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神秘岛推荐10篇 作文指导教学(推荐20篇)

浏览

6373

作文

1000

初中化学教学日记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进入初三后,同学们将会接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同学们将会学习一些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那么,为迎接中考,同学们应该如何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省会25中的任胜利老师。任老师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化学这门课的学习,同学们只要早起步,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了。

◆提前预习

任老师说,现在正值暑假,同学们可利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对化学课本进行翻阅,了解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熟悉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因此记忆的东西比较多,尤其是刚开始接触化学时,需要同学们掌握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较多,这就要求同学们去扎实记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矗

◆认真听课

开学后,同学们学习化学,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随着教学的进度往前走。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认真听讲,把每堂课的知识点都弄明白。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因此,同学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做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

◆动手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矗

首先,同学们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如果同学们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

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要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任老师提醒新一届初三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同学们应报着平常心去学习,没必要有畏难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可以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化学现象,然后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释,只要有足够的兴趣,学好化学并不难!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神秘岛》读书笔记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读完《神秘岛》后,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感动——被五个主人公坚强的意志所感动;遗憾——为尼莫船长之死感到遗憾;开心——为他们最后的结局感到开心。但我想最多的,应该是懂得了许多道理。

在南北战争时期,有五个被困在南方军队的北方人。他们分别是:史密斯、史佩莱、纳布、潘克洛夫、赫伯特。这是一群集中了人类智慧的人。趁一偶然的机会,他们乘热气球逃了出去。但途中热气球突然爆裂,不得不停靠在一个小岛上。但他们并没有灰心,而是努力开辟新岛,他们刚强、坚毅,不光开辟了林肯岛,使其繁荣,还救了另一岛上的艾尔通。他们克服了无数困难,还受到了尼莫船长的帮助,终于,在他们的苦苦盼望下,在林肯岛爆发之际,搭乘“邓肯”号回到了祖国。

他们靠的是什么?是他们的运气?不是。他们靠的是他们自己卓越的智慧、坚定的信念以及他们团结的精神!智慧、信念、团结,这三点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必不可少的,少了其中一个,我们就无法存活下去:没有智慧,我们会想不出办法;没有信念,我们会自暴自弃;不团结,我们会自相残杀。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故事中的主人公面临的是什么?是生与死!他们在生死面前还如此顽强,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难道就不能成为英雄吗?不是的。我们之所以无法像他们这样勇敢,原因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还做不到临危不惧。我们遇到了困难,只是感到无助、害怕,却做不到镇定自若。与文中的五个主人公对比一下,他们落在荒岛上,不但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还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使荒岛繁荣起来。而我们呢?一遇到问题就放弃了,不敢尝试一下。作为祖国的下一代,我们就只能这么懦弱吗?不。我们得让自己变得强大,心灵上的强大,我们需要抓住任何一个锻炼的机会,使自己能多方面发展。

希望我们从现在起,能多多锻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生活中的强者,为自己争光,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观《纸奶奶的生日》有感教学中运用开放性学习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最基本的作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以及情感等因素发展。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形成与发展良好的语文素养有赖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

下面我以《纸奶奶的生日》这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对这堂课的看法。

1、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课前延伸就是以“大语文”观为理念,立足于课堂,着眼于课外,实行课内外双轨运行,以此来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增加学生对纸的感性认识,课前老师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纸的知识。学生通过上网或阅读课外书籍,收集到了大量的有关纸的资料。这其中对纸知识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就是对语文学习空间的拓展。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亲自接触学习材料,除了可以扩大阅读量,获得直接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接受纸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外,学生利用信息为自己学习服务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得以培养。虽然这只是点滴之举,但只要有这种开放的意识,日久天长,积沙成塔,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会获得发展。

2、角色扮演实践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头戴头饰,以第一人称“夸自己”(介绍一种奇妙的纸)。这样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学生通过表演,潜移默化地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个人语言,也真实地感悟到了纸的诞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方便,体会到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从而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往年高考作文指导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千古江山,英雄有觅,风流不曾被雨打风吹去。今有大李为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又有老王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还有小刘用相机带人们体验生命光影,品味大千世界。我不禁感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老王于平凡中彰显着不平凡,这种风采值得我们追求;小刘用生命去感受世界的美,这种风采亦值得赞扬;但我更觉得,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将个人成就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带动国家学术的向前迈进。这种笃学创新的学术风采更值得我敬佩,也更值得整个社会去褒扬和追求。

笃学。当下我们少了“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学者,却多了“意粗气躁,一事无成”的懒人;我们少了“博学笃志,不问功名”的求学者,却多了“汲汲于名利,戚戚于富贵”的世俗人;我们少了埋头苦干,潜心于学术的价值追求,却多了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浮躁之风。在人们精神日甘堕落,社会风气日趋奢靡的今天,大李笃学的精神更显弥足珍贵。幸而,我们有梁思成潜心于学术,专心写出《营造法式》;我们有季羡林于牛棚中仍能笃志研学,写下《牛棚杂忆》;我们还有大李身体力行,笃学敏思,为当代治学环境又注入一股清风——此等笃学风采,值得我们追求!

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生命和灵魂,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但当下市场上山寨抄袭大行其道,创新成果得不到保护,创新精神难以得到肯定和赞扬。文凭造假,论文抄袭,学术领域创新能力弱的种种问题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引起我们忧虑和深思。而大李矢志创新,为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这无疑为学术创新环境注入新活力。大李,以其独有的矢志创新风采,感染者全社会的学者,洗涤着学术风气!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感慨道。我们的社会有着浮躁奢华之风,还有着太多投机取巧的现象;但我们更有如大李般拥有笃学创新风采的学者,不断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注入一股股清流!

笃学创新,最具风采,大李——当之无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作文教学的开学计划

全文共 2779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使文章内容言之有物,并能表达真情实感,增强人生感悟。

2.培养学生表述的完整性,能层次分明地、有条理地叙述出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从中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

3.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合理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来完成写作,提高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

二、学情分析

任教的两个班级写作的整体水平不高,除个别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力、想象力,作文词句优美,有内容,有新意外,大部分学生与其他学校、班级相比,选材不新颖,内容老套,空洞无物,文章不充实,缺乏丰富性。认识事情较为肤浅,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深入挖掘内在的本质,抒发自己的见解与感悟。部分学生对于写作有畏难情绪,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对生活缺乏敏锐的观察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词不达意,文章前言不搭后语,不能准确、连贯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文章语言粗糙、不生动。

鉴于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这一学期,要充分调动学生动笔的积极性,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平时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那些遣词造句有困难的学生多关心,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乐于动笔。另外还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平时多读书,鼓励多写日记,定时评选。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就加以鼓励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能或多或少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从表面现象逐渐接触事物本质。

三、教学措施

1.树立信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动力与源泉,凡事有了兴趣才能投入更大的热情做好、做到尽善尽美,写作也是如此。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习作提供实践经验和经历感受。鼓励学生创新,不拘一格,放开胆子写。另一方面,建立多元鼓励机制,对于优秀的习作,要及时在班上讲评、表扬,给以充分肯定,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来。多创造一些学生作品交流的机会,可以通过周记交流、学习园地展示、黑板报刊登、班级小报发表、向各级刊物推荐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的作文之所以空洞无物,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用心认真地观察生活,缺乏写作素材,为此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特性、变化,捕捉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最有意思的事物和感受。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有意识地组织各类活动,使他们经历多方面的切身体验,积累较为典型的写作材料。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籍,让他们有意识地通过大量阅读,丰富词汇,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还可以指导有条件的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超文本材料的阅读。

3.活跃学生思维,培养生活感悟力

大部分学生的行文如同“流水帐”,只是简单地将事件表述完整,缺乏生活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用眼观察生活,多用心体验生活,增强人生感悟,丰富语言表达,能有感而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读写结合,课内课外结合。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阅读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从读学写,作文教学要联系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使读写互相促进。

