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考热点人物素材(通用20篇)

公务员工资向来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热点,今年两会上对公务员工资方面又会有什么改革措施呢?为此开学吧为你们收集整理了一些高考热点人物素材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您。

浏览

3294

作文

1000

2024年山东高考作文题出炉附优秀作文素材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时时都会有选择。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人生。选择决定成败,面对重大的选择需要勇气和果断。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他们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不一定要选择平顺的生活,然而有些人觉得困难造就人才。例如,鲁迅本可以好好做医生,平平安安的过完下半辈子,但是他依然选择了不同寻常的道路。弃医从文,终于成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司马迁本可以隐退江湖,平平安安的过完下半辈子,但是他依然选择了不同寻常的道路,最终著作史记;还有李时珍,你可以说他明明可以看别的医书来查找药的药性但是他却拿自己当试验品,自己食用,最终著作了本草纲目;其实你也可以想想抗战英雄,他门本可以全身而退,但是却用生命来换取了国家的存亡……这些都可以体现出他们的勇敢,他们虽然选择了困难,但是给我们后人带来了更多辉煌的选择。

或许人们的一个小小的选择,会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有这么一则故事,说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家三口过着省吃俭用的日子,生活也勉强过得去。有一天女儿听到门口有敲门声,她匆匆的去开了门。发现门口有三个老人,这三个老人看上去像是乞丐。女儿问他们要干什么,其中一个老人开始介绍了自己。原来这三个老人分别叫幸福、财富和地位,但他们想要住在这个人家中,但只能进去一个。女儿想了想交上爸爸妈妈一起商议,首先妈妈说让财富进来,因为这样就不再过艰苦的日子了。但爸爸说有了财富会没有地位的,所以应该让全家都要有一个好的地位。但女儿却说这些都不是什么,她选择了幸福,因为她觉得这一切都要比物质上的事物更重要。全家人一致决定选择幸福,他们敞开了大门让幸福进来。但没有想到的是,三个老人一起进来了。原来有了幸福,其他的东西都会具有,所以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真是因为它们正确的选择,才换取了全家人更加幸福。

人们对于未知的道路一片迷茫,因为他们有时候会面对前方的分岔口茫然无措。然而上帝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你在此之前不懈的努力,那么他就会给你一双可以透视的慧眼。这双眼睛会给你带来前方的路端,让你清楚的明白你该选择哪一条道路。而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努力的人,则会对此作出错误的选择,最终导致他的碌碌无为。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总会面临选择。每个人的选择是与志向兴趣紧密相联的,志向高远,选择才能正确。正确的方向和道路选定以后,就应以坚韧的毅力勇往直前,切不可半途而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李安

全文共 2966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时间2013年2月25日中午,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在洛杉矶杜比剧院闭幕。华人导演李安成为最大赢家,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配乐4项大奖。

★李安的话:我心里永远有一个关于电影的梦。

★李安的奥斯卡之路:1993年,“父亲三部曲”之一《喜宴》,让李安第一次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2000年,《卧虎藏龙》赢得最佳外语片,让李安捧回了他的第一个小金人。2006年,经过长达10多年的不懈追求,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李安终于凭借影片《断背山》,获得了最佳导演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亚洲人。2013年,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夺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配乐4项金像奖。

★温情李安: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两届金球最佳导演,两届柏林金熊,两届威尼斯金狮……李安拥有了太多的荣誉。熟悉他的人讲,他永远温文尔雅,拍摄现场很少发脾气。做他妻子很幸福,他30年没绯闻,出席重要场合永远微笑着牵住妻子的手。当李安手捧小金人对着台下的妻子说“我爱你!”时,林惠嘉对这一杜比剧院内的真情告白的反应显得错愕且羞涩。

★坎坷成功路:1978年,怀揣自己的电影梦,李安不顾父亲的反对,报考美国伊利诺大学的戏剧电影系。毕业后在美国电影界苦苦寻找出路,从1983年起,经过了六年的漫长而无望的等待,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剧组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最痛苦的经历是,曾经拿着一个剧本,两个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近而立之年的李安连生活都无法自立。

★成功男人的背后:在李安最困难的日子里,是妻子默默地、坚定地支持着他坚守自己的梦。她拒绝父母出资让李安开中餐馆养家糊口的好意,在李安准备学计算机另觅生计重找职业时,她告诉李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李安成功后,重提当年旧事,她才告诉李安:“我一直就相信,人只要有一项长处就足够了,你的长处就是拍电影。学计算机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你要想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就一定要保证心里有梦想。”

【思考·借鉴·运用】

◆《少年派》与《白鹿原》:《少年派》由扬·马特尔原著,2002年被《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及亚马逊等网站评为年度最佳图书,2004年获德国图书奖,先后被翻译成了42种语言。

在李安被选定成为该片导演之前,扬·马特尔并不相信他的书能被拍成一部好影片,但他最终因对方承诺其作品在任何方面都不会被删节终于被说服。于是电影就成了《少年派》的第43种语言。可以说,忠实于出色的原著为李安的再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很多读完《少年派》原著的人会被具有如此想象力的故事再次征服。

反观国内,有最优秀的当代长篇小说之一做“底子”,电影《白鹿原》却因没把故事讲好而饱受批评。有业内人士直言:内地99.9%的导演都是不及格的学生,他们没有解决电影最实质的问题——讲好一个故事,完全就是邯郸学步,太浮躁。

我们国产的影视作品,常常遭到“雷人”、“做作”、“太假”的批评,这往往缘于缺乏优秀的剧本。有专家一语中的:“中国电影故事像春晚,段子一个接一个,根本不尊重叙事”。

电影说到底是讲故事,讲导演心中的故事。奥斯卡最终把奖项颁给了导演,至少说明一点:李安讲故事的功底,已经获得西方主流电影界的认可。

李安和《少年派》获奖只能让中国电影更为窘迫。

◆李安与张艺谋们:奥斯卡倡导“独立文化精神”,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又西化的李安备受奥斯卡宠爱。而再看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倾轧迷失在奥斯卡之路上,似乎渐行渐远渐无声。

巩俐和章子怡都轻慢过奥斯卡,前者说,“奥斯卡不过就是中国的金鸡、百花电影节”;后者说,“我没有好莱坞梦,中国影片是拍给外国人看的吗?”看样子,“谋女郎”显然比谋先生有“傲骨”,张艺谋还是坚如磐石地爱慕着奥斯卡,投资6亿元人民币、筹备4年、历时164天拍摄《金陵十三钗》,呕心沥血地再次冲击奥斯卡铩羽而归;陈凯歌用《搜索》冲奥,死得也很难看。

中国电影近几年一部部刷新票房,一个个娇艳霓虹,但实质上却不是繁华盛世。

关于张艺谋们无缘奥斯卡,有人埋怨说是“大陆电影限制太多,导致中国大陆电影无法获得国际普遍认可”,有专家说李安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善于讲述“全球故事”,而张艺谋们则囿于讲述“中国故事”,甚至提出“不应再让自己的电影在本民族文化中浸润太深”,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就拿《金陵十三钗》来说,这样一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信仰、并且刻意适应好莱坞电影工业特性的电影在国内能够顺利生产上映,并且受到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主流舆论的青睐,根本不存在“限制”的问题,主要还在于张艺谋没有把故事讲好。而从李安这次获奖的《少年派》来看,确实是一部由加拿大小说家撰写、以印度人为主角、在中国台湾取景的电影作品,作品的内容也似乎属于“跨文化”题材,但事实上,无论是李安获奖的作品还是奥斯卡奖的其它作品,也并非都是什么脱离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全球故事”。即便是所谓“跨文化”的《少年派》,也并非什么“跳出中华文化影响”、“文化混杂性、兼容并包”的混搭,而是融合中西文化的人性思考。

从根本上说来,文化的开放和交融,绝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转基因”,而是民族文化的兼收并蓄发扬光大。如果因此就浮躁地认为只有“跳出中华文化”、不讲“中国故事”而去讲什么抽象的“全球故事”,这显然既是对李安的曲解,也是对张艺谋们的误导。

◆向李安学习什么:李安作为从中华文化出生而走向世界的华人导演,他长期潜心于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衔接,他崇尚的“电影神”既不是文化符号的叠加和“假大空”的展示,而是电影故事本身的感人;而他的电影故事无论是历史现实还是奇幻旅程都全心全意诠释人物内心和人性启发,他对电影艺术的开拓和创新不仅在于驾驭各种题材,甚至敢于触碰那些难于极致的事物,如此等等,这样的电影梦想和踏实践行,或许正是张艺谋们目前所欠缺的。

◆李安与莫言:李安的获奖让人联想到不久前莫言的折桂。作为先后问鼎世界电影、文学领域最高奖项的两位华人,两个几乎同龄的人,一个出生在台湾的东部小镇,一个出生在山东农村;一个出身于书香门第,一个祖辈为农民;一个留洋美国,一个土生土长。是什么样的特质,让他们由隔绝了半个多世纪的海峡两岸分别出发,殊途同归?

从成长经历来看,李安走的是精英路线,莫言则是草根路线。路线不同,但是在前行的路上,他们两人都遭遇过巨大的坎坷,莫言遭遇的是经济上的贫困和身份上的歧视,李安虽未被逼至生存的困境,却也曾经丢失“丈夫的气节”,赋闲在家被太太养了6年。

成功的路上哪能不经历风雨。可是,李安和莫言的身上有一种共同的特质,那就是荣辱不惊的温和与朴实,这在当下的文化圈是少见的。龙应台说,李安的眼睛像一只小鹿,纯真、温柔而聪明。陈文茜说,李安把自己放得很低,低到能看见每一个人的灵魂。

莫言也是个温和的人。话语不多,穿着朴素,为人低调。在获奖前夕对媒体封口,因为不想受到攻击。面对围堵的媒体记者,他一边着急地说,请记者做好准备工作再来,一边给记者们煮饺子吃。

看李安的电影越多,越失去描述他的能力。东方的、西方的、商业的、文艺的、精明的、单纯的……好像什么都有一点。莫言就不一样,他的复杂性体现在个体作品,整体风格是稳定的东方式,甚至是东方中最泥土的那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考作文写作之素材使用技巧

全文共 3251 字

+ 加入清单

一、特殊化,陈材新用

生活中的反常(特殊)现象,容易产生轰动效应。由此,如果作文也写一些“反常(特殊)现象”,既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又能拿到高分,何乐而不为呢?如2008年上海作文题是“他们”,不少学生都选取了城里农民工这一群体,可有一位考生却写农民工的子女,选材角度新颖,获得了该年度惟一的满分。这位考生的办法就是把素材中的“人”要素特殊化了,收效很明显。请看例子:

(1)我迷上了电脑——奶奶迷上了电脑(人物特殊化)

(2)我跟爸爸看表演——我骑在爸爸肩上看表演(方式特殊化)

(3)县长巡视保密室——县长被挡在保密室外。(事件特殊化)

(4)学校里响起了歌声——村头广场响起了歌声。(地点特殊化)

二、设细节,粗材妙用

不少考生要么感到自己生活平平淡淡,波澜不惊,实在不能求新求异;要么有了新鲜的素材,却因为表述笼统而不能打动人心。存在这些情况怎么办?将素材的闪光点用“慢镜头”语言充分展示,动人的细节自会传递出感人的力量地。写考试失利的文章很多,但多清汤寡水,无滋无味,看下面的例子:

苏格拉底喝下绿色的毒酒;伽利略软禁在不见天日的室内细细擦拭着望远镜;居里夫人在实验室吐出一口鲜血,染红了操作台……政治打压、宗教迫害、放射性毒素侵害……科学家们不顾这些,他们坚持真理,拖着历史的车轮向着正确的方向滚动。

这位考生没有罗列科学家们的成就,而是将历史人物放入特定场景,描述他们在困境中坚守之姿,当镜头语言在时空中横扫,我们油然而生对伟人的无限敬仰之情。

其实,“慢镜头”语言就是给历史人物创设一个场景——何时、何地、何景,人物在这样的场景中何为,尤其要将人物的动作和神情细致描绘。当笔力集中于此,寥寥数语亦足以动人心魄。

