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秋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作文(20篇)

浏览

6399

作文

113

2024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4853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五·礼乐五》载“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民间传说】

嫦娥奔月

无论有多少版本,一点是共通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后羿射日之功,赠之不死仙药。而嫦娥因故吃了仙药,无法逗留地面,飞天奔月而去。

有的版本中仙药是一粒,被嫦娥得之。而更多版本是两粒:人服一粒长生,服二粒成仙。后羿拿回家给嫦娥保管,准备夫妻分食,然而却被意外打破了这个计划。

意外是什么?无数版本的意外让嫦娥的形象在千百年来飘忽不定。有传说是嫦娥因不知详情而全服下;有人说嫦娥是好奇偷食;也人说嫦娥是故意盗之;一种悲伤的说法是后羿冷落嫦娥,嫦娥伤心而去;还有的传说是,后羿的部下蓬蒙趁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时手持宝剑闯入后院,威逼嫦娥交出宝物,嫦娥危急中将宝物吞下……无论如何,这个意外,造就了千古传说中一位最美丽浪漫、也最缥缈不定的月宫佳人。

服下仙药的嫦娥身子渐渐飘离地面,而广邈清冷的天空中,该去哪里呢?抬头望见皎洁的月光,嫦娥终于决定向那轮圆月冉冉飞去。

(附:嫦娥被迫奔月的版本)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一半,能长生不老,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丈夫。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和月饼,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可爱的玉兔,这是民间公认的。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的她想抓住什么压下身子,便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儿当然无法留住嫦娥,随她一起上了月亮,成为神话中一抹可爱温馨的色彩。

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西游记》中也有这只小玉兔任性溜下凡间,还挥舞起捣药杵与孙悟空对战的情节。我们在月夜中抬起头来,也许能从月亮上找到那只可爱的兔子。

附:日本从中国传去这个神话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日本人认为月亮上天天都在过年吗?)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这便是传说的吴刚在伐桂。吴刚砍桂的神话据说是在唐代演绎而成,在民间流传中也有不同版本。

传说吴刚是天庭中的一位粗鲁的天将,被嫦娥的美丽深深吸引。也不顾对方的拒绝,一次又一次地跑到月宫纠缠。嫦娥不堪其扰,于是指向月中桂树说,它枝条太长了,今夜你若能将它砍断,便答应你的追求。吴刚心花怒放,心想这算什么难题,抡起斧头就砍。可每次拔出斧头,桂树的树身便恢复如初。于是他一斧又一斧地砍,桂树总是不断。一至砍到今天。

也有传说中吴刚是位凡人: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株五百丈的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

【月饼传说】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团结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 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为了厌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鞑子”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玄宗漫游月宫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玄宗漫游月宫的传说了。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国外中秋

日本人中秋节不吃月饼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这一天同样有赏月的习俗,在日语里称为“月见”。日本的赏月习俗来源于中国,在10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当地开始出现边赏月边举行宴会的风俗习惯,被称为“观月宴”。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改用阳历,但是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习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节还要举办专门的赏月会。

越南中秋节儿童唱主角

随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临近,商家之间展开的“月饼大战”、“玩具大战”使越南各地的节日气氛尤显浓烈。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渴望。中秋节,首都河内的大小街道沿街摆卖月饼的店铺披红挂绿,上书“月饼”字样的大红灯笼高悬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种品牌的月饼摆满了货架。

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当地人过节时或全家围坐阳台上、院子里,或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孩子们则提着各种灯笼,成群结队地尽情嘻闹。

随着近年来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习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许多年轻人在节日里或在家聚会、唱歌跳舞,或结伴外出游玩赏月,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与情谊。因此,越南的中秋节除了传统的合家团圆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内涵,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新加坡:中秋也打“旅游牌”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

新加坡是一个旅游国家,中秋佳节无疑是一个吸引游客的绝好机会。每年中秋临近时,当地著名的乌节路、新加坡河畔、牛车水及裕华园等地装饰一新。入夜时分,华灯初上,整个大街小巷一片红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动。

今年中秋节,在新加坡河畔矗立着一盏长300米、高4.5米,耗资7万美元制作的祥云巨型龙灯。每当夜幕降临,喷着水的巨型龙灯通身发光,将新加坡河面映照得一片火红,场面十分壮观。在华人的传统聚居地牛车水,除了从尼泊尔、越南等国进口的巨型灯笼熠熠生辉之外,由1364盏小红灯笼组成的44条小龙更是令牛车水增色不少。在新加坡颇具中华古老园林风韵的御花园,目前正在举办规模宏大的梦幻彩灯会。这里既有令人们喜爱的迪斯尼系列灯饰,也有巨大的北京天坛和巨龙造型的灯饰,分外引人注目。

马来西亚、菲律宾:华侨华人不忘中秋

吃月饼、赏月、提灯笼游行是马来西亚华人世代相传的中秋习俗。中秋临近,马来西亚各地的老字号商家纷纷推出各色月饼。首都吉隆坡市内各大商场都设有月饼专柜,报纸、电视台的月饼广告铺天盖地,为喜迎中秋营造了节日气氛。吉隆坡一些地方的华人社团近日举行了提灯笼游行庆中秋活动,除舞龙舞狮外,一辆辆载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车漫游其间,服饰鲜艳的艺人和青年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韩国:回乡探亲

韩国人称中秋节为“秋夕”。向亲朋戚友送礼亦是韩国人过中秋节的习俗,所以他们亦叫中秋节做“感恩节”,其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写成为“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中秋在韩国是一个大节日,会一连放3天假。民众都会利用这段日子回乡探亲,所以每逢中秋之前一个月,韩国各大公司都会大减价,以吸引民众购物互相赠送。韩国人在中秋节会吃松饼。

泰国:祈月拜八仙

泰国人民把中秋节唤做“祈月节”。八月十五,节日之夜,各家各户,男女老少都要参拜月亮。人们在大方桌前端坐祈祷,互相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七夕节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秋节的故事800字

全文共 1541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中秋,节前总是忙于采购货物,走亲访友,家人团聚时,却又吃吃喝喝,洗洗涮涮,晚上回家床上一倒,夜半醒来就对着冷冷的月光发呆……今年的中秋节是不是又似往年般的忙忙碌碌呢?

先为公婆了结思乡心----祭祖拜月,回老家过中秋。

今年之初吧,大半辈子都没怎么回过家的公公思乡情结突然浓了起来,执意在老家盖房子,前不久新房落成之后,更是天天孩子似的盼着回家,这个中秋节,不就是正是和家人、和乡亲们团聚的好日子吗?

走吧!那就回老家团圆!

家里还有一个叔叔和他们的孩子,大家聚到一起热热闹闹地做饭、摆桌,大人们在一起把酒言欢,孩子们却匆匆填饱肚子,楼上楼下地跑着捉起了迷藏。

酒足饭后,婆婆到邻家话家常,公公执意要带孩子们去田野里看看。秋天的庄稼很旺盛,不过由于最近雨水过多的缘故,有的玉米却一片片地倒下了,实在让人心疼。公公看着孩子们在田间地头捉着蚂蚱,撵着鸭子,绯红的脸庞泛着笑意,想必老人家又开始缅怀过去了吧?