5.自主命题,开阔写作思路。

为学生提供写作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自主命题,自由选材,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开阔写作思路。

6.加强学生的作文辅导,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能。如,选材、立意、构思、语言表达等。

四、教学安排

1.第一单元:成长纪事

写作要求:

(1)以“成长”为主题,围绕成长过程中的苦辣酸甜写一篇文章,表述发生在自己和父母、老师、同学或他人之间,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2)写真话,抒真情,表现成长中的酸甜苦辣,运用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表现人物心理   参考题目:

《成长中的故事》、《渴望   》、《心情故事》、《最   的一件事》等

2.第二单元:故乡情思

写作要求:

(1)结全本单元的文章让学生体会借物抒情手法的作用,并运用这

一手法,选取故乡某一事物写一篇文章,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2)叙述故乡的生活,故乡的人或故乡的事,抒发故乡情思。

参考题目:(1)难忘家乡的       (2)家乡的变化(3)故乡的亲人

3.第三单元:唐诗精华

写作要求:

(1)展开合理想象,将诗歌《石壕吏》或《卖炭翁》改写为记叙文。

(2)抓住语言、动作、环境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突显文章主题。

题目自拟

4.第四单元:山水清韵

写作要求:

学习本单元的景物描写手法。选取某一自然景物进行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抓住景物特点,增强语言表现力,在描写中表现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参考题目:《校园一角》《美丽的       》《心中的美景》

5.第五单元:敢为天下先

写作要求:

(1)理解 “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内涵,寻找自己或身边精神可佳的感

人故事,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人物精神;

(2)结构严谨,有条理,语言通顺有真情实感。

参考题目:

《我终于战胜了      》《我向       迈出了一步》《第一次      》

6.第六单元:少年诗情

写作要求:学习本单元诗歌的表现手法,展开想象,仿写诗歌,或进行创造性的诗歌创作。

参考题目:《我为        歌唱》 《写给      》

7.第七单元:技艺超群

写作要求: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人物的技艺;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丰富人物形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参考题目:《一次难忘的演出》《我最喜欢的一场表演》

8.第八单元:神话传说

写作要求:展开合理想象,编童话或神话故事或写一篇想象作文。

参考题目:《明天的遐想》《假如我是       》

五、练笔推荐

1.选择《童趣》中你喜欢的场景,融入自己的感受,创造性改写。如:“观蚊成鹤”,可改成“我真的看见了一群白鹤——”。

2.借鉴《在山的那边》的象征手法,另外选择意象,仿写一首诗。如在河的那边,是岸吗?

3.借鉴《走一步,再走一步》、《生命  生命 》、《紫藤萝瀑布》,选择自己生活的一次经历,观察一种生命,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抒写自己的人生感悟。

4.借鉴《行道树》一文象征手法,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例如,假如我是一棵树,我要生长在——

5.读《论语十则》《我的信念》,可选其中某一句话谈谈感想,形式自由。 6加入自己的想象,创造,将《钱塘湖春行》、《天净纱 秋思》扩写成一篇小散文,要求恰当使用多种修辞手法,从各种角度入手,融入情感。

7.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借鉴《绿色蝈蝈》中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对待动物的态度和写作。

8.以“我和月球”为话题进行想象作文。

9.学习《风筝》后,给——的一封信,表达对家人的歉意、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古诗教学初探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是个性抒发的最近途径。古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素养;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那么,在教学中,怎么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呢?以下我主要从四个环节进行古诗教学,提高古诗教学质量。

一、结合作品背景,挖掘古诗主旨。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谈心。古诗和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时代背景,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杜甫的《春望》,当时正值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杜甫被捕,在长安城里,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伤感,所以诗人的忧国思家之心就跃然纸上。教学中只有比较详细地介绍作品背景,才能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

二、抓住诗眼,挖掘古诗内涵。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以抒发真实的,带有普遍性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的人、事、物、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所以我们要重视古诗的思想感情分析,分析它的思乡怀人,离愁别绪,忧国伤时,寄情山水等感情。那该如何做呢?就应该有必要抓诗眼知感情了,即抓住诗中的重要字词句和重要章节,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李商隐的《无题》诗,诗眼就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抓住这两句诱导,可以提挈全篇,领悟诗人忠贞不渝的感情;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极其完美地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想象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想象力的创造物,欣赏者的艺术接受活动也必须有一定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写人要凸显个性》作文指导课说课稿

全文共 147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感谢在座每一位老师的聆听和鼓励,感谢语文组全体同仁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在这里尤其要感谢语文组的张扬老师、王淑艳老师、王有力老师、李云贤老师,还有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是他们在我备课的过程当中给与我的宝贵意见和耐心指导。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写人要凸显个性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写人要凸显个性》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表达交流。这个单元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表达交流单元。本单元写人。写人的什么呢?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便各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这就是个性。写人一定要写出人的个性,所以,本单元在写法上要注意凸显人物的个性。新课标要求“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这个单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学习写作中选材应运用典型事例。

②学习用多种方法刻画生动形象的人物,凸显个性.

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凸显个性.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依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有困难的地方。根据以上这些,确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1、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人物的个性

2、强化语言运用能力

4、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二、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因此,我确立本课的教学方法如下:

1. 通过师生互动引出话题。

2. 朗读精彩语段,抓住关键词句,体悟选材要精当。

3. 比较研究法:通过《我的班主任“代三多”》和《为什么我总是想你》两篇习作的赏析,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三、说学法

在作文指导时,一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举一反三,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要求“在讨论中能尊重、理解他人,有自己的主见,并能条理清楚地加以陈述。”所以要鼓励学生发言、讨论。学生应学习在写作中如何选材、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凸显人物个性。

四、说教学过程

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在学生的配合下完成了情景导入,让学生表演了班级三个比较有特点的人,让大家来猜。当听着他们熟悉同学和老师的名字时,教室里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映照出心底的喜悦,也感染着我!接下来我主要指导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解决选材问题 取其精华,二是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细微之处见精神。最后,进行了习作点评《我的班主任“代三多”》《为什么我总是想起你》我在听取了大家的评议后,把他们的意见综合,归结出了本次作文的优劣之处。学生对照同学的佳作,受到范文的启发,都能找出自身文章的不足!兴奋遗憾溢于言表!最后,布置作业,请以一年八班的兄弟姐妹任意一人为描写对象,写一个片段。

五、说板书

写 人 要 凸 显 个 性

方法      个性突出

选材      事例典型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我的课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缺陷,希望各位多批评指正,再一次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谢谢!  我想,如果把语文比作一棵树,那么,写作就是在为这棵大树注入生长的营养!如果把写作比作一次心灵之旅,那么,作文讲评就是给心灵安放了一个归宿!让心儿在这里小憩,然后又从这里   起程,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就让我们给学生一份希冀,给学生一个梦想,给学生一双翅膀,让他们自由快乐地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作文教学我爱我家

全文共 4396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亲情”为主题,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写一篇表现“我”的亲情作文。针对很多学生觉得生活平淡枯燥、感受不到什么动人的东西,写作时缺少素材或不会积累素材,没能从平常的生活中选择材料表现自己真情实感,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写作评价建议,交给学生搜集素材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真情实感的流露,说真话、诉真情,并让学生对作文进行自评、互评,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推选代表讲评自选范文,我在各阶段进行指导和最终进行评价,进行了一堂亲情作文指导课。

【教学准备】

思考回顾: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风筝》《散步》《诗两首》和《〈世说新语〉两则》等,理解亲情是人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浓浓的亲情不只在作者笔下,更萦绕在每一位同学身边。

指导访谈:提前一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家庭实际状况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妈妈的唠叨”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作具体的访谈指导,让学生将访谈、聆听的亲情故事记录下来,在班里交流。

①选择“老照片的故事”和“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同学,应在活动前与父母聊一聊相应的话题。可以和父母一起翻翻旧相册,听他们讲讲照片后面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兴趣的物品,问问父母它的来历。

