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趣的读书故事作文汇总五篇 作文怎么写【汇集20篇】

欢迎阅读有趣的读书故事作文汇总五篇 作文怎么写,看看下面有你喜欢的小动物吗?你会写吗?一起来看看。

浏览

2708

作文

874

关于我的读书故事之作文

全文共 3492 字

+ 加入清单

第1篇我的读书故事作文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起初我并不以为然,可是后来随着我读的书越来越多,我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我是个小书迷,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有书我就会拿过来看上两眼。到爷爷奶奶家我也总喜欢带上我喜欢看的书,在闲暇的时候看上几眼。迄今为止,我读过的书连我的书架都装不下了,我的书有《爱的教育》《名人传》……,我也因此从书中获得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平日里为人做事不可卤莽,子女要爱戴老人孝敬父母等等。当然在我的读书过程中也有许多趣事。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对书产生了兴趣,尤其是那些图文并茂的书。奶奶见我很喜欢翻书玩,就拿来一本唐诗让我背诵,我背的诗的名字是《锄禾》。我看着书上的老爷爷正在锄地里的禾苗,当时的很小根本不知道庄稼是什么样子,等我背完唐诗我就跑到院子里,抄起一根歪歪扭扭的木棍,向着奶奶门前的两株月季花打去,当时正直春天,月季花长的很旺盛,很象书上的禾苗。我于是痛痛快快地体验了一把锄禾的辛苦,奶奶的月季花一会儿工夫就在我的棍棒之下七零八落,一片浪迹了。我一边锄着月季花一边还振振有辞的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你说好笑不好笑。当奶奶听到声音从屋子里出来,我已经把月季花锄了个差不多了。奶奶不由分说地把我受里的木棍夺下来扔得老远,我不明白奶奶的举动,疑惑的问:“奶奶你夺我锄禾日当午的木棍干什么?”奶奶听了又好气又好笑。

现在我可不是以前的那个小顽童了,读书让我成长了许多。我每天晚上都会在文学的殿堂里遨游,领略其中的美妙后才去休息。为了我的人生旅程我会继续读下去。

另外,我还有两个美好的愿望,一个是我希望自己在18岁以前把109本世界名著读完,经我计算,现在只要我每年读12本,就可以在18岁以前实现我的第一个愿望。第二个愿望是长大我想成为一名伟大的作家,让我的作品和名字蜚声世界。

还是那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是因为这句话让我觉得,我现在读的书还远远不够,我还要继续读下去,为了我的理想也为了早日实现我的美好愿望,我会更加努力!

第2篇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900字

我的爱好广泛,唱歌,跳舞,打球,练武,玩扑克牌样样都拿手,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莫过于读书。因为与书相伴的日子里,我收获了更多的快乐。那是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日,我终于向同学借到了梦寐以求的《冒险小虎队》。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才翻了几页就被那些精彩的情节迷住了。当看到三只小虎迷失在树丛中对眼前事物迷惑不解,而魔爪却向它们悄悄伸近。我眉头紧皱,整个心都揪了起来,我恨不得钻进书里大声告诉它们:“快跑啊!现在的处境多危险。”随着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我也神经质的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故事继续发展着。当三只小虎幸运的躲避了魔爪时,我喜笑颜开,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接下来三只小虎又一次身处险境,在生死边缘徘徊的时候,我的心再次紧张起来,我握紧拳头,屏住呼吸急切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正看得入神,爷爷扯着嗓子喊道:“琪琪吃饭了。”我听了一急脱口大叫;“都要死了,还吃什么饭。”

话音刚落就见爷爷以闪电式的速度冲到了我的身边,急切地问:“怎么了,谁死了。”看着爷爷焦急的目光,我歉意地一笑说;“是三只小虎要死了。”爷爷气恼地对我说:“赶紧出去吃饭。”可我怎么放得下危急中的三只小虎,可爷命又不可违,我只好一手把书一手吃饭,硬是把面往嘴巴里塞,这可是我平时最讨厌吃的饭,哎!为了读书就忍一忍吧。记得还有一回,妈妈让我去厨房拿擀面杖。我只顾看书没太听清楚妈妈说什么,竟然拿了把菜刀第给妈妈,吓了妈妈一跳,大叫:“你个臭小子,你要干什么。”直弄得妈妈哭笑不得。我因为读书发生的趣事简直三箩筐都装不下,为读书闹了不少笑话,但读书也使我收获了更多。从书中我知道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岳飞精忠报国。

文天祥高唱正气歌。郑成功收复台湾……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一幅幅壮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小小的我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真自豪,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让我对中国老前辈敬仰。书像一面镜子告诉我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人生的路应该怎样走,人应当怎样活……总之一句话就像莎士比亚说的;“书籍是全世界人们的营养品”,更是我的挚友。

第3篇我的读书故事作文

读书是人的一大乐趣,书是知识的源泉,里面有我的一方净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我的一大爱好,我爱读书,所以我快乐.

每当到星期六星期天时,我都会迫不及待地到书店里去看书,买书,以致于我的写字台上面堆满了书,最后索性在上面搭了一个小书架,在书的海洋里自由地遨游.记得有一次,我在家看书入了迷,妈妈叫我去买包味精,我答应了,但没有动身.妈妈从厨房出来,看见我在看书,生气地对我说:"你怎么还不去呀!"我这才出了门.在路上我边走边看书,没想到到了商店一摸口袋才发觉钱没带,原来是刚才看书忘记了,我回到家跟妈妈说明了原因,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书是知识的宝库,读书使人心明眼亮,在书中,我可以找到我想要的东西.曾经我读过许多名著小说,如《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等一些文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懂得了坚强,面对困难要有毅力;《爱的教育》让我知道了同学、老师、父母之间要和睦相处,让我懂得了要爱老师、爱同学、爱父母、爱亲人.而《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彻底把我给带进了童话世界等.就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来说,保尔真不愧为无产阶级英雄.他把整个生命和精力献给了人民,献给了革命事业.他顽强的毅力、崇高的思想境界,正是我们这一代所应具备的.

《爱的教育》非常有教育性,让我从中吸取了许多知识.小说以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的感人的小故事和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小故事"。"书中叙述之爱,师声之情,朋友之窗,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却感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次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地流泪。"我爱读书。书真是让我着迷。

书的是我的好朋友,我和它形影不离,有了书,我就有了劲头;有了书,我就有了进步。书,你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啊!所以说,我读书。我快乐!