为公婆送上的这份中秋大礼,是不是对他们来说特别有意义呢?

再为孩子保留一份童心----吃好玩好,快快乐乐过佳节。

孩子们的快乐永远都是这么简单,想想自己小时候,只要是感受到快乐的气氛心里就是快活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快乐的筹码对我们来说或许加高了,对孩子呢?依然是如影相随的!

抱着装有蚂蚱的罐头瓶子满载而归,累得双腿酸疼也感觉很是幸福,能够有一天的时间跑在家乡的小路上,没有电视,没有玩具,也没有作业和练习,纵使累着,也是收获着啊!

晚上,孩子们凑到一起嘀咕了半天,又有了新决定,要吃自助餐,这本身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可是你再接着听,孩子们要自己去吃自助餐,不要大人陪同,我的肚子我做主,想吃什么吃什么。

也好,那就放孩子们去楼上吃自助餐,我们大人就在楼下吃火锅好了。

快乐中秋,孩子也是主角,愿这个中秋能带给孩子们更美的回忆。

送给爱人一份爱心----碎碎口角,也同样见证幸福生活。

在老家酣醉的老公一再和乡亲们干杯,和父亲、兄弟们干杯,和堂兄堂弟们干杯……飘飘然回到家里也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接着絮絮讲起婚后琐事种种,握起妻的手,念及妻的“贤良淑德”,不由得大发感慨,愧不能给孩子和妻提供最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工作中的不顺心,生活中的不如意,扯东拉西地唠唠叨叨个没完。如果说头两遍还有些感动在里面,时间一长,就像那盘倒了几十遍的录音磁带,感动得多了,也便只剩下不耐烦了。

于是在碎碎口角中,开始渐渐眉头紧皱,人哪,就是奇怪,在外面付出的多了,回到家里总想从自己最亲近的人身上来索取。换个角度来说,倾听对方的心声哪怕是语无伦次的醉言,也是在无声地表达着自己心中的爱吧?!

生活是什么?油盐酱醋茶!幸福是什么?吵吵闹闹依旧恩爱甜蜜!----最简单的生活,也就是最幸福的真谛!

留给自己的只有一份无法尽到的孝心----幽幽烛光,轻燃心底那份难言的思念。

是啊,去老家,是尽自己做媳妇的孝道,陪着孩子玩耍,是尽做母亲的责任,听老公的唠叨,是尽做妻子的义务,可是,还有一个“女儿”的角色我还没有做好……

起身下床,翻出和母亲去年做的一个小灯笼,我轻轻地在里面放上一支蜡烛,点燃后挂到了院子里的葡萄架上。小灯笼在黑暗中发出一抹晕黄的光,和清冷的月光遥相辉映,茫茫中,仿佛在为谁指引着回家的路。

抬头望望母亲家的窗口,灯光依旧,可我知道,家里的月儿并不圆,和老公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场景不同,失去父亲十多年的母亲正和她唯一的儿子、儿媳团聚。阳台上的供桌早就摆上了吧?母亲也早就喃喃地祭拜完毕了吧?----恍然间,我彷如看到满头银发的母亲虔诚下拜的身影。

父亲,今天是中秋节,您也早早回来了吧?虽然阴阳相隔,可仍要佳节共度啊!

爱满中秋,情溢心头,万家灯火,月下聚首。中秋佳节之际,祝福我所有的朋友们阖家幸福,家庭美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嫦娥和吴刚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385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嫦娥故事,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嫦娥和吴刚传说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玉皇大帝暮年添一幼女,长得聪明伶俐、如花似玉,她自小爱在月光下跳舞,故取名嫦娥。嫦娥是天宫的美女,她天天同丫环游玩御花园,玩起来她不顾天规,忘了父教,忘了念经,也忘了自身,玉皇大帝拿她毫无办法。

海龙王的三太子听说天宫有个嫦娥,貌似牡丹花,他多次在龙王面前求情,要娶嫦娥为妻。龙王下旨,虾兵蟹将去天宫提亲。虾婶能说善辩,便当仁不让,担当起说媒的差使。

虾婶躬腰驼背翻云拨雾窜到天宫,面朝玉皇大帝深施一礼道:“恭喜玉皇,贺喜玉皇!”玉皇大帝端坐大殿闭目养神,忽听虾婆口口声声说是道喜,便呵呵冷笑几声:“俺修行千年,从没喜事降临,难道有甚喜事,快快讲来。”虾婆道:“俺受龙王之托来给太子提亲,这不是大喜么?”玉皇听到提亲二字,惊喜地问道:“是哪个太子呢?”虾婆弯腰跳到地中央,双掌合拜说道:“三太子武艺高强,人品端庄,他是海龙王膝下的神。”

玉皇闻言大喜道:“原来是龙王三太子。”“正是那个神童。”玉皇问:“三太子年长几岁?”“属龙年十五,正月十五辰时生。”“原来和小女同岁同日生。”夫人答话:“小女嫦娥比三太子晚生三个时辰。”虾婆说:“天配的一对哟。”夫人道:“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夫人讲来。”“小女嫦娥要亲自相女婿。”玉皇听言大怒,一掌甩给妻子一大嘴巴:“多嘴婆娘,押入冷宫永世不得见我。”他对虾婆说:“亲事应允,择好吉日花轿抬亲。”说完拂袖下殿。

天宫御花园有个童工名叫吴刚,这后生生来英俊勤快,他是花园里的勤杂工,把花园收拾得干干净净。园里树高叶茂四季果香,草绿花红冬暖夏凉,寒冬腊月无冷意,夏天阵阵清风爽。每当嫦娥和丫环到来,吴刚便躲在石山后边,偷偷看嫦娥舞姿曰悄悄听嫦娥歌唱,他望着嫦娥舞,听着嫦娥歌,入了嫦娥迷。

那天,嫦娥问丫环:“花园这般美好,咱姐妹常来游玩,咋不见那位勤快的老翁呢?”丫环呵呵笑:“哪里是老翁,是位美貌的少年郎。”嫦娥闻言心想:如果同他见上一面便知分晓,她无心歌舞佯装疲倦,坐到石凳上一动不动,要丫环煮茶伺候,要上等的香茗,须煮三个时辰,丫环遵命飘然而去。嫦娥站起连叫:“少年郎! 少年郎!”她边唱边舞,“园中花儿朵朵开,种花哥哥快出来。”吴刚听着嫦娥的声音,随即跳出石山奔向嫦娥:“嫦娥姐,公主! 奴婢有礼了。”他深深弯腰,嫦娥定睛望去,眼前乌发如墨染,不见少年容颜,她说:“免礼!”

