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纪录片伊犁河影评【最新20篇】

功夫熊猫的对话电影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纪录片伊犁河影评,欢迎阅读鉴赏!

浏览

2389

作文

794

2024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5495 字

+ 加入清单

怀着陪陪孩子,看看萌宠的心理,周日去看了这部为誉为今年暑假中国电影的“清流”之作——《我们诞生在中国》。不想,75分钟的电影却是一场视听盛宴,让人时而忍俊不经、时而悄然涕下,这是一部值得去细细咂摸的好片。

如果用一句话概述这部电影,即由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们耗时三年跟踪拍摄,记录了雪豹、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和丹顶鹤等动物的生存故事,并经由陆川之手剪辑,最终呈现了一部迪士尼合家欢版的可可西里。

但是我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中华大地无与伦比的壮美河山,生发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由衷敬畏,接收到的是生生不息爱的力量。它不仅仅是关于动物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时间流转和生命轮回的寓言。

自然之美,心醉沉迷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影的每一帧画面都是光影杰作。

巴蜀盆地的修林茂竹、苍翠欲滴,青藏高原的壁立千仞、千里冰封,可可西里的天高地阔、苍茫无垠。神农架的奇山异水、原始神秘。

片中有两处镜头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朝阳中展翅高飞的丹顶鹤。沐浴着万道霞光,鹤群舒展修长的勃颈,扇动轻盈的羽翼,优雅圣洁到不可方物,果真是通灵的鸟儿,“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还有一处是飘落于山涧溪水的落叶。山谷叠翠,溪水泻玉流珠,清澈如镜,一枚银杏叶随水流转。叶灿黄,水莹碧,寂无声。一颗心只愿如那枚叶子,“质本洁来还洁去”,静美安宁,归于尘土。

电影大量运用了延时摄影的方式,用动态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了平时肉眼无法捕捉到的自然美景。

苍茫群山间,须臾,云海急速聚合,遮天蔽日,浩浩汤汤,如大军压境,气象万千,时而云收雾散,睛空万里,恢复一派春和景明。

春日降临,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节节拔高,竞相生长。各色花朵蓓蕾摇曳,砰然绽放,自然的生命力扑面而来。

面对如此瑰丽奇观,怎不让人心生感慨?于是,史无前例的,在电影开场后三分钟,当看到洪荒壮美的青藏高原,我忽然湿了眼睛。这,就是我的国家,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土地,相对于它的天荒地老,我何其渺小,投入它广博深邃,我何其幸运。忽然非常遗憾刚刚过去的八月,没能跟随心灵导师去到藏区,看藏羚羊千里迁徙,听澜沧江奔腾怒吼。时也命也,未能成行也许是上天看到我并未准备好。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能去往世界屋脊,与群山作一场等待已久的心灵对话。

感谢电影的摄像师们,爬冰卧雪,栉风沐雨,耗时18个月的跟踪守候,拍摄了350个小时的素材,其中摄影团队足足跟了3个月才终于拍到雪豹“达娃”的踪迹,甚至趁着它们出外溜达,冒着生命危险将摄像头贴到雪豹之家的墙上,由此拍摄到它们完整的生活图景,为观众带来弥足珍贵的镜头。

片尾彩蛋中,一位摄影师面对多变的天气,说“等待下去,一切都会改变”。是的,生活需要等待,生命需要等待。静待花开,静待改变,静待未来的精彩呈现。

音乐之魅 浑然天成

观影中,对音乐敏感的我,耳朵不时有惊艳之感。在网上一查,果然,作曲是英国人Barnaby Taylor, 是之前BBC纪录片Wild China的配乐作曲家。

第一曲《Song of Life Instrumental 》是本片的主题旋律,贯穿全片,大气雄浑,与广袤壮阔的高原大湖,原野险峰相映衬,为全篇奠定了史诗般的气质。聆听它,颇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沧海桑田之感。

在群猴们开心玩着折树枝的游戏时,配以的音乐名为《Tau Tau Troop 》,这段乐曲非常特别,借鉴了京剧的曲调,运用了中国的传统的打击乐,轻松明快,诙谐有趣的旋律,烘托了猴子们活泼好动、古灵精怪的游戏场面。让我立刻想起了多年前那部国产动画片神作《大闹天宫》,齐天大圣大战天兵天将的配乐就是大量运用了京剧。说不定,作曲家就是瘦了这动画片的启示呢?哎呀,说其《大闹天宫》。是不是暴露年龄啦。

还有,春回大地时,一曲《Life Force》强而有力,行云流水的音乐体现出生命的蓬勃生机,让人心花绽放,跃跃欲试。讲述仙鹤与灵魂的传说时,《The Cycle of Life》用竖琴固定音型循环为音乐脊骨,强调生命的轮回,引人无限遐思。

如果说,电影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是一颗颗珍珠,那么这一曲曲音乐就像一根彩色的丝线,将珍珠连缀成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音乐在剧中起到了极大的诠释、烘托、渲染和升华的作用,如果没有了这些天籁之音,影片将黯然失色。

可惜,电影的原声大碟要等到明年全球公映时才能上市,只有静候了。

说完了对镜头和音乐的总体感受,具体来讲讲电音讲述的三个故事。

金丝猴的故事——叛逆的背后是爱的渴盼

金丝猴淘淘的故事,活脱脱就是一个青春期男孩从叛逆走向成熟的成长史。这个小伙子不明白为什么在妹妹出生后,父母就不再对自己的嘘寒问暖,极度渴望家庭温暖的它加入了流浪候的队伍,嬉闹打架的“非主流”生活让他暂时获得了快乐。可是,随着寒冬降临,面对苍鹰的死亡威胁,小伙子忽然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想象那样精彩。于是,他走上了回家之路,并勇敢地从苍鹰的利爪下就下了妹妹,终于,这个叛逆的男孩终于回归到家庭的温暖怀抱。

摄影师用镜头“捕捉”到猴群的芸芸众生像。淘淘的桀骜不驯,父亲的一脸严肃,独眼流浪猴老大的世故精明,简直就是“讲述老百性身边的故事”。影片还向我们展示了一道“奇景”,大雪天猴子们直立行走,人模猴样地让人忍俊不禁。

看到淘淘最后和家人幸福依偎在一起,由衷为他感到高兴。曾经走过花季雨季的我们,也曾经历“成长的烦恼”。自卑又自傲,真诚又敏感,悲观亦开朗。内心认为自己已经是成熟的大人,可又不能独自面对现实的风雨;对父母老师关上“心门”,却又渴求知音,将心中的秘密写进日记本里。

其实,每一个叛逆的孩子的冰山下,奔突的都是希望被看到、被听到、被认同的岩浆。没有所谓的“坏”孩子,只有缺爱的孩子。所以,当我们如今也做了父母,是否应该给青春期的“淘淘”们更多尊重、更多理解,不粗暴,不越界,真正和孩子平等相待,这才是爱发生的基础。

另外,脑洞大开的我要多说一句,淘淘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最近热门的“二胎”话题。当父母剃头挑子一头热地想为孩子添个伴儿,是否应该先征求一下老大的意见。就像“失意”的淘淘那样,家里的大孩子不明白为什么有了弟妹后,自己就不再是父母的宠儿了,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满是爱被夺走的焦虑。父母如果不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心灵会受到伤害,甚至出现如同淘淘一般负气出走的过激行为。所以,生之前充分沟通,生之后公平对待,大宝二宝亲密相处才能成为现实。

