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热血教师电影800观后感(优秀20篇)

榜样是看得见的力量。榜样的形象最直观,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榜样的力量最强大,感人肺腑、慑人心魄;榜样的影响最恒久,能够穿越岁月、光照未来。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榜样的力量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2219

作文

1000

电影《心灵的阳光》观后感作文500字_初中初一作文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2011年11月24日我们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部叫《心灵的阳光》的电影,主人公天天,是一个优秀的小女孩,但在她的心灵深处,隐藏着一些秘密。一次,天天在美术课上画了一个风铃,常人眼中美丽的风铃在天天的笔下却变成了黑色。心理老师陆桐通过对这幅画的分析,意识到画这幅画的人可能存在某些心理问题,于是安排天天接受心理辅导。第一次心理辅导,天天回避了陆桐的话,而且由于心理辅导需录音让天天产生了戒备心理。第二次,陆桐设计了一个心理测试,可对辅导有抗拒心理的天天,给出的答案依然出人意料。于是陆桐决定家访,但家访时只有天天在家,在天天家中陆桐发现一串蓝色风铃。原来这串风铃是天天去世的爸爸送给她的礼物。天天由于父亲的去世悲伤的情绪无法得到疏解,经常出现和父亲在一起的幻觉。最后经过不断地努力,天天的心理总算恢复了正常。

通过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启迪:一是我们自己一定要坦然面对那些令人悲伤的事情,保持一个阳光的心理,乐观的面对一切的事物。二是家长们一定要多去跟自己的儿女沟通,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望子成龙”的一番苦心才能得到儿女的理解,也只有和子女多多沟通,你们的子女才能够阳光的茁壮成长。所以,我真诚的希望各位家长,更多的去理解和宽容你的儿女吧,我们都很期盼。

15中初一:刘文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火柴人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火柴人》是一部由尼古拉斯·凯奇、萨姆·洛克维尔和艾莉森·洛曼主演,瑞德雷·斯高特导演的影片。该片于2003年上映,改编自埃里克·加西亚的小说《火柴人》。主人公罗伊是一名患有精神强迫症的骗子,他和野心勃勃的搭档弗兰克联手,经营着小打小闹的骗子生涯,依靠罗伊高明的骗术,屡屡有人受骗上当。最后讲述了他和他的“女儿”之间发生的故事。一个受着精神强迫症困扰的骗子,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整日深居简出躲避世人。任何一点的卫生瑕疵都会让他无法忍受,会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清理。对于自己的高明行骗技术一直用“艺术”来形容,并且抵消心中的罪恶感。直到有一天,一名14岁少女自称是他的女儿闯入他的清净生活,破坏他的整洁家居。反而让他具有了感性思维,不再深陷强迫症当中,而是以更多的时间关心起女儿的生活作息。就在他决定为了女儿只做最后一单行骗时,自己的所有身家积蓄却反被人骗走。而骗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女儿”和仅有的一名徒弟。

一年以后,当他安分守己的做起地毯销售员时,偶然再次与消失的“女儿”相见。他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平静和宽容,没有任何责骂和憎恨,望着“女儿”高兴的离去,他也坦然的回到家中,身怀六甲的妻子正在家里忙着为他做饭。他走上前去,紧紧拥抱住自己的妻子,满脸洋溢着幸福表情。直到影片最后这一刻,终于让人明白导演煞费苦心的诉求理念。

家庭,当一个人有一个温暖的家庭,不仅可以治愈任何精神疾病。还可以让他包容一切,宽恕任何人,甚至自己的敌人。任何憎恨和报复都不值得用一个幸福的家庭去交换,这就是导演要向观众们传达的最终信息,也是人生的至理。做一个有情有义,有责任心和爱护家人的人有时并不容易,但至少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正常人,而不会误入歧途。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用惊悚悬疑和骗人犯罪的桥段为大家讲了一个最温馨的家庭伦理故事。在被剧情极大吸引的同时,也对其中寓意深刻的人生道理记忆犹新。这也就是米国人最会讲故事的一种方式,不高高在上,也不刻板教条,以趣味性和娱乐性为引导,让人拍手叫好的同时感悟至深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教师观看纪录片《为了和平》的观后感

全文共 1286 字

+ 加入清单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熟悉的歌曲、优美的旋律,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人激动人心的美好、重要的回忆。中国一向提倡和平,不愿引发战争,但这种表现却被其他国家认为是软弱、无能的行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晚清与民国时期,中国签署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于世界各国列强的侵略中国均选择了退让,但中国一味的忍让却没有换来各国列强侵略的魔爪,导致中国的国土一块块被分隔。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渐渐的摆脱了“东亚病夫”、“支那”等污辱中国人的字号,尤其是60多年前的那一场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朝鲜的一项群众性运动。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在朝鲜内部爆发,美国立即出兵干涉其内政,中国人民解放志愿军携海、陆、空部队在1950年10月19日越过中朝边境援助朝鲜抗击美军,抗美援朝战争持续了两年九个月零八天,于1953年的7月27日朝鲜时间22时停战协定正式生效。

那究竟是一段什么样的抗战历史呢?中国是如何在一个装备极其落后、后勤资源保障薄弱的境况下抵抗一支现代化装备的美军,让美军不得不宣布停战的呢?那个时期,中国军人没有防弹背心,也没有接受过“斯巴达式”训练,更没有火力强大的HK53、M16A2卡宾枪作为火力支援,有时候甚至三天三夜都没有食物供给。但他们依旧凭借着自身顽强的信念与作战意志,加上满怀着对新中国几亿人民负责的精神力量,才使中国军人在世界上赢得了尊严与生存。

著名军事战略专家、国防大学教授戴旭就对抗美援朝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作出如下评价:

“抗美援朝战争是终结中国近代史的一战,不仅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也一扫近代史上中国屡败于西方列强的屈辱纪录。"

美国作家莫里斯?艾泽曼在《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书中提到“身穿打着补西的棉制军装的中国士兵在这件事情上胜过地球上任何国家的士兵;他们能够在夜色的掩护下极其秘密地渗透到敌人的阵地中去,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中国军队的装备虽然落后,但他们懂得利用自身的优势加上抓住敌人的弱点,还有不畏牺牲的精神,才能在战役中获得成功。在这一次战役中,有多名英雄壮烈牺牲,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他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突击排对敌人阵地实施反击,在双腿被敌炮弹炸断的情况下,仍旧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并摧毁3个火力点,敌人反扑过来,他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人80余,拉响最后一枚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进攻部队受到机枪火力压制,他身体多处受伤,突然迎着敌枪口,挺起胸膛扑上去堵住了敌机枪口,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不胜,毋宁死。”为抗美援朝英勇献身的中国军人还有干千万,他们的精神令敌军都为之肃然起敬,同时也令我们这些后辈感到骄傲不已。

这一段战争历史成为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它使那些一直凯舰中国国土的国家不再敢任意侵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国歌电影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1556 字

+ 加入清单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国歌》结束了。但在我的脑海中,电影中的一幕幕仍然正在回放,我的心脏也依旧在随着国歌而跳动。

电影主要塑造的是国歌的作词者--田汉,又在其中夹杂一些爱国热血儿女的故事,主要描写了他们在“9。18”事变、沪淞战役后,在上海、在东北为抗战作出的巨大贡献与牺牲。而电影的主线,则是田汉的思想变化。从他遇到两位东北学生开始,深入地了解了侵略者对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后来感受到了全世界的华人对抗战的支持与贡献,又差点被日本军队绑架,从而了解到了精神对人类的鼓舞,着手开始拍抗战电影;而在最后,当他经历了好友妹妹与东北学生的牺牲后,完成了思想最后的蜕变,终于一气呵成写下了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也就是后来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国歌》这部影片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肆无忌惮地在中华大地上横行霸道,屠杀我国人民,引起全国人民的愤恨和反抗。而国民党却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中华民族遭到践踏,大好河山沦陷敌手,祖国母亲倍受凌辱。就在这关系民族生死存亡之时,田汉、聂耳认为必须有一首能够激发人民斗志,壮我中华气势的歌曲,来唤醒中国人民,鼓舞他们不畏流血牺牲,为祖国、为人民而战,于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了--国歌诞生了。

