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ld not connect to memcache and try to use file cache now!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 开学吧

0

第三届广东省“九江龙”散文奖征稿启事(汇集20篇)

每一个新年,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开学吧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4092

作文

1000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有关时间的脍炙人口的一篇散文。他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他对时光流失的无奈和惋惜,也教育大家要珍惜时间,尊重时间,奋发向上,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文中: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大家的日子为何一去不复返呢?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眼睛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去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利利的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在见,这算又溜走了1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声音,也没影子。”等语句,道出了朱自清先生珍惜时间和生命,惋惜时间流逝的心声。

时间正如朱自清先生写的那样,在大家不经意间就悄悄的溜走了!上课时脑子走神、写作业时发呆、做事有时往后拖、吃饭时为了看电视故意磨蹭时间。凡此种种,都能证明,时间被一分一秒的浪费掉了!所以,大家要把时间合理运用,把每一秒都用在对自己有益的地方,只有如此,大家才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才能把每一天都过的有意义,才能在生活的道路上获得一个有一个成功!

盛年不再来,1日难再晨。准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以后,我要在平时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好好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多念书,多写作,时刻与时间赛跑,一块奔向美好的将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诗散文之梦幻香山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2300字

全文共 2121 字

+ 加入清单

又逢周末。傍晚,聚友驾车,去一个充满神奇传说的地方。

铅灰色云层低得似乎就盖在了头顶,天色阴晦暗淡,郁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无论是驾车的,还是乘坐的,人人心头都感觉到了沉甸甸的压抑。

将遭遇夏季来临前难得一见的暴雨。天气预报又说,明天太阳。是真是假,准与不准,信与不信,这些都不重要,我们依然按期出行。

一道闪电照亮了黑沉沉的天地,云层被突降的闪电撕裂一道长长的缺口,倏忽,似水库闯开了大闸,在云层中积攒已久的雨水铺天盖地,倾泻而下,瓢泼如盆。

狂妄的风携着黄豆大小的雨滴迎面扑来,拍打着大地万物,拍打着车体车窗,车上的人都仿佛被拍打得睁不开眼睛。

一声接着一声,霹雳自高天降落,震人灵魄,一个又是一个,炸雷临头顶轰鸣,撼人心魂。车辆摇晃罢动,给人感觉已根本承受不住暴雨的冲击洗礼,却倔强地张大双眸,低着头,躬着身,在风雨中异常艰难地一点一点向前。

车灯发射出如剑光芒,剌透前方混沌,道路不再蒙胧。

暴风骤雨忽然就那么歇止,在不经意间移位换形。

来到一处小山边缘,车辆沿山边新修不久的油路上行,直至高耸的坝堤。倾刻,我们心胸豁然开朗,一湖绿水尽收眼底,环湖路向远方蜿蜒。

山谷中弥漫的云烟水雾,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被山风吹散,延绵不绝的群山终于显现出它的本来面目。

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稍作修整,我们随主人引领就餐。

从后山采摘的野厥,从竹林挖出的嫩笋;从田头抓的黄鳝泥鳅,从湖尾捞的细鱼小虾;自养的鸡,自喂的鸭;自做的干菜,自作的青蔬;自酿的谷酒,自打的豆花……摆出满满一桌自产佳肴。一半是大自然的清香,一半是黑土地的芬芳。我不忍举箸,你欲滴馋涎。

不住露营基地,夜宿寻常农家,只为咀嚼一番别样的自然滋味,那种禅味感触,愉悦爽心。

夜幕苍茫。地坪中,我们,你坐以竹杆制作的竹凳,我靠用幼松做成的木椅,望星月,窥波粼,观山影;听林涛,闻竹音,聆虫鸣。

山野是如此的宁静沉寂,暮春的夜晚仍有凉意袭人。

夜色仿佛从树梢间的蛛网下滑落,悄悄然,就主宰了整个世界。

峭壁悬崖已经看不分明,入目处都是黑魆魆的峰峦轮廓。数点孤星在犬齿一样的山巅闪烁。一轮薄冰一样的月亮,无声无息地从远方的峰峦旁缓缓升起。

明月当空,夜色正浓,皎洁的圆月用清晖笼罩庭院。室内橘黄的光芒透过门窗缝隙投射到外面,一条条,一片片,和银白的月色融合,分不清哪是灯火,哪是月光。

轻风,明月,静野,清幽,好一处人间仙境。

墨色的竹叶在头顶轻轻摇动,筛出无数斑驳的月影,如点点碎银。依稀仿佛,是谁在抚丝拨弦,琴声铮铮,有如涌泉流水,又似明月清风。

在我的脑海中,一幅旖旎影像慢慢地清晰呈现。白衣拂动,轻舞悠扬,一位裙袂飘飘的丽人,纤纤玉手拨动七弦神琴,盈盈飞往月亮中的广寒宫。

我想,如此动人天籁,此时,是否有几只神莺歪着小脑袋,迷醉琴旁?悠悠琴音飘荡四野,像风一样的呢喃,又有水一般的灵动,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心境平和恬淡,神安魂宁。

夜空,明月高悬,几颗疏星在离她远远的地方顽皮地眨动眼睛。

曲终人未散,万物却更显静寂,久久,久久……

乌云已经彻底散去,明日,会是一个朗朗晴天。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人儿有寄托。

我们去爬山,去呼吸城市里找不到的清新空气,净肺涤尘。

东方现出一片柔和的浅紫色和鱼肚白,青白色的曙光和淡淡的晨雾交融,喧染开山山水水,夜色悄然消融于晨曦之中。

黎明来临,天空中有一只鹰在盘旋,却始终没有降下来,当朝阳金色的光芒冲破晨霭的刹那,鹰终于彻底放弃了下落的打算,迎着朝阳的方向飞去,越升越高,越飞越远,在天际处化成一个黑色渐淡的小点……

苍翠的林竹依山势铺展去,参差不齐的山峦仿佛蒙上了一条绿色的披肩。

山路崎岖,前方的道路突然变得狭窄,已经无法容纳两人并肩而行,攀登者不得不依次通过,脚下或是溪水欢歌,或是沟壑渊涧,低头望去,云遮雾罩深不见底。

山风吹来,云雾聚拢在我们的周围,将这条曲折陡峭的山路遮掩得断断续续,即便是距离很近,前方同伴的轮廓也变得朦胧。

慢慢爬,缓缓行,流流汗,疏疏筋,一路赏玩,一路舒心。树木葱茏,竹海婆娑;莺飞草长,山花烂漫;瀑布湍急,山溪潺潺;昨日三国,驿道存今;棋盘石刻,楚汉分衡;响鼓沉潭,震耳欲聋;一线钻天,柳暗花明;楠木千年,挡雨遮风。

