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喜欢的中国历史典故四年级作文【通用20篇】

一丝清风拂过,绚烂的樱花恍若一位曼妙佳人,在枝头舞动着轻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樱花的作文,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7050

作文

1000

一棋之仇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80 字

+ 加入清单

朱元璋平定天下,登上皇位,论功行赏。开国功臣徐达被封为中山王。有一天,朱元璋同徐达在莫愁湖边的楼上下棋,朱元璋连输了三盘,就把这座楼连同莫愁湖赐给徐达,还赐名为“胜棋楼”。这徐达有点受宠若惊,他把这座“胜棋楼”跟莫愁湖一起圈进自己的中山王府,心里顿时感激这偶像级的皇上,多么厚道多么圣贤啊。

朱元璋呢,他当初输了棋,还算口服心服,真的把胜棋楼赐给徐达,后来却愈想愈不对劲:你徐达扶助我打江山固然不假,可也并非你姓徐的有三头六臂,若不是我姓朱的洪福齐天,能坐上这金龙交椅吗?嘿嘿,我封你为中山王,把你当作第一位开国功臣,给你脸你不兜着,跟我下棋,居然毫不留情,奥步尽出,逼宫太甚,害得我连输三局。我赐给你“胜棋楼”的雅号,只是秀一秀君王的雅量罢了,你竟然接过豆包当干粮,当真做了牌匾挂了起来。你这样做,明明是让人家想到:不止于下棋,如果我跟你真刀真枪地对阵,少不得我也是你的马前败将呢。好,我跟你徐达没完,君子报仇不在一时!

朱元璋的猜忌心日重一日,刑罚越来越酷。他立下个“瓜蔓抄”的名目,若是一位大臣犯了法,顺藤摸瓜,跟他稍有关系的亲朋全抄查株连。这么一来,徐达渐渐寒心啦,心想自己虽然为国尽忠,难免有结怨于人的地方,若是有人在皇上面前进谗言加害,如何是好?徐达越想越担心,便上了个奏本告老辞官。朱元璋不动声色,只是安抚徐达说:“现在天下太平,你可以在王府里享享清福,朝廷里有什么大事,我再找你来商议办理吧。”

再说徐达回中山王府养身纳福,很少过问朝廷大事。哪晓得过了一段时间,忽然间他后背生起一种毒疮,叫作背疽。年老气虚的徐达被折腾了半年多,也不知请了多少名医,才调治得渐有起色,能够起床走动,进些饮食了。

朱元璋原以为徐达年迈体弱,一定不久于人世。听说其身体渐渐好转之后,他把御医召来,问道:“生背疽忌食什么东西?”御医回奏道:“最忌吃鱼腥。”“哪一类鱼腥最厉害?”“一吃鲜鲤鱼准会丧命。”朱元璋听到这儿,脸一沉:“好啦,下去吧。回去不许多言!”

且说这一天,徐达正在“胜棋楼”上赏景散心,忽见皇宫的内监来到,口称皇上有旨,赐中山王佳肴美味。原来朱元璋叫内监送的是鲤鱼羹一盆,要他立即吃下。

徐达心中“咯噔”一下,差点儿惊叫出声:背疽刚有好转,这不是要我的命吗?他强忍悲痛,口称:“叩谢皇上天恩!”挣扎着慢慢站起身来。内监从朱漆龙凤食盒里端出一只白玉盆,盆里装着热气腾腾的鲤鱼羹,连牙箸、银匙都一起带来了。徐达知道“君要臣死臣必死”的道理,只得忍气吞声,把一盆鱼羹连肉带汁和着眼泪,一股脑儿强咽到肚里,吃了个干干净净,吃完后还得“谢主隆恩”!

可怜个中山王徐达,自恃功业显赫,何况一生奉公守法,从无犯上作乱之事,今日却受皇上这么软刀子一宰。直到临断气时,他也闹不明白,自己究竟犯了哪门子罪。他哪里想到,就是为了楸枰上的一棋之仇,为了那座“胜棋楼”,才招来今日这盆鲤鱼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李光弼大破史思明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98 字

+ 加入清单

唐王朝收复两京以后,安庆绪逃到河北,占领六十座城,继续顽抗。唐肃宗决定派大军进剿安庆绪。这一次进军,唐军一共集中了九个节度使带领的六十万兵力。这九路大军归谁统率呢,论地位和威望,应该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猜忌心很重的唐肃宗,怕郭、李两人权力太大,故意不设主帅,却派了一个完全不懂打仗的宦官鱼朝恩作观军容使(监视出征将帅的军事长官),九个节度使都得听他指挥。

唐军攻打邺城的时候,史思明又举兵反唐,从范阳带兵救援安庆绪。六十万唐军,准备跟版军决战,还没来得及摆开阵势,忽然刮起一阵狂风,吹得沙尘弥漫,天昏地暗。九路大军没有统一指挥,就都像受惊的马群一样逃散了。

唐军打了败仗,鱼朝恩把失败的责任一古脑儿推给郭子仪。唐肃宗听信鱼朝恩的话,把郭子仪朔方节度使的职务撤了,让李光弼接替郭子仪的职务。

这时候,叛军又发生内讧。史思明在邺城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整顿人马,向洛阳方面进攻。

李光弼到了洛阳,洛阳的官员听到史思明的兵势猛,有点害怕,有人主张退到潼关。李光弼说:“现在双方势均力敌,我们退了,敌人更加猖獗,不如把我军转移到河阳(今河南孟县),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李光弼下令把官员和老百姓全部撤出洛阳,带兵到了河阳,等史思明进洛阳的时候,洛阳已成了一座空城。史思明要人没人,要粮没粮,又怕李光弼偷袭,只好带兵出城,在河阳南面筑好阵地,和李光弼的唐军对峙。

李光弼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他知道眼前的兵力不如叛军,只好智取,不好力攻。他听说史思明从河北带来一千多匹战马,每天放在河边沙洲洗澡吃草,就命令部下把母马集中起来,又把小马拴在马厩里,等叛军的战马一到沙洲,就把母马放出来和敌人的战马混在一起。过了一会,母马想起小马,嘶叫着奔了回来,敌人的战马也跟着到唐军阵地来了。

史思明一下子丢了上千匹战马,气得要命,立刻命令部下集中几百条战船,从水路进攻。前面用一条火船开路,准备把唐军的浮桥烧掉。

李光弼探听到这个消息,准备好几百枝粗大的长竹竿,用铁甲裹扎竿头。等叛军火船驶来,几百名兵士站在浮桥上,用竹竿顶住火船。火船没法前进,被烧得�傻瓜狭眩幌伦泳统撩涣恕L凭衷诟∏派戏⑸�石头炮向敌人的战船攻击,把船上的敌兵打得头破血流。有的连人带船都沉入水底;有的挣扎着爬上岸,没命地逃跑了。

史思明几次三番派部将进矿河阳,都被李光弼用计打退。

最后,史思明发了狠心,集中了强大兵力,派叛将周挚进攻河阳的北城,自己领了一支精兵攻打南城。

早上,李光弼带领部将一起登上北城,观察敌军军情,只见敌军黑压压的一大片,正一队一队向北城逼近。唐军将领嘴上不说,心里先慌了。李光弼看出大伙儿的心情,镇静地说:“别怕,叛军虽然多,但是队伍不整齐,看得出他们有点骄傲。你们放心,不到中午,保险能击败他们!”

接着,李光弼就命令将士分头出击。将士们虽然打得勇猛,但是敌人退了一阵,又来了后续部队。太阳已经到了头顶上,双方还不分胜败。

李光弼又召集部将商量,说:“你们观察敌军的阵势,哪个方向的战斗力最强?”