“起来,起来,起来……”听着这熟悉的歌词,使我感到民族振兴的重要性。也使我深深地体会到,田汉先生在写歌词时的那份渴望国家振兴,民族昌盛的迫切心情。而且对现在而言,这句歌词也并没有过时。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在为我们敲响警钟,告诫我们不要为眼前的进步和发展而满足。虽然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但需要加快步伐去赶追发达国家,增强综合国力。让历史的教训不再重演。

纵观全片,高潮迭起。高潮的出现,也使观者的思想处于亢奋的状态。在影片的最后,当已身处在监狱中的田汉听到了高墙外人们为他播放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我们的情绪也已到了最高潮。当时,就好像全身都充满了勇气和希望,敢于在任何时候都冲在队伍的最前方。这是精神带给我们的力量。

片中田汉意识到对抗战的支持不全部是钱财或士兵的援助,而是精神上鼓舞和振奋人们的力量。因此,他想到了用艺术的形式。而在不断的摸索当中,也终于明白了歌曲是最通俗、传递最方便,也使最能鼓舞人心的艺术。而说到底,其实这些都是精神的力量。

我们的身体,血肉之躯,会疲劳、会伤痛、甚至会消逝。但精神,却延续了我们肉体存在的时间,也让我们的肉体获得力量。当军队已经疲劳不堪,无力继续,嘹亮的歌声响起的时候,士兵的精神会为之一动,会为之振奋。这不是因为睡觉或吃饭,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满足。贝多芬的“命运”,流传于世,被人们所称赞,那是因为作者已将自己的精神传入作品当中,听者,也感受到了这种精神的振奋与鼓励。力量,是我们的思想与精神传递给我们的。

当我们静静地感受精神带给我们的力量时,聆听一首歌,或是观看一部电影,我们的内心,也会一点一点地充实起来。就好像热量传递到我们的心中,我们的身体上;就好像一块没有点的电池板被一点一点地激活。那种力量,能够持续很久很久。

多少年来,《义勇军进行曲》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在战场上,在天安门,在学校里,在我们的心中,它都曾被无数次地唱响过。它鼓励着我们前进,支持我们继续。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它永远是最伟大的歌曲。

作为跨世纪的接班人,要有远大的理想,要有真实的本领。如何做才能学好本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学习固然重要,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主科”,而忽略了课外知识的“吸取”,更不能放弃自己的业余爱好,否则,就会成为一名“正宗”的书呆子。而要努力培养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特别要敢于探索、敢于攀登知识的高峰。

[国歌电影观后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打架的观后感三大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058 字

+ 加入清单

[三大电影观后感!]上周六去电影院看了三场电影,一场《三枪拍案惊奇》,一场《2012》,一场《风云2》.算是过足了瘾,三大电影观后感!。看了三场电影感慨蛮多!我们从下午4:30分开始看三枪(其实这三场电影都没有看到开头,时间太紧了),到晚上九点过。看得腰酸背疼腿抽筋加酸痛…现在我来说一下我的观后感吧,也就交篇作文(怎么我也花了百多大洋呢)一、三枪拍案惊奇说真的这部戏多少让我有些失望!我以为张大导演会制作一个大手笔的电影给大家,毕竟奥运开幕式确实整的还不错!整个电影就是一群小人物唱二人传,缺乏大气与震憾,只能当作茶与饭后的笑资而已,太小气了…只是对白与小人物的那种细腻感倒是刻画出来了,可是这可是张大导演的戏呀,而不是宁浩哟!所以,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失望!当然,也行我们期望太高了,忘记了张大导演的初衷,人家可是拍贺岁剧,不就是图一乐呵的嘛!电影院里的一阵阵笑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小纠结呀…如果5分的满分的话,给个3.0分吧!二、2012说真的这部戏确实不错!大手笔大制作,可以弱弱的和当年的《泰坦尼克号》相媲美了,观后感《三大电影观后感!》。 ◆分享好文◆看的人心里一阵一阵的紧张,几乎每隔几分钟就有小高潮,扣人心弦,确实不错!美国的灾难片确实堪属一流!整部戏相当流畅,故事情节很紧凑,让人目不睱接!使人有置身于其中的感觉!只是稍微的感动场面少了那么一点点,人性化的东西少了一点点…想想《泰坦尼克号》,那部片子确实感人呀!还有就是这部戏对那些宣扬美国主旋律信念的台词可以选择性回避,不要深究本片到底是赞中国还是贬中国(这部电影也是第一次看到美国大片中这么集中反映中国元素的),我们完全可以享受一道丰盛的电影大宴。如果5分的满分的话,给个4.0分吧!三、风云2说真的这部戏确实…,这也是我第一次看电影,看到一半就出来了的电影!而且看的我想睡觉,从头到尾都是打架,打打…,故事情节几乎为零,看的人头晕晕的,导演完全是想把动作制作的完美,这一点倒是可以打个4.0分(当特效成为了一部电影作品的全部,则作品本身也就沦为了一部展示特效的广告片,除了电脑特效一项上影片做足功课之外,其他环节均呈现全面崩溃之势,作为武侠片竟然一点江湖味也无,故事性近乎为零,场景单调到仿佛情景剧,风和云两大主角更是空洞到仅仅是耍酷,因此,导演几乎完全没有用心制作故事环节,给个1分吧!想想我也挺自豪的,中国电影事业,我也是做出了小小贡献的,票房成绩与排名,还有我的一份功劳呢?祝愿咱们的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哟!ps:非常感谢小邓小同学,特别赞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热血教师观后感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雄心激昂斗志。卡拉克告别优异的成绩,告别亲人,怀揣着去追逐人生中最渴望的东西,敢于梦想,敢于冒险”的斗志,不顾家人的阻挠、不顾同事的规劝,更不顾校长的担心,毅然决然勇敢又潇洒地“闯”进了“虎穴”之中——美国黑人区最差的一个班级执教。

假如不是电影镜头的呈现,也许我根本无法想象,克拉克的学生竟是一群这样的“鬼混混”“无赖”“恶魔”“无可救药的混蛋”……我想用这些词语来形容的话,一点也不过分!孩子们拿教室当战场和舞场,拿课桌当板凳,板凳飞桌子跳,赌博打架、聊天化妆、跳舞逗闹,无所不极。纪律、班规熟视无睹、老师规劝耳旁风,即使是克拉克老师也不过是被孩子们摆布的一枚棋子!

说实话,孩子们的所说、所做、所思、所想,哪儿是学生?面对他们对老师的的讽刺、挖苦、挑衅、恶作剧、打架斗殴、乃至人身攻击……我看了都感到毛骨悚然。然而,克拉克却像蚌一样吸纳、包容、呵护、浸润,经年累月,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舐它,磨它,浸它,洗它,成就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虽然只看了一遍影片,但他的事迹却如串串珍珠,历历在目。

精彩一:最顽皮又特殊的泰肖恩,已经被记两次大过,再有一次就得被开除。他在班级中打架两次,一次要自己走,一次闹到了校长室,都被克拉克老师拦了下来,他诚恳地对这个学生,对他的监护人讲:“我们不应该把这样的孩子赶出校门,应该把他留在学校里。我相信他有理由这样做。在泰肖恩遭到毒打后离开家,当夜幕降临时他蜷缩在街上;克拉克找到了“坏孩子”

泰肖恩并把他紧紧拥进自己的怀里时,此时,孩子发自内心的“酣畅”哭声,感动得我心碎而泪如雨下,当泰肖恩被宣布成为绘画特长高手时,我替克拉克幸福不已!