第4篇我的读书故事作文

我是个很爱看书的女孩,从小,就天天抱着一本厚厚的书啃呀,啃呀,另亲戚们都戏称我为小书虫,也赢得了周围邻居的一致好评:这孩子长大以后有出息呀!嗯,这孩子是块读书的料!我自己嘛,也因为得到大家的夸奖而洋洋得意,殊不知,自己的读书生涯,就从这里拉开了序幕

小时候的我,根本不了解读书的真正意义,成天就捧着一本薄薄的《西游记》漫画书,又因为上面注有拼音,便一个人呆在房间里,翻来覆去的看,看了无数遍,却从来不觉得无聊,只是心里滋生出一种怪怪的感觉,只觉得:读书真好!那年,我五岁。

呜呜,呜呜我一个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小声的抽泣着,因为看到《人鱼公主》这篇童话,我竟伤心的哭起来了,原因很简单,我认为那么可爱的人鱼公主竟化成大海上的泡沫了,实在是太可怜了,于是便幼稚的哭起来了,心里唯一的感觉只有同情与伤心,竟丝毫读不出人鱼公主扔掉刀子那一瞬间的幸福与她对王子那炽热的爱。但我依然酷爱看书,心中那股要把书永远读下去的感觉似乎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坚定了,那年,我七岁。

哈哈我在放声大笑,因为我最近迷上了《课堂内外》这一系列的作文丛书,尤其是《吹牛大王》这个栏目更是我的最爱,这些文章都很夸张,令人忍俊不禁。我看着看着,天长日久,自己写出的文章竟也带有一点创新的味道了,引得同学们欢笑连连,于是我高兴地笑,因为读书给我带来了开心与自豪。我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把书永远的读下去,读一辈子!那年,我十岁。

而如今,我已经十三岁了,长大了,不再是以前那个幼稚、可笑的小孩子了,而是一名初中生了。尽管这些年来,读的书内容变了,自己的思维变了,但唯一没变的,就是我的看书习惯,陪伴我从小到大的,除了父母,就是那一本本书,就是那一本本传播文化知识的书啊,朋友们!书,已经成为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伙伴,它带给了我欢乐与知识,虽然书不会说话,但是它却能通过一个个美丽精致的文字与我交流!雨果曾说过,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啊,书,我一生的好伙伴,我的心永远与你在一起,我们永远不分开,共同携手走完这美丽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名人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爱因斯坦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个性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齐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名人故事读书笔记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来都以为皇帝都是继承父业的,直到我看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里的朱元璋聪明、可爱、坚强勇敢、坚忍不拔。这篇文章生动的描写了朱元璋的悲惨童年。当他很小的时候,就在地主家放牛,地主不但不给吃的,还抽鞭子。在1344年,朱元璋的家乡濠州(今安徽风阳)遇上了百年大旱,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几天过去后,一滴雨没见到,却迎来了一群铺天盖地的蝗虫,一会功夫,庄稼被吃了,人被饿死了,还流行着可怕地瘟疫。朱元璋的爸爸、妈妈、大哥、大哥的大儿子被夺去了生命。仅仅只用了半个月,一家九口人就去了四人,只剩下朱元璋和他的二哥、大嫂王氏及她的一双儿女五口人还活着。最后两兄弟决定分头外出逃荒、,自谋生活。可是,他的二哥放心不下朱元璋,最后,两兄弟之后挥泪分别了。吉人自有天相,朱元璋终于找到了吃的东西,总算饱餐了一顿。

几年的漂泊时间,铸就了朱元璋坚强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也练久了他强健的体魄。1352年闰三月初一,朱元璋来到濠州城下,义军见一人到城下,以为朱元璋是元军派来的奸细,准备问斩。幸好郭子兴听到报告后,赶到了城下,见朱元璋五花大绑着,却没有一点害怕的样子,一副轻松、从容地样子,他身材高大,浑身散发着大无畏的精神,老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希望是,不是我也没有办法了。可能是天样子特别威武,郭子兴一见就非常喜欢他,最后才知道他来做义军,郭元帅大喜,收他做了一位步兵,从此,朱元璋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原来帝王也有这样悲惨的童年,我和不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有趣的儿童成语故事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 明目张胆

【拼音】: míng mù zhāng dǎn

【解释】: 明目:睁亮眼睛;张胆:放开胆量。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出处】: 《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

【举例造句】: 近日京师奔竞之风,是明目张胆,冠冕堂皇做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一百三回

【近义词】: 明火执杖

【反义词】: 鬼鬼祟祟

【歇后语】: 大白天打劫;提着灯笼行窃

【灯谜】: 大白天打劫

【成语故事】:

唐高宗时有一位大臣名叫韦思谦,做人正直,时常会劝谏皇上,有话就会直说。他考上进士之后,被任命为应城县令,后来升为监察御史。

有一次,他发现中书令(即宰相)褚遂良以低廉的价钱强行购买邻人田地,正直的韦思谦也不害怕他官位高,势力大,立刻上书举发他。因为证据明确,朝廷不好公开庇护大臣,只好把褚遂良调出京城,降职为同州刺史。

过了一段时间,褚遂良又被重用,恢复了中书令的官职。褚遂良便找了理由报复韦思谦,把他贬到外省,当一名县官。有人替韦思谦打抱不平,暗中去慰问韦思谦。他仍然不改初衷,慷慨激昂。他正言道:“大丈夫应该有话就说,明目张胆而不畏强权,致力报效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的读书故事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一定有你们自己的读书故事吧!因为书是知识的海洋,在阅读中,你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还能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万晶,不许看闲书,快点做作业!”你听,我妈妈又在催我不许看课外书,我妈妈只让我看语文书、数学书之类的主科书,就因为这件事,我和妈妈经常打冷战。

其实闲书也是有好处的,像《水浒传》、《西游记》这些名著,在我妈妈的嘴中就变成了闲书。

做完作业,草草地吃了一顿饭,便是人生中最惊险的时候了。我爬上了床,抱着我的小熊,准备假装入睡,妈妈看我入睡便走了。这时,我迅速地拿了一本书,把床头灯开

了起来,便急忙打开书,我像一匹饿狼,一页,两页,看得非常快,大有囫囵吞枣的意思。看着看着,我不禁被文中的主人公感动了,有时,我眉开眼笑;有时,我在心中为故事里的主人公打抱不平;有时,我又泪落如雨,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道黑影,我抬头一看,只见,妈妈正火冒三丈的瞪着我,我害怕了,妈妈已经被我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一会儿,妈妈拿了一把衣架,指着对我说:“万晶呀!你都已经上五年级了,还看闲书,时间已经不象以前那样多了!”哎!妈妈怎么比唐僧还唠叨,我只好高举白旗。可我一摸到书,就又看了起来,妈妈更生气了,便狠狠地打了一下,看着身上留下的痕迹,我号啕大哭了起来,但我看到了书,就忘记了疼痛。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改”呀!

