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水涨船高是褒义词(精选20篇)

导语:卖萌是好事,卖萌多了不见得是好事了。那么水涨船高是褒义词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4861

作文

897

乱七八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1647 字

+ 加入清单

乱七八糟,形容毫无秩序及条理,乱糟糟的样子。 出自 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一、成语解释

【成语】: 乱七八糟

【拼音】: luàn qī bā zāo

【解释】: 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出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象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这是霞郎的成绩。”

【举例造句】: 琴弹得乱七八糟,可是她的嗓子怪清亮的。 ★老舍《二马》四�

【拼音代码】: lqbz

【近义词】: 杂乱无章、污七八糟

【反义词】: 井然有序、井井有条、有条有理

【歇后语】: 牛毛炒茴香;鸡毛炒韭菜

【灯谜】: 二大娘的针线筐

【用法】: 作定语、状语;指混乱

【英文】: all to a hideous mess

二、成语典故

七国之乱与八王之乱

“乱七”,指的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西汉初,刘邦在铲除异姓诸侯王的同时,又分封了一批刘姓子弟为王,想依靠刘氏宗族的力量,作为皇权的羽翼。但是,随着诸侯王的势力不断扩大,其弊病和隐患也渐渐地显露出来了。经过几朝的演变,到景帝时诸王势力越来越大,其中齐、楚、吴三封国几乎占天下之半,严重地威胁着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大臣晁错建议景帝进行“削藩”,以减少诸王的封土,从而巩固中央政权。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下令在众同姓王中推行“削藩”的政策,激起诸王强烈反对。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正月,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景帝有些慌张,听信馋言,诛杀晁错,但诸王的军队还是不退,继续挺进。景帝悔恨之余,决定以武力平叛,于是派遣太尉周亚夫率兵征讨。周亚夫以坚壁固守的战术,多次挫败吴楚联军的进攻。吴楚联军的士卒饿死、投降、失散得很多,只得败退。三月,吴王刘濞残部数千人退守丹徒冲江苏镇江),被东越人所杀。其他诸王也战败自杀、被杀。这时候,历经三个月的七国之乱遂被平定。到了文帝时期,已崭露头角的晁错敏锐地看到诸侯王势力的扩大,必然对汉朝中央政府带来严重的威胁,便向景帝刘启提出“削藩”的建议,即“削其枝郡”,归中央直接统辖。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并着手逐步削减王国的封地。这就是历史上的“周亚夫平七乱”。“乱七”一词,即产生于此。

“八糟”,指的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朝皇室内宫争权夺利的“八王之乱”。西晋初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后,担心其他大夫会夺去他的政权,把皇室子弟分别封为诸侯王,并规定享受许多特权。司马炎死后,继位的惠帝司马衷为人庸愚弱智,实际朝政大权落入他外祖父杨骏的手里。这引起司马炎的妻子贾后的不满,她便暗中用计,杀掉了杨骏及其同党。之后,贾后请了汝南王司马亮来辅政。司马亮上台后,也是独断专行。因此,贾后密诏司马玮将司马亮杀死,由司马玮出来辅政。可是,司马玮也不是对贾后言听计从,贾后便又设计杀死了司马玮。后来,为独霸朝野,贾后又将皇太子司马遹废为庶人后毒死。赵王伦趁机发动兵变,打出了为太子司马遹报仇的旗号。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赵王伦发兵进攻洛阳,斩杀贾后及其亲党,一场持续16年之久的皇族夺权混战就此开始。因为先后参与这场乱事的共有八个同姓王: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河间王颙、成都王颖、长沙王乂和东海王越。因此,这场混战史称“八王之乱”。这次皇室内宫争权夺利的血腥斗争,远比“七国之乱”时间更长,人民所遭受的灾难也更加深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八王之乱”被形象地称为“八糟”。

此后,人们将“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这两个历史事件连到了一块构成了一句成语。

黄帝内经

女子七年一周期,丈夫八年一周期,天人合一俗称七七八八,假如不按天地阴阳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交替生活,生命就会紊乱,就叫“乱七八糟”

