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纪录片伊犁河影评实用20篇

功夫熊猫的对话电影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纪录片伊犁河影评,欢迎阅读鉴赏!

浏览

2485

作文

794

建党95周年大型纪录片《英雄如山》观后感

全文共 1355 字

+ 加入清单

英雄如山》是一部记录英雄烈士光荣事迹为题材的三集大型纪录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观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英雄如山》观后感一:

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的献礼影片,电视纪录片《英雄如山》近日宣布开机。

山东省济南市有一座英雄山,那里长眠着5000多位解放战争时期的英烈。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尊严,慷慨赴死,血祭中华。该片正是以英雄山为主体,还涉略了太行山、大别山、中条山、井冈山、沂蒙山,并以这些山作为地理坐标、历史坐标及精神象征。以长眠于英雄山的先烈为核心,以先烈的生命轨迹为半径,以动情的人物故事,描摹“英雄”的定义和光彩。与此同时勾连不同历史时期重要的人物、事件、旧址、典籍、传说,引导观众对“英雄”的认同和对 “英雄主义”的亲近,意图构建人人皆可成为英雄的认同感和使命感。该片将于年底完成并播出。

《英雄如山》观后感二:

英雄如山,山如英雄。以弘扬英雄精神为主题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英雄如山》昨天在北京开机拍摄。该片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广播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联手打造,将于2015年年底在济南电视台首播,2016年4月,在全国上映,向建党95周年献礼。济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谭延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为大型电视纪录片《英雄如山》开机揭幕。“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在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今天,拍摄一部以弘扬英雄精神为主题的电视片正逢其时。大型电视纪录片《英雄如山》将让英雄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对照当下,在全社会形成“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风尚,让英雄辈出,引领时代潮流。《英雄如山》还将综合使用各种影像创作手段和数字影像合成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与“英雄”有关的年代、事件和人物。

《英雄如山》观后感三:

4月2日,时值清明时节,一部以纪念英雄先烈,讲述当代英雄故事为主题的3集电视纪录片《英雄如山》将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开播,以期用现代影像技术向曾经的英雄以及当下的英雄们致敬。

《英雄如山》由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广播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联手打造,讲述了自近代以来为争取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奋斗、牺牲的英雄故事,塑造了立体真实的中华民族英雄群像。

当赵登禹帅伍佰大刀敢死队杀入敌营,当杨靖宇对劝降人说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人们读懂了英雄的意义,读懂了担当,读懂了国难当头的使命。济南英雄山长眠着的数千位不同时期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与尊严,慷慨赴死;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血祭中华。

《英雄如山》在纵向上涵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三大历史时期,在横向上遍布了中国的东南西北中的5个方位,用宏大的视角和高远的立意,用真实震撼的影像,塑造出一群立体生动的英雄群像,树立了英雄如山、山如英雄的崇高理念。据主创团队介绍,纪录片《英雄如山》在大量运用影像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英雄背后震撼人心的故事,通过走访事件亲历者,结合历史深度和人文深度,从当下社会现实切入,纪录当代中国英雄,追溯近现代史上的英雄人物,全面呈现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以及甘愿奉献青春和生命的一个个传奇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英雄儿女央视大型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在影片中我们结识了那些最可爱的人:用年轻的身躯为冲锋部开辟道路的黄继光,范文写作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战斗小组长”吕松山……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了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我们的敌人也不得不对他们无比的畏惧和佩服:

美第八军军长范佛里特对志愿军的评论是:“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奋不顾身的,令我们束手无策。”

美国《安斯凯顿研究室》首席研究员偌布斯?弗兰克评论:北韩战场上的中共军队,除了军事装备上不如美国联军,而其他无论斗志、勇气,都是美国难以想象的高……当时,中共军队可以说无论哪一支都可以在一块阵地,独挡一路盟军。

中国志愿军用他们的顽强而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也震慑了那些曾经侵略过我们的人。这是史无前例的战争;是穷国打败富国、弱国打败强国创造历史奇迹的战争;是中国军队打出国威、打出军威、打出骨气、扬眉吐气的战争;中国自愿军谱写了中华民族战争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他们不愧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一位日本教授感慨道:“看看你们中国人,100多年来一个失败接一个失败,几千个外国入侵者、一两万个外国入侵者就可以直入你们首都____放火,你们就得割地赔款。后来你们出兵朝鲜,把美国人从朝鲜半岛北面压到了南面,我才感觉中国与过去相比不一样了,看来中国人是真的站起来了。”

今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不应该忘记抗美援朝战争,更不应忘记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是他们让世界从新认识了中国,是他们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让中国人民免遭外国侵略者的再次侮辱。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我们应铭记这段历史,以他们为榜样,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己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为中国的发展和壮大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中华的儿女,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打败未来的敌人,保卫祖国的领土与祖国的强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回报祖国和那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志愿军们,不辜负祖国都对我们的悉心栽培与无限期望。

让我们铭记那些最可爱最可敬的人——曾经奋不顾身向前作战的志愿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威尼斯商人》影评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安东尼奥先生,好多次您在交易所里骂我,说我盘剥取利,我总是耸耸肩膀,没有跟您争辩,因为忍受迫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特色,你骂我是异教徒,杀人的狗,把唾沫吐在我的犹太长袍上,只因为我用我自己的钱博取几个利息……”很显然,这是夏洛克对安东尼奥的控诉。

以上的片段出自影片《威尼斯商人》,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它是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是流传百年的经典。

影片的开头振愤人心:一片哄闹,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戴着红帽子的人(犹太人)被基督教的信奉者推入水中,有的在殴打犹太人,伴奏着悲凉的音乐。此时转向了一个镜头,那是安东尼奥与夏洛克,只见夏洛克想说什么,一脸无奈,安东尼奥却蔑视地朝他吐了一口唾沫,夏洛克怀恨在心……真发人深省。

威尼斯富商安东尼奥则完全是美的化身,为了帮助朋友巴萨尼奥求婚,他向夏洛克借钱,于是怀恨在心的夏洛克乘机报复,佯装不要利息,但如果逾期不还,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后来由于安东尼奥的船失事,他的一切财产沉于海底。夏洛克告上法庭,面对夏洛克的无耻阴谋,他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肯为朋友牺牲。巴萨尼奥的未婚妻鲍西亚假扮律师出手相救,在法庭上她虽是重情义、善良,但对于犹太人她一样憎恨。后来,夏洛克的阴谋破灭,也因此赔上了自己的财产。

也许,像夏洛克这么刁砖、吝啬、一毛不拔、极其恶毒的人应该得到应有的惩罚。在这部戏剧中,我们爱安东尼奥的重情重义,宽宏大量,爱鲍西亚的美丽智慧,认为像夏洛克这样的人应该憎恨、厌恶,但我们又何尝想过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威尼斯商人》确实是一部喜剧,那是对大部分人来说的,但对与夏洛克,这是一个极大的悲剧。几百年来,不知什么缘故,犹太这个民族一直受欧洲各国的上流社会嫉恨。有人说,莎士比亚之所以塑造夏洛克,正是因为他对社会给予犹太人的压迫感到不满;也有人说,作者是为了娱乐大众,才造出这样一个可笑人物,不管怎么说,的确有夏洛克这一角色拥护了一个民族,一个被压迫的民族。他们被歧视,没有尊严,种种不公平,才造成了夏洛克这样的一个性格。

夏洛克并不可恨,可恨的是当时的社会,正是社会造成了一个悲剧的夏洛克。

于是,我们不再单纯地把夏洛克批判为资本主义血淋淋的代表,我们的人道精神可以帮助我们真正的理解倾听他的内心,倾听一个受压迫者向世界发出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234 字