因此,平时作文中,在平凡平淡的素材中有意识地;加入这样的“芝麻虽小、香气扑鼻”的有趣的生活细节。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善变通,一材多用

有一些素材看起来与文题关联不大,但如果善于变通,巧妙处理,完全可以成为文题合适的题材。因为一个感情材料,客观对象,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其内涵往往是多层的、多义的、多向的,都具有多层次开发、多角度利用的可能性。比如下面的素材就可以作多角度的开掘。

袁隆平:一生以水稻为伴,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第一,从做事持之以恒的角度立意:再平凡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做出伟大的成就。

第二,从探索科学真理的角度立意:要敢于挑战权威,只有如此,知识才能创新,科技才能进步,当然了挑战权威要具备非凡的胆识和学识,是能干而非蛮干。

第三,从品德修养的角度立意:无论名声有多大,都不能忘本,淡泊名利,痴迷于自己的追求,才会收获最大的财富。

第四,从人生目标的角度立意:人生要有远大的目标,要以天下为为己任,把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作为最大的幸福,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这样的人物才是最风流的。

由此可见,同样一个材料,只要你取舍得当,挖掘得当,是可以适应许多不同的题目的。这里,关键看你会不会多角度多侧面地看问题,善于分析,善于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四、细梳理,教材活用

有时候,为了写篇文章,可谓挖空心思,绞尽脑汁。静心想想,我们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写作文时真得就没有可用之材吗?其他渠道不说,其实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就有着丰富的资源。教材中的文章就像我们熟悉的朋友,可以经常阅读与品味,把这样的“朋友”运用于自己的作文里面,就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似的轻车熟路般的感受。其中很多文章是经典名篇,经典不但可以陶冶情操,常读常新,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作文素材。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浪淘不尽”的“千古风流人物”,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有“千里澄江似练,翠蜂如簇”的“怀古金陵”;有李白的飘逸,有杜甫的沉郁;有苏东坡的豪放,有柳耆卿的婉约;有鲁迅的深刻犀利,有徐志摩的柔婉绮丽;有冰心的冰清玉洁,有舒婷的侠骨柔情;有莫泊桑的《项链》警示那些虚荣心极强的人悬崖勒马,有巴尔扎克的《守财奴》拯救无数陷入“孔方兄”的魔爪不能自拔的灵魂;有马丁?路德?金深沉的呼喊——《我有一个梦想》,有亨德里克?房龙真诚的呼吁——《宽容》……如此丰富的内容,为什么学生视而不见呢?我们以为,学好课本,疏通写作之源;利用课本,多角度写好作文;挖掘课本,加工课本,与高考[微博](课程)作文衔接,如果再辅以老师的身体力行,亲自下水,写一些示范作文,提高作文水平应当是可以期待的。看一段文字: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是你啊,旷达的子瞻,泛舟赤壁。你心中何尝不想“至君尧舜上,再使风流淳”?可你逃不了“乌台诗案”,你选择了黄州,造福一方百姓又何尝不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雄姿英发的周瑜,你仰慕他,然而,你终是你,变人生的轨迹未尝不可?高歌“一蓑烟雨任平生”岂不快哉?

这是2009年安徽考生《抓住机遇,成就伟岸》中的文字,不说语言的流畅优美,但就素材的使用,《前赤壁》《赤壁怀古》,哪个不为我们熟知?语文课本就是一个蕴藏丰富素材的宝藏啊!

五、开茅塞,触类旁通

为了备战高考,考生要记忆大量的成语,而言简意赅的成语就是我们鲜活的素材库,将成语便素材,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看一例子:

曾经才华横溢的江淹,让无数的后人为他的凋谢而惋惜。少时家境贫寒,江淹却勤于读书,苦于学习。优越的天赋与不懈的努力最终造就了他的文学成就。然而,声名鹊起动摇了他写作的原则。为了名与利,他不再用心属文,直至灵感消逝,文思减退。渐渐步入写作的低潮,终以“江郎才尽”名留文坛。

该考生将成语变素材,既可见其文学积淀,又显其考场机智,值得我们深思。很多成语就是一段悲欢故事,一个生动灵魂,像“卧薪尝胆”“握发吐哺(周公)”“高山流水”“韦编三绝(孔子)”“曳尾涂中(庄子)”“开天辟地(盘古)”“精卫填海”等等不可胜数。

我们还背诵了大量的诗文名句,为什么有些同学只想到用辛辛苦苦背诵的诗文名篇名句应对默写,却想不到将其用于作文。看一例:

所以你惊叹,榆柳萧疏交相掩映的阁楼上,孟郊在万籁俱寂的黑夜,看到了划破黑暗的嵩山白雪;所以你静默,明月入怀的夜晚,张九龄在清寒的夜露中看到天涯尽头的悠长相思;所以你悲伤,在阳光铺洒碎银的清晨,李商隐在镜中看到了流年偷换;所以你明白“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所以你惊喜“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倚江楼”……

引用诗句,列举诗人,既展示了非凡积淀,又让文字得染诗情画意。相信,每个同学都有丰富的诗文素材。

六、吐心曲,倾情表述

文章特别是散文要以情动人,但材料的表达不是空泛的抒情,而是把深沉蕴藉的情感融注于笔端。很多学生习惯用第三人称陈述材料,而不涉及自己的主观感受,特别是对史料的使用,这种处理方式并不高明。其实,展开自己的心灵,让材料的再现和自我的情感发生化学反应,其间的涟漪更能激荡读者的共鸣。看一例:

每每独坐斗室,吟哦着陶令“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时,我的心会立即变得水晶般明净,充满了恬然;每每在寒食端午,想到甘心自焚于烈火中的介子推与那正值盛年却投身汨罗的三闾大夫枯槁的身形时,我的心会猛然紧缩,任泪水在一阵阵刺骨的痛中注满眼眶;每每失意之时,瞥见案头张载的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豪言时,我那濒临破碎的意志又会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把史料与自己的感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收到了强烈的表达效果,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有追求、能担当的青年的强烈的心声。丰富真挚的情感为文章增色不少。

由此可见,当我们贴近这些材料中的人物的心灵,用文字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些材料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或陈旧的印记,而是存在于生命长河的锦缎华彩,它们有质地,有光泽,它们有血有肉,它们有温度,有气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上海卷高考作文素材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问,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久久陷入沉思……

当我抱怨无暇读书时,当我叫苦没空做题时,当我遗憾一事无成时,妈妈突然一问:“儿子,你总说没时间,你的时间都去哪了?”我的心头猛地一震:“是啊!我的时间都去哪了?”

细细想来,无论干什么,都需要时间呀!放学回家,想休息一会儿,顺便看看电视节目,不经意中,时间溜走了很多;写着作业,想查一个词语,顺便看看体育新闻,翻动网页,时间溜走了很多;打个电话,问同学一点问题,顺便聊聊班级新事,言谈之中,时间又溜走了很多……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知不觉,已经从我的手心飞走,无处可寻。时间是上苍赠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但真正的掌控权,就在我们的手中。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如果你充分利用,就会收获很多;如果你随意消磨,就会一无所得。妈妈的那一问,警示了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关键是看你愿不愿意挤。

我试着开始挤时间,做了一个时间表。第一天执行,我在学校的自习课,挤时间,完成了大部分作业。放学以后回家,休息半小时,马上开始专心致志地写作业。完成作业后,我又预习新课,一小时后结束战斗。弹一会儿钢琴,放松一下,一曲《克罗地亚狂想曲》,把我带到了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剩下的时间,做一页课外习题。再读一读我买的新书少年版《史记》。吃过晚饭,看完新闻,散步时,背一会儿英语单词,又背诵一篇《陋室铭》,嘿!一个晚上,因为我充分利用了时间,果然收获满满。坚持下去,形成习惯,必有效果。妈妈说得好:“良好习惯形成之日,便是知识之树常青之时。”其实,时间不是表的指针在数字之间的移动,而是一种心里感受。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如果你珍惜时间,它就会青睐你,给你收获,给你成功;如果你浪费时间,它就会惩罚你,让你损失,让你失败。

“你的时间都去哪了?”妈妈的那一问,我终于寻到了答案:时间就在我的手中,就在我的心中。新的时间,新的征程,新的任务,就在眼前。珍惜时间吧!它是你一刻也不能分离的伙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最新高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文素材800字

全文共 123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朋友:

春节将至,“新冠肺炎病例”在引起担忧的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十七年前SARS浩劫的惨痛记忆。病情出现时,它们有相似的开头:一个病人出现,一系列人传染,由一至百呈“井喷式”增长;回顾病源时,更有相似的起因:国家卫健委指出,病毒是从野生动物传播到人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有人都在关注开始肆虐的疾病如何防控,我们也应注意到疾病的由来,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从源头上遏制病毒。

纵观近几十年新型传染病的发源,艾滋病毒来自于非洲白眉猩猩,寨卡病毒来自于恒河猴,埃博拉和H1N9禽流感这些更为熟悉的疾病,也都和野生动物有关。这次肺炎的第一例感染者与随后十余名病人都来自野生动物市场,而多年前SARS的第一位感染者正是一名野味厨师……这些事实无一不告诉我们:捕食“野味”是病毒传播关键的一环。“SARS的源头是蝙蝠不假,但是它发展的舞台是广东野生动物市场和酒楼、餐馆。如果没有我们滥用果子狸,食用果子狸,那么病毒从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传播链就不会发生,当年的SARS就不会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员石正丽在“一席”演讲中说。

因此,在屡次发生的血的教训面前,每个人都应该拒绝追求“野味”。从前我们呼吁保护野生动物,只是关注它的生态意义,还是有一些人不以为意,我行我素;如今这些传染病提醒我们,拒绝捕食野生动物,不仅关乎生态,更关乎公共安全。由人的贪念、痴昧引起的后果来之迅速,更是来势汹汹。在此,我发出如下倡议:

第一,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不抱猎奇心理。

国人对“野味”的嗜好,有文化心理、传统以及中医药文化影响等多方面原因,也有人把捕食一掷千金的珍稀野生肉类当做身份地位的象征。然而,这样的“排面”建立在一条条原本在自然中灵动的生命和一个个潜在的病毒威胁之上,真的值得追求吗?答案不言而喻。

第二,明确捕食野生动物的危害,不抱侥幸心理。

在记者卧底的一个“野味群”,有人提及最近的武汉疫情,一群友回复“该吃吃该喝喝,没那么容易来我头上”。总有人不相信野生动物会传播疾病,或者说是不相信传播病毒的野生动物就是自己接触的这只,抱着侥幸心理。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发生大规模疫情,经济损失动辄数千亿,生命的代价更是无法衡量。

第三,心怀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不抱自大心理。

化用一句莎翁名言,同一的太阳照着人类,也不曾避了任何一种生物。天行有常,万物都在其该在的位置,维持天地的周转。一些病毒寄生宿主,千百年来动物共同进化出了特殊抗体,而新鲜宿主人类却对它们毫无招架之力。如果不是人类自高自大,把自己当做主宰而任由欲望膨胀,把本在山原奔跑的麋鹿、果狸摆上餐桌,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圣雄甘地曾说,地球所提供的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不足以填满每个人的欲望,每一次无节制的索取,大自然都会要求偿还。也许这一次“新冠肺炎”的战争,我们也会像打败“非典”一样打败它,但这场战争建立在惶惶人心和无数人命之上,早已不能以输赢来论。我们不要等到出现超级病毒再后悔贪婪,不要等到付出惨痛代价再后悔愚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抗战胜利大阅兵

全文共 1756 字

+ 加入清单

亮点一:英模方队-手举70面功勋旗11个徒步方队包括了1个三军仪仗队方队和10个英模部队方队。其中,三军仪仗队将在徒步方队中第一个通过天安门。51名仪仗队女兵首次参加阅兵,她们将手握6.5公斤重的95式步枪接受检阅。

10个英模部队方队按照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4个模块编组。包括“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方队、“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每个方队增加了旗手排面,每个方队擎着7面抗战时期的功勋荣誉旗帜。