嫦娥吴刚对视相望,两人面颊似三月桃花,半晌没有说话。嫦娥问:“你的大名叫甚?年龄有几?”“俺姓吴名刚,今年十八春。”嫦娥说:“吴刚哥在上,受小妹一拜。”吴刚后退三步:“不敢,不敢。”

他连连作揖。嫦娥心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便摆起广袖翩翩行礼:“吴刚哥俺可寻到你了,俺嫦娥定要许配你。”吴刚听言大吃一惊,他撒腿就跑,嫦娥紧紧追赶,吴刚说:“小妹听俺讲,玉皇大帝怪下罪来那还了得。”嫦娥将手帕抛出,飘飘悠悠落到吴刚手中,吴刚站定频频点头,嫦娥说:“吴刚哥,方巾是件宝,它与咱终身相伴。”两人对面微笑。这时丫环急呼小姐:“茶来了。”两人才分手。

玉皇大帝召唤,丫环扶嫦娥上殿,玉皇面带笑说:“恭喜女 儿,为父将你许配龙王三太子,选好吉日明晨完婚,女儿已是龙王三太子的夫人了。”嫦娥听言不禁打个冷战说道:“女儿明下誓愿,终身不嫁,不离天宫。”“女孩儿家哪有不嫁的道理。”“女儿害怕大海。”“大海很美丽,那里鱼虾姑娘成群,珊瑚海花剔透,那真是水晶世界哟。”他洋洋自得:“今后老父海底的事儿也要管上一管。”嫦娥生气地说:“父王上管天宫下管海底,你不怕天塌地陷粉身碎骨么!”“你口出狂言,气煞我也! 丫环伺候,送公主上轿。”玉皇大帝冷笑几声退下。

嫦娥回到闺房,吴刚马上赶来,有一使女名唤小翠,长得还算俊秀,她愿穿嫁衣扮新娘进龙宫,嫦娥千拜万谢替身人。嫦娥对吴刚说:“咱俩扮成送亲人,送花轿出天门,千万带好方巾。”

嫦娥吴刚站在花轿两旁,她掀起轿帘看看新娘子,小翠捂着嘴偷笑。龙宫将近,嫦娥抖动方巾,空中浮白云,飘飘悠悠两人落到一片树林,来到人间修屋盖房成了亲。

玉皇庆贺万年大典,公主纷纷登殿,惟独嫦娥迟迟不见。玉皇等得不耐烦随问:“嫦娥哪里去了?”话声刚落,嫦娥、龙王三太子双双面朝父王,玉皇盯着嫦娥狠狠端详,他觉察不像,拍案问道:“你是哪个?”“小女嫦娥。”小翠回答。玉皇大怒:“大胆奴才,一个黄毛丫头竟敢冒充公主。”他气得脸青唇紫,吩咐左右将这丫头扔下天宫。龙王三太子惊呼:“还我嫦娥! 还我嫦娥!”他将要大闹天宫。这是后话。玉皇下旨捉拿嫦娥归天。

嫦娥和吴刚在人间过了许多年,生下一双儿女,儿子叫玉兔,女儿叫玉环,吴刚教玉兔田间劳作,嫦娥带玉环绣花做饭。

大雪纷飞腊月天,全家来到荒郊游玩,雪姑雪翁前来祝福,滑雪跳舞玩得酣,嫦娥觉得昏沉沉难睁眼,刹时天昏地暗,她忙将儿女拉到身边,痛诉在天宫的遭遇,儿女静听娘的衷肠,眼泪滴滴往外淌。嫦娥说:“娘不能在人间久留,要奔向月宫,你们姐弟留去自由。”玉环说:“俺是娘的一双眼,观察风云变幻。”玉兔说:“俺是爹的好帮手耕地种田。”全家抱头痛哭泪滴涟涟,哭得乌云密布,哭得雷鸣电闪,黑煞神传命:“玉皇下旨,嫦娥速回天宫!”嫦娥望空啐了一口,吓得黑煞神后退三千丈。

随后,嫦娥、吴刚抱着一双儿女飞奔月宫。黑煞神禀报玉皇:嫦娥奔向月宫。玉皇闻言大怒,命他一口将月亮吞下,黑煞神发了愁,月亮圆得像个球,硬得像车轴,啃啃啃不动,咬咬咬不透,他大嘴一张吞到嘴里,卡破了喉咙。月亮失去光泽急坏天下百姓,大家敲得铜锣叮当响,铜盆响叮当,黑煞神听到铜锣声浑身酥软,喘息不止慢慢吐出明月,圆圆明月当空照,嫦娥月中笑。下边再讲龙王三太子追嫦娥。

“嫦娥”被抛出天宫,急煞了龙王三太子,他顿足捶胸怒骂玉皇。他乘着旋风钻入海底,搬来虾兵蟹将大闹天宫:“还我嫦娥! 还我嫦娥!”呐喊声惊天动地,刀光剑影杀气腾腾,闹得大小神灵不得安宁。

玉皇自知理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将众公主召到身边求援道:“你们哪个愿随三太子进龙宫,替父解忧消愁,俺将珍珠翠宝给爱女享用。”大姐、二姐说:“俺姐妹诵经念卷数百年,哪有仙女嫁夫男。”摇摇头往后站曰三姐、四姐说:“俺姐妹从早到晚,终日烧香拜仙,不顾红尘不思凡。”摆摆手往后站曰五姐、六姐说:“爹爹教俺天宫修炼,半路嫁男俺不干。”说完气愤地望空叫了声“母后! 女儿来了!”愤然离去曰七姐没言声跟着下殿曰八姐理理鬓发口称:“爹爹听俺言,小女虽古稀之年,白发苍苍。皱褶满面。俺常想象九妹青春容颜,要变得年轻不难。”玉皇欣喜,不由说道:“女儿坐下慢慢讲。”“爹爹听着,俺穿嫦娥衣,扮妆嫦娥妹,跳个嫦娥舞,唱出歌曲同样甜。”玉皇大悦扶案而起:“好个孝顺的闺女,传下圣旨,明日设御宴庆贺嫦娥重归大海。”文武两官准备宴席。

八姐对着梨花镜端详,面似核桃发似霜,冲了三盆乌发粉,白发根根落满盆,搓来揉去刹时满头乌云,胭脂香膏脸上搽,盖上道道皱纹,身穿红罗衫,腰系绿罗裙,红花绿叶插满鬓,三寸金莲移碎步,摇摇摆摆会夫君。

八姐、龙王三太子前后上殿。三太子口称:“父王万岁!”他深施一礼。“贤婿免礼。”玉皇道:“嫦娥儿见过三太子。”八姐羞羞答答躲在丫环身后小声说:“当着众人面,俺心慌意乱,话到嘴边难言。”她哭了,玉皇示意:“左右随朕退下。”文官武将,使女丫环悄然离去。

