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英雄儿女》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2周年观后感【汇总20篇】

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的人们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小编收集了《英雄儿女》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2周年观后感。欢迎阅读。

浏览

2948

作文

1000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剧《绝命后卫师》观后感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红三十四师全体官兵生死存亡之际,顾全大局,将生命置之度外,一路喋血鏖战、浴血杀敌,在中央红军纵队的身后筑起了一道血肉屏障,保留了革命的火种和胜利的希望。可以说,他们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拼将十万头颅血”,为中国革命视死如归的精神,就是长征精神的见证。而央视播出《绝命后卫师》,无疑就是对长征精神的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历史总会以悲壮的面目示人,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红军长征更是如此。在那场空前的战略大转移中,心怀豪情壮志的红军战士,无论是面对连鸟儿也难飞过的雪山,还是吞噬人的生命于无形的草地;无论是顶着国民党军队的飞机炸弹,还是冒着各路军阀的枪林弹雨,都体现了红军战士为了正义事业和劳苦大众,“唯有牺牲多壮志”的气魄。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时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抚今追昔,可谓感慨万千,红三十四师绝命断后,6000余名闽西儿女血洒湘江,就是“革命理想大于天”的恰当注脚,也是“不怕牺牲”的最强读白,更是在大我和小我之间的准确选择,更是顾全大局、不辱使命的见证。

《绝命后卫师》书写铁血忠魂,还原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已逝的英灵们再次闪耀在荧屏上,就是对历史的敬畏和尊重,就是对忠诚与担当的阐释和解读。血雨腥风的岁月已经过去,而今全国人民正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奋力前行,这无疑也是伟大的出发、特殊的长征。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承担着民富国强的使命,这也是一种赶考。因此,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始终不忘初心、顾全大局,无论在哪一种艰难险阻的任务面前,都应该挺身而出,勇于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同心战疫第六集《人民至上》观后感体会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全国人民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因为它的传播速度非常快,简直防不胜防。大家都只好待在家里抵抗疫情。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居然发生在爸爸身上,他竟然提出要去山上挖笋。理由是好不容易今天阳光明媚,长时间的宅家日子,特别想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并且活动活动筋骨。我和妈妈再三劝告,爸爸还是不听。最终,我和爸爸出发了。

中午,车开到山脚下的时候,那里站着几位穿黑衣服的村民,他们对爸爸说:“这里被围了起来,不许外人进来,要去山上只能走旁边的小道。”爸爸只好从小道开到一个半山腰,我发现原本没什么人的山上,现在更加空荡荡了,只有风吹过竹林响起的阵阵沙沙声,我们赶紧拉了拉衣服。

寂静阻挡不了爸爸挖笋的兴奋劲。一下车,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一根竹子下,使劲地挖了起来。没过多久,从不远处传来了几声咳嗽。我一听,紧张得赶紧拉高口罩,使劲地按着鼻梁,感觉细菌正从四面八方地朝我涌来。一旁的爸爸还在埋头挖笋,难道他没听到吗?有这么入迷吗?看着他一副浑然不知的样子。我只好悄悄地靠过去,小声说:“爸爸,我听到咳嗽声了,你赶紧戴上口罩,我们还是回家吧,太危险了!”爸爸看看篮子里的两棵小笋,又看了看担惊受怕的我,叹了口气,说:“好吧,回家吧!”

挖完笋以后,发生了一件让人担心的事,就是爸爸感冒了。我和妈妈赶紧烧水泡药给他喝,可脑子里始终挥散不去爸爸是不是得了冠状病毒的担心和害怕的想法。在我们不懈地照顾下,他的感冒好多了。躺在床上休息的爸爸自言自语地说:“这次挖笋真不应该,连累了家人。”

自那以后,一家人就老老实实地做“宅男宅女”,虽然活动空间有限,但家人难得在一起享受着每分每秒的生活,这是另外一种幸福的回忆。祖国,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抗美援朝71周年观后感

全文共 9181 字

+ 加入清单

抗美援朝战争有无必要?这本是一个毫无争议的问题。这场爆发于新中国建国伊始的战争,打出了中国人久违了的国威、军威,是一场“保卫中国、支援朝鲜”的正义之战,其胜利的意义远远大于付出的牺牲。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借前苏联解密档案和口述史料增多的机会,有些居心叵测的人在战争的必要性上大做文章,有的甚至提出了尖锐的质疑和否定[②]。

探讨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辨别“抗美援朝”战争和“朝鲜战争”两个不同的概念。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战争是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美国和西方国家称之为“朝鲜战争”,朝鲜政府称为“祖国解放战争”,韩国方面则称为“625战争”。而我国所称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朝鲜战争爆发4个月后,于1950年10月19日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番号入朝,对朝鲜人民抵抗外侵进行的支援战争。前者始于朝鲜南北内战,继而受到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武装干涉。综合当时国际和朝鲜国内各方面的情况,这场战争并无十分的必要,但也势难避免。[③]而后者则是在美军已将战火烧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我国家安全,并一再无视我严正抗议之下,中国人民无可选择的选择。

一、不得不参战的形势

中国主观上并没有参战的意愿,客观上也没有参战的有利条件。1950年,国家刚刚建立不到一年,新生的人民政权还未完全巩固,人民经历了常年战乱而渴望和平,国内百业待兴。在1949年底访苏时曾对斯大林说,“中国需要三至五年的和平时间,以便把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和稳定国内局势”。[④]就在朝鲜战争前的19天,在提交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书面报告《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中还判断,虽然帝国主义阵营的战争威胁依然存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是,制止战争危险,使第三次世界大战避免爆发的斗争力量发展得很快,全世界大多数人民的觉悟正在提高。”中国要做的是,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统一财经、平衡财政收支、稳定物价;同时,“人民解放军应在一九五O年复员一部分”,只保存主力。[⑤]6月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公布的关于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仍然将彭德怀安排在土改委员会,[⑥]也就是说,直至此时中央还没有让他挂帅出征援朝的打算。可见,当时我们虽然没有忽视战争的可能性,但是也并没有真正大战的思想准备。

国际上,一方面,我们将面临的对手异常强大。美国作为战后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195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2/3,黄金储备占70%,工农业生产总值为15078亿美元,钢产量为8770万吨。同时拥有用先进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陆军、海军和空军,掌握着制空权和制海权,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而中国的实际是,“工农业生产总值只有人民币574亿元,钢产量61万吨”,同时军事力量薄弱,“海军和空军还处在初建阶段。陆军的武器装备相当落后,既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又缺少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⑦]中美之间的差距十分悬殊。另一方面,我们的盟友,苏联从本国利益出发,在整个朝鲜战争决策的过程中,顾虑重重,反反复复,变来变去。斯大林由反对到默许朝鲜内战,但又没有阻止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动议组成“联合国军”公然侵入朝鲜[⑧],还撤出了在朝的苏联军事顾问。当美军越过三八线以后,苏联又一再敦促中国出兵,但又拒绝立即提供支援。后来提供给中国的武器装备,中国还要偿还贷款。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如有学者提出的,抗美援朝战争对于以核心的中国领导人来说,是一场不期而遇的战争。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决策,完全是形势所迫。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国不得不参战的形势?

