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民的名义议论文优秀20篇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既是希望更是要求,是人生的指路明灯。那么你知道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议论文怎么写吗?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议论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2871

作文

78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名义》,让我想起《北平无战事》。

主角中规中矩,但被众多老戏骨,众多我们喊得出“哎他演过谁谁”,却一时想不起名字的老戏骨,光芒压倒。

拉得开,格局大,支线多。浮世群像,各有所图、所谋、所苦,以纷繁多样见胜。

但也因为铺大了,某些局部难免不紧凑,剪辑也剪得不妥帖,是其一短——作为对比,《潜伏》和《红色》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很紧凑。

本剧精华,则除了《北平无战事》,还带点《大明王朝1566》的风味:妙处都在打官腔,多种利害与人情扭结出了矛盾。

尺度在可以的范围内,基本够大了,可以咂摸的细节多。当然,有些东西我们都懂,不能播,但好在有许多事还是出来了。

我国现实中有许多事,以往的电视剧里是不大提的,但这部剧里出来了一些,包括但不限于:拆迁队、网络删帖、公安部门办案细节、高利贷、银行贷款返点潜规则。虽然不算彻底揭露吧,但至少这部剧,不像其他许多剧似的,揣着明白装糊涂。

十几年前《手机》与《集结号》的电影,也有类似感觉。“我们不说破,不代表我们不知道”,这意思。不算多么开天辟地,但至少算是有诚意:观众们未必爱看你多针砭时弊,但起码别把人当傻子就是。

反腐嘛,都懂的。

唯权力方可以腐败,所以世界历史上大多数反腐,都是对权力的约束。唯权力可以约束权力,故本片其实也算权斗片。权力导致腐败,而能将腐败搞掉的,也只能代之以权力。

但这一点当然没法说太明白。剧里也没敢说透,所以也不多说。

这部剧对我而言,最大的诱惑大概就是……认老戏骨,认老熟脸。

剧本身有许多戏剧性的场景,是以很生活化的方式表演的,包括但不限于高育良书记的每次提点、赵东来局长谈笑间跟友军接驳等等。

这就得看演技了。

如陆毅、张丰毅、柯蓝、凯丽阿姨这些名角儿,不提了。

看见吴刚老师的达康书记,我的第一反应是:《潜伏》的陆桥山!——当然还有《风声》的六爷!!《建国大业》里的闻一多!当然还有春晚的《卖大米》,《白鹿原》里的鹿子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人民的名义读后感

全文共 118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看到路边公交车站的广告牌上,开始出现同名电视剧的宣传广告,便周末去图书馆读了周梅森的这部新作。说实话,这部小说刚一出版我就关注到了,但却一直没想去读。周梅森的小说我读过一些,像《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我主沉浮》等都读过,因为作者经历丰富,加之曾经在政府中挂过职,所以,小说虽然大多写的都是符合党和政府宣传需要的那一套内容,但情节紧凑、冲突激烈,有一定的真实性,还是具有一定可读性的,这部《人民名义》也不例外。

小说讲述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临危受命,调任地方检察院调查某贪腐案件,与腐败分子进行殊死较量的故事。是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

小说本身其实没什么好讨论的,情节都没有我曾偶然看到的,洁版的某位大老虎的判决书精彩。说实话,虽然书的腰封上写着“著作作家周梅森潜心八年,六易其稿”,但我读完觉得有些粗糙,甚至臆测是为了宣传需要集体创作的成果。当然,这也可能因为,反腐题材的文艺作品已经被迫沉寂多年,作者也很难把握尺度。

其实想想觉得有趣,在广电总局的监管下,各种小鲜肉、各种抗日神剧、各种神搞的古装剧充斥荧屏,但真正具有社会意义的现实体裁的剧集却越来越少,像反腐体裁的电视剧近年来几乎从荧屏绝迹,而且类似体裁的小说也不让作家写,而现实是腐败愈演愈烈!这不让作家写、不让电视剧演,社会上就没有腐败了?这是不是现实版的“皇帝的新衣”呀!

还是说回小说,我觉得作者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角度来写腐败,腐败无外乎捞了多少钱、房子,搞了多少女人,或者买官卖官之类的,但如果把这些作为重点来写,一来根本不可能通过审查,二来就变成猎艳小说了。而作者从一起因腐败引起的群体事件出发,写了腐败对百姓的伤害,而且突出了对人性的挖掘和探讨,当然基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对有些问题的探讨浅尝即止。

像小说中,H省省委书记沙瑞金和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在探讨对一把手的监督问题时,沙瑞金提议让李达康过去的老搭档易学习来京州任纪委书记,而理由是起码敢说话。

而李达康迟疑片刻反问:“易学习来监督我,谁来监督您沙书记啊?”

沙瑞金一下子怔住了,看着李达康半天没作声。心想,李达康就是李达康,这个问题问得好,点在穴眼上了!估计在H省也只有他和少数几个干部敢提出这个问题。

李达康见他不作声,继续说:就说田国富书记吧,他能按党章规定和中央的要求,对您实行有效的同级监督吗?

沙瑞金轻轻拍了拍李达康的肩膀:“你的话很尖锐,很有分量啊。”

李达康态度诚恳,实话实说:“大家都在一口锅里吃饭,实行有效的同级监督其实难度很大,瑞金书记,这个情况我们不是不清楚!”

这段对话其实很真实的反映腐败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而且虽然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取得了世界公认的巨大成绩,但这个根本原因其实并没有解决。

记得有一位大老虎说过:面对没有制约的权力,我们无不行进在通往监狱的道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日前,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创作的《人民的名义》电视剧,正式在湖南卫视黄金档开播。该剧真实震撼地演绎了荧屏“打虎”,开播以来引起强烈反响,不但收视告捷,在社交媒体上也引发热议。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反腐电视剧的热播,生动展现了反腐败斗争的真实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一大批腐败分子受到法律应有的惩处,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构成。