我是多么喜欢看书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世界名人列宁不耻下问的读书故事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克螂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屎克螂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他把列宁给问住了,他答应第三天把答案告诉大家。他回家后,先是向哥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找。

第二天,他带来了答案:原来是屎克螂把狼卵产在屎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即把屎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趣的寓言故事:小鹦鹉救大火

全文共 1335 字

+ 加入清单

【小鹦鹉大火

有一只小鹦鹉,在飞回家的路上,看到一片青翠的森林,就飞进森林里玩耍。

森林里的动物,看到美丽的小鹦鹉,都跑来和它打招呼,与它玩耍。比较大的动物不但不欺负它,还对它很热情,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姊妹一样。

小鹦鹉感觉到这个森林的动物非常友善,就开心地住了下来。

住了一阵子,小鹦鹉就开始想念家人,它心想:“这个森林虽然美好,终究不是我的家。”

于是,小鹦鹉向森林中的动物道别,大家都依依不舍。

回到家的小鹦鹉,偶尔飞过森林,还是会停下来拜访从前的老朋友。

有一天,这座森林发生了大火,熊熊的烈火包围了整座森林,鸟兽全部陷在里面,无法逃命。

小鹦鹉在远远的地方看见了,立刻飞到森林里救火,它飞到溪边将自己的羽毛沾湿,再飞到森林上空,把翅膀上的水洒到森林里。

来来回回,小鹦鹉飞了几百趟,它的动作引起了天神的注意。

天神问它说:“喂!小鹦鹉,你为什么如此愚笨,这森林大火,焚烧何止千里!难道你想用翅膀里的几滴水把它浇熄吗?”

小鹦鹉一边流着眼泪,一边不断地向林中洒水,对天神说:“我也知道非常困难,可是我从前住在这森林的时候,林中的百鸟走兽都非常仁义善良,对待我就像亲兄弟一样,如今它们在受苦,我不忍心坐视。我一定要把大火扑灭,即使拍断翅膀,也不会停止。”

天神听了非常感动,说:“让我来帮你吧。”

于是,天神吹了一口气,化成一阵大雨,火很快就浇熄了。

每一次,当我想到这个寓言,那只小鹦鹉就化成一滴水,使我感到无比的清凉。在我们的人生,偶尔会遇到像森林大火一样巨大、恐怖、无能为力的灾难。

灾难来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远离,或者旁观,或者像小鹦鹉一样,“入水濡羽,飞而洒之”,“我心弘旷,精勤不懈,必当灭火。若尽此身,不能灭者,更受来身,誓必灭之”!

台湾不久前有一个恐怖的大地震,威力犹胜过森林大火,看到许多为了救灾而受伤,甚至被乱石打死的救难人员,我就想到那只小鹦鹉。

尽管在真实的人生,不会有天神来帮助我们,但我们不能没有小鹦鹉的立志:

“即使这辈子不能灭掉大火,我立下誓愿下辈子一定要灭掉它!”

【麻雀学艺】

小麻雀出生后,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羽毛渐渐丰满。

一天,妈妈对它说:“孩子,你也成人了,不能经常呆在家里,要学点技能。”“学什么呢?”“学百灵鸟唱歌,它的歌声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使人们忘记了忧愁和烦恼。”

麻雀高兴地找百灵鸟学唱歌。不久,它哭丧着脸回来,说:“妈妈,我开口唱了两句,它们就笑我,我不学了。”

“你去找燕子学捉蚊子。”妈妈说。小麻雀乐意地去了,去了两天回家,噘着嘴对妈妈说:“窜云入雾,忽高忽低地飞,我受不了那苦。”

“那你去学喜鹊给人们报喜吧。”妈妈又劝说它。小麻雀一蹦一跳地去了。结果和上两次一样,不到几天就回来了,不等妈妈问,它就说:“整天看看谁家喜事,这既操心又单调,我不干。”

就这样,小麻雀不听妈妈的劝说,再也不学本领了,一生无一技之长。

【啄木鸟的担忧】

有一只勤劳的啄木鸟每天都在树林中不计辛苦的捉害虫。

有一只善良的喜鹊站在树枝梢头啄木鸟高唱赞歌。

有一天,喜鹊问啄木鸟:“你每天都在捉害虫,难道不担心害虫们记仇,报复你吗?”

啄木鸟说:“害虫们的记仇、报复,这倒是我不担忧的。我担忧的是,我每天勤劳的在树林里捉害虫,害虫捉的太多了,大树说我影响了它的形象,给他们抹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毛浙东一生关于读书的20个故事

全文共 8770 字

+ 加入清单

毛泽东,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在起义的新军中当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1月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曾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编《政治周报》,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6年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一生读书的20个小故事

1、上帝放他一天假,毛泽东会在干什么?

有一天,上帝对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三人说:你们明天都不要工作,爱干什么干什么去吧。毛泽东干什么,他肯定是睡懒觉,而且早晨起来以后也不一定起床。我们知道他的床是一张硕大的床,里边低外边高,外边睡人,里边一半是放着书,他随手拿出一本书就看,甚至看上一天也不下榻。周恩来头天晚上回去高兴地对邓颖超说,“小超呀,明天放假,咱们是不是请赵丹、张瑞芳他们到家里来作客,一块儿热闹热闹呢?” 这些人都是电影演员,周恩来非常喜欢文艺,他年轻时候演过话剧,而且是演旦角,就是客串男扮女装那种的,他会跟这些朋友欢度一天。这两种选择背后体现着什么样的文化含量呢?毛泽东是一个沉迷于书本的领袖人物,肯定是站在此岸,设想彼岸的。一个上天入地、大悲大患,寻求于思想和未来的人;周恩来是一个一有闲暇就和朋友在一块热热闹闹欢聚的人,他肯定就是很善于、很乐于在群体当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这两种选择恰恰说明他们两个人的角色是非常恰当的。毛泽东是大军事家、大政治家,他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精神领袖;周恩来是新中国国务院总理的不二人选,因为他协调、主持群众、集体工作非常在行。