部将们回答说:“西北角和东南角。”

李光弼点点头,马上拨出五百名骑兵,派两名将领率领,分路攻打西北角和东南角。

李光弼把留下的将士都集中起来,严肃地宣布军令,说:“将士们看我的旗帜行动:我缓慢地挥旗,你们可以各自行动;如果急速挥旗着地,就是总攻的信号。将士们看到这个信号,必须奋勇向前,不准临阵退却。”说到这里,他拿了一把短刀插在靴子里,说:“打仗本来是拼死活的事儿。我是国家的大臣,决不死在敌人手里。你们如果战死在前线,我就在这儿自杀。”

将士们听了李光弼一番激励的话,都勇气百倍地杀上阵去。没有多久,部将郝廷玉从阵前转身奔回来,李光弼立刻派兵士带着他的剑迎上去,要把郝廷玉就地斩首。

郝廷玉见传令的兵士要杀他,大声叫嚷起来:“我的马中了箭,并不是退却。”

传令的兵士报告李光弼,李光弼立刻命令给郝廷玉换上战马,重新上阵指挥作战。

李光弼看到唐军士气旺盛,就急速挥动旗帜着地,下令总攻,各路将士看到城头旗号,争先恐后地冲进敌阵,喊杀声震天动地。叛军受到猛烈的攻击,再也抵挡不住,纷纷溃退,被唐军杀死、俘虏了一千多,还有一千多兵士被挤到水里淹死,攻北城的叛将周挚逃走了。

史思明正在继续进攻南城。李光弼把北城俘虏来的叛军赶到河边,史思明知道周挚已经全军崩溃,不敢再战,连忙下令撤退,逃回洛阳。

李光弼连续打退史思明的进攻,双方相持了将近两年。唐肃宗听信鱼朝恩的话,命令李光弼攻打洛阳,李光弼认为敌人兵力还很强,不该轻易攻城。唐肃宗接二连三派了宦官逼他进攻,李光弼冒险进攻,果然打了个败仗,李光弼也被撤了主帅的职。

史思明去了一个强大对手,就乘胜进攻长安。幸亏在这个时候叛军发生了第三次内讧,史思明被他儿子史朝义杀死。

叛军内部四分五裂,公元763年,史朝义兵败自杀。

从安禄山发动叛乱,一直到史朝义失败。中原地区打了八年的内战,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安史之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穿过千年的历史长廊,来到能人辈出的三国时期,不得不提及那位被无数学者称为“乱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

说起曹操这个人,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姑且不说曹操的为人如何,但是他却有一项过人之处——绝对的“借”的高手。曹操的一生中最成功、最伟大的“借”无非是借名了——借“天子之命”。其代表当力推“发矫诏诸镇应曹兵”。封建社会,影响力最大的最数皇帝了。果然,几天之内,应募者如雨骈聚,像潮水般涌来,也使自己成了历史风云人物的代表。

在曹操身上体现的“借”真是有如艺术一般,让后人为之惊叹,曹操把“借”体现的那么恰到好处,真是淋漓尽致呀!其实大家心知肚明,曹操就是在靠汉献帝的名义来壮大自己的实力,但又都不敢不服从。可见,这个“伪名”的威力有多大呀!

曹操,这个治世之臣,不光治国好,更让我佩服的是他的写诗的才能。从《观沧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我体会到了曹操那奇特而又丰富的想象。仿佛此刻的我就站在那碣石山上,赏那足可吞吐日月,包蕴星辰的茫茫沧海;从《短歌行》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中,我感受到了曹操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那积极上进的精神;从《龟虽寿》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我读懂了他那永不消沉的勃勃雄心,永不停息的对宏伟理想的追求。在《世说新语》中曾记载:晋朝王敦每次在酒后吟咏《龟虽寿》的“老骥伏枥”四个字,便情不自禁的用铁如意敲击壶为节拍,以致壶边尽缺,难道这种种的一切,不都体现了曹操诗的巨大魅力了吗?

曹操,无论在政治、军事或是文学上,都有独到的超乎寻常之处。他的出现,给战火纷飞的三国平添一份精彩;他那大气超然的气势,统一天下的雄心,永不服输的精神真乃人间奇迹!无疑,这位三国中的治世能臣,是三千年历史长卷中最为璀璨耀眼的明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历史典故:苏小妹三难佛印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与学识渊博的金山寺佛印禅师很投缘,常抽空从瓜洲(今江苏省镇江市)乘船过江去寺院与佛印谈古论今,弈棋对联。佛印禅师也经常过江来拜访苏东坡。时间一长,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也与佛印熟识了。

这苏小妹从小受父兄熏陶,聪明可爱,精通诗词歌赋,连苏东坡也打心眼里佩服。苏小妹常听哥哥夸奖佛印禅师博学,才思敏捷,嘴上没说什么,心中却不服气,总想找机会比试比试。

一天,苏小妹有事外出,正好在门口碰上前来拜访的佛印禅师。佛印彬彬有礼地问:“你大哥在家吗?”苏小妹对佛印的问话不置可否,却张口来了一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这上联是条拼字联,“僧”是“人曾”相拼,“佛”是“人弗”相连,但话语中却对佛家弟子有些不敬。佛印听了一愣,抬头见苏小妹一脸得意神态,知道是苏小妹有意为之,就脱口相对:“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竟然对得天衣无缝。苏小妹见没有难住佛印,反而惹了一身腥,心里很不舒服,冲书房大喊一声:“大哥,有客来访!”自己就快步出了门。

又有一天,苏小妹身体不适,苏东坡正在为她煎药,佛印又来拜访苏东坡。苏东坡见老友来访,非常高兴,就和佛印一边品茶,一边聊天,竟然忘记了给卧病在床的小妹按时送药。苏小妹上次受了佛印的嘲弄尚未泄恨,这次觉得大哥看重佛印而怠慢自己,心里更不舒坦,便在床上高声念出上联:“清水池边洗和尚,浪浸葫芦。”以“葫芦”隐喻和尚的“光头”,实在是对佛印禅师的大不尊重。

苏东坡晓得小妹的脾气,知道她生气了,连忙中断谈话去为她送药。

晾在一旁的佛印可苦了,既听了“骂声”,还要对下联。他知道上次得罪了苏小妹,这次可要对得文雅些,但思来想去,一时难觅佳对。忽然,他抬头看见苏东坡端了药碗,撩起碧纱帐,正要给小妹喂药,灵机一动,朗声对道:“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苏小妹听了,嫣然一笑,心里的气一下子全消了,一口将药喝了个精光。

苏东坡见小妹消了气,微笑着对佛印翘起大拇指。

这年中秋佳节,苏东坡邀请佛印禅师来家里饮酒赏月,苏小妹也来凑热闹。几杯酒下肚,三人兴致高涨,一起来到后花园水池旁。面对着一池碧水,两岸青草,清风吹拂,明月倒映,三人一边饮酒,一边高谈阔论。

苏小妹见池水清清,倒影幢幢,突发灵感,回头对佛印说:“我有一联,不知禅师能对否?”佛印说:“试试看吧,请赐上联!”

苏小妹不紧不慢地吟出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苏东坡一听,感觉有点难对,因为内中含有数字,波心的千佛就是渡江的五百罗汉及他们的倒影。

佛印禅师沉思了一会儿,低头瞧见苏小妹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池水中,顿开茅塞,立马对道:“一位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苏东坡一听,立刻拍手称赞:“妙,妙极了!”

苏小妹三次出对都没有难倒佛印,打心眼里敬佩佛印禅师的才华。从此,两人成了肝胆相照的好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典故:破釜沉舟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破釜沉舟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具体运用。它是人们在出乎意料的紧急状况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可以焕发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激发人的生存潜能。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釜:古代用来煮饭的锅;舟:小船。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

历史典故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的时候,在吴中的项梁、项羽起而响应。原先齐、赵、燕、魏等国的旧贵族,也都在自己的土地上立了王,恢复了自己国家的名称。秦朝派大将章邯出征,章邯击破了项梁率领的楚军主力之后,带领大军北渡黄河,攻打当时自称赵王的赵歇。赵军被围,赶紧派人四处求救。

楚怀王接到赵王求援的书信,派宋义为上将军,带着项羽、范增北上救赵。大军由彭城出发,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斗志很旺。但是宋义胆小怕事,根本就不想到城下和秦军拼命,到达安陽的时候,便号令全军原地休息,一住就是40多天。项羽实在忍不住了,便来质问宋义。原来宋义想让秦赵两国的军队打到筋疲力尽的时候,再出兵。他还说全军不服从命令的一概都得砍头。

项羽脾气火暴,怎么能咽下这口气!一天早晨,他全副武装,来到宋义的军帐之中,一剑斩下他的脑袋。将士们纷纷表示愿意服从项羽的指挥,拥立项羽代理上将军一职。项羽下令士兵每人带足三天的口粮,还要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并跟将士们说,要吃饭的话,就到章邯的军营中取锅。大军渡过漳河,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以此表明要决一死战。

战士们看退路没了,这场仗如果打不赢,谁也活不成。在项羽的指挥下,楚军同秦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个个以一当十,如下山猛虎,奋勇拼杀。楚军终于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成长心语】

破釜沉舟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具体运用。它是人们在出乎意料的紧急状况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可以焕发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激发人的生存潜能。军事家孙武曾说过:“将帅赋予军队任务,要像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样使他们有进无退;率领军队深入诸侯国土,要像弩机射出的箭一样使其一往直前。”处于绝境中的人,为了求生会爆发出一种出人意料的潜力。如果你的人生过于安逸,毫无激情,就可以试着切断自己的后路,将自己置身于悬崖绝壁之上,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有如此大的能量,原来自己还可以做许多自己从未想过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指鹿为马的历史典故介绍

全文共 300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指鹿为这个成语在生活很常见,它有什么成语典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指鹿为马的历史典故介绍,欢迎大家参考!