亮点二:武器装备-84%为首次亮相

此次阅兵拟动用40多种型号装备500多件、20多种型号飞机200多架,大多数装备都是国产新型现役主战装备,84%都是首次亮相。其中,在27个装备方队中,按照作战体系要求编组,包括地面突击、防空反导、海上攻击、战略打击、信息支援、后装保障等模块,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和四总部直属部队联合编成,将展现解放军未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作战力量。

往年受阅装备以进攻型、防御型装备居多,后装保障在此次阅兵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其中装备保障模块第一次参加阅兵,共包括越野车、抢修车、抢救车、修理车等装备。

亮点三:空中梯队-数量创历史之最

这次空中梯队规模将超过历次阅兵,多型飞机均为列装后首次,全部是国产先进武器装备,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10个空中梯队将飞越上空接受检阅,飞机数量创下历史之最。

在战机队形编排和表现形式上,空中护旗方队采取“70”纪念字样编队飞行,并采用空中直升机悬挂国旗、军旗,突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主题。同时,歼击机首次采用大机群密集编队飞行,间隔距离小,场面将非常壮观。此外,飞机抽拉烟次数最多,时间历次最长。

亮点四:老兵方队-武警摩托车护卫两个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由从大陆遴选的、目前健在的国共两党抗战老兵、我党我军和国民党抗日英烈后代,以及抗战支前模范代表组成。其中,抗战老兵平均年龄90岁,支前模范平均年龄88岁,英烈子女代表平均年龄78岁。他们将乘车受阅,并由武警的摩托车礼宾方队的45名队员驾驶国产摩托车庄严护卫,用国礼表达对他们的尊重。

亮点五:领队将军-50多人“打头阵”这次阅兵安排50多名将军领队受阅,包括中将指挥员、少将指挥员,分别来自陆、海、空、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队,他们平均年龄53岁,最大的58岁,大多与其他战士有30岁的年龄差。这些将军既有军事主官,如65集团军军长、少将张海青,他也是将军领队中唯一的军长;也有政工干部,如武警北京总队副政治委员、少将孟鸣;还包括技术型高级军事干部,如济南军区装备部副部长、少将刘卫星。

亮点六:合唱乐团-首次千人合唱团位于天安门广场北侧的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合唱团,同样是阅兵看点之一。解放军合唱团1200多名队员全部由总装、海军、空军所属院校的男学员组成。队员平均年龄21岁,最大的27岁,最小的18岁。其中有3名在校研究生,他们都是非艺术专业的普通军校大学生。解放军合唱团团长于海说,这是中国阅兵史上的第一次,世界上目前也无其他国家同时组织这么多男性军人在阅兵时一起合唱。

亮点七:外国代表-17国近千人参加

这是中国首次邀请外国军队代表参加阅兵式。外军方队、代表队近1000人规模参加分列式,每个方队正式参阅人数在75人左右,每个代表队在7人左右,方队和代表队均位于我地面徒步方队和装备方队之间。

截至目前,白俄罗斯、古巴、埃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墨西哥、蒙古、巴基斯坦、塞尔维亚、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等11个国家派方队参加阅兵,阿富汗、柬埔寨、斐济、老挝、瓦努阿图、委内瑞拉等6个国家派代表队参加阅兵。

各国军队参阅序列,按照国际惯例,原则上按所在国的英文首字母排序,考虑到今年中方方队在参加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中的排序,在此次阅兵中安排俄军方队作为外军方队和代表队的最后一个出场,参阅人数为93人

亮点八:数字寓意1.礼炮

阅兵当天共有56门礼炮,寓意56个民族心手相连;呈八字形等距排列,意指中国人民经历八年抗日战争。每28门礼炮同时鸣放为一响,代表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走过28年风雨历程。交替鸣放共70响,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热点高考素材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江南才子唐伯虎在江南一庙宇偶遇前来进香的秋香,一见钟情,遂生共结连理之意。为此,他一路跟踪秋香到太师府,又想方设法以伴读书僮的身份混进府,谋得了接触秋香的机会,后在府中多次接触秋香并表心意,均被秋香拒绝。有一次竟被秋香锁进柴房,但唐伯虎并不气馁,又请来好友祝枝山帮忙,在好友的指点下博得点秋香成婚的好机会,至此,江南才子好梦成真。唯一不太好的是唐伯虎在成婚后从太师府偷偷溜走不辞而别,显得不太有面子,不过,这也是他当时最好的选择。

启示:1、目标要明确;2、为实现目标措施要有效;3、要屡败屡战并适当时候请高人帮助,毕竟有时是旁观者清;4、完成目标美梦成真后可以适时跳槽,该走就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张爱玲

全文共 2701 字

+ 加入清单

张爱玲,一代才女,她一生既辉煌又寂寞,既精彩又冷清,既煊赫又悲凉。她是那个时代,大上海开出的一朵奇葩,冷艳之中略带凄楚。

张爱玲是大家闺秀,又是知识分子,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个女人。封建社会不赞成女孩读书,可见女人有了知识还是了得的。当权者傲,富贵人傲,女人傲,文人傲。张爱玲只能是“傲”上添“傲”。所以她生来一副傲骨,三分才气,三分傲气。对于文学来讲,文学与非文学以及文学之间的差异来自人与人的不同,她依然与众不同,孤傲清高。文学作品中的感觉和精神来自作者,张爱玲一生的经历一波三折,她笔下的人物或多或少有她自己的影子。

她自己写出了《金锁记》、《倾城之恋》,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到头来,自己却亲绎一曲缠绵悱恻、灵肉纠葛的倾城之恋。这是宿命,还是偶然?

张爱玲遇到了胡兰成,钟情于他,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张爱玲与胡兰成,一个是当时上海最富盛名的才女,一个是汪伪政府的要员;一个孤傲成性,一个风流倜傥。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不管他汉奸的身份,不顾他的年龄可以做她的父亲。“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她丝毫不介意,胡兰成一个月回来在她那待几天然后回他的家,她在一封信中对胡兰成说:“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她丝毫不介意,胡兰成给她温暖之后,剩下的便是一个人的寂寞。

战后人民反日情绪高涨如昔,全力捕捉汉奸。胡兰成潜逃温州,因而结识新欢范秀美。当张爱玲得悉胡兰成藏身之处,远去温州,去探望她的夫君。千里迢迢觅到他的时候,,胡兰成惊而不喜,甚至有怒。对此他后来的解释是,夫妻难中相别,妻子寻踪探夫,本是令人感动的人情之常,但爱玲是超凡脱俗的,就不宜了。他对她的爱早已烧完了,就像一堆柴火,爱来时,情浓时,燃气熊熊烈火,恨不得烧了整个世界,轰轰烈烈爱一场,而爱过之后,情淡之时,变成一堆灰烬,再也没有任何激情与欲望。于是,一切只剩下无言的冰封,相处的冷淡,相见的尴尬。纵使张爱玲才华横溢,声名在外,也没能力改变什么。张爱玲真的是委屈的,她的心里只有这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的心里却装着几个女人,叫她怎么能不感伤?于是她离开温州的时候,胡兰成送她,天下着雨,真是天公应离情。这场雨,也冲刷了他们曾经的“倾城之恋”。张爱玲已经知道,她这一生最美的爱情,已经走到了辛酸的尽头,再有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有一次,胡兰成有机会途径上海,在危险之中,他在张爱玲处住了一夜。他不但不忏悔自己的滥情,反倒指责张爱玲对一些生活细节处理不当。还问她对自己写小周的那篇《武汉记》印象如何,又提起自己与范秀美的事,张爱玲十分冷淡。当夜,两人分室而居。第二天清晨,胡兰成去张爱玲的床前道别,俯身吻她,她伸出双手紧抱着他,泪水涟涟,哽咽中只叫了一句“兰成”,就再也说不出话来。可见,对他情有多深!

过了不久,她告诉胡兰成她自将萎谢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到底曾经爱过,而且是铭心刻骨的爱,哪怕虽有千般委屈,但委实难以放下,因而拖了一年半的时间才有最后的决断。爱情的酸甜苦辣是可以忍受的,因为毕竟还是情味,而无爱的苦涩却是无可奈何然而,凋谢的不只是张爱玲的心,她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亦随之而逝。往后的日子纵然漫长,她始终没再写出像《金锁记》般凄美的文章。在1945年出版的《文化汉奸罪恶史》中,张爱玲榜上有名,这多多少少拜胡兰成所赐。张爱玲与胡兰成相识于1944年,分手在1947年,只有短短三年,却是张爱玲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爱玲,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在我眼里,张爱玲,只是一个美丽如烟的女子,美丽的多元化,多样化,美丽的别具一格

今夜,读张爱玲

“每一只蝴蝶都是从前一朵花的精魂,是花的前世回来会见今生。”我似乎看到张爱玲在一棵花树下,喃喃自语,我便被如此旷世奇女的一句话而热泪盈眶。

也许她便是那朵花那只蝶,张扬的才女,逃不了世事变迁。她的开场便注定有泪,才会有她温温的情怀。她的结局注定悲凉,才会有绝美的回眸。

她说:“我喜欢我四岁的时候怀疑一切的眼光”,童年最初的朦胧与不快便被这句话概括。贵族的血统,给她于无奈。童年在她《私语》里呈现,是该和她一起欢喜,还是一起悲哀,我突然有了些许的茫然。一本《摩登红楼梦》把她从文字中带出来,是该为她的才情呼赞的,这样的奇女子。

要强如她,也在父亲再婚的前夜哭泣。她说:“像重重叠叠复印的照片,整个空气有点莫糊。”她说:“有太阳的地方使人瞌睡,阴间的地方有古暮的清凉。房屋的青黑的心子里是清醒的,有它自己的一个怪异的世界。”我是爱极了如此语言,仿若看到一个身着艳色旗袍女子在一幢斑驳的屋子外徘徊。这样怪异的世界,便在她的身上刻下了烙印。如此让人惊叹。

在那个时代充满青春充满希望的她,却在满清遗老遗少里,昏昏沉沉,纷纷扰扰的世界里,她却有着不同一般的迷糊与清醒。她曾经的爱人说她是“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她每一个细微的情绪会被聚焦,放大,似“一花一世界,一沙一菩提。她的世界边缘被敲打着,她始终让自己沉淀,淡漠着,炽烈着,甜腻着,跌跌撞撞往前走。

沉浸在她的《金锁记》里,谁见过轩信笺上的泪?泪珠是“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的失眠。泪便会烙上一个永远的印迹,谁会再想起,三十年前的月亮?谁还会没吃过雪里红呢?谁还会在吃的时候盯着它?谁能再想起青涩年纪中的凄凉,敏感压抑的少女?飘浮的情绪只有张爱玲有如此的才情。

她在《烬余录》里说,“铜锅坐在蓝色的煤气火焰中,象一尊铜佛坐在青莲花上,澄清,光丽。。。。。。鸡在叫,又是一个冻白的早晨。我们这些自私的人若无其事地活下去”看似淡然,却隐藏着无法明言的悲凉,这样句子让人伤感,让人不由地心深疼起来。乱世中的女子,聪慧并孤独,洞察着人性的真相。

她是喜欢悲状,喜欢苍凉亦喜欢张扬。她痴情于那份本看着不见好的爱情,几乎是卑微地,她说“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她更明白眼前的男人的悲劣,在那个乱世里,她无法把握这样的男子,在她决定要离开时,也多少心酸往事尘埃历历,要做一个了断,和爱人,也和自己心灵最深最真的爱做了个发断。去留之间,徘徊复徘徊。她了断之后的平静与从容见出了决绝,那是一个尊严中的华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古代杰出人物及事迹

全文共 5661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有很多杰出人物,他们的事迹是最好用的作文素材。考试吧高考网盘点一下古代十大杰出人物及事迹给大家,想让自己的作文素材丰富一点的,记得积累哦!

一、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

【获奖名片】坚守信念为国捐躯

【评价】

1.谈笑间,羽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血战南郡。他用短暂的一生,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2.国家危难,他力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士风采;赤壁阵前,他泰然自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他短暂的一生确如高山般让人仰止!