+ 加入清单

1953年7月27日晚上8时,朝鲜战场“三八线”附近东部鱼隐山地区志愿军181、185团的防御前沿阵地上,美军的各种炮弹连续不断地爆炸,比平时更为猛烈。坚守在938.2高地主峰前沿阵地的181团三连战士,既警惕又镇静地等待着那盼望已久的停战时刻到来。到了9时整,隆隆炮声戛然而止,停战协定果然生效,战争真的结束了。

没过几分钟,战士们根据指导员的通知,从各自隐蔽藏身的狭小潮湿又闷热的猫耳洞里跑到表面阵地。为防美军趁刚停战这一刻突然反击,战士们仍然是全副武装地站在深不及腰的堑壕里。几个小时窝在猫耳洞里、已腰酸背痛的战士,在堑壕里用劲地活动着身体,呼吸着24天来第一次没有火药味的空气,感到格外的清新和舒服。再看南边相距不到百米的美军阵地上,人影晃动,他们正在跳舞,不断传过来叽哩咕噜的嘈杂声音,看那样子正高兴着呢。时不时从远方阵地上传过来几声冷枪,提醒战士们这还是战场。

几分钟前还炮弹呼啸,大地震颤,硝烟笼罩着整个高地,但片刻之间四周群山都宁静无声了,和平突然来到面前,战士们的心态各种各样。十班战士王水根、骆文华高兴地说:“这下好了,可以回家看父母了。”也有些还想打的战士,不怎么高兴地说:“好什么?我们连上阵地后牺牲了那么多人,仇还未报,停战了,哪还有机会为战友报仇?”更多的战士念叨那些同一天上阵地、同时窝在一个猫耳洞里、共同战斗过的战友名字,为他们没能活到停战这一天而惋惜、抽泣,甚至哭出了声。因停战带来的欢乐很短暂,更多的是忧伤和悲愤的情绪。

指导员余发荣见战士们情绪变化较大,命令战士们回到猫耳洞去好好睡觉,天亮以后准备接受新任务。已被指定为代理三排长的钟樟彩跟着指导员进了连部猫耳洞,见他一屁股坐到地上,从口袋底翻出点烟末,用破纸卷好猛吸起来。他边吸边对钟樟彩说:“我们连在24天防御战斗中坚守阵地,完成了任务,歼灭了270多个敌人,击毁了5辆坦克,取得了与美军作战的经验,锻炼了部队,为红军连队增了光。但是,连队的伤亡毕竟很大,上阵地时180多人,如今只剩下不到100人,我心里很难过。你要做好排里战士的思想工作,稳定大伙的情绪。”钟樟彩见指导员如此,应了一句“你放心,我会做好工作的”,就告辞退了出来。回到自己的猫耳洞后,也不由想起自己班上阵地时有9个同志,到停战只有4个人了。同乡(武义邵宅乡人)的韩根洪班12个人,只剩了韩一个。钟樟彩一一怀念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来,特别惋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个师长才17岁的儿子李富玉,和一对江西籍的亲兄弟李元坤、李元轮。不知牺牲的战友的父母,知道朝鲜停战了,而永远盼不到儿子回家团聚时,有多么的伤心。就这样一个晚上心潮起伏,思来想去,到了天亮也没睡着一分钟,“停战之夜”就这样过去了。

1953年11月任三连代理排长时,钟樟彩曾被推荐参加平壤志愿军总部召开的英模大会,聆听过彭德怀和金日成的讲话。钟樟彩后到四川省雅安军区独立团历任参谋、团副政委、四川省军区通信团副政委,以及四川省天成县武装部副部长,直至复员回到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7311 字

+ 加入清单

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相关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关系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此文曾于2000年10月10日作为校报增页印就,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之际)

(一)

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

视察过“三八线”军事设施后,1950年6月19日,美国国务卿顾问杜勒斯,在韩国国会演说称:“自由世界正在注视你们,如果与共产党妥协,等于选择导致灾难的道路。”“只要你们在人类自由的伟大事业中继续发挥有价值的作用,你们决不会是孤立的。”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对此,当过“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在其回忆录中明确断定:“在朝鲜,共产主义已经向自由世界发动第一次挑战了。现在是下决心的时候了。现在,同过去任何时候一样清楚,这是一场反对共产帝国主义的战争”。“如果我们在亚洲败于共产主义,则欧洲的命运将岌岌可危。……我们现在必须行动起来,否则我们将灭亡。”美国记者约翰·托兰在其《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中,就此写道:“为了阻止共产主义,哈里·杜鲁门总统不宣而战,迅捷地采取了人们所称的警察行动,加入了这场冲突,劝说不大情愿的联合国批准他的行动,并使15个国家参加了美国同北朝鲜和中国的战争。”

中国人都记得,正是这个杜鲁门,在当年6月27日,声称“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而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因此,我已经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而且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连麦克阿瑟都认为,这是不正确的,是有背开罗协定的)。同年7月底,麦克阿瑟又专门跑到台湾,“在讨论到的问题中有一个问题是国民党中国迅速而慷慨地提出要派遣军队去参加朝鲜的联合国部队。……见到了上次战争中我的老战友,蒋介石委员长,我感到非常高兴。他那抵制共产党统治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引起我由衷的钦佩。”

由上可见,朝鲜战争的性质,在美国人是毫不含糊的。朝鲜战争与中国的关系,在他们也是一清二楚的。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陆后,麦克阿瑟率领的侵朝美军曾经一度得逞、十分张狂,无视中国政府再三严正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大举进犯朝鲜北方,并迅速向朝中边境推进,还扬言“从历史上说来,鸭绿江并不是把两国截然分开的一道障碍。”

在这个严峻的历史关头,在领导下,中共中央毅然作出战略决策,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1950年10月8日,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揭开了入朝第一次战役的序幕,是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纪念日。

事情正如1950年11月4日中国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所说:“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相关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关系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这就是白纸黑字记载下来的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由来的历史真相。

(二)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惊天动地顶天立地的伟业。

人们爱说:“财大气粗”。迄今为止,美帝国主义是世上最为“财大气粗”者。人们又爱说“实力决定一切”。迄今为止,美帝国主义是世上实力最为强大者。50年代初,美帝国主义在这两方面更是无可匹敌。不仅如此,朝鲜战争爆发后,他一手操纵联合国,打起了“联合国军”的旗号,更是气势汹汹、不可一世。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不过一年,战乱刚刚平息,台湾、西藏等地还待解放,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国力极度贫弱,渴求和平安定,亟待复兴建设。面对美帝国主义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面对这样一种突如其来的武装进犯,敢不敢抗衡?能不能抗衡?这显然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不说别的,即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内也不无疑虑,林彪称病怯阵就是一例。

在这种情况下,领导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决策,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胆略!中国人民及其子弟兵,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义无反顾、不惜牺牲,坚决响应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与朝鲜人民和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共同抗击世界上最强大凶恶的帝国主义势力,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英雄气概!

拿中国老百姓来说,在50年代初那样艰苦的年代,广大劳动人民刚刚翻身解放,远远没有摆脱贫困状态,但全国上下、男女老少,硬是节衣缩食、慷慨解囊,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捐款所得可以购买3170架战斗机。人们只要想一想这一件事情,就可知中国人民有着何等样的博大崇高的胸怀。依靠着这样的人民,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敌人?