(一)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这是迫使中国参战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朝鲜战争开始后的第二天,6月26日,杜鲁门政府在决定武装入朝的同时,做了另外一个决定,即下令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正是这个决定使中美之间产生了最大的矛盾和误会。今天来看,杜鲁门政府的这一决策,并不是单单针对中国大陆,它的主要目的是要维护亚洲、台海局势的稳定。从中国内战开始,美国就无意对华进行直接的武装干涉。随着蒋介石在中国内战中的失败,美国企图以和平的手段将中国共产党纳入美蒋联合政府,从而控制共产党和苏联在华势力和影响的愿望化为泡影。美国仍然没有动武,而是不得已调整了对中共的政策,妄图鼓动共产党中国的“铁托主义”。杜鲁门政府6月27日的声明中说:“已要求台湾的中国政府停止对大陆的一切空海攻击。第七舰队将监督此事的实行。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的考虑”。这段声明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台湾地位未定论”,实际上,它也在客观上起到了阻碍国民党借朝鲜战争之机“反攻大陆”的可能。但无论初衷如何,此举传递给中国的信号是公然的战争威胁。第二天,中共中央就做出了明确反应。在6月28日主持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时指出,“杜鲁门在今年一月五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了那是假的”[⑨]。为什么中国会有强烈反应?原因很简单,美国的行为无疑已经把新生的中国政权在实际上陷入了军事包围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大举越过三八线

这是迫使中国参战的第二个重要因素。开战初期,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但到8月即在洛东江同美国和南朝鲜军打成了胶着状态。9月15日,美军七万余人在仁川登陆,28日占领汉城,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实行战略退却。早就预见到战事转入持久和美国扩大战争规模的可能性。果然,在战局逆转之下,美国做出了第二个错误决策:北上越过“三八线”继续作战。美国国内对于是否打过三八线的问题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但始终没有把中国的应变反应和战略利益考虑在内。苏联问题专家凯南认为,“克里姆林宫决不会接受在北朝鲜建立一个它无法统治和控制的政权”;以国务卿艾奇逊为代表的主流观点则认为,战争止于三八线只会使半岛局势回到冲突前的状态,而朝鲜人民将对美国的勇敢、明智和富有正义的传统失去信心。然而美国人低估了中国人民的力量和反侵略的决心。在中国看来,美军越过三八线意味着战争开始扩大化,表明美国战争的目的不是恢复朝鲜的和平,而是要占领整个朝鲜,其战争性质即变为侵略。这种情况下,谁也无法预料战争会扩大到什么程度。即使美军止步于鸭绿江,对中国已极为不利,一方面有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的忧虑,另一方面有因防美而使苏联成为掣肘的风险;如果美军打过鸭绿江,则后果更不堪设想。所以,中国再三发出警告,而美国只认为是“虚张声势”。10月7日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一意孤行越过三八线,最终把中国拖入了战争,也把自己拖下了泥沼。

(三)要争取苏联的信任

这是迫使中国参战的第三个重要因素。新中国在建立之初并没有得到苏联和斯大林完全的信任与支持。分析原因,主观层面上,苏联的顾虑来自在中国内战期间没有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⑩],因而对否能够顶住美国制造亚洲“铁托”的计划心存怀疑。斯大林曾明确向国民党表示,“关于中国之共产党,吾人并不予以支持,亦并无支持彼等之意向”。[11]很大程度上,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苏联没有想到的。客观层面上,苏联也要考虑自身的国家利益。苏联在远东的国家利益,即以保证太平洋出海口和不冻港为目标,建立安全带,既要防御美国,又要遏制中国。即使中国成为共产党的天下对苏联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事,也仍然不能改变它从本国国家利益出发的原则。新中国的成立,并没有使苏联在思想上产生想要放弃《雅尔塔协定》既得利益的打算。[12]苏联一行使真切地感受到斯大林对中国的不信任,而如果得不到苏联的支持,新生的中国政权将面临极大的困难。因此,如果出兵朝鲜能够解除斯大林的顾虑,摘掉可能的亚洲“铁托”的帽子,从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则对中国极为有利。事实上,当时斯大林已是骑虎难下。苏联不能出兵,不能与美国直接对抗。如果中国不出兵,朝鲜必败。如果朝鲜败了,美国就将在远东对苏联构成长远的威胁。因此,力排众议,克服万难,不惜以弱抗强,出兵朝鲜,确实为苏联解了围。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抗美援朝战争以后,苏联确实对中国解除了顾虑。“斯大林是什么时候对我们比较放心了呢?那是在我们派志愿军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之后。我们军队过江一打,他放心了,觉得我们不是半个铁托,是国际主义者,是真正的共产党了。苏联决定援助我们141个项目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打起来以后才完全定下来的。我们在莫斯科的时候还没有完全定下来”。[13]

综上所述,第一、二条因素至关重要,正如基辛格在《大外交》中说的,“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14]再加上第三条因素,中国权衡利弊必须出兵援朝。10月13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做出“即使苏联不出空军支援,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大举北进的情况下,我们仍应出兵援朝不变”的决定。当晚电告周恩来,“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15]

有学者提出,中国出兵朝鲜是斯大林故意设的套。[16]且不论这种观点对斯大林想法的分析是否正确,他是从来不会被苏联牵着鼻子走的。从民主革命时期即如此,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时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还有学者提出,决策出兵援朝,不是因为美国敌视新中国,而是因为美国轻视新中国,是“受害者心理”,“这种心理产生于民族辉煌历史的集体记忆与民族在近代的屈辱经历之间的强烈反差”。要知道,伟大的领袖人物是不会从个人喜好和情感出发而做决策的。更何况,“你轻视我”,对真正自信的人来说,什么也代表不了,而在实际中还会对我有利。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当时已经很清楚,今天看来,也仍然是这样:“我们不要去侵犯任何国家,我们只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对于我国的侵略。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占领我国的台湾、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打到了我国的东北边疆,中国人民是不会和美国军队作战的。但是既然美国侵略者已经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就不能不举起反侵略的旗帜,这是完全必要的和完全正义的,全国人民都已明白这种必要性和正义性。”[17]