易经

在九宫八卦中,其他卦象都是凶中带吉或者吉中有凶,唯独第七宫的游魂卦和第八宫的归魂卦是纯粹的凶卦,所在古人在摇乌龟壳时遇到第七卦心就乱了,卜到第八卦事就糟了,所以说乱七八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鼠目寸光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鼠目寸光贬义词,比喻目光短浅,缺乏远见。

一、鼠目寸光的意思:

【成语】: 鼠目寸光

【拼音】: shǔ mù cùn guāng

【解释】: 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米远。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出处】: 清·蒋士铨《临川梦·隐奸》:“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倒辕门,盲称瞎赞。”

【近义词】: 目光如豆、目光短浅

【反义词】: 神通广大、高瞻远瞩

【歇后语】: 耗子戴眼镜

【灯谜】: 最差的视力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没有远见

【英文】: shortsighted

【举例造句】: 我们从小就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决不做鼠目寸光的庸人。

二、近义词_目光短浅

【成语】: 目光短浅

【拼音】: mù guāng duǎn qiǎn

【解释】: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举例造句】: 他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

【近义词】: 鼠目寸光

【反义词】: 深谋远虑

【歇后语】: 耗子的眼镜;抬头只看帽沿

【灯谜】: 山沟里的田鸡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缺乏远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马字成语褒义词

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带有字的成语大家都有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马字成语,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1、【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2、【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3、【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4、【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5、【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6、【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7、【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8、【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9、【快马加鞭】比喻加快速度。

10、【求马唐肆】唐肆:空的市集。比喻所求的方法途径不对,必无所获。

11、【走马平川】待日后补充。

12、【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13、【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14、【招兵买马】徵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15、【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16、【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17、【非驴非马】形容不伦不类的东西。

18、【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19、【害群之马】喻为害大家的人。

20、【秣马厉兵】磨快武器,餵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21、【厉兵秣马】磨快武器,餵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22、【马不停蹄】比喻没有休息,不停留。

23、【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24、【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25、【马革裏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26、【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27、【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28、【走马上任】待日后补充。

29、【单枪匹马】独自冒险直进,不依靠别人。

30、【蛛丝马迹】喻细小而不明显的迹象,由此可推求真相。

31、【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32、【万马奔腾】待日后补充。

33、【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34、【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35、【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36、【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37、【露出马脚】比喻露出真相。

38、【牝牡骊黄】本谓相骏马不重其外表形象,进一步意谓外表的差异不足计较,应重视其内在实质。

39、马仰人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

40、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41、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42、风马牛不相及: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43、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44、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45、马角乌头: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46、马毛蝟磔:蝟,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47、马齿徒长: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48、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49、马水车龙:犹言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50、马翻人仰: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马字成语褒义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同归于尽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同归于尽褒义词,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出自战国·郑·列御寇《列子·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一、同归于尽的意思:

【成语】: 同归于尽

【拼音】: tóng guī yú jìn

【解释】: 尽:完。一起死亡或一同毁灭。

【出处】: 《列子·天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近义词】: 玉石俱焚

【反义词】: 贪生怕死

【歇后语】: 稻草人救火;竹虫咬断竹根

【灯谜】: 原子弹打飞机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一起死亡或共同毁灭

【英文】: fight like Kilkenny cats

【举例造句】: 只图自己安逸,那管世事艰难,弄到后来,不是同归于尽吗? ★清·姬文《市声》第十四回

二、关于同归于尽的成语及解释

【不分玉石】: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

【昆冈之火】:昆仑山失火,将玉和石头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同归于尽。

【昆仑失火,玉石俱焚】:昆仑山失火,将玉和石头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同归于尽。

【犬兔俱毙】:比喻双方同归于尽。

【玉石俱焚】:俱:全,都;焚:烧。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玉石俱烬】:俱:全,都;烬:灰烬。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玉石同焚】:焚:烧。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玉石同烬】:烬:灰烬。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芝艾并焚】:犹玉石俱焚。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

【芝艾共焚】:犹玉石俱焚。比喻贵贱、贤愚、良莠同归于尽。同“芝艾并焚”。

【芝艾俱焚】:芝艾: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芝艾俱尽】:芝艾:比喻美和恶。芝艾同被烧毁。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

【芝艾同焚】:犹玉石俱焚。比喻好的坏的同归于尽。同“芝艾俱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形容感情好的褒义词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彼此之间共患难,不抛弃,不离弃。