【颁奖词】

权力的巅峰,他触手可及;忠诚的信条,他永生不忘。他火烧赤壁,血战南郡,以自己短暂的生命,成就他人的王者霸业。一颗忠心,东吴元老,他深谋远虑,助吴天下三分。何谓贤谋,何谓良帅,何谓能臣,公瑾是也。

【事迹】

周瑜出身士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他尽心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立下汗马功劳。孙策死后,周瑜又效力孙权。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子为人质,众大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周瑜力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臣。周瑜对孙氏忠贞不二。他拒绝了曹操派人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军三十万会猎江东。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人,与曹决一死战。面对三十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一句“操直送死”,一计“火烧曹军”,一场“赤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这场大火使曹元气大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熊熊的火焰是周瑜爱国的心火,是他誓死效忠的赤子之心。

赤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力,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里他失去了生命,但他在赤壁船头傲立的风姿,依然让人仰望。他将一生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曾倒下。

二、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

【获奖名片】浊世清莲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

2.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让人叹惋?

【颁奖词】

是您,使内外交困的楚国一度出现国富民强、诸侯威震的局面;是您,虽屡遭疏远流放,赤子之心却始终不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直到无能为力,您纵身一跃汨罗江,以身来殉美政理想!

【事迹】

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张,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势力!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李时珍:用坚持谱写中华传奇

【获奖名片】医学泰斗

【评价】

1.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你就是以这样谦逊的姿态和辉煌的成就为中华历史写下一部传奇!

2.一介农夫,怀揣着执着上路,走进大山,风雨兼程,亲尝百种药草,挥就一部影响世界的不朽医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纲目》一起刻入历史的记忆。

【颁奖词】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坚定的信念伴你步入医学圣殿,不懈的努力带你翱翔成功之巅!

【事迹】

李家世代业医,但由于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不屑于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打算放弃科举做官之路,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最终同意了儿子的要求。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表现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

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求教,其中不乏农民和渔夫。李时珍为了了解药物,并不满足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罗列诸品,反复谛视”。例如他在写到白花蛇时为了真实细致地了解这种剧毒蛇而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终于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目睹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李时珍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并编著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本草纲目》。

四、李煜:词人皇帝

【获奖名片】皇位诚可贵,诗词价更高

【评价】

1.四十年的短暂岁月,他无悔度过,有过荣华与富贵,也有过艰辛与无奈。一生的追求,永远在历史长河中定格,词人皇帝——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一帝。

2.软禁磨灭不了他的意志,苦难摧毁不了他的心趣,他用心血浇灌自己的梦想种子,终于绽放出词帝之花。

【颁奖词】

别人看来或许他只是一个昏庸的皇帝,然而,只有他自己明白,吟诗作赋是他一生的最爱。冷落了荣华,远离了争鸣,选择与词作伴,他从未后悔。淡去金色的华表,他留下的是灿烂的诗篇。

【事迹】

李煜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是被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本无心争权夺利,一心向往归隐生活,登上王位完全是无意,他曾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他嗣位时,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进贡,苟安于江南一隅。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荒靡的生活,风格柔靡,但是这并不是他向往,他甚感空虚无奈;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李煜词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

后主前期词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

五、王昭君:中原最美的和平使者

【获奖名片】最美使者

【评价】

1.为了民族,为了国家,她甘愿牺牲自我,舍小家为大家,她的出塞换来了六十余载的和平。昭君让人们铭记的不仅是她的美貌,更是她的付出。

2.长安花红,雁门沙黄,只有那南归的雁群知道昭君是怎样放弃一生荣华换来大汉半世和平,只有那朔北的长风知道悠悠羌笛背后是昭君怎样绵长的相思和无悔的抉择。

【颁奖词】

你海棠般娇羞的容颜,你菊花般孤傲的风骨,你柳絮般飘飞的思念,你桃花般红消香断的泪痕,都在茫茫大漠中消隐。你默默地随清风而去,为了那永世的安宁,你的英姿,是漠北最美丽的剪影。

【事迹】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公元三十六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昭君为南郡首选,抵达京城却无缘面君。公元前三十三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她肩负着汉匈和亲的重任,别长安,出潼关,度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抵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盛大欢迎。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昭君慢慢地把中原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和睦六十多年。“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历史记载了那一段时期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墓并奉为神仙。她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六、孙膑:身残志锐的智慧化身

【获奖名片】才志双全

【评价】

1.在艰难里,他从不放弃,用锐利的智慧打开一道道尘封的门,终于迎来了人生的道道曙光。庞涓的迫害止不住他才华的释放,膑脚之痛停不了他追求的脚步。孙膑,你的大智大勇,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指明灯。

2.他是一把倚天巨剑,被历史的烈焰淬练过,被人世的无情锻造过,但是,只能让他越挫越勇。他用智慧的光芒,让我们中华文化有了围魏救赵的传奇。

【颁奖辞】

田忌赛马,围魏救赵,我们从成语中读你;身残志锐,胸罗兵甲,我们从历史中品你。你是一首无声的歌,流传千年仍气镇风云;你是一部无字的书,演绎着关于智慧的不老的传说。

【事迹】

孙膑是春秋时期战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早年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妒忌他比自己有才干,于是暗地里派人请孙膑来,设计陷害他。孙膑忍受被剜去膝盖骨的酷刑之苦,用才智感动了齐使,并在他的帮助下回到齐国。孙膑隐居在田忌幕下时就表现出突出的军事才能,后于“田忌赛马”后被田忌推荐给齐威王,成为齐国的军师。

后来,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齐国请求救援。齐威王想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婉言推辞说:“一个受过刑的人不能为将。”于是任命田忌为大将,任命孙膑做军师,让他在有帷幕的车上坐着出谋策划。在这场战役中,孙膑运用非凡的才智屡出妙计,最终使得魏军大败,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围赵救魏”的光辉战例。后来孙膑又在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之时与庞涓斗智,使庞涓死于万箭中。孙膑因战出名,世世代代也相传他的兵法。

七、关羽:骁勇赤胆的忠义巨人

【获奖名片】忠义双全为世虎臣

【评价】

1.在天下大乱之时,你奋勇而起,追随刘备,为兴复汉室,贡献一生。关云长,你是中华民族的铁血男儿!

2.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武艺吓破曹军胆,忠义敢为万夫雄。你的勇敢热血,是中华民族赤胆忠心的魂,永远不屈屹立!你的执着信念,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将不灭永生!

【颁奖词】

智勇兼备,勇猛善战,你是武将中的神话。

万人之敌,忠义双全,你是人臣中的传奇。

手握青龙偃月刀,大喝一声,威震中华。

【事迹】

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关羽从不忘记自己的道义,对兄弟不弃不离。中平元年,刘备组织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就在其中。他们桃园结义,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一生追随刘备,不辞辛苦,随身守护。

关羽智勇双全。与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为护得皇嫂周全,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同年关羽进攻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救援。当时大雨令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将士纷纷往高处避水。而关羽则乘势坐大船进行攻击,大破敌军,威震华夏。

他忠义两全,为报曹操恩义,放他败走华容道。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刘备的天下大业,用自己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叙写了一个大大的“忠”字。真是可歌可泣!

八、岳飞:中原大地的雄狮

【获奖名片】爱国英雄

【评价】

1.身为一名庶民,他铭记“精忠报国”的志向;身为一国将领,他写下“抗金英雄”的传奇。他虽然被佞臣所害,死于一场政治斗争,但岳王庙前松柏常青,岳王英明永存。

2.凌云壮志,铁骨铮铮,面对敌人你勇敢地站起来,久经沙场,英勇杀敌。流言、罪名、怀疑、间离……什么都无法抹去你的赤胆忠心、爱国情怀!

【颁奖词】

金戈铁马,驰骋沙场,一代名将,精忠报国。他用沥泉神矛撑起半壁江山,他用热血赤诚铸就不败神话。他是奔跃在中原大地上的雄狮。

【事迹】

岳飞是中国南宋爱国军事家,汉族英雄。侍母至孝,家贫力学。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岳飞从此为一生处世准则,果断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他组建战无不胜的岳家军,大破金兀术,声势日隆,军威益壮。然而昏庸的皇帝在小人的谗言中对岳飞起了疑心,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逮捕,一代忠将竟成为“帝国的敌人”。在《满江红》的歌声中,岳飞及儿子岳云被害于风波亭……

岳飞虽被奸佞小人所害,但他的大智大勇与坚定的爱国报国之心,永远激励着我们的爱国热情。

九、霍去病:横空出世的热血青年

【获奖名片】戎马一生为国建勋

【评价】

1.强大的敌人没有退却他的步伐,他为国愤然杀敌;成功的名利没有遮住他的双眼,他依然视国难为己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他是旷世英雄。

2.他凭借着一腔血气骁勇,及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杀敌,以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打了一场场漂亮的战役。他是汉军中的一代楷模。

【颁奖词】

眼中的冷漠是对匈奴的无畏,心中的热火是对国家的守护。直到今天热血撞你心壁的声音依旧可辨,你马踏匈奴的绝世风采依然清晰。我们为你对国家的热情而倾倒,为你不恋奢华、保家卫国的壮志而感动!

【事迹】

当时的汉王朝边境不稳,时常遭受匈奴的侵扰。匈奴几乎把以农耕为生的汉王朝当成了自己予取予求的库房。面对匈奴的侵犯,年仅18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率八千精骑,直冲敌营,杀得匈奴人仰马翻。后又两次率兵北征,对匈奴进行大围剿。他的惊奇出世让匈奴人闻风丧胆。汉武帝为他建造的豪华府第直到完工他都未去看一眼,并说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志。他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度过了戎马一生。

十、苏武:茫茫大漠中最坚韧的守望者

【获奖名片】坚韧守望

【评价】

1.十九年如一日,他牧羊于大漠,孤独与寂寞伴他左右,但他从没想过屈服。富贵对于他恰似过眼云烟,忠心对于他才是永恒无限。他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2.时间没有磨灭他的气节,孤独没有打败他的信念。他用七千多个日日夜夜铸造了一段不朽,他用心中对祖国的忠诚激励了无数后人。

【颁奖词】

持一支旌节,心怀大汉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游走于沙漠败草之中。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的牧羊人,用勇气,用执著书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悲歌。你的忠心成为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事迹】

面对大汉与匈奴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汉朝派苏武出使匈奴。从虞常谋反私会张胜,到虞常兵变失败,毫不知情的苏武硬是被牵扯进去。但他为不失气节、不玷辱使命选择自刎。被救活后,卫律的威逼利诱都不能改变他的信念。

在大窑中嚼着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在北海边,他牧着等待生小羊的羝羊,没有粮食。他取野鼠所储存的果实充饥,但手中日夜拿着汉廷的符节,即使节上的牦牛毛全部脱落也没有放下。他对大汉的忠贞令人感动,终于在被扣押十九年后,须发尽白地回到大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考作文万能素材之人物篇-杜甫

全文共 1080 字

+ 加入清单

1、从你的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我读出了你的心胸之开阔,襟怀之豁达,志向之高远,我读懂了站在山顶上的身姿才是潇洒,把众山饱览于眼底的感觉才是快乐。于是从此我便有了凌云的志向,于是在我自己的心中,便有了一种充满了自信的豪爽。

2、当一句“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在眼底,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身着用怨恨织成的衣衫,用愁苦覆盖脸面的你、你的脚步里透着沉重,你的举止中饱含压抑,你的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对世道的无奈与不满、令你愁苦的不是自己的窘迫,而是百姓生活的艰难;令你担忧的不是自家的一日三餐,而是整个国家的危难、于是,在我心目中,“无私”与“伟大”两词已悄悄的跟定了你。我为你的才高八斗却不得重用感到惋惜,我因你的凌云壮志得不到施展而感叹;既然上帝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你,又为什么让你在悲哀无奈中死去?既然你带着不凡的气质来到世间,却又为什么只因贫困就匆匆离开人世?皆大悲哀!