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正是可以由之“看海洋”的“一滴水”。他所记述的志愿军战士在松骨峰的壮烈战斗场景,人们能够轻易忘记吗?他所记述的志愿军战士的崇高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以及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人们能不肃然起敬吗?所以,毫不奇怪,这篇报道一经发表,就全国传诵,历久弥新。“最可爱的人”,自然地成了志愿军战士的代称。《谁是最可爱的人》,也当之无愧地编入了中学语文教科书,年复一年地教育、熏陶着无数青少年学子。

请人们记住这样一点吧!那就是,当朝鲜战争的炮火燃烧到中国边境,中央做出抗美援朝决策,应朝鲜政府的要求向朝鲜派遣志愿军部队时,不少急促组建的志愿军部队还来不及换上冬装、来不及补充给养,就急如星火、星夜就路,奔赴前线的啊!所以,初期入朝参战的志愿军部队,冻死冻伤在战场的远过于战死战伤的啊!前不久,我就读得20军史话《百旅之杰》中这样一段记述:1950年12月9日,在黄草岭之战中,我20军180团二连指战员,在守卫1081高地时,全部壮烈牺牲。用日本人编纂的美军在朝作战史的话来说:“这个阵地的中国第60师,忠实地执行了它的任务,顽强战斗到底,无一人生存。”原来,“在第二天打扫战场时,才发现这个连全部冻死在阵地上。他们都俯卧在冰雪堆起的工事旁,一个个手握着枪支,许多战士的手冻结在步枪的枪栓上都无法分开。几个昼夜,摄氏零下40多度的严寒,没有一点热食进口。这样,众多的血肉之躯与冰雪一起形成了冰雕的英雄群像。”我们志愿军的年轻战士们,就是这样地支援朝鲜人民,这样地抗击帝国主义侵略、保卫自己新生的共和国和父老乡亲的啊!“为有牺牲多壮志”。中国人民志愿军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永载青史、万古流芳。

《杜鲁门回忆录》中说道,当侵朝美军遭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次战役迎头痛击后,1950年11月30日,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了一个声明。其一开头就称:“朝鲜最近形势的发展使世界面临一次严重的危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已经自满洲派遣他们的部队到朝鲜,对在北朝鲜的联合国部队进行一次强烈的、组织得很好的进攻。虽然经过长期的、认真的努力,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相信联合国或美国绝没有侵略中国的企图,他们还是这样做了。由于美国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历史友谊,一想到中国人竟被迫和我们在联合国指挥下的部队作战,不免使我们不寒而栗。”这个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美国“白皮书”式的声明,要多荒.唐就有多荒.唐。但是,其“不寒而栗”之说,却是并不虚假。正是中国人民奋起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协同朝鲜人民军,先后组织了五次战役,即杜鲁门所说“强烈的、组织得很好的进攻”,把美国侵略军及其仆从军队赶回到了“三八线”以南,粉碎了他们侵吞朝鲜、进犯中国的美梦,才使他们惶惶不可终日,不得不坐下来进行停战谈判的啊。

这场谈判历时两年,时谈时停、时谈时打、又谈又打,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美帝国主义者被迫签订了停战协定,朝鲜战争总算结束。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当时,美国共和党头子塔夫脱却直截了当地认为这是“美国从未遇到的最完全的失败”,“我们找不出比朝鲜战争更悲惨的例子了”。时任美国国防部部长的马歇尔叹道:“神话已经破灭了。美国原来不是像人家所想的那样一个强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首任司令员彭德怀,1953年9月12日在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有关报告中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在同一会议上,讲话中指出:“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取得了这一条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

在当代世界历史上,指出的这条经验的意义实在是无可估量的。1960年10月2日,伊拉克《文明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章中说:“中国在各个方面表现了它的伟大,其中最伟大的一点是它戳穿了‘纸老虎’的本质并促使‘纸老虎’失败。”这“最伟大的一点”正是从抗美援朝战争发端的。

50年过去。

回过头看益加清楚。

试想:如果当年中国人轻信“美国绝没有侵略中国的意图”,与之大谈什么“历史友谊”;如果中国人害怕美国这只庞大的纸老虎,不敢奋起抗击;又如果中国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败了,今天将是一个什么局面。

历史明明白白地记下了:正是因为中国人民顶天立地和世界上最强大凶恶的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场上进行了惊天动地、艰苦卓绝的直接较量(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已经有过间接较量),并且赢得了胜利,胜利之后又继续与之毫无间断的各式各样的反复较量,才有1958年开始的长达12年的中美大使级会谈,才有1971年10月的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才有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中国之行(朝鲜人民领袖金日成当时说:尼克松是打着白旗去北京的。)……。我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所以今天能巍然屹立于世,中国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望,都是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下的基础,恐怕一点也不为过吧?

1993年1月,美国《外交》季刊发表了施莱辛格的文章,题为《探索冷战后的对外政策》。这位当过美国国防部长、能源部长、中央情报局局长者写道:“中国是一个独立思考、在意识形态方面多疑的国家,其人口是美国的5倍。仅这一事实,要胁迫它就很困难。而且,中国人从来没有向美国的压力屈服过,这是引人注目的。”“可以肯定地说,美国可以使中国经济遭到重大的破坏,但是,仍然令人怀疑的是,我们能否迫使它改变其在国内的做法,虽然中国没有直接打击美国的有效方法,但我们可以肯定,我们会在其他方面付出代价。……此外,中国有能力挫败美国各种各样的外交政策目标。一个在安理会拥有表决权、而且我们依靠它在其它诸如核不扩散、控制武器和技术交流……等方面进行合作的国家,是惹不起的。”

较之当年杜鲁门、麦克阿瑟之流,施莱辛格的这番见解,显然知趣、清醒得多了,也现实、明智得多了。这也算得是美国人从朝鲜战争以来的一种历史经验的总结吧?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这种见解,正是尼克松以来美国政要共具的。尽管他们丝毫也没有改变帝国主义者的本性、放弃“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中国人不会忘记,台湾乃至西藏等至今还是一个“问题”,其源盖出于此)。

1953年9月12日讲话中就说过:“美帝国主义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这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以来屡试不爽的客观真理啊!

上述种.种,不就是铁证如山、有目共睹、胜于一切雄辩的历史真相吗?

但是,近些年来,中国国内有些人竟然撰文歪曲历史真相,诋毁抗美援朝战争,他们究竟是想干什么呢?

据报道,由美国国会授权,从今年6月25日起,美国国防部将在全美各地举行为期3年的纪念朝鲜战争50周年的活动,要全国感谢和牢记“老战士”50年前在朝战中“为全国服役和牺牲”,使“全美公众清楚地了解和认识韩战的教训、历史和传奇故事传说,以及美国为保卫世界和平和自由所作出的军事贡献”,云云。

我们呢?我们中国呢?我们中国人呢?

[附记]

承主编厚爱,此文曾于2000年10月10日作为校报增页印就,但因有关禁令未能发送。

禁令当然有作用,却难禁党心、军心和民心。

同年10月19日至21日,原20军电训队战友,在当年小队长李福桂同志合家倾力操办下,于南京相聚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大家到雨花台拜谒了革命先烈,畅抒了当年(都不满20岁)的战斗豪情和如今的不胜感慨。

2010年11月28日,在有关方面支持下,原《解放军报》驻通信兵特约记者王雄同志,在嘉兴经办了“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战友联谊”。86岁的周文江同志,庄重地以一身满挂奖勋章的戎装与会。这位全国一级战斗英雄、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的讲话语重心长,感人至深。

这两次聚会,我都带去了此文,获得了战友们的共鸣。

15年过去。5年过去。原先与会的几个战友,当年的小队长李福桂同志、老英雄周文江同志,竟已相继去世。但是,正像时为南京中共党史学会抗美援朝研究分会副会长李福桂参与副主编的、南京部分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纪念文集的书名所示,他们投入的那个“血与火的岁月”永载青史、万古流芳。又如2010年与会时获赠的、由魏巍同志题写书名的《最可爱的人新传(一)

在抗美援朝战争65年之际,笔者重发此文,正是着眼于此。

更重要的是,“我们呢?我们中国呢?我们中国人呢?

事情正如彭光谦将军所说: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抗日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一条理由是当年战胜日本鬼子以后,我们对日本的处理半途而废,美国包庇它,没有对它的战犯进行彻底审问,没有把它彻底赶出去,以至于埋下祸根。军国主义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还在。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在安倍的操纵下,今天日本在军国主义道路上依然想重蹈历史。”“今天日本政坛和当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前夕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今天的日本一系列动作都是在为战争做准备。”

“跟日本讲道理没用,没有力量的正义是苍白的正义,没有正义的力量是邪恶的力量,我们既要有正义、又要有实力。在精神上,我们一定要发扬老一辈抗战精神,铁血丹心的抗战精神,铲除汉奸。”(9月30日《参考消息》)

70年之后看抗美援朝战争,不也是这样吗?