二、战则必胜的信心

无论出兵援朝的必要性有多大,要作出决策,还必须充分考虑其可能性。从中国的现实条件来看,出战十分困难。从后来决策过程的曲折,也可以看出决策的艰难。1950年10月1日,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10月2日-5日,中共中央开了三天会反复讨论朝鲜时局和出战问题。2日凌晨中央书记处紧急会议,主张出兵,得到周恩来的支持。会后亲自拟写了给斯大林的复电,表示决定出兵援朝。但是,2日下午的书记处会议上,尽管认为出兵朝鲜已是十万火急,但大多数人不赞成出兵。所以原拟的电报并未发出,而是将多数人的意见,通过苏联驻华大使罗申转告了斯大林。[18]4日,主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多数人仍然不赞成出兵或有各种疑虑。[19]大家的意见是,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打这一仗。

但是,如前所述,从大局出发,中国必须参战。5日早上在中南海专门会见彭德怀,问他,“我们确实存在严重困难,但是我们还有哪些有利条件呢?”并提出,中央的意见是,援朝挂帅的担子由他来挑。彭德怀表示服从中央决定。[20]下午政治局会上,仍然有两种意见。周恩来、彭德怀支持出兵朝鲜的主张。林彪提出,美军高度现代化,还有原子弹。说:“它有它的原子弹,我有我的手榴弹,我相信我的手榴弹会战胜它的原子弹,它无非是个纸老虎。”[21]这次会上,通过充分讨论,大家才统一了认识,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并决定由彭德怀率志愿军入朝作战。70年代会见金日成时还说起,“我们虽然摆了五个军在鸭绿江边,可是我们政治局总是定不了,这么一翻,那么一翻,这么一翻,那么一翻,嗯!最后还是决定了。”[22]

正是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决心,对最后的决策起了主导性的作用。作为掌控全局的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对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就当时的情况来说,中国只能打。而打,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赢,一种是输。如果赢了,不仅可以解苏、中、朝三方燃眉之急,且将在政治上获得大胜;如果输了,从战争本身来讲,和不出兵结果一样,但已付出了巨大代价,并且在政治上中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因此,如果中国出战,则只能赢。出战决策的关键变成了对战则必胜的把握。从对战争的坚决态度,可以看出他对战争必胜的信心。正是这种信心,对出战决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信心从哪里来?

(一)未雨绸缪,增兵东北

这是第一个信心来源。早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成立“联合国军司令部”,任命麦克阿瑟为“联合国军”总司令时,和中共中央就决定成立东北边防军,调几个军到东北,摆在鸭绿江边,加强东北边防。7月7日和10日两天,周恩来受命主持召开保卫国防问题会议,讨论了保卫东北边防问题,提出并同与会者初步商议了边防军所辖部队与部署、指挥机构设立与领导人选配置、政治动员与后勤保障、车运计划与兵员补充、商定组织东北边防军的各项问题等。根据会议精神,13日正式形成中央军委《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23],即送审阅。当天批示:“照此执行。”[24]这是一步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正如后来自己说的:“战争开始后,我们先调去三个军,后来又增加了两个军,总共是五个军,摆在鸭绿江边。所以,到后来当帝国主义过三八线后,我们才有可能出兵。否则,毫无准备,敌人很快就要过来了。”[25]8月4日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美国武装侵略朝鲜后中国应该采取的对策问题。的观点是,“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26]同日,他还批准聂荣臻准备派出部分高炮部队进入朝方一侧,以确保鸭绿江大桥的安全。5日,他为中央军委起草复高岗电,要求边防部队应准备于九月上旬能作战。18日,要求务必在9月30日前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完成第一步部署后,又集结第九兵团、第十九兵团于津浦、陇海铁路沿线地区,作为机动策应。

(二)精心谋划,掌控战局

这是第二个信心来源。10月2日在给斯大林的电报中,已经把出兵援朝的有关问题都考虑清楚了。他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出兵援朝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情况,我们将采取的战略、战术,以及苏联必须提供的支援等。他认为,一旦出兵,如果能够在朝境内歼灭美军,主要是其第八军,无论战争是否结束,局面都会对我有利。相反,如果不能,就要面对美国和我正式宣战,进而从空中和沿海对我进行打击的情况。而这会引起中国国内民族资产阶级等很多人的不满,因为大家害怕战争。因此他主张,应出动12个师,而不是5、6个,先打防御战,歼灭小股敌人,弄清各方面的情况,同时等待苏联援助的到来,再行反攻。[27]当然,这封很长的复电并未发出,但它无疑反映了当时清晰的战略思路。8、9月间,就实事求是地分析了美国的优势和劣势,指出“美帝国主义在今天是有许多困难的,内部争吵,外部也不一致。它在军事上只有一个长处,就是铁多。另外却有三个弱点:第一,战线太长,从德国柏林到朝鲜;第二个,运输路线太远,隔着大西洋和太平洋;第三,战斗力太弱。”[28]因此,要“在战略上藐视他,当作纸老虎,在战术上重视他,当作真老虎。”[29]志愿军入朝以后,每天批阅大量来自前方的电报和各方面的情报,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决策,争取战机。[30]在战略上,根据实际情况,果断改变了预定的防御战略,采取运动歼敌的战略,使志愿军直接实施带有战略反攻性质的作战方针,从而扭转了战局,初战告捷就打下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进入相持阶段后,不给美军喘息的机会,没有急于进行停战谈判,而是将战争进行到底,采取边谈边打,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双管齐下的方针,直到美国真正甘心坐下来谈判。在战术上,扬长避短,限制敌军先进技术装备有效发挥作用,而充分发挥我军的自身优势。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创造出许多新战法,如将夜间作战发展成战役规模,“零敲牛皮糖”,打小歼灭战等。据美国海军陆战队官方战史的说法,“只有有这种经验的美国人才能体会到半夜被偷袭时的震恐心情,因为偷袭者像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妖魔鬼怪那样用手榴弹和冲锋枪的子弹射击我们。”“中国红军之成为可怕的力量,不是依靠他们人多,而是依靠诡计和突袭。”[31]

