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风俗的作文怎么写【通用20篇】

时光流逝,昔日的家乡的美好,有的已经消失而有的也变得也来越漂亮。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家乡风俗的作文怎么写优秀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7452

作文

394

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广西平南县的大安镇。说到风俗,家乡每年都要举行“拜社火”的活动,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村民们纷纷拿出“拜社火”的祭品来,先在自家的大厅里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饼干、糖果、桂叶、沙田柚等等,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贵”、“甜甜蜜蜜”。

在家里拜完灶神后,大家有争先恐后的赶在第一时间去社庙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不一会儿,村子里、镇子上,顿时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烟花声!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怎么样,我家乡的风俗挺有意思的吧!如果你有机会过来我的家乡玩,我一定会给你介绍更多有趣的风俗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腊月初八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这一天里,不管你身在何处,都要喝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腊八节虽然不像元宵节那样张灯结彩,但也是一派热闹景象。

关于腊八节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过一独木桥,牛失足滑下桥腿摔断了。后来他做了皇帝,又想起这事,于是就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杂粮的粥,吃的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上一个腊八节时,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采购了大米、红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红豆、莲子等等。回家后,把它们放进水中浸泡了两个小时,然后一股脑儿倒进了锅里,加热水,开火熬粥,一小时,两小时过去了,慢慢的,粥的香味就飘散出来了。

终于开吃了,我给大家每人盛了一碗,然后坐下来慢慢品尝,味道还行,虽然吃起来不如闻起来香,但是我也算是体验了节日的习俗,亲手煮了一次腊八粥,过了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腊八节。

腊八节过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晚上一天比一天短,预示着新新的一年就要来临了,人们就要开始准备买年货,准备迎接新年了,这个年也算完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描写家乡的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很多习俗,此刻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好吗?每年到了要过年的这一个月,就成为腊月。到了腊月就要过年了,遇到的任何一个节气都和过年有关系。

腊月初八的这一天,就是喝腊八粥的日子了。这一天每家都要做一种粥,并且都要在粥里放八样东西,有红豆、绿豆、江米、麦仁、黑米、莲子和百合,还有好吃的葡萄干,熬出来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极了!不但要喝粥,每家还要泡腊八蒜呢!听奶奶说,喝了腊八粥就要花钱准备年货了。

还有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要贴红红的对联和放长长的`鞭炮。明白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吗?这有一个传说故事。传说,有一个叫“年”的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来捣乱,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当它最害怕声、光和红颜色。一天晚上,“年”又出来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门口看见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给吓跑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这就是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习俗。

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趣味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风俗,我要讲的是我老家漯河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风俗。

腊月二十三的习俗一般是祭灶、扫尘、贴窗花等。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上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进行奖惩,而在灶王爷的嘴上粘上糖,他就不会说坏话。于是用糖粘上灶王爷的嘴,再把灶王爷的画像烧掉,美其名曰送灶王爷上天。

在漯河,腊月二十三这天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有干爹干妈的小孩子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为什么会有干爹干妈呢?为什么要去干爹干妈家过小年呢?原来,在老家有这样一种说法: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三天两头去医院跑,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就会讲,这孩子呀不好养活,一家养不活,得两家一起养才能行。于是,选个黄道吉日,给孩子找一家适合的人家,磕头拜干爹妈。

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孩子早早起床,穿戴一新,拿着父母给孩子准备好去干爹干妈家拜年的礼物,去干爹干妈家住一天。拜年的礼物可是有讲究的,除了过年的礼品,特别重要的是一只大公鸡,这大公鸡是孩子家人在集市上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据说鸡冠越大,颜色越红,就说明孩子的运气会越来越好。九点从家出发,到干爹干妈家吃中午饭,然后待到下午四五点,这才回家。这就代表了孩子在干爹干妈家过了小年回到了自己家,圆了孩子两家养的说法。有些孩子养上三年就好了,有些孩子要养到十二岁才能行,这以后干爹干妈就变成亲戚,逢年过节去拜年走动。

这就是我们漯河过小年的特殊风俗,是不是不一样呀,你们那里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风俗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吴川,飘色、泥塑、花桥只有我们家乡才有,被称为吴川三绝!