说来话长。这里只能长话短说。

今年7月25日,在朝鲜第四次老兵大会上,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演讲中,专门“向致力于实现朝鲜人民的自由独立与东方和平、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流血牺牲、帮助朝鲜进行正义革命战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兵表达崇高敬意。”7月27日,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日,他又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墓献了花圈。7月28日,媒体记者受邀前往朝鲜驻华大使馆采访。使馆内墙显著位置悬挂着1958年以及周总理与朝鲜金日成首相的欢宴合影。此中情意,不言自明。

但是,中共中央党校那个“朝鲜问题专家”,却又一本其多年来的作为那样,对此说三道四,很不像话(见7月29日《东方早报》)。

今年9月11日,此人又以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身份,在《东方早报》发表整版文章,题为《朝鲜半岛“8月危机”及其启示》,一本正经,像煞有介事。其最后的“启示”竟然是:“朝鲜核问题具有使相关事务价值翻转的功效,美国示拳具有双重意义。朝鲜核问题能使国际关系中一般认为积极的东西变为消极,使消极的东西具有积极的意义。如,增进友谊、提供援助、开展经济合作等等,一般认为这是好事,但是施之于坚持核武计划的朝鲜,就变成为其制造核武提供助力,是坏事。相反,制裁、禁运、施压这些通常被认为消极行为,施之于朝鲜,却有助于阻止其核计划,变成具有正面意义的行为。与此相关联,美韩加强军事合作,针对‘核朝鲜’进行军事演习,便具有了双重意义。从表层看,美韩军演示肌肉,无疑会刺激朝鲜,使半岛局势紧张,但也仅仅是紧张而已。因为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头号军事大国,其出击能力及关键时刻的决断能力,会使一些国家望而生畏,从而收敛自己的言行。朝鲜虽然自认为已是‘世界顶级军事强国’,但对朝美军事力量对比还是有清醒认识的。这次危机事实上已证明这一点。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在半岛的军事存在,美韩恫吓性军事演习,对防止鲁莽行为导致的军事冲突和战争,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作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如此颠倒敌友、混淆黑白、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公然站在美帝国主义一边,这该是什么行径呢?这等“战略研究”,又究竟对谁有利,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10月10日,为纪念朝鲜劳动党成立70周年,朝鲜举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阅兵式。美国《洛杉矶时报》说:“朝鲜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国家,不过他会在周六尽全力让世界——特别是美国——相信,它是不容轻视的。”(10月11日《参考消息》)在阅兵式上,金正恩强调,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朝鲜将会建设成为世界级军事强国。朝鲜有信心应对美帝国主义挑起的任何战争,保卫国家和人民。

通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见到这个阅兵式的宏伟场面,见到这个像“铜豌豆”一样的兄弟邻邦,显示出如此豪迈的民族精神、无谓的英雄气概、坚强的战斗意志、严正的备战阵势,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无不会由衷敬佩和赞叹。

但是,翻遍10月11日的《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和《光明日报》,竟不见对这个阅兵的只字报道,岂不是咄咄怪事?

更有甚者,如10月11日《环球时报》社评标题所说,“嘲弄朝鲜不是某些国人自尊的表现”。这篇社评本身,又是什么样的“国人自尊的表现”呢?

当然,多年来见惯了上述那个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的那一套,所有这些都不足为奇了。

奇的是,10月12日《新闻晨报》《铭记抗美援朝功绩》的报道中引述道:“英国牛津大学大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也说过:‘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一九五零年十一月在朝鲜战场上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在这位英国学者如此提醒面前,那个中共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教授之流,还有何地可容?

在这位英国学者如此提醒面前,“我们呢?我们中国呢?我们中国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我看了09年的一部纪录片海豚湾》,看完之后我整晚都睡不着。影片说的是在日本的一个叫太地的渔村,每年捕杀成千上万的海豚。在海豚捕杀季节,渔民把海豚赶到浅水边,然后由海豚训练员挑选年轻的会发出好听叫声的母海豚,以15万美元一只的价格卖到全世界海洋馆。挑完之后,剩下的所有的海豚全部被赶到一个海湾里屠杀掉。

之前在我的心里,海豚是一种聪明而善良的动物,看过这部电影后,我知道它们是有自我意识的,就是说它们照镜子看到自己会觉得惊讶,它们知道什么是自己,它们知道什么是同胞。而在那个海湾,每天都有无数孩子看见双亲被屠杀,也有无数父母看见孩子死去。如果把这样的感受放在我们自己身上,怎能不让人恐惧呢?

海豚是有爱情的动物,它们会爱上不同种类的海豚,甚至会爱上训练师爱上游泳者。这些和人类近似的情感,让它们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能和我们人类一样感受到巨大的痛苦。

插个话,我曾看见过一只狗眼睁睁的看着另一只狗被杀,那只看着的狗竟然有眼泪,那画面让年幼的我震惊了,并且我终生不吃狗肉。

我们是人类,我们其实是主宰了其他生物的生杀大权。但是宽容,仁厚,善良,不应该是人类要具备的品德么?而为什么要用大自然给我们的智慧来操控和毁灭大自然呢?易经说到,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是个圆,我们应该要遵循这个宇宙的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则却一再被破坏,包括前两天看的《阿凡达》,在我看来,潘多拉星球直接映射了人类目前居住的地球上的一切大自然,包括天气,动物,植物,但是人类只想要去征服。

我之前从未看过海豚表演,在这部电影之后我想我也不会去看了。那些在海豚馆表演的海豚,什么时候都是微笑着的,以前的我总觉得它们一边表演一边玩耍很开心的样子,但是电影告诉我海豚的微笑是一个骗局——海豚其实对声音极其敏感,每天在吵闹的音乐和掌声中它们压力很大,长期胃溃疡。而我们能在超级市场买到的所谓鲸鱼肉,绝大部分都是海豚肉。

我会说服我身边的朋友,告诉他们不要购买鲸鱼类肉制品,不要去海洋馆看海豚。带孩子去看海豚,本来是一个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好的机会,但是我在电影里看到,那些一边吃着海豚肉一边看海豚表演的孩子,我心里一阵寒意。

我不觉得这是一种好的教育。如果我以后有孩子,我会告诉给他看海豚的纪录片,我会告诉他海豚就应该是生活在海里的。它们是一种美丽,聪慧并且自由的动物。

我能做的其实很少很少,对于那些海豚,我能尽的只是微薄之力,但是我还是想尽我所能来宣传这个电影。让更多的人知道。

我只希望,我们能进化成更好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央视纪录片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让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让干部明白作风建设没有“红灯停”,永远在路上。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通过叙述典型违纪案例,采访专家学者、纪检干部等方式,讲述了多位因违反党纪国法而受到严惩的官员从人民公仆到阶下囚的整个工作作风腐化和心里蜕变过程。案例以鲜活的事例直指官员腐变根源,直达腐变“病根”,对我镇党员干部产生了强烈的警示作用和良好的教育意义。

集中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后,党员干部受到了强烈震撼和深刻教育,经发办主任周华表示: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拒腐防腐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和增强自身廉洁自律意识,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在一起抗疫电视剧观后感影评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丁丑起愁波,天地增倦客。一朝流离身如飘絮家国破。”这首写沈从文先生的歌词,放在庚子鼠年再贴切不过了。大年初一我们听到的不是鞭炮声过年好,而是一位年轻的武汉姑娘追着母亲的殡仪车撕心裂肺的喊:我没有妈妈了……一场“战疫”就此拉开。