(三)事无巨细,思虑缜密

这是第三个信心来源。仅举几例。第一,采用“志愿军”番号。10月8日,东北边防军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这是早就考虑好的,目的是不形成中美两国直接交战的印象,把中国对抗美国的不良后果尽可能减少。在8月4日的政治局会议上就说过,“如果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国。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适当选择”。[32]第二,谨慎处理和朝鲜方面的关系。第三次战役结束以后,彭德怀和金日成在是否休整一段时间再南进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赞同彭德怀的意见,但是又坚持必须尊重朝鲜同志的意见,特别是注意同他们搞好团结。在修改彭德怀准备在中朝军队高级干部联席会议上做的报告时,特意加上了一大段话,强调,一切在朝的中国志愿军必须认真地向朝鲜同志学习,全心全意地拥护朝鲜人民,与朝鲜人民亲如兄弟地团结在一起,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他认为这是胜利的政治基础。[33]第三,准备美国打原子弹。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说,美国要乱来,“无非是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打原子弹,长期地打,要比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长。我们的愿望是不要打仗,但你一定要打,就只好让你打。”他认为,如果美国要乱来,我们没有准备就不好,我们准备了就好对付它。他的观点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只要抓住他的弱点,跟着他,最后就能打败他”。[34]第四,直到战争最后仍未放松警觉。朝鲜停战协议签订的前两天,中朝两国人民已经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中,还向志愿军全体指战员强调:“希望全军指战员防止骄傲,在停战协定签字生效以后,仍应提高警惕,一面自己严格遵守协定,一面防止敌人可能做出破坏的挑衅。”[35]

三、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

中国最终赢得了胜利。爆发于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的抗美援朝战争,经过中国人民志愿军两年零九个月的英勇战斗,终于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把军事分界线重新推回到三八线,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是一场具有伟大意义的战争。

(一)实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基本战争目的

在战后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他总结了四条:第一,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使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能够安心生产;第二,取得了军事经验,摸了一下美国军队的底,知道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第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第四,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36]战争的胜利,稳定了当时中国的工业中心东北地区的局势,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争取到了一个长期的和平环境;同时,在很大程度上,缓冲了苏美之间的冲突,避免了大规模热战;中美之间互相也有了一个底,双方都尽量避免了直接冲突。

(二)在政治上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这场战争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赢得的第一场对外战争,是中国人摆脱“东亚病夫”、扬眉吐气的一场战争。在开国大典上的一句“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获得了最有力的印证。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的自信心、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开始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且对远东和世界局势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场胜仗迫使美国在事实上承认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1954年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谈启动。任何人都不应有异议,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三)赢得了苏联和斯大林的信任,在社会主义阵营和亚非国家中提高了威望

中国出兵朝鲜以后,斯大林心里明白,中国人给了他维护苏联远东战略目标和利益的最大支持。直至此时他才承认,中国的确是一个具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国家。中国也因此在当时和后来获得了苏联的大力帮助。战争期间,除武器装备上的支援以外,苏联已经在经济和建设上给予中国帮助。为中国工业体系建立奠定基础的156项重点工程,在战争期间已经开始了50项。赫鲁晓夫时期逐步扩大了援建项目,并派出专家指导。中国从“一五”计划开始进行全面的工业化建设,正是在此基础之上。1955年,中国又成功地出席了亚非万隆会议,宣扬了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当然,战争就一定会有牺牲,关键要看牺牲的价值。无论在战场上,还是战场外,中国付出的代价都没有超出合理的范围。据中国官方数字,抗美援朝战争中,阵亡和非作战死亡人数共计141624人,消耗各类作战物资560余万吨,战费62.5亿人民币(相当于25亿美元)。而据美国官方数字,朝鲜战争中,阵亡、失踪62423人,消耗各类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战费400亿美元。[37]从此对比中可以看出,美国在战场上付出的代价并不比中国小。

有人提出,台湾局势的发展由于朝鲜战争以及中国入朝参战而极度复杂化,并形成了海峡两岸之间分治对抗的局面将长期延续下去的环境和条件。台湾问题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不是可以说,没有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我们就可以收复台湾?此处存疑。有人提出,抗美援朝战争使新中国作为一个“革命国家”,愈加被排除在国际事务之外(包括联合国之外)。事实上恰恰相反,中国终于在国际事务上有了发言权。还有人提出,面对新中国在国际安全环境方面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和中共领导层在中国各种资源的配置中,将国防和军备放到空前重要的位置,并使得以高度集中为主要标志的统制性计划经济模式成为唯一有可能实行的模式,这正是整个时代中国经济成为“短缺型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历史和逻辑起始点。对此观点,我们只想反问,中国作为一个积弱积贫、历经百年战乱的落后大国,难道可以一跃而成为发达国家?

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的经验,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中美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战争在客观上使中美关系的非正常化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应当承认,在战争决策的过程中,中美之间存在很多的误会。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双方也并没有沟通的渠道。二是对中苏关系的理性认识。战争使中苏同盟关系得到加强的同时,也大大加强了新中国在经济等方面对于苏联的依赖,埋下了中苏论战直到关系破裂的种子。大国关系的处理要考虑全面,目光长远,这在今天仍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民法典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1365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有公众号发布:民法典与“小明”的故事,在网络上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故事用插画文字的形式展现了民法典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点点滴滴,通过“小明”的成长展示民法典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程,深刻反映出“人民至上”的幸福感、获得感。

民法典是市民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是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据。翻开历史的画卷,从1954年到2017年民法典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一部“法”的诞生伴随着中国社会60多年跌宕起伏的发展,伴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以“人民至上”绝不动摇,为“人民幸福”保驾护航。

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保障一生无止境。故事的主人公“小明”未出生时,“还是个胎儿的他,也有继承、接受赠与等权利”,把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个体。“那一年,小明60岁”,民法典草案人格权编:“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到“小明”80岁时,民法典草案继承编:“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一字一句深含为民本色,“生命至上”是民法典从诞生起便与生俱来的温度,也是“人民至上”的最有力度的说明。

从生活的鸡毛蒜皮到人生终身大事,更新服务零距离。从生活中的充值、“霸座”到结婚登记、夫妻债务等,从细节中为人民群众的“钱袋子”“米袋子”保驾护航,为人民群众打开幸福之门提供有力保障。

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法典,使命是打造公平正义环境。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日常遵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加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变化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驱动下的创新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从“小明”懵懂时为游戏充值,再到初入社会时网贷平台的“利滚利”,再到见义勇为时不慎造成的损害,再到接到无数垃圾短信的维权,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却记录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展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体现了中国社会矛盾的转化过程。在“小明”生活的点滴中,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果展现。民法典让社会更加公平发展,让群众步入幸福安康的生活。

时过境迁,生活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生活进步得益于科技发展,民法典为中国创新创造保障开路。民法典也是市场经济基本法,伴随着民法典的不断完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制度优越性不断显现,“中国名片”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车、中国桥、中国路等“中国奇迹”,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的发展。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汗水创造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一跃而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果来之不易,其中和谐安定、科学规范、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是关键,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体现,为中国创新创造提供了不断成长壮大的优渥环境。“小明”的成长记录中国法治改革历程,彰显“中国之治”的力量,一部民法典,一生守护的人民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战疫纪学习心得_中国战疫纪观后感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滴答滴答,时间悄悄地溜走,一个鲜活的生命即将消逝,是你们,赶来挽救了这大自然的杰作,当中国在2020年爆发了没有硝烟的战争时,也是你们,化身为冲锋在一线的英勇战士。不敢想象,此时此刻的中国,倘若离了你们,将会变成一幅什么样子?

