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跳舞的小人原文精彩20篇

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使文章有行有止,在读者视觉上形成更加醒目明晰的印象,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和回味,也有利于作者条理清楚的表达内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跳舞的小人原文,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6934

作文

450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A.看望父母本是做人的基本伦理, “常回家看看”入法着实有些多余。

B.要改变“常回家看看自然变得奢侈”的困境,政府部门就必须改变 “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加大养老投入。

C.就现实而言,部分老年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愿望,还是空中楼阁。

D.时至今日, 如果仍然坚持“养儿防老”的观念,就不仅会增加年青一代的负担,也会影响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有悖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学会在风雨中跳舞为主题的作文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蛹努力着,慢慢的挣扎着,最终冲破茧,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学会风雨跳舞600字作文。曾几何时,我们幻想着自己就是那只蛹,向着美丽破茧而飞,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在风雨中舞蹈,书写下自己的梦想……双翼上的七彩被雨水无情冲刷,翅尾被狂风肆虐吹折,但碟却看不见自己的不堪与疲惫,只将自己因勇敢而绽放的美丽暗自永远地镌刻入心底。

跳舞,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态度。

云卷云舒,人来人往。循着古往今来的道路我抬头仰望天边的星空,梦想与现实交汇在人的生命里,我们要用胸怀天地的壮志凌云拥抱梦想,用虚怀若谷的情怀书写现实,用乘风破浪的勇气面对未来,在风雨中舞蹈,在风雨中怒放!

平坦的路上,脚步固然轻巧,行程固然悠闲,宁静的溪水旁却留不下记忆得脚印和成长的足迹:泥泞的路上,脚步固然拖沓,身子固然疲倦,溶溶的月光下却镌刻了既厚又重的印迹,即使被岁月抚平了依然可以留下深刻的凹痕……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将敬酒,杯莫停,我欲笑叹古之豪杰,何人惧风雨?

屈原在其“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却“忠而被谤”的苦难中,任能“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司马迁因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而遭受腐邢,却能“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杜甫虽“长夜沾湿”“布衾似铁”却依然“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吟诵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千古绝唱。

他们不是在时光的流逝中淡化风雨,而是用全部的热情和才智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升华了自己,也点缀了历史。

其实天不暗,阴云终要散;

其实海不宽,此岸连彼岸;

其实山不险,条条路可攀;其实路不远,一切会如愿。

狂风暴雨的日子里我为你祈祷,让你学会在风雨中跳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的拿手好戏是跳舞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我的拿手好戏,那就是跳拉丁舞。在我的拉丁生涯中,我参加过省舞蹈展示会,参加过宁德舞蹈展示会……

当然,我有这样的收获,也是经过不懈的努力的。在一次观舞活动中,台上舞者那优雅美丽的身姿深深吸引了我。我看呆了,于是要求妈妈给我报名。从那天起,我开始了我的拉丁舞之路。可是,这路似乎也不是那么好走。先是压脚背,然后用脚背站立,最后竟是单脚用脚背跳起。我的脚练得又肿又红,但我都没有因此而放弃。我的坚持,使我最后有了小小的成就。

于是,我就稍稍有些小得意。就是因为这小小的得意让我在一次活动中出了大丑!那是“小天鹅庆20周年舞会”的一次彩排。我穿着我最喜欢的舞蹈裙。舞裙上的金色亮片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出无限的金光,旋转起来,薄纱轻轻地飘着。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宛如一位金灿灿的小仙女,那种飘然,那种自得。简直是太美了,不,是美炸了!

随着恰恰音乐的响起,我不由自主地旋转起来。优美的旋律,如薄纱一般,带着我走进恰恰的世界。我感觉自己是一只金光闪闪的蝴蝶,在音乐的薄纱中飞舞着。裙摆与散下的头发在风中飞扬着。我忘记了一切,甚至忘记了自己正在跳舞。我陶醉于这带感而又优雅的旋律之中。

突然,一阵嗡嗡声把我从音乐中硬生生地拉回现实。原来是老师的音响坏了。老师让我们继续跳。可是没了音乐,我难以找回原来的感觉,心里越来越慌,脚步越来越乱,越来越不稳。突然,一脚踩空了。我像一只笨拙的大象,与地板来了个亲密的拥抱。“咚”的一声,舞台上似乎安静了一会,随后一阵哄堂大笑,我面红耳赤,恨不得找块豆腐撞。

虽然出了点小插曲,但后来的演出还是很成功。我也因此体验到了一个舞者的快乐和艰辛,但是,我更明白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执着与付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与蝴蝶跳舞作文300字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的阳光照亮了大自然的厅堂,蝴蝶小姐的舞姿好像不再忧伤,阳光就是她的舞伴,阳光下的舞衣闪闪发光,我也想成为蝴蝶的舞伴,一阵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奏起了轻轻而动听的音乐,伴着这优美乐曲,我也跳起舞来。

与蝴蝶跳舞,使我忘记了烦恼;与蝴蝶跳舞,让我的心情豁然开朗。不开心的事儿,都化作了天边的浮云,被我抛在了最遥远的地方。

我们来到河边,邀请蜻蜓们一起玩耍,滴滴滴,嗒嗒嗒,她们也在跳舞,在跳属于自己的舞蹈,就像水上芭蕾,就像花儿开在了水里,也开在了我们的身边……

时间过得真快呀,银色的月光洒在了田间的小路上,是时候说再见了:晚安吧,我的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进入甜美的梦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乐在跳舞中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一件或者几件自己认为最快乐的事情,而我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跳舞,你们也来说说自己最快乐的事情吧!

一曲动听的音乐,一段优美的舞姿,一组准确的表情,加上观众的掌声,那便是--舞。

跳舞,我既不把他当成专业训练,也不把他看的可有可无。作为业余爱好,它是我生活中的一种乐趣。一年四季,我不顾严寒酷暑,总是用坚持不懈的恒心去练。用跳舞来填满自己无聊的时光,锻炼自己健康的身体,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锻炼自己高雅的气质。

跳舞——也不简单。既要深刻理解音乐中的内容,又要准确运用身体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还要达到感染观众的目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需要时间.汗水和意志去磨练.有时腰扭了,有是脚抽筋了,有时手受伤了......虽然身体很累,但我毫不在意。特别是一想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观众的认可,心里总是有一种以苦为乐的感觉。这种追求的过程,不正是一种享受吗?

跳舞——也很快乐。当你把呕心沥血编排出来的舞蹈在灯光的照耀下,在精心装饰的舞台上,在人们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把自己的感觉今最大努力展示给观众,让观众得到以美的享受时,会体验到这种奉献的过程,不也是一种快乐吗?

