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苏州大学一元奖学金引争议(推荐20篇)

大学,是每个历经高考的莘莘学子用汗水与泪水进行编制的梦想,是心中最亮的一颗启明星,是人生最显眼的路标,而大学时代便是人生中最美妙的一段经历。下面小编收集了苏州大学一元奖学金引争议,供大家参考。

浏览

2958

作文

1000

大学日常日记600字最新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北大魅力无限的未名湖,但这里有平静如镜的紫云湖;没有武大满园飘香的五月樱花,但这里有沁人心脾的十月丹桂;没有浙大温婉别致的江南独有的气质,但这里有别具特色的皖南风格;没有厦大滨临海洋的浪漫,但这里有深居内陆的敦实。

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如果把那些由国家承办,建在繁华的都市的大学比喻成大家闺秀的话,那么文达俨然是属于小家碧玉的那种,它清新,校园内绿树成荫,鲜花丛丛,呈现出一派清新的景象;它脱俗,校园位于风景名胜紫蓬山麓,远离闹市的喧嚣,展现出一种脱俗的气质;它灵动,校园内的紫蓬湖、紫云湖就像闪亮的凝眸,涌现出一份灵动的水韵。

漫步在清幽的校园小道上,我时常在思索,我应该怎样在这个美丽的校园内度过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四年大学时光,思索良久,我觉得我的大学应该这样度过。

每天早起早睡,精力充沛而又充实快乐地度过,每天忙碌于英语课堂或英语阅读之中,记记单词,背背佳句,为四、六级考试而努力拼搏,心如止水地坐在图书馆的阅读室或站立在书架旁如饥似渴地啃读书籍一上午或一下午抑或是一整天,当然我所追求的最佳学习状态时劳逸结合,在闲暇的课余时间,漫步于美丽校园的幽静的绿荫小道,或伫立着静默欣赏这如画的美景,或边走边吟诵诗词歌赋,或约三五个朋友一起爬山畅谈理想,或邀上室友一起购物,或端坐于自习室,俯瞰校园,或静躺在如茵的草坪上仰望蓝天白云,或细数紫云湖上的涟漪,静静倾听自己的心声……要是做到了这些,该是何等惬意。

对,这才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斗志昂扬,却也不乏闲情雅致;忙碌充实,却也是悠闲自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苏州园林真美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错,苏州是个美丽的地方,而它主要以园林著称。苏州的园林有许许多多,其中以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亭尤为出名,享誉海内外,被尊为“吴中四大名园”。趁国庆长假,我们一家自驾游苏州,看到了园林美景。

拙政园是中国“园林之母”,是苏州最大最有名的古典园林。走进古朴的大门,我们便望见了一座奇形怪状的巨石,酷似一位道士坐在中间。这块巨石称“追云峰”,是主人用来“障景”之用,据说古代文人不喜欢将全园美景一览无遗展示,从而增加了景色的“神秘感”。真是移步换景,我看见了清澈见底的池塘在池塘一角,有一只石乌龟蹲卧在水中,上面似乎驼着很多物品,最顶端是一只倒转的“小船”,主人寓意“一帆风顺”、“满载而龟(归)”。大面积的荷叶半鲜半残也独有风韵,令人心旷神怡。又见旁边的亭台楼阁临水而建,旁边杨柳依依,桥影飞动,水波荡漾,修水长流,翠石垒叠,绿树掩映,鸟语花香,幽静雅致!拙政园以水为中心,到处都是诗情画意,充满着江南水乡的特色。

留园素有“吴下名园”之称,离现在已经有400年的历史了。那古色古香的桌椅,那雕刻精致的木刻,让我仿佛望见了留园中的那些名门望族无比富裕的生活,让我心潮澎湃。跨进大门,我便看到了一座古代的房子,那房子真漂亮,在它的左角上有一扇窗户,那窗户上有许多蓝色的镜片。那些镜片就像蓝宝石一样闪烁着。正面大厅上题着“五峰仙馆”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是用来接待客人,商议大事的客厅,装饰简洁精雅。再往前走有一座假山,就像一只猎鹰站在一块石头山,那只猎鹰好象展翅飞翔蓝天。一路上我们可以看见一座座非常大的假山,土石相间,堆砌自然。山间小瀑布叮叮咚咚的水声就像一位钢琴家在弹着优美的乐曲。留园中有一条长廊,长廊的右侧有许多盆景,那上面的盆景颜色葱绿,造型别致,好看得很。

我们还去了中国最大的古代假山群——狮子林,那古朴的大门、曲幽的廊径、亭台楼阁、飞檐翘角、别有洞天的园林风光让我着实赏心悦目。

回家路上,我忽地想到,园林的主人把园子设计得如此巧夺天工,布局又如此精美,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这一切都贵在主人的“用心”。如果我在学习上能够做到“用心读书”,我想我一定会取得不小的成绩,最终获得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学校园生活的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回顾一下我来时的路,走过雨天吹过微风,经历了几番心绪的翻腾,心境开阔了许多,现在一切都已远去,唯留我在此回忆。

校园已经差不多熟悉了,习惯性的走确定的一条路,回到自在的宿舍,做自己喜欢的事,无非看看电影,玩玩电脑,看看新闻,聊聊扣,看书真的不多,却自以为是的以为别人都这样,其实不然,早晨早起的人也不少,晨读晨练,愉快的做着自己的事,或者说是习惯这些吧,就像我习惯早睡迟点起床,赖在床上睡到想起来为止。

自己没有午睡的习惯,却依然没有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沉沦着,依靠手机打发着时间,以手机麻醉自己,逃避着现实,晚上最活跃,大家都比较亢奋,睡觉普遍很晚,兴奋的说着玩着。可是天天重复如此,自己也习惯了,你为将来准备了什么呢?