权力离老百姓很近也很远,就像人们在关注反腐剧、反腐斗争一样。但是,官员廉不廉、政党纯不纯,老百姓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人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能够从弱变强、从建党到建国,成功经验就在于得民心。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广大人民群众痛恨腐败,必然会力挺反腐,而反腐作品道出了民众心声。《人民的名义》首集就取得了全国网收视率位居同时段第一的好成绩,说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顺党心、合民意,有着广泛和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腐败最严重的不是贪了多少钱,而是人的堕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义》是艺术化了的现实,而我们更需要直面现实、直面问题。这也如同行进中的中国,不管速度有多快、成绩有多好,都不能忘了发展是在较量着什么,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而这也恰好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人民的名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观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1222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名义》从播出到现在,火的一塌糊涂,该剧可以视为当代的《官场现形记》,也同时借由陆毅饰演的最高检反贪局侦查处处长、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侯亮平的角度,向这个窝案一串串、腐败随处见的暗黑官场强力开刀,初看剧,会觉得侯亮平这个人物有些突兀,随着剧情的渐次深入,才发现,这是人物本身设定所致,陆毅在角色的诠释上,下了很多功夫,虽然这位刚正不阿的侯局太难演,但陆毅的演技,经得起所有挑剔。

在《人民的名义》中,无论是清官,还是贪官,无论是大官,还是小官,总之林林总总,各式官员游走于故事之中,打着官腔,说着官话,干着官事,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似乎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奋斗拼搏中,当然,有的是在为人民服务,有的则是在为“人民币”服务,剧中官场的黑幕渐渐拉开,一干人等渐次露出狰狞面目,让人不由得胆战心惊,官场这水,真的不是一般的深。

但若说有哪个角色真的是肩负起了人民的信任,则非陆毅饰演的侯亮平莫属,这是一个不食官场烟火,嫉“贪腐”如仇青年干将,目光毒辣,思维敏捷,出手迅速,不近人情,所有的套近乎、吃请送,对他来说毫无用处,这一点从发小蔡成功送“烟酒”被他扫地出门,就可见一般,总的说,这是一个“固若金汤”的反腐桥头堡。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在演员层面备受赞誉,是因为剧中人物个性复杂,再加上一帮老戏骨的全情出演,看起来是相当的出彩。而陆毅扮演的侯亮平,在人物的设定上,相对来说有些脸谱化,这是一个百毒不侵的反腐斗士,但角色如果太过正面,也势必会禁锢了演员的发挥,正面角色难演,一直是不争的事实,但陆毅显然挑起了这个重担,并始终是全剧的安全感担当,我们观剧的过程,可以怀疑任何人,但似乎很少会认为,陆毅有污点,是贪犯,这种信任,尤其难得。

侯亮平还是有自己的性格的,无论是外向的火爆,还是内向的沉稳,都是足以让贪官们闻风丧胆的品格,其实在《人民的名义》中,已经借柯蓝饰演的陆亦可之嘴,不动声色的夸过侯亮平几次,比如说在前面部分,侯亮平要到陈海、陆亦可夫妇家中做客,陆亦可便对丈夫表示,这个被大家称为“猴子”的侯亮平,可是一个“大闹天宫的主”,而在刚刚播出的第29集中,汉东油气集团被欧阳倩招供出来,在监控室外的侯亮平表示:“这些人,总是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在我们预设的场景当中”,而一旁的陆亦可则称赞到:“侯导演,这出戏,相当的有戏剧性啊”,一个“大闹天宫”,一个“侯导演”,足以将侯亮平的两面人生得以尽数的呈现。

能感觉到陆毅在诠释侯亮平这个人物时,很注重挖掘人物内心的世界,这是一个心无旁骛与贪腐做斗争的斗士,尽管会陷入重重漩涡,尽管会身心俱疲,但他的双眼,始终如利剑一般炯炯有神,那里有让“人民的敌人”们闻风丧胆的英气,也是一个反腐干将由内而外所呈现出来的精气神,这也是陆毅一直以来,所呈献给公众的精神面貌,虽然以偶像高胭脂明星成名,但一直在挑战复杂角色,用演技在不断证明着自己的实力,当然,他的努力,也是我们所有目共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名义》不仅仅是普通观众的期盼,也是党员干部学习反腐倡廉的生动教材。

“腐败分子太有“创造力”了,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编剧周梅森说。剧中一位国家部委项目处的处长,住在家具装修土的掉渣的旧屋中,吃着炸酱面,口口声声“人民”“党和政府”,每个月只给乡下老母亲汇300块的生活费。而最终,在他另一处隐蔽的豪宅里,办案人员找到了现金2亿3955万4千6百块。这是电视剧开篇还原小官巨腐魏鹏远的情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有贪必肃,真反腐败,坚持铁腕反腐,“打虎拍蝇”,尤其是坚决查处周永康、____、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腐败案件,体现了捍卫国家政治制度和根除腐败顽疾的决心意志,在党内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壮士断腕,刮骨疗毒,党中央向全党证明,在贪腐问题上,没有特殊党员,没有人能当“铁帽子王”。惩治腐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强化不敢、知止的氛围。

《人民的名义》,既有平民百姓一碗炸酱面的“底层”写照,又有一杯高档酒的“阶层”腐朽,既有三百块孝顺金的初心残留,又有两亿元贪腐金的人心异变,这样的故事,在大刀阔斧反腐、正大光明倡廉的今时今日,催人深思,发人深省,引发共鸣。《人民的名义》,以惩治腐败的许多典型案例为原型,在何谓“名”又何谓“义”的深究中?剧中那些以人民之名行苟且之实的“执权者”,那些满嘴人民正义而又满身铜臭气味,满脸风光得意而又满心纸醉金迷的“老虎”“苍蝇”,究竟会给荧屏幕观众多少深思,又将唤起多少党员干部对人民“名”与“义”的考量?剧情仍在继续,“老虎”“苍蝇”最终会被绳之以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4118 字

+ 加入清单

近来身边的人都在讨论这部反腐剧,印象中很少有国产剧能引起大家如此激烈且深入的讨论。自己看到最近更新的第十九集,耐不住性子追下去,于是花了一天看完了周梅森的原著小说,了解了所有的谜底。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一下这部引发公众讨论的电视剧,梳理一下《人民名义》的惊艳与遗憾。

一 题材的惊艳

国产剧之所以被多数人嗤之以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少有反映现实的题材。其实大家都明白题材方面的原因,所以才会各种吐槽抗日神剧、古装玄幻剧和“魔幻现实主义”的婆媳家庭剧。一旦有反映现实的电视剧,哪怕一点点都会激发大家的热情。去年的《欢乐颂》,仅仅是展示了现实生活的一个很小的截面,就引爆了公共讨论,之前的《蜗居》、《北京爱情故事》同样如此。事实上,中国的小荧屏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并没有很长时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本世纪初,电视剧的尺度惊人。尤其是两个题材,反腐剧和涉案剧。