【成语】: 相依为命

【拼音】: xiāng yī wéi mìng

【解释】: 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举例造句】:死而复生的只有这些杂乱的败草。永逝不返的却是我们相依为命的慈母。 郭沫若《棠棣之花》

【近义词】:患难与共、相须为命

【反义词】:不共戴天、各奔前程

【歇后语】: 瞎老头跟瘸老伴

【灯谜】: 口令;一人叩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

【英文】: depend on each other for survival

【故事】: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推行“以孝治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重老人。他想启用西蜀尚书郎李密,就下诏书任命李密为郎中。李密不愿出来做官,就写《陈情表》上书晋武帝,说自己与祖母形影相吊、相依为命,待伺候祖母后再出来做官。

青梅竹马:青梅竹马,语出李白《长干行》之一:“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后以“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儿童之间两小无猜的情状。欧阳予倩《孔雀东南飞》第四场:“我与你自幼本相爱,青梅竹马两无猜。”

出处:

“青梅竹马”原典出自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典故: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五言古诗《长干行》描写一位女子,思夫心切,愿从住地长干跋涉数百里远路,到长风沙迎接丈夫。诗的开头回忆他们从小在一起亲昵的嬉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来表明天真、纯洁的感情长远深厚,也可以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放在一起使用,意思不变。后人就以青梅竹马称呼小时候玩在一起的男女,尤其指之后长大恋爱或结婚的。至于从小一起长大的同性朋友则称为“总角之交”。

【使用】: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两小无猜、亲密无间

【反义词】:素昧平生[1]

【灯谜】:青梅竹马(打三字口语一) 谜底:小朋友

情同手足: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

【出处】: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亲如手足 情同骨肉

【反义词】 :不共戴天亲如手足 情同骨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宁死不屈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宁死不屈,中性词,宁愿死也不屈服。出自 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一、宁死不屈的意思

【成语】: 宁死不屈

【拼音】: nìng sǐ bù qū

【解释】: 宁愿死也不屈服。

【近义词】: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反义词】: 苟且偷生、卑躬屈膝

【歇后语】: 刘胡兰钻铡刀

【灯谜】: 刘胡兰就义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态度

【英文】: rather die than submit

【举例造句】: 许大马棒转回身,提着枪,恶狠狠地瞅着宁死不屈工作队的同志们。 ★曲波《林海雪原》二

二、近义词_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成语】: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拼音】: 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解释】: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出处】: 《北齐书·元景安传》:“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举例造句】: 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他们拚到底吧。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荡然无存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荡然无存贬义词,完全不存在的意思。荡然: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一、荡然无存的意思:

【成语】: 荡然无存

【拼音】: dàng rán wú cún

【解释】: 荡然:完全空无。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出处】: 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近灾起柏梁,遂延渠阁,青编素简,一同煨尽,湘囊綖帙,荡然无存。”

【近义词】: 化为乌有、付之东流、无影无踪

【反义词】: 依然故我、完好无损、原封不动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消失

【英文】: obliterate

【举例造句】: 使民国政制,荡然无存,澔澔新邦,悬为虚器。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九回

二、成语典故

1.唐·白居易《议碑碣词赋》:“着诚去伪,小疵小弊,荡然无遗矣。”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这里的“荡然无存”是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不留下。)

3. 魏巍《对方》第六部第11章:“站台和车站早已被炸得荡然无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坚持不懈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1694 字

+ 加入清单

坚持不懈,懈:松懈。坚持到底,毫不松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下面我们来看看坚持不懈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欢迎阅读借鉴。

坚持不懈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坚持不懈是褒义词

坚持不懈造句

1、在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项试验终于成功了。

2、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3、爷爷不管春夏秋冬,天天锻炼身体,坚持不懈。

4、你要想成功,就得有恒心,坚持不懈地努力。

5、学习外语要有恒心,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6、他的手脚虽然慢,但勤能补拙,因为坚持不懈,一天出的活也不在少数。

7、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8、人常说有志竟成,只要坚持不懈地刻苦钻研,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

9、坚持不懈是你应该养成的一个习惯。

10、你这样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用不了几年必定大见成效。

11、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12、我们对真理的追求应该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绝不能随便放弃自己的理想。

13、我们要有愚公移山一样的斗志,坚持不懈,永远不放弃,去登上梦想的彼岸!