还不到漂流的季节,爬了山,赏了景,我们再去游湖。

环湖皆山。举目眺望,群山连绵起伏,山形不伟岸不奇绝,更无突兀险峰,圆圆润润,柔柔和和,娇媚婀娜。山上奇花异草,常年不谢;山间树青竹翠,左绕右环;山顶白云浮玉,光摇烟霞。真可谓受尽天地灵气,吸尽日月精华,美不胜收,让人由衷赞叹。

十里走廊,林蔽竹掩,寒暑难侵。

山在湖里,湖在山中,璧合珠联。

湖畔游人如织,有的特立独行,有的三五成群;湖面平整如镜,在午后的阳光照射下,黛碧如锦。一排排游船在湖心游弋,欢声笑语荡漾水云之间。

不时有鸥鹭从栖息的树枝间,从觅食的湖面上,飞起降落,舒展白色的羽翼,在春日温润的天空中,或似离弦利箭,迅捷划出一道道靓丽眩目的银色弧线,或如天外飞仙,连续完成一串串优雅曼妙的高难转体。

高天倒影入湖,鱼儿在白云里穿行,鸟儿在碧水中翱翔。

湘中,宁乡境内,嵇茄山下,那里,有一处钟灵毓秀、如梦如幻、恍若仙境的所在;那里,有一个让人如痴如醉、留连忘返、不忍归去的地方。她,有一个动人心魄的名字,香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朱自清散文集给我一种感觉,他在教我们一个一个人生的哲理,当然,也有写景的文章,他的散文集洋溢着一股真挚、让人深思的感情。他的散文构思精妙,让人很容易找到文章的中心,并了解。

文章写了很多故事,有写人的、有写季节的、有写景的、还有写游记的,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匆匆》这篇文章,虽然很短,只有七八百字左右,但它却用很多例子来表达中心,让人一下抓住“题眼”,文章给我一种亲切感,仿佛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在与我谈话,这篇文章充满了智慧和人生的哲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文章虽然没提一个关于珍惜时间的字眼,但从文章里举的例子和反问质疑中,我们不难看出,朱自清爷爷在向我们说明珍惜时间这个道理,他告诉我们日子是一去不返的,新的日子一瞬间就走了,如果抓不住,像流水一样流走;抓住了,向黄金一样珍贵。可见,时间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个谚语也充分体现了时间是用金子买不到的,无论你多有钱,没有了时间,也会慢慢老去,那么,那些钱能干什么呢?时间是无价的,能够说,时间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财富,它与别的东西不同的是:只要珍惜它,多久都用不完,如果你浪费它,弹指一瞬间,它会消失的无影无踪。人生只是短短几个春秋,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好好珍惜它,难道要让时间白白的从你身边流逝吗?时间也是最公正的裁判,不同的两个人,一个碌碌无为,到之后

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无穷的悔恨;一个艰辛劳作,换来得是累累硕果,他们的人生闪烁着耀眼光彩。

朋友,从此刻开始,好好的珍惜时间吧!让我们一齐做时间的主人,好好的驾驭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陈年旧梦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900字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听人说起,才记得已是月末,这末端总让人莫名害怕起来,甚至担忧突然就老去,只需片刻,又该想到,那坟墓未必离得太远。

这一月一年的的惆怅须臾便已消散,突然看见自己掌心成的茧,想起年幼时稚嫩无力,到如今厚重有力,这一切该有着属于自己成长的故事,而这些一定是让我想着、忘着、念着,一并消散在时光深处。

无故的想象到多年之后的自己,忆起过往的陈年旧事,弥漫交织,难以名状的快乐和忧伤,这复杂的心境太过牵强。但我至始至终看到的是前方,而那些旧事,只是年份不对,有些快乐会想起,分外的怀念,想到如今的快乐似乎少了点,想的不那么简单了,这便又开始有点惴惴不安了。那些过去所经历过的所谓的忧伤,如今看来,却如陈年老酒,经久弥香。后来又想,这三三两两的日子拼接起来,总归有那么几天的浮躁。多半还是清净愉悦的心态。人的记忆是复杂的,记忆改变不了人的思维,但现实却总压迫人的思维。

五月一去,便是六一。对于六一,没有太多的记忆,小时候并没有对这个节日有特别的情怀。但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六一,是在我刚上小学那会,我收到的第一份来自母亲的礼物,是五块钱。当时心里乐开了花,那是第一次拿那么多钱,沉甸甸的厚重感,小心翼翼的藏在口袋里,舍不得用,因为当时五块钱可以买到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而除了那一年,往后的六一便模糊了,也许那是第一次收到礼物吧,印象颇深。

儿时拍的照片保存下来的并不多,唯独一张六岁大的时候拍的照片,用精致的相框包裹好,这张照片便一直伴随着我,放在自己房间内。照片里的自己盘腿坐在草地上,学着佛主双手合十,脸上有儿时最纯真的笑容,分外可爱,每每看到,便会勾起一些潜藏已久的记忆,欣喜之余,也会感慨。唯一的遗憾是没有了六岁之前的照片,于是六岁之前的记忆只有些许残存在脑海里,在农村,有外婆的怀抱,还有一点点啼笑皆非的囧事。也许是太小,但总归还保留了些许,这记忆便还藕断丝连。

没有极度发达的头脑,一个普通人,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里。一直不咸不淡的活着,偶尔忆起小时候的事,快乐着,奔跑着,然后长大。以后还要继续快乐,平凡的去奋斗,奋斗一个不平凡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汪曾祺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汪曾祺散文之好,读过的人有口皆碑。他写景、写人、写事、写物,看似冲和散淡,其实有着精心的布局,结尾尤其好。读每一个结尾都是一种享受。一切景语皆情语,但还不只是景语,每一句平实的话都有深情。全篇只一两句点到伤情之处,好比冰山露一角,我们就能体会到那座冰山。比如《北京的秋花》,通篇写的是各种植物,很生动有趣,像科普读物,后面写到秋海棠,带到自己的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得肺病死了,锁在一个小屋里,怕传染不让人去看,所以对母亲没什么印象,小屋边开着秋海棠,看到秋海棠就想起母亲。语言非常的平静,一点不抒情,但给我巨大的感动。再说写他的老师沈从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通篇细密的写沈从文其人其事,非常平实,行文到最后写到老师的死。只一句,也是用叙事代抒情:“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这是多么高级文字,堪称人书具老。

书中也有赤子的情怀流露。在西南联大边的诸多茶馆之一的墙上,发现了真正的诗: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摸螺壳,巷口弄泥沙。