②选择“妈妈的唠叨”的同学,应静下心来听听妈妈唠叨的内容,和爸爸谈一谈关于“妈妈的唠叨”的话题。

③尊重长辈,文明礼貌,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

歌曲赏悟:下载欣赏《让爱住我家》《感恩的心》《懂你》等歌曲,理解亲情可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①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入真情实感。

②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

过程与方法目标: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2课时)

一、我唱我家,亲情流淌

放歌曲《让爱住我家》,学生跟唱――唱着这首歌,看着这一家人,各个脸上洋溢着爱的喜悦,感觉非常熟悉和亲切。爱我们的家吧,每个人爱它,家就有光彩,每个人付出,家就不孤独,每个人珍惜,家就有甜蜜,每个人宽恕,家就有幸福,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点击课件出示歌词,理解亲情可歌,让亲情在教室内流淌。)

二、感悟亲情,抛砖引玉。

谁家的影集里都有很多珍贵的照片,谁家都有一件值得永远保留的珍品,别看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东西,但是它们记录着生活,记录着我们的过去和现在,不管他是枯涩,亦或是甜蜜,都将是我们心中永远珍藏的记忆。(点击课件,展示照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我的家》这篇文章,了解照片背后的故事。(课前将中国人民大学附中赵晶晶同学的《我的家》这篇文章打印成稿发给学生)

我的家

我家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

我家住六层顶楼,冬冷夏热,两间卧室一个小厅,厨房不大厕所很小。

爸爸很勤奋,总是见他伏案工作。可家里没人时,他也会偷懒看电视。

妈妈很懒惰,连备课也躺在床上,她嫌她的写字台光线不好,我和爸爸不敢说她,怕她惹急了不给我们做饭吃。

我最幸福,有单间儿,有写字台有书架有钢琴有床有床头柜有大笨熊。我最喜欢一边抱着熊,一边听音乐,一边吃冰淇凌,一边趴在床上看小说,可惜这只是我的生命狂想曲。

爸爸妈妈爱吵架,并以此为乐(至少我是这么认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能吵20分钟。一般一天有这么几场:早上起来吵一架,晚上回家吵一架,厨房里面吵一架,饭桌上吵一架,茶余饭后再吵一架,晚上关灯睡觉之前还要吵一架,也许连做梦都要吵架。好在二人都是君子,只动口不动手,所以我家的家具器皿比较安全。但吵架归吵架,真要有谁病了,另一位则端茶倒水关怀备至。凭心而论,爸爸妈妈还算是一对模范夫妻。

我和爸爸平时是“铁哥们儿”,互相叫外号。我们惟一的冲突是在吃完饭决定谁刷碗的时候,都犯懒,就只好猜拳决定。我一向主张一局一胜,速战速决。而爸爸老玩五局三胜,还要玩三盘,很会给自己留后路,狡猾狡猾的。平常虽好得没话说,但我若真犯了错,爸爸也会严厉起来,狠狠批我一顿,丝毫不留情面,不讲“哥们儿”义气。

妈妈老对我唠唠叨叨,而且唠叨的范围极广。这两天她心血来潮看起了佛教书。每看完一章,都要发发感慨:“哎呀,佛说得真对!”饭桌上,经常引用佛的话教育我。可以总结为:“佛说了……”“佛又说……”“佛接着说……”“……佛还说……”“佛继续说……”“佛最后说……”“佛总结说……”“佛强调说……”“佛顺便说……”“佛补充说……”话虽有些多,但都能说到点子上,不乏精辟之语,令我大彻大悟。

三个人真是一个奇妙的组合。冤家间的互爱,“铁哥们儿”的斥责,唠叨碎语的教诲,组成了一个温暖而不乏幽默的家。

配乐朗读,讨论交流读后最感人最动情的语句或情节,研讨感人动情的原因。(学生讨论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并点击课件)“说真话,诉真情”是文章的灵魂。

“说真话”(板书)在我们作文时极其重要,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真正做到像巴金所说的“把心交给读者”,即篇篇写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那样,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感到可信,才能使你写出的那些话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写作时坚持“说真话”,实际上是把生活和写作,把做人和作文这二者真正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它不仅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写作者个性的发展、完善,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形成,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诉真情”(板书)也很要紧。“诉真情”才能使人感动,引起共鸣。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是先天的禀赋,不学而能。所以,情贵在真:发自天性,出于自然。从这一点说,虚情、矫情、煽情、造情等等,都是不可取的。写文章之所以一向都强调写“真情实感”,道理也正在这里。

三、我忆我家,真情写作

一周的访谈、观察、记录让我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的小事都能体现亲情的伟大,要是我们在写作时能尽可能地抓住真实、生动的细节进行定格放大,运用多种手法将细节写真实、写具体、写生动,用我们最美的语言将自己的对亲情的体会、理解和感悟真实地表达出来,那么我们的作文便是成功的。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最真实、最感人的语言描叙“家”的故事,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点击课件,出示写作要求。写作的时间完全交给学生,教师不多说一句话。这段时间看似寂静,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都高度紧张的时刻。)

四、互动评改,推荐展评

让学生细心阅读自己的作文,发现和修改错别字、病句,根据评分细则对自己的作文逐项评价,同桌互阅作文,订正错别字,共同商讨文中病句的修改,再四人一小组共同评点交流,评定成绩,最后大组评议,各大组选出讲评范文一篇及主讲人,准备朗读和评点交流。

(教师点击课件:提出评分细则和对学生自评、互评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对作文的基本原则、要求和写作技巧有切身的体会,自行完成本次作文评价,自己发现作文的优点和问题,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

学生以大组为单位选出讲评范文和主讲人之后,主讲人上台朗读并结合本次作文训练要点做讲评。(教师此时指导学生结合作文中的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如“我觉得这编作文文从字顺,如‘……’一句就写得很美。”)各大组主讲人总评之后,教师适时组织和动员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补充讲评。最后,教师进行过程评价,着重对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和作文评改、讲评过程进行评价,肯定作文前的有效准备,表扬他们认真评改,对己、对人负责的处事态度。

五、结课拓展,悟道践行

家是温馨的港湾,当你受伤时,会想到它;家是心情的驿站,当你郁闷时,会记起它。家中有唠叨的母亲,严厉的父亲,当然还有一个调皮懂事的你。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从家庭中得到过深深的母爱,浓浓的父爱,都从家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小物品中感受过家庭的温馨,当然也有一些同学认为,家中也少不了烦恼的变奏曲,在家里每天都会发生普通而又感人的故事。课后,请同学们继续以“家”为话题,敞开心扉,谈谈对家庭的看法和新的认识,说说准备为家庭做些什么以表达对家庭的爱?回家后,写一封信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说说藏在心里很久却没有机会表达的爱与感激吧。

(课件出示写作要求:不写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标点;条理清晰,敢说真话,肯吐心声,有真情实感;交给父母阅读、点评反馈。)

最后,让我们走进“大家庭”宣读“感恩宣言”,唱首《感恩的心》,献给我们最亲最爱的人。(齐唱《感恩的心》结束,情感达到最高潮。)

【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一直以来,作文就是绝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东西。一提起作文课,学生就会心生“厌烦”,对于上课也就没有了兴趣,一旦写起作文来,搜肠刮肚、东拼西凑,要么仿写范文、编织故事,使文章显得干巴巴的,缺乏真情实感。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他们割裂了作文与无限广阔的生活的关系,没能很好的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在作文中表达出来,没能说真话,诉真情。本次作文指导训练,我按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这一主题而展开,由于“家”是活动的环境和感情的“载体”,跟学生密不可分,很易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真实写作的材料,培养学生真情作文。为此,我把写作要有“真情实感”作为切入点,提前安排、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家庭实际状况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妈妈的唠叨”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进行访谈,聆听和记录亲情的故事。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张扬自我、以心换心”,又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突出了写、议、评、改四个字,力求做到随着学生写作过程的发展,思维的训练也步步推进。上课伊始,先让学生欣赏跟唱《让爱住我家》,让学生感知真情以作文的必要,让亲情在教室内流淌。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充分创设情境,配乐让学生朗读范文,欣赏照片,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意见,抛砖引玉,激发写作欲望。