精彩二:莎美卡,未成年就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在孩子们中极具影响力,简直就一“祸水”,她所在之处,绝对没有平静与和谐。然而“细节体现素质,细心表达爱意”。在莎美卡“插队”事件中,即使是全班在陪着不承认自己插队的莎美卡挨饿的时候,克拉克也没有对莎美卡冷嘲热讽,而是耐心地真诚地告诉莎美卡:“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之间不会互相欺骗。”当莎美卡迫于大家的舆论承认了自己插队之后,老师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看着莎美卡的眼睛:“我真的感谢你,我为你自豪。”细心的呵护,温暖的激励,无不表达着克拉克对孩子们独有的厚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我和我的家乡电影观后感体会有感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现在的家乡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高耸入云的大厦;川流不息的汽车;纵横交错的柏油马路……可以前我们的家乡是什么样子呢?从电脑上,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嘴里我了解到了家乡以前

的样子。

以前,人们住的都是小平房,一家一院,环境也不好,住在里边,闷热是难免的,而且那时人们的衣服也都是简单的黑白灰等颜色,好多孩子身上还穿着带着大小不同的补丁的破旧衣服,家庭稍微富裕

一点的穿一点花花绿绿的衣服,那可够大家羡慕一阵子的。到了夏天,通红的太阳火辣辣的烤着大地,人们只能躲在树荫下摇着蒲扇来解暑。

现在,我们住在环境优美的高楼里,穿着各式各样的时髦的衣服,在广场和小区里你很难找到穿着打扮一样的人,盛夏时节,人们坐在家里,吃着美味可口的冰激凌,开着空调清清爽爽的看着屋外的骄

阳。现在和以前相比,我们的生活有多么大的变化啊!

听奶奶说,以前,在冬天要洗个热水澡可不容易呢!光烧热水就得老半天,还得在屋里点上火炉,要不然就会冻坏的。现在多方便啊!家家户户都装着高科技的五花八门的热水器,浴室里还有浴霸,开

关一打开,浴室里温热适度的水就会喷涌而出,那浴霸就像一轮红日一样,烤得人身上暖洋洋的,别提有多舒服了。以前人们都是靠天吃饭,为了多种一些农作物改善生活,人们开垦荒地,扩张耕地,

砍伐树木,毁坏林地……结果,破坏了环境,沙尘暴、洪水等自然灾害也让大家饱尝了苦果。现在,人们从苦难中惊醒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洪水沙尘暴将会远离

我们美丽的家园。

爸爸妈妈还告诉我,以前人们要出门可不方便了,近距离的大部分都是自行车,有的人家能买一辆摩托车,就已经很是让人羡慕了。现在看看我们周围,家家户户交通工具各式各样,电动车、小轿车遍

地皆是,公路上那些高档轿车奔驰、宝马也屡见不鲜了,负责城市交通的出租车在路边来回穿梭,想去哪里挥手之间就可以解决了。还有以前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就是单纯的书本,而现在多媒体、广播

、电视、网络。想了解什么,开关一开,鼠标一点,想要的资料应有尽有。

我们的城市有这么大的变化离不开人们的辛勤的建设和保护,我想我们这一代一定要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丽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永不妥协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2823 字

+ 加入清单

像这种完全以女性为中心叙述的电影还是比较少见的,以往站在男性身边只是作为烘托的女性在这部电影里完全反了过来。我们看到的是大嘴东奔西忙,收集证据,劝说当地居民用心参与诉讼,而他的男友(由艾伦艾克哈特饰)反而成了类似家庭妇男的主角,而他的上司很少在他身边发号施令,反而更像是他的一个师长,在法律知识给予她以帮忙,而有时甚至就像他的一个朋友,一齐单独呆在办公室边吃东西边分析案情,甚至有时互相开玩笑,互相讥讽,互相“对骂”。能够说这是一部完全宣扬女性魅力的电影 This movie that is completely female -centered is still relatively rare. In the past, women standing next to men were just reversed in this movie.What we saw was busy with big mouths, collecting evidence, persuading local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lawsuit, and his boyfriend (from Ellen Aikhart) became the protagonist similar to housewives and men, and his boss, his boss, and his bossRarely sending orders around him, but more like a teacher of him. He gives her help in legal knowledge, and sometimes even like a friend of him, staying in the office alone to eat and analyze the case, and sometimes even joking with each other to joke with each other., Ironics and "scolding each other."Can say that this is a movie that fully preach female charm

这部电影里,我们即看到了大嘴突破性的表演,同时又不失以往电影里大嘴的特色,而里面的差别就是一个——坚强。同以前的电影,大嘴依然是那个那个性感,引人注意,性格大大咧咧,笑起来让人难以忘怀的主角;不一样的也许是剧中她少了些浪漫,多了些泼辣和直爽(从那些数不尽的“fuck”可见一斑),但是当她应对那些受污染地区居民的时候,当她细心聆听她们诉说自己的故事,那个表情却又显得那么善解人意,似乎能完全能读懂她们的痛苦,似乎愿意去分担她们全部的痛苦,也许那个时候是她最美丽的时候,女生的母性与男生的刚强似乎在那一刻集中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之因此说这部电影是一部血统纯正的励志片,就在于女主角erin的出场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人会比她更倒霉的;而如同另一部类似的励志电影男主人公是从以前舒适幸福的生活一下子落差到露宿街头,erin也是从当年的选美皇后一下子沦落到找不到工作,银行户头里只剩不到百元,带着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而开头的车祸更是像在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让本已窘迫的女主角几乎推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erin也许不太文雅,心直口快,做事有些冲动,但这也或许让她骨子里有了一股永不放下,对生活决不妥协的基因;再次回家后又一次投入到了寻找工作的道路中,但是再一次受挫后,她甚至厚着脸皮去到帮他打车祸官司的律师ed那里,主动上门为他工作也不问他同不一样意;甚至当ed一脸茫然的应对着她的时候,她既然首先是大声发狠数落ed没有帮她打赢官司,理应帮她安排官司后的窘迫生活;但最后立刻转变语调,小声撒娇,恳求ed的收留,美丽女生迷人的一面顿显,也为之后她在收集证据中耍的小手段埋下了伏笔。 The male protagonist suddenly gapped from a comfortable and happy life to the streets of the sleeping. Erin also fell from the beauty pageant of the year to the unable to find a job. There were only less than 100 yuan in the bank account. The single mother,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car accident was even more like a salt on the wound, making the already embarrassing heroine almost pushed to the point where it was noble. Erin may not be very elegant, her heart is straightforward, and she is a bit impulsive, but this may also give her a gene that never let go of her bones and never compromise life; after returning home again, I put it into the road to finding work again, but but but After being frustrated again, she even cheekily went to ED, a lawyer who helped him to fight the car accident, and took the initiative to work for him and did not ask him. Even when ED dealt with her blankly, she would come up with her. The first is to make a loud number of hardships. ED did not help her win the lawsuit, and should help her arrange a embarrassment life after arranging the lawsuit. The small means of collecting the evidence buried the foreshadowing.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金刚川电影观后感学习心得

全文共 925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在看金刚川,被志愿军的精神和牺牲深深得感动着,他们确实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很多人永远的留在了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着床单死去的伤员,那些一声都不敢发出痛呼的伤员,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鲜活的在我的脑袋中来回浮现,几乎数次泪流满面,最近我经常跟父亲争论,争论人性中的自私,争论天下皆为利,两个人争来争去,现在我真为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感到羞愧,但是其中我觉得欣慰的是,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这个社会,即便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人,很多现象都不值得去爱,但是,我们的父辈用自己的鲜血为我们换来现在的生活,我有什么资格不去爱她,与守护她呢,我的祖国人们勤劳,勇敢,聪明,努力,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嫌弃她们呢?