几篇文章也提到了茶文化。在《湘行二记》中,汪曾祺细细的提到了擂茶,他十分喜食,令我想起去年到湖南湘西时也在马路边买到过擂茶,已经不十分的土了,类似珍珠奶茶的店铺。汪曾祺还反复提到了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大学生们都爱泡昆明的茶馆。有人甚至连牙刷脸盆都放在茶馆里。他是个美食家、老茶客,对茶也有心得,在《寻常茶话》一文中,大谈了吃茶的点滴。

在《皖南一到》一文中我发现我祖母与汪曾祺是徽州的同宗,都是越国公汪华的后人。汪华大概是割据一方的豪侠,后来降了唐,受李渊封为越国公。在隋唐时期,这是个很高的封号,隋炀帝时期的司空杨素就是越国公。当地称“汪王”,或“汪王大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散文结集《印象临夏》征文启事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促进和繁荣我州文艺创作事业,激励广大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临夏州文联、州作家协会决定编辑出版散文随笔作品集《印象临夏》(暂定名),旨在用文学作品的形式,讴歌真善美,弘扬正能量,抒写临夏大美河山及人文意蕴,丰富我州旅游文化内涵,宣传推介临夏,提升临夏美誉度和影响力。

现面向全国征稿,具体要求如下:

1、作品体裁为散文和随笔,每篇不超过3000字,特别优秀的可放宽到4000字。原创或发表均可。

2、题材内容为描写临夏地域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思想内容健康向上,弘扬时代主旋律和正能量。力求文字精炼,主题鲜明,突出地域和时代文化特色。

3、编辑有权修改文稿。不同意修改者敬请说明。投稿人自行承担作品著作权等各项权益的责任。

4、每篇作品后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民族、通联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

5、投稿必须是电子版,电子邮箱:2246433393@qq.com

6、作品一经采用,即付稿酬。

7、截稿日期:2017年5月31日。

联系电话:0930—6225055

联系人:马晓峰

临夏州文联

临夏州作家协会

2017年2月28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字的日记初中生散文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个主要看气质的时代,腹腔内有那么一点点墨水儿,都有底气与人交谈。开卷是否有益暂且不提,文学素养的层次正是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的。

从小在书堆里摸爬滚打长大的我,对书有莫名的好感。从三岁时母亲第一次给我读《幼儿画报》开始,书从未离开过我的世界。据母亲说,因为儿时不识字,不能亲手捧着书阅览,我在幼儿园里发奋努力,缠住老师学习汉语拼音,到了四岁多的时候,就能自己阅读带拼音的书了。在学前班,开始提前进入识字期,坚持了一年,记住了不少汉字。上了小学,兴趣愈发浓厚,一边坚持阅读,一边努力识字。

生活使我拘泥于一方水土,不能浪迹天涯且随风行,不能领略大千世界尽享视觉之旅,但是跨越了时间超脱于空间的书籍却能使我随心所欲地融入任何一个场景。走到哪里我都会准备一本书以备不时之需,走到哪里我都会准备一本书以备共度良宵。书的功能是可以被拓展的,在不同场景下阅读不同书籍有不同感悟,这是一件幸福的事。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在中国简直是刻在心底的老话。书为良师,它不肤浅,它的内涵藏在每一缕墨香之中。人的一生如浩瀚穹宇,而书的作用,就像漫天繁星中的天狼星,高高闪耀。不读书就无法思考,无法交流,无法博得一份应有的尊重。

书山有路勤为径,读书人的生活是苦的,但就是在苦中作乐的生活中才能一品读书的道理。读书人不迂腐,恰恰相反,读书人反而是站在社会最前沿的。读书人的思维方式取决于书,书跟随了他们一辈子,能够懂他们的,恐怕也只有书了吧!

一杯香茗,一盏油灯,一缕墨香悠悠飘出窗外,正掩住一轮明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宁静的夜晚,幕色渐深沉,泡一杯清茶,独坐在一盏散发温和光线的台灯下,和着淡淡墨香,静静地阅读着《林清散文集》。此时微风习习,四周一片安详与静谧,不知不觉我已经静下心来,走进了林清玄那淡雅清新的“禅语”天地。

光是人每天都能见到的东西,阳光、灯光、目光、霞光、月光。这些光也折射出了世间种种的现象。有多少人因为光彩而失去了本性,在阳光下展示出一副虚假的外壳;从古至今,所有的诗却从未有过写过正阳的,也许是因为人在正阳下会感到害怕吧。现在的人对别人充满了怀疑,把真实埋藏在了内心的最深处。

现在,人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差,一块块珍贵的土地被人们变成了赚钱的工具——盖楼房、盖商铺、做景点,失去了土地原来的价值——生长植物。城市里再也难觅土地的踪影,才会引发林清玄如此的感想。

人总喜欢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事物的价值,殊不知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金钱买到的,例如你不能买一点感恩,只能买一些礼物作为感恩。俗话说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林清玄认为是不对的,我也这么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什么都能买、能送的。但是,如果一个人能真情流露,怀着真心去送祝福,那不用说感恩,明月都可以送,对方也一定收得到。

人喜欢喝茶,也喜欢品茶,但没有人去尝试新的品种,满足于现状,林清玄的朋友就是一位敢于创新的人。他曾在房子里实验把乌龙和铁观音合成一味,想做出“乌铁茶”;在寒冷的早晨采集含着露水的茶芽,想做出“雀舌鹰爪茶”;在深更半夜提着探照灯采茶,想做出“月光茶”……正是由于他的创新,才能做出这么多新品种——我们不也要有这种精神吗?

也许我们还可以从书中领悟到其他的道理,这,也许就需要我们去慢慢品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记小青年樊星散文欣赏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1300字

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樊星是我姐姐家的孩子,从小很听话、学习十分的努力、勤俭节约爱劳动。

樊星刚满一岁的时候、我就外出打工了。他满三岁时、我从福建打工回来、那时、他长得有些体弱、只是小小的肚子老是胀的圆圆的、吃的肚儿圆嘟嘟的还要吃、衣服和裤子穿的有些诙谐有些滑稽、老是上跨下掉。那时、虽然计划生育很严、我姐姐认为他可能长不成器、农村需要大男劳动力、就又给樊星添了个弟弟。第二年、我又去福建打工了、我姐姐养着带着三个孩子、困难到衣食就成了问题,于是就把樊星二兄弟送到河北我妈妈那里寄养着,我姐姐就去了福建打工。