三太子望着嫦娥,八姐眯着笑眼偷看三太子,两人对视一笑。三太子满眼是美貌的娇妻,娇滴滴像初绽芙蓉,飘飘然扑到三太子怀中,叫声:“夫君啊官人! 你把为妻想煞了。”夫妻抱头痛哭泪流如雨。三太子闻到胭脂味儿,起了疑心,他想嫦娥不曾涂抹脂粉,这浓烈的香气从何而来,他定睛一看,吓得出了满头大汗,指着八姐问道:“你是哪个?”八姐低头遮面说:“你曾记得,父王把俺推下天宫,多亏云姑救命,将俺接到云中,云里飘飘荡荡似游神,昼夜盼望见夫君,今天有幸相见,你竟这般逼俺,俺好命苦哟。”她泪流满面,脸上的脂粉,泪水浇得花花斑斑,三太子气得咬牙瞪眼,说道:“俺的娇妻嫦娥是俊秀女子,你这妖婆岂能骗俺!”八姐说:“夫君息怒,常言说人无百年少,花无百日红,咱夫妻分别数十年,年轻的容貌都在变。”

她掏出梨花镜道:“夫君照一照你哪是当初的少年。”三太子往镜子里看,见一白发苍苍的老太婆站在身边,说声:“老妖婆你吓死了俺!”袖子一甩腾空而起,拨云驾雾游入云层。

风雷电闪乌云滚,倾盆大雨从天流,刹时彩虹天边挂,雨过天晴。云中走来红妆女,慢言细语说了话:“三太子慢行。”他猛回头吃了一惊:“谁家的小姑娘?”“家住太空云里,碧云就是俺的名。春天降细雨,冬天挡北风,一年四季忙碌,为的天下百姓。”云姑娘絮絮叨叨,三太子拔腿就跑,云姑娘背后喊几声:“嫦娥住在月宫,早已和吴刚成亲,你追赶无用。”龙王三太子不回头,他跟着月亮往前走,他走月亮走,他停月亮停。走走停停望到摸不到,始终挂在半天空。

八姐恼羞成怒独坐绣房,忽听丫环禀报,立即奔向月亮,八姐重理云鬓,插花抹粉套上红装,左手牵使女右手牵丫环,八姐乘旋风游到云层,拨开云雾太阳出,阳光刺得眼睛疼,她脚轻头重一个跟头变成一颗火星。三太子两眼放亮,追和不追一样,追了三百三十天,归根没追上,累得腰酸腿疼连叫嫦娥几声,累成一颗海王星。蹲在天边一动不动。它发出一点微弱光明,遮住八姐的眼睛,使她看不见三太子,看不见嫦娥在月中,八姐的小丫环变成两颗小行星,躲在远处眨眼睛。嫦娥传说中的四颗星,至今仍挂在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秋节的传说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让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成仙。

三天后,后羿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后翼走后,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便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成了神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知道了白天发生的事。痛不欲生,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就向前走三步。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烛,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鲜果,祭在天上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所以中秋节就是怎么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作文长城的故事传说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万年灰与燕京城

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其实开始的长城并不是他修的。早在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有个燕王,他的国土小、兵马少、力量弱,随时都有被邻国吃掉的危险。为了保住国土,燕王就征用了民夫,在他的国土边界山顶上筑起高高的城墙,以防外敌入侵。

因为那时还没有石灰,他筑的城墙,石、砖都是用泥抹的。为了抢时间,早日修好城墙,他下令冬天也不停工。天冷,和泥得用热水,因此,民夫们就把大铁锅抬到工地上,用三块石头支起来,添柴烧开水。天长日久,铁锅被烧了个大窟窿,满锅的水全漏光了;把锅下的火浇灭了。可民夫们也意外地发现,水洒在支锅的石头上,热石头遇到水就炸开了,炸出许多白面面,民夫们瞅着、想着,好生奇怪。有个人把这白面面用水和和,觉得比泥还滋润,还有粘性,就把它抹在石条和砖缝里。

第二天,民夫们发现,用这白面面抹的石条和砖缝,要比用泥抹的结实的多。燕国人得到了启发,从此,就烧石灰,来抹城墙缝。

后来,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为了保住他的皇上宝座,也仿照燕王的办法兴工修起了万里长城。动工时,他下了一道旨令,让原来的燕国人包揽烧石灰的活儿。因此,那时修长城所用的百灰,全是燕国人烧的。长城修到哪儿,就在哪里山坡上烧灰,而且烧的灰质量非常好,被后人称为万年灰,意思是万年不变质。

长城修完后,别的民夫各回各地。因燕国人烧灰有功,秦始皇又拔下金银,建了个城镇,专为燕园人居住,这城镇就是现在的北京。因此,那时北京叫燕京,燕国人烧灰用过石头的山统称为燕山山脉。

[作文长城的故事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冬至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写中秋节传说作文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竭,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远足神力,拉开神弓,一口气下了九个多余的太阳,解救百姓于水火这中。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扔下妻子,只好将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不料,此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等后羿外出后便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当机立断,取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侍女们哭诉了一切。悲痛欲绝的后异,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她惊奇地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特别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肖息后,纷纷在月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九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有关中秋节传说的作文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人,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后羿受到百姓的尊敬,后羿娶了个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外,都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巧遇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服下此药,能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传说中的圣王名人故事

全文共 2587 字

+ 加入清单

舜帝,三皇五帝之一,名重华,字都君;生于姚墟,故姚姓,今山东诸城市万家庄乡诸冯村人。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故号为“有虞氏帝舜”。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

个人生平: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史记》说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又称虞舜,据说是国号有虞,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还传说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名曰“重华”,字都君。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傲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历山(今地不详,一说即今永济县境内的中条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旧说即山东济阴境内的古雷夏泽)打鱼,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在寿丘(今地不详)制作家用器物,还到负夏(今地不详)做过小本生意,总之生计艰难,颠沛流离,为养家糊口而到处奔波。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

舜得到了这些赏赐,瞽叟和象很是眼热,他们又想杀掉舜,霸占这些财物。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分东西时要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把牛羊和仓房分给父母。象住进了舜的房子,弹奏舜的琴,舜去见他,象大吃一惊,老大不高兴,嘴里却说:“我思舜正郁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

后来尧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舜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进。尧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恺”管教化;还有“四凶族”,即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杌、缙云氏的不才子饕餮,虽然恶名昭彰,但尧未能处置,舜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这些措施的落实,显示出舜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干。

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禅位于舜,《尚书》中称为舜“受终于文祖”。又传说是舜代替尧摄行天子之政,虽有天子之权,而无天子之号。与此二说差异甚大的一个传说是,舜将尧囚禁起来,还不让其子丹朱与他见而,舜自己做了天子,类似于后代的宫廷政变,篡权夺位。

舜执政以后,传说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动,一派励精图治的气象。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传说中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但又设鞭刑、扑刑、赎刑,特别是对不肯悔改的罪犯要严加惩治,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欢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驱逐到三危,把治水无功的鲧流放到羽山,坏人受到惩处,天下人心悦诚服。