跳舞——有难也有易,有悲也有欢;既给别人带去了快乐,又让自己的到了快乐,还是自己生活充实,身心健康。难道,这不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乐趣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考生原文

全文共 1403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老师:

您好,在经历十多年千辛万苦耐心等待之后,我终于走进了高考考场,激动之情无法言表,仅希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大家。

在备考之际,作为一名阎良巷里的孩子,我曾无数次想象走进考场的情景,我也数十次的学习、观摩了历年的高考作文题目。作为语文考试的大头,作文必然占据很多比例,所以,对作文我等是万分看重的。

尊敬的老师,您好。看到上面的材料后,我不知道如何提笔写信。父亲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民,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阎良,一年365天都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最近,刚忙完甜瓜又开始收麦,收完麦,又开始种包谷。农村,犹如横亘在他面前的黄河长江一样,出村对他而言就是天方夜谭。父亲,一个一辈子只和土地打交道的质朴农民,他怎么会有车呢?当然,他有车,那个爷爷手里就有的架子车。平时,拉着驾车老远就给别人让道,父亲拉驾车时就是爱听那广播。

尊敬的老师,高速公路对我而言,也只是电视上,报纸上和书本上的事。我走过的路只有乡间小道,最好的路也只是镇里的马路。不知道老师,你见过那种颤颤巍巍随时都可能骑车摔跤的小道吗?从上学的第一天起,我就走在了在那样的路上,走了十几年。第一次听到高速公路这个词语后,我曾经幻想有一天,我能够带着父亲一起走在那样的路上,宽阔平坦。但截止到现在,截止到我写这封信,我仍然没有目睹过“她”的芳容。

尊敬的老师,您好。在作文这个事情上,我渴望取得好的成绩,渴望写出一篇“千古绝唱”。可我真不知道如何给父亲写这封信。他,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长年累月身在农村,没有见过高速公路,只有个手机,经常还欠费,在家放着。更没有钱去买车,他怎么会在高速公路上开着车,打着电话呢?或许对于城里和我一样的考生来说,私家车,手机,高速公路……都是家常便饭,但对于我,对于父亲,这是个奢望,至少目前是的。

尊敬的老师,您好。不知道我所说的这些您能否理解?但不管如何,我请你相信,给父亲的信,我无法撰写。但是我可以向您提点意见或建议。

对于像我一样在农村里生活的考生,高考就像一道门槛,迈也不是,不迈也不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很想去看看。可就凭这个作文,我的愿望恐怕就要落空。因为,材料里的这些事对我是陌生又陌生的,我甚至都难以想象这样的事情发生,如何写,我无法提笔。

尊敬的老师您好。假如,我是说假如。如果作文材料是有关农村的事,比如种庄稼的事,比如养猪牛羊的事,比如去摘甜瓜的事,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您,我绝对熟悉,绝对可以写出点东西来,至少不会无法提笔。

可是,尊敬的老师,如果出了类似这样的题材,城里的孩子又怎么办呢?他们见过庄稼吗?分的清小麦和韭菜吗?他们分的清吗?对他们而言,这又是陌生的。如果您这样干了,估计网络上的恶评定会如浪似涛,您恐怕难以承受。还好,像我这样的,无法上网的,没有手机的,没有出过农村的,只能认命,更不会去评论。所以,您不必担心。

尊敬的老师,您好。 就在昨天来阎良县城考试之前,父亲告诉我:好好考,成不成再说,但要遵守考场纪律,不要违法乱纪。想到这里,我真的再次像您保证,我的父亲不会开车,手机六月一开始就欠费了,更不知道高速公路在哪里。

所以,尊敬的老师,我真的不知道这封“写给违反交规的父亲的信”怎么写,只好写给您了!你应该知道阎良,中国航空城阎良吧,但你可能不知道关山吧,更不可能知道我村了。没事,相信你马上就知道!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考生

2015年6月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学会了跳舞作文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看见雨荷姐姐兴高采烈地跳着婀娜多姿的舞蹈,经常获得那闪闪发亮的奖杯时,我不仅为雨荷姐姐感到骄傲,还很滚开羡慕她的舞蹈,我终于下定决心,学习舞蹈。妈妈之前坚持她的意见,就是不同意,可还是经不过我的苦苦哀求,最终答应了我参加舞蹈班。当时,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一个阳光灿烂的一天,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日子。因为今天是我参加舞蹈班的第一天呢!司机叔叔把我护送到舞蹈训练场时,我兴奋地欢呼起来。“啊!舞蹈班,我梦以求的舞蹈,我来了!”说着,便像风儿一样冲了进去。在跟着雪儿老师辛辛苦苦练动作时,因为我没有下“一”字的基础,所以在下“一”字的过程中,有时候被老师骂得狗血淋头;有时候在学动作时,因为地太滑,我总是摔跤,而且个个都是“狗啃泥”,常常被同学们冷嘲热讽。

下课后,我很生气,二手叉腰,嘟起个小嘴巴,心想不学了,多难受。总让我当众出丑。但是,正在我决定放弃时理想时,雪儿老师跑到跟前,语重心长对我说:“李谦,不要放弃理想,你看那些着名的舞蹈家们,她们都遇到过困难,可她们坚持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个优秀的舞专家。只要你坚持,你就是最棒的!”这番话,让我又有了信心,开始踏上跳舞的路。我刻苦练习了二年。在一次比赛中荣获了银奖。我的理想实现了,心里甜滋滋的。

“坚持就是胜利!”“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我想把这两句名言送给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人国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此次学习令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自己的一点不够成熟的体会。

一.教师扮演的角色

现在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仍然是教师们把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表演者;而幼儿则处于绝对服从的地位,在教育活动中只能当听众、观众,一切都要耳提面命。当然我也一样,总是希望孩子能完全的听从我的安排,按照我说的做,一旦发现孩子没有听我的话,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阻止了再说。虽说了解我们应该以孩子为中心,教师应处于引导的地位,但是做起来的时候这一切就会抛到脑后了。但是,在巴学园里我看到了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超出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让我看到了好朋友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调皮、霸道的孩子对于我自己来说是最头疼的,对于这类型的孩子我还真没那么多的耐性去对待,但是看到李老师对池亦洋不厌其烦的进行教导,不断的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的后果,而不是笼统的对他的行为进行指责。

我们只是他们生活的一个参与者,对于他们的活动我们要充当的是合作者,不是干预者,观后感《《小人国》观后感》。他们犯错了,我们应该是让他们自己了解自己行为对错与否的引导者。教师与幼儿之间的情感联系会影响到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此,我们应该确立好自己的角色,把握好自己与幼儿的关系,把自己看作幼儿良好的合作者与协作者,用爱去感染幼儿,让幼儿感到教师是他们中的成员而不是约束限制他们的成人。我们应该时刻调整自己的情绪,始终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去对待幼儿,为他们创设自主的活动环境。细心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幼儿,要多与幼儿交谈,一起玩,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建立宽松平等的师幼关系。

二.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在巴学园的校车上有这么一句标语“孩子是脚,教育是鞋”。这句话其实在我理解就是:不管你用多么美好的教育观念,如果孩子们不适应你所使用的教育方法,那就是一句空话,甚至是阻碍他们发展的废话,对于孩子的教育要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问题孩子将问题抛给我们,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将这样的一个球再次传到他们那去,就要考虑“力度的大小”不能伤着他们,这就要求我们有灵活的教育智慧和一颗充满爱的心。

通过观看此部影片,我学到了很多,电影中的许多片段,零零碎碎却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子里。我知道,以我现在的教育经历可能并不能游刃有余的表达我想要表达的感想,相信经过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下一次再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又会有不同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的拿手好戏跳芭蕾舞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练功房里,一个个姑娘们盘起头,挺起背,走进舞蹈世界。一双双舞蹈鞋,一个个满身淤青的女孩,一张张充满信心的脸庞……不厌其烦地随着音乐舞动着,这就是舞蹈,也是我的拿手好戏

一转眼,我学习舞蹈已六年了。

都说“万事开头难”。没错,只是练基本功,已经让我伤透了脑筋。本来就好强的我,再加上妈妈的催促,急得我像被猫抓了似的,心急如焚。但转念一想,不行!我必须练出来,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不行?一次次,一遍遍……记不清压了多长时间腿,耗了多久时间腰,我才成为了一个基本功不错的学生。