在教室上课真的没什么意思,发着呆不太认真的听着不喜欢的理论,眼睛懒散的游离,不知道在哪里落下,何处是终点,在大学的课堂上学风很一般,认真听课的很少,有不少女生挺认真的,早早去教室坐在前几排,以便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它们的努力我们有目共睹,也得到了回馈,学习成绩还好。

之所以大学很自由,其中一大因素应该是恋爱自由吧。白天看见的小情侣还比较少,到了日暮那一对对手牵手的`小情侣便会在校园里走动,谈情说爱,其实很多情侣看上去真的很般配,英俊潇洒配美丽佳人,实属再恰当不过了,他们露出温情的微笑,呵护对方,给予关切的微笑。

图书馆的确是一个好地方,即使书很旧,但许多知识是不会因为时间而落后的,能汲取营养的书就值得你去读,但你也要去选择好书,不能胡乱去读,选择对自己真真有益的,也可以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但最好要博览各种书籍,对各方面的知识有一点点的了解,不至于让自己的知识面太窄,让自己的思维更全面活跃一点。看着许多同学在图书馆翻阅书籍,寻觅自己所需要的书本,对知识的渴望,对自己的负责,今天的付出,是为了将来能活得轻松点。

大学,学习依然是最重要的,只不过学习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何处有知识,处处是学问。我们需要不断积淀知识,才能更好的面对生活,才会明白更多道理,生活是什么,生活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当我们懂得的越来越多,我们的困惑我们自己可以回答,我们才能更好的生活,过好每一天。

大学,我在这。大学,我学而不止。不一定要上大学,但大学让你受益匪浅,大学生活很轻松,你需要好好安排自己的时间,需要面对一些没有经历过的事,需要不断认识新的朋友,你在经历也在成长。在进入社会之前,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好好适应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学读书笔记

全文共 2049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是慢的艺术》读书比较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大学是慢的艺术》,感触颇深。张文质,福建闽侯人,大学学者,诗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生命化大学”的倡导人、负责人。多年来致力于“生命化大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推动中国基础大学的变革和发展。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创办了1+1读书俱乐部,推广1+1式的读书理念。透过学习,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大学的魅力在于激励与唤醒”,首先我们要做大学中的有心人,平时,我们要更细致、耐心些,多一些等待、思考与克制。其次要广泛阅读,努力付诸实践,积累经验,构建自己的认识平台。

张文质先生在《大学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详尽而又灵动地提炼、诠释了生命化大学的理念。当他提出“大学是慢的艺术”这个观点后,很多人都提出了质疑,因为这天这个时代确实是泥沙俱下、万马奔腾的年代,有人认为大学不可能有慢的耐性,更不可能有慢的境界。但是张老师认为:好的大学肯定是慢的,俗话说慢工出细活。这样的大学在我们任何人看来,或许都会觉得都是一种理想中的大学,大学是慢的艺术,张老师很显然给出了他自己的宣告。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张老师认为我们的大学太快啦,快在那迅速展现而又擦去的ppt上;快在了教师应对这一大群叫不出名字却能把课演绎的完美而流畅上;快在了教师与校长们每一天似乎都在忙于应付各种各样事务性的事务上,快在了教师冷漠地看到教室里那些不解而又迷惑的目光上……正如那作者苦恼的快一样,我们这天的学校里。教室座位整齐,台下人头攒动,一派工业化大生产的气势。老实说确实难以看到具有生命个性的人。这也难怪作者所推崇的叶澜教授不断的发出呼唤,呼唤大学创新要有“具体个人”意识,呼唤要在当代大学理论与实践中“人”的转向要从“抽象的人”到“具体个人。说到底快到了我们的课堂上都看不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了。慢又是一种什么样貌的课

堂,什么样的大学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师那样的”教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日本的佐藤学认为”大学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平时教学活动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忙,多给他们带给创造、交流经验、合作学习的机会,逐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潜力。大学,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

张文质老师倡导”生命化大学“。在当今大学界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生命化大学“,简单地讲,就是把对学生的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大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它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的表达和理解,它务必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

“生命化大学”的实现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起主观作用的,就是教师。教师要关注每个独立的学生个体,不仅仅要尊重、善待学生,还要研究学生特点;在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带给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异常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情感交流;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引发思考……客观条件,就是课堂环境,教学空间。张文质在《大学是慢的艺术》一文里的一段话:美国大学家博耶说,学校还是小的好。那么“小“到什么程度为好呢?”小到学校所有师生都能彼此叫出对方的名字,亦即人数控制在二三百人内为最佳”。博耶又说:“当班生数超过30个人时,教师的注意中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这些见解都令人感佩。但博耶必须想不到,在中国有那么多“名师”能够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状况下也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他更不可能想到一些更厉害的“名师”竟能够在体育馆数千名观众面前在叫不出一个学生名字的状况下把“课做得神采飞扬”,也许,从某种好处上说,这正是中国大学胜过美国大学“难能可贵之处”。