2、毛泽东读书过于广博令研究人员大为头疼

毛泽东读书的范围很大,哲学、自然科学、政治、军事、书法、报刊杂志等等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有十一大类。他读书很偏,一般常人很少去涉猎的书,他都去读,而且读了之后还去谈。比如说科幻题材现在比较多,但在1936年,长征刚刚到达陕北,他会见美国记者斯洛的时候,就谈到了一个英国的科幻作家威尔斯,他写了《星球大战》、《月球上的第一批人》,毛泽东引用威尔斯小说里面的话说“我们买一张车票从地球到月球”。相信在那个时代读过威尔斯的《星球大战》、《月球上的第一批人》这种小说的人很少,但毛就读了。而在50年代初,毛泽东又读到什么样的很偏的书呢?一个苏联科学家写的《土壤学》,他读了好几次,而且上面有很多批注。后来毛主席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就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八字宪法。在相当程度上就是读了《土壤学》以后得到的启发和感悟。他读《红楼梦》,他不仅读这本书,而且还读一些研究《红楼梦》的著作,读《红楼梦》的一些考证。周汝昌有一本书叫《红楼梦新证》,里边考证到一个“胭脂米”,毛泽东就想方设法要去弄清楚这个“胭脂米”到底是什么米,花了很多时间去考证。

毛泽东在讲话和写作里边引用的一些话,研究人员后来在编辑和整理的时候,都想找到原始出处,但是一般都很难找到。毛泽东在延安讲话的时候曾经引用了一句徐志摩的话,他说诗歌让人读起来要像“银针之响于幽谷”一样。这是徐志摩的话,毛泽东就引用了这个话。后来我们去查,找了很多人,包括找了当时的现代文学史家唐涛,都记不住。后来到北京图书馆里面去查徐志摩留下来的一个全集样本也没查到。结果查到陈源的文章、鲁迅的文章也用过这个话。还有一次,毛泽东给丁玲写了一首诗,里面有“三千毛瑟精兵”,这是拿破仑的话,我们也查,在孙中山那儿查到过。就是说他读过的书对他的工作、他的话语、方式和体系都有巨大的影响,而且这都是很“偏”而“深”的东西。

最有名的,是林彪在1971年9月13号乘坐飞机外逃的时候,当时周恩来到毛泽东身边问该怎么办。有人提出是不是该把飞机打下来,它已经进入蒙古境内了。这时候毛泽东就说了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由他去吧!”,意思是说由他去吧,就没有打。后来我们想到“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句话可能是有出处的,是不是俗语?后来到韶山那一带去验证,那一带也没有找到这样的话。后来想想是不是在哪一本书上看到的呢,也一直没有找到这句话的出处。后来有热心的读者和研究者告诉我们说,这两句话查到了,是清代嘉庆年间有一个人写了一本章回小说叫《何典》,那里面有。我们把书找来,很意外地发现,那里边有一些话是毛泽东在1974年的时候在中央会议上经常引用的,里面有一些这样的话“药医不死病,死病无药医”。这就说明毛泽东是读过《何典》的,而《何典》这部书我们当中知道的就是非常少的。这说明毛读书非常广博。

3、逝世前七个小时,毛泽东还在读书

毛泽东读书真正做到了“活到老,读到老”。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毛泽东讲这个话不光是鼓励别人读书,而且他自己也做到了,而且“活到老,读到老,读到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都知道毛泽东是1976年9月9日凌晨10 分逝世。那他9月8号在干什么?当时他是全身插满了管子,一会儿昏迷,一会儿清醒,但一清醒过来就要书,要文件看,看了多少次呢?看了11次,也就是说他苏醒了11次,要书要文件要了11次,总共的时间加起来就是两小时50分钟,就是9月8号那一天他清醒的时间是2小时50分钟,而这2小时50分钟都在看书,而最后一次读书、看文件是什么时候呢,就是9月8号下午4点37分,过了7个小时以后,他就去世了。

4、已是口不能言,毛泽还要关心国际大事

毛泽东临终前,有一次他突然清醒过来了,但是他已经不能说话了,这个时候,工作人员发现他的手指头往后扬,轻轻地敲了三下木床板。工作人员不明白,他敲三下木床板是什么意思呢?工作人员拿书出来给他看,他摇摇头。后来有一个精明的工作人员说毛泽东看过一个材料,当时日本在大选,参加日本大选的领导叫三木武夫,他敲三下木头,是不是要三木武夫的竞选材料?他赶快给他找来了,毛泽东就点了点头,他要的正是这个!这就是毛读书之执著。

5、《共产党宣言》,毛泽东读了一辈子

对毛泽东来说,一些经典和重要的书他是反复读,要真读,细读。他在延安写《新民主主义论》这本书的时候,把《共产党宣言》读过十几遍。他走上革命道路是1920年,毛泽东就是因为看了《共产党宣言》,才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信仰。到晚年他又找来《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同时专门找来一个懂英文的人给他讲解,他自己读完以后,还经常在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上写下一些批注,这本书他是真正读到老了。

6、毛泽东用大学问家的方式读经典

毛泽东对于一本经典和重要的书,他反复读,他还喜欢把同一个题材、同一个内容的书对照起来读。这已经不仅仅是读书,更像是做学问做研究了。比如说读屈原的《楚辞》,在1959年到60年代初,他一下子要十几种《楚辞》的注释版本对照地读,他每句话都要琢磨它的解释,朱熹的解释是一种解释,别人的解释也是一种解释,他都要看,这个是一些大学问家才干的事。

7、毛泽东提倡读一点反面的书

毛还特别强调,我们不光要读正面的书,马列的书,而且也要读反动的书。毛主席提出来,唯心主义的书要读,蒋介石的书我们也可以读一读。这句话是在 1957年时候说的。在他看来,只有了解和读反面的东西,我们才可能开拓思路。毛泽东说,要读蒋介石的书,我们有些共产党员和共产党的一些知识分子,恰恰是对这些反面的东西知道得太少,只读了一些马列主义的书,只能照着讲,单调乏味,讲话写文章都缺乏说服力。毛泽东讲话、写文章为什么生动有趣?我们看毛泽东在会议上的谈话记录,一看就是一上午,我是抽烟的人,看书一看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不抽根烟就不行了,但是我看毛主席的讲话记录,一个上午都沉浸在里面,即使没有抽烟,还是觉得津津有味。

8、毛泽东组建读书小组专攻大部头

毛泽东读书爱写批注,他自己读完以后还特别组织一个小组来边读边议。德国近代有一个大军事学家,写了一本书叫《战争论》,毛泽东在陕北为了了解战争,就专门组织了一个《战争论》的读书小组,每天在一块读十多页,读完以后大伙儿就各自谈自己的看法。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毛泽东又组织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读书小组,而且是把党内的大秀才叫了过去,在杭州呆了两个月读一本书,为什么?就是要总结里边的真理、规律。而他读《政治经济学》这本书的谈话,有人把它记录下来,后来出版,这里边有很多好的观点。改革开放之初,人们说不清我们社会主义到底处在什么阶段。我们今天熟悉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源于毛泽东在读这本书之后的一个重要谈话。毛泽东说:社会主义要分两个阶段,就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和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改革开放之初,我们都认为我们是社会主义,这要找依据。当时好多人认为,我们社会主义还不发达,这也要找依据。找来找去,后来发现毛泽东在读《政治经济学》的时候有这个观点,说社会主义有不发达的阶段,这样一说,大家才慢慢接受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9、毛泽东从小立志“读书要为天下奇”