学舞蹈不仅基本功要扎实,还必须融入自己的感情。

于是,学秧歌,我就去看东北人丰收时的纪录片,体会其中的喜悦之情;学古典舞时,我就去看古人在诗词里的爱恨情仇,更好地融入舞蹈中;学习维吾尔舞蹈之前,我会查阅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习惯和代表性的舞蹈演出视频。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全省舞蹈比赛中,凭借着我扎实的基本功和对舞蹈的深刻理解,在音乐中,我跟着节奏将每一个动作都做到极致,卡着每一个点向观众展示我的风采。表演结束后,我赢得了观众的满堂喝彩,最后还荣获了时隔三年才又颁发的“特等奖”。身边的老师、同学、亲戚朋友们都向我竖起了大拇指。舞蹈,锻炼了我的身体素质和高雅气质,这也是我最开心的事了。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舞蹈,就是一个不断跌倒又不断爬起来的过程。我一定会坚持下来我的这项拿手好戏—舞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假如我在小人国精选作文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我在家里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格列佛游记》,刚好看到他来到小人国的那段经历,不由发出感叹:“小人国真是太有趣了!不过,只看书中的文字、插图,没有自己亲身体验过的感觉好。假如我来到了小人国,在我身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要是真的可以来到小人国,那该多好啊!”我正想着,突然起了一股强大的风,把我吹了起来。我什么也看不见,只觉得在旋转,旋转……

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不在家里了。我往下一看,脚下有几个两寸高的小人正不怀好意地盯着我。我觉得奇怪,便蹲下来仔细地瞧瞧他们。只见他们都穿着金色的衣服,银色的短裤,衣服上还印着红色的字。可惜我看不清楚,只好捧起其中的一个小小人仔细地看着。这时,我看见其他几个小人风也似的逃跑了。我凑到那个小人的衣服前看了看,原来上面印着:小人国居民。我一时呆了,“难道我真的来到了小人国?”我正想着,突然有很多小人跑了过来,我定睛一看,他们每人手里还拿着一枚图钉呢!(莫非这就是他们的箭?)一看这场面,就知道他们肯定是把我当敌人了!我想了想,从兜里掏出几颗糖,剥开糖纸,放在他们的面前。其中一个小人好奇地靠近一颗糖,用舌头舔了舔,然后对他的同伴们叽里咕噜说了一阵后,用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我顺着他的方向一看,前面什么都没有。但我还是按耐不住好奇心,朝那个方向走去。走着走着,周围发生了变化……

小人国的两边栽着三寸高的树,簇拥着一栋栋一米高的大楼。而且,小人国还很安静,一点噪音都没有!(应该是小人国的声音太小了,我这个“巨人”听不到吧。 慢慢地,我来到了小人国国王的宫殿。 小人国国王要请我喝杯可乐,我示意要十杯。很快,他的表情就由微笑变成了惊讶。不过,他还是吩咐仆人.,给我拿来了十杯可乐。而当我一口把可乐喝光时,国王的表情又由惊讶变成了目瞪口呆. 在小人国呆了一段时间后,我想回家了。国王知道后,送给我了很多东西。这时,我又觉得天昏地暗﹑地在旋转,旋转,弄得我睁不开眼睛。 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是家里了。我心满意足地说:“哇,真是太神奇了!”这时,我瞥了瞥手,竟然没有看见小人国国王给我的东西!啊!难道,那……那不是真的吗?难道,我在做梦?唉,假如我来到了小人国……

[假如我在小人国精选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一、作品原文

全文共 2305 字

+ 加入清单

《一面》

一九三二年,就是一·二八那年的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一天中午,我赶到虹口公园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六路车早班的最后一趟还没回来——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心里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因为接连一个礼拜的夜班,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一个钟头,已经使我困软得象一团棉花了。

店里空荡荡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有两个人用日本话在谈笑。他们说得很快,听不清说些什么。有时忽然一阵大笑,像孩子一样的天真。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点“非日本”的什么东西;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我把帆布袋,夹剪,票板放在一个角落的地板上,开始翻南面一排社会科学杂书。翻了一会,觉得没有什么适意的,就踱到北面。

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象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象得到了保证似地,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敬爱和感激叫“先生”的,虽然并没有什么根据。

他殷勤地点头,嘴里“Ha,ha,”着,接过书翻了翻底页: “一块四。” 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像我,穿着一身黄卡叽布的工人制服,嵌着“ ConductorX X”蓝磁牌的制帽歪戴在后脑勺上,平素看惯了西装同胞的嘴脸,现在忽然受着这样的优遇,简直有点窘了起来。

我不好意思地笑一下,鞠了一个“半躬”,摸摸里衫上的袋袋——里面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我红了脸说: “贵了。”

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扬着眉毛,一半正经一半好像故意逗人笑似地用他那肥厚的手掌在书上拍一拍,又用粗短的手指“嗤啦嗤啦”捻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 “哪里贵?你看这纸……”

很厚的洋纸,印得很清楚,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摸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也不说买,不买。

内山老板大概这时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好心肠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综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 “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他是谁?对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原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我不敢看他的脸。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把它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就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宝贵的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对我说明: “这书(指着《铁流》)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这事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了艰苦,受尽了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就是在我被人随意辱骂、踢打……的时候,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一九三六年十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轻泥小人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小女孩,捧着一支蜡烛,站在用轻泥拼写出的“生日快乐”前,身旁环绕着一个个蛋糕。这是用轻泥制作的礼物,我至今仍收藏着,因为它对我有着非凡的意义。

上次我生日,收到了这个礼物,是妹妹送的。她一送给我礼物,说了声:“生日快乐”就急急忙忙离开了,她要去补习。

有这么差的礼物吗?我正不满地想去找妹妹质问,一旁的奶奶告诉我事情的经过。

在距离我生日的前几个星期,妹妹就已开始绞尽脑汁地想要为我准备生日礼物,原本想去买一些巧克力送我的,但还是感觉没有心意。就这样,在距离我生日的前几天,妹妹决定送一个亲手制做的轻泥人物给我。

说干就干,可那天是星期三,学校的作业实在太多了,等妹妹完成作业、补好课,已经八点多了。为了给我一个惊喜,她赶紧拿出装轻泥的盒子,用心赶制着礼物……完成后,已经是11点了。

听完奶奶的讲述,我眼前浮现出一个景象: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孩,正在专心地捏着一团轻泥,时间太晚,补习太累,妹妹有些体力不支,还强打起精神,继续“工作”。

我心中很感动,凝望着这个小泥人,尽管手工不细腻,但饱含着妹妹的心意。我要收藏它,永远保存着它。每当我拿出这个礼物,总会想起妹妹,这是个非同寻常的礼物,有着她浓浓的心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爱跳舞的朋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个让我十分感兴趣的朋友,叫姜霁桐。她非常爱跳舞,特别是啦啦操,一跳都停不下来。

姜霁桐有两条细长的眉毛,黑黑的,浓浓的,和她那水灵灵的眼睛一起看,可好看哩。她还有着小巧的鼻子和粉红色的嘴,看起来又更美了几分。

姜霁桐特别爱跳舞。有一次我到她家玩,她正在练习一个舞蹈。我一进门,她便跳了起来,哇,好优美的舞姿啊!再一看周围,周围的景物好像也变了样:花朵图形的抱枕变成了一朵朵高声唱歌的小花,似乎就是因为姜霁桐所跳的曲子而生的。绿色的彩纸片变成了树叶,在她跟前伴舞……我看了一会儿,只觉得她一抬、一走的动作都美得不行,我心想:她这要练几年啊!嘴上不动声色地问:“你是非常喜欢跳舞吗?”她微微一笑:“是的。”我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只是眼神有几分崇拜的目光。