我和姐姐就在一起了,我经常看见姐姐拿着三个孩子的相片看着一会笑、一会流泪、一会发呆、经常夜里睡不着、经常梦里念着樊星樊浪的名字、有时还念着家里大女儿的乳名、我姐姐就这样一边上班一边想着几个孩子。我姐姐进的是一个效益不好的鞋厂、工作累的不得了、还经常加班、工资却相对比较低、我姐姐还是一直坚持着.........大概时隔半年、我妈妈来信说樊星被人打了、一个大人给他左一巴掌右一巴掌打的瓜兮兮的,我姐姐看完信、想到穷人家孩子的悲惨、哭的不得了、那种哭和难过只有做母亲的人才懂得、绝不是几个文字就能描绘和形容的,于是、我姐夫就把樊星二兄弟接回四川的家中,从此、樊星三姊妹就跟着奶奶生活了。

一九九四年我回家,我看着才七岁的樊星做一家人的饭、人矮小了他就站在凳子上洗锅、切菜、还要夹柴烧火、脸被熏的黑黑的、比外国的小矮人还黑;衣服基本都是他洗、还要管一家人的经济、财政进出他都得把关,实际上都是支出、靠我姐姐每月邮寄回来的二百元钱支持一家的温饱;有时关没把好、就会有很长时间吃不上肉、有时很长时间炒菜没有油、经常锅里就有锈斑。樊星的奶奶那时六十多岁了、一天到晚都在地里忙活、为人大咧咧的、做事稀里糊涂习惯了.......

樊星读初二的时候、我去开家长会、知道了樊星的分数成绩排名本年级二百来名、当时我十分不满意、非常严重的批评了他、还指责了他的班主任老师。初中毕业、他以八百四十三分的成绩考上了本县的重点高中、当时我带他去县一中报名、他的班主任杨老师夸他很优秀;高中毕业、他以六百多分的成绩考上了四川大学。听说他在高中期间、每学期都拿到了奖学金,在大学里、一直都是校里的学生会主席、一直都是班级干部;大学毕业、他考上了研究生,但是、他放弃了、而且从不说出来、生怕我姐姐知道了难过,因为他知道、他上学这么多年、给家里的压力已经到了极致、再加一根稻草、家就会崩溃......

樊星现在在证劵公司上班、我通过他的同行和他的记录了解到他工作特别认真负责、工作上一直是任劳任怨。不埋怨自己出生卑微、也不埋怨社会的不公平、没有在五颜六色的万花筒世界迷失自己、从不以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而 狂傲。他能定位自己的角色、他对亲情、感情、爱情把握的恰如其分。他从骨子里明白、家庭和国家培养了自己、自己就要做好一杯土、一朵花、一滴水、一粒沙.....不自卑、不自傲、努力坚持自己的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最早读过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那时就被林清玄的清新淡雅的文风,深厚的底蕴,以及对人生、对世界的参悟深深地吸引了。最近,我又特地购买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本书是从林清玄这位多产的作家数百万字的作品中,选出的二十余万字的散文精华,令人百看不厌。过后,许多片段泊在记忆中,不时地熠熠闪光。对这本书,我更是爱不释手,常放于枕边,睡前不时拿来欣赏。

林清玄的散文,最适合在平静的夜晚,冲上一杯淡淡的金银花,独坐在发出温和的光的台灯下,静静地欣赏,享受散文带给人的平和与智慧。曾经多少次,在自己心情烦乱的时候,《林清玄散文集》陪在我身边,安抚我的心灵,让我一次次平静下来。这些文章,犹如一道道山泉,带着它的淙淙流水声缓缓地走到我们心中,让我们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总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和一点“禅”的味道。读他的散文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总能给人深深的启迪。

林清玄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长在人心中的一株树,虽然孤独,但忠实地为我们守住了天上皎洁的月,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来,慢慢地述说,绝少雕饰,犹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写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这些是文章,初读自是清新异常,再品更是心开意解。他的文字每每读后都会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

我通过林清玄的散文,知道了文如其人,没有高雅的品味和水晶般纯净的心,怎能写出美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最美是西青”诗歌散文征稿启事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为充分展示西青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弘扬中华文化,讲好西青故事,进一步扩大西青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特面向社会征集以“最美是西青”为主题的优秀诗歌散文(含游记)作品,热忱欢迎全国各地作家、散文家、诗人及文学爱好者积极参加,踊跃投稿。现将具体征稿事宜公布如下:

一、组织单位

主办:中共天津市西青区委宣传部

承办:天津市西青区新闻中心

二、活动主题

以“最美是西青”为主题,讴歌诗意的古柳美景、精武精神、运河遗韵、年画精粹、文脉传承、历史掌故、名人轶事、民俗古风、今昔巨变,以诗歌、散文(含游记)为媒介展示西青历史文化名区和创新活力之地的独特韵味与魅力,彰显西青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彩篇章,为西青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征稿时间

2017年4月1日至7月1日

四、征稿要求

1、作品主题鲜明,具有西青元素、地方特色,以弘扬和传播正能量为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和人文情怀。

2、作品具有高雅文艺气息,立意高远,格调阳光向上,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文学性和较强的可读性。

3、作品必须为本人原创,文责自负,杜绝抄袭、套改、拼接之作,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4、作品请作者自留底稿,不退稿,如决定采用,主办方将于第一时间通知作者。

5、作品以新诗、传统诗、散文(含游记)为题材,散文类字数一般不超过3000字,诗歌不超过50行。

五、评选办法及奖项设置

征稿截止后,主办方将聘请业内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严格评选,活动特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评选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六、投稿方式

1、来稿一律发电子邮箱,以word文档编辑,附件发送。

2、投稿邮箱:xqsgsw@163.com

3、邮件主题请标明“最美是西青”应征作品字样。

4、在稿件最后请注明作者个人信息:真实姓名和笔名、投稿题材、身份证号、通信地址、邮编、手机号码、电子邮箱、作者简介。

联系电话:022-27913979 022-27398024

联系人:翟金良 袁忠清 孙红

七、活动成果

1、获奖作品和参赛优秀作品将在《天津日报》、天津广播电视台、西青电视台、西青广播电台等市、区级主流媒体选登。

2、获奖作品和参赛优秀作品将有选择编入相关诗歌散文集。

3、部分获奖作品将参加西青区诗歌散文诵读电视大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关于“圆梦高架幸福盐城”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全文共 1711 字

+ 加入清单

盐城市内环高架快速路网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市民出行条件的重大民生工程,由“一环五射”组成(其中“一环四射”为全程高架):“一环”由范公路南段(青年路至南环路段)、南环路西段(范公路至西环路段)、西环路南段(南环路至青年路段)、青年路西段(西环路至范公路段)构成;“五射”由范公路北段、南环路东段(范公路至开发区互通)、西环路南延(南环路至盐城南互通)、青年路西延(至204国道后向南接盐城西互通)、西环路北延(至蟒蛇河大桥南)组成。工程总长54.6公里,总投资86.5亿元。