国家积极响应物资供应,到科学院士、白衣天使“逆行”,再到群众配合“不出门,不给社会添乱”,全国上下都表现出团结一心,保国卫民的本色作风。此时,我更加坚信,华夏同心,共担风雨。

国家保证是基石。武汉“沦陷”,国家下令征集医疗用品,常用酒精、口罩向各地医院送去,军医半夜空降武汉进行人力设备支援救济……国家层面为我们布好了大局,一句来自中央的“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和大量资源实物供应便为这场与病魔的较量打下坚实基础。国家给力,我们有底气,“疫战”定成功。

科研院士是冲锋。接受采访时,众人皆可见钟老包含激情热泪的亮眸中闪烁的坚定;众人皆可闻,那一句“武汉一定可以,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从钟老心中发出的嘹亮之声,这是中国科学院士的决心。李兰娟院士潜默无闻,拖着七十多岁的身子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不是开会就是研究药物,当她对着镜头莞尔一笑说到:“没事,我不困”时,我们知道这是中国医者的仁心。张定宇以自己的患癌之躯与时间赛跑依然坚守前线相信奇迹,数万名白衣天使携着汗水拖着疲惫依然面对患者坚信其终会康健,这是中国白衣逆行者的信心。决心、仁心、信心是中国“逆行者”的代言。一些医护工作人员为了工作方便而剪去一头的青丝,因长时间工作而给脸上留下的深深的压痕,我们的前线有这些有名、无名的战士为我们挡着灾害,战士冲锋守卫,我们安心,“疫战”定胜利。

人民群众是主力。曾经我看到一篇文章说“为什么澳洲山火不会发生在中国”,因为在澳洲,山火只是消防员的事,而在中国,山火的事,消防员上了,共产党员上了,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也会跟着上。这段日子又何尝不是这样,专家们在努力攻破病毒的同时,政府在全面指导的同时,人民群众也在跟着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同渡难关。为了维持百姓正常生活而不分昼夜地奔波的外卖小哥和快递员,年过半百的叔叔阿姨自愿加入社区防控工作……“不出门便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不造谣,不传谣,给社会安定。”“勤洗手多通风,只要我健康,抗疫便会赢。”“钟老说让动,我们才能动。”群众的回应带来社会的安定,只要大众好,中国便会好。从一个家庭,到一个社区,到一个城市,到一个国家。这是我脚下的中国,这是我们的中国,这是五千年的中国。华夏同心,“疫战”定凯旋。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现在所赠予的距离和时间,都是为了将来更好的遇见。国家打下成功的基石,医者冲出了新的希翼,人民给予着强大动力,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华夏同心,共担风雨,中国定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盗梦空间影评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盗梦空间影评

提及近年看过的经典科幻片,相信很多人都会说出盗梦空间,的确,盗梦空间不论是剧情、思想还是拍摄手法都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非专业人士,我对各种镜头手法和其中理论无法做出专业评价,谨从剧情上对影片进行浅析,向这一经典的致敬。

影片中的前半部分以一种说教式展开剧情,通过剧情人物之口让我们了解整个盗梦的原理,但影片却不因此显得呆板枯燥,反而让观影者更为信服,并依照剧情设定的背景不断去思考,尤其是在阿丽学习构建梦境的时候,里面的环境设计更是让人震撼,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另外,盗梦空间的故事穿梭于梦境和现实,环环相扣的情节让影片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每一个谜底的揭开往往伴随着下一个谜底的出现,一层又一层梦境的嵌套,彼此之间的联系,以及最后陀螺的测试都让整个故事情节充满张力,引人遐想。

同时,影片在思想上也有较强的思考深度,它表面是在讲解一群人在梦中奋斗,实际上则是每一个人和自己意念斗争

的故事,是在论述意志的重要性,更是在探寻人存在的依据。

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探寻真相的过程永远是痛苦的,如果对此一无所知,我们还可以混沌度日,就像斋藤尽管渴望回到现实,但当他在时间的流逝中忘记曾经时,就在潜意识边缘迷失了自我。然而,当我们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生活的世界完全是别人虚构出来的,你所为之珍惜、奋斗的一切不过是别人眼中的故事,那必然会奋起反抗,就像楚门一样,这也是斋藤选择相信柯布,最后能够被救回的关键之一。它充分的证明了人是群居生物,是不能独立生存的社会人。不论在虚幻的世界中拥有多大的权力和幸福,它都不会被我们自己认可,因为没有其他真实的人作为见证。

当然,是否选择沉迷于虚幻其实也是个人意志的体现。斋藤只有经过柯布的提醒才能区分梦境和现实,而柯布不论是在最初为梅尔植入怀疑梦境的意念,还是最后摆脱头脑中亡妻幻影的迷惑,都是依靠自己对回到现实的执着,这二者的区别也是个人意念强弱鲜明的对比。

同时,影片中柯布一行人遭到费舍尔潜意识保卫队的猛烈攻击也体现了个人

的意志的独立性,不容外人侵犯。而梅尔的死亡和费舍尔的变化则体现了意志对人的重要性,换而言之,意志是我们所有外在行为的原动力,是我们作为一个人存在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这就是我对盗梦空间的感触。作为非专业人士,电影是否精彩往往取决与我从中得到的收获。而盗梦空间这部影片之于我的意义在于,让我了解人要忠于自己内心深处的选择,并为自己的意志坚持奋斗。

[关于盗墓笔记的观后感三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少年的你》观后感及影评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的主题是校园霸凌,比较沉重,很能引起人的思考,观后每个人都要想想自己的以前或者未来。但沉重背后也有温柔的一面,男女主之间的守护,这份感情的纯粹多次当观众泪目。

一个因为意外,看到一些实情,因为不想颠倒黑白被欺负。一个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阴暗里,心里却一直坚信有份美好。他俩相遇,一个保护美好,一个保护那个保护美好的人。但实则都在保护这个世界丑恶下面唯一的美好。

全篇看似念念是那个最需要保护的人,让人感觉心疼。但我想说,那个叫小北的孩子,他更需要爱,他更需要人保护,他也只不过是看似坚强。他俩在家那段,痛苦又带着美好。小北躺在床上侧身留下的眼泪,有说不出的痛苦和坚毅,那是一个看似坏小伙却比那些懂事的好孩子都要好的孩子,不忍为他留下揪心,疼爱的眼泪。

最后顶下罪名,也只为保护那个保护美好的女孩,让她幸福。可是他从头到尾都一直善良,守护这个世界他想要的美好,却没有给他这样的保护。倔强得让人心疼,此时已泣不成声。如果可以,我选择保护那个叫小北的男孩,告诉他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美好,你坚守的那份美好也有很多人去保护。

人物都很立体真实,每个人都有他善的一面坏的一面,坏人也有善的一面,而且也有作恶原因。校园欺凌,孩童青春时期的经历影响着每一个少年。这个世界是不堪的,有欺凌有辱骂,但这个世界更可以是美好的相信的,可以有少年的我们守护彼此,有温暖的家庭爱护着,有大爱的社会包容着。

这个世界可以是大爱,是包容,是给予,是相信,是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

全文共 1164 字

+ 加入清单

1、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 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2、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 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蒋介石的背 影,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蒋介石政权日薄西山的局面富于象征性地体现出来。

3、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 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 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4、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 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 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情深深雨濛濛》时,有一位同学冷静地指出编导将荧屏中的军阀(如萍、依萍的父亲)形象拔高了——他遇见美丽的女子就抢来作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们像自己的初恋情人。

5、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 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 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 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纪录片长征观后感

全文共 1362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纪录片观后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