过了一会儿,我刚从那场景中醒来,姜霁桐把手一抬,接着跳了起来。这次的风格和上次全然不同,走的是摇滚风。哇,好帅啊!她跳了一会儿,只见后面的沙发似乎就是熊熊的大火,衬托着她。突然她“啊”了一声,跟着摔倒了。我赶紧上去把她扶起,一看她的竟然出血了,我叫姜霁桐不要跳了,但她还是坚持住,接着跳了下来。

姜霁桐真是爱跳舞啊!我想她那有时优美有时帅气的舞姿也是这么坚持过来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学会了跳舞作文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妈妈给我报了一个暑假班,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刚开始学跳舞的时候要先练好基本功。我心想,不就是压压腿,拉拉筋嘛,小菜一碟啦。

可是慢慢地,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总说我这个手摆的不对,那个动作不到位,放音乐的时候跟不上节奏。我开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每次去学舞蹈都无精打采的,闷闷不乐不想去。

我心烦意乱,于是我去跟妈妈说我不想学了,这太难了。妈妈听了,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你学什么东西,遇到一点困难就要放弃,那你就永远都学不会任何东西,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的,孩子!”我听了妈妈的话,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舞蹈学好。

于是,在舞蹈班上,我认真上课,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个动作,不会的主动请教老师。终于,我的舞蹈越来越扎实。有一天,老师还安排我当领舞去参加比赛,那一刻,我的心里好像要喷射出快乐的火花。

学会了跳舞,我也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愉此一生小说结局原文内容介绍

全文共 1485 字

+ 加入清单

出川出国最顺的路是从重庆下巫山经过武汉到上海,坐车离开成都的时候,柳愉生的目光一直在车窗外,想到要离开这里去到遥远的地球的另一端,心中不舍不免越重。因为战争关系,他们一路上走走停停,加上周耀华一路上又去拜访了一些诸如世交、诸如父亲旧友之类的大人物,到上海的时候已经是仲夏时节了。

美利坚在日本投下的□□轰动世界,日本军因《波茨坦公告》必须撤军,□□和国民党已经在筹划重庆谈判,但是“李闻血案”以及国民党特务对□□的暗杀,让有政治敏感度的人都知道两党在暗地里的波涛汹涌,即使谈判,恐怕最后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周耀华说“内战不可避免”。柳愉生看着报纸一直唉声叹气。

虽然看着自己的祖国战乱不断让人心情憋闷,郁郁难平,但是坐着豪华客轮里的头等舱去美利坚的行程却是非常美好的,周耀华每日都教他说些最常用的英语,柳愉生体力不行,但脑子在学习方面却很有天赋,学起语言来最开始有难度,但过了一个坎,有了语感,就觉得非常容易了。

周耀华还夸他说他天生就是学语言的料,因为他的这一句话,柳愉生在心里暗自高兴了很久。 周耀华自然也对这一路行程分外满意,一路和柳愉生恩爱不断,身心舒爽。 到达美国后,周耀华先带着柳愉生一起去了洛杉矶的周家大本营,拜见了一众长辈,介绍柳愉生是他的大学同学,是来美利坚留学的,周家人不知道柳愉生和周耀华的关系,自然待他非常热情。

在洛杉矶没有呆多久,周耀华便带着柳愉生回了新奥尔良的家。 柳愉生因为要去伯克莱加州大学读书,周耀华便跟着过去做生意。 柳愉生因为周耀华夸他在语言学上有天分,便选择了英语语言学的学习,但因为怀念故土,想将博大精深的汉语传播向世界,之后成了一位著名的汉语言学教授。

他相信周耀华对他的爱情,但是,他从不认为爱情是持久的事情,爱情在他心里只是璀璨的但是瞬间明灭的烟花。 作为一个男人和周耀华在一起,他以为他们两人的关系能够持续几年便已经很不错了,于是从没有想过要依赖周耀华过一辈子,他努力学习,从大学助教开始,先教了一段时间的英语,然后又转教汉语,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出过自己的散文诗集小说

六年之后,周家人才发现他和周耀华之间的关系,自然勒令周耀华和柳愉生断绝关系,柳愉生以为这就是他和周耀华的结局,到这时候,他已经在美国站稳了根,并不会有初到陌生地方的惶恐,虽然难过,但他觉得将关系结束在最美好的时候也是不错的。

周耀华并没有如他所想的按照家里的要求和他断绝关系回家结婚生子,而是拒绝了家里的要求,选择了和柳愉生在一起。 因为柳愉生实在太思念故土,但是却无法回国,周耀华为他建了一座愉生园,里面按照柳愉生当年在成都时的柳家公馆的样子修建,然后增加了一个小湖泊,湖边建成“临湖望月”“烟柳长堤”等七景。

两人互相扶持生活,在二十年后,周家老爷子去世,周耀华的母亲病重,柳愉生作为周耀华的伴侣的身份才得到周家的认同。 周耀华也从周家过继了一个十岁的养子周淙文,成为他的继承人,在他七十岁,便将所有的事务与权力都交了出去,从此和柳愉生过起了自在的生活。

到世纪之交,柳愉生才和周耀华重新踏上故土,这里的巨大变化让两人都欣慰不已。 当柳愉生再回来成都,记忆里的府南河再不是原来的模样,以前在这里的那些痕迹再也无法寻觅。不过,只要身边的人还在,或者,即使他和身边的人都不在了,那些美好的记忆,和一辈子在一起相互扶助而过的生活,都将不会因他们的消失而消失,那些记忆都被印在了他们的灵魂里,若是还有下辈子,那么,他们还会因为这些记忆而相逢,无论性别,无论年龄而在一起。他的一生被他写进了书里,只要有人会去看,就能够体会到他和他在一起的美好,会理解他们的爱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会让人跳舞的裙子作文350字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我总是想让自己跳出最优美的舞蹈,可总是办不到。

我决心要发明一种让人从不会跳舞到会跳舞的裙子

这种裙子是透明的,需要戴上一种特殊的眼镜才能看见。

当你穿上它时,就会感觉有一种力量使你转起来,转啊转,你就会觉得自己好像在跳舞了。你想知道怎样才能使自己明白有没有会跳舞了呢?你只需要看裙子就可以了,当你越跳越感觉自己会跳舞时,裙子就会一层一层变亮,一层一层变得跟平常一样的裙子。

我非常非常喜欢这条裙子,因为这条裙子能使你成为芭蕾舞演员,能使你成为舞蹈家,能使你成为舞王。当我穿上这条裙子时,只要我想跳什么舞,裙子就会立马有一股力量使你跳出这种舞来。此时,我顿时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看着彩带飘落,听着观众们的掌声,别提有多棒了!