熊猫的故事——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熊猫篇说的是熊猫妈妈丫丫和女儿美美的故事。刚出生的美美脆弱无依,娇软的叫声让人怜爱。妈妈精心照料,温柔呵护。渐渐地,孩子长大了,她急切地想要去探寻外面的世界,一不留神,叽里咕噜滚下山坡,熊猫妈妈急忙赶来帮忙,轻轻衔起,舔犊情深。但是,孩子终将羽翼丰满,离开温暖的家。经过一次次弃而不舍地尝试后,女儿美美终于凭借一己之力爬上数丈高的树顶,宣告着与母亲的别离正式到来。

那一刻,树下的母亲仰望着女儿越爬越高,直至消失在枝叶繁茂的树顶,她亮晶晶的眼睛里,有鼓励、有担忧、有不舍、有希望。我不禁想起龙应台那段著名的话:“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人到中年,许是拥有了很多,但蓦然发现,父母已渐渐老去、儿女只一心要挣脱自己的保护去远行、朋友们于曲终之际渐渐散去、默默“目送”。有没有在这里找到你的影子,这里的“我”又是多少个我们的写照?这一生,我们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很少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但是,以为永远都不会来到的那一天真的会来,再也不会有人为你守候,为你挂牵,为你等待,哪怕你已经转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

所有的爱都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身为子女,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要多看看他们的眼睛,而不是让他们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明白,我们不可能代替孩子去体验、去生活、去获得的幸福。所以,我们不能用爱的名义去过度保护他,这其实是一种剥夺,他总要自己去穿越孤独、分离、伤痛,才能获得免疫力,才能成为他自己。才能成为他自己世界的主人。上天赐予我们成为母子(女)缘分已是最大的恩赐,陪伴他,看到他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就应感恩。

雪豹的故事——自然的最终法则是公平

雪豹达娃是雪山的女王,高冷凶悍的她其实有一颗慈母心,她的每次一捕猎都是为了养育自己的两个幼崽。“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为了孩子,她勇敢地迎战彪悍的闯入者;为了孩子,她全力捕猎伤了爪子;为了孩子,明知会九死一生,她仍拖着病体攻击牦牛群,折戟而归。春风又绿了群山时,达娃永远长眠于高原的冻土里。

许多人说雪豹的故事赞颂的是伟大的母爱。我承认母爱的伟大,但我从中看到的是自然的公平。因为公平,面对凶猛的捕食者,羚羊们只有拼命奔跑才能逃脱屠杀,因为公平,即使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雪豹,也会因势单力薄被驱逐,因伤病而挨饿受冻直至死亡。当看到雪豹和牦牛生死搏斗时,我的内心是纠结的,两位都是母亲,都是为了自己孩子的生存在厮杀,哪一方落败都让我深深叹息。但是正如摄影师不能出手相助,我们,也不能去偏袒任何一方,否则,就会破坏自然铁的定律。

小时候看影视剧,我们总是会着急地问大人:“谁是坏人、谁是好人?”如今,我们已经明白,这是世界原本就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二元对立。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和不易。自然,自始至终依照着自己的规律运转。不帮好人,也不帮坏人。或者说既帮好人,也帮坏人,这是公平,因为无私。作为一个成熟的人,我们应该不再热衷做一个评判者,而是更多地去接纳、去宽容,去接纳万事万物,去宽容别人和自己,这就是最大的慈悲。同时,守好我们自己的本心,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这也是我们自己的“道”吧。

在雪豹妈妈故事的开头,看到她一个人守护两个孩子。五岁的小兔不停问我:“他们的爸爸呢,去哪里了?”大大的眼睛里蓄着泪水。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固执地认为一个家有爸爸妈妈和宝宝才是完整的吧。我耐心地对她说,雪豹的家庭就是妈妈独自抚养宝宝的。

那一刻我不禁想到,在动物世界,单亲妈妈是自然规律。而在中国社会,“缺位”的父亲则很让人无奈。“爸爸去哪儿啦?”爸爸通常不在家,在办公室,在饭局里。爸爸在家时,也常常是形同虚设的,在朋友圈中,在游戏里。所以,中国的妈妈们大多是辛劳的,是愤怒的。于是,“缺失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崩溃的孩子”=中国式家庭。缺位的父亲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陈道明说过一句话:“男人最大的时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其实把所有该回家的人都召回家,这个社会就会安定许多。现在有多少不回家的人,不是因为事业,而是在酒桌上,歌厅里。如果晚上每个家庭的灯都亮了,也是一种时尚”。父亲们从所谓的忙碌中抽出身,从浮华的微信里抬起头,让自己的内心的那个小男孩真正成长为一个承担责任的男子汉,多给孩子一些高质量的陪伴。给妻子多一些体贴关怀,这个社会真的会很安定很多。

向死而生 爱的轮回

电影的结尾,金丝猴淘淘带着妹妹愉快玩耍,熊猫妈妈丫丫又添了一个小宝宝,雪豹达娃的两个孩子开始自己捕猎,藏羚羊依旧往返于可可西里和卓乃湖之间……春华秋实,年复一年,新的生命诞生、成长,旧的生命衰老、死去。看得出来,影片很想和观众探讨一番生死的意义所在,所以,在影片的开始和结尾,都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丹顶鹤这一“神鸟”,“当一个生命走到了尽头,仙鹤会背负着它的灵魂飞向另一个美好的地方,那里有生命的轮回”。

中国人一向对于死亡讳莫如深。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但我想说,其实我们应有“不知死,焉知生”的智慧。死亡,可能是这时间唯一公平的事情,“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尽管我们都明白,我们出生后的每一天都在接近死亡,不能逆转、无法改变,但因为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我们仍很难做到对死亡的释怀和坦然。

如何能破解生死的迷局?我想尝试着这样回答。那就是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度过。我们便没有时间去纠结、去后悔、去蹉跎、去哀怨。我们要像太阳那样去发光发热,像大河一样去日夜奔流,像羚羊一样去驰骋奔跑,像花朵一样去绽放美好。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努力活在当下,雪豹只会在乎眼前的这一次捕猎,孩子只会陶醉此刻嬉戏的快乐,我们要向动物、向孩子学习,每一次呼吸都深沉饱满,每一次事情都全然临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和自己的心在一起,我们就能越来越踏实、从容、坚定、勇敢,不念过往、不惧将来、不留遗憾,我们就能明白,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体验,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体验。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轮回的意义。我们每一个人其实和自然是一体的,我们在她的怀抱里,被天地孕育滋养,我们是万物,万物也是我们。今天,我们作为羚羊死去,躯体融入泥土,明年,我们以野草的形式,在草原上蓬勃生长,秋天,我们作为一枚秋叶沉入水底,春天,我们以鱼的身姿在湖水中自在游弋……死亡,绝不是决绝,消亡,更应该是另一种形式的重生。

参详生死的意义,是为了更加珍惜生命,更有知觉地前行。这一世,我们选择出生在这个星球、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做父母的儿女,做爱人的伴侣,做孩子的父母,已经是最大的幸运,因为作为是万物之灵,我们远比动植物更能体会到丰富的情感,付出和收获到更多的爱。爱,流经我们、滋养我们、爱,唤醒我们,升华我们。

我们诞生在这里,我们诞生在爱里。

我们的灵魂在爱里生生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大国重器》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近几天在CCTV-2热播着一套纪录片大国重器》。片名已经说明了这是一部展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片子,其内容也确实够“重量级”:无论是其中的超大型企业,还是这些企业制造出的超大型产品,都代表了中国大型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

下面围绕片中展现的主题,结合咨询顾问的职业身份,说一些笔者的个人思考。

震撼之一:中国制造已不再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

多数人都知道中国的装备制造业规模很大,但是产品普遍以中低端为主,虽然目前这种情况没有彻底扭转,但从纪录片中所展示的中国制造的实力,已经逐渐在向高端制造迈进。而且以这种前进的趋势,在未来,中国必然成为世界高端制造业的中心。在沈阳机床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台智能数控机床让西方同行感叹:中国已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竞争对手。

震撼之二:中国制造不乏创造力。

以往中国的装备制造产品给人的印象通常是:笨重、难看,质量差。但如今的中国企业在产品设计及质量控制上的投入,已经让中国制造逐渐摆脱负面形象。除了稳定的质量,还有更时尚轻巧的设计。

震撼之三:中国企业的学习能力在日益增强。

此学习能力不是山寨和模仿,而是通过自身的研发探索,摆脱对西方企业的依赖,制造出中国独有的高端产品。这种学习精神,在片中所展示的许多企业家身上都可以看到。在前人没有走过,或者没有走成功的道路上,这些企业家所展现出的勇气、智慧,决心和信心,值得中国人为他们鼓掌喝彩!