如果教学课堂环境没有保障,首先就给教师组织课堂带来了困难,信息的传输呈单向化而不是多样化,“生命化大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一味地强调教学质量,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标准之一,也是对教师的不公,因为能把”课做得神采飞扬“的老师毕竟是少数。以”生命化大学“为理念,就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既要强调教师的主观作用,又要营造良好的关注学生独立个体的空间,把“生命化大学”具体落实到大学过程中的每一细节和实处。

大学是慢的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一个好教师,应是偶有所得,有些独特的理解、独特的发现,然后顺着这种正道,终成大器。大学是些潜移默化、潜滋暗长的东西。功利的教学都是短暂的,不关注长远的,不关注正确的大学价值取向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构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盼,足够的耐心,减少大学浮燥与功利,这才是真正的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大学军训日记第一天300字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军训,第一天。

轻松的午休结束后,轰隆隆的雷声划破了宁静的天空,所有的作息时间统统被打乱,导致今天的状态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紧张。但下午的军姿练习却也让我们尝到了一点点苦头。我想起了年段大会上段长提到的一段话:在别人都能做到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在别人都能做好的时候,我们要做得更好。是的,只有事事严于律己,我们才能做到最好。

吃晚饭的时候,我真正体验到了团队精神,知道了什么叫做部队的“集体”。原本十人一桌一块儿吃饭,却只到了九个。尽管我们肚子饿得咕咕叫,也只能咽下口水,看着饭菜,闻着香气,等待着另一个人的到来。这就是集体主义,这就是纪律,这就是真正的团队精神。

总之,今天虽然有点乱,但过得很充实。至少,我算是真正懂得了集体主义。

操练的是意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大学军训日记第三天300字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军训的第三天,由于这次军训该学的内容在昨天已全部完成,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复习之前所学的。虽然说是复习,但还是感到有少许力不从心。我们在太阳底下一遍一遍地练习着。在这个别样的过程中,我们心酸并快乐着。心酸中总是隐藏着最灿烂的快乐,同样因为有了心酸,快乐也变得完整!我们有个严肃幽默并具的教官,他体谅我们身体状况,会让我们时常休息会儿,也明白我们的压力,会逗我们小开心下。

今天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整理内务。从小到大都很佩服军人,其中就有佩服他们的内务整理。上午,教官就去了各个寝室,指导我们如何叠被子,如何摆放各个物品。我们也认真学习着,希望明天的大检查中,能取得好成绩。

军训会让我们懂得许多,了解如何严格要求自己,如何在团队中更好的生活。

希望接下去的几天军训生活中,大家共同收获,共同成长,共同演译这支青春舞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学英语介绍家乡

全文共 2349 字

+ 加入清单

Henan has a humid warm-temperate climate. Dry and windy in winter and spring, the province is hot and rainy in summer and bakes in strong sunlight during the autumn months. Rainfall averages about 600-1000 millimeters increasing from north to south, as does the annual temperature which increases from about 12.8C in the north to 15.5C in the south.

Henan province is considered the crad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due to its location on the Yellow River. This rich historic heritage has endowed Henan with numerous historic treasures, from primitive dwellings to earliest wheel thrown pottery. The remains of some of the earliest human settlements have been unearthed here, including the over 7000-year-old Peiligang Culture Site, the 6000-year-old Yangshao Culture Remains and the 5000-year-old Dahe Culture Remains. All these cultural remains have profound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Luoyang City has been the capital of nine dynasties since the time of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770BC-221BC). There are many historical sites to be viewed in Luoyang as well as the opportunity to purchase replicas of the famed Tang three-glaze horses. Luoyangs Longmen Grottoes, famous for its grand treasure trove of Chinese Buddhist statues, are located 12km (7 miles) south of Luoyang. First sculpted and chiseled around 493 AD when the capital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386-534) was moved from Datong City to Luoyang, the grottoes of Luoyang house an awe-inspiring collection of sculpted Buddha and other religious subjects.

Kaifeng, one of the ancient capitals, also boasts the following buildings worthy of a visit: Iron Pagoda (Tie Ta)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Dragon Pavilion (Long Ting) - site of imperial palace of the Song and Jin dynasties - and the 1400-year-old Xiangguo Temple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Buddhist temples in China. Also on view in Kaifeng are ruins of the Shang Dynasty,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cultural and historic heritage. The Shang Dynasty Ruins, also known as the Yin Ruins, are famous because of the unique style of the large palace and its grand mausoleums, in which emperors of the Shang Dynasty are buried. The bronze vessels of the Shang Dynasty, which were both finely decorated and popularly used by the citizens of the Shang Dynasty, are well-known at home and abroad.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学军训日记第一天300字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回教室后无力动弹,是军训的痛;

一天内重新学会整齐划一的动作,是军训的快;

我们痛并快乐着……

蓝天白云下,我们悄悄地成长着,我们的心灵开出了一串串自信的花,结出了一颗颗可喜的果实;我们的身形开始像一个真正的高一学生一般挺拔起来啦!

