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坚强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汇集20篇

导语:坚强是在艰难挫折中学会的。学会坚强,走向成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坚强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4822

作文

230

斗志昂扬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斗志昂扬褒义词。是一个成语,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一、成语释义

【拼音】: dòu zhì áng yáng

【解释】: 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举例造句】: 同学们听了英雄的报告后个个斗志昂扬、争当“活雷锋”

【拼音代码】: dzay

【近义词】: 意气风发、生气勃勃、生龙活虎

【反义词】: 精疲力竭、委靡不振、无精打采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精神

【英文】: have high morale

二、成语出处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顶天立地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顶天立地,头顶青天,脚立在地上。形容光明正大,形象高大,气概豪迈。明 高濂 《遵生八笺·清修妙论笺上》:“ 孙真人 《卫生歌》曰:‘……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煖衣宁不愧?思量难报罔极恩,朝夕焚香拜天地。’”巴金 《家》一:“两扇大门开在里面,门上各站了一位手执大刀的顶天立地的彩色门神。”

一、顶天立地的意思

【成语】: 顶天立地

【拼音】: dǐng tiān lì dì

【解释】: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六:“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举例造句】: 先生是楚国的栋梁,是顶天立地的柱石。 ★郭沫若《屈原》第三幕

【近义词】: 英姿勃勃、威风凛凛、气概不凡

【反义词】: 瞻前顾后

【歇后语】: 六点钟的分时针;南天门上长大树

【灯谜】: 最高的个子

【用法】: 作谓语、定语、补语;多用于男人

【英文】: of indomitable

二、顶天立地的成语及解释

【撑天拄地】:犹言顶天立地。

【顶天踵地】:犹言顶天立地。指生存于天地之间。

【立地擎天】:擎:往上托举。顶天立地。形容英雄气慨。

【摩乾轧坤】:乾、坤:天、地;轧:压。指顶天立地。

【磨乾轧坤】:乾:天;轧:碾压;坤:地。磨着天,擦着地。形容顶天立地,十分高大。

【通天达地】:犹言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柱天踏地】:指顶天立地的事物。

更多关于褒义词的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妖艳是褒义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你对妖娆了解多少?怎么判断妖娆事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词性】形容词、修饰词、动词

【基本解释】1. 娇艳美好;2. 有诱惑感的,引起性欲的。

【近义词】妖艳yāoyàn

【词性】形容词

【基本解释】异常艳丽而不端庄。

根据两个词的意思可以看出,前者是褒义词,后者是贬义词。只是前者具有的词性更多,所用到的地方更广,所以一般听到的大多为贬义词,自然而然,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便建立了妖娆为贬义词的意识,现在,大家知道了吧,妖娆是可以褒贬两用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公无私贬义词褒义词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大公无私,褒义词,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一、大公无私的意思

【成语】: 大公无私

【拼音】: dà gōng wú sī

【解释】: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举例造句】: 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心怀。 ★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近义词】: 舍己为公、铁面无私

【反义词】: 假公济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

【灯谜】: 最没私心的人

【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歌颂人的品德

【故事】:

春秋时期,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担任南阳县令合适,祁黄羊推荐解狐,晋平公问他怎么推荐仇人,他说任人唯贤,解狐不负众望。朝廷缺一个军中尉,祁黄羊推荐儿子祁午,祁午也干得相当出色。孔子说祁黄羊推荐人才真是大公无私。

二、关于大公无私的成语

【黄羊任人】:比喻大公无私、任人唯贤。

【宽廉平正】:宽:宽厚;廉:廉洁;平正:公正。宽厚廉洁,大公无私。

【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以直抱怨】: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待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自不量力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自不量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含贬义。

一、成语释义

【词语】自不量力

【拼音】zì bù liàng lì

【解释】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量:估量;估测)

【反义词】量力而行、力所能及、自知之明

【英文】overestimate ones strength or oneself

二、成语典故

1.“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战国策·齐策三》)

2.“此谓不自量力者也。”《蛙与牛斗》

3.故事发生在春秋时代。那时,郑国和息国睦邻相处。一年,息国为了一件小事,和郑国闹翻。息国国王要讨伐郑国,就召集大臣来商议。有的说:“陛下和郑国国王同姓,不要轻易动武。”有的说:“我们的威望是不是比郑国高?”还有的说:“我们的力量是不是比郑国强?”息国国王对这些劝说一点也听不进。他下令要全体兵向郑国发起袭击。郑国立刻出兵迎战。最后,息国兵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自不量力”就是不衡量自己的实力而轻举妄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摇头晃脑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摇头晃脑贬义词