目前,先期实施的范公路北段(青年路至盐城北互通)主线即将建成通车,全程高架的“一环四射”施工正在火热进行,计划于2016年底建成通车。工程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市区交通主骨架、大走廊,有力推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方便市民快速出行。届时,由老城区、城南新区内任意一点出发,15分钟内基本可以进入市区高速公路环线。内环高架的建成,也将实现盐城现代都市梦,开启幸福盐城的历史新纪元。

为宣传内环高架建设成果,展示工程建设者形象,体现“汇聚正能量、共圆中国梦”的时代精神,盐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盐城市内环高架快速路网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联合举办“圆梦高架幸福盐城”摄影大赛,欢迎市内外摄影家、业余爱好者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一、作品内容

参赛作品要求紧扣“梦圆高架幸福盐城”这个主题,聚焦工程建设、工程实体、科技创新、绿色施工、建成通车等现场;追踪奋战在工程一线上的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繁忙的工作场景,拍摄相关部门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和普通市民对内环高架快速路网建设的关心、支持和配合。

二、作品征集

盐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盐城市内环高架快速路网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联合征集,市摄影家协会具体承办、统一收稿。盐城市摄影家协会适时组织摄影采风团,赴工程现场拍摄创作;广大摄影家、业余爱好者也可根据本次摄影大赛主题要求,自行在生活和工作中拍摄相关作品。

为鼓励更多的普通市民、手机摄影爱好者参与此次影赛,大赛特将相机摄影、手机摄影分组征集,分设奖项。

三、参赛须知

1、参赛作品要求真实纪录,作品题材、体裁和风格不限,送稿数量每位作者限送10幅以内。

2、所有参赛作品一律为电子版数字文件,jpg格式;单幅作品原始文件不小于3mb,长边不小于3600像素;照片文件名格式为“《作品标题》(单幅或组照)-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单位-作品说明(40字以内)”。

3、拍摄器材不限,相机和手机所摄作品均可参赛。作品后期处理不得改变画面的原始元素,仅可对画幅适当剪裁,对色阶、锐度、色饱和度作适度调整,不得做合成、添加、删除等技术处理。

4、参赛作品若涉及肖像权等问题,由作者自行解决,主办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

5、联系方式:作品投寄邮箱:*******@qq.com。联系人:盐城市摄影家协会,王拥军,电话*******;盐城市内环高架快速路网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顾枫,电话*******。对所有参赛作品,主承办单位将择优推荐在媒体(包括移动网络新媒体)刊发,已刊发作品优先评奖。媒体刊发作品,稿酬由新闻单位按相关标准支付,主承办单位不另付稿酬。

对所有获奖作品,主承办单位有权将其用于与内环高架快速路网工程有关的活动宣传、主题画册、展览以及公益宣传,并不再另付稿酬。

6、征稿和评奖时间:2015年8月开始征稿,2016年12月31日截止;2017年1月15日前,由大赛主办单位聘请有关领导和专家组成评委会评奖;2017年春节前颁奖。同一作者在同一组中,铜奖以上不重复获奖;同一作者在不同组中,银奖以上不重复获奖。

7、所有投稿作者视同已经理解并承诺遵守以上须知。

四、奖项设置

相机组

金奖:2名,奖金各3000元;

银奖:6名,奖金各2000元;

铜奖:10名,奖金各1000元;

佳作奖:20名,奖金各500元;

入选奖:30名,奖金各200元。

手机组

金奖:1名,奖金3000元;

银奖:3名,奖金各2000元;

铜奖:5名,奖金各1000元;

佳作奖:10名,奖金各500元;

入选奖:20名,奖金各200元。

所有获奖作品均颁发证书。作品获佳作奖以上奖项者,可优先吸收为盐城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经典散文日记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群山静寂,可以看到斜风细雨,在春来秋去的剪影里,如何还能让我遇见那些故事,回忆那些就已转身的温存。一程山水,一段故事,只是回忆里最美的琴瑟,一场雨念篆刻的城,似梦里的风荷,在抵达尘埃的脚尖瓶颈时钟的声音,细细碎碎,就像那些无声无字的歌,在宣纸的寂静里同度光阴。

-------那转身后的落寞

拂过光阴的想念,雨念的声音,四月天的花瓣雨,皆成诗情画意。雨丝轻弹,云雀轻舞,是这样的一个雨天,只剩下一帘雨丝和一个人的孤单烟尘,不看书,不写字,只听的时间仓皇的逃走,思绪在散淡的简单,回忆寂静无声。雨念的回忆,颓废的也不知想起谁,昏黄的灯下细雨缠绵,只感觉是夜太凉,徒增撕碎的沉寂。

我心如雨,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私密的快乐,可以如梦幻般去痴迷回忆爱情,那一生一世,满纸的忧伤思绪,曾路过,也曾错过的悲喜。下雨的屋檐,果然适合隔窗听雨,浮生六计,像在听宋词一样,稀疏的心情,有些散淡,深的浅的记忆,只有有心的人,才从窗下经过,雨季刚刚来,时光恰恰好。

等来有风相伴,等来寂静轻欢,光阴打马而过,一切云情雨意。常常与散淡陌生人喝茶谈光阴,有些颓,有些脆弱与生悲,生活只有几缕神秘,寂不成形,又软软绵绵,又无限的颓废。远远的天边,来不及入眼的山水,又久违的芳菲散尽,断了的思念,竟然还要回忆时带着笑意,摇曳的心事——没有人比我更明白我,也没有人比我更不明白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生态会都醉美雁栖湖”首届全国旅游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全文共 2126 字

+ 加入清单

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和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的成功召开使“北京雁栖湖·国际会都”的品牌蜚声海外,已不仅成为国际高端会议和国际大型商务会展活动的重要举办地,更建设成为了国际一流的生态发展示范区、首都国际交往职能的重要窗口、世界级城市旅游目的地和生态文化休闲胜地。

由新华社图片中心与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生态会都 醉美雁栖湖”首届全国旅游摄影大赛,通过影像作品展示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优质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谐的社会文明以及建设发展所取得的系列成就。旨在呈现雁栖湖作为知名摄影旅游休闲胜地的真正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并记住雁栖湖。

一、组织构架:

主办单位: 新华社图片中心 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管理委员会

协办单位: 北京雁栖湖旅游区开发总公司

承办单位: 新华通讯社《摄影世界》杂志

支持单位: 怀柔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二、征稿时间: 2015年6月27日——2016年6月30日

三、奖项设置:

一等奖作品1件(风光民俗不限),奖金10000元或同等价值奖品。

二等奖作品5件(风光民俗不限),奖金2000元或同等价值奖品。

三等奖作品10件(风光民俗不限),奖金1000元或同等价值奖品。

优秀奖作品20件(风光民俗不限),奖金500元或同等价值奖品。

网络最高人气奖1件,奖金1000元或同等价值奖品。

备注:

1、大赛提供的奖金或奖品全部为税前价值。获奖者所得奖金或奖品的个人所得税由大赛组委会代扣。

2、网络最高人气奖获评选以大赛官网(http://www.photoworld.

com.cn/2015yanqihu)最终得票数据为准,得票统计截止时间为2016年7月18日16:00。

四、参赛细则:

(一)拍摄主题:

以“生态会都 醉美雁栖湖”为主题,可从各角度体现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的风采。拍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21公里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俗文化、动植物资源等;

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与国际化发展的成果与特色;

其他相关内容。

(二)投稿方式:

1、大赛官网投稿:

登录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photoworld.com.cn/2015yanqihu进行投稿。参赛者需按投稿页面要求正确填写相关资料。资料不全者视为无效投稿。

2、微博官方话题投稿:

新浪微博发布作品并添加话题#醉美雁栖湖# @摄影世界,请随图标注作品名称及拍摄地点。

3、新浪分赛区投稿:

登录新浪爱拍摄影赛事平台 http://aipai.sina.com.cn/activity/detail/183/ 进行投稿。参赛者需按投稿页面信息提示正确填写相关资料并提交作品。资料不全者视为无效投稿。

(三)作品要求:

1、本次大赛采用网上实名投稿方式。参赛作品须为参赛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原创作品,不得抄袭、拷贝、仿冒他人作品。评审后如被检举参赛作品不符合本赛制要求的,经主办方查证属实者,取消获奖资格,取消奖项不再替补。主办方有权追回已发放的奖项;

2、参赛作品为长边不低于1200像素的JPEG格式图片文件,大小不超过2M,图片文件名称为作品名称,不得装裱设计;

3、投稿数量不限,单幅照片和专题组照均可(组照不超过八张,一组照片按一幅计算,组照命名格式为“组照名称、组照张数-图片序号”,如“醉美雁栖湖8-1、醉美雁栖湖8-2”);

4、作品创作时间不限,拍摄器材不限,手机相机均可。彩色、黑白胶片和数字作品均可参赛(胶片须扫描为数字图片文件,并请保留原始正片、负片或数字作品原始文件)。参赛作品可做裁剪、色彩、曝光和对比度的调整,但不能增减原始画面元素,不能作合成以及大幅度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否则视为无效作品;

5、不符合投稿规定的作品将不予参评。所有入围作品,经主办方通知后,作者需在规定日期内提供包含EXIF数据的高精度图片(须在分辨率300 DPI下长边大于3000像素,手机作品长边大于1600像素,文件大小不低于2M),逾期视为弃权;

6、曾参加各类摄影比赛,并获得名次的作品,不可参赛。

(四)参赛须知:

1、参赛者须拥有作品完整的著作权,并获得参赛照片中所包含人物肖像权的使用许可以及其它必要的许可,同时须保证上传的照片不侵犯任何第三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商标权、商号权及其他合法权益;作品涉及的肖像权、名誉权、著作权等法律责任均由参赛者本人承担,主办方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后果;

2、 任何人发现本次大赛参赛照片有侵权嫌疑,请及时与大赛组委会联系。主办方任何时候一经接到包括有关照片肖像权、著作权等相关投诉的,或者发现投稿作品中包含前条规定之违反内容时,将立即删除相关照片并把相关投诉转送至上传人(即参赛者),由参赛者自行解决相关投诉并承担费用;

3、大赛主办方和承办方、协办方有权在宣传本次大赛及雁栖湖旅游的展览、印刷、出版、网络宣传、户外播放等使用参赛作品,不再另付稿酬;

4、 曾在国内其他摄影赛事获奖的作品,不参与本次大赛评奖,但可受邀参与展览,并签署著作权协议;

5、 参赛者填报信息和提交参赛作品之行为,应视为该参赛者充分理解本赛制之内容,并承诺接受本赛制约束;

6、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大赛主办方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

全文共 2611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非常感动。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里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诗写得平淡而真实,没有一句进出呼天抢地的激情,但是惨切沉痛,触目惊心。词句也明白如话,不事雕饰,真不像是两千多年前的人写出的作品,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也完全能读懂。我未从过军,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还没有经过长久的乱离,但是不止一次为这首诗流了泪。

然而有一句我不明白,“采葵持作羹”。葵如何可以为羹呢?我的家乡人只知道向日葵,我们那里叫做“葵花”。这东西怎么能做羹呢?用它的叶子?向日葵的叶子我是很熟悉的,很大,叶面很粗,有毛,即使是把它切碎了,加了油盐,煮熟之后也还是很难下咽的。另外有一种秋葵,开淡黄色薄瓣的大花,叶如鸡脚,又名鸡爪葵。这东西也似不能做羹。还有一种蜀葵,又名锦葵,内蒙、山西一带叫做“蜀蓟”。我们那里叫做端午花,因为在端午节前后盛开。我从来也没听说过端午花能吃,——包括它的叶、茎和花。后来我在济南的山东博物馆的庭院里看到一种戎葵,样子有点像秋葵,开着耀眼的朱红的大花,红得简直吓人一跳。我想,这种葵大概也不能吃。那么,持以作羹的葵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后来我读到吴其癋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吴其癋是个很值得叫人佩服的读书人。他是嘉庆进士,自翰林院修撰官至湖南等省巡抚。但他并没有只是做官,他留意各地物产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见,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的文献,写成了《长编》和《图考》这样两部巨著。他的著作是我国十九世纪植物学极重要的专著。直到现在,西方的植物学家还认为他绘的画十分精确。吴其癋在《图考》中把葵列为蔬类的第一品。他用很激动的语气,几乎是大声疾呼,说葵就是冬苋菜。

然而冬苋菜又是什么呢?我到了四川、江西、湖南等省,才见到。我有一回住在武昌的招待所里,几乎餐餐都有一碗绿色的叶菜做的汤。这种菜吃到嘴是滑的,有点像莼菜。但我知道这不是莼菜,因为我知道湖北不出莼菜,而且样子也不像。我问服务员:“这是什么菜?”——“冬苋菜!”第二天我过到一个巷子,看到有一个年轻的妇女在井边洗菜。这种菜我没有见过。叶片圆如猪耳,颜色正绿,叶梗也是绿的。我走过去问她洗的这是什么菜,——“冬苋菜!”我这才明白:这就是冬苋菜,这就是葵!那么,这种菜作羹正合适,——即使是旅生的。从此,我才算把《十五从军征》真正读懂了。