《长征》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长征胜利会师时候为缅怀长征抒写的诗歌。它讲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饥饿、病魔,每时每刻都在吞没我们英勇的红军战士,因而在长征之路上每天都会有流血牺牲。但面对长征路上重重磨难,我们的英雄们以不怕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去克服困难,最终走完了令世界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途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是他们用热血创造了一个个世界奇迹。红军在长征途中四渡赤水、飞夺泸定、爬雪山、过草地,他们不仅要受到国民x军队的围追堵截,而且还要受到病魔、饥饿的艰苦折磨。但是面对困难,勇敢的红军战士没有畏惧,一个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这精神已经不仅仅是言语所能概括的了。这是一种信念,是对中国革命抱着必胜的信念,他们无所畏惧,他们甘愿献出生命,为了革命事业奋斗一生。

在长征中,未满年龄的瑞伢子被破格吸收入党。当党组织问及他用什么保证他的入党信念的时候,他回答只有一句话:用我的生命和灵魂。这简短坚定的回答不仅是瑞伢子当时的真实内心,也是当时每个红军战士,每个共产党员的心理写照。为了解放中国,为了解放所有的穷苦百姓,为了中国人民不再受剥削、受压迫、受欺凌,他们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中国革命事业做斗争。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两年,经历无数艰苦磨难,但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使红军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事业保留下了宝贵火种。当毛主席问到瑞伢子是怎么走长征的时候,瑞伢子只回答道“跟着走”很简单的三个字,但却体现了他对中国共产党的无比信任。虽然长征已经过去了多年,当年参加过长征的英雄们也大多离开了我们,但是长征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这一代心中。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凝聚,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它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集中体现。而在我而言,长征是我们英雄们的拼搏之旅,他们用生命热血给我们换回来了今天的幸福。但也许由于我们的英雄离我们这一代已经很远,因而我们这一《长征》纪录片观后感体会,《长征》纪录片心得体会

代新青年已早已遗忘了我们的长征精神,遗忘了我们的革命先辈当年的艰难历程。我认为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不应该遗忘我们的英雄,遗忘我们的历史,遗忘我们的长征精神。相反,我们要发扬我们先辈留给我们的长征精神,让我们的英雄魂永存于世,让世人铭记那段我们英雄们特殊的人生历程。

通过观看长征纪录片,让我回想起小学时候所学的《七根火柴》,无名老党员用生命守护着那珍贵的七根火柴,为了能给部队带来火种,给长征带来希望,他放弃了自己生的希望,这也许这就是一名党员坚定的信仰。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我更应学习培养这种信仰,因而我今后要学习长征英雄们不怕艰难困苦,坚韧不拔的精神;把长征精神发扬到自己的学习工作中;保持党员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踏实工作,希望今后能为人民、为党、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型纪录片《生门》观后感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生门》在剧本故事方面,将秒杀上述三部影片,作为纪实电影的《生门》的每一个故事细节,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优秀的编剧无法编出来的。现实比电影精彩一百倍,这句话可以用在这部影片身上。

什么叫“生门”?一个生命诞生的全部环节,家属的纠结感,从产科医生到产科护士奔跑的脚步,从产妇的父兄亲属到每一张真切的人民币,也包括每一台抢救手术的关键时刻以及分娩室内外的人情冷暖。《生门》用了三年时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取得了四十位产妇及其家人的授权,采用镜头直击的手法,最后选择编辑了其中四位早产产妇在医院里里外外的故事。没有明星,没有既成剧本,没有大投资,全是对于一个生命从哪里来和怎样来的关注,也即一个小生命在未出生前和其周遭环境的关系,包括了其家庭,辗转经过的医院,在生产过程经历的种种困难与惊险,还在娘胎里时外面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医院的治病机制。

作为一个年看片超过100部的电影专业记者,作为一个在产房外焦灼过的父亲,我上一次为一部电影流泪还是六年前。那是在唐山市体育中心潮湿的草地上,我一边看着《唐山大地震》电影,一边把电脑放在腿上泪流满面地书写。看《唐山大地震》之流泪,是为了生命的逝去和艰难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百花深处影评作文550字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影片写的是一位冯先生请搬家公司去搬家,等工作人员到了那才知道雇主冯先生是个疯子。片尾的铃声耐人寻味,由此深思,这位冯先生的家被拆了,只剩下荒凉的废墟,在一片野草丛中。

如今的胡同越来越少了,老北京无论是人情还是风俗都大有改变,是的,中国在进步,城市在大力发展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不要胡同,却要那流水线似的高楼,人与人之间原本的浓情被冰冷的高墙隔断,只剩下灰蒙蒙的天。现代人即使住在一栋楼里都很少打交道,三言两语下显现出世态炎凉。

影片中搬家团队的“头”是有善心的,可一开始的欲擒故纵显得荒诞而滑稽,后来转念想到疯子先生是因心系故土而产生的感念,便不再嘲笑他。而这位冯先生悉知故土的每一寸细节,物件的摆放位置和拐角处的一草一木,不忍细思他对故土的这一份念想。

曾有过细腻而繁杂的怀恋,为何而疯?也许是因为政府的强拆,又或许他刚出狱或者是从医院奔逃出来的。不曾想那鸟语花香、喜气融融的净土已消失殆尽。心中的百花就是故土,却被蛮横的人们肆意强拆践踏,这是有血有肉的“百花深处”的记忆,是有血有肉的故事。

都说热爱的事物到最后终成一份记忆而已,冯先生疯了,这是内心深处何等痛苦的记忆啊,历史的痕迹中隐隐约约看见冯先生落寞的背影,渐行渐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看的《高三》纪录片,今天才开始起笔想要写感受。甚至一个晚上,我都认为我没有想好。

“没有高考,你拿什么拼过富二代。”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尤其在上海,物质需求远远超过精神需求。高考,为了改变命运。说明白点,我们为了挣更多钱而学习。但是,不管目的是什么,高考这么重大的人生历程我们总要经历,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度过这段时间的方式。

现实是残酷的,所以有竞争,而产生竞争的原因,是推动成功。武平一中的林佳燕,她家的家境算是一般,跟我相比,我们算是差不多的。在整个的视频当中,她应该算是女主角了,出现的次数多,内心的独白也都是她的。最后字幕出来的时候,她是第一个,所以我记得最清楚。林佳燕,中央民族大学。视频中,她一次次的责问自己,为什么考的没别人好,想的是如何超越。现实中,我在父母一次次的责问中,却是无力辩白着还有多少人考的没我好。林佳燕的父母也出现过,而他们的表示是,她的梦想,无论是什么,他们都会支持,即使是卖掉赖以生存的房子。相信我的父母也会不惜一切代价的,一定要上本科。在不停的比较之中,发现在高三竞争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家长。他们的关心与付出,虽然不一定有回报,但让他们自己问心无愧。所以,高考之后离婚率飙升的玩笑话也那么真实。

很有意思的一个片段是,在高考前夕,一个叫张兴旺的男孩子,坐了车去厦门。王锦春老师,紧随其后,把他找回来,问他,高考之前谈什么复读?!考试结束了,成绩不理想,那时候才要想复读。你连这两天都熬不下去了,还想复读一年?这两天你该做的能做的应该是奋力一搏而不是退缩。当张兴旺以崭新的面貌回来的时候,我没有认出他。说是去拜佛了,我妈在一旁看了说,是迷信嘛。我报以一笑,没有什么不好的,有方法让自己振作,什么都该尝试。而张兴旺最终也没有辜负他的老师,考上了仰恩大学。

钟生明和陈斌的失败,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但在我看来,钟生明起码有自己的想法,他选择以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没有错,但陈斌确实让我思考了一阵,特别是他与老师之间的对答。“高考两个月都不到了,你们打算怎么办?”“接下来我们的首要任务,尽量的不上网吧,不上网,尽量不旷课,在上课期间都在教室上课。”“尽量?读书的机会是非常少的,意思说还会去?”这样的措辞很像我,一般会给自己留有余地,因为怕自己做不到,是胆小怕事犹豫不决的人在口头上和心理上对自己的放纵。但是,高三了,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这样的余地,不该有。我也对自己说,说过的,就必须该做到。连最基本的自控力都缺失的人,谈不上考大学。