指鹿为马的解释

释义: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指鹿为马的成语典故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也,以鹿为马。”高曰:“陛下以臣言不然,愿问群臣。”臣半言鹿,半言马。当此之时秦王不能自信自而从邪臣之说。译文:秦二世的时候,赵高驾着一头鹿随从二世出行,二世问他说:“丞相为什么驾着一头鹿呢?”赵高说:“这是一匹马啊!”二世说:“丞相错了,把鹿当做马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啊!(如果)陛下认为我的话不对,希望(陛下允许我)问一问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说是鹿,一半说是马。这时,秦王不相信自己,却相信奸臣的话。

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

秦朝二世的时候,宰相赵高掌握了朝政大权。他因为害怕群臣中有人不服,就想了一个主意。有一天上朝时,他牵着一只梅花鹿对二世说:陛下,这是我献的名马,它一天能走一千里,一夜能走八百里。二世听了,大笑说:承相啊,这明明是一只鹿,你却说是马,真是错得太离谱了!赵高说:这确实是一匹马,陛下怎么说是鹿呢?二世觉得纳闷,就让群臣百官来评判。大家心想,说实话会得罪承相,说假话又怕欺骗陛下,就都不出声。这时赵高盯着群臣,指着鹿大声问:大家看,这样身圆腿瘦,耳尖尾粗,不是马是甚么?大家都害怕赵高的势力,知道不说不行,就都说是马,赵高非常得意,二世被弄胡涂了,明明是鹿,怎么大家都说是马呢?他以为自己疯了,从此越来越胡涂,朝政上的事都完全由赵高来操纵。

赵高暗中把那些说实话的人杀掉,又派人杀死二世,霸占整个朝廷,最后终于导致秦朝灭亡。

相关人物

赵高

胡亥做了皇帝后,赵高对胡亥说:“陛下要注意,诸公子和大臣们正在为沙丘之谋而蠢蠢欲动啊!”二世一听,马上紧张起来,忙问赵高如何应付。赵高见时机已到,便煞有其事地说:“万全之策惟有‘换血’,铲除祸患。这样,陛下就可尽情享受人间乐趣了。”二世一听,乐得手舞足蹈。于是,一场“换血”大行动开始了。大批朝臣先后被杀,连二世的骨肉兄弟和同胞姐妹们都惨死在屠刀之下。最后连李斯都遭五刑腰斩,合家灭门。李斯一死,赵高便顶替他做了丞相,其族人、亲信都安插到了权要部门。赵高当了丞相后,成了秦朝的实际独裁zhe。渐渐地,他就想踢开二世自己做皇帝,但又担心群臣不顺从,于是就导演了一幕“指鹿为马”的闹剧。从此,群臣更加害怕赵高了。

李斯

秦相李斯,楚国上蔡人,是秦代著名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功绩卓著。公元前247年,李斯来到秦国,当上了秦王政的侍卫,后任命为长史,又拜为客卿,协助秦王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秦朝建立以后,李斯升任丞相。他继续辅佐秦始皇,在巩固秦朝政权,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屡建奇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李斯为保全自己的利益,附和赵高伪造遗诏,立少子胡亥为帝。赵高篡权后又施展阴谋,诬陷李斯“谋反”,将其腰斩于市,并夷灭三族。

扶苏

扶苏,秦始皇长子,是秦朝统治者中最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他认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对实行“焚书坑儒”、“重法绳之臣”等政策,因而被秦始皇贬到上郡监蒙恬军。秦始皇死后,赵高等人害怕扶苏即位执政,便伪造诏书胡亥,指责扶苏在边疆和蒙恬屯兵期间,“为人不孝”、“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上书直言诽谤”,逼其自杀。

秦二世,嬴姓,赵氏,名胡亥,在位时间前210年—前207年,也称二世皇帝。是秦始皇第十八子,长子扶苏的弟弟,从中车府令赵高学习狱法。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沙丘宫平台,秘不发丧,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扶苏而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秦二世即位后,宦官赵高掌实权。下令秦始皇后宫无子者皆令从死,在埋葬秦始皇时把全部工匠封死在了骊山陵墓里。征调材士五万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秦朝的暴政激起了公元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左丞相李斯与右丞相冯去疾、大将军冯劫纷纷请奏停止修建阿房宫,减轻各种苛捐杂税。二世听信赵高谗言,诛杀李斯,迫使冯去疾和冯劫自杀。二世三年七月,章邯、王离投降项羽,刘邦攻下武关,赵高惶恐。前207年赵高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合谋,逼胡亥自杀于望夷宫。临死前二世说只愿当万户侯,阎乐不准,遂自杀,时年24岁。以平民之礼葬。墓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称胡亥墓。

指鹿为马的造句

1) 指鹿作马:比喻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同“指鹿为马”。

2) 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是一些阴谋家的惯用伎俩。

3) 从中国历史上的赵高"指鹿为马",到建国以来的历次运动无一不表明。

4) 指鹿为马是领导干部的大忌。

5) 社会上多的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人,媒体报导不可不慎。

6) 秦朝末年,丞相赵高阴谋篡位,为了排除异己,他想出了一个"指鹿为马"的花招。此举既将皇帝秦世玩于股掌之上,又能将那些不阿权势敢讲真话的大臣识别出来,以便加以清除,可见其用心之深毒。

7) 在如今的社会中,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不被打破,员工们只能阿谀奉承,即使领导指鹿为马,他们也得应声附和。

8) 我们对待科学应该严谨一丝不苟,如果不懂装懂,就可能闹出指鹿为马的笑话。

9) 现代社会,颠倒是非指鹿为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10) 纵然是长官,也不可以要求部属指鹿为马,颠倒是非。

11) 所谓指鹿为马,今日是处处一现实。

12) 做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对那些指鹿为马的人和事明明心知肚明,却要随声附和,阿谀奉承。

13) 成语“指鹿为马”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我们用它来形容那些故意颠倒是非的人。

14) 画饼充饥,指鹿为马,误导消费。

15) 你说的话虽不是指鹿为马,却也是以羊易牛。

16) 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17) 一些开发商听到某些"官话"后也拍案而起:"简直是指鹿为马,一派胡言"。

18) 明明是一只狮子,却被贴上了驴的标签,这不是指鹿为马吗?

19) 在正义与真理面前,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人终究是要受到惩罚的。

20) 今天经理说话真是蛮横无理,居然指鹿为马,是非不分。

21) 你们"斧头帮"使出的招式叫"指鹿为马",自称京城水景住宅,"坐享清凉的河边生活",其实不过是一条污水沟,像老舍笔下的龙须沟。

22) 岂不知奴才发烧了可以指鹿为马,杀了皇帝,夺了天下。

23) 他竟然敢在大众面前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真是胆大妄为。

24)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时间引申出"指鹿为马"这句成语。比喻怀着恶意,有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25) 环境科学家都支持设定行动的优先顺序;隆伯格指鹿为马,只不过因为他反对别人订定的顺序。

26) 真理只有一个,不可以指鹿为马,也不可以白马指为黑马。

27) 我们一定要彻底杜绝这种粉饰太平,指鹿为马的弄虚作假的恶劣风气。

28) 以前我不相信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看到余秋雨曾轶可莲花河畔,我相信了。

29) 他对机械根本就不认识的,不是在指鹿为马吗?