我喜欢飘色,飘色以儿童乔装各种人物,站在或坐在“色板”上面,在游行时手舞足蹈!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吴川三绝便会隆重登场。首先是飘色,一个个小娃儿穿着像神仙样的服饰,头上带着闪闪发光的头饰,让人心慕手追。看到他们站在或坐在钢丝上,似乎有点害怕,可是小娃儿们把怕变成兴奋!传说中的神仙会飞,小娃儿们也会“飞”,而且在“飞”的过程中,摆出各种奇形怪状的姿态,让人觉得精彩!

今年的孔雀开屏和游龙封神正是数一数二,游龙封神大概有12米长,小娃儿们坐在上面代表着不同人物。孔雀开屏象征着新的一年将会财源广进,吉星高照,多福多寿,給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会做泥塑的人可灵活了,将泥塑做得与现实一般,就像真的神仙下凡一样,这边的“财神爷”在給我们发钱,让我们发财,那边的“八仙过海”正在飘来飘去,正准备把你也带上,一起遨游东海呢!每一个泥塑都象征着一个传说,它们正向你描绘一个个神话故事!

最后一个绝艺那可数花桥了,说起来还真的有一段典故呢。吴川人民是根据牛郎织女这一段传说造了一座桥,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将桥放上桃花等装饰,把桥打造的漂漂亮亮,光彩耀眼!传说如果有情人从桥上走过便有桃花运。现在不止了,有一家大小的,朋友的,同学们的一起走花桥,祈求新的一年好运连连,真热闹啊!

我们既爱演又爱看,家乡的习俗也将一代一代地传授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八年级家乡的风俗议论文作文大全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而在我的老家山东,年年春节都要蒸花糕。

为什么蒸花糕,这可大有来历。从春秋战国起,临近三十年,百姓们都会“蒸壮”,也就是蒸面食,这些面食可不是拿来吃的,而是用来祭祖和去孔府祭拜孔子的。而今,“蒸壮”早已不再祭祖,而是寓意着“过日子蒸蒸日上,年年高升,好运节节高”。因此,蒸花糕也成为了我们家乡特有的风俗。

今年,我们家中也蒸了花糕,腊月二十三,阵阵面香从厨房中飘出。我知道,面发好了,要开始蒸花糕了,案板备好,擀面杖拿来,待一切准备好后,花糕便从揉面开始了。

爷爷将他的双手伸入面盆中,柔软的面团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压力,只能屈服于手掌下,任人摆布。面团在一次次拉伸,捏揉的作用下,逐渐变得像纸一样苍白又像个球样,圆圆滚滚,让人禁不住的喜欢。可再好看的面团也只是面团,不能够吃,终究还是要做成糕点。这时,擀面杖就派上了用场,刚刚揉好的面团现在又要上了“绞刑架”。面团中,拿刀来在面团里剖出一部分,再在案板上搓成条,最后用擀面杖均匀地在面上轻轻滚动,压出一道流畅的纹案。

最后,面团便开始了“整容”。两条面团两手夹中间一捏,拿枣子放中心做点缀,身似蝴蝶的糕点便做成了;纤长的面团在手指尖上灵动地舞动,长长地卷在一起,周围围上一圈的红枣做装饰,一个圆形糕点便从中诞生了。

待这些糕点完成后还要放入屉笼里蒸,满屋子中都是面香和枣香。年,便从这一花糕味中开始了。

无论身在故乡,还是身处他乡,记忆中,家人们总会在这个时候做一做家乡的风俗特色。蒸花糕即是我家乡的风俗,且如雕刻般深深在我脑海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们的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一个十分有趣的节日。

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办的节日:屈原是楚国的高官,他发现这个国家命数不久了,便对楚王君:“可以停止战争。”楚王不听,执意而为。屈原悲愤被贬,满腔爱国之情无处可表,写下《离骚》,就跳河自尽了。战败后人们想在河里找回屈原的尸体,但一无所获,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这一日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而那粽子原本不是给人吃的,而是给鱼儿吃的。人们在粽子上戳出小洞给鱼儿吃,防止鱼儿吃了屈原的尸体。正因为如此也就有了划龙舟投粽子的风俗

那年去长寿时,正好赶上端午节,长寿有一池湖,叫长寿湖,上面正在上演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赛。我和爸爸妈妈便去那里看了赛龙舟。