按照《史记》所载传说,舜摄政28年,尧才去世。舜于三年的丧事完毕之后,便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不过,传说中舜的都城与尧的都城不在一个地方。据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引皇甫谧所说;“舜所营都,或云蒲坂。”蒲坂在唐代是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县。

尧死以后,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但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他尽心治理水患,身为表率,凿山通泽,疏导河流,终于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当比之时,“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舜在年老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就确定了威望最高的禹为继任者,并由禹来摄行政事。故舜与尧一样,都是禅位让贤的圣王。据说舜在尧死之后,在位39年,到南方巡守时,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称为“零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中秋节传说的作文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秋节的传说

全文共 1541 字

+ 加入清单

1.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在中国农业社会,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总是大事庆祝一番。这个节日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记取的是月饼和灯笼。当然,月圆当空的节日,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

2.说起中秋的来源,民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

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出现,照亮大地和给大地带来温暖,但有一天,十个太阳却一起出现,大地上的农作物都被烤焦了。这时,有一个叫后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个太阳射了下来,替万民消除了灾难。人们于是把他拥立为王。后羿当上皇帝后,沉迷酒色,随意杀人,成了暴君。他希望长生不老,跑到昆仑山盗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药, 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长生不老,百姓受苦,把不死之药偷来吃了,于是她自己就轻飘飘地飞上了月宫。

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

后来,一般妇女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祭。

3.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

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呼唤众人依时起义。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古时,按习惯是春季二月十五早晨祭太阳,秋季八月十五晚上祭月亮,所谓“祭日祭月不宜迟,仲春仲秋刚适时”,但在六朝以前,中秋不为人们所重视,到了唐代,才逐渐被人们重视,因为皇宫里传出了一个有关唐明皇八月十五游月宫的传说。据《唐逸史》记载:

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棠羽衣曲”。

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唐代就有了。《洛中见闻》中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味极美。他听说新科尽是在曲江开宴,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他们,这是有关月饼初见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已有“荷叶”,“金花”,“芙蓉”等花色名目,苏东坡曾称赞月饼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酥油,饴是饴糖。

到了明朝,祭月之风甚行。明世宗还派官员大兴土木修建了夕月坛,即现在的北京月坛公园。这是皇宫朝廷专门祭月的地方。皇帝每三年必亲自去祭一次“夜明之神”,余年遣文武百官主祭。同时,中秋还在大内禁宫中举行祭月活动。

对中秋节的来历传说,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这个介绍也使人很长见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年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2089 字

+ 加入清单

在太古时期,有一只凶猛的野兽,它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人们管它叫“年”。

“年”长得硕大无比,而且生性凶残。只要谁惹恼了它,它一定会张开那张血盆大口,一口把他给吃掉。同时,“年”也很懒,它喜欢睡大觉,一睡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当它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总是感觉肚子咕噜咕噜地叫个不停。这时候,它就下山来到村子里,见到什么就吃什么,就连那些住在村子里的老人和孩子都不放过,等肚子填饱以后,它才会满意地一摇一摆地走回家去继续睡大觉,然后在下一个三百六十五天后醒来,继续下山找东西吃。

就这样,这只“年”兽,年复一年地来到村子里吃人,弄得大家人心惶惶。

阿宝住的村子年年都被“年”兽袭击,他的爸爸、妈妈和妹妹就在上一次“年”下山的时候全被吃掉了,所以阿宝特别痛恨这只凶残的野兽。

这年除夕,阿宝村里的人们扶老携幼上山躲避“年”兽。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他手拄拐杖,肩搭袋囊,银白色的胡须一直拖到了地上。这个时候,大家都忙着封窗锁门,收拾行装,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的景象,谁还有心思去关照这位可怜的乞讨老人呢?人们只是匆忙地看那老人一眼,就赶紧离开了。

当老人走到阿宝家的时候,阿宝从屋子里走出来,给了这位可怜的乞讨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跟随大家上山躲避“年”兽。没想到乞讨老人听后,捋着他的胡须,笑眯眯地说:“小兄弟,你能让我这个孤苦无依的老人借宿一晚吗?”

阿宝吃惊地望着这位乞讨老人,说:“老人家,难道你不知道今天晚上可怕的‘年’兽要来吗?现在大家都携老带小,打点好行装到深山里避难去了,你也应该跟着他们一起去。”

那位乞讨的老人听后,只是微笑,什么也不说。

“好吧,既然如此,那你就进来吧。”阿宝对老人说道。

“谢谢你,好心的年轻人,有我在,今晚你什么都不用怕了。”说着,老人从肩上放下袋囊,又从里边抽出两张长长的红纸,“来,你把这两张红纸贴在门上。”

阿宝不知道这两张红纸有什么用,于是就问:“贴这两张红纸做什么呀?”

乞讨老人捏着胡子,微微笑了一笑,回答说:“你只管贴上去就行了,照我说的话去做吧。”

阿宝按照老人的吩咐将两张红纸对称地贴在了门的两边,然后搀扶着那位乞讨老人进了屋子。

“我这里还有两支蜡烛,一会儿天黑了你就把它们点燃吧。”老人递给阿宝的是两支红色的蜡烛。

阿宝接过那两支红色的蜡烛,又问:“我家里也有蜡烛,可不是红色的,为什么你要我今晚点它们呢?”

乞讨老人微笑着又指了指院子里堆放的那些竹子:“好心的年轻人,我感觉有些冷,不如把那些竹子烧起来给我取个暖吧。”

老实的阿宝这次并没有多想,他立刻就动手生起火来。

天色渐渐黑下来,“年”从深山里蹿了出来,它大摇大摆地走进村子,东看看,西瞧瞧,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只堆着一些芝麻秆,街上一个人影儿也没有。

“怎么今年这村子连一个人也没有?”“年”皱起了眉头。

在村子里转悠了大半个晚上,“年”一无所获,于是只好去啃那些芝麻秆充饥。它大口地嚼着那些干巴巴的芝麻秆,心里一点也不高兴。这时,它突然闻到了风中夹杂着的一股鲜美的人肉味:“哇,真香!嘿嘿,看来今晚我还可以尝尝鲜,现在我要找到这个人,然后好好地饱餐一顿。”想着那些鲜美的人肉,“年”的口水就滴答滴答地流个不停,人肉可比那些芝麻秆可口多了。

馋嘴的“年”在村子里东闻闻、西嗅嗅,最后,它惊喜地发现味道是从阿宝家里飘出来的。于是它飞奔着朝阿宝家扑去,但它才刚蹿到门口,就突然停了下来。

“这户人家可真奇怪,他家门上贴的那两张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呀,看得我头晕晕的。”“年”向后倒退了一步。

接着,它透过院墙看见屋子里闪烁着两点红光,那红光一跳一跳的,就像一只怪兽的眼睛,“年”浑身一颤,发出一声怪叫:“哎呀,那是什么怪物呀!眼睛发着红光一眨一眨的,个头比我还大呢!”原来“年”错把点着红蜡烛的房子看成了比它还大的怪兽。