这条裙子这么厉害,所以,我称它为“舞王裙”。它就像舞者中的王者那样厉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奇特的跳舞森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跳舞森林”这个名字一听见,你是否认为特别奇怪,这片森林为什么叫“跳舞森林”,它与其他森林有什么不同之处?接下来让我来帮你答疑解惑。

“跳舞森林”位于波兰西部的一个村子里,它之所以叫“跳舞森林”是因为这里的树木生长到一定程度后,树木的根部就会与地面平行弯曲90度后再向上成长。奇怪的是:树木弯曲的方向都是朝向北方,当地的居民都以为是暴风雨所致。但是有些人却并不是这样认为,如果真的是暴风雨所致,那么树木弯曲的方向不可能只朝向一边。有人以为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当地游玩的旅客也有各自的说法。

而且“跳舞森林”还有更奇特的地方,这里的磁场也特别奇怪,许多人来森林深处就经常迷路。即使有人带来了指南针或者罗盘,也非常容易失灵,而导致迷路。这“跳舞森林”至今仍然是个迷。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跳舞森林”那么奇特?难道是磁场的原因,还是人为的?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大自然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着我们去解开,只要我们好好学习,一定会更进一步地去认识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会跳舞的葡萄干作文450字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看过葡萄干跳舞吗?哈哈,没见过吧?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有趣的实验——会跳舞的萄萄干。

首先,当然是准备材料。我和妈妈一起拿了两个塑料杯、一杯水、一瓶没有开过的雪碧和一小把葡萄干,接着便做起了这个实验。

我把水和雪碧分别倒入了这两个塑料杯里,接着,我把五个葡萄干放进了水中,只见葡萄干很快就沉入了杯底。我再拿五个葡萄干放进了雪碧中,只见葡萄干刚沉下去,又马上被气泡托上来了。不一会儿,雪碧中的葡萄干就像芭蕾舞演员一样,一会儿缓缓下降,不一会儿又缓缓上升,五个葡萄干在杯子里起了天鹅舞,真是太神奇了!它们就这样不停地舞动着,慢慢地,这些萄萄干才沉到了杯底。

为什么葡萄干会跳舞呢?原来,雪碧是碳酸饮料,里面有很多二氧化碳,会冒出气泡,这些气泡托着葡萄干向上浮。当气泡浮到上面以后,就不再附着在葡萄干上了,雪碧里的二氧化碳渐渐减少,无法托起葡萄干时,它就沉入杯底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了科学小秘密,也让我知道了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学会多观察、多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小说原文结局内容

全文共 2605 字

+ 加入清单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讲述了吴兴才女沈珍珠在经历血海深仇、深宫争斗、安史之乱后与广平王李俶不离不弃,始终坚守家国大义的故事.yuwenmi小编整理小说原文结局内容,快来看看吧。

沈珍珠轻咬双唇,道:“我便走了,你穿成这样,也不必送我。自有肩舆抬我出去便可。”

李豫终于侧过头,左掌死死的抵着文杏大柱,说:“好。”

沈珍珠曲身朝他微福,正待转身,他却猝然将她腰肢一揽,她胸臆激荡,万般心绪哽咽在心,说不出一句话,只能任由他紧紧拥住,他声音喑哑干涩:“我会等你。”

他慢慢放手,后退,背过身去。

她的泪水反倒充盈眼帘,绝然转身。

肩舆行得不紧不慢,至永福门停下,需步行数十步方至重明门。沈珍珠行得极缓慢,一步比一步艰难,却执意不让身畔宫女搀扶。待行至重明门正门处,见慕容林致与薛鸿现并一辆马车正等候着她,她脚下一软,慕容林致与薛鸿现双双奔上,一左一右将她扶携住。

沈珍珠抬目望那九重宫阙,宫门幽深,天阙如云,渐的在她面前失去色彩,她喘息道:“快,扶我上马车。”

马车行进速度平缓,沈珍珠只觉眼皮深重,浑身上下无一丝点儿气力,隐约有些微温暖的阳光透进来,又有一滴泪滚落到脸上,她喃喃道:“鸿现,别哭。”

听见薛鸿现稀里哗啦拭泪的声音,“你怎么知道是我哭,不是慕容林致呢?”

沈珍珠勉力一笑,“当……然,林致……是我见过……最了不起的……女子,你,一定要……好好的……学她。”手上微暖,听得慕容林致说:“你也是我最敬佩的女子。”

沈珍珠笑着摇头,只是嗜睡如命,昏沉沉偏头睡去。

也不知睡了多久,恍惚中马车轻晃如摇篮,便朦胧问道:“我们……到了哪里?……有没有……出长安城?”

慕容林致道:“还没出长安城,到曲江池了,不一会儿便可出长安。”

沈珍珠仿佛身上来了些气力,“曲江池?”她徐徐艰难的睁开眼,“扶我下去,我想看看……”

慕容林致与薛鸿现对视一眼,唤马车停下,两人合力将沈珍珠扶出马车,半躺在曲江池畔的草地上。

五月里的曲江池畔,酷热难当,惟有瘳瘳数人游玩赏乐,间歇偶而传来少女娇美天真的嬉笑声。

沈珍珠依依睁目仰望,说:“天,真蓝啊。”

若干年前,曲江池畔春如织,她与素瓷、红蕊相伴游乐。一切的缘起,都在这里。前承起合,仿佛一梦。

她恍惚听到半空中有人吟诵诗句,绵延不绝,萦绕天地,竟绝似她当年清越的声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她听到安庆绪说:“不知十年后再游此地,该是如何。”

默延啜说:“我回纥王庭之门,永远为你敞开。”

流光溢彩的辂车旁,李俶陡然伸手挽起她,说:“有我,别怕。”

“俶……”她徐徐吐出最后一个字,眸光黯淡,唇齿抿合。慕容林致与薛鸿现无声饮泣。

马车的车夫一直是背向而坐的,此际缓缓回头,走下马车,摘去头上的绩巾。

慕容林致抬头,哽咽着唤道:“陛下。”

他半跪下来,将她紧紧纳入怀中,下颌抵着她的额头。

他的心从此不再疼痛。

这颗心,随着她的离去,行将就木。

“贵妃始终以为沈后娘娘不肯原谅她,一切是她的错,为着当初娘娘一句‘魂归太虚之时相见’的戏言,竟会傻到认为自己之死会令娘娘回宫见自己遗骸一面,可以让娘娘与陛下重新‘相见’,居然在正值盛年之时,饮药自戗!”严明感慨,“她的这片心,也不枉陛下册她如此尊贵的位份——”

李豫倦怠的阖上眼,过了一会儿,又低咳数声,仍是不说话。

“启禀圣上,史官在宫外候旨。”内侍以极低极细弱的声音禀报。

李豫半眯起眼,严明遂恭身退下。

史官年纪极轻,以史为姓,其父去年病故,世袭而就。

李豫问道:“本朝之史,卿家修撰得如何?”

史官揖礼,不卑不亢,“微臣由宝应元年始述,至今晨圣上宣诏令太子监国,无一遗漏。然高祖太宗早有遗制,圣上不可干预史官撰史。”

李豫低声咳嗽,待喘息甫定,淡然道:“朕只想听听卿家是如何写太子适生母沈氏的。”抬目直视史官,“你可有带来?”这样的病势危殆中,眸光仍是凌厉迫人。史官深吸一口气,不敢对视,恭身答道:“微臣没有带来。然微臣既日记万事,自有执笔不忘的本领,所记每字每句,皆在微臣脑中。”

“那便吟诵与朕听。”李豫断然道。

史官迟缓一下,缓声吟道:“太子适生母沈氏,吴兴人,世为冠族,父易直,秘书监。天宝十二年,上为广平郡王时,纳为正妃,天宝十四年,生太子适。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妃从幸不及,流落民间,其后被拘于东都掖庭,上犯险迎回凤翔。及上册拜为太子,为太子妃。宝应元年,生升平公主,月余,以病薨逝,上感念痛哀。”

李豫以手指轻弹榻上明黄锦锻,慢慢说道:“卿家实是能人,天下皆知沈氏忽失踪迹,朕十七年遍访三山五岳,虽寻觅不得,但仙庾岭、三皇山诸处均曾有传她的踪迹,卿家竟敢说她已然薨逝?”