毛泽东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外号叫“毛奇”。毛泽东在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有四句话经常挂在嘴上。他说我们都是读书人,“读书要为天下奇”! “要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奇男子”。“读奇书”就是一般的书不读,要读就读一些有大智慧的书;“交奇友”,毛泽东果然交了一批奇友——新民学会的那些成员。前两年中央电视台也放过一个电视剧叫《恰同学少年》,围绕在他身边的一些慷慨之士,后来大都成了非常著名的人物;“创奇事”,他缔造了一个共和国;最后,毛泽东是当之无愧的奇男子。打仗他是一流的军事家;搞理论他是一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写诗他是一流的大诗人;散文也了不得。五十年代初,我们大陆在批判胡适的时候,那个时候胡适住在美国,有人就去采访胡适说,大陆正在批判你的思想,你有什么感想?胡适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这证明我的思想还有批判的价值。第二句,客观地说,要论大陆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润之!连胡适这个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白话文的大家,都说毛泽东的文章写得好;搞书法,毛泽东的书法是很难学的,自成一体;读历史,毛泽东也是当然的历史学大家;搞政治就不用说了,政治领袖;搞国际战略,也是国际的战略大家,包括处理中苏关系,中美关系,从乒乓球这个外交开始慢慢实现。毛泽东他是中国历史上一流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理论家、散文家,又是史学家,一个人做到这份上该知足了。所以说,毛泽东年轻时候做奇男子的目标达到了!

10、毛泽东读书,读了就想去用

毛泽东年轻的时候读书,不是一般的读,他读完一本书,如果受到启发了,他就想去干。比如说1919年他在《新青年》上读到周作人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介绍有一个日本人在搞一个新政主义的实践,他对新政主义特别感兴趣。在1918年底、1919年初的时候,他到北京就打听周作人在哪儿,他就去找到了周作人,跟周作人谈了半天。1919年底,他回到长沙以后就组织人,在长沙岳麓山上面找到了一个地主,他要地主把这个地租给他们,他准备找些人在这几十亩地上实验他的新政主义。但是后来没成功,但是关于新政该怎么办?他写了一个详细的计划书。大家到这里来,怎么读书、怎么劳动,大家结婚,在这里办幼儿园,该办什么图书馆都有,他的计划书留下来了,但是他的实践半途而废了。

11、毛泽东下令,打土豪要保护图书馆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要领兵打仗,找不到书看,非常苦闷。那个时候见到一本书就非常高兴,特别是在当时打下土豪,只要有书,他就眼睛发亮。有一次打下土豪以后,他就跟着警务员去找有什么书看,但是什么也没找到。毛泽东回来以后,就立下一个规定:以后凡打下一个地方,要组织专人把图书馆看起来,要寻找报纸,所以后来打下福建漳州的时候,毛泽东就让人从漳州的图书馆运了两批书回去。在这些书里面有两本书,毛泽东读了以后感慨万千:列宁的《两种策略》、《共产党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他读完以后,马上推荐给彭德怀读,而且还给彭德怀写了一个条子,他说要是在大革命的时候读到这本书,我们就不会犯错误。我们还发现毛泽东的一封信,1929年写给李立三的信,他开了一个书目,在信里面说要什么书,他说我现在没有书看很苦闷,想通过你们搞一批书过来,说到买书的钱你们先垫着,完了我再派人把钱给你们送过去。毛泽东就是在苦闷的时候都要读书,包括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在长征时期是被抬在担架上走,因为他生病了。毛泽东醒来以后就在担架上读书,他就这样读完了《列宁与革命》。

12、毛泽东晚年是如何克服困难坚持读书的

毛泽东的晚年,特别是75年他患白内障,看东西不清楚,由于印刷体看不清楚,他就读书法。后来还是想读书,就请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讲师吴迪来给他读,那段时间他读了很多古代的文史经典,尤其喜欢读庾信的《枯树赋》,据记载,他至少细读了五遍,他每次都读得老泪纵横,他为了《枯树赋》的一个字的注释还专门写了批注:“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英雄暮年很能体现他的气质,很本色,很文化,很感性,而且是大悲的感性,这是他内心真实的体验。

13、林彪读书不求甚解在主席面前出洋相

毛泽东是政治家,编书、荐书和讲书是他的工作和领导方法。编书、荐书、讲书的前提都是读书,而且是精读之后才能推荐、编书。毛泽东是自己读懂了,才给人推荐。1931年,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去攻打长沙,由林彪指挥。但是敌方火力猛,红军冲上去伤亡太大。林彪就琢磨怎么样才能打下来,他突然想到读过一本连环画,里面有一个火牛阵——给牛尾巴上点上火,然后冲向敌人的阵营。红军就到附近的老百姓那去弄水牛,把尾巴上浇上油,点着火了,让它们向敌阵扑过去。结果敌人打枪,牛就往回冲,反而把我们自己的阵地给冲垮了。这时候毛就来总结教训,他说林彪读书不求甚解,牛是自由主义,一定要集体主义才能打赢。连环画上没有把它画出来,如果读《春秋》、《左传》,上面就写了,是每四头牛为一组,由大木棒子在它们的脖子那儿捆起来,这时候把尾巴上点上火,再往前冲,即使敌人打枪,它也拐不了弯。

14、毛泽东编书成瘾,超然务虚

毛泽东特别喜欢荐书,讲书,最重要是让别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因为他是政治领袖,又是读书人,这就有了毛泽东编书、讲书、荐书的领导方法。他把书作为理论创造和思想普及的工具。毛泽东长期有一个观点,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到延安以后,在那么一个只有几万人的边陲小镇,毛泽东办了20多所学校,从艺术学院、妇女学院,到青年干部学院,再到民族干部学院,一应俱全。毛泽东自己在延安时期经常到各个学校讲课,现在还有一张当时讲课的照片,非常有名,因为是穿着打着很大补丁的裤子。他把讲课、编书都作为打通思想,解决干部思想疙瘩的方式。实际上毛泽东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编书,刚进第一师范,他喜欢文学经典,他就自己到图书馆整理目录,就编了一个有77个书目的书单,然后把这个书单寄给朋友,他说这么多书我们一辈子都读不完,我们就要读好书,读奇书。当然晚年他也编,1958年在成都开中央会议,他3月7日到成都,第一件事就是参观杜甫草堂,武侯祠,然后要了一些书来看,然后会议期间就编了两本书,一本叫《唐宋诗词若干首》,《明朝诗词若干首》,然后发给大家,大伙都不懂,那个时候都在谈产量、谈煤炭、谈三峡建设,大家不明白为什么毛主席发给我们两本书看,而且是唐朝人写的,明朝人写的,他们都不感兴趣。毛泽东后来就讲了,我们中央工作会议不要一开会就说汇报,就说粮食产量怎么样,可以务点虚,要务虚和务实结合,我们可以解决钢铁问题,我们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同时我们要花一点时间来谈谈文学,谈谈哲学。这样还有一个好处,若干年以后谁还记得我们议论过煤炭多少吨,钢铁多少吨,但是大家都会对成都有印象,在成都读的两本诗词还可以背几句。这种方法我觉得很好,我觉得应该发扬,而且外地来开会的这些干部可以扩展他们的知识领域,从实用主义稍微超脱一下,体会一下四川的大好风光有什么不行?