只听裁判一个哨声,两队便开始了激烈的比拼。龙头前的鼓手有节奏地打着,后面的队员喊着一二一、一二一,手也有节奏地摆动着。每个人都满腔热血,胜利只有几步之遥。这一切在我们看来十分简单,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一定十分艰难,每个人都咬紧牙关、大汗淋漓的。

其实以前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龙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留下来,成为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呢?现在我亲眼见到便明白了:赛龙舟时人们的满腔热血,正如当年屈原为国家呐喊的满腔热血。

端午节是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九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大全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到吃粽子、洗艾草、赛龙舟,不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系五色缕。

五色缕也叫延年缕,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色彩明艳、鲜亮的丝线编成的细绳,从五月初一开始系在人的手腕上或脚腕上,直到初五才能摘下来,有防御蛇蝎和避灾免难的寓意。这个习俗究竟从哪一辈开始不得而知,仿佛是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有。

在我们家乡戴五色缕有一个讲究,不能随意丢弃,要戴到端午节那天洗艾草水时才能解下来,且解下来的五色缕要扔到河里,如果解下来时遇到下雨天最好,有让灾难病痛随波而逝,这一年将会过得风调雨顺平安顺利的寓意。

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因为编成五色缕的丝线的质量太差,我戴着一出汗,手腕上就红一道绿一道的,花花绿绿,活像个调色盘。我觉得不好看,于是等到没人时,我就趁机将手腕上的五色缕解下扔进了垃圾桶里。不幸的是,正当我以为这件事已经悄无声息的过去的时候,外婆发现了,将我狠狠地斥责了一顿。那眼神仿佛我犯了十恶不赦的大错,直到现在还历历在目。斥责后她又仔仔细细的挑选了5种颜色明亮的丝线重新编成了五色缕再次系在我手上,且一遍遍的叮嘱我不能随便摘下来,说那是我这一年的平安福。

现在我和外婆已经没住在一起了,但是每逢端午节即将到时,妈妈都会编好五色缕并系在我的手腕上,五色缕成了我过端午节的象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秋节家乡风俗600字作文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月饼,想必大家一定十分的熟悉?每到中秋节时,大家不免都要吃上一口吧?每年的中秋节,都会有新品月饼。在各个商店里,都可以看见柜台上摆着许许多多的月饼。中秋节,是月饼最为畅销的时候。吃过月饼的同学一定会发现,大多数的月饼盒都印有诗句。我家的月饼盒上就印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可以说,月饼的款式有许多,月饼盒的样子也有很多。就拿我家的月饼盒说吧。它的外形极像一只风筝。它有着一个方方正正的肥肥胖胖的身体,下半身拖着四条长长的尾巴。上边两条,下边也有两条。它似乎正准备起飞。它的身体应该是用又厚又硬的纸皮下去做的。外包装上镶嵌着伴月两个金色的精美字体。有一只花蝴蝶正在这两个字旁歇息着。盒子上还印有一只厦门市市鸟白鹭。它正展开双翅,准备向空中飞去。看到这一幅美丽的画面,我就禁不住想着它真的与它的同伴一同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盒面上也镶嵌着一朵康奶馨,旁边也有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正围绕着花儿飞。它扑扇着翅膀,正在采集着香喷喷的花蜜。

它特别的地方就在打开的时候了。如果你不仔细观察,你还真不知道要怎么打开。要用手指的指甲掐住凹进去的地方,往上一提就打开了。打开后,你会发现,它里面的装饰很像古代的九宫图,它一共有九个格子。这九个格子分别摆放着不一样口味的月饼,有大有小。小的就差不多一个拳头那么大,大的就是一个半拳头。这些月饼都是采用透明的内包装。看起来似乎十分的好吃。我迫不及待的撕开月饼包装,吃了一口,第一个念头就是好吃,我禁不住把整个月饼都吃了下去。这个月饼是蛋黄味的。它的外面软软的,很像是一个水饺。咬一口,就发现它里边有三层。第一层和最后一层都是闲蛋黄,唯独有中间一层是月饼本身的味道。月饼的上面刻着两个字,蛋黄。内包装上印着一排小小的字:内陷采用天然蟹肉,如有蟹壳,请小心食用。它是这样警惕着我们。

不过几天,月饼就被我们一扫而光。正当妈妈要丢掉月饼盒时,我拦住了妈妈,回到家后,我把月饼盒稍加修改,做成了镜框,把我的肖像小心翼翼的放进里边。

月饼真的很好吃,但你们是否想过月饼盒可以在回收利用?动动你们的脑筋,一定会想出金点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风俗的小学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到了那一天我们不仅可以吃到甜甜糯糯的元宵,还可以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去赏花灯,一派喜庆、欢乐的气氛!