有你们,真好。

李文亮,一个热血、开朗、善良的中国医生,你们中的一员。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冲锋在战场的第一线,他和多数的你们一样,都是凡人,都是在平凡中散发着伟大光芒的人。可最终,我们失去了他,是的,他倒在了沙场,倒下得那么悲壮,那么坚韧不屈,倒下得使全世界人民为他致敬。尽管你们的同伴接二连三的倒下,可你们依然舍生忘死的迎难而上,拯救着生命,拯救着中国。

有你们,真好。

中国的湖北武汉,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屹然耸立着两间由中国速度创造的奇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谁能相信这两座总面积约达3.5万平方米的建筑,竟是你们中的普普通通的劳动工人,在短短十几天内建造而成的,你们朴实的背影,朴素的面孔,正是我们所要记住,所要感恩,所要隆谢的美好。

有你们,真好。

钟南山院士,曾是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典型“国家有难,全力以赴”人物,也因此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其实无论是在工地上奋力建造医院的工人,还是像钟南山这样夜以继日带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英雄”,他们都是“你们”,因此——

有你们,真好。

自从“康复者血浆治疗”纳入到第6版诊疗方案,就有许多康复者加入了捐献血浆的队伍。31岁的许德龙被查出感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由于他身体素质较好,也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没多久便出院了。可是,作为一名医生,他并没有休息,而是重又回到了他的工作岗位,每天履行着自己救死扶伤的义务,当他得知自己的血液可以救治患者时,他毫不犹豫来到献血站,为需要的人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他,也是“你们”中的一员。

有你们,真好。

你们,是谁呢?有人说,是白衣天使;有人说,是英勇战士;有人说,是志愿者……其实“你们”是指那些支援武汉的逆行者,你们用你们的平凡,散发出伟大的光芒,你们不仅仅有逆行在黎明的医生,还有守护交通出行安全的警察,还有不分昼夜在工地上建造医院的工人,还有坚持宅家却心中支持的热心市民,只要喊出一声武汉加油,你,就是奔跑在晨曦中的“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全国教师发展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1960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师应转换角色,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的教材中,许多小标题都是以疑问的方式出现的,如:数怎么不够用了?能追上小明吗?妈妈为你办教育储蓄等等,非常有趣,富有挑战性,很适合学生的胃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意图,特别是在创设情景时不能随随便便,或者是搞花架子,这样容易流于形式。教师在情景创设时,目的性要强,要选取有特色,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的素材来创设情景,这样才能达到创设情景的目的。

例如:我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时,是这样设置教学情景的,将有理数的乘方的读一读中一个有趣的故事棋盘上的学问安排在新课前,让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问题一提出,教室里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三三两两在讨论,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还有的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在等待着教师的答案,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引导,等我们学了这一节的内容后,大家自然就明白国王的国库里到底有没有这么多米了,这样从教学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

三.教师应提供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学生教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因此,课堂上,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与合作的习惯,在课堂上还要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有表现自已才干的机会。

例如:在教字母表示什么?这个问题时,我先布置学生每个小组在课前准备好一盒火柴,上课时教师用小黑板展示图,然后学生小组合作,用火柴棍仿照教师的图形进行拼图,并回答问题:

1 、搭 1个正方形需要 4根火柴棒,搭 2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搭 3个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出来的?

2 、搭 1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出来的?

3 、搭 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出来的?

4 、搭 x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根据你的计算方法,搭 2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这样,通过学生大胆的尝试,归纳得出多种不同的方法表示搭

x个正方形的代数式,效果很好,出乎教师的预料,从这一点说明,学生的潜力是可以挖掘的,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教师愿不愿去开发。

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同时,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五.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

例如对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我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以丰富学生感知认识的途径,促使他们更加乐意接近数学,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功。

近几年来在各市中考中突出的体现是:题目新,阅读量大,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而这类问题又恰恰是学生难于掌握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进行大胆的尝试,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完善自我,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在2020年9月1日晚8点准时播出,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2020年开学第一课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传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最令人激动的是,节目邀请了战疫英雄代表,讲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展现科学力量。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写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让人永生难忘,同时注定这次开学第一课非比寻常。

在2020开学第一课里,我们见到了许多战疫英雄代表,其中有张定宇院长,相信了解过张定宇院长的人都知道,张定宇院长已经当了几十年的医生了,每次当疫情和灾情出现的时候总是会有他的身影,同事们都说他“雷厉风行”,同样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在节目中,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特殊的春节,大家都知道2020年的春节因为这场战疫的突然袭来而变得不一样,向战疫英雄学习。可以说他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特别是当他知道自己患上了绝症,却还乐观面对,不怨天尤人,还更加努力地去帮助每一个可能挽救的生命,值得大家致敬!

我看完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后,我感受到一股震撼的力量,节目紧扣当下人们关注,演讲者的故事感染无数人。在这场战疫中,没有人是局外者,全国人民上下,众志成城,共同抗击疫情,展现了中国团结的巨大力量。且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经过科学防治、精准把握疫情,让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在战疫中,他们地冲到疫情一线,展现着责任与担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同学们,少年强,中国强!在这个新时代,我们要把他们的抗疫精神运用到学习上,在学习的道路上,勇敢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做一个出色的少年!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一起努力,从今天开始奋斗吧!来到了新的学期,大家要向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出发,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做一个优秀的人,将来可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战疫纪》心得体会观后感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一个大家都期待的节日。不仅可以穿新衣服,收压岁钱还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处游玩。从寒假开始的第一天我就数着日子,期待着春节的来临。但真正春节到了,却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新冠状病毒",猝不及防的来凑热闹。给了我们一个慌乱的春节,但在慌乱的日子里,却也过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春节,一个伴随着困难伴随着爱的春节。

这位不速之客的威力非常巨大,病毒无处不在,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感染了,大家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病毒传播最厉害的武汉不断地传来新增感染人数,死亡病例。而我所在的杭州也不断在增加感染病例。我每天晚上吃完饭都会看看电视上报道的情况,深深感觉到了这次灾难真的很严重。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冒着被传染的生命危险和病毒抗争到底,这样无私的精神让我敬佩不已。而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生,此时此刻,我没有办法为这场疫情做些什么,我只能安静的待在家里,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不出门,不聚会不到人多的地方聚集,这样就不给病毒机会了。也算是对医生最大的支持。