30) 他是当大官的人,他应该明辨是非。如果故意指鹿为马,混淆视听,终会让人讨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最喜欢的一本书四年级作文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起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呀!我想都不用想,直接可以告诉你答案———《海蒂》这本书的作者叫“斯比丽”

《海蒂》这本书主要讲一个叫海蒂的小女孩,她的爸爸妈妈都死了,她的阿姨迪蒂因为有一份工作,就把海蒂送到人人都不敢接近的——奥西姆大叔家。也就是海蒂爷爷家。(奥西姆大叔的家高山牧场上)从那以后,爷爷和海蒂的感情越来越好,海蒂也越来越喜欢爷爷了。有一天,风波突起,迪蒂又回到了高山牧场上,将海蒂接走了。因为她听说,一个叫赛赛曼先生的家里有个残疾的小女孩,她叫克拉拉。克拉拉的妈妈很早就死了,所以,克拉拉很寂寞。赛赛曼先生很想给小克拉拉找个玩伴。迪蒂正是因为听到了这个消息,才想到了海蒂。海蒂因为离开了爷爷所以很伤心。以至于每天晚上都会梦游。赛赛曼先生的家人还以为他们家里闹鬼了呢!后来,赛赛曼先生和他的朋友——克拉森大夫理解海蒂的心情,又将海蒂送了回去。后来,克拉森大夫到高山牧场上做客。最后,克拉拉的奶奶和克拉拉也来到高山牧场上做客了。羊倌彼得嫉妒克拉拉抢走了海蒂,就把克拉拉的轮椅推到山下了。后来,海蒂和彼得帮助克拉拉走路。克拉拉路走得越来越好。因为克拉拉的奶奶把克拉拉送到山上不久,克拉拉的奶奶就下山了。当过了几个星期的时候,克拉拉的奶奶有来到了山上,随后,赛赛曼线上也来到了山上。克拉拉和海蒂给了他们一个惊喜。不久克拉拉他们就回到了他们的家——法兰克福。

这本书里的情景描写的很好,将人物、风景和情节描述得很逼真。我一开始觉得这本书索然无味,直到后来,我才慢慢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画面——鸟儿在欢快地歌唱,花儿在相互问好,小松鼠在林间跳跃。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还没起床的小花脸上,照在美丽的大地上。一切蓬荜生辉,这是一片多么美、多么和谐的景象呀!

奥西姆大叔家有两只小羊,它们一个是白色的,叫天鹅。一个是褐色的,叫小熊。海蒂很喜欢它们。

这一切都是围绕着“亲情”这个话题来写的。使我读了以后深受感动。“亲情”是可以融化每个人的那颗小小的心,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个人对我们的“亲情”。

[最喜欢的一本书四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著名的历史典故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  师:借鉴。不要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语出]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近义]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奢淫谄慢,鲜不夷戮,~也。”

[成语故事]

鲍元前379年,齐国公子因齐即位,自称为王,他就是齐威王。

齐威王,刚临政那几年,不问国事,饮酒作乐,国家日渐衰败,人民生活困难。

有一天,一位姓邹名忌的人前来叩门,自称懂得弹琴,知道威王爱好音乐,特来拜见。

威王召他进来,取琴给他。邹忌只是抚摸着琴弦,并不弹奏。威王问:“先生为何只是抚摸而不弹,是琴不好么?”

邹忌放开琴,严肃地说:“小臣懂得琴理,至于弹琴,那是乐工们的事。”于是邹忌大谈了一通琴理。威王听得不耐烦,打断他的话,说:“先生既懂得琴理,必定善于演奏,愿先生试弹一曲听听。”

邹忌(zōu jì)回答说:“小臣以研究琴理为业,当然善于演奏;大王的职责是治理国家,岂不善于国事么?今大王身居王位而不治理国家,与小臣抚摸琴弦而不弹奏有什么不同?小臣只抚弦而不弹奏,不能满足大王的意愿,大王身居王位而不问政事,恐怕不能满足百姓们的意愿吧!”

威王大为震惊,说:“先生用弹琴的道理劝说我,我懂得先生的用意了!”于是将邹忌留下和他谈论国家大事。

邹忌劝威王节制饮酒,远离女色,讲求实际,区别忠奸,爱护人民,整顿军备,经营霸王的事业。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威王心悦诚服,立即拜邹忌为相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历史典故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因诗写得出色,被著名诗人贺知章推荐给唐玄宗。唐玄宗很快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唐玄宗对李白很欣赏,就封他为供奉翰林,要他在宫在写诗作文。过了一段时间,李白既不见皇帝找他商量国家大事,有没有分派给他什么重要公务,却常常让他陪皇帝和贵妃游山玩水,写“宫中行乐词”。这和李白治国安邦的志向相差太远,因此他常常在苦闷中借酒浇愁。

有一天,皇帝又召见李白,请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诏书。恰巧李白刚刚喝完酒,东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眯着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见站在皇帝身边的一个太监正在很不友好地盯着他。这个太监叫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宠信的太监,权力很大,皇太子叫他“阿哥”,王公大臣们称他“阿爹”,四方的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不巴结他的。李白其实早就看不惯高力士的所作所为了,于是趁着这天的酒性对皇帝说:“皇上,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您准不准?”皇上因为急着要李白写诏书,便着急地说:“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讲。”李白说:“我刚喝了点酒,因此无法像平常那样很恭敬地写文章。请皇上准许我穿戴随便一点,这样我才能把这篇诏书写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着胡子说:“既然这样,我就准许你随便一点吧。”于是,李白伸了个懒腰说:“我穿的鞋太紧了,要换一双松一点的便鞋。”皇帝便立即叫人给他取双便鞋来换。李白趁机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脚一伸:“给我把鞋脱了!”高力士看看伸在他面前的脚,又看看玄宗毫无表示,只好顺从地给李白脱下靴子。

这一次,李白可给那些受高力士欺负的人出了口气,但高力士平时作威作福搞惯了,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这件事使他很愤怒,于是他就经常在唐玄宗面前说李白的坏话。唐玄宗对李白渐渐冷淡下来。李白在这样的环境里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得离开长安,再次到外地游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典故:有始无终张国焘

全文共 3632 字

+ 加入清单

1949年解放前夕,张国焘已经是国民党委员 ,这位堂堂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tg创始人之一、 红四方面军的统帅、屠杀红军数千人、自号“中国的列宁”的大枭雄,此刻蹲在果党和蒋公这条风雨飘摇的破船上感慨颇多。 但世事无常,悔也无用。

蒋公开始转移大陆的人才和财富,他对毛人凤说:“党国精英,学者知识分子,富商企业家都是拯救的对象,唯独tg投奔过来的叛徒,一个也不要带。”

毛人凤说:“学生明白,但像张国焘这样的中共叛徒,已经做到国民党委员了,也不带走吗?”

蒋公厉声道:“尤其是此人,绝不能带走,带到台湾,屁用没有,留在大陆,还可以恶心李德胜,再说了,他能背叛中共,有朝一日,也能背叛国民党。”

于是毛人凤就去做张国焘的工作,苦口婆心劝他留下,说李德胜、伍豪他们和你都是老相好,肯定不会为难你的,你留在大陆,就是为党国立功啦。说得张国焘欲哭无泪,好嘛,卸磨杀驴是不是。毛人凤还警告他,你要是不听话非要去台湾,蒋公可不见得高兴,莫谓言之不预也。

一、移民台湾

虽然蒋公和毛人凤苦劝,但敌不过张国焘脸皮厚,想卸磨杀驴?老子给你个打蛇随棍上。到撤离大陆的那一刻,张国焘厚着脸皮照样搭上了去台湾的顺风车,老蒋倒也拿他没办法。

不过到了台湾,身为果党委员,居然几个月都没人找他安排工作,也没人给他安排住处,张国焘没办法,只好租了个当地的房子,装修装修凑活着过,没想到新居刚装修好,就跑来一群果党士兵,把他的家具行李往外扔。张公大怒,拉住那个士兵大骂:“你知道老子是谁么?老子是国民党委员!”。那士兵不鸟他:“什么鸟委员,老子只知道,这个地方咱们陆军征用了。”

张国焘想拼命,被老婆杨子烈拉住了,杨说:“老头子,你还记得毛人凤跟你说过莫谓言之不预吗?你是党国大员,区区一个兵痞都敢和你撒野,背后肯定不是一般人。”

张国焘又惊又怒又怕,台湾果然呆不下去了,老蒋这王八蛋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二、香港之旅