14、经过一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语文考了班级第一名。

1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须要有这种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

16、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

17、他每天都坚持不懈的学习,只为了自己的未来。

18、小明坚持不懈的学习,所以获得了100分。

19、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够取得胜利。

20、虽然这道题很难,但他却坚持不懈,终于将它攻克。

21、老师教导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头有尾,坚持不懈。

22、坚持不懈是成功的要件,一暴十寒则是弱者的藉口。

23、不过现在我们发现,坚持不懈的贪吃是有价的如今美国千百万老百姓正在为此买单。

24、我在坚持不懈方面做得怎样?

25、你让我明白了人生的阵地:勇于面对,坚持不懈,大爱爱我,临危不惧!

26、只要你有决心,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绩就会蒸蒸日上的!

27、尽管小龙的学习成绩很好了,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希望自己能够更上一层楼。

28、小吴每天都坚持不懈地学习德语。

29、老师经常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教育我们在学习上要取得成就,就要刻苦努力,坚持不懈。

30、要想在标枪比赛中拿到名次,那你就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坚持不懈地练习跑步和投掷技巧。

31、正是消防战士们的坚持不懈,点燃了地震灾难中生命的希望。

32、在学习方面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校运会开幕式渐渐接近了,我坚持不懈地每天训练着跑步。

33、例如,强调坚持不懈和坚苦工作的重要性,将帮助孩子避免染上懒惰的毛病。

34、精卫填海中精卫那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5、四化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搞下去。

36、虽然我们班的造句只能陆续发表,但我们全班同学一定会坚持不懈地投稿。

37、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坚持不懈,不折不扣的精神。

38、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

39、坚持不懈:他努力工作,坚持不懈,深受老板器重。

40、是什么使小男孩便成了举世瞩目的科学巨人?不是别的,靠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41、从我七岁开始,爸爸每天清晨陪我跑1,000米,六年了,我和爸爸始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42、不管会遇到多少困难,不管会受到多少阻碍,我都会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的学习。

43、那些梦我坚持不懈的去追那些路我坚持不懈的去走。

44、为了能完成这次建设,工人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遇到什么难题总是坚持不懈,不退缩。

45、只有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才会健壮起来。

46、读书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要坚持不懈。

47、我在玩拼图的时候,太难了,不想拼了,妈妈过来,心平气和地说:“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不要半途而废,要坚持不懈!”听了妈妈的话,我努力的拼,终于拼好了。

47、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48、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坚持不懈,我们共同争取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我们共同促进的崇高事业就一定能成功。

49、我们对待学习要坚持不懈。

50、在我们全班同学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在学校运动会中取得了年级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蓄谋已久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蓄谋已久,指为了某件事情谋划了很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解释蓄谋已久是不是褒义词,欢迎阅读。

【词性】贬义。

【注音】xù móu yǐ jiǔ

【解释】蓄:等待;谋:谋划。对某件事情等待、谋划了很长时间。含贬义。

【同韵词】星驰电走、郦寄卖友、琅琅上口、归正邱首、良质美手、得未尝有、卜数只偶、邂逅不偶、垂饵虎口、左右手、......

【成语示例】由于清廷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进一步促成了列强瓜分中国之势,英国趁机将蓄谋已久的“香港拓界”付诸实施。 霍达《补天裂·后记》

【成语例句】

◎ 这两段话里用了"魑魅魍魉"、"牛鬼蛇神"、"分庭抗礼"、"取而代之"、"招兵买马"等成语,就不只是讲得极其形象,而且是极其深刻的揭露了右派分子的蓄谋已久企图使资本主义复辟,让社会主义垮台的反动政治阴谋,并表现了我们对于这一小撮害群之马极端蔑视的阶级感情,这比用一般的语词就更具有表现力、说服力和战斗力。

◎ 我们至今难以确定那天的事是一次意外,还是谁蓄谋已久的计划。

◎ 当天下午,学生会就如同蓄谋已久般地跳了出来,利用它那一套完整的却一直没派上用场的体系,一下子就把全校师生无从排遣没有方向的热情给调动起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谈阔论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一、【基本解释】