学生写作阶段,我没多说一句话,以“能交给学生的时间就交给学生,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去做”为原则,另据新课程标准的写作评价建议,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我让学生对作文进行自评、互评,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推选代表讲评自选范文,我仅在各阶段进行指导和最终进行评价,真正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使得学生在一个民主合作的氛围中,形成多向的信息的交换,把学生的作文训练引向高效健康的轨道上。最后的结课拓展,意在让学生走进“大家庭”,懂得感恩,懂得理解、关爱他人;课后训练让学生完成作品后,交由父母阅读、反馈,让家长们也参与到此次作文中来,品味一下自己孩子的文章,了解一下自己孩子对亲情的感悟。事实证明这一举措也是可行的,从许多家长评语中可以看出,他们被孩子的细心、懂事所感动,有的甚至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会对孩子有这样大的影响,这无疑拉近了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教学过程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一、交流感受

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有人说过,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组织交流阅读感受。以“父母的爱是_____(慈祥的、严格的、宽容的、纵容的、感人的……)”为中心,自由地交流阅读感受。先是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自由表达见解。学生可从总体上来讲,也可以结合某一篇文章,或某一片段,某一细节来谈谈自已的阅读感受。

二、阅读片段,发表见解

教师可让学生先自由跟同伴交换看法,然后在小组内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最后,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教师应在交流过程中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对三个故事谈看法,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充分交流。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比较集中地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交际,互相补充,发表见解,甚至可引导学生对某一观点进行辩论。

三、讲述故事,表达想法.

1.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

2.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听后,可结合故事,或发表想法,或帮助分析,或提提解决办法。

3.“你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四、课后谈心,引导沟通

放学后好好跟自己的父母相处,并请他们谈谈看法,同时,把自己的看法也跟父母说一说。把自己对父母之间教育自己的事例和不同看法跟父母谈谈心,互相交流,互相沟通。

[父母的爱作文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一作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你可曾发现,其实很多事情不是我们不懂,不是我们看不清形势,不是我们不听劝,不是我们不肯做,也不是我们不需要周围的人给我们帮助,只是我们心里有答案,有选择,有种坚持,需要有人支持而已,仅仅需要的是一句温暖的话,表达关心的话,而并非一再的分析形势。但是,太多的人,给我们评价,对我们下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左右我们。

每次的感动都不在于谁给了我重要的指导意见,都仅仅是因为一句话,一句表达他们关心的话,比如“我们只是不想你受到伤害”,再比如“勇敢点”,“我顶你”,“突然有种牵挂你的感觉”……

还记得每次考试,很多父母都会唠唠叨叨的说一大堆注意事项,或者许诺,或者威胁,而我的妈妈,只在我临出门的时候跟我说一句:“祝你好运!”,这话给我的是信心,减轻的是负担。

我真的不需要谁为我做出多大的动静,帮我多大一个忙,人最缺少的,就是在关键的时候,需要关心的时候,收到一种力量,可以是一句话,一个拥抱,紧握的双手,依靠的肩膀,借着这种精神上的力量,去面对即将或者已经发生的事情。

别人的世界,我们有太多的不了解,所以没有权利给别人任何意见,除非是他说需要你帮他分析,但也只能是分析而已,千万不要帮别人做选择或者决定,不要去评判他现在所做的事如何如何,更不要强求别人一定按你的思维模式出牌,即使你是好心。

可能是我的职业习惯吧,更多的愿意倾听,而非表达。总是习惯在听完一堆抱怨或者说陈述之后,看对方是否需要我给予分析。很多时候,往往都是对方说完,

自己就已经很清醒了,他们不缺脑子,缺的是时间,或者说是一个人,愿意听完他所有的思想和情感,有时候,他们只要宣泄而已,并非真的不知道要做什么来改变现状。心理咨询其实是个很美妙的过程,给予及时的反馈而非评判,让来访者前所未有的感到被无条件的接纳,到现在我才真的明白这一点是多么多么多么的重要。

人生很多的道理,到了这个年纪我们都明白了,看过了,经历了,即使没有历经,也有起码的判断力了。我们更渴望的,是得到点点滴滴的小关爱,慢慢渗透的,恰到好处的,日积月累的,绵长的情愫。就是正对红心,那一下柔软的touch!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冬》语文课重点词及比喻句的教学

全文共 1312 字

+ 加入清单

初冬》是小学语文新编教材第三册中一篇文质兼美的讲读课文。作者恰当运用了对比、比喻、重叠词等手法,描绘了雾中和雾散后景物的不同特征。教学中我是这样考虑的:

一、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深化词语的理解既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精妙,又有助于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以下列举几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1.结合学生实际。在理解“白茫茫”一词前,先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浓雾弥漫时的景象,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像这样一眼望不到边的白就叫“白茫茫”。然后启发学生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景象可以用“白茫茫”来形容。这样从生活中抽象出词义再回到生活中具体运用,进一步建立了词语与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

2.联系上下文。文中描写雾中和雾后的太阳光,分别用了“发出”和“射”两个动词。让学生在文中寻找这两个词各出现在什么时候,在与课文的联系中使之明白用“发出”是因为太阳被大雾遮盖,光线弱,而“射”则强调出雾散日出后光线很强。

3.运用比较。教学“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近处的田野、树林也看不清了”这句时,教师提问:为什么句中一个用“望”一个用“看”?这两个词在句中能交换吗?使学生在比较中理解两词的细微差别。

4.利用直观。理解“光芒”一词,教师画一轮光芒万丈的太阳,就形象地突出了“光芒”是指向·四·面·放·射·的·强·烈的光线。与前文“淡淡的光”相呼应,强调出雾散后太阳的变化。

二、教给多种方法,深化理解比喻句课文分别在前、中、后三处运用了比喻句。而比喻句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还只是一知半解。我以此为突破口,由扶到放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深入理解比喻这一写作手法。文中首先出现的比喻句是:“近处的田野、树林像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教学步骤如下:

1.联系第一段思考:在这个比喻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2.为什么把雾比作纱?它们在哪些方面相同?出示白纱演示。(纱和雾都是白色的;透过纱和雾看景物都有朦胧感;纱质地轻软,雾很飘渺,给人的感觉相似。)

3.你觉得用上这个比喻好吗?为什么?(这个比喻让我们一下子就想出了雾的颜色和在雾中的感觉,言简而意丰。)

4.指导朗读。“一层纱”读轻一些,“模模糊糊”要读得重一些、慢一些,显出在雾中努力张望的样子。把以上学法总结为四步曲:①找一找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②比一比它们哪些方面相同。③说一说这样比喻好在哪里。④练习有感情地读一读。

第二句:“太阳像个红球,发出淡淡的光,一点儿也不耀眼。”采取学生自学一步,教师小结一步的方式。在第一步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比较,为什么不把太阳比作火球?帮助他们抓住雾中这一特点,体会作者比喻的准确。

第三句:“柿子树上挂了许多大柿子,好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放手让学生互相讨论,教师仅在难点处加以点拨,如学生明白了柿子与红灯笼在颜色、形状上相似,还要引导他们注意柿子与灯笼所处的位置。

另外,本体“·许·多大柿子”和喻体“·一·个·一·个红灯笼”两者间还存在着数量的对应。此外,在学科活动中还应把这一知识点用游戏形式加以延伸。由教师提供图片,以找朋友的形式连起本体、喻体说一句话。通过比喻句辨析,了解本体和喻体既要相似,又不能是同一类事物等方法。这样通过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使比喻句的教学真正落实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读后感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要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把握好“读”与“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中,我发现了学生写读后感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