由片中带来的以上三个震撼,笔者深切的感受到一种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源于对自身职业所贡献的价值的惭愧和中国企业成长速度的意外。

当前多数中国本土管理咨询从业者,仍然在拿着10年前从外企带来的东西去卖给客户。在此并不是否定外企某些管理方法及工具的实用性,而是针对这些方法和工具的使用者,很少去抬起眼睛观察和思考我们所处的世界。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已经不能用10年作为一个变化周期去衡量,而可能是1年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咨询顾问的知识,经验是否随着时间推进而不断更新,以便适应客户不断发展出来的需求?这是从业者应该认真思考和反思的。否则被企业淘汰是可以预见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纪录片《较量无声》观后感

全文共 1303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看了国防大学拍摄的《较量无声》,感触尤为深。脑海中忽然想起了这样一个念头:世界上最强的武器并不是有形的,无形的武器更加具有杀伤力。意识形态的攻击比多少个核弹的杀伤力都具有破坏性,一个强国的标志并不是在于人口的数量,而是在于这个国家的公民是否对这个国家存有一种肯定的态度,而这恰恰也是我们国家现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如何从意识形态方面让民众对国家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证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之前我们也讨论过中国方面的信仰问题,随着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新媒体手段的不断更新,社会上形成了多种文化价值观,以致使现在的民众形成不了一种共同的信仰。而这也恰恰成为了其他国家深入我国内部,甚至是想扰乱我国社会秩序的主要方式。试想一下,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其他国家要想采用有形的武器亦或者是发动战争之类的来获得对我国乃至于对世界的主动权已经是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民众的意识形态着手,引用在革命期间所说的"深入群众,各个击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对另一个国家的主动权。所以如何让民众产生对国家的信任感是一个国家当前乃至以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观看完《较量无声》之后,我才真正知道了解到所谓的"较量无声"的根本含义,从民众的意识形态下手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获取对一个国家的主动权。而恰恰就是这样的方式既不会从正面上割断两国的友好交谊,又可以同时获得对这个国家的主动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更何况在新媒体技术不断传播的高信息社会,利用网络的形式将一种民众接受的价值观深入贯彻,

将这个国家为人民所鄙夷的价值观"添砖加瓦",从而使民众对本国产生一种唾弃感,从而不断向往外国的思想,这样就是所谓的"无形的战争".虽然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但在思想观念上却一直徘徊在中西方的边缘上,所以要想获得对世界上的主动权亦或者更为简单地说不能为其他国家所削弱或控制,让民众对本国产生一种认同感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如何让民众对本国产生一种认同感,责任感就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是否做到位。而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解决民众的价值观问题在当今社会来说简单地说就是——信仰问题。想到这我不禁想起了之前2013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和学者都数次提出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民众的信仰问题,所以解决民众的信仰问题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现在就建立一个共同的信仰而言,首先就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这个理论体系的来源应该是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因为我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其又指导我们实践的行动指南,从马克思主义出发就可以找到它的社会支撑点;其次这个信仰还必须被民众所理解和接受,不能像所谓的"共产主义"那样太抽象化了,就可能地可以用大众化语言表达,使其深入民众;最后就是在对待新媒体手段的方式上,尽可能地我国也利用起这个资源将我们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以一些民众容易接触和感触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民众从新媒体的利用中也可以感受到我国的信仰价值观。

对如何解决民众的信仰问题,我由于知识有限,所以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抗疫剧最美逆行者观后感影评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虽说现在已经不是战火纷飞的时代了,但那没有硝烟的“子弹”来的更是凶猛。

一场瘟疫的来袭,打破了春节的热闹气氛,武汉流传出新型冠状病毒。武汉这个偌大的城市,有成千上万的人。有在本地的,有打工的,又正值春节回家的,回家探亲的探亲,因此,病毒扩散到了整个城市,整个中国,甚至还影响到了其他国家,在这危机的时刻,白衣天使们挺身而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始终战斗在前线,忍着对亲人的思念,忍家想要回家的心情,毫无怨言。网上报道出那一张张他们在医院工作的照片视频引得人不禁热泪盈眶;那一双双被捂坏的手,那一张张被口罩压出印子的脸,让人看的更是心疼。

此时的武汉,像被按了暂停键。七点的下班高潮,冷清的,像深夜。无数人祈祷武汉可以变好,无数人努力着让武汉变好。

这次疫情来的凶猛,武汉医院早已“座无虚席”。所以便有了火神山医院的建立。武汉火神山医院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这座医院在一星期内完工,大家都称它为奇迹,可谁想到这个奇迹的背后是千万工人接着工作才留下了这神奇之作,正值春节,他们就被叫出来离开家人,来工地上干活,只因他们与心中有一个念头——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提前一分钟交工,就能提前一分钟抑制住疫情的蔓延,他们和白衣天使同等的神圣。

因为疫情的蔓延,大家都不能出门,只能呆在家里,便有人发文感叹道终于可以躺在家里,为祖国做贡献了。是啊,疫情四处传播,蔓延至全国各地,人心惶惶。

03年的非典,08年的地震,经历过风雨的中国越发强盛,03年的航州五号,19年的嫦娥四号,到今年的5g网络,科技,让中国更加进步。历经千年的古国并不会被轻易打倒。虽然新的一年多有不顺,但经历过风雨的玫瑰才能更加鲜艳。众志成城,战胜疫病,这是14亿人共同的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纪录片《军工记忆》观后感

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

6月26日,一部聚焦国防科技前沿“军工人”的三集高清纪录片军工记忆》,将登陆央视纪录频道,为您讲述那一幕幕鲜为人知的故事。该片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出品,央视纪录频道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联合摄制,以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展示了我国研制尖端军事武器艰苦卓绝的历程,一代“军工人”将以群像的形式进入电视观众的视野,带领人们“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作为一部国防科技题材的纪录片,《军工记忆》分为《“巨浪一号”潜地导弹》、《052型导弹驱逐舰》和《“空警2000”预警机》三集,每集讲述一种武器装备的研制过程。这三种武器装备,都是中国军工尖端领域零的突破,为我国国防力量的提升作出了重大贡献。与以往同类题材的纪录片不同,该片摒弃了宣教式、歌颂式的创作思路,而是将重心放在研制武器装备中的曲折故事上,以层层揭秘的手法,让观众领略那些不平凡的历史。通过采访当事人和真实资料的穿插,将每一个项目的缘起、设计、制造、运行的过程娓娓道来,实现时间上的纵向讲述;同时,还将每一个项目置于全球军事工业的整体大环境下进行比较,呈现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如何面对现实坚持自主创新,迅速摆脱“一穷二白”的局面,最终结出丰硕成果。全片将研制武器装备的复杂性、艰巨性作为故事核心,因而使这部专业性极强的纪录片引人入胜,很具观赏性。