父亲老是说觉得活着真没有意思,又说他活的也够本了,家人不懂,抱怨父亲说这样的话至子女于何地,不懂现在的生活这样富裕,这样平稳,为何老是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而我突然好像稍微有点懂了,父亲出生在1955年,他的三爷是烈士,他的爸爸从小就被日本人绑在吊绳上要他说出三爷的下落,父亲因为生在烈士的家庭倍感骄傲,从小接受的都是这种精神,他的父辈的牺牲是为了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平等的活着,所以在父亲的心目中,利益反而淡化,人性中的自私在这种大无畏的面前也不值得一提,所以我的争执,我说的人性中的自私和凉薄他不是不懂。他是更加向往那样的生活。

最可惜的是父亲这一辈子没有当兵,爷爷死的早,家里没有壮劳力,他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必须和奶奶顶起这个家,他的一生,平淡安宁,但他心中一股火,一股精神,这股精神不在乎他是不是军人,不在乎他能拿到多少钱,不在乎他现在吃什么东西,住什么房子,在家人轮番劝说和洗脑下,孤独的支撑,倔强的站着,这就是我的父亲,你说他傻么?不,那些为了抗战胜利的人们都是这样的,有这样的信仰支撑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这个多么宝贵,而我一度想要去改变他,再一次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

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快的我们早就不提革命前辈,早就没有了牺牲自我的精神,人性中的自私,趋利避害的本性,以及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在想多挣点钱,多两套房子,无可厚非,人的本性,但如果有一天国家需要我的话,我会二话不说的献上我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全国教师发展大会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份,初登讲台的我参加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并进行了现场观摩。这次的教学观摩,对我的触动很大,让我学到了很多。

1、举例的艺术。

在大专的教课过程中,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注意例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非常重要。自己是教经济学的,对于某一问题,需要举例说明。举什么样的例子能说明问题,这很重要。有一个英语老师,对班上调皮的男生说到:大家喜欢打游戏吗?如果英语学的不好,你就看不懂游戏叫你下一步该做什么。这使我明白了,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举学生生活当中的例子,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容易理解。

2、启发式教育。

在讲课的时候,怎样组织语言,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学也极为重要。一个语文老师讲的故事: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狼出现了,同学想象一下羊会怎么样?会被吃掉,还是会逃跑?将故事的结局交给学生去想去讨论。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是自己讲多少,而是要想办法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想,这才是教学的目的。

3、欲速则不达。

教师站在讲台上,都怕自己讲的知识太少,学生没有吃饱。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所讲内容的多少,还是要有所把握。我自己一站在讲台上,就想把自己知道的全部讲出来,而忽略了语言的速度,整堂课几乎没有停顿。这让学生一下子很难消化。所以,不管心情是多么急迫,都要有话慢慢说。

4、巧用课件。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在学校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那些课程需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我认为应该根据所讲课程的内容来确定。例如:物理上的震动,数学当中的极限,这些抽象的知识,在多媒体当中,应用动态效果来讲解,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明白和了解。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今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巧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这次教学观摩,我从同事的身上学到很多,相比之下,也看到了很多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年轻教师,在教学方面经验不够丰富,还应向老教师多学习、多交流、多探讨,尽快的提高自己,为办好E大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电影《孔子》观后感

全文共 242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的《中华文化名家选讲》课中,我们对孔子以及儒家思想有了较深的了解。接着,我们又观看了商业电影《孔子》,我们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也产生了许多感想。其中,我个人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两点。

首先,我认为,孔子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导师。在孔子的那个年代,屹立了数百年的周室王朝朝不保夕,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战争,老百姓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的。而孔子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尽管他被愚民们误解和嘲讽,他被权贵们妒忌和排挤,他被君王们猜忌和放逐……在电影《孔子》里,在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陈蔡被围、孔子回国以及韦编三绝这几个最具有戏剧性的被进行过改编的孔子的重要经历片段中,可以听到,他对鲁定公说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面对公山狃对他的拉拢而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在冬祭大典之前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与齐国会盟时对齐景公说的“君子无戏言,言必信,行必果”;孔子对鲁君的劝说“志士仁人,宁杀身,以成仁,不可以求生而害仁”;孔子对南子说自己的信念“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些都体现了孔子的精神理念。就算是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熟悉孔子的这些名言,这些名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平时日常的言论、行为和思想。而经过孔子及其弟子学生、历代儒家的倡导与发展的儒家思想更是对中华文化影响深刻,在过去的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国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其他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因此,孔子一直是我们的精神导师。

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孔子仍然会是我们的精神导师。我们知道,我们现在的社会又掀起了一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重视继承和发展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现在并将长期建立中国的思想道德体系和进行诚信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需要我们从本土的、传统的文化入手。即使是在更现代化、网络化的社会里,我们及其后代们仍旧需要仁,需要义,需要礼,需要智,需要信,需要忠,需要孝,需要礼仪廉耻……我们仍然需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倡导和发展,在以后的日子里,孔子仍然会是我们的精神导师,孔子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导师!

然而,孔子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的悲剧形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在孔子的一生之中,孔子是孤独的。我们知道,人是渴望能够被别人理解的,因而孔子也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希望能在人群中找到知音。“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都说明知音难觅,被别人理解是很难的。更何况孔子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其理想之高远,境界之宏大,更不易为一般人所理解。孔子不能被别人理解,他感到了孤独,说:“莫我知也夫!”又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与!”这里的“知”就是“理解”的意思。“没有人理解我啊!”茫茫人海,知我者谁?这是何等的孤独。在影片《孔子》中,颜回爱孔子的大道多于爱自己的生命,他为了那几捆竹简而被冻死。颜回可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更是孔子的知己,颜回一死,孔子便觉得是天将丧他,可见,孔子的知己是多么的稀少啊!以致于他的知己一死,就如“天丧予”!从南子的话语当中,我们清楚地了解到,“世人能够理解夫子的痛苦,却不能理解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这就更进一步地说明,孔子要找到一个能“理解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的人难啊!这也注定了孔子的一生是孤独的。并且,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来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对孔子的误解是没有中断的。在电影《孔子》的最后,孔子吩咐弟子将整理好的《春秋》呈送鲁公,便面向着夕阳,溘然长逝。在他死前,他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世人理解我,是由于这部书;误解我,也是由于这部书。”可知,直到孔子去逝前,孔子还是难寻知己的。孔子给后世的是一个仁者形象,心胸旷达。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是一个极为孤独的人。可见,在当时的社会里,千里马是有的,但缺少伯乐;志同道合的人是有的,但难遇知己,这注定了孔子孤独的悲剧形象。在当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里,我们更需要伯乐,需要知己,不然,我们同样会注定生活在孤独的自我圈圈里。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统治阶级为了本阶级的利益和满足其奢侈私欲,残酷地压迫人民,横征暴敛,社会极为动荡不安。而孔子反暴政,其志向是想救世,他的理想社会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立”。由于现实的缺憾,孔子萌生了理想,但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与现实是矛盾的,现实越是令人失望,理想越是完美,则它们之间的矛盾越大。孔子正是这样,他的“理想国”在当时战乱纷争不已,各国都谋求强权的社会中是不可能被理解和接受的。现实是那样糟糕,他的理想是那样高远,而他又始终坚持理想,不愿向现实低头,因此他到处碰壁是很自然的事情。到处碰壁直至老病而死却又壮志未酬这便是孔子政治悲剧的主旋律。就例如电影《孔子》中的堕三都,当时孔子为削弱季孙、叔孙、孟孙三家世卿的势力,提出了堕三都(即拆毁三家所建城堡)的举措。但堕三都的行动由于种种阴谋阻挠而半途而废,随后鲁定公和季桓氏又开始迷恋于齐国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并且在郊祭时没有送给孔子祭肉,鲁君反过来劝说孔子:“你应该学学寡人,装点呆,卖点傻。你的师尊老子不是说过嘛:无为,方能无不为。”从这我们又看到,当整个社会都几乎沉溺于利益、权利、昏庸和迷惑中,高尚和智慧的圣人反而会受到冷漠、排挤、妒忌和攻击陷害。同样地,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不要再让我们身边社会上的圣人再受到冷漠、排挤、妒忌和攻击陷害了。