狡兔尚有三窟,更别提咱们聪明过人的张公了,他一溜烟跑到香港,远离了台湾那个是非窝,香港还是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谁都迫害不到他。

他与人合伙办了一家杂志,叫《中国之声》,在里头当了主笔,每天激扬文字,左骂李得胜,右骂蒋中正,总之把两人都不是好东西,骂得痛快淋漓,感觉大仇已报。

本来他舞文弄墨之余,还能挣点稿费,大儿子也在中学教书,天天喝茶打麻将吹牛逼,回忆峥嵘岁月,日子也算过得不错。

结果他有了闲钱又开始折腾黄金,当时朝鲜战争爆发,中修美帝打了个不亦乐乎,黄金价格一路暴涨,张公也挣了不少,当时有人劝他见好就收,说朝鲜战争只不过是地区冲突,很快就会结束的。张公呲之以鼻,说:“你懂李得胜还是我懂李得胜?你懂美帝还是我懂美帝?李得胜此人个性极强,你横他更横,美帝更是自负无比,老子天下第一,怎会收手?我看第三次世界大战早晚爆发。”不但不听劝阻,还压上了所有积蓄。

结果中美很快签订停战协议,金价暴跌,张国焘这个金融白痴血本无归,穷得依壁雕凿。杨子烈为了省钱,辞退了女佣,自己买菜做饭,结果摔了一跤落下残疾。张国焘虽然还能写点东西,但毕竟是个老人了,精力不够,全家人都靠大儿子的工资过日子。

不管你多牛逼,总得吃饭啊,张国焘是在混不下去了,就给在大陆务农的三弟写信,求他帮忙收养自己的两个小儿子,他三弟哪敢接茬呀,只敢把书信上交。张国焘看信如泥牛入海,灰了心。1953年,大陆各种工业建设兴旺发达,一片振兴气象。张国焘看着心里痒痒,居然联系上了香港新华分社,让他们帮忙带给了李得胜和伍豪一封亲笔信。

张国焘的亲笔信用一个黄皮大信封装着,信封上用毛笔写着两行字,上写“李得胜主席”,下署“张国焘拜上”。正文不长,大意是:

李得胜主席并胡服书记、伍豪总理:

在你们和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立新中国的胜利,我感到极大的鼓舞和深刻的愧疚。经过这两三年的思考,我决心回到党的身边,在你们的领导下,为党和人民事业尽我一点绵薄之力,鞠躬尽瘁,以赎前愆。

没过多久,胡服书记做出批示:“张公想回来自然是可以滴,我们也是欢迎滴,但必须对以往在党内犯的严重错误进行反省和检讨,做出书面检讨后,并且保证与从前一刀两断,自然可以回来。”

新华社香港分社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张公在床上滚了一夜,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想:“TM的不会是坑爹的吧”。然后就自己放弃了回国的机会。

三、美分不好拿

穷啊,穷可怎么办,又过了几年,张国焘闲不住,脑洞大开又给李得胜写信:“主席,老弟我实在是过得苦啊,能不能看在我从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儿上,救济资助我一点点,共产党人也要讲人性的吧。”

李得胜回了一句:“你穷?你特么不拿着美分吗,等你啥时候不拿美分了,我再救济你。”

这还真没冤枉他,他还真拿着美分。CI历史典故有始无终张国焘一帮骗子找到了他,这些人称张国焘为tg的活历史,他们成立了一个亚洲研究中心,以学术研究为由采访张国焘。美帝向他了解有关中国党政各位Boss的情况。希望通过了解Tg领导人的过去、性格、爱好、交往,推测出其在党和政府中的地位、关系,以至未来的内外政策。张国焘与建国后任领导职务的绝大多数高级干部都有过接触,甚至长期共事,掌握着普通人无法了解的情况。

从1953年7月起,CI历史典故:有始无终张国焘派其驻港总领事先后20余次拜访张国焘,了解李得胜、胡服、伍豪、朱德、陈云、彭真、董必武、林伯渠、林彪、张闻天等党*政要人的情况。张公为了美分,为了改善艰难的处境,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事儿呢,自然也被李得胜知道了。

但这种采访毕竟不是一辈子的饭碗,邪恶的美帝在采访了20次之后,发现这位老头再也提供不了有价值的情报,便停止了采访,张公的经济援助又断了。但他价廉物美的美名也不胫而走,引来不少别的苍蝇。

1961年,美帝堪萨斯大学找到张国焘,希望他能写回忆录。张国焘答应了,但他那时已经不能写作,全靠口述,别人记录。4年之后,张国焘完成了100万字的《我的回忆》,夫人杨子烈也写成了一本书叫做《往事如烟》。在这4年期间,堪萨斯大学每月仅付他2000港币作为研究费用,后来香港明报月刊向张国焘取得中文版权,他才得到一笔数量可观的报酬。此后的10余年中,张国焘一家主要靠这两本书的版权费为生。

四、客死加拿大

好在孩子们长大了,在美帝和加拿大找到了工作,长子张海威此时正在多伦多教数学,二儿子张湘楚在纽约当医生,三儿子张渝川在多伦多当工程师。

张国焘对美帝很有意见,又觉得两个儿子都在加拿大,并且加拿大还有免费的政府养老,华裔也比较多,于是老两口便去了加拿大。

但没想到二儿子和小儿子自己也很窘迫,工资都不高,养家糊口已经不容易,还有负担两个老人,实在是难以维持。张国焘不愿意拖累孩子,便自己住进了加拿大免费的养老院。

却不曾料想突发中风,治病花去了一大笔钱,这一下真是贫病交加。后续治疗还需到大量的费用,此时全家人都束手无策。

内外交困中,张国焘灵光一闪,忽然想起个人:那便是蒋介石的儿子,曾经的尼古拉同志,蒋经国,当年尼古拉同志是个红色好青年,四一二之后尼古拉宣布与父亲决裂,堪称赤色表率。但后来不幸卷进了江浙同乡会的漩涡,被打成托派,苏共要严厉处分,当时张国焘和波波维奇都是TG共产国际的代表,颇有话语权,波波维奇主张把蒋经国送到西伯利亚冻死算了,张国焘却认为尼古拉同志只是个孩子,送到斯大林拖拉机厂劳改劳改也就算了。所以说,张国焘对蒋经国也算有救命之恩。尼古拉同志也曾表示过——活命之恩,必将报之。

于是张国焘找到蔡孟坚,让他向蒋经国求助,蔡写信给小蒋说:“那个张国焘同志,曾是果党委员,曾经背叛中共投奔党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贫病交加,如果看着他客死加拿大,咱们果党脸上也不好看是不?”尼古拉同志毕竟接受过国际主义教育,立马给他送了1万美刀,可谓雪中送炭,一饭千金。

然而这钱治了张公的病,却还是没能救回张公的命,病是治好了,但儿子们是在太穷,他只能住在老人病院,而老人病院经常会断暖气。

1979年冬天的加拿大异常寒冷,大雪连绵不断。12月2日夜,病床上的张国焘翻身时把被子与毛毯弄到了地上,数次按铃叫护士却无反应。3日凌晨5时,当亲人赶到老人病院时,张国焘已去世多时。

此时,杨子烈和三个儿子甚至没钱给他办葬礼,还是尼古拉同志厚道,天后,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蒋彦士电汇蔡孟坚3500美元,用于处理张国焘的后事。他被安葬在多伦多的一座公墓中,如今已经找不到他的名字。

但在四川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中,依然有着他雄姿英发的雕像。只不过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李先念的塑像皆面北而立,只有他一人面向南方,纪念着当年的分道扬镳、南下北上。

张公饥寒交迫的弥留之际,是否会想起,他当年在北大慷慨激昂的演讲,南湖小船上的风云际会,以及率领实力最雄厚的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以及遇到李得胜中央红军的那一刻,张公问:“你还有多少人?”

“一万,你呢?”