【词语】: 摇头晃脑

【解释】: 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成语典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怎奈他不来理论这话,倒瞪着两只眼睛,摇头晃脑,指手画脚。”

【例 子】: 摇头晃脑的读起来,真是音调铿锵,使人不自觉其头晕。(鲁迅《二心集·善于翻译的通信》)

【近义词】: 摇头摆尾、得意忘形、沾沾自喜

【反义词】: 正襟危坐、一本正经、道貌岸然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喜出望外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喜出望外,是指遇到的事情超过了期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那么,喜出望外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喜出望外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喜出望外是褒义词

喜出望外造句

1、昨天买的彩票竟然中奖了,我喜出望外。

2、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喜出望外。

3、今天双休日,妈妈难得抽出空带我去模型展览馆,令我喜出望外。

4、妈妈从澳大利亚回来了,我高兴得喜出望外。

5、我的答案被选为“最佳答案”,这真是让我喜出望外!

6、听说我的妈妈要回来了,我喜出望外。

7、看到哥哥考上医学院,全家人都喜出望外。

8、云南大旱,如今天降甘霖,真让人喜出望外。

9、今天是我的生日,妈妈送了我一个3D游戏机,这令我喜出望外。

10、我考上了清华大学,家人喜出望外。

11、知道可以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钱学森喜出望外。

12、出差的爸爸提前回来了,我和妈妈喜出望外,急忙做了一桌好饭菜慰劳爸爸。

13、这次考试我考了一百分,爸爸妈妈喜出望外。

14、看到失而复得的那只手表,他喜出望外。

15、刚发下来的试卷的来,我的了满分我喜出望外。

16、听了这个惊人的好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的跳起来了。

17、听说国务院总理到我校访问,同学们都喜出望外。

18、今天我考试得了一百分,我喜出望外。

19、听了春游去游乐场的消息,我喜出望外。

20、大丰收的时候,农民伯伯望着硕大的果实,喜出望外。

21、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她喜出望外。

22、居住在台湾的爷爷终于回来了,大家真是喜出望外。

23、妈妈听说我考试得了100分后喜出望外,答应我请我吃一顿肯德基。

24、听到这个好消息后,人们都喜出望外,激动不已。

25、听说今天晚上广场上有露天电影,人们喜出望外,陆陆续续来到了广场。

26、看见爸爸手里提着生日蛋糕,小强喜出望外,高兴得尖叫起来。

27、当获知弟弟考上了名牌大学后,全家人都喜出望外。

28、当老师宣布明天去郊游时,全班同学都喜出望外,高兴不已。

29、见到此情此景时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涌上心头。

30、在这喜庆的日子里,街头巷尾到处可见喜出望外的人们。

31、妈妈帮我买了一盘超人碟片,我高兴得喜出望外。

32、老人的钱包失而复得,他喜出望外。

33、生命总有一些风景,让人喜出望外。

34、如今听到说事情竟然已经解决了,他顿时喜出望外。

35、爸爸从外地回来了,我高兴得喜出望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骄傲的褒义词和贬义词

全文共 1489 字

+ 加入清单

骄傲(英语:Pride),又写为憍傲,是一种内在的情绪状态,一般而言,有两大类常见的意涵。第一类,作为负面的意思,骄傲是指一种对于个人的地位或成就的自我膨胀与炫耀,通常与傲慢(hubris)是同义词。第二类,作为正面的意思,骄傲是一种对于达成目标,或是对于某个选择或行动,感到自信不悔。它也可以是一种受到赞赏之后产生的情绪,对自我独立、坚强的形象感到满足,成为某个社会群体一份子后产生的归属感与认同,并因此衍生出满意的情绪,有时也作为自嘲鼓励使用。

“骄傲作为一种产物,即使没写在脸上 但也会充满在空气中,所以别抱有侥幸的心里,以为自己在骄傲的时候,无人知晓。”

骄傲的褒义词贬义词,这个要看语境,词性带有赞许,肯定感情的一般情况都是褒义;相反,句里含有的不赞成或坏的意思的,  比如: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一般都是贬义。

褒义词: 吐气扬眉,不亢不卑,才高八斗

眨义词: 恃才傲物,夜朗自大,大言不惭,耀武扬威,旁若无人,趾高气扬

用骄傲造句

1、作为一中国人,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

2、中国是个伟大的祖国,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3、有什么好骄傲的?你不就是得了个第一吗?有本事你再考个第一试?

4、她骄傲的听不进去任何人的意见!