坐在空调开放的教室中,“军训第一天”似乎不这么苦了,可仍能在晚饭时从大家惊喜又无奈的叹气声中听出“一天总算结束了”的味道,这味道酸酸甜甜的,让我们全身放松下来,又不得不严肃,这正是青少年的成长吧!

回家之后,我们也许仍祈祷着太阳公公会变得和蔼一些,也许仍皱着眉头叫苦叫累,也许期望明天的时间飞速一点,也许盼望着,盼望着……

我们虽小,但我们拥有自己足下的土地;我们虽弱,但我们心中的参天大树不倒;我们是小、是弱,但我们不会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心目中的大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有很多很多,像天上的星星,不过往往最亮的没有几颗,在我的心里,武汉大学好比是那颗最亮的星星。

武汉大学属于湖北省武汉市,我是听妈妈说的,妈妈是湖北人,这或许是我喜欢武汉大学的原因之一吧!武汉大学的美让我向往,曾和妈妈去过一次,下面就让我为你介绍一下我心中的武汉大学吧!

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大门口上硕大的“武汉大学”四个字,缓缓走进校园,道路两旁的樱花树迎风招展。听妈妈说,每当六七月,校园的樱花盛开,校园如同一片灿烂的樱花海洋

到处弥漫着樱花的香味,鸟儿,蜜蜂,蝴蝶在花丛中玩耍嬉戏,可爱极了。全国各地的游人也慕名而来,欣赏樱花的同时感受着武大的人文气息。

走过樱花小道,来到学生们学习的教学楼,教学楼朴素中带着几分浓浓的学术气息,给人一种庄重感。咦,奇怪了,怎么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呢?走

上前,透过窗户,只见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在全神贯注的看着书,时不时用笔在书上做着笔记,教室里传来“沙沙”的写字声,丝毫未注意到窗外的我们。

武大的饭堂菜色多种,味道可口,老远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饭堂里干净整洁,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尝可口的饭菜,相信会多吃几碗饭……

武大宽阔迷人的操场,藏书丰富的图书馆,还有许多令人着迷的风景就不一一向你们介绍了。未来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终有一天迈入武大的校门。

这就是我心中的大学,我心中那颗最亮的星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学新生军训日记500字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在一个最不思进取的假期后,它如约而至。

这天是军训的第一天,早上7点半,我们在操场站好队,等待着教官。心里有一丝恐惧,对教官的严格,对军训的劳累,还有对生活的单调。有一点很奇怪,与高中不一样,大学军训时男女是分开的,看着我们一营二连的女生,真是慨叹经济院系美女多啊。

刚开始,当然是可恶的站军姿,而且它还要陪伴我们一向到阅兵结束……想想都心寒啊。我果然“不负众望”,在快到中午时,最后感到头有些晕晕的了。起初是有些恶心,之后是两眼发黑,然后头就开始眩晕,整个身体失去平衡……要不是旁边的人扶住我,此刻我可能因为脸部着地而毁容了,后果不堪设想啊~本以为坚持就会挺过去,但是当整个身体向前倾的时候,我发现,有些事情不是靠意志就能控制住的。

无聊的上午好慢,时间像蜗牛爬,毒辣的太阳却不肯休息,炙烤着可怜的我们,感觉自我都快冒烟了,加点盐就能吃了……

下午当我们没精打采地又来到操场时,却听到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下午整理内务!哈哈,我们是哼着小曲回到宿舍的,心里那个激动啊!教官叠了一个标准的“豆腐块”给我们看,就让我们自我回去试试。但是我试了很久,却只能弄出一个“馒头”来,无奈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苏州的美食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离开上海,来到苏州了。一下火车,当然要品尝精致的苏州茶点!我们立即来到一家饭店,点了一桌的苏州特色小吃。过了一会儿,上菜了。

第一个:八宝饭。我咬了一口,嗯,甜甜的咸咸的,味道很特别。这时老妈突然来考我了,“小悦,你说说这个饭为什么叫八宝饭呢?”这哪能难倒我?我眼珠骨碌一转,对妈妈说,“那得让我先吃一口,才能告诉你”。我一口咬下去仔细看看,哇,原来饭里面有那么多东西,红豆、红枣、莲子、葡萄干、瓜子仁、果脯还有核桃,但是一共也才七种呀,怎么会叫“八宝饭”呢?我疑惑的望着妈妈。只见妈妈微微一笑,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既然你吃的是饭,那怎么你把糯米算漏了呢?糯米也算一宝呢!”哦!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真的是有八种食材呢,“八宝饭”名不虚传,哈哈!

正当品尝八宝饭,我“无肉不欢”的妈妈咬着一个黑黑的东西,说:“这肉好吃”,爸爸又说:“而且还是瘦肉呢”,咦,正中下怀,我最喜欢这种的卤肉呢。于是,你一块我一块,很快就把这盘肉吃完。经了解,这个菜叫“太仓肉松骨头”,有“鸿顺骨头锅里煮,武陵老街三里香”的赞美。

吃完肉以后,大家几乎都半饱了,但、还、有、菜、没上呢!服务员送来一盘糕点,松松软软的,糕点上印了“必胜”两字。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会有这两个字,服务员笑着解释说:“这是南宋时韩家军为了鼓励士兵而做的‘必胜糕’,喻意逢战必胜!”原来“必胜”糕点有这么一段故事的,真有意思。

等等,来到苏州,必须吃苏式小笼包。一口一个,汤汁浓郁,咸而鲜香,真的有蟹黄和虾肉,嘻嘻,太好吃了。

接着又上了船点、老汤面,三味糕……我们全都吃了,拍拍肚皮,太满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的大学生活英语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Another deep impression of my university is her creativity and profundity. As is known to all, she has a wide range and comprehensive style. No wonder I can enjoy the multi-ceolored life here. Every school year a diversity of competitions and aetivities are held and a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take active part in them. I do appreciate such a style, and in my minds eye, she resembles a tall tree silhouetting with all shapes of branches while stretching far into the blue sky.