就在这个时候,院内又传来了“噼噼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起来,再也不敢往前凑了。它转身撒腿就跑,边跑边喊:“妈呀,怪兽发怒了,太可怕了!怪兽来啦,怪兽来啦!”不一会儿,“年”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乞讨老人和阿宝看见“年”惊慌失色逃跑的模样,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没想到这只吃人的野兽竟然会害怕红色和炸响声。不过,老人家,你是怎么知道它的这个弱点的呢?”阿宝问乞讨老人。

“年轻人,”老人乐呵呵地笑着,“我是天上的神仙,这次我是专门下凡来帮助你们对付‘年’的。现在这只野兽已经被吓跑了,你们以后每年都用这个方法来驱赶它,然后开开心心地过个快乐除夕吧!”说完,老人化做一股青烟,不见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阿宝从自己的家里走出来,向大家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话。大家一齐拥向阿宝家,只见他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噼啪”炸响,屋内两支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秋节的传说作文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秋节是每年家人团圆的日子,那么中秋节是不是也有传说呢?的确,中秋节也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莫明其妙的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被太阳烤得冒烟,海水也枯竭了,老百姓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拉开了神弓,射下了其余的九个太阳,解救了百姓们。过了不久,他就娶了一个美丽的妻子,叫嫦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拜访朋友,碰到了王母娘娘,就向王母娘娘要了一包不死药,只要吃了这个药,就可以升天成仙,但是后羿不舍得离开妻子,就把不死药给嫦娥珍藏,没想到的是,这件事被后羿的门客蓬蒙看见,蓬蒙便等后羿外出后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万般无奈下,只好将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体立刻飞离地面,向天上飞去,但因为她想念丈夫,便飞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悲痛,便抬头向天空呼唤嫦娥的名字,就在这时,他发现今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连忙命人摆上香案,放上嫦娥最爱的东西来纪念她,后来,百姓们知道嫦娥升天成后,纷纷有月亮下摆上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英语作文:中秋节的故事

全文共 187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the mid-autumn festival has all interesting history. long ago in one of the dynasties of china there was a king who was very cruel to the people and did not manage the country well. the people were so angry that some brave ones suggested killing the king. so they wrote notes telling about the meeting place and time and put them into cakes.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 month every person was told to buy the cakes. when they ate them they discovered the notes. so they gathered together to make a sudden attack on the king. from then on the chinese people celebrate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 and eat "moon cakes" in memory of that important event.

whe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near, shop windows are beautifully decorated. many "moon cakes" are displayed for people to buy. peopl send presents such aswine, fruits and "moon cakes" to their friends and relatives. in the evening of the day, they have a feast. after the feast, they go out to the garden to look at the moon. the children run and laugh on the street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oon is at her brightest on this night. many poems have been written about it, and poets are never tired of reading and writing such poems.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moon of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has been compared to a looking-glass, a jade rabbit, and so on. it seems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takes far more interest in the moon than in the sun.

【参考译文】

中秋节有着有趣的历史。很久以前在一个朝代的中国有一个国王谁是非常残忍的人,并没有管理好国家。人们非常愤怒,一些勇敢的人建议杀死国王。所以他们写了关于会议地点和时间的笔记,并把它们放进蛋糕里。在第八个月的第十五天每个人都被告知买蛋糕。当他们吃他们发现的笔记。于是他们聚集在一起,突然袭击王。从此,中国人在第八个月的第十五天庆祝“吃月饼”,纪念这一重大事件。

中秋节临近时,商店的橱窗装饰得很漂亮。许多“月饼”展示给人们购买。人们发出了这样aswine,水果和“月饼”给他们的朋友和亲戚。在一天的晚上,他们有一个盛宴。宴会结束后,他们到花园去看月亮。孩子们在街上奔跑和欢笑。

人们相信月亮在她最明亮的夜晚。许多诗都是这样写的,诗人从不厌倦读和写这样的诗。在中国文学中,中秋节的月亮被比作一只玻璃,一只玉兔,等等。看来中国文学对月球的兴趣远远超过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秋传说成语故事

全文共 1125 字

+ 加入清单

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

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甘罗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183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甘罗,战国时代著名大臣甘茂之孙,从小聪明过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甘罗的相关材料,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甘罗:战国末期下蔡(今安徽风台县)人,历史上被称为神童。秦左丞相甘茂之孙,12岁做秦相吕不韦家臣。

战国时期,秦国宰相甘茂,公正廉明,深受百姓的爱戴。可秦王听了奸臣的坏话,故意找茬儿要杀甘茂。满朝文武纷纷跪下求情,恳求赦免老宰相。秦王不好推托,就说:“看在众卿的面子上,饶你不死。不过,死罪虽免,处罚难饶,限你三天以内,送上两个公鸡下的蛋和一盏晚上点起来最亮的灯。如不能照办,罪加一等。”其实,秦王还是想治老宰相的罪,故意出了这样的难题。

老宰相说:“谢万岁不斩之恩。”就起身退出宫廷,长吁短叹地回家了。

眨眼间,三天的期限已经过了两天。老宰相饭不思,茶不饮,愁眉不展,唉声叹气。两天的工夫,头发全愁白了。

他的小外孙甘罗,见老爷唉声叹气,就缠着问为嘛愁成这个样子?甘茂说:“小孩子家,懂得什么,一边玩去吧。”甘罗说:“您不是常说‘有志不在年高’吗?老爷,您就说说嘛,俺准给您出个主意。”老宰相经不住甘罗的纠缠,就把秦王出的难题,从头至尾讲了一遍。末了,他又说:“你小小年纪,能办得了这样的事?”

甘罗想了一会儿,就说:“老爷,这有什么难处,赶明儿,我替你上朝回复秦王。”老宰相说:“胡扯!你想去送死吗?”甘罗不急不躁,附在老爷耳朵上叽咕了一阵子。老宰相说:“好孩子,事已如此,那就这样试试看吧。”www.gs5000.cn

第二天,甘罗代替老爷上朝,到了金銮宝殿,秦王问:“你是何人?”

甘罗答道:“甘茂的外孙甘罗叩见万岁。”

秦王问:“你老爷为何不来?”

甘罗答道:“在家里生孩子。”

“一派胡言!男人怎么能生孩子?”秦王生气了。

甘罗接过话,说:“男人不能生孩子,那么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秦王被甘罗说了个愣,一时无言以对。停了一霎,秦王又说:“那盏最亮的灯拿来了吗?”

甘罗说:“这灯要在晚上才好送过来。”

秦王叫甘罗暂时回去,到晚上带灯来见。到了晚上,甘罗空着手到王宫来了。秦王问:“最亮的灯在哪里?”

甘罗指指天上的一轮明月说:“万岁,这就是俺给您送来的最亮的灯。”

秦王生气地说:“那是月亮,怎么说它是灯?欺骗寡人,该当何罪!”

