀了。现在将军执掌兵权,应该替天下除害,可别错过了机会。”

何进不敢作主,去跟太后商量。何太后说什么也不答应。

袁绍又替何进出谋画策,劝何进秘密召集各地的兵马进京,迫使太后同意除宦官。何进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决定召各地兵马来吓唬太后。

何进的主簿(管理文书、办理事务的官员)陈琳听了,连忙阻拦说:“将军手里有的是兵马,要消灭几个宦官,还不是像炉火上烧几根毛发那样容易?如果召外兵进京城,这好比拿刀把子交给别人,不闹出乱子来才怪呢。”

何进不听陈琳的劝告。他想了想各州人马中,数并州(今山西大部,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牧(州的长官)董卓的兵力雄厚,找他帮忙错不了,就派人给董卓送了一封信,叫他迅速带兵进洛阳。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宦官的耳朵里。几个宦官商量说:“再不动手,咱们全完了。”他们就在皇宫里埋伏了几十个武士,假传太后的命令,召何进进宫。

何进一进宫,就被宦官围住杀了。

袁绍得知何进被杀的消息,立刻派他弟弟袁术攻打皇宫。袁术干脆放了一把火,把皇宫的大门烧了。大批的兵士冲进宫里,不分青红皂白,见了宦官就杀。有的人不是宦官,只是因为没有胡须,也被错认为宦官杀了。

经过这场火并,外戚和宦官两败俱伤。何进召来的董卓却带兵进了洛阳。

董卓本来是凉州(约当今甘肃、宁夏和青海、内蒙古一部)的豪强,在凉州结交了一批羌族豪强,称霸一方。黄巾起义以后,他又靠镇压起义军,升到并州(约当今山西大部和内蒙古、河北的一部)牧的职位。他本来有侵占中原的野心。这次趁何进征召的机会,就急急忙忙带了三千人马来了。

董卓进了洛阳,就想掌握大权。可是人马太少,怕压不住洛阳的官兵。他就玩弄一个花招,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人马悄悄地开到城外去。到了第二天白天,再让这支人马大张旗鼓地开进来。这样一连几次进出,洛阳的人都闹不清董卓到底调来多少兵马。原来属何进手下的将士看到董卓势力大,也纷纷投靠董卓。这样一来,洛阳的兵权就全落到了董卓手里。

为了独揽大权,董卓决定废掉汉少帝,另立少帝的弟弟陈留王刘协。他知道洛阳城里的士族官员,数袁家的势力大,就请袁绍来商量这件事。

董卓说:“我看陈留王比现在的皇帝强,我打算立他为帝,您看怎么样?”

袁绍回答说:“皇上年纪轻,刚刚即位,也没有听到有什么过失。您要废他,只怕天下的人不服。

董卓碰了个钉子,气得瞪圆双眼,把手按着剑把,威胁着说:“大权在我手里。我要这样做,谁敢反对?难道你以为我董卓的刀不够快吗?”

袁绍也气红了脸,说:“天下的好汉难道只有你姓董的一个人!”一面说,一面拔出佩刀,走了出去。他怕董卓不会放过他,就匆忙奔往冀州(约当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端和河南北端)去了。袁绍的弟弟袁术听到消息,也逃出洛阳,出奔南阳(在今河南省)。

袁绍兄弟走了以后,董卓就召集文武百官,宣布废立的决定。刘协即了皇位,这就是汉献帝。董卓自己当了相国。

董卓原是极其残忍的家伙。他担任相国之后,纵容兵士残杀无辜的百姓。有一次,洛阳附近的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举行庙会。百姓齐集在那里赶集。董卓派兵到那里,竟把集上的男子都杀死,还把掳掠到的妇女和财物,用百姓的牛车装载着,耀武扬威地回到洛阳。一路上高呼万岁,说打了大胜仗回来啦。

董卓的倒行逆施,造成洛阳城一片混乱。一些有见识的官员纷纷离开洛阳,其中包括洛阳的典军校尉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武则天驯马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72 字

+ 加入清单

武则天,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女皇帝。她自称“神圣皇帝”, 后人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 是一个敢於向封建社会宗法思想挑战的伟大女性。她在位50 多年, 表现出盖世的智谋和才干。