待在家里,我也没有闲下来,平时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而现在,他们正好可以陪伴着我,一起度过一个只有我们三个人的春节。闲暇的时候,我们三个人会一起去小公园打羽毛球,楼道里跳绳,出出汗锻炼身体。这样我就更加有力量去抵御病毒啦。居委会的叔叔阿姨们冒着被传染的风险,挨家挨户的通知张贴公告,这些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和学习。长大后我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现在只能努力学习,虽然假期延长了,但是我每天都会按时看看书和复习工课,自己制定一个学习目标,希望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

我们美丽的富阳也在为打赢这场疫战而不断地努力着。从街道到乡村,给每个进出的人量体温,挨家挨户的调查,登记外来人口,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役。看看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为战役出一份力,在困难面前,每个人都不顾自己的安危,挺身而出,有美丽的医护人员也有社区保障人员,这不仅是一场武汉的战役,更是每个人的战役,这个春节注定不平凡,但是我们都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开学第一课钟南山观后感素材

全文共 101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热切关注,作为一档播出13年的节目,每到开学季,都会有不少中小学生自发于家中观看《开学第一课》的正式播出,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少年强,中国强”更是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祖国对于我们中小学生的重要程度。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非常的精彩,不仅采用云课堂这一新方式来向我们展示《开学第一课》新课堂,更是通过这种方式,将处于全国各地各位抗疫英雄,集合在一起到《开学第一课》中,为我们现身讲解。

在主持人铿锵有力的主持下,开启了《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的进程,钟南山爷爷的首先为我们进行演讲,在他挺直的脊梁下,带领着我们的祖国不断的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不管是17年前的非典,还是17年后,现在的新冠疫情,都是在钟南山爷爷的带领下,克服了这一个个危机,保卫了我们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正是有钟南山爷爷这种顽强担当的品质,才使我们的祖国,平安的度过这一个个惊险危机。

伴随着感人的歌声下,张定宇伯伯的登场也是带给我们一个难忘的惊喜,他所分享一个个抗疫小故事,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在抗疫过程中,武汉人民,拥有怎样团结奋进的精神,不管是白衣天使合理救助疫情病人,还是人们老实呆在家中不出,所展现的团结精神,是我们中小学生需要学习并敬佩的重点。

在第三篇章中,张伯礼爷爷、陈薇女士等各位抗疫英雄,是我们战胜新冠疫情的基石所在,他们为抗击疫情做出非常卓出的贡献,根据自身丰富的经验学习,为抗击疫情,指明方向,制定有效正确的方针。

方舱医院的实行,火神山、雷神山的建立,都是我们在抗击疫情时,所做出的合理有效的科学方式;为了抗击疫情,祖国各个领域人才运用自身所能,通过各种有用科学的手段,为战胜疫情打下了一个坚定有效的基础。

“少年强,中国强”作为2020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祖国对于我们少年所报以的期望与鼓励,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可以感受到在祖国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有这么一个和平安乐的社会环境生活,就是因为有不少逆行者,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负重前行,如此才为我们创造一个可以平静学习,慢慢成长的和谐社会,做出了极大地贡献!

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动力,我们作为少年更是要将心思都投入与学习之中,时刻为祖国未来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一起如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长等抗疫英雄一样,可以在祖国面临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让我们的祖国可以发展的越发繁荣昌盛,就如《开学第一课》主题所说:少年强,中国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大戏《绝命后卫师》观后感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7日起,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别制作的献礼剧《绝命后卫师》即将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在12日的首播发布会上,总制片人芶鹏、导演董亚春携主演张桐、李卓远、李强、郭广平等亮相。现场,张桐提前爆料李卓远所饰演的角色“候胜飙”是国军和共产党中间的“叛徒”,而李卓远却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有着不同见解,他表示:“候胜飙只是有着自己的信念,信念驱使着他活着最重要。”

《绝命后卫师》从从长征路上普通红军指战员出发,刻画小人物在长征路上遭遇的艰难险阻与无所畏惧。 导演董亚春被这段史实深深打动,他表示,由于现实中的原型全师将士几乎全部阵亡,找资料很难。连师长陈树湘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只有一张画像是根据唯一活下来的100团团长韩伟口述画的。陈树湘受伤被俘后,用手扯断自己的肠子自尽,让人动容。

李卓远扮演《绝命后卫师》中的候胜飙,曾是国军中的主力分子不被重用,投诚至红三十四师后发现他们个个对于死亡无所畏惧,觉得这与自己的信念背道而驰,觉得人首先应当爱护自己的生命。

李卓远表示,虽然自己饰演的角色可能会被认为是“反派”,但拍摄时仍然处处深受感动。“我既是国军的一份子,也是三十四师的一份子,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再想到这就是真真实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心情就会更加沉重,希望观众能够了解这段无可匹敌的英雄史诗。”

剧中34师师长陈树湘由演员张桐饰演。张桐说,不同于以往《亮剑》中的魏和尚等角色,陈树湘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师长,他不仅善于作战,更有人文情怀,最后他英勇就义的场景,将给人们带来震撼和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闪亮的名字—2024最美教师发布仪式》观后感

全文共 1224 字

+ 加入清单

闪亮名字--2020寻找最美教师发布仪式》中有人曾说过“亲其师,信其道”,此乃中国教坛上的一句古训。在教育中,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就像“最美教师”说的我们学校没有大楼,没有大师,但不能没有大爱。爱与责任是教育永恒的灵魂。我们要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20__年11月10日早上,外来务工人员姚慧芬和女儿翁进城、儿子翁明冲在衢州市区清莲里的家中煤气中毒。两名孩子就读学校的老师们发现姐弟同时旷课后,立刻打电话联系,并四处寻访,几经周折,最终在学生家中找到了煤气中毒的一家三口,并将他们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三位老师的责任心和爱心,挽救了一家人的性命。