“回万岁,这是天灯,它照耀整个大地,六合之内无处不明。大王威镇四海,德配天地,只有这盏灯,才能使秦国国土到处是明亮的。万岁要最亮的灯,我看没有比它再亮的了。”

甘罗的这番回答,把秦王说笑了,就不经意地说:“这孩子真够个相国的材料。”

“谢万岁封赏。”甘罗赶忙跪下磕头。

秦王后悔自己不该说这样的话。君王口中无戏言,只得任甘罗为相。但是,小小年纪,怎么能掌管国家大事?便派在宰相吕不韦手下,做了辅臣,很少上朝议事。

有一天,秦王又提出了个问题: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要满朝文武对答。回答得好,加官晋爵;回答得不好,就撤职查办,贬为庶民。有个说甘茂坏话的奸臣,升官心切,就找到甘罗,问他该怎么回答。甘罗想:想铲除这个国贼,正愁找不到机会哩,这回他自己找上门来了。于是就对那个奸臣说:“老大人,这很好答,‘茄子高,萝卜低,冬瓜东,西瓜西’嘛。”这个奸贼就是逢迎拍马爬上去的,他一肚子青苔屎,狗屁不通。他认为甘罗说得对,就记在心里。

第二天,群臣来到金銮宝殿,那个奸臣抢先把甘罗说的那套话向秦王说了,秦王一听,就生了气,说:“你身为国家大臣,却说了几句小孩语,真是地地道道的庸才!要你何用?”秦王要撤他的职,贬为庶民。这么一来,那个奸臣没招了,忙说:“万岁,这是辅相甘罗说的。”秦王就把甘罗传上金銮宝殿,问:“茄子、萝卜、冬瓜、西瓜,这些话出自你口?”

甘罗说:“万岁,这是什么话?臣从来没说过这样的话。”

秦王说:“你能回答我提出的那个问题吗?”

甘罗随口答道:“君王高,臣子低,文官东,武官西。”

秦王听了点头称赞,满朝文武也都暗暗佩服。甘罗又说:“万岁,这位老大人的回答,是恣意侮辱圣明,谩骂满朝文武,还要嫁祸于人,其罪当斩!”

“再说得明白些。”秦王命令道。

“他把大王比作茄子,把文武百官比作人们常说的‘憨瓜’,还要加害为臣,难道不该斩首示众吗?请万岁裁夺。”甘罗添油加醋,众文武也趁热打铁,把这个奸臣所作所为全都抖搂出来。秦王听了勃然大怒,就下令把这个奸臣斩了。

【历史评价】

司马迁:“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後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彊时,天下尤趋谋诈哉。”

司马贞:“甘罗妙岁,卒起张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秋节传说的英语

全文共 2521 字

+ 加入清单

Mid-Autumn Festival (also known as the Moon Festival), the third major festival of the Chinese calendar, is celebrated on the 15th day of the 8th month, as the moon is supposed to be at its maximum brightness for the entire year.

The moon definitely spins countless legends throughout the ages. Of course, the most famous legend is the one surrounding the "lady living in the moon" that dates back to ancient times, to a day when ten suns appeared at once in the sky. The Emperor ordered a famous archer to shoot down the nine extra suns. Once the task was accomplished, Goddess of Western Heaven rewarded the archer with a pill that would make him immortal. However, his wife found the pill, took it, and was banished to the moon as a result. Legend says that her beauty is greatest on the day of the festival.

Another legend depicts a possible role that the festival played in Chinese history. Overrun by the Mongols in the thirteenth century, the Chinese threw off their oppressors in 1368 AD. It is said that mooncakes - which the Mongols did not eat - were the perfect vehicle for hiding and passing along plans for the rebellion. Families were instructed not to eat the mooncakes until the day of the festival, which is when the rebellion took place.

The most lunatic mortal in Chinese history could have been the great poet Li Bai (701-762 AD), who once invited the moon to have a drink with him and his shadow to form a band of three. Li finally drowned in a lake in an effort to catch the moon when he was drunk one night.

The festive night can be one of the most charming and picturesque nights and the full moon is an auspicious symbol of abundance, harmony and luck.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related the vicissitudes of life to changes of the moon as it waxes and wanes; joy and sorrow, parting and reunion. In Chinese culture, the family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circle of relations that cannot be broken. Because the full moon is roound and symbolizes reunion, the festival is also known as the festival of reunion. All family members try to get together on this special day. It is a happy occasion where people feast on scrumptious mooncakes. Some Chinese families today still stay up late to observe the occasion eating mooncakes, sipping tea and gazing at the beautiful moon. It is regarded the perfect moment if someone catches the moons reflection in the center of his or her teacup. Those who can not return home watch the bright moonlight and feel deep longing for their loved ones.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聚宝盆”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1203 字

+ 加入清单

羊庄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神奇之传说,其中沈井村“聚宝盆”之说传遍大江南北。

据传,明朝洪武年间,沈家村有个财主沈万山,家有土地九顷,雇用长短工10多人。

有一年逢大旱,草木将要旱死,这时沈万山家中的割草佣人,每天都割一捆油绿鲜嫩的草,日子长了,沈万山感到很奇怪,就问割草人:“天这么旱,怎么割来这么多好青草”。

当时,他没把割草的地方如实告诉东家。沈万山一连几天,跟随割草人后边,偷看着,见他每天都在沈家村北一华里处的沈家桥底睡觉,睡到中午无人时,才去村北牛蛋山上去割草。一天,沈万山强令割草人领他去割草的地方,一看岭上有一片圆形的草地上长着绿油油的草,于是就让割草人割,割后随即又出来了,割得快,长得快,沈万山感到很奇怪,左思右想明白了,此山西南靠凤凰山,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第二天带着两人到那里挖出了一个铁盆。

聚宝盆

后来沈万山买了一头猪用它喂猪,猪长的很快,把猪杀了以后,就用此盆洗手洗脸,一次沈万山的儿媳妇洗脸时,不慎把一戒指丢进盆中,越捞越多,沈万山知道后,认为此盆是件好东西,当时传说山上有个看宝洞,洞内有看宝的毛人住在里面,自从沈万山得宝后,毛人就走了。洞内三间屋大的空隙,至今尚存。沈万山得宝后,借助宝盆的财力。为村民打了72眼井,铺路架桥造福村民。

数年后,长江决口,朝内推测某地方一定出现宝贝(据说一出现宝贝长江就要决口),皇帝下告示“谁若能堵住长江决口,就赐给谁高官厚禄”,沈万山知道后,揭回告示,带着聚宝来到南京与皇帝讲好条件,皇帝随口答应“四更借、五更还”。沈万山来到决口处,拿出“聚宝盆”往盆内放一把土,放到决口后,立即堵住决口。