九十年代,一批极为真实的刑侦题材剧可能至今让很多人都印象深刻。《中国刑侦第一案》中的白宝山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12.1枪杀大案》的主题曲也响遍大江南北。甚至我记忆中有反映东突题材的电视剧,里面恐怖分子袭击哨所和公安局派出所是肢体乱飞。这些剧有可能制作不精良,却有粗粝和真实的质感,正是因为这些剧展示了很多社会底层人的真实生活,有的甚至太真实了,放在国外肯定得是有线电视才能播。比如当年的“红罂粟”、“危情实录”这些剧中的情节真的现实的匪夷所思,如果是美国电影的话,一定得是R级。可同电影一样,我国的电视剧也没有分级制度,小孩随时都能打开电视。因此,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刑侦剧在2004年,广电总局的一直文件,退出了电视荧屏。和刑侦剧一起退出的还有反腐剧。

反腐剧和刑侦剧两个类型有很多重合,都大量运用悬疑和解谜的手法。只是反腐剧的斗争斗勇一定要在政治领域。04年之前央视的反腐剧确实不乏精彩之作,《大雪无痕》至今让我印象深刻。除了与刑侦剧一样的原因外,反腐剧还因为政治环境的变化,同刑侦剧一起在小荧屏上消失了十多年。同样是政治环境的变化,反腐剧又在广电总局的重点安排下,重现荧屏。尤其是这部《人民的名义》,2015年在北京召开的剧本讨论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亲自出席。经过多年“魔幻现实”的题材的煎熬,任何一个触及真正现实题材的作品都会火起来,何况一部各部门重点抓出来的制作。

二 故事与内容的惊喜

题材上的优势已经让《人民的名义》起点不低,但题材本身不能最终决定一部剧的水平,还得看这个题材下能否将好一个有内容的故事。《人民的名义》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真正成功的是讲故事的方式和内容上的丰富。

都说周梅森之前很厉害,因为确实没有看过其他他的作品,但仅就这部剧而言,讲故事讲的很不错。刚看第一集的时候,我以为是一部单元剧,即以陆毅饰演的侯亮平为线索,处理多个反复案件。这种单元剧现在的年轻人经过美剧的洗礼已经很熟悉了。可没想到接着看下去,这并不是一部单元剧,而是要用整部剧讲一个故事,这样的话对剧作要求很高。要将故事揉碎,又重新抽出条理,草蛇灰线,既条理清楚,又能让情节跌宕,还要让人物立起来,确实非常体现编剧水准。周梅森不但做的不错,还有意识地用猜谜的手法,层层剥洋葱,大有侦探推理剧的意味,这点在日韩剧中大量运用,国产剧做的好的真不多。以至于让我忍不住想早点知道结尾,一口气看完小说。

一个好故事和好的讲述方式,给了演员很大的空间,“猜坏人”和“猜老公”一样需要演员的表演更丰富,不能一眼看出正邪之分。这让吴刚演的李达康圈粉无数,观众都知道越是看不出好坏,越能反映出一个演员的表演水准。同样,在我看小说之前,我也不知道“武松”丁海峰演的赵东来局长是好是坏。正面人物中,陈岩石的扮演者演的不错,这种高大全的人物也并不好演,但“一一六”事件中,这段煽情戏拍的并不让人反感,且让人打心底里佩服这位老人。这样的戏,才是宣传应该拿出手的“好东西”,而不是看起来非常诡异的“中国梦”系列宣传画。相对于小说中,没有那么明显的正义面孔的沙瑞金书记,张丰毅出场就自带正义光环,一看就是好人。权力永远都在美化自己,希望出演自己的演员高大帅气。无论是以前的毛主席专业户唐国强,还是现在的刘烨,无论是各种领导的陈宝国,还是很早就开始演市长的张丰毅,甚至今年上映的“青春偶像”大片《建军大业》,权力总是试图以美的方式出现。这点是所有人类社会的共性吧!

好的故事,好的人物和演员之外,还要好的内容。在我看来,这部剧最大的优点是展现了现在中国政治运行的一些细节。说来惭愧,虽然是政治学科班出身,但实际上对中国政治知之甚少。前些年北大博士论文《中县干部》引起了诸多讨论,原因是这个研究详细展现了中国县一级政治是如何运转的。可是超出县一级,人们包括学者在内,对政治制度之外,政治的具体运作是如何知之甚少。省一级的政府是如何运作的?省级政府的常委会是怎么开的?座次、会议内容是什么?议程是如何决定的?省级政府的干部选拔是如何进行的?谁来决定能不能上?怎么决定?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地方政治因为条条块块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赵东来饰演的市公安局局长,他既受垂直的公安系统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的领导,又对同级政府负责,也就是他也对市委书记李达康负责。同样的情况还存在与检察和法院。在本来就很复杂条块分割的地方政府逻辑之上,还存在着政法委书记这个凌驾于所有公检法部门的设置。实际运行中,条块之中谁听谁的,收各种复杂因素影响。这也意味着,现在政治权力实际上离散的,而非多数人印象中的铁板一块儿。正式这种对高层政治运作的展示,才引起了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的关注,大家都希望了解这个对我们生活影响巨大的政府。很多细节很有意思,政府官员之间是如何联系的,直接打电话还是打给秘书?什么时候用办公室桌子上的保密“红机”?这些细节估计以后还会被人津津乐道,毕竟我们已有的了解太少了。

三 剧集和思想方面的遗憾

虽然有上述的优点,但作为一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还是不免有很多不足,这些不足既存在于电视剧本身,也存在于对现实之后的思考。前者可以通过提升制作水准不断进步,后者,可能是整个国家都还没有想明白的难题。

作为一部全部由民营影视公司出品的电视剧,第一要务是要挣钱。目前电视剧算钱时是按照集数算的,所以要挣回高额的制作费用,电视剧一定要足够长。《人民的名义》卫视版应该是55集,相比于小说的叙事节奏,电视剧在中途明显有拖时间之感。如果说增加侯亮平、陆亦可、陈海的家庭背景戏,改“张华华”为“林华华”,且大幅增加戏份,是为了增加电视剧观赏性,那么电视剧给郑西坡的儿子儿媳那么多戏份则纯粹是为了磨洋工,增加集数。超过了四十集也不能在央视播,不过湖南台确实有魄力,两亿多拿下了版权。看到十多集,想去看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郑乾和张宝宝两个人一出场,就实在忍受不了了。此外,电视剧的三线叙事让剪辑有时候显得非常突兀。多数时候,这种齐头并进的三线叙事是非常棒的手法,可是有的时候分明没有必要却非要三线叙事,没错!我又在说郑乾和张宝宝。三线叙事中,部分镜头的剪辑的很好,尤其是几件事情同时进行时,剪辑可以省略很多时间,集中拼起来一件事情。但有时候切换的确实太过生硬。