今年的这个元宵节更是令我难以忘怀。我不仅吃到了美味可口的元宵,还和家人一起去了举办第一届花朝节的赛石?花彩小镇赏花灯。

大清早,我就从床上蹦下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向厨房,跑到冰箱面前打开它,掏出元宵,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包装,用饥饿的眼神瞪着盒子里的元宵似乎在说:“哈哈,你们早晚成为我的腹中餐!”元宵们惊恐地尖叫着:“天哪!他要吃了我们,怎么办啊?”我烧开了水,那沸腾的热水似乎在说:“进来吧!感受一下我的热情。”我把元宵一个个滚了下去,元宵在水里翻来覆去地滚动着,不一会儿的功夫白白胖胖的元宵就浮到水面上。我叫醒了爸爸妈妈,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欢欢喜喜地吃起了元宵!

到了夜间6点钟,我们一家去了赛石?花彩小镇。那里真是风景如画、灯光璀璨、华灯闪烁,非常美丽!让我来给你讲讲有哪些美丽漂亮的彩灯:七兄弟葫芦娃、小马宝莉、七天取经、三打白骨精、小哪吒……举不胜数。还有许多香喷喷的美食:牛肉面、烤羊肉、糖葫芦、烤冷面、酸辣粉……各地的小吃美食定会让你垂涎三尺。

时间不知不觉过了好几个钟头,也已经深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一路上银光月色伴着我们愉快地回家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家乡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春节,人们都会把春联和窗花贴在自己家门前,据说这样可以辟邪,又可表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在我还小的时候,一回到老家过春节,爸爸就会拿出一张红色的纸,对折了几次,裁剪一些我看不懂的玩意儿:菱形、方形、圆形,奇形怪状,应有尽有。一开始我很奇怪:为什么把那好好的纸剪成那样?直到爸爸那张红色的纸给展开,一幅幅漂亮的花朵、福字出现在我面前,我才恍然大悟:这就是窗花!

爸爸把裁剪好的春联贴在窗前,那扇小窗一眼望去就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爸爸让我也自己尝试着做一个,我按着他的建议,一步一步地剪下来,可最后一打开,却什么造型也没有,不过是一张充满破洞的红纸。看来这剪窗花,也不是谁都可以信手拈来的本事。

转眼间,爸爸又拿出两条长长的红纸。这次,我不用猜也知道——他要写对联。爸爸拿起毛笔,蘸墨、提笔,书写,一个个飘逸洒脱的行书,一气呵成,那些龙飞凤舞的字,我虽不能一一识别,但肯定都是寓意着美好。把对联放在窗前晾干,再搬出凳子放在门前,一脚踩上去,刷浆糊,贴春联。来来回回,几下子,就把写好的春联贴在了门前。

当春节时,走出家门,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着对联,贴着窗花,顿时就觉得那一条街的气氛都热闹起来。红红火火的装饰,像一条条腾飞的龙,带着人们新年最美的祝愿,翩飞如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了,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习俗,而我的家乡也有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家乡有句俗语叫:“年二八、洗邋遢”,意思是,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要把家里大扫除一遍,为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到了除夕,大家可就忙了,女人就为了团圆饭做准备,男人则帮忙杀鸡、杀鹅、贴对联、贴门画、买花、买年橘、盆景……

晚上可就热闹了,有些大人在茶余饭后就等着看万众瞩目的《春晚》了,小孩子们就穿着一身新衣服挨家挨户地去得压岁钱,俗称“利是”。而有些大人们则带着小朋友去逛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说到迎春花市,这可得详细介绍介绍:每年的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各大公园都在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都搭起彩楼,扎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华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

半夜十二点来敲门时,每家每户都响起喜庆的鞭炮声,大家都沉浸在漫天飞舞的鞭炮纸上了。鞭炮一过,就是五彩缤纷的烟花点缀在无暇的天空上了,人们望着飞上天的烟花,一起期望着新的一年、新的气象。