据总导演叶旻鹏介绍,在《军工记忆》一片中,特意加入了科普性知识性的解读,增加了科研人员个人的视角,并强调了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和关键节点,以此引导普通观众进入“军工人”的世界。通过呈现研制过程中的一个个难关和越过难关的努力,把情感的线索隐藏在事件背后,只在适合的出口才让它爆发。他说:“我们对解说词的要求是不需要豪言壮语,更不能出现口号式的套话。对包装特效的要求是适当和恰如其分。对剪辑的要求是提炼节奏、烘托气氛。我们希望所有创作人员都对电视片的主题有深刻的理解,对‘军工人’的精神要有真诚的认同。”

片中,“巨浪一号”潜地导弹、052型导弹驱逐舰和“空警2000”预警机这些当年的尖端武器装备,它们神秘的身姿和艰难的诞生过程,将使观众大开眼界。

新中国成立后,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研制先进武器装备迫在眉睫,而这,需要大批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付出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在《军工记忆》中,展示了军工英雄的光辉群像,既有黄纬禄、侯世明、潘镜芙、王小谟、杜耀惟等精忠报国的一流科学家,也有徐鸿禧、刘维新等踏实肯干的建造专家和高级技师,而更多的,是无数把青春和智慧默默奉献给了国防事业的普通科技人员。他们或者白手起家、在艰难的岁月里艰苦奋斗;或者点滴积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迈上新的台阶;或者勇于创新、在封锁和打击的困境中冲击极限。每一种先进武器的诞生背后,都充满了预想不到的重重艰险,甚至惨痛的失败,而这些看似平凡的军工英雄们,从未停下前进的脚步。落后的国力、国际的封锁、薄弱的科研基础、无法匹配的工艺水平,这一切都让军工人备受失意和困苦的双重打击,而每一次的突破也因此成为一种不可思议的奇迹。

《军工记忆》采访了长久以来默默无闻的军工界人士,将首次公开珍贵的影像资料,并拍摄了军工研制和生产的精彩场面,向世人展示中国军事工业的研制步骤和细节,并传递来自几代军工人的深沉而凝重的情感力量。当您看到他们回忆往事时眼里闪烁的泪光,也许就能理解“爱国”的含义和分量。

更多军工记忆观后感作文推荐:

1.军工记忆观后感

2.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3.观军工记忆有感

4.纪录军工记忆观后感

5.央视《军工记忆》纪录片观后感

6.军工记忆观后感1000字

7.军工记忆1观后感

8.观后感

9.抗日电影鸡毛信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纪录片《军工记忆》观后感想

全文共 1483 字

+ 加入清单

7月27日至8月1日每晚8点,由国家国防科工局拍摄的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军工记忆》在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中央九台)连续播出。江南公司重点参与的兵器集团“红箭”产品的研制故事作为系列片中的一个章节,将在此期间与大家见面。

为传承军工文化,弘扬军工精神,国防科工局联合中央电视台,以军工重大历史事件为叙事背景,于近年拍摄制作并陆续播出了系列纪录片《军工记忆》。系列片以亲历者或见证者讲述精彩故事、历史资料画面等方式,回顾我国军工行业的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展现军工儿女献身军工的豪迈精神。该系列片荣获“第19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奖”。

“从一无所有,到世界领先”,“红箭”产品作为中国兵器的一个品牌,创造了无坚不摧的神话,成为军工装备的重要产品之一。去年,国防科工局《军工记忆》摄制组先后两次来江南公司,历时十余天,通过人物专访、场景拍摄、资料收集等方式,采访、拍摄了红箭产品研制、生产的历程,向国人展现了江南兵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军工报国,甘于奉献,为国争光,勇攀高峰”的军工精神。

《军工记忆》观后感1200字

姗姗来迟的高温天里,坐于电视前,整整花了5个小时看完了6集电视纪录片《军工记忆》。作为老军工的我们顿时觉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因为《记忆》里正为我们亲见、亲为、亲历。

长期以来,由于保密的原因,我们军工系统为国家为民族默默地奉献,但并不为人所知。如今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中的一部分渐渐老去,一些历史遗迹也慢慢消失。这次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中央电视台联袂打造在7月下旬推出《军工记忆》终于揭开了我国大型军事装备研发过程中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讲述了我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几代科研人员突破国防科技尖端,成功研制军工重大型号装备的精彩故事。时间跨度从上世纪60年代至新世纪。内容涵盖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红箭8反坦克导弹、歼-10战斗机、座警2000预警机等多项军事装备的研发过程。展示了几百万军工人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它让人们看到了军工人的执着和坚守,极有价值地体现了这些鲜活人物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军工记忆》所揭示的更为重要的是:自主创新乃军工之魂。没有自主创新何来今天所能展现的光辉业绩,光鲜人物,光彩事迹。

建国之初,制约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国内资源匮乏,国际环境险恶,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力不从心。到了1951年,我国财政首次实现收支平衡,且略有节余,国家立即关注新兴产业,决定发展航空工业;55年又作出了发展核技术和核工业的决定。56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发展尖端技术的问题,并指出:从巩固国防安全的角度,我国不仅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要有原子弹。他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从60年代开始,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发展尖端技术的要实行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辩证思维,认识到实行自主创新是使我国强大起来的唯一选择。

以后几十年的历史经验恰恰证明这一点,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军工记忆》是一种国家记忆,他所揭示的不仅仅是某个尖端武器和军工人的奉献精神。他通过诸多人物和故事所倡导的是自主创新精神,而要实现创新,关键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激发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在新的科技浪潮面前,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不断深化改革,牢牢把握机遇,继续加大投入,坚定不移地增强自主创新的力度,最终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作出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325 字

+ 加入清单

在小胡的强烈建议下,我终于看到了《含泪活着》这部日本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纪录片观后感

在这部历时10年拍摄的两个小时的纪录片里,讲述了一位中国父亲为了给女儿挣学费在日本打黑工15年的动人故事。

正如小胡说的,这部记录片的拨出震撼了整个日本跟国内看过此片的人们。关于人们对这部记录片的评论很多很多,看过的人都是几次泪湿衣襟,作为一个男人我也是不断的看不断的泪流满面。为什么?单单是人们好奇一个父亲为何在日本黑了十五年吗?当然不是吧。那最终是什么震撼和感动了我们呢?是亲情?是责任?还是精神?这些都是我们普通人生来就赋予了的,谁人没有亲情,谁人没有责任,在这个竞争的时代里谁人又没有精神呢?可是主人公为了亲情,为了家庭的责任却付出了15年妻离子散的孤苦生活。作为年轻的一代,我想我们从他身上得到的一种精神,一种为了完成责任而顽强奋斗的精神,15个春秋亲人的离别,15年日日夜夜打零工的生活,又岂能是常人所能承受的,又岂能是常人所能坚持所能奋斗的呢?