比起电视剧本身的问题,更严重的是思想方面的问题,这一部分又有两方面的问题,出身决定论的幽灵和反腐背后的问题。我最初发现,所有剧中的公检法系统的人之间几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同学就是亲戚,更可怕的是长辈之间的联系。比如不太引人关注的林华华,她的家庭和陆亦可的家庭关系应该就很好,而陆亦可的妈妈本身就是法院系统的。对此,我的解释是可能是出于电视剧的观赏性,比如韩国的家庭剧,台湾的乡土剧,香港的商战剧,几乎所有主要角色都是一个小圈子的。可当我看下去才发现,这可不是什么出于电视剧的观赏性的设定,而是事实上这个系统就是一个圈子的。更可怕的是,作者丝毫没有意识到其中的问题,反而用了一种尽管有些隐秘,但还是很清晰的出身决定论。剧中的好人多数都是二代甚至是三代,他们出身良好,因此根正苗红,更容易正直崇高。而出身差的“农民的儿子”就容易成为贪腐分子。第一集侯勇演的赵德汉的剧情细想起来其实很难堪。侯亮平说赵德汉的家乡,人们都不愿意读大学了,可想想看,赵德汉上了大学一步步走到了全中国最有权力的处长位置,可是一个月只能给他妈妈打三百块钱,怪不得家乡人都不愿意读大学。混到如此只能给家人一个月三百块钱。尤其是当侯亮平和赵德汉反复说“农民的儿子”时,实在是太刺耳了。如果剧中展示的“小圈子”是真实的,越发说明中国当前的阶层固化是多么严重,一直人们潜意识都不会注意。

电视剧和小说都在写反腐,而且把很多社会问题归结到腐败,这确实是当前很多人的思维逻辑。可是如果细想起来,腐败一个帽子也不能扣在所有问题上。腐败有损于公平正义,可是如何消除腐败,必须依靠中央的关注吗?这是一种解决方式,小说中副国级的赵立春即是被中央巡视组处理的。可是这之前的腐败在制度下都已经发生了,这意味着之前的腐败预防机制都没有效果。可分明建国前,毛主席和黄炎培的著名对话已经说明,民主是预防腐败,解决公平正义问题的方法。那反复之前,民主干啥去了?小说最后,沙瑞金和李达康书记意识到了“谁来监督一把手?”这个几乎无解的问题。最后想出的办法是通过纪委,可是即使给李达康配上易学习这样出色的纪委书记,也没有没有达到效果,这时候可能又得反思一下,是不是还得回到最初的起点,民主才是解决很多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反腐解决所有问题。

余论

尽管有遗憾,可是这些遗憾可能确实是未来很长时间放在国人面前的问题。一部电视剧能反映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成为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议题,引起广泛的讨论,这可能是一部文艺作品的最高水准了。电影电视剧从来都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更是一种社会实践。它们向社会输入共同议题,让人们有话题可讨论。如果这个话题本身还是非常有益于对我们这个社会的理解的话,那么一次讨论可能会改变很多人的常识,比起很多空洞的口号效果好多了。在这一点上,《人民的名义》无疑已经相当成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能够引起公共讨论的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党员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李路,1966年出生,吉林长春人,著名影视导演、制片人、投资人,曾导演《孤星》《小萝卜头》《老大的幸福》《山楂树之恋》《坐88路车回家》等热播剧。多次获中国电视飞天奖、金鹰奖、金凤凰奖、金南方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并曾荣获“江苏省十佳电视艺术家”、“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十佳电视制片人”等荣誉。从业20余年来,他投资、制作、监制过电视剧共3000余集。

2017年,李路导演最新力作《人民名义》总投资1亿元,由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柯蓝、张凯丽等40余位实力派演员加盟,目前这部被誉为“史上最大尺度”的反腐剧热播后,不仅收视率稳居第一,豆瓣网评分更是高达8.8,堪称大获全胜。

最近,李路导演在接受我独家访问时候,透露曾遭几十家投资方临时撤资,只有大盛国际总裁安晓芬在投资《人民的名义》时,态度最坚决。因为安晓芬曾说过:“不要考虑审查什么的。国家反腐倡廉,打虎拍蝇那么深入。如果一部反腐剧,如果国家执政的部分都不能让你通过的话,那就是对反腐的不信任。一定要打得很坚决!”,他还盛赞投资人、监制安晓芬,“真是一个女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1203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名义》是部好电视剧吗?当然是,但它本身就是个人治的象征!”说这话的不是我,而是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是我这个底层收入者认识的人里唯一一个和“官”字沾边的人,他爷爷是一个退休的大学教授,父亲是处级干部,母亲也是老师,他昨天晚上突然在QQ上找我,问我这部剧怎么样,我说“尺度蛮大的”他说“你跪的久了,让你伸伸腿儿都不习惯了”

我不服气说,“这部剧能拍出来难道不是个进步吗?”他说“从《湄公河行动》到这部剧,都是部委牵头,部委想让你拍你才能拍,拍的每个细节都要上级部门的审核,如果说这部剧是媒体人自发的行为,那么可以算是进步,但是如果这部剧出现的本身就是领导点头才能有的,你还觉得这是进步吗?”

“那领导可以不点头吧~”我说,“如果本身就有规定这部剧就是不能出现,那么没有问题;如果这部剧能出现,任何一个想拍的人都能拍,也没问题;但是现在出现也好不出现也好不是拍摄者本人的意愿,领导绳子想放就放,想放多长放多长,这才是彻彻底底的人治”

我没话说了....之后他和我说起一件我已经知道的事儿,他们家他是老二,上头一个姐姐,下头一个弟弟,除了他本人一个领养,一个寄养,当年收养他姐姐的时候家里头已经有他了,按规定是不能领养的,但是当年他爷爷去吃了顿饭好像就成了.....他自己对我说“规定本身是否合理是一回事儿,能不能按照规定贯彻执行是另一回事”

剧里的陈岩石是个好人啊,可是假设他不认识省委书记呢?剧里头所有露了一脸的角色家里头有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家人在官场里混吗?除了第一集侯勇扮演的处长,是农民的儿子,剩下的哪个不是父子传承,同气连枝?人民并未赋予他们任何权力,所以他们可以随意的予取予夺!这部剧是“赠予”吗?不是,其实只是对方单方面突然想起来然后“归还”了一点点而已,那么“取夺”的时候才是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时候!