到了初一,大家都非常有空,大人们就会去打麻将,而小孩子们则用自己的压岁钱案买各种零食玩意儿。到了晚上,天空中还是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烟花,有条件的则特地乘车去琶洲等地看烟花。

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又是尾声——元宵。我们这里并不是每条村都过春节的,有些人就会过正月十三、十四、二月初二……而我们这条村正好就是过元宵的。我们要准备好各种菜肴迎接客人,让客人吃得开心,会得慰心。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习俗,你家乡的春节习俗又是什么样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南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湖南,而我生活的城市,特产是臭豆腐。大家猜到了吗?对,就是湖南的省会——长沙。

长沙在我心目中是个大城市,大城市非常美丽,美丽就注重完美,所以,农历正月二十六就有一个“洗浴日”。顾名思义,这一天所有的人和物,都要去水里走一趟,也就是代表着所有能过水的,比如:床、被子、桌子、衣服、猫和人都要洗得干干净净。

我是个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长沙伢子,所以,每逢过年,无论那天星期几,无论那天天气如何,我们一家人都要轮流洗一个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过年澡。妈妈说,我们要把身上的晦气,还有平常我的“速洗”留下来的污垢都要彻彻底底地清洗掉,以用来迎接新的一年。妈妈也会在这一天,把我们换下来的衣裤、用过的毛巾等全部都洗完,所以,妈妈们通常都会在今天忙到很晚!

今年对于我比较特别,过完年又是鼠年了,我就是属鼠的,妈妈把提前为我准备好的大红色的内裤和袜子在洗澡后让我穿上,妈妈说,这也是我们中国的一个风俗,本命年身上穿戴正红的物件,能辟邪。其实,每次洗完澡换上干净的衣服,都会让我有一种清爽的感觉,今年除了清爽,似乎多了一点庄重。

虽然我的爸爸妈妈都是拥有很潮新思想的人,但是他们都还坚持保留了一些传统的习惯,比如除夕夜守岁,这一晚,爸爸不再坐到电脑前,妈妈也不再端着IPAD,会一起坐到电视机前,不再看点播节目,而是一起围坐火炉、打开电视直播,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跟着春晚现场的观众一起,或哈哈大笑,或潸然泪下,或怒气冲冲,或掌声如雷。我会认为这是一年里幸福感爆棚的时刻。我想,这时候大家都会掏出手机,拍下一张全家福,把它保存起来,永远不会被删掉。

这就是长沙,我的家乡——有特色风俗,且所有家庭都幸福美满的长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风俗小学生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家乡风俗很多,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特别的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习俗,相信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我的家乡在春节期间,有一项习俗就是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今年的腊月二十四,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清早,妈妈就喊我起床。我慢慢地睁开疲劳不堪的眼睛,因为小年夜实在玩得太开心了,导致睡觉时,一点儿睡意都没有。妈妈说:“我可不管你这么多,今天按规定是要扫尘的,赶紧起来帮忙。”被逼无奈,我只好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立马加入到除尘的队伍中。

外婆是这次除尘的总指挥官,外婆命令爸爸去擦玻璃,命令妈妈去整理储物间。命令姐姐去擦鞋架,终于轮到我了:“外婆,我要干什么呢?”我兴奋地问道。外婆思考了一会说:“要不然你去扫地吧?”我惊叫了一声:“啊?”外婆说:“你可不要小看扫地,地板相当于一个家的脸面,如果地板干净了,那说明这个家也干净了。”我兴奋地说:“原来扫地这么重要啊!”随即,我飞奔到门外去拿扫把。开始认认真真地扫地。不知过了多久,家里终于打扫得一尘不染。我们看着干干净净的家,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这就是我们家乡扫尘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么,小伙伴们,你们家乡的习俗是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中秋节风俗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生活在小乡村的人,乡村尽管没有城市里那么喧哗,没有城市里那么美丽,可是我们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得很幸福.

我的家乡在青田,每缝过年过节都会有很多的习俗,也正是这些习俗填满了我们快乐的细胞!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却从来都不知道我们这种快乐,更加没有体会过家乡习俗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下面,我就带城市里面的人们走进乡村.