“十万!“

正是——

国破家亡挺身立党,有始却无终,已辩忠奸留史册;

涛惊浪骇分道扬镳,将功难补过,非凭成败论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杜甫遇李白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39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杜甫相遇,在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

其实,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11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

两人见面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很多名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会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眼前的杜甫恰恰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一时全然着迷。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识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便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令他惊叹,因此二人很快成为好友。他当然不能预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将与他一起成为执掌华夏文明诗歌王国数千年的最高君主而无人能够觊觎;但他已感受到,无法阻挡的天才之风正扑面而来。

他们喝了几通酒就骑上了马,决定一起去打猎。

他们的出发地也是见面地,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部,旧地名叫陈留。到哪儿去打猎呢?向东,再向东,经过现在的杞县、睢县、宁陵,到达商丘,从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东地界,当时有一个大泽湿地,这便是我们的两位大诗人纵马打猎的地方。

当时与他们一起打猎的,还有一位着名诗人高适。高适比李白小3岁,属于同辈。这位能够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种慷慨佳句的诗人,当时正在这一带“混迹渔樵”“狂歌草泽”。也就是说,他空怀壮志在社会的最底层艰难谋生,无聊晃悠。这是他的“地盘”,沟沟壑壑都了然于心,由他来陪猎,再合适不过。

挤在他们三人身边的,还有一个年轻诗人,不太有名,叫贾至,比杜甫还小6岁,当时才26岁。年龄虽小,他倒是当地真正的主人,因为他在这片大泽湿地北边今天山东单县当县尉,张罗起来比较方便。贾至还带了一些当地人来凑热闹,其中也有几个能写诗的。

于是,一支马队形成了。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带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马队的主角,由贾至陪着;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经常跨前两步与李白并驾齐驱;贾至带来的那些人,跟在后面。

当时的大泽湿地,野生动物很多。他们没走多远就挽弓射箭,扬鞭跃马,奔驰呼啸起来。高适和贾至还带来几只猎鹰,这时也像闪电般蹿入草丛。箭声响处,猎物倒地,大家齐声叫好,任何人的表情都不像此地沉默寡言的猎人,更像追逐嬉戏的小孩。马队中,喊得最响的是李白,而骑术最好的应该是高适。

猎物不少,大家觉得在野地架上火烤着吃,最香最新鲜,但贾至说早已在城里备好了酒席。盛情难却,那就到城里去吧。到了酒席上,几杯酒下肚,诗就出来了。即席吟诗的不是别人,是李白和杜甫,连高适也只能躲在一边了,真是奢侈至极。

诗有典雅的面容,但它的内质却是生命力的勃发——无论是诗的个体、诗的群体、诗的时代都是这样。没有生命力的典雅,就不是我们喜欢的诗。因此,由诗人用马蹄写诗的旷野,实在可以看作被我们遗落已久的宏大课本。

诗人用马蹄写诗的地方也不少,但这儿,是李白、杜甫一起在写,这如何了得。

在那次打猎活动中,高适长时间地与李白、杜甫在一起,并不断受到他们鼓舞,决定要改变一种活法。很快,他就离开这一带,游历去了。

李白和杜甫从秋天一直玩到冬天。分手后,第二年春天,二人又在山东见面,高适也适时地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告别,又一次重逢,那已经是秋天了。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久地别离了。

当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是永诀,李白在分别之际还写了“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的诗,但金樽再也没有开启。因此,这两大诗人的交往期,一共也只有一年多一点,中间还有不少时间不在一起。

世间很多最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就在李白、杜甫别离的整整10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经54岁,杜甫43岁。他们和唐代一样,都青春不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历史经典典故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出自:1.《论语·颜渊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  就是说自己知道好的东西 一定要告诉大家或者身边的朋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四年级我们诞生在中国的观后感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我去生龙国际看了一场电影《我们诞生中国》。这部电影主要讲了雪豹达娃和它的两个孩子、金丝猴淘淘、大熊猫丫丫和它的孩子美美及母藏羚羊群在一年四季的生活。

在这四种动物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金丝猴淘淘的故事。淘淘很喜欢他的家庭:令淘淘崇拜的爸爸、温柔的妈妈、可爱的妹妹。

可是,淘淘因为妹妹而得不到爱。他便和流浪猴们为伍了。到了冬天,淘淘经历了猎鹰捉幼猴、流浪猴的自私。淘淘受不了冬天的寒冷,回到了父母身边,父母不要它。直到老鹰的再次提猴。淘淘发现了老鹰,便立刻警告猴群,猴全逃了,只有淘淘的妹妹没被父母抱走。在最危急的时刻,淘淘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他的妹妹。

他的父亲很欣慰,原谅了它。淘淘终于长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晁错削地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47 字

+ 加入清单

汉景帝也像文帝一样,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决心把国家治理好。景帝当太子的时候,有个管家的官员叫晁错(音cháoAcuò),才能挺不错,大家把他叫做“智囊”,汉景帝即位以后,把他提升为御史大夫。

汉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但是同时又有二十二个诸侯国。这些诸侯都是汉高祖的子孙,也就是所谓同姓王。到了汉景帝那时候,诸侯的势力很大,土地又多,像齐国有七十多座城,吴国有五十多座城,楚国有四十多座城。有些诸侯不受朝廷的约束,特别是吴王刘濞(音bì),更是骄横。他的封国靠海,还有铜矿,自己煮盐采铜,跟汉皇帝一样富有。他自己从来不到长安朝见皇帝,简直使吴国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晁错眼看这样下去,对巩固中央集权不利,就对汉景帝说:“吴王一直不来朝见,按理早该把他办罪。先帝(指文帝)在世时对他很宽大,他反倒越来越狂妄自大。他还私自开铜山铸钱,煮海水产盐,招兵买马,准备叛乱。不如趁早削减他们的封地。”

汉景帝还有点犹豫,说:“好是好,只怕削地会激起他们造反。

晁错说:“诸侯存心造反的话,削地要反,不削地将来也要造反。现在造反,祸患还小;将来他们势力雄厚了,再反起来,祸患就更大了。”

汉景帝觉得晁错的话很有道理,决心削减诸侯的封地。诸侯大多不是荒淫无度,就是横行不法,要抓住他们的罪恶,作为削减封地的理由,还不容易!过了不久,有的被削去一个郡,有的被削掉几个县。

晁错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从家乡颍川(今河南禹县)特地赶了出来。他对晁错说:“你当了御史大夫,地位已经够高的了。怎么不安分守己,硬管闲事?你想想,诸侯王都是皇室的骨肉至亲,你管得着?你把他们的封地削了,他们哪一个不怨你,恨你,你这样做究竟是为的什么?”

晁错说:“不这样做,皇上就没法行使权力,国家也一定要乱起来。”

他父亲叹了口气说:“你这样做,刘家的天下安定,我们晁家却危险了。我老了,不愿意看到大祸临头。”

晁错又劝了他父亲一阵。可是老人不体贴晁错的心意,回到颍川老家,服毒自杀了。

晁错正跟汉景帝商议要削吴王濞的封地,吴王濞先造起反来了。他打着“惩办奸臣晁错,救护刘氏天下”的幌子。煽动别的诸侯一同起兵叛乱。

公元前154年,吴、楚、赵、胶西、胶东、甾川(甾音zī)、济南等七个诸侯王发动叛乱。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叛军声势很大,汉景帝有点吓了。他想起汉文帝临终的嘱咐,拜善于治军的周亚夫为太尉,统率三十六名将军去讨伐叛军。

那时候,朝廷上有个妒忌晁错的人就说七国发兵完全是晁错引起的。他劝汉景帝说:“只要答应七国的要求,杀了晁错,免了诸候起兵的罪,恢复他们原来的封地,他们就会撤兵回去。”

汉景帝听信了这番话,说:“如果他们真能够撤兵,我又何必舍不得晁错一个人呢。”

接着,就有一批大臣上奏章弹劾晁错,说他大逆不道,应该腰斩。汉景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竟昧着良心,批准了这个奏章。

一天,中尉来到晁错家,传达皇帝的命令,要他上朝议事。晁错还完全蒙在鼓里,立刻穿上朝服,跟着中尉上车走了。

车马经过长安东市,中尉忽然拿出诏书,要晁错下车听诏。中尉宣布了汉景帝的命令,后面一群武士就一拥而上,把晁错绑起来。这个一心想维护汉家天下的晁错,竟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腰斩了。

汉景帝杀了晁错,派人下诏书要七国退兵。这时候吴王濞已经打了几个胜仗,夺得了不少地盘。他听说要他拜受汉景帝的诏书,冷笑说:“现在我也是个皇帝,为什么要下拜?”

汉军营里有个官员名叫邓公,到长安向景帝报告军事情况。汉景帝问他说:“你从军营里来,知不知道晁错已经死了?

吴楚愿不愿意退兵?”