吴其癋为什么那样激动呢?因为在他成书的时候,已经几乎没有人知道葵是什么了。

蔬菜的命运,也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提起来也可叫人生一点感慨,葵本来是中国的主要蔬菜。《诗经·豳风·七月》:“七月烹葵及菽”,可见其普遍。后魏《齐民要术》以《种葵》列为蔬菜第一篇。“采葵莫伤根”,“松下清斋折露葵”,时时见于篇咏。元代王祯的《农书》还称葵为“百菜之主”。不知怎么一来,它就变得不行了。明代的《本草纲目》中已经将它列入草类,压根儿不承认它是菜了!葵的遭遇真够惨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是因为后来全国普遍种植了大白菜。大白菜取代了葵。齐白石题画中曾提出“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独不论白菜为菜中之王,何也?”其实大白菜实际上已经成“菜之王”了。

幸亏南方几省还有冬苋菜,否则吴其癋就死无对证,好像葵已经绝了种似的。吴其癋是河南固始人,他的家乡大概早已经没有葵了,都种了白菜了。他要是不到湖南当巡抚,大概也弄不清葵是啥。吴其癋那样激动,是为葵鸣不平。其意若曰:葵本是菜中之王,是很好的东西;它并没有绝种!它就是冬苋菜!您到南方来尝尝这种菜,就知道了!

北方似乎见不到葵了。不过近几年北京忽然卖起一种过去没见过的菜:木耳菜。你可以买一把来,做个汤,尝尝。葵就是那样的味道,滑的,木耳菜本名落葵,是葵之一种,只是葵叶为绿色,而木耳菜则带紫色,且叶较尖而小。

由葵我又想到薤。

我到内蒙去调查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的材料,准备写一个戏。看了好多份资料,都提到部队当时很苦,时常没有粮食吃,吃“荄荄”,(音 “害害”)。我想:“荄荄”是什么东西?再说“荄”读gai,也不读“害”呀! 后来在草原上有人给我找了一棵实物,我一看,明白了:这是薤。薤音xie。内蒙、 山西人每把声母为X的字读成H母,又好用叠字,所以把“薤”念成了“害害”。

薤叶极细。我捏着一棵薤,不禁想到汉代的挽歌《薤露》,“薤上露,何易皠,露皠明朝还落复,人死一去何时归?”不说葱上露、韭上露,是很有道理的。薤叶上挂不住多少露水,太易“皠”掉了。用此来比喻人命的短促,非常贴切。同时我又想到汉代的人一定是常常食薤的,故尔能近取譬。

北方人现在极少食薤了。南方人还是常吃的。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都有。这几省都把这东西的鳞茎叫做“薙头”。“薙”音“叫”。南方的年轻人现在也有很多不认识这个薙字的。我在韶山参观,看到说明材料中提到当时用的一种土造的手榴弹,叫做“洋薙古”,一个讲解员就老实不客气地读成“洋晶古”。湖南等省人吃的薙头大都是腌制的,或入醋,味道酸甜;或加辣椒,则酸甜而极辣,皆极能开胃。

南方人很少知道薙头即是薤的。

北方城里人则连薙头也不认识。北京的食品商场偶尔从南方运了薙头来卖,趋之若鹜的都是南方几省的人。北京人则多用不信任的眼光端详半天,然后望望然后去之。我曾买了一些,请几位北方同志尝尝,他们闭着眼睛嚼了一口,皱着眉头说:“不好吃!——这哪有糖蒜好哇!”我本想长篇大论地宣传一下薙头的妙处,只好咽回去了。

哀哉,人之成见之难于动摇也!

我写这篇随笔,用意是很清楚的。

第一,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这最后一点似乎和前面几点不能相提并论,其实这是很重要的。草木虫鱼,多是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

第二,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的还是异地的食物, 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你当然知道,我这里说的,都是与文艺创作有点关系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商山早行改写散文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天耷拉着脸,仍挂着残缺而模糊的月。远处的雾气弥漫开来,惊得茅屋上的公鸡抖动,清了清嗓子,高亢嘹亮地吆喝着,迎接新鲜美好一天的到来。而我,站在茅屋门前,症状大夫,准备踏上旅途,家乡的景、家乡的情似随风飘逝,可我,却难以忘却那美好的回忆,踌躇不前。站在庭院中的石板阶上,家乡几十年的大树已长大成年,枝头、树梢上,蝉已开始工作,提醒我们夏日将至。前行,父亲的茅草店仍关闭着,正沐浴着晓月的余晖。

此时,车马的铃铛已“叮叮”作响,我不得不多看几眼我的家乡,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见?我叹了口气,忍住泪水上了马车。父母仍在梦乡,为免离别难舍,我特地早早上路。踏过儿时曾与父母作乐的木板桥,心中的酸痛只可隐隐吞下。早晨的寒霜覆盖木板桥面,满是早行过路人的脚印。枯败的槲叶落满荒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驿站的泥墙,幸有它们与我作伴,我不再孤单。

故乡渐远,却是我梦中的常客。不禁又想起家乡无限好的风光,群群野鸭,只只大雁,正于边沿曲折的池塘中嬉戏打闹,而我与父母驻足欣赏……可惜,一切都只是梦,是幻想。

或许路上的情趣会冲淡羁旅的劳累辛酸,却永远无法抑止我思乡的愁绪。

故乡,待我归,胡不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我与邮政”全国征文大赛征稿启事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百年邮政,国脉所系。2016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将迎来开办120周年。120年的光荣与梦想,邮政人用一个多世纪,书写了一段奋斗与辉煌的历史。120年,不仅是邮政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一个迈向未来的新起点。

传邮万里,情系万家。为纪念中国邮政开办120周年,在2015年世界邮政日之际,由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我与邮政”全国征文大赛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原创作品,请把你与邮政的故事,关于邮政的创想和论述,用文字记录下来,征文大赛期待您的来稿。

一、征文主题:“我与邮政”。来稿标题自拟,具体题材、体裁、文风不限。文学、故事、随笔、评论、调研、报道、理论研究皆可。字数不宜超3000字,鼓励原创短文。

二、征文要求:

1.来稿要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富有创意,能充分体现邮政特色和百年邮政的内涵;具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

2.来稿唯一投稿邮箱:youzhengzw2015@sina.com

一律以电子文本报送。所有来稿均须原创并使用真实姓名署名,均须注明作者详细通信方式并提供作者本人身份证号,身份证号请确保准确无误。详细通信方式请确保准确邮寄,包括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手机、工作单位等。以上信息均注于文尾。

3.征文截稿日期:2015年12月1日。本次征文大赛设组委会。一经来稿,即表明来稿者具有完整的版权,责任自负,并确认已将作品的刊发、编辑出版权交由大赛组委会。大赛为有奖征文,除获奖作品奖金外,所有刊发于各媒体的本次大赛来稿,均不另行付稿酬。

三、评选及奖励方法:

大赛组委会将从来稿中评出特等奖2名,奖金3000元;一等奖15名,奖金800元;二等奖30名,奖金500元;三等奖50名,奖金300元;以上获奖者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择优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刊发。同时,征文大赛通过中国邮政官方微信开展线上推广与互动。

“我与邮政”全国征文大赛组委会

2015年10月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林清玄散文读后感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拥有天真的心、纯善的心、庄严的心,能在这混沌的世界,保持清明;能在这悲伤的人间,拥有快乐。——题记

初读《林清散文集》,我感受到林清玄清澈灵动的话语,犹如一道清泉,在这浮华人世里涤荡心灵,开启心智。应对世事纷乱,人心迷惘,林清玄以自身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化作完美的情绪,在无言中冥合真谛。

翻开书页,阅读着细腻的文字,包含着作者纯善的心,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人们内心的柔软。每篇文章不长,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那几行文字令我平和安宁,心如止水。

在这一行行质朴的文字里,我悟出了丰富的人生哲理:读了《飞蛾与蝙蝠》,我感到我们有时有撞树的盲点与扑火的执着,总是要经过很多次的碰撞与燃烧,才能睁开眼睛,小心谨慎,但也不应嘲笑它的举动,不轻视它向往光明的精神;读了《活珍珠》,我感到人要像珍珠一样养成重塑伤口的本领,转化生命的创伤,使自己变成美丽的珍珠,包容人生的伤痛,焕发生命的光彩;读了《不南飞的大雁》,我感到在成长的道路上应当撒些荆棘,不要把一切优越条件都给我们,这样才能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成为生活的强者;读了《吉祥鸟》,我感到这个世界上事物的价值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改变了我们的偏见,事物的价值就改变了,那象征凶事的,不吉祥的不是乌鸦,而是我们的心。

读完林清玄的散文,豁然开朗,生命的价值别有洞天。纯善的心,描绘的不是普通的清澈的心,而是在尘世扎根,出淤泥而不染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广东汕尾“善美之城”全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本文是关于汕尾“善美之城”全国诗歌大赛征稿启事,欢迎踊跃报名参加,也许这个大奖就是你,相信自己吧!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汕尾文艺创作事业繁荣发展,提升汕尾市城区在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讴歌美丽汕尾,以诗歌形式书写时代风采、弘扬真善美,特举办“善美之城”全国诗歌大赛,现将征稿有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活动主题:善美之城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中共汕尾市城区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汕尾市诗歌学会

三、征集范围:全国

四、征文要求

内容:以讴歌汕尾市城区“善美”文化为主旨,宣传汕尾市城区独特的人文景观,反映汕尾市城区的新发展新变化新成就。作品内容要求积极健康向上,弘扬正能量,有时代特征、创新精神、灵动诗性。

形式:每人参赛诗作限1-2首(以短诗为主,每首限30行以内,组诗限100行以内)。

参赛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且未公开发表的;严禁抄袭、盗用他人作品,否则产生纠纷由参赛者自行负责。组委会拥有对参赛作品的使用权。

五、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16年6月1日止(以电子邮件到达时间为准)。

六、投稿方式

只接受电子邮件投稿:统一使用word文本附件形式(标题4号宋体加粗、正文及其它文字5号宋体);来稿文件名统一格式为:“善美之城”+作者姓名+作品标题,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来稿不按统一格式要求的,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投稿邮箱:swhnsk@163.com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3000元;三等奖4名,奖金各2000元;优秀奖10名。所有获奖者同时颁发获奖证书。

八、评奖

由组委会邀请著名诗人、评论家组成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审;获奖作者名单将在汕尾日报、汕尾党政信息网、汕尾市城区政府门户网、善为网等公布。

九、出版

来稿择优在《汕尾日报》刊发,获奖作品在《海内诗刊》创刊号刊登,所有参赛作品择优结集出版。

本大赛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

汕尾日报社

中共汕尾市城区委宣传部

2016年3月1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字的日记初中生散文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有没有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

阳光,是免费的。芸芸众生,没有谁能够离开阳光就能活下去的;然而,从小到大,阳光普照我们的光彩,可曾有谁为自己享受过的阳光支付过一分钱?

空气,是免费的。一个人只要活着,就需要源源不断的空气。每个人都离不开空气的给予。可从古至今,又有谁为这不可缺少的东西买单?

爱情,是免费的。那份不由自主的倾慕,那份深深搁置的思念,那份风雨同舟的深情,那份相濡以沫的挚爱,那份心灵相约的期盼,正是我们生命中最深切的感受与最坚实的依靠。这一切,都是免费的,更是金钱无法能买到的。

亲情,是免费的。每一个赤身裸体的你来到这个世界,都受到了父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那是一份深入血脉不求回报的疼爱。可没有哪一个父母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给我钱我才疼你。”父母的这份疼爱,不会因为你的成年而贬值,更不会因为他们的衰老而削弱;只要父母还活在这个世上,你始终如一会得到这份疼爱。

友情,是免费的。寂寞时默默陪伴你的那个人,摔倒时向你伸出手臂的那个人;伤心时让你依靠欣慰的肩膀的那个人;无助时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那个人;而他(她)是否把这些付出折合成现金,然后向你要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最美瞬间”微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配合正在全省城乡家庭开展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省妇联将于2015年3月至5月开展“最美瞬间”微摄影大赛,通过随手拍的形式发动大家记录和发现家庭生活的美丽瞬间,感受家庭的美好与温暖。具体如下:

一、作品主题

表现家庭生活的情景,体现家庭成员的真实感情。

二、奖项设置

特等奖3名 奖品:Apple Watch一个

优秀奖50名 奖品:100元移动手机话费

三、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必须为本人拍摄,并拥有著作权。

(2)拍摄器材不限,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专业相机等进行拍摄。彩色与黑白均可投稿。

(3)请不要提供电脑创意和改变原始影像的作品(照片仅可做亮度、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的适度调整,不得做合成、添加、大幅度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单幅、组照均可,组照限9幅以内。

(4)提交作品要求为JPG文件格式,请保留参赛作品数码源文件以便查验及印刷使用。

四、投稿日期

2015年3月31日—5月5日

五、投稿方式

关注“广东妇联”官方微信,加为好友,在对话框中发图投稿。同时,附上拍摄时间、地点、图片说明,作者姓名和联系方式。

六、补充说明

(1)参赛作品不退稿,凡投稿参赛者视同承认本大赛的有关要求。

(2)所有参赛的作品,主办单位有使用权(包括用于展览、出版物、存档、大赛活动宣传、公益宣传等),不另付稿酬;所有大赛作品如涉及著作权、版权、肖像权或名誉权纠纷等法律事宜,均由作者本人负责,组委会不承担任何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