我们这边的过节在我看来都是一些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的精髓就在于过节的这些习俗了!我给你们介绍一下令我记忆深刻的节日习俗!过春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门前都贴着春联,小孩们都会放鞭炮,大人们则是在一旁“欣赏”或者是自己也上场。比大人们幸运的一点是小孩往往都有压岁包收!到了半夜12点的时候,原本已经安静下来的小镇将会再次热闹起来,烟花和炮竹会再次响起,为我们的小镇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过端午节时,人们往往都是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贴五毒等。中秋节是一个特别的节日,每到这个节日时,每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坐在院子里吃着香喷喷的月饼,欣赏着美丽的夜色,大家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七夕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我们这边过七夕的时候,往往都是一对对的恋人出行去各个地方玩耍。元宵是我最最喜欢的一个节日,每到这一天我都会和朋友或者是同学去一些地方看烟花,烟花汇演没开始,在那周围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观赏的队伍长得像一条龙。

这就是我的家乡,我们这儿的人随时随刻欢迎你来这游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北京,北京的风俗,说起来挺多的,北京人好吃,自然要来讲讲老北京的传统年菜。

过节就要吃年菜,过去老北京讲究“四四见底”,其实就是年夜饭的四凉,四热,四肉,四汤,这四四见底是讨个四平八稳,吉祥寓意。咱们要说的就是四凉中的“芥末墩儿”。

说起“芥末墩儿”,如果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可能还真不好念。但是我相信,如果你能吃上一口,立刻就能让你感觉到刺鼻辣舌的感觉,顿时儿化音脱口而出。

“芥末墩儿”是年菜里不可或缺的。甭管是南方还是北方,过年就只有一个规矩:初一到初五不炒菜做饭,所以过年之前就要把菜都准备好,需要吃的时候放锅里熥熥就行。吃荤的会不会太腻了?肯定需要清口,那当然就是凉菜之首“芥末墩儿”了,凉菜就是清口的,怎么做呢?其实也不难。

首先,白菜卷必须是白菜心,大白菜叶子都不要,再说里面的菜心要切出一个个菜墩子,必须是整个的,所以要十分小心,还得插个牙签,就是防止菜散了。要在锅里焯一下,并且焯的时间不能长,焯没生味了就成,加点盐和白糖,挤上芥末。芥末不是光上面有,里面儿也有,而且必须是黄芥末,放到缸里密封好,两三天后就可以拿出来吃了。我的老祖每年都会给全家人做。每次看到一缸子的芥末墩儿,口水自然而然的就涌了出来。夹起一片白菜,芥末味扑鼻而来。虽然我吃的次数不算多,但一吃,就十分难忘,又酸又辣又脆,吃进嘴里那股芥末劲从鼻子窜到眼睛,眼泪哗哗的流个不停,可是老祖却笑得合不拢嘴。虽然这不是什么大宴,但是这却是老祖希望家人年年四平八稳,吉祥如意的一种愿望吧!想想这些年有些菜失传,但芥末墩儿就没有,可见它该多有特色!难怪老舍家的一道远近闻名的菜就是这个“芥末墩儿”。

北京人过年都有吃年夜饭的风俗,虽然饮食不算大风俗,但这些饮食带来的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而是寄托并承载着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时的那种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特别的家乡风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风俗和很多地方一样,每年春节,一家人坐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吃团圆饭。团圆饭的菜式特别丰富,有红有绿也有橙。

春节这天,亲戚们互相走访,说一些客套话,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灯笼,贴着新对联。如果幸运的话,春节这天会飘雪花,孩子们可以打雪仗,堆雪人。然后,大人们便开始放鞭炮,只听“噼里啪啦”几声响后,便可以闻到一股火药味。

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收拾的漂漂亮亮的。有一次,我去表弟家拜年,谁知表弟太淘气了,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那可是让人认为不好的象征,表弟非常害怕,最后还是姑姑,解了围,就凭一句——“岁岁平安”证明了好的象征。这天,爸爸妈妈绝不会吵孩子。

新年这天,我们也会一家人去看烟花,这烟花持续不断,仿佛各家各户都在争谁家的烟花最好看一样。看够了烟花,我们便去看灯,在认为好看的景点拍照留作纪念,尽管小脸冻得通红,但却非常的高兴。有时春节这天,也有一家人出去挑个好看的景点,为自己画像或画全家福的。春节这天,其乐融融,这是我家乡的风俗,也是中国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风俗腊八节600字