15、毛泽东“荐书”,因材施教

毛泽东经常向身边的人推荐书。他读了贾谊写的《治安策》,还专门写信让别人看,他实际上是暗示一种思想。《治安策》写的是汉武帝在歌舞升平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在盛世之下有什么危机,这是传达他的想法。他在会议上倡导、或纠正某些风气的时候用意就更具体了,往往是针对一些人的特点来推荐书。一个是李德生,他是北京军区司令员。第一次见毛泽东,他准备了很多工作报告,结果毛主席对工作的事一句话也不谈,就只向他推荐了一本《读史方舆记要》,这是一本历史、地理方面的书。毛泽东说你要负责一个战略区域,如果对地貌、地形、历史、文化全都不熟悉,今后怎样排兵布阵。他跟李德生说你读《读史方舆记要》一定要注意华北方面的地理,这是很有针对性的。还有一个是许世友,他是武夫出身,在部队七次当敢死队长,这个人很直率,毛泽东很欣赏他。毛泽东老要人读《红楼梦》,许世友听到了不理解,他说这书是掉膀子的书,就是耍流氓的书,有一点男女关系在里面。这话就传到毛泽东那去了。1973年12月八大军区开军委会议的时候,毛就指着许世友说,你说《红楼梦》是掉膀子的书,你读过吗?你没读过你怎么知道它是掉膀子的书呢?你得读五遍,之后才有发言权。许世友回来后就读了,后来据说一直到他去世都没读完。73年毛泽东向王洪文推荐一本书叫《刘盆子传》,是写西汉末年农民军起义后,要在起义民众中选一个皇帝,而且要找一个刘氏血统的人,许多人都有刘氏血统,怎么办呢?就抓阄,结果被一个放牛娃刘盆子抓到了,他从一个放牛娃一下子成了领袖,就不太适应,还是每天找朋友一起来放牛。毛泽东让成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来读这个传,意思就很明显,就是论资历、论能力,王洪文作为党的副主席是不合格的,但是现在做上了,就应该要有长进。

16、“一个在十里之外都能够呼吸到他个性的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多年的读书生涯,使毛泽东身上携带着一种鲜明而独特的个性,和一种让人说不出来的折服人的感觉和思维,所以很多人说,在毛泽东身上能感觉到一种神奇的感觉,好像是站在东方智慧的奥林匹克山,有一个光环辐射到他们。比如一个美国记者和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谈了一个晚上,出来后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看到了一个走在时间前面50年的人。1975年12月31日晚上到1976年1月1日的凌晨,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尼克松的女儿和女婿。当时毛泽东头都抬不起来,灯光不太明亮,尼克松的女儿就凑近一点想看看毛泽东的神态。她后来描述说,毛泽东突然睁开眼,就说了一句:你是不是看到一张大中华的脸?他们出来后说:我见到一个在十里之外都能够呼吸到他个性的人。

17、毛对尼克松说:“我们不谈政治,就谈哲学。”

中美打开两国关系的大门,尼克松首先来见毛泽东,这是了不起的大事,而且是毛主席说什么时候见就什么时候见。本来说中午11点到,下午3、4点见,但是后来毛主席知道他们到了,就直接通知见了。尼克松为了套近乎,背了几句毛泽东的诗词,毛不感兴趣。尼克松说毛泽东的书改变了世界。毛泽东说我的书没有改变世界,只改变了北京附近的几个地方。之后尼克松就讲中美的大事。毛就说我们不谈政治,就谈哲学。

18、毛式语句深入人心、深入骨髓

胡乔木为了编《毛泽东诗词选》的注释,非常认真,经常熬夜。夫人说,一个诗选还值得你花这么多时间去做吗?他说,你不要小看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诗词在未来对人们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毛泽东选集》。从他的话里可以理解:其一,毛泽东做出来的一系列具体的决策,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层面;毛泽东的工作方法、思想方法也是一个层面;就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再往上就是文化层面,毛泽东做决策也好,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思维状态,精神的这个层面。在今天和未来,最能发挥毛泽东思想价值的到底是哪些?第一个层面会越来越淡化,怎么打锦州,怎么打淮海战役,这些会淡化。但是第二个和第三个层面的思想会越来越多。举一个例子,就说毛泽东精神。网友在网上概括了毛泽东的十句话,最真诚的话是“为人民服务”,最痛快的话是“将革命进行到底”,最谦虚的话是 “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等等。不仅如此,毛泽东的思想还深入到我们今天的话语体系,比如将爱情进行到底,将炒股进行到底等,从话语体系上也是深入人心、深入骨髓。

19、毛泽东读书“偏于豪放,不废婉约”

毛泽东读现代小说主要是读鲁迅,也读现代西方爱情小说,像《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等。毛泽东作为一个自信、自强的人,他的爱情世界,感情非常充沛,他表达爱情的方式主要是古代的诗词,他也写爱情诗,他有四首爱情诗:第一首是1920年写的叫《虞美人-枕上》,写得非常好。而且他也读古代的爱情诗,如李清照的诗,他专门写了一封信给江青,他说我的思想是复杂的,感情世界是复杂的,读书也是复杂的。他说我读书,读词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就是读豪放的读久了,就喜欢读婉约的;读婉约派的久了,就读豪放的。所以毛泽东读很多婉约派爱情诗,而且也写了几首爱情诗。

20、毛泽东对“儒释道”都很有研究

《毛泽东选集》有424处涉及到儒家。佛家的他读过《金刚经》等,而且他专门跟达赖和班禅讨论过佛教的特点。毛泽东读老子,而且读研究道家学者的材料,其中有个很有名的人,他写了一本研究老子的书,毛泽东就到处打听他。儒和道作为中国政治思想的两大流派,在相当程度上,毛泽东在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当中也有潜在的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和读书的故事作文450字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也是一种美德。每个人只要热爱看书,就走进了书里多姿多彩的世界。