5、看到“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我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而骄傲。

6、为了保卫新中国而牺牲的战士,值得我们替他们骄傲!

7、当看到神七升天时,我发自心底的骄傲我是中国的子民。

8、你终于战胜了困难,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真为你骄傲。

9、航天英雄杨利伟是我们的骄傲。

10、运动会赢得了第一名,他骄傲地不得了。

11、你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切记不可骄傲。

12、同学们都不爱理他,因为他在取得成绩后总是很骄傲。

13、今天我为祖国骄傲,明日祖国为我骄傲。

14、今天,爸爸在公交车上勇斗歹徒。我为有个勇敢的爸爸而骄傲!

15、做人要谦虚,不能骄傲。

16、我们的运动健儿们获得了冠军,骄傲的走了出来。

17、他的学习成绩很好,但他从不骄傲。

18、虽然你考了100分,但不能骄傲,否则,别人将会超过你。

19、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20、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

21、小明顺利地考上了清华大学,父母感到特别骄傲。

22、你太骄傲了,只取得了这样一点成绩就自吹自擂,要继续努力才是。

23、我为我们班取得体育的好成绩而骄傲。

24、刘翔是中国人的骄傲。

25、刘翔打破世界纪录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26、无论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多好的成绩,都不能骄傲。

27、小红是我们班的骄傲。

28、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29、能为祖国争光,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30、我为我们的航天英雄感到骄傲。

31、他这次虽然表现得很好,但是他太骄傲了。

32、不要因为考了好成绩就骄傲,这样会使你退步的。

33、你刚刚取得一点好成绩,不应该骄傲,而应该再接再厉。

34、五星红旗在奥运会场高高飘扬,中国人都很骄傲。

35、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亲朋好友都替我感到骄傲。

36、当我经过自己的努力攻克这道难题时,我骄傲的蹦了起来。

37、我们的运动健儿们获得了冠军,骄傲的走了出来

38、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39、她骄傲的资本是学习成绩名列全班第一。

40、为了保卫新中国而牺牲的战士,值得我们替他们骄傲。

41、我为自己有这样的好老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42、我们不能有一点成绩就骄傲。

43、我们在取得成绩后不但不能骄傲,而且还应该更谦虚。

44、即使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

45、他这个人特别骄傲,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46、我们为中国能举办2008年奥运会而感到骄傲。

47、我是一个值得父母骄傲的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彬彬有礼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彬彬有礼,表示个人修养和作风的道德用语,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一、彬彬有礼的意思

【成语】: 彬彬有礼

【拼音】: bīn bīn yǒu lǐ

【解释】: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举例造句】: 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彬彬有礼。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

【近义词】: 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文质彬彬

【反义词】: 丑态百出、出言不逊、蛮横无理

【歇后语】: 新媳妇拜年;七姑八舅抬食盒

【灯谜】: 二杉送礼

【用法】: 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有礼貌

【英文】: keep a civil tongue in ones head

二、关于彬彬有礼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客客气气】:指待人接物彬彬有礼。

【礼度委蛇】: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脚踏实地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脚踏实地,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一、词语释义

【成语】: 脚踏实地

【拼音】: jiǎo tà shí dì

【解释】: 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定语、状语;指做事认真,含褒义。

【近义词】: 足履实地

【反义词】: 好高骛远

【歇后语】: 穿没底的鞋;踩着石头过河

二、词语典故

宋·邵雍《邵氏闻见前录》卷十八:“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宋英宗时期,司马光负责主编《资治通鉴》,他研究很多历史书籍,广泛地收集材料,按照年代的先后顺序认真编排,终于完成294卷《资治通鉴》,后来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来到洛阳定居,洛阳的邵雍评价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滔滔不绝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就滔滔不绝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详细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基本释义: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出 处:

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近义词: 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大言不惭 口齿伶俐 喋喋不休 口若悬河

反义词: 守口如瓶 嘿嘿无言 哑口无言 噤若寒蝉 默默无言 沉默寡言 默默不语 三言两语 张口结舌

相关谜语:

“滔滔不绝”为谜底的谜语

1.关不紧的水龙头(打一四字成语)

2.说话最多打一成语

英文翻译:Spout eloquent speeches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视死如归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视死如归褒义词,形容不怕牺牲,视死如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

一、关于视死如归的成语及解释

【齿剑如归】:犹言视死如归。

【鼎镬如饴】: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临难如归】:犹言视死如归。

【视死若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视死犹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同“视死如归”。