高谈阔论[gāo tán kuò lùn]

【解释】:高:高深;阔:广阔。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出自】: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示例】:柴进~,一片言语,娄敏中大喜,就留柴进在相府管待。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六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近义词】:夸夸其谈、侃侃而谈

【反义词】:一言不发、沉默寡言

【英文】:talk with eloquence;talk incessantly

二、成语典故:

出 处

唐·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典源

“高谈阔论”典源作“高谭清论”。本指见地高超、范围广阔地谈论。语本《东观汉记.卷一八.赵勤列传》。后来也用“高谈阔论”比喻畅快而无拘束地谈论。或没有实质内容,空泛而漫无边际地谈论。

《东观汉记.卷一八.赵勤列传》

赵勤,字益卿,南阳人。......为南阳太守,恒虞功曹,委以郡事。虞下车,叶令雍霸及新野令皆不遵法,乃署勤督邮,到叶见霸,不问县事,但高谈清论以激厉之,霸即陈责解印绶去。勤还入新野界,令闻霸已去,遣吏奏记陈罪,复还印绶去。虞乃叹曰:「善吏如良鹰矣。」

典故说明

「高谈」一词出现的时间相当早在《东观汉记卷一八赵勤列传》中就有「高谭清论」的用法。「谭」与「谈」通。「高谈清论」就是高雅不涉俗务地谈论。后来「高谈阔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见地高超、范围广阔地谈论始见唐代吕岩〈徽宗斋会〉诗的开头两句「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吕岩就是吕洞宾相传学道成仙为八仙之一。后来这句成语引申有「痛快而无拘束地谈论」的意思。例如《三侠五义第二一回》「换盏传杯高谈阔论。」又被引申泛指没有实质内容空泛而漫无边际地谈论。例如《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他们三个人围著烟灯谈天席面上主宾四位也在那里高谈阔论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功成不居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功成不居是褒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功成不居

【色彩】褒义

【读音】 gōng chéng bù jū

【释义】 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二、成语造句

1、王铁人功成不居,始终保持着普通劳动者的本色。

2、航海家博德荣获了国家最高勋章,他却功成不居。他说,航海是集体的事业,没有哪一个人能承受得起大自然的挑战。

3、他功成不居,不坐御床,深得各朝皇帝的信任和大臣的拥戴。

4、民国成立后,外公功成不居解甲投戈。

5、三、决不羼入私欲,而且,抱定宗旨,功成不居。

6、学会放下,懂得从容。做人除了要天天向上,更要懂得天天向下。天天向下,就是要学会弯腰;就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放下架子;就是不露锋芒,虚怀若谷;就是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功成不居。

7、革命准备之时游走各方,革命爆发之时当首其冲,革命失败之时承受失败,革命危机之时临危受命,革命成功之时功成不居。

8、欢迎人群中独不见明夷,引起一些工人兄弟的猜测,颇知内情的人说他这个月老功成不居,做了隐者,有的说他请事假外出了。

9、的方面,就是淡泊明志、立身端方、守清正节,包含宠辱不惊、功成不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刚正不阿、洁身自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别无所求是不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褒义词是情感词语的一种,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别无所求是褒义词吗,希望大家喜欢。

别无所求是褒义词吗?据百科,别无所求是中性词。

别无所求,汉语词语,意思是形容除了眼前的要求之外,没有其他请求。

拼音 : (bié wú suǒ qiú)

英语 : No other strives for

词性 :中性词

解释 : 指除了眼前的要求外,没有其他请求。

别:其他 无:没有

造句 : 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出自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七课藏戏)

造句

1、现在她已别无所求,她的幸福已臻完美。

2、别无所求,死得其所,这也是一种时光的温柔吧。

3、爱别无所求也不要你懂能不能静静的守候。

4、“我们又体面又漂亮,我们是别无所求的小鞋匠。 ”

5、爱除了自身别无所欲,别无所求;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6、"从你慷慨的手里所付予的,我都接受。我别无所求。