Undoubtedly there is a world of difference between university and high school.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supposed to enjoy more freedom to develop themselves. However, Fudan seems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efficient cooperation and teamwork among students as to prepare them for the competitive society. I believe upon graduation I will be equipped with abundant skills to face more unknown challenges.

After all, in my opinion, university is for more cultivated character, richer knowledge and greater abilities. Thats why I chose Fudan. She provides me with what Ive dreamed of.

Now all kinds of successes are in sight every day, and all I have to do is endeavor for a more beautiful futur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眼中的大学生活700字学生作文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每天几乎过着同样的升华,千篇一律,唯独不同的就是自己那颗求知的心激励自己不断前行。

年少的我们常思将来,因为只有思念江梁才能使我们产生希望的心。而我,常常思念着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对着心中生活的神秘的殿堂产生无限的向往和美好的遐想。

最近施密德特在耶鲁大学学报剩公开撰文批判中国的大学,把中国的大学教育贬的一无是处。他的言论,指出了中国教育的弊病,痛诉中国教授、学者,断言中国没有一位教育家。

其实,像施密德特对中国大学教育的看法,早在几十年前我国学者钱学森就曾说过: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冒不出杰出的创新型人才,杨振宁先生却说:中国的大学对社会的贡献非常大,相比之下,中国大一学生比美国大一学生的基础更扎实,学习更专注,更努力。

两人的说法都有道理,只不过是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看来,中国的教育方式和外国的教育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事因为,中国的教育方式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孕育的,是在新中国特定的道路上发展的。

施密德特说“大学应该用好奇心接受知识,根本无需回答他是否对公共事业有用,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具备社会价值等”,反之大学就会偏离“对知识的忠诚”。但我却要说:大学教育给了人们知识和算术,随之而来的却是道德的流失。这些知识即使用的再好,如果内心世界缺乏,缺少良知友爱,也毫无用处。不管学习怎么努力,也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人。驾驭知识的人如果站不住,学到的知识反而起坏的作用。正像学软件的变成了黑客,特警官兵成了匪徒。

中国有着悠长的深厚的文化,如今却把这些知识载入各式各样的书籍中来,将历史的长度浓缩为书本的厚度供我们学习。但当那海量的知识不能凭头脑有限的内存吸收时,我们应该知道,学习应当有取舍。首先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教育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其次才是让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这一点大学的教育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综上所述,大学不仅是一个传道授课的地方,更是一个传授做人道理,在学业与道德两方面共同发展的地方。大学的生活,就是完善人格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大学》读后感心得实用

全文共 1705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四书五经这个东西,千百年来,已经被无数人阐释了无数遍,本无需再狗尾续貂,然而,时代有不同,读者的阅历亦有不同,视角自然有变化,故,依然有东西可写。不妨就写写我这些年读四书的感想吧。

先从《大学》开始。

《大学》,非大学。古时学分小学、大学,无中学,一般十五岁入大学。小学学的是识字断句、声律启蒙、遣词作文;大学则教“大人之学”,也就是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不可谓不重要。《大学》一书,本出自《礼记》中的一篇,被北宋的二程(程颐、程颢)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了重新梳理。到了南宋,又被朱熹做了一番梳理和补写,与《中庸》一起被摘出来单独成书,二者与《论语》、《孟子》并列,是为四书。

五经是儒家至高无上的经典,四书的地位,有点像五经的导论,或入门书。《大学》是四书之首,篇幅很短,主旨也不是很复杂。正文就更短了,都在第一章,基本上只有数百字,叙述了《大学》的核心思想,后面的文字都是在从不同的侧面阐述和论证核心思想。《大学》相传是孔子的后人子思所作(不确切),其中的文字有不少引用自《尚书》、《诗经》等书,看着朱熹的注释,意思也不难理解,不看注释,自己也能猜出七八分,所以,对于绝大部分人,应该都是没有阅读障碍的。

我是20__或20__年开始翻看此书,当时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买了一本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看了看。记得很清楚,看到第一篇《大学》,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本书读晚了。目前看来,大二大三看应该比较合适。中国目前的教育方式,对大部分人来说,中学阶段基本都是忙于升学,决定了学生的时间不大可能去思考一些“治国平天下”的“大学”。真正上了大学之后,又是忙于各种考试,为了就业,考各种证,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一生只为稻粱谋”,已成为了大多数人难以改变的“命运”。《大学》这类书,看早了,没有相应的经历,没有切身感受,很难明白;看晚了,有些事情自己经历过了,也能总结出类似的道理,再看就是复习了;或者看看别人怎么看,看看古人怎么阐发其中的“微言大义”的,玩味一下,也未尝不可。