最初看见衢江四小三位老师的先进事迹是在网上,我深深的被她们的事迹所震撼,所感动。同样,作为教师的我,学习了三位教师的先进事迹以后,感觉自己做的真是微不足道。在她们身上我看见了仁爱,看见了她们的坚持不懈,看见了她们执着的责任心,看见了她们那一份坚定的信念。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打电话给未到校的学生,这就是每个教师所应尽的职责。一般我们打电话,听见停机的也就放弃了。最多给充了话费以后,听到隐隐约约、语无伦次的声音,也就挂断了。但是三位老师并没有因为这样的挫折而放弃。调课之后,继续寻找,不求任何回报。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很清楚,调课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三位老师,以不放弃不抛弃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的精神,始终坚持着这一份信念。平凡之中见伟大,细微之处见真情。她们的努力,她们的仁爱更是让我自惭形秽。今后,我也要像她们一样,做一个会坚持,会尽责,会关爱学生的老师。通过学习“最美老师”的事迹,我也要和我的同事团结一心,用爱与责任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出了课堂,我和学生之间便是好朋友。经常促膝长谈,学生会对我非常的信任,谈在学校的学习,学校的生活,有时甚至个人感情的问题。学生会将他所遇到的问题遇到的迷惑说出来给我听。其实,我们经常说某个班的哪个学生真的很调皮很难教,现在的学生怎么越来越难教,诸如此类的埋怨一大堆。并非如此,用心做最好,用心用行动去感化他们。我们坚持“引领技术,成就未来”的校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坚持理实一体化。做双师型的优秀教师,也切实的在做。理论讲完,马上实践。实践中有不明白的又讲理论。在理论中学习技术,在技术中掌握理论。让学生可以更快的掌握技术和理论知识。让他们能在毕业以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正是本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精神,团结一心,用爱与智慧去教育学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家长的信任和社会的肯定。孔子也曾经说过:“仁者,爱人”,要做到“诲人不倦”。关爱学生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只有关爱学生,师生关系才会融洽。只有关爱学生,日常的教育教学才可继续。我将坚持向衢江四小的三位“最美老师”学习,学习她们的责任心、爱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将它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和行动中去,让“最美老师”的精神继续传遍全国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4月30日,学校组织观看了《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直播视频,习近平主席进行了一次发言,他提出:新时代青年应有五四爱国精神。

我们的国家有整个欧洲面积大小,国界线长度可以绕赤道一周。经过亿万人民七十年的努力建设,她如今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休。综合国力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中国正在不断地发展、富强。她打破了外国侵略,挺直了腰杆子,使我们新一代的青年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美好生活。

但是,和平安定决不是我们不去爱国的理由,习近平主席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十来年前,有一个美国人叫龙安志,他热爱中华文化,并且说过这样一句话:"那时的美国,物质生活已经很丰富了,年轻一代变得奢侈浪费、崇尚名牌、不知感思、自我而肤浅,有点像现在中国年轻一代"。时间证明他是对的,中国年轻一代被美好生活冲昏了头,他们忘了这美好生活是谁给予的,是祖国!

中国有很多不足: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土地问题。中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教育资源和水平中等。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中国人口、经济、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如今,还有中国孩子上不起学、吃不饱饭、穿不暖、睡不好;如今,还有外国势力敢向中国挑衅,给中国使绊子,甚至是威胁;如今,还有奢侈风、祟拜风在中国盛行,人性的劣根性和冷漠在中国出现。中国有很多不足,中国仍需努力!做为中国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为国家努力!

爱国从来不是过时的话题,我们需要爱国精神!

五四运动百年有感:

列强侵略签条约,

青年游行当先锋。

喜看华夏今雄起,

五四精神定长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闪亮的名字2024最美教师发布仪式》观后感个人心得

全文共 251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个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教师行业也不例外,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学得轻松,教者教得愉快,确实是件不容的事。教师每天担负着繁重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应加强师风师德建设。近段时间来,通过学习《中小学教师师德行为规范》,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集中精力、集中力量承担起培养下一代人的责任,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我感到欣慰。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二、善待学生,安于教学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公平地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纠纷。理解“差生”,从不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帮助他们找差距,给他们安排适当的角色,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感到自信。

三、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不允许教师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四、廉洁从教,严于律己

廉洁从教是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在新的形势下,把廉洁从教作为教师道德规范,更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廉洁从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生涯中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教育本身作为一种育人活动,不能用经济活动规律取代教育活动规律,不把育人过程等同于商品交换过程。近几年来有些人把教育活动作为营利性活动,把赚钱当作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形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廉洁从教是教师堪称人师的人格前提,是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教师廉洁从教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

1、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大义为先,私利居次,要抵制金钱、名利的诱惑,拒腐蚀、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集体与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始终以廉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与世人作出表率。

2、公正执教。廉洁从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

3、廉洁自律,洁身自好。教师应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科学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师德修养,养成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的习惯。从小事情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物。要长期坚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使教师廉洁自律的形象成为无形的教育力量。

总之,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塑造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长时间的教师自身的高尚人格来感染和教化学生,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言行去实践,以求得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故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我决心以于漪为榜样,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致敬抗美援朝主题云团课队课观后感学习感悟800字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70年前,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火烧到了新中国的家门口。中国人民深知,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让世界知道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志愿军将士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在他们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英雄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造者胜。志愿军将士面对陌生的战场、陌生的敌人,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把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面对各种阻力压力,中国人民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总能展现大智大勇、锐意开拓进取,“杀出一条血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八同上一堂思政大课观后感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三省,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致使东三省这个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物产资源,面积是日本三个大的美丽而富饶地方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14年中过着饱受凌辱的亡国奴生活。然而,对一个民族最严重的摧残不是摧残他的肉体,而是摧残他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惟一的根与魂。

90年后的今天,阳光依然明媚,微风依旧吹拂着我们的脸庞,可是这莫大的民族耻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复,这血汗深仇如何去偿还?古人说: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导致未来的灾祸,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今天,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能否清醒地坚守自己的文化家园?在外国文化大局入侵的今天,我们要如何守住我们自己的文化?在韩剧、美国快餐文化、日本动画大举入侵的今天,我们又要怎样教育我们祖国的下一代,使他们不受国外文化侵蚀,忘记自己祖国的文化?我想,大力开展爱国教育,教育国民勿忘国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对现在的背叛。我们怎能忘记,中华民族血的奋斗史!我们怎能忘记,九一八事变那段屈辱史!我们怎能忘记,那些浴血奋战光荣牺牲的爱国战士!这些,都是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历永远无法遗忘的过去。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前有韩国撞翻我渔船,后有日本逮捕我钓鱼岛渔民,中华民族,怎能不自立自强?中国人,又怎能忘记国耻?怎能不团结奋斗?同志们,让我们做一个不忘历史的中国人,做一个不忘国耻的中国人,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中国人,做一个为祖国奋斗的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教书育人,把孩子教好,让孩子们能够健康的成长。如何践行这一初心,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一线教师,首先是教会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先成人后成才。小学生是一张白纸,将来会怎样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在这张白纸上书写或浓墨重彩,或清新飘逸、或稳扎稳打,或......