当然,商业电影《孔子》给我带来的感想还有很多,这只是我个人感受最深刻的感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孔子及其儒学思想,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相信,只要我们理性探讨、学习和倡导发展孔子及其儒学思想,孔子会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导师!同时,我们也应该吸取由于当时社会的局限性给孔子带来悲剧的历史经验教训,使我们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暖春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5、6年级同学观看了一场电影。电影的题目让我过目不忘——《暖春》。故事情节太感人了,看后我的眼泪禁不住落了下来。

故事大概内容是:在八十年代末的偏远山村,小花爹被埋在坍塌的煤窑里,小花娘也因为大出血死去了。小花暂宿在村长家里。但村长媳妇百般排斥刁难小花这个外来的孩子。由于小花在村长家里受到村长父亲的呵护,已经对他有了感情,所以村长媳妇每次都弄不掉小花,最后她被小花的真情所感动了,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美好、欢乐的生活。

每当我回想起小花的执着精神,我就感到非常惭愧。我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想放弃。而《暖春》中的小花一次有一次地不放弃,才取得了村长媳妇的感动。如果当时她向我一样放弃了希望,就不会有她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刻了。

还让我惭愧不已的是小花的容人精神。我是21世纪的接班人,每次就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妈妈争吵,如果我当上世界总统,就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记者面前大吵大闹,那多伤大雅、有失形象呀!小花就很令我敬佩:村长媳妇一次又一次地把她抛出家门,但小花却对这些事不理不睬,把它们抛到九霄云外,一次又一次地帮助她,感动了她。我们应该向小花学习。

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为人要真诚善良,乐于助人,要有爱心和宽广的胸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电影亲爱的观后感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你说孩子被拐到那家,他是多久才叫她妈的?”楼梯口,他终于问出口,有点怯。他们是离婚夫妻,丢失了孩子,共同奋力寻找。三年后,终于找到,但孩子却忘记了他们。她回头看了一眼,千言万语都在这一眼,愤怒、悲伤、绝望、怨憎,还有无尽的哀伤,终于她什么也没说,转身下楼。连背影也都满是疼痛。

第二遍看《亲爱的》,依旧被这个细节深深打动。比起这部电影里更为寻常的声嘶力竭和痛哭流涕,我更偏爱黄渤和郝蕾这节制的表演。看起来很是平常,细细想却是大恸。虽然电影把一多半的篇幅给了丢孩子和找孩子,甚至曾用名是“打拐”,但正如导演所说,剧情真正开始其实是在找到孩子之后。只那一眼,就精准地刻出,被拐儿童重新与亲生父母建立情感的艰涩。又好像,电影用最后几十分钟,直视了被拐儿童对身为人贩子妻子的养母难以割舍的“亲情”,讨论了人贩子的妻子是否有领养孤儿的权利,并剥开了为生二胎要给丢失的小孩开死亡证明的疼痛……有人批评导演把苦难当情怀,提笔很重却落笔太轻,说《亲爱的》避开了拐卖的真实罪恶,转而选择以亲情化解社会丑恶。我却很为陈可辛涉猎这一现实题材的诚意,感动。哪怕有限,但通过演员精湛的表演,我们还是触摸到了丢失孩子的绝望,触摸到了当代中国的碌碌众生相。哪怕电影并不能完全直面司法的灰色地带,也未必可以清楚探讨道德困境,但起码它能让我们对路边乞讨的孩子再多一点关注,对这个社会多一点点暖。这便已很好。

就好像,用近乎纪录片的口吻讲述三十年代的文坛旧事,《黄金时代》在商业上溃败了,但我依然敬重许鞍华的勇气,因为她以尽可能尊重历史的态度,描摹了那个时代。这两个香港导演的情怀,让人觉得宽慰,至少又愿意相信国产电影不全是商业大片和胡闹恶搞,或者脱离现实的青春故事,尽管那样更有机会刷新票房纪录。想及此,不免有点难过。跟大多国产电影一样荒诞滑稽的,还有假惺惺的真人秀、洒狗血的电视剧、很励志的畅销书,和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最美教师观后感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我是一位音乐家,我要用最美歌声来赞美她;如果我是一位作家,我要用美妙的文字来赞颂她;如果我是一位画家,我要用一幅优美的画来表达她。她的模样是那么慈祥,她的声音是那么动听,她留着长长的头发,长着一张圆圆的脸,一头乌黑的长发,她个子不高,皮肤不算很白,一双眼睛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脸上永远是挂着甜甜的微笑,在我的记忆中他似乎穿着很朴素,但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她就是我眼中淡定,知识渊博的最美老师——黄老师。

黄老师特别喜欢鼓励同学,记得黄老师刚来我们班开始给我们上课时,她叫同学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是一个同学都不敢举手发言,于是她就采用了一种“鼓励激疗法”。说“没事,大胆地举手,说错了没关系,老师会鼓励你们”。黄老师这么说,我就勇敢地举起了手,并且正确的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之后每次回答问题时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勇于举起了手。以前我们班的气氛很沉闷,同学们都不是很大胆的表达自己,现在好了,黄老师的“鼓励激疗法”改正了我们班的坏习惯,不仅效率提高了,而且我们每天都是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好好学习,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班的学习成绩。

黄老师的教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提倡大家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前,我们班同学都不喜欢课前预习,所以老师提出问题,一个都答不出来,现在我们班喜欢上了预习,在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全都答得上,还能把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得问题,在老师上课的时候一一解答出来,还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后复习是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牢记,巩固。运用起来更加游刃有余。

黄老师对待工作非常严谨,她虽然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人了,但她并不因此而对工作有所懈怠,有时候路过黄老师的办公室,我都会不经意的发现她正在伏笔写跟工作有关的东西,这让我油然而生对黄老师的一股敬意,从黄老师身上,我学习到了孜孜不倦的精神,黄老师也是个与时俱进的人,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黄老师的身上那是在合适不过了,黄老师特别谦虚,从黄老师身上我又读到了谦虚的精神和不耻下问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电影活着观后感

全文共 1549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演员们专注的演绎更是深深的触动了我。整部电影,无论是从艺术效果上来看,还是从历史角度,电影所蕴含的人生观来看,都极具感染力和欣赏性。

这部电影,我已经看过好几遍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那是一个寂静的深夜里,我一个人对着电脑看着细细的体会着其中的沧桑和欢喜。每次看完内心深处都会浮沉着一股股的感动与同情,那晚更是思绪飘飞,很晚才睡着,现在希望借此文以表达出自己对此电影的观后感

首先,对于电影的名字,叫做活着,我认为这达到了一个先声夺人的效果。为什么叫活着,这显然让人会不自禁的去思考?可以想到,影片中主人公势必经历着一种特殊的时代活着生活方式,以至于生活对于他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活着也必将作为主人的信念支撑着他以及身边的人活下去。试想,21世纪的人们有多少人会为活着而艰苦的走下去会以活着为信念为动力呢。

没错,这是一部以新中国成立前后几十年为背景,讲述着主人公福贵及其朋友,家庭乃至整个当时社会的人们为了活着都经历着各种各样的生活的考念,有痛苦,有欢喜,有离别,有团圆。从福贵来看,他的身份发生了一次大转变,从大少爷变成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流浪汉,因为生性好赌,也因为龙二的卑鄙厚颜,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背景无不有关系。然后,为了活着,福贵像当时的中国一样,从无到有,从有变好,一步一步的生活开始有了好转,妻子也回来了,家总算暂时团圆了。

的确,这只是暂时的团圆,四五十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大的事件,文革便是殃及全国上下的一次重大灾难。文革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也是特别荒唐特别残忍的年代,虽然我对历史了解的不多,但每次我看到听到,文革时期,多少的有为青年,多少的革命先辈,多少的学术权威被打到的时候,我的心里好恨好痛,那时为什么会如此荒唐,就像影片中的王斌教授一样,明明是医院中首屈一指的妇产科教授,却被指为走姿派,而取代这些资深专家的却都是一些世俗的初出茅庐的学生们,这也是直接导致福贵的女儿死亡的原因。她的女儿不是因为简单的难产而死,而是因为产后出血她们竟然不懂如何护理而至。这让我想到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我想了很久,后来有一天半夜我忽然想到了,觉得这里的“活着”并不是指“好死不如赖活”,不是纯粹地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因为有这些感情的联结,一个人的活着,不仅仅是他个人在活着,也是因为他是其他人赖以活着的精神动力,而他又因别人的活着而活着。有了为别人而活,别人也因我而活的信念,这“活着”就不是“赖活”。