我突然想起我另一个已经出了国门,去了日本的朋友的话,他从事影视幕后工作,他说“表面上中国只要不碰建国后的那三十年什么题材都可以拍”因为规定里写的看起来挺好的,不宣扬暴力什么的,但是结果完全不是这样,打个比方,校园暴力现在严重不严重大家都晓得,但是拍摄这个题材目的是想让大家警惕校园暴力,哪怕不仔细描写施暴过程,但结果还是因为‘夹杂暴力内容’就裁了”这样做对吗?大家自己评断!如果这部剧不是最高检自己来拍的,一般人想都不用想100%无法过审,所以也就没人去做这样的尝试,但上面一号召性质就不同了,暗杀受贿这些大家都已经自动屏蔽的内容都可以出现了!

“你怎么看这部剧,你怎么看你现在所处的环境?”我问已经身处公务员的他“我是个法医,每天接触的死人比活人多,即使他们已经腐烂溃败,可是他们依旧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真实的向我讲述自己的故事,从不欺瞒我,如果有什么问题,一定是我错了,他们不会错!我希望有一天,它也能安安静静的躺在这里任由大家评说,或瞻仰,或批评,它都只是安静的躺着,不会撒谎,不曾伪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观看人民名义的心得体会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事物新知识不断涌现,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而对于自身而言仅仅做到清正廉洁是远远不够的,在当前南北合并,海外业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如何扎扎实实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助推公司的发展,不辜负公司领导的期望,才是最终目的,因此,要在以下方面多做工作:

第一,深入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了强烈的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为广大干部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后顾之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保障人力效益的充分释放。

第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多干让广大员工满意的好事、实事,积极开拓业务,为职工谋划良好的发展前景,提高员工收入水平。

第三,坚持勤俭节约,改进作风建设,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整治工作中的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凝聚意志,提高斗志,打造一支执行力强的团队。

第四,更新观念,始终坚持服务发展,客户至上,把客户是否满意作为我们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必须要求我们把廉洁从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坚持以廉洁树立形象,争做行业标杆。

公生明,廉生威,廉洁自律是道德约束,是制度要求,也是成事需要。作为一名企业高管,我将牢记“学以致用,勇于担当,严于律己,勤于律己,勤于工作”十六字要求,在工作生活中不断提升廉洁意识,不断加强对分管业务的监督管理,在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在公司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形势也不断变化,我们一方面要抓好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同时,更应该严明纪律法规,加强作风建设,积极完善相关责任机制,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健康发展,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人民的名义作文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一位国家部委的项目处长被人举报受贿千万,当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前来搜查时,看到的却是一位长相憨厚、衣着朴素的“老农民”在简陋破败的旧房里吃炸酱面---2017年反腐连续剧《人民的名义》的剧情。

近年来,随着国家从上到下反腐工作的逐步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可喜可贺的成绩,同时也得到老百姓的认可。但是我们的反腐败还做的远远不够,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体把查处腐败分子的过程展现在人民的眼前,不失为一项绝妙选择。

通过影视作品,把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展现给老百姓,有一心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有铁面无私的纪检干部,当然也有想法设法去敛财的腐败分子,让老百姓了解到腐败分子是怎么被查处的,把政府公平公正的一面展现出来,让更多的老百姓利用合理的渠道去诉说心中的不平之事,进而把纪检监察工作延伸到每个角落,真正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1.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观后感作文600字

2.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作文

3.人民的名义观后感800字

4.中学生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作文

5.人民的名义感后感作文600字

6.2016年建军节作文:人民的卫士

7.描写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文精选

8.向人民解放军致敬作文【精华】

9.初二学生写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说人民的名义读后感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过了原著小说,书中其实是明里暗里设了这么几对矛盾对手来展开的。

一个是侯亮平和同校同系学长祁同伟之间的暗战。祁同伟是一个贫苦出身的官员,为了升官发财,热衷权钱交易,翻云覆雨,心狠手辣,是这部小说中最强的反派,他代表着那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官员,搞特殊化、小圈子、利益链等,他视人民为对立面。

一个是沙瑞金和高育良之间的空降干部与本土政治势力的角逐。高育良是典型的学院派干部吗,理论知识丰富,引经据典,擅长诡辩,是那种笑面虎和深藏不露的政客,他可能不屑金钱和美色,却重派系,搞平衡,旁敲侧击,滴水不漏的打击政治对手。唯上不唯实。他的腐败是那种“雅腐”,是善于玩弄权术的大老虎,他视人民为理论武器。

还有一个是陈岩石和赵立春之间的老革命和大老虎之间的对立。陈老是革命理想主义者,为了党和人民,可牺牲,同样,也可以和贪官作斗争,他可以说是一种化身,痛心疾首腐败给党和国家、人民带来的危害,又亲力亲为的坚持反腐,天不怕地不怕,正是这样的人,带给人民一种期望和希望。而赵立春,便是那种被权力腐化的最严重的干部,他的作风让整个汉东省的政治生态腐烂不已,官商勾结、派系对立、懒政成风。他视人民为上升的阶梯。

在这三组较量之外,更是描画了一种另类的干部:京州市市委书记李达康,这种强势干部政绩斐然、能力突出,是不可多得实干型干部,同时又是反腐意识薄弱的干部,只重视经济发展,不重视组织建设,以致于让身边的下属成为腐败的常客和懒政的温床。

可谓是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人民的名义丁义珍小说结局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反腐题材电视剧逐渐淡出荧屏。近年,国家反腐工作大力推进,对于官员工作和生活作风的要求标准愈加细化,全社会都在关注反贪成绩,都在呼唤“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清廉官风。

人民名义丁义珍小说结局猜测:

在第一个案子侯亮平和陈海同时展开追查一个贪污案,侯亮平那边非常顺利的在进行着,但是陈海这边要汇报给上级的太多,所以严重拖慢了抓人的进度,最后丁义珍成功坐飞机逃往美国洛杉矶,但是经过调查,说丁义珍当时是因为接到一个电话之后才走了的,所以陈海他们怀疑有内鬼。

《人民的名义》打电话给丁义珍的内鬼很多人怀疑是李达康,因为丁义珍是他带出来的,但是真的不是他,看到后面他其实是一个好官来的,猜测打电话给打电话给丁义珍的是高育民,那个冲电话卡进马桶的也是他,因为只有他和李达康离开过,如果不是李达康,那么就是他了。

2.《人民的名义》里面贪官的人物原型都有谁?