每个人生来都想着如何有自己理想的生活,有一个美丽的爱人,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孩子,普普通通的慢慢变老,观后感《纪录片观后感》。可现实并不是这样,读书后才发现,爱情,工作,美好的生活,这一切都注定上帝给予不了我们一生享受不完的安稳生活跟幸福。所有的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奋斗才有所得。在这个竞争惨烈的社会里,如何能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如果你不是高—官子弟,如果你不是家境丰厚,首先就要学会如何生存,如何去面对竞争,如何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如何去规划自己的未来。这一切都需要一种奋斗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努力,鼓舞着我们前进。这个社会或许是公平的,你努力多少就能得到多少,除非你有突破常人的能力和捷径,但这并不现实也并不符合我们常人的逻辑。

来了日本近两个月,感触颇多,但几次提笔却又欲言又止,对日本的感触是一个文明的民族,是一个安静的有秩序的无争社会,是一个以服务为生命的社会。在东京到处可以听到普通话,到处可以看到中国人。想想我们太多的国人来日本是为了什么?有人有了妻儿还来留学,有人在国内已经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也来留学,有人在国内有份安稳的工作,有人是为了来接受良好的教育,大家其实都是如出一辙,那就是钱,只有钱才能让我们得到所谓舒适稳定的生活,只有钱才能让我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只有钱才能让我们得到女朋友、房子、车子,只有钱才能让我们的父母老年无忧、只有钱才能让我们得到所谓的幸福,这确实是不争的理性的事实。感性的人可能不这么认为,但现实是平淡就是要生存,生存就需要接受理性的考验,接受理性的洗礼。只有有了生存的能力,才谈得上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国内总有人羡慕我们国外的留学和工作生活,但只有我们知道我们是为了什么?为了什么?说的伪善一点为了实现我们在国内实现不了的人生,为了我们心中的那份责任,不过这已经足够了,我们无须去解释什么,不是吗?艾,说来说去,我们是为了钱,可我们为了钱就是为了自己吗?还不是为了自己的亲人,如果单纯是为了自己在哪都可以舒适的活着,不是吗?这就是我们一个人为责任而付出的伟大之处。我真想为那些为责任而付出着的人们大声说“责任是伟大的!”,为那些只想平淡生活着的人们说“伟大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纪录片《致未来书》观后感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此次《致未来书》的圆满呈现,让我再一次惊讶于这支团队的责任与忠诚。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更深地感受到这个创作团队对于死去的先辈充满感激。正是因为那些用生存与死亡换得我们当下生命的人们,在与我们一同见证与描绘当下的世界。全片抑扬顿挫、娓娓道来,如镜子般将时代、命运与自我印鉴一一呈现,时而清澈平静,时而辽阔幽深;故事化的生动讲述,传达出创作者的心声:英雄从不曾死去,他们与我们在同一个身体中延续共同的生命;全片结构起承转合流畅,清晰勾勒出创作团队内心的终极理想:将历史最为隐秘的部分,当作英雄们的馈赠,为当下的人们揭开通往生命本质的道路。

创作者的境界与修为决定着作品的面貌呈现,也决定着人们对其作品的认识。让我肃然起敬的是这个团队对历史充满敬意的感恩与充满情感的关怀。作品看似在说历史,实际上关注的是现在;看似在说前辈,实际在说自己。因为讲述历史就是讲述对自身命运的关照:讲述过去的事情时,是在将过去同现在联系起来,讲述别人的事情时,是把他人同自己联系起来。这种讲述在泛娱乐化的当今社会,表现出对主流价值观充满勇气的担当与坚守,以及弥足珍贵的真诚与自信。

其实,对历史、对过去,每个人都在不同意义上来讲述它,这种讲述本身便是一种时代意志的表达,历史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的信念,就是在一种历史讲述的不断“复活”中趋于纯粹化的。《致未来书》是满月一轮,令人仰首的同时,更让当下的我们思索那份必须在剧痛中才得以完整保存的皎洁。如何继承纪录片对人类追求终极关怀的探微与不懈思辨的精神,是纪录片人应该也是必须要达到的一个重要指标。以纪录片人与生俱来的先天秉赋叩响历史门环,并非每个创作者都能轻松做到。

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浸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自强不息才能劲出力道梦想成真。对于中国纪录片来说,江苏广电的纪录片团队正在以自己不懈努力,和其他中国纪录片人一道努力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圆明园纪录片的优秀观后感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纪录片圆明园》让我们回顾历史,让我们了解圆明园从前的壮观辉煌,也让我们记住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巨大耻辱。

在看影片前,我们已经学过了《火烧圆明园》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了,对圆明园的历史已有部分了解。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们对圆明园这座伟大的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在看到皇家画院为圆明园所画的建筑图时,如此美丽,如此壮观的景象使大家为之惊叹,个性是在建造圆明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上,大家不禁感慨道:“这真不愧是在幻想艺术中有着崇高地位的世界奇迹。”可惜的是这个伟大的杰作于1860年10月被毁,从那时开始,这个伟大的杰作消失在地球上。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感受到了清代全盛时期的繁华与昌盛,脑海中映起了美仑美奂的圆明园倩影,这个集康熙、雍正、乾隆一生心血而建造的伟大建筑此刻只能成为梦影。而原因正是因为清朝末期的衰落,咸丰皇帝的昏庸和朝政的腐败。这让英法联军有机可乘,掠夺与烧毁了这个伟大的建筑。我对英法联军的残暴行径与毫无人道主义、对礼貌艺术的摧残表示强烈的愤慨,对大清国的衰落腐败表示无奈和同情。只能说是弱肉强食,谁叫我们当时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优秀的领导者。所以说,要想强国,则务必强民。

期望大家在和平年代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昌盛作出自我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纪录片《味道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391 字

+ 加入清单

味道中国》着力于回归食物本源,讲述食物和制作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国首部美食电影,着力于回归食物本源,讲述食物和制作者之间的关系。下面语文迷为大家精心整理提供味道中国的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味道中国》上映之前,神评论已经零星出现。其中一条豆瓣一星短评这样写:“拍美食纪录片真好,既能让屁民忘了苏丹红和三聚氰胺,还能让屁民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关键完事还能弄成电影骗屁民的钱,既省了演员出场费还打了广告。洗脑作用真是堪比手撕鬼子。”

不知这位网友和天朝什么仇什么怨,要拿“屁民”和纪录片撒气。后来公映,料想拒绝洗脑的人士未必会进影院。我等“屁民”没忍住,去喽了一眼。这一喽,出事了。兴许是受到《舌尖上的中国》大红的蛊惑,好好的食材不讲、烹饪难提,《味道中国》的起手式,就奔着催泪去了。

立春时分,北地冰雪初融,南方的饮食生意已如火如荼。第-四-代肉燕传人陈师傅才露了一手擀燕皮的功夫,形同尾巴遭踩七寸被捏的配音女声就亮嗓了。原来,上了年岁的陈师傅后继无人,女儿却醉心击鼓。可经过日复一日的濡染与感化,女儿终于“放下鼓槌,拿起燕槌”,成为肉燕第五代传人。这一段的结尾,画外音是一句话:有一种爱,来自于爱上同一种味道。

这是《味道中国》的标准格式,节气开头,故事铺陈,鸡汤收尾,如是往复。清明是江鲜欲上的时节,淮扬菜大厨老仰要为行将出国的外孙女露一手。去骨的江刀捏成鱼丸,本已拍出《饮食男女》开场的节奏,孰料老人家一开口,“鱼丸,弯就是家。”再配上影片“食物永远是表达爱的最好方式”的定调,瞬间又泄了气。

或许是制片方太想强化“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急于剖白乡土巨变、后继乏人对中国饮食传统带来的冲击,所有故事的编排,都有着极尽鲜明的预设。仿佛观众定要对着食指大动的珍馐,看着看着就馋了,吃着吃着就哭了,才对得起主创的用心良苦。

于是,讲述义乌的豆皮师傅,到大城市“淘金”,因为水质问题,豆皮都做不成了。回到故园,又发现年轻人都做起了小商品生意。分明是扎扎实实的社会现象,硬是拧出了人心不古的慨叹和默然坚守的情怀。“安静的味道需要一颗安静的心慢慢体会。”话是如此,一五一十说出来,少了留白,反倒成了变相的“只要998”。