我和读书还有一段小故事呢。那是我五岁的时候,上幼儿园老师就领我们看书,可我宁愿背诗我也不愿意读书,可听老师说这叫不听从老师的指挥,要请家长。我只好规规矩矩的读书。可这一读不要紧,一下子就迷上了读书。我看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我看见保尔那种勤奋的精神,我也立下了决定:要认真读书,像保尔那样坚持不懈。

在那以后,每天晚上,我的床头总有一二本书。有时我看书时都迷进去了,妹妹叫我都没听见,她便给我起了个外号“读书迷”。我读《红楼梦》的时候,我妹就在旁边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像小鸡啄米似的。我都忍不住笑出了声。看《红楼梦》看入迷,晚上睡觉都都梦见了里面人,真是太我爱读书,我把读书当成了我的第二次人生。每次读书前我都会先思考后阅读再思考,这样老师说好笑了。

有助于写作文。少年宫成立后,我主动参加阅读兴趣班,为的是和我的第二二次人生见面。

听了我的故事,希望你也爱上读书,让我们在书的世界中见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刻苦读书的名人故事大全

全文共 1978 字

+ 加入清单

1.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2.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3.张曜拜妻为师:

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

4.范仲淹的读书故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伽利略好奇善问: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6.王亚南的读书故事:

(1)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2)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7.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8.施洋搓脚夜读:

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趣的讲故事比赛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水木青华作文培训中心举行了一次超级有趣的讲故事比赛

老师在黑板上写规则,规则如下:每人在五分钟之内讲一个故事,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鼓励奖若干名。

开始讲故事了。我是一号选手,所以我先讲。可是我还没准备好,我是硬着头皮上台了,我讲故事可不怎么样,我就像一个老旧的词带一样,讲一下卡住了,再讲又卡在那了。之后我们的“王”登场了,他讲故事可以一级棒,大家听得如痴如醉。之后明星登场啦!是三个“蚊子家族”的女生,听众压根都听不见一点声音。最后兄弟“鱼尾巴”闪亮登场,可是他要拿本子上场,这讲故事就变成了读故事了。最后“王”获得了第一名,“老词带”我获得了第二名,“蚊子家族”获得了第三名,“鱼尾巴”获得了鼓励奖。

讲故事比赛真是有趣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一点也不假,我看了书之后知识真的增加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从小时候我就喜欢读书,虽然不认识几个汉字,但看那些插图也觉得十分开心,慢慢地我上了幼儿园,爸爸经常给我买书,我对读书的兴趣提高了很多,上了小学我对小说又有了浓厚的兴趣。天天抱着书看,一年下来积累了不少知识。我最喜欢看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的《狼王梦》他的书我爱不释手,看了一遍还想看二遍、三遍、四遍、五遍……他的书让我百看不厌。渐渐地我又品味了其他作者的书,发现他们的风格一点也不同,各人有各人的想法看法,每一本都很精彩……现在我的书柜已经摆的满满当当地了,全都是我喜欢看的书

如果没了书,我就会像饥渴找不到食物,如果没了书,我就会像鸟儿没有翅膀,不能飞翔。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我离不开让我增长知识的好老师——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我的读书故事初一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要尝遍人生百味,我看书也算是其中一味,只是它的味道品尝起来丰富极了。 Everyone has to taste the taste of life, I read a book is also one of them, but its taste is extremely rich.

书的味道是甜的

作业做完后,学习之余,我躺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着杂志,品味着书中风趣幽默的笑话和连环画,还有那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心里别提有多惬意了,读着读着,我就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心底就会洋溢出一股甜滋滋的感觉。

书的味道是苦的

学海无涯苦作舟,用苦这个字来描写为了学习而读书的情景实在是合适不过了。强制地去背那些枯燥无味的定理和公式,强制地把自己长时间定在一个地方去做那些没完没了的题,而不能去看电视和玩游戏,心里的感觉那是要多压抑有多压抑,别提多苦了。但一想到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这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我只好拼命地吸取在苦中所蕴涵的一丝丝养分。

书的味道是酸的

读书读得那么好又那么多的我竟然也会在阅读这栽跟头。刚升入初中的第一次语文考试就让我品尝到了严重失败的滋味,在阅读那丢分尤为惨烈。这让我的心中感到酸酸的,但我不会被失败所,而是振奋精神,重新再来。

书的味道是辣的

书中要是没有一点激动人心的火辣辣的味道,我想我也不会喜欢读书。读书有时候就是为了振奋自己的精神。因此从接触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喜欢在书中寻找自己在生活中不曾有过的激情,《水浒》、《三国演义》中那激烈的战斗场面,还有那《西游记》中孙悟空降魔除妖的超级本领,使我的心中就像吃了一个火红火红的辣椒似的——充满了一股火辣辣的感觉,有一股火辣辣的冲动,梦中总盼自己像他们一样。

教育学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政治学家说:书是世代的生命;经济学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书的味道是如此地丰富,也难怪它会成为人生百味中的一味,它让我的生活从此变得日益丰富多彩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的读书故事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我与书的故事就像情人之间谈恋爱一样!”-----题记

“书卷多情似恋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不知何时起,我便开始谈恋爱,我爱上书,终日与书不离不弃。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而叶文玲也说过:“书是我的长生果”;高尔基更是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是的,我是不会和我的伴侣离婚。

第一次见到我的伴侣是在我读小学时,那时候爸爸妈妈总是忙于生意,无暇管我,所以我只要一无聊就会跑到隔壁的书店偷看书,因为那时书店是不允许看书的,要去买才有的看。有一次,被抓到,那店主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把我的耳朵揪起来,我痛得龇牙咧嘴,可那店主人还是毫不客气得把我扫出店门。

第二天,我再也不敢去了,一直求着妈妈给我买书。最终,我如愿以偿的得到许多书。每天,在梦里,我看到了善良美丽的白雪公主、可爱乖巧的海的姑娘、天真纯洁的田螺姑娘。我的阅读故事作文 在我的旁边,还有名胜古迹---“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风景宜人”的张家界、“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识的字也就越来越多,读书范围也就更加广阔,从《安徒生童话》到《西游记》……

当然我们的感情也不是一帆顺利,我们也像其他情侣一样有坎坷……

由于我终日沉迷于看书,我是坐着看、站着看、躺着也看,所以我的眼睛毫不客气的把我关在门外,结果,我只能戴眼镜,而且我的学习也是一落千丈。按理说我读了这么多书,成绩应该提高才对啊,这么反而下降呢?原来我过分的阅读,导致学习、作业都没有完成,所以我的成绩才会下降。最后在我的依依不舍下只好冷落我的伴侣---书。

经过几个月的奋斗,我终于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我激动的“看”着我的伴侣,耳边响起了妈妈语重心长的话:“你喜欢看课外书,妈妈是允许的,但是你这样终日沉浸于其中,只会有害而非有益啊!你应该合理安排你的时间,课外书应是你课外阅读,而不是为了读课外书而连作业也不用写……”是啊,如果一个连作业都不写的人,还配得上看课外书吗?