3.人民的名义小说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观人民的名义有感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号称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人民名义》这部电视连续剧成为了追剧榜单的榜首,刷爆了每个人的朋友圈,占据了微博的热门榜单,各大新闻媒体都在争相报道与深刻剖析,《人民日报》连续发布两篇文章,其中包括一篇头条,对《人民的名义》评价道 “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此剧成为了全民讨论的一个火爆点。本月,在单位的党小组学习会上,观看了此剧,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与深刻思考。

该剧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检察官们步步深入,查办国家工作人员犯罪的故事。 此剧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已退休的检察长陈岩石所说的话,“从群众中来,回群众中去”。 到现在这句话还是那么的时髦,在习总书记执政以来,从群众路线到三严三实,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两学一做”,这无不体现党的宗旨,体现我党的传统优良作风。

腐,只要环境、土壤、空气、水份合适就会茁壮成长。但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持续推进,人们对反腐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老虎”“苍蝇”一起打,让反腐只是一阵风、走过场等观点不攻自破;对侵蚀百姓利益之举坚决打击。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经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钟才能“治未病”

将反腐进行到底是对人民利益的保障、将反腐进行到底是对党的纯洁性的保证、将反腐进行到底是对权力的约束。我们党在立党之初就立下了以为人民服务为荣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广大党政干部要时时自省,以为人民服为宗旨,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历史告诉我们,廉则昌,腐则亡。将反腐进行到底就是要从根本上肃清思想毒瘤,从而使我们党内成员人人向廉,人人爱廉,人人为廉。杜绝腐,清廉执政,抵挡住糖衣炮弹的冲击才能拨开云雾。“将权力关进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近几年来,在党内大力反腐的铁手腕下,不少贪官纷纷掉任。无数事实告诉我们滥用权力的人终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不顾及人民权力的人都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坚决反腐必定为中国号巨轮添油加力,为社会主义征程提供巨大的引擎!

就像剧中所说“如今的社会不缺少聪明人,缺少的是忠诚的人”。在我看来,所谓的忠诚,就是忠守承诺,确切地说,是指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这个国家和人民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忠诚应该普及为国人的一种坚定的信念,成为中华民族当今乃至今后的国家信仰。(肖旭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人民的名义观看心得

全文共 1420 字

+ 加入清单

从最初的调研与设计,到反复的研究与修改,再到后期的敲定与拍摄,可以说,“人民名义”所走过来的每一步都值得我们为其“竖起大拇指”。当然,醇酒才算香甜,精心打造的“反腐大戏”必然蕴涵着更实、更好、更多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笔者看来,这种蕴意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强烈的政治意义。从创作背景来看,在此之前,反贪剧、反腐剧、涉案剧等政治色彩浓烈的影视剧基本上退出了卫视黄金档,甚至出现了搁浅状态,直到《于成龙》《刑警队长》《后海不是海》等一批电视剧的强势回归,所谓的“政治剧”才开始解冻,而“人民的名义”的热播与走红恰恰表明这类影视剧已经成为观众收看的“香饽饽”。当然,相比这些,“人民的名义”所传递的政治意义更在于对反贪惩腐的坚定决心与必胜信念。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敢于踏石留印、勇于抓铁有痕、坚定惩治腐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赢得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拥护与喝彩。“人民的名义”正是通过人民检察官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来展现这种良好的政治生态以及“永远在路上”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非凡的社会意义。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部很“政治”又“严肃”的反腐电视剧怎么会登陆以仙侠玄幻、青春题材为主的湖南卫视呢?不过,在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管理中心主任肖宁看来:“《人民的名义》承载了非凡的社会意义,尽管和湖南卫视以往播出电视剧的风格不太一样,但我们依然毫不犹豫选择了这部剧。”因此,即使风格不同,只要足够优秀,都能激起非同一般的社会反响。此外,该剧的发布会地点之所以选择清华大学,目的就是在于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反腐大戏”,掀起更广泛的社会关注度,从而激发社会反腐的应有作用,正如该剧编剧周梅森所言:“社会反腐的形成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包括作家、艺术家,这也是这部戏的意义。”与此同时,“人民的名义”还通过“正义与丑恶的较量”起到“重塑三观”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受众的青少年,而这也正是这部反腐剧的另番社会意义所在。

独特的启迪意义。近年来,穿越戏、宫斗戏、卡通戏等频频霸占市场。当然,这类影视剧有其新颖与独特之处,但是“娱乐过度”这样的“硬伤”难以掩盖当前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瓶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影视剧如何打开一条新路子尤为关键。“人民的名义”以反腐倡廉这个时代主题为创作背景与现实题材,不仅积极响应了党和国家的号召,而且切合发展潮流与人民期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与时代和人民的“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无疑为当下的影视剧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启迪意义:只有紧扣时代主题,只有关注现实生活,只有立足人民所需,才能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影视剧“拼杀”中分得一杯羹。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作为中国反腐倡廉的一个“聚光灯”,“人民的名义”不仅表明“反腐强风”正当时,肃纪惩贪深得人心、温暖大地,更是折射“反腐长风”继续吹,反腐倡廉的力度和强度将持续“加码”。当然,有了人民的“名义”,我们就会信心百倍,一定能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久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反腐的大剧《人民名义》,这部电视剧我感觉是最近几年少有的良心剧,好几年没有看到这么吸引人的好剧了。其内容就是切合当下的反腐,这部剧一经播出网上叫好声一片,对这部剧表示肯定和赞扬。《人民的名义》被称为“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剧”,从打老虎到拍苍蝇,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把我牢牢的拴住了。演员阵容强大,陆毅、张丰毅等新老演员同台飙戏,这也是吸引各年龄阶层的人观看的重要原因,此部剧好评如潮,豆瓣网上最高给到了9.1,连我这种对不爱看电视剧的人都被吸引了,其实最大的吸引还是剧情,它所反映的就是现今大家最关注的的我党反腐的问题。