全片最打动我的是古法制酱的段落。酱缸成列,航拍的镜头扫过,几位酱工穿梭其间。晒要殷勤,雨要防备,可酱工师傅面对镜头却说:“古法制酱,一年才有一次。我做了30年,其实才做了30多次。”以事实带余韵,远好过旁白“做酱如同做人,有舍才能有得”的故作煽情。

最惊人是临近尾声,朝鲜族妈妈做辣酱迎除夕,打拼在外的儿女归来,最终却落得一句“有时候我们走得很远,只为有一天能尝到妈妈的味道。”为了触动心扉,连基本的逻辑都不要了,《味道中国》也是真的拼。

愿意为了美食走进影院的观众,对生活的热爱无需赘言。他们自然知道,味道背后有情意,有乡土,事关家和远方。但更多时候,食物只是食物本身,美食纪录片的本职,是如实呈现知识与趣味。知道深井烧鹅多取清远乌鬃,明白北京烤鸭的皮肉分离得益于进炉前嘴对嘴的吹气,感佩人蜷菱桶采摘莼菜的艰难,便足以动人。

更多的意义乃至抒情,大可以听凭观众自行生发。优秀的纪录片绝不止于填鸭,更不会以催泪为己任。所有反馈,理当基于最全面的呈现和最直白的事实。不然,催不出泪,倒反了胃,就难免分寸尽失。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吃不好这一生。以此与全天下吃货,以及《味道中国》主创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美食总动员的观后感篇:料理鼠王影评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美食总动员》是20xx年一部由皮克斯动画制作室制作、华特迪士尼影片出版的动画电影。

故事讲述一只原本注定在垃圾堆度过平淡一生的小老鼠小米,梦想成为站在世界之巅的美味大厨。一次偶然机会,瑞米来到了厨神餐厅,认识了资质平平却认真的学徒林奎尼,瑞米帮助他做出一道又一道精美大餐。最后他烹制出全巴黎最棒的普罗旺斯焖菜,成就了一个厨房神话。 在继《玩具总动员》、《玩具总动员》、《超人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赛车总动员》之后,又一部皮克斯的动画电影被翻译成了XXX总动员,其实我是更喜欢“料理鼠王”这一电影名称的,抛开别的不说,光是对影片名称的审美疲劳,就足以让我喜欢“料理鼠王”这个名字。

皮克斯和往常一样,这部电影在画面制作上也是可圈可点,秒了国内的什么动画不知道多少个级别。《料理鼠王》也继承了之前皮克斯总动员系列动画的传统,片内笑点不断。在观影的时候,总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都是放松的。

论画面制作,皮克斯的功力是十分深厚的,和几年前的《玩具总动员》相比,《料理鼠王》的画面,的确是精细了不少,从画面纹理,材质,到物体形状都进步了不少。而应用3D讲画面做成食物柔软可吃,肌理不一的感觉,这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皮克斯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一定不少。我想皮克斯的编剧在编故事的时候一定没有考虑这东西要到底怎么才能用电脑做出来,或者说,他们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个。这应该就是皮克斯之所以这么强的原因吧。

有一件事其实蛮烦人的,就是在跟同学推荐电影的时候,他们往往不会很喜欢动画电影,他们可能会觉得幼稚,不过随着这两年动画电影质量上升,这个情况的得到很好的改变。不过我自认为,动画电影往往比现实的电影表现能力更夸张,毕竟动画使我们想的,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往往很多存在于想象里的东西,在动画电影里都能实现。《料理鼠王》就是这么一部片子。它以一个小动物的身份,用第一人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老鼠给人类做饭的故事。并且在瑞米与林奎尼努力的过程中,认识了强势的甜姐,然而他们三人在影片中与美食品论家斗智斗勇,与主厨暗中搏斗,更是令人称赞。这部电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我觉得非常好,通过人物的着装,脸型,表情,以及各种动作,做的各种事情,给我们塑造了活灵活现的动画人物,比如主厨史老板,个子矮小,尖耳猴腮,配上十分奸诈的配音,以及十分刁钻刻薄的表情,就让人感觉他是一个唯利是图,专横的人。又或者美食评论家安东·宜格,大鼻子,十分严肃的表情,刻薄的话语,笔挺的西装,一看就知道是十分刻板的英国人。而这样的形象,往往一出场就被观众记住了。

整部电影的剧情也是很可以的,也十分佩服编剧的想象力,一只老鼠给人类做饭,并且与人类成为了好朋友,这是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在电影制作中,小老鼠的表情也是十分的人性,可以这么说,除了身体,这只老鼠就是个人类。而德于梦想的力量,一只小老鼠,居然真的实现了他的梦想。皮克斯就是用这么一个荒诞的故事,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令人忍俊不禁的气氛,并且还告诉我们,梦想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孔子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听说妈妈明天要带我去看盼望已久的电影——《孔子》,我心里就像装了无数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

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跟着妈妈来到电影院。电影开始时先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的鲁国。他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名气很大。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论语》,这本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影正式开始了,我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鲁国国君鲁定公把孔子从一个平民百姓提升为中都宰,再从中都宰提拔为大司寇,最后又提拔为代相国,希望能实行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也同时制约势力强大的三桓。孔子在当官期间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释放了三桓中季氏的小奴,还废除了活人陪葬的陋习;第二件事是不费一兵一卒收复了被齐国占领的三城;第三件事是铲三桓,还毁了三座高城。后来三桓中的季氏为了权利把孔子赶出鲁国,孔子只好周游列国去了,他的弟子们也一起跟随他。孔子的弟子对孔子真是忠心耿耿啊!过了十几年,年迈的季氏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先把孔子的弟子冉求请回鲁国,再把孔子和其他弟子们也一一请回。这时孔子已经七十多了,再加上传来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和最亲密的弟子——子路去世的消息,真是雪上加霜呀!不久,孔子就病逝了,终年七十三岁。

看完电影,我觉得孔子真是个伟大的人物,可惜他生活在动荡的春秋时代,要是生活在唐朝的“贞观之治”太平时期,一定会有更大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因为一部纪录片我爱上了读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放松;读书,还可以让人学到知识。在读书的过程中还可以感受到幸福,快乐涌上心头。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一部纪录片,让我爱上了读书。

在小学二年级时,我根本就不喜欢读书,我最喜欢看一些漫画书,每天写完作业后,就看电视,妈妈也经常说我,我就是不听。我也反思过,我也无所为动,妈妈骂我,我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可是在一天看电视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读书的重要性。

那件事发生在三年级的一个星期六,写完作业后,四下无事,在妈妈同意下,我打开了电视,也是在一个无意间,我看了那部记录片,这一次的影响,深深印在我的心里。

我打开电视,无意间播到科教频道,那时正在播历史节目,我朝右方一看,上面写着---鸦片战争,我看到电视节目中战烟滚滚,不一会儿就有许许多多的人阵亡,而我又了解到,清政府如此的腐败无能,战士们又在吸食鸦片,导致清朝战斗力减弱,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接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又蜂拥而至,清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在节目最后,我听见了一句话——不读书,就要被挨打,读好书,可以振兴中华。我把这句话牢牢的记在心里,永不铭忘。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可以让人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我从此爱上了读书,学了不少课外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纪录片废奴观后感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是中国西藏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第57个年头,也是第八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制作完成两集高清纪录片《废奴》,并于25日、26日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

《废奴》着力于表现“西藏百万农奴解放”这一二十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篇章,通过描述西藏农奴制的由来、农奴制的黑暗与残酷,讲述西藏废奴运动对于西藏和藏族同胞以及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展现新西藏的发展进步。

据介绍,为拍好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录片,本片借助1959年中国西藏地区废奴的影像资料,采访拍摄西藏废奴的亲历者、见证者和中外学者等,通过不同角度的讲述,还原真实历史、梳理废除封建农奴制的必要性、思考废奴对于人性解放和尊重人权的重要意义。

该片还将于28日20时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重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3秒,32年——《唐山大地震》影评_1000字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在1976年间,文革刚刚结束,全国还被笼罩在十年浩劫的阴影中,各族人民饱受痛苦。人们正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使大家盼望已久的美好生活再次破灭!