不过书无功劳也有苦劳,再说它的功劳很大,每一次考试作文,我总是下笔如有神,因为我的阅读的范围广,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这就是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啊!

我的读书故事很美,我和我的伴侣很幸福!我们有好多好多美好、辛酸的回忆。

书,它给我知识;给我力量;给我乐趣。它是我最敬爱的导师,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是我最亲爱的伴侣。

书,我们结婚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世界名人故事巴金读书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著名作家巴金读书方法十分奇特,因为他是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进行的。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天下一奇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巴金说:“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有许多好处:

(1)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书”。

(2)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象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3)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说:“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神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名人故事学生读书笔记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完了《名人故事》这本书后,觉得里面讲的人都非常厉害,都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几个人。

蜀国的诸葛亮。三国时期,有位水镜先生。考试这天,风和日丽。水镜先生端坐在正座,十几个弟子们垂手侍立。”今天,我只出一道考题:从现在起到正中午,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出这所房子,谁就算出师了,否则,按照几天前说的办!“说完这番话,水镜先生闭上眼,再也不说话了。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对老师又骂又打,老师肯定生气,肯定会把我赶出教室的。于是诸葛亮就做了起来,老师果然生气了,站在一旁的徐庶和庞统,也被老师赶到了教师外边,然后诸葛亮捡出一个棍子,对老师说:”刚才为了出师,才出手的,请老师原谅。“水镜先生听完,笑笑说:”哈哈,好,准你出师。“诸葛亮说:”刚才,您也将徐庶和庞统赶出了教师,请允许他们也出师吧。“水镜先生说:”哈哈,好吧。“

后来,徐庶到了刘备手下。徐庶说:”将军,诸葛亮,才智过人,满腹韬略,识见高深,非比等闲,不能召之即来,还是请将军亲自去见他为好。“于是,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到隆中去寻访年仅26岁的诸葛亮,前后去了三次才见到,这就是有名的”三顾茅庐“。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了三国时期三国鼎立的新局面,实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

[名人故事学生读书笔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的读书故事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平静的星期天,我正在练习钢笔字。可练着练着,觉得那钢笔字越写越没劲,眼神扫过桌面,桌上一本鲜红封面的书吸引了我,是一本——《资治通鉴》。

我急忙把它打开,那一句一段、激动人心的词语展现在我的面前,我激动的就像沙漠中的人们遇到了水源,就像饥饿的伙伴遇到了食物,就像似乎无救的病人遇到了希望,又像从不发芽的种子突然发了芽。书中,那一个个、一群群的奸诈小人令我十分愤怒:像准备冲击的狂牛,像火爆的辣椒,像无情的洪水,又像震天动地的火山爆发,真是无比气愤。过了一会儿,那一位位忠心大将,都被小人杀害,可正当这时,一群小人,被一位忠心武士给奸灭,我顿时像那个武士一样开心:像怒放的鲜花,像风平浪静的河面,真是让人大快人心呀!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爸爸走到书房里说:在干什么呀,赶紧做作业,可我似乎没听到,因为我已深深的沉入在书的海洋中。

就在这时,让人心惊肉跳的时刻到了,我重敲了一下桌面,似乎是力大无穷的一掌,顿时墨水瓶倒翻在我的头上,我成了一个比非洲小孩还要黑的小黑人了,全身黑乎乎的。过了好久,墨水终于退去了,并且我也从这件让人哈哈大笑的事情中,深深爱上看这种关于战争类的书了。

从这件事中,我深刻明白了,如果真正爱上一本书的话,你会沉迷在比梦还迷茫的一次旅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名人鲁迅的读书故事

全文共 1468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名人故事鲁迅读书的故事》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着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难鲁迅留下深赢得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爱读书的高尔基故事作文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的读书故事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场持续了近十年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只有唾沫飞溅;没有敌退我扰,只有敌进我退。

场景一:卧室

妈妈望了望我的床头柜上越叠越厚的书,皱了皱眉。我心想,今天恐怕是要被当场抓获了。

“晚安!”说完这句话,我很自然的走进了房门。从门和锁扣上的那一刻起,战争就开始了。拿起几本看过了的书塞在了门缝底下,怕的是从房间里溜出来的光惹人怀疑。将一本书压在枕头底下,剩下的放在我触手可及的范围之外,然后把书从枕头下面拿出来,打开台灯,趴在床上,一手翻开书看,一手紧握台灯开关。我这样周密的计划似乎从来就没有失败过。

当我正看到黛玉泪尽而逝时那一回时,我不禁落泪了,脑海里是那个初入贾府的倩影,是那个独自葬花的背影。突然,锁被打开了,紧接着是一阵书在地上摩擦的声音。我一时呆住了,不知该起身解释,还是该收拾作案现场。来不及了,唾沫星子,向我喷射过来,我连忙用被子蒙上了头。

林妹妹的一生完了,我的这场仗也败了。

场景二:书店

从那以后,我去学琴总会早半个小时去,迟半个小时回家,妈妈对此很欣慰,却不知我中途转了弯。

去书店蹭书是再好不过了,不必遮遮掩掩,拿起一本书,往地上一坐,就开始寻找书中的颜如玉、黄金屋。日子一久,只看不买,问题出来了。

“哟,小姑娘又来看书了,可真是个书虫!”这是我第十五次光临这家书店了,看完了三四本书,却一本都没买。“阿姨好。”我笑的很尴尬。那天看书时,总觉得有火辣辣的光射向我,如坐针毡。这书恐怕是看不安稳了。于是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将我买辣条的钱全凑起来买了一本书。走时我去付账,老板笑着说她家儿子一天只知道玩游戏,并不停地夸我爱看书,唾沫星子飞了我满脸。最后她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下次再来哦!”

从那以后,我开始盼下雨,以躲雨为名,过一把看书的瘾。

如今,我仍奔赴在战场,身挟满腹诗书,盼游走天涯,以书为弓,以笔为箭,经沙场数年,不畏败绩,浪四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名人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伽利略就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就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十分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体比重等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