武则天的父亲名叫武士彟(yuē), 原是个木材商人。后追随李密参加反隋的农民大起义, 成了李氏唐王朝开国的元勋重臣, 先后被封为光禄大夫、工部尚书和应国公。武则天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之中, 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聪明俊美, 被父亲视为掌上明珠。武士彟除了教女儿识字读书外, 还让她跟自己一起习武健身。武则天学习用功, 对练武更加喜爱。

武则天刚满9岁, 父亲去世。她谨记父教, 习文练武更用心。 14岁时, 武则天成了远近闻名的女神童, 名声远播。唐太宗李世民闻知, 令人将她接进皇宫, 一经面试, 果然名不虚传, 便恩宠有加, 封为才人。

有一次, 西域来的使节, 不远万里特向太宗皇帝献上一匹宝, 名为“狮子骢”。太宗皇帝很高兴, 叫来使把宝马带到皇宫前的庭院里, 令文武大臣一起陪同观赏, 看看西域宝马到底有何奇特之处。“狮子骢”被带进来了。只见它个头高大, 浑身上下肌肉矫健, 毛色油光闪亮, 高扬着头在场地上走了两圈, 忽然一声长嘶, 有如惊雷乍起, 果然名不虚传。

太宗非常满意, 立即命令宫廷里专门负责驯马的官员把马牵过来, 骑上跑几圈看看。哪知驯马官骑上去还未坐稳, 那“狮子骢”就前腿腾空, 一声长嘶, 把驯马官甩在地上。面对桀骜不驯的宝马, 宫廷驯马官已无能为力。太宗十分扫兴, 只好请来使将马送到马圈, 明天再试。

第二天, 太宗要文武官员全部到场, 宣布谁能驯服“狮子骢”, 赏白银一千两。在重赏之下, 前后有七八位征战沙场多年的武将上场, 但全都制服不了“狮子骢”, 摔下马背, 令旁观者咋舌不已。

太宗见满场官员再也无人敢出来驯服烈马, 心内十分着急。这时, 他身后走出了身材娇小的武才人。她向前施礼道: “请陛下让小女子一试。”太宗大吃一惊: “你小小年纪, 又是文弱女子, 怎能降服烈马?不行, 不行。”

武才人不慌不忙地说: “陛下过虑了。只要小女子手里有三件东西, 就不怕”狮子骢“不老老实实地就范。”太宗问: “哪三件东西?”武才人说: “钢鞭、铁锤和匕首。”太宗不解地问: “手握钢鞭还不够吗?”武才人说: “不管宝马、烈马还是平常的马, 它们全是给人骑用的。它不听话, 我先用钢鞭抽它; 它再不听, 我用铁锤击打它的头部; 它再不老实, 我干脆用匕首宰了它, 这样的顽劣不驯之马, 要它何用?”

众文武在一旁全听呆了。他们都为小姑娘夸下海口而担心。哪知唐太宗听了却万分欣喜。他说: “你真是个聪明勇敢的女孩子, 我就依你, 祝你成功。”

武才人从容走进驯马场。只见她腰里插着一只小巧精致的铁锤, 别着一把明晃晃的匕首, 手中紧握一条钢鞭, 出现在“狮子骢”面前。在场之人全为她捏着一把汗, 太宗皇帝紧张得在龙椅上站了起来。这时, 只见武才人在烈马前虚晃身子, 猛地蹿到“狮子骢”背后。她不等烈马回转身子, 便手执钢鞭用力打下, 一下, 两下……“狮子骢”觉得浑身疼痛, 急忙返身, 那武才人矫捷非凡, 轻移脚步, 说时迟那时快, 早已纵身跨到了烈马背上。“狮子骢”不甘驯服, 照例高抬前腿, 把身子直立了起来。武才人双手紧紧抓住马颈上的长鬃, 双脚用力夹着马身, 手中的铁锤雨点般的落在烈马头上。那烈马“嗷、嗷”地连声直叫, 猛的抖起四蹄, 沿着庭院跑了起来。它只管风驰电掣似的跑, 武才人却稳如泰山般的坐在上面。“狮子骢”直到跑累了, 才缓缓地走到唐太宗面前, 驯服地喘着粗气。