第一、“读”和“感”分离。有些同学写读后感,只写“读”而不写“感”,成了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内容简介”。也有同学写读后感,只写“感”而不写“读”,成为无根底的随意而发的感慨。

第二、“读”和“感”在读后感之中两分天下,这也是不对的。前边的“读”实际上是写文章内容简介,后边发一通感慨。

第三、不会结合实际,。感想很空泛。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做了如下的指导:

1、精心细读课文。

首先要指导学生用心地“读”,理解地“读”,有情感地“读”。没有这样的“读”,不可能有“感”。

2、要选好“感点”。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一篇文章,给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或者说学生从中得到的体会不止一个。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不可面面俱到。

3、联系实际谈感受。

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或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于是激发了“感”。首先,是联系个人实际。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用作品上的人物、事迹观点,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物言行,这样的读后感才是有价值的读后感,这样的读后感才是真实感想。

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差异

教学中出现了几处与预设不同的情况:首先是学生对所选文章读的不够透彻,对文章整体把握有所欠缺,导致了叙述过程中的不尽如人意。其次是在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习作过程中,没有安排好,使得在讲评过程中没有出现某篇文章的完整读后感。

总之,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可以先叙述文章内容,后集中谈体会,这种写法适于只谈一点体会。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就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浅谈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全文共 5583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此话并不错。然而,面对初学写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少走弯路,是完全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初一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富于激情,乐于参加活动。尤其是他们刚进入中学的时候,想了解中学的校史、设施,特别是很想了解老师和同学。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开学不久,我就让他们自选一位任课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四个星期后,每个学生都按要求写了观察笔记。写作之前,我再次强调,描写必须突出人物特征,不要求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对老师的描写颇为生动逼真。

例如王瑞琦同学,在描写数学郭老师的外貌时,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眉毛非常黑,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挺有个性。眼睛不大,可很有神。”她在写郭老师上课时,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文中写道:“每当我们上数学课时,班上总是很活跃,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最有趣的是提问。郭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时,嘴角总是微微向上翘,流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同学答错了,一见老师的表情,以为自己答得挺不错,竟很得意,就稀里糊涂地说起来,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答对了,郭老师反会问上一句:‘对吗?’这个同学也就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郭老师就会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最后他才把正确答案告诉我们。这样,既能让我们认真思考、活跃思维,又能使我们对所学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关键是观察的细致。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巩固在观察中的收获,我要求学生认真总结观察的过程和体会。王瑞琦同学总结道:“我是数学课代表,与郭老师接触得多,我不放过每一次见面的机会,认真观察他的外貌,我发现他的眉毛很有特色。他给我的主要感受就是提问时很有趣。所以上课时,我就仔细观察他提问时的神态、说话的语气、语调以及动作上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不用心观察,就无法获得具体的感受与认识,也就不能把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征真切地表现出来。”通过这次作文,同学们都尝到了观察的甜头,作文时再不愁没有可写的了。

二、写熟悉的人和事

指导学生写作,我还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

学生写作前,我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例如沈静同学的作文《一位让我敬爱的人》,描写的人物是我校的张校长,作文选取了两个事例,表现张校长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的好品质。其中的一个事例是这样写的:“星期六上午我们也得上课。早晨,我早早来到教室,刚脱下外衣,就冷得打颤。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冷吗?教室里暖气热吗?’那么亲切。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张校长。她走到暖气前,摸了摸,摇摇头,显出几分焦急和不安……快上课了,张校长又来了,对我们说:‘同学们,这几天冷,大家要多喝热水,有条件的要每天喝两袋板兰根,预防感冒,记住了吗?要当作业来完成。’然后用手扶了一下眼镜,到别的班去了。”这篇作文,注意让人物自我表演,所以,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指导学生写熟悉的事,我主要是让他们写自己经历的事。学生自己是参与者,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都十分清楚,写起来自然比较容易。尤其能够把自己的感受与认识写进去,从而揭示出事情的意义。那么,怎样叙事才能具体、真切呢?我是这样指导的。

第一,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叙事时,要交代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什么事情以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这六要素,只有在不妨碍别人看明白的情况下,才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两个。

学生在叙事时,一般都能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却往往把事情的过程叙述得非常简单、空泛,不能给人留下什么印象。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就强化训练学生写好事情的发展过程,力求在短期内,达到一定的效果。

第二,写好矛盾冲突和结局。

由于年龄、时代的差异,学生在家里会与家长发生矛盾冲突,在学校会与老师、同学发生矛盾冲突,即使自己,也会在思想上产生矛盾冲突。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或自己的觉悟,矛盾冲突最终会得以妥善解决的。我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写好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并且力争写出出人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结局,使文章曲折动人,富有吸引力。

例如罗飞雪同学的作文《一字之争》,就写得很好。他在作文中写道:他爸爸让他背诵唐代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当他背到“乡音无改鬓毛衰”时,他爸爸严肃地批评他,为什么把“衰”字读成“cuī”了。罗飞雪听了,很委屈地说:“爸,是您错了,(衰)字在这里就读(cuī)。”他本以为父子之间又得来一场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而他爸爸却搬出几本字典、词典,与他一同查找,结果费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也没有查到。罗飞雪就不耐烦地说:“爸,算了吧,就听您的念(shuāi)吧。”他爸爸听后,反而更加严厉地对他说:“什么叫算了,做学问,就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有错必改!”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查找。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爸爸忽然捧着《古代汉语》高兴地叫起来,说这里就是读(cuī),“爸爸错怪你了,向你认错!”作文最后写道:“爸爸是个工程师,知识渊博,竟然向我认了错,可在‘认真’二字上,我却输给了爸爸。”这篇作文写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把矛盾冲突表现得合情合理,结局出人意料,作文的主题也突出了。

三、片断写作训练

写整篇作文固然重要,但费时较多。因此,在指导学生写整篇作文的同时,我还指导学生写片断练习,以突出写作训练的重点,二者交叉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所谓“片断”就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一篇完整的文章都由不同的片断组成。所以,写好片断对写好整篇文章是很有帮助的。

怎样写好片断呢?我向学生提出四点要求。

第一,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因为是片断,内容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地写。

第二,要真实。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脱离生活,编造离奇的故事。

第三,要具体。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

第四,要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要赋予片断一定的思想意义。

初一学生年龄小,能力有限,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往往不知从何下笔。我就出一些题目,如《街头见闻》、《早晨》、《招待客人》等。有时,我规定出写作范围,如场面描写、心理描写等,让学生自拟题目。但无论命题,还是自拟题,都必须按照我提的四点要求去写。

经过反复的训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李峥同学写的《街头见闻》,全文是这样的:

下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看上去只有六、七岁,红润的脸庞上,有一双明亮的小圆眼睛,翘着小鼻子,穿着一件花毛衣。她手里拿着一封信,蹦蹦跳跳地跑到邮筒前,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她踮着脚尖,刚要投入,忽地又把手缩了回来,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信封。而后,她又踮起脚,当她再一次投放的时候,她又犹豫了。接着,她又把信很快地抽了回来,在信封上面轻轻地吻了一下,才投进信筒。之后,才蹦蹦跳跳地跑远了,一个小花点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我猜测着,她的信是寄给谁的呢?但我深信,无论是寄给她远在外地的父母,寄给抚养她长大的奶奶,还是寄给她的伙伴,她的真挚的感情,都会使那个人感动的。她不是把我这个与她素不相识的姐姐都给感动了吗?