公元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一道闪掣云霄的蓝光刺亮了河北唐山的天空,紧接着大地开始疯狂的抖动起来……

现今,唐山大地震已经被拍成了电影,我去看了首映。它是一个催泪弹从一开始便来的就是那么强烈,那么震动人心,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岂能一个痛字了得,整个地震的描述,缩小到了一个家庭。这样更能让观众体会到其中的滋味。一个看似渺小的家庭,却演绎着人生情感的百态。丈夫在危急关头的冒死,母亲对骨肉的割舍、对丈夫的感恩以及女儿对母亲的不理解与怨恨,还有解放军的博爱无私,这种种惟妙惟肖的动人心弦的描述,给现在疲于生活的都市人的情感提供了一个休憩的港口。

影片中,最精彩和最催人泪下的场景,无非是故事主人公在面临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生死抉择。这时,我的心也似乎跟着碎了,一个母亲怎能丢下自己的亲骨肉哇!

当心灵开始刺痛的时候才明白,原来整天围着我们身边的已经平淡无奇的感情是那么弥足珍贵!正如那句台词所说:“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句让主人公愧疚了一辈子的话,似乎在告诉我们他真正的含义。

逝者已矣!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不可预知未来,唯有好好珍惜现在,恐怕这也是此影片真实意义所在。人活着应该如何抉择,在遇到无法改变我们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选择有信心战胜困难,只有自己有了信心,困难才能向我们低头。不要放弃任何一丝希望,世界才会更美好!

其实,《唐山大地震》影片那么受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拍摄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人群混乱,采用了电脑特技。与演员动作相结合,看起来惟妙惟肖。这可与大型科幻电影《2012》的制作效果相同。在其中,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更深一层体会了大自然无穷的力量和生命的珍贵。可看出,这部影片的主创工作人员一定花费了不少心血,我十分欣赏这部大片!

《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影片,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正如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产生的巨变,却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理的创伤!

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仅此影评向所有《唐山大地震》的主创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鉴史问廉·清官之念》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有很多思想存在自己的脑海里,只是自己不察觉,看了《清官之念》发觉就如片中说的那样,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深深驻扎着“青天文化”和“青天情结”。

小时候最喜欢看的莫过于《包青天》了,包拯铁面无私的形象以及里面的狭义人士鼎力相助、铲恶扬善的义举,成为日常言谈中最多被提及到的,其实这都反映了中国人朴素的价值观,那就是惩恶扬善!而从古到今,包拯、海瑞、狄仁杰等等这些清官形象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就是因为看着他们惩治贪污、打击奸臣时,自己的心中会有扬眉吐气的感觉,而看到他们身上闪现的不媚上,不惧权贵的光芒,也符合人们心中对官员的期待:如果都能使这个样子该有多好!

本集的中心是要向人们揭示这些清官为官清廉的观念源头,其实说的浅显一些,就是包拯在自己唯一留下的诗作中表达的:居心清正是官员为官之本。

而当前,我们的党惩治贪污,打老虎拍苍蝇。正是要在社会上扬正气,为官员敲警钟,让这个社会出现更多清官廉吏。只有这样,社会才能更加稳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大型纪录片第三集《踏石留印》观后感

全文共 1553 字

+ 加入清单

【解说】贵州赤水河边的茅台镇自古以酿酒闻名,清代的时候这里的酒就远销外省。从小作坊到大工厂,茅台酒从来没愁过销售。然而在2012年八项规定刚出台时,茅台酒厂第一次经历了以前没有遇到过的调整转型。

八项规定出台之前,一些经销商优先保证单位团购,剩下的才市场零售,普通大众买酒时,时常出现断货。在茅台酒厂的自营零售店,当时买酒要拿身份证,一人限购两瓶,还得排长队。

【同期声】

服务员:从这儿排队排到那个路边上都排过,排到门口那个,车站那儿都排到过。排到中午,我们的酒就基本上售完了,就不卖了。

【解说】现在,市民想买茅台不用再排长队了。八项规定出台后,白酒的公款消费受到严格限制,这就倒逼茅台酒厂和经销商们必须转型改革,让消费真正大众化。过去一度被炒起来的虚高价格降下来了,对民众的供应量变得充足了。

【同期声】袁仁国(贵州茅台酒厂董事长)

我跟你说,实际上八项规定我觉得对茅台为什么是好事呢,因为这个白酒行业长期形成的,这种供大于求这种状况,总有一天白酒行业销售出现问题的。那么八项规定促进了这种情况早日出现,所以使我们早有思想准备,所以早一点采取措施。

【解说】经过调整转型,半年的困境之后茅台销量开始回暖,连续三年每年都不降反升。只不过,原来公务消费占到销量的30%以上,如今已经不到1%,健康的市场,并不需要靠公务消费来支撑。

与茅台的变迁相对应的,是公款大吃大喝的减少。三年多来,严肃的执纪监督,让这种群众强烈反感的不良风气得到了明显遏制。不过,也有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仍然管不住自己的嘴,管不住自己的胃,顶风违纪,甚至为了吃喝挖空心思逃避监督。

【解说】矿泉水瓶装茅台,这并非网络段子,而是发生在天津的一个真实案例。想出这种荒唐招数的,是天津市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津。

【同期声】张建津(天津市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

你明显地在桌上摆个瓶子,你放的是茅台还是五粮液,如果人家用手机给你拍个片子,那网上不就有证据了吗,所以就把那个茅台酒就倒在矿泉水瓶里边,然后拿矿泉水瓶子在大家分酒的时候,再分着倒着喝。

【解说】天津市医药集团是一家大型国企,张建津在工作上是位能人,他担任主要领导的十年里,医药集团从濒临破产发展成为年营业额超过300亿元的行业巨头。在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之时,张建津周围也聚集了几个交往密切的私企老板。作为国企负责人,张建津掌握着不少合作项目的决策权,一些私企老板就投其所好,和他拉近关系。

【同期声】孙月(天津市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

张建津爱好喝酒,讲究越醇越好,年份越高越好。他本人也有这个爱好,其他的私企老板也是迎合这个爱好,他们的这个后备箱里,车的后备箱里长期放有各种茅台,各种酒,15年的茅台、30年的茅台。

【解说】张建津喝酒爱喝茅台,还要是年份茅台,在吃上面也追求上档次的。

【同期声】张建津(天津市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

跟他们在一起,吃饭喝酒应该说就是都是高档的吧。海鲜为主的这个餐厅里边,都是一些活的,像这个龙虾、鲍鱼、海参、东星斑这些鱼。这些鱼有的原来吃就是清蒸,后来就是有的吃那个火锅。

【解说】为了和张建津处好关系,私企老板也不惜花大价钱。2014年张建津因公务出访意大利,期间正逢他过生日,陪同的老板在米兰一家高档餐厅为他庆生,聘请外籍名厨,吃高档西餐喝名牌洋酒,花费上万欧元。还有一次张建津到香港开会,私企老板为他安排的晚宴可谓奢华。

【同期声】张建津(天津市医药集团原党委书记)

给安排了一条鳄鱼的一个尾巴,那条尾巴应该很大,差不多得有一米,那个摆的,当时就摆的是整个带形的,也很好看,但是我觉得应该是很贵的,肯定也是预定的,反正就是显示他的热情。

【解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私企老板通过和张建津的交往得到了药品的独家代理权,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而张建津也在觥筹交错中越陷越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央视最美逆行者观后感影评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是我心里的英雄。我有很多心里话要对你们说:就在春节快要来临时,人体的细胞正在面对一场战争——病毒的攻击。在这场无情又残酷的疫情面前,是勇敢的白衣天使冲向了武汉,你们不惧生死,勇敢又坚定地走向了抗击疫情、拯救生命的战场,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你们和时间赛跑,分秒与病魔较量,和死神争斗。

现在疫情就是一个不稳定的定时炸弹,因此人们会担心、会恐慌,这都是情有可原的,可是随着国家的严格防治和科学研究,不可否认的是治愈者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着,这无疑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是你们英勇向前,不顾自己的安危,把家人放在一边,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去救治危重病人,脱掉防护服后,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我想一定很疼吧?但是你们却一笑而过,正因为你们站在了抗疫的第一线,我们相信很快就能迎来战役的胜利。请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因为国家一直在关心着你们,全国人民也都在支持着你们。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一定会听你们的话,在家不出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不给你们再添麻烦,我们一定会与你们风雨同舟,所以,武汉,请加油,中国,加油!