所以,当前中国的大学生“治国平天下”的水平,与一千年前的“大学生”相比,未必有什么长进,尽管他们读的“书”很多。

进入正题。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一文,主要讲的就是“修齐志平”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许大部分人都用不着治国平天下,即使如此,读之若能修身齐家也是很不错的。其中的一些话,即便当做名言警句,也是发人深省的,比如,“知其所止”,“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摘几句出来,谈谈我的看法吧。

“知其所止”。这是一个关于目标选择的问题。此处的“止”,应是终极目标,不是阶段目标。说白了,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的,如果这个问题弄明白了,相信一定会少很多烦恼,人的烦恼大部分都是被周围的环境惹出来的,看到身边的人怎么怎么样了,心里往往会有波澜,可是,如果你如果知道自己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再去看那些事情,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烦心事儿,一时的得失、高低、成败、荣辱,不过转瞬,对于“所止”之目标,几乎无任何影响,根本不值一提。而人又如何找到自己的“所止”呢?是“立长志”呢?还是“常立志”呢?一个人想要找到值得自己奋斗一生的目标,并不容易,很不容易。如果一个人只是求温饱而已,那么,只要不在乱世,无大病大灾,自己踏实工作,这个目标应该很快就能实现,实现了之后,又该干点什么呢?把这个“温饱”生活重复一万遍?还是再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挣一个亿什么的?游遍世界?吃尽美食?这种物质上消费型快乐,很可能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而且当一个人老了之后,回忆一生,如果能记起的只是吃了什么好吃的,玩了什么好玩的,岂不有点遗憾?不过,话又说回来,人各有志,也许对于一些人来说,吃喝玩乐过一生,就是最大的终极目标,其他都要靠边站。这种活法对于GDP确实有重大贡献,既然如此,也不错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大学》读后感心得实用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曾子在此引用上古之圣人之经典,开始阐述仁学的要义皆来自上古时期的传承,通过孔子刨根问底显示了仁学的本质来源于人之心性,一切神祇之性皆来源于本性既德性,剥离怪力乱神,去除无谓的精神崇拜,回归自然,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彻底的回归,回归无神轮,一切人皆可圣,圣不在什么地方,心性就是圣地。由此可见,无论佛教宣说无神论却再次沦入神祇崇拜,其他所有宗教都没离开有神崇拜。这是我们华夏文明最璀璨的源起。

《尚书。周书》中德《康诰》乃周公封康叔于殷地之时所作的训辞。意为你要克制自我之私欲而昭示仁德之性,慎用刑法,善待孤寡老人等等弱者,才不会如同三监一样为了自己而使社会动乱。能够执守和实现内在心性之德于自己和天下,也只有这样实行圣贤之道于时时刻刻和事事物物中。

《尚书。商书》中《大甲》中说到伊尹放太甲这个事件中来说明“先王顾諟天之明命”的根本性。太甲上位三年而刚愎自用,一味享乐而朝政昏乱,被伊尹放于铜宫而反省,终于明白天子与百姓无别,明白心性只要而重新国泰民安。告诉大家不管是谁皆应尊重内在心性之本,方本国顾諟天下之命。

《尚书。虞书》至《帝典》阐述上古禅让之礼。“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也就是说通过天子内在生命中高深光明的德性来普照和谐九族百姓,以至于和睦相处,风俗归厚,才使社会处于文明,以至于普天下太平。

通过对《尚书》三篇的经典引用,明明德之明是自觉、自发、自主、自由地彰显仁义心性,是超越的和先验的。正如孔子所说“吾欲仁,斯仁至也”。禅宗临济大师一样以人为本,心性自明,可见佛教传入中国,融合了儒家思想和道家本善才有了禅总本真,于是禅宗才是真正的汉佛之核心,完全超越原来的佛教框架。

读书明志在于透彻心性,大学之深邃在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给即将大学孩子的一封信

全文共 1383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毕业,转眼间你就成为一名大学生了,我还依稀记得第一次产检时听到你柔弱心跳声、想像你稚嫩面孔、双眼盈满泪花的情景……19年前,当我第一眼看到那个不着一缕的你时,我就知道,从此,你将是我心中最深的牵挂。儿子,谢谢你,因为你的到来让我拥有“母亲”这个神圣的称号。儿子,多少次在夜里,我注视着你熟睡的憨态,轻轻抚摸你浓浓的眉毛,红嘟嘟的小嘴巴……从此,你的蹒跚学步,你的手涂鸦,你在幼儿园里第一次得到的小红花,所有有关你的点点滴滴,都成为我生命中的珍藏。

儿子,你是妈妈的宝贝,与我而言,世上最动听的话语,就是你抱着我的脖子,贴在耳边轻声说“妈妈,我爱你!”;世上最贴心的照顾,就是在我感冒时,你轻抚我的额头,询问我是不是要喝开水,帮我掖好被角,并告诉我“妈妈,好好睡吧,我乖,我不吵你”

儿子,妈妈给你的爱有多少,你带给妈妈的快乐和感动就有多少……

儿子,19岁,你已经是一个大男孩,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妈妈希望你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时刻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因为只有先付出,然后才能得到爱的回报,那是你人生幸福的秘诀。