这时, 唐太宗兴奋极了, 他双手扶住跳下烈马的武才人, 全场文武官员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唐太宗从此更加宠信武则天, 这为她日后的青云直上铺下了一块坚实的奠基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子学父样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有个人名叫刘槐,上有古稀老父,下有年幼孩儿,与妻子共管家计,日子尚且过得去。但刘槐夫妇总觉得老父是个累赘,能吃不能做。老的多活一天,他们夫妇便多苦一天。

一年冬天,刘槐和妻子计谋,趁隆冬腊月,将老的抬上山,像抛破旧物一样丢出去,免得办后事。

刘槐找来了一个箩筐,老人被安置在箩筐里,由刘槐和儿子抬出去。老人问:“要把我抬到哪里去呢?”儿子说:“让你上山看看风景。”

老人被抬到山上来了,刘槐把老父丢在山洞里,便叫儿子赶快下山。

儿子说要把箩筐拾回去。

刘槐说:“一起丢了,还要箩筐做什么?”

儿子说:“还有用呢!我把箩筐拾回家保存起来,以后等你老了,能吃不能做时,我还要和我的儿子——你的孙子,将你抬到这山洞里来似丢破旧物一样丢哩。”

刘槐听了,好似五雷轰顶,既震惊又羞愧,对儿子说:“不丢了,不丢了,我们抬爷爷回家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和解释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成语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煮饭用的一种锅;舟:船。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决一死战。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破釜沉舟的故事: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华佗治病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3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们都知道华佗艺术高明,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华佗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曹操在赤壁大败,回到许都,心里郁郁不乐。偏在这个时候,他最钟爱的小儿子仓舒得了重病,家里人到处请医抓药,都不见效。眼看孩子没有救了,曹操伤心地说:“要是华佗在,孩子不会死得那么早。”

曹操所说的华佗,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医学家,和曹操是同乡。华佗自小熟读经书,尤其精通医学。不管什么疑难杂症,到他手里,大都药到病除。当地官员和朝廷太尉听到华佗名声,征召他做官。华佗都推辞不去。

华佗诊病极其准确。一次,有两个官员闹头疼发热,先后找华佗看病。经华佗问明病情,给一个开了泻药,另一个开了发汗药。有人在旁边看华佗开药方,问他为什么病情相同,用药却不一样。华佗说:“这种病表面看来一样,其实不同。前一个病在内部,该服泻药;后一个只是受点外感,所以让他发发汗就好了。”这两人回去抓了药服了,果然病都好了。

还有个姓李的将军,请华佗给他妻子治病。华佗去了,一摸脉,说:“这是怀孕时候伤了身子,胎儿留在肚里了。”李将军说:“我妻子已经小产过,胎儿已经下来了。”华佗说:

“按照我的判断,胎儿还在病人肚子里。”

李将军不相信。华佗走了以后,过了一百多天,他妻子的病越来越重,只好再请华佗来治。

华佗说:“肯定有个坏死的胎儿在肚里。大概你妻子原是双胞胎,一个先小产下来了,一个留在肚里。”

华佗给病人服了汤药,又给她扎针,果然产了一个死胎,病人很快就恢复健康了。

华佗不但能治内科,还善于做开刀手术。他配制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有个病人患肚痛病,痛得厉害,经过十多天,胡须眉毛全脱落下来。华佗一诊断,说:“这是脾脏溃烂了,得赶快开腹治疗。”华佗让病人服了麻沸散,打开腹腔,把坏死的脾脏切除,再缝好创口,敷上药膏。过了四五天,创口愈合,一个月康复了。

历史书记载的有关华佗治病的传说还有很多。据说,有个太守生病,请了许多医生诊治都没治好。华佗诊治以后,认为这种病只有让病人发怒,才能治好。他故意向病人索取很贵的诊费,却拖拖拉拉不认真给他开方抓药,过了几天,竟不告而别,还留下一封信骂太守得了病是自作自受。