这样三类学生们高考最后的结果是故事性的,很平铺直叙,没有什么惊人的跳转。因为人生大多就是这样,有付出有回报,前人的总结总是如此精辟高深。而像我一样的高三学子,在这样三百多个日子里,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吃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纪录片旗帜观后感怎么写

全文共 1639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我特别关注了央视的大型纪录片旗帜》,看了之后非常的振奋人心。正如宣传里说的那样,史诗品格,国际视野!这绝对是一部精品力作,是一部鸿篇巨制,10集跨越90年,平均每集50分钟要跨越9年,尤其是前面几集,每一集都是几十年的跨度,这么短的时间要包含如此庞大丰富的内容,其难度可想而知。记忆被一次次被拉回了那些艰苦奋斗的火红年代,让人无法不感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在《旗帜》第四集《艰辛探索》中,讲述了从1956年,进入新中国了第七个年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始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其中,1956年4月25日和5月2日,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作关于如何将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深入人心。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指标均大幅度超额完成。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一起与群众并肩参加义务劳动,更是成为许多人永生难忘的记忆。到了1971年春,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著名的“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由此开始了。

4月10日至17日,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中美隔绝了22年的大门就这样打开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功勋,将永远记载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

1976年10月6日,**、叶剑英、李先念等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社会主义事业。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旗帜》第五集《历史转折》中,讲述了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和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这两次会议对中国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到访美国,这一天正好是中国的大年初一。这也是新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当年4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他在发言中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紧靠港澳,华侨众多的特点,给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汕头建立出口加工区。这一设想得到了邓小平的大力支持。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就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1982年2月,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这一年,有3万多名老干部办理了离职休养手续。告别过去、开辟未来的一个关键,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既要纠正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又要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问题。1979年11月起,中央决定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总结新中国的历史。11次召集起草小组负责人谈话,对决议的起草和修改提出重要指示。他最强调的是确立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在过去的90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我们从当家作主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跨越了新的世纪,现在我们正昂首阔步走在小康的道路上。弯路、挫折都在所难免,祖国能够越来越富强,社会越来越和谐,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定不移,科学发展,?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一步步从胜利走向胜利,将一个个光荣与梦想揽入胸怀。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文化会更加繁荣,社会会更加和谐,最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在我们手中实现!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纪录片《同心战疫》第一集观后感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在2020年的春节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了,不宣而战。“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跳跃到了我们眼前,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成千上万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纷纷请战,勇敢“逆行”于第一线,他们没有被吓倒,凭着大无畏的气概,守护着每一位病人。

当我们时时刻刻提心吊胆,非常害怕,不敢出门的时候,我家的门铃突然响起,原来是社区的叔叔阿姨们,他们戴着口罩、冒着风雨、顶着严寒,挨家挨户地宣传“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我看着叔叔阿姨们浑身湿漉漉的,满脸疲惫,我连忙拿来干毛巾和热水递给他们,他们摆摆手说道:“不用了,谢谢小朋友,我们自己带了。"接着,他们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预防措施之后,又往下一户赶去。

在这全家团圆的春节里,在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没有退却,没有犹豫,默默地投身于工作中。爸爸对我说:“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总是陪伴在我们每一位居民身边,他们就是社区工作者。我们严格按照宣传单执行,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万紫千红的春天已经不远了,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全文共 2770 字

+ 加入清单

《礼记》讲到:“政者,正也”,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是数千年来无数文人士大夫的价值追求,也是为为官从政戮力奋斗的目标。在这其中,清正、廉洁、勤政一直是中国的价值主流,从古至今,以戏曲、小说、绘画,甚至在建筑、对联中,我们都可以体会历史深处的浩然正气,感受文化中的清廉、正义、操守。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具有极强的历史传承影响力。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扬善惩恶、尚廉治贪、扶正祛邪,始终是社会的追求和百姓的企盼。

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

明太祖年间,常熟县农民陈寿六得罪了县吏顾英,顾英便让手下抢走陈家一年口粮。顾英平常横行乡里,忍无可忍的陈寿六便带领自己的弟弟和外甥,冲进县衙将顾英绑住,扭送至京城交皇帝朱元璋,沿途手里持着明法律《大诰》,以防其他官吏阻挡。朱元璋立即将顾英打入大牢,还奖赏陈寿六等人钱物,并免除他们杂役,便警告地方官吏,不准对陈寿六等人打击报复,否则一律处死株连九族。

这不是精彩的古代电视剧,而是《鉴史问廉》第六集的场面。《鉴史问廉》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屡屡出重拳,中纪委势如利剑,杀入腐败重灾区,斩获颇丰,人民群众拍手称快时,可有人却冒出“反腐过头”论。反腐真的过头了吗?

那我们看看《鉴史问廉》中介绍的明《大诰》。明《大诰》花费三年时间汇编而成,侧重于惩治贪官污吏,百分之八十都是用来约束和治理官员的。皇帝朱元璋当时接住的是元朝的乱摊子,他的“重典治贪”取到实效,让明初吏治清廉良好局面持续一百多年。而另一个历史故事,也发人深省:晚清深得皇帝器重的宰相柏葰,在科举考试中,作为主考官的他因16两银子舞弊,从而被处死。

来自民间的监督,重惩腐败,这些都说明了反腐必须严惩,人民监督必不可少。纵观历史,腐败是所有朝代的不治之症。而现在要治疗这个顽症,必须有零容忍的态度、猛药去疴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严厉惩处的尺度,时时保持高压态势,发现多少惩处多少,把反腐利剑举起来,形成强大震慑,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这是看完《鉴史问廉》的最大感悟。

另外,《鉴史问廉》在画面、音乐、配音上,都做到至善至美,让人从视觉和听觉上,得到至善至美的的享受。在剧情设计上,避免呆板地说教,而是巧妙将故事和评论、历史和现实有机结合,让人看后,发人深思,记忆深刻。《鉴史问廉》摄制组蛮拼的,为他们的辛勤的付出点个赞!

《鉴史问廉》的第一集观后感

“廉则兴,贪则衰”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一个治国之道!

《鉴史问廉》的第一集——兴衰之思所讲述的西晋王朝、唐、北宋的兴衰史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石崇和王恺的斗富,表面看不过是富豪间一掷千金的炫富大比拼,背后折射的却是西晋王朝制度上的败笔,用人上的“只讲门第、无论才能”导致庸官蠹吏把持朝政高高在上,有才之士困顿江湖;经济上的“占田制”更加速了“官越大钱越多”的不正常的官阶晋升之争,而这种最不公正的制度,最终导致了西晋王朝官员整体性腐败和社会的溃败,因而在王国之后还被后世史学家赋予“中国历史上最腐败、最黑暗王朝”的“美誉”!

大唐的兴衰更是一面镜子: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吏治清廉时代的辉煌之后,自从误用了一个不学无术而又精通音律的李林甫为宰相后,曾经的一代明君唐玄宗一步步坠入了李林甫为他精心设计的“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昏庸无为的温柔乡,进而引发了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并就此终止了一代天朝的神话。

有了前朝的教训,大宋初年呈现出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治国新景象。科举制度的兴起真正做到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才有了一代“圣相”李沆,才有了对官员“婚丧、宴饮、车马、服饰”的严格规定,才有了对官员“贪污受贿者处以极刑”的重典,才有了包括印刷术的发明在内的科技大爆发,才有了《清明上河园》中的大宋京华梦!