是呀,凤霞的死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啊,还有有庆,他们的死,让他们的父母也就是福贵和家珍,是否还记得,当福贵看着满身鲜血淋淋已经步入天堂的有庆自己的儿子的时候那悲痛欲绝的嘶喊声嘶力竭的痛苦,活着真的不是一个人的事,还有家珍,纵然那么多人拦着她,她也是想看看自己的儿子,那么的难过那么的伤心,那个时候她的生命多么脆弱,所以活着不是赖活而是因为和身边的亲人朋友有着感情的联系。

在看片子的时候,我常想,电影的重点是要表现文革时期的荒唐残忍呢还是要表现对于生活的压迫,活着是唯一的选择,活着是关键呢。我想两者都有。“活着”的福贵在影片的开始和结束都说了关于小鸡的话,两者有很多的相似,只是在最后说变成什么的时候,结尾的时候福贵暗示着生活会越过越好。也总算给观众一个欢喜的结局。

最后我想说说福贵的妻子家珍,家珍的扮演者是巩俐也是我很喜欢的演员,片里她是一个真正的好妻子好妈妈,她几次都说了,我不图什么,只图和你过个安稳日子,确实,福贵也确实有福气,有家珍这样的好老婆。生活判了很多人死刑活着走资派,但我相信对于家珍这样的好女子,生活最后都会给与她幸福和美满。

行文至此,大致写出了自己观看电影《活着》后内心的一些真实的想法,但是承蒙老师教诲,如有不得当之处还望老师给与教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革命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072 字

+ 加入清单

祖国是哺育我们的母亲,是所有生命的摇篮,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因此,我们要时常对自己说:“我是中国人,我为此感到骄傲!”

《世纪大阅兵》这部电影讲述了开国大典的全过程,大为壮观的就是阅兵仪式,整个仪式震撼人心,十分壮观。

时间曾今凝聚在1949年10月1日,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新一轮的太阳,当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伟大的领袖洪亮的声音传遍了全世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时刻,对于一个饱经忧患尽受欺凌的民族来说是多么宝贵啊!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让世界震撼的名字;一个让无数华夏儿女为之骄傲与自豪的名字从此诞生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日子到来时,亿万炎黄子孙欢呼雀跃。沉睡了千百年的东方“雄狮”终于昂首世界之林。这是一个沸腾向上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

最令人热血沸腾的还是阅兵大典,总指挥员和司令员依次对静止状态的士兵进行检阅。检阅完毕后,海、陆、空三军还在天安门楼前进行表演,最让我佩服的就是那个齐步走,都不能用整齐划一来形容了,手臂挥的角度,脚抬的角度都差不多一样,没有任何一个人滥竽充数,简直不敢相信,我都觉得这些动作完全出于一个人。可这些士兵也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在不为人知的背后,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泪水啊!其中还展示了各军的武器,由轻到重,由低到高,由大到小,看得我是眼花缭乱,所有武器浑合一体,形成了强大阵容!

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要想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就一定要确定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观念,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因此,我们要珍惜和抓紧童年的每一秒,抓紧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掌握丰富知识,把自己的学习、成长同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建设、振兴中华时刻做好准备。

其次,我们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无论是在什么地方,不管我们有多忙,当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缓缓升起时,我们都必须停下脚步,一边注视着国旗行队礼,一边响亮地唱起国歌。平常生活中要爱护红领巾,应该为自己是少先队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在学校里要带红领巾,上体育课时可以把红领巾摘下来,叠好放进书包。回到家里要把红领巾放在床头,以便第二天起来时佩戴。红领巾要定期清洗,保持干净整洁,虽然这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但却充分地体现出了自己的爱国意识,只有爱我们的母亲祖国,为祖国献出一份力,才会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电影我是证人观后感

全文共 1081 字

+ 加入清单

看这部电视剧让我想起了2020年挪威和击事件。从某种程度而言,它和点兵山连环杀人案有相似之处,都有别于图财害命之类的世俗性犯罪。剧中的陈俊威和挪威击案主犯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也都是在强烈的心理情结,甚至是类似于宗教暗示的驱使下杀人的。不甚恰当地姑且称之为“哲学式”犯罪。

追溯陈俊威这种心理情结的渊源,来自于童年的幻灭。其母白纯年轻美丽,又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在男孩幼小的心里,这一形象接近完美,几乎无可挑剔,他一心梦想成为母亲一样的人。然而,后来他亲眼目睹了母亲因偷情被发现通身赤裸上吊而死。这一情景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在儿童的心灵里,他不能理性分析看待母亲偷情这背后可能隐藏的复杂的家庭社会甚至是性格背景,只能将其理解为堕落。当然,这并不是为偷情辩护,更不是要强迫以儿童的心理年龄去理性看待一切,只是说如果这一切发生,它就会按照这个逻辑进行。母亲的堕落给陈俊威带来了羞辱,随之转变为愤恨,童年幻灭了。

那是不是这种童年的幻灭一定会引导陈俊威走向连环杀人之路呢?也并不一定,这还需要其他因素的诱导。我们需要注意到,陈俊威继承了母亲聪明的基因,出国留过学,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他始终耿耿于怀的是,像母亲这样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女人为什么会走向堕落毁灭,这样美好的生命应该是永存的。所以他选择了研究心理。良好的教育更加重了其精神洁癖,他挑选目标,将她们残忍猎杀,之后却又将她们的尸体排列整齐,甚至梳好头发,穿上丝袜。驱使他做出这种极端扭曲变态行为的恰恰是母亲之前美好形象的心理遗存和幻灭之后的极度失落。可以说,他对于受过高等教育而又走向堕落的女人始终抱着一种极端爱怜而因此又极端仇视的矛盾心态。正如他所爱的《泰森传》扉页所言:我的痛苦所在,就是要和内心的恶魔作殊死的搏斗。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其实消灭这一类人已经成为陈俊威自我实现的一种需求,他在做这件事时带着某种使命感。所以查案过程中陈俊威挑战警方,显示自己的存在;最后周马剖析其犯罪动机时,说其实陈俊威甚至希望警方早点抓住自己,他猜陈俊威早已准备好一篇演讲稿,准备在法庭上慷慨陈词。何以如此?就是因为心中变态的使命感。我们试想,如果让陈俊威在法庭上演讲,他一定会把自己的行为解释为“拯救”。是的,拯救,在陈俊威心里,这不是狡辩。当一个人的行为上升到自我实现的层次,这就与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相对富足的世俗生活联系起来了。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人会患上某种精神洁癖,在强烈宗教情结驱使下实施心理犯罪。我们也因此可以大致推断,当社会走向整体性富足,教育水平提高时,这类犯罪比例就会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孔子电影的优秀观后感

全文共 4037 字

+ 加入清单

客观而言,《孔子》引发这么大的争议,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作为一部工整流畅的准文艺片,本不该有什么太大的波澜;但作为万世师表的人物传记,成为舆论焦点也不足为奇。真正有价值的争议,是冷静的声音、相对理性的批评,以及可以探讨的诚意和余地。胡玫导演在《孔子》开拍时就说过“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心情,这或许是她想象之中的局面,但也可能始料未及。

无论如何,电影主创对《孔子》的诠释还是充满诚意;无论他是圣人,还是凡人,“孔子”在当代都需要知音;在这个时候,通过电影去讨论甚至争议《孔子》,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一、诠释圣人:理想主义者的实践论

胡玫版中的孔子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不是把理想挂在嘴上高谈阔论,而是热衷于躬亲实践,用事实去证明理想的合理性、可行性。