史官一笑,微微恭身,“为史官者,必得有千眼千手,知天下人所不知,秉史直笔。”

李豫不置可否,复阖上双目,沉默良久。

史官伫立原处,以为皇帝昏睡过去。正待呼唤太医入内,忽听李豫朗声道:“卿家所述有误,该当这样记下:太子适生母沈氏,吴兴人,世为冠族,父易直,秘书监。天宝十二年,上为广平郡王时,纳为正妃,天宝十四年,生太子适。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妃从幸不及,流落民间,其后被拘于东都掖庭。及上破贼,收东都,见之留于宫中,方经略北征,未暇迎归长安。俄而史思明再陷河洛,复收东都,失其所在,莫测存亡。上遣使求访,十七年寂无所闻。”他抑扬顿挫一口气说完,又是连声咳嗽不已,浓血沾染到明黄锦缎上。

因着烛光幽暗,史官也看不甚清,执拗回言:“恕微臣不能领旨。”

“廖廖数笔篡改,于本朝之史毫无影响。”李豫声音严厉起来。

“一来,篡史违背祖制家训,微臣不敢为;二来,此笔篡史,于圣上圣德有亏,若流传后世,必有纷纷议论,以为圣上危难之时弃糟糠,薄义寡情,为皇帝后再觅发妻,惺惺作态。”史官说话铿锵有声。

李豫失笑,“这是朕心之所甘,后世纷扰述评,便由朕全力承担。卿家也算不得篡史,自安史二贼之叛,我大唐史料散佚者多不胜数,卿家只当沈氏之事散佚失传,多属传闻,无法验明属实便可。”复深深叹息,看着幽明灯火下面前年轻的面庞,说道:“卿家既知朕要如此修改史记,当可体朕之心意。何以不能成全朕呢?”

史官感怀于心,身躯微微颤抖,忽的猛咬下唇,一揖至地:“微臣领旨。”转身疾步走出。

李豫面上徐徐绽开笑意。

她已然远离尘嚣纷扰。

然而,既然她希望天下人都还认为她活着。

希望他还以为她活着。

那他便让她永远活着吧。

活在他的心间。

活在这山水之间。

让他俯瞰这万里河山,江南明媚,中原厚朴,南蛮苍莽,塞北黄沙白草,处处都有她的气息精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会跳舞的小纸片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课时,老师神秘兮兮地拿出两张纸,说:“每个组两张纸,你们要把这两张纸撕碎,撕得越碎越好。”老是刚说完,我的头脑里就浮起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要撕纸?我赶紧拿起纸,慢慢的撕起来。我注视着纸片,撕得越来越小,直到重叠的纸太厚了,我撕不动了,就把纸片重新散开来撕。

纸片撕得够小了,老师又说:“现在你们拿出自己的笔,在衣服上反复摩擦,摩擦得够了,就把笔放到小纸堆里。如果能吸起小纸片,就说明你的实验成功了。”我首先在衣服上摩擦了一会儿就立马把笔放在小纸堆里。结果,我一片小纸片也没吸起来。我并不灰心,继续使劲摩擦,忽然我灵机一动,他衣服解开,用里面的毛衣摩擦。“哇!我的吸起来了!”谭奕轩说。我赶紧放下手中的笔,去看谭奕轩吸起的纸屑。“哇!真的呀!”我惊呆了,继续努力摩擦。唐贝宁轻轻的吹了一口气,纸片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就是不肯下来。还是是后来谭奕轩更重地吹了一口气,它才心甘情愿的下来。当我想试试我的成果时,一刚把笔伸过去,哇!哇!我的也吸起来了!我大叫起来,别人也看过来。这一次成功给了我信心,后来几次我相继成功。

我试着快速地挥舞笔,纸片仿佛在我的笔下跳舞呢!

实验结束了,所有人都成功了。我明白了,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坚持,就是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博士生返乡笔记原文:春节回家看什么

全文共 745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湖北的大别山区,L县。我导师王晓明教授在2004年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L县见闻》,写的就是这个地方。王老师以我家乡为对象,揭示了当时农村的破产状况,人的精神的颓败,以及乡村文明的没落。我家所在的那个村子,是一个东西两座大山夹住的狭长谷地。一个村子由十来个“塆子”组成,一个塆子有几十户人家,我家那里叫王家塆。

直到现在,我每到一个地方,凡是碰见两山相夹或两排高大的建筑物相夹,我的第一意识就是,这两座山或两排建筑物,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所以我在外面经常迷路,尤其在城市里。上海7号线有两个靠得比较近的站:“长寿路”和“常熟路”。我好几次下错站,以致现在每到这两个站就紧张,怕弄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在我家乡的方言里,“长寿”和“常熟”是完全一样的读法。人要靠语言来思维,这个事情让我意识到:对有家乡的人来说,是用方言来思维的。

我有一个初中同学群,群里90%的同学只读到初中就出去打工。经过十七八年的积累,很多同学在城市里有房有车,有的还有了自己的事业。平时在群里,他们交流的最多的是工作问题,车子问题等,言谈中总少不了炫耀。

但有一次,有个同学忽然在群里说,他已经三年没回家过年了,另一个同学紧跟着说,他五年没回家了,接着很多人说起回家的情况。有一个说:不管怎么样,今年过年一定要回一次家!另一个说:如果能在家乡找一个两千块钱的工作,就回去算了。还有一个说:能找个一千块的工作,我这边什么都不要,也愿意回家。

我有一个从小学到初中的同学,已经十年没有回家。有一天他在qq里突然对我说,我的父母是很好的人,因为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去我家玩,我爸妈用腊肉下面给他吃。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他还记得,其实我知道,这是因为他太想家了。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有位老师主持来沪青年工人的社会调查,最近在访谈工人。有一个打工者说:我真希望邓小平没有搞改革开放,我也愿意日子苦些,因为这样我就可以每天跟父母和孩子在一起。

回家过年,其实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一件事。套用贾平凹的话来说:家乡对我们的影响,就像乌鸡的乌,那是乌到了骨头里面。

回家的交通

十多年前我上本科的时候,从大西北到武汉,坐的是那种编码没有字母只有四个数字的绿皮火车,22小时,通常要晚点两三个小时。西北往武汉的路线,不是人流最多的,但春运那个挤啊,大大超出了今天90后的想象。好在那个时候,学生一般都可以提前集体订票,买得到座位。而站着回家的,几乎全都是农民工。每次上车的时候,无论有票的还是没票的,都一窝蜂往车上挤。

我对过年回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我背着一个包,提着一个包,与同学一起,从第一节车厢狂奔到第十几节车厢,然后被后面的人推着挤上了车。上车后一分钟,车就开动了。我记得火车广播里号召大家发扬风格,让站着的乘客挤一挤。大家真的很友好,四个人的坐位,挤了五六个。火车过道里人贴着人,想蹲下来都没有办法,连厕所里也挤着好几个人。

男乘客还可以想办法,可苦了女乘客。记得有一次我身边坐着一个在西安读书的大学生,他要小便,就脱下外套让我给他挡住身体,想把尿撒在矿泉瓶里,但他很紧张,用了十几分钟才勉强撒出来。我还记得有一次身旁坐着一个从西北打工回家的河南妇女,尽管有位子,但她实在太困,太想睡觉了,就把位子让给别人坐,自己钻到座位底下睡觉去了。

应该要肯定,我们国家这十年间的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铁路线路的增加,尤其是动车和高铁的开通,极大缓解了交通压力。火车站、火车上,起码不会像过去那么拥挤了。

过年回家那种路途的遥远、时间的漫长、竞争的激烈、拥塞以及不安全感,让我对“男儿有志在四方”的观念产生了极大厌倦。所以,本科毕业时,我找工作坚决要回到湖北。后来我就在家乡隔壁的县城一中当老师。自2004年到2011年来上海读研之前,我再也没有遭受春节回家难的痛苦。尽管从隔壁县回家的汽车在过年时依然被塞得满满的,但毕竟只有两个多小时,实在挤不下,还可以花两百多块钱请出租。我在上海读研的这几年,其实也没有遭受回家难的痛苦,因为上海到武汉的高铁和动车很多,普通车也有几趟,买票很方便。

今天各位出行,如果坐火车,不是高铁就是动车吧?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那种速度慢、见站停的普通列车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大家有没有想过:到底是谁在乘坐普通列车?