邓公说:“吴王为了造反已经准备了几十年了。这次借削地的因头发兵,哪里是为了晁错呢?陛下把晁错错杀了,恐怕以后谁也不敢替朝廷出主意了。”

汉景帝这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但后悔已来不及。亏得周亚夫很能用兵。他先不跟吴、楚两国的叛军正面作战,却派一队轻骑兵抄了他们的后路,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吴、楚两国军队没有粮食,自己先乱起来。周亚夫才发动精兵出击,把吴、楚两国的兵马打得一败涂地。

吴、楚两国是带头叛乱的,两国一败,其余五个国家也很快地垮了。不到三个月时间,汉军就把七国的叛乱平定了。

汉景帝平定了叛乱,虽然仍旧封了七国的后代继承王位,但是打那以后,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国里征收租税,不许干预地方的行政,权力大大削弱,汉朝的中央政权才巩固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典故: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典故让我们了解历史、通达事理,提高自身素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历史典故: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欢迎大家阅读!

【典故】: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拼音】: zhì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shī

【解释】: 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典故】:

刘邦派韩信去攻打赵国。韩信用计杀退了赵兵,杀死了赵军统帅陈余,也活捉了赵国出名的谋士李左车。韩信知道李左车是一位有才能的人,便亲自为他解下绑绳,并且十分客气地向他请教说:我打算向北攻打燕国,向东边讨伐齐,什么办法才会成功呢?李左车感到很羞愧,说: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我是一个吃了败仗的俘虏哪有资格谈论这样的事情呢?韩信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称霸。这并非是在虞国百里奚愚蠢,到了秦国又变得聪明,而在于国君是不是信任他,能不能听他的谋划。陈余的失败,是他没能听取你的计谋。如果他按照你的意见作战,我也要被你们俘虏了。今天我是诚心诚意地想听听你的高见,请你别推辞了。李左车见韩信很诚恳,便讲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聪明的人考虑千次,可能有一次是错的;愚蠢的人考虑千次,也可能有一次是对的。俗话说:狂人的话,至贤也可以选择。只恐怕我的计策不值得您采用,但我愿意献愚忠,为您效劳。您背水作战,不到一个上午打垮赵军20万,杀死陈余,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这是将军在战略上的长处。然而,农民遭受兵灾,非常贫苦,士卒经过激战,非常疲惫。如果您现在用这样疲惫的军队,去攻打燕国的牢固城池,恐怕难以攻下。而且,战事如果拖得久了,士卒们会更疲惫。再说,军粮也会发生困难。因此,我认为,你如马上用兵,这便是您的战略的短处。善于用兵的人不会用自己的短处去攻击敌人的长处,而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韩信问:那么,我目前应该怎样呢?李左车说:现在应该按兵不动,先安定赵国的秩序,抚恤赵国阵亡将士的遗孤。这样做,人们就会拥护您。方园百里之内,就可能有人送来牛肉和酒,犒劳您的将士。到那时,您可以一面摆出向北进攻燕国的姿态,一面派遣说客,拿着您的亲笔信到燕国去,把自己战略上的长处显示给燕国看,那样,十有九燕国会自行投降的。燕国投降后,再派遣说客到齐国去,把燕国投降的事告诉齐国,齐国也会像草随风倒一样,很快降服。这样,夺取天下就不难了。用兵向来讲究先虚后实,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韩信按着李左车的意见去做,果然获得了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一言九鼎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11 字

+ 加入清单

一言九鼎的意思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那么一言九鼎有什么典故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一言九鼎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一言九鼎的典故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一言九鼎的解释

[释义]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语出]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辨形] “鼎”的上部不能写作“日”。

[近义] 一字千钧 一言为定 金口玉言

[反义] 人微言轻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主语、谓语、定语。

用一言九鼎造句

1) 诚信是诗圣李白的“一诺千金”;诚信是古代皇帝的“一言九鼎”;诚信是儒家学中的“事实求是”;诚信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坚守原则;不是固执死板,而是仁爱负责。

2) 老厂长向来说到做到,一言九鼎。

3) 你的话一言九鼎,只要您说一句话,我就可以获得这份工作了。

4) 你的话一言九鼎,我们相信。

5) 能不能参加校合唱团,您是一言九鼎,您就同意了吧!

6) 的话一言九鼎。

7) 诚信就是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8) 他在政界德高望重,一言九鼎,很受大家的爱戴。

9) 永恒机械遍布全国矿区的营销网络,稳固的营销团队,一言九鼎,诚信服务;高素质专业服务人员,快速高效的专业服务车队,是您坚实的后盾。

10) 古时候的皇帝在全国上下任何地方说话都是一言九鼎的人。

11) 自古以来,人们就推崇“一言九鼎”、“驷不及舌”、“言而有信”的做人之道,讲究诚信则是理想的高等境界,它是为人处世的必备条件,亦是人们几千年来的强烈追求。

12) 我虽然不算什么正人君子,但是我觉得我说话还是算一言九鼎的。

13) 老王是一言九鼎之人,说话绝对可信。

14) 这些德高望重的人一般说话都是一言九鼎的人。

15) 你会发现我这人一言九鼎。

16) 中国成语中有"钟鸣鼎食"和"一言九鼎"之说,反映了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

17) 只要你能够手握大权你就能够一言九鼎的号召任何人。

18) 你若是专家或者要人,一言九鼎,那自当别论。

19) 一言九鼎是一个男人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准则,但是你没有做到。

20) 他是会中大老,向来一言九鼎。

21) 我很风光,能一言九鼎,所有人,都对我称臣。可,那不是我的现实,只是我独自的幻境。

22)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铜是源于母语和历史的精华,古代就有"一言九鼎"的精髓,"一尺青峰,正气凛然"更是将语言文化的精炼推向一个后人无法触及的高峰。

23) 但这样的荒唐论调被一道诏书给废止了,颁布这道诏书的正是一言九鼎的西奥多.罗斯福。

24) 肠道之小脑,和我们大脑相连,有时它能决定我们的精神状态,有时对某些疾病,更是一言九鼎。

25) 八一建军节:一心一意跟党走,一寸丹心护家国,一丝不苟干工作,一日三省正己身,一言九鼎立人品,一身正气树形象,一日千里求进步,一鸣惊人创伟业。

26) 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满腹经纶,不如一善在心。高谈阔论,不如一言九鼎。长篇累牍,不如一字千金。

27) 古往今来,信守承诺一直是人们处世待人的根本,正因为此,才会有“一言九鼎”的成语,才会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佳话,才会有“孟母不欺子”的典故。古人做到了,后人又怎能忘却?

28) 三年后,在带领民众推翻了法国王室之后,丹东被任命为司法部长并成为国会中一言九鼎的人物。

29) 也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诸葛亮南征七擒七放孟获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南征,是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平定叛乱而对南中蛮族发动的一场战争。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诸葛亮南征七擒七放孟获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是位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善于用兵的全能人才。诸葛亮也是一位军事家,他也曾带兵南征北战,在《出师表》中更是对当前的局势分析的头头是道,顺便还向刘后主刘禅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在文学方面,诸葛亮更是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自己发明孔明灯、木牛流马,用于军事战场上。这些都是诸葛亮优秀的地方,好像诸葛亮能够随手就能想到计谋计策似的,诸葛亮的渊博是我们震惊,诸葛亮的计谋更是使用的出神入化,能够体现在各个方面。

诸葛亮可谓是很好的谋士,在政治上才能更加杰出,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更是对诸葛亮评价为“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广受历代兵家的认可。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入南蛮。而此时南蛮内部刚经历内讧,高定军事政变杀了前首领拥护孟获称王。诸葛亮派马忠和李恢兵分两路攻打南蛮,自己率军击败高定主力部队,杀了叛军高定。孟获退回益州郡。五月,蜀兵渡过沪水,进入云南,于孟获交战,生擒孟获。

首次抓住孟获,诸葛亮好酒好肉招待,并且故意让孟获观看蜀军军队实力,孟获看了并不服。诸葛亮就放他回去。之后却找来孟获副将,称孟获把罪名全部怪在他身上。副将十分生气,诸葛亮故意把他也放了。副将回去后,心中愤愤不平,就把孟获绑了送至蜀营。孟获第二次被抓,心里更是不服,诸葛亮再次放他回去。这次孟获回去也想出一计谋,其弟孟优假装来蜀营投降。诸葛亮识破其计,故意灌醉孟优。等到孟获来劫营的时候,再次被诸葛亮擒住。这第三次擒拿孟获,孟获仍不服气,认为不过是遭人暗算被计谋陷害,并不臣服。诸葛亮仍然放孟获回去。第四次孟获以为诸葛亮独自出来堪察地形,带兵欲偷袭诸葛亮时候,又中计被抓。第四次孟获部下感恩诸葛亮宽厚,竟然灌醉孟获,亲自把孟获送至诸葛亮军营。第五次被抓的孟获仍然是觉得被内贼陷害,于是诸葛亮又放回孟获。