太守果然大怒,立刻派人追捕华佗。太守的儿子知道华佗用意,暗暗叮嘱家人不要去抓华佗。太守听说抓不到华佗,更加怒气冲天,一气之下,呕出几口黑血。不想这一呕,病反而好了。

曹操一直患头风病。一遇到工作紧张,头风病发作,痛得受不了。他听说华佗的医术高明,就把华佗请来,华佗扎了几针,头痛就止了。曹操不肯放他,把他留下来做了随从医官,好随时给他治病。

华佗虽然乐于帮助人,热心给人们治病,但他却不愿一直呆在曹操身边,给一个人管药箱。有一次,他借口回家探亲,顺便去取点药,曹操没有怀疑,让华佗走了。

华佗回到家里,托人给曹操捎了一封信,说他妻子病得厉害,一时回不了许都。曹操一再催促,华佗还是拖着不去;

曹操又命令郡县官吏去催,也碰了软钉子。

这一来可惹恼了曹操。曹操派个使者到谯县去调查。并告诉使者,如果调查下来,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就送他四十斛(斛,音hú,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小豆,听任华佗推迟假期;要是华佗谎言搪塞,就把华佗抓来。

调查结果,华佗被抓走了。

曹操把华佗抓到许都,他认为华佗故意违抗他的命令,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下令把华佗处死。

谋士荀彧认为这个处刑太重了,劝曹操说:“华佗医术高明,他一死,牵涉到许多人的生命,希望丞相从宽发落。”

曹操本来也是个爱惜人才的人,自从他打败了袁绍后,有点骄傲起来;再说,他正在气头上,哪肯听荀彧的劝阻,气呼呼地说:“哼,我不怕天下就没有像他那样的医生。”说完,就派人把华佗杀了。

华佗被捕离开家乡的时候,随身还带着一部医书,这是他根据多少年来积累的经验写成的。他本来没想到得罪曹操竟招来杀身大祸。他觉得自己遭到罪没法挽回,可是让这部书湮没太可惜。临刑前一天,他把狱吏请来,对他说:“请您把这部书好好保存,将来可以靠它救病人。”

那狱吏胆小,怕接了华佗手里这部书,将来曹操追究起来,自己受到牵连,说什么也不肯保管。

华佗十分失望,他叹了口气,向狱吏要了火种,在监狱里把宝贵的医书一把火烧毁了。

打从华佗死后,曹操发头风病,就再没有找到合适的医生给他治疗。但是曹操并不肯承认自己做错了事,说:“华佗这小子是有心不肯根治我的病,即使我不杀他,也不见得会治好我的病。”直到他的小儿子仓舒死了,他才懊丧万分。

华佗死后,他的几个学生继承他的事业,继续为百姓治病。可惜记下华佗的经验的那部医书竟失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杏林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 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

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后来还说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想吃杏者只能以米谷换取,而董奉则把换来的谷米来救济贫民,故又有虎守杏林之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

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童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举案齐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梁鸿字伯鸾,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由于梁鸿的高尚品德,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谢绝他们的好意,就是不娶。与他同县的一位孟氏有一个女儿,长得又黑又肥又丑,而且力气极大,能把石臼轻易举起来。每次为她择婆家,就是不嫁,已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为何不嫁。她说:“我要嫁象梁伯鸾一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娉礼,准备娶她。

孟女高高兴兴的准备着嫁妆。等到过门那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哪想到,婚后一连七日,梁鸿一言不发。孟家女就来到梁鸿面前跪下,说:“妾早闻夫君贤名,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绝了许多家的提亲,最后选定了妾为妻。可不知为什么,婚后,夫君默默无语,不知妾犯了什么过失?”梁鸿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并能与我一起隐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现在你却穿着绮缟等名贵的丝织品缝制的衣服,涂脂抹粉、梳妆打扮,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

孟女听了,对梁鸿说:“我这些日子的穿着打扮,只是想验证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贤士。妾早就准备有劳作的服装与用品。”说完,便将头发卷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织机,动手织布。梁鸿见状,大喜,连忙走过去,对妻子说:“你才是我梁鸿的妻子!”他为妻子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闪耀。