三天追了10集,有好几处戳中泪点。前三集的故事情节,老戏骨侯勇一上来饰演的“小官巨贪”的某部委处长,贪污了两个多亿,摆放在自己别墅的书柜、冰箱、床铺底下,一分钱都不敢花。怕被人知道,一家人还是住在几十平米的老房子里,吃着炸酱面,每月给自己在乡下的老娘寄300元的生活费,过着看似很普通的生活,当调查的深入,面对着满屋的钱,一句带着哭腔、颤抖着双唇说出台词“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一分钱都不敢动,全在这……”。看着很痛心,一个农民的儿子拼搏到这个职位,实属不易啊,最后还是没有经受金钱的腐蚀。最后陆毅所饰演的侦查处长那句“你大把大把捞钱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现在自己出事儿了,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中国农民那么倒霉,有你这么个坏儿子……”在金钱和权力面前,很多人“前腐后继”,完成了一个人向堕落的蜕变。

在另一面,老戏骨白志迪饰演的退休老干部陈岩石,是省检察院原常务副检察长,十五岁便入党,是参加过抗日战争,抗过炸药包的人,虽已耄耋之年,仍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战斗在第一线,在剧里为缓和工人们群体事件时,年迈的陈岩石及时赶到,不顾众人的劝阻坐在在推土机下陪着工人们。最让人感动的是他给省委常委会的同志们讲了一节党课,给我听哭了。他说“那个时候,背炸药包是共产党员才有的特权!当年我虚报岁数入了党,拿到了这个特权。我根本没有想到会活着回来,更没想到会活到今天,我为能拿到这个特权而终生骄傲!”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高度忠诚,也给党员领导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以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个曾经的基层工作者,我只想说,编剧的案头工作做的太棒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剧中大风厂的拆迁工作,基本就是我们拆迁工作的真实写照,党委书记带头,各部门领导干部负责,人民的工作不好做,人民干部难当,我只想说一句剧中的台词,有时候有图也不一定有真相。

另外,看到今天李达康追问市长去哪里了,部下回答市长去北京党校学习了,我实在忍不住笑了。编剧你不要太懂!一定是个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青年。

最后我想说,这个国家,纵使她曾满目疮痍,饱经沧桑,但总有一部分人为她作出更多的事情,总有人在为她默默努力着,尽管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她一定会越来越好…

4.8更新……

剧中说处级以上干部因私护照都必须上缴,我们这里实际情况是副科级以上干部护照、港澳台通行证都统一归组织部管理,因私出国要经过一级级审批,极其麻烦繁琐,如果你是出门旅行的理由现在基本很难报批成功。还有科普一下,银行从业人员,税务系统所有人员护照也不能在自己手上,出行一趟真的不易。至于年假,来基层工作三年多,国家法定节假日都得值班无法得到保障,压根不知道年假是什么概念,更不用说24小时随时待命,随时都有会议或者汇报工作了。很多时候,很多工作并没有外表看过去的那般风光。大家都各自体谅下吧,祝所有人安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剧人民名义》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发起,并力邀著名编剧周梅森亲自执笔创作的一部当代大型反腐题材影视作品。

作为一部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反腐作品,该剧不仅写出了当下反腐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多面性,更将其提高到了依靠文化、法律、制度进行反腐的高度上。剧本既延续了周梅森作品格局宏大、抽丝剥茧、悬念迭起的艺术风格,又结合当下的国家实际和社会热点多有创新和突破。

在拍摄筹备过程中,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和业界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不仅是最高检影视中心2016年的1号重点影视项目,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列为重点工程,在剧本研讨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也已将该剧纳入到2016年的成绩单,可谓是未拍先热、未播先火,被誉为2016年最值得期待的现实主义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人民的名义读后感受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很少看正剧的,但前几天无意看到《人民名义》后,特别喜欢。刚开始真是被老戏骨侯勇的演技征服了,觉得演得太逼真,太有意思了。那吃炸酱面的悠闲,那假装义正严辞的拍桌子,那酸软无力的双腿,从家到办公室,再到豪宅,表演层次分明,越来越心虚。其它老腊肉也个个演技担当,一场省委会,表面上波澜不惊,实则诡谲复杂,展示了不常见的,但想象中的官场风云,应该是比想象中还精彩。

看到第四五集,就实在等不急看电视剧了,一口气读完此书。真是酣畅淋漓,跌宕起伏,绝对是一部反腐佳作。在书里,既有官场的盘根错节、步步腐化,又有共产党人为正义公平而战。

不知为何,看到祁同伟在孤鹰岭那部分竟然哭了,可能是为他感到惋惜吧。

曾经的缉毒英雄,为了让自己的事不败露,帮副市长外逃,并暗害证人,谋害同学,成了杀人凶手。一切大白于天下后,他最终逃回了孤鹰岭,那个他曾身中三枪,奋力打击犯罪,差点丢掉性命的地方。当年是孩童的《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首歌救了他,他通过这首歌,逃到了村里唯一不贩毒的秦老师家。而今,重回旧地,他早就不是当初那个他了,他的灵魂已经肮脏。再次响起的直升机轰鸣声,不是救他,而是要抓他。

不知为何,我觉得他堕落得很可惜,曾经他也不想依附权贵,特别优秀的他却被分配到只有三人的小地方当司法助理,在看到那个在穷山沟干了三十年的同事后,他决定违背自己,去追求比他大十岁的政法委书记的女儿,他一步步往上爬,步步为营。在电视剧的前几集也可以看到,他第一时间永远想到的自己的利益,想到的是如何当副省长。他和高小琴的爱情,在他看来也是和发妻得不到满足造成的。他的第一次腐化,是被大领导儿子拖下水的,他第一次空手套白狼,让他感觉挣钱太容易了。要不说,变质都是从一点点开始的,谁从小受的教育都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可随着权力增大,一旦伸手就会越陷越深。最后的他可能是醒悟了,不过也没啥用了,那么高傲的他不能束手待毙,选择在曾经神圣的地方告别自己,真是最好的方式。

当然这里还有比他更厉害的人也由于各种原因腐败了,就不一一剧透了。

要说这本书的优点,不仅仅是刻画出了这许多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人物,更是展现了比较真实的社会现状和官场百态。当然这只是一个普通小老师的见解吧,不要说这里的厅局级干部,连科级的门道我都看不懂,也真没啥资格品头论足吧。估计现实比文学作品还要有戏剧性。

只说自己的看法,最值得称赞的是,作品敢于呈现社会的阴暗面,敢于呈现人与人之间的虚情假意,更敢于呈现有时正义力量也会被压倒,这在以往比较少见。当侯亮平被栽赃嫁祸,政治生涯命悬一线时,几乎是绝望的。本以为植物人的陈海能醒来,但奇迹也没出现。身为一把手的李达康和沙瑞金虽是好官,但无人监督。这都是作品中的低气压,展现了现实的任重道远,好人不一定能一生平安,以及在官场改革过程中的步履为艰。