然后,沈万山去朝内讨取高官厚禄,并到五更去取“聚宝盆”,谁知道等到天明,才打四更鼓,据说这是皇上为了骗取宝物将五更改到四更,南四北五的说法以此说起。沈万山到朝内就被扣住,问他得宝的情况。并说他得宝不献,罪该万死,前辈该斩,后灭九族。把沈万山家的坟墓掘成了坑(今沈井村内的大水坑,就是原沈家的林地),沈井村的百姓听说沈万山得宝不献,犯了灭门之罪。有的外逃,有的改名换姓,沈家从此绝后,沈家村的水井也被填平。

后来,迁此定居的人们,为了不忘沈万山的恩义,流传后世,永不泯灭,又把该村易名为沈井村,但至今沈井村没有一家姓沈的。沈万山当时的住宅在沈井村东南角,在大跃进时期,沈井村的魏某在平整土地时,一镢揭开一眼神秘的井。井深12米,直径1.5米,水位2.1米,石砌结构完整,表层风化变黄,这眼古井就是当年沈万山用过的水井。

“聚宝盆”堵住长江决口后,成为大土原,后来就在上面搞建设,传说“聚宝盆”已落在南京中华门底下,民国时期,国民党当局听说沈万山的“聚宝盆”在中华门底下,就下令挖洞取宝,结果挖了能住一个连的大洞也没找到宝盆,据说宝盆又回了沈井村,后来做防空洞用(1985年人民画报以做过介绍)。

至今,沈井村北牛蛋山的小丘岭上还有个小坑,坑内直到现在还不长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医圣”张仲景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1505 字

+ 加入清单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汉族,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邓州市和镇平县一带)人,中国东汉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张仲景的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元朝明朝以后被奉为“医圣”,甚至有庙供奉香火。

张仲景出生于公元150年正月十八日,于公元219年溘然长逝,享年69岁。他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家庭条件的特殊,于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他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他是处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民弃农业”,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爆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会稽(绍兴)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张仲景的家族也不例外。对这种悲痛的惨景,张仲景目击心伤。

据载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起,十年内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传染病,其中伤寒病占百分之七十。“感往昔之论丧,伤横夭之莫救”(《伤寒论》自序)。于是,他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伤寒论》自序)。后世医学者称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杂病论》为医经(唐宋以后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从魏晋及今,一千六百多年来,一直是学习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

当时,在他的宗族中有个人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竟尽得其传。何颙在《襄阳府志》一书中曾赞叹说:“仲景之术,精于伯祖”。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他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隋唐以后,张仲景的著作远播海外,在世界医学界享有盛誉。从晋朝至今,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一千七百余家,这在世界史上亦属罕见。张仲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学说哺育了世代名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依然是“道经千载更光辉”。

张仲景故里位于南阳郡涅阳人(今河南省南阳邓州市穰东镇),民众自发地前来南阳医圣祠纪念、拜谒。南阳民间祭拜张仲景自汉代延续至今,“瞻仰医圣”、“叠纸求医”、“摸羊头”、“接圣水”等是群众主要祭祀活动内容,这一民俗活动将持续3天。医圣张仲景祭祀活动已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张仲景的墓葬于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仲景墓现存完好,成为了人们拜谒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神话传说成语故事

全文共 1723 字

+ 加入清单

神话故事教学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延续民族精神血脉的使命,神话传说成语故事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神话传说成语故事,仅供参考。

1、后羿射日: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人们难耐高温。后羿力大无比,射掉了九个太阳,剩下现在的一个太阳,使温度适宜人们居住。

2、夸父追日:夸父与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口渴,想要喝水,到黄河、渭水去喝水,黄河、渭水的水量不够他喝,向北到大湖去喝水。夸父还没有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他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作了桃林。

3、含沙射影:传说江淮间出产一种很特别的甲虫,名叫蜮,又有人称做射工、射影、短狐、水狐。这种虫常常伤害人,形状很是奇怪,背上长着硬壳,头上有角,身上长有翅膀,可以飞到上空,在人的头上施行袭击。它没有眼睛,但耳朵听觉特别灵敏,口中有一横物,形状像弩,只要听到人声便知道人的所在方向和距离,然后用口中所含的沙当作矢,向人射击。被蜮射中的人,会染上一种毒质而生疮;就算人的身体能够射避,而影子被蜮射中,也会生病。

4、八仙过海:有一天,八仙要去东海游玩,他们一起乘着船过海。可东海龙王的儿子喜欢上了荷仙姑,就把船给弄沉了。张果老翻身爬到了毛驴的背上,曹国舅脚踏巧板,没有掉到海里。韩湘子骑在仙笛上,汉钟离站在了蒲扇上,也没有掉到海里。蓝采和攀住了花篮边,铁拐李抱着葫芦,浮在了海上。只有吕洞宾被弄得浑身湿透,而荷仙姑却被抢到了海底龙宫中。龙王儿子一会变成巨鲸、一会又变成海蛇,和七仙打了起来。七仙用各自的宝贝大显神通,最后把龙王儿子打死了,救出了荷仙姑。“八仙过海”就是说,不同的人可以用不同的办法和本领去做事。

5、牛郎织女:从前,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他有一头感情很要好的牛。一天,牛郎出去放牛,正好遇到了七仙女下凡洗澡。牛郎很喜欢最小的七仙女,小七仙女也喜欢他,两人结成了夫妻。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还生了两个孩子。可是不久,王母娘娘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了天上。老牛看到牛郎非常伤心,要牛郎把自己的皮做成鞋穿着飞上天。牛郎很无奈地答应了,他拉着自己的儿女,飞上天去追织女。可是,王母娘娘变了一条河,将他们隔开了,两人非常伤心。喜鹊被他们感动了,都飞来搭成鹊桥让他们相会。王母娘娘很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6、精卫填海: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精卫的鸟努力填平大海。《山海经》记述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精卫。精卫原来是炎帝宠爱的女儿,有一天她去东海玩,可是突然风暴袭来,她死了。女娃变成了鸟,名字就叫作“精卫鸟”。精卫鸟去西山衔来石子儿和树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东海填平。

7、叶公好龙:讲述了叶公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8、井底之蛙:在一口浅井里,住着一只青蛙。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青蛙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呀!”青蛙形容道:“我安静时泡在水里,开心时在泥浆里散步,多自由自在!”青蛙邀请海龟下去玩,可是海龟却只能伸进去一只脚。海龟摇了摇头,往后退了一步,跟青蛙讲起了大海的情形。 “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止千来丈。”“无论水灾还是干旱,都影响不到海水,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井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再也没话可说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见识不能短浅,不能盲目自大。

9、天衣无缝:原指神话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现比喻事物非常完美自然,不露任何痕迹。

10、涸辙之鱼:庄子只要借一升半斗粮食,就可以解决家里揭不开锅的问题,监河侯却说等收到租税后可以借给他三百两黄金,就如同鲫鱼只要一升凉水,就可以活命一样,哪里能等到遥远的西江之水,解决问题,要从现实的时间、地点、条件出发。空话、大话、漂亮话,除了勾勒出说话人的嘴脸以外,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

11、女娲补天: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