7、我别无所求心在你左右不必回答我的温柔。

8、逃难来的人安顿下来了,只要能在这儿活下去,他们别无所求。

9、爱,除了自身别无所欲,也别无所求;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

10、喔!我思慕已久亲爱的师父啊!我别无所求但只求爱您直至整个天堂赞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褒义词成语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褒义成语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镇定自若化险为夷直言不讳无所顾忌 真心诚意 推心置腹振振有辞 对答如流见义勇为 奋不顾身舍己为人 一鸣惊人闭月羞花出水芙蓉明眸皓齿美如冠玉 倾国倾城国色天香美轮美奂鹤发童颜眉清目秀和蔼可亲 心慈面善 冰清玉洁 雍容华贵文质彬彬威风凛凛如花似玉容光焕发 落落大方 虎背熊腰不耻下问不骄不躁 不矜不伐 不露圭角 辞尊居卑 功成不居 功薄蝉翼 好问则裕 戒骄戒操 礼贤下士抛砖引玉谦让末遑 谦虚谨慎 犬马之劳深藏若虚 损之又损 闻过则喜洗耳恭听虚怀若谷逊志时敏 移樽就教以莛叩钟 载酒问字 择善而从自知之明防意如城 非异人任修心养性引咎自责 知过必改 自愧弗如爱惜羽毛 刚毅木讷 画地为牢斤斤自守 谨言慎行慎终追远守口如瓶临事而惧 临深履薄 如临探渊 如履薄冰奉命唯谨 三思而行 小心谨慎 小心翼翼 见贤思齐名列前茅平步青云弃暗投明 弃旧图新 青云直上痛改前非 突飞猛进 脱胎换骨恶居下流 再接再厉气冲牛斗 气冲霄汉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奋不顾身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挺身而出 战无不胜 临危不惧威震天下鞠躬尽瘁、舍身取义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 炯炯有神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眉开眼笑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镇定自若化险为夷直言不讳无所顾忌 真心诚意 侃侃而谈推心置腹振振有辞 对答如流自圆其说

描写人的容貌或体态的成语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水芙蓉明眸皓齿美如冠玉 倾国倾城国色天香鹤发童颜眉清目秀和蔼可亲 心慈面善 冰清玉洁 雍容华贵文质彬彬威风凛凛如花似玉容光焕发 落落大方

描写人的语言的成语 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夸夸其谈描写谦虚的成语 不骄不躁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洗耳恭听虚怀若谷慎言谨行

描写学习的成语读书学习 学无止境学而不厌真才实学 发奋图强废寝忘食争分夺秒 力争上游披荆斩棘日积月累 孜孜不倦专心致志 神情专注 闻鸡起舞自强不息 只争朝夕不甘示弱 全力以赴 似懂非懂

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舍己为人 坚强不屈 赤胆忠心 不屈不挠 忠贞不渝 誓死不二 威武不屈 舍死忘生 肝胆相照 克己奉公 一丝不苟 两袖清风见礼忘义 永垂不朽 顶天立地 豁达大度 兢兢业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阴谋诡计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阴谋诡计是一个贬义词。指暗地里策划坏的害人的坏主意。

【成语】: 阴谋诡计

【拼音】: yīn móu guǐ jì

【近义词】: 诡计多端

【反义词】: 光明正大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坏主意

【英文】: machination

【解释】: 诡:欺诈,奸滑。指暗地里策划坏的害人的坏主意。

【出处】: 《史记·陈丞相世家》:“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宋史·余深传》:“深陷附蔡京,结为死党,京奸谋诡计得助者多深为首。”

【举例造句】: 党处于敌人和同盟者的阴谋诡计的包围中,但是没有警觉性。 ★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斩钉截铁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斩钉截铁的意思是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含褒义

一、成语释义

词目:斩钉截铁

释义: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示例:

1.人说二奶奶利害,果然利害。一点儿不漏缝,真正斩钉截铁,怪不得没有后世。(《红楼梦》第八十八回)

2.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

近义词:斩钢截铁、直截了当

近义词辨析:斩钉截铁与“直截了当”有别:斩钉截铁侧重于形容态度坚决;毫不犹豫;“直截了当”侧重于形容态度明朗爽快;毫不含糊。

反义词:拖泥带水

二、成语典故

1.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

2.《朱子全书·孟子》:“君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不自量力是不是褒义词

全文共 1578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量力而行。不自量力,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失败到万劫不复的地步。那么不自量力是不是褒义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不自量力是不是褒义词,欢迎阅读。

不自量力是不是褒义词?