这篇片断把小女孩投信时,那欲投又舍不得投的矛盾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小女孩纯真的感情,着实令人感动。这个小片断虽不足四百字,却像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颇有感染力。这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体会生活,并按老师要求认真写作的结果。

像这样真实具体、清新简洁的片断还很多。如梁丽华同学的《等》、王雪莉同学的《钥匙终于找到了》,都通过多侧面的描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自己的急切心情。郑铁同学的《送别》,描述了爸爸在南昌火车站送他和妈妈回北京时,一家人难舍难分的场面,都很真切感人。

写小片断的效果如何呢?对此,我曾做过调查。大多数学生认为,写小片断自己确定中心,自己选材、费时不多,自由灵活,能提高观察能力,有话可说,又为写大作文积累了材料,对提高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四、教学生自批作文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在《我怎样写起小说来》这篇文章里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这是鲁迅先生修改文章的经验之谈。然而,学生写完作文,往往一遍也不检查,一字也不修改,就匆匆交给老师。这样马马虎虎,主要是写作态度不端正。但是,学生不会修改文章,也是个实际问题。

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初一学生写作能力很有限,让他们自己修改文章,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必须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第一,是朗读。让学生明白只有读,才能发现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病句。语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写作文后,我让他们放声读两遍。有时,还让他们录音,然后放录音,听听是否有词句的错误。听到有问题的地方,用笔划出来。这种方法简单、易做,学生乐于接受。

第二,介绍词句修改的具体方法。

1、删。删去多余的字、词、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如:“我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还是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当然以前没到过。因此,“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都应该删掉。

2、增。增加一两个或几个字,使语句明确、生动、流畅。如:“他拉开门,拿出一听可乐。”拉开什么门呢?不明确。“门”前面应该增加“冰箱”两个字。再如:“老师生气了,看着我。”在“看着我”前应加上“瞪着眼”三个字,就能生动地表现出“老师生气”的样子。

3、调。调整语序,使表达合乎逻辑。如:“我生日那天,姑姑送给我很漂亮的一件毛衣”。”“很漂亮”这个短语,是修饰毛衣的,而不是修饰“一件”的,应调到“毛衣”的前面,才合情理。

4、换。换个词或句子,使表达更严密。如:“对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我们争吵得很激烈。”对严肃问题发表看法,用“争吵”来表达是不妥当的,应换成“争论”或“争辩”。

5、改。作文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应认真对待,予以改正。

以上是给学生所讲的五种修改方法,所举例句,都是学生自己用我讲的方法修改的。在修改中,我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修改符号,予以改正。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互改。两人或几人一组,相互评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至于对作文的选材、立意、结构等进行修改,由于初一学生水平的限制,暂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只要求学生写作之前,列出提纲,确定好中心,选好材料,安排好结构,然后按提纲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让作文教学生活化

全文共 184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从当前学生作文来看,内容十分空洞,出现成人化,显得十分干瘪无味。为什么呢?一个薄弱的环节就是学生的作文严重脱离了现实生活。以下是让作文教学生活化,欢迎阅读。

近几年,小学生普遍出现害怕写作文的现象,因为大多数的小学生找不到写作素材。即使有的同学写出了作文,但是内容非常单一,没有情感。甚至有的小学生直接抄袭作文书等作文材料。据调查显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少写作素材,每天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没有什么好记述的事情。小学生进行写作的主要素材来源于生活,所以只有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课堂中,才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体验生活,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1.学生作文远离生活化的原因

1.1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讲,学生坐在下面听,学生不需要进行发言、思考,只需要记住教师所说的话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很有可能把知识学死,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只是死记下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拥有着绝对的核心地位。学生的思想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一直被禁锢,导致学生在思考时,总是想到教师的话,而不会过多的进行独立思考。如果教师没有交代清楚,学生就不会表达,更不敢创新,导致学生写不出富含情感的作文,这对这些正处于天真烂漫时期的孩子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束缚,对孩子的今后发展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1.2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情感。作文教学是传授学生通过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由于我国过于重视应试教育,看重分数,这严重限制了作文的主题,使得学生不能进行个性化写作,只能以考试范围进行写作,这就让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最终导致写出来的作文没有情感,非常的僵硬。

1.3受到社会的影响

自从改革开放成功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我国的理工学科更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经济成果,这就导致人们过多的重视理工学科,而忽视了人文学科。小学生也由于家庭观念等因素产生了重理轻文的思想,不重视文科的学习,不喜欢阅读课外读物,不愿意写作,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科的竞赛考试中。这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

1.4教师不愿意亲自写作为小学生进行举例

现今,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很少进行亲身写作,只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学生自认为听懂了,但到实际写作的时候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所以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该多动笔,多进行自我创造,为学生提供一个写作模板,从而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中。

2.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的意义

作文本身就源于生活,所以不能将其分开,只有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进行写作时有足够的灵感。生活中的真实情感是作文中画龙点睛的一笔,所以必须要丰富小学生的生活素材库,让生活走入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才能保证小学生更好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的措施

3.1丰富作文教学内容

首先应该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生活体验,这样才能够丰富作文的内容。要将生活走入教学课堂,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现出现在生活中的事物,鼓励学生发现事物中的美,并且及时的记录自己的感悟;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校外活动,组织学生多发现新鲜的事物,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发现新鲜事物的时候,教师进行有效的思想引导,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情。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写作机会比较少,也不是很清楚如何写作,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科学的指导。生活是学生最主要的写作素材来源,教师必须要紧紧抓住这个特点,帮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帮助学生进行写作。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的方法,对学生的写作思路进行科学的引导;带动大家阅读;帮助同学对文章的意义理解更加深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2教师要科学地对小学生作文做出评价

由于学生家庭背景、性格等的不同,对同一个事情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对这种差异必须进行科学的评判,因为写作本来就是反应的自身情感的过程。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才能保证学生的情感和自信。对错误的看法、想法,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改正,对正确的要进行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积极性。

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生活化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对学生的今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重视生活对作文教学的作用。积极的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生活、体验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五六年级作文教学

全文共 167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教学实践中发现,诸多教师对作文训练方法单一,苦于干涩说教,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五六年级作文教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故事仿写法:

顺从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选择短孝通俗、有意义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复述,再练习写出来,只要能写出大致内容就是成绩了。学过的故事性课文,像《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等,也可以让学生仿写。

二、实事记叙法:

写学生亲耳听的,亲眼见的,亲身经历的事。当然,最初要选择最简单的练习,以后根据年级不同逐步加深。如:课堂上一个学生说:“老师,我方格本不够用了。”另个学生说:“老师,我借他一本。”再如一个学生拾到一角钱交给了老师……这些零琐小事儿,多数学生不但能说明白而且能写清楚。教者也可提供材料,邻居家的猪到你家偷吃猪食,被你家小花狗给咬跑了,突出小狗的可爱特点;天突然来雨,你或别人把李奶奶晒的被子收回去了,突出人物的品质特点,等等。

三、缩写课文法:

小学课文,一般都浅显易记,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趣味性。让学生在复述的基础上,练习缩写,不算高不可攀。如《小猴子下山》,写出小猴子下山后几次做什么,怎样做的,心情怎样,就算可以了。

四、创设意境法:

按教者事先考虑、准备的,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件简单明了的小事儿,接着让学生复述或写出。如:一次教师给学生发课外书,发完少了两本,就让学习委员到备课室找,结果,她在半路上拾到了。于是,马上让学生动笔。这样做学生感到有兴趣,有话写。

五、字词扩写法:

高年级字词任务较重,可随时结合字词教学,进行扩写词语,扩写句子,扩写一段话,乃至一段短文的训练。尽量做到:联想丰富,有进步意义,内容完整、语句通顺。如:教“吓”字,组词(吓一跳)扩句(他把小力吓一跳),扩写一段话(小力走到教室门口,刚一推门,小军躲在门里,故意“嗷”地一声,把小力吓一跳,倒退几步摔个筋斗。上课时,小力告诉了老师。老师把小军批评了。小军红着脸说:“我再也不这样做了。”)

六、观察实物法:

写静物,要从“摹形”和“传神”两个方面着笔,怎样写好作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摹形”就是描写物体的大孝形状、颜色、质地。“传神”就是描写物体内在的神态,可以说明物体本身的意义或者抒发作者对物体的感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或联想。