如此反复几番,孟获并不臣服,最后孟获投奔木鹿大王还有乌戈国国王,两个大王虽然兵力强势却仍然被诸葛亮打败,孟获最后终于下跪起誓,永不反叛,效忠蜀国。至此,几次三番和南蛮征战,终于收复南蛮人心,保障了以后蜀国南境安宁。

诸葛亮出战之前曾有部下阻止,称南蛮险恶之地,不宜一国丞相出师,以防意外。可是诸葛亮擅长外交权术,人心连结,当时诸葛亮就已有征服南蛮免除后患之心。在南蛮境内,诸葛亮闻之孟获在当地破有人心,于是想到制服孟获,以其来统领南蛮效忠蜀国。于是便有了诸葛亮南征七擒七放孟获的典故。

[诸葛亮南征七擒七放孟获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典故:管鲍之交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代代流传的佳话。朋友是一种相遇,朋友是一种相互认可,朋友是一种相助,朋友是一种关爱。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仲传》。

【释义】管:管仲;鲍:鲍叔牙;交:交情。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管仲,另一个叫鲍叔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做生意。赚了钱以后,管仲分到很多,鲍叔牙却分到很少。人们纷纷议论管仲是个贪财之人,不讲情谊。鲍叔牙知道后,便替管仲辩解说,管仲不是不讲情谊,他家里情况不好,而且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都说他是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听说后,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是贪生怕死,只是他得留着命回去照顾家中的老母亲啊!

后来,公子诸当上了国君,他每天吃喝玩乐,任意妄为。鲍叔牙和管仲都预感齐国将会发生内乱,就分别带着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逃到莒国和鲁国去了。不久,诸被人杀死,管仲想让纠顺利地当上国君,于是便在暗中对付小白,可惜把箭射偏了,小白不仅没死,还当上了齐国的国王,是为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齐桓公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是!”齐桓公惊讶地说:“管仲曾经想要杀我,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才这么做的呀!”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便请管仲回来当宰相,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迅速强大起来。

管仲在谈到他与鲍叔牙之间的往事时,曾说:“我曾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牙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成长心语】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代代流传的佳话。朋友是一种相遇,朋友是一种相互认可,朋友是一种相助,朋友是一种关爱……但是,朋友最为可贵的还是相互信任。一旦成为知己,一定是彼此了解的,或许细节并不熟悉,但观念必定是了然于胸的,对于对方的行为总是可以作出最符合其初衷的解释。

管仲在鲍叔牙的坟前说过:“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管仲一生因为有这样一个知己,显得更加有意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典故:猎人海力布

全文共 1401 字

+ 加入清单

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敬重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空中有喊救命的声音。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头上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嘴里含着那颗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海力布想,珍宝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那太好了。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

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老龙王十分感激海力布,要重重地酬谢他。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一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含着的那颗宝石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就会马上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野禽野兽(shòu)说的话。哪座山上有什么动物,他全知道。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

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海力布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商量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bēng)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来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呀。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搬到很远的地方。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下起了倾(qīng)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和解释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破釜沉舟的历史典故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成语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煮饭用的一种锅;舟:船。打破饭锅,凿沉渡船,比喻决一死战。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破釜沉舟的故事: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纷纷举行起义,反抗秦朝的暴虐统治。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最著名的是陈胜、吴广,接着有项羽和刘邦。下面,讲一个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国的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那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今河北省平乡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军中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他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假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先派出一支部队,切断了秦军运粮的道路;他亲自率领主力过漳河,解救巨鹿。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拚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把秦军打得大败。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以后,项羽当上了真正的上将军,其他许多支军队都归他统帅和指挥,他的威名传遍了天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司马懿装病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22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死后几年里,蜀汉对魏国只采取守势。魏国的势力强大起来了,但是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动乱。

魏国的大将司马懿,出身大士族地主。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那时候,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假装得了风瘫病。曹操怀疑司马懿有意推托,派了一个刺客深夜闯进司马懿的卧室去察看,果然看到司马懿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刺客还不相信,拔出佩刀,架在司马懿的身上,装出要劈下去的样子。他以为司马懿要不是风瘫,一定会吓得跳起来。司马懿也真有一手,只瞪着眼望了望刺客,身体纹丝儿不动。刺客这才不得不相信,收起刀向曹操回报去了。

司马懿知道曹操不肯放过他。过了一段时期,让人传出消息,说风瘫病已经好了。等曹操再一次召他的时候,他就不拒绝了。

司马懿先后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担任了重要职位。到了魏明帝即位,司马懿已经是魏国的元老。由于他长期带兵在关中跟蜀国打仗,魏国兵权大部分落在他手里。后来,辽东太守公孙渊勾结鲜卑贵族,反叛魏国。魏明帝又调司马懿去对付辽东的叛乱。

司马懿平定了辽东,正要回朝的时候,洛阳派人送来紧急诏书,要他迅速赶回洛阳。

司马懿到了洛阳,魏明帝已经病重了。明帝把司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叫到床边,嘱咐他们共同辅助太子曹芳。

魏明帝死后,太子曹芳即了位,就是魏少帝。曹爽当了大将军,司马懿当了太尉。两人各领兵三千人,轮流在皇宫值班。曹爽虽然说是皇族,但论能力、资格都跟司马懿差得远。开始的时候,他不得不尊重司马懿,有事总听听司马懿的意见。

后来,曹爽手下有一批心腹提醒曹爽说:“大权不能分给外人啊!”他们替曹爽出了一个主意,用魏少帝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是夺去他的兵权。接着,曹爽又把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了重要的职位。司马懿看在眼里,装聋作哑,一点也不干涉。

曹爽大权在手,就寻欢作乐,过起荒唐的生活来了。为了树立他的威信,他还带兵攻打蜀汉,结果被蜀军打得大败,差点全军覆没。

司马懿表面不说,暗中自有打算。好在他年纪也确实老了,就推说有病,不上朝了。

曹爽听说司马懿生病,正合他的心意。但是毕竟有点不放心,还想打听一下太傅生的是真病还是假病。

有一次,有个曹爽亲信的官员李胜,被派为荆州刺史。李胜临走的时候,到司马懿家去告别。曹爽要他顺便探探情况。

李胜到了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两个使唤丫头伺候他吃粥。他没用手接碗,只把嘴凑到碗边喝。没喝上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下来,流得胸前衣襟都是。李胜在一边看了,觉得司马懿病得实在可怜。

李胜对司马懿说:“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担任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是本州),特地来向太傅告辞。”

司马懿喘着气说:“哦,这真委屈您啦,并州在北方,接近胡人,您要好好防备啊。我病得这样,只怕以后见不到您啦!”

李胜说:“太傅听错了,我是回荆州去,不是到并州。”

司马懿还是听不清,李胜又大声说了一遍,司马懿总算有点搞清楚了,说:“我实在年纪老,耳朵聋,听不清您的话。

您做荆州刺史,这太好啦。”

李胜告辞出来,向曹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说:“太傅只差一口气了,您就用不着担心了。”

曹爽听了,不用提有多高兴啦。

公元249年新年,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大臣全跟了去。司马懿既然病得厉害,当然也没有人请他去。

哪儿知道等曹爽一帮子人一出皇城。太傅司马懿的病全好了。他披戴起盔甲,抖擞精神,带着他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皇太后的诏令,把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撤了。

曹爽和他的兄弟在城外得知消息,急得乱成一团。有人给他献计,要他挟持少帝退到许都,收集人马,对抗司马懿。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哪儿有这个胆量。司马懿派人去劝他投降,说是只要交出兵权,决不为难他们。曹爽就乖乖地投降了。

过了几天,就有人告发曹爽一伙谋反,司马懿派人把曹爽一伙人全下了监狱处死。

这样一来,魏国的政权名义上还是曹氏的,实际上已经转到司马氏手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