孔子是一个圣人,这是早已定评的历史。回到彼时生活中,孔子又只是一个普通人,从政未果致力于教育事业,这也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圣人也是人,要食人间烟火,有生老病死的问题,更有理想和现实的权衡挣扎。反之,圣人之所以最后成为圣人,是因为能凭借智慧超越这些羁绊,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芸芸众生,去改造周围的世界。影片的说服力,精华与窠臼都来自于这个矛盾。电影开头,孔子以倒叙的形式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就是一个老人在回忆从前走过路,为自己充满遗憾的一生做总结。

还原历史,这句话很简单。但是,每一个人都对历史和人物有自己的想象空间,一部电影想要做到人人都服气,势必要旷日持久下很大的功夫。电影《孔子》为了尽量立体、丰满、客观、合理地描述孔子,可谓苦心孤诣。影片有多处打动人的地方,孔子参政、护主、重民生、立国、立言、兴邦、传道、自爱、爱人等一系列细节都很有感染力。比如,“堕三都”这样剑走偏锋的决定,是孔子高瞻远瞩的“圣”,一般人不敢轻举妄动。同情弱小无辜的殉葬者,不惜以死相谏,却是一个有正义感的男人的见义勇为,只要有勇气,每个人都可以去做。

孔子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不是把理想挂在嘴上高谈阔论,而是热衷于躬亲实践,用事实去证明理想的合理性、可行性。他从来不考虑做这些事情“小我”收获了什么,而是觉得身在这个时代,就必须尽自己的力量去影响人们朝着安居乐业的康庄大道发展,隐恶扬善,建立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理想国。他用智慧和反对派、既得利益者沟通迂回。从来都是言行一致,用事理去说服人,用行动换来别人的信任和折服。

片中,有两个细节对比令人印象深刻:一是作为傀儡的鲁定公感叹孔子,说孔子不会装糊涂,处处得罪人,非要一意孤行施行理想;二是,孔子向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求教,老子大意是说天下事物有其发展规律,顺其自然就行,不必去管它。面对君上的消极劝导,和老子“超然物外”的教诲,孔子都没受太大影响,而是继续积极前进。孔子在鲁国没能实现理想之后,奔走春秋列国,带着一干不离不弃的弟子试图去寻找新的支点,继续践行自己的主张。阻力、压力把他淬炼成更加顽强。

影片最后,孔子回到了久违的鲁国,从此不再过问政事,而是一心致力于教育事业,但这不等于孔子放弃了理想,不过是转换了一个方式罢了: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生命毕竟有限,必须通过教化来影响人们的想法和生活方式,自己的主张才能万古流芳的进行下去,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也可以这样理解,这既是一个圣人远见卓识的高明选择,也是一个普通人在长时间的挫折之后,最后唯一正确的精神出路。“圣”和“人”再次合为一体。

二、走下神坛:双面孔子的局限性

理解孔子需要时间、阅历、心境,感同身受的经历。就像有些讽刺的是,电影里唯一能理解孔子,接近孔子心灵的人,竟然是一个聪明、美艳的祸水女子南子,历史若是如此,孔子多半会后悔说过“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具有大男子主义色彩的话吧。

导演之外,作为主演的周润发无疑是压力最大的一个人,因此他曾几番拒绝。对于当初(2007年)的拒绝,周润发说:“因为第一稿里孔子有光环,我演不了,我觉得我不仅要演一个圣人,而且也要演一个人。第二那个孔子太年轻,就是用电脑特技我也扮不像。两年后我再看剧本,从51岁开始演,我觉得合适”。从接手出演《孔子》那一天起,他就已经走在他表演生涯里最险峻的钢丝上面。光靠众多的文字资料,历史典籍,去判断孔子的心态、气度、言行,需要耐心和领悟能力。周润发演绎的孔子,既没有把“普通人”孔子演得单板生硬,也没有把圣人孔子演得出神入化,不可企及。落魄潦倒之余牵马而出,被马撞到在泥水里,起身后哈哈大笑的豁达;被困山谷,缺粮缺水情况下操琴明志,却把最后一口肉汤分给弟子这些地方,不仅仅是形似,而是深入骨髓的通达。

当人们在争论着《孔子》上映宣传期间,周润发一跪再跪的八卦新闻时。第一印象想到的是炒作、噱头,用恶搞来争夺报纸头条,为电影造势。却很少有人想到“克己复礼”的故事,周润发想复跪礼,除了入戏太深脱不开身,另一个原因是他的气质已经钻到孔子那个时空里,也想把人拉到那里一起感受。再说表演,周润发的演出使得“圣”和“人”的衔接自然而稳健,有很强说服力。他的倾心和努力,对达成这两个矛盾而又互生的“双面孔子”,作了自信、有力的证明。

已经被岁月雕刻成一个老顽童的周润发,从大侠、游子、杀手、作家、赌神、黑帮老大等黄金时代的身份中突围,把自己的心态、气场有效收敛集纳,放到孔子生活的时代进行打磨、碰撞,小心翼翼地揣摩、分析、拿捏人物,力图把圣人的“圣”和“人”两方面作一个全面的领悟。因为《孔子》,在自己的从演履历上贡献了一次最正统、最舒展、最深沉的表演。这或许是岁月赐予周润发的时间财富,也是一个勤勉、稳健的演员,无师自通,用心体悟的结果。

把一个神圣的思想家、教育家,襟怀广阔、低调审慎的谦谦君子,拍成一个像邻居大叔一样的普通人,在观众的第一直觉上建立一个亲和、亲切的氛围,娓娓道来的故事,如沐春风的影片语境,让观众不因为历史久远,而和人物产生艰涩生硬的隔膜;同时,又要把圣人不同于凡人之处的“神圣”表现出来,人生态度,生活智慧,人格魅力,思想影响力融贯杂一起。周润发把这些东西具体而真切地“写实”出来,用最大程度的努力去说服观众获得精神上的启迪。

周润发身上举重若轻的风骨,不是简单的清高自负、敝帚自珍,而是知识分子积极入世的明亮心境和执着坚守。可以这么说,理解孔子需要时间、阅历、心境,感同身受的经历。就像有些讽刺的是,电影里唯一能理解孔子,接近孔子心灵的人,竟然是一个聪明、美艳的祸水女子南子,历史若是如此,孔子多半会后悔说过“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具有大男子主义色彩的话吧。这是作为男人的孔子,作为生长在男权社会里的孔子的局限性,因为孔子是一个人,男人。

三、寻觅知音:孔子其实离我们很近

电影《孔子》希望得到的沟通,是通过发生在圣人身上的故事,来启迪今天因为过分物化而显得浮躁的社会,那些彷徨中迷失了信仰,丧失了价值判断的人们,去励志那些还在坚持的平凡人。这是孔子思想在今天仍然具用普世性的意义。

胡玫曾说“质疑声一定会有,一路都有人在不断地警告我,连我妈都说我,你这不是疯了,找死吗,干嘛拍这么一部片子?”。因此可推,胡玫大抵是敬仰孔子这个人,并对孔子形成自己的了解和想象,才会多年来东奔西走地筹拍这个片子,不然有那么多帝王将相等着她去演绎,何必要碰孔子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她用电影这个生动的表现方式,在一拨拨的观影人群里,找到孔子思想的知音,理想主义的共鸣。就先把自己变成了孔子的知音,电影是她的成品。电影《孔子》即便不能让更多人成为孔子的知音,也是胡玫从业生涯里的一个惊叹号。

颜回在冰河里一次次打捞逸散的经卷,最后殒命,就像《海盗电台》里狂热的电台DJ在海水打捞唱片一样,都是在为心中纯净的理想而献身;子路临死前“君子死,而冠不免”的信念,则影响了电影《水浒传之英雄本色》里不断扶正官帽的陆谦这样的读书人、官员。这些细节的设计,纵然有想象的成分,但是这些弟子都是孔子和其身后完整的思想体系的知音,他们献身的是“道”、“仁”等这些看不见却可以实践的东西,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可以把这些东西去融入生活,检验理想。电影试图用儒家思想的雨露来点化焦灼不安的心灵,就是孔子精神的再次发光。而演完孔子的周润发也说:“《孔子》跟现代人的生活、感情都是很近的。你觉得两千多年前很遥远,等你看完《孔子》你会觉得,孔子跟你是很近。”