七、看图联想法:在“看图说话、写话”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使图前、图中、图后的情节融为一体。要注意以下四点:⑴看懂图意;⑵弄清题目规定的写作要求;⑶依据要求,结合看图,确定写作重点;⑷在写实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如教第四册语文《杭州西湖》这幅图时,可启发学生说:“假设你此时在西湖岸上,能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再把这些问题连在一起回答。教者可口述范文片段,最后学生复述、仿写。

八、讲说结合法:

把讲读课文和说话练习结合起来。通过讲读促进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练习口头复述能力,这是把理性知识(或课文知识)转入实践运用的范例,是语文课与作文课紧密结合的尝试。如:讲《小蝌蚪找妈妈》、《松鼠》之类的课文,可用十分之六的时间讲读,十分之三的时间练习说话,十分之一的时间机动使用。叙述小蝌蚪的外形特点,游水嬉戏的情形;青蛙的外貌,生活习性;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变化情况。仿照《松鼠》的写法,叙述公鸡、大鹅、小狗等动物的外形,生活特性,用途或作用。

九、古诗改文法:

在学好古诗字、词、义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试探改写成文,是训练学生作文能力的好机会。因为古诗中有人有事、有景有物,把这些现成的材料组织成文,能培养学生的丰富想象力,能训练学生布局谋篇的作文技巧。

十、仿写作文法:

现成的作文资料很多,教师可把适应学生仿写的作文读一篇。然后让学生根据头脑中的记忆仿写。可分两种,作文能力差的仿写范文中的原有事物,作文能力强的可联想其它类似的事物。如:一次作文课,读一篇篇幅短小的作文《奶奶笑了》,写的是孙女小英,在天突然来雨的时候,主动给到市场买菜的奶奶送伞的事。少数学生可照原事写,多数学生可写自己为亲人做的实事。这就素材多了,可写冷天,给爸爸送帽子;可写妈妈在地里扒玉米,自己在家做饭;可写帮爷爷浇小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全文共 3252 字

+ 加入清单

一、班级概况:

全班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因此需要老师耐心引导。

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入学教育”、“看图说话学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五个部分组成。为了方便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关于“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是向学生进行入学教育的主题内容。围绕“我爱我们的学校”“我爱老师和同学”和“我爱学语文”三个专题,配有三幅展示富有儿童情趣、多姿多彩的学校生活画面,将情感兴趣、口语应用、行为习惯、合作意识、学习方法等因素整合,发展学生的语言,促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同时,渗透了了解新环境、认识新朋友、环境认字的内容。

2.关于看图说话学拼音。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学说普通话的工具。怎样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呢?教材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出发,从母语教育的规律和儿童入学前口语水平的实际出发,根据儿童思维具有形象性及乐于口头表达等心理因素,把汉语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学说普通话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儿童的语言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儿童学习的兴趣、需要着眼,本着易学、有用的原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搞好幼小衔接,继续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并安排儿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为学习书面语言打下基础。

3.关于识字

识字部分有较大突破。主要体现在:从大语文观出发,本着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以及从学生内心需要考虑,识用结合,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出发,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4.关于阅读

(1)关于课文。课文以专题组成单元,全册共编排了20篇课文,分为5个单元: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热爱大自然、多彩的秋天;爱学习、自主实践、讲文明、懂礼貌,热爱生活、快乐自信;动脑筋想办法、团结友爱。这五个专题的课文、练习等,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文化内涵丰富,各单元均由导语情境图、课文、课后练习、”语文百花园”四部分组成,四部分围绕同一个专题,把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进行整合训练。导语的编写是根据儿童心理特点,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从不同角度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和情感,尽量设置悬念疑团,诱发儿童求知欲,同时配有反映儿童课内外学习语言的画面,以引发儿童自主学习、展开想像、合作交流的兴趣。

(2)选文题材广泛,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体现时代精神与现代意识。本册新课文达80%以上。课文语言力求做到规范、准确,深浅适度。一是选文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富于童心童趣。折射了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像世界。同时注意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儿童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挫折的品格。二是选文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又注意吸纳多样文化,充溢着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3)课后练习。重视语言积累、感悟和字词句基本功的培养,如着重安排朗读、背诵、写字、词句理解与运用的练习。一般安排3-4道练习题。力求少而精,注意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如“看谁读得好”“会背了““给小鱼涂上颜色”等等。教材重视课内外结合,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语文实践能力,教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课后第2题设计有: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唱一唱、写一写、小组讨论等等。引导儿童体验课文内容,并进行拓展和延伸,把理解内容、口语表达、写话练习、思维训练等有机结合起来。此外,设置了具有开放性内容的“词语花篮”栏目。“词语花篮”一方面收集有本课出现的部分词语,一方面每课后均有两至三个空花篮,由学生自主补充。此栏目的设置,意在引发儿童平时积累词语的兴趣,逐步养成自主积累词语的习惯。有些课后还设计了一些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练习以及运用词语、句子的练习,初步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5.关于“语文园地”

为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拓展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语文园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安排了字词句、读读背背、口语交际(能说会道)、写话、自主积累(我的采集本)和综合性学习(语文大课堂)等六个方面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的安排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活动的设计是从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学语文,用语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⑴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⑵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

认对、读准声母、韵母。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识字写字:

⑴培养写字兴趣和良好写字习惯,准确认读313个生字。

⑵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⑶能按笔顺在四字格里书写、默写100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学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口语交际:

⑴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名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⑵能按照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件。

⑶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5、阅读:

⑴能联系课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和句子的意思。

⑵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连、轻重。

⑶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分出角色朗读对话。

⑷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四、教学措施:

1、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紧扣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切忌穿新鞋走老路。

2、在培养习惯、方法方面,要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重点,严格训练,做到统一要求,规范练习,语文课上严格练习,其它课上坚持练,家长协助配合练,检查评比促进练,持之以恒,长期练习。

3、汉语拼音教学要处理好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在拼音教学中要摆正情境图、语境歌和学字母的关系,强化音节教学,要始终把声母、韵母和拼读音节练习作为重点,重视教给学生拼读成直呼音节的方法,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能力的培养。

4、识字写字教学要坚持多识少写的原则,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本册安排的400个要求认识的字是下限,要鼓励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在大量阅读中以及在社会大课堂中增识汉字。识字教学要注重培养识字能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字。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教学中,老师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生字的复习和巩固。

要重视和加强写字指导,注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要求学生不但要把字写对,更要写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要注意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

5、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把握好理解的度,摒弃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做到“读”字当头,多读、精讲、重视朗读背诵的指导,重视学生对语字的认识和积累。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重视语言积累。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给他们创造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6、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重视创设情境,激发每个学生参与交际的欲望和兴趣;注重双相互动;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7、重视范读、范写、范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并结合范读、范说进行听力训练,结合范写,进行观察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8、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思想品德教育结合点:

1、进行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使学生懂得:刻苦努力是做人、成才的根本。

3、赞美真挚感人的各种亲情。

4、给学生以“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教育。

5、对学生进行益智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教学过程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二、版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仄起平落。

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习。

三、版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分类。

2、师生共同赏析课本名联。

3、妙联撷趣。

四、版块三:牛刀小试显身手──撰写对联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对联作法。

2、根据情景,撰写对联。

五、布置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考往年作文指导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写出“人”字,只需简单的撇捺两笔;写好“人”字,却并不容易,仅仅一撇一捺便暗藏乾坤,需以逆锋起笔,再中锋运笔,接着停滞迂回、缓缓出头。做人也是如此,我们落地便已为人,而做好大写的“人”何谈容易?