后来他们一道去了霸陵(今西安市东北)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在霸陵山深处,他们以耕织为业,或咏诗书,或弹琴自娱。

不久,梁鸿为避征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离开了齐鲁,到了吴地(今江苏无锡境内)。梁鸿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给人舂米过活。每次归家时,孟光备好食物,低头不敢仰视,举案齐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葛贤痛打税监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71 字

+ 加入清单

明神宗是个贪财如命的昏君,他追求享乐生活,没完没了地搜罗金银珠宝,把国库都挥霍空了,就千方百计向民间搜刮。

这个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逐步发展,在东南沿海一带商业也繁荣起来,在苏州,丝织业特别发达,富裕的机户开始开设工场,雇用机工,城里的机工总共有几千人。

这种商业城市的繁荣情况,使明朝统治者认为有利可图。为了榨取更多钱财,明神宗就派了一批宦官到那些城市去收税,这种宦官就叫做税监。税监不但征收苛捐杂税,还向百姓敲榨勒索,把百姓害得好苦。

公元1601年,明神宗派税监孙隆到苏州征税,孙隆一到苏州,就跟当地地痞土棍勾结,在苏州城各处设立关卡,凡是绸缎布匹进出关卡,一律征收重税。商贩交不起税,就不敢进城做买卖。这一年,正好又碰上一连两个月阴雨,苏州闹了一场水灾,桑田淹没,机户停工。孙隆一伙还要向机户收税,规定每台织机收税银三钱;每匹绸缎,收税银五分,这一来更逼得许多机户倒闭,机工失业。

有一天,织工葛贤(又名葛成)路过葑门,见到孙隆手下几个税棍,正围住一个卖瓜的农民痛打。葛贤一打听,才知道那瓜农挑瓜进城的时候,税棍逼他交税,交不出就抢他的瓜;等瓜农卖了瓜,买米出城的时候,税棍又抢他的米顶税银。瓜农不答应,就遭到税棍的痛打。

葛贤平日对税监的压迫剥削,本来怀着满腔气愤,看到这情形再也忍不住了,他挥动他手里的芭蕉扇,高声呼喊打坏蛋。路边的群众一呼百应,像潮水一样涌到葑门税卡。税棍黄建节想要逃跑已经晚了。群众把他包围起来,拾起乱石、瓦片向黄建节扔去。这个作恶多端的恶棍,被乱石打得头破血流,丧了性命。

这时候,群众越聚越多,反抗情绪也沸腾起来。葛贤看到大伙打死了黄建节,知道事情闹大了,就和群众一起,到玄妙观开会商量。大家一不做,二不休,推举葛贤等二十多人当首领,找税监孙隆算账。

葛贤等分路找到十二个税棍的家,点起了一把火,把他们的家全烧了;另一路群众浩浩荡荡来到苏州税监衙门,捉拿孙隆。一时间,呐喊声震天动地,孙隆吓得魂不附体,爬出后墙,狼狈逃到杭州去了。

孙隆逃出苏州以后,苏州知府下令捉拿参加暴动的人。葛贤得到这消息,怕连累大家,自己跑到苏州府衙门,说:“带头的就是我一个人,要杀要剐由我顶着,不要牵连别人。

知府正为这个案子抓不到为首的人发愁,见到葛贤挺身出来投案,就把他关进监狱。

葛贤进监狱那天,成千上万的苏州市民含着眼泪为他送行。葛贤进了监狱,又有上千个人络绎不绝带着酒饭、衣服来慰问。葛贤再三推辞不收,大家还是不肯带回去,葛贤就把大伙慰问的酒饭等都分给监狱里被押的难友了。

明朝统治者看到这情况,没敢杀害葛贤。葛贤坐了两年牢,终于被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人物事典故三:祖逖闻鸡起舞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祖逖曾和幼时的挚友刘琨一起担当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情感深厚,不但经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并且另有着共同的远大抱负:立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夜里听见鸡叫不祥瑞。”“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今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怎样?”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日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翔,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中断。工夫不负有心人,路过持久的刻苦学习和练习,他们终于成为了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素材解读:

只有不停尽力,才有大概得到成功。不路过尽力奋斗,不能成就事业。

合用主题:尽力勤恳自律

[历史人物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二竖为虐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二竖为虐:用来形容病情危重,不可救治。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二竖为虐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二竖为虐

春秋时鲁成公十年(前581年),在位十九年的晋国国君晋景公突然得了重病。宫中的御医看到病势很凶,又吃不准是什么病,一个个束手无策,没人敢下药。晋景公的太子、后妃、文武群臣都十分着急。

这时,大夫魏锜的儿子魏相来见景公,说:“我知道秦国有位名医名叫高缓。他是神医扁鹊的门徒,对各种疾病都很有研究,尤其擅长医治各种疑难杂症,现在是秦国的宫廷御医。要想治好大王的毛病,非此人不可,大王为什么不派人去请他呢?”

在场的几个文武官员听了,十分惊讶,说:“现在秦晋不和,秦国成了我们的敌国,怎么会肯派良医来给大王治病呢?”

魏相回答说:“体恤彼此间的灾患,可以改善邻国之问的关系,使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睦起来。我愿意凭三寸不烂之舌,前往秦国,说服秦桓公派高缓前来为大王治病。”

晋景公听了十分高兴,立即派魏相前往秦国,请秦桓公派高缓前来为自己治病。于是,魏相当日便收拾行装,星夜赶往秦国。

几天后,魏相来到秦都咸阳,向秦桓公说明来意。秦桓公起初不答应,魏相便给秦桓公分析利弊,说明秦晋和好的重要性,并指出晋国派他前来求医,正表示晋国愿意和秦国和好。秦国也正可利用这一契机,和晋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秦桓公见魏相言辞恳切,句句在理,便同意了,并吩咐高缓星夜随魏相赶赴晋国。

魏相和高缓还未到达晋国,一天晚上,晋景公突然做了一个怪梦。在梦中,他见到两个竖子(小孩)从鼻孔中跳出来,一个说:“高缓是当今最有名的医生,他用药很有一套,我俩必然会受到伤害,我们怎样才能逃过这场灾难呢?”

另一个小孩不以为然地说:“怕什么,我们只要躲到盲的上面,膏的下面(我国古代医学把心尖瓣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育,认为这是药力无法达到之处),他就奈何不了我们了。”

两个小孩商量了一会,又从鼻孔中钻了进去。顿时,晋景公觉得胸中一阵剧痛,不由醒了过来,但梦中的情景仍宛然在目。

第二天,魏相带着高缓来到宫中。高缓给晋景公诊脉作了检查,说:“大王的病灶在育之上,膏之下,针灸达不到,药力不能及,没法治了,请大王谅解。”

晋景公听了,叹了口气说:“你所诊断的情况,正和我昨夜的梦境相同,你真是名不虚传!”

于是,晋景公下令送给高缓一笔厚礼,派人把他送回秦国。过了不久,晋景公果然不治而亡。

后来,“二竖为虐”这一典故,用来形容病情危重,不可救治;用“二竖”来指代病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夜郎自大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夜郎自大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小编整理了夜郎自大的历史典故,欢迎欣赏与借鉴。

【成语】: 夜郎自大

【拼音】: yè láng zì dà

【解释】: 夜郎:汉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出处】: 《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举例造句】: 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

【成语故事】: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

”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却没想到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观音送画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某年,杭州城疫症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贫病交迫,十分凄惨

一天,城内的湖边,泊了一只大船,船头坐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为贫病的人请命,如果有人出钱买她,她就住在他的家里,为他服务,得款用来救济人民

岸上的人争着买她,相持不下,就采用投钱的方法,谁用钱掷中她,就迎她回去

于是,铜钱黄金白银都纷纷投下来,堆满船头,却没有一枚落在她身上大家十分失望,只好放弃

女子微笑,合掌向岸上的人致谢,把每一个捐来的钱都施舍给穷人

消息传来,轰动整个杭州城,富人们为她侠义的行为感动,纷纷慷慨布施于是,病人得到医药,穷人得到金钱,饥饿的人得到食物,人心都安慰和满足

突然,女子的船上毫彩万道,灿烂光明,一位法相庄严的菩萨合掌微笑大家惊奇极了

她说:我就是观世音菩萨,我来,是为了启发和唤醒大家的仁心同情怜悯是最高贵的情操,帮助他人,是最神圣的责任,扶助弱小,是人们义不容辞的天职今天,你们的表现十分值得赞美,大家将得到幸福