如果说,一次观影经历就是一次和电影,以及电影里的主人公沟通的过程。那么从主观出发,电影《孔子》希望得到的沟通,是通过发生在圣人身上的故事,来启迪今天因为过分物化而显得浮躁的社会,那些彷徨中迷失了信仰,丧失了价值判断的人们,去励志那些还在坚持的平凡人。这是孔子思想在今天仍然具用普世性的意义,电影院里真要能走出一些“知音”,善莫大焉。电影本身到底有多大的可看性,认真看过,而且有独立思想的观众会有自己的想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结语

《孔子》是一部商业意图的大型文艺片,有剧本略显仓促,台词不够严谨考究,古文和白话衔接得不很自然,很多地方对历史的把握、“合理的想象”不够稳妥扎实等很多不足之处,下的功夫还不够,不能让观众有效地吸收、消化,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拍惯了大型古装电视剧的胡玫导演,也还没能从电视剧的视角里转换回来,有些地方还是在用电视的方式来拍电影,放大了一些不必要的地方,煽情过甚矫枉过正,而一笔带过了值得特写的心理转捩点。只是,电影本身还不至于诚意全无,不忍猝睹。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有一本新书叫《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讲述他边写作边参加长跑的事情。我们在谈论孔子的时候,在谈论什么?在争论电影《孔子》的是是非非,功败垂成?还是孔子本人、儒家思想,更多电影之外的东西?那些准备发言的人,都先来想一想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在心中打好腹稿,大家的心态和气度都会变得友好豁朗起来,视野和胸襟也会为之开阔,建设性的东西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电影《孔子》和圣人孔子的知音也会一个个生长起来,如果孔子在世,这应该他乐意看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热血教师观后感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的伦。克拉克是个高级教师,不,是个文艺双全的老师。猜猜,他有多厉害?噢,天哪!我估计你做梦都想不到:他能够把一个差得转换了五次老师的班教成比优等生班考试成绩还要好的班级!

看看原来一群可恶学生干的坏事儿吧:泰肖安喜欢把教室画得一塌糊涂;阿丽塔总是在上课时嚼口香糖;莎美卡爱教训老师……哦,这一切实在太糟糕了,因为这帮学生的确太难教了。可是克拉克却没有放弃。

第一天,学生们自由散漫,想干啥,就干啥。要是我,肯定气疯了。克拉克为了这个,定了班规:第一:大家得时刻记住,我们是一个家庭!第二:互相得彼此尊重。第三:出入都必须排队……

我最喜欢克拉克扶起被打得伤痕累累的泰肖安时的场景,因为泰肖安在他爸爸的新墙上画画,被爸爸打了一顿,还被扔到了垃圾堆。泰肖安看见克拉克,以为是爸爸又来打他,吓得退出老远……太令人感动了!

克拉克是个值得尊重的好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闪亮的名字—2024最美教师发布仪式》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2126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担任着为祖国的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不容易,要当一名幼师更不易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以下体会:为了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20__年9月10日由省教育厅组织对幼儿教师和转岗教师进行了一次培训,

培训分为三期进行,我有幸也参加了这次活动,而我是第二期,这次培训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在培训的第一天早上,教育厅的厅长在会上说,这次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是我们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做一名幼儿教师就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老师们如何组织教育活动以及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教师如何对幼儿进行管理,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不管你的家庭怎样?怎么忙,有机会来学习,就要铁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厅长的话,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幼儿不是那么好教的。

开学典礼完,接下来是琼台师范学院的专科副教授范小玲,给我们讲座,讲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我看过这本书,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范教授仅仅用了很简短的时间把这本书的主要部分讲了一遍,这样我的印象更深刻,下午是刘玉春老师和何勤老师组织的破冰之旅,滚雪游戏,这游戏很好玩也很有趣,同时可以自由的互动介绍自己,这次来国培的人很多,各市县的都来,刘玉春老师对我们讲游戏规则,规则是第一个同学介绍自己的名字,兴趣爱好,第二个同学要对第三个同学复述第一个同学的名字,兴趣爱好等,以此类推,最后一个同学要把全部的同学的名字与第一个同学讲,同时还要上台表演一翻,不久游戏结束,使我感受到了我交了好多朋友。这次的培训,体会到了幼儿园教育工作应该坚持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碌,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启发诱导,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幼儿教育,热爱孩子是第一为的,幼儿不同于小学,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差,是一生品德行为形成的最佳时期,好模仿,是非观念在萌芽时期等特点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有更高的人格魅力,要正直,和善,温柔,可爱,要因可爱而动人,我们既要做到母亲般的关爱,又要做到高于母亲的教育。

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精神。热爱、尊重、理解幼儿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核心。爱是儿童正常成长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学会理解、关爱幼儿,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中国早期儿童教育音乐舞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卓雅为我们做了《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专题报告。她的报告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她给我们具体讲解了如何通过音乐领域的有效教学,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只有短短三天半的时间,我却收获了许多。在美术方面,要多给幼儿欣赏作品,无论是幼儿、老师或是大师的好的作品;在绘画过程中更注重幼儿的绘画时的兴趣,将游戏融入到其中,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我想这样的过程产生的结果一定是预想不到的。在美术的教学方法中,我也可以借鉴薛老师的借形想象,让幼儿在想象中创作出不同的作品。

在音乐方面,回顾原来的教授方法,有很多不足的方面。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太简单,不知道怎样一层一层加难度;有的时候给幼儿预设的目标又太难,幼儿根本完成不了。回顾许卓雅给我们的培训,我深刻的理解了音乐游戏每次教学都是在学习者认可前面一难度层次的学习已经通过的情况下,才进行新的难度挑战;并且在各种音乐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够经常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幼儿能够被合理的教学目标所激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各不同种学习情境中都能够不断获得新的成就,那么,在不断获取新的自我实现高峰体验需求的驱动下,全身心投入学习自然就会成为他们自己主动追求的事情!同时,老师也培养了幼儿们的各种学习品质,如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原有经验应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在培训中,看了扬州幼儿园和___一幼幼儿园的音乐课,她们主要就是让幼儿自发地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幼儿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感受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强了幼儿的学习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通过这次培训,我理解了如何通过艺术教育的有效教学活动,更好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两方面怎样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不断完善。在以后幼儿园的教学中,我本着这个目标,努力尝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发挥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更好的在学中玩,玩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祝福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祥林嫂,一个勤劳又善良的女人,却因为旧社会的封建思想而惨遭迫害。对于电影祝福》中祥林嫂捐了门槛,却依然被禁止参加祭祀活动,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看到这个不禁深思,它反映了祥林嫂思想的觉悟。

在旧社会里,一向都是女子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是封建思想包裹下妇女的写照。在浓厚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变得麻木不仁,如同行尸走肉般循规蹈矩,一步步走向没落,走向深渊。那些违反当时伦理的人,便成为了无辜的牺牲品,成为时代的祭祀品,回顾祥林嫂的一生,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她青年丧夫,又被婆家卖到山坳里,幸好再嫁的贺老六还算好,而且生下了儿子阿毛,本以为生活就这样安下来了,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先是第二任丈夫贺老六病死,后来儿子又被狼吃了,大伯还把房子给收走,走投无路的他再次回到鲁镇。原以为别别人会同情她,可怜她,可得到的却是嘲讽,玩弄,把她当做’白虎星’,认为她是克夫命,是不吉祥的不贞之女,就这样在一系列的打击之下,原本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祥林嫂不见了,换来的是毫无生机,绝望落魄的祥林嫂。最后连她最后一点希望也被鲁四老爷四嫂剥削了,在身心遭受各种打击之下,祥林嫂麻木了,她“脸上瘦削不干,黄中带黑,而且消失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一伦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是旧社会的缩影,这不仅是祥林嫂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那个时代的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