可惜这样的繁华却不敌一块块石头!瘦金体的始祖——宋徽宗赵喆,热衷于艺术家的享受,大江南北的臣子投其所好的运来各色奇石异花,修建了“艮岳”的同时,提拔了一介平民却献石有功的朱勔为节度使,动摇了严密、公正的科举制度;使江浙百姓受花石纲之役二十年,怨声载道;陷入了内有方腊的起义造反、外有金兵入侵的窘境,最终蒙受了靖康之耻,北宋就此终结。而那些跋山涉水而来的艮岳之石,最终却堆砌在了金人新建大都的皇家园林中。

由此想到了前段时间网上频频闪现的“炫富照”——郭美美炫富坏了不仅仅是红十字会的名声,还引发了全国的血荒,成就了网络热词“干爹”;表哥杨达才不经意的名表炫富揭开了一个贪腐大案;湖北通山县80后女县长胡娟更是坐在铺满百元大钞的沙发上……中国的老百姓从来就是“不患穷,就患不公”,一个个官员或是官员的“干女儿”厚颜无耻的炫富照,怎能不激起人们“仇官恨富”的心理?!“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鉴史问廉纪录片观后感

鉴史问廉观后感【最新】

《鉴史问廉》纪录片观后感汇总

观看鉴史问廉观后感

观后感:对纪录片《鉴史问廉》的几点梳理

再说说追求。人是要有追求的,可这追求必须是正能量的、利人利己的,如果打着追求的幌子,利用手中的权利,满足一己私利、贪图奢靡的享受,就不仅仅是“追求”那么简单了。原江西省长胡长清就有追求,一向以“书法家”自居,南昌的大街小巷的店铺曾经挂满了他手书的匾额,但在他2000年3月因索贿受贿数额巨大被判处死刑后,南昌的垃圾堆里处处可见他的“墨宝”!河南省原人大副主任秦玉海的摄影作品集《真水天香》曾经悬挂在上海、深圳、北京建国门地铁,在北京开过个人摄影作品展,甚至获得过全国摄影界最高奖——艺术创作金像奖,然而在他“犯事儿”后,经专业摄影师曝出内幕称,秦玉海的摄影技术近卫入门级,其作品全部都是经过必要的修图软件处理,甚至有专业摄影师为他调好光圈和速度,“就等领导按下快门”——就是这样一个入门级的摄影大师,手持着价格不菲的摄影器材,走过了《焦作山水》、领略了《云台山风光》,在《十月凤凰山》留下了《五大连池印象》,并最终结成了个人摄影精品集《真水天香》(以上均为秦玉海摄影作品集名称),他的摄影足迹也是他从勤政到犯罪的历程!这,也叫一种“追求”!

以铜为镜,可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天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纪录片榜样观后感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26日晚,我在新闻联播里听闻八点钟将在央视一套播出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节目《榜样》,便期待着这台节目的播出。

《榜样》这台节目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以“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为主线,邀请部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到场,通过典型访谈、老党员现场讲述、先进事迹再现等形式,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风采。

比如退休军官苗振水,工作几十年本应在京享受退休后生活,却担当起了河南固始县驻京党工委书记,为固始县的流动党员撑起一个家,为农民工党员和老乡服务。源于对党和家乡的感情他每天奔走在北京的各个角落,经过实地调研创新流动党建工作,使流动党建从无序到有序,从无为到有为,凝聚起32个党支部的力量,为在京农民工的发展及家乡精准扶贫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再比如教书育人楷模支月英,从19岁考上教师选择宜春最偏远的小山村任教,一干36年,直到退休从未离开。她在节目现场说,她有很多次离开山村学校教学岗位的机会但她都谢绝了。她说,“我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守,而是因为我不坚守就没有希望”。作为一名南昌姑娘,一个外地人,她始终不愿舍弃深山里的孩子。她在艰苦的环境里为山里孩子上课,阴雨天接送他们上下学,无数次拿自己的工资给困难家庭的孩子买书···她把一生最好的时光献给了深山里的两代人。

还有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服务器研发带头人王恩东,又有被誉为“工人院士”的中国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李万君,更有94岁还奋战在手术台前的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

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中的榜样,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看到这台节目深受鼓舞和感动。两学 一做,就是要学习“榜样”的事迹和精神,向榜样看齐,做合格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入殓师的影评观后感

全文共 1066 字

+ 加入清单

除了宫崎峻的动画片,我很少看日本的影片,相比它的慢节奏,我更愿意感受好莱坞大片的跌宕起伏和惊心动魄。但是这部去年夺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入殓师》却改变了我固有的观念!

这是一部关于如何尊重生命和死亡的电影。主人公小林大悟原是东京一家乐团的大提琴演奏家,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他,在经历了4个月的管弦乐演奏后,得到的却是“乐团解散”的噩耗与购买乐器的高额债务。迫不得已,大悟与妻子美香回到了故乡,过起了清贫的日子。不久,在一则有着“年龄不限,高薪保,按实际劳动时间计费,旅行助理,NK代理商”等字眼的广告的误导下,不明真相的他成为了专门把死者送往安乐土的入殓师。

从扮死者拍入殓指南DV开始,到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者——一个去世两周已经腐烂的独居老太太。他的生活从人生顶端跌入悲惨低谷,每天带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的他,哪怕看见饭桌上妻子煮熟的肉也会想吐;更因为对美香难以启齿,最初的他只能独自在痛苦中挣扎……但渐渐地,在性情古怪、工作认真的社长佐佐木的指导下,他慢慢喜欢上了这份特殊的工作,明白了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其独特价值的。这样的“死亡仪式”,能够满足死者生前的心愿,也缓冲了生者对死者离去的悲痛,并为死者的家人留下最后一眼的“美丽”记忆——这,就是这份工作真正的意义所在。

这是一部有着积极向上意义的电影,尽管没有谈到宗教,可同样让人感觉有宗教一样的平和与神圣。看着入殓师带着严肃又宁静的神情,严格地按照特定的程序,虔诚地给死者洗浴,穿衣,化妆,让人感到:死亡并不可怕——那不是归去,而是启程。也许,入殓工作对于死者毫无意义,只是给生者将难以言出的情感释放出来的唯一机会。既然人们都觉得生如夏花一般绚烂,那死也理应像秋叶一样静美。所以,入殓仪式就是生者向死者表达的最终又最重的敬意,入殓师也正是因为了解这一切,才总是能以其对死者的尊重在最后一刻赢得人们的尊敬与对这个行业的改观。

整部影片的色调淡雅,忧郁,沉静,内敛——浅黄的草,银灰的树林,潺潺的流水,茫茫的雪山,带着典型的日本式的审美将情节和对白时而沉重、使人热泪盈眶;时而又轻松幽默、令人忍俊不禁衬托地淋漓尽致。在绝大多数电影中,死亡常常被表现为血腥和暴力的结果,只有这部片子,才能让人在认真地思考、感受死亡之余,还能从中得到生活的激励及对生命的敬畏,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而不仅仅是悲怆和痛苦。

最后,我想引用片中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作为结尾:“使已经冰冷的遗体复生,授予其永恒之美。那是准确的,冷静的,一种至高无上的爱。在最后的时候送别故人,静谧地,那一举一动都是如此的优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同心战疫纪录片观后感学习心得体会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1月23日10时起,武汉市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疫情中心武汉采取的措施越来越多,防范疫情蔓延的“篱笆”越扎越紧。

防范疫情蔓延,关键是要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呈现加重趋势,感染疫情人群不断增多,疫情蔓延范围不断扩大。又正值全国全年客流量最高峰的春运期间,如不迅速对疫情中心的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管控,势必会导致疫情进一步蔓延,给后期疫情防范带来更大的困难。在现代科技还不足以识别所有潜在患者的情况下,武汉以“限制进出”这种超常手段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是必须之举,也是更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必要之举。

意外突然降临,各种防控举措升级,势必会给武汉人民的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武汉人民用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彰显了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相关方面,一定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武汉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一方面加大对武汉的医疗、生活等物资供应,另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哄抬物价等不良市场行为,维持正常的价格秩序,用务实举措安抚人心,让武汉人民知道,全国人民和你们在一起。

武汉全城已进入“战时状态”,但这绝不仅仅是武汉一城的“战争”,而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战争”。疫情仍在蔓延,所有地区所有人都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入到与新型肺炎疫情的战斗中,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