儿子,妈妈希望你学会感恩,尽管我和你爸爸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们从内心里说是很愿意的;尽管每次你弟弟不管吃什么,都会为你留一些,哪怕是一个苹果也要为你留半个,但我们还是希望你不要以为你所得到的理所应当!不论是普照你的阳光还是喂饱你的粮食,不论是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是老师、同学和朋友关键时候的鼓励,甚至是成长路上的挫折与失败,你都要怀着感恩的心接受,因为是它们让你不断健康成长。

大学,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崭新平台,体现为个人心智提升、能力和素质养成的过程。儿子,妈妈知道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既不是数学神童,也不会出口成章。勤能补拙。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只希望你珍惜青春时光,注重知识积累和优化知识结构,努力学习,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只希望你每天都有一点小小的进步,积水成渊,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要不断努力,总有一天你的付出会有所回报。

儿子,此时此刻,你正在大学课堂里聆听着老师的授课,或是正在汗牛充栋的阅览室里就读......这一刻,我们默默地注视着你,也在默默地祝福着你。我想对你说的是:珍惜当下,珍惜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勇敢地去迎接人生的洗礼,也获得属于你自己的精彩与荣耀,我期待并祝福你走向成功!

儿子,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大学生涯于你于你未来的人生都是至关重要而十分精彩的。你已经历过中学六年生活的磨练,没有中学六年的奋斗,你的中学生活毕竟会暗淡,让你永远不会产生怀念。同样,四年的大学生活是美好的,学会把握,它必将给你的人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岁,正值青春年少,富有激情,抓住它就能够创造精彩人生。儿子,我知道你已经长大成人,即将离开妈妈、爸爸,还将会一个人去跋涉远行。不管你干什么,妈妈都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无论你身处何方,妈妈和爸爸都会为你默默祝福、殷殷祷告:祝福你一切安好、人生幸福!

儿子,最重要的,是你在这条时而坎坷时而平坦的人生路上,记得学会好好保护自己,如果哪一天你遭遇了挫折失败,总有两个人会一直在默默地理解、支持和给你鼓励,那就是你的.妈妈和爸爸,爸爸妈妈永远爱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有一天你不幸跌倒受伤了,总有一个地方会收留你——那就是家,家是你永远的避风港湾,在妈妈和爸爸温暖的怀抱中,你可以放下一切,安心疗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学宿舍励志寄语精选篇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 随随便便浪费的时间,再也不能赢回来。

3. 再多一点努力,就多一点成功。

4.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5.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7.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8.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9.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0.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石玉昆

11.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2.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3.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14. 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

15.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16. 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7. 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18. 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19.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20. 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白鹿原大学读书笔记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被以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巴尔扎克,白鹿原读后感400字。"翻开书的第一页是这句话,我不由心中产生了疑惑,为什么这本书被称为秘史呢?现在就让我来一探究尽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陈忠实,《白鹿原》是他的代表作。白鹿原迄今已发2OO万册,在国内外读者影响强烈。在文学界评价很高。

评论家认为,该作是一部渭河平原近现代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鹿三、朱先生这些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内含的的典型形象,成功地塑造出黑娃、白孝文、田小娥、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等年轻一代性格各异、追求不同、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著名学者范曾评价说,"陈忠实先生所著白鹿原,一代奇书也。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这篇小说主要讲了: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

白嘉轩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长,恪守祖先家训,继承祖先的地位,成为白鹿原上仁义村的族长,管理着族内的事务。他也是那种让人一看就心生畏惧之感的人,又黑娃的话说,他的腰挺的太直太直了,白嘉轩对自己的这个儿子都管得特严,而对自己唯一的女儿却是疼爱有加。这为白灵反抗自己的家庭,最终走向共产主义道路埋下伏笔。

这部《白鹿原》构架恢弘,从日常生活的手描绘了一卷壮丽的生活史,其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总能叫人无数遍回想,

每次都能发现一点心意,是一部值得反复回味的作品。

这真的是一本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大学的开学第一课作文

全文共 1311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大学的作文开学第一课

当我们品尝着麦当劳、肯德基的美味时,是否想起过红军长征时吃得草根、树皮?当我们吹着空调、看着大彩电时,是否想起过红军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当我们追逐着名牌服饰和时尚文具时,是否记起过红军长征时打着补丁的旧军衣?是什么精神激励着红军战士翻过了18座山,渡过了24条河,经过了11个省份,行程二万五千里。我在思考着,也在寻找着……

追寻着长征的足迹,我开始寻找:在夹金山上,望着直插云霄的高山和看不到尽头的沼泽、荒滩,我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顽强的革命意志,正是这种精神,指引着他们勇往直前;在金沙江畔,在大渡河边,望着滔滔不绝的江水和敌人坚固的壕沟工事,我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坚强品质,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们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英雄凯歌。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刻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史册中;长征犹如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中华人民的心中。长征精神鼓舞革命战士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长征精神鞭策着中华儿女永远奋勇向前。看,体育健儿弘扬长征精神,在运动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神舟”科研团队传承长征精神,克服千难万险,勇攀科学高峰,实现了飞天梦想;听,全国人民发扬长征精神,在各行各业中展露锋芒,让国歌声在世界各地唱响;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中国领导人不卑不亢,他们的演讲激情昂扬。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一定要接过长征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丽的诗篇!