答案:不自量力是贬义词。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不自量力的典故

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

不度德、不量力,不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王不匙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宣乎!

释义: “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来表示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或过高地估计自己。

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

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

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发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

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黄门待诏夏贺良等建议改变年号和帝号,说增加漏的刻度可 以使国家永远安宁,我误听了他们的话,希望给天下带来安宁,但是 并没有应验。夏贺良等所说的所做的,都是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日的诏书,除了大赦一项之外,全部废除。”

这次改号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夏贺良等人因妖言惑众,被处以死刑。

不自量力造句

1、他自己动手修理这辆汽车,但是现在他认识到自己不自量力了。

2、她的血肉是闪亮的白银,用她不自量力的敌手们的鲜血修饰,似乎已经与她火红的盔甲融为了一体。

3、两个不自量力的安森人试图绑架奥菲,这是他们计划当中的一部分。

4、自从那天在雨夜里碰到你,我就一直在做不自量力的事,我做得也很辛苦。

5、如果他那样做,他的确是不自量力,因为那个冠军选手从未被击败。

6、尽管我们已经不自量力、超额举债,而且也有人棒喝警示过我们,可我们心里清楚终有一天我们还会再去那么做的。

7、我的好强,好胜,让我有点不自量力。就象猴子因贪心,手里最后什么也没有。想抓的太多,结果什么也抓不到。

8、书桓:我是没有资格不许你走,我也没有资格为你开刀,我一直就是个不自量力的人!

9、每个贷款使用者都有可能作出不自量力的事。

10、在商品价格高、信贷较容易获取的时候,包括塔塔汽车在内的某些公司就有些不自量力了。

11、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是不自量力。

12、这些国家只是想超过我们的金牌总数,太不自量力了。

13、你到这里来是因为你不自量力,不知自重。

14、蚂蚁正不自量力的和人类在战争。

15、我很想嘲笑自己的不自量力,但我总不愿意放弃造梦的权利;我还在相信我可以拥有很幸福的生活,如果可以给我一个缺口,让我向上攀缘,我会看到蓝天,也能享受阳光的沐浴。

16、不要申请那份工作,以免有不自量力之嫌。

17、他说要成为作家,但是他甚至连一篇作文也写不成,他真是不自量力呀。

18、这么大的工程你能拿下来?我看你有点不自量力。

19、一次乒乓球比赛上,小刚主动提出要和上届冠军挑战,同学们都说他是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20、过去几个世纪的欧洲历史可以看成是奥斯曼帝国烈焰般的征服与一些恼人的蕞尔小邦不自量力阻挡其扩张之路的历史。

21、穆勒凭着强大的演员阵容赢得了评论家们的好评。但是那些涌入利多岛参加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制片人、评论家和影迷们却认为组织者有些不自量力。

22、就说我们殿试都是侥幸名列上等,并非不自量力,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谈文。

23、不过,这只纯种宠物大啖一条粉红色超性感蕾丝丁字裤后,尝到「不自量力」的苦果。

24、比较同意猫猫说的这一句话:人,还是要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不要做不自量力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忍气吞声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忍气吞声是一个成语,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含贬义 ;指不敢出声抗争。

一、成语释义

【拼音】: rěn qì tūn shēng

【解释】: 忍气:受了气不发作;吞声:不敢出声。指受了气勉强忍耐,有话不敢说出来。

【近义词】: 委曲求全、忍辱负重、声吞气忍

【反义词】: 忍无可忍

【歇后语】: 自己碰钉子;哑巴打哈欠

【灯谜】: 捏着鼻子吹螺号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敢出声抗争

【英文】: pocket an insult

二、成语典故

1.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啕痛哭。”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2.李瓶儿这边分明听见指骂的是他,把两只手气的冰冷,~,敢怒而不敢言。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二回。

3.你五尺五的汉子,就这样忍气吞声善罢干休吗?不!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褒义词大义凛然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dà yì lǐn rán

【解释】:大义:正义;凛然:坚强,不屈。指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形容为了正义而坚强不屈。