我想大家肯定一下子就能给出答案:除非没有其他更好的交通工具,学生不会坐,城市人不会坐,主要是那些底层的老百姓,比如农民、农民工在坐。

去年暑假和寒假回家,我特意选择坐慢车,16个多小时的硬座。就是要看看是哪些人在坐慢车,看看慢车上还是不是过去那个样子。的确,主要是农民、农民工在坐慢车。对农民工来说,选择坐慢车,比动车起码节约一半的钱,比高铁节约三分之二以上的钱。从深圳到武汉,高铁一等座要八百多,二等座五百多,但慢车硬座不到两百。尤其对于全家在外打工的人,从深圳到武汉,可能要节约一千多元,这对农民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

不过,慢车也没有过去那么挤了,因为农民工虽多,但很多都被动车和高铁分流了——既有主动的分流,也有被动的分流,因为价格便宜的慢车越来越少了。

大家可以注意到,今年12306网站通告的春运期间的加班车,三分之二以上的是非动车高铁。这个安排还是挺人性的,因为说到底,加班车就是为了农民工而加,低价位的车符合他们的需求。

而且,你会发现,普通火车与动车的氛围完全不同。

在动车上,相对比较安静,大家不是玩电子产品就是睡觉,相互间很少交流,;但是,在普通火车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热烈地交流,还有打牌、吃东西的,做什么的都有,也有用劣质手机放歌曲的,大家都不担心打扰到别人,也没有人认为别人的做法对自己是一种干扰。慢车上的风格是粗犷的,是人间生活的那种氛围。

对比动车高铁与普通火车,很容易就能发现这里的阶层差别、生活方式的差别。而且你还能感觉到,底层人的心理,比我们想象的要乐观得多,健康得多。底层的状况虽然普遍很糟糕,但大家还是很听话地活着,这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如果在外面活不下去,还有家园可以退守。

开私家车回家过年,在青年打工者中越来越普遍。我待会进一步讲这个事情,因为它的意义大大超出了交通工具本身。

骑摩托车回家的情况,大家可能在新闻里看到了。每年春节,总有摩托大军回家过年。我的一个表哥,每到过年时就让他的儿子坐汽车回家,而自己骑摩托车带老婆回家,路上要两天一夜。另一个表哥也是骑摩托带老婆回家,有一年在途中撞了人,不知是真撞还是被讹诈了,反正被人家扣了一天多,赔了一万多块才放人,半年的收入就这样没有了。

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失落

我觉得,当前农村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靠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在老一辈那里,这种关系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时空里,但对年轻一代来说,大家的关系早已被现实割裂了。比如,我和我的众多表哥,小时候一起上山捉鸟,下河摸鱼,关系好得不得了,但这一二十年来,他们一直在外打工,我一直在外读书和工作,一年最多在过年时见一次,平均下来每年还没有一次,因为他们不是年年都回家。拜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在亲戚家吃饭喝酒聊天,甚至留宿一晚,现在大家都骑着摩托车拜年,去亲戚家匆匆走一遭,放下东西,客套几句,就要离开了。平时的生活啊情感啊什么的,都没有来得及交流。大家拜年,不再是为了亲戚间互相走动,馈赠礼物,交流感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传统和长辈交代的一项任务。

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

更让人悲哀的是:农村的日常生活充满着深刻的悲剧。自打工潮于九十年代兴起以来,很多农村人一直在外打工,二十多年来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平均到每一年可能就十来天。很多农村老人倒毙在田间地头,病死在床上,儿女都不在身边。没有来得及为父母养老送终,成为许多人终身的悔恨。

每次回家,看到我身边的老人摇摇欲坠的样子,我就觉得心里难受得很。

如果一个人为了生存,连爱父母爱子女的机会都被剥夺了,你怎么可能指望他去爱别人,爱社会,爱自然?你怎么可能指望他能用超出金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的价值?所以我想说:现代生活是一种让人心肠变硬的生活。

在农村,还有什么可以将农民动员起来?

自从2006年免收农业税之后,中国农村的基层组织主要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不再与农民的根本利益发生关系,也不再能将农民组织起来,农民处于“个人自治”的状态。

(1)春节的力量。亲人团聚,过年拜年。过年的力量,亲情的力量,是当下动员中国人最有效的力量。这也是过年最让人感觉温暖的东西。当然,以前过年时的各种集体活动,都已消失殆尽了。

(2)祭祀。中国农村还是保持着过年、过十五给祖宗上坟“送亮”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去祖宗的墓地给祖先点蜡烛,烧纸钱,放鞭炮,与祖先交流。很多已经在城市安家的人,也会赶在大家三十这一天开车回老家给祖宗上坟。许多曾被废弃的祠堂,这些年也逐渐恢复起来了。

(3)葬礼。很多老人没有挨过冬天。过年前后,是老人逝世的高峰时段。丧葬在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今天的社会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媒体上动不动就喜欢报道某某地方为举办葬礼大肆挥霍,让大家误以为这是普遍现象。其实恰恰相反。相比古代,今天的丧葬已是在最大程度上简化了。“贵生重死”的观念早已失衡了——大家越来越贵生,对于死,不再有敬重,不再让死者享受哀荣;对于天地,不再有敬畏。

但丧礼,在现实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快过年的时候,本家一个叔叔亡故——本家人和四面八方的亲戚来给他守丧,守丧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像过节一般,交流一年的生活情况、见闻和感想,称赞中央的政策,谴责干部的腐败……深夜里交谈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守丧完毕,大家集体出力,将他抬到山上,让他入土为安。

社会学者经常用“原子化”来形容今天农村的现状,说白了就是,农村原有的那种共同体已经消失了,人与人之间不再像原来那样有着密切的关系和交往,不再像过去那样每到过年时相互串门,集体上街玩等等。为死者守丧和送葬,在农村反而成了村里人团聚和交流的一个契机。这也是我在家乡看到的唯一能够让大家团聚的方式。

妻子•房子•车子

(1)妻子。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农村的男青年来说的。在今天的社会,农村男青年在本地找媳妇越来越难。一来,这是由中国男多女少的现状决定的。而且,农村稍微长得好看点的女孩子,基本都嫁到城里去了,愿意嫁在农村的女孩子越来越少。二来,农村青年讨媳妇,要具备的物质条件很高,现在普遍的一个情况是:彩礼六到八万,房子两套:在老家一栋楼,在县城一套房。这个压力,并不比城市青年讨老婆的压力小。

过年的时候,打工的青年男女都回来了。只要哪一家有适龄女孩子,去她家的媒人可谓络绎不绝。这在乡村已成了一门生意,农村说亲,几乎到了“抢”的地步。如果初步说定一个,男方至少要给媒人五百块,最终结婚时,还要给上千的报酬,有的甚至要给到两三千。

传统的农村婚姻,从相亲到定亲到结婚,要三四年时间,男女双方有一个了解和熟悉的过程。现在却不同,年里看对的,过了年,马上定亲,然后女青年跟着男青年出去打工,等到半年过去,女方怀孕了,立刻奉子成婚。