3、他的一生都被流亡,被生活放逐,又被苦难追赶。他甚至还不曾抓住盛唐的最后一缕余光,就被离乱的秋风,吹往落木萧萧的江畔。

皇帝和宫城已在侧身时渐次远去。十年客居,连同迟开的牡丹,一起被经年的雨水冲淡。当百姓的血泪最终融汇于战火,天地间只剩下踉跄的步履,辗转于破碎的山河。辗转于饥饿和病痛,展转于旅途的满目疮痍的忧愁。异乡的屋顶洒满月光和露水,露从今夜白,白发连着秋草。而秋草,秋草瑟缩于一个人的消瘦。

只有草堂在蜀中等他,这世间唯一的栖息地,将在宿命中迎来一个漂泊者的孤独灵魂。他不再是一个诗人,他只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在妻子无助的泪眼里,承受着稚子新亡的巨大哀伤。

并承受着命运,或被命运摆弄的结局。一个用身躯支撑着王朝的人,却被堂上坠落的瓦片击伤,一个一生热爱祖国的人,始终被祖国遗弃。

没有什么再能够拯救,包括笔端的千万间广厦,也将注定坍倒。所有的泪水朝向一个褴褛者滂沱

但他已无法看见一个时代的辉煌。最终依赖于歌吟,也最终于湮没于歌吟。

4、当读罢你的《春夜喜雨》,我发现,原来在你的人生中还有愉悦欢乐,是啊,你是热爱生命的,热爱自然中的一点一滴,但黑暗的社会世道偏偏摧毁了你平静的心,世道不允许你有快乐,战争不同意你活得洒脱,一切的一切切断了你与快乐之间的绳索,更是悲哀至极。

你是如此遥远又是如此逼近,你是如此神秘又是如此平凡,你用悲苦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却在用诗章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在你的人生之路上,忧愁、痛苦把你的人生道路弄得坎坷荆棘,但你留在文学史上的印迹却是处处充满了鲜花与赞语。无奈,愤恨磨灭了你生活的信念,但你的不朽的灵魂因你的诗而永远有青春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高考作文素材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白衣天使:

你们好!

今年这个春节,是一个太特别的春节。因为疫情发展的太过迅速,你们放下了回家的行囊,停下了回家的脚步,义无反顾地选择坚守在抗疫的第一战线上。在这个阖家欢乐的日子里,我们在享受静好岁月,而你们却在负重前行,用爱守护着我们。

曾几何时,网络上称消防员是“最美逆行者”,当无情的大火肆虐,众人纷纷逃离时,他们却向着火光前行,只留下伟岸的背影。其实而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你们又何尝不是“最美逆行者”。在大家对病毒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是你们递上了一张张“请战书”身先士卒奔赴在抗治疫情的最前线,哪一个人不是逆流而上,你们才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时期,我每天都有关注官方推送的关于疫情的消息,也因为这样我才“结识”了你们。当我得知,17年前领军战非典的84岁的钟南山院士、以郭军主任为领队的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护人员和全国各地医疗队义无反顾的驰援武汉,加入抗击疫情行列时,脑海中浮现着“携手无惧,为爱逆行”的字样;当我看到一张张充满印痕、红肿的脸和一个个写在后背的名字时,我难以掩饰内心深处的悲痛以及敬意。你们也是爸爸、妈妈、儿子、女儿,你们的家人也在等你们回家团聚,但你们依旧选择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奋战在防治疫情第一线“舍小家,为大家”,我为你们点赞,更应该向你们学习。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之时,我不是像陈琳琳一样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员,不是像韩红基金会一样的后方援助手,而是一名2020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也是一名刚刚成年的孩子。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也有责任、义务贡献自己微弱的力量。首先,我和家人也会停下出行的脚步,不为你们添堵添乱。其次,我也会在家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积极的备战高考。最后,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疫情就一定会被击垮,我们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请你们保护好自己的同时抗击疫情,此时的全国人民都已点亮自己心中的光,前方再暗的路都会被照亮。也请你们相信,前路无惧让我们携手并进用爱去温暖更多的人。

祖国定会像战胜03年非典和H7N9禽流感一样战胜这次的冠状病毒,我们等着你们的捷报传来!

此致

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最新的高考写作素材:“一带一路”

全文共 127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一带一路”促进了沿线各民族之间深入的文化交流。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是贸易之路,更是友谊之路,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一带一路”,不但要从东亚之端这个点上看世界,还要从天山之巅、欧亚之脊这条线上看世界,更要从三大洋五大洲的交汇圈上看世界

作为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开放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不仅唤起了沿线各民族的历史记忆,还将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发展密切联系起来,赋予沿线各民族交流以全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说,“一带一路”呈现出的壮阔画卷,既是工笔画,又是写意画。

一方面,“一带一路”寓“工笔”于精雕细琢、深耕细作,熔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于一炉,将内地民族、边疆民族与跨境民族,将传统民族与现代民族、陆地民族与海洋民族有机联系起来,描绘出沿线各民族交流的多彩画卷。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寓“写意”于大构想、大格局,通过虚实结合、多双边结合、“带”与“路”相结合、倡导推进与开放包容相结合,使“一带一路”由“倡议”转化为“建设”的现实图景,彰显了将沿线各民族一并纳入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担当。

“一带一路”促进了沿线各民族之间普遍的经济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形象地道出了我国的发展契机也是沿线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契机。从发展愿景来看,“一带一路”统筹我国同沿线各民族的共同利益以及具有差异性的利益关切,寻找并建构更多利益交汇点,充分调动沿线各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创造多元共生、充满活力的经济繁荣,使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都能分享到“一带一路”实实在在的红利。

“一带一路”促进了沿线各民族之间广泛的社会交往。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一带一路”构筑了东西方各民族之间交流交往的桥梁纽带,畅通了各民族山水相连、命运相依的地缘大通道,打造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异彩纷呈的广泛“朋友圈”。社会交往方式引领塑造各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一带一路”推进实施中,不仅有小范围、高层次的元首外交、政府合作和政党对话,也有以市场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的多样态经济合作平台,不仅有教育、医疗、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的“高大上”项目,也有民间智库、社会公益组织、青年志愿者之间的“草根”情谊。

“一带一路”促进了沿线各民族之间深入的文化交流。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是贸易之路,更是友谊之路;是物质文明圈,更是精神文明圈。“一带一路”开启了新视野,以“一带”和“一路”这两翼为支撑,纵贯陆地和海洋,不但要从东亚之端这个点上看世界,还要从天山之巅、欧亚之脊这条线上看世界,更要从三大洋五大洲的交汇圈上看世界。

当前,在国际政治乱象丛生,“逆全球化”潮流涌动,区域不稳定因素复杂交织的历史当口,“一带一路”营造了文明对话、文化交流的新契机。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进各民族文化、多种文明之间宽容、共生、交流、交融,方能更好筑牢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文化基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高考热点素材:90后一言不合就辞职

全文共 1095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有关90后“一言不合”就辞职的话题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不仅让我们感叹,职业忠诚度哪里去?敬岗敬业哪里去了?这是90后的错,还是社会也有错?下面是小编收集的2017高考热点素材:90后一言不合就辞职,希望对你们有用!

有调查数据显示,2011届本科生毕业3年内平均雇主数为两个,8%的本科生毕业后有4个及以上雇主,38%的人毕业3年内仅为1个雇主工作过,不到40%的人能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待上两年。(10月17日《广州日报》)

在我们的印象中,90后大学生太挑剔,就业之后的职业忠诚度极端,甚至一言不合就辞职。能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叨叨两年的90后竟然不足40%,这个调查数据也佐证了我们的感受。对此,不少企业管理者都语重心长地劝慰:年轻人应多些冷静和理智,切莫好高骛远。

频繁跳槽,动辄辞职,这的确不是公众所乐见的。毕竟,一言不合就辞职,不仅不利于大学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劳动岗位,而且对用人单位也是伤害。然而,我们也应当明白,如今的劳动力市场是个双向选择的市场,不拘泥于旧制度的条条框框,这是90后劳动者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自我意识强烈,思维活跃,思想多元,90后对劳动岗位的要求打破以往只重视薪酬和发展空间的平面维度,向尊重、自由、个性、氛围的等立体层面方向发展。

应当承认,90后任性辞职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自由环境下的抗压能力低、心理脆弱以及责任感缺失等等。究其因,这主要是源自于优越的家庭环境、倡导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的时代,当然还包括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广阔机会舞台。当他们无法适应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就选择了闪辞。因此,大家不必过多地指责90后任性辞职。事实上,90后一言不合就辞职,用人企业也应当反思。虽然劳动力配置是双向的自由的,但劳动力资源稀缺让原本均衡的标杆出现了偏移,各地不时而至的用工荒就是明例。

世界是他们的,90后注定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让他们屈服于社会环境,这恐怕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我们提醒年轻人脚踏实地的同时,用人企业也应学会了解青年人,学会尊重他们,从细节入手,更人性化地为他们创设适宜的工作环境。然而,一些企业对年轻人的抱怨我行我素,置之不理。结果呢,网速不快、午餐不好吃、收快递不方便、奖励方式落伍、团建生活太low等,看似奇葩的理由,都促就了90后闪辞的决心。

有时候,真的不怨90后太挑剔,而是企业对他们的内心关注不够。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他们更加关注薪水之外的个性追求、包容和自由、不愿无限度加班、反对无视劳动法规,这些有错吗?所以,让90后学会尊重职业,敬畏规章制度,切勿好高骛远,这本身没有错。可是,需要反思的不能仅仅是90后劳动者,还应当有用人企业和整个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考作文素材感动中国人物苏炳添人物故事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打破“个子小跑不快”的说法,宁教练为苏炳添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安心留下来的苏炳添,在宁教练的系统训练中受益匪浅,也增加了他的自信心。

苏炳添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他明白自己的短板所在,总是认真完成教练的每一个训练方案,无论多苦从不喊累。

他对自己的饮食也很严苛,家庭聚会中,他不吃猪肉、不喝酒,甚至连饮料都不会喝。

他的自律和坚持,成为他人生路上的法宝,也为日后他成为亚洲飞人做好铺垫。

经过正规训练后的苏炳添,虽然伤痛不断,但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2006年,苏炳添在学校的推荐下参加了广东省运动会,这个不是专业运动员的选手,竟然以比冠军落后0.01秒的成绩,夺得比赛亚军!

这个成绩让广东省田径队的教练们大吃一惊,也为苏炳添进入省队铺就了一条阳光大道。

省队中高手如云,苏炳添先前的优势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没有发挥出来,训练成绩一直在中游徘徊。

成绩出不来,再加上日渐增长的年龄,苏炳添又一次产生了动摇,他怀疑自己的短板可能真的阻挡了短跑事业的发展。

眼看苏炳添的运动生涯又要画上句号,是队友的一句话让他再次燃起向前奔跑的斗志:

把目标定得低一点,每次就要求自己提高0.01秒,每年进步几个0.01秒,那夺冠不就在眼前吗?