【出处】: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示例】:因想起文丞相和谢先生,一般的~,使宋室虽亡,犹有余荣。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二回 文心海洋《重回明末辽东·听教睢阳袁可立》:“杨太曦忙上前恭谨施礼道:‘特别是大人在万历年间的那句怒言:‘吾知有三尺,不知弄臣’,说的端的是大义凛然,妖佞闻风丧胆。’”

◎清·顾炎武《日知录·孙氏西斋录》:“唐人作书,无所回避。孙樵所作《西斋录》,乃是私史,至于起王氏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分类】:描写英雄气概,战争勇士

【同类】: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豪情壮志 不屈不饶

【近义词】:临危不惧、正气浩然。

【反义词】:奴颜婢膝、卑躬屈膝。

【用法】:常用来描写勇士受屈时或烈士遇难前的英勇气概。一般用作状语。

【人】:宋·曹辅。

【结构】:联合式。

【例句】 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刘胡兰同志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英译】stand firm for the cause of justice

【辨析】凛:lǐn 读音易误读成lǐng。

与“大义凛然”相关的成语:

百年大计 彪形大汉 勃然大怒 博大精深 不识大体 长篇大论 背信弃义 不义之财 成仁取义 从容就义 大义灭亲 断章取义 恩断义绝 威风凛凛 凛若冰霜 凛如霜雪 浩气凛然 道貌凛然 正气凛然 傲然屹立

造句:

1.她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宁死不屈,大义凛然。

2.没有大义凛然的最后遗言了Jones博士?

3.你什么时候如此大义凛然了?

4.那个被宣布有罪的人大义凛然的面对着行刑的队伍。

5.美好的品德是勇敢的,为善永世大义凛然。

6.在很多博客眼里,这个道歉让莎朗斯通显得为了救命本人的片子生活而不真挚地大义凛然。

7.为了祖国的解放,他们能在战火中出生入死,能在监牢里坚贞不屈,能在刑场上大义凛然。

8.他坚忍不拔,幽默十足,同样也才思敏捷;一个坚定不移,尽心尽力的人;同时也是能够勇敢面对,沉着冷静,大义凛然,心思缜密的人。

9.在抗击非典斗争的艰难时刻,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第一线,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社会各界同舟共济,广大医务工作者大义凛然,中华民族禁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管鲍之交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最初见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那么,管鲍之交是褒义词吗?

管鲍之交是褒义词吗

管鲍之交是褒义词

成语名称:管鲍之交

成语读音:guǎn bào zhī jiāo

成语解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成语出处:《列子·力命》:“生我者也,知我者鲍叔也。”

成语造句:(1)管鲍之交,从古到今都难得到,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

(2)三年同窗,我和小红成了“管鲍之交”,现在她有困难,我当义不容辞,共同分担。

近 义 词:生死之交

反 义 词:点头之交

成语用法:作宾语;用于好朋友

成语繁体:管鮑之交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正音:鲍,不能读作“bāo”。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才华横溢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cái huá héng yì

【成语简拼】chhy

【成语繁体】才華横溢

【成语解释】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成语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辨形】溢,不能写作“益”。

【成语正音】横,不能读作“hènɡ”。

【英语翻译】brimming with talent and wit

【更多翻译】auβerordentlich talentiert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很有才华的人

【近 义 词】才华盖世

【反 义 词】才疏学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虎视眈眈是褒义词吗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虎视眈眈,像老虎要捕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盯着,随时准备掠夺 。含贬义。

一、成语辨析

1、【辨形】眈;不能写作“耽”。

2、【辩音】眈;念“dān”,不能念“chén”。

3.【成语用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含贬义,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4.【例句】一条凶恶的狼狗,正虎视眈眈地望着我骄傲和无知对所谓的人类文明虎视眈眈

二、成语典故

1、《周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2、 清·曹雪芹《红楼梦》:“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3、几个超级大国都虎视眈眈地盯着苏伊士运河。

出自《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二刻拍案惊奇》卷四:“﹝ 杨二 ﹞道:‘我一生只存此骨血。那边大房做官的虎视眈眈,须要小心祇对他。’”《红楼梦》第四五回:“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 宝玉 和 凤姐姐 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