我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一定可以战胜疫情,你们也就可以早日回家!

等冬天过去,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快乐嬉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反腐倡廉纪录片《道》观后感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求,要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思想纯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纯洁性、先进性的根本,德高尚是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基础,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省纪委、监察厅选取近年来我省查处的**市副市长杨建、省教育厅副厅长汪风雄、四川省展览馆馆长秦勤等典型案件,编辑出版了警示教育读本《忏悔实录》一书,通过对15个真实案例的深度剖析,涉案人员的深刻忏悔,深入浅出的点评,“以案说纪、以案明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警示教育意义,给我以强烈的思想震撼和精神洗礼。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前车之鉴,殷殷不远。书中披露出的已查处的大量违纪违法案件表明,不论是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贪图享乐、满足私欲”、“栽倒在一个贪字上”,还是“慷国有资产之慨,为己谋取私利”、“制度和规定,成了一纸空文”,领导干部走上犯罪道路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从苗头问题到突出问题的蜕化过程,但就其思想根源,无一例外,就在于个人放松了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与党的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宗旨背道而驰,最终在权利、金钱面前没有经受住考验、败下阵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央视大型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

全文共 1751 字

+ 加入清单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的20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To commemorate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Chinese Peoples Volunteer Army Aga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id the North Korea, the 20 -episode large -scale documentary film "National Memory" column "National Memory" column "Anti -U.S. Aid North Korea and defend the country".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入侵朝鲜。并且,美国多次派飞机侵入我国领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入侵我国台湾海峡,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同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这时的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周年,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各个方面仍然困难重重,我们伟大的祖国还处在艰难时期。抗美援朝的前线上,广大志愿军在粮食和衣服补给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旧保持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强大的战斗力,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在战斗中涌现了大批的战斗英雄,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有志愿军第一人、领袖之子毛岸英……?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忠于祖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广大战士,也有力地震慑了敌人,同时也重重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贪于玩乐,虚度光阴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掌握渊博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技能,树立责任感,具有凝聚力,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成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欢林肯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来,有无数像志愿军战士那样的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一个名字,每一次听到都会觉着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会满怀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钟南山院士,我们敬爱的钟爷爷,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击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国难当头,他肩负着全民族的希望,义无反顾奔赴武汉,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自己扛住危险,把安全带给全国人民。他是伟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国人民的定心剂;他是我们的超级英雄,坚定而无敌。

可是我们的钟爷爷也会累,国之危难让他忧心忡忡,艰巨的工作让他满是疲惫。我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张图片:在赶往武汉的列车上我们敬爱的钟老睡着了,灯光照着他早已花白的头发,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眉头紧锁。他的眼镜还架在脸上,电脑屏幕仍然是工作状态。这张图片,让全国人民心疼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年迈的他如此超负荷的工作呢?当然是钟老的爱国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去敬佩的偶像。我们应该心怀和钟老一样的信仰:爱国。

富裕、无忧的生活,让现代中学生的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学习是为了什么?今天,我们的偶像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了国家,为了国家面临危险时,我们有能力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的信仰,也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意义。

目标再远大,也要从小事做起。我们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耐心整理好每一条笔记,勤奋背好每一篇课文,严谨对待每一道题……前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有我们“为中华之安全而读书”。刻苦学习,终有一日我们也能像我们的偶像那样报效祖国。

他们是楷模,是榜样,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敬佩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穹顶之下》雾霾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316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感触颇多,刚看后还觉得这个人真有勇气,很敏锐,能够击中时弊。但是后来想想里面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总的来说就是她也许讲了99%的真话,可是在其中1%最核心的部分却讲了100%的假话。如下: 她讲了中国的油品等级为什么那么的低,原因是中国只有3家石油公司为了自己的垄断利益,自己指定的标准过低,大家都知道的她指的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同时,她又说美国却有上千家。暗示和引导人们以为,只要打破垄断,全面开放就万事大吉了,石油问题就解决了,排放就更清洁了,霾就可以治理好了。事实果真如此么?

地球人谁不知道,美国早就在石油行业完成了自由竞争阶段,早就形成了以洛克菲勒为首的寡头垄断时代!所谓的美国有上千家,其他的那么多公司占有市场份额有多少?这个她在罗列了一大笔数据后却选择性掩盖起来。让人感觉证据不充分。要是按照她的逻辑,中国也有不止几十上百家,去各个大油田的附近看看,也有很多私营的炼油厂啊。那么倒回来讲,既然美国的可以垄断,为什么中国的不可以垄断,难道就是因为美国是垄断在私人手里,而中国的垄断在政府或国家手里就不行了?

话到这里,我恍然大悟,原来她的言下之意就是全面放开石油行业,交给市场竞争然后形成私人寡头。问当今世界,有哪个所谓的民族资产阶级有这个实力搞得赢西方的大财团大寡头?如果真的全面放开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被西方的大资本家垄断。也许放开初期老百姓会有点甜头,但是长远来看,一旦西方大资本垄断了中国的能源市场,那才是苦日子的开始。 如果真的像她说的一样放开油气开采中国会是个什么样子?看看前几年放开的煤炭行业就知道了,是那些黑心的私人老板更关心环保呢还是国有企业更加负责任?这不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么?可是她为什么要误导民众呢?而且有选择在两会前的敏感时期搞出这个题目?估计背后是有推手的,以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编99%的真话和1%的绝对谎言的,而且在极短的时间被所有媒体发布,形成轰动效应。 固然,国有企业是有问题,而且很大,但是解决的手段绝不是所谓全面放开,那样的结果就是全面被国际大资本给控制,给吃掉。没有了能源命脉,中国人民的命根子就丢了。我们只有想办法让国企真正地为人民所监督,完善其管理职能,真正地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而不是将其摧毁。现在中国28个关键行业,据说有23个都被外资完全控制了,要是将来再全面放开铁路、军工、电信、石油等等命脉,将所有命脉行业私有化,那我们的立国基础还在哪里?我们还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么 ?这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核心的政治问题,立国的基础动摇了,性质改变了GCD离最后的倒台恐怕也就不远了。到那时就是胡汉三又回来了。

所以,想来想去觉得,现在不是讨论要不要国企的问题,而是要讨论如何加强国企在整个经济成分里的比例问题,以及如何让这些国企真正地为广大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如何让他们的的权力得到监督和制衡的问题。国企不是哪个官僚的,不是哪个利益集团的,它应当是真正属于全体中国人民并且是为全体中国人民谋福利的。只有做到了这点,整个国家才能真正的长治久安,人民才能真正的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