为了0.01秒的突破,苏炳添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训练上,他除了在训练场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娱乐生活,不抽烟不喝酒,每天10点准时上床休息。

如此自律的生活,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很是难能可贵。

努力付出的结果,是收获一枚枚象征荣誉的奖牌:2008年,苏炳添在国内外比赛中,累计获得11枚金牌。

金牌代表着苏炳添的进步和实力,一年后,他走进国家队的大门,这个农村娃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实力一步步走向田径运动的最高殿堂。

国家队有着全国最顶级的训练方案、设备和教练,苏炳添在这里还有着自己远大的目标,希望可以将成绩提高到9秒。

百米9秒是个什么概念?全球能跑出这个成绩的,只有区区几十人,亚洲至今还没有人能达到这个成绩。

9秒不仅是苏炳添的心愿,更是国家队的目标,为了让自己的运动员积累更多的国际大赛经验。

国家队斥巨资将运动员送出国参赛,与此同时还请来国际上享有盛誉的田径教练来为运动员训练,这其中就有苏炳添的教练兰迪。

针对苏炳添的短板,兰迪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调整了他跑步时的整体节奏,对他整个身体机能进行了解并改善,加强他的爆发力。

2015年,经过苦练后,苏炳添征战国际田联钻石联赛,赛场上他以0.01秒之差,打破张培萌保持的10秒00成绩,成为第一位在百米赛道冲破10秒大关的亚洲运动员,这次比赛也被人们称为苏炳添的成名之战。

继此之后,苏炳添的职业生涯像是被命运打开了好运之门:

他两次闯进世锦赛决赛,与短跑名将博尔特这样的体育巨星同场竞技,就连亚洲人难于突破的9秒成绩,苏炳添也轻易打破,还多次在国际比赛创下9秒92、9秒91的亚洲纪录,成为国际著名运动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2024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作文素材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1.群英荟萃

杨振宁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后,考入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读研究生。读研究生期间,杨振宁住在联大昆中北院研究生宿舍。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这些中华民族未来的精英们聚于一起,在陋室里交谈切磋,结伴探索着科学的奥秘。

2.杨门长子

作为杨家长子,杨振宁为鼓励弟妹多念书,还订出了一些颇为吸引人的规则:一天之中,谁念书好、听母亲的话、帮助做家务、不打架、不捣乱就给谁记上一个红点,反之就要记黑点。一周下来,谁有三个红点,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由他骑自行车带去昆明城里看一次电影。

3.名师高徒

杨振宁读联大物理学系时,给他上一年级普通物理课的是擅长实验的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上二年级电磁学课的是著名学者吴有训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在广义相对论等方面颇有研究的著名学者周培源教授等。

但对杨振宁来说,除了物理系直接教他的这些教授们外,父亲杨武之对他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杨振宁在学校里,遇有不懂的问题、碰上难以处理的事,总是经常跑到数学系办公室向父亲请教。

杨振宁还多次说过:"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1942 年,杨振宁本科毕业时,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吴大猷做论文导师。杨振宁在研究生院读书时,受王竹溪教授的教育和引导,对统计物理发生了兴趣。1944 年研究生毕业时,杨振宁请王竹溪教授作硕士论文的指导老师,在其指导下又非常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即为其中的一部分。1983 年王竹溪教授不幸逝世,杨振宁发来唁电说:"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杨振宁还回忆道:"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杨振宁在研究生院期间听了马仕俊教授的课后,开始注意"场论",并对变形物体热力学也非常感兴趣。

1957 年 12 月 10 日,35 岁的杨振宁和 31 岁的李政道因共同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登上了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领奖台。其前,杨振宁写信给吴大猷,感谢吴先生引导他进入对称原理和群论的领地,并说后来包括宇称守恒在内的许多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吴先生 15 年前介绍给他的那个观念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高考作文精选素材中国女足夺冠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与日本苦战120分钟,中国女足姑娘的体能消耗有多大;我们都知道,带伤上阵的王霜,要忍受多少疼痛;我们都知道,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实现两球落后的逆转是多么困难……但是,我们更加相信,我们可以永远相信中国女足!史诗逆转、梦幻绝杀。重回亚洲巅峰,中国女足的姑娘们,你们值得一切赞美!

“铿锵玫瑰”再度怒放。王霜们身上,体现了老一辈中国女足拼搏精神的传承。祖国在她们心中。攻入制胜球的王霜赛后说,落后的时候从没有想过要放弃。

这就是精神传承的伟大之处——挽狂澜于既倒,濒绝境而重生,永远不向困难低头。

核心话题:永不言败、拼搏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汇总

全文共 7142 字

+ 加入清单

一、人格

1.不屈

鲭鲨、犁头鲨、星鲨,单一地上,两条一起上,“跟它们斗”,“跟它们斗到死”。桑提亚哥老人演绎了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品格,昭示着勇敢面对,才有获得成功希望的理念。(海明威《老人与海》)

摒弃阿Q屈辱的生存状态和虚幻的“精神胜利法”,自轻自贱,自欺欺人,这是自受其辱。阿Q的故事从反面告诫我们,学会自重,有尊严的活着。

尊严无价,不屈抗争

无端受怨,生命遭践,但尊严无价。为了维护清白,捍卫人格的尊严,窦娥的抗争感天动地,刑前的三愿一一应验。生命可以夺去,但不屈的灵魂不可战胜。(关汉卿《窦娥冤》)

2.不媚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牡丹花期到时尽情盛开,花落委地,依然夺目。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富贵更高贵。做人一样,拥有自己的品位,才有魅力。(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3.不息

是激流,是荒林,是废墟,是草屋,是云朵,只要是为了自己所爱,就该用整个身心去追求,即便是献身也再所不惜。(裴多菲《我愿意是激流》)

4.不争

淡利百味而不争,“大味必淡”,白菜的辩证法告诫我们:淡薄才会浓厚,无味才会甘美。人也一样,清淡、自然、平常才会有为。(李锐《谈白菜》)

5.自乐

“花香不在大,室雅何须大。”(郑板桥语),“陋室”变“雅舍”,全在主人苦中作乐的雅趣情怀。人生苦难相伴,能够苦中寻乐,以乐化苦,那是必须学问的功夫。(梁实秋《雅舍》)

二、美德

1.公而忘私

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面对羞辱,敢于让,安于让;廉颇为国家大局出发,知耻后勇,放下尊严,负荆请罪。将相和好,一国平安,传为千年佳话。(《廉颇蔺柑如列传》)

魏征为国直谏,不计个人得失,提醒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德聚义,君臣携手,天下长治久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腹黄享“忍所私以行大义”,成为中华民族史上无私无愧的佳话,值得永远承传。(《吕氏春秋·去私》)

2.孝母为先

李密婉拒皇上重用之命,坚守与祖母相依为命,情真意切,谱写了孝义的永恒篇章,成为千秋效仿的典范。(李密《陈情表》)

3.诚信为本

季扎不欺己心;子罕不以玉为宝,而以不贫为宝(刘向《新序》二则)。

荀巨伯友情重于生命,庾公爱人胜于爱己,陈太丘自惭感悟与人交往守信重礼(《世说新语》)。

国无信不强,人无信不立。

4.俭德之共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俭则寡欲,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正道直行,谨身节用,远罪丰家。孔子志于道而不以恶衣恶食为耻,季文子节俭相三君而美名扬,宋代宰相李沆、张文节节俭而深得推崇。何曾日食万钱,遗害子孙,倾家荡产;石奢暴富,而自绝于东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以俭立名,以侈自败,古往今来无不皆然。(司马光《训俭示康》)

5.团结就是力量

母子三人在背负债务,衣食住行都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母亲拼命打工,兄弟俩边读书边做工,过年的时候,一家人也只能合着吃起一碗阳春面。那头碰头吃面的情景,便是日本民族精诚团结、共渡危难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北海道面馆”2号桌便是这种精神的见证,老板专为母子三人留着,其他顾客眷顾这里,仰慕的正是这种精神,一碗阳春面的精神。(日本栗良平《一碗阳春面》)

6.反省

反省改革

改革使农民物质上有了较大改善,但精神上仍然贫乏,如崇拜权势,随遇而安等。改革的路还很长。(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反省交往

习惯了以钱物交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时候,你是否能在精神上将其作为平等的朋友接受呢?精神上的默契远比物质上的补偿重要得多。杨绛对老王的“ 愧怍”教会我们如何与处境不好的人交往,如何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老王》)

反省虚荣

追求脱离了自身实际,悲剧将不可避免。路瓦栽夫人的悲剧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值得我们吸取教训。当悲剧来临,只有勇敢承担,用自己的艰辛付出,才能守住自尊。赔项链的路瓦栽夫人表现出的重义、诚信、坚毅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莫泊桑《项链》)

反省战争

老妇人的疯畜疯语,侧显出战争给平民百姓带来的巨大灾难,昭示着珍惜和平,杜绝战争。(奥莱尔《在柏林》)

7.勇退(责任)

在权力的巅峰上,在百姓的拥戴中,为了实现民主社会的理想,为了让更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华盛顿毅然退位,将领袖与民众,伟大与平凡,历史与未来,完美地统一在瞬间,博得了流芳百世、永垂青史的光荣。(李辉《告别权力的瞬间》)

8.忧国

不施仁义必败,以德治国方兴。(《过秦论》)

为别人强势所劫,行贿苟安必败,团结抗争始胜。(苏询《六国论》)

秦爱纷奢而官焚人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更为可悲。杜牧以此劝诫晚唐统治者节财爱民,不可重蹈秦王覆辙,表现出可贵的忧国之心,济世之责。(《阿房官赋》)

宠幸伶官逸豫必亡,忧劳兴国。(《伶官传序》)

三、理想

1.理想是钥匙

理想失落,便是钥匙丢弃,一切的美好都无法打开。沿着心灵的足迹找一找,你的钥匙在吗?(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2.理想贵高远

为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而选择,他才是最幸福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最高尚的人。(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傅雷先生告诫他的儿子,也是告诫所有的年轻人,要做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为能替祖囤争光的人而快乐。(《傅雷家书》)

更多高考素材资料共享阅读:

鲁迅梦在济世救国,唤醒沉醒的国民(鲁迅《呐喊》);

马克思志在领导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南帆《马克思在伦敦》);

爱因斯坦志在大胆怀疑、自由思考、探求真理(爱因斯坦《自述》);

无知山谷中的智慧老人志在移风易俗,变革现实(房龙《宽容》序言);

布鲁诺志在坚持真理(郑文光《火刑》)。

3.践行须坚韧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然力不足,也不能至;无物以助之,亦不能至。所以,要志存高远,即使力、物不备,尽其志,也无讥无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鲁迅为圆梦,先是抉择学医,继而弃医从文,沉寂反省之后,奋起呐喊,这才成为一代文豪,民族脊梁。

马克思在伦敦处于内困外围之中,困于极端贫寒与三个儿子和女儿相继去世的致命性打击,但他依然用革命理论引领着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成为影响20世纪十位名人之首。

无知山谷的智慧老人,把人们引向了新的自由,自己却被守旧势力杀死。布鲁诺捍卫真理、不畏强暴,视死如归,在烈火中获得永生。

“日幕聊为《梁甫吟》”的杜甫(《登楼》)

“穷且益坚,不坠青去之志”的王勃(《滕王阁序》)

“举送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的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夜探石钟山下,不避艰险,只为求真。苏东坡不迷信不盲从的求实精神,永远值得学习。“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提醒,永远回荡在人们耳旁。(《石钟山记》)

为了生活得高尚,必须苦中求乐,不断进取。(朗费罗《人生须》)

四、信念

1.舍生取义

为了化解楚国攻宋的危机,墨子不远千里,不顾自身体面,不顾凶险,只身深入虎穴,终于说服楚国放弃攻宋图谋。尽管他行义不被理解,但他济世救民的热切情怀,“非攻”“兼爱”的执著信念,是民族脊梁的代表。(鲁迅《非攻》)

2.殉道求真

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的苏格拉底,却因触怒最有权势的人,被控犯有“败坏青年人德行,否定神灵”之罪,他从容地引鸩自亡。

伟大的先知荷马,在流浪中靠诵读自己的诗篇过日子,成为一个孤独的瞎子。

发现了新大陆,把一切贡献给国王的的哥伦布,所得到的是囚禁自己的一条铁链。

伟大的天文学家伽利略,为人类做出了巨大发现,老迈的时候,又聋又瞎,在尖锐的苦痛和人间的蔑视中挣扎。

胸怀一颗孩子般的心,冲锋在前,为祖国带来胜利和解放的贞德,却被当作老巫婆烧死在广场上。

古今中外,那些造福人类,推动历史前进的“光荣者”,走的都是充满极大困难和生命艰险的“荆棘路”。正是“荆棘”磨砺了他们的信念之光,人格之光。,使得他们超越时代,走向了永恒。由此可见,磨难只有当它与殉道献身者相伴的时候,才能显示磨难的美丽,其美丽在于造就了殉道者的辉煌与永恒。为理想与信念而战者,永生! (安徒生《光荣的荆棘路》)

3.为救世而献生

白莽等革命青年与旧世界战斗,宁可牺牲也不放弃推翻旧世界的斗争。(鲁迅为白莽作《孩儿塔》序)