【佻身飞镞】:只身射箭杀敌。形容杀敌英勇,视死如归。

二、视死如归的意思

【成语】: 视死如归

【拼音】: shì sǐ rú guī

【解释】: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近义词】: 舍生忘死、舍生取义、视死若归

【反义词】: 贪生怕死

【歇后语】: 临刑唱大曲;董存瑞炸碉堡

【灯谜】: 临刑唱大曲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不怕死

【举例造句】: 我们已经是视死如归,我们大踏步地走着我们的大路。 ★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死心塌地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死心塌地,褒义词,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一、死心塌地的意思

【成语】: 死心塌地

【拼音】: sǐ xīn tā dì

【解释】: 原指死了心,不作别的打算。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出处】: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

【举例造句】: 那呆子纵身跳起,口里絮絮叨叨的,挑着担子,只得死心塌地,跟着前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回

【近义词】: 至死不渝、执迷不悟

【反义词】: 举棋不定、犹豫不决

【歇后语】: 隔墙扔五脏;不见棺材不下泪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态度顽固

二、关于死心塌地的成语及解释

【死心搭地】: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同“死心塌地”。

【死心落地】:犹死心塌地。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死心踏地】: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同“死心塌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呆若木鸡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1108 字

+ 加入清单

“呆若木鸡”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然而它最初的含义正好相反,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

一、词语释义

【拼音】:dai ruo mu ji

【解释】:呆:发傻;宛如木头做的鸡一样。不是骄气,不是盛气,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敛。形容人因恐惧或惊吓而愣住的样子,就像木头做的鸡,一动不动。

【示例】:匪首侯殿坤,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当即呆若木鸡。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人们第一眼看见将军的时候,都吃惊得像呆若木鸡。

【反义词】:面不改色、神色自若、活泼可爱、大智若愚

【近义词】: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本意为褒义,现多用于贬义

【正音】:呆,不能读作“呆板”的“dài”

【英译】:stand like a log

二、成语典故

【出自】:庄周《庄子·达生》与列御寇《列子·黄帝篇》:“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外篇·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纪渻[〔渻〕音shěng。]子为王〔王〕指齐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鸡已乎〕意思是斗鸡养好了吗?]曰:“未也,方虚而恃气。”[〔虚而恃气〕虚浮骄傲,而且自恃意气。,通“骄”。]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犹应向景〕还是听到声音或者见到影像就有所反应,意思是心还是为外物所牵制。向,通“响”。景,通“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德〕德性,可以理解为作为斗鸡的基本素质。]全矣,异鸡[〔异鸡〕别的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故事】

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子帮他训鸡。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

又过了几天,纪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他那高兴的样子就甭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自作自受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自作自受,贬义词,自己做的事情带来的后果自己承担。

一、自作自受的意思

【释义】:自己做的事情带来的后果自己承担。含贬义。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指自食其果。

【近义词】:自食其果、自讨苦吃、自投罗网、作茧自缚、咎由自取

【反义词】:嫁祸于人

【灯谜】:自作自受。答案:稿费

【歇后语】:背上鼓挨捶-自作自受;大兴县的横披-自作自受;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同类词】:自言自语;自由自在;自高自大;自卖自夸;自暴自弃;自吹自擂;自私自利

【近义词】:自食其果、自讨苦吃、自投罗网、作茧自缚、咎由自取

二、成语典故

1.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2.他这会子不说保养着些,还要捉弄人;明儿病了,叫他自作自受。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同舟共济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同舟共济褒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同舟共济,褒义词,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一、同舟共济的意思:

【成语】: 同舟共济

【拼音】: tóng zhōu gòng jì

【解释】: 舟:船;济:渡,过渡。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出处】: 《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举例造句】: 通常在林海里人与人相遇,和在远洋航海中同舟共济一样,为什么他竟这样势不两立。 ★曲波《林海雪原》二十七

【近义词】: 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同舟而济

【反义词】: 反目成仇、各行其事

【歇后语】: 一个船上的难友

【灯谜】: 乘一条船渡江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齐心协力

【英文】: be in the same boat

二、【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经常互相打仗。两国的人民也都将对方视为仇人。

有一次,两国的人恰巧共同坐一艘船渡河。船刚开的时候,他们在船上互相瞪着对方,一副要打架的样子。但是船开到河中央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大风雨,眼见船就要翻了,为了保住性命,他们顾不得彼此的仇恨,纷纷互相救助,并且合力稳定船身,才逃过这场天灾,而安全到达河的对岸。