众人既感动又欢喜,不约而同合掌,称念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把画像送给他们她的诺言应验了,她真的住在每一位出钱为善的人家里

这个故事在中国普遍地流传,增加了人们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颜杲卿骂贼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74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危急的时刻,首先起来打击叛军的是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颜杲(音gǎo)卿。

颜杲卿本来是安禄山的部下。安禄山发动叛乱以后,颜杲卿就准备反抗。叛军到了藁城(在今河北省,藁音gǎo)的时候,颜杲卿已经招募了一千多名壮士。他知道自己力量不够,不能跟安禄山硬拼,就跟手下的官员袁履谦向叛军假投降。安禄山仍旧让他守常山,但是心里不放心,一面把颜杲卿的儿子、侄儿带到军营里做人质,一面派了一个叛将守在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

安禄山渡过黄河,攻下洛阳之后,颜杲卿决心起兵,他的堂弟平原(今山东平原)太守颜真卿也招募了一万多人马,派人跟颜杲卿联络,要他攻占井陉关,截断安禄山的后路。

颜杲卿打听到守井陉关的叛将是个糊涂的酒鬼,就假传安禄山的命令,派人带了美酒好菜去慰劳他,等叛将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把叛将杀死,占领了井陉关。

颜杲卿攻下了井陉关,士气振奋。第二天又接连活捉了两名叛将。颜杲卿派人分头到河北各郡去告诉官吏说:现在朝廷派出三十万大军讨伐安禄山,已经出了井陉关,早晚就到河北各郡了。受安禄山胁迫叛变的,趁早投降,可以受到重赏;如果顽抗,罪加一等。

河北各郡官员一听到安禄山站不住脚,都纷纷响应颜杲卿。河北二十四个郡,有十七个郡又站到唐军一边来。

安禄山正准备向潼关方向进兵,一听到河北各郡都响应颜杲卿,后方不稳,只好改变主意,回到洛阳。他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派大将史思明、蔡希德各带一万人马分两路攻打常山。

颜杲卿虽然打了几个胜仗,但是起兵只有八天,常山周围的防御工事都没修好,兵力又少,怎样敌得过两路叛军!叛军到了常山城下,颜杲卿派人到太原去求援,但是太原守将王承业不肯出兵。

史思明叛军把常山紧紧围困,颜杲卿带领常山军民拼死抵抗了四天,城里粮食断了,箭也完了。常山终于陷落在叛军手里。

史思明纵容叛兵杀害了一万多常山军民,又把颜杲卿、袁履谦抓起来,押送到洛阳去见安禄山。

安禄山命令兵士把颜杲卿押到他跟前,责问颜杲卿说:“你本来只是个范阳小官,我把你提拔为太守,为什么反叛我?”

颜杲卿怒气冲冲地骂着说:“你是一个牧羊的小子,国家让你做了三镇节度使,有哪点对不起你?我为国除奸,恨不得斩你的头,叫什么反叛?”

安禄山恼羞成怒,要左右兵士把颜杲卿、袁履谦拖到一座桥边的柱子上缚起来,使用残酷的刑罚折磨他们。

颜杲卿神色凛然,一面忍受着酷刑,一面仍旧痛骂安禄山。叛军兵士用刀割了颜杲卿的舌头,颜杲卿满口鲜血,还发出含糊的骂声。

袁履谦看到颜杲卿受刑的惨酷情景,气得自己咬碎舌头,连血带舌喷在旁边一个叛将的脸上。

颜杲卿、袁履谦骂不绝口,一直到他们咽气。

颜杲卿从起兵到失败,虽然只有十几天,但是他们的抵抗,拖住了叛军的兵力,为唐王朝调兵遣将争取了时间;他们的誓死抵抗的精神,鼓舞了更多的人抗击叛军。

颜杲卿被杀后一月,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太原弓箭手三千人出兵井陉关,打退叛军,收复常山。接着,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也带领精兵到常山和李光弼会合。河北的一些百姓受尽安禄山叛军掳掠的痛苦,听到郭子仪、李光弼大军打过来,自发集合起来,修筑营垒,抵抗叛军;等郭、李大军一到,就参加了大军队伍。郭、李两支大军兵强马壮,士气旺盛,接连打击安禄山叛军,河北十几个郡重新回到唐军手中。