篇二:大学的作文开学第一课

“成长的路上,总有烦恼……”想起几天前观看的节目《开学第一课》,不觉,就想起了在节目中得到的点点滴滴的感触。

今年的课堂主题就是“美就在你身边”,其实生活中是处处充满美的,罗丹就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既然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那就让我们在这人生课堂寻找这一双神奇的眼睛吧。

我们不能不问一个问题:美,到底是什么?有人说,美就是物体外表的漂亮;有人说,美是事间万物的和谐;也有的人说,美是一种精神,而在这堂课,于丹教授告诉我们,美分大美和小美两种。而这两种美有什么区别么?

小美有什么?小美就是人美、景美,总而言这这些都是外表美。

那什么是大美呢?大美就不局限于外表了,它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美也是道德美,信念美。比如我们今年出现的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妈妈吴菊萍这些精神美、道德美的化身,而这些种种的“最美”,就是我们所传诵的大美。

而这些美的精神是需要传递的,就是因为开头有了一个“最美妈妈”所以,在这种美的感染下,就有了“最美女孩”、“最美考生”。而同可以传递的美的正能量相比,也有一种与相反的丑恶负能量,社会其实就像一个赛跑场,而里面的运动员只有两个:美与丑。

和谐的美,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人们不仅要娶发现与传递美好事物,而且要去尽可能的创造美,如果没有人来创造美,那就更不用说传递美和发现美了。所以只要人人创造美,使这个社会的正能量越来越多,那么“乌托邦”和“桃花源”便可以很快的实现了。

只要人人心中都有美的精神,美的意识,人人都来创造美、发现美、传递美,打造和谐美,那么,生活就会处处充满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学读书笔记

全文共 3682 字

+ 加入清单

当代文坛,谈到散文不能不谈余秋雨。余秋雨结集出版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都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据说,单他的《文化苦旅》在台湾一年就重印了11次,可见其散文的魅力。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本文试就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探讨。

一、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

贯穿余秋雨散文的主题是:对文明的召唤和呼喊。“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地为它呼喊几声。”①可见其散文的主题和题材并没有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而是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更加深广。他的散文主题和题材的扩展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

《风雨天一阁》对天一阁也未多作描述,而突出写天一阁的创建人范钦其人,写其超强的意志力与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从而显现天一阁本身的存在价值。

2、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苏东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

《苏东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苏东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

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3、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

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4、重建评判坐标

在对中国文明历程的展示中,价值观念不受民族、政治、地域的功利局限,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以一种公平的视野去鸟瞰中国发展的历史。如《一个王朝的背影》深刻地批判了姓氏正统论和民族正统论,“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人特别需寻找人类历史的整体坐标,以人类历史作为价值坐标去分析看到的各种文化现象。”

对待历史人物,用诚实的理性的态度去对待,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秦桧是南宋的奸臣,人们都痛恨他咒骂他,没有人会为他说话,但余秋雨还是客观地理性地留出空间让他申辩。

而对于苏东坡的好友沈括,也不避揭露其短,他曾因妒忌而陷害过苏东坡,他所检举的诗句,正是苏东坡分别时送给他的诗句。秋雨散文不同于以往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理性审美意识所支撑起的恢弘气度。

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

为什么我们阅读余秋雨鸿篇巨制的散文不会觉得枯燥,相反,会爱不释手呢?我认为,这跟他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不无关系。读他的散文,你会觉得你同时也在享受一篇小说,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

传统的散文一般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顺序性,一般都是为了体现某一主题而截取某一故事片断,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之突现主题。而余秋雨的散文则不同,他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并且做得非常好。

《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

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信客》、《柳侯祠》、《遥远的绝响曲》、《漂泊者们》、《华语情结》等篇也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生动的故事。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2、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

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三、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散文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曾有人称之为“小品文”。写作学科给散文所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然而,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文化苦旅》31篇中,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而压卷之作《江南小镇》有9000余字,《风雨天一阁》有16000余字。

其实,长篇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篇幅短小的文体规范极大地制约了散文的表现内容,使许多过程长的、容量大的、情节复杂的重大题材被排斥在外,只有长篇散文,才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

林语堂曾指出:好散文必须具有容纳充分发挥才能的篇幅和轮廓,必须改变迫于生产力落后而形成的简约、削足适履的旧观念。可见,余秋雨散文的出现迎合了散文的发展趋势。另外,写作手法上,秋雨先生的散文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他的散文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

如《阳关雪》中“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

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

又怎样才能找回。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综上所述,余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春节大学英语作文

全文共 1046 字

+ 加入清单

On the New Years Eve,our clahad a party. The atmosphere was good. It was out of the ordinary from the very begining. The boy student from one bedroom gave an unusual performance. We saw a boy named Li Xinmin turn off all the lights in a sudden snap. Then with three resounding crow of a cock echoing in the hall,the hall was again brightly lit in a snap.

Then,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bedroom Zhu Guozhang asked us to guea line of a poem related to the above situation. He added that Li Xinmin alone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dog and the other three were all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chicken. They left us all in confusion. And it was our monitor who was quickwitted. He shouted our, "The day breaks as the cock crows three times at dawn." The hall After that,they had another item. This time Li Xinmin was placed in the middle of the circle. While he was standing there,the other three stood around him,each bowing down to him at an angle of 120 degrees. It was an idiom. This time I got it right:"The dog stands out among a group of chicken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