欲书写精彩人生,描红美好未来,当在逆境谋出路,在顺境隐锋芒。

《少年班》里有这么一句话:“不要在命运需要你逆风飞翔时,选择随风而去。”作为青年人,我们要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要无惧苦难,不畏艰险,要拿出一往无前的姿态、风雨兼程的状态、风雨无阻的心态,在逆境中谋出路,将那布满荆棘的泥泞小路变成铺满鲜花的原野。而当鲜花遍布原野时,也万万不可急着向世人炫耀花的美艳与芳香,只是默默积攒力量,静待结果。老英雄张富清不正是如此?逆境中他勇于冲锋,一往无前,顺境中他急流勇退,深藏功与名,终其一生,始终默默奉献、不改本色。

欲书写精彩人生,描红美好未来,当坚持正确原则,不偏不倚地向前奔进。

恰如斯迈尔斯所言,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一般,他会随着风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方向,我们只有行得端、走得正,才能行得稳、走得远。面对人生路上接连不断的诱惑,我们必须坚守本心,万不可让屠龙少年成为龙,在种种诱惑下,忘却初心,长出獠牙。我们应当学习孟子不为“万钟”而折腰,坦言“万钟于我何加焉”的高洁;应该像庄子一样不为名利所惑,宁“曳尾于涂”,也要坚守自己向往的那一份简单的快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去往美好的未来。

欲书写精彩人生,描红美好未来,当时刻保持一种谦逊冷静、斗志不减的心态。

当你认为自己即将获得巨大成功而沾沾自喜时,请戒骄戒躁,继续埋头耕耘,毕竟你自以为的巨大硕果实际上或许只是才露尖尖角的小荷罢了,能否完美盛开还需看造化。王泽山院士一甲子与火炸药为伴,坐着冷板凳,研究着热学问,而当大家尊称他为“火药王”时,他却自谦地说:“那是因为我姓王。”如此杰出的院士却这般谦虚,我们怎可骄傲自满?行百里者半九十,越靠近成功,我们越要拿出谦逊冷静的态度、不骄不躁的风度、踏实勤勉的气度,如此才能跨过“满溢”之危,远离“骄狂”二字,靠近出彩人生,接近美好未来。

愿吾辈青春儿女都能写好端正的“人”字,做好史怀哲笔下“有雄心壮志的青年‘人’”,于风浪中成长,在正道上成才,坚守本心、砥砺前行,用双手去描红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名人故事》教学反思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名人故事》单元共有四篇文章,反映列宁喜爱动物、爱护男孩的《灰雀》、体现高尔基爱护小男孩的《小摄影师》、记叙李四光小时候勤学好问的《奇怪的大石头》和体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我不能失信》。

从本学期开始,我尝试采用单元主题教学的方式推进阅读。本单元我设计了四个模块,第一,通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生词,学习积累。第二,精讲单篇,略读其他篇,弄清文章主要内容。第三,回顾全文,提炼主题,品味语言,第四,主题拓展,写作延伸。今天进行的是第三课时的教学。单元主题教学和单篇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课堂的容量,减少琐碎的讲解时间,增加阅读量。这样的整合教学刚刚开始尝试,带给我了一些思考:

一、搭建起课内、课外大容量阅读的桥梁。

本节课,学生通览了四篇课文,拓展了两篇选读文章,把握了文章的主题,品读了语言。“名人故事大盘点”回顾了本组课文中出现的名人。出示的四幅课文插图,学生通过介绍自己的最佩服的一个人,提炼出每篇文章的主题。通过默读两篇选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到名人的优秀品质,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谈出自己的体会。抓住重点问题,切入讨论,使课堂内容更有实效。

从三年级开始训练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勾画、批注、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课内外结合的大量阅读,在此基础上将成为可能。

二、把握语文学习的根本,使读与写有效整合。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本节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课前研究性学习,浏览了一组(十余篇)与名人有关的文章,选择一个喜欢的名人故事展示交流。搜集了解了名人的简介,选择了喜欢的名人名言,为课上交流做好了准备。

课堂上,通过品读文章语言,引导学生领悟表达方法,写人物要写出他们的语言、行动、心理。在接下来的写作指导课上,我还将出示一组在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有精彩描写的片段,使学生的语言更丰富,表达更具体。不用教给学生怎样写,只要把文章呈现出来,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

当然,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首先,学生必须做好充足的课前预习,比如阅读拓展文章,搜集相关资料。其次,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再次,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语文课如何上,不同的内容怎样整合,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打破常规,重新审视课堂,更新教学方式。路虽然很远,只要上路,就一定会有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生作文教学困惑怎么写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作为指导者、引路者,有必要为他们的写作之路扫除荆棘和障碍!其实,每完成一次作文过程,学生们的思想会迈进一步,会成熟一些。换句话说,每次写作就代表成长与进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经历,简单与各位老师交流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应对方法。

困惑一:作文内容空洞——不明白写些什么

有一次,我向学生布置一道作文题,题目是“一次有趣的经历”。第二天,我已已审阅了学生的作文。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很多学生在文中继续了经历的事情,可就是平常之事。有的写了和妈妈逛街;有的继续了吃饭上学,有的。。。。。。总之,学生的作文内容非常空。如同一座大宅院里面什么也没有。这样的作文能力应该是比较一般的。

解决策略:引导审题、确立主题,挖掘材料

仍然是刚才的作文题,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仔细反思。于是在作文讲评课,我又一次出示了作文题目。我让学生反复读题之后,引导他们交流,题目的眼睛是什么?学生议论之后,我把“有趣”去掉,再让学生读一读,发现了什么?这下学生都恍然大悟,原来题目也有眼睛啊!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题目的眼睛,我们可以准确的把握作文的主题。主题有了,那么如何用生活中的材料来表达呢?我再让他们在大脑搜索有趣的事情。。。。。。。。。这下,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的说在学校里的事,有的说在家里的事,有的说在街上发生的事。说的学生忍不住笑了,听的学生更是如此!原来,作文就是生活。由此可见,要想写出一篇好作文,仔细审题,至关重要。

困惑二:作文语言平淡——不知如何生动表达

小学生的作文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会生动表达。写的平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学生的阅读面较狭窄,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他们除了书本上的词汇,就不会其他的。第二,小学生的经历较少,除了吃饭就是上学,当然编制不出美丽的神话!第三,学生没有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学了再多不会积累,也是枉然。生动优美的词句是作文的身体,画龙点睛便是如此!

解决策略:引导阅读,学会积累。

课文是最好的范文,每一次学习新课,我都会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学完后,我又让学生自觉积累好词佳句,并且引导交流。一个星期过后,我让他们在此交流自己的积累与收获,再一次巩固了积累。另外,我每个星期,还安排了一节课外阅读课,鼓励他们吸取语言的能量,再一次进行自由的积累。每周布置一篇小练笔,让他们尽情自由的表达!

作文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但是也是他们享受成功与快乐的舞台。在这里,我仅对作文教学提出个人肤浅的看法,让我们与学生一起展开思维的翅膀,翱翔于作文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导行式:直接指导学生行为,帮助其学习进步!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1、  看看你同桌的作业,他的格式更美观!

2、  字的大小相同,字形规范,你能做到,加油!

3、  再加把劲!

4、  不要叹息时间的消逝,要热情而执著地抓住它!

5、  要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感受。

6、  把你的作业和××同学的交流,你们都会有收获!

7、  试着看一些科普类的读物,我觉得你需要这些知识!

8、  选择一些文学类读物,对你的语言表达会有好处!

9、  如果像上次的作业那样写,我会更欣赏你的韧性!

10、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吧?

7

指导式: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1、  详略不得当!

2、  你应该概括得更全面些!加油!

3、  语言可以更活泼些!

4、  尝试用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借景抒情,你一定能学会!

5、  在作文的创新方面,还可以做得更突出些!

6、  字要写正,不出格。

7、  我想,你作业的时间分配可能需要调整,我们可以商量一下。

8、  眼到,心到,手到。你能做到!

9、  沉住气,看清楚,写准确!你能做到!

10、大小一致,行款整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