孩子进入校园时我们就开始了创作:从坐姿、书写姿势到语言的组织、数感的建立数学思维的开启;到礼仪:对家长的、对长辈的、对朋友的礼貌;吃饭时、外出时、在公共场合时的礼节;到学习:学会正确的荣辱观、学会明辨是非、学会思考、学会阅读、学会动手动脑、学会计算、学会书写;到心灵的成长无不是老师的引导和陪伴。当今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教师这一角色正发生着改变:不光是引导者,而且是心理调节师,还是父母。之所以有这样的转换,是因为留守儿童的产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更高的师德和更高尚的情操,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甚至超过自己的孩子来培养塑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新世界》观后感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悬疑剧一直是影视剧里非常受观众喜爱的类型之一,年开年悬疑大戏《新世界》开播就广受关注和好评。一部悬疑剧能大热首先得要有足够强大演员

演员

《新世界》这次请来的老中青三代都是实力派演员

客串的是演技派大咖金马影后___,她饰演的贾小朵,不禁让人想起红高粱里的“九儿”。梁天、秦汉、周一围、宋丹丹等实力演员

故事

《新世界》的导演徐兵原是业内知名编剧,豆瓣高分剧《红色》《请你原谅我》等剧都出自徐兵之手。这次《新世界》的故事

《新世界》就是从一桩小红袄杀人案开始的,这是整个故事

剧中有很多“草蛇灰线,伏脉于千里之外”的细节,比如徐天和灯罩小耳朵结下的怨仇、金海在小朵被杀的夜晚神秘的行踪、铁林和冯青波的意外见面等等。徐兵在开篇就将复杂的人物与线索不露声色地呈现给观众,他的叙事功力一如既往的让人佩服。

服化道

《新世界》里街头京味很足、细节把控出色,京师监狱、宣武门大街等标志性建筑与地段,在剧中都有着不错的置景。这就着实把那个不少人念念不忘的北平城,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出来。年代剧对于人文、环境的还原程度,直接关系到观众能不能入戏。

在第一集,通过徐天追逐小混混带出原汁原味的北平城全貌:大碗茶,冰糖葫芦,墙上的民国美女广告这些经典元素,街边下棋的、看戏耍把式的、拉人力车的老百姓,配上地道北京口音的念白,一下子把观众带回了那个年代的北平。

这里有个彩蛋,很多朋友说配乐是京韵大鼓,其实不然。那段《杨八姐游春》是“北京琴书”,演唱的关学曾老师是满族,原名关士清,是“单琴大鼓”第二代传人,北京琴书创始人。大家可能对他不是很熟悉,他的孙女名叫关晓彤。

结语

《新世界》用和平解放前北平城里暗流涌动的“乱”为起始点,带观众看到乱世下小人物的情与义。让我们一起感受在这短短22天里,他们的感情、信仰、命运都会发生怎样的巨变。

在已经播出的剧集中上线了很多人物,露几面就下线的角色也不少,但每个人物都有着不同特色、辨识度、和记忆点。在叙事方面,徐兵导演也让喜欢悬疑的观众们甘之如饴。而对于老北平的景物的准确还原,瞬间将观众们带入到剧情之中。这三方面的有机结合让本剧有了成为首款热剧的潜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寻找最美孝心少年2024观后感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最美孝心少年颁奖晚会”,它很多给了我感想与感触。

晚会让我认识了五位孝心少年:高雨欣11岁,因为妈妈右手受伤了,自主为妈妈卖烧烤,学习良好,用4科满分考取了全省第一名!陆玉婷14岁,因为妈妈生病为妈妈卖票,还要照顾外婆。龙花13岁,干各种各样的家务活,退学照顾妈妈,还要照顾弟弟妹妹上学。邵帅,因为妈妈得了白血病,献出自己的骨髓救妈妈……看到这里,我感动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滴答滴答”的落在了我的手背上。还有一个女孩,名字叫王秀芹,一个特别的家庭,但依然爱着捡她的爸爸和奶奶。

其中我最喜欢高雨欣。妈妈病了,又被舅舅打伤了右手,因为没有了右手找不到工作,就出来卖烧烤。高雨欣很心疼妈妈,就自主为妈妈卖烧烤,烧烤是在一个三轮车上卖的,炉火很容易烧到手,记者问她想不想吃烤肠?她说我很想吃,但是我要卖钱,我不吃。我看到了这一幕,心里一阵酸酸的,这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女孩!高雨欣每天回家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最后还以4科全部满分的成绩考了全省的第一名。

这些孝心少年让我感到了一股股的暖流流遍了全身,以后我也要多帮妈妈洗菜、洗衣服,帮妈妈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真棒,只比我大了三、四岁,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民法典》观后感个人心得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6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文章从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强民法典重大意义的宣传教育、加强民事立法相关工作、加强民法典执法司法活动、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等方面详细阐释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性。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同时,有关政府机关、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能力和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观后感最新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岁月就如这静静的鸭绿江

沉默流淌

父母在岸边等你

等你回来张罗盖房

亲事不能再拖

姑娘就看上你这军中儿郎

你怎么也不回个信儿

让父母等得心发慌

岁月就如这静静的鸭绿江

轻柔浩漾

妻儿在岸边等你

等你回来收地打粮

房屋也要修葺

孩子还盼着你给他们买糖

你怎么也不回个信儿

让妻儿等得断了肠

岁月就如这静静的鸭绿江

汹涌激荡

祖国在岸边等你们

等你们回来痛饮庆功酒共话幸福长

国家建设怎能少了你们

人民想听听英雄的故事看看英雄的模样

你们却用马革裹尸长眠他乡

换来今天的国家富强民族兴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同心战疫第六集《人民至上》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寒假跟以往都不同,因为有个家伙闯进了我们的生活,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这个病毒传染性非常强,我们出门不但要戴口罩,而且还要登记,真是麻烦的不行。

这种病毒让原本很热闹的大街小巷都变得很冷冷清清,原来亲戚朋友之间可以串串门,吃吃饭,现在各家户只能宅在家里。爸爸妈妈们更忙了,每天都要值班;医生、护士们更是奋战在前线;而我们小孩呆在家里、平时要勤洗手、家里也要多通风、不出门就是预防病毒的方法。

告诉你们一件事情,呆在家里也是很有趣的。在家里,我们可以练练字、跳绳、做家务等等。还可以在家坐在电视机旁尽观天下事:听专家们讲怎样预防这种病毒、抵抗病毒;我们需要做什么……我还意外的发现我看书的速度提高了呢,正当我绞尽脑汁地想这是为什么时,妈妈的话让我恍然大悟,她告诉我:“因为你每天宅在家里,时间也变得很充足,就可以比以往看得更多一些,看的多了,自然速度也变快了,就能达到熟能生巧。”看完书还可以做运动,让操,做到劳逸结合。

经过大家的努力,目前新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感染的人在减少,治愈的病患也在不断增加,希望我们中国能尽快度过这次难关,还我们一个幸福安康的新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