河北大捷,截断了叛军的后路,叛军军心动摇。安禄山大起恐慌,埋怨谋士高尚、严庄说:“几年来你们劝我起兵造反,说这是万全的计策。现在西边打潼关,几个月也打不进去;北边的路也被截断。我们困守在这里,叫什么万全!”他打算放弃洛阳,逃回范阳去。

正在安禄山进退两难的时候,唐王朝统治者自己却替叛军打开了潼关大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年代:【唐】

作者:【曹松】

体裁:【七绝】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此诗题作《己亥岁》,题下注:“僖宗广明元年。”按“己亥”为广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诗大约是在广明元年追忆去年时事而作。“己亥岁”这个醒目的诗题,就点明了诗中所写的是活生生的社会政治现实。

安史之乱后,战争先在河北,后来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唐王朝进行穷凶极恶的镇压,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战场。这就是所谓“泽国江山入战图”。诗句不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泽国),而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这是诗人运用形象思维的一个成功例子。

随战乱而来的是生灵涂炭。打柴为“樵”,割草为“苏”。樵苏生计本来艰辛,无乐可言。然而,“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民”,在流离失所、挣扎于生死线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乐了。只可惜这种樵苏之乐,今亦不可复得。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

迸代战争以取首级之数计功,战争造成了残酷的杀戮,人民的大量死亡。这是血淋淋的现实。诗的前两句虽然笔调轻描淡写,字里行间却有斑斑血泪。这就自然逼出后两句沉痛的呼告。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里“封侯”之事,是有现实针对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无怪诗人闭目摇手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了。一个“凭”字,意在“请”与“求”之间,语调比言“请”更软,意谓:行行好吧,可别提封侯的话啦。词苦声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来。

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将功成万骨枯”。它词约而义丰。与“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吊万人冢》)之句相比,字数减半而意味倍添。它不仅同样含有“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刘商《行营即事》)的现实内容;还更多一层“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李白《战城南》)的意味,即言将军封侯是用士卒牺牲的高昂代价换取的。其次,一句之中运用了强烈对比手法:“一”与“万”、“荣”与“枯”的对照,令人触目惊心。“骨”字极形象骇目。这里的对比手法和“骨”字的运用,都很接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惊人之句。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社会历史的本质,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词气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掷地有声,相形之下更觉字字千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有关百折不挠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这则成语出自汉代蔡邕《蔡中郎集·太尉桥玄碑》:“高明卓异,为众杰之雄,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典故:桥玄是东汉时期一位性情刚毅、嫉恶如仇的人。汉灵帝时,桥玄担任尚书令。那时太中大夫盖升仗着自己与灵帝有私交,而大肆收受贿赂、搜刮民财。

桥玄于是上奏汉灵帝,要求免去盖升之职,并抄没他的家产。然而,灵帝非但没有查办盖升,反而升了盖升的职。桥玄非常气愤,便以生病为由,辞职回了老家。

桥玄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天,他十岁的小儿子在家门口玩耍。三个强盗劫持了孩子,并想以此勒索桥玄的财物。消息传出去后,校尉阳球同河南府尹、洛阳县令马上率兵将桥玄的家包围起来,但是却不敢进攻,担心把强盗逼急了他们会伤害孩子。桥玄大声喝道:“强盗如此猖狂,难道要为了我的孩子而纵容他们的罪行吗?”并催促阳球等人进攻。

结果,强盗全部被捕获,但他的小儿子却因此死去。他的这种刚毅果敢、勇往直前的精神为人们所称道。故东汉蔡邕为他写下了《太尉桥玄碑》,赞扬他“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