三、成语造句

1. 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同舟共济。

2. 灾难发生后,全国人民和灾区人民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3. 大家要同舟共济,共同面对接下来的困难。

4. 让我们携起手来,同舟共济,共同驶向美好的彼岸。

5. 友谊能使人同舟共济,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社会。

6. 我们处在这种境况下,惟有同舟共济,才能脱离危险。

7. 如今国难当前,全国人民要同舟共济,奋发图强。

8. 只要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中国就能无往不胜。

9. 这次军训,咱们几个人组成一个班,每个人都要有同舟共济的信念,才能把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建立起来。

10.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必须学会同舟共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爱憎分明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爱憎分明褒义词,形容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体现了个人或组织及团队的立场、观点与人生追求。出自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一、爱憎分明的意思:

【成语】: 爱憎分明

【拼音】: ài zēng fēn míng

【解释】: 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出处】: 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近义词】: 泾渭分明、旗帜鲜明

【反义词】: 暧昧不明、爱憎无常

【灯谜】: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对人和物喜爱

【英文】: love and hate is very clearly

【举例造句】: 他一向是爱憎分明,疾恶如仇。

二、憎爱分明的意思:

【成语】: 憎爱分明

【拼音】: zēng ài fēn míng

【解释】: 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出处】: 周恩来《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飞黄腾达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褒义词有关介绍:

飞黄腾达飞黄腾达 ( fēi huáng téng dá )

解 释

飞黄:亦名“乘黄”。传说中的神马名字,腾达:本作“腾踏”, 上升,形容神马飞驰貌,像飞黄神马似的很快地上升着。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地位很快高升。亦作“腾踏飞黄”。

出 处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 例 他进过种种培植新政人才的讲习班和训练班,虽然结果没有一项使他~。(沙汀《防空》)

近义词 青云直上、平步青云 反义词 江河日下、日暮途穷 灯 谜 乡下人做大官 典 故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儿子韩符少年时十分贪玩,不喜欢读书,韩愈专门写诗教育儿子要立志飞黄腾达,诗文即:“两家各生子,孩提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可以说是贬义词

十二生肖飞黄腾达的动物是什么

飞黄腾达 ( fēi huáng téng dá ) 解 释 飞黄:亦名“乘黄”。传说中的神马名字,腾达:本作“腾踏”, 上升,形容神马飞驰貌,像飞黄神马似的很快地上升着。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地位很快高升。所以是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循循善诱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循循善诱褒义词,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一、循循善诱的意思

【成语】: 循循善诱

【拼音】: xún xún shàn yòu

【解释】: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 《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举例造句】: 先生循循善诱,余今日之尚能握管,先生力也。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近义词】: 谆谆教导、诲人不倦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教育

【英文】: be good at giving systematic guidance

二、循循善导的意思

【成语】: 循循善导

【拼音】: xún xún shàn dǎo

【解释】: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导: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处】: 《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举例造句】: 业余的节目主持人,说到这里,也学专业人员正视观众,两眼也发放出来机智的光彩,脸上也呈现循循善导的笑容。 ★林斤澜《二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斩钉截铁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斩钉截铁的意思是砍断钉子切断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含褒义

一、成语释义

词目:斩钉截铁

释义: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示例:

1.人说二奶奶利害,果然利害。一点儿不漏缝,真正斩钉截铁,怪不得没有后世。(《红楼梦》第八十八回)

2.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斩钉截铁地说:“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

近义词:斩钢截铁、直截了当

近义词辨析:斩钉截铁与“直截了当”有别:斩钉截铁侧重于形容态度坚决;毫不犹豫;“直截了当”侧重于形容态度明朗爽快;毫不含糊。

反义词:拖泥带水

二、成语典故

1.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

2.《朱子全书·孟子》:“君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哑口无言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一时语塞或紧张。是贬义词

一、成语解释

【成语】: 哑口无言

【拼音】: yǎ kǒu wú yán

【解释】: 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近义词】: 张口结舌、默默无闻、理屈词穷

【反义词】: 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口若悬河

【灯谜】: 亚;封嘴;第二讲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惊讶等

【英文】: be rendered speechless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他也有儿子,少不也要娶媳妇。看三朝可肯放回家去?闻得亲母是个知礼之人,亏他怎样说了出来?’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举例造句】: 他的一席话,使在场的人个个哑口无言。

二、辨析

“哑口无言”和“张口结舌”:都用来形容“说不出话来”;或用于形容理屈词穷。但哑口无言有时也形容由于某种原因默不作声;无话可说:“张口结舌”多指想说而说不出来;形容惊慌、害怕或紧张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