曾听过一个搞量化统计的学者对农民工的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之一是:农村孩子结婚越来越迟。但我看到的情况恰恰相反:因为女孩子难找,男孩子一到二十岁,父母就张罗着给儿子物色对象,物色好对象之后,既怕女孩子变心,又考虑要到城市讨生活的现实情况,就催着孩子赶快结婚。可以想象:在现代社会这种动荡不安的生活中,这样的婚姻会出现多少问题!事实上,农村离婚的情况,也是与日俱增的。

(2)房子。刚才已经说了,现在农村人娶老婆要房子两套:一套在家里,一套在县城。其实县城的那套房,平时都空着,只是过年时回来住,但对年轻人来说,那就是城市生活的一种代表。过年时,有的也会把父母接到县城过年,但父母住不惯,在县城过了大年,初一就赶回来了。在老家的生活是“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而在县城除了那套房,什么都没有。

但是,为了添置这两套房,将来给儿子娶媳妇,很多家庭是举全家之力在外打工。

下面给大家看我在去年过年的时候写的一则笔记,涉及到房子和婚姻的问题,但还有其他的含义在其中。

2013年冬天的一则笔记

跟大哥、细哥到二郎庙水库捕鱼。(细哥承包的这座小水库只有三十亩的水面,在海拔八九百米的山上,水很纯净,可直接饮用,鱼放在里面长得非常慢,一年下来甚至还要瘦。每年腊月底或者年初,细哥就要从外面进鱼秧,虽说是鱼秧,其实有三斤多一条——这种鱼是在平原地带的池塘里用饲料喂养的,进价是两块多,但是鱼在纯净水里清洗了一年之后,肉味大大改善,可以卖到五块多一斤。)

一个拉砖的师傅把车停在坝上。我们问他,从山下往山上拉一趟要多少钱。他骂了一句话粗话,然后说:“两百块,划不来!”又说,就是这样的生意,也越来越少了。山里的楼房基本都做完了,没有做的也都在县城里买了房。大哥说:“在县城买房又么样,到时住在那里做什么呢?”司机说:“只要是人,总有个生存的法子。”又来了一个人,是细哥的同学,他的摩托车上带着老婆和还在读初中的儿子。得知他在这山里做了楼房,还在县城买了一套房。细哥问:“你要买那么多房做么事!”他叹了一口气:“我们这时代不叫人过的时代!没办法!”“做了一栋楼,买了一套房,还叫没办法!明年还去打工吗?”“不去打工,在家里做么事?”而这座水库上头的两个塆子的人家,基本上都在这里做了一栋楼,在县城买了一套房。

其间来了一人,开小车,戴墨镜,手腕上戴着很粗的黄金链子。老远就用粗嗓子喊正在水上下网的细哥,问有鱼没有。细哥正划着独木船,一只手划,一只手下网,笑着答:“你又不买,问着做么事!”同我们说话时,他的墨镜始终没有摘下来,神气得不得了。墨镜又对细哥喊:“别扑了麻雀(翻船)哈,我是秤砣,到水里就沉了,帮不了你。”说完就独自哈哈地笑。他同我们说起晚上要陪开挖机的斗地主。说是挖山种天麻,规模很大,已经买了十五万斤树。从言谈中得知,他平时在县城住。细哥的同学也说,他准备将家里几面山的树都卖了——分田到户后交了几十年的税,没有沾过任何光。后来听细哥讲,墨镜小学没读完,就在外面混,替人讨债,拿斧头砍人,就这样起家的。

一会儿又来了母女三人,带着一个三岁的小孩。她们是来买鱼的。跟墨镜是亲戚。墨镜却不认识那个年纪最小的女孩。“跟以前长得不一样了呀!”墨镜说,“在哪里打工?”她说在温州。“属什么?”“属鸡。(刚满20)” 墨镜说:“还没有说人家吧?我帮你介绍个。”女孩的母亲说:“她回来这几天,已经有好几个人来介绍。”“某某某正为儿子找媳妇急得哼,我把你说到他家。”(说,替人说亲的意思)女孩母亲连忙说:“那怕是不行,她想嫁到县城里。”墨镜说:“他家在县城有套房子。那男孩的娘脾气不好,但你们又不跟她过,你们到县里住,做点小生意。他家也有钱,你叫他们现在拿个四五十万,轻而易举就拿出来了。”墨镜走的时候,表示过两天,要带那男孩上门相亲。

(2013年腊月25)

(3)车子。近些年来,对在外打工五年以上的农村青年来说,对一种东西的渴求,可能比对房子和妻子更为强烈,那就是车子。车子不一定要多么好,五万,八万,二十万,各种档次的都有。老百姓不认识车子的牌子,不知道车子的价位,只知道这些车叫“小车”。不管什么小车,关键是要有!

在农村,房子是一个媒介,车子更是一个媒介——是你在外面混得好,有身份的代表,房子不能移动,车子却可以四处招摇,表示衣锦还乡。很多二代、三代农民工,当下最大的期待就是买一个车子。尤其对那些好些年没回家的人来说,他再次回家,必须要有辆车,否则他怎么证明自己?

春节的县城,到了水泄不通的地步,这些车子绝大部分都是从外面回来的,与此同步的情况是:物价飞涨。

知识的无力感

这十多年来,外界对于农村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农民工身上。众所周知,他们在城市打工的日子很苦,而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往往无人照料。其中酸甜苦辣自不待言。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农村日子过得较为殷实的,也恰恰是这些有几个成员在外务工的家庭。(仅仅只有一个成员务工,通常不足以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应该说,他们的辛劳和泪水还是得到了适当的回报。

倒是有两类家庭,他们处于最困难的境地,却往往被忽视。一类是孤寡老人。一类是举全家之力,把子女培养成大学生的家庭。

在第一类家庭中,这些老人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身体一天比一天衰败,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有人会问:国家不是有低保吗?是的,他们中的确有部分人吃上了低保。在我的家乡,低保的额度是每年八百。但是,绝大部分这样的老人,仍在低保的福利之外。因为他们处在农村的最底层,没有人替他们说话。低保名额通常被身强体壮者拿走。甚至,有些村干部为了堵住所谓“刁民”的嘴,不让他们到镇上或县里反映村里的问题,就把这些人变成低保户,有的甚至全家吃上低保。“有钱人吃低保”,早已成为农村公认的一桩怪事。过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家家户户给这些孤寡老人送点东西。

这里所谓第二类家庭,主要是指有孩子在1980年代出生的家庭。这些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一直都在经受教育收费的最高峰,没有哪一坎能够躲过。并且,二十多年来,农村税费多如牛毛,家里一年的收入,不够交税。大人内外应付,心力交瘁。最要命的是,作为满载家庭希望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勉强找到一份饿不死的工作时,又面临结婚、买房等种种压力。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农村的80后大学生,都是以牺牲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代价来读大学的。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毕业后没有希望收回成本,倒是让年迈的父母继续陷入困顿。

最近一个博士师兄请吃饭,他说他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回家,感觉很难融入到村子的生活,所以他每年过年他都回去得很迟,来学校很早。为什么呢?因为当你一出现在村子里,村里人其他的不问,就问一个问题:“你现在能拿多高的工资?”所以,他过年回家,基本不出门。这个体验跟我是一样的。你要问我过年在家乡看什么,其实我没看什么,因为一大半时间是呆在家里看书,看电视,写东西。

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

小结

说了上面这些,相信大家能够理解,对于我这样漂在外的农村大学生,回家过年既是一件非常急迫的事情,也是一件情怯的事情。

回家究竟看什么?其实真的没有刻意去观察,但是很多事情却不停地往你心里撞,也就有了很多感受。越看,对乡村的未来越迷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