无论是此文学作品,还是此剧,都呈现出中央前所未有的反腐力度,让人民看到了希望。正义不会迟到,最后连大大官都被法办了,绝对是老虎苍蝇一起打。以史为鉴,可以正其身,希望明天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人民的名义观后感500字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厉害了,我的‘人民’!”《人民的名义》甫一播出,便收获观众热情的点赞。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文艺当与时代同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

电视剧中触目惊心的贪腐画面,是惊心动魄的反腐败斗争的艺术再现。在调查武长顺案件期间,举报人到中央纪委接受约谈,为避免被打击报复,一路竟换了三次车牌;白恩培放任妻子搞权钱交易,事发后,仅仅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少数人的腐败行为,甚至让编剧周梅森感叹,“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我不干好事也就罢了,我还干这么多的坏事,就自己感觉到自己简直是不可饶恕”“钱财有什么用,钱财没有使我心安理得,反而让我罪孽深重”,这是落马官员朱明国、魏鹏远的忏悔。但到要承担后果时才幡然醒悟,一切已为时晚矣。女县委书记袁菱落马后,常常回忆昔日在大学工作时的生活。她始终记得,夏天的时候,一家三口省吃俭用买了个空调装在9平方米的书房,全家挤在空调前吃饭,其乐融融。可如今,这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滥用权力带不来幸福,不义之财给不了心安,很多人看不透这朴素的道理,最终只落得“树倒猢狲散”。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人们对反腐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老虎”“苍蝇”一起打,让反腐败只是一阵风、走过场等观点不攻自破;对侵蚀百姓利益之举坚决打击,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经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钟才能“治未病”。朱明国承认,“这一步迈出去之后,你没有外力的强制和组织上的干预,靠个人不容易停下来”。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反腐是紧箍,更是保护。雷霆的行动、强力的震慑,助推了政治生态好转,正如周梅森所说,“改善土壤,改变政治生态,理顺关系,让能干的人得以发挥,让正气得以张扬”。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要真正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以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老戏骨们确实对得起观众,作为国产剧,值得一看。至于剧情,反腐的确让广大居民看了舒坦,然而细想发现这还是在洗脑啊。首先,剧中正反角色间都是靠交情靠关系,虽说也按规定办事,但“抓贪官”时可以先靠关系靠交情来无手续办事,目的也许没错,但一旦这样的观念被植入,人治将大过法治。

其次,反腐的确是每个国家都在做的事,然而天朝特色腐败根源难道真的是因为某些没有党性的人得到了权力而造成的吗?一旦被植入这样的思想,腐败永远无法遏制。

最后,剧还在播,如果结尾能让广大居民思考那我会给五分,如果结尾是让广大居民觉得大快人心,我会打一分。牧羊人对绵羊们说“你们就是我的主人,我会全心全意为你们服务”。很好奇核心层真敢让绵羊们思考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1244 字

+ 加入清单

一碗面,一杯酒,一个会。汉东省(剧中地名)的一场反贪风暴便从这样三条主线拉开了序幕。

说实话,在湖南卫视黄金档看到一部如此大尺度的反腐剧,惊诧之余却又倍感惊喜。曾几何时,当《玫瑰之约》粉墨登场,心中那个“芒果”愈见青涩,少见熟黄。久而久之,观众的我已是而立之年,荧屏的他们还是如初的少年。于是乎,在一部看得上、坐得住、记得起、说得出的电视作品的等待中,我已经很难坚持走完这条粉丝的虔诚之路。

人生不止初见,相见并不恨晚。在“歌手”和“生活”(湖南卫视两大综艺)的流连中,我看到几个只有在公文写作中恰如其分的字眼,以“人民名义”走进了视野。土、大、正——并不和善的第一眼观,让人在宣传片里或是难以入戏,或是容易跳戏,不可思议的是,在一个快乐与青春为主色调的王牌卫视,播出这样一部忠诚与清正为主旋律的影视作品,不可谓不铤而走险、剑走偏门,让人为之捉急。

事实证明,有些时候只有敢于尝试,才知道自己多行。在电视荧屏式微的当下,在传媒前途叵测的时局,在节目层次不齐的今天,背负盛名的湖南卫视,正在悄悄摸着石头过河,它以这样一部既正又政的作品,在中伊足球大战的收视竞争风口,竟然包揽了比之两倍之多的遥控器,做到了叫响又叫座。这颗投出的石子——《人民的名义》,恰如一场春雨,如期而至这萌芽的初春,应情应景,未曾失望。

传媒终究玩的还是文化,但玩文化的并不都是文化人,还有化妆的文人。而《人民的名义》,从投资到创作,从拍摄到演绎,处处可见文化人的踪影,最高检坐阵,宣传、广电、传媒联手,精心酝酿而成的作品自然是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义。剧中细腻之处,融入了触及人心冷暖的情,贯穿了辩证社会是非的义,这些巧妙的手法,既迎合市场规律,又符合行业规矩,在追求利益和站稳立场中实现了双赢。

好的时代从来不缺好的作品。不得不说,《人民的名义》确实是一部有味道的电视作品。背景里有官场生态的政治味,插曲间有干部生存的人情味,故事中有曲径通幽的趣味,价值上有映照现实的意味,反响中有读者边看边悟的体味。如此一部“五味俱全”的电视剧,想必是对得住“作品”二字的,也必然是经得起观众和时间考验的。

同样,好的作品也需要好的故事。古往今来传得最久最广的故事,莫不是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的生活素材。《人民的名义》,既有平民百姓一碗炸酱面的“底层”写照,又有一杯高档酒的“阶层”腐朽,既有三百块孝顺金的初心残留,又有两亿元贪腐金的人心异变,这样的故事,在大刀阔斧反腐、正大光明倡廉的今时今日,难免不催人深思、发人深省,难免不让人设身处境、引发共鸣。

观看之后,思绪之余,再谈“人民的名义”,不可同初而语。在何谓“名”又何谓“义”的深究中?那些以人民之名行苟且之实的执权者,即将如剧情所需即刻登场,那些满嘴人民正义而又满身铜臭气味,满脸风光得意而又满心纸醉金迷的剧中人,究竟会给荧屏幕外的观众多少思与行的启悟,又将唤起多少对人民“名”与“义”的考量?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在等待下一个故事前,我们不妨且行且思,毕竟这才是一名观众该有的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