全文共 1576 字

+ 加入清单

我还记得小时候,大人们都害怕过年,进了腊月便开始愁这个年怎么能过得不那么窘迫。那时候不比现在,称半斤肉都要掐着指头精打细算,更别提什么腊八节的十八种食材了。奇怪的是我们家却很神奇,每年的腊八都过得颇有滋味。

在那个与我来说艰难的年代,一碗甜糯可口的腊八粥可谓人间珍馐。初八的前一天我都会很认真地做一天作业,直到夜深的时候妈妈满意地跟我说声:“早点睡了,明天给你煮腊八粥吃。”我才用假装满不情愿的神色恋恋不舍地收拾好书包爬上床去,偷偷地一个人躲在被窝里乐。一个腊月有三个“八”,初八、十八、二十八,最有盼头的便是这头一个腊八了——等了一年的美味终于在这一个深夜过后就要品尝到,那将是多大的满足! There are three "eight" in the lunar month, the eighth, eighteenth, and twenty -eighth, the most hopeful is this Laba -wait a oneThe taste of the year is finally tasted after this night, how much it will be!

哪有那么容易睡着!蜷在被窝里偷偷朝外瞄——家里的三间瓦屋除了中间的厅堂和东房爷爷住,我和爸妈一家三口便是挤在西房了,大大小小的事都在这个小房间里完成:妈妈在四音桌上教我写字、看爸爸就着房门后用一块木头给我做枪、床前面红漆木踏板旁圈一个藤扁喂养十几只黄嫩嫩的小鸡仔……妈妈为第二天的腊八准备食材也就是在这个红漆木踏板边上了——

白天筛拣去了细砂粒的白糯米,用搪瓷面盆盛着;边上是一只开裂的水瓢,里面有外婆送来的几把红皮的花生,这种红皮花生是外婆亲手种出来的,味道很纯粹;红皮花生米里隐约能看到一粒一粒的扁豆,那是秋后妈妈特地盛了在麦地旁的水杉树下,专为腊月里可以做上三顿腊八粥的,扁豆粒粒饱满,那是她精挑细选的品种,个大、色润;中间还夹杂着几颗黄豆和绿豆;再往边上看时,那才是整个腊八粥最诱惑我的。

没有圆润黄白的莲子,没有香甜黏脆的桂圆,没有酥弹嚼劲的薏米仁,也没有营养美味的核桃,一只小巧的灰蓝色塑料淘箩里各式各样的豇豆就足以让我垂涎:个头的通体黑色的我们叫它“黑豆”,虽然个头大,但也是这里最不好吃的一种,嚼在嘴里沙沙的没味;周身通红的自然就叫“红豆”,有韧性,就着一口糯米粥在嘴里煞是可口,不过有时候也会碰到已经坏了的“红豆”,常常是被虫蛀了,味道就要差许多;还有米白色的“白豆”,墨紫的“紫豆”,青绿的“青豆”……端上一碗腊八粥,在碗里翻来覆去找的却是“虎皮豆”。那是豇豆的一种,身体上有暗红色的斑纹,个头是细细长长又圆润饱满的,不及“黑豆”那样魁梧,却也不失曼妙的身姿。倘在碗里发现这样的“虎皮豆”,于我是极大的幸福!那个年纪就一直固执地认为这是豇豆里最美味的了,现在想起,倒也不知道是真的吃,还是它独特的相貌使然,到今天妈妈在做腊八粥时还是会不自禁地拿筷子翻找,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糯米要湿了以后慢慢地晾干,黄豆和绿豆得泡个大半天,花生米也需在水里浸小半个晚上,而豇豆则要从前一天晚上泡到第二天,所以妈妈依旧还是要忙活到大半夜。我便是在偷偷瞄开的被窝缝隙里,看妈妈里里外外忙碌的身影渐渐地甜睡进梦乡,我知道,那腊八的粥,一定会在这初七渐年的静谧夜晚下,酿得醉人……

而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一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寺僧每日把化缘得来的剩饭曝干,积一年到腊月初八煮粥,供信众享用,称为“福寿粥”。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粟等做粥,谓之‘腊八粥’。”从此,民间也称它为“五味粥”。

古时有些地方,偏僻穷困,民间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加,才加入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或百合等,故又称为“七宝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家乡风俗的主题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在荆州,我相信每个人应该都很熟悉吧,我的家乡是一座历史悠久充满文化底蕴的古城,家乡有很多民风民俗,像关帝庙会、荆河戏、荆州花鼓......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要数“采莲船”啦。