4.为信史而坚定

司马迁以“以刑余之身,不阿世,不迎俗”,创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不朽之作《史记》(资中筠《无韵之离骚》)

5.为未来而坚守

密室中的小安妮,面临磨难与死亡逼近,从容不迫,真实记下了受难者对生存,对未来的执着信息,创造了奇迹。(迈耶.莱文《密室的生活》)

五、感恩

1.感恩亲情

亲人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生存,更有精神支撑终生受益的教诲。翠翠祖父的告诫:“做一个人,不管有什么事皆不许哭,要硬扎一点。”(沈从文《边城》)

认识母爱(宽厚仁慈,坚定执着,无私无怨),珍惜母爱(不要到永远失去的时候才想起),回馈母爱。(史铁生《合欢树》)

2.感恩友情

昔日的友情,提起来,一片温馨。干枯的人生旅程中,它将永远供给我们新的慰藉,重燃我们将熄的希望:友情醇厚,它不令人悲,不令人醉,而令人宽慰。珍惜友情吧!(於犁华《亲情·旧情·友情〉

友谊可以调剂人的感情,可以增进人的智慧,可以获得又一次生命。(培根《论友谊》。)

3.感恩师长

哪怕是用树枝在地上写几个字的问候,也能表达对师长的敬爱,关键是有这颗心。(季羡林《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

4.爱相遇的人

老贝尔曼用自己的生命在墙上画成了永不凋落的叶子,鼓舞、换回了年轻的琼珊的生命。人不能仅仅为自己,还要为他人,为一切相遇的人,这是责任,是本份。(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

5.爱社会

人首先是社会的,社会决定了个人的生存发展与价值,“记住我”的最好方式是用你的善良助人的行动,一个毫无保留献出自己一切的人,便是一个永存的人。(泰斯特《记住我》)。

人的和谐营造了社会的繁荣。爱这个社会,与社会协调,才能共生共荣。(爱因斯坦《社会和个人》)

6.珍惜旧情,润泽人生

“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王粲《登楼赋》)

柳永亦然。“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八声甘州》)

“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归有光对故居的思念,凝聚着三代人的亲情。

感伤离别,思恋旧情,在分离的岁月里,也是一种充实,一种寄托,一种人生的滋味。(柳永《雨铃霖》)

“叶上初阳干宿处,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久在异乡的人,能够梦人芙蓉浦,对话渔郎,何尝不是一种慰藉,一种解脱,一种人生的眷恋?不忘故友,本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周邦彦《苏幕遮》)

7.享受自然,快意人生

人生之短,俯仰一生。何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快然自足?(王羲之《兰亭集序》)

清风、清月、清流,清妙,自然有深趣,适当放弃“不急之务”,休闲自娱,也是呵护生命的可取之法。到大自然怀抱中,提倡慢生活,这是现代人的新理念。(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8.学会感恩

母爱的伟大在于无私,只要让家人快乐,再苦再累心也甘。里柯克《我们是怎样过母亲的》给了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学会受爱,学会享受妈妈的付出,让妈妈觉得对儿女有价值,就会真正感到快乐;二是学会爱,不要以自己的喜好和愿望作为借口,去给母亲做什么,那样只会伤害母亲。

六、文化

1.中华文化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公元后的头13个世纪中国传出许许多多的技术发明,整个化学中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就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的,中国的发明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在人类了解自然和控制自然方面,中国人的贡献是伟大的。(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

2.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扬弃

胡同文化的“处街坊”、“知足”、“忍”等,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是很有作用的,值得弘扬。但“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已,逆来顺受”等,不利于改革进取,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应当扬弃。(汪曾祺《胡同文化》)

3.音乐美化人生

音乐是心灵之声——唤醒记忆,汇聚忧伤,汇编快乐,化泪作笑;音乐是人生的力量——战斗的引领,孤独的驱赶,旅者的驮轿;音乐是心灵的伴随——生时为你欢迎,婚时为你见证,死时为你送殡。所以歌德说:“不爱音乐的人,不配做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纪伯伦《音乐短章》)

4.文字传承人文

文字是精神存在的家园,文字的离去实质上是人文精神的丧失,是人格的丧失。“中国人抛弃汉字之始,就是抛弃民族文化之时。”(瑞典汉学家高本汉所说)(邓海南《如果优美的文字离我们而去》)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人尚态,中国历代书法各有魅力,是中华文化的一绝,弘扬书法艺术是我们的责任。(陈燮君《百代法书》)

5.审美彰显民族

中国的语言文学讲究的是意蕴审美,突出的是移情的效果。移情于景,无生命的物被赋之以人的情味,于是景物活了,有了动人的魅力。西方语言文学侧重心里解剖,突出的是意识的流动,凸显人物思想心理的支配作用。(朱光潜《你为什么会感到美感》)

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中国画着意写虚,给人意趣与品味(重艺术),西洋域着力于写实,给人实体感而少意趣(重科学)。东西文化各有千秋,互补更蔚为大观。(丰子恺《中国画与西洋画》)

民族审美特点是,大中取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讲究开放(连通、融合)务虚;西方审美注重局部(孤立、封闭),求实。(宗白华《空间的美感》)

七、思辨

1.待树与待人

养树与养人。顺木之性,树木才能长得快速活得长久;对百姓也是这样,顺民之需.,才是真正的爱民益民;对孩子的教育同样,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培育孩子成人成才;对人才的选拔任用亦然,如同梅树,顺梅之性,才能各展生机,各显风彩,夭之病之,只能抑之毁之。

2.画竹与艺术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源于生活,才能精于生活,这是艺术规律。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方法务异,风格自成。艺术贵在个性特色,尊重个性,就是尊重艺术。(苏轼《文与可画贫答谷偃竹记》,郑燮《板桥题画三则》)

3.环境与心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决定在心,心静自然静,浮躁的社会,喧闹的氛围,守住内心的清静,才能有所作为。改变环境,不如改变心境。(陶渊明《饮酒》)

4.民族团结的思辨

改革开放,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这是富强的必由之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历史的证明。和平是共同的愿望,和好是解决民族争端的最有效渠道,内蒙有那么多的昭君墓便是力证。(《内蒙访古》)

5.死亡与永生的思辨

永恒的敌人是时间,永恒的载体也是时间。谁都无法跨过死亡,但他的精神可以超越时空,成为永生。(冯骥才《永恒的敌人》)

6.自然与社会的思辨

大干世界,人也是一柄小小扇子,很不起眼。但只要不甘心被别人捏在手中,保持自己的独立精神,终究可以微薄之用,快意于他人,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苏叶《只有扇子崖》)

大自然中的平和安宁其实不仅仅是人生的侧显,而且是人生的导师.人们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激励,吸收活力。爱大自然即是爱人生。(法朗士《塞纳河岸的早晨》)

7.朴素与美丽

最朴素的托尔斯泰墓,实则世上最美的坟墓,因为,朴素之后的墓主人不为声名所累的高贵品格,最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

8.自然与人

没有树,人会隐痛与缺憾;得到树,人会快乐与幸福;失去树,人会迷惑与企盼。树是人类的朋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会真幸福。(苏童《三棵树》)

“养弱”后有“害侵”,教育孩子是这样,国有企业是这样,英豪产出也是这样。人类破坏了生态平衡,一味杀虫灭害,结果将灭了自己。现阶段的“害虫”正是人类自己。(詹克明《世上本无害虫》)

9.伟大的多样

伟大不见得都是巍巍乎、昂昂乎。伟大可以是高山,是江河,但伟大同样可以是溪水。巴赫的作品,巴赫的为人,就是小溪;稳定、恬静、圣洁、旷日持久。爱因斯坦说:“对于巴赫,只有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不说一句话。”可见其神圣伟大。

10.英雄与成败

英雄不在成败在浩气,“身先死兮神以武,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国殇》);荆轲视死如归刺秦王,虽然未成,但“千载有余情”,浩气永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1.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

文明人有时很野蛮,而野蛮人有时倒很文明,经济落后的云南,其杂色的文明给予现代人以纯朴的精神滋养。人类的文明不是哪一国哪一族的专利,它是众多国家、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的创造。文化是博大的,对待文化要有博大心胸。(雷达《重读云南》)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正是由于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才使得文化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世代延续。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于沛《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

八、修行

1.修身

“为国以礼”,子路“不让”,孔子“哂之”,可见明礼的重要。曾皙志在教化,陶冶人,是以德润身,得到孔子赞成。修身在明礼修德。(《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给患难中的人以更多的同情、支持,“司马青衫”已成为人格修炼的一个标度。(自居易《琵琶行》)

人生三境靠修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一境:商瞻远瞩;“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二境:锲而不舍;“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入正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功到自成。(《王国维的“人生三境’!》)

2.修学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香菱潜心涵泳,如痴如醉,终于悟出诗的真谛。诗人气质的黛玉对香菱的感染也是重要因素,“见贤思齐”榜样的力量是学习不可少的。(曹雪芹《香菱学诗》)

3.修业

马伶转败为胜的经历启示我们:有志者事竟成,这是立业之柱;深入实践,精益求精,是必经之路。(侯方城《马伶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高考作文热门话题素材

全文共 1226 字

+ 加入清单

一、江苏消防员李某在等车时,看到一位骑电瓶车的老人摔倒。他扶起老人并报警,意识不清的老人误以为是小李撞了她。小李找了1个月找到目击者。老人得知后坚持给小李送锦旗。虽然委屈,小李说:“我是消防员,我必须扶!“很多网友为小李点赞,有的网友却说:不管怎样我是不会扶的我没有义务去为这个社会的不良道德来买单。你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

写作角度分析:

1、小李有责任感,有担当,从这个角度可以写担当,而且今年军人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无论是消防员还是-队员,都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感人更多的国民;小李也准寻真相,有正义感;无论世风如何,小李都按照自己本心去做,能够坚守本心。

2、老人虽然误解了小李,了解真相后能认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3、大部分网友点赞,说明社会还是正能量多,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更美好。

4、说没有义务为不良道德买单的网友,缺少正义感,社会风气的败坏非一人之力,当然改变也非一人之力,需要每个人的力量,不做生活旁观者。

二、最近,市民看见在重庆的轻轨车厢角落有一名农民工坐在胶桶上,高高卷起的裤腿上沾了许多灰尘。车厢里明明有空位,他却不肯坐,因为“不想弄脏别人衣服”。怕脏了座位便坐地上,这样的农民工委实不少。他们的胆怯让人心酸,他们的淳朴让人赞叹,他们的躲避,是因为他们觉得不是这个城市的主人,没有理直气壮。大部分市民表示:他们也是城市的主人,有权利落座。

写作角度分析:

1、从市民的角度来看,可以写尊重话题,尊重每一个人社会才会更和谐;也可以写包容话题,对别人的包容也是善良的体现;还可以写行动的力量,把对农民工的关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2、从农民工的角度来看,可以写文明的自觉,他们能意识到不弄脏别人衣服,有一种自觉;也可以写人性质朴的光辉,他们依然保持着最淳朴的美,安守本心;还可以写不自卑,看重自己。

3、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应该增加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多给他们温暖。

四、国产电视剧《琅琊榜》热播之后,国内出现三地抢琅琊的怪现象:南京认为古时“金陵”就是南京,“琅琊山”在栖霞山附近;山东则说与山东东南沿海古琅琊郡及琅琊台有关;安徽则认为滁州琅琊山与剧中山名相符,将会峰阁已改名“琅琊阁”。资料显示,《琅琊榜》是海宴创作的一部架空小说。针对这一材料,根据你的观点作文。

写作角度分析:

1、赞同,可以借势而为。

2、不赞同。要挖掘本地的文化特色,发挥本地文化优势。

五、近日,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的话引发关注:“我特别反对学生拿腔拿调地朗诵,语文课一定要培养学生自然的表达习惯。”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中内在的文化精神密码,允许学生的朗读不那么整齐划一,或许才是一种更开放的态度。对这个问题你的看法如何?

写作角度分析:

1、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语文课或者民族语言就应该允许每个孩子充分展现自我,而不是整齐划一,缺乏创造性。可从创造的角度写。

2、在没有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时,模仿也是个好办法。

3、教育应该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追求返璞归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最新高考热点作文素材:奋斗与跋涉

全文共 1795 字

+ 加入清单

1、苦难如漆黑的深夜,伸手不见五指,但幸福却如满天高挂繁星,使我们知道,在苦难中仰望幸福,人生之路就在那里。待我们征战苦难,在人生之路上留下完美的脚印。

一道身影独走在求学之路上,一道身影漫游在广无人烟的若尔盖大草原,一道身影伏在书桌上倾注思想的精华,他就是阿来。一个拥有远大理想的人在时间的流逝下一步步诠释着理想的伟大,向世人昭示了平凡人中的不平凡,告诉我们,站在苦难中仰望幸福是最幸福的人生。

阿来的创作灵感跌入低谷,他决定去若尔盖大草原寻找灵感。每日奔走,风餐露宿,唯有浩渺的星空如约而至。寒冷、饥饿缠绕着他,空虚、苦闷紧跟着他,他的心灵陷入苦海,浸泡腌渍。三个月的漫游,他始终在仰望,如在贫瘠的土地里撒下希望的种子,当《尘埃落定》昭示着苦难的落定,幸福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人生难免有苦难,让我们在苦难中仰望幸福,奏出铿锵有力的生命礼赞!

2、社会是一个熔炉,让人尝尽冷暖酸甜,品尽杂陈五味,然而,他却于苦难中仰望幸福,在鬼怪中寻求本真。

简陋的聊斋中,昏暗的烛火下,你独自享受与狐妖魂鬼的交谈;人间冷暖,官场黑暗只是过眼云烟;云雾缭绕,魑魅魍魉于文房四宝中尽显可爱;数十春秋融失意潦倒于仙幻梦境,叹世态炎凉,感万千惆怅。

你在一字一句中需求幸福,渴求温暖与希望。你挥笔洒脱锋利,似执一把利剑,努力劈开封建枷锁,浓重的笔墨似温柔净水冲刷社会的黑暗;幽明相间中,你翩翩起舞,寻找内心的一片清明圣地,喧嚣于你只是枉然,灵动才是召唤。在苦难中你仰望幸福,在黑暗中你等待黎明,你用实际行动书写传奇,用本身思想渴求曙光。

3、夜晚的蝇虫曾看到他认真专注的面庞,冷寂的月光曾拂过他瘦弱残破的身躯。孙幼悦,一个双腿残疾的作家,却用她灵巧的双手,写下一个个隽秀的文字,串成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尽管双腿残疾让他无法用双足亲吻大地,他却用她的笔绘出天空的颜色,仰望幸福。

身残志坚,那桌前瘦弱的身影,幻化成他笔下文字的灵动;那手中紧握的钢笔,诉说着他内心对幸福的仰望。没有哀伤,没有悲叹,更没有泪痕,手中的笔带她行走,带她体味行走的幸福,带她体味历险的愉悦与惊奇。从狭窄的小屋看向宽广的世界,望着如血的残阳,如海的苍山,他依旧微笑,依旧仰望。

坐在轮椅上仰望幸福,心存幸福,上帝为他打开的那扇窗必然送来光明。跨过厄运这道坎,走过了便是幸福。

4、有些人被流放到贫瘠的土地,她的灵魂却愈加丰腴;有些人被禁锢在闭塞的林中,她的思想去可以飞越千山万水。苦难纵使可以折磨肉体,信仰却可以高傲的昂起头颅,感受幸福。

命运给艾米利的寥寥无几,生活中,只有一片隔绝人世的丛林,碌碌平庸的山庄,闭塞的周围试图一点点麻木她的追求。情感上,没有亲情的宠溺,没有爱情的呵护,淡漠的人群试图击溃她对爱的希望。

是的,她仇视冷峻的现实,可她从未放弃对幸福的追逐,她的幸福在故事里传播,在才情的爆发里,在心灵的满足时。她用《呼啸山庄》来批判社会,揭露人性,同时也寄托希望,寻求幸福。外部给予的幸福虽然实在却只是一时的欢愉。内心的幸福虽然略显飘渺,却可以是一生的满足。

当你背花团锦簇时是幸福的,只是这幸福狭小而平淡;只有当你站在苦难中,抬头仰望到的幸福,才是博大的,辽阔的,是可以一生追求的。

5、拨地而起的摩天大楼里流淌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昏暗破败的住宿棚里里飘荡着他们的渺小与无奈。即使现实的利剑沾满鲜血刺遍全身,他们也要找到个缝隙种下仰望幸福的种子,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呵护它生根发芽。

旭日阳刚,两位普通的农村小伙,分别跟随着滚滚而来的民工潮,被卷到了熙熙攘攘的城市。出身的卑微,文化水平的底下,使他承受着最大的工作强度。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的缚住双臂,当别人歧视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被潮水般的痛苦包围着的他们,依然固执的为梦想插上翅膀,准备飞向那仰望已久的幸福。

生命渺小,终日辛劳,却仍然只能蝼蚁般存在;生命坚强,仰望幸福,便也能散发耀眼的光芒。苦难虽给他巨大的打击,可对于幸福的坚持却提供了更大的能量。

当所有人都已无力抱怨生活的艰苦,他们静静的拿起了木吉他,谈起对家乡的思念,唱响对幸福的渴望。有人说,是音乐让两个年轻人紧紧的组合;而我说,站在苦难中对幸福的仰望,才是结结实实将他们连在一起的绳索,也是将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连在一起的绳索。正如。也许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要在钢筋混凝土中结束一生,他们依然准备着用健硕的肩膀扛住一切苦难,也扛住仰望已久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考作文素材:历史不该被忘记

全文共 148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历史并非是单一和片面的,这些国际友人和友好行为,不应该被遗忘。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对于“鸦片战争”,尽管令中国人屈辱了一个多世纪,但不能忘记的是,在1840年4月3日讨论对华用兵军费案的英国议会现场,众议院的詹姆斯·格勒罕、格勒斯通、威廉·福勒特、卢斯垠吞、约翰·霍布豪斯等议员,均痛斥英国政府偏袒本国奸商,有损文明国家的体面,反对对华用兵,主张继续和好通商。

尽管议会经过投票最终以9票之差仍决定对华用兵,但是,在批判和声讨英国政府这一“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举措之时,也不能无视格勒斯通等反对派在道义和主张上的襄助。就像法国大革命时期,国王路易十六虽然憎恨国民公会中主张宣布其“为法国的卖国贼、人类的罪人,立即以革命的名义判处死刑”的387人,但他仍然需要感谢投反对票的334人一样。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尽管后来的历史结果令中国人悲愤不已,不过历史也有另一面,那就是英国上下议院于1857年2月24日至26日、2月26日至3月4日分别召开会议,激烈辩论“亚罗号事件”和包令的对华军事行动。德比派、皮尔派、曼彻斯特派、拉塞尔派、独立派的议员们纷纷将矛头指向包令和巴麦尊内阁。布尔沃·利顿认为包令的“谎言中包含着一种对真情的故意的隐瞒,谎言和撒赖是和英国的荣誉不符的”。德比伯爵痛斥英国舰队进攻广州是“卑鄙的行径”和“可耻的军事行动”,批评包令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像偏执狂一样。“科布顿提案”以263票比247票获得通过,宣告对巴麦尊内阁的不信任。同时,伯明翰、伦敦、曼彻斯特等地都掀起反战集会,谴责在广州的军事行为“违反基督教的原则和有辱英国的名声”。《人民报》《自由报》等刊文称英军在广州的行径是“赤裸裸的侵略”,是“规模极大的海盗行为”,“决不允许对弱小国家发动这样不义的战争”。

尽管政治博弈的结果是,巴麦尊解散议会并赢得改选后的下议院多数席位,最终以85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扩大对华用兵的提案,但是在重新审视历史时,不能笼统地将那些国际友好人士一概贴上“蓄意侵华”的标签。

得知关于“二十一条”中日谈判的消息后,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立即采取行动,他在晚年的回忆录《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中写道:“当我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所风闻后,便立即提醒中国人:由于正在讨论的问题密切影响到美国在华的权利,我必须了解全部情况,以便我的政府按照有关中国独立的条约和协议,采取必要的步骤来维护它的利益……我同中国内阁大臣和外交部官员的交往并不限于正式的会见和宴会。我们曾多次相互拜访,免掉了种种官场客套,谈至深夜。”在谈判进行中,芮恩施对中国外交部官员表示了这样友好的看法:“对于条款的细节谈判应当力求公平,因而只能同意那些双方没有什么争议的条款,这样做将会赢得时间,其他有关国家将会认识到危险的所在。如果必须做出某些慷慨的让与与特许,中国可以更坚决地拒绝创造与它的主权不相容的各种权利和特权。这样,外国将会充分明了当时的局势。”在芮恩施的极力促使下,美国政府给予高度关注,总统威尔逊致函芮恩施表示:“正慎重注意情形,准备步骤于适当时机行之。”

尽管芮恩施的做法于中日谈判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对于陷于困境的袁世凯及民国政府来说,其所为已经不只是“平等待我”了。当事人顾维钧在多年后的回忆录中仍念念不忘地说道:“由于他精心培植了与中国各界人士的友谊,还由于他在‘二十一条’期间毫不含糊地同情与支持中国,中国各方面都把他看成是中国真正的朋友。”

历史并非是单一和片面的,这些国际友人和友好行为,不应该被遗忘。

适用话题:客观、标签、遗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考热点作文素材2024最新

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张晓风在《不朽的失眠》中,以丰富的想象,敷演了张继在落榜的不眠夜写下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张继虽然失去了原本期许的马蹄轻疾衣锦还乡的荣耀,却被历史记住了他那晚的失意忧伤,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于是一千二百年后的今天,世人依然在吟诵那晚他写下的诗章,却无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

历史也是有记忆的么?如果有的话,历史为什么不记住金榜题名的风光状元,而选择铭记一个名落孙山的落魄士子呢?我们回首历史时可以发现,原来历史本身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遭受宫刑后,身心受到巨大的创伤,但他忍受着耻辱与痛苦,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执着,实现了当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誓言。他用自己饱经沧桑的双手,完成了《史记》这一旷世奇着,给后世留下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已成流传千古的佳话。他用全部精力编写的《太史公书》以及他在谤议和嘲讽阴影中磨砺出的坚强与刚韧,都被历史的记忆深深地镌刻。

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一代又一代的文官武将随春秋代序,又有几个能被历史所铭记呢?而“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在东平仅仅为官七日,有着清风一样的政绩,却处处受人排挤。他穷途无路时狂饮烂醉,放声号哭;他对待他人时爱憎分明,擅用“青白眼”;他处在强权乱世时清正高洁,从不曲意奉承。他放浪形骸的行为与直截了当的表情如婴儿赤子般单纯明快,也同样被历史的记忆清清楚楚地记载。

乌台诗案使苏轼被谪贬到黄州一方窄窄的水土。他的政敌窃笑着,看他不羁的灵魂如何消沉,看他傲岸的头颅如何低垂。那个三月的一天,苏轼在通往黄州郊外的途中,恰巧遇上一阵雨。面对突如其来的料峭风雨,他依然且行且歌,从容不迫地跋涉在泥泞中。是啊,刚刚遭遇过一场政治上不测风雨的他,不也是从那锁定周身的阴冷无情的目光中,从那灭顶而来的流放异地的谕旨中,从那在心头挥之不去的如梦魇般的日子中气定神闲的走过来了吗?现在面对眼前的萧瑟,怎么能不达观从容呢?而就是这灵动的一幕在历史的记忆中永不褪色。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时间像流水一样永不间断。历史的记忆如铜制编钟浑厚而清亮的敲击声,足以穿越中华五千年的悠悠历史。历史所铭记的,不仅是司马迁尽心竭力创作的《史记》,更是他坚强刚韧的意志;不仅是阮籍清廉的政绩,更是他坦诚直率的品性;不仅是苏轼由感而发的《定风波》,更是他达观从容的作风。所以说,历史记忆的选择,必定是深刻而睿智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