“采莲船”又称旱船,是荆州市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间习俗舞蹈,以采莲船为道具,多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表演。民间传说,采莲船是为了纪念蔡状元和观音娘娘坐船筹款的善举而表演采莲船的。

传说,有一个叫蔡状元的人,想为乡亲们做点好事。他觉得乡亲们过河没有桥,就动了修桥的念头。哪知道,桥只修了一半,蔡状元的家产就卖光了,他无可奈何,只好到处乞讨。正月初一这天,家家户户都在过年。蔡状元打着莲花闹,一边拜年,一边乞讨,想讨些钱来修桥。可是,一些有钱的人家看他像个叫花子,不想让他在自己家门前乞讨,老远就把门关上了。蔡状元一分钱也没讨到,就来到河边,望着半截桥哭了起来。一会儿,河里漂来一只花花绿绿的彩船。人们哪见过这种船,就都赶来看彩船。只见划船的是一位老汉,打着赤脚,船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女子。这时,老汉向围观的人边拱手,边说:“哪位公子能用银子抛中女子,就把她许配哪位为妻。”话音刚落,一些公子少爷就都跑回家,抱着大包小包的银子,朝女子身上抛。可抛了半天,谁都没有抛中。抛去的银子也都落在了船舱里,险些把船压沉了。原来,船里坐的是观音娘娘,划桨的老汉是赤脚大仙。观音娘娘看蔡状元很善良,才想这个办法帮他募捐修桥。那些公子怎么可能抛得中观音娘娘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蔡状元和观音娘娘的善举,就玩起了“采莲船”。

采莲船一般用竹篾做龙骨,扎成船状,外用各色布块和彩纸糊成,船顶犹如楼阁,底部成船形,船中可容一人站立,当锣鼓响起时,采莲船便开始舞动起来,一名漂亮的女子站立在船内,做出采莲船行进的各种姿态,船外,男的化装成花脸做丑角,手摇大蒲扇,扮成滑稽的样子赶艄,逗趣取乐,女的手持竹桨在旁撑船并表演各种唱词,锣歇歌起,歌词多是自己临场即兴自编的,尽是恭喜发财、心想事成、健康长寿、家庭和睦、五谷丰登和大吉大利等方面的吉庆内容,而采莲船玩到哪家,哪家就得给点东西呀!因为观音娘娘坐彩船时,为的是募捐,如果不给点东西,就会显得主人太小气!

采莲船是荆州特有的风俗,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你到荆州来,一定要好好玩一下“采莲船”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们喜欢的家乡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温暖的屋内,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象征着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一家人在门口前贴着春联、贴福字、贴年画;屋外,噼噼啪啪的炮竹声、烟花在天空中绽放的声音、小孩玩闹的欢言笑语声。哪里不充斥着过年的热闹气氛?

我的家乡泉州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称“过年”,等过了正月十五这年就算过去了。你可别小瞧这十六天,“过年”的习俗细的吃什么、干什么都要遵守习俗做。这习俗虽多,可热闹也从未间断。

家乡在过除夕夜到正月初一凌晨是最为热闹的。在除夕夜晚要敬天公,零点一到,四处烟花炮竹响成一片,我们既要在家中万堂中设堂,摆上三牲(鸡、鱼、猪)、果子、清茶等贡品,并且燃上三柱清香、点烛拜天公。除夕这天晚上,不仅要守岁还要开正,开正就是除夕之夜守岁到十二点迎新年,祭拜天公的同时,放烟花炮竹,以表庆贺,开门迎春纳祥,俗称“开正”。

正月初一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了的新衣服,开始了新一年的第一天。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忌吃粥,否则传说,第一天出远门都会天降大雨,被雨淋湿。早餐后,人人四处走访朋友亲戚,见面都要互道“恭喜、恭喜”。

正月初九,又是一个热闹的日子!这一天是天诞日,也就是天公(玉皇大帝)的诞辰生日。这一天人们要放爆竹、点上一对红烛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这一天的清晨前必须准备好许许多多的贡品,一家老小都要跪拜天公。一来感谢天公对全家这一年来的庇佑,二来祈福新一年的平安如意。年,就在这忙碌中过去,在这欢乐中过